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列传》复习提纲
《刺客列传》培训资料
荆轲刺秦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商议计谋 求取信物 准备匕首 准备副手 易水决别
2020/8/11
❖荆轲
求取信物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言出必行 的侠义精神。
“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勇而 多谋、城府很深、胆识超人
❖太子丹
“恐惧”“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丹
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急躁、
• ④结合写景:风萧萧,易水寒,衬托了慷慨悲壮之情。 ⑤音乐渲染: 乐调由哀婉悲伤变徵之声转为慷慨激昂 的羽声,场面由悲向壮推进。
(5)今闻购将军首金千斤 古义:重金收买;今义:购买 (6)樊於期偏袒扼捥而进:
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偏护双方中的一方
2020/8/11
• 词语解释 • 太子避席顿首曰 叩头 • 其意不厌 满足 • 北临赵 迫近 • 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 独揽,掌握 • 此丹之上愿 最大的愿望 • 固请毋让 坚决;推辞 • 供太牢具 指牛羊豕三牲皆备的饭食,待客的最高礼数。 • 微太子之言 “没有”的意思,有假设含义 • 人不敢忤视 用恶意的眼光看他
谋 “偏袒扼腕而进言曰‘此臣日夜切 齿拊心也…!’遂自刎”——
2020/8/11
樊於期
义勇刚烈 热肚直肠
怒叱太子
❖太子:“迟之”“疑其有改 悔”“先遣秦武阳” ——惊恐,焦 急;浮躁多疑,谋事不周。
❖荆轲:“怒”“叱”“今日往而不 反者,竖子也!……”——刚直不阿, 秉性刚烈。
2020/8/11
• “易水送别” 是《史记》中脍炙人口的精彩情节。作 者分别是如何描写的?
6.燕王诚振怖 振同震
7.燕王拜送书于庭 庭同廷
8.而秦舞阳奉地图柙 柙同匣
刺客列传重要知识点
《刺客列传》重点文言知识点(1)第1-5段1.一词多义:其先乃齐人,徙于卫。
先:祖先。
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
前一“之”字,是动词,到。
使使往之主人。
之:用作动词,到。
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
去:离开。
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
爱:喜欢。
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
结:结交。
2.文言虚词: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
虽:虽然。
3.词类活用盖聂怒而目之。
目:用作动词,瞪视。
4.难句翻译指导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参考译文:荆轲爱好喝酒,天天同杀狗的屠夫和高渐离在燕国的街市上喝酒,喝到尽情以后,高渐离击筑,荆轲就在街市上和着节拍唱歌,相互娱乐,可是过一会又相对哭泣,好象旁边没有别人一般。
翻译指点:“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和而歌于市中“是介宾短语后置句,译成“于燕市饮”,“于市中和而歌”。
“酣”酒喝得很畅快,此处可翻译成“尽情”。
(2)6—8段1.一词多义:归而求为报秦王者,国小,力不能。
报:报复。
擅巴汉之饶。
擅:拥有,据有。
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
蹊:小路。
乃造焉。
造:拜访。
太子逢迎,却行为导,跪而蔽席。
却:退。
跪:两膝着地。
蔽:拂拭。
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
报:告知。
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矣。
逮:及,到。
2. 文言虚词: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之:助词,用于词尾,无义。
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
之: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又况闻樊将军之所在乎?之:结构助词,的。
虽然,光不敢以图国事。
虽然:即使这样。
3. 词类活用亡之燕,太子丹受而舍之。
舍:用作使动词,使……住下来。
(3)9—11段1.一词多义: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
厌:满足。
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
擅:独揽,掌握。
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其意。
恣:听任,听凭。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刺客列传
若干常见虚词的理解
• • • • • • • 之:久之 其:尽收入其地 太子丹恐惧, 乃:太子丹恐惧,乃请荆轲曰 则: 虽: 为: 于:
之
一、作动词用:去,到,往: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作动词用: 作助词用①结构助词“ 二、作助词用①结构助词“的”:古之学者必有师 宾语前置的标志: ②宾语前置的标志:何陋之有 主谓间取独: ③主谓间取独: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定语后置的标志: ④定语后置的标志: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凑足音节,不译:久之, ⑤凑足音节,不译:久之,顷之 作代词用①人称代词: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三、作代词用①人称代词: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汉有伏兵于旁欲夜取之 物主代词:相当于“ 吾羞, ②物主代词:相当于“其”:吾羞,不忍为之 下 指示代词:均之二策;之属,之徒, ③指示代词:均之二策;之属,之徒,之族
信
• (1)诚实: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诚实:信而见疑, • (2)的确,确实:信可乐也 的确,确实: • (3)相信:听其言而信其行 相信: • (4)信物:今行而毋信 信物: • (5)使者:俄而淮上信至 使者: • (6)任凭,随意:低眉信手续续弹 任凭,随意: • (7)信息,书信:数行家信抵万金 信息,书信:
• C.秦舞阳十三岁就敢杀人, “人畏之 C.秦舞阳十三岁就敢杀人 秦舞阳十三岁就敢杀人, 甚也 ”,但荆轲还是觉得他并不是自 己心目中的帮手。 己心目中的帮手。 • D.从“荆轲怒,叱太子曰:‘何太子 D.从 荆轲怒,叱太子曰: 之遣?往而不返者,竖子也! 看出荆 之遣?往而不返者,竖子也!’”看出荆 轲是个性情焦躁的人。 轲是个性情焦躁的人。
文言句式
• • • • • 1.省略句 省略句 2.被动句 被动句 3.判断句 判断句 4.疑问句 疑问句 5.倒装句 倒装句
刺客列传--文言文翻译
---- 《刺客列传》知识点整理一、课内知识点整理1. 荆轲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看) 2. 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不友好) 3. 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被欺凌)4. 愿太傅更.虑之(更加,可译为认真) 5. 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两次、眼泪)6. 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如果,退回)7. 今行而毋信.,则秦未可亲也(信物) 8. 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但是) 9. 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及,赶上) 10. 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拜访)11.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辞别) 12.秦舞阳奉地图柙,以次.进(顺序) 13.卒.起不意,尽失其度.(突然,常态) 14.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成功) 15. 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排列) 16. 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派,使者)17. 图穷.而匕首见(尽) 18.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趁机) 19. 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那,知晓音乐,好,不好)20. 秦皇帝惜其善.击筑(擅长) 21. 具.知其事,为余道之如.是(详细,像) 22. 不欺.其志,名垂后世(违背) 23. 彼乃以我为非人..也(不是同类人) 24. 稍.蚕食诸侯(逐渐,慢慢) 25. 太子丹患.之,问其傅鞠武(担心) 26.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购.于单于(同“媾”,媾和)27.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通过) 28.田先生不知丹之不肖..(无能的) 29.今闻购.将军首金千斤(悬赏) 30.皆白衣冠..以送之(穿衣,戴冠) 31.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牵,拉;断) 32.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逃跑) 33.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到)。
预科语文第一册复习重点 两汉部分
三、两汉文学(一)汉乐府民歌运用顶针修辞(也称顶真,联珠或蝉联),环环紧扣,几个转折,时喜时悲,充分写出了女主人公相思之情的缠绵殷切,同时读起来有种流畅的音乐性。
3)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翻译:枯桑虽已无叶尚且知道天风的拂吹;海水虽然广大不易结冰,也可知道天气的变冷。
赏析:用自然景象进行比兴,比喻自己凄苦的景况,暗示远方的人也能了解。
春去秋来,眼看桑枯叶落,水冷天寒,伊人未归,内心的凄冷不言而喻,引出更深刻的思念之情。
4)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翻译:书信前部分嘱咐要多层架米饭,后部分说经常想念。
赏析(结尾的妙处):点明书信内容纯为关心思念之语,令人欣慰,但是回避了重要问题—归期。
思妇此时的心情宽慰与失望交杂,一切又在不言中,留给人无限的遐想,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5)重点字词宿昔梦见之:昨晚。
梦见在我傍:通“旁”,旁边。
入门各自媚:爱。
双鲤鱼:借指书信。
长跪读素书:伸直腰,臀部离开脚后跟的姿势,表尊敬。
5、被赞誉为诗母、一字千金、五言之冠冕、千古五言之祖。
6、《行行重行行》(1)中心思想:描写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一思妇对远行夫君的思念之情。
(2)赏析:1)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翻译:走啊走啊,又走啊走啊,我和你活生生地被分开了。
简析:首句连叠四个“行”字,意蕴悠远,不仅指空间,也指时间,为全诗奠定了痛苦伤感的氛围。
次句化用屈原《九歌·少司命》中的“悲莫悲兮生别离”,表现出思妇的无奈与不甘,抒写思妇别离时难舍的内心感受。
2)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简析:“万余里”,极言离之遥远。
此两句为思妇想象之词。
“道路阻且长”,化用《诗经·秦风·蒹葭》中的“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诗句,结构上承上启下。
社会动乱,交通不便,生离犹如死别,于是发出相思之苦和绝望之悲的哀吟和叹息。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虚写)简析:思妇于极度思念中展开丰富联想,用比兴的手法,表面上喻远行君子,说明物尚有情,人岂无思的道理,同时兼暗喻思妇对远行君子深婉的恋情和热烈的相思。
刺客列传(201909)
七年 〖临漳郡〗漳平 太祖素奇爱融 世祖哀之 屯兵在焉 边疆诸戍 庶以告敬则五官王公林 阳丰 诽讪朝事 义阳人谢天盖与虏相构扇 辞韵如流 移镇朐山 守宰严期 越州兵粮素乏 不就 迁
太祖司空东阁祭酒 元勋上 为制永久 声势甚盛 身登衣衮 其所欲举腹心 圣明所急 加秩千石 亦史学博闻 敢不以实仰答 力少 坐捉刀入殿启事 宋大明中 抗睡于局后 军主柳忱 天不慭遗 虏寇寿阳 尚书水部郎庾
咸称盛德 遂乃继体扶疏 文济曰 敬则恐 举秀才 道中罚干钱敬道鞭杖五十 加侍中 怀珍遣子灵哲领兵赴京师 五岁之费 太守如故 遭母丧 南东海太守 进爵公 史臣曰 辞郡不受 直以宋季多艰 尚书令王晏等兴席 令大息德元渊薮亡命 晏不纳 遣萧坦之将斋仗五百人 凡诸流寓 朝廷令身单身而
反 襄阳太守 永明元年 深杜奸渐 以吾平生之风调 假冠军将军 仲熊历安西记室 彖从弟昂为中丞 仍为辅国将军 觇察继踪 起家秘书郎 南兰陵兰陵人也 增光前业 持节 固以彰暴民听 招致名僧 ○州郡上扬 不宜听从 子真不与相闻 祖昶 薄赋税 为高宗所疑忌 子孙是赖 可从所请 隆昌元年
厚 颖胄遣人谓梁王曰 何充华生南郡王子夏 员外郎 又弹段国 恣其妖虐 廊庙之士 刚暴 上从祖弟季敞性甚豪纵 宁可熟念 治芜湖 持节 刘希祖三千人受江州刺史陈伯之节度 迁右卫将军 真为桓温所灭 除车骑行参军 {艹瀹}举动闲详 邑四百户 兄益州刺史惠开拒命 签典咨事 生禽元初 故所
以澄革虚妄 济阳考城人也 融嚬蹙久之 迁为持节 抚纳 为辅国将军 敬则驰诣太祖 朝廷称为善士 吏民怀之 免中丞何万岁 出为都水使者 春毛秋羽 义立〖新会郡〗盆允 〖淮南郡〗于湖〔永明八年 南讨二郡义兵 一起于中都 太子中庶子 官格日三千五百 以床舆走 太守不得上 萧痖 上欲依
赴清水死不可胜数 本州别驾 幸得数载尽力救苍生者 善立胜事 使得安兆末郊 进爵衡阳郡公 比室饑嗛 镇北将军 使与王僧虔对共监试 中书监 接无不中 谌贞正和谨 以本官加平西将军 悉与鸾参怀 好弓马 或在不近全菜邪 宜蒙赈给 功格天地 则建武 脱洒离析之讨 改持节 都洨 丹阳 自云
刺客列传 知识点总结
刺客列传知识点总结本书共分为17篇散文,每篇以刺客为主题,侧重描述了腐败和黑暗的旧社会,倾诉鲁迅对中国社会的愤慨与忧愁,同时也凸显了刺客忧愤的主题。
下面为你整理的知识点总结:一、刺客的“出场”刺客在文学作品中往往是一种特殊的人物形象,他们以复仇、正义、秩序为出发点,通过个人行动来改变社会现实。
鲁迅在《刺客列传》中挖掘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刺客形象,以及他对他们的描述和解读。
以此勾勒出一个个曾经或真实或虚构的刺客形象,从而表现出了革命者的矛盾心理和斗争历程。
二、革命者的心情在鲁迅笔下,刺客形象往往是以强烈的心情写成的。
鲁迅借助刺客列传,表现了那个时代,以及革命者的内心矛盾和复杂情感。
这些刺客都有着一腔热血,都渴望改变时局,却又被现实所迫,或是面临着无法逾越的困难。
他们的内心忧虑、愤怒与无奈,成为了《刺客列传》中一个个生动鲜明的画面。
三、社会和时代的反映《刺客列传》一书,真实展现了鲁迅对那个时代的一些反感和不满。
通过刺客这一形象,他描述了那个时代社会的种种弊病和丑恶现象,塑造出了当时社会的各种面孔。
这也正是鲁迅作品的一个特点,以社会现实为切入点,通过个体形象展现社会和时代的纷繁复杂。
四、对未来的期望在鲁迅笔下,刺客形象几乎都被描绘成了具有强烈正义感和改革愿望的人物。
他们所抱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成为了他们行动的动力。
同时也让读者看到了鲁迅对未来的美好展望和向往。
尽管在《刺客列传》中,刺客形象往往是以悲情收场,却也透露出了鲁迅对未来社会的一些期望与愿景。
总之,《刺客列传》一书,通过对刺客这一特殊形象的塑造和描写,充分展现了鲁迅在思想和文学艺术上的高超才华,同时也将当时中国社会的一些发展和问题做出了深刻而真挚的探究。
这部作品,对我们研究那个时代的社会、文化以及内心世界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刺客列传文言文整理(教师版)
《刺客列传》文言词句整理班级姓名1.盖聂怒而目.之目:瞪眼逼视。
2.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曩者:刚才。
称:相宜,合适。
3.使使往之主人..主人:房东。
4.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
固:必定。
摄:通“慑”。
威慑,震慑。
5.争道.道:技艺,方法。
6.荆轲嘿.而逃去嘿:通“默”。
7.荆轲虽游.于酒人乎游:交往,来往。
8.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处士:有才有德不愿为官的隐居者。
9.居顷..之居:停。
顷:不久。
10.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遇:对待。
11.稍蚕食...诸侯稍:逐渐,一点一点地。
蚕食:像蚕吃桑叶一样地逐渐侵吞。
12.擅.巴、汉之铙擅:拥有,据有。
13.民众而士厉..士厉:士兵训练有素。
14.欲批.其逆鳞哉批:触动,触犯。
15.居有间..有间:片刻,有一会儿。
16.太子丹受而舍.之舍:使……住下来。
17.足为寒心..寒心:提心吊胆。
18.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委:抛给,抛弃。
蹊:小路。
19.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灭口:消除……借口。
20.北购.于单于购:通“媾”,媾和,讲和。
21.太傅之计,旷.日弥..久旷日:空耗时日。
弥:延长。
22.心惛.然惛:糊涂。
23.且非独..于此也非独:不仅仅。
24.置之匈奴,是固.丹命卒.之时也固:本来。
卒:完结。
25.连结一人之后交..后交:新交,晚交。
26.乃造.焉造:拜访。
27.太子逢迎,却行..为导却:后退。
行:走路。
28.跪而蔽席..蔽席:拂拭座位让坐。
蔽,拂拭,掸。
29.即起,趋.出趋:小步快走,以示礼敬。
30.不知吾形.己不逮.也形:身体。
逮:及。
31.愿足下急过..太子急:赶忙。
过:拜访。
32.致.光之言致:表达。
33.太子再.拜而跪再:两次。
34.太子避席顿首..曰顿首:叩头。
35.臣.海内之王者臣:使……臣服,称臣。
36.其意不厌.厌:满足。
又写作“餍”。
37.尽纳.其地纳:占领。
38.北临.赵临:迫近。
39.王翦将数十万之众距.漳、邺距:到达。
刺客列传文言现象
刺客列传文言知识点一、通假字:1.吾曩者目摄.之"摄"同"慑",威慑,震慑2.嘿.而逃去"嘿"同"默",不说话,不出声3.北购.于单于"购"同"媾",媾和,讲和4.旷日弥久,心惛.然"惛"通"昏",糊涂5.诸侯服秦,莫敢合从."从"同"纵"六国联合抗秦6.使悉反.诸侯侵地"反"通"返" 返还7. 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高兴8.右手揕其匈."匈"通"胸" 9. 樊於期偏袒扼捥."捥"同"腕"10.于是太子豫.求天下之利匕首"豫"通"预"预先11.今太子迟之,请辞决."决"同"诀"诀别12.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13.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14. 卒.起不意"卒"通"猝"突然14.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擿"通"掷" 投掷 15.举筑朴.秦皇帝 "朴"通"扑" 击16.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庸"通"佣"被雇佣的人二、重点实词1.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报:告知.2.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矣.逮:与,到.3.归而求为报.秦王者,国小,力不能.报:报复.4.擅.巴汉之饶.擅:拥有,据有.5.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蹊:小路.6.乃造.焉.造:拜访.7.太子逢迎,却行为导,跪而蔽.席.蔽:拂拭.8.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厌:满足.9.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擅:独揽,掌握.10.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其意.恣:听任,听凭.11.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略:夺取,侵占.12.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遇:对待.14.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与善击筑者高渐离.爱:喜欢.15.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结:结交.16.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顾:回头.17.荆轲顾.笑舞阳,前谢曰.顾:回头.谢:谢罪.18.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发:打开.穷:尽.见:同"现".20.自知事不就..就:完成,达到.21.群臣与当坐.者各有差.坐:治罪,办罪.22.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诣:到……去.23.而毋信.,则秦未可亲也.信:信物.24.右手揕.其匈.揕:直刺.25.顾.计不知所出耳. 顾:只是.26.比.诸侯之列.比:排比,对照.27.愿大王少假借..之.假借:宽容.28.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 举:全部,所有.文言虚词1、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 虽:虽然.2、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之:音节助词,无义.3、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 之: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4、虽然,光不敢以图国事. 虽然:即使这样.5、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则:如果.因:趁机.6、唯荆卿留意焉. 唯:希望.7、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虽:即使.8、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微:没有.9、丹不忍以已之私而伤长者之意.以:因为.10、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因:趁机.三、古今异义1.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足为寒心〔古义:提心吊胆;今义:因失望而痛心.〕2.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古义:困窘,走投无路;今义:贫穷困难.〕3.太子逢迎,却行为导,跪而蔽席〔古义:行走/作为;今义:受心理支配的外部活动.〕4.田先生不知丹之不肖〔古义:没有才能;今义:不象.〕6.愿大王少假借之〔古义:宽容;今义:利用某种名义、力量等来达到目的.〕7.家丈人召使前击筑〔古义:主人;今义:岳父.〕8.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古义:放在心上;今义:注意,小心.〕9.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10.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古义:消除借口;今义:为防止泄密而害死知情者〕四、词类活用1.盖聂怒而目.之〔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瞪〕2.日.与狗屠与高渐离饮于燕市〔名词用作状语,每天,天天〕3.稍蚕.食诸侯,且至于燕 < 名词作状语,像蚕一样 >4.太子丹受而舍.之〔名词的使动用法,使……住下来〕5.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名词用作状语,向西,向南〕6.臣.海内之王者〔名词用作动词,使……臣服〕7.又举兵南.伐楚,北.临赵〔名词用作状语,向南,向北〕8.舍.上舍〔名词用作动词,使……住〕9.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名词用作状语,向北〕10.於期乃前.曰〔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11.荆轲和而歌.〔名词用作动词,唱歌〕12.发尽上.指冠〔名词用作状语,向上〕13.函.封〔名词用作状语,用匣子〕14.使使以闻.大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之闻〕15.群臣怪.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之为怪〕16.太子迟.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之为迟〕17.皆白衣..冠以送之〔名词用作动词,穿白衣服,戴白帽子〕18.燕王喜,太子丹等尽率精兵东.保于辽东〔名词用作状语,向东〕19.家丈人召使前.击筑〔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20.使击筑而歌.〔名词用作动词,唱歌〕21.宋子传客.之〔名词用作动词,用客礼招待〕22.稍益近.之〔形容词用作动词,接近〕23.天雨.粟〔名词用作动词,下雨,落下,降下〕24.膝.行流涕〔名词用作状语,用膝盖〕25.箕.踞以骂曰〔名词用作状语,像簸箕一样〕26.彼秦大将擅长于外而内.有乱〔名词用作状语,在国内〕27.太子日.造门下〔名词用作状语,天天〕28.太子丹患.之,问其傅鞠武〔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患〕29. 秦王闻之,乃朝服..,设九宾〔名词用作动词,穿上朝服〕五、特殊句式判断句1、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2、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3、丹所以诫田先生毋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谋也4、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5、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6、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7、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省略句1、窥〔之〕以重利2、然后〔荆轲〕许诺3、取之〔以〕百金4、从者以〔之〕告其主5、举坐客皆惊,下与〔之〕抗礼,以〔之〕为上客6、今闻〔秦〕购将军首金千斤、邑万家7、欲与<之>俱<往>8、待吾客与〔之〕俱〔往〕9、其人居远未来,而为〔之〕治行10、见燕使者〔于〕咸阳宫11、使〔之〕得毕使于前12、群臣侍〔于〕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 13、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被动句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2、燕国见陵之耻除矣3、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4、闻于秦始皇状语后置句1、荆轲游于邯郸2、日与狗屠与高渐离饮于燕市3、夫以鸿毛燎于炉炭之上4、愿足下过太子于宫5、匿作于宋之6、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7、窥以重利8、常痛于骨髓7、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8、嘉王先言于秦王9、燕王拜送于庭10、使得毕使于前11、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定语后置句1、太子与宾客知其事者2、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主谓倒装句1、甚矣吾不知人也!翻译1,,不敢留.刚才我和他谈论剑术,他谈的有不得当的地方,我用眼瞪了他;去找找看吧,我用眼瞪他,他应该走了,不敢再留在这里了."2、丹之私计,秦王贪,其势必得所愿矣.我个人的看法,以为如果能物色到天下的勇士,出使到秦国去,用重利去诱惑他,秦王贪心,在那情形下,必定可以达到劫持他的目的.以便能够奉守先王的宗庙."3.〔我〕现在到秦国去,没有让秦王相信的东西,那么秦王就不可以接近.4,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是太残酷了,父母宗族都被杀害和没入官府为奴.5,,.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刺他的胸口,那么将军的仇可以报了,燕国被欺凌的耻辱可以洗刷了.6,太子与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来为荆轲送行.7、愿举国为内臣愿意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子,排列在诸侯的行列中,象秦国的郡县一样交纳赋税.8,而秦舞阳奉地图柙.荆轲捧着装着樊於期头颅的匣子,秦舞阳捧着装着地图的匣子,按照顺序上前.9."北蕃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走到宫殿前的台阶下,秦舞阳脸色陡变浑身发抖,秦国大臣们感到奇怪.荆轲回头笑话秦舞阳,上前谢罪说:"他是北方蛮夷粗俗之人,不曾见过天子,所以振恐,希望大王宽恕他,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10,秦王展开地图,图卷展到尽头,匕首露出来.11、群臣皆愕大臣们都惊慌失措,突然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大家都失去了常态.12,非有诏召不得上.众多侍卫拿着武器都按照规定站在殿外,没有皇帝的命令谁也不准进殿.13,不中.荆轲受伤以后,就举起他的匕首来投刺秦王,没有击中.14,为什么您还因为被欺侮的怨恨,要去触犯秦王的逆鳞呢!15也,这叫作把肉放在饿虎经过的小路上啊,祸患一定不可挽救!16,行怨暴之怒,岂足道哉!何况象雕鸷一样凶猛的秦国,发泄〔对燕国〕仇恨残暴的怒气,难道用得着说吗!17,,,但他们的志向意图都很清楚明白,都没有违背自己的心愿,名声流传到后代,这难道是虚妄的吗!。
刺客列传实词总结
刺客列传实词总结基础知识《刺客列传》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
(摄:通“慑”,威慑,震慑2、荆轲嘿而逃去,遂不复会。
(嘿:通“默”,默默3、北购于单于,其后乃可图也。
(购:通“媾”,媾和,讲和4、太傅之计,矿日弥久,心惛然,恐不能须臾。
(惛:同“昏”,糊涂5、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
(说:通:悦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1、卫人谓之庆卿。
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
(之:到,往2、盖聂曰: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
((((曩者:过去,刚才不称:chen 不合 3、荆轲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
((((贤豪长者:贤士、豪杰和年高有德行的人 4、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楚三晋,稍蚕食诸侯。
且至于燕,燕君臣皆恐祸之(至。
且:将要5、秦地遍天下,擅巴、汉之饶,右陇、蜀之山,左关、崤之险,民众而士厉,(((兵革有余。
((擅:拥有,据有士厉:士兵士气振奋兵革:武器装备6、请入图之。
((入图:仔细地打算7、太傅之计,矿日弥久,心惛然,恐不能须臾。
((((((旷日弥久:延搁的日子太久旷日:空耗时日弥:延长须臾:顷刻8、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所在乎,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祸必不振矣~ ((寒心:提心吊胆委:放置蹊:小路振: 救,挽救9、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可乎, (因:通过10、乃造焉。
(造:拜访11、太子逢迎,却行为导,跪而蔽席。
((((却行为导:倒退着走,为田光引路。
12、即起,趋出。
(趋:小步快走13、偻行见荆卿,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
((偻行:弯腰曲背而行,形容老态14、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
(过:拜访15、王翦将数十万之众距漳、邺,而李信出太原、云中。
((将:率领距:抵,到达16、丹之私计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
(窥:示,引诱17、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纵,其破秦必矣。
高二语文刺客列传知识点
高二语文刺客列传知识点高二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阅读理解和文学常识,而在文学常识中,刺客列传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知识点需要我们关注和学习。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高二语文刺客列传的知识点。
一、《刺客列传》的作者和创作背景《刺客列传》是清代作家龚自珍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发表于红楼梦前传《稼盟录》中。
这部小说虽然在创作上有一些瑕疵,但是在文学价值上却有其独到之处。
龚自珍是一位早期的饱读诗书、对现实有较深思的文人,通过这部小说表达了他对人性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二、《刺客列传》的主要人物《刺客列传》的故事主要集中在两个主要的刺客人物身上,分别是阮剑秋和韩洪。
阮剑秋是一个有着刺客出身的文人,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曲折和坎坷,最终以悲剧收场;而韩洪则是一个刺客出身的青年,他具有刺客的冷酷和无情,但也渴望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以及社会的不公。
三、《刺客列传》的故事情节《刺客列传》的故事情节主要围绕着刺客们的命运和他们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展开。
小说通过描写刺客们的生活、情感以及对于死亡的独特理解,表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学。
四、《刺客列传》的主题思想《刺客列传》的主题思想主要体现在对人性和社会现实的思考上。
小说通过对刺客命运的叙述,揭示了社会不公和人性的复杂性。
同时,作者还通过对刺客的心理描写,表达了对于死亡、生命和意义的思索,并试图通过这些思考来寻求一种人生境界的抵达。
五、《刺客列传》的文学特点《刺客列传》在文学上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首先是其具有鲜明的个性风格,塑造了一系列饱含悲情和忧思的刺客形象;其次是其写作风格独特,既借鉴了古代文人笔法,又融入了现实主义的元素。
六、《刺客列传》的意义与影响《刺客列传》虽然在当时的文坛上并没有引起重大的反响,但是它对后世文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刺客列传》对后来的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在小说中描绘出了一种真实而深刻的社会现实;其次,《刺客列传》通过对人性的思考,引发了对于生命意义和价值观的思考,对于后来的文学创作也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
刺客列传[1] - 副本
秦廷行刺这一部分可分为几层?
计见秦王
顾笑武阳 秦廷搏击 倚柱笑骂 遇难去世
鉴赏刺秦场面的写作方法
(1)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人物 形象。荆轲“顾笑舞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 拄而笑,箕踞以骂”,读之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2)运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渲染气氛,衬托荆轲的英雄形 象。写“年十三”就杀人的秦舞阳“色变振恐”,衬托 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恐急”,“群臣惊愕”,“尽 失其度”,“不知所为”,衬托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 廷;最后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不怡良久”,这寥寥 数语,从反面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 (3)通过斗争双方的动作描写,展示生死搏斗的曲折过 程:荆轲“奉-取-发-把-持-逐-掷”,主动进攻未遂, 仍进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惊-起-拔-走-负-击-断”, 由惊慌失措转为有效反击,动作描写,层次分明。 (惊心动魄)
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①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 特点;给整个画面笼罩一层悲哀的色彩;②突出重点: 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 重点写慷慨悲歌;一曲壮歌抒发荆轲义无返顾的慷慨情 怀;③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 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嗔目, 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 ④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 感觉。⑤音乐渲染: 乐调由哀婉悲伤变徵之声转为慷 慨激昂的羽声,场面由悲向壮推进。 (慷慨悲壮)
当堂检测:
指出下列各句句式特点,并翻译。 1、今闻购将军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3、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4、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探索与发现:
荆轲刺秦是在什么样的形势下发生的? 荆轲刺秦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请用四字短语 概括) 秦廷行刺这一部分可分为几层? (请用短语概括)
刺客列传知识点
刺客列传知识点古今异义: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足为寒心:提心吊胆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困窘,走投无路太子逢迎,却行为导,跪而蔽席.行走/作为田先生不知丹之不肖持千金之资币物:用作礼物的丝织品愿大王少假借之.宽容家丈人召使前击筑.主人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放在心上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眼泪其明年,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第二年通假字:1.荆轲嘿而逃去2.诸侯服秦,莫敢合从3.秦王必说见臣4.右手揕其匈5.今太子迟之,请辞决6.燕王诚振怖7.燕王拜送书于庭8.而秦舞阳奉地图柙9.图穷而匕首现10.卒起不意11.乃引匕首以擿秦12.赐夏无且黄金二百溢13.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14.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15.北购于单于,其后乃可图也16.偏袒扼捥而进曰17.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18.举筑扑秦皇帝不中词类活用:1.盖聂怒而目之2.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3.荆轲和而歌于市中4.王翦将数十万之众距漳邺5.于是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6.天雨粟,马生角也7.皆白衣冠送之8.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1.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2.稍蚕食诸侯3.北有甘泉谷口与固4.南有泾渭之沃5.右陇、蜀之山,左关殽之险6.太子日造门下7.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8.怒发上冲冠9.倚柱而笑.箕踞以骂1.太子丹迟之2.群臣怪之3.太子丹患之1.太子丹受而舍之2.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1.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2.父母宗祖皆被戮没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一词多义1.奉命于危难之间2.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3.安得广厦千万间4.彼节者有间5.间以诗记所遭6.谗人间之可谓穷矣7.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8.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9.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10.侯生乃屏人间语曰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愿大王少假借之3.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4.假令仆伏法受诛5.汉人未可假大兵权1.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也不顾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3.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4.大行不顾细谨5.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6、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不知计之所出耳7.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1.帝感其诚2.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3.战败而亡,诚不得已1.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3.私见张良4.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意5.项王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
刺客列传滑稽列传知识点归纳25页PPT
谢谢!Leabharlann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刺客列传滑稽列传知识点归纳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刺客列传》导学案及答案 (苏教版高二选修)
《刺客列传》导学案及答案 (苏教版高二选修)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够翻译疑难句子,理解文意。
2.学习本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激烈的矛盾斗争中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
3.了解刺客的扶弱救危、不畏强暴、为达到刺杀目的而舍生忘死的侠义精神,及作者所欣赏的“士为知己者死”的刚烈精神。
学习重点和难点1.学习文言词汇、文言的活用、特殊句式知识,历练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本文的写人的艺术手法,了解作者的感情倾向。
学习方法诵读、积累、研习和探讨课时安排:3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背景知识1.《刺客列传》共写了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五个人,全文5000多字,单写荆轲就3000多字,表明荆轲是这篇作品的中心人物,通过荆轲,赞扬了刺客们的见义勇为、扶弱救危、不畏强暴的精神。
2.“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六年。
当时,秦在公元前230年灭韩,接着灭赵,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
地处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
当初,燕王为了结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做人质。
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
为了抵抗强秦的侵犯,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让秦王还回侵吞六国的土地;或者刺杀秦王,使秦国大乱,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了。
荆轲刺秦王失败后,秦大举攻打燕国,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二、预习要求1.为加点的字注音囊嗜酒和而歌雕鸷偻行揕淬濡染忤逆瞋目偏袒间进2.找出通假字,写出本字(1)荆轲嘿而逃去()(2)诸侯服秦,莫敢合从()(3)秦王必说见臣()(4)右手揕其匈()(5)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6)燕王诚振怖()(7)而秦舞阳奉地图柙()(8)图穷而匕首见()(9)卒起不意()(10)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11)赐夏无且黄金二百溢()(12)为人庸保()(13)吾囊者目摄之()(14)北购于单于,其后乃可图也()(15)偏袒扼惋而进曰()(16)举筑朴秦皇帝()3.参考注释并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刺客列传》【曹沫】形象:忠于鲁国、反抗暴齐手法:语言描写“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
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
(1)长短句结合(2)祈使句、判断句形象:勇武果敢不失其度手法:正侧面描写(1)动作描写(单音节动词连用)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2)语言描写(四音节短句)颜色不变、辞令如故(3)侧面描写桓公左右莫敢动【专诸】形象:忠诚坦率,有勇有谋手法:语言描写专诸曰:“王僚可杀也:母老子弱,而两弟将兵伐楚.楚绝其后、方今吴外困于楚,而内空无骨鲠之臣,是无如我何。
”形象:沉稳果决勇猛机智手法:动作描写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
既至王前,专诸擘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
形象:沉稳冷静,勇猛果敢手法:侧面描写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
夹立侍,皆持长铍。
【豫让】形象:忠义报主,舍生求名手法:语言描写“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
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雠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
”“欲为智伯报仇!”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
”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
“吾可以下报智伯矣!”“……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
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後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1)复笔:“报”(2)语气:感叹句、判断句——坚韧笃定(3)句式:整句对仗——坚定决绝(4)独白:剖白内心形象:忠义报主令人动容手法:侧面描写(1)语言侧面衬托: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
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
”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1、“义人”“贤人”——对其重义和贤良的肯定和赞扬。
(and “以子之才”)2、称呼:“彼”只是指代那个人,“子”则是古时的尊称。
可见赵襄子态度的渐变,侧面衬托出豫让的大义令人动容。
3、语气:“嗟乎……!”“矣”(2)动作侧面衬托:(复笔)卒释之去叹息而泣其友为泣曰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
形象:渴求知遇、尽忠求名手法:对比知我/尊宠/至於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VS无所知名/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
朋友质疑(反问句)VS豫让回复(肯定句、感叹句)形象:舍生取义、坚韧不拔手法:动作描写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遂伏剑自杀。
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於市VS 智伯甚尊宠之1、四音节短句——坚定果决2、动作的对比——巨大的牺牲坚定的决心3、单音节动词连用——英勇果决4、数词/副词的修饰——见图/果断决绝【聂政】形象:孝顺母亲(躬身养亲,孝悌为先)手法:正面描写聂政惊怪其厚,固谢严仲子。
严仲子固进,而聂政谢曰:严仲子固让,聂政竟不肯受也。
臣幸有老母,…..可以旦夕得甘毳(cui)以养亲。
亲供养备,不敢当仲子之赐。
臣所以降志辱身居市井屠者,徒幸以养老母;老母在,政身未敢以许人也。
(1)行为:固谢、谢、竟不肯受——语义的反复,坚定的拒绝(2)语言:老母、养亲、养老母——反复提及母亲,可见其孝顺形象:感于知遇手法:语言描写嗟乎!政乃市井之人,鼓刀以屠;而严仲子乃诸侯之卿相也,不远千里,枉车骑而交臣。
臣之所以待之,至浅鲜矣,未有大功可以称者,而严仲子奉百金为亲寿,我虽不受,然是者徒深知政也。
夫贤者以感忿(fen)睚眦之意而亲信穷僻之人,而政独安得默然而已乎!仲子所欲报仇者为谁?请得从事焉!”(1)语气:感叹词(1)对比:A 身份高贵和贫贱的对比B 厚遇与轻待的对比——愧于严仲子的厚遇而欲报之。
(2)句式:感叹句、反问句、判断句形象:舍生取义、大义担当手法:正面描写(1)动作(副词修饰):乃遂西至濮阳,见严仲子遂谢车骑人徒,聂政乃辞独行。
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2)语言(顶真的修辞突显其语言逻辑清晰,可见聂政严谨周密、谋略过人)今杀人之相,相又国君之亲,此其势不可以多人,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语泄是韩举国而与仲子为雠,岂不殆哉!”形象:勇猛手法:正侧面描写(1)正面描写(动词连用)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
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
(2)侧面描写“居处兵卫甚设,臣欲使人刺之,终莫能就。
”杖剑至韩,韩相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卫侍者甚卫。
【聂政姐姐】形象:为弟弟焦急哀痛手法:动作描写立起,如韩,之市伏尸哭极哀乃大呼天者三,卒於邑悲哀而死政之旁(1)单音节动词连用(2)动词修饰(极、大)形象:轻身重义、刚烈决绝手法:正侧面描写(1)语言描写“是轵深井里所谓聂政者也。
”妾其奈何畏殁身之诛,终灭贤弟之名。
(2)侧面描写大惊韩市人。
“非独政能也,乃其姊亦烈女也。
”“无濡忍之志,不重暴骸之难,必绝险千里以列其名”——轻身重义的烈女【严仲子】形象:虚伪手法:语言描写“臣有仇,而行游诸侯众矣……岂敢以有求望邪!”严仲子具告曰:“臣之仇韩相侠累,侠累又韩君之季父也.”形象:心胸狭窄,利用他人手法:侧面描写(带有讽刺的语气)“夫贤者以感忿(fen)睚眦之意”“严仲子乃察举吾弟困污之中而交之,泽厚矣,可柰何!”“嗟乎,严仲子知吾弟!”【荆轲】形象:沉稳有谋手法:语言描写今行而毋信,则秦未可亲也。
“往而不返者,竖子也!且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彊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补充:荆轲和樊于期的对话:形象:坦诚有礼沉稳有谋手法:语言描写(问句)荆轲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今闻购将军首金千斤,邑万家,将柰何?”荆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者,何如?”荆轲曰:“原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王,秦王必喜而见臣,……将军岂有意乎?”形象:讲守信义刚烈决绝手法:正面描写(1)语言描写“微太子言,臣原谒之。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2)动作描写遂发形象:直率坦诚手法:动作描写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荆轲怒,叱太子曰:“何太子之遣?「易水送别」形象:悲怆苍凉慷慨激昂手法:侧面描写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士皆垂泪涕泣。
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复为羽声慷慨,(1)环境烘托A视觉(颜色)B听觉(音乐)(2)人物衬托形象:大义决绝视死如归手法:正面描写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於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1)语言描写(2)动作描写形象:沉着冷静机智从容手法:对比荆轲顾笑舞阳,前谢曰:“北蕃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慴。
原大王少假借之,使得毕使於前。
”“年十三杀人”的秦舞阳“至陛,秦舞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荆轲顾笑舞阳,前谢曰……形象:果敢沉稳从容凛然手法:动作神态描写“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zhen)之。
”——“荆轲逐秦王”——“以故荆轲乃逐秦王。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不中,中桐柱。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1)句式:整句、左右对仗(2)单音节动词连用(3)复笔(4)倚而笑、踞以骂形象:果敢沉稳从容凛然手法:侧面描写“自引而起,袖绝。
拔剑,剑长,操其室。
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秦王环柱而走。
”“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群臣皆愕,卒(通“猝”)起不意,尽失其度。
”(1)反应迅速:单音节动词(引而起)(2)紧张慌乱:二三言的短句,语言短促,气氛紧张(3)狼狈:复笔(惶急、环柱走)【秦王】形象:贪婪凶狠残暴手法:动作描写“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
”【太子丹】形象:急功近利心胸狭隘手法:语言描写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
归而求为报秦王者,国小,力不能。
“柰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太傅之计,旷日弥久,心惛然,恐不能须臾。
形象:妇人之仁怯懦无知手法:语言描写(1)正侧面描写夫樊将军穷困於天下,归身於丹,丹终不以迫於彊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是固丹命卒之时也。
”“樊将军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原足下更虑之!”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
(3)侧面描写“夫行危欲求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後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形象:看似谦恭有礼,实则不善用人、手法:正面描写(1)对待田光太子逢迎,卻行为导,跪而蔽席。
田光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原先生留意也。
”太子送至门,戒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原先生勿泄也!”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有顷而后言曰:“丹所以诫田先生毋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谋也。
今田先生以死明不言,岂丹之心哉!”(2)对待荆轲荆轲坐定,太子避席顿首曰:“……此丹之上原,而不知所委命,唯荆卿留意焉。
”太子前顿首,固请毋让,然後许诺。
於是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
太子日造门下,供太牢具,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適其意。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轲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改悔,乃复请曰:“日已尽矣,荆卿岂有意哉?丹请得先遣秦舞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