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理论的演进:丛林与体系的整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理论的演进:丛林与体系的整合
摘要:管理理论丛林是管理理论纵向演进和横向发展的结果。
系统学派、过程学派等管理学派在管理理论体系的整合上进行了探索,过程学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管理丛林现象尤存。
管理者面临的任务及环境、解决问题的视角、研究的方法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不同是产生管理丛林现象的深层原因。
管理学本质上的特征决定了它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管理学理论不能被整合为一个严密的知识体系,应当尊重管理理论的多样性。
关键词:管理流派;管理丛林;管理理论统一
对西方管理理论发展的各个阶段所形成的流派,研究者有不同的概括。
如克劳德•小乔治概括了四个管理流派:科学管理、行为学派、管理过程学派和数量学派。
[1]168-182Janes F. Stoner等概括为科学管理学派、古典组织理论学派、行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和管理理论的近期发展(包括系统方法、权变方法)。
从纵向发展看,在管理学不同的发展阶段出现的不同学派,它们之间并不是一种更替的关系,后边的学派并未取代先前的学派,各个学派互补共存。
从横向看,同一历史时期也出现了多个学派并生的局面。
哈罗德•孔茨在20 世纪60 年代初将当时的管理理论划分为管理过程学派、经验或案例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和数量学派六个流派或研究方法,由此导致了管理理论丛林的出现。
为克服或改变管理学学派林立的现状,一些流派和管理学家试图以一种理论体系来实现管理学各学派的整合,但丛林现象不但未改观,反而有增无减。
20 世纪80 年代,孔茨再次对当时的管理学流派进行梳理时,概括出了11 个不同的理论派系。
管理理论丛林的深层原因是什么?能否实现对管理理论体系的整合?本文试对这些关系管理理论发展方向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对管理理论体系整合的探索。
对管理理论的整合出自两个动机:一是为了管理理论的健康发展。
管理理论学派的分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各个学派独立为战,互相排斥,阻碍了管理学的深入研究与探索。
没有统一和规范的管理理论又使人们对管理学的科学性产生怀疑。
二是实现管理学科体系化的要求。
作为一种科学、系统的理论,管理学必须综合各流派的研究成果,使之融为一体,才能成为一种普遍适用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有效的管理科学。
学习组织与管理理论的学生面对的是一些有关组织理论与管理实践的零碎而杂乱的资料。
出现在20世纪中期的现代综合思潮推动了管理学派综合、统一的探索。
(一)系统学派的探索。
20 世纪60 年代在管理学中占统治地位的系统学派曾希望用“系统的观点”来统摄其他所有各个学派。
系统学派认为组织由目标与价值、技术、社会心理和结构等各个分系统组成。
传统组织理论强调结构分系统和管理分系统,从而重视制订原则。
人际关系学家和行为科学家则强调社会心理系统,把注意力集中在激励、群体动力学和其他相关因素上。
管理科学学派则强调技术分系统和对决策和控制过程的量化方法。
这样,每个管理学派都各倾向于侧重特定的分系统,而不承认其他分系统的重要性。
系统学派则把管理看作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因而要研究一切主要的分系统及其相互关系。
系统学派没有将管理理论各个学派统一起来,主要原因是该理论本身难以进行应用。
由于这一学派概念上的复杂性,管理人员很难在实际操作中加以应用来提高组织的效率。
“开放式系统学派没有指明影响组织内部活动的主要变量,也未能够识别出影响组织运作的环境要素。
可以这样说,开放式系统理论学派只是一个时髦的概念性学派,其发展还不足以使之成为一种有用的综合理论框架。
系统学派在20 世纪70 年代初趋于衰落。
”
(二)权变管理学派的努力。
权变管理学派希望用“权变的观点”来统一管理理论学派。
其主要代表人物卢丹斯在
1973年发表了题为《权变管理理论:走出丛林的道路》的论文,提出要用权变管理理论来统摄其他各个管理学派。
卢丹斯指出:“所谓的权变的路径,有时称为情境的路径,到现在仍只是刚刚兴起。
也许1980年后,这条路径将能引导我们从管理理论丛林中打出一条出路来。
”与系统学派的结果一样,权变管理理论在管理流派的统一上同样收效甚微。
(三)价值学派的目标。
随着20 世纪80 年代组织文化理论的流行,出现了一种用“价值观”的思想来统率管理学各个流派的做法。
按照组织文化理论影响最大的《卓越丛书》(Excellence Series)的作者之一汤姆•彼得斯自诩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企业界正在经历一场以他的主张为旗帜的“革命”,即“返回基点的革命”,而基点就是价值观的重新塑造。
价值学派是一种“非理性主义”,这决定了它无法与传统管理理论相融合,其对传统管理理论的整合走向失败成为必然。
(四)过程学派的成就。
1961 年12 月,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教授发表了《管理理论丛林》论文,详细地阐述了管理研究的各种方法,并认为存在着“管理理论的丛林”。
孔茨教授先是承认每一种方法都对管理理论有一定的贡献,然后进一步指出:(1 )人力资源方法和数量方法与其说是一种管理理论,倒不如说是管理者采用的一种方法;(2)过程方法能够包括和综合当今各种管理理论。
过程方法最初由亨利•法约尔提出的,在他提出的行政管理的五个要素中,计划和组织是着重点。
就对管理理论各流派的整合而言,过程学派是最为成功的。
对管理职能的探讨构成了几乎所有的主流教科书通用的管理框架。
比如孔茨的“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及控制”,托马斯•P . 罗宾斯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及托马斯•S.贝特曼的“计划与战略、组织和人事、领导、控制和变革”。
就这一事实而言,过程学派对管理理论的整合的努力是最为成功的。
二、管理丛林现象的客观性对于管理理论丛林的原因,许多学者作了精辟的分析。
孔茨在《管理理论丛林》一文中归结为以下几个原因:其一,组织、领导、管理决策制定等术语的用法及含义不同造成的“语义学丛林”;其二,对管理和管理学的定义和所包含的范围没有取得统一意见;其三,把前人对管理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看成先验而加以抛弃;其四,曲解和抛弃前人提出的一些管理原则;其五,管理者不能或不愿相互理解。
孔茨的分析侧重于技术和主观的原因,笔者就其客观原因进行如下总结:
(一)任务及环境的不同。
管理思想处于环境变革之中,同时又是环境变革的产物。
科学管理理论是社会生产力不发达和组织劳动效率低下的产物。
当时的经济背景是,社会需要提高生产率、提高工业产量,以满足人口迅速增长的更为基本的物质需要。
提高劳动效率是管理的首要任务。
当时可使用的人力资源状况是许多工人都是从别的国家来的移民或从农村来的农民。
在这种经济背景下,泰罗从工厂的生产车间入手,以机械观的理论与方法为指导,通过对工人劳动过程的改进来达到提高效率的目标。
一定时期的管理理论是对一定时期的管理实践的概括和总结,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的产物。
管理理论丛林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管理理论关注的重心发生转变的产物。
即由企业内部转向外部,由主要协调企业内部关系转向使企业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
这种转变来自于管理实践的需求的推动。
组织活动的社会化及各种关系的多元化,使组织内部及组织之间的冲突也日益复杂化,组织与其上下游战略联盟、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等形成了一个关系网络;环境变化不确定性、要素的跨国流动、市场的国际化的发展,推动了组织边界的扩展。
随着西方后工业社会生活的复杂化和新的社会矛盾的出现,仅仅依靠管理自身已经不能说明、解释和解决组织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
(二)解决问题视角的不同。
管理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管理问题研究具有不同的层面。
保罗•格里斯利认为,管理学有一个核心元素(利用给定的资源达到目标),然而这个基本的核心含义可能通过各种方式(如人力资源、环境等)扩展。
每个人对管理任务的理解的水平具有内在的转移局限性。
对很多管理者来说,他们如何理解管理任务也是不尽相同的。
从不同的视角去研究管理问题,是导致管理理论多元化的又一原因。
科学管理的主要重点放在计划、标准化和在作业层改进人的努力方面,以便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
管理科学是与车间或作业层的最佳努力有关的,因而是一种微观的方法。
与此相反,20 世纪前半期出现的行政管理理论把重点放在高级组织层的广泛的行政管理原则上,对正式组织结构与一般管理基本过程的说明。
这是一种宏观的方法。
在工业方面,管理科学实际上并不侧重于战略问题,而主要是研究战术问题。
在大多数情况下,管理科学家并不从事解决高层管理者所关心的“不良结构”
的问题。
这类问题用精确的数理统计方法是不能解决的。
他们侧重研究可以用定量分析解决的基层、中层的管理问题。
不同的视角产生于管理学者不同的经历。
管理学中的各个先驱者,他们之中的每一个人,由于自己的特殊背景,在管理的整体中引进了一个新的侧面。
例如,泰罗由于他的工程教育和冶金方面的训练,对工场工作的成绩作了仔细的研究。
而法约尔则由于他在采矿公司的经营管理经验而用经营与协调的观点来考察管理工作。
另一方面,谢尔登和甘特则从个人及个人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开辟了管理责任新领域。
由于这些管理学者侧重于管理的不同方面,多年来又各自聚集了一批追随者,以致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管理思想状况有些混乱。
(三)管理研究方法上不同。
“管理理论的丛林”的形成与管理学众多的管理分析方法和研究范式有关,不同的分析方法和研究范式出现的结果造就了管理学的学派林立。
[11]94从管理学的知识体系上,20 世纪60 年代,伴随着传统古典管理理论的衰亡,一大批新的管理理论的产生,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系统科学、人类文化学、哲学、计算机科学、数学、博弈论、统计学,甚至现代物理学,都在以越来越强的力量影响着管理理论的发展,都在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向管理学渗透。
有学者通过对管理思想史中各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的出身与专业背景进行研究后发现,不同学派的代表人物的出身与专业背景相差较大,而同一学派学者的专业背景则大体相同,行为科学理论中的学者大多都是心理学家,而管理科学学派的学者大多有工科背景。
行为科学家主要是从具有社会心理学倾向的社会科学衍变出来的,而与此相反,大多数的管理科学家则来自数学、统计学、工程学、经济学以及与经济-技术有关的学科。
所以,这两门学科具有不同的观点和意见是正常的。
商学院在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959 年,出现了两份对管理教育具有影响的有关工商教育的报告。
一份出自福特基金会委托并资助加州伯克利分校的罗伯特•A•戈登和斯坦福大学的詹姆斯•E•豪厄尔的研究,另一份出自卡内基公司资助斯沃索莫大学的弗兰克•G•皮尔逊进行的研究。
两份报告都尖锐地批评了美国工商教育的状况:工商管理学院甚至在定义教给学生什么、该怎样教这样的基本问题上都一片混乱。
由于墨守成规,商学院没能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培养出具有能力和想象力,同时又具有灵活性的管理人员。
他们建议改革未来的商学院的课程内容。
自此,像数量和行为科学这类课程激增,因此聘请了数学家、统计学家、心理学家和其他一些未经过工商训练也没有工商背景的人员到管理学院任教。
研究方法的差异不但体现在学科背景上,还体现在研究范式上。
描述性范式与规范性范式有着明显的差异:规范方法一直被主要应用于经济学和管理科学方面。
“经济学家和运筹
学家注重的是事情应当如何;他们研究组织及其环境,以便提出能使组织作出更合理决策的分析模型。
”另一方面,大多数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其他行为科学家对有关人的行为的经济-技术设想提出了疑问,而他们关心的是描述人和组织实际行为的方式。
(四)实践者与研究者价值取向的不同。
在管理学者中,追求管理理论的实用性和管理理论的唯知性的分歧是比较明显的。
随着管理教育走进课堂,越来越多的学院派学者进入到管理理论的研究中来,他们倾向于用定量的方法,努力提高管理理论的精确程度,而实践派则大多倾向于用定性方法,关注理论成果在管理实践中的效用。
所以,由于管理实践者和管理研究者们的研究目的和他们的价值观上存在的差异,决定了管理学者们很难走到一起。
为了解决管理理论丛林问题,1962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召集了著名学者以及工商、教育和政府中在管理艺术方面取得成就的实践家参加的一个会议。
会上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形成了鲜明的对立。
美尼尔•A •雷恩对这次会议的争论总结说:
学者们只能理解那些来自自己专业的人,而实践家们则无法理解学者,学者也是如此。
孔茨在《再论管理理论丛林》中指出,“我们仍然处于管理理论丛林时代??也许(走出丛林的)最有效的方法要靠领导潮流的管理者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以缩小职业实践与学院派之间日益扩大的鸿沟。
”孔茨同时也责怪他的同行学者没有把理论研究更多地与实践结合起来。
三、从管理的本质看管理理论体系的整合。
判断一门学科的标准是其具有自己的假设、目的、工具、绩效目标和测量标准。
按照这一标准衡量,管理有权利作为一门学科。
但许多学者指出了管理学科的特殊性。
如保罗•格里斯利就认为管理学是一个混合的概念,管理学在其一般意义上并不是一门学科,它整合了其他学科的材料,因此它更适合被称为超学科(Meta-Subject),它包括了对各种学科的思考、分析和实验,考察在管理行为中这些学科如何融合在一起并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对管理者的行为做出贡献。
彭新武指出:从实践上看,与其说科学管理理论是探索管理的科学,不如说它是努力在管理中应用科学。
管理工作涉及做事的方法和技术、技巧。
管理既应被看成是一门科学,也应被看成是一门艺术。
管理学这种本质上的特征决定了它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管理学理论是不能被整合为一个严密的知识体系的。
就管理学的教学而言,这种整合的必要性也并非是绝对的。
学生应该欢迎管理理论的多样化,而不应试图获得简明的知识体系。
研究的课程是复杂而动态的,而这个知识体系又是不断演化的。
许多学科都能对管理学作出贡献。
组织是复杂的系统,它们本身就要求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
那种建议我们把所有这些都很好地包进一个包袱,然后用一条简化了的理论丝带将它们捆扎起来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学习组织理论的学生和管理实际工作者应该承认和吸收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贡献。
任何要将这一研究领域禁锢于某种有限的观点的企图都将减少我们进一步的调查研究的灵活性和机会。
参考文献:
[1]克劳德•小乔治。
管理思想史[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2] Janes F. Stoner 等。
管理学教程[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94.
[3]罗珉。
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M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4]张科豪,慕继丰。
管理思想的演进及管理的发展[ J ] .商业研究,2003(2):59.
[5]斯蒂芬•P •罗索斯。
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36.
[6] 丹尼尔•A•雷恩,著。
管理思想的演变[M] .李柱流,等,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253.
[7]林曦。
科学哲学视角下的管理理论丛林成因探析[ J ]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 0 0 7 (2 )。
[8]高文武。
简论西方管理学理论的发展趋势[J].理论月刊,2002(8):40.
[9]姜利军。
管理理论发展脉络的世纪思考[J].经济与管理,2000(3):7.
[10]弗里蒙特•E •卡斯特,詹姆斯•E •罗森茨韦克。
组织与管理[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计,1985.
[11] 罗珉。
管理学范式理论研究[ M ]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94.
[12]保罗•格里斯利著。
管理学方法论批判[M].刘庆林,王群勇,译。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 0 0 6 :7 .
[13]彭新武。
进化管理学[ 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