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的联合用药原则

合集下载

高血压的八大联合用药具体方案

高血压的八大联合用药具体方案

高血压的八大联合用药具体方案来源:药店人总所周知,高血压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慢性疾病。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患者的数量更是日益攀升,防治高血压,已到刻不容缓的地步了!那么,到底该如何用药防治高血压呢?不少高血压患者会认为,药物对身体损伤很大,特别服用多种药物容易产生副作用,于是普遍只服用一种药品进行降压。

但是,专家表示,其实高血压患者应坚持联合用药的原则,这样不仅可以全面降压,而且疗效显著。

——用药原则——1.小剂量开始;2.用长效药;3.联合用药;——常用降压药——1.钙拮抗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非洛地平等;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贝那普利、依托普利、卡托普利等;3.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缬沙坦、厄贝沙坦、氯沙坦等;4.利尿剂氢氯噻嗪、吲达帕胺、呋塞米等;5.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等;6.固定低剂量复方制剂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复方利血平、复方利血平氢氯噻嗪等;7.中成药松龄血脉康、强力定眩等。

——联合用药原则——避免同类药降压药的联合,一般不主张ACEI和ARB的联合使用。

优先推荐以下6种联合方案:1.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ACEI;2.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ARB;3.ACEI+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4.ARB+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5.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6.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

——联合用药具体方案——【方案一】联合用药:硝苯地平缓释片+通心络胶囊+深海鱼油+卵磷脂温馨提示:低盐饮食与合理运动解析:硝苯地平缓释片进行降压治疗;通心络胶囊益气活血,通络止痛;深海鱼油+卵磷脂,可起到调节血脂、软化血管等作用。

【方案二】联合用药:缬沙坦+复方丹参片+清眩片温馨提示:力戒烟酒;每日食盐限制在5克以下;减轻体重;规律运动;乐观豁达。

——伴随其他病症联合用药具体方案——【方案一】症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律失常方案:苯磺酸氨氯地平+参松养心+通心络+缬沙坦+辛伐他汀+辅酶Q10+血压计【方案二】症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方案:硝苯地平缓释片+卡托普利片+格列美脲+津力达+膳食纤维+血糖仪【方案三】症状: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衰竭(早期)方案:吲达帕胺+依那普利+美托洛尔【方案四】症状: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方案:卡托普利+美托洛尔+芪苈强心胶囊【方案五】症状:高血压合并脑血栓方案:硝苯地平+厄贝沙坦+通心络+胰激肽原酶+膳食纤维+维生素E【方案六】症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方案:坎地沙坦酯+氢氯噻嗪+格列齐特+膳食纤维。

高血压联合用药的原则及方案

高血压联合用药的原则及方案

高血压联合用药的原则及方案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高血压联合用药的原则及方案有哪些2016-03-16 09:45对于高血压人群选择药物治疗高血压时,很多的高血压治疗都是首选单一药物进行控制血压,但是对于哪些血压没有办法使用一种降压药物进行控压时,就需要考虑使用两种或是多种药物进行联合控制,当然,如果一种药物的副作用比较大时,为减少副作用对身体的影响,高血压的哪些事(:sangaook)也是建议大家可以合理的联合使用药物进行调节,减少药物彼此间的副作用。

下面就介绍高血压联合用药的原则及方案有哪些【联合用药的原则是什么】高血压是一种多因素参与发病的疾病,单独应用一种降压药,只针对一个因素的治疗,效果较差或不理想是可以预料的。

联合多种药物的治疗可以达到针对多种因素的作用,降压效果会更好,这在理论上是可以预期的。

应该说,联合用药更加符合个体化用药、整体治疗、综合性治疗和合理用药的原则。

联合方案的制定和具体药物的选择应该根据患者的个体特点和危险分层,包括危险因索、血压水平、血压升高的机制、靶器官的损害状态、并存疾病、降压药物本身的件能、患者对于具体药物的耐受情况及其经济状况等因素来综合考虑决定。

【常用联合用药的方案有哪些】联合治疗现已成为高血压治疗的趋势。

联合用药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强化降压治疗、尽快有效达标。

国际上公认有6种常用降压药物:ACEI、ARB、CCB、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和α受体阻滞剂。

六类降压药物中单一种药物部分有效,则可加一个小剂量第二种药,比增大第一个药的剂最更合适,因为这样做可以允许不同的药理作用相叠加,而减少体内平衡代偿对血压下降的限制。

联合治疗时,各药剂量较小,因此也减少了不良反应。

一半以上的高血压患者需要服用两种以上的药物才能控制血压。

在联合用药时,应注意选择治疗协同作用和相加作用,不良反应相互抵消,至少不良反应不相加的药物,同时考虑对合并其他疾病有利。

(完整)高血压联合用药方案

(完整)高血压联合用药方案

(完整)高血压联合用药方案高血压联合用药方案1. 简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特点是持续性的血压升高。

单药治疗在一些患者中效果不佳,需要联合用药方案来达到更好的降压效果。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套完整的高血压联合用药方案,以供参考使用。

2. 联合用药方案概述高血压联合用药方案通常基于以下几个原则:2.1 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情况和血压水平2.2 选择互补或协同作用的药物2.3 调整剂量和用药时间,以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2.4 定期监测血压和药物疗效,进行必要的调整3. 联合用药方案详解3.1 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 机制:氨氯地平通过阻断钙离子通道,降低血管张力;卡托普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合成,降低血压。

- 适用人群:首次诊断的高血压患者,尤其是伴有心脏病变的患者。

- 用药剂量:氨氯地平每日5-10 mg,分2次口服;卡托普利每日25-50 mg,分2次口服。

3.2 利尿剂(如氢氯噻嗪)+ 钙通道阻滞剂(如尼群地平)- 机制:氢氯噻嗪通过减少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增加尿液排钠,降低血容量;尼群地平通过阻断钙离子通道,减少血管张力。

- 适用人群:钠潴留明显的高血压患者,尤其是伴有水肿的患者。

- 用药剂量:氢氯噻嗪每日12.5-25 mg,口服;尼群地平每日10-20 mg,分2次口服。

3.3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厄贝沙坦)+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 机制:厄贝沙坦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受体,减少血管收缩,降低血压;美托洛尔通过阻断心脏β受体,减慢心率,降低心输出量。

- 适用人群:高血压伴有心率过快或心脏负荷过重的患者。

- 用药剂量:厄贝沙坦每日50-100 mg,口服;美托洛尔每日50-100 mg,口服。

4. 附件本文档附带高血压联合用药方案的详细用药表格,以供参考。

5. 法律名词及注释5.1 给药途径:口服(Oral)、皮下注射(Subcutaneous Injection)、静脉注射(Intravenous Injection)。

高血压患者的联合用药原则

高血压患者的联合用药原则

高血压患者的联合用药原则高血压患者的联合用药原则!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随着对高血压发生、发展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高血压的治疗目的,也从单纯的追求降低血压,转变为在降低血压的同时尽量保护和逆转靶器官的损害,最大限度保护患者的重要脏器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目前常用的降压药物主要包括以下五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

高血压患者的联合用药或复方制剂的应用也日趋广泛。

1常用降压药物的种类1.1 利尿剂主要是噻嗪类利尿剂,其主要作用机制是促进机体排水排钠,使细胞外液和血浆量减少,进而使血压下降。

同时还可以使小动脉壁对血管活性物质,如儿茶酚胺的反应性降低,或使局部释放前列环素或其他血管活性物质,导致小动脉扩张而降低血压。

噻嗪类利尿剂主要适用于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老年高血压、高龄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特别是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肥胖及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者尤为适用。

噻嗪类利尿剂的主要不良反应是低血钾,同时对血糖及血脂代谢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小剂量应用或联合用药可使其不良反应减少。

另一类利尿剂吲达帕胺的应用也较广泛,其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钙离子内流,降低血管壁张力和升压物质的反应,降低周围血管阻力而降压,适用于中重度或伴有肾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

袢利尿剂主要适用于高血压伴肾功能不全者。

1.2 β受体阻滞剂其主要降压机制是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使心输出量减少而降低血压。

其适应症包括伴有心绞痛、心肌梗死后、快速性心律失常、稳定型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高血压患者,同时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特别是静息时心率较快(>80次/分钟)的中青年,对肾素活性偏高或合并心绞痛的患者尤为适用。

主要不良反应是心脏的负性肌力、负性频率和负性传导作用,故对心率缓慢、心脏传导阻滞、心力衰竭、糖尿病、支气管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禁用或慎用。

抗高血压药物联合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高血压药物联合应用的基本原则

• 一般来说,词尾带“地平”字样的即为钙 拮抗剂,如尼群地平、硝苯地平等。词尾 带“普利”字样的即为血管紧张素变换酶 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词尾 带“沙坦”字样的即为血管紧张素受体拮 抗剂,如氯沙坦、替米沙坦等。
• 词尾带有“洛尔”字样的即为β-受体阻断剂, 如美托洛尔、拉贝洛尔等。词尾带有“唑 嗪”字样的即为α-受体阻断剂,如盐酸哌唑 嗪、盐酸特拉唑嗪等。词尾带有“噻嗪” 字样的即为利尿剂,如氢氯噻嗪。高血压 患者首要大概记住,同一类降压药是不能 联用的(如将尼群地平与 硝苯地平联用,将 美托洛尔与拉贝洛尔联用等),不然有害无 益。
•谢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在上述八类降压药中,依据效果机制的不 一样,咱们又能够进一步将它们归类。首 要,血管紧张素变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 素受体拮抗剂的效果一样,都是作用于肾 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体系的,因而不宜将 这两大类药物联合运用(如不能将氯沙坦与 依那普利联用)。我们将这两大类药物合称 为肾素血管紧张素体系抑制药。
• ②将肾素血管紧张素体系抑制药与钙拮抗 剂联用。这两类药物联用的常见组合有厄 贝沙坦与氨氯地平联用等。当前国内的一 些制药公司正在研发这两类药物联用的复 方制剂。
• ③将交感神经抑制药与钙拮抗剂联用。4.将 交感神经抑制药与利尿剂联用,由于这两 类药物联用会对人体的糖代谢产生不利的 影响,因此临床上不提倡将这两类药物作 为联合用药的首选。
• 其次,α-受体阻断剂、β-受体阻断剂、中枢 性降压药和交感神经末梢阻断剂的效果一 样,都是效果于交感神经的,因而这四类 药物也不宜联合运用,咱们能够将这四类 药物合称为交感神经抑制药(其间常常运用 的为β-受体阻断剂)。
• 这样一来,能够联合运用的降压药就只有 四大类药,即利尿剂、钙拮抗剂、肾素血 管紧张素体系抑制药和交感神经系统药。 简略地说,将这四大类药物之中的任何两 类药物联用都是能够的。但仔细分析的话, 其间还有一些考究。

高血压联合用药组方原则及评价课件

高血压联合用药组方原则及评价课件
目的
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药物剂量和 副作用,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 率。
联合用药的必要性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慢性疾病,需要长 期治疗和管理。单一药物治疗效果有 限,需要联合用药以提高治疗效果。
联合用药可以降低单一药物的剂量和 副作用,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耐受性 。
高血压患者常常合并其他疾病,需要 同时治疗多种疾病,联合用药可以同 时控制多种疾病,提高治疗效果。
β受体拮抗剂联合钙通道拮抗剂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该方案主要用于心率较快的中度至重度高血压患者。
β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肾上腺素能β受体来降低心率和心输 出量,从而降低血压;钙通道拮抗剂则通过松弛血管平滑 肌降低血压。两者联合使用可以更有效地降低血压,同时 减少心绞痛和心力衰竭的风险。
05
CATALOGUE
联合用药的优点与挑战
优点
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药物剂量和副作 用,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
挑战
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增加,可能出现 不良反应和副作用。需要医生根据患 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调整。
02
CATALOGUE
高血压联合用药组方原则
降压效果协同原则
总结词
降压效果协同原则要求联合用药的各成分在降压效果上相互增强,以达到更佳的降压效 果。
详细描述
在制定高血压联合用药方案时,除了考虑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还需要关注治疗成本。遵循药物经济 学原则,可以确保所选择的联合用药方案在疗效可靠的同时,治疗成本也相对较低。这有助于减轻患 者的经济负担,提高治疗的可及性和可持续性。
患者个体化原则
总结词
患者个体化原则要求联合用药方案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以满足不同 患者的个性化需求。

高血压联合用药方案

高血压联合用药方案
1.起始剂量:根据患者病情和药物说明书,选择合适的起始剂量。
2.药物调整:根据患者血压控制情况,逐步调整药物剂量,直至血压达标。
3.监测频率:治疗初期每1-2周随访1次,血压稳定后每月随访1次。
4.不良反应: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及时停药并调整治疗方案。
七、患者教育和生活方式干预
1.初诊为高血压,血压水平为1级或2级;
2.已接受单一药物治疗,但血压控制不理想;
3.存在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
4.无严重药物禁忌症。
三、联合用药原则
1.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种族、血压水平、心血管风险、合并症及药物耐受性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联合用药方案。
2.逐步调整:从单药治疗开始,根据血压控制情况逐步增加药物种类和剂量,避免过度治疗。
4.鼓励患者定期参加高血压俱乐部活动,加强病友间交流,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七、总结
本方案旨在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一种合理、有效的联合用药方案,以提高血压控制率,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患者个体差异,调整药物组合和剂量,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同时,加强对患者的教育与管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a.钙通道阻滞剂(CCB):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
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依那普利赖诺普利等;
c.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厄贝沙坦、氯沙坦等;
d. 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
e.利尿剂:氢氯噻嗪、呋塞米等。
2.药物组合
根据患者病情,以下组合可作为参考:
a. CCB + ACEI/ARB:适用于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且能减轻心脏负担,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抗高血压药物的联合应用

抗高血压药物的联合应用
剂与β受体阻滞剂和/ 或a受体阻 滞剂合用; • (3)利尿剂加CCB;
2、以CCB为基础的联合用药 、以CCB为基础的联合用药
(1) CCB加ACEI CCB加 (2)CCB加a受体阻滞剂: CCB加 (3)二氢吡啶类与非二氢吡啶类CCB合用 )二氢吡啶类与非二氢吡啶类CCB合用 (4)二氢吡啶类CCB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 )二氢吡啶类CCB与
谢谢!
3、其他常用的配伍
• • • • ⑴二氢吡啶类与非二氢吡啶类CCB合用: ⑵抗肾上腺素药+利尿剂 ⑶保钾利尿剂+排钾利尿剂的合用: ⑷硝酸酯类与ARB、CCB、利尿剂合用。
三、两类抗高血压药物合用大多无效的配伍
• 1、ACEI+β受体阻滞剂: • 2、ACEI+ARB
四、某些禁用的组合
• 1、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CCB合用: • 2、两种抑制中枢的复方降压药制剂:
抗高血压药物的联合应用


常青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抗高血压药的配伍原则
• 1、增加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 2、小剂量联合原则。 • 3、个体化原则,包括用药方案个体化和不 同病情个体化。 • 4、注意其他危险因素的控制,如吸烟、血 脂异常、糖尿病及肥胖等。
二、抗高血压药配伍的常用方案
1、以利尿剂为基础的联合用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患者的联合用药原则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随着对高血压发生、发展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高血压的治疗目的,也从单纯的追求降低血压,转变为在降低血压的同时尽量保护和逆转靶器官的损害,最大限度保护患者的重要脏器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目前常用的降压药物主要包括以下五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CCB)、血管紧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素受体拮抗剂(ARB)。

高血压患者的联合用药或复方制剂的应用也日趋广泛。

1常用降压药物的种类
1.1 利尿剂
主要是噻嗪类利尿剂,其主要作用机制是促进机体排水排钠,使细胞外液和血浆量减少,进而使血压下降。

同时还可以使小动脉壁对血管活性物质,如儿茶酚胺的反应性降低,或使局部释放前列环素或其他血管活性物质,导致小动脉扩而降低血压。

噻嗪类利尿剂主要适用于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老年高血压、高龄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特别是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肥胖及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者尤为适用。

噻嗪类利尿剂的主要不良反应是低血钾,同时对血糖及血脂代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小剂量应用或联合用药可使其不良反应减少。

另一类利尿剂吲达帕胺的应用也较广
泛,其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钙离子流,降低血管壁力和升压物质的反应,降低周围血管阻力而降压,适用于中重度或伴有肾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

袢利尿剂主要适用于高血压伴肾功能不全者。

1.2 β受体阻滞剂
其主要降压机制是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使心输出量减少而降低血压。

其适应症包括伴有心绞痛、心肌梗死后、快速性心律失常、稳定型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高血压患者,同时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特别是静息时心率较快(>80次/分钟)的中青年,对肾素活性偏高或合并心绞痛的患者尤为适用。

主要不良反应是心脏的负性肌力、负性频率和负性传导作用,故对心率缓慢、心脏传导阻滞、心力衰竭、糖尿病、支气管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禁用或慎用。

1.3 钙离子拮抗剂
主要通过对钙离子通道的阻滞作用,使血管平滑肌松弛,小动脉扩,降低外周阻力,达到降压的目的。

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主要适应症包括老年高血压、周围血管病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稳定性心绞痛、颈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因其对脂质、糖代无影响,尤其适用于合并高血脂、糖尿病和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


要不良反应包括便秘、心悸、颜面潮红、下肢水肿等。

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主要适应症为心绞痛、颈动脉粥样硬化、室上性心动过速,禁用于二度、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者。

1.4 血管紧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血管紧素转换酶,使血管紧素Ⅱ生成减少,使小动脉扩,减轻外周阻力而降压。

主要适应症包括伴有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后、左室肥厚、左室功能不全、颈动脉粥样硬化、非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微量蛋白尿、代综合征的高血压患者,特别适用于老年高血压和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禁用于妊娠、高血钾、双侧肾动脉狭窄。

主要不良反应是刺激性咳嗽。

1.5 血管紧素受体拮抗剂
ARB主要作用机制是使血管紧素Ⅱ不能作用于相应的受体而使血压降低。

于ACEI相比,其抗高血压疗效相当,但本类药不影响激肽分解相关激肽酶Ⅱ活性,很少导致与ACEI类似的刺激性干咳和咽、喉、呼吸道肺等致命性血管神经性水肿,其适应症同ACEI,但耐药性和依从性更好。

1.6 α受体阻滞剂
由于与其他类降压药物无良好的协同作用。

目前应用较少。

此类药物选择性的作用于突触后α1受体,对小动脉和小静脉均有舒作用,使外周血管阻力下降,而使血压下降。

长期应用不影响血脂和血糖的代。

对血钾和尿酸无影响。

适用于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或肾性高血压,对合并高血脂患者,妊娠合并高血压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者均较适用,特别适用于老年高血压合并前列腺肥大者。

此药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药物性晕厥和心悸等。

2高血压药物治疗的现状
单一药物治疗的优点是服药方便、花费少,但是单一用药一般仅可控制40%-60%,甚至更少患者的血压,高血压二级或三级患者疗效差。

常用药物量效曲线低平,如果效果不好时逐渐增加剂量时,疗效虽然增加不多,但不良反应却明显增加。

患者并发症或危险因素限制了充足剂量的使用。

由于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涉及遗传、生活环境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以及肾素-血管紧素-醛固酮系统(RAAS)、交感神经系统、体液容量系统等多个神经分泌系统功能异常,单药治疗血压达标率低,而且只能对高血压的某种机制进行干预,疗效有限。

目前在临床工作中已经广泛应用联合降压药物治疗。

3联合降压用药的优点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不明,体决定血压水平的机制较多。

因此,从病理、生理角度高血压的治疗不应局限在针对1个靶点。

包括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降压作用可能协同或互补;小剂量联合可以减少单一大剂量用药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并用药物可以互相限制另一药物诱导的不良代偿;有利于防治患者存在的多种危险因素与并发症。

新版欧洲高血压学会/欧洲心脏病学学会指南认为,起始治疗采用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的益处包括:适用小剂量的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时避免了应用单药全剂量时出现的不良反应;对于血压极高的患者,联合治疗可以避免单药治疗的徒劳和减少器官损伤;简化了治疗同时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使患者血压水平尽早达标等。

联合降压治疗可干预多种升压机制。

低剂量抗高血压药物的联合治疗,可减少不良反应;两种不同峰效应的药物联合治疗,还可延长降压时间,达到长效、平稳降压,并加强对靶器官的保护。

动物实验证明,不同降压机制的药物联合应用不仅对降压有协同作用,而且在稳定血压、改善动脉压力感受性放射功能等方面均有协同作用。

这些均有助于阻止靶器官损伤,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血压轻度升高且总体心血管危险较低的患者起始治疗可以选用单药。

但初始血压为2级、
3级高血压,以及血压在正常值、但心血管危险高或极高的患者,应该选用两种药物小剂量联合治疗。

4联合降压药物治疗方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2009)曾推荐以下前四种组合方案,必要时或慎用后两种组合方案:1)CCB和ACEI或ARB;2)ACEI或ARB和小剂量利尿剂;3)CCB(二氢吡啶类)和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4)CCB和小剂量利尿剂;5)小剂量利尿剂和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6)α受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

在新版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中认为,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综合征”,常伴有其他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或临床疾患,需要进行综合干预,并且提出降压治疗的基本原则包括初始较小有效治疗剂量,逐步增加剂量;建议一天一次给药而有持续24小时降压作用的长效药物,以有效控制夜间血压与晨峰血压,更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2级以上高血压为达到目标血压常需联合治疗。

对血压≥160/100mmHg 或中危及以上的患者,起始即可采用小剂量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或用小剂量固定复方制剂;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耐受性及个人意愿或长期承受力,选择适合患者的降压药物。

目前对于血压≥160/100mmHg,或高于目标血压20/10mmHg的高危患者强调起始联合治疗,具体联合方案如下。

4.1 优先考虑以下方案
第一步:ACEI/ARB加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A+C);ACEI/ARB加噻嗪类利尿剂(A+D);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加噻嗪类利尿剂(C+D);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加β受体阻滞剂(C+B);低剂量固定复方制剂。

第二步:如果经以上治疗血压未达标,开始三联降压治疗,ACEI/ARB加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加噻嗪类利尿剂;或ACEI/ARB加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加β受体阻滞剂;或ACEI/ARB加噻嗪类利尿剂加α受体阻滞剂。

4.2 可以考虑或一般推荐以下方案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保钾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保钾利尿剂。

4.3 不常规推荐 ACEI+β受体阻滞剂;ARB+β受体阻滞剂;ACEI+ARB。

5发展趋势
目前个体化治疗是高血压降压治疗的基本原则,而根据不同的患者,或同一个患者不同的治疗阶段,使用不同
的联合用药方案,在现有的条件下可以实现降压疗效的最大化,减少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兼顾患者多种危险因素和并发症以及并存疾病,改善生活质量。

固定复方制剂也属于联合用药方案之一,我国自行研制的复方降压制剂常用的有复方降压片和降压0号等。

这些药物具有价格低、起效快、服用方便、易为广大患者接受的特点,被临床广泛应用。

近来又有新的复方制剂大量问世,将为今后高血压的防治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