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上册《孤独之旅》教案 (5篇)

九年级语文上册《孤独之旅》教案 (5篇)

九年级语文上册《孤独之旅》教案篇1教材分析:本文记叙了一个失学少年在一段孤独生活中终于“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的故事,令人感恩良多。

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多朗读,在朗读中领会文章的基本内容,在朗读中逐步进人情境,体会文章中的美好情韵,逐步领略到文章中的深层意味。

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体会成长中的感受;2、理解文意,概括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3、了解小说三要素,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1、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2、标题的含义。

一、导入新课一提到“孤独”二字,我们总会感到凄凉,酸苦,每天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该多好。

可是小小少年总要长高,烦恼和孤独总会尾随我们而来。

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孤独的滋味。

可以说孤独随时间而来,孤独使生命更加灿烂。

同学们,让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曹文轩的小说《孤独之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检查预习字词情况。

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嬉闹、掺杂、给予、撩逗、凹地、胆怯。

积累下列词语:厚实、嬉闹、一落千丈、置之不理、歇斯底里。

2、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重点朗读以下段落,每人一段,比一比谁读得好。

(1)刚开始,杜小康想回家,父亲则不肯,怕自己也会像儿子一样突然对前方感到茫然和恐惧。

从“小木船赶着鸭子……杜雍和这才将船停下来”。

(2)到达芦苇荡后,父子感受不同,儿子“害怕”,父亲也有些“慌张”,却安慰自己的儿子。

从“这才是真正的芦荡……并且迟迟不能人睡”。

(3)随着时间的流逝,父子俩感到孤独。

从“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就不再忽然地恐慌起来”。

(4)最恶劣的天气中,杜小康经受了考验。

从“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最恶劣的天气……也滴在跟在他们身后那群鸭的羽毛上。

”学生朗读时,注意体会人物心中的孤独感,读出语气,读出感情。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故事,表达了一个——的主题。

(学生只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即可,教师注意引导和归纳。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孤独之旅》教案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孤独之旅》教案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孤独之旅》【教材及学情分析】(一)课文解读:《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

课文展示了主人公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战胜了孤独而成熟、坚强的成长历程。

孤独,是生活给予人生成长的一道美丽又残酷的题目,小说命名为“孤独之旅”,蕴含深刻意味。

课文最大的亮点就是出色的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它为人物成长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背景。

在体验欣赏过程中,既能扩展学生视野、丰富情感,又能激发学生比照自己的生活形态,树立奋进的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二)学情分析:本文是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小说,学生已经积累了学习小说的一些知识和方法,文章讲述一个孩子杜小康的成长故事,主人公杜小康是和学生同龄的孩子,从内容上讲拉近了文本与学生之间的心灵的距离,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很吸引学生阅读,但学生难以体会其作用,基于此,我在这堂课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品味,把握成长的重点,把暴风雨中杜小康战胜孤独长大这一部分作为突破点,让学生走进文本,再由点到面,深入全文中感受人物在孤独的环境中的心路历程,最后走出文本,结合学生自身体验,感悟生活,塑造坚强自我。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一)知识和能力1、理解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2、通过对精彩语句的品析,让学生学会品析语言。

(二)过程和方法通过朗读,引导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梳理要点的能力和质疑探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的价值观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感悟人生,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主题,感受主人公的成长历程。

体会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

(五)教学难点体会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

【教法及学法】(一)教法:点拨法情境教学法延伸拓展法(二)学法:圈点批注法合作探究法质疑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影片导入,进入故事情境播放影片《草房子》中杜小康快乐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内容。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 孤独之旅 》教案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 孤独之旅 》教案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孤独之旅》教案一. 教材分析《孤独之旅》是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作者在人生道路上所经历的孤独与困惑,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对人生、社会和自我认识的深入思考。

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在孤独之旅中的心路历程,理解人生的坎坷与挫折,培养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但对于这篇课文中所表达的深刻哲理还需引导。

学生在生活中也许会遇到类似的孤独和困惑,通过本文的学习,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对于人生思考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会分析课文中的情感变化,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在孤独之旅中的心路历程,培养坚定的信念,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深刻哲理。

2.分析课文中的情感变化,感受作者在孤独之旅中的心路历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者的孤独之旅。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作者的人生感悟。

3.自主学习与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与课文相关的人生感悟资料。

3.PPT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作者的简介和课文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为学生进入课文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语气变化。

3.操练(15分钟)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合作探讨以下问题:a.课文讲述了作者的孤独之旅中的哪些经历?b.作者在孤独之旅中产生了哪些困惑和思考?c.作者是如何看待人生的挫折和孤独的?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人教版九年级上《孤独之旅》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孤独之旅》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孤独之旅》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主题,感受主人公孤独之旅的心路历程。

2.分析文章的表现手法,领悟景物描写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主题,分析文章表现手法。

2.教学难点:景物描写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孤独之旅》。

请大家先谈谈对“孤独”这个词的理解。

生1:孤独就是一个人独处,没有人陪伴。

生2:孤独是一种心理感受,觉得与世界格格不入。

师:很好,那我们来探讨一下,本文的主人公在孤独之旅中经历了哪些事情,他是如何面对孤独的?2.自主阅读(1)主人公在孤独之旅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2)主人公是如何面对孤独的?(3)文章中哪些景物描写对表现主题起到了关键作用?3.课堂讨论师: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主人公在孤独之旅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生1:主人公在旅途中遇到了恶劣的天气,如暴风雨、冰雹等。

生2:他还遇到了一些危险,如被狼群追赶、陷入沼泽等。

师:很好,那么主人公是如何面对孤独的呢?生1:他并没有被孤独打倒,而是勇敢地面对困难,不断前进。

生2:他还学会了与孤独和解,把孤独当作一种成长的机会。

4.分析文章表现手法师: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文章中哪些景物描写对表现主题起到了关键作用。

生1:文章开头对大草原的描写,展现了主人公孤独的处境。

生2:文章中对暴风雨、冰雹等恶劣天气的描绘,突显了主人公面对孤独的勇敢。

生3:文章结尾对星空的描写,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宁静和成长。

师: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主人公在孤独之旅中经历了种种困难,但他勇敢地面对孤独,不断成长。

文章通过景物描写,巧妙地表现了主人公的心路历程。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孤独呢?生1:我们要勇敢地面对孤独,相信自己能够战胜困难。

生2:我们要学会与孤独和解,把孤独当作一种成长的机会。

6.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理解文章主题。

九年级语文上册 3.10《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3.10《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孤独之旅》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体会成长中的感受;2.理解文意,概括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3.了解小说三要素,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1.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2.标题的含义。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体会成长中的感受;2.理解文意,概括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一、导入有这样一个故事:佛祖问众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弟子们说:“用菩提叶去遮盖它。

”“用净水瓶去盛它。

”佛祖微微一笑:“把它放到大海里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滴水若不融入大海就会干涸,那么人呢?一个人如果不把自己融入社会,会怎么样呢?(学生自由答:孤独、寂寞、疯狂),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叫杜小康的同龄人,他的一段难忘的生活经历,相信会对大家有所启发。

今天我们就要跟随一对父子去进行一次“孤独之旅”。

(板书课题:孤独之旅)二、检查预习情况(出示投影仪)1.给黑体的字注意并解释词语。

厚实:____________嬉( )闹:___________觅( )食:___________驱( )除_______回应:_ ________歇( )斯底里:____________2.参考厚实:富裕。

嬉闹:笑着闹着。

觅食:寻找食物。

驱除:赶走,除掉。

回应:回答。

撩逗:挑弄,引逗。

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3.作家作品简介曹文轩,当代作家、儿童文学家。

《草房子》是一部关于少年生活的长篇小说。

二、阅读课文,感知内容1.快速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要求学生:(1)标出生字新词,查阅工具书注音释义。

(检查学生预习笔记)(2)抓住要点概括杜小康的放鸭经历。

(指名复述故事情节。

)(3)引导学生评价、补充同学的概述的不足。

2.反感知情况(1)评价学生概述的得与失。

(2)归结概述课文的要求:抓住要点,突出重点;语言简洁,叙述清楚。

参考:少年杜小康因家道中落而失学,随父背井离乡,到人迹罕至的芦荡放鸭。

孤独、寂寞和恐惧迫使小康渐渐走向成熟。

九年级语文上册 10《孤独之旅》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10《孤独之旅》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10. 孤独之旅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文章的感受也是多元的,语文教育应该注重教学过程对学生情感的熏陶感染,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体验文中蕴藏的感情,在体验中拓展自己的视野,提出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感受。

2.教材分析本文是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小说,自读课文,本单元选编的主要是写少年生活的小说。

学习这些课文,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小说的主题,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艺术特色,从中得到人生的启示和艺术的享受。

本文注重环境描写的学习,要求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人生启示。

3.中招考点“赏析词句”每年的设题角度略有不同,但都指明了具体的赏析位置;考查细致,涉及到动词、形容词、修辞、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写作手法,赏析有一定难度,赋4分的居多。

4.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经过七八年级的一些小说篇目的学习,以及本单元第一篇小说的学习,对小说体裁的特点、三要素等方面的知识已初步感知,只是对本文这样大量运用环境、心理描写的作用还缺少了一些认识,同时,九年级学生对这类涉及青少年成长的小说比较感兴趣。

二、学习目标1、通过诵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能说出主人公成长的历程。

2、通过品读小说中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句子,能说出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

3、通读课文,能说出小说的主题。

进而扩展视野,丰富情感体验,树立奋进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三、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通过诵读课文,圈点勾画有用信息,能说出文章思路和主要内容。

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通过品读细节描写,能总结出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并会运用这种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3.针对目标3,设计一个活动,通过通读课文,能说出小说的主题,进而扩展视野,丰富情感体验,树立奋进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孤独之旅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孤独之旅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然而,由于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转折点,他们的心理和情感发展正面临着诸多挑战。他们可能会面临着孤独感、焦虑和自我认同等问题。因此,在学习《孤独之旅》这篇课文时,他们能够通过主人公的孤独之旅,找到共鸣,理解人生的孤独感,并学会面对和处理这种情感。
此外,九年级的学生在思维方面具有批判性和创造性。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提出见解,并能够独立思考。在学习《孤独之旅》这篇课文时,他们能够通过讨论和思考,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小组内讨论该话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孤独之旅》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话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2.请分析《孤独之旅》中的人物形象,讨论他们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3.请从课文中找出至少三个象征性的元素,并解释它们的象征意义。
4.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孤独感的认识和应对策略。
5.请以《孤独之旅》为灵感,创作一篇短文,描述自己的一次孤独之旅的经历和感悟。
示例题型及答案:
1.答案:主要情节是主人公在人生旅途中的孤独体验,包括失去亲人、面对困境、自我探索等。主人公的孤独感主要源于内心的迷茫和对现实的无奈,他在孤独中成长,学会了面对和处理孤独感。
2.多样化教学方法:我将尝试更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角色扮演、项目式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3.完善评价方式:我将探索更加全面的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笔试成绩,还注重学生的口头表达、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评价,以更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孤独之旅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孤独之旅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孤独之旅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课文《孤独之旅》的主题思想,分析文中人物形象,掌握景物描写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面对困难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主题,感受孤独之旅中的成长历程。

2.分析文中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3.学习景物描写的作用,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如“孤独”、“成长”等。

2.分析人物心理活动,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3.深入挖掘课文内涵,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课文,如《我的叔叔于勒》、《草房子》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孤独之旅》。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标注生字词、重点句子,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孤独之旅是如何体现的?请用具体事例说明。

(2)小组分享:每组选取一个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员进行补充。

4.课堂讲解(1)分析课文主题:孤独之旅中的成长历程。

(2)分析人物形象:陆鸭、翠翠、翠翠的奶奶等。

(3)讲解景物描写的作用:如文中对环境的描绘、对人物心情的衬托等。

5.课堂小结6.课后作业(1)抄写生字词,了解字词含义。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讲解等方式,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

4.课后作业的设计,既有助于巩固课堂所学,又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六、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2.结合课文内容,适时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3.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尝试从不同角度解读课文。

4.加强课后辅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质量。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教师:“同学们,你们认为什么是孤独?旅途中的孤独又意味着什么呢?”学生甲:“孤独可能是一种独自面对困境的感觉。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9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9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2、用圈画批注法赏析文章重点词句,感受杜小康的心路历程。

3、感悟孤独与挫折对于成长的意义,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结构,理解杜小康的成长过程及形象特点。

教学难点:杜小康的心路历程,重点词句赏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导入。

二、走近作家曹文轩及作品简介三、师生互动,学习文本(一)速读课文,感知文本1、画出文中杜小康的语言。

2、学生个别朗读这四句话,其他学生点评。

(二)细读文本,合作研讨1、以这四句话为线索,将课文分为四部分,将学生分为四组,每组着重研读一部分。

(1)这四句话是分别杜小康什么时候或什么情境下说的?(2)四句话分别表现杜小康怎样的心情?在文中圈画相关词语或自己概括。

(3)文中哪些词、句最能体现了杜小康当时的心境?勾画出来并简要批注你的理解。

2、各小组研读交流3、每组同学分别发言,其他小组补充。

(1)遭遇孤独:“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时间:出发路上。

心情:茫然恐惧。

赏析有表现力的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

告别快乐无忧的童年,离开熟悉的进入陌生的,前途的未知与遥远。

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生活优越的杜小康突然遭遇孤独,茫然不知所措,然而前行是纯粹的,他只能继续忍受这种孤独。

(2)忍受孤独:“我要回家……”时间:到达芦荡并安家后。

心情:害怕,胆怯,恐慌,孤独。

赏析有表现力的词句。

强调生活的单调、精神的孤独,使杜小康难以承受又不得不承受,以致达到崩溃边缘。

用恐慌、孤独、绝望的语气朗读。

当杜小康发现自己已然被抛入孤独的境地,无法逃脱也没人救助时,他选择了面对孤独。

(3)面对孤独:“还是分头去找吧。

”时间:暴风雨中找鸭。

哪些语句体现出了杜小康的勇敢和成长?不顾一切地找鸭:一系列动词地传神运用。

再想到母亲和油麻地时,没有落泪,和前面形成对比。

总结心情:镇静、坚定、勇敢、有担当。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孤独之旅》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孤独”这一主题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通过阅读和写作,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5分钟)1. 引导学生对“孤独”这一主题进行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验。

2. 提出问题:你们对“孤独”这个词有什么理解?你们是否经历过孤独的时刻?阅读活动:(20分钟)1. 让学生阅读一篇关于“孤独之旅”的短文。

2. 指导学生注意短文的结构和语言运用,帮助他们理解主题和情感表达。

讨论活动:(15分钟)1. 引导学生就短文中的情节和人物进行讨论,帮助他们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情感表达。

2. 分组讨论:请学生结合自身经历或其他文学作品,谈谈他们对孤独的理解和感受。

创作活动:(30分钟)1. 为学生提供一系列图片或短语,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孤独的理解。

2. 学生可以选择写一篇短文、诗歌、绘画或其他形式的作品,表达他们对孤独的感受和思考。

分享活动:(20分钟)1.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创作,互相欣赏和提出建设性意见。

2. 选取几名学生进行现场分享,让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进行总结,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和活动过程。

2.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今天的活动,你们对“孤独”这一主题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体会?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孤独”这一主题,阅读更多的相关文学作品,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2. 指导学生进行个人写作,可以选择写一篇反思性的文章,分享自己对孤独的思考和成长。

通过本次教学设计,学生可以对“孤独”这一主题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阅读和写作,学生掌握了一些相关的文学技巧,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思考和创造的兴趣。

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情感和审美能力,还为他们的思维发展和个性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和引导。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孤独之旅》精美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孤独之旅》精美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孤独之旅”的含义,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景物描写对渲染气氛、抒发感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课文,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梳理要点的能力和质疑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感悟人生,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品味语言来体验、品味孤独,指导学生勇敢面对孤独,健康成长。

一、谈“昨天的杜小康”导入。

(播放数字故事)师:他是曹文轩《草房子》中油麻地小学的一名学生,他的父亲及上辈都开着村子里唯一的一片杂货铺。

所有人家所需的日用品都由他家供应。

他家是当地最有钱的人家,当别的同学穿着单衣哆嗦着进入冬天时,他却拥有一年四季穿不完的衣服。

当别的孩子即使到了六年级也只能用草绳当裤带时,而他在一年级的时候就拥有了一条油汪汪的皮带。

当别人几乎还没有见过自行车是啥样子的时候,他已经骑上了专属于他自己的自行车。

他的年龄和大家差不多,是个班长,而且还是班上成绩最好的一个学生。

他,是谁呢?生:杜小康师:他就是小康,是昨天油麻地少年中那个呼风唤雨的杜小康。

今天让我们跟着杜小康,去走一趟孤独之旅。

二、跟着杜小康,走孤独之旅。

今天的杜小康(一)孤独师:请大家进入文本,说说,你是从哪些词语、句子或段落中,读出杜小康的孤独来的,并陈述你的理由?(提示:可以从人物的心理语言行为描写、环境描写等方面去感受)生1:我是从第2第9段中读出杜小康的孤独的。

它说“什么也没有了”,“已经是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了”,从中,我觉得杜小康是孤独的,因为他远离了他的家乡、亲人、朋友,而且前方越来越陌生了,这会让他感觉孤独。

师:你说得真好,你能结合具体的词句来谈,这非常好。

那么,这是一种怎样的孤独呢?生:茫然和恐惧。

老师:生2:第17段中,“杜小康想听到声音,牛叫或者狗吠,然而,这不可能。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十课《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十课《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十课《孤单之旅》教课方案内容预览:《孤单之旅》教课方案教课目的:一、指引学生用自主、合作、研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育学生迅速阅读、梳理重点的能力和怀疑研究的能力。

二、在赏识作品的过程中感悟人生,培育学生踊跃的人生态度。

三、学习运用迅速测览的方法,掌握课文梗概;学习剖析人物形象;理解光景描绘对衬着氛围、抒发感情、推进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领会课文的艺术特点。

教课假想:本文讲堂教课两课时。

第一课时:组织指引学生自读课文,累积词汇,感知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朗诵品尝精要文段,赏识作品,怀疑研究,合作释疑,拓展延长。

教课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你有过孤单的体验吗?请用简短的语言叙述你的感觉。

在人生旅途上,有快乐,有难过。

有的人在欢喜幸福中成长,有的人在孤单艰辛中成长。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课文《孤单之旅》,去看看杜小康成长的一段经历吧。

二、阅读课文,感知内容1.迅速默读课文,初步认识课文内容。

要修业生:(1)标出生字新词,查阅工具书注音释义。

( 2)抓住重点归纳杜小康的放鸭经历。

( 3)指引学生评论、增补同学的概括的不足。

2.教师小结:(1)评论学生概括的得与失。

(2)归纳概括课文的要求:抓住重点,突出重点;语言简短,表达清楚。

3.再读课文(默读),列出故事情节纲要,进一步领会课文内容。

要修业生:( 1)速读以后列出情节纲要;( 2)合作沟通、改正纲要,教师巡视指导;(3)挑选较为成功的纲要在全班交流,将选出的纲要打在屏幕上供全班同学观摹、评论、改正;(4)分辨故事的发生、发展、热潮、结局(以屏幕上改正后的情节纲要为线索,在课文中找出依据进行商讨)。

教师小结:抓住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化,心理的发展进行指导性总结。

重申:故事情节就是作品中的生活事件,是杜小康离家随父野外放鸭的行程生活及定点生活所经历的艰辛与孤单的详细事件,是一段人物成长过程中生活艰辛、精神孤单的人生旅途。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 孤独之旅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 孤独之旅教案 新人教版

9 孤独之旅教学目标1.能概括情节,结合人物语言评说人物。

2.能赏析自然环境描写的妙处及作用。

3.感悟人物的历程,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教学重难点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以及对成长历程的感悟。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对文学作品已有一定的欣赏能力,但细读文本、深入品味的能力不够。

经过两年的初中语文学习,学生已经养成了做批注的习惯,能够运用批注法在课前预习课文,在课堂上做补充完善性批注或二次批注,展示交流批注成果。

所以对于《孤独之旅》这样的长篇小说节选的课文,可以运用批注法长文短教,选点突破。

课时分配1课时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播放PPT课件)文学作品是我们永恒的精神家园,而只有赏深阅透,方可品出其语言的魅力。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欣赏曹文轩的《孤独之旅》。

二、整体感知(播放PPT课件)根据预习批注,结合小说三要素,用一句话概括“孤独之旅”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杜小康因家道中落,随父养鸭放鸭,在暴风雨中成长。

(一个表现少年经受苦难而坚强成长的故事。

一个用生动景物描写烘托“孤独之旅”的故事。

)三、评说人物(播放PPT课件)这是一篇小说,故事情节是在孤独的背景中展开的。

在文章中,杜小康的语言不多,就四句,但却反映了人物的性格、感情变化,折射出故事情节的变化。

请同学跳读课文,勾画杜小康的语言。

(播放PPT课件)1.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2.我要回家……3.还是分头去找吧。

4.蛋!爸!鸭蛋!鸭下蛋了!每一句话的背后站着一个怎样的杜小康呢?注意:要联系相关内容,关注说话的背景。

可按这样的层次思考并做批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怎样的状况下说这些话的,说话人的心情、心理怎样。

(一)示例赏析第一句话:1.杜小康为什么要去放鸭?哪一段交代了原因?(他家由富变穷了,第1段。

)2.这段中哪一个词语鲜明地表示出了杜小康对放鸭这件事怎样的态度?(“只好”;写出杜小康的无可奈何。

九年级语文上册 3.10《孤独之旅》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3.10《孤独之旅》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孤独之旅》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厚实、嬉闹、乖巧、驱除、歇斯底里、一落千丈”等词语。

(2)理解小说内容,体会标题的含义。

2.能力目标(1)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课文主题。

(2)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

(3)品味小说精美传神、意味深长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扩展视野,丰富情感体验,树立奋进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教学重点梳理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体会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深层感悟小说意味。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合唱《阳光总在风雨后》)同学们,歌词意蕴丰富。

的确,人生旅途,并非时时一帆风顺,往往充满辛酸,饱含痛楚与泪水,其实生命也就是在这样的锻造中成熟丰满的。

如果说这是成长需要付出的代价的话,那么“孤独”也应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人生题目。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曹文轩的《孤独之旅》,去体验少年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所经历的一段孤独生活。

(板书文题、作者)二、资料链接作者简介: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农村。

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

后留校任教。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

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学术性著作《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面对微妙》《曹文轩文学论集》《患维论——对文学的哲学解释》等。

小说《草房子》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1999)。

电影《草房子》获第19届金鸡奖最佳编剧奖、1998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第4届童年奖以及影评人奖、第14届德黑兰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金蝴蝶”奖。

三、整体感知1.学生速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掌握本课生字词。

2.学生自由诵读,用小说的三要素概括课文内容,并谈谈你阅读课文的感受。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小说讲述了杜小康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磨难,逐渐成熟、坚强的故事。

(九年级语文教案)《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教案)《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教案【教学内容分析】这是一篇写少年杜小康成长经历的小说,比较切合学生心理和生活。

通过学习这篇小说,可以对学生进行品格方面的教育,树立他们占用困难和克服挫折的信念【教学对象分析】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或多或少地感受过孤独,学习本文,分析人物要切合学生的心理活动,从少年的视角解决,不要过分有成人化,着重点是成长过程,让学生仔细体会。

第一课时〖教学目的〗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了解杜小康的成长历程及故事情节〖教学重点〗了解故事情节,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你感到过孤独吗?为什么会感到孤独?你的孤独与杜小康相比怎样呢?●二、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

●三、默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1、看看在杜小康的成长过程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感受?2、指导学生了解故事情节。

开端:因家庭变故而失学,跟父亲去放鸭子。

发展:离开油麻地,来一栖身之地。

高潮:孤独遇暴雨,经受考验。

结局:杜小康和鸭子共同成长。

●四、谈谈学习此文后的感受第二课时〖教学目的〗阅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谈感受,谈启示及收获,进行习作练习。

〖教学重点〗谈感受。

〖教学过程〗●一、按每分钟500字的速度朗读课文(7分钟)看看留给自己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二、阅读重点内容,想一想,自己有哪些感受,启示及收获,你在生活中过类似的事情吗●三、分组合作交流●四、习作练习选一题即可。

●五、从杜小良的成长历程中,你想到了什么●六、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或多或少地感受过孤独,试以“我的孤独为题写一段话●七、我的孤独为题写一段话【教学反思】本节课进行了复核训练,改变人称叙述训练,结合我所处的环境,以及我的心理活动,说说小说标题孤独之旅的含义复述故事情节,加进去我的心理活动,效果较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快速阅读的相关知识,培养快速阅读的能力。

2、学习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能够运用环境描写抒发情感。

3、培养学生鉴赏、品评文章的能力,能体会文章的精妙描写。

4、理解编者命题“孤独之旅”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品味“孤独”,体会“成长”的感受。

2、理解编者命题“孤独之旅”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一组主题为“孤独”的图片,并播放《二泉映月》。

提到“孤独”二字,我们总会感到凄凉,酸苦,每天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该多好。

可是小小少年总要长高,烦恼和孤独总会尾随我们而来。

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孤独的滋味。

今天,我要去品尝一份孤独,这份孤独来自你们的同龄人,曹文轩的小说《草房子》里的一个主要人物----杜小康,让我们一路跟着他,沿着他的足迹,去走一趟孤独之旅。

(板书:孤独之旅)
二、资料链接:
1、作者简介:
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农村。

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

有长篇小说《红瓦》、《草房子》等。

<<草房子>>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
2、展示电影《草房子》里有关杜小康的剧照。

三、感受文本
(一)ppt 出示:人离家原因有三:一是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

二是离家也许是出自无奈。

三是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在召唤着他。

——曹文轩散文:《前方》
1、请同学们关注文本第一段,看看,杜小康的离家原因是曹文轩讲的哪一点?你从哪个词读出了无奈?(只好,无奈)
2、杜少康为何无奈?(他家曾是油麻地最有钱的人家)
(教师补充《草房子》里,有关杜小康家是如何厚实的具体情况)
(教师出示PPT,《草房子》杜小康和他的父亲出发放鸭的情景)
于是杜小康只能无奈地“离家”踏上这段“放鸭之旅”,等待他的将是什么呢?(板书:离家(放鸭),并画一条带箭头的射线),接下来,让我们跟着杜小康,一起踏上这段“放鸭之旅”
3、生齐读第一段,体会无奈之情。

(二)ppt出示:“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而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曹文轩散文:《前方》(在箭头处,板书,前方)
1、杜小康就这样跟着放父赶着鸭群向前流浪,流浪使他发现,这绝不只是一趟放鸭之旅那么简单,事实上,一路流浪中,有一个被他们称之为“最大的敌人”的东西,一直跟着他们,并离他们越来越近,那就是什么?(孤独)
2、下面,请同学们进入文本,说说2—32段,你从哪些词语、句子或段落中,读出杜小康的孤独来的,并陈述理由。

(PPT出示要求及提示,提示:可以从人物的语言行为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等方面去感受)
师,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请大家关注文本第5段,看看,在离家去芦荡的路上和到达芦荡的头两天,杜小康有怎样的心理感受?请大家一起找出直接表明他心理的词语。

(茫然和恐惧)
(1)无家:“就什么都没有了”、“熟悉的树木……遥远之物”、“陌生的天空……从未见
过的面孔”、“它们才忽然觉得自己已成为了无家的漂游者”(家里本来有母亲、有朋友、有学校、有熟悉的环境)
(2)无声:“没有其他声音……使人感到振奋”、“杜小康想听到声音……不可能”
(3)无知:“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
(4)无人:“四周只是草滩或凹地……”、“第一缕炊烟……惟一的炊烟”
(5)无尽:“以后的几天,都是这一天的重复”
(6)无助:“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这一切无论如何也不能完全驱除杜小康的恐慌”(感官沉睡了)、“紧紧地挨着父亲,迟迟不能入睡”
(7)无期:“明年春天”
(8)带着挽救家道的使命去放鸭,而不是去旅游的,这种精神压力让人恐慌。

(90父亲的精神缺席。

小结,好的,我们暂告一段落,茫然和恐惧夹杂着孤独,与世隔绝的孤独,近乎绝望的孤独,恐慌弥漫的孤独,生活单调、空虚的孤独……这么多孤独压在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身上,他的内心自然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板书:害怕)
3、师:害怕,能解决问题吗?
共同来品读第33段,明确,面对孤独,杜小康表现的不再害怕、恐慌,他接受了这个不可回避的孤独。

(板书:接受)
4、现在,杜小康因为接受了孤独,于是,他慢慢地学着去适应了,“浮云、芦荡、炊烟”这些极具有孤独感的景色在他的眼里变得不再那么可怕了。

因此,恐慌少了。

而随之而来的却是一场更大的磨难,那是什么?接下来,请同学们齐读36—37段,在这部分文字中,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杜小康?
明确:我看到了一个经历了暴风雨,经历了困难之后,能够承担家庭的重任,面对生活的困难的杜小康。

面对极其可怕的暴风雨,杜小康在暴风雨中搏斗,表现出来了成人般的勇气和坚强,通过鸭子对主人的依赖,来折射出了杜小康的成长。

(板书:承受)
5、当杜小康在孤独中经历了暴风雨的磨难后,他对孤独的态度又改变了,男生一段,女生一段,齐读44—49段,结合具体的字词句来看,他对孤独的态度,又发生了什么改变?
明确,此刻的杜小康,他的内心是平静地,所以面对孤独,不再恐慌,不再浮躁,不再逃避,于是他以天为被,以地为席,以鸭为伴,静静地沉睡着,在孤独中享受一份宁静之美。

(板书:享受)
师:一路走来,杜小康对待孤独的态度经历了害怕、接受、承受、享受的转变,这些转变的背后又意味着什么?接下来让我们继续跟着杜小康,来走他的孤独之旅。

(三)PPT出示:“前方充满艰辛,充满危险,然而它又能够壮大和发展自
己。


——曹文轩《前方》
1、杜小康的前方一直是充满了艰辛和危险,但这趟孤独之旅有没有壮大发展杜小康?
明确:是的,暴风雨中,我们就看到了一个壮大了发展了的杜小康,他勇敢、坚强、冷静、有责任心,他面对孤独,已不再逃离,他勇敢地直面,并且后来甚至似乎开始享受孤独了。

2、杜小康长大了,我们说,这仅仅只是一趟放鸭之旅或者孤独之旅吗?(板书:成长之旅)
3、跟着杜小康一起长大的还有什么呢?(鸭子)
4、鸭子下蛋了,杜小康惊喜的跑过去捡起,大叫:“……”大家觉得这句话,曹文轩写得好不好呢?他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表达惊喜之情的?如改成:“爸,鸭下蛋了!”好不好?
(运用了四个短句,看出了杜小康的惊喜之感。

四个短句的四个感叹号,增强了语气。

不好。

先见到蛋。


5、鸭子下蛋,为什么能让杜小康这么惊喜呢?
(鸭子下蛋了,他便可以去上学了,正是对“鸭子下蛋”的期待支撑着他面对孤独。

除此之外,鸭子下蛋了,也代表着他的这段日子的付出都有了回报了。


6、当杜小康回望成长背后那串深深浅浅的脚印,杜小康最应该感谢的是什么
(孤独。


师小结:是的,孤独啊,或者说是那个以孤独为底色,由天空、芦荡、大水、狂风、暴雨、小船、鸭子、生病、寒冷、饥饿、忧伤、恐慌等所构成的荒无人烟的世界。

曹文轩他是这样评价孤独的,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句话。

ppt出示:“有些孤独,其实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无法回避的元素。

我们要成长,就不能不与这些孤独结伴而行。

”——曹文轩《感动》
7、现在,我们知道这篇文章的题目为什么取名为“孤独之旅”,而不是“放鸭之旅”,“成长之旅”,更不是“无奈之旅”、“恐慌之旅”,或者“惊喜之旅”了吗?(是的,孤独是文章的主旋律,也是杜小康这趟放鸭之旅的生活底色,是他成长的主要原因。

)小结:孤独之旅走完了,而小康他还得借着不同的路向前流浪,明天,他还有无数个未知的前方在等着他。

(出示PPT展示,在《草房子》中以后有关杜小康的情节)但我们的杜小康却变得越来越坦然,越来越坚强了。

油麻地小学校长桑乔最后说了这么一句话:“日后,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也许就是杜小康了!”
四、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1、烘托人物的心情。

2、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3、渲染了暴风雨来临时的紧张气氛。

还能烘托杜小康找鸭的艰难,为下文杜小康的长大成熟作铺垫。

这种环境还能为杜小康提供一个成长的机会和舞台,使他变得勇敢、坚强。

五、体验拓展:
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或多或少地感受过孤独,试以“我的孤独”为题,写一段话,字数不限。

(课堂上交流)
五、课堂小结:
成长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乐喜悦.也有悲哀烦恼,这就是生活,在我们的人生中,成长是永恒的主题。

最后借曹文轩的一句话,与同学们共勉。

PPT出示:“少年时就有一种对待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有可能是一个强者。


——曹文轩《青铜葵花》
附板书设计:

独离

前方
(放鸭)害怕—接受-- 承受-- 享受(成长之旅)

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