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中大笔记整理)
初中化学科三教资必背考点
初中化学科三教资必背考点初中化学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阶段之一,在初中阶段,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的化学知识。
而对于初中化学科三教资必背考点,更是我们必须要掌握的重点。
下面,我将通过分步骤阐述的方式来介绍初中化学科三教资必背考点。
一、化学物质及其性质化学物质及其性质是初中化学中的基础知识,也是初中化学科三教资必背考点之一。
化学物质包括元素、化合物等,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物理或化学性质。
常见的物理性质如颜色、形状、密度、凝固点、沸点等,而化学性质则包括易燃、易爆、易腐蚀、易反应等。
二、化学反应及其类型化学反应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内容,化学反应类型也是初中化学科三教资必背考点之一。
化学反应可以分为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沉淀反应、置换反应等多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有着不同的过程和反应方程式。
三、化学式及其应用化学式是初中化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初中化学科三教资必背考点之一。
化学式包括分子式、离子式、化合价式等,通过化学式可以方便地表示不同化学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也方便计算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
四、化学元素及其周期律化学元素和周期律也是初中化学科三教资必背考点之一,包括化学元素的命名、符号、原子结构、化学性质等。
周期律是指化学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周期表中一列元素存在着相似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五、化学物质制备及其应用化学物质制备及其应用是初中化学科三教资必背考点之一,包括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环保、工业应用等。
化学物质的制备同样要注意安全措施,以避免化学事故的发生。
以上就是初中化学科三教资必背考点的几个方面,我们必须要掌握这些知识点,才能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
初中化学知识虽然难度比较大,但只要我们踏实地学习,认真做好每一次实验,相信我们一定可以掌握好这些知识,在未来的学业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化学教资知识点总结
化学教资知识点总结一、化学的基本概念1. 物质物质是构成万物的基本实体,是具有质量和体积的,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
根据物质在化学变化和物理性质中的表现,可以将物质分为元素和化合物两大类。
2. 元素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粹物质。
根据最新国际化学联合会(IUPAC)的建议,共有118种已知的元素。
元素可以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两大类。
3.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元素按照一定的质量比结合而成的物质。
例如水(H2O)、二氧化碳(CO2)等都是化合物。
4. 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按任意比例混合而成的物质,它的组成和比例可以进行变化。
5.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形态、颜色、状态等方面改变,但其化学组成不变。
化学变化则是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导致了化学组成的改变。
6. 分子和原子分子是由原子按照一定的方式连接而成的物质单位。
原子是物质的最小粒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原子间的结合形式决定了物质的性质。
7.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将元素按照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排列组成的表格,它是化学的基础,被认为是化学领域里最重要的表格之一。
二、化学反应1. 催化剂催化剂是一种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能够降低反应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不参与反应本身的过程。
常见的催化剂有金属、酶、氧化铁等。
2.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电子的转移导致了原子的氧化态发生变化的反应。
其中失去电子的叫做氧化,得到电子的叫做还原。
3.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之间达到一定比例、反应速率相等的状态。
在化学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4. 推断化学反应推断化学反应用于在实验中通过观察反应前后的物质的性质的变化来判断反应是否进行。
通过观察颜色、气体的释放、温度变化等来推断化学反应的进行。
5. 离子反应和沉淀反应离子反应是指在溶液中发生的能够解离成离子的反应。
沉淀反应是指在溶液中两种溶液相互反应,生成具有一定溶解度的化合物,超出溶解度上限而析出的固体颗粒。
2023年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笔试复习重点
2023年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笔试复习重点2023年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笔试复习重点一、物质与反应1. 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的概念及区别,常见元素与化合物的特征;2. 化学式的书写与应用,离子化学式的书写与命名;3.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化学方程式的平衡;4.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区别,强酸、强碱、弱酸、弱碱的概念及特征;5. 金属活动性与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反应特点。
二、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1. 原子结构的组成要素及其特征;2. 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及各类元素的特征;3. 元素周期律的基本定律,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性规律;4. 原子半径、离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的概念与影响因素。
三、化学键及分子结构1. 化学键的概念与分类,共价键与离子键的特征与区别;2. 共价键的极性与非极性,分子极性的判断与描述;3. 分子式与结构式的相互转化,分子构型的影响因素;4. 分子间力的种类与特点,化学键与分子间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四、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与特征,氧化数的计算方法;2. 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及其特征,化学方程式的平衡;3. 金属的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及其应用,非金属元素与氧化性物质的反应。
五、溶液与溶剂1. 溶液的概念及其组成,溶质与溶剂的特征与分类;2. 溶解度的概念与影响因素,饱和溶液与过饱和溶液的特征;3. 离子化合物的电离与解离度,溶液中的离子反应;4. 溶液中的pH值,酸碱指示剂,酸碱反应及其计算。
六、化学反应速率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与表示方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2. 反应速率常用的实验方法,速率方程与速率常数;3. 化学平衡的概念与特征,平衡常数与平衡常数表达式;4. 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化学平衡的平移与移动及其影响因素。
七、酸碱中和反应1. 酸的概念与性质,碱的概念与性质,酸碱中和反应的特征;2. 酸碱指示剂的种类及其在中和反应中的应用;3. 酸碱滴定的方法与计算,酸碱反应的应用及问题解决能力。
教资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
教资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对于教师资格考试(教资)来说,有其特定的知识点要求。
以下是一些教资化学必考知识点的归纳:化学基本概念- 物质的组成:元素、化合物、混合物。
-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 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
化学计量学- 摩尔概念:摩尔质量、摩尔体积、阿伏伽德罗常数。
-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平衡。
- 溶液的浓度:摩尔浓度、质量分数、体积分数。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原子的组成:质子、中子、电子。
-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电子云、能级、轨道。
- 元素周期表:周期、族、元素周期律。
化学反应类型- 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还原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数。
- 酸碱反应:酸碱中和、酸碱指示剂。
化学实验基础- 实验室安全规则。
- 常见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
- 实验操作技能:溶液配制、滴定、过滤、蒸馏等。
有机化学基础-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烃、醇、酸、酯等。
- 有机反应类型: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除反应、重排反应。
- 有机分子的结构:碳链、官能团。
无机化学基础- 金属与非金属的性质。
- 氧化物、氢氧化物、盐类化合物。
- 配位化学:配位化合物、配位数、配体。
化学与环境- 化学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
- 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无害化学合成。
-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化学教育方法论- 化学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
- 化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
- 化学教学中的科学探究。
化学学科前沿- 当代化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 新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 化学在医药、能源、材料等领域的应用。
以上知识点是教资化学考试中常见的内容,考生需要对这些知识点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以便在考试中能够准确、快速地回答问题。
同时,考生还应该关注化学教育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初中化学笔记大全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笔记大全知识点归纳一、走进化学世界。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 物理变化。
- 定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冰融化成水、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等)、玻璃破碎、汽油挥发等。
- 特征: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态、固态)等发生改变。
- 化学变化。
- 定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例如:铁生锈(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生成铁锈)、燃烧(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食物腐败等。
- 特征: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还伴随着能量变化(吸热、放热、发光等)。
- 物理性质。
- 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 内容: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例如:铁是银白色固体(颜色、状态),酒精易挥发(挥发性)。
- 化学性质。
- 定义: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 内容: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腐蚀性、酸碱性等。
例如:氢气具有可燃性(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
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 蜡烛的物理性质:白色固体,质软(可用小刀切割),密度比水小(将蜡烛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不溶于水。
- 蜡烛燃烧时的现象:- 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最亮,温度最高;内焰较暗;焰心最暗,温度最低。
- 用一个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迅速倒转烧杯,向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 熄灭蜡烛时的现象:有白烟产生,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因为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 实验步骤:- 收集两瓶空气(可用排水法或直接在集气瓶中收集),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
- 比较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在空气中木条正常燃烧,在呼出气体中木条熄灭得更快,说明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低。
教资科三初中化学知识点整理
教资科三初中化学知识点整理初中化学主要涉及的知识点包括:空气、水、酸碱盐、金属与非金属、燃烧与燃烧反应、化学变化与能量变化、化学方程式、化学实验室用具与操作等。
1.空气:空气是地球的大气层,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水蒸气等组成。
了解空气的组成以及氮氧循环对维持生物圈平衡的重要性。
2.水: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物质之一,也称为生命之源。
了解水的组成、性质以及它的存在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了解水的循环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酸碱盐:酸碱盐是化学中重要的三大类物质。
了解酸的性质和酸性物质的检验方法,碱的性质和碱性物质的检验方法,以及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操作。
了解常见的酸碱盐的制备和应用。
4.金属与非金属:金属是多数元素的一种,具有光泽、导电性、导热性等特点。
非金属则具有反之特点。
了解常见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以及它们的应用和影响。
5.燃烧与燃烧反应:燃烧是物质与氧气在适当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光和热。
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类型,了解燃烧反应的特点以及它们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6.化学变化与能量变化:化学变化是物质变化为其他物质的过程,涉及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了解物质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了解能量在化学反应中的转化,以及能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变化中的应用。
7.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过程的象征,可以通过它们来描述反应前后物质的变化。
了解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化学方程式的原则,了解如何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质量和化学量。
8.化学实验室用具和操作:了解常用的化学实验室用具和器材的名称和用途,了解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范,了解常用实验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2023年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考试知识点考点超详细总结
2023年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考试知识点考点超详细总结本文总结了2023年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考试的知识点和考点,以帮助考生有针对性地复和备考。
一、基础知识点1. 化学基本概念:包括物质、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的定义和特点。
化学基本概念:包括物质、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的定义和特点。
2. 化学符号与化合价:掌握常见元素的符号及其化合价,能够根据化学式计算化合价。
化学符号与化合价:掌握常见元素的符号及其化合价,能够根据化学式计算化合价。
3. 化学方程式:了解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包括反应物、生成物的表示和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化学方程式:了解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包括反应物、生成物的表示和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4.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掌握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够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掌握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够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5. 溶液与溶解:了解溶液的定义和溶解的条件,掌握溶质、溶剂、溶解度的概念,能够计算溶解度。
溶液与溶解:了解溶液的定义和溶解的条件,掌握溶质、溶剂、溶解度的概念,能够计算溶解度。
6. 酸、碱和盐:了解酸、碱和盐的性质和常见的实验现象,包括酸碱中和反应和盐的制备方法。
酸、碱和盐:了解酸、碱和盐的性质和常见的实验现象,包括酸碱中和反应和盐的制备方法。
7. 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能够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以及电子的转移方向。
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能够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以及电子的转移方向。
8. 元素周期表:熟悉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结构,能够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特点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
元素周期表:熟悉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结构,能够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特点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
二、常见考点1.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掌握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常见方法,如过滤、蒸馏、结晶等。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掌握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常见方法,如过滤、蒸馏、结晶等。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及必背知识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及必背知识点》化学是一门充满神奇与奥秘的学科,它不仅在实验室中展现出绚丽多彩的变化,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对于初中生来说,掌握好化学知识,不仅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还能更好地理解身边的世界。
一、物质的组成1. 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目前已知的元素有一百多种,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氧、硅、铝、铁等。
元素符号是用来表示元素的特定符号,如 H 表示氢元素,O 表示氧元素等。
2. 化学式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例如,H₂O 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二、物质的性质和变化1.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
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
2.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只是物质的形态、状态等发生了改变。
例如,水的蒸发、蜡烛的熔化等。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常伴有发光、发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例如,铁的生锈、燃烧等。
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 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镊子或药匙取用,液体药品一般用胶头滴管或量筒取用。
取用药品时要注意“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 给物质加热给液体加热时,要用试管夹夹持试管,试管口不能对着人,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3. 仪器的连接和洗涤连接仪器时,一般先将玻璃管用水润湿,然后旋转插入橡胶塞或胶皮管中。
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四、空气1. 空气的组成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及杂质组成。
教资科三初中化学知识点整理
教资科三初中化学知识点整理初中化学知识点整理如下:1.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
纯物质包括元素和化合物,而混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类的物质混合而成的。
2.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元素通过化学反应结合而成的物质。
3.常见元素:常见元素包括氧、氮、碳、氢等。
每个元素都有其特定的原子序数和原子量。
4.原子结构: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而电子绕着原子核的轨道运动。
5.元素符号和化学式:元素符号是用来表示元素的简写,化学式是用来表示化合物的简写。
6.原子序数和原子量:原子序数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量是一个元素原子的质量。
7.平行于地球的大圆状轨道称为纬圈。
全球共有五条纬线,分别位于赤道、北极圈、南极圈和北极圈。
8.原子间的化学键:原子之间通过电子转移或电子共享形成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和共价键。
9.排列方式:离子键是通过正负离子吸引形成的,共价键是通过原子间的电子共享形成的。
10.物质的变化: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新物质,而物理变化是指物质的形态或性质发生改变,但并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11.公式的配平: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式需要进行配平,使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和原子数相等。
12.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会生成盐和水。
在化学方程式中,中和反应可以表示为:酸+碱=盐+水。
13.物质的溶解:溶解是指一个固体物质在液体中均匀分散的过程。
在化学方程式中,溶解可以表示为:固体+液体=溶液。
14.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量或生成物产生量的变化速率。
15.酸碱中和指数:酸碱中和指数是指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用pH值表示。
pH值越低,溶液越酸;pH值越高,溶液越碱;pH值为7时,溶液为中性。
16.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的电子转移过程。
氧化剂在反应中接受电子,而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
初中化学科三教资每章重难点
初中化学科三教资每章重难点第一章: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本章主要介绍了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包括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等方面。
重点内容包括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以及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的关系等。
通过学习本章,可以了解到物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为后续学习提供基础。
第二章: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本章重点介绍了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物质的相变以及物质的化学变化等内容。
通过学习本章,可以了解到不同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质和变化规律,为后续学习提供基础。
第三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本章主要介绍了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包括原子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以及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特点等内容。
重点内容包括原子的基本组成、原子核的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等。
通过学习本章,可以了解到原子和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知识,为后续学习提供基础。
第四章:化学键和化合价本章重点介绍了化学键和化合价,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内容。
重点内容包括离子键的形成和特点、共价键的形成和特点以及化合价的计算等。
通过学习本章,可以了解到不同类型化学键的形成和特点,为后续学习提供基础。
第五章: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本章主要介绍了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包括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化学反应的类型和化学方程式的平衡等内容。
重点内容包括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法则、化学反应类型的分类以及化学方程式的平衡调整等。
通过学习本章,可以了解到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的基本知识,为后续学习提供基础。
第六章:质量守恒和化学计量本章重点介绍了质量守恒和化学计量,包括质量守恒定律、化学计量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等内容。
重点内容包括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和应用、化学计量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化学计量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等。
通过学习本章,可以了解到质量守恒和化学计量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为后续学习提供基础。
第七章:溶液和溶解度本章主要介绍了溶液和溶解度,包括溶液的组成和溶解度的定义等内容。
教资科三初中化学知识点整理
【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2024化学教师资格证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知识点汇编
2024化学教师资格证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知识点汇编化学教师资格证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知识点汇编如下:一、化学基本概念及实验技能1.化学基本概念:物质、元素、化合物、混合物、化学变化、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化学键等。
2.元素的周期表:周期表的组成、周期表的分类、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规律等。
3.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置换反应、水解反应等。
4.化学实验技能:实验室规章制度、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措施、常见实验操作技能等。
二、化学物质的结构和性质1.原子结构:原子的组成、原子核结构、电子排布等。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变化规律:周期表的分区、周期表中的主体元素和过渡元素、周期性规律的变化等。
3.化学键和分子结构: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化学键的特点与分类,分子的立体构型和极性等。
4.物质的性质:各种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颜色、溶解性、燃烧性、导电性、反应性等。
三、化学反应及其应用1.锐有化学反应:各种化学反应类型的特征,如加热反应、光反应、电解反应、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2.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的概念、化学平衡定律、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等。
3.酸碱中和反应:酸碱的定义与性质、酸碱指示剂的应用、盐的性质及常见盐酸等。
4.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和特征,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特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等。
四、材料和资源1.认识材料:单质、合金、聚合物、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等材料的特点和应用等。
2.能源和化学资源: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化学原料和储能材料等。
3.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再生能源的特点、利用方式和不同能源之间的比较等。
五、环境与气候变化1.环境污染:空气、水和土壤污染的成因、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以及预防和治理措施等。
2.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温室气体的产生和作用机制,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等。
3.节能与减排:节能技术和措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方法和途径,可持续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等。
初中化学知识梳理笔记
初中化学知识梳理笔记一、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物质的性质:包括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是指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的能力,如燃烧、酸碱中和等;物理性质是指物质固有的性质,如颜色、硬度等。
2.物质的变化:指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或物理变化时发生的变化。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组成发生变化,形成新的物质;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状态、形状等方面发生变化,但物质的组成不发生改变。
二、物质的分类1.按物质的状态分类:固体、液体、气体。
2.按物质的成分分类: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如金属元素;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如水(H2O)。
3.按物质的性质分类:金属和非金属。
金属具有典型的金属性质,如导电、导热等;非金属则相对较差。
三、常见的物质和化学式1.常见的金属:铁(Fe)、铜(Cu)、锌(Zn)等。
2.常见的非金属:碳(C)、氧(O)、氮(N)等。
3.常见的化合物:水(H2O)、二氧化碳(CO2)、氯化钠(NaCl)等。
四、化学符号和化合价1.化学符号:元素用化学符号表示,例如氧气是O,碳是C。
2.化合价:元素的原子根据它的成键能力,可以与其他元素形成特定数量的化学键,即化合价,如氢的化合价为+1,氧的化合价为-2。
五、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1.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例如2H2 + O2 -> 2H2O表示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
2.化学反应中的基本概念:反应物(原料)、生成物(产物)、反应物的摩尔比例、反应的绝对量、氧化还原反应等。
六、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1.合成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的物质。
2.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分解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3.置换反应:一种物质中的原子或原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团取代,包括单置换反应和双置换反应。
4.氧化还原反应:包括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在与氧或氢反应时发生电荷转移。
七、常见化学实验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检测实验:通过电解现象判断物质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
初中化学学科必考知识点概括
初中化学学科必考知识点概括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变化规律以及应用的科学学科。
在初中化学学习中,掌握一些必考的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下面将对初中化学学科必考知识点进行概括。
一、物质的分类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单位,根据其组成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粹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以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
二、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物质变化过程。
反应过程中,有物质的分子之间发生解离、组合、重新排列等。
反应前的物质称为反应物,反应产生的物质称为生成物。
常见的化学反应包括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反应、置换反应等。
其中,氧化还原反应是最重要也最常见的一类反应,涉及电子的转移和共享。
三、元素周期表和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顺序排列的表格,可分为主族元素和过渡元素。
主族元素的元素符号由一个字母表示,过渡元素的元素符号由一个大写字母和一个小写字母组成。
四、离子离子是指带电的原子或分子,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
阳离子是指失去电子的原子或分子,通常带正电荷;阴离子是指获得电子的原子或分子,通常带负电荷。
常见的离子有氢离子(H+)、氧化铁离子(Fe3+)等。
五、酸碱性和中性酸碱性是指物质的性质,常用pH值来表示。
pH值小于7的物质被称为酸性物质,大于7的物质被称为碱性物质,等于7的物质被称为中性物质。
酸碱中和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中性物质的过程。
六、常见的离子和化合物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离子和化合物。
例如氢离子(H+)、氧化铁离子(Fe3+)、氯离子(Cl-)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化合物如水(H2O)、氯化钠(NaCl)、硫酸(H2SO4)等。
七、实验室技术在化学实验中,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室技术。
例如使用试管、烧杯、量筒等实验器材;掌握称量固体和液体的方法;了解振荡、过滤、加热等操作技巧。
八、能量变化和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中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例如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初中化学科三教资每章重难点
初中化学科三教资每章重难点
化学科三包括以下章节,每章的重难点如下:
1. 离子反应和化学计量
重点: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表达方式,化学计量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应用。
难点:红ox反应的应用,反应平衡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气体的化学性质
重点:气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气体的压强、体积和温度之间的关系,气体的摩尔状态方程。
难点:气体的理论模型和理论基础,气体的相变和相关性质。
3. 化学热力学
重点: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学定律,化学反应焓变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难点:热力学第三定律,熵的概念和计算方法,Gibbs自由能的应用。
4. 化学动力学
重点: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反
应机理的基本概念。
难点:反应活化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反应速率规律的数学表达式,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应用。
5. 化学平衡
重点: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和含义,Le Chatelier原理的应用。
难点:影响化学反应平衡的因素,稀释法和电离度法计算平衡常数,酸碱平衡和化学平衡的关系。
6. 酸碱化学
重点:酸碱度的概念和计量,强酸弱酸和强碱弱碱的性质和应用,酸碱滴定的方法和计算。
难点:pH值和pOH值的计算,酸碱度的分级、差异和相互转化,酸碱中性化反应的应用。
7. 化学实验与技术
重点:化学实验和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实验记录和数据处理的方法,化学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意义和方法。
难点:实验设计和方案制定的思路和方法,化学实验的控制、监测和评价方法。
中学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中大笔记整理)
第一部分化学学科知识运用第一章初中化学课程内容及分析第一节课程标准概述与解读化学课程标准包含: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
一.前言包含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三方面课程目标(三维)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内容包含 5个一级主题,19个二级主题实施建议包含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初中化学课程性质:体现基础性、实践性和实用性课程基本理念: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强调化学课程要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强调化学实验与生活的关联性,倡导了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
课程设计思路:1.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全面落实三维目标;2.倡导多样化学习方式;3.科学探究式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二.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课程内容:5个一级主题分别为“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和“化学与社会发展”㈠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试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
(是要素但并不是流程)对科学探究主题的内容和学习目标从四个方面提出要求:1.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2.发展科学探究能力3.学习基本实验技能:初中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应达到: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实验操作;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3.初步学会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4.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5.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6.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7.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4.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处;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5.燃烧的条件;6.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置;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8.酸碱的化学性质㈡身边的化学物质:四个二级主题1.我们周围的空气;2.水与常见的溶液;3.金属与金属矿物;4.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㈢物质构成的奥秘: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体现了化学学科发展的趋势四个二级主题:1.化学物质的多样性;2.微粒构成的物质;3.认识化学元素;4.物质组成表示㈣物质的化学变化:三个二级主题: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2.认识几种化学反应;3.质量守恒定律㈤化学与社会发展:四个二级主题:1.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2.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3.化学物质与健康;4.保护好我们的环境第二节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教科书编写理念:1.坚持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现实中取材2.符合学生的知识发展水平:学生以经验型的逻辑思维为主3.选取适当的题材和方式4.提供多样化的实验内容5.教学内容的组织体现科学方法的具体运用6.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7.体现化学课程的直观性、关联性、发展性特点8.习题类型多样化,增加开放题和实践题比例9.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教科书编排特点:1.内容选取落实《课程标准》突显五大主题2.外显三维目标3.符合学生认知发展:心理发展、认知、现有知识教科书知识呈现形式:1.栏目设置多样化,增强互动性2.图文结合,增强可读性3.分层概括,增强系统性4.特色习题,保证全面性第三章初中化学教学知识第一节化学教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化学教学活动理念:1.转变观念,激发兴趣,实现教师教法的转变2.转变思想,更新教学理念,改变学习方式,合作探究进课堂:合作学习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科学探究活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3.改革化学评价方式的单一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向主动参与评价,其次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中心转移4.贴近学生生活,开发化学课程资源化学教学原则:1.启发性与探究性相结合原则2.基础性与发展性相结合原则3.实践性与有序性相结合原则化学教学方法: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知道法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演示法、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4.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陶冶法5.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启发法、探究法讲授法: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大量知识,缺点是学生的自主性得不到很好发挥观察演示法:教师通过演示化学实验或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标本模型挂图等,或采用一些现代的教育教学技术而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优点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讨论法:以学生自己的活动为中心,每个学生都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发表自己见解,逐步调整自己观点最终获得对问题的整体理解练习法:根据教师的布置和指导,通过课堂及课后作业,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借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与技巧的方法。
初中化学教资必考知识点
初中化学教资必考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变化以及与能量的关系的科学。
初中阶段的化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介绍一些初中化学教资必考的知识点。
1.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类型的原子以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初中化学教资中常考的元素有氧、氮、碳等,化合物有水、二氧化碳等。
2.基本粒子基本粒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位,包括原子、分子和离子。
原子是一种化学元素中最小的粒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组合而成的粒子,可以是相同元素的原子或不同元素的原子。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分子。
3.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发生变化,生成新物质的过程。
初中化学教资考试中常考的化学反应有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
4.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是化学中常见的两种物质。
酸具有酸性,可以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产生盐和水。
初中化学教资考试中经常涉及酸碱中和反应的方程式和实验操作。
5.燃烧反应燃烧是指物质与氧气结合产生大量热和光的反应。
常见的燃烧反应有有机物的燃烧和金属的燃烧。
初中化学教资考试中会考察燃烧反应的方程式和条件。
6.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自身固有的性质,如颜色、形状、密度等。
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如与其他物质的反应能力。
7.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将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表格。
周期表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量等特征进行排列。
初中化学教资考试中会考察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元素的位置。
8.溶液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
溶质是指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溶剂是指被溶质溶解的物质。
初中化学教资考试中会考察溶液的浓度计算和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9.颗粒理论颗粒理论是指物质由不可分割的微观粒子构成的理论。
颗粒理论解释了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初中化学教资考试中会考察颗粒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初中化学科三教资每章重难点
初中化学科三教资每章重难点一、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化学的基本概念(物质、质量、元素、化合物、分子、离子、原子、化学式)、基本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的表示法、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化学反应的速率、化学反应的条件、化学反应的影响因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
二、常见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颜色、硬度、密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等)、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金属的活泼性、非金属的氧化性、酸碱性等)、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结构的关系、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质的分离与纯化。
三、分子结构和化学键分子的概念和性质、分子结构的表示方法、分子的构成和组成、分子结构与物质性质的关系、化学键的概念、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价电子和价层、价电子对斥力理论、共价键的性质和构型、键能和键长、价键的极性、离子晶体的构造、金属晶体的结构。
四、常见物质的检验与鉴别物质的检验和鉴别方法、常见离子的鉴别、常见气体的检验、常见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实验。
五、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原子的结构和性质、原子核的结构和性质、原子的质量、原子量和摩尔质量、原子的电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同位素和同位素的应用、分子的概念和性质、分子的组成和结构、分子的电荷和极性。
六、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算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化学方程式的构成和表示、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常数、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化学方程式的平衡与浓度的关系、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的关系、物质的量计算、物质的质量计算、溶液的浓度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七、常见化学反应与性质关系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还原性、氧化性、水解反应、中和反应、加热反应、光照反应、电解反应、电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速率、化学反应的条件、化学反应的影响因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2021年初中化学教资考试重点知识汇总
2021年初中化学教资考试重点知识汇总 第 32 页
2021年初中化学教资考试重点知识汇总 第 33 页
2021年初中化学教资考试重点知识汇总 第 34 页
2021年初中化学教资考试重点知识汇总 第 35 页
2021年初中化学教资考试重点知识汇总 第 36 页
2021年初中化学教资考试重点知识汇总 第 37 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21年初中化学教资考试重点知识汇总 第 20 页
2021年初中化学教资考试重点知识汇总 第 21 页
2021年初中化学教资考试重点知识汇总 第 22 页
2021年初中化学教资考试重点知识汇总 第 23 页
2021年初中化学教资考试重点知识汇总 第 24 页
2021年初中化学教资考试重点知识汇总 第 25 页
2021年初中化学教资考试重点知识汇总 第 38 页
2021年初中化学教资考试重点知识汇总 第 39 页
2021年初中化学教资考试重点知识汇总 第 40 页
2021年初中化学教资考试重点知识汇总 第 41 页
2021年初中化学教资考试重点知识汇总 第 42 页
2021年初中化学教资考试重点知识汇总 第 43 页
2021年初中化学教资考试重点知识汇总 第 26 页
2021年初中化学教资考试重点知识汇总 第 27 页
2021年初中化学教资考试重点知识汇总 第 28 页
2021年初中化学教资考试重点知识汇总 第 29 页
2021年初中化学教资考试重点知识汇总 第 30 页
2021年初中化学教资考试重点知识汇总 第 31 页
2021年初中化学教资考试重点知识汇总 第 14 页
2021年初中化学教资考试重点知识汇总 第 15 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化学学科知识运用第一章初中化学课程内容及分析第一节课程标准概述与解读化学课程标准包含: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
一.前言包含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三方面课程目标(三维)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内容包含 5个一级主题,19个二级主题实施建议包含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初中化学课程性质:体现基础性、实践性和实用性课程基本理念: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强调化学课程要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强调化学实验与生活的关联性,倡导了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
课程设计思路:1.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全面落实三维目标;2.倡导多样化学习方式;3.科学探究式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二.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课程内容:5个一级主题分别为“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和“化学与社会发展”㈠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试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
(是要素但并不是流程)对科学探究主题的内容和学习目标从四个方面提出要求:1.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2.发展科学探究能力3.学习基本实验技能:初中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应达到: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实验操作;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3.初步学会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4.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5.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6.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7.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4.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处;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5.燃烧的条件;6.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置;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8.酸碱的化学性质㈡身边的化学物质:四个二级主题1.我们周围的空气;2.水与常见的溶液;3.金属与金属矿物;4.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㈢物质构成的奥秘: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体现了化学学科发展的趋势四个二级主题:1.化学物质的多样性;2.微粒构成的物质;3.认识化学元素;4.物质组成表示㈣物质的化学变化:三个二级主题: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2.认识几种化学反应;3.质量守恒定律㈤化学与社会发展:四个二级主题:1.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2.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3.化学物质与健康;4.保护好我们的环境第二节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教科书编写理念:1.坚持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现实中取材2.符合学生的知识发展水平:学生以经验型的逻辑思维为主3.选取适当的题材和方式4.提供多样化的实验内容5.教学内容的组织体现科学方法的具体运用6.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7.体现化学课程的直观性、关联性、发展性特点8.习题类型多样化,增加开放题和实践题比例9.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教科书编排特点:1.内容选取落实《课程标准》突显五大主题2.外显三维目标3.符合学生认知发展:心理发展、认知、现有知识教科书知识呈现形式:1.栏目设置多样化,增强互动性2.图文结合,增强可读性3.分层概括,增强系统性4.特色习题,保证全面性第三章初中化学教学知识第一节化学教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化学教学活动理念:1.转变观念,激发兴趣,实现教师教法的转变2.转变思想,更新教学理念,改变学习方式,合作探究进课堂:合作学习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科学探究活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3.改革化学评价方式的单一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向主动参与评价,其次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中心转移4.贴近学生生活,开发化学课程资源化学教学原则:1.启发性与探究性相结合原则2.基础性与发展性相结合原则3.实践性与有序性相结合原则化学教学方法: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知道法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演示法、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4.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陶冶法5.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启发法、探究法讲授法: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大量知识,缺点是学生的自主性得不到很好发挥观察演示法:教师通过演示化学实验或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标本模型挂图等,或采用一些现代的教育教学技术而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优点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讨论法:以学生自己的活动为中心,每个学生都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发表自己见解,逐步调整自己观点最终获得对问题的整体理解练习法:根据教师的布置和指导,通过课堂及课后作业,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借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与技巧的方法。
启发法:结合教师的讲授,通过学生的自主操作性活动获得知识得到发展探究法:通过创设情境,积极主动的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化学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1.化学课程的教学设计,通常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教学策略与方法设计等环节 2.化学课程的课堂教学;3.作业布置与反馈;4.课外活动;5.化学课程的教学评价第二节初中化学核心知识的教学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可以分为7类:有关物质组成的概念、有关物质结构的概念、有关物质性质的概念、有关物质变化的概念、有关化学量的概念、有关化学用语的概念和有关化学实验的感念初中阶段涉及的化学基本原理包括:物质结构理论、质量守恒定律、元素周期表、溶液理论和电化学基础理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教学通常有归纳模式和演绎模式两种:归纳模式:感知事实-归纳总结-进行验证-联系整合-实践运用演绎模式:激活已知-演绎推理-进行验证-联系整合-实践运用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学方法:1.遵循认识规律,运用直观手段2.加强联系对比,注意分段要求3.注意逻辑推理,重视科学论证4.密切联系实际,重视实践运用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化学教学中处于“基础”地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有助于学生形成和巩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的知识,反映现代化学发展的最新成果的知识。
元素化合物知识常用的教学模式:感知事实-加工理解-系统总结-联系整合-实践运用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方法:1.充分运用直观手段,强化形象思维2.充分发挥基础理论指导作用,掌握基本规律3.抓住典型物质达到触类旁通4.抓住性质主线,紧密联系实际5.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第三节科学探究与实验教学法在化学课程中的应用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查阅资料-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观察记录-分析结论-反思评价科学探究的教学目标:1.增进对科学知识获得过程的理解,建立对科学的初步认识①认识到科学探究是人类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②意识到科学探究过程的要素及要素之间的联系这些要素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和表达与交流(这八个要素并不都是一定存在的,呈现顺序也不是固定的)2.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和解释问题,发展科学探究能力①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a.能进行药品的取用b.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C.加热D.选择药品和仪器并安全操作E.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F.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G.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H.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②在探究中初步学习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科学方法3.发展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化学式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化学实验有不同的分类方式,主题不同分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按照实验对知识和技能要求不同分为基本操作实验、物质制备实验和物质性质实验按照实验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分为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按照实验内容质和量的关系分为,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初中阶段以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以及探究实验为主第二部分化学教学设计第一章化学教学设计技能第一节化学教学设计概述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层次:1.课程教学设计:主要解决课程教学总体规划,制定课程教学蓝图和宏观方法2.学段(或学期、学年)教学设计:是对一学段教学工作的阶段性规划3.单元(课题)教学设计:是对一个内容单元教学工作进行局部规划4.课时教学设计:是在课程教学设计、学段教学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基础上,根据具体的教学条件,以课时为单位进行的教学设计化学教学设计的形式:纲要式、表格式、图解式第二节化学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一.化学教材分析:㈠分析和理解教材内容:1.识别教材内容的知识类型: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角度大致可划分为: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用语、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等类型2.理清教材知识与技能的要点3.分析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4.理解教材内容编排特点与呈现方式㈡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1.确定重点:重点知识主要包含核心知识、核心技能和核心的思想方法等。
核心知识包括化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元素化合物知识,核心技能包括化学实验技能和化学用语书写技能以及化学计算技能,核心思想方法包括微粒观、运动观等2.分析难点二.学情分析:主要包括学生学习起点状态分析、学生潜在状态分析两部分三.化学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是教学设计的起点,也是进行教学过程设计的依据。
㈠教学目标的构成(三维):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本质观㈡化学教学目标分类:1.结果性目标,主要用于“知识与技能”目标的陈述2.体验性目标,主要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㈢化学教学目标的陈述1.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陈述化学教学目标一般主要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即ABCD法,即主体、行为、条件和程度行为表述是否合适决定了化学教学目标的陈述是否准确,在表述行为时,一定要注意:行为动词要准确、行为对象不具体、行为动词不可行课程内容目标表述中的行为动词解析:认知性学习目标:了解——知道、记住、说出、列举、找到理解——认识、了解、看懂、识别、能表示、懂得应用——理解、解释、说明、区分、判断、简单计算技能型学习目标:模仿——模仿操作、初步学习独立炒作——独立操作、初步学会体验性学习目标:经历水平——经历、体验、感受反应水平——认同、意识、体会、认识、关注、遵守领悟水平——内化、初步形成、树立、保持、发展、增强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陈述四.化学教学重点、难点的设计㈠制定教学重点与难点的依据1.教材和课程标准(教材分析)2.学生实际(学情分析)㈡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原则1.以课程标准要求为准绳,合法实施2.以学生实际为参数,合情处理3.以知识结构为网络,合理系统4.以知识迁移为目的,适时转化五.化学教学过程设计1.教学情境和情感活动过程的设计2.教学内容的设计3.设计整合、应用和反馈环节:巩固应用环节通常通过练习进行六.化学作业设计1.作业设计的功能:1.导向功能2.时效功能3.激励功能4.发展功能5.评价功能2.作业设计的原则:1.目的性原则 2.分类设计原则3.阶梯性递进原则3.作业设计的基本内容:1.基本作业设计:以知识与技能为目标的作业设计、以过程与方法为目标的作业设计2.反思作业设计: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本质观理解为目标的作业设计七.板书设计㈠板书的作用于设计要求化学板书的设计主要包括板书内容设计、板书形式设计和板书布局设计㈡板书内容设计:1.课题名称 2.授课提纲 3.教学重点、难点 4.补充材料和其他内容㈢板书形式设计,常用的有:提纲式、图表式、运演思路式和综合式1.提纲式:条理清楚,能突出重点,便于学生抓住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