高中生物必修三 生态系统 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5.1《生态系统的结构》上课实用PPT优质课件(31张)ppt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5.1《生态系统的结构》上课实用PPT优质课件(31张)ppt
(1)A曲线代表_马__尾__松______种群,它在该生态系统 中属于_生__产__者__________成分。 (2)B曲线代表___杜__鹃______种群,它在该生态系统 的 成 分 中 处 于 __次__级__消__费__者_____ 地 位 。 食 物 链 中
的营养级为___第__三___营__养___级_。

分解
异养生物
微生物等
细菌和真菌 分解有机物 等微生物 不可缺少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三进一出
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生产者
遗体、残骸
呼吸作用
分解者
一进三出 捕食
遗体、残骸 二进一出
消费者
一进二出
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及其地位
非A 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作用为__
物质和能 量的基础
生B产者
分D解者
作用为__通过光合作用,把
6、日本熊本县水俣湾的鱼体内甲 基汞的含量比周围的海水高出3000 倍,甲基汞进入鱼体的主要途径是
(B)
A.饮水
B.食物链
C.鳃呼吸
D.皮肤的主动呼吸
人 教 版 生 物 必修三 5.1《生 态系统 的结构 》上课 实用P PT优质 课件(3 1张)pp t
人 教 版 生 物 必修三 5.1《生 态系统 的结构 》上课 实用P PT优质 课件(3 1张)pp t
人 教 版 生 物 必修三 5.1《生 态系统 的结构 》上课 实用P PT优质 课件(3 1张)pp t
人 教 版 生 物 必修三 5.1《生 态系统 的结构 》上课 实用P PT优质 课件(3 1张)pp t
看 图 思 考
人 教 版 生 物 必修三 5.1《生 态系统 的结构 》上课 实用P PT优质 课件(3 1张)pp t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5章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课件(共32张PPT)[优秀课件][优秀课件]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5章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课件(共32张PPT)[优秀课件][优秀课件]
(3)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有食物联系 的生物种类,而并非取决于生物数量。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图解,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是
D
A.图中共含有七条食物链,桉树、合欢树属于生产者 B.叶状虫属于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 C.该生态系统中袋鼬所含的能量最多 D.只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蜘蛛、蜜雀
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__生__产__者______, 最末为_不__被__其__他_动__物__所__食__的_动__物,
中间为多种动物.
(2)在食物链中,当某种生物大量增加时, 一般会导致作为其食物的上一营养级数量 减少 _____,作为其捕食者的下一营养增级多数量_____。
(3)一条食物链一般不会超过五个营养级. 因为_能__量__流_动__沿__食__物__链_是__逐__级__递__减__的_. 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的,使它 们的数量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中。这种制约可 能来自于种间,也可能来自于种内. (4)食物链中的__捕_食__关__系__是__长__期_自__然__选__择__形_成___ 的,不会倒转,因此箭头一定是由上一营养级指 向下一营养级。 (5)某一营养级的生物代表
生态系统的结构
种群: 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 全部个体
群落: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 种的生物种群的集合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 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物圈: 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 境的总和。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下列各组合中,是何关系 1、一块棉田中的所有幼年、有翅和无翅的成 熟棉蚜 2、一块农田中的所有小麦、•小黑麦及其无 机环境 3、一片原始森林中的全部动物和绿色植物 4、昆明湖中的全部生物 5、密云水库中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 6、阳光下的一杯池塘水

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件生态系统的结构.ppt

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件生态系统的结构.ppt


猫头鹰


蜘蛛 蛙


吃虫 的鸟
食草 昆虫
问题3: 蛙大量死亡后, 吃虫鸟的数量 会__增__高____,蜘蛛 、食草昆虫的数量 先__增__高__后__稳__定__ 鼠的数量_先__减__少__后__稳__定_。
分析食物链、食物网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猫头鹰


蜘蛛 蛙


吃虫 的鸟
食草 昆虫
草 草
问题兔兔1:狐猫头鹰

食草昆虫
青蛙

猫头鹰
草 草
鼠 鼠
此狐猫食头物鹰 草网草中食有草食昆草食虫昆物虫 链蜘蜘多蛛蛛少吃条青虫蛙?的_鸟_9_蛇条_猫__头,猫鹰头
草猫鼠头鹰在蛇此食猫物头网鹰中占有__4____个营养级
草 食草昆虫 吃虫的鸟 猫头鹰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个体
种群
群落
个体
种群
群落
无机环境
一、生态系统的范围
❖ 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 地球上全部的生物(包括人)及其无机环 境构成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 态系统。
❖ 生物圈由许多大大小小的生态系统组成。
海洋生态系统
❖1、分布:地球上的全部海洋; ❖2、主要特点:
海洋生物主要受阳光、温度和盐度等非生物 因素的影响;
❖3、生物的特征:
浮游生物多,浅海中有大型的藻类,如海带、 裙带菜等。在200米以内的水层中有丰富的海 洋生物。
湿地生态系统
❖1、分布:沼泽地,泥炭地,河流,湖泊,红树
林,沿海滩涂(海涂),水深不超过6 米的浅海区;还有许多人工湿地如水 库、池塘、水稻田等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5章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课件(共26张PPT)[优秀课件][优秀课件]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5章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课件(共26张PPT)[优秀课件][优秀课件]

三、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

生物之间由于食
物关系而形成的 青蛙 一种联系
三级消费者 第四营养级
次级消费者 第三营养级
2、营养级 昆虫 初级消费者
食物链上的每
第二营养级
一个环节
生产者
绿色植物 第一营养级
请借助鸡,说出一条 以你为终点的食物
链。
青菜

人 (第三营养级)
虫 (第四营养级)
各种动物所处的营养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归类:异养型生物
消 作用: 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利

于生产者的传粉或种子的传播
者 分 初级消费者(植食性动物):
类 次级消费者(肉食性动物1):
三级消费者(肉食性动物2):
归类: 异养型生物
分 作用: 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归还

无机环境

举例:腐生细菌
腐生真菌
一些动物:
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 的能力就越强
食物链 食物网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总结: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 的成分
非生物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 捕食关系 食物链(网)
消费者
(营养结构)
分解者
课堂练习: 下图的南极生态系统中,包括______5条食物链,
蜣螂
蚯蚓
3.所有的细菌都是分解者吗?
硝化细菌
自养型
异养型
异养型
绿色植物 自养型的细菌
各类动物 食虫植物 寄生菌类
主要是腐生菌类 腐生动物(蚯蚓 蜣螂等)
制造有机物, 利于植物的传

高中生物必修三5.1生态系统的结构课件 (

高中生物必修三5.1生态系统的结构课件 (
物(光能自 养),及硝化细菌(化能自养) (摄食或寄生),动物,包括植食性动 消费者: 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和寄生动 物、寄生细菌等。 (腐生生活)。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 分解者: 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主要是细菌 和真菌、某些动物(蚯蚓)。
(一)非生物物质:空气、水、矿物质等 (二)非生物能量:阳光、热能
3、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可 以不同; 4、食物链一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计算食物链时, 要从生产者开始,到最高消费者为止,不能取中 间一段。
• 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
( C)
• A.草→兔→狼→细菌 • B.阳光→草→兔→狼 • C.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 D.昆虫→蛇→鹰
食物链上的消费级与营养级
消费者级别
生产者 (植物) 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 (肉食性动物)
初级消费者
第一营养级 第二营养级
第三营养级
第四营养级
营养级
相关规律总结:
1、一条食物链总是从 生产者开始,它一定是第一 营养级 2、在同一条食物链中,消费者级别和营养级一定 是不同的;
2.下列各组生物中,全部属于生产者的一组 是 ( A) A.硝化细菌、紫菜、地衣 B.木耳、团藻、白菜 C.衣藻、小麦、醋酸菌 D.海带、苹果树、酵母菌
3.生态学中对生态系统的成分划分的依据 (B) 是 A.结构特点 C.对环境的适应 B.营养功能 D.生理功能
4.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中,应属于

营养级是根据捕食链中的捕食关系而确 定的,分解者不能与动植物形成捕食关系, 所以分解者不列入食物链和食物网,不占 营养级 •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高,生物 数量越少。

高中生物必修三_生态系统的结构_公开课课件

高中生物必修三_生态系统的结构_公开课课件

生产者
非生物的物 质和能量
消费者 生态系统结构模型
分解者
提示:主要从光合作用消耗CO2 、细胞呼吸产生 CO2、及有机物的提供等角度分析。
图5-3
生态系统结构模型
食物链: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营养级:每条食物链同一环节上所有生物的总和。
图5-4
某食物链上的营养级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 态 系 统 的 类 型
人工生态系统
人工林生态系统 果园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结构)
Ⅰ非生物物 质 Ⅱ生产者 Ⅲ消费者 Ⅳ分解者
池塘生态系统模式图解(课本89页)
思考如下问题: 1、这个生态系统中有哪些生物?尽可能多的列 出它们的名称。 2、这些生物是怎样获得物质和能量的?不同种 类生物获取物质和能量的途径一样吗?
营腐生生活的 微生物及腐食 性的动物(如 蚯蚓、蜣螂)
为生物提供物 质和能量,是 作用 生物群落赖以 生存和发展的 基础
无机物→有机物; 加快生态系统 通过分解作用 光能、无机化学 中的物质循环; 将生物遗体、 能→有机化学能; 有利于植物的 遗物分解为无 为消费者提供食 传粉和种子的 机物,供生产 物和栖息场所 传播 者重新利用
营自养生活的生物一定是生产者、生产者一定是自养型生 物。营腐生生活的生物一定是分解者,分解者一定是腐生 生物
1、(2008年重庆高考题)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 叙述,正确的是 D 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了一个种群 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 型两类

高中生物必修3课件:5.1生态系统的结构(共24张PPT)[优秀课件][优秀课件]

高中生物必修3课件:5.1生态系统的结构(共24张PPT)[优秀课件][优秀课件]

生态系统中因某种生物减少导致其 他生物变动情况的分析与判断
原则: “食物网,食物链,生物变动好
判断,首先你要有主见,环节少的先看 见。”
即:食物网中,当某种生物因某 种原因而大量减少时,对另一种生物的影 响,沿不同的线路分析结果不同时,应以 中间环节少的为分析依据。
生 非生物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
的 成 分

物 群
消费者

分解者
食 物 链 ( 网 )
( 营 养 结 构 )
补充: 代谢类型中的自养型和异养型
自养型——指绝大多数绿色植物和少数种类的细菌以光能 或化学能为能量的来源,以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为碳源,来 合成有机物,并且储存能量的新陈代谢类型。可以分为光 能自养型(如绿色植物、光合细菌)和化能自养型(如硝 化细菌、硫细菌等)
同种生物总和
所有种群
生物个体
种群
群落
无机环境+
最大
生物圈
生态系统
【自主学习成果检测】 (学生抢答)
2、判断正误并更正:
(1)植物都是生产者。( × )
寄生植物属于消费者
(2)动物都是消费者。( × )
腐生动物属于分解者
(3)微生物都是分解者。( × )
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硫细菌属于生产者
(4)生产者都是自养型真核生物。( × )

2、说说数食物链的方法。
3、问题的鸟回答都正确吗?蟾为蜍什么?
昆虫
植物
食物链为什么能交错成食物网?
因为在生态系统中,一种绿色植物可能 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而一种植食性 动物既可能吃多种植物,也可能被多种肉 食性动物所食。
总结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生态系统的结构课件PPT(59张)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生态系统的结构课件PPT(59张)

解析:消费者中多数是动物,但并非所有动物都属于消费者, 如营腐生生活的一些动物(蚯蚓、秃鹫等)为分解者,A 项错误; 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为分解者,营寄生生活的细菌、真菌属 于消费者,B 项错关键的生物成分,C 项正确;一般情况下一 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属于一种成分,但个别生物或部分生物在 特殊情况下可能会属于两种成分,如捕蝇草既可作为生产者,也 可作为消费者,D 项错误。
[模板构建·思路导引] 定成分 (1)图 1 中根据双向箭头,判断出 C、D 分别是非
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 (2)图 2 中判断出每种生物的营养级、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 理关系 (1)图 1 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
质和能量的关系和地位,生产者是基石,分解者必不可少。 (2)图 2 中植物为生产者,最高营养级为猫头鹰,分析食物
(4)分解者:包括细菌等营腐生生活的生物,它是生态系统 的关键成分,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没有分解者,物质循环就会 受阻,生态系统就会崩溃。
生态系统成分中的三个“不一定” (1)生产者≠植物:生产者不一定都是植物,某些细菌也可 以是生产者,如硝化细菌等;植物也不一定都是生产者,如菟 丝子是消费者。 (2)消费者≠动物:消费者不一定都是动物,如某些营寄生 生活的微生物;动物也不一定都是消费者,如营腐生生活的蚯 蚓等。 (3)分解者≠微生物: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如某些营 腐生生活的动物;微生物也不一定都是分解者,如能自养的微 生物是生产者,营寄生的微生物是消费者。
②模型:
分析: a.图中含营养级最多的食物链(写出一条即可):
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猫头鹰(或草→食草昆虫 →蜘蛛→吃虫的鸟→蛇→猫头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图中猫头鹰同时占有第__三__、__四__、__五__、__六___营养级。 c.写出图示食物网中未包含的生态系统的成分: __非__生__物__的__物__质__和__能__量__、__分__解__者________。 ③作用:食物链和食物网是 __物__质__循__环__和__能__量__流__动___的渠 道。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课件-(共62张PPT)可编辑全文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课件-(共62张PPT)可编辑全文

有。 化能自养的生物也是生产者,如硝化细菌。
除了绿色植物外,还有其它生产者吗?
讨论
②蓝藻、光合细菌 (一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不产氧的特殊生理类群原核生物的总称,如红螺菌、紫硫细菌、绿硫细菌、紫色非硫细菌等)。
蓝藻
③化能合成细菌 如硝化细菌、硫细菌、铁细菌、氢细菌等。
硝化细菌包括亚硝化菌和硝化菌。利用NH3和HNO2氧化所释放的能量合成有机物。
①无机物质:CO2、O2、N2、NH3、H2O等各种无机盐。 ②有机物质:糖类、蛋白质等。 ③其他:阳光、热能、压力、pH、土壤等。
土壤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
(2)生产者 主要是指绿色植物及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等。(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生产者属于自养生物)。
①绿色植物
营养级
第一
第三
第四
第五
(1)食物链
第二
①捕食链:生物界普遍存在,主要掌握
食物链的类型
特点:能量传递的顺序是由植物传到动物, 由小动物传到大动物。
草 兔 狐 虎
植物残体 → 蚯蚓 → 线虫→ 节肢动物
②腐生链:
在计数食物链的时候,要注意食物链的起止:起于生产者,沿着箭头数,直到最后一个营养级,中间不能中断。在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必定是生产者,草食动物必定在第二营养级,是初级消费者。在一条食物链中,营养级一般不超过五个,原因是生产者的能量流到第五营养级时,已经不足以维持一个营养级的生命活动。
物质:水、空气、矿物质等能量:阳光、热能
课堂小结
高考链接
(2009 海南)下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的两条食物链,大量捕捞花鲢后,种群将有所变化,下列能正确反映短期内种群总重量增长率变化趋势的是 ( )
A.绿藻上升 B.白鲢下降 C.水溞下降 D.乌鱼上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必修三生态系统课件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组成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相互作用的系统。

它由生物群落、生物种群、生物个体和非生物因子组成。

1. 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是指共同生活在同一地方的不同种类的生物个体群落,并
且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

生物群落的构成包括动植物种群以及它们之
间的相互关系。

2. 生物种群
生物种群是指同一物种的个体聚集在同一地点所形成的群体。

生物
种群的数量和分布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并且种群之间也存在竞争和
共生关系。

3. 生物个体
生物个体是指一个独立的生物体,可以是植物或动物。

每个生物个
体都有自己的特性和生存方式。

4. 非生物因子
非生物因子是指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元素,包括气候、土壤、水文
等环境因素。

这些因子对生物群落和种群的数量和分布都产生了重要
影响。

二、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特点
1.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流动的,生物之间通
过捕食与繁殖相互转移能量。

物质循环包括碳循环、氮循环、水循环等。

这些循环使得生态系统能够维持各种生物的生存与繁衍。

2. 自我调节与平衡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平衡的能力。

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生态系统会通过调节物种数量和种群结构来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3. 多样性与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和种群数量的多样性。

多样性能够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使其对外界变化具有更强的适应
能力。

4. 脆弱性与可持续性
尽管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平衡的能力,但它们也具有一定
的脆弱性。

当面临过度开发、环境污染或气候变化等压力时,生态系
统将变得脆弱不堪,甚至崩溃。

因此,保护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发
展非常重要。

三、生态系统的分类与案例分析
根据不同的特征和研究对象,生态系统可以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
域生态系统。

1. 陆地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包括森林、草原、沙漠等。

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例,森林由不同的植物群落组成,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

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它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能源供应和水源保护等重要功能。

2. 水域生态系统
水域生态系统包括海洋、湖泊、河流等。

以海洋生态系统为例,海洋是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含了丰富的生物资源、能量和物质循环。

海洋生态系统对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案例分析:
以珊瑚礁生态系统为例,珊瑚礁是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它由珊瑚动物和其他海洋生物组成。

珊瑚礁对海洋生物多样性和沿岸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海洋污染和过度捕捞等原因,许多珊瑚礁正面临着灭绝的风险。

因此,保护和恢复珊瑚礁生态系统是当今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结语:
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命存在和繁衍的基础,它们对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和气候稳定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建立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