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硬膜下机化血肿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后突发命名性失语1例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临床并发症防治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临床并发症防治
杨庆祥;杨洪华;孔灵通;胡宝合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生》
【年(卷),期】2009(047)011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经验,提高对慢性硬膜下血肿尤其是高龄病人慢性脑硬膜下血肿患者的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0例70岁以上慢性脑硬膜下血肿患者的诊疗资料.结果 50例中均采用颅钻孔外引流术,死亡2例,其余均痊愈出院,疗效满意.术后出现并发症10例,其中颅内积气8例,颅内血肿4例,术后癫痫1例.结论在颅骨钻孔引流术中,全面评估患者自身状态,引流速度,止血方法等能有效的降低术后临床并发症.
【总页数】2页(P59-59,65)
【作者】杨庆祥;杨洪华;孔灵通;胡宝合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铁力市人民医院,黑龙江铁力152500;黑龙江省铁力市人民医院,黑龙江铁力152500;黑龙江省铁力市人民医院,黑龙江铁力152500;黑龙江省铁力市人民医院,黑龙江铁力152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1.11
【相关文献】
1.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J], 徐安博
2.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并发症及防治 [J], 郑树林
3.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防治体会 [J], 孙传正;张雷
4.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并发症及防治 [J], 郑树林
5.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防治体会 [J], 孙传正;张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引流术并发脑内血肿1例报告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引流术并发脑内血肿1例报告
王国安;叶应湖;陈坚;刘仁忠
【期刊名称】《骨科》
【年(卷),期】1990(000)001
【摘要】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方法,临床上已广为应用,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而引流术后并发脑内血肿者实属少见。
我科最近治愈1例。
简要介绍如下。
病例报告患者,男,41岁。
病者于5个月前头部跌伤经治康复。
20天前出现头痛呕吐及复视,在本地治疗无效,又发生视力下降转我科。
高血压病史4年。
体【总页数】1页(P16-16)
【作者】王国安;叶应湖;陈坚;刘仁忠
【作者单位】湖北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湖北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
【相关文献】
1.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对比研究及文献复习 [J], 罗晟;何永生
2.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及其防治 [J], 盖杰;郄春丽;孙竹
3.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J], 潘立新;刘宏建
4.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钻孔闭式引流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 [J], 黄立勇;胡永峰;师
蔚
5.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J], 吴乔士;曹达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颅内硬膜下血肿清除术大出血抢救1例
颅内硬膜下血肿清除术大出血抢救1例发表时间:2014-07-28T15:03:19.57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23期供稿作者:于生喜李想[导读] 此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基本平稳。
患者经过两个月的治疗,除右侧肢体肌力下降外,其他正常,患者出院。
于生喜李想(大连市儿童医院麻醉科辽宁大连 116012)【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3-0247-02 1 临床资料男孩,12个月,10Kg,因外伤出现恶心、呕吐昏迷,诊断为“颅内硬膜下血肿”,拟在全麻下行“开颅硬膜下血肿清除”术。
患儿既往史健康,无家族史、遗传病史。
术前访视,患儿面色苍白,嗜睡,双瞳孔等大,心肺听诊无异常,实验室检查,Hb8.4g/L,Hct29%,心电图无异常,CT诊断左侧额颞部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
术前备浓缩红细胞2个单位。
患者入手术室后,HR140次/分、BP98/50mmHg、SpO299%。
吸氧并静注咪达唑仑0.5mg、依托咪酯3.0mg、舒芬太尼5ug,静注罗库溴铵6.0mg进行麻醉诱导,维持吸入七氟醚,同时静脉滴注得普利麻70mg/h、瑞芬太尼0.10ug?kg-1?min-1维持麻醉。
术中监测有创动脉压和CVP,有创动脉血压为90/50mmHg,CVP为3mmHg。
手术开始输入乳酸林格氏液、羟乙基淀粉血浆和浓缩红细胞。
打开硬膜外腔清除血肿,患者血压下降至65/35mmHg,加压输血输液,同时术者发现硬膜下有活动性大出血,此时患者血压下降至40/20mmHg,HR下降至90次/分,停用麻醉药物,患者血压继续下降至20/0mmHg,患者心脏停跳,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0mg,同时心脏按压并进行脑部冰袋降温,30秒后,患者心跳恢复,HR120次/分,继而上升至180次/分,血压上升到80/40mmHg,加快输血输液,CVP为4mmHg,此时患者颅内还在出血,查动脉血气HB5.9g/L,Hct18%,PH7.40,BE-6mmol/L。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CT发现YLG1型针接触脑组织病例观察
GGCS 分级和血肿厚度比较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均 P <0.
01),血 肿 厚 度 是 穿 刺 针 是 否 接
触脑组织的影响因素(
P <0.
05,
OR =0.
276)(准确率 73.
8% ).2 组术后双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2 组术后均无急性出血发生,癫痫、谵妄、出院前 MGS
039
2.
2 术后资料分析结果
2 组术后均无急性出血发 生,第 1 天 引 流 量、引
流总量、住院时间、拔 管 时 间、术 后 癫 痫、谵 妄、出 院
1
1
0.
022
0.
679
1.
696
0.
115~0.
661
0.
139~20.
711
时 MGS
GGCS 分级及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
P >0.
05);
4
6
女
男
/mL
血肿量 Q2(
Q1~Q3)
/cm
血肿厚度(
x±s)
血肿密度/例
观察组(
n=38)
71.
5(
63.
25~81)
38
100(
75~120)
2.
37±0.
66
低
32
82.
5(
60~112.
25)
1.
80±0.
59
0
高
18
等
8
混
3
MGS
GGCS 分级/例
8
22∗
3
1
以突发单纯运动性失语起病的慢性硬膜下血肿1例-精选文档
以突发单纯运动性失语起病的慢性硬膜下血肿1例本文收集的1例70岁男性患者因突发单纯性运动性失语1 d 就诊,神经系统查体无其他阳性体征,初诊为脑血管意外,头颅CT检查示左侧额顶部硬膜下血肿,予以钻孔引流及口服尼莫地平等治疗后症状缓解。
考虑发生突发单纯性运动性失语的可能机制为局部脑血管痉挛。
1 一般资料患者,男,70岁,因突发性失语1 d于2010年2月12日就诊。
患者主要表现为运动性失语,可理解他人语言,无头痛、头晕、呕吐、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四肢活动良好。
神经系统查体:右利手,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 mm,对光反射敏感,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膝腱反射(++),双侧霍夫曼征、双侧巴宾斯基征均为阴性。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口服降压药(依那普利5 mg,每日2 次),血压控制较为平稳。
自述无头部外伤史。
初步诊断考虑为脑血管意外,急就近送往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就诊,行头颅CT检查示:左侧额颞顶叶硬膜下稍低密度影,考虑为慢性硬膜下血肿。
住院后行各项术前检查均未见异常,急诊在局麻下行左侧额顶部钻孔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术,术程顺利。
术后复查头颅CT示左侧额顶部血肿基本消失,但患者失语症状未能立即缓解,行头颅MRI检查未发现腔隙性梗塞等征象,患者拆线出院后继续予以扩张脑血管(尼莫地平40 mg,3次/d)、语言康复等治疗1个月后,语言功能逐步恢复,再次复查头颅CT示左侧额颞顶部血肿完全消失。
2 讨论慢性硬膜下血肿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好发于老年人[1-2],但其发病机制及致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目前认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致病机制主要有2个方面,一是引起颅内压增高,从而引起头痛、头晕、呕吐、视乳头水肿、意识障碍、精神异常、进行性智能障碍、痴呆等症状[2],二是引起广泛脑皮层受压,造成大面积脑血流量下降,引起相应的功能障碍,如偏瘫、失语、癫痫发作、震颤、锥体束征等表现,发病形式多为缓慢起病,但也可表现为突然起病,多考虑与二次发生外伤有关[3],而以突发的单纯性运动性失语起病的病例则非常少见。
陕西康复医学模拟题2021年(116)_真题-无答案
陕西康复医学模拟题2021年(116)(总分72.25,考试时间120分钟)不定项选择1. 患者男性,60岁,主因“右侧肢体无力伴交流障碍40天”入院。
40天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上肢持物不稳,下肢走路不稳,并伴有言语不能,无头痛、恶心、呕吐,无意识不清。
急查头颅CT示:左侧基底节区低密度影。
入神经科后予抗血小板、改善循环等治疗,病情渐平稳,肢体及言语功能较前有所改善,为进一步治疗至康复科。
患者目前持助行器可在小区内行走200米。
不能独立上下楼梯,日常洗漱、进食、穿衣、如厕、洗澡完全依靠家人帮助,二便正常。
既往高血压病10年,最高180/110mmHg,服药不规律。
查体: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定向力正常,理解好,自发言语少,构音欠清,复述好。
抬眉、闭眼双侧对称,右侧鼻唇沟浅,示齿口角左偏,伸舌右偏。
右侧上肢屈伸肘、屈腕屈指肌张力高,改良AshworthⅡ级。
右侧肩关节半脱位,被动前屈、外展受限伴疼痛、右手肿胀,右踝被动背屈仅达中立位,其余各关节被动活动范围正常。
右上下肢肌力近端4级,远端0~2级。
右侧腱反射活跃,病理征阳性。
右侧肢体痛觉较对侧减退,双侧深感觉对称。
可独立床上翻身、坐起、独坐,坐位平衡3级,可独立站起,站起过程中重心偏左,可独站,站立平衡2级。
可独立行走,行走时步速慢,基底宽、步频慢,步态周期中右下肢支撑相短,右下肢各行走成分均缺失。
患者Barthel指数评测分值为A. 进食0分B. 洗澡5分C. 修饰5分D. 穿脱衣0分E. 大便控制5分F. 小便控制10分G. 使用厕所5分H. 床椅转移15分I. 平地行走15分J. 上下楼梯0分2. 患者男性,67岁,右利手,主因“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伴言语不能10小时”入院。
晨起发现不能回答家属的问题、右侧肢体活动不利,无明显头痛、呕吐。
既往糖尿病病史15年。
查体:意识清楚,BP125/85mmHg,无自发语言.嘱其“闭眼”等指令不能配合,右侧面瘫,右侧肢体肌力3级。
慢性硬膜下出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10例教训分析
慢性硬膜下出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10例教训分析发表时间:2016-07-07T16:14:46.580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4月第7期作者:史初春[导读] 对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治疗意见已基本一致,首选的方法是钻孔引流,疗效满意。
新疆库尔勒市第二人民医院841000 史初春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慢性硬膜下出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3例硬膜下积液,其中2例经过原钻孔处重新引流,放出硬膜下积液后,症状好转。
1例因引流量多,改行硬膜下—腹腔分流术后治愈出院。
2例张力性气颅经过骨孔处穿刺排出气体而治愈。
1例颅内血肿经过血肿清除瘫痪好转出院。
2例硬膜下血肿经过开骨窗清除血肿治愈。
但1例硬膜外血肿再合并脑内血肿,患者第2次手术后死亡。
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是脑外科常见的手术之一,处理及时正确病人病情好转,临床效果十分满意。
但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导致死亡。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出血肿钻孔引流术术后并发症目前,对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治疗意见已基本一致,首选的方法是钻孔引流,疗效满意[1]。
但仍有一些较为严重的并发症。
现就本院近3年来收治的慢性硬膜下出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慢性硬膜下出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共10例。
男性9例;女性1例。
发病年龄50-82岁;其中硬膜下积液3例;张力性气颅2例;硬膜外血肿1例;硬膜外血肿再发颅内血肿1例;硬膜下血肿2例。
2 临床特征3例并发症硬膜下血肿,2例张力性气颅,在术后症状好转3~7天内再次出现烦躁,大小便失禁,头疼加重,意识障碍,经过CT复查明诊断;1例血肿引流术后一直头疼呕吐。
3天后复查CT为并发单纯硬膜外血肿,量40毫升;1例术后半小明出现患侧瞳孔散大,意识障碍,急诊CT示巨大硬膜外血肿,急诊手术2小时后患侧再次瞳孔散大,复查CT颅内血肿;2例术后患者意识障碍加重,复查CT为原血肿腔内再出血。
康复治疗脑外伤后遗症致失语一例报告
康复治疗脑外伤后遗症致失语一例报告发表时间:2016-06-07T09:27:31.057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2月第3期作者:刘燕[导读] 课题难易要适当,循序渐进,有进步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其信心和积极性,完成训练计划,提高疗效。
刘燕大庆市第五医院康复理疗科,黑龙江大庆,163711【摘要】脑外伤后遗症是一类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会出现偏瘫、失语、步伐不稳、记忆力减退、痴呆等症状,甚至导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带来患者生命安全隐患。
随着脑外伤患者的增多,脑外伤后遗症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全面了解脑外伤后遗症的症状,及早干预,及早采取防范措施是必要的。
2015年我科收治一名因车祸致头部多处骨折及双下肢多处骨折的病人,通过物理康复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外伤性多处骨折;失语;康复治疗1临床资料本组男性一例,年龄38岁,于2014年10月在当地不慎因车祸致头部多处骨折及双下肢多处骨折外伤,在当地医院抢救及手术治疗,术后生命体症平稳,继而出现失语、记忆力减退、痴呆、双下肢发软不能站立10个月左右。
于2015年8月来我院康复科住院治疗,查体:一般状态良好,患者做轮椅入院,对回答问题反应迟缓或不能回答问题,并有失语症10个月不能发音,同时双下肢不能站立,双膝关节无力腿软,平衡能力较差。
检查:各项化验指标均正常。
CT检查:脑内有小片状低密度影 3-5cm左右,边界清楚。
我科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康复计划,同时配合药物治疗,经过2-3个疗程的康复治疗,患者明显好转,会发音及会说短语,能扶平衡木进行短距离行走,会穿衣脱衣等简单的日常生活活动。
2 治疗方法2.1 制定康复计划:给予音频电疗法,水疗(中药浴),平衡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轮椅训练,言语训练,日常生活训练,心理辅导等项目治疗。
2.2 音频电治疗:采用上海产机器,电源220V/50Hz,输出功率2000-8000Hz,电极板采用条形狀电极作用于咽喉部,并置法固定好开始治疗,电流强度采用耐受量,治疗时间20分钟,每日一次,20天一疗程。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继发性颅内血肿病例分析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继发性颅内血肿病例分析赵雷;胡开荣;李永康【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继发性颅内血肿的原因及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至2011年收治的167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统计术后继发颅内血肿的病例,并总结出血原因和有效的防治措施.结果:术后继发颅内血肿10例:手术术区周围急性硬膜外血肿2例,急性硬膜外硬膜下混合血肿1例,急性硬膜下血肿1例,脑内血肿3例,手术同侧远隔部位急性硬膜下血肿2例,对侧急性硬膜下血肿1例.本组全部治愈,遗留轻度肢体功能障碍3例.结论:钻孔冲洗引流术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方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治愈率高的优点.但对其严重的并发症继发性颅内血肿仍需重视.【期刊名称】《川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27)004【总页数】2页(P409-410)【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术;继发性颅内血肿【作者】赵雷;胡开荣;李永康【作者单位】南部县人民医院,四川南部637300;南部县人民医院,四川南部637300;南部县人民医院,四川南部637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1.15我院2003年至2011年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167例,取得良好疗效。
但术后仍有10例出现继发性颅内血肿,现对其原因和处理分析如下。
本组患者共167例,男性103例,女性64例,年龄12~91岁,60岁以上132例,平均年龄67.8岁;有明确外伤史104例,外伤后距手术时间1~5个月。
头昏或头痛151例,肢体不同程度偏瘫139例,意识障碍9例,昏迷伴瞳孔散大4例,伴有高血压病史37例,伴糖尿病史7例,伴有凝血功能障碍2例。
本组患者术前均行头颅CT检查。
双侧血肿32例,单侧血肿135例,低密度57例,等密度67例,混杂密度43例,脑中线移位<1.0 cm 44例,>1.0 cm 123例。
本组患者163例行单孔引流、4例行双孔引流。
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开颅术后精神障碍原因分析
4 3
[]由锐 2 用十滴水 治疗 冻疮效果好[] 山东医药 , 8 , 4 : J. 1 8( ) 9 0 [] 苏新 医学院编 . 3江 中药大辞典[ . M]上海 : 海科 学技 术 出版 上
社 ,9 5,0 18 1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4 师海波 , 王克林主 编 . 最新 临床 药物手册 [ . M] 北京 : 军事 医 学科学 出版社 ,070 . 20 ,2
慢性硬膜下血肿 ( s H) c o 是神经外科 常见疾病 , 机化 型 c . S D H是 C D S H一种 特殊类 型 。发病机 理 目前 尚无 大宗 病例 明确 报告 , 有学者认 为与患者年 龄偏 大 , 病程 时间长等有关 ; 术后精 神 障碍是指手术 后几天 内发 生 的, 在意识 、 知 、 忆 、 向力 认 记 定 以及 睡眠等方面 的紊乱 , 一种 可逆 的、 是 具有 波动性 的急性 精 神紊乱 综合征 , 常又称 为术 后认 知障碍 、 通 术后谵 妄等… 多发 1,
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开颅术后精神障碍原因分析
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开颅术后精神障碍原因分析
李宝明;肖三潮;千超;张毓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11(030)003
【摘要】目的:探讨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开颅术后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开颅手术治疗的3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机化型)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手术结果及其与精神障碍的关系.结果:术后患者精神障碍的产生具有多因素:病程长、年龄大、合并疾病多(糖尿病、帕金森、脑脱髓鞘)、术前神经功能障碍严重、血肿中线移位≥5mm、双侧血肿等.结论:导致机化型CSDH开颅术后出现精神障碍的因素较复杂,选择恰当的药物治疗,可迅速缓解精神症状.
【总页数】2页(P43-44)
【作者】李宝明;肖三潮;千超;张毓
【作者单位】陕西核工业215医院神经外科,712000;陕西核工业215医院神经外科,712000;陕西核工业215医院神经外科,712000;陕西核工业215医院神经外科,71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1.15;R642
【相关文献】
1.成形骨瓣开颅术治疗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 [J], 王学思;朱旗海;姚进;邓如明
2.骨瓣开颅治疗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探讨 [J], 郭峰;孙里杨;王列;张美彪;王宁
3.大骨瓣开颅包膜切除治疗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探讨 [J], 张剑;沈罡;韩义新;张哲
4.开颅手术治疗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7例临床分析 [J], 孙绪祥;白海平;赵海康;刘巍;张伟
5.成形骨瓣开颅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临床症状加重的原因分析 [J], 许红旗;马国弘;杨清成;王利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并发急性颅脑外伤一例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并发急性颅脑外伤一例尤伟【摘要】目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并发急性颅脑外伤治疗经验.方法对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并发急性颅脑外伤病例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治疗方法分析 .结果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可出现癫痫发作,并引起急性颅脑损伤.结论避免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出现癫痫发作的预防办法及注意事项.【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10(029)005【总页数】1页(P70-70)【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急性颅脑外伤;癫痫发作【作者】尤伟【作者单位】辽宁省北票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辽宁北票,11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1.15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1岁。
3个月前因车祸受伤,入院诊断为头皮血肿,当时头部CT示颅内未见异常,入院观察治疗5d后痊愈出院,伤后病人无抽搐,否认癫痫病史。
15d前病人逐渐出现头晕,左手不灵活,来医院行头CT检查示:右侧颞顶部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线移位,右侧脑室受压。
入院后择日在局麻下行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术后引流通畅,术后3dCT复查示少量硬膜下积液,脑室无受压。
拔除引流管。
术后病人恢复顺利,无不适主诉。
术后第5天病人突然抽搐后摔倒,伤及头部,当时意识不清,为癫痫大发作,持续时间为5min,急行头部CT检查示蛛网膜下腔出血,未见挫伤灶。
病人清醒后头痛逐渐加重,伤后5h在次行头CT检查示:右侧硬膜下条状高密度影,双额叶多发挫伤灶,蛛网膜下腔出血。
伤后12h候病人出现浅昏迷,复查CT示双额叶多发挫伤灶,形成脑内血肿,右侧硬膜下血肿,脑室受压。
急诊在全麻下行右额颞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术后病人清醒,术后第2d病人开始出现抽搐发作,每日发作约2~3次,每次持续约5min,连续发作3d。
肌注地西泮可缓解,口服苯妥英钠后3d 后无再次发作,经术后常规治疗,病人术后15d好转出院。
2 讨论慢性硬膜下血肿其出血原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好发于50岁以上老人,仅有轻微头部外伤史。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并发短期运动性失语1例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并发短期运动性失语1例高波;周海宏;苏罗珍【期刊名称】《西南国防医药》【年(卷),期】2014(000)006【摘要】病例男性,58岁,汉族,1个月前存在雪地行走摔伤,左颞顶部首先触地,硬冰路面,当时头颅 CT提示未见明显异常;5d前感头部胀痛,休息后无缓解,间断出现恶心,进行性加重;入院前1 d头颅CT提示“左额颞顶部慢性硬膜下血肿”,并以该诊断收住入院。
积极术前准备后,在局麻下行“左额颞顶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术”,手术顺利。
术后第1d下午突然出现言语含混不清,右下肢功能障碍,恶心、呕吐胃内容物1次,量多,查体发现右侧病理征阳性,急查头颅CT提示“左侧脑实质结构不甚均匀,内囊后肢及颞叶局部密度减低模糊,CT值约26 HU,同侧额颞部及枕顶部有小弧形低密度影,左侧侧脑室变窄中闭塞,中线结构向右略移位”。
【总页数】1页(P648-648)【作者】高波;周海宏;苏罗珍【作者单位】844200 新疆疏勒,解放军12医院神经外科,放射科;844200 新疆疏勒,解放军12医院神经外科,放射科;844200 新疆疏勒,解放军12医院神经外科,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1.1【相关文献】1.微创钻孔引流术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的影响 [J], 陈锐锋;朱安林2.钻孔引流术术中生理盐水冲洗联合术后阿托伐他汀口服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短期疗效分析 [J], 孙季威;张鹏;郑红绪;张少军3.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术后并发症分析 [J], 陈焕林;孟繁亮;章学文;许海军;张建华4.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并发肝硬化出血及肝性脑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J], 张红亚;丁艳红5.神经内镜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锥颅术后短期复发1例 [J], 王学建;蒋晓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术后颅内急性出血原因及临床手术治疗分析
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术后颅内急性出血原因及临床手术治疗分析刘岩【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22(17)3【摘要】目的研究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术后导致患者出现颅内急性出血的原因,并分析进行手术治疗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行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颅内急性出血发生情况,分析急性颅内出血原因及手术治疗效果、预后。
结果140例患者中发生颅内急性出血17例,未出血123例。
出血患者年龄≥60岁、术前血肿分隔型、凝血功能障碍、神经功能障碍、中线移位≥5 mm占比分别为88.24%、88.24%、94.12%、100.00%、94.12%,均高于未出血患者的58.54%、16.26%、21.14%、34.15%、9.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经手术治疗后,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的预后。
17例出血患者中显效4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12%。
治疗后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8.68±4.38)分,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为(85.68±12.05)分。
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术后导致患者出现颅内急性出血的原因有多种,针对相关危险因素积极进行预防和处置,及时对患者进行对症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总页数】3页(P60-62)【作者】刘岩【作者单位】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相关文献】1.上灌下注法治疗脑室出血引流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临床分析2.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继发颅内血肿的原因分析及防治3.高血压脑出血锥颅引流术后颅内感染原因分析4.上灌下注法治疗脑室出血引流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临床分析5.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术后颅内急性出血原因及手术治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慢性硬膜下血肿开颅血肿清除术23例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慢性硬膜下血肿开颅血肿清除术23例疗效及安全性分析陈波;孙利;李瑞春;王茂德;张晓东;谢万福【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效果极其安全性。
方法:对23例慢性硬膜下血肿开颅血肿清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血肿复发率,以及脑组织复位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23例患者术后血肿清除完全,脑组织膨起良好。
术后有1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其余患者无并发症发生。
平均随访1.1年,无血肿复发病例。
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开颅血肿清除术疗效和安全性均可靠。
【期刊名称】《陕西医学杂志》【年(卷),期】2014(000)009【总页数】3页(P1142-1144)【关键词】血肿, 硬膜下, 慢性/外科学;神经外科手术【作者】陈波;孙利;李瑞春;王茂德;张晓东;谢万福【作者单位】陕西省商洛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商洛726000;陕西省商洛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商洛726000;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1.15慢性硬膜下血肿目前首选的手术方式是局部麻醉下钻孔引流术。
开颅血肿清除术因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多,长期以来一直为神经外科医师所禁忌。
但是,钻孔引流术后血肿清除不理想,血肿复发率在既往文献中达5%~33%[1],治疗结果难以令人满意。
而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全麻的安全性和开颅技术水平都迅速提高,使得全麻下开颅手术的并发症明显下降。
我院于2007年12月至2013年11月对23例成年患者采取了开颅慢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其术后并发症少、血肿清除完全、复发率低,提示开颅血肿清除术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效果较好。
现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选择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23例,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48~69岁,平均55.2岁,病程4~10个月,平均6.7个月。
脑出血致运动性失语1例语言治疗
脑出血致运动性失语1例语言治疗
李锦芳;叶桥生;桑德春
【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年(卷),期】1999(003)007
【摘要】失语症是由于脑损伤引起的语言能力丧失和受损.脑出血是失语的常见
病因之一。
1998年7月我们收治1例脑出血致运动性失语的患者.通过语言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839)
【作者】李锦芳;叶桥生;桑德春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桥头医院,东莞,511738;广东省东莞市桥头医院,东
莞,511738;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
【相关文献】
1.针刺配合语言训练治疗脑梗死致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研究 [J], 罗卫平;黄红缨;朱洁艳
2.语言区长留针同时配合语言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 [J], 夏秀;
3.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合并运动性失语患者的早期语言康复训练 [J], 阎云峰
4.电休克治疗致短暂性运动性失语1例 [J], 胡丽沙;刘国军
5.针刺治疗脑出血术后运动性失语一例 [J], 王敏;戚玉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泛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误诊1例分析
广泛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误诊1例分析
王永慧
【期刊名称】《青岛医药卫生》
【年(卷),期】1998(0)6
【摘要】1 病例介绍例1,男,69岁。
因头昏1月,头痛呕吐伴左侧肢体活动障碍1天,以脑血栓形成收住院。
BP20/12kPa,神志清,清神萎糜,语言不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左鼻唇沟变浅。
左上肢肌民力Ⅱ级,左下肢肌力Ⅰ级。
肌张力增高,神经病理征阳性。
【总页数】1页(P23-23)
【作者】王永慧
【作者单位】山东省胶南市第二人民医院 266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1.1
【相关文献】
1.老年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误诊12例分析 [J], 李立伟
2.老年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误诊病例分析 [J], 崔竟飞;汤数;李嘉;王长青
3.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误诊为硬脑膜外血肿15例分析 [J], 赵沃华;赵洪洋;朱贤立;赵甲山
4.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误诊18例分析 [J], 吕记锋;李鹏强
5.老年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误诊28例分析 [J], 徐宛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两次颅内肿瘤切除术后并发急性硬膜外血肿:1例报道
两次颅内肿瘤切除术后并发急性硬膜外血肿:1例报道
程华怡;吴逸群
【期刊名称】《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年(卷),期】2013(12)5
【摘要】颅脑手术后,发生颅内急性硬膜外血肿的病例报道很少。
一旦发生,如果没有及时诊断、治疗,会出现致命的后果。
椎管内硬膜外血肿的发生率、危险因素以及治疗有报道。
认为:椎管内硬膜外血肿的发生与消耗性凝血病、抗凝治疗、肿瘤、感染、怀孕和血管畸形有关。
但是没有确定性的结论。
【总页数】2页(P468-469)
【作者】程华怡;吴逸群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上海20001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上海200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1.1
【相关文献】
1.可调压引流治疗颅内肿瘤切除术后远隔部位急性硬膜外血肿 [J], 吕然博;连成章;刘振龙;赵涛
2.颅内肿瘤术后并发急性硬膜外血肿2例诊治体会 [J], 刘睿
3.桥小脑角区表皮样囊肿切除术后并发额叶急性硬膜外血肿1例 [J], 王祝峰;李茂林;王东杰
4.颅内肿瘤切除术后并发非手术区颅内血肿6例并文献复习 [J], 黄云华;王新志;杨
福兵;顾应江
5.颅内肿瘤术后并发非手术区急性硬膜外血肿 [J], 黄清海;周晓平;刘建民;胡小吾;孙志杨;洪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硬脑膜外血肿手术后再出血致死亡1例报告
硬脑膜外血肿手术后再出血致死亡1例报告
陈庚云
【期刊名称】《法医学杂志》
【年(卷),期】1993(000)003
【摘要】颅脑外伤致硬膜外血肿较为多见,但硬膜外血肿手术后再次形成硬膜外血肿则较少见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142)
【作者】陈庚云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临海317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7.34
【相关文献】
1.腹部手术后再出血的诊治(附9例报告) [J], 夏群
2.急性胃粘膜出血手术后再出血原因探讨(附6例报告) [J], 夏道荣
3.急性硬脑膜外血肿致双眼失明抢救成功1例报告 [J], 祝熹;郑涛
4.钻颅注射尿激酶致高血压脑出血再出血4例报告 [J], 陈军;陈覃
5.脊髓蛛网膜下腔再出血致双侧外展神经麻痹1例报告 [J], 冯蕾;陈瑶;林亚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硬膜下机化血肿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后突发命名性失语1例
发表时间:2013-02-21T14:59:13.96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34期供稿作者:吴雪峰周仲明杨根华[导读] 本文收集的1例79岁女性患者因头部外伤二月伴右侧肢体乏力15天入院。
吴雪峰周仲明杨根华(江苏省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 214221)
【摘要】本文收集的1例79岁女性患者因头部外伤二月伴右侧肢体乏力15天入院。
入院时查体右侧肢体肌力IV级,左侧肢体肌力V级,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侧病理征阴性,初诊为慢性硬膜下血肿,头颅CT及头颅MRI检查示左侧额颞顶枕慢性硬膜下血肿,予以左额顶钻孔引流术,未能冲出暗红色血性液体,改行左侧额颞顶开颅血肿清除术,术中见硬脑膜下暗红色团块状纤维机化样组织,韧性较好,予以大部清除。
术后第三天下午出现命名性失语,右上肢肌力下降,伴有右手指活动受限,考虑为左侧颞上回、顶部下方的脑血管痉挛、水肿或局部的脑软化有关系。
【关键词】慢性血肿伴机化硬膜下术后命名性失语
1. 一般资料
患者,女,79岁,因头部外伤二月伴右侧肢体乏力15天于2012年10月30日就诊。
于08月30日患者有头部外伤史,左颞顶部着力,当时无昏迷史。
于10月15日患者家人发现其时有胡言乱语,伴有右侧肢体乏力,时有麻木感。
神经系统查体:神清,双瞳等大等圆,直径2.5mm,光反应灵敏,右侧上、下肢体肌力IV级,左侧肢体肌力V级,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侧巴彬斯基征阴性。
原有“高血压”史三年,平时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 qd”降血压,血压控制较为平稳。
入院行头颅CT检查示:左侧额颞顶枕硬膜下低密度影,考虑为慢性硬膜下血肿。
入院后予积极术前准备,查心脏彩超示左房略大,中度三尖瓣关闭不全,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频发房性早搏,房早连发,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偶发室性早搏部分伴二联律,其余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请心内科及麻醉科会诊均表示能耐受手术。
于11月08日在全麻下行左侧额顶部钻孔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术。
术中取左顶结节及偏前5cm左额切口,颅骨钻孔,“十”字切开硬脑膜,用温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血肿腔,未见明显暗红色血性液体引出。
术中考虑患者左侧额颞顶枕慢性硬膜下血肿未完全液化,改行左额颞顶开颅血肿清除术,术中见硬脑膜下暗红色团块状纤维机化样组织,韧性较好,大部清除纤维样组织。
术后复查头颅CT示左侧额颞顶枕血肿基本消失。
术后第三天下午患者出现命名性失语,右上肢肌力下降,伴有右手指活动受限,立即查头颅CT示左顶叶局部有混杂密度影,未见迟发性血肿形成。
立即予解痉扩血管(尼莫地平片40mg 3次/天),脱水降颅压(20%甘露醇注射液125ml+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mg 静滴q6h),营养神经(维生素B12针500ug 肌注 qod)。
于11月13日(术后第五天)出现右侧面颊部、右侧口角抽搐不止,无神志丧失,考虑局灶性癫痫发作,立即予地西泮注射液10mg 肌注,患者抽搐立即停止。
以后口服“卡马西平片0.1 tid”抗癫痫。
术后第七天患者能说出子女的名字,术后第九天患者语言功能基本恢复。
2.讨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好发于小儿及老年人,绝大多数都有轻微头部外伤史。
由于老年人脑组织有萎缩,头部外伤后脑组织在颅腔内移动度大,最易撕破自大脑表面汇入上矢状窦的桥静脉,其次,静脉窦、蛛网膜粒或硬膜下水瘤受损出血[1]。
本例患者入院二月前有头部外伤史。
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病机理,有学者认为与患者年龄偏大,病程时间长有关[2]。
因血肿内侧膜为胶原纤维,没有血管;外侧膜含有大量毛细血管网。
为期较久的血肿,其外侧膜毛细血管栓塞、坏死及结缔组织变性而发生钙化。
本例患者术前检查考虑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术中发现患者血肿未完全液化,改行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
笔者认为:在做钻孔引流术头皮切口设计时,应考虑到骨瓣开颅的可能性。
一般取顶结节及额部二处纵形切口,必要时可相连形成马蹄形切口开颅。
术中发现左侧硬膜下暗红色团块状纤维机化样组织,韧性好,术中大部清除纤维样组织,与顶叶皮层血管相连处纤维样组织予以保留,未做进一步清除,以免损伤皮层血管导致脑梗塞出现。
术中操作未出现医源性损伤大脑皮质。
术后第三天患者突然出现命名性失语,右上肢肌力下降,伴有右手指活动受限,急查头颅CT示左顶叶局部有混杂密度影,考虑与左侧颞上回、顶部下方的脑血管痉挛、水肿或局部的脑软化有关系。
立即予解痉扩血管、脱水降颅压、营养神经等处理,经积极治疗六天患者语言功能基本恢复,右上肢肌力恢复接近正常。
应该说,术前未曾想到患者术后能出现失语现象。
笔者工作以来,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出现失语情况还是第一次遇到。
以前曾遇到术后失明、对侧出现硬膜下血肿、切口感染等情况,经积极治疗后均取得不错的恢复。
所以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前应考虑问题细致、周到,术中有可能改变术式行骨瓣开颅,术后合并出现偏瘫、失语、癫痫、失明等情况,这些应向家属详细交代。
术后一旦出现失语现象,作为医生,千万莫慌,应沉着应对,与家属做好沟通工作。
若手术中未损伤到优势半球顶叶脑皮质,未损伤到局部血管,及时使用解痉扩血管药物、脱水、激素、营养神经等处理,语言功能均有恢复可能。
本例患者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语言功能恢复快,家属与医生均感觉到疗效满意。
参考文献
[1].王忠诚.王忠诚神经外科学. 北京: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42.
[2].郭峰,孙里杨,王列. 骨瓣开颅治疗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探讨[J],浙江,临床医学,2008,1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