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中考复习学案
小石潭记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小石潭记》,使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复习《小石潭记》,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2.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的文言文词汇和句式。
2. 课文中的难点句子和词语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2. 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采用案例教学法,以典型实例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句子和词语。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回顾《小石潭记》的作者、背景和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标记出难点句子和词语。
3.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标记的难点句子和词语,进行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文言文句子,讲解其句式和用法,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5.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练习,巩固课堂所学。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练习批改:对学生的课堂练习进行批改,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课后作业: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批改,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七、教学策略:1.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 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3. 鼓励学生参加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文言文阅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xx小石潭记复习课教案
小石潭记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石潭记》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的情感。
2.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回顾《小石潭记》的故事情节,梳理文章的结构。
2. 分析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理解其含义和作用。
3. 翻译文中的长句和难点句子。
三、教学重点1. 掌握《小石潭记》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的主旨。
2. 分析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提高文言文理解能力。
3. 翻译文中的长句和难点句子,提高翻译能力。
四、教学难点1. 理解文章中的抽象词语和比喻修辞手法。
2. 翻译文中的长句和难点句子。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文章中的重点问题。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文章中的具体句子和词语。
3. 运用翻译练习法,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回顾《小石潭记》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回忆文章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二、梳理文章结构(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的结构,分析文章的层次和主题。
2. 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进行思考和讨论。
三、分析重点句子和词语(15分钟)1. 教师提出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2. 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理解重点句子和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四、翻译练习(20分钟)1. 教师给出文中的长句和难点句子,引导学生进行翻译练习。
2.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翻译练习,并分享自己的翻译成果。
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反思。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评价学生在翻译练习中的表现,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3. 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活动:分组讨论与解读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段落进行深入讨论和解读。
小石潭记复习导学案 3篇
小石潭记复习导学案篇3一、导入新课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请学生说说诗歌展现了怎样的一种景象?体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被贬永州时所写——空旷冷寂,寂寥无人;忧愤寂寞,孤傲高洁)初步感受诗歌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特点,引入课文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赏读课文听课文朗读录音,学生思考:作者围绕小石潭主要写了哪些景物?体现了景物什么特点?作者写此文时又是怎样的一种心境?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1、学生自由诵读课文,勾画出与作者心境相关的有关景物描写的语句。
(结合朗读、背诵)(1)水——清: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2)石——奇: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3)树——茂: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4)鱼——欢: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2、体会作者心境,引导学生抓住关键性语句:(1)心乐之(2)似与游者相乐(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结:小石潭(景)——幽静作者心境(情)——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如此佳景,却无人赏识,真正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啊!而寂寞让她如此美丽!柳宗元探山访水,“寻寻觅觅”,觅得如此佳境,却发现她是如此“冷冷清清”,联想到自己的处境遭遇,更不免“凄凄惨惨戚戚”了!3、问题探究: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结合介绍作者当时的境遇: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职,心中愤懑难平,试图借助山水来排解自己的抑郁之情。
美丽的自然景物曾使他暂时忘记愁苦,但这种快乐终究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不期然地流露出来。
被弃的小石潭:寂寥凄清——被贬的柳宗元:忧伤愤懑触景生情,借景抒情。
形似写景,实则写心。
三、再次感知齐读课文,再现作者笔下的景,感受作者心中的情。
四、试背课文1、结合这篇游记散文的写作顺序(移步换景)进行背诵指导: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我们来作一个填空题吧:小石潭潭中小潭潭中2、背诵向导:从小丘-隔-闻-如鸣珮环-心-伐—下-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坻-屿-嵁—岩—青树—蒙络—参差……潭中鱼-皆若-日光-影-佁然-俶尔-往来—似与……潭西南-斗折-明灭—其岸势—不可……坐潭上-四面-寂寥-凄神-悄怆-以其境-不可—乃……同游者……五、当堂练习2、词类活用1.从小丘西行……:2.下见小潭:3.皆若空游……:4.日光下澈:5.斗折蛇行:6.其岸势犬牙差互:7.四面竹树环合:8.心乐之:9.近岸:10.似与游者乐:11.凄神寒骨:小石潭记复习导学案篇4一、导入新课唐代著名作家柳宗元,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上学期我们学过他的《黔之驴》,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小石潭记》。
xx小石潭记复习课教案
小石潭记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复习并巩固《小石潭记》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观点。
2.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复习《小石潭记》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观点。
2. 教学难点:对文言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式的理解和翻译。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复习和思考文章中的重点问题。
2. 使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文章内容、难点词语和句式的解释和翻译。
2. 准备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3. 准备一些思考题和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简单的介绍,引导学生回顾《小石潭记》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目标。
2. 复习文章内容: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复习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和作者的观点。
3. 难点解析:教师针对文言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式进行解释和翻译,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思考题,通过合作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5. 总结与作业布置: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
六、教学延伸1. 文章背景介绍:教师讲解《小石潭记》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2. 文学鉴赏: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文章的语言、描写手法和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批判性思维训练: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评价文章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七、课堂互动1. 问答环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小组竞赛:教师设置一些竞赛题目,学生分组进行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八、案例分析1. 教师选取一些与《小石潭记》相关的文章或案例,进行比较和分析,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思考。
小石潭记复习教案
小石潭记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小石潭记》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寓言手法表现人物性格和道德观念的技巧。
3.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回顾《小石潭记》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 分析文中的寓言手法及其作用。
3. 翻译并解释文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子。
4. 讨论作者通过故事传达的道德观念和寓意。
三、教学方法1.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2. 利用图表、图片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故事内容。
3. 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4. 设计练习题,检测学生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回顾《小石潭记》的故事情节,让学生简要复述故事的主要事件和人物。
2. 分析文中的寓言手法,引导学生发现作者如何通过寓言表达人物性格和道德观念。
3. 翻译并解释文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4.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进行思考,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五、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提问和练习题,检测学生对《小石潭记》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2.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收集学生的练习和作业,对他们的翻译和分析能力进行评估。
六、教学资源1. 准备《小石潭记》的原文文本,并进行适当的排版和注释,以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2. 收集相关的图表、图片等辅助材料,用于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故事内容。
3. 准备练习题和作业,包括翻译、分析和写作任务,以检测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安排1. 计划两节课的时间进行《小石潭记》的复习教学,每节课45分钟。
2. 第一节课重点回顾故事情节和寓言手法,进行翻译和解释练习。
3. 第二节课进行分组讨论和评估,总结复习内容,并进行相关的练习和作业布置。
八、教学反思1. 在复习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反应和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小石潭记》的理解程度。
小石潭记复习教案
小石潭记复习教案小石潭记复习教案「篇一」《小石潭记》以生动传神之笔,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环境的清幽美妙,潭水清澈,游鱼活泼生趣,同时寄托了作者谪居荒远之地的孤寂忧愤的心情。
小石潭记复习教案篇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小石潭记》是柳宗元的著名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
作者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小石潭的各种景物,着意渲染它的寂寞、幽怆的气氛,借助抒发自己在贬官失意时的悲凉,凄怆的情感。
编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评品味文章的优美意境,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复习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巩固知识,包括字词、句子的翻译等,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体会课文写景特点,揣摩借景写情的写法,提高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复习教学重点:积累文言知识,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复习教学难点:体会借景写情的写法。
复习方法:诵读法、开放式讨论、提问法、练习法。
学法指导:1、借助与学习伙伴的合作,回顾文中的重点字词、句子的意思,疏通文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利用合作、讨论、探究的方法,采用师生互动的形势,与作者同游、与作者对话,体会借景抒情的方法;3、人人都来当导游,写写导游词,提高写作口语表达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工具:多媒体复习教学过程:一、导入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而在他的诛多山水游记中,《小石潭记》是杰出的代表,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无论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具有很高的价值,今天,我们再次走进小石潭,进一步去感受作者文中的景,心中的情。
二、回顾体裁“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三、走进作者,了解背景1、作者简介柳宗元,字子厚,山西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和韩愈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并称“韩柳”。
代表作有《永州八记》、《三戒》、《捕蛇者说》等。
小石潭记复习学案
《小石潭记》中考复习学案(2012-4-23)课前预习常识填空:《小石潭记》选自,作者柳宗元是(朝)文学家。
字,因其出生于河东,故又称。
其人文名远播,与韩愈并称“”,和、、、、、、等七人并称“唐宋八大家”。
一、重点词语解释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心乐.之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日光下澈.怡然....远逝往来翕忽..不动俶尔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以其境过清清:其岸势犬牙..差互凄.神寒.骨不可久居居:隶.而从者皆若空游无所依依:悄怆幽邃....邃:二、重点句子的翻译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③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④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三、常见重点问题简答1、柳宗元,文学家,散文八大家之一,本文是中的一篇。
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本文是按的先后顺序来写景抒情的。
文中第一段交代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第二段描写第三段写。
第四段突出了全文突出了小石潭的特点。
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到“一切景语皆情语。
”你能说出作者在发现小石潭和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浏览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境?(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凄神寒骨”,一乐一忧似难形容,该如何理解?)4、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中考链接:(一)南京市(09江苏省)(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怡然不动,淑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乙)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
山僧曰:“此瀑声也。
”疾趋,度石罅②,瀑见。
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小石潭记复习学案
《小石潭记》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积累柳宗元及“记”有关的常识2、积累文中重点的字、词、句(字:字音、字形、通假字;词:课下注释中的重点词语、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句:主旨句、运用修辞的句子、课下注释中的句子)3、理解文章的内容与写法。
4、会背诵、翻译、默写全文复习方法:知识整理法、自由背诵法、提问法、联想记忆法复习过程:一、学生围绕目标自由复习,然后同桌之间互相提问,或者以小组为单位提问。
为下面回答问题做铺垫。
(一)文学常识积累1、本文选自《》,作者:,字:,河东人,代文学家,著有《》等。
世称“”。
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并称“”“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二)字词句积累看拼音写汉字或看汉字写拼音Huáng( )竹珮( )环水尤清liâ( ) 卷( )石底以出为坻( ) 参差( )披拂yǐ( )然俶( )尔往来xī忽寂寥( ) 悄( )怆( )幽suì( )重点字词解释1、隔篁竹2、水尤清冽3、卷石底以出4、为坻为屿5、潭中鱼可百许头6、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7、斗折蛇行8、其岸势犬牙差互9、凄神寒骨,悄怆幽邃10、以其境过清11、乃记之而去重点句子翻译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3、3、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4、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5、5、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6、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7、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8、8、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9、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0、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一词多义1、居:不可久居()居庙堂之高()2、为:为坻为屿()全石以为底()以其境过清()3、可:潭中鱼可百许头()明灭可见()4、清:水尤清冽()以其境过清()词类活用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2、心乐之3、下见小潭4、斗折蛇行5、其岸势犬牙差互6、凄神寒骨:古今异义词乃记之而去古义:离开;今义:走、到理解性默写1、直接写潭水的语句是:2、间接写潭水特点的句子是:3、文中可看出小石潭人迹罕至:4、文中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什么?5、抒发作者抑郁忧伤之情的一组句子是:6、摘出有关写“鱼”的句子:⑴鱼静态的句子:⑵鱼动态的句子:⑶鱼情态的句子:(三)内容与写法1、本文描写了小石潭幽深冷寂(凄凉)的景色和气氛,表现了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
小石潭记复习导学案一等奖 3篇
小石潭记复习导学案篇15一、目标与要求1.通晓文章大意并背诵全文。
2.了解一些文言实词与虚词的用法。
3.理解作者借游记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与导设计①学法指导这篇课文内容并不多,但其中不少字和词不大好认,也不大好懂,因此,先要过文字关,理解各个字同、各个句子了含义,做到能够通泽全文。
然后把重点放在对作者的抑郁忧伤之情的理解上,思考一下,是什么引起作者的忧伤之情,在文中哪些语句中得到体现。
同时,还要学习本文的写法,本文先写所见景物,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这种特写镜头与总写景相结合的方法是值得借鉴的。
①重点与难点1.全文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总写小石潭全貌。
写了竹、水、潭、石、树等。
第二部分2一3: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并写到了小溪的走势。
第三部分(4):写幽静的环境,抒发作者抑郁忧伤的心情。
第四部分(5):补充交待同行的人。
2课文的语言特点。
这篇课文的语言有以下特点:简洁而又丰富,细致而生动,用短句产生节奏感,读起来悦耳动听,字里行间还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
因此,从语言上看,这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
3.如何准确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篇游记是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所写,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
因为被贬谪,作者的心请常常是忧伤悲凉,欲求解脱却又无法解脱。
这种情感,从文中的“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造邃中可以看出。
但是,文中表现的又不完全是郁郁寡欢的心情,在抑郁忧愁的基调中,仍可见一些乐意,这从鱼儿“似与游者相乐”的描写中隐约可知。
O问题与方法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从小山丘向西边走一百二十步,隔着一片竹林,听见水的声音,非常悦耳,好像佩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一样,心中高兴而好奇,想看看究意是怎样的一片水,于是砍倒竹子,辟开一条道,这样就发现了隔着竹林的小石潭。
小石潭记复习导学案篇16一、教学内容:《小石潭记》二、重点、难点:1、诵读全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2、按照游览顺序,分析课文内容。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小石潭记》复习课导学案
《小石潭记》复习课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重要的文学常识。
2.掌握重点词语读音,划分文章节奏。
3.按要求背诵、默写课文。
4.掌握重点词语含义,理解翻译全文。
5.文言知识归纳梳理,把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6.课内外比较阅读,学会赏析文言文的一般方法。
7.体验中考,熟悉中考题型及解题方法。
〖学习重点〗1.按要求背诵、默写课文。
2.熟悉中考题型及解题方法。
〖学习难点〗掌握规律,把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学习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复习检查1.根据课文填空⑴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乐之。
⑵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日光下澈,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与游者相乐。
⑸潭西南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四面竹树环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理解填空⑴《小石潭记》中描写潭周围树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小石潭记》中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小石潭记》中侧面写潭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小石潭记》中写潭中鱼游来游去,非常活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小石潭记》中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小石潭记》中写出小石潭源头悠远、两岸弯曲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x小石潭记复习课教案
小石潭记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小石潭记》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写作特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小石潭记》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 《小石潭记》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
2. 写作特色及表现手法。
三、教学难点:1. 写作特色及表现手法的理解与分析。
2. 对作者情感态度的把握。
四、教学方法: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写作特色。
3. 讲解辅导: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辅导。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回顾《小石潭记》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进入复习状态。
(1)课文讲述了哪些主要内容?(2)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有哪些?他们的特点是什么?(3)课文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现了什么特色?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问题,形成小组共识。
4. 讲解辅导: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辅导,重点解析写作手法及表现特色。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教学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评价学生对《小石潭记》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写作特色的掌握程度。
2. 能力培养:评价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中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评价学生对作者情感态度的理解和认同,以及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的提升。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小石潭记》原文。
2. 参考资料:相关评论、解析《小石潭记》的文章。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1课时(45分钟)。
2. 教学环节:课堂导入(5分钟)、自主学习(10分钟)、合作探讨(10分钟)、讲解辅导(10分钟)、课堂小结(5分钟)、课后作业(5分钟)。
小石潭记复习导学案 3篇
小石潭记复习导学案篇1【教学目标】1、自学寻找资料,了解柳宗元的作品和写作特色。
2、通过采访活动使学生领略文中描写的自然风光的美,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技巧,细致真切地描写事物的方法。
3、培养学生有意观察的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步骤】一、课前活动1、根据以下论题搜集资料1)柳宗元的生平2)柳宗元的主要文学创作及代表作品3)柳宗元的政治生活对文学创作的影响4)柳宗元散文的特点5)永州八记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情感2、根据搜集材料的多少和理解程度选择两个论题写成200字的小论文。
3、教师评改论文,指出优劣。
4、学生修改小论文。
二、课堂活动(一)新课导入风景图片情景导入,美丽的大自然是我们最好朋友。
碧绿的大地、青翠的树木、缤纷的鲜花、馨香的空气、暖暖的阳光都能带给我们美的享受,今天我们就到永州的小石潭去看看那里的美景,那是我国唐代大文学家柳宗元最为醉心的一处风景。
(二)焦点访谈1、铺设情境:教师提示,由于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入选了新课标教材,《焦点访谈》节目将对他进行一次访问。
请你以柳宗元的第一人称接受采访。
2、交换阅读:学生将搜集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丰富对柳宗元的生活、创作、心路历程的了解。
3、采访提纲:教师出示采访提纲,学生准备资料。
4、节目彩排:在小组内部学生先互问互答,相互指正,彩排练习,意在使学生增加语言的流畅度和材料的丰富准确性。
5、现场直播:1)选出五到八名小组代表到讲台上来共同扮演柳宗元的角色。
2)教师作为主持人根据采访提纲对“柳宗元”进行访谈。
3)下面的同学关注“柳宗元”的表现,作为柳宗元的秘书对“柳宗元”们答题的不足进行补充和纠正。
采访提纲:1)请柳老为大家介绍一下你的生平,以使不熟悉你的观众更好地了解你。
2)你的生活经历对你的创作有什么样的影响?3)你在什么样的心境下写的《小石潭记》?4)古代与现代的语言习惯有所不同,请你提示一下青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哪些字词的意思?5)你游览了小石潭后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组织材料的?6)外界评论你的这篇小散文写景很有特色,你是否能自己谈一谈这方面的内容?7)请你能不能顺便向广大观众介绍一下你的其他山水游记?明确:教师资料平台1)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出生于京城长安,客死于柳州。
小石潭记复习学案
小石潭记复习学案(复习要点)1、识记文体“记”及作者柳宗元的相关文学常识2、识记重点文言词语的含义、准确翻译课文重点3、感知文章内容层次,学习抓住特征来描写景物、借景抒情的写法难点4、揣摩感悟作品中寄予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复习流程)一、融情导入明确目标2分钟1导入:此时此刻,老师的心情非常激动。
因为能和你们有一个共同学习的机会,老师感到万分的荣幸!希望在你和我的共同努力下,把这一节上好,有没有信心?2目标:--------幻灯片出示21识记文体“铭”及作者柳宗元的相关文学常识2识记重点文言词语的含义、准确翻译课文重点3感知文章内容层次,学习抓住特征来描写景物、借景抒情的写法难点4揣摩感悟作品中寄予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二、背诵课文感知文本3分钟1、学生自主背诵课文2、学生集体背诵课文要求:背诵准确流畅,注意重点字词默写,时间3分钟三、合作交流翻译课文20分钟1、学生对照注释及工具书逐字、逐句、发音翻译课文2、师组织学生看幻灯片完成下面知识点:幻灯片出示3① 文体:“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的情感和表达作者的见解。
例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
② 作者:柳宗元773—819,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柳柳州”。
③ 字词:倒装句: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节奏句:潭/中鱼/可百许头其岸/势犬牙/差互重点句: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要求学生合上书注意力全部集中到幻灯片,听生答听师讲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复习教案
中考古诗文复习 之——《小石潭记》教案【学习目标】1、背诵、翻译、默写全文,积累柳宗元及“记”有关的常识;2、积累文中重点的字、词、句;3、学习本文在描绘景物时善于运用多种描写和修辞的写作手法;4、体会本文借景抒情的手法,感受作者情感变化。
【教学过程】一、导入:“人有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在世,难免遇到灾难、祸害,这时就要想方设法摆脱抑郁。
排谴忧伤,如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就曾政治失意,于是到了永州“小石潭”,并留下了著名的山水游记,今天我们就来复习这一课:《小石潭记》。
二、作者简介及背景1.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
世称“柳柳州”。
因其出生于河东,故又称柳河东,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唐宋八大家记忆口诀:在唐朝的“韩柳”下,“曾”有“三苏”殴(“欧”)打王安石。
2.柳宗元曾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运动,任礼部员外郎。
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
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以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
他在永州发现了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形成了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颇有名的《永州八记》。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游记散文。
(补充:柳宗元、刘禹锡的不同性格)三、朗读课文,读准字音隔篁竹 hu áng 水尤清冽 li è 为坻 ch í 为屿 y ǔ 为堪 k ān佁然不动 y ǐ 俶尔远逝 ch ù 往来翕忽 x ī 犬牙差互 c ī 悄怆幽邃 qi ǎo chu àng四、感知课文,疏通文意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小石潭记复习学案
《小石潭记》复习学案(2课时)九年级语文备课组主备人庄春梅【复习目标】1、能熟练准确的背诵,默写课文,并掌握理解性默写。
2,能准确解释文中的重点词语,准确翻译重点句子。
3、掌握文章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4、掌握文章景物特点及写景技巧。
【复习导学】1,作者作品及文学常识,写作背景2,重点字词解释3,重点句子翻译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情感。
【复习研讨】1,请找出文中描写小石潭景色的句子,并概括景物的特点。
2作者描写小石潭的景色运用了哪些手法?有什么作用?结合课文分析。
3,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达标检测】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⑴下见小潭⑵隔篁竹⑶如鸣佩环⑷心乐之⑸水尤清洌⑹近岸,卷石底以出⑺青树翠蔓,蒙络摇缀翠蔓:蒙:络:摇:缀:⑻参差披拂⑼潭中鱼可百许头⑽日光下彻,影布石上⑾佁然不动⑿俶尔远逝⒀似与游者相乐⒁潭西南而望⒂斗折蛇行⒃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⒄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⒅隶而从者二,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的意思。
(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3)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4)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5)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6)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三,理解性默写:1、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2、描写小石潭周围景物的句子是:3、写潭水清澈的句子:4、写潭水源的句子:5、写鱼的静态的句子是:6、写作者感受的句子是:四,内容理解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2、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3、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4、文中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在文中起何作用?五,中考链接(一)[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坏,心乐之。
九年级初三中考语文复习《小石潭记》导学案(含答案)
九年级初三中考语文复习《小石潭记》导学案(含答案)【学习目标】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准确理解“斗”“蛇”“犬牙”“凄”“寒”等的意思。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以特写镜头写景状物的方法,感受小石潭幽深冷寂的特点。
3.理解作者失意被贬后孤凄悲凉的感情。
【学习重点】学习抓住景物特点、以特写镜头写景状物的方法,感受小石潭幽深冷寂的特点。
【学习难点】理解作者失意被贬后孤凄悲凉的感情。
知识链接: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
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
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
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柳宗元贬官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此间共写了八篇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
在第一篇《始得西山宴游记》中作者这样记述当时的心情:“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文章即在此背景下写成。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因此,它可以写景状物如《核舟记》,也可以叙事如《桃花源记》,也可以将写景状物与议论抒情结合起来像《小石潭记》。
【课前预习】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隔篁.竹()卷.石底()为坻.(.)为堪.()参差..披拂()佁.然()俶.尔()往来翕.忽()悄怆..()2.一词多义(1)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可:_________ ②明灭可见可:__________(2)从: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从:______ ②隶而从者从:___________(3)清:①水尤清冽清:___________ ②以其境过清清:_______________(4)差:①参差披拂差:___________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差:_____________(5)见:①才美不外见见:___________ ②明灭可见见:____________ (6)乐:①心乐之乐:__________ ②似与游者相乐乐:__________ (7)以:①以其境过清以:__________ ②卷石底以出以:___________③全石以为底以:______________(8)而:①乃记之而去而:___________ ②隶而从者而:___________③潭西南而望而:________________(9)游:①皆若空游无所依游:__________ ②同游者游:____________ (10)环:①如鸣佩环环:____________ ②四面竹树环合环:____________ (11)为:①卷石以为底为:____________ ②为岩为:_____________3.通假字⑴忍:所以动心忍性忍:__________________⑵拂:入则无法家拂士拂:__________________⑶曾:曾益其所不能曾:__________________⑷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__________________4.古今异义词⑴小生:崔氏二小生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⑵去:乃记之而去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⑶闻:闻水声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⑷居:不可久居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⑸布:影布石上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⑹许:潭中鱼可百许头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⑺佁然:佁然不动古义: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⑻清:以其境过清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⑼以为:全石以为底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5.词类活用⑴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石潭记复习目标:1、了解作者、作品常识;熟练的诵读课文,初步背诵课文。
2、结合描写顺序,整体把握文意;掌握重点字词解释和重点句的翻译。
3、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复习过程:一、背诵课文(能熟练背诵)二、文学常识1、《小石潭记》作者,字,代著名文学家,是之一,他曾被贬永州,写下了著名的山水游记多篇,合称,本文是其中的第四篇。
2、“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三、解释词语1、心乐之:乐,2、水尤清冽:尤,3、潭中鱼可百许头:可,许,4、日光下澈:澈,5,影布石上:布,6、佁然不动:佁然7、俶尔远逝:俶尔,8、往来翕忽::翕忽,9、斗折蛇行:斗,折,10、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11、凄神寒骨:凄,寒,12、悄怆幽邃:悄怆,邃,13、以其境过清:清, 14、不可久居:居,15、乃记之而去:去,四、一词多义清:水尤清洌以其境过清以: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以其境过清可:潭中鱼可百许头以其境过清,不可知其源五、活用(找出活用的字并解释)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2、下见小潭3、皆若空游无所依4、日光下彻5、斗折蛇行,明灭可见6、其岸势犬牙差互7、心乐之8、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六、翻译句子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3、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4、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5、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6、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7、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8、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七、阅读理解: 1.本文按什么顺序写的?2、第二段写了潭水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3、第四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4、文章写景融有感情,说说本文作者在写景中,感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改变?5、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作者山水游记的一大特点,想一想作者在文中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感?八、中考链接一阅读《小石谭记》后答题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怡然不动,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付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
(8分)(1)悄怆幽邃.()(2)斗.折蛇行( )(3)乃记之而去. ( ) (4)潭中鱼可百许.头()(5)以.其境过清()(6)不可名.状()(7)伐.竹取道()(8)佁然..不动()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的意思。
(14分)(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3)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4)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5)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6)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7)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A.乃记.之而去岳阳楼记.B.明灭可见.才美不外见.C.以.其境过清不能以.游堕事 D.潭中鱼可百许.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4、与“以其境过清”中的“以”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全石以为底 B.卷石底以出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不以物喜5、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2分)A.其岸势犬牙差互: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
B.下见小潭,水尤清洌:下去见到一个小潭,水特别清澈透明。
C.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D.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使人心神凄楚,寒透骨节,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6、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本文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作者悲凉凄怆的心绪。
B.第一段作者围绕着“石”来写,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不同的景致。
C.第二段写了游鱼、阳光和影子,动静结合,展现生动的画面,目的是表现鱼的活跃、可爱。
D.柳宗元被贬失意,心情抑郁,所以认为小石潭“不可久居”。
其实作者笔下的小石潭风景如画,如果我们能跨越时空到此一游,或许会流连忘返。
7、用“/”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2分)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8、请用第④段中的两个四字短语,完成填空。
(2分)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
9、作者抓住小石潭的特点,写出了自己的感受。
(2分)10、选文第四段的景物描写十分精当,请结合作者的经历谈谈你的理解。
(2分)11、读了第2自然段文字,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2分)12、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山水游记,试说说作者观鱼和游览结束时的不同心情。
(3分)13、理解填空。
(4分)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①点面结合。
如写石:“”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
②远近交错。
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
③动静结合。
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是动。
④虚实相生。
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实为写,以实写虚,虚实相应成趣。
14、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3分)15、古诗词中,有许多像本文一样将思想情感融入自然景物描绘中的名句,请写出你最喜欢的相连的两句,并简要赏析。
(4分)16、如果你能经“时空隧道”返回到唐朝,并与柳宗元在小石潭相见,听他倾诉内心的郁闷悲怆之情后,说几句劝慰的话。
其中要恰当引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或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相关名句。
(限在40字以内)(2分)17、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4分)二、对比阅读(62分)(一)阅读《记承天寺夜游》与《小石谭记》后答题(10分)【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夜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坐潭上,四面付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
(2分)庭下如积水空明..()悄怆..幽邃()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A.乃记之而.去而.伯乐不常有 B.盖.竹柏影也盖.一癞蛤蟆也C.以.其境过清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D.乃记之.而去相冷光之.乍出与匣也3、乙文中与甲文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句话修辞手法相同的一句是“”。
(2分)4、从选文中分别摘抄出最能反映作者心境的语句。
结合两文的写作背景,试归纳一下选文甲、乙中两者所表现出的思想感情的共同点。
(4分)甲文:乙文:共同情感:(二)2008年安徽试题(14分)【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晌。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贝《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2分)(1)以其境过清.() (2)窥谷忘反.()2、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3、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4分)4、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三)2006年海南调研试题(16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不见曦月(xī) B.素湍绿潭(tuān) c.其岸势犬牙差互(chā)D.佁然不动(yí)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①略无阙.处()②良.多趣味()③俶尔..远逝()④斗.折蛇行()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4、甲段中描写春冬之水的句子是:“,。
” 乙段中对潭中鱼作了细致的描写,其作用是衬托潭水的特点。
乙段中体现溪流曲折这一特点的句子是:“,,。
”(6分)(四)2006年湖北荆州试题(10分)(1)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百[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3)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睛雪所洗,娟然如拭……1、词的用法、意义相近的一组是()(2分)A.如镜之新开学而时习之 B.不可知其源其真不知马邪C.似与游者相乐负者歌于途 D.山峦为睛雪所洗全石以为底2、解释加点的词的词义。
(4分)①负势竞上()②潭中鱼可百许头()③皆若空游无所依()④于时冰皮始解()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急洏甚箭,猛浪若奔。
4、选出下面理解正确的一项()(2分)A.泠泠作响:写泉水发出哗哗的很大的声响。
B.波色乍明:写水波一闪一闪的动态之美。
C.往来翕忽:写游鱼往来轻快敏捷的样子。
D.娟然如拭:写雪水洗过的山峦就像美丽的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