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三节 儿童文学的插图
儿童文学的文本特征教学课件

• (2)传奇性与意外性 • 林格伦《长袜子皮皮》人物形象的奇特性 • 《木偶奇遇记》中皮诺曹在鲸鱼腹中与父亲
相遇
• (3)完整连贯,生动曲折 葛翠琳《野葡萄》三次波涛、三次遇险、三 次考验
• 采用“圆满-缺略-补救”技巧 (4)悬念和气氛控制 • 设悬念。 邱勋的《三色圆珠笔》在关于笔的去向 控制气氛
第三节 儿童文学的插图
一 、插图在儿童文学中的地位
• 以插图帮助儿童从完全读图进入到纯文 学的阅读中,起到培养儿童阅读兴趣的 作用;
• 插图具有对文本进行形象化诠释的意义;
• 激发儿童读者的想象力——插图以夸张、 变形或幽默感呈现出作品的形象,渲染 神奇的气氛。有的插图的内涵已超出了 作品的内容,为读者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故事性的构成
• 故事性是依凭故事元和叙事技巧的使用而实 现
• 1.什么是故事元?故事元指叙事性文学作品 的基本故事,也称“故事核”。
• 故事元的意义 :第一 成作品的故事核心 ; 第二,故事元能否演化出精彩的,富有吸引 力的故事,关系到未来作品的成败。
(二)故事性的构成
• 2、故事性的实现——调动相应的叙事技巧: 道具(矛盾体现物)的使用、悬念的设置、 故事的完整、连贯、生动、曲折。
故事性构成的常用方式:
• “三迭式”;《稻草人》 • 连环式结构;《木偶奇遇记》 • 对立式结构 《大林和小林》 • 横列式 纵列式 • 误会式 递进式 • 设伏式
• 故事性在不同文体中的具体体现 1、儿歌、儿童诗用小小的情节来吸引儿童读者的注
意力 《小蚱蜢》
小蚱猛,学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 腿一弹,脚一跷/哪个有我跳得高?/ 草一摇,摔一跤/头上跌个大青包// 2、童话、儿童小说用故事性来加强人物形象的塑造 诺索夫的《米什卡煮粥》 3、寓言用故事性来荷载思想
儿童文学

第一章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第一节概念和范围一、儿童文学基础理论的探索19世纪40年代别林斯基《新年礼物》《依里涅爷爷的童话》《评儿童故事》等车尔尼雪夫斯基高尔基1932 年法国保罗·亚哲尔《书·小孩·大人》李丽安·史密斯《欢欣岁月》(有名《儿童文学论》)在中国,周作人是全面探索儿童文学理论第一人1912至1913年间,《童话略论》《童话研究》《古童话释义》《儿歌之研究》1932年汇编成《儿童文学小论》上海儿童书局出版社“儿童文学”释意本位论:儿童文学是用儿童本位组成的文学,其艺术构成必须以儿童本位心理特征为依据和标准。
工具论: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工具专为论: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
儿童文学是写儿童的文学“儿童文学”概念的基本含义包括这样四层意思: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
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
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
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二、儿童文学的范围1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是作家在现代儿童文学观念的指导和影响下专为儿童创造出来的一种自觉、独立的文学门类,是为适应儿童的文学欣赏特点和审美情感需要而创作的,满足前述的儿童文学概念的文学作品都可属于此类。
2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包括四类作品:一是民间口头文学作品。
如《牛郎织女》、《葫芦兄弟》。
二是注重故事性、具有一定文学色彩的蒙养读物。
如元代卢韶的《日记故事》明代萧汉冲的《龙文鞭影》、清代程允升的《幼学琼林》等。
三是经过专门编纂的“陶冶性情”的成人文学作品,如《千家诗》、《神童诗》等。
四是古典文学中那些适合儿童特点、事实上也常为儿童读者所选择和接受的作品。
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战红孩儿、《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李逵杀虎等。
《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总学时/学分:36/2课程类别: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旨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学习儿童文学各种文体的特征,鉴赏分析优秀作品,指导学生进行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并提高讲故事的水平。
二、教学基本要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对文体理论知识的介绍,一定要结合作品进行分析,以便学生理解掌握;借鉴其他儿童文学教材,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指导学生进行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和练习讲故事。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2课时)第一节概念和范围:“儿童文学”释义;儿童文学的范围。
第二节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概述;儿童文学的主要美学特质。
第三节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儿童文学与小学审美教育;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儿童文学与小学生素质培养。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儿童文学的概念和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了解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的关系。
教学重点:儿童文学的主要美学特质。
教学难点: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
第三章儿童文学的创作主体与接受对象(2课时)第一节儿童文学作家:儿童文学作家的特殊性;小学语文教师与儿童文学创作;儿童与儿童文学创作。
第二节儿童文学的读者:儿童读者与成人读者;儿童读者的特殊性;儿童读者的年龄特征与儿童文学。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儿童文学作家和读者的特殊性,了解小学语文教师创作儿童文学的优势和局限,了解儿童读者的年龄特征对儿童文学的要求。
教学重点:儿童文学作家的特殊性、理解成人读者是“隐含读者”。
教学难点:儿童读者文学接受能力的特殊性。
第四章儿童文学的文本特征(2课时)第一节儿童文学的故事性:故事性与儿童阅读;故事性的构成;故事性在不同文体中的具体体现。
第二节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形象性;简洁性;音乐性;叙述性。
第三节儿童文学的插画:插图在儿童文学中的地位;插图的特征;插图的功能。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儿童文学的故事性特点和语言特点,了解儿童文学的插画的地位、特征和功能。
儿童文学与儿童文学阅读指导PPT课件

2020/7/16
.
2
教育的概念
2020/7/16
1989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 公约》认为教育的目的应该是:
1、最充分的发展儿童的个性、才智和身心能 力;
2、培养对人权和基本自由以及《联合国宪章》 所载各种原则的尊重;
3、培养儿童对其父母、自身的文化背景、语 言和价值观、居住国的民族价值观、原籍国以 及不同于本国的其他文明的尊重;
2020/7/16
.
26
图画书的概念与特点
图画书,又称绘本,是“图画”和“文字” 结合而成的“复合”文本,通常是由“图像” 和“语言”两个符号系统共同呈现,并在读 者发现探究文本的过程中完成阅读实现其艺 术表现空间的构建。
优秀的图画书承载着不同国家、不同社 会的思想及文化,蕴含着不同时代文学、美 学、教育学的理念,体现着作家及画家个人 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及艺术个性。
当代少年小说更会表现包括虐待遗弃吸毒战争性困惑等在内的社会问题及社会批判主发展少年儿童语言艺术的鉴赏能力202071727图画书又称绘本是图画和文字结合而成的复合文本通常是由图像和语言两个符号系统共同呈现并在读者发现探究文本的过程中完成阅读实现其艺术表现空间的构建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图画书创作研究中心
儿童文学与儿童文学阅读指导
儿童文学阅读指导
为什么读 读什么 怎么读 读得如何
理念 方法 策略 效能
儿童主体 阅读本位 文本核心
.
30
儿童文学阅读指导的目标
阅读兴趣 阅读水平 阅读能力
成就感获得 自信心建立 习惯养成
.
31
儿童文学阅读指导的维度及衡量标准
娱乐性阅读 欣赏性阅读 学习性阅读
体验式阅读 过程性阅读 开放性阅读
2024版儿童文学教程(中职)完整PPT课件

多样性涵盖童话、寓言、故事、诗歌等多种文学体裁。
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形象吸引儿童,激发阅读兴趣。
教育性传递知识、价值观,培养儿童品德、审美和创造力。
定义儿童文学是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教育性。
适龄性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提供适合其认知和情感发展的内容。
儿童文学定义与特点儿童文学发展历史古代儿童文学口头传承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
近现代儿童文学随着印刷术和出版业的发展,儿童文学逐渐走向成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作家和作品,如安徒生、格林兄弟等。
当代儿童文学呈现多元化、国际化趋势,关注儿童成长中的现实问题,注重创新和实验。
作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补充,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审美观。
教育价值传递民族文化和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培养儿童的文化认同感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文化传承反映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引导儿童关注社会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社会影响儿童文学已成为出版、影视、动漫等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产业发展儿童文学在当今社会中的地位童话、寓言、故事等体裁介绍童话01一种富有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通常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以适合儿童阅读的方式呈现。
童话往往具有教育意义,传递着真善美的价值观。
寓言02一种以散文或韵诗形式,通过短小精悍的故事来寄托和阐明某种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体裁。
寓言通常具有鲜明的形象和生动的情节,以引导儿童思考和理解人生哲理。
故事03一种叙述事件发展过程的文学体裁,通常以人物为中心,通过描述人物的经历和遭遇来展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故事具有情节连贯、结构完整的特点,能够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
角色塑造与情节设置技巧角色塑造通过外貌、性格、行为等方面的描写来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使儿童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中的人物。
同时,要注意角色的多样性和个性化,避免单一和刻板的人物形象。
情节设置通过巧妙安排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等情节元素,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和兴趣。
儿童文学教程第三版ppt课件

近现代儿童文学
随着印刷术和出版业的发 展,儿童文学逐渐走向成 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作 家和作品。
当代儿童文学
呈现多元化、国际化趋势 ,关注儿童成长中的现实 问题,注重艺术创新和个 性表达。
儿童文学的分类与内容
婴儿文学
适合0-3岁婴儿的儿歌、童谣等。
幼儿文学
适合3-6岁幼儿的图画书、故事等。
儿童文学的分类与内容
作品应具有生动有趣的情节和人 物形象,能够吸引儿童的注意力 和阅读兴趣。
儿童文学的推荐方法
了解儿童的兴趣和阅读水平
根据儿童的年龄、性别、兴趣等因素 ,选择适合他们的读物。
选择经典作品
推荐经过时间检验、广受欢迎的经典 作品,让儿童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
注重多样性
推荐不同题材、风格、文化背景的作 品,拓宽儿童的阅读视野。
。
02
把握人物形象
在儿童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往往具有鲜明的特点和深刻的寓意。欣赏
时需要注意把握人物的性格、行为以及心理变化等方面,从而更好地理
解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
03
品味语言魅力
儿童文学的语言往往具有独特的魅力,欣赏时需要仔细品味作品中的语
言运用,包括词汇选择、句式结构以及修辞手法等方面,从而领略到作
儿童文学教程第三版ppt课件
目录
• 儿童文学概述 • 儿童文学的创作与欣赏 • 儿童文学的主要体裁与特点 • 儿童文学的教育功能与价值 • 儿童文学的教学方法与技巧 • 儿童文学的评价与推荐
01
儿童文学概述
Chapter
儿童文学的定义与特点
适龄性
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和 认知特点进行创作。
趣味性
引导深度阅读
通过导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儿童深 入理解作品,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 思考能力。
儿童文学课件PPT

❖ 富于幻想、惊险、神奇是儿童文学常表现特色。
知识拓展二 比较成人文学与儿童文学的区别
❖ (二)儿童文学的意义
❖ 1.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 2、对于师范生、中小学教师学习也有重要意
义(教书育人、培养爱儿童、保持童心)
❖ (二)儿童文学的作用
❖ 1.认识作用《卖火柴的小女孩》 ❖ 2.教育作用《蜗牛的奖杯》 ❖ 3.美感作用《皇帝的新装》 ❖ 4.娱乐作用《小老鼠》
第二节 儿童文学与儿童年龄特征
欢愉 “儿童文学是快乐的文学”。
❖ 营构欢愉的手段:幽默与夸张
变形。
滑稽与
欢愉的效果--富于喜剧色彩
变幻——幻想、荒诞、动态美。
❖ 思考:儿童文学最大的特征是什么?
❖ 童心、童趣是儿童文学儿童文学的重要特征。它 指儿童文学作品对少年儿童的想象、思想、情感、 心理状态及与之相应的行为的艺术反映。
贝洛)
社会功能侧重点的差异。 接受对象的差异。
第二章 儿童文学的创作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 本章共分三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儿童文学作者应具备的素养和
❖ 纯真——稚嫩、纯洁、美好,童真美的表现。
❖ 童真在儿童文学作品中主要借助于作品中人物 的言行、心理活动等表现,集中于在形象刻划 中表现纯真美。
❖ 如美国作家阿诺德 洛贝尔的《寄给蛤蟆的 信》。
《我是男子汉》
如果今夜起风,/不要害怕,妈妈,/ 我是家里的男子汉,/ 我已经六岁, 我是男子汉,/ 我会举起长长的陀螺鞭子,/ 把不听话的风/ 赶到没有灯光的角落, /让它罚站。/
儿童文学的文本特征

延伸性——插图依附于文本又超越文本,既 表现了作品的内容,也拓展了作品的内 容。
插图属于绘画艺术是绘画艺术对文学的渗透。作为绘画 艺术,有其艺术性的要求,同时又要符合儿童的接受特 点。 具体有几方面的表现 色彩。以多种手法处理色彩,(夸张的色彩反差、协调 色,其中低幼作品鲜艳色彩占主要地位。 轮廓。用色彩和线条表现出来的“形”多采用夸张事物 的主要特征,相应简化非主要特征画出作品内容涉及事 物的轮廓。 例:〈小尼古拉〉插图 比例。体现儿童的主观要求 例:画人——头大身子小 构图。采用二度空间的构图方式。画面上的事物大多呈 现出水平垂直样式,可以不需要运用透视原理。
第三章 儿童文学的文本特征
第一节 儿童文学的故事性 第二节 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 第三节 儿童文学的插图
第一节 儿童文学的故事性
一、故事性与儿童阅读 二、故事性构成常用方式
一、故事性与儿童阅读
故事性是指文学作品中完整和生动的故事情节所造成的叙事 特质是一切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共同特质
(一)故事性的意义:
(二)故事性的构成。
故事性是依凭故事元和叙事技巧的使用而实现。 1什么是故事元?故事元指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基本故 事,也称“故事核”。 故事元的意义: 第一 成作品的故事核心,——中心事件,是形成故 事的基础,也是故事成立的前提。由于可以进行多向 构思,融入了不同的细节和情节,所以故事元没有个 性特征,这成了故事元的一个基本特征,而且也是叙 事性文学作品得以呈现不同的内容的根本所在(不同 的作家对同一个故事元可以进行不同的创造,使无个 性的故事元变为个性化的文学表现)
(3)完整连贯,生动曲折。故事的叙述要有头尾,有起伏, 有波澜。儿童文学篇幅长短不一,即使是篇幅短的作品,也 要体现出完整连贯和生动曲折。 例 刘心武《小猴吃瓜果》四百字,四个起伏,写四吃瓜果而 不得的曲折。 葛翠琳《野葡萄》三次波涛、三次遇险、三次考验。
《 儿童文学》复习资料

第一节概念和范围一、儿童文学释义(1)五四以后普遍流行的“儿童本位论”,即认为儿童文学是用儿童本位组成的文学。
(2)儿童文学是专指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
(3)“儿童文学是写儿童的文学”“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文学”。
二、儿童文学的概念的基本含义包括:(1)、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2)、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3)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4)儿童文学是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
综上所述,儿童文学是指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三、儿童文学的范围1、儿童文学的类型:一种是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一种是古典意义上的文学。
2、中国古代儿童文学主要包括四类作品:一是民间口头文学作品;二是注重故事性、具有一定文学色彩的蒙养读物;三是经过专门编撰的所谓的“陶冶性情”的成人作品,主要是诗歌作品,如《千家诗》、《神童诗》等;四是古典文学中那些适合儿童特点、事实上也常常为儿童读者所选择和接受的作品。
3、广义的儿童读物也包括儿童文学读物,在儿童文学研究真难过,儿童文学读物则是一个狭义的概念,即是指除儿童文学读物以外的各类适合儿童阅读的出版物。
1、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的含义:即指儿童文学的基本审美特征或艺术品性。
2、儿童文学在美学特质方面与成人文学的区别:首先,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是指那些相对于成人文学而言,在儿童文学更为普遍、更为集中、更为典型的艺术品。
其次,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某些具体审美要素的构成具有共通性,但是当这些要素以不同的途径和方式、不同的意义和作用分别出现在儿童文学和成人文学作品中时,它们就可能获得一种体现各自艺术面貌的审美效果。
3、儿童文学的主要审美特质:纯真、稚拙、欢愉、变幻、朴素、质朴。
第三节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1、儿童文学的美育功能:首先,儿童文学作品中丰富健康的可以帮助小学生得到纯正的美学观念的熏陶,让他们在阅读中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基本原理第一节概念和范围儿童文学的概念:①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②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③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为她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③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
(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儿童读物与儿童文学是两个内涵和外延都不相同的概念。
P5第二节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主要表现在:纯真、稚拙、欢愉、变幻、朴素。
第二章历史和今天第一节儿童文学的历史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发现后才有了儿童文学。
第二节新媒介与当代儿童文学的发展1970年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姜尼〃罗大里的代表作《童话故事游戏》,使用新的儿童文学叙事法。
第三章创作主体与接受对象第一节儿童文学作家儿童文学作家除了拥有一般文学创作的能力之外,还应在精神气质、生活积累、艺术表现力等方面具备一些特殊的条件。
一个好的儿童文学作家就是能成功地挖掘儿童的精神内涵并表现出来。
第二节儿童文学的读者儿童时期的三个阶段:幼儿期(3-6岁)以自我为中心,泛读论、童年期(7-12岁)、少年期(13-15岁)。
第四章文本特征第二节语言特点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形象性、简洁性、音乐性、叙述性。
(赏析儿童文学先要说明文体,如儿童小说、儿童诗、童话、儿童故事)第三节插图插图和图画书最大的区别在于:图画书的完整性和连续性第五章儿歌与儿童诗第一节儿歌儿歌的特殊艺术形式:摇篮歌、问答歌、颠倒歌、数数歌、绕口令、时序歌、对数歌、物象歌。
儿童诗与儿歌的区别:①儿童诗篇幅较长,结构有变化,语言较诗意化;儿歌篇幅较小,结构简单,语言口语化。
②儿歌主要是大人吟诵,表达大人的情感,婴幼儿靠听觉来感知;儿童诗则适合孩子自己朗诵,表达儿童自己的情感。
③从内容上看,儿歌内容简单;儿童诗则更丰富。
第六章童话寓言第一节童话童话的基本特征:幻想、虚构。
童话起源于神话和传说。
儿童文学

1、寓言(P142):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就是把深刻的哲理和教训寄托在简短、形象的故事里的一种文学形式。
2、童话(P127):符合儿童想象方式的充满幻想色彩的神奇故事。
3、图画书(P264):图画书是利用绘画和文学语言两种媒介进行相互补充,由图与文相结合而产生完整而有意味的故事的特殊的儿童文学门类。
4、儿童故事(P168):指具有故事基本特征的内容单纯、篇幅短小,与儿童接受相适应,供儿童阅读或聆听的叙事性文学体裁。
5、儿歌(P102):是采用韵语形式,适合于低幼孩子聆听吟唱的简短的歌谣体诗歌。
6、插图(P90):为帮助儿童读者阅读和理解以文字为主的儿童文学作品,在作品的不同章节中常常会插入一些图画,我们将这种分插于作品中的图画称为插图。
7、儿童散文(P212):以自由的笔墨书写作家的经历、见闻和感受的形式活泼情思精美的文学作品。
8、儿童文学(P3):就是明白浅显,饶有趣味,一方面投儿童心理所好,一方面儿童可以自己欣赏的文学。
9、儿童科学文艺(P245):以介绍科学知识,展现科学的世界观,宣传科学的思想与方法为主要内容,但又不同于一般的科学论文与科普读物。
第一章:1、儿童文学的范围(P4):一种是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一种是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
2、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P7):主要表现在纯真、稚拙、欢愉、变幻、朴素这几个方面。
3、儿童文学的美育功能(P13)第二章:1、儿童文学的自在到自觉(P25--29):(童年的概念及其在欧洲家庭生活中的位置要到十七世纪才得以确立,在中国,儿童的独立身份也是到20世纪初才慢慢被普遍认识到的)不少学者把1697年贝洛的《鹅妈妈故事集》的出版,看作是西方儿童文学自觉形态的开始。
(自在走向自觉在17世纪到19世纪的欧洲开始)在儿童文学从民间文学形态走向现代文学形态的过程中,安徒生是一位具有代表性的作家。
2、审美形态的发展(P29--31):1、体裁样式的分化(P30):童谣、童话、寓言。
插图设计提纲1---3章

第一章插图概述第一节插图的定义一、插图含义:插图是人类用形象语言进行交流的一种视觉传达形式。
早期的插图常常表现在书刊或某种文字样式中,实际意义是协助文字进行传达。
二、插图艺术属于造型艺术范畴,但与纯绘画是有区别的。
从展示形式上看,插图原作不直接与观众见面,而要借助各种不同载体面向观众。
从创作状态来看,插图不能像纯绘画那样随心所欲、有感而发,而必须依据书籍的总体设计来进行创作。
第二节插图的作用与应用服务于书籍、商品等的插图有三大作用:1、“抢眼”2、传达信息3、装饰美化1、插图的“抢眼”作用是指利用插图快速而长久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为商品宣传服务的插图在充满商品竞争的市场中抓住消费者的眼睛成为其首要任务。
2、插图的传达作用是在和文字一起进行传达中产生的,各具有特殊性。
插图传达作用的特殊性,在于插图的形象性所带来的直接性、明确性。
3、人有审美的需求,生活中的物像具有美感就能招人喜爱。
插图就具有美化书籍、美化商品的功能。
首先应该是考虑怎样与书的总体风格相协调。
其次是考虑整本书的变化节奏,具体有:全页插图、超页插图、文中插图的安排。
在商业插图中,插图也同样起着美化商品的作用。
插图的三大作用推动了其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从原有为书籍服务,已拓宽到文化、商业、科技等领域。
具体有以下几类:各种出版物:文学读物、科技读物、社会科学读物、儿童读物等。
广告类:公益广告、文化广告、旅游广告、商品广告等。
宣传品类:招贴、产品说明书、年历、贺卡、样本、信封、宣传手册等。
产品包装类:食品包装、日用品包装等。
电子产品类:影视产品、网页产品、游戏产品等。
第三节插图的发展与变化一、插图是人类交流过程中自然演变和发展而成的一种传达样式。
原始插图就是文字和图画相结合的一种样式。
二、随着书籍的产生与繁荣,在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后,书籍插图在唐代开始流行。
1900年在敦煌发现的唐咸通九年镌刻的《金刚经》插图是世界上可考的最早的插图。
文学插图,现在所见最早的是北宋嘉佑八年福建安余氏靖安勤有堂镌刻的《烈女传》。
儿童文学(第三章)

PPT模板下 载:w / moban/
/hangye/ 节日PPT模 板:w /j ieri/
/sucai/ PPT背景图 片:w / beijing/
/tubiao/ 优秀PPT下载:/xiazai/
(五)清新明快的语言
诗是语言的艺术。深刻的思想、鲜明的形象只有用凝练、形象、具有 表现力的语言来表现,才能成为诗。儿童诗应为儿童学习驾驭语言提供 优良的条件,让儿童在优美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丰富词汇,提高他 们驾驭语言、鉴赏语言的能力,同时得到美的享受。
三、儿童诗的作用
(一)丰富儿童的情感
儿童诗短小精悍,充满生活的情趣和情感,儿童通过读诗能够感受诗 中的意境,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情感,从而提高理解能力,丰富想象力, 并在作者饱含感情的文字间受到熏陶和感染,陶冶了性情,也丰富了生 活中的各种情感体验。
(二)品趣——享受快乐的童趣
盎然的童趣是儿童诗艺术魅力的核心,因此阅读儿童诗要注意对童趣 的把握,享受儿童快乐的情趣。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体会儿 童诗中的童趣:
一是把作者想象成一个充满童心的孩童,体会诗中浓浓的童真; 二是以童趣的眼光看待儿童生活,把诗中的情景当做儿童生活的再现。
(三)赏意——深入优美的意境
(三)丰富奇特的想象
儿童是最善于想象和联想的,总是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诠释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因此,儿童诗必须以符合儿童心理的丰富想象创造 优美的意境,抒发儿童的童真童趣,让儿童在奇妙多姿的世界里,展开 想象的翅膀,感悟诗的题旨。
(四)童稚优美的意境
感情与形象的结合构成了诗的意境。儿童诗必须要营造出童稚而优美 的意境,把真实的儿童感受形象含蓄地表现出来,而不是抽象地呼喊, 使人得到一种画面形象之外的更丰富的艺术震撼。
第三章第三节 儿童文学的插图

2、按技法分: 线描与水彩。
3、按表现方式分: 写实与抽象。
二、插图பைடு நூலகம்特征
(一)直观性(具体、形象、突出事物特征、 想象补充、夸张放大)
图画本身就具有直观性特征。
(二)依附性(依附于作品文字的表述)
要求:(1)反映作品内容;(2)体现出所反映内 容的特征(如“老”:长长的胡子);(3)有 审美价值(趣味性)。
(三)延伸性:使文字的内容得到充实和延伸,揭示 主题。
(四)艺术性:具有儿童可接受的审美特点。
要求:
1、采用二维空间的构图方式(散点透视):比例可以 改造、夸张。
2、夸张、大胆、反常规地运用色彩。 3、贴近儿童的欣赏心理和习惯。 三、插图的功能
(一)助读功能(插图是文字的说明和补充,是对文 字的图解,能将读物的内容浅显化、通俗化、直观 化。)
第三节 儿童文学的插图
一、插图在儿童文学中的地位 (一)定义:插图是分插于作品中的图画。 (二)重要地位 1、帮助儿童从完全读图阶段过渡到完全的文字
阅读。 2、是吸引儿童、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和审美鉴
赏能力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3、便于小读者的阅读并增强阅读效果。 (三)分类 1、按色彩分: 彩色与黑白。
(二)再创造功能:重新创建自己对文字和图画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按技法分பைடு நூலகம் 线描与水彩。
3、按表现方式分: 写实与抽象。
二、插图的特征
(一)直观性(具体、形象、突出事物特征、 想象补充、夸张放大)
图画本身就具有直观性特征。
(二)依附性(依附于作品文字的表述)
要求:(1)反映作品内容;(2)体现出所反映内 容的特征(如“老”:长长的胡子);(3)有 审美价值(趣味性)。
(三)延伸性:使文字的内容得到充实和延伸,揭示 主题。
(四)艺术性:具有儿童可接受的审美特点。
要求:
1、采用二维空间的构图方式(散点透视):比例可以 改造、夸张。
2、夸张、大胆、反常规地运用色彩。 3、贴近儿童的欣赏心理和习惯。 三、插图的功能
(一)助读功能(插图是文字的说明和补充,是对文 字的图解,能将读物的内容浅显化、通俗化、直观 化。)
第三节 儿童文学的插图
一、插图在儿童文学中的地位 (一)定义:插图是分插于作品中的图画。 (二)重要地位 1、帮助儿童从完全读图阶段过渡到完全的文字
阅读。 2、是吸引儿童、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和审美鉴
赏能力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3、便于小读者的阅读并增强阅读效果。 (三)分类 1、按色彩分: 彩色与黑白。
(二)再创造功能:重新创建自己对文字和图画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