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础》新教学大纲.doc

合集下载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一)教材特点1.本课程采用“面向 21 世纪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电子电工类系列教材”《电工基础》主编白乃平。

社优秀畅销书一等奖3.由白乃平教师主编的《电工基础》教材已被“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确定为全国职业教育教材 , 最近即将出版2.由白乃平教师主编的《电工基础》教材于 2019 年 9 月获第六届全国高校出版(二)参考文献1.邱关源电路(第三版,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 徐国凯电路原理(第一版)机械工业出版社3. 姜钧仁,李礼勋电路基础(第一版)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4. 范世贵电路基础(第一版)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5. 张洪让电工基础(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6. 陈正岳电工基础(第一版)水力电力出版社7. 俞大光电路及磁路(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8. 李瀚荪电路分析(修订本上、下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9. 江泽佳电路原理(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0. 周孔章电路原理(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1. 高希和电路基础冶金工业出版社12. 蔡元宇电路及磁路(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电工基础》教学大纲(电专业使用)一、课程的性质、任务、要求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是从事电类专业的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在明确基本电磁现象的基础上,掌握电路和磁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分析、计算的基本方法,并能正确使用常用的电工仪表。

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从事技术工作准备必要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1. 深刻理解电路模型、电流和电压的基本概念,并正确建立有关参考方向的概念;熟练掌握电阻元件、电容元件、电感元件的参数及其电压、电流关系;熟练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及其应用。

2. 深刻理解等效的概念,熟练掌握电阻的串、并、混联等效电阻的计算;了解△形和 Y 形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掌握两种实际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

《电工学基础》教学大纲(马智刚教授)

《电工学基础》教学大纲(马智刚教授)

《电工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工学基础》课程编码:英文名称:Basic Electrotechnics学时:40 其中实践学时:10 学分:2.5适应层次:高职专科开课学期:第一学期适用专业:油气储运技术,油气储运技术专业(销售与运行管理)课程类别:理论+实践课程性质:必修课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一、课程性质及目的该课程是研究电工基本理论和电路基本分析方法在技术领域中应用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油气储运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

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及电工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电路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和实验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牢固基础。

二、课程内容及学习方法(二)实践内容及要求:总体目标:通过实验,使学生熟悉电气工程最基本的仪器、仪表和电气设备,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制作实际电路的动手能力和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掌握油库常用电工仪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三)学习方法及建议:1.做好课前预习2.上课做好笔记,尤其是教科书上没有的内容和重要例题。

3.课后对照教师的PPT课件整理笔记,同时消化当天的内容。

4.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作业本发下来后要及时更正错误。

5.每章学完后要做一个小结,课程完成后要有最后的总结,同时注意知识的系统梳理,尤其是电路分析中一题多解的方法。

三、章节安排及课程学时分配(见表)四、课程习题要求1.课后习题必须按时独立完成。

2.格式:书写要求工整,电路图用铅笔画出,放在作业本左方;书写用钢笔或签字笔,安排在作业本右方。

3.解题步骤必须详细。

五、课程的实验实训与要求六、课程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平时成绩10%、实验成绩10%、试卷成绩80%)七、课程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一)教材:教材名称:《电工技术》(高职高专机电一体化专业系列教材。

)主编:包中婷,出版者: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年2月(二)主要参考书:教材名称:《电工技术》(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电类基础课规划教材。

《电工技术基础》教学大纲.doc

《电工技术基础》教学大纲.doc

《电工技术基础》教学大纲一、本大纲编写的依据是《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实验总学吋:16学时学分:0.5二、适用专业:模具专业、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机电一体化专业、港口物流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等。

三、考核方式及评定标准:1、实验预习10%;2、实验操作15%;3、实验报告15%;4、实验纪律10%;5、实验考试50%四、配套的实验教材或自编指导书:《电工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五、实验项H概述与学时分配:实验一:叠加原理2学吋(-)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类别:学科基础(三)每组人数:1人(四)实验戸的和实验能力要求: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

(五)实验内容:用DG05挂箱的“基尔夫定律/叠加原理”线路。

1.将两路稳压源的输出分别调节为12V和6V,接入6和E处。

2.令IL电源单独作用(将开关冷投向6侧,开关仏投向短路侧)。

用直流数字屯压表和毫安表(接电流插头)测量各支路电流及各电阻元件两端的屯压。

3.令IL电源单独作用(将开关&投向短路侧,开关仏投向侧),重复实验步骤2的测量和记录。

4.令U】和氏共同作用(开关Ki和K?分别投向IL和5侧),重复上述的测量和记录5.将氏的数值调至+ 12V,重复上述第3项的测量并记录6.将R5(330Q )换成二极管1N4007 (即将开关&投向二极管TN4007侧), 重复1〜5的测量过程7.任意按下某个故障设置按键,重复实验内容4的测量和记录,再根据测量结果判断出故障的性质。

(六)主要仪器设备:(七)所在实验室:电路分析基础实验室(-)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二:戴维南定理2学时(-)实验类别:学科基础(三)每组人数:1人(四)实验H的和实验能力要求“1.验证戴维南定理的正确性,加深对该定理的理解。

2.掌握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一般方法(五)实验内容:1.用开路电用、短路电流法测定戴维南等效电路的Uoc、R。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

《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课程中文名称:电工基础课程英文名称:Eelectrical basic theory课程性质: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必修课考核方式:考试(考试课成绩按百分制记载,考查课成绩按五级分制记载)开课专业:理工科各专业开课学期:3总学时:64(其中理论56学时,实验8学时)总学分:4二、课程目的本课程是高等本科院校理工类专业的一门大类平台课,教授工科各专业必备的最基本的电学基础知识。

目前,电技术应用十分广泛,发展迅速,并且日益渗透到其他学科领域,促进其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分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的特征和分析方法,掌握电路暂态过程的规律及时域解法。

为今后进一步加深学习和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教学基本要求(含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使学生掌握电路基本理论及分析方法,建立良好的理论基础,具备最基本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应体现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第一章电路模型、物理量及基本分析方法(16学时)1.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6学时):熟练掌握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和功率;熟练掌握基本电路元件、独立源和受控源的定义与性质;熟练掌握基尔霍夫定律。

2.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和化简(4学时):熟练掌握电路的等效变换方法(含电阻Y- Δ联接的等效互换,有源支路的等效互换)。

3.电路分析方法和电路定理(6学时):掌握支路电流法;熟练掌握节点电压法;熟练掌握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和最大功率的传输。

第二章单相正弦交流电路(16学时)1.正弦电路的稳态分析(8学时):掌握正弦量的相量表示,电路元件方程的相量表示,复阻抗、复导纳,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熟练掌握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方法;熟练掌握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及其计算和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2.互感电路和谐振电路(8学时):掌握互感元件、联接及去耦等效,熟练掌握含互感电路的分析方法;掌握串联和并联谐振电路的特点,熟练掌握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及品质因数的计算方法。

中职《电工基础》教学大纲

中职《电工基础》教学大纲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一、说明1. 课程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技工学校电气维修专业和企业供电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主要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定律,磁场和电磁感应,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以及实验技能。

2.课程的任务和内容本课程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电工基础知识的教育,为学习专业课和实际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

通过讲授、实验等手段,使学生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掌握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和实验技能。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加强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

(2)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

二、学时分配表三、课程的内容与要求序言教学要求:1.了解电能和电工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2.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教学内容:1.电能的特点和应用,电工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2.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3.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教学建议:讲课时应结合专业的特点,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定律教学要求:1.理解熟悉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的定义、单位及方向规定。

2.熟悉参考方向和实际方向的关系。

3.掌握欧姆定律。

4.熟悉电功、电功率的概念。

教学内容:§1—1电路及电路图一.电路及电路的组成二.电路图三.电路的工作状态§1—2 电流一.电流的形成二.电流的方向三.电流的大小四.电流的密度§1—3 电压与电位一.电压二.电位三.电压与电位的关系§1—4电动势一.电动势二.电动势与端电压的关系§1—5电阻与电导一.电阻二.电阻定律三.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四、常用电阻五、电导§1—6欧姆定律一.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二.电压、电流关系曲线三.全电路欧姆定律四.电源的外特性§1—7电路中各点电位的分析一.电位的计算二.电路中两点电压的计算§1—8电功与电功率一.焦尔定律二.电功三.电功率实验一:电路中电位的计算实验二:欧姆定律的验证教学建议:教学中注意使学生加强对概念及定义的理解和欧姆定律的应用。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高级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高级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一、说明1、课程性质和内容本课程职业高中电器维修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主要内容包括;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简单直流电路的计算,复杂直流电路的分析,磁场与磁路,电磁感应,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正弦交流电路,三相正弦交流电路,晶体二极管及整流滤波电路,晶体管及其放大电路等。

2、课程的主要任务和要求本课程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提供必要的电工基础理论知识的教育,为学习专业课很实际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

通过讲授、实验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掌握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和实验技能。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加强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很实验动手能力。

(2)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二、学时分配表三、课程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电路基本概述和基本规律教学要求:1.理解并熟悉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的定义、单位及方向的规定。

2.熟悉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的关系。

3.掌握欧姆定律。

4.熟悉电功、电功率的概念。

5.熟练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电路及电路模型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电路元件基尔霍夫定律第二章直流电阻电路的分析与计算教学要求:1.熟悉串联、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掌握其计算方法,对简单的混联电路能进行分析计算。

2.熟悉电阻的△-Y等效变换的基本规律。

3.熟练掌握支路分析法节点分析法、网孔分析法的知识。

4.熟练掌握叠加定理。

5.熟练掌握并综合运用戴维南定理。

教学内容:电阻的△-Y等效变换电路中电位的计算支路分析法节点分析法网孔分析法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第三章单相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教学要求:1.掌握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2.掌握简单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方法。

3.熟悉复杂单相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正弦量的向量表示法正弦交流下的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简单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复杂单相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单相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谐振电路第四章三相交流电路教学要求:1.熟悉三相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对称三相交流电路的分析。

电工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电工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电工基础》实验教学大纲一、本大纲适用于荆州职业技术学院三年制机电一体化专业。

总学时:16学时二、课程的性质、地位、任务电工实验是高职高专电工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

实验的目的不仅仅是验证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对学生进行电工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掌握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后续的专业课实验和生产实践打下基础。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实验的基本要求是让学生自己独立实验,会利用理论知识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能进行误差分析。

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实验手段与实践技能,掌握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四、实验技能规范了解实验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按实验要求正确连接电路和仪器,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并按电路原理分析实验结果,误差分析准确,具有严谨的学习态度,认真、踏实、一丝不苟的科学作风。

五、考核办法实验操作占实验课程的50% ,实验报告占实验课程的50%。

实验课程占这门课程成绩的30%。

六、实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实验一万用表及实验台的使用(2学时)1、实验目的1)熟悉实验台,掌握实验台的工作特性。

2)学习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3)学会用伏安法测电阻。

2、实验主要设备直流稳压电源0~50V,交流电源0~220V,万用表一块,各阻值电阻5只,导线若干。

3、实验步骤1)熟悉实验台,掌握实验台的工作特性。

2)利用万用电表电阻挡,测量电阻。

把万用电表转换开关放在电阻挡上,选择适当的量程。

量程选定后,测量前将两个表笔短路,调节调零旋钮,使指针在电阻刻度的零位上。

然后,将两个表笔分别与电阻两端相接,读出电阻的读数,记于表1—1中。

3)利用万用电表直流电压挡测量直流电压。

把万用电表转换开关放在直流电压挡上,根据直流电压的大小,选择适当的量程,将两个表笔分正、负与被测电压正、负极相并联,读出电压读数,并记于表1—2中。

R RR图 2-4(a )(b)4) 利用万用电表交流电压挡测量交流电压。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资料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资料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传授电工基础知识的专业课。

主要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定律、磁场和电磁感应,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以及实验技能。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本课程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电工基础知识的教育,为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和实际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

通过讲授、实验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掌握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和实验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能识读和分析简单交、直流电路;了解电流、电压、电位、电阻、电容、电能、电功率等基本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了解通电直导线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以及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理解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

(3)了解单相交流电、三相交流电的产生及其特点;掌握正弦交流电的解析式表示法、波形图表示法和相量图表示法;会用相量图分析计算简单交流电路。

(4)掌握三相四线制电源的线电压和相电压的关系;掌握三相对称负载星形和三角形连接时,负载相电压、线电压、相电流和功率的计算方法,理解中性线的作用。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年龄特点,教学中应特别注意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

(2)教学过程要本着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由具体到抽象讲授知识,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充分运用实物、教具、挂图和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加强直观性教学力度。

(4)要注重对学习效果的评估,完善各阶段的评估体系和方式。

二、学时分配表课程内容与要求一电路基础知识教学要求1.了解电路的组成;掌握电流、电压、电位的基本概念和一般计算。

2.了解电阻和电导的概念,以及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3.理解电源电动势的概念,掌握欧姆定律,了解电路的3种基本状态。

4.理解电能与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功率的计算。

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电子电工、电气及仪表专业适用周数:54课时南京化工技师学院2《电工基础》教学大纲一、性质和任务(一)课程的性质《电工基础》是机电类技术专业学生必修的最重要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能熟练掌握交、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分析计算方法,并通过在计算机屏幕上模仿真实实验室的工作台,绘制电路图需要的元器件、利用软件里的测试仪器可以实时测量和显示数据;还可利用EWB软件丰富的电路元件库,实现多种电路的设计和分析,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为学习有关的后续专业课、进一步接受新的科学知识以及考工(中级维修电工)拿证和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1.课程的主要任务本课程是高级技工学校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主要任务是通过各个教学环节,运用EWB仿真实验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电工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定律和基本分析方法;掌握简单交、直流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技能。

使学生具备从事电子电工类专业所需的电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日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学会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定理)、基本理论。

2.学会电路分析和计算的一般方法;3.会说出基本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电路的基本作用;4.对单相和三相照明电路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熟悉其组成、接线及工作状态;5.能利用EWB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验证电路的基本定律(定理);6.学会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

(二)能力目标1.具有分析电路一般问题的能力和电路的基本操作技能。

2.具有识读电路图,绘制电路图,计算电路基本物理量的能力。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电工基础》是一门电气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基本分析方法,具备一定的电路分析和计算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从事电气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如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等。

掌握电路的基本定律,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

熟悉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如支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等。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简单直流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

能够正确使用电工仪表进行电路参数的测量。

具备初步的电路故障诊断和排除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一)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1、电路和电路模型介绍电路的组成和作用。

讲解电路模型的概念和建立方法。

2、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定义电流和电压的概念。

说明电流和电压参考方向的设定及其意义。

3、电阻元件和欧姆定律介绍电阻元件的特性。

讲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应用。

4、电源和电动势介绍电源的作用和种类。

讲解电动势的概念和电源的工作原理。

5、基尔霍夫定律阐述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通过实例讲解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

(二)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1、电阻的串联、并联和混联讲解电阻串联、并联和混联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举例说明电阻串并联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

2、支路电流法介绍支路电流法的解题思路和步骤。

通过实例进行支路电流法的求解练习。

3、节点电压法讲解节点电压法的原理和适用范围。

运用节点电压法解决电路问题。

4、叠加定理阐述叠加定理的内容和应用条件。

利用叠加定理分析多电源电路。

5、戴维南定理介绍戴维南定理的概念和求解方法。

运用戴维南定理化简复杂电路。

(三)交流电路1、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讲解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幅值、角频率、初相位)。

农村电工基础教学大纲

农村电工基础教学大纲

农村电工基础教学大纲
一、引言
农村电工是农村电气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他们负责安装、维护和修理农村的电力设备,确保农村居民的供电安全。

为了
提高农村电工的技能水平,制定一份全面的基础教学大纲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为农村电工的培训提供一个清晰的指南,涵盖了必要的
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二、教学目标
农村电工基础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以下核心技能:
1. 掌握电力基础知识,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
2. 理解电路的原理和组成;
3. 学会使用常见的电工工具和设备,如安装、维修电线、电
路开关等;
4. 掌握安全操作规范,遵守相关电气安全法规;
5. 具备独立解决常见电气故障的能力;
6. 熟悉农村电力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三、课程内容
1. 电力基础知识
- 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和计量单位;
- 电池、电源和电路的基本原理;
- 交流电和直流电的区别和应用。

2. 电路组成与分析
- 电路元件的基本种类和功能;
- 简单电路的组成与分析;
- 串联、并联和混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3. 电工工具和设备的使用
- 常见电工工具和设备的名称和用途;
- 安装、维修电线和电路开关的步骤和技巧; - 安全使用电工工具和设备的注意事项。

《电工基础》教案教学重点及学时安排

《电工基础》教案教学重点及学时安排

《电工基础》教案教学重点及学时安排课程名称:电工基础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工基础的知识和技能,了解电工安全操作规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1.电工基础知识概述
2.电路基本元件及其特性
3.电路分析基本方法
4.电路定理及其应用
5.电源、变压器及其性能
6.交、直流电动机原理及其性能
7.电气安全及常见故障处理
教学重点:
1.电路基本元件及其特性
2.电路分析基本方法
3.电源、变压器及其性能
4.交、直流电动机原理及其性能
5.电气安全及常见故障处理
教学难点:
1.电路定理及其应用
2.电源、变压器及其性能
3.交、直流电动机原理及其性能
教学方法: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

教学资源:教科书、课件、实验器材等
学时安排:
第一周:
1.电工基础知识概述
2.电路基本元件介绍及特性分析
第二周:
3.电路分析基本方法
4.电路定理及其应用
第三周:
5.电源、变压器性能及应用
6.交流电动机原理与性能
第四周:
7.直流电动机原理及性能
8.电气安全及常见故障处理
第五周:
9.实验操作及案例分析
10.课程总结与学习反思
教学评估:考试、实验报告、作业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84课时)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84课时)

《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电工类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

它主要讲授简单、复杂直流电路,磁场与磁路,电磁感应,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非正弦交流电等方面的概念,性质,特点等的电工基础理论和电路分析方法。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工学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基层水利单位有关电工学方面的实际问题。

同时,为后续有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进而使学生具有解决基层水利单位水电施工、运行、管理、维修等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可使学生能:(1)掌握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物理量,基本定律和定理。

掌握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和一般计算方法。

(2)掌握电磁感应定律以及电感器的基本特性。

了解自感应和互感应现象以及磁场能量的意义。

(3)掌握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参数及单相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计算方法。

(4)了解知道谐振电路的谐振特性,谐振条件,熟悉谐振曲线及通频带概念。

(5)了解静电场,电容与电容器,恒流磁场及变压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6)了解三相正弦交流电路中三相电源,三相负载的联接方法,知道其中线的作用,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

(7)了解谐波分析法、过渡过程的基本概念。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绪言教学内容:电工基础课的研究对象、电能的特点和应用。

电工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征要作用。

课程和性质、任务、基本要求及与本专业的关系。

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教学要求:了解电工技术在国民经济的作用,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第一章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教学内容:§1-1 电路的概念§1-2 电流和电流密度§1-3 电位与电压§1-4 电动势§1-5 电阻与电导§1-6 欧姆定律§1-7 电功与电功率§1-8 焦耳定律§1-9 电路的三种状态教学要求:1、了解电路的组成,理解有关基本物理量的意义,熟记它们的单位和符号;2、熟练掌握欧姆定律及应用;3、熟练掌握电阻的串联、并联和混联电路的特点及其应用;4、了解电流热效应的应用及危害,了解负载额定值的意义;5、了解电路的三种状态。

电工教学大纲2024

电工教学大纲2024

引言概述:电工教学大纲(二)是针对电工专业学生设计的一份教学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电工知识和技能培训。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进行阐述,分别是电工基础知识、电路分析与计算、电气设备与安装、电气控制技术和电气维修与故障排除。

正文内容:一、电工基础知识1.电工职责和职业道德要求2.电工工具和设备的使用与维护3.电工安全知识和安全操作规范4.电气元件和电路基础知识5.电气符号和图形表示法二、电路分析与计算1.电阻、电流、电压的关系和欧姆定律2.阻抗和复数运算在电路中的应用3.直流电路分析和计算方法4.交流电路分析和计算方法5.电路定理和网络定理的应用三、电气设备与安装1.电气设备的分类和特点2.电气设备的选型、安装与调试3.电气系统的配电与接线4.电气设备的维护和保养5.电气设备的故障排除与修理技巧四、电气控制技术1.电气控制元件和电气图纸的理解2.电气控制电路的设计和调试3.电动机的控制和保护4.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应用与编程5.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原理和应用五、电气维修与故障排除1.电气故障的种类和原因分析2.电气设备的故障检修和排除方法3.电气测试仪器和诊断工具的使用4.电气维修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案5.预防性维护和周期性检修的重要性总结: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电工知识和技能培训,并重点培养学生的电工安全意识、电路分析和计算能力、电气设备安装和维修技能以及电气控制理论和实践能力。

希望通过本教学大纲的实施,能够培养出具备扎实电工专业知识和高水平技能的电工人才,为电工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其教学目标主要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电工与电子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学会运用本书的相关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2、学会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的基本分析和计算方法3、掌握二极管以及简单直流电源电路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4、学会二极管电路的基本分析和计算方法5、掌握三极管及基本放大电路和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

6、学会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和集成运放的分析和计算方法7、掌握门电路及触发器电路的基本性能和基本分析方法。

8、掌握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简单计算方法9、掌握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10、掌握低压电器的基本结构、基本性能和主要工作原理11、掌握电动机基本控制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二)、能力目标1、具有正确使用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电流表、电压表、万用表、示波器等)的能力2、具有正确测量基本电学量(电阻、电流、电压、电功率、电能)的能力3、具有正确识读和分析常用电工电子电路图,并完成有关电路参数计算的能力(三)、素质目标1、从事本专业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熟悉本行业相关的知识。

2、能够熟练基本操作,具有良好的顾客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

3、具有良好的体质和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协作的团队精神。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直流电路[教学目的](一)、掌握直流电路的组成及电学量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一)、什么是直流电(二)、电学量的关系[教学重点](一)、运用基尔霍夫定律分析复杂直流电路[教学建议](一)、以说教授课为主,采用演示方法。

(二)、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第二章正弦交流电路[教学目的](一)、了解正弦交流电的基本知识(二)、掌握单一参数的正弦交流电路的规律(三)、掌握RL串联电路的分析和计算方法(四)、掌握三相交流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教学内容](一)、正弦交流电的基本知识(二)、正弦交流电路的规律(三)、RL串联电路的分析和计算方法(四)、三相交流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教学重点](一)、掌握三相交流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二)、掌握RL串联电路的分析和计算方法[教学建议](一)、以说教授课为主,采用演示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0210Z适用专业:机电技术应用课程类别:专业课开课时间:第一学期总学时:108 课堂教学总学时:54 实训教学总学时38机动16总学分:4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职业技术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C主要内容包括;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简单直流电路的计算,复杂直流电路的分析、计算,磁场与磁路,电磁感应,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正弦交流电路,三相正弦交流电路,单相交流电路,晶体二极管及整流滤波电路,晶体管及其放大电路, 电阻、电感、电容等基本元件的使用与检测,电气原理图的识读,电工基本操作T•艺和安金知识和电工技能技术规范,电工基本技能等。

本课程是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基础科目,是完成电工考证的必备知识。

三、相关课程的衔接《电工基础》课程与《物理》、《维修电工初级》、《维修安装电工》等课程知识相衔接,一般要求学生先学习《物理》电学相关基础知识,在进行《电工基础》课程的学习,然后进一步学习《维修电工初级》、《维修安装电工》等课程的学习。

预修课程:《物理》电学并修课程:《电工仪表与测量》四、课程教学的目的本课程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提供必要的电工基础理论知识的教育,为学习专业课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

通过讲授、实验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掌握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算能力和实验技能。

1.要求学生熟悉并正确使用常用配电设备、电工仪表、电工工具;2.熟悉并能正确进行导线的连接和恢复绝缘,以及照明灯具、开关与插座的安装;3.初步具有识读一般电气原理图、电气布置图和电气安装接线图的能力;4.初步掌握电工基本操作工艺和基本安全知识,了解与电工技能有关的技术规范;5.正确识别和检测常用的电子元器件,掌握电子技术基本操作技能,掌握手工焊接技术及电子元器件安装与调试;6-能绘制、识读一般复杂程度的电子工程图样,能看懂并能绘制电子产品装配草图。

五、课程教学内容(实训内容)及教学安排第一章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或实训序号、实训名称及项目)教学目标1.理解并熟悉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的定义、单位及方向的规2.熟悉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的关系。

3.掌握欧姆定律,会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分析计算。

4.熟悉电功、电功率的概念,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方法讲授、探究、小组实验法教学重点欧姆定律、电功与电功率计算教学难点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计算教学时数8课时本章8学时,其中课堂教学6学时,实训教学2学时。

教学安排§ 1-1电路的基本概念一、屯路的组成二、电路图§ 1-2电荷与电流一、电荷及其相互作用二、电流及其方向三、电流强度四、电流密度§ 1-3电位与电压一、电压二、电位三、电压的方向§ 1-4电动势一、电源电动势的产生二、电源电动势与电源端电压的关系三、电动势与电压的不同点§ 1-5电阻一、电阻二、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1-6欧姆定律一、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二、全电路欧姆定律三、电路的工作状态§ 1-7电功与电功率一、电功二、电功率§ 1-8焦耳定律一、焦耳定律二、负载的额定值实训安排实训1:练习使用测电笔和万用表2学时教学环境要求电工焊接实训室,准备每组测电笔一支、万用表一个,分成 15组实训目标学生掌握测电笔、万用表的使用实训内容测电笔与万用表的使用教学实施建议安排最小2课时时间实训第二章简单直流电路的计算教学目标1.熟悉串联、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掌握其计算方法,对简单的混联电路能进行分析计算。

2.熟悉屯桥的平衡条件。

3.掌握基尔霍夫定律、能进行简单计算4 .能运用叠加原理与电源等效变换进行分析并能进行简单计算教学方法讲授、实验探究法教学重点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理解与简单运用计算、屯压源屯流源等效变换教学难点同上教学时数20本章20学时,其中课堂教学18学时,实训教学2学时。

教学安排§2-1电阻的串联电路一、电阻串联二、串联电路的性质§2-2电阻的并联电路一、电阻并联二、并联电路的性质§2-3电阻的混联电路一、混联电路二、混联电路的化简三、混联电路计算举例四、混联电路计算要点§2-4电路中各点点位的计算一、零电位的选择二、电位的计算三、电路中任意两点间的电压的计算方法§2-5电桥的平衡条件一、电桥电路二、电桥平衡条件三、电桥电路应用举例§2-5基尔霍夫定律§ 2-6叠加原理§2-7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2-8戴维南定律实训安排实训2:直流电阻电路故障的检查2学时教学环境要求电子焊接实验室,有电子实验板实训目标学生会用万用表进行电路板电压、电流等测量并能进行电路故障排除实训内容电子电路的测量与故障排除教学实施建议学生分组实训,教师指导第三章电容器1.熟悉电容器的基本概念、及串、并联知识。

2.熟悉电容器的放电过程,了解RC电路的暂态过程。

3.了解常用电容器及电容器的检测方法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学生分组实验法教学重点电容的作用与测量方法教学难点电容测量与工作原理教学时数6课时本章6学时,其中课堂教学2学时,实训教学4学时。

教学安排§3-1屯容器与屯容§3-2电容器的选用与连接§ 3-3电容器的充放电实训安排实训3:电容器的选用、连接及测量4学时教学环境要求电子焊接实骑室,电路板与电容器,万用表或电容测试仪实训目标学生会用仪表判断电容,明白电容充放电原理实训内容电容容量识读与测试,极性判断教学实施建议项目教学,小组分组实验第四章磁场与电磁感应教学目标1・熟悉磁场的基本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C2.了解铁磁物资的磁化和分类3 .掌握磁场对电流的作用4.理解磁动势和磁阻的概念,掌握磁路中的欧姆定理5 .理解电磁感应原理,自感与互感现象教学方法讲授,探究法教学重点电磁感应,自感,互感教学难点同上教学时数16本章16学时,其中课堂教学14学时,实训教学2学时。

教学安排§ 4-1磁场一、磁的基本现象二、磁场与磁力线三、电流的磁场§ 4-2磁通量与磁感应强度一、磁通二、磁感应强度§ 4-3磁导率与磁场强度一、磁导率二、磁场强度三、通电导体产生的磁场§ 4-4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一、磁场对载流直导线的作用二、磁场对通电线圈的作用§ 4-5磁化与磁性材料一、铁磁物质的磁化二、磁滞回线§ 4-6自感一、自感现象二、自感系数三、线圈自感的计算四、自感电动势五、电感线圈中的磁场能量§4-7互感§ 5-3互感一、互感现象二、互感系数三、互感电动势四、互感线圈的同名端§ 5-4涡流§4-8磁路欧姆定律实训安排实训4:电磁感应现象与铁磁材料2学时教学环境要求电子焊接实验室,电磁感应演示仪,铁磁材料实训目标学生了解电磁感应现象,认识磁性材料实训内容电磁感应现象,铁磁材料分类教学实施建议学生自主探究第五章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1 .了解正弦交流电的产生,深刻理解正弦交流电的特性,特别是三要素以及相位差的概念。

2.掌握正弦交流电的各种表示方法以及相互间的关系。

3.会用矢量图分析和计算简单的交流屯路。

4.掌握串、并谐振屯路的条件利特点,以及谐振电路选择性和品质I大I数的关系05.理解交流电路中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和功率因素的概念明确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并掌握用并联电容器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6.了解电阻、电感和电容三个元件在交流电路中的实际情况。

教学方法小组探究,项目教学,讲授法教学重点交流电路基本概念,RLC串、并联电路特性与计算方法教学难点交流电路基木概念,RLC串、并联电路特性与计算方法教学时数本章20学时,其中课堂教学16学时,实训教学4学时。

教学安排§ 5-1正弦交流电动势的产生§5-2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一、周期、频率、和角频率二、瞬时值与最大值三、初相角四、交流电的相位差§5-3交流电的有效值一、有效值的概念二、有效值的确定三、有效值与最大值的关系四、交流电的平均值§5-4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方法一、解析法二、曲线法三、旋转矢量法四、同频率正弦交流电的加减运算§5-5纯电阻电路一、电压与电流的关系二、功率§5-6纯电感电路一、电流与电压的相位关系二、电流与电压的数量关系三、电路的功率§5-7纯电容电路一、电流与电压的相位关系二、电流与电压的数量关系三、电路的功率§5-8电阻、电感、电容的串联电路一、电流与电压的相位关系二、电压间数量关系三、R-L-C串联电路的两个特例§5-9串联谐振电路一、串联谐振的条件二、串联谐振电路的特点三、串联谐振电路的特点§5-10电阻、电感、电容的并联电路一、电流与电压的相位关系二、中电流与电压的大小关系三、R-L-C并联电路的两个特例四、R-L-C并联谐振电路§ 5-11感性负载与电容的并联电路一、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二、并联谐振§5-12交流电路的功率一、功率因数的概念二、提高功率数的意义三、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5-13交流电路中的实际元件一、电阻器二、电感线圈三、电容器实训5-1: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2学时教学环境要求电子焊接实验室电子实验平台实训目标学生熟悉电子仪器的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实训内容学生常用电子仪表的使用教学实施建议学生进行分组实验,独立对电路进行测试实训5-2:用示波器观察正弦交流电2学时教学环境要求电子焊接实验室电子实验平台双踪示波器实训目标学生熟悉电子仪器的使用,用示波器观察交流电等实训内容学生常用电子仪表的使用示波器的使用教学实施建议学生进行分组实验,独立对电路进行测试、观察实训5-3:用示波器观察单相交流电,电路元件的串、并连接,日光灯的安2学时教学环境要求电子焊接实验室电子实验平台双踪示波器日光灯灯座等实训目标学生熟悉电子仪器的使用,用示波器观察交流电,会安装日光灯电路等实训内容学生常用电子仪表的使用示波器的使用口光灯安装教学实施建议学生进行分组实验,独立对电路进行测试、观察独立安装日光灯电路实训5-4:LC串、并联谐振电路2学时教学环境要求电子实验平台双踪示波器谐振电路实验套件实训目标学生熟悉电子仪表的使用,用示波器观察交流电,观察电路谐振现象等实训内容学生常用电子仪表的使用示波器的使用谐振电路观察教学实施建议学生进行分组实验,独立对电路进行测试、观察,学生探究实验第六章三相正弦交流电路教学目标1.了解三相交流电源的产生和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