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图尔德极其文化生态学
对文化生态理论的再认识
184作者简介:张玲(1975— ),女,汉族,宁夏西吉人。
主要研究方向:语言文化。
一、文化生态学概念认知文化生态学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是以美国人类学家朱利安•斯图尔德1955年在其理论著作《文化变迁论》中首次明确提出“文化生态学“观点作为该学科正式诞生的标志。
斯图尔德认为,文化生态学是就一个社会适应其环境的过程进行研究。
它的主要问题是要确定这些适应是否引起内部的社会变迁或进化变革。
在斯图尔德看来,文化与其生态环境是可分离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为因果。
从这种视角下进行的研究,其主要目标和任务就是揭示出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形态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学界目前借用生态学理论对人类文化现象进行的研究,虽然都源于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学,但是却存在着不同的研究路径与视角。
黄正泉教授认为所谓文化生态学,是借用生态学研究人与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是人类所处的整个自然环境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所形成的生存智慧。
文化生态学不是“文化+生态”,而是研究人与文化及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
文化生态学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历史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构成的关系之学。
二、文化生态学研究方法和内容文化生态学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一是用文献记录人类利用环境获取生活资料的技术和方法;二是观察人类利用环境的行为方式及其变化;三是提出行为方式及其变化对文化的影响程度”。
生态学的系统论方法是研究生态系统内部诸因子间相互“适应”的有效办法,运用这一方法了解文化诸因子间促进和抑制文化发展的原因。
文化生态学的基本理论来源于生态学,因此,要借用生态学既有的概念和方法,但同时也有其研究内容的关注点,表现在:一是文化的多样性。
对于任何一个文化群落来说,文化物种的多样性是不可避免的,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并形成一定的文化场域,在多民族聚居区汇集成文化的多样性;二是文化族群的心理稳定性。
任何文化都以一定的民族为母体,每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过程都深深地烙上了民族的发展印迹,并对自己的文化有着深深的心理依赖,这种心理依赖还表现在对自己文化的认同和不容否定性;三是文化的样态制约性。
第4章 文化生态学
第4章文化生态学第1节文化中的环境印记一、文化生态学的概念1、概念的提出19世纪70年代,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提出了“文化生态”的概念;1955年,美国学者斯图尔德提出了“文化生态学”的概念。
2、理论的借鉴生态学的核心思想是探讨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
早先的生态学不将人类作为研究的主体,随着“人类生态系统”的提法得到广大学者的认同,生态学理论被引入人类社会中,最后形成了文化生态学理论。
3、概念归结起来说,文化生态学是指用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态理论研究文化产生、发展规律的一门分支学科。
这里的“自然环境”是指气候、地质、地貌、土壤、植被等诸多自然要素的综合体,是人类文化生存和发展的背景条件。
4、文化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研究对象是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文化生态学主张将文化放到一定区域的整体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去探究它的生长规律,特别是探讨人类为适应环境而创造的具有特殊形貌的文化模式。
研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环境对文化的影响;二是人类文化对环境的反作用。
5、以哈尼族梯田文化为例的分析云南元江位于哀牢山南部的末端,山高谷深,地形复杂,海拔高下悬殊2000多米,从山脚到山顶,形成了云南亚热带山区典型的气候垂直性分布特征。
这是孕育梯田文化的自然环境。
哈尼族的土地利用方式是:高山地带气候寒冷阴湿,保存着茂密的原始森林,既是天然的绿色水库,也是梯田农业的水源;中半山腰气候温和,冬暖夏凉,既无高山的阴湿和多野兽,又无低谷的炎热潮湿和多毒蛇、昆虫以及瘴疠流行,是哈尼族村落的主要分布地。
既方便上山打猎,又易于下山种田。
下半山位于从村寨边至山脚河谷,气候暖湿,适于稻谷生长,是梯田所在。
人们还根据不同位置梯田的肥力采用不同的种植方法,选取不同的谷种。
上述土地利用格局既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关,又反映出人类认识、利用自然规律以及适应、改造自然的能力。
研究表明,只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地方文化,才能得到最优的持续发展道路。
文化生态定义分类
一、文化生态概念文化社会学,第一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化,1987:23-27认为文化生态是指各民族的文化体系中所包含的有关看待和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各种认识、经验和技能,它通常包含在宗教信仰、道德法律、禁忌习俗、社会风尚、生产技能、生活方式之中。
StewardH.J.斯图尔德认为, 文化生态学是要“解释具有地域性差别的一些特别的文化特征及文化模式的来源”,文化生态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文化与环境的交互关系;文化群落和环境的组成、结构、分布以及发育变化的情况。
其中心概念是文化生态系统, 即在特定的文化地理环境内一切交互作用的文化体及其环境组成的功能整体。
1①著名社会学家司马云杰在《文化社会学》一书中对文化生态学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析,阐述了文化生态系统的概念、结构、分析方法等。
认为“文化生态学是研究文化的产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学说,主要分析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②顾卫国认为文化生态学关注的主要是特定地域的文化特征与其根植的文化背景和特定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主要观点包括共生观、多样平衡观、动态开放观、层次结构观等。
③秭归龙舟文化就是指‘湖北秭归地区的人民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龙舟文化,在各个时期所处的状态与相关的环境关系,以及未来发展的情况总和”。
本文选取历史悠久的秭归文化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同时采用文献法和实地调查、个案分析法、专家访谈法,以及融合人类学、民俗学、生态学等学科,对秭归龙舟文化进行了专题研究。
分析了产生的自然环境背景、地域文化背景和人文环境背景,并在此作用下分析了秭归龙舟文化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又对龙舟文化文化生态结构与内涵进行详细解析。
基于对文化生态系统认识的基础上,对秭归龙舟特征进行解读,深刻认识地区文化的根基与特质。
独特的秭归龙舟文化特征拥有蕴藏着秭归民众对自己生活与经历的集体记忆和广阔的文化需求。
从文化生态角度开拓地区文化研究的新领域,对目前龙舟面临的危机以及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促进区域龙舟文化可持续发展。
旅游规划的文化生态理论研究
旅游规划的文化生态理论研究一、概述随着全球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规划已逐渐成为地理学、社会学、生态学和文化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领域。
文化生态理论作为旅游规划的重要理论基础,为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思路。
本文旨在探讨旅游规划中的文化生态理论研究,通过对文化生态理论的梳理和分析,深入理解其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文章首先介绍了文化生态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脉络,然后分析了文化生态理论与旅游规划的内在联系,最后探讨了文化生态理论在旅游规划中的具体应用和前景展望。
本文旨在为推动旅游规划的科学化、文化化和生态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 研究背景和意义在21世纪,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许多国家而言,旅游业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追求的提高,旅游活动不再仅仅是简单的观光游览,而是更加注重深度的文化体验和生态环境的互动。
在这样的背景下,旅游规划的理论和实践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文化生态理论,作为跨学科研究的产物,强调文化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和平衡,它为旅游规划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通过对旅游目的地文化生态的深入理解,旅游规划者能够更好地平衡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确保旅游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生态理论还强调了旅游规划中本地社区的参与和利益,有助于促进旅游目的地社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本研究旨在探讨文化生态理论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分析其在提升旅游目的地吸引力、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区参与等方面的作用。
通过对相关案例的深入研究,本文将总结出文化生态理论在旅游规划中的成功实践和潜在挑战,为未来的旅游规划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这不仅对于旅游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于指导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实现旅游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研究目的和任务本研究的核心目的在于深入探索旅游规划与文化生态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旨在提出一种基于文化生态理论视角的旅游规划新模式,以期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七组文化生态学
案
例
1
分析:文化生态理论认为,相似的生态环境下会产生相
似的文化形态及其发展线索,而相异的生态环境则造就
了与之相应的文化形态及其发展线索的差别。
发达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是两个不同的生态环境,造就
了两个地区不同的文化形态。因此要加大对贫困落后地 区的关注,使两个生态环境达到平衡。
案
例
2
爸爸妈妈在幼儿面前给父母捶背、洗脚等,爷 爷奶奶很开心。幼儿看到这一现象后也会模仿 家长的行为,替自己的爸爸妈妈捶背。
来满足,增强儿童对父母的认同感。
启
示
大众传媒是社会文化的直接载体,儿童一出生就处在大
Hale Waihona Puke 众传媒营运的环境中,因此我们应该趋利避害,利用大
众传媒帮助幼儿开阔视野、认识社会角色。
社区环境是儿童早期生活的重要环境,因此家长要带幼 儿多参与社区活动,增强幼儿的归属感。
案
例
1
发达地区的幼儿可以用IPAD玩角色扮演类的模 拟游戏,如经营餐厅、理发师等,这可以发展 幼儿的社会角色认识。而经济落后地区的幼儿 却没有条件,他们获得这方面知识的途径比较 少,会影响他们的社会性发展。
文化生态学的核心观点
2.斯图尔德认为一个文化内部总会有一组较其它 文化特征具有更重要功能的文化特征,它们是 该文化系统或文化类型的决定因素。为此,他 用“文化核心”和“次级特征”的概念来加以 界定。
文化生态学的核心观点
3. 斯图尔德将文化类型分为有代表性的三个 层次:家庭、群落和国家。在上述三种文化 类型中家庭的文化整合水平最低而国家的整 合水平最高。
启
示
文化生态理论注重文化和生态环境对人类行为
的影响,同时也注重个体行为对人与文化和生 态环境关系的重塑作用。对于幼儿来说,家庭、 社会文化对他们的影响最大。
斯图尔德及其文化人类学理论
斯图尔德及其文化人类学理论斯图尔德(Julian Steward)1902年1月31日出生于美国华盛顿市,并在那里长大。
其父亲在专利局工作,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箴言派教徒。
1918年,斯图尔德16岁时远离父母到加州深泉预备学校(Deep Springs PreparatorySchool)就读。
在那里,他有机会认识了印第安人中的肖肖尼人(Shoshoni)和派尤特人(Paiute)。
斯图尔德后来对他们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深深地影响到他所建立的学说。
1921年,他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其间他学习了克罗伯(AILed L.Kroeber)、洛伊(Robea H.Lowie)和爱德华・温斯洛・吉福德(Edward Winslow Gifford)等开设的“人类学概论”课程。
1922年,他转学到康奈尔大学。
由于当时美国只有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有人类学系和研究所,康奈尔大学只在社会学系中有人类学课,所以他很失望,只好主修地质学和动物学,于1925年获得文学学士学位。
由于他在大学四年级时就立志要学人类学,所以康奈尔大学的校长、人类学家利文斯顿・法兰德(Livingston Farrand)建议他在大学本科毕业后,仍回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一步学习。
因此,他来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人类学研究所,师从克罗伯和罗维学习人类学,并师从卡尔・索尔(Carl Sauer)学习人文地理学知识。
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期间,由于克罗伯要求学生兼顾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语言人类学和考古人类学等各方面的知识,所以斯图尔德也受到人类学知识的严格训练。
同时,他也利用几个暑假,在哥伦比亚河、欧文斯峡谷从事考古和民族志研究,他发现莫诺(Mono)印第安人虽没有种植与耕作,但却有系统的灌溉野生植物的做法。
在1939年之前,他写了不少有关考古人类学的论文,这些论文对他后来建立的文化变迁理论有着很深的影响。
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时,他继承美国历史学派研究美国印第安人的传统,选择高中时就认识的肖肖尼人作为研究对象。
《人类学概论》人类学的理论发展过程(续)解析
第三章人类学的理论发展过程(续)第一节自然、结构与符号新进化论、结构主义、象征人类学一、新进化论(一)柴尔德的文化进化史观1936年,《人创造了自己》,提出了考古学上的石器、青铜器、铁器时代,以及与之相应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化的三段说。
提出了“新石器时代革命”、“城市革命”等术语:来描述人类社会变迁的历史;使进化论得以从“蒙昧”、“野蛮”等民族中心主义色彩浓厚的描绘中解脱出来试图树立起唯物主义的文化进化史观。
(二)怀特的文化进化标准认为人类文化是不断发展的,是从低级向高级的进步,而且世界各种文化都必定经历几个相同的阶段;1959年发表了《文化的进化》,该书是进化思想的总结;怀特认为文化尽管是一种超有机体,但也可以通过能量测算来计算其发展过程。
以能源的获取作为标准。
这是构成怀特与摩尔根的不同之处。
(摩尔根,以食物和生产工具作为进化的标志和衡量的尺度)文化的进步意味着每人每年利用能量总量的增长或利用能量的技术效率的提高。
文化发展的公式:C=E ·TC代表文化(culture),E代表人均年利用能量(energy),T代表能源开发的工具与技(technology)的效率;怀特认为文化是由技术、社会、意识形态三大体系构成的,其中技术体系决定另两个体系。
(三)文化史解释三观点(斯图尔德)(1)单线进化论,主张所有的社会都要经历类似的发展阶段,只存在阶段的差别。
(2)文化相对论,与单线进化论完全相反,强调各个民族文化发展的相对性和独特性,否认各种文化必须经历从低级到高级的每个阶段。
(3)多线进化论,即他本人的立场,既主张进化,但又考虑到文化相对性。
(四)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学斯图尔德认为文化与其生态环境不可分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
相似的生态环境下会产生相似的文化形态及其发展线索。
世界上存在的多种生态环境也造就了与之相适应的多种文化形态和进化途径。
斯图尔德提出文化三要素观:即资源、技术、劳力。
中国生态人类学研究漫谈
中国生态人类学研究漫谈作者:范明明崔延虎来源:《三峡论坛》2020年第02期摘要:在此次访谈中,崔延虎教授针对目前国内生态人类学发展的历程、困境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做了系统而全面的介绍。
他指出,我国生态人类学正在成为人类学中的热门分支学科,尤其在生态建设成为国家的顶层设计后,但是生态人类学的理论建设、实际应用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挑战。
未来应在本土理论构建、专业人才培养、跨学科建设、研究视角转变以及实际应用等五个方面研究进一步努力。
此外,新疆作为一个生态、文化多样性的重叠区域,对国内的生态人类学发展可以有更多的贡献。
关键词:生态人类学;生态多样性;文化多样性中图分类号:K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20)02-0101-09崔延虎教授是国内最早从事生态人类学研究的学者之一,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长期在新疆做草原游牧民族、绿洲生态等相关研究,对新疆的生态系统、民族文化、社会变迁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在30年的研究生涯中,崔延虎教授经历了生态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也对本学科的优势、困境及未来发展方向有着独到的见解。
我们对崔延虎教授进行了专访,因篇幅所限,本次访谈分为上下两篇。
范明明(以下简称范):崔老师,您是国内比较早从事生态人类学研究的学者,能否简单介绍一下您是如何开始从事生态人类学研究的?崔延虎(以下简称崔):我本科学的是英语,很偶然的机会,最后被人类学抓走了。
那是1984年,我在西安读研究生的时候,学校请来几个美国教授,其中一位美国俄亥俄大学的人类学家给我们上写作课。
他给我们的范文中有不少人类学的文章,比如研究印第安人的、研究非洲部落的,这些文章引起了我的兴趣。
因为我是新疆来的,这里的多民族文化环境使我对这些研究不同文化的文章有一种亲切感,那是我接触人类学学科最早的经历。
到了1988年,我接受英国一个教育基金会的邀请,到英国做了6周的学术访问,在那里接触了几位人类学家。
朱利安·斯图尔德文化生态学简介
主要理论贡献
一、多线进化论(Multilinear Evolution) 二、社会文化整合水平(Levels of Socio-
cultural Integration) 三、文化生态学 (Cultural Ecology)
多线进化论
背景:他提出文化人类学的中心任务是:发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呈现出来的世界文化发展的 规律并从因果关系方面加以解释。他认为在解 决上述任务时文化人类学界存在三种观点:
文化生态学的方法
文化生态学包括三个步骤: 第一、分析生产技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二、以一项特殊技术开发一特定地区所涉及
的行为模式。 第三、确定环境开发所需的行为模式影响文化
的其他层面至何种程度。
文化生态学的意义
理论意义: 它将人类文化置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多维空间
中加以多层次、多层面的立体透视,重新赋予 了生态环境在人类文化史上应有的位置。 它比其他的人类学理论更加具体化和科学化 现实意义: 它受到了西方文化人类学界的高度重视,几乎 新出版的有关文化人类学的专著都列有文化生 态学方面的专章或专节,成为国际人类学界颇 有影响的理论 在我国,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出发,研究民族 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 的重视
单线进化论
文化相对主义
多线进化论
含义:多线进化论论点在于在类似的环境下, 相似的利用资源及技术,导致平行发展的社会 结构。
社会文化整合水平
斯图尔德认为,核心家庭、部落(或俗民社会或社区)和 国家为三种不同层次的整合形式,亲属与经济、宗教以 及官僚机构等是这三种不同层次各自的整合力量。例 如肖肖尼人没有固定的村落生活,核心家庭是最常见的 生活单位,因此,肖肖尼人社会是一个在核心家庭层次 上进行社会文化整合的社会。国家层次的社会文化整 合在质量上不同于核心家庭层次与俗民社会层次的整 合。“国家整合层次是以若干新模式的出现为特征,无 数多家庭的聚体或俗民社会,即凭借这些新模式在一个 大的体系中建立功能性的互相依赖。”因此,斯图尔德 实际上是以社会文化整合层次的概念来划分不同的文 化结构。但如果我们从历时的角度去看待这三种不同 层次的整合形式,它们似乎也可以构成不同的发展阶段。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目前,我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一些严重问题。
在文化生态学观照下,本文通过分析这些问题,提出了生态建设我省高校校园文化的系列举措:包括树立文化生态观、物质环境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等方面,以期对我省高校校园文化的新型发展及我省高等教育的“起来”有所帮助。
【关键词】文化生态学;高校校园文化;问题;对策研究1 研究背景、方法及意义2011年,中原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在2012年举办的主题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的第二届中原经济区论坛中,论坛主持人龙永图说道:“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文化的软实力,这个国家不可能有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
抓住文化和人的素质问题在建设中原经济区中具有重要意义。
”(龙永图:2012)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在论坛上讲道,中原崛起,短板在高等教育。
“河南的大学起不来,‘中原崛起’便缺乏坚固的支撑——我说的主要不是科学与技术,而是思想、文化、精神。
”(陈平原:2012)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我省高等教育发展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将是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文化建设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研究颇多,然而,大都是从校园文化的某一方面入手进行研究的,如课堂文化(李雄德,2012),社团文化(王洋,2008),寝室文化等,这样做的不足之处是过于孤立地看待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而不是以系统的视角去审视它。
本项研究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出发,把大学校园文化的各类载体(如:环境文化、学术文化、制度文化等)看作是既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生态因子,在各生态因子竞争、共生的状态中研究大学校园文化传递与婵变的规律,发现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从而全面地、整体地、辩证地把握大学校园文化生态化建设的一系列问题,这是一个研究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全新路径,对河南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生态化研究、对于河南高等教育的“起来”以及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文化反作用都将起着重要作用。
朱利安·斯图尔德
文化核心( cultural core) 与生产及经济活动最有关联的各项特质之集合, 实际证明与经济活动有密切关联的社会、政治 与宗教模式皆包括在文化核心之内。 次要特质(secondary feature) 其他与文化核心没有紧密关系的特质,可能 有较大的变异性,如历史因素,随机的创新和 传播。
社会文化组织
,
社会文化整合水平 家庭 亲属 社区 经济 国家 官僚机构
文化生态学
概念: 文化生态学,简单的来说就是一门研究文化与 生态环境之关系的学问,也就是研究土地、自 然资源、雨量、气候等自然条件,与技术、经 济、劳力等文化因素之间的互动所造成的不同 文化之异同的关系。 文化生态学是一项方法论上的工具,以确定文 化对其环境的适应将如何引发变迁。
文化生态学的方法
文化生态学包括三个步骤: 第一、分析生产技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二、以一项特殊技术开发一特定地区所涉及 的行为模式。 第三、确定环境开发所需的行为模式影响文化 的其他层面至何种程度。
文化生态学的意义
理论意义: 它将人类文化置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多维空间 中加以多层次、多层面的立体透视,重新赋予 了生态环境在人类文化史上应有的位置。 它比其他的人类学理论更加具体化和科学化 现实意义: 它受到了西方文化人类学界的高度重视,几乎 新出版的有关文化人类学的专著都列有文化生 态学方面的专章或专节,成为国际人类学界颇 有影响的理论 在我国,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出发,研究民族 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 的重视
朱利安·斯图尔德 Julian Steward (1902—1972)
主要著作
新正统生态学的主要理论
新正统生态学的主要理论2.1 霍利的人类生态学理论2.1.1人类生态学的界定霍利认为科学理论应该按其视角而不是研究对象来加以区分:“科学应该是根据它做了什么而不是事先为其界定一个对象领域来限定……它必须有若干没有被其它学科范围包括的核心问题,并能应用科学技术来研究”(Hawley, Amos H., 1950, Human Ecology: A Theory of Community Structure, New York: Ronald. P.10)。
按照这种界定,人类生态学的独特视角应该是寻求“人口如何集体地、无意识地适应环境”的解释。
霍利寻求使人类生态学重新回归到生态学的主流思想之中:空间问题并不是生态学理论的中心问题,而是生态学的附属、次要问题。
古典生态学关注的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并不是真正的生态学理论框架,而是一种地理学的东西。
人类生态学理论在被运用和发展时(麦肯齐、伯吉斯等),由于过分强调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而被扭曲。
空间仅仅只是人类生态学要考虑的一个因素而已,就如同它也要被其它学科所考虑的一样。
霍利试图在概念上恢复人类生态学与动植物生态学的连续性,他将人类生态学看作是研究人类社区的形式和发展的理论(P.68)。
⏹人类生态学的界定人类生态学所要关注的并不是具体的物质社区,而是作为功能关系的社区(被建构的地域性、地方化的不同功能部分的关系系统),即人类聚居为适应环境而形成的复杂的相互依赖系统。
人类生态学要研究这种社区的生态及适其应过程(包括功能分化、相互依赖方式以及保持稳定状态的能力形成等)。
通过这种界定,人类生态学就成为研究人类的组织特征的一般问题(人口发展中的功能系统)的理论。
霍利认为,尽管人类生态学将社会组织这个一般问题作为主要关注点,并因此而与社会学中心问题更靠近,但它仍然保留了一些独特之处:第一,假设组织产生于人和环境的互动(既定人口单位的不同部分之间关系系统);第二,强调作为参照点的人,组织完全是作为整体人口的特征而不是个体集合的特征;第三,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是完整的和自我维持的整体(人和环境的互动达到顶点并能维持一致);第四,组织形态的变化被假定为是朝向均衡状态(通过继替或持续调整过程来完成)。
再论“文化生态”
再论“文化生态”作者:徐凤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6年第43期摘要:尽管“文化生态”这一概念引入我国学界已有十多年时间,也被许多学者所引用,但不可否认,到目前为止学界对它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模糊性。
对它再做一定的探究,就会发现文化生态是一个由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诸多文化要素构成的“活的”文化生态体系,既不等同于“文化生态学”也不等同于“生态文化”,是一个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概念。
关键词:文化生态;生态体系;生态文化中图分类号:G642.0 ; ; 文献标志码:A ; ;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3-0225-03“文化生态”是文化生态学的一个衍生概念,由美国人类学家朱利安·斯图尔德(Julian Steward)于1955年在《文化变迁理论》(Theory of Culture Change)一书中首次提出,我国学者黄育馥于1999年率先介绍到国内,后来再被中国学者引用到多个研究领域。
一、“文化生态”概念的提出斯图尔德的学术思想源于人类学家弗朗兹·博厄斯(Franz Boas)的文化相对主义和莱斯利·怀特(Leslie White)的新进化论思想。
博厄斯认为任何一个民族或者部落都有自己的思维逻辑、社会思想、世界观和道德观,人们不应该用自己的一套标准来衡量其他民族的文化,明确确立了文化相对观。
怀特认为文化是不断创新的,其创新的动力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每个历史阶段都有其不同的文化特征。
在博厄斯和怀特的影响下,斯图尔德在研究美国西部印地安部落的民族志时,把用于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生态学引入研究,从而创立了文化生态学理论。
在斯图尔德看来,文化与其生态环境密不可分,它们之间相互关联又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文化生命体系,其中人是最具主动性的因素,因此文化生态学既要研究生态环境与生物有机体之间的关系还要研究它们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像传统生态学那样仅研究自然环境与生物有机体之间的关系,他特别强调文化与环境之间的作用和关系,认为相似的生态环境下会产生相似的文化形态,而相异的生态环境则造就了另一种与之相应的文化形态,世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种文化生态。
亨利·詹姆斯“国际主题”小说中的文化生态学解读
亨利·詹姆斯“国际主题”小说中的文化生态学解读作者:胡叶婷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年第07期摘要:亨利·詹姆斯被称为英国现代主义小说的先驱和沟通欧美大陆的文化使者。
在他漫长的创作生涯中,他最为倾心并致力一生的是“国际主题”小说。
他前期创作的小说中主要展现欧洲旧世界和美国新世界的文化差异和冲突。
随着阅历的加深和审美视角的成熟,他的后期作品开始逐步关注人类的主体性、不同民族的人在各种文化冲突中的取舍以及如何达到文化的有机融合,从而实现人类和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文化生态学最早是由斯图尔德提出的,指用生态学的方法进行文化研究,其使命是把握文化生成与文化环境的内在联系。
本文将依据这一理论,分别选取了亨利·詹姆斯前期和后期创作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黛西·米勒》和《金碗》进行研究,分析美国人置身于欧洲文化这个大环境下的种种遭遇,从最初的颠覆性冲突到后期欧美文化的逐步适应与融合,并最终形成一种崭新的生态文化。
关键词:亨利·詹姆斯;国际主题小说;文化生态学;文化冲突;文化融合一、亨利·詹姆斯的国际主题小说亨利·詹姆斯是20世纪初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和文学批评家之一,在美国和英国的小说史上都占有独特的地位并在其小说中架起了欧美文化桥梁。
“亨利·詹姆斯的寫作生涯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早期的阶段是从1865年到1880年,在此期间,詹姆斯确立了自己的作家身份,主要出版了《德莫福夫人》、《美国人》、《黛西米勒》等作品,均是讲述了一个年轻天真的美国人面对欧洲复杂生活的故事。
他的第三个时期是从1897年开始直到他去世,在这段时期,他出版了三部伟大的长篇小说:《鸽翼》、《大使》和《金碗》。
早期和后期的亨利·詹姆斯主要致力于国际主题的写作。
亨利·詹姆斯也是第一个把国际舞台作为他小说的主要关注点的作家,他的早期作品涉及文化对比,而融合则体现在他的后期作品中。
国内外关于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综述
国内外关于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综述刘亚东(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2013级中国史专业研究生)摘要:整体来看,生态与文化存在着互动作关系,一般说来,在人类社会早期,生态对文化的决定性作用要大一些,在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后,文化对生态的作用变得愈来愈大,特别是负面的作用增大。
国外关于文化与环境的关系研究主要建立在生态人类学和文化适应的基础之上,相应诞生了环境决定论、环境可能论以及两者之间出存在互动关系的理论,国内关注环境与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且集中在探索民族地区文化与生态环境间的关系上,但已注意到环境与文化间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文化;生态环境;影响一、国外生态人类学及文化适应的相关研究(一)生态人类学的产生与发展生态人类学(也称为环境人类学)是人类学领域中应用性强,跨学科色彩浓厚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从生态的角度进行人类学研究,试图探讨人类及其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生态人类学是20世纪50-6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门年轻学科。
西方生态人类学经历了孕育、创立和发展的历程。
在这个过程中,相继出现了环境决定论、环境可能论、文化生态学、生态系统途径、民族生态学、文化唯物论和政治生态学等理论或分支学科。
”[1]生态人类学的理论思想受到了各个时期出现的人与环境关系的不同观点的影响。
自古希腊—罗马时代至20世纪50年代,即在以美国人J?斯图尔德- 1 -为代表的文化生态学正式创立之前,人类历史上先后出现的与人及其文化与环境关系有关的思想观点可以归纳到两个主题:环境决定论和环境可能论。
所谓环境决定论,它主要是认为自然环境在人类活动中发挥着原动力的作用。
环境决定论思想来源可以追溯到早期西方社会思想中的环境观点。
在古希腊,西波克拉底提出了气候决定体液的相对比例,也就是说体液在身体中相对比例的不同造成体格和人格上的差异的“体液理论”。
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温和的气候产生希腊的民主政府,炎热的气候产生专制政府,寒冷的气候无法产生任何真正的政府形式。
新进化论学派
新进化论学派对人类文化的进化论研究并没有随着19世纪的结束而告终,20世纪30年代,莱斯利•怀特对博厄斯所强调的历史特殊论公开发难,重新提出进化论的研究方法。
由于其理论观点与19世纪的古典进化论有所不同,故被称之为“新进化论学派”。
该派代表人物除怀特外,还有斯图尔德、萨林斯、塞维斯等。
代表著作有:怀特的《文化的进化》(1959)、斯图尔德的《文化变迁论》(1955)、萨林斯和塞维斯共同编撰的《进化与文化》等。
怀特除了坚持文化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基本进化观点外,又提出了新的看法,他认为,人类文化的进化与其获取能量的多寡,或利用能量之技术效率有关。
低发展的社会往往获取的能量总量也少,反之,较高发展阶段的社会,则能获取较多的能量。
因此,可以依此来对人类社会进行分类。
他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阶段:①人类仅靠自己体内能量的阶段——原始共产社会。
②人类通过种植和饲养方法获取食物的阶段——东西方古代的文明。
③通过动力革命,对新能源加以利用的阶段——现代工业化国家。
④不久的将来会出现和平利用核能的阶段。
怀特认为,文化的进化就是人类利用能量总量的提高或利用能量之技术效率的提高。
斯图尔德认为怀特的理论太过于广泛和一般化,难以解释具体的、特定的文化的发展进程。
他将怀特的理论称之为“普遍进化论”,将摩尔根等19世纪的进化理论称之为“单线进化论”,而将自己提出的理论名为“多线进化论”,以示与前二者的区别。
斯图尔德在进行了大量的跨文化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学说。
他认为,各种不同的文化都是在各自不同的发展路线上平行发展的,在他们之间并没有共同规律可言。
因此,应该对具体的文化作具体的分析,尤其要通过考察不同的文化与各自的环境因素之间的互相适应关系,来论证该文化的发展变迁问题。
由于他特别强调文化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问题,斯图尔德的学说又被称之为文化生态学,他本人也因此而成为公认的文化生态学的创始人。
新进化学派的另两位代表人物萨林斯和塞维斯是怀特和斯图尔德的学生,他们企图调和怀特的普遍进化论和斯图尔德的多线进化论之间的矛盾。
文化人类学第四讲 人类学理论(二)
2)文化的四个进化阶段: 第一阶段:依靠自身能源及自身体力的阶段,采集、 狩猎,“原始共产制”; 第二阶段:通过栽培谷物和驯养家畜,把太阳能转 化为人类可以利用的能力资源的手段,主要是园圃、 家畜和畜牧业,古代文明出现; 第三阶段:通过动力革命,把煤炭、石油、天然气 等地下资源作为能源的极端,“燃料革命”,现代 化工业国家的出现; 第四阶段:核能阶段。 3)符号在文化中的重要性:人类行为无一不是由 于符号的运用而引发的。没有符号就没有文化。人 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使用符号。
五、政治经济学派
主要观点:人类学研究对象 大都是发展中国家,需要的是发展有关理论, 关注资本主义进入发展中国家的后果。因此, 人类学的研究必须考察非西方传统文化模式 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影响的过程。
六、实践理论
代表人物:布迪厄,法国人类学家。
3、塞维斯(1915-)和萨林斯(1930-) 1)力图将怀特普遍进化论与斯图尔德多线进
化论结合起来,提出“一般进化”与“特殊 进化”并存观点:文化进化一方面是文化作 为一个整体由“阶段到阶段”的一般发展; 另一方面是各种类型的文化的特殊进化。 2)社会组织的“一般进化”理论:队群社会 →部落社会→酋邦制社会→国家→工业社会。
主要观点:
人类皆有分类的天性,人类心灵最重要的特征就是 以二元对立来思考; 分类就是创造秩序,就是按照二元对立规则来寻求 事物之间的区别性特征。二元对立是人类思维的最 基本结构;例如阴与阳、生与熟等。 秩序需要用符号来表达,因此文化是符号体系; 符号体系反映人类的意识结构,而意识结构可以抽 象成结构模式。
2、斯图尔德(1902-1972) 1)文化生态学:强调生态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文化变迁
朱利安-海内斯-斯图尔德(美国)(Juliar Haynes Steward,1902-1972)1921年入加州克利分校,,1929年或该校博士学位。1960年他在伊大创立了人类学系。主要著作有:《盆地高原土著的社会政治群体》(1938年)、《南美印第安人手册》(六卷本,1946年至1950年)、《文化变迁论》(1955年)等。
总之,文化与社会的互动发生在国家、社区、家庭这些不同的层次上,个人对文化的参与在不同层次都有所不同,但其行为反应必须像一个完整的人,不同层面的意义视个别文化而定,因此对个别文化加以适当的概念化是至为重要的。
注:参考《文化变迁的理论》斯图尔德
斯图尔德赞同怀特的进化论观点,对于统治美国人类学界达半个世纪的博厄斯学派的反进化论观点持批评态度。他与怀特都坚持:文化人类学的中心任务是发现随时间推移而呈现出来的世界文化发展规律,并从因果关系方面加以解释。
斯图尔德指出文化人类学界存在以下三种不同的观点,(1)、单线演化这是十九世纪的古典理论,研究对象是个别的文化,并将它们置于一普同的演化序列之各个阶段中。(2)、普同演化,泛指现代对单线演化的修正,关注的是人类文化而非个别文化。(3)、多线演化,乃是比前二者谦逊的一个取向,与单线演化一样也探讨发展的序列,其独特之处在于追寻的是发生频率有限的平行演化,而不是普通的演化过程。这种论点是斯图尔德提倡的理论,在这里他强调了生态环境与文化的关系,他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为结果。相似的生态环境下会产生相似的文化形态及其发展线索,而相异的生态环境则造就了与之相应的文化形态及其发展线索的差别。由于世界上存在各种各样的生态环境,由此形成了世界多种文化形态及其进化道路。
斯图尔德认为文化生态学有三个步骤如下:(1)分析生产技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简单的文化比高级的文化更直些比较复杂与具有合作性的技术不单只是赖于文化史的因素,如创新与传播使这些技术成为可能。(3)确定环境开发所需的行为模式影响文化的其他层面至于何种程度。对于以上三点斯图尔德在后面描写的美国内华达州的西部肖肖尼人的生活给了有力的证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述
博士论文《南美印第安人仪式性丑角的研究》(1931) 《南美印第安手册》(六卷) (1931) 《西南社会的生态观》 (1937)期刊 《文化因果律与法则》 (1949)期刊 《文化变迁的理论》 (1955) Theory of Culture Change –the methodology of multilinear evolution Julian H. Steward, F.Murphy,Urbana: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55. 《文化生态学》 (1968)期刊 《阿尔弗雷德·克鲁伯》 (1973)
产生背景(关键的概念)
时间:20世纪初-20世纪中后期
博厄斯的历 史特殊论 功能学派
反进化论
博厄斯的历史特殊论
博厄斯的文化观的最大特点就是将某一文化的历史研究放在首位,而不是研究全人类 普遍文化的历史。其全部理论的核心就是“历史特殊论”。历史特殊论强调不同民族文 化之间的差异,他坚决反对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纳入到进化论简单的“单一进化模式 中”,他认为:“文明世界的各种经济大多相似,以至于如果不依附于建立在个体化和 历史之上的文化,我们就有可能陷入一种文化需求和水平一致性的境地。这会使我们 丧失从不同文化形式的互动中得到的有价值的促进因素”。文化发展的理论在假定单 一原因的决定性影响的基础上建立起来。这些理论中最重要的是地理决定论和经济决 定论。很容易指出两种理论夸大了确在人类生活中起重大作用的两个因素,它们只是 诸多决定因素之一。 同时他认为:每一种生活方式,都是过去许多历史因素作用下的产物;每个民族都有 他们自己特殊的历史,因此每一种生活方式都是独特的。任何文化特质或元素,都必 须首先依据它在某一独特的文化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与所属文化的价值系统等 的关系加以解释和判断 。 博厄斯一再强调,不存在人类文化发展的普遍法则,因为每一个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 值,每一个民族都有其值得尊重的价值观,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价值和功能。 这种观点实际上暗示寻求人类社会文化系统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的努力,可能是徒劳 无益的 。
Theory of Culture Change –the methodology of multilinear evolution Julian H. Steward p33-34,Urbana: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55.
斯图尔德的论说
斯图尔德不满于仅仅是描述,而是要解释 ,要问为什么。他认为长久以来博厄斯学 说的反进化论传统,乃是把社会文化现象 的研究发展成为一门科学的真正阻力。因 此,斯图尔德的人类学乃是受到实证论的 影响,认为人类学可以跟自然科学一样建 立规则。 斯图尔德的研究视野一直都聚焦于文化变 迁和社会变迁理论的探索中。
功能主义学派(文化人类学的解释)
马林诺夫斯基反对以泰勒和摩尔根为代表的进化 学派。他认为”起源“,”阶段“和”发展的法则“是 说不清的东西。他反对历史学派和传播学派的观 点,认为人类学是研究差异性的学科。马林诺夫 斯基认为,一个社会的所有文化其实只是一组工 具,其存在目的在满足人类自身的种种生理和心 理需求。而各文化要素之间是环环相扣,且不断 变动以保持有效的运作。也因此,我们可以在各 文化中找到一套自己的运作原则,而这些原则也 和社会中的实质功能保持紧密的关联。
主要的理论贡献
一、多线进化论(Multilineal Evolution) 二、社会文化整合水平(levels of socio-cultural integration) 三、文化生态学 (cultural ecology)
一、多线进化论
1)单线进化论(泰勒、摩尔根) 认为人类的所有社会都通过相似的发展阶段, 都会经过从野蛮到文明的必然进化阶段,不 同的社会只是处在不同的进化阶段而已。
Evolution and Ecology:Essays on Social Transformation by Julian H.Steward. Jane Steward and Robert F.Murphy,Urbana: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77.
斯图尔德及其文化生态学
(1902-1972) Julian H. Steward
讲述的主要内容:
一、斯图尔德生平和著述 二、文化生态学的产生背景 三、斯图尔德的主要理论贡献 四、思考 五、影响和评价
生平
1902年出生于美国华盛顿州的一个基督教家庭 16岁(1918年)的时候就读于加州深泉预备学校(Deep Springs Preparatory) 23岁(1925年)就读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师从克鲁伯、罗维和季 佛 24岁(1926年)就读于康纳尔大学,主修动物学和地质学。 27岁(1929年)拿到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美洲印第安人仪式性 丑角的研究》 32岁(1935年)任职于史密斯博物馆的美国民族局一直到1946年 到哥伦比亚大学教书,这11年是斯图尔德著述最多的11年,六卷《 南美印第安人手册》四卷的民族志。 1946年-1952年,哥伦比亚大学任教六年培养了一批优异的学生, 《波多黎各人》,得到人类学最高荣誉的”viking”奖章 1952年转到伊利诺伊大学教书,并创建立伊大的人类学系 1955年出版《文化变迁的理论》 1969年至今,伊大人类学的学生都用他的名字出版了斯图尔德的人 类学期刊 1972年病逝,完成了克鲁伯的传记
斯图尔德的论说
斯图尔德认为,人类学是追求因果解释,研究人 类文化共性的学科。文化的因果律是根植于对文 化相对论和文化特殊论的反省上,斯图尔德认为 文化相对论太过于强调个别文化的独特性,忽略 了文化的相似性。他相信人类学的目的之一是在 于发现文化的规律及对因果关系的解释,他说: “社会科学的问题是要解释不同的人类社会中不 同的行为模式之起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