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变脸之谜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精品】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5.3地球“变脸”之谜 |大象版

【精品】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5.3地球“变脸”之谜 |大象版

地球变脸之谜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对地球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地球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认识人类与地球环境的相互作用,懂得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的道理。

能力目标:1.能制作简易模型。

如:火山爆发2.了解地震、火山爆发的现象3.能通过分析资料、实验探究推断并得出地貌变化的主要原因,培养学生的推断能力和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求知欲,以及探究精神;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态度,让学生体会到自然界是不断变化的。

学情分析:小学高年级主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综合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过程中,要充分启发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知道并实验探究引起地貌变化的主要原因教学难点:能通过搜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会运用模型解释地貌变化的主要原因教学准备:河流、风、地震、陨石、火山爆发等实验材料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活动一激趣导入提出问题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地球大变脸的过程.今天,我们再通过一段视频来体验一下地球变脸的过程,请认真观赏!(出示课件2:地貌演变视频)生:观看视频2.师小结:看表情,同学们似乎都已经被这梦幻般的画面给吸引住了...这是去荷兰一个著名的艺术家凭借他超凡的想象力用3D的一形式向世人展示了地貌的演变过程。

那么地球上真实的地貌又如何呢?请同学们再看这些图片(出示课件3-6)生:观看图片3.师:这是什么地貌?生:雅丹地貌、丹霞地貌火山地貌、熔岩地貌、(师评:同学门的观察力可真强!)4.师:除此之外,地球上还有高原、山脉、丘陵、平原、大草原、沙漠、海洋、冰川等各具特色的地貌。

5.师:那么,在看到这些地貌之后,你最想知道那些问题呢?生1:生2:……6.师:同学们的反应真快呀!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

其实这些问题完全可以归纳为一个问题:是什么引起了地貌的变化?(课件7:是什么引起了地貌的变化?)你能揭开这个谜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地球变脸之谜”(板书课题)活动二:引导推测猜想假设1.师:无论是早期还是现在,地球外貌一直在自由任性地变化着,为了探究这个问题,请同学们猜猜(课件8:猜想与假设—造成地貌千变万化的原因有哪些?)生1.河流生2.风生3.地震4.陨石生5.火山爆发生6 : 植物生7.人类活动(生边说,师边又选择的板书1--5)2.师:同学们的知识面非常广,一下子就猜出了这么多可能引起地貌变化的原因(掌声送给自己)。

《地球大“变脸”》 说课稿

《地球大“变脸”》 说课稿

《地球大“变脸”》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地球大“变脸”》。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地球大“变脸”》这一课题主要出自于教材版本年级学科的具体章节。

这部分内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对这一课题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地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所经历的巨大变化,包括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生物演化等方面。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生动的文字以及具体的案例,为学生呈现了地球变化的多样面貌,激发了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同时,这一内容也为后续学习地球的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奠定了基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学情分析本次授课对象为年级的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地球的基本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然而,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相对较弱,对于地球变化的复杂过程和深层次原因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来理解地球的大“变脸”。

同时,学生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为我们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地球大“变脸”的主要表现,如山脉的形成、海陆变迁、气候变化等。

掌握地球变化的基本原因,如地壳运动、火山活动、冰川作用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图片、视频和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球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增强学生对地球环境的保护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球大“变脸”的主要表现和形成原因。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球大“变脸”》 说课稿

《地球大“变脸”》 说课稿

《地球大“变脸”》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地球大“变脸”》。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地球大“变脸”》是学科教材中具体章节的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探讨了地球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所经历的巨大变化。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生动的案例和简洁明了的文字,引导学生了解地球表面形态的演变过程,以及这些变化背后的地质作用。

从教材的编排来看,它既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又关注学生的认知规律。

通过对地球大“变脸”这一主题的学习,能够为学生后续学习地理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科学思维。

二、学情分析本次授课的对象是具体年级的学生。

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地球的基本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地球表面形态的形成和变化过程还缺乏系统的认识。

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地球表面形态的主要类型,如山地、平原、高原、盆地、海洋等。

(2)理解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影响,能够举例说明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地质作用的表现形式。

(3)掌握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能够运用该学说解释一些常见的地理现象,如火山、地震的分布规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分析案例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地球“变脸”之谜》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2001

《地球“变脸”之谜》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2001

《地球“变脸”之谜》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活动目的: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帮助学生了解地球表面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引发学生对地球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球科学素养。

二、活动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三、活动准备:1. 准备相关地球表面变化的图片、视频资料。

2. 准备讲解PPT,包括介绍地球表面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3. 准备小组讨论的材料和问题。

4. 准备学生填写反思的表格。

四、活动流程:1. 发放资料和观赏视频(10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地球表面变化的主题,并播放相关视频和展示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现象和灾害。

2. 讲解PPT(15分钟)老师通过PPT讲解地球表面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地球表面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3. 小组讨论(20分钟)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并发放讨论材料和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地球表面变化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法,并记录下各组的讨论结果。

4. 分享讨论结果(15分钟)各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和想法,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同时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地球表面变化的相关知识。

5. 反思与总结(10分钟)要求学生填写反思表格,思考自己在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重点和要点。

五、活动评价: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可以评价学生对地球表面变化的理解程度、观察和分析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通过学生的反思表格和讨论结果,评价学生对地球科学的兴趣和热情,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态度。

六、活动延伸:老师可以邀请地质学家或地球科学家进行讲座或实地考察,加深学生对地球科学的理解和认识,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领域。

同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地球科学比赛或活动,激发学生对地球科学的热情和兴趣。

第二课时一、背景介绍地球自诞生以来就经历了无数的变迁和变化。

其表面的地貌、气候、生物等都在不断发生变化,而其中一种变化尤为引人关注,那就是地球的“变脸”现象。

地球变脸之谜教学设计

地球变脸之谜教学设计

地球变脸之谜教学设计地球变脸之谜是一门有趣的天文学科目,它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地球变化的原因和它们对人类的影响。

以下是一份教学设计,可供中小学教师使用。

教学目标:1. 学生将理解地球变化的概念和原因。

2. 学生将学习如何分类和描述地球的不同变化。

3. 学生将探讨地球变化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影响。

教学步骤:1. 引入教师启动课堂内幕,先向学生提出问题:“你认为什么是地球变化?”。

学生可以自由地回答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记录他们的回答并引导他们讨论其他可能的答案。

然后,教师向学生介绍地球变化的概念并解释这些变化的原因。

2. 分类和描述地球变化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对不同的地球变化进行分类和描述。

教师可将以下变化列入讨论:(1)气候变化(2)环境变化(3)地质变化(4)生态变化每个小组应该讨论所属类别的几种变化,并描述这些变化的原因和结果。

3. 探讨地球变化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影响教师将讨论的焦点放在地球变化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影响上。

教师可以让学生就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如何应对气候变化?(2)环境变化对人类和其他生物有什么影响?(3)地质变化带来的影响是什么?(4)为什么生态变化对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4. 总结在本教学活动的最后,教师应该总结学生所取得的成果,并让学生分享他们的收获和认识。

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地球变化对我们的生活和未来的重要性。

教学评估: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评估作业,要求他们撰写一篇小论文,解释他们所讨论的地球变化种类以及它们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影响。

学生应该展示他们对地球变化的理解和对环境问题的意识。

3.地球“变脸”之谜-大象2001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3.地球“变脸”之谜-大象2001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3. 地球“变脸”之谜-大象2001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不同自然环境及其独特的气候、生态条件和地理景观;2.能够概述地球“变脸”的原因及影响;3.学习用观察、记录、分析等方法,认识周围环境,关注地球的变化,培养对自然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探究地球“变脸”的原因及影响;2.建立对自然保护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1.理解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2.掌握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四、教学过程1. 大象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节•让学生先阅读本章节,并思考“地球为什么会出现‘变脸’呢?”这一问题。

•教师讲解气候和生态系统的概念,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按照课本提示,帮助学生完成填空、连线、选择题目的界面练习。

2. “环球之旅”探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环球之旅”调查活动。

•学生结合实地考察,用观测、测量等方法记录当地环境特征,如气温、降水、动植物种类等,了解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针对学生回收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引导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3. 学生小组研究•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双向研究探究活动。

•学生可自行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如“ 大气层和气候变化”、“古生物学和生命进化”、“极地和北极熊”等进行深入探究。

•学生研究后,可向同学进行报告,以交流总结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评价•考核对象:孩子对于生态和环境学科概念的理解,观测和总结数据的能力。

•评价方式:考察学生对于章节中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并帮助学生了解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检查学生在环球旅行中感知和观察环境的能力,以及在小组研究中的学习效果。

【新版】大象版五年级上学期科学《地球“变脸”之谜》【创新教案】

【新版】大象版五年级上学期科学《地球“变脸”之谜》【创新教案】

《地球“变脸”之谜》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针对“是什么引起了地貌的变化”这个目标,提出自己的猜想与假设,然后搜集、整理资料,形成结论,并制作物理模型来帮助理解地貌变化过程,认识到人类保护地貌的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火山、地震、风化等是地球上的自然现象,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基本上是谁也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面。

如果仅靠书本上仅有的几张图片,尤如纸上谈兵索然无味,远远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而网络课中不仅可以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图片资料,还有一些视频动画,加上最新的一些新闻资料和数据等,更能让学生增添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对引起地貌变化的原因有了深切的体会,所以这是一节适合网络教学的课。

通过形象的感知后,让学生制作火山爆发模型解释自然现象就比较容易操作了。

学习目标1.知道地貌变化的主要原因。

2.会设计并解释火山模型。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3.通过学习,让学生意识到地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通过了解地貌变化原因,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

2.会制作火山爆发模型,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与创造力。

评价任务1.认识地貌变化的主要原因。

2.会制作火山模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黏土、托盘、饮料瓶、小苏打、面粉、红墨水、水、醋、勺子、毛巾、桶等。

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1.什么是地球的脸?(指名回答)2.自地球形成以来,地貌并非一成不变的。

比如:上节课我们学习的雅丹地貌,谁能回忆一下它的形成原因?(指名回答)师:简单说来,雅丹地貌原来是一个大的湖泊——后来因为当地气候干涸(内因)——经过风雪雨水的侵蚀(外因)最终才形成了现在:黑色的砾石沙海、黄色的黏土雕像,高低错落,形状各异的雅丹。

在这过程中,风雪雨水才是改变雅丹最初面目的最重要原因,大家同意吗?那么,还有哪些原因能改变地貌呢?今天我们接着学习地球变脸之谜。

(板书课题)二、猜想假设猜想和假设是迈向科学的第一步,一起猜猜是什么引起了地貌的变化?(造成地貌变化的原因有:火山爆发、地震、风……)三、收集资料1.造成地貌变化的原因。

五年级科学上册《地球“变脸”之谜》教案设计.doc

五年级科学上册《地球“变脸”之谜》教案设计.doc

五年级科学上册《地球“变脸“之谜》教案设计五年级科学上册《地球“变脸”之谜》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土壤变化中的高温高压条件在地球环境中的表现。

2、观察地震、海啸和火山爆发的实验,体会地球内核对改变地球面貌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结果。

三、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地球内核在地貌变化中给予的高温高压条件。

四、教学准备1、地震实验:城市模型2、海啸实验:水槽、架子、房屋模型、吹风机3、火山爆发实验:水槽、小瓶、彩泥、小苏打、面粉、水、白醋五、教学时间一课时六、教学程序设计(一)回顾导入上节课,我和大家一起做了土壤变化实验,那谁能给大家说下,泥土在什么条件下能够转化为沙土(缺水、大风、高温),沙土在什么条件下能够进行转化为泥土。

(水、高温高压)(二)猜想假设我们大家可以想一想,上节课做实验的同学,其是用带有温度的手以及用热水捏沙土的方法展现的高温高压,那我们人类想大面积的把由沙土组成的沙漠变为由泥土组成的可用耕地,我们需要水和高温高压条件,水很好找,那高温高压的条件从何而来呢?(太阳、地球板块运动、地球内部)板块运动是指地球表面一个板块对于另一个板块的相对运动。

1968年,法国地质学家勒皮顺把地球的岩石层划分为六个大板块,所有这些板块,都漂浮在具有流动性的地幔软流层之上。

随着软流层的运动,各个板块也会发生相应的水平运动。

地球结构:地球的内部结构为一同心状圈层构造,由地心至地表依次分化为地核(3400公里)、地幔(2200公里)、地壳(17公里)。

地球地核、地幔和地壳的分界面,主要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急剧变化推测确定。

我们可以想象,地球就如同一个鸡蛋,地壳如同鸡蛋壳只有薄薄的一层,地幔如同鸡蛋清,包裹着内核,地球内核就如同蛋黄看似结实,实则一碰就碎。

(三)收集资料其实板块运动和地球内部压力释放都在现实生活中有体现,谁能说说这些运动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现象?(地震、火山、海啸、)接下来我们通过实验看一看这些现象的威力。

(小学教育)2019秋五年级科学上册 5.3《地球“变脸”之谜》教案 大象版

(小学教育)2019秋五年级科学上册 5.3《地球“变脸”之谜》教案 大象版

《地球“变脸”之谜》一、教学目标1、通过搜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2、会运用模型解释地貌变化的主要原因。

二、教学重点能通过搜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三、教学难点运用模型解释地貌变化的主要原因。

四、教学准备粘土、托盘、饮料瓶、小苏打、面粉、红墨水、水、勺子、白醋、玻璃棒、手套、塑料盆五、教学时间一课时六、教学程序设计(一)回顾导入1、什么是地球的脸?2、我们再来回忆一下地形的概念,那谁能回答一下地形的分类?3、谁能回忆一下这些地貌的形成原因?4、揭示课题:还有哪些原因能改变地貌呢?今天我们接着学习——“地球‘变脸’之谜”。

(二)猜想假设猜想和假设是迈向科学的第一步,一起猜猜是什么引起了地貌的变化?(造成地貌变化的原因有:火山爆发、地震、风、……)(三)收集资料1、造成地貌变化的原因自然因素:风、雨水、地震、火山、……人为因素:人造梯田、修建水库、植树造林、乱砍滥伐、……2、反思与评价:我做过哪些保护地球的事情?(四)模型与解释火山爆发模型:1、安全注意事项:2、卫生注意事项:3、实验操作①准备好工具和材料;②用粘土将料瓶堆成锥形山体;③把小苏打、面粉、红墨水和水混合成浆状,倒进瓶子里,最后倒白醋。

④模型演示4、打扫实验现场(五)课堂小结我们这个星球太美了,由于受到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的多重影响,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因此,我们只有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共同呵护我们生存的家园,还天空一片洁净、还大地一片绿色。

七、板书设计地球“变脸”之谜自然因素:风、雨水、地震、火山、……人为因素:人造梯田、修建水库、植树造林、乱砍滥伐、……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3 页共3 页。

最新大象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附教学反思《地球“变脸”之谜》教学设计

最新大象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附教学反思《地球“变脸”之谜》教学设计

《地球“变脸”之谜》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针对“是什么引起了地貌的变化”这个目标,提出自己的猜想与假设,然后搜集、整理资料,形成结论,并制作物理模型来帮助理解地貌变化过程,认识到人类保护地貌的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火山、地震、风化等是地球上的自然现象,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基本上是谁也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面。

如果仅靠书本上仅有的几张图片,尤如纸上谈兵索然无味,远远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而网络课中不仅可以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图片资料,还有一些视频动画,加上最新的一些新闻资料和数据等,更能让学生增添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对引起地貌变化的原因有了深切的体会,所以这是一节适合网络教学的课。

通过形象的感知后,让学生制作火山爆发模型解释自然现象就比较容易操作了。

学习目标1.知道地貌变化的主要原因。

2.会设计并解释火山模型。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3.通过学习,让学生意识到地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通过了解地貌变化原因,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

2.会制作火山爆发模型,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与创造力。

评价任务1.认识地貌变化的主要原因。

2.会制作火山模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黏土、托盘、饮料瓶、小苏打、面粉、红墨水、水、醋、勺子、毛巾、桶等。

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1.什么是地球的脸?(指名回答)2.自地球形成以来,地貌并非一成不变的。

比如:上节课我们学习的雅丹地貌,谁能回忆一下它的形成原因?(指名回答)师:简单说来,雅丹地貌原来是一个大的湖泊——后来因为当地气候干涸(内因)——经过风雪雨水的侵蚀(外因)最终才形成了现在:黑色的砾石沙海、黄色的黏土雕像,高低错落,形状各异的雅丹。

在这过程中,风雪雨水才是改变雅丹最初面目的最重要原因,大家同意吗?那么,还有哪些原因能改变地貌呢?今天我们接着学习地球变脸之谜。

(板书课题)二、猜想假设猜想和假设是迈向科学的第一步,一起猜猜是什么引起了地貌的变化?(造成地貌变化的原因有:火山爆发、地震、风……)三、收集资料1.造成地貌变化的原因。

《地球“变脸”之谜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2001

《地球“变脸”之谜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2001

《地球“变脸”之谜》导学案一、导入引言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故里,但你是否曾想过,地球也有着许多奇奥的面孔?在这个导学案中,我们将探讨地球“变脸”的奥秘,了解地球上各种自然现象背后的原理和科学道理。

二、目标设定1. 了解地球上常见的自然现象,如火山喷发、地震、台风等;2. 掌握这些自然现象发生的原因和影响;3. 培养对地球环境的珍爱认识,学会如何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

三、知识梳理1. 火山喷发:火山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其喷发会开释出岩浆、火山灰等物质,对周围环境和人类造成威胁。

2. 地震:地球的地壳在不息运动,当地壳发生破裂或挪动时,就会引发地震,造成地表震动,甚至引发海啸等灾害。

3. 台风:台风是一种强烈的气旋风暴,常常伴同着强风、暴雨等极端天气,对沿海地区和岛屿造成严重影响。

四、案例分析1. 日本火山喷发:2014年,日本鹿儿岛县的桃岛火山喷发,造成多人死亡和失踪,对当地居民和旅游业造成重大影响。

2. 尼泊尔地震:2015年,尼泊尔发生里氏7.8级地震,导致数千人死亡和伤残,重建工作至今仍在进行。

3. 菲律宾台风灾害:2013年,菲律宾遭遇超强台风海燕打击,造成大量房屋倾圮和人员伤亡,灾后重建工作十分艰巨。

五、问题探究1. 为什么火山会喷发?喷发的风险有哪些?2. 地震是如何发生的?我们该如何应对地震?3. 台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怎样的?如何预防台风灾害?六、实践探索1. 观察当地地质环境,了解周围是否有潜在的火山或地震危险区;2. 进修正确的应对台风的方法,如避风、备足食物和水等;3. 参与环保活动,珍爱地球环境,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

七、总结反思通过本次导学案的进修,我们不仅了解了地球上各种自然现象的原理和影响,更加深了对地球的珍爱认识。

希望大家能够在平时生活中关注自然环境,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共同守护我们美丽的地球故里。

愿我们能够更加懂得尊重和珍惜地球,让地球“变脸”的现象减少,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

2023年《变脸》教案

2023年《变脸》教案

2023年《变脸》教案2023年《变脸》教案1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表面变化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2.了解常见的矿产资源。

教学重点:知道地球表面变化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地球的脸是指什么?地球的脸是指地球的外貌,简称“地貌”。

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它经历了复杂的变化。

二、阅读与提问阅读59页的课本内容。

然后让学生提问。

并存入问题银行。

三、交流资料让学生交流搜集到有关地貌的资料。

四、模型与解释整理有关地貌的资料,并制作一个模型来给大家演示地貌的形成过程。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不同的地貌。

最后举办一个模型展示会。

3地球“变脸”之谜(2课时)教学目的:能通过搜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会运用模型解释地貌变化的主要原因。

教学重点:能通过搜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教学准备:粘土、托盘、饮料瓶、小苏打、面粉、红墨水、水、勺子教学过程:一、猜想与验证是什么引起了地貌的变化?学生猜想:火山爆发、地震、风……二、计划与组织引起地貌变化的原因很多,各小组选择一个开展研究。

各小组制定一份详细的研究计划,并做好分工。

阅读资料阅读63的课本内容。

修改自己的计划。

三、模型与解释以小组为单位做火山爆发模型(1)先准备好工具和材料。

(2)用粘土将饮料瓶埋起来,使它们像一座锥形火山。

(3)把小苏打、面粉、红墨水和水混合成浆状,倒进瓶子里;最后倒白醋。

四、探究活动环太平洋沿岸地区的地震活动最频繁,为什么?2023年《变脸》教案2活动目标:⒈能根据五官的基本特点,通过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创造性地表现人的脸部和五官。

⒉体验想象、夸张等作画技巧带来的趣味。

活动准备:⒈教师示范用纸,画笔。

⒉幼儿活动材料《美术》第一页。

⒊可以代替五官的物体的图片(表现嘴巴:小船、香蕉。

眉毛:云朵、毛毛虫。

鼻子:蛋糕、杯子、葫芦。

眼睛:足球、瓢虫、星星、蜗牛、豆荚。

)活动重难点:能大胆想象,用和五官相似⒓的东西来替代五官作画。

活动过程:一五官像什么。

《地球“变脸”之谜》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2001

《地球“变脸”之谜》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2001

《地球“变脸”之谜》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地球,我们生活的家园,每天给我们提供氧气、水和食物。

但你是否知道,地球还有一个神秘的“变脸”现象?今天我们就来探索这个神秘的现象,了解地球是如何“变脸”的。

二、导学目标1. 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和地貌特征;2. 掌握地球不断变化的地质现象;3. 知晓地球的“变脸”现象和原因。

三、导学内容1. 地球表面的地形和地貌特征地球表面包括大洲、海洋、河流、湖泊、山脉等地貌特征。

不同的地形地貌对生物的生长和人类的活动产生着重要影响。

2. 地球的地质现象地球上存在着各种地质现象,如地震、火山喷发、板块运动等。

这些地质现象不仅改变了地球的地形,也对人类生活产生着深远影响。

3. 地球的“变脸”现象和原因地球“变脸”指的是地球表面不断发生变化的现象,如山脉的抬升、海平面的上升、河流的侵蚀等。

这些变化大部分是由自然力量引起的,比如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气候变化等。

四、导学方法1. 观看相关视频资料,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和地貌特征;2. 通过实地考察地质现象,学习地球的不断变化;3. 对比历史地图和卫星影像,分析地球的“变脸”现象。

五、导学讨论1. 你觉得地球的“变脸”对人类有哪些影响?2. 为什么地球会发生地震和火山喷发这样的地质现象?3. 你认为如何保护地球,减缓地球的“变脸”现象?六、导学总结通过本次导学,我们了解了地球的地形和地貌特征,掌握了地球的地质现象,了解了地球的“变脸”现象和原因。

希望大家能够爱护我们的地球,共同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

七、拓展延伸1.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地球的“变脸”现象;2.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更多有关地球的地理知识,并分享给同学们;3. 进行小组合作,设计一份关于地球“变脸”之谜的海报或PPT,展示给全班同学。

第二课时一、前言本次导学案将以《地球“变脸”之谜》为题,探讨地球表面不断变化的造成原因和影响,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地球的演化历程和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地球“变脸”之谜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2001》

《地球“变脸”之谜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2001》

《地球“变脸”之谜》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次进修,学生将了解地球表面的地貌变化现象,掌握地壳构造和地球变化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

一、导入引言地球是一个充满奇奥和变化的行星,其表面地貌的变化常常让人震撼不已。

本次课程将指挥同砚们一起探索地球“变脸”的奥秘,揭开地球表面地貌变化的面纱。

二、进修目标1. 了解地球地壳的构造和运动方式;2. 掌握地球地貌的变化原理和机制;3. 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理解地球表面地貌变化的重要性。

三、进修内容1. 地球地壳的构造和运动方式- 了解地球地壳的三层结构:地壳、地幔和地核;- 掌握地壳构造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火山构造理论等;- 了解地球地壳的运动方式:板块漂移、地震、火山喷发等。

2. 地球地貌的变化原理和机制- 进修地质作用的基本观点:构造作用、风化作用、侵蚀作用等;- 探讨地质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山脉的形成、河流的侵蚀、海岸线的变化等;- 了解地球地貌变化的因素:气候、地形、地质构造等。

四、进修方法1. 小组讨论:同砚们分成小组,讨论地球地壳构造和地球地貌变化的原理;2. 观察实验:通过观察地球地貌的图片和视频,了解地球表面地貌的多样性;3. 思考提问: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同砚们思考地球地貌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五、进修评判1. 完成教室作业:同砚们根据教室内容完成相关练习和思考题;2. 参与教室讨论: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教室提问,展示对地球地貌变化的理解和见解;3. 总结反思:课后总结本次进修内容,思考地球地貌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六、拓展延伸1. 了解地球的其他奇奥的地方:如地球内部结构、地球演变历史等;2. 进一步钻研地球地质学知识,深入探索地球的奥秘;3. 参观地质博物馆或地质景点,亲身感受地球地貌变化的壮丽景观。

通过本次进修,置信同砚们将对地球地貌变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将培养出对地球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让我们一起探索地球的奥秘,感受地球的魅力!愿同砚们在本次进修中收获满满,展现出科学家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地球“变脸”之谜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2001》

《地球“变脸”之谜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2001》

《地球“变脸”之谜》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设计目的:通过探究地球的表面特征变化,引导学生认识地球的多样性和变化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

二、设计内容及流程: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地球仪、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提前设计好教学课件。

学生预习相关地理知识,了解地球的结构和特征。

2. 活动一:探究地球表面特征变化a.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上的各大陆和洋,让学生发现地球表面的多样性。

b. 教师播放视频或展示图片,让学生看到地球表面特征的变化,如山脉、河流、湖泊等。

c.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地球表面特征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3. 活动二:分析地球变化的可能原因a. 教师向学生介绍地球的内部结构和运动,引导学生思考地球表面特征变化可能的原因。

b.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地球变化的多种原因,如板块运动、地质构造等。

4. 活动三:实地探究地球表面特征a.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周围地形地貌的变化。

b. 学生记录观察到的地形地貌特征,并尝试解释变化的原因。

5. 活动四:展示成果及总结讨论a. 学生利用图片、展板等形式展示他们的成果。

b. 教师引导学生对地球表面特征变化进行总结和讨论,加深对地球多样性的认识。

三、设计评价:根据学生的参与程度、讨论质量、成果展示等方面进行评价,以及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思考能力的提升情况。

四、延伸活动:1. 学生可以进行科普报告,介绍地球表面特征变化的相关知识。

2. 组织地质考察活动,走进大自然,感受地球的奇妙之处。

3.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拓展地球的更多奥秘和谜团。

通过本次地球“变脸”之谜的课程设计,希望能够引发学生对地球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他们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愿学生在探索地球的同时,也能够发现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第二课时一、设计方案背景地球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家园,它的自然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

随着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地球的自然面貌也在发生着变化。

五上5《地球“变脸”之谜》教案

五上5《地球“变脸”之谜》教案

3地球“变脸”之谜
教学目的:
能通过搜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会运用模型解释地貌变化的主要原因。

教学重点:
能通过搜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教学准备:
粘土、托盘、饮料瓶、小苏打、面粉、红墨水、水、勺子教学过程:
猜想与验证
是什么引起了地貌的变化?
学生猜想:火山爆发、地震、风……
二、计划与组织
引起地貌变化的原因很多,各小组选择一个开展研究。

各小组制定一份详细的研究计划,并做好分工。

阅读资料
阅读63的课本内容。

修改自己的计划。

模型与解释
以小组为单位做火山爆发模型
(1)先准备好工具和材料。

(2)用粘土将饮料瓶埋起来,使它们像一座锥形火山。

(3)把小苏打、面粉、红墨水和水混合成浆状,倒进瓶子里;最后倒白醋。

探究活动
环太平洋沿岸地区的地震活动最频繁,为什么?。

4. 地球“变脸”带来的-大象2001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4. 地球“变脸”带来的-大象2001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地球“变脸”带来的-大象2001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的不稳定性2.认识到自然现象对人们生产、生活等活动的影响3.通过了解和探究,形成增强环保意识的良好习惯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地球“变脸”所带来的影响和应对方式2.难点: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理解、环保习惯的养成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教学内容1.1 什么是自然环境1.2 地球的自然环境不是稳定的1.3 地球“变脸”带来的影响及应对方式2.教学步骤2.1 引入:展示一组受到自然灾害影响的场景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2.2 深化认识: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自然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的构成、种类等,让学生认识到:人类不是自然环境的主宰,自然环境不断变化,其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都会加速这种变化。

2.3 学习知识:介绍地球“变脸”及带来的影响,强化学生应对自然环境变化的意识和重要性,提倡环保意识,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2.4 实践运用:在实际课外活动中,引导学生开展对自己周围自然环境的观测,了解自己身边自然环境的变化,掌握环保常识,培养环保意识和养成环保习惯。

1.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启发式教育”的方法。

教学的具体内容是: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逐步建立学生的知识框架。

学生在课堂上扮演积极的角色,老师的作用是引导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2.教学手段本课程采用“三全学法”的方法。

利用在课堂上现有的条件 (如黑板、教科书及其他课程资源等),以及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来进行课堂教学。

3.教学流程####(1)启蒙阶段:导入——展示一组受到自然灾害影响的场景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2)知识阶段:1.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自然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的构成、种类等。

2.介绍地球“变脸”的概念及带来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地球是一个生命整体,各种自然环境要素总是在变化。

3.讲解应对环境变化的方式,具体包括应对气候变化、干旱、洪水等自然灾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备好每一节课
《地球“变脸”之谜》教学反思
科学组靳慧智
本节课是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最后一节课。

其教学内容是让学生通过搜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再制定相应计划来核实,并会运用模型解释地貌变化的主要原因。

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入课题,并展开教学。

课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随着画面的切换,我语言的交迭,学生们已完全置身其中。

像是进入了预定轨道的卫星,不断的反馈疑惑与收获。

通过观看投影,学生们首先形象的了解到地貌的复杂多样,有高山、湖泊、河流、平原、沙漠、海洋------我由“沧海桑田”一词,阐述了这些地貌并非一成不变。

紧接着让学生分组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归纳出了许多改变地貌的因素。

如地震、火山爆发、陨星撞击、风化作用等,而后在我的指导下,各小组分别针对某一种因素,制定相应计划,来做继续研究的准备。

在各小组展示研究计划时,我留意到其中一组的火山爆发对地貌的影响研究计划。

展示如下:研究计划
研究题目:火山爆发对地貌造成的影响。

研究步骤:
1 通过上网查询,查阅图书资料等方式,了解火山爆发对地貌造成的影响。

2 搜集火山爆发的图片资料。

3 结合课本内容做火山爆发模型。

4 借助模型推想火山爆发对地貌造成的影响。

在让学生分组展示完研究计划后,接下来是我的演示实验,即制作火山爆发模型。

我将事先藏好的实验器材拿了出来。

学生们果然兴趣十足,目不转睛的盯着我做演示。

我用红色黏土包住一个玻璃杯,并捏成锥形火山的模样。

然后将杯内倒入小苏打,面粉和红墨水,并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最后倒入白醋,酸碱中和即会发生较强的化学反应。

类似于岩浆的混合液体便会快速膨胀涌出。

可就在此时,我竟然发现白醋不见了。

面对十分入神的学生,我不太慌张的说:“对不起,稍等。

”一个箭步窜出教室,顾不得看清下面学生的表情。

不过二十秒钟,我
又回到了教室。

边打开白醋边自我解嘲的说:“稍安勿躁!”直到学生们出神的盯着,加入白醋后不断涌出的岩浆,我不安的心再次安定下来。

这节课让我颇有收获,领悟甚丰。

使我明了,要教好科学课,除了应具备较为全面的知识技能,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教学之外,还应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尤其应具有处变不惊的心态。

学生才能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主动地按照科学家的思维模式来进行探索。

即发现问题,围绕问题广泛搜集资料,相互交流来展开调查研究,最终以实验来证实。

从而全面的系统的将问题解决。

在不断的探索中寻求收获,这便是科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