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微博和微信的异同

合集下载

新浪微博与微信朋友圈的信息传播差异研究

新浪微博与微信朋友圈的信息传播差异研究

新浪微博与微信朋友圈的信息传播差异研究-新闻学新浪微博与微信朋友圈的信息传播差异研究闫旭【摘要】社交网络上的信息传播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在社交网络平台上,传播者为普通受众提供新鲜及时的内容,普通受众则从中进行价值判断与选择,不停地传递着不同价值的内容,不同价值的信息流动使得社交网络平台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但是,不同的社交平台上信息流动的内容和话题存在着明显差异,内容不同是社交网络平台之间存在着差异化的外在表现。

而在这些差异化的背后,其实是网络社交平台之间人际社会关系差异化的体现。

关键词社交网络新浪微博腾讯微信人际关系谣言渠道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与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微博和微信朋友圈正在逐步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变化的重要媒介工具。

正如麦克卢汉所说:“媒介即信息”,越来越多的独家报道、现场视频、专家解读等信息出现在了微博和微信朋友圈,这两者的社交属性开始弱化,新闻舆论场属性开始增强,特别是当遭遇突发事件,受众对于事件信息的需求旺盛,不同立场观点的强烈碰撞,进一步加速了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之间的信息流动。

但是,由于这两大社交平台存在着本质上的功能差异,造成了当中信息传播内容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本文就以突发事件“马航MH370”空难为例,浅析新浪微博与微信朋友圈之间的信息传播差异。

2014 年3 月8 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一架载有239 人的航班在飞往北京的途中失去联系。

该航班原定于北京时间6:30抵达首都机场,但至今为止仍然下落不明。

一时间,消息谣言四起,各种前后矛盾的新闻出现在各大网络平台之上。

现通过梳理时间轴,来对比分析一下微信朋友圈与微博之间信息流动的特点和区别(微博以@微天下发布消息为基准,微信以受访用户朋友圈为基准,受访用户背景身份为某新闻网站记者)。

案例选取的起始时间定为3 月8 日上午8:20,结束时间为3 月9 日上午8:00。

(见表1)通过消息传播时间线的对比,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到微博与微信朋友圈之间信息流动转发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2021年微博与微信会议总结

2021年微博与微信会议总结

微博与微信会议总结微博与微信一、传播形式的不同微博二、载体和目标来源的不同微博三、内容与来源的不同微博四、本质与使用方式的不同微博本质为网络展示平台,现逐步发展为社会媒体化,更加具备商业化特质媒体化味道愈演愈烈,可炒作的利用度高实名制寻找目标人群,容易引起网络围观应用程序多样化本质为私人通讯工具,有趋势社会化向发展,但并不成熟内容主要以文字(140字内)、图片、网络链接为主内容面向全社会,媒体化形式来源于blog、SNS、web0,即轻便移动式微型blog内容主要以音频、图片、少量文字和短视频为主内容面对单独个体,私人化形式来源于手机版QQ,即私人即时通讯+SNS载体主要为PC客户端目标来主要源于开放式的社会载体主要为手机客户端目标来主要源于手机通讯录广播式传播一个点对多个层面(面向社会)的媒体化传播信息量量贩式,属于主流传播方式通过微刊、微话题、微盘等多种网络模式进行信息量更大的传播与推广点对点传播个人对个的人私人传播信息量精品化,不同的信息针对不同的个人通过“摇一摇、漂流瓶、微信群、附近的人”多种结交方式(具有随机性)认识具有共同爱好的人,且过程保密性高微信微信微信微信私密性的确保,影响力极小,隐私保护性强一对一的个人讯通,保证了不会出现因围观所造成的影响交友方式多样化五、营销方式的不同微博大号(高粉丝量+名人效应)转发信息,引起关注度病毒视频+病毒信息传播制造话题,引起媒体注意并进行炒作多种应用模式所带来的广告植入私密性的强度适合做企业客服,快速解决问题,又不会引起关注利用二维码做互动营销,通过二维码的性质去与大众互动,从而突出品牌特质通过“摇一摇和漂流瓶”的方式在固定地区发放coupons微信扩展阅读微博营销会总结微博营销大会总结报告前言201*年11月15日湖南举办的微博营销大会已经落幕,此次大会主题是“微世界,大未来”。

大会总结和了新浪微博上线几年来的发展成果,运用微博营销取得成功的案例,同时从总体上分析了当今社会化媒体营销逐渐走向成熟的前提下,微博营销的当前状况,以及将来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微博和微信的异同

微博和微信的异同
它是封闭式的网络结构,是一个社会 化的关系网络,只有共同的好友才可 以相互可见
成员间的意见、态度等相似程度很高,
微博则是社会化的信息网络,任何人都 可以看到你的信息。
“信息关系”是这个网络的纽带,它拥 有文字、图片、语音等媒体交往功能, 这些功能使得微博有了成为营销平台的 前提条件,导致微博的影响范围则更广。
DIFFERENT POINTS
LOGO TWO 不同点
(二)平台属性:内部沟通平台和营销平台
例如: 南京传媒学院的各个院群、班群……的微信群
聊和南京传媒学院的官方微博,微信群聊里的 成员都是由于“熟人关系”而聚集在一个群里, 他们的意见、态度等相似程度很高,群聊的存 在是为了加强成员之间的联系、方便成员之间 的交流; 而官微则不同,它的粉丝是依靠“信息关系” 联系起来的,官微代表了学校,承担着代表学 校、让大众了解;宣传学校、吸引生源;联系 校友、方便交流的责任,它的粉丝也许是南京 传媒学院的在校学生,也许是往届毕业生,也 许是学生家长,也许是路人……只要对南京传 媒学院感兴趣,都可能是官微的粉丝。
DIFFERENT POINTS
LOGO TWO 不同点
(三)传播属性
01闭环传播和开放化传播
微信是精准的信息推送,所形成的是闭环交流;微博则是面向所有粉丝广 泛覆盖,传播是开放性的。
02人群属性
微信是精准的人群覆盖,关注者多为高粘性的用户; 微博则是基于兴趣的关注,粘性则普通偏低。
03时间同步性
微信对过去式的信息查阅调用度较低,对短期数据的调用量较高,更强调实时同步性;微博则对过去式的信 息查询调阅数据要求度较高,对短期数据的调用量较低。
04营销重点
微信更多的强调与用户的互动深度;而微博则 强调更多的转发,更多的粉丝覆盖。

微信与微博的对比

微信与微博的对比
• 忠诚——基于关系
• 权威——基于信任 • 系统——基于完整
企业的微信公众号,首先要做 好服务的工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
微 信 微 博
问题是:
• 有人认为微信公众平台目前最大问题是
信息过载
• 知名IT评论人魏武挥曾表示,不分主次的信息轰炸将用户的时间严重碎片化。
微信推广难度不断增加
• 服务号每个月将只允许发一条信息 • 订阅号仍可以一天发一条消息,但用户侧 不再显示推送提示
——微信产品部助理总经理曾鸣
微信可以有:
从网络结构看:
微 信 基于关系 双向关注 对等交流 微 博 基于“兴趣” 单向关注 非对等交流
封闭的社交平台
开放的信息平台
从基本特点看
微 信 沟通效率高 秘密的关系平台 粉丝获取难度大 微 博 传播速度快 公共的信息平台 粉丝获取难度小
品牌推广优势项目对比
微 信 打折促销 客户服务 信息推送 微 博 公共关系 信息传播 品牌曝光
播概念。
说在前面:自媒体的好与坏
• 自媒体带来的机遇:
– – – 展示(展品/企业自身) 有了更多成功机会(脱颖而出不再需要大手笔) 与客户交流更加顺畅,能及时了解客户需求

自媒体带来的挑战:
– – – 信息繁冗,脱颖而出的难度增加 信息碎片化,难以在受众心里建立一个完整的企业形象 公信力下降
哪些可以成为自媒体?
• 众多僵尸粉 • 信息过于碎片化 • 信噪比过高
那些微博名人
微博凭什么走红?
微博凭什么走红?
• 时事热点
• 有趣,甚至恶搞
微博适合哪些人?
• 需要高曝光率的用户
• 需要时刻吐槽的用户

微信与微博营销的不同

微信与微博营销的不同
微信营销更注重用户体验和关系维 护,而微博营销则更注重传播速度 和覆盖面。
07
发展前景与趋势
微信的发展前景与趋势
用户规模庞大
微信作为中国最受欢迎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拥有庞大的 用户群体,覆盖了各个年龄段和消费层次的用户。
公众号与小程序
微信为企业提供了公众号和小程序等推广渠道,使得企业 可以通过微信平台进行品牌推广、营销活动、客户服务等 。
定位差异
微信和微博在定位上存在明显差异,一个注重社交和隐私,一个注重信息传播和公开互动 。
功能差异
由于定位不同,微信和微博在功能上也存在明显差异,例如微信的私信、朋友圈功能,微 博的广场、话题讨论功能等。
营销策略
基于定位和功能差异,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时需要根据目标受众和营销需求选择合适的平 台。例如,需要宣传品牌形象、引导舆论时可以选择微博;需要与目标受众进行深度互动 、传递品牌价值观时可以选择微信。
微信的广告形式更加多样化,包括朋友圈、公众号和小程序等,能够覆 盖更多的用户群体。而微博的广告形式相对较为单一,主要是信息流和
话题广告。
从广告效果来看,微信的广告形式具有更高的精准度和到达率,而微博 的广告形式具有更高的曝光率和互动性。因此,在选择营销平台时,需 要根据营销目标和受众特点来选择合适的广告形式和效果。
微博营销效率
微博具有广泛的社交属性,商家可以通过大V、网红等意见领袖进行传播,提高品牌曝光度,但转化率相对较 低。
对比分析
微信更注重用户关系的维护和深度营 销,适合长期品牌建设和用户积累; 微博则更注重快速传播和社交互动, 适合短期品牌曝光和市场推广。
微信营销需要更多的用户积累和精准定位 ,而微博营销则更注重社交网络和意见领 袖的运用。

微信与微博平台的短视频传播对比研究

微信与微博平台的短视频传播对比研究

62 传播力研究 2021年06期传播力研究 RESEARCH ON TRANSMISSION COMPETENCE收稿日期:2021-2-15作者简介:白斌(1979—),男,汉族,山西大同人,主任记者,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新媒体或融合报道,新闻业务或传播学研究。

互联网发展不断完善,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普及并应用,让中国的网民数量日益增多,而移动社交已经成为网民的生活常态。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移动社交用户规模为8.62亿,到了2020年用户规模已经突破十亿。

而在诸多的移动社交平台中,微信和微博稳以亿级月活量位居移动社交行业第一梯队。

来自于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020年1月微信的月活量分别达到10亿,而微博月活跃用户达5.23亿,庞大的数据证明微博和微信的头部地位难以撼动。

微博和微信正在成为公众间不可或缺的社交平台和获取信息的媒介工具,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和颠覆着人们的信息消费和交流互动习惯。

从文字、图片到视频,互联网上的信息呈现方式在不断更迭,可视化特性越来越明显,形式越来越多样。

拥有庞大受众基础的微博和微信就成为公众短视频消费的重要平台。

与文字和图片相比,短视频由于时长短,形式多样,制作便捷,贴合受众碎片化阅读习惯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受众的青睐,已经成为公众信息消费的重要渠道。

一、短视频与普通视频的不同点(一)互动性更强与普通视频相比,短视频的互动性更强,视频制作者和观看者之间可以自由地进行互动交流,观看者可以对感兴趣的视频进行留言,上传者则可以及时回复,这样不仅增强了二者之间的社交黏性,也在一定成为上为短视频和平台宣传进行了造势。

(二)草根性更明显如今,随着各种视频制作软件功能的多样化和简洁化,让越来越多的普通人能够得心应手地成为视频生产者,只要你的内容足够精彩,就可以成为受到诸多网友喜爱的“草根明星”。

短视频更加强调受众的主体地位和受众对媒介内容的选择权,具有更加明显的草根性特点。

(三)娱乐性更明显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现代受众对于信息消费的娱乐性追逐更加明显,他们希望通过看娱乐节目来排解生活压力。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微博和微信的异同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微博和微信的异同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微博和微信的异同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微博和微信的异同汉语121 周凯 1232026如今,中国已经悄然进入了微时代,各种微事物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微博、微信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博得了众多网络用户的追捧,同时也备受商家的青睐。

以下将从传播学角度来谈谈微博和微信二者之间的本质区别。

“微博”又称为“微型博客”或“一句话博客”,也被网友昵称为“围脖”,它是即时信息的一个变种。

微博传播的内容精而简,虽然最多只能发表140个字,但是传播内容却相当丰富。

同时,微博网站以互联网Web2.0技术为依托,支持API技术,由此实现了网络和手机的短信连接以及与其他社会媒体的超级链接。

微博是极具时代代表性的一种实时讯息系统,和传统博客一样,微博用户同样可以发表自己的言论、心情和体会。

在匆忙的生活中,人们可能并没有充足的时间和心情去洋洋洒洒地发表一篇博客,但却可以随手抒发自己的感慨以及所见所闻。

微博这种只言片语的“语录体”即时表述方式,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习惯,让大家都成为这个时代的关注者和记录者。

而新技术的运用使得用户更容易对访问者的留言进行回复,从而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微信是由腾讯公司进行推出的,是一款新型的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用户可以通过微信进行图片传送、视频传送以及文字的输送等等。

微信软件的本身是免费的,其任何功能的使用都是完全的免费,在其上网时所产生的流量是由网络的运营商进行费用的收取。

微信正式的推出时间是2011年1月份,它具有很多相当实用的功能,满足了年轻人免费发送图片、即时通讯、零资费等等的爱好。

微信的特点有以下几点:支持语音短信的发送,支持图片和视频的发送,也包括表情的发送和文字的发送;可以通过微信查看周围再使用微信的人;可以支持多人的共同聊天;支持邮箱、语音记事本、微博、QQ同步助手、漂流瓶等插件功能。

微信可以使用手机号码进行注册,也可以用QQ号进行直接的登录,在用QQ号登录时会要求设置成为昵称或者是微信号。

微博与微信的优缺点详比

微博与微信的优缺点详比

微博与微信的优缺点详比微博(一)优点微博是一个载体,虽然微博的活跃度下降了一些,但是关键在于微博具备扩散传播的爆发力,其具备扩散传播的爆发力,能够引爆品牌。

1、从服务角度:把微博当做企业的“首席聆听官”,监控微博上正面负面的声音,并及时处理,避免摊上大事儿。

2、从传播角度:把微博当做企业的“传教士”,推送消费者成为企业的活广告,实现广告的零成本扩散,让广告裂变传播,不再衰减。

3、从研发角度:把微博当做企业的“首席客户官”,寻找你真正的品牌粉丝,他们真的爱你的产品和品牌,让他们给出产品改进意见,这个是革命性的价值。

(二)缺点1、众多僵尸粉2、信息过于碎片化3、信噪比过高做好微博互动,粉丝的要求很简单,官微互动一下便是天大的惊喜,互动可以拉近官方和粉丝的距离,增加好感。

微博适用于需要高曝光率、需要时时刻刻吐槽、对于热点及其关注的用户。

微博更像一个展销平台。

微信(一)优点微信的优点相对来讲具有:1、目标人群更精准,每个粉丝均为主动关注;2、成本低廉,信息发送无需费用;3、互动性更强,无论技术特性及维护要求均需注重互动。

4、亲和力更强,与消费者联系更为紧密。

微信公众号:微信营销的核心是互动和粉丝活跃度,而非粉丝数量。

公众号的重点得做好互动,抓活跃的粉丝。

微信私人号营销:微信私人号特点主要有①、每个账号可以加1000个好友,都是具体地区的好友,这样营销就更加有针对性了。

②、私人号可以进行社交性分享营销,通过分享链接到朋友圈以及加上评论。

(二)缺点1、需要有足够的的粉丝才能达到传播效果2、信息海量,容易被淹没3、传播力有限。

一条微博文字有限,其信息仅限于在信息所在的平台进行传播微信基于关系需要忠诚、基于信任需要权威、基于完整需要系统,企业的微信公众号首先要做好的就是服务工作。

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

微博微信的对比分析

微博微信的对比分析

从微博和微信的对比—试析为何微博用户流向微信和大多数普通用户一样,新浪微博也曾经是我每天必开的一个手机应用,不管是发一些东西还是不停的看自己关注的人的刷屏,微博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打发自己碎片化时间的工具。

但当微信出现后,不知不觉间,每天从打开微博看一看,开始变成一定要打开微信看一看;从希望自己的微博有评论,到开始只关注微信的朋友圈子是否有更新。

而我也发现身边朋友都在经历这种变化,微信的崛起使新浪微博用户停留时间出现显著的下降。

在微信推出之前,新浪微博其实是被名人加熟人圈带动发展起来的。

微博和博客的不同之处在于140字的限制加上随时随地分享文字和图片的特性使得微博比博客能更轻易的融入我们的生活,能让用户可以更充分的利用好碎片时间来进行更频繁更琐碎更贴近生活化的内容发布。

如果说曾经广受欢迎的名人博客是让粉丝看客们每天都期待的长篇连载专栏的话,那碎片化的微博则是打开了一扇通向名人生活乃至每日喜怒哀乐内心活动的小窗。

在微博中我们能更轻易更频繁的获取关注的人的生活状态以及内心独白,这正好能更好更方便的满足人们的窥探欲。

然而,对于大部分更在意社交需求的普通用户来说,在微博上发表任何内容,都是需要和朋友产生互动才会觉得有意思的。

也就是让自己的被关注欲能够得到满足。

但如果自己发出的内容总是得不到别人的回应,那很快就会变成一个只获取信息而不产生内容的看客。

而除非自己是个很优秀很活跃的内容产生者,才能够不断吸引陌生人关注自己成为自己的粉丝。

使用微博一段时间后,草根们会渐渐发现自己并不能吸引到很多陌生人来关注自己,最后大家都只是在微博上发布一些生活状态类的信息,然后在和自己认识的朋友们做互动中获得乐趣。

在微信推出之后,由于微信语音联络朋友的便捷和强需求性使得人们越来越频繁的使用微信。

随着微信“朋友圈”的推出,人们也开始习惯使用“朋友圈”去发布与自己相关的各类内容,一条内容同时发表在微博和微信当中,由于微信的使用频率更高,得到周边朋友们状态信息以及大家围绕这些内容产生的互动也就会比微博更快更方便,因此人们自然而然的就会将本来都发表在微博上的内容逐渐转移到微信朋友圈当中,微博上那些更在意日常社交的用户的活跃度也就从微博转移到了微信上。

新浪微博与微信朋友圈信息传播特点分析

新浪微博与微信朋友圈信息传播特点分析

杂着 较 前 接 收 者对 原 信 息 的评 论 信 息 。转 发 量 以及 点 赞 等
信息 ( 因 这 些信 息 可 能 对 接 收 者 对 原 信 息 的 理 解 产 生 影 响 ,故 在 此 称 为 干扰 信 息 ) 。3 . 信 息 的 一 级 接 收 者 受 到 在 时 间 上 靠 前 的 同级 接 收 者 的干 扰 .而 信 息 的 二级 及 以 下 接 收 者除 了受 到其 直接 上级 的干 扰 .还 要 接 收 在 时 间 上 靠 前 的

播 者 围绕 信 息 源 形 成环 绕状 ,这 也 是 众 多 学 者 研 究 中所 提
到的 “ 蒲 公 英 ”传 播 。
二 、信 息 在 微 信 朋 友 圈 中 的传 播 分 析
朋 友 圈 是 一 个 典 型 的封 闭 式 的信 息发 布 平 台 ,在 朋 友 圈 中 并 无 转 发 的 功 能 ,朋 友 圈 中 的 信 息 分 为 原 创 和 分 享 两 种 。原 创 的 信 息 在 朋 友 圈 发 布 以后 ,与 发 布 者 为 “ 朋 友”
为 给 信 息发 布 者 以 反 馈 .任 何 人 对 微 博 的
的 用 户 均 可 以 评 论 和 点 赞 的 方 式 反 馈 信 息 给 传 播 者 ,但 是
评 论 , 点赞 的行 为 ,其 他 在 此 之 后 浏 览 此
条 微 博 的 用 户 均 可 看 到 这 些 信 息 。依 据 新
友 圈进 行 传 播 , 朋 友 圈也 成 了 信 息 发布 和 流 通 的重 要 渠 道 。
由 于功 能 定 位 以 及 社 交 关 系 的构 成 不 同 ,新 浪 微博 与
是下 一级 接收 者可 以看 见 的 ,因 此信 息可 溯源 。作 为 信 息 源 的 信 息 原 始 发 布 者 处 于传 播 的 中 心 地位 .其 他 的 各 级 传

微博与微信新媒体平台的差异与应用

微博与微信新媒体平台的差异与应用

微博与微信新媒体平台的差异与应用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平台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交流互动的重要渠道。

在众多新媒体平台中,微博和微信无疑是最受欢迎和广泛应用的两大平台。

微博和微信虽然都属于新媒体平台,但在功能、用户群体、内容形式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对微博和微信进行比较,并探讨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差异与应用。

首先,微博和微信在功能上存在一些差异。

微博是一种类似于博客的社交媒体平台,用户可以通过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的微博来分享自己的生活、观点和感受。

微博的特点是信息传播速度快,用户可以通过关注其他用户来获取他们发布的内容,并通过转发、评论等方式进行互动。

微博还提供了热门话题、实时热搜等功能,方便用户了解和参与热门话题的讨论。

而微信则是一种即时通讯工具,用户可以通过微信与好友进行一对一或群聊,还可以发送语音、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消息。

微信还提供了朋友圈功能,用户可以在朋友圈中分享自己的生活动态,并与好友进行互动。

微信还支持公众号功能,用户可以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公众号,获取他们发布的内容。

其次,微博和微信的用户群体存在一定的差异。

微博的用户主要集中在年轻人和媒体人群体,他们更加注重个人表达和社交互动。

微博上的用户通常会关注一些明星、媒体机构和自媒体,获取他们发布的内容,并通过转发、评论等方式进行互动。

微博上的内容形式多样,用户可以通过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的微博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而微信的用户群体更加广泛,包括了各个年龄段和职业的人群。

微信上的用户更加注重与亲友的交流和社交,他们通过微信与好友进行一对一或群聊,并在朋友圈中分享自己的生活动态。

微信上的内容形式相对简单,主要以文字、图片和视频为主。

再次,微博和微信的内容形式也存在一些差异。

微博上的内容形式多样,用户可以通过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的微博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微博上的内容通常以短文、图片和视频为主,用户可以通过发布微博来分享自己的生活、观点和感受。

基于微博与微信传播模式的差异分析

基于微博与微信传播模式的差异分析

基于微博与微信传播模式的差异分析作者:李晓霞来源:《新媒体研究》2015年第11期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很多新兴的社会化媒体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并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使用。

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微博和微信。

近年来,微博和微信不但出现在人们的社交当中,在一些其他领域也得到了极大的应用。

目前,虽然微博和微信分别都开通了电脑客户端和手机客户端,但是在传播模式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本文分别阐述了微博和微信不同的传播模式及其特点,进而对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微博与微信;传播模式;差异分析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5)11-0007-02在当今社会中,微博和微信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两个社交媒体工具。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微博与微信都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人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然而具体来说,在传播模式等方面,微博与微信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表现在很多不同的方面,同时也对人们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1 微博的开放化传播模式微博在2009年诞生,作为一个社会化媒体传播平台,实现了电脑端和手机端的覆盖。

微博并没有太过复杂的技术含量,同时具有便捷性、即时性、自媒体性等特点。

以新浪微博为例,发布字数限制在140以内,从而消除了专业人士和普通网民的距离,因而激发了大量的原创内容。

人们可以在微博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实现个人互联网和时代的转变。

通过微博能够实现即时性的书写和传播,从而更加方便的表达思想和获取信息[1]。

用户通过电脑或手机客户端,能够随时更新消息,突破了传统媒体更新地域、时间的限制。

微博还将点对点的传播转变为点对面的传播,极大的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

微博具有明显的大众传播特点,具有极强的开放性。

任何用户发表的内容,所有用户都能看到。

微博内容的吸引力是实现其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

用户通过发表、转发、评论个性化的内容,能够实现病毒式的传播。

微博与微信的运营和发展比较

微博与微信的运营和发展比较

微博与微信的运营和发展比较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于社交媒体平台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微博和微信作为两个最为深入人心的社交媒体平台,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不同的运营模式、不同的特点和用户群体,吸引了不同阶层的用户。

本文将从微博和微信这两个角度来分析两者的运营和发展比较。

一、微博微博作为国内最早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一开始以“微博”作为平台名称。

它的运营模式,就是让用户发表140字以内的短消息,然后进行分享和关注。

它的特点比较鲜明,有以下几点:1、开放性。

微博通过实名认证等方式建立起一个比较稳定的社交网络,用户进入微博就可以给任何一个用户留言,也可以浏览其他人的微博内容。

2、广泛性。

微博涉及的话题范围很广,从社会热点到明星八卦,从新闻报道到个人生活,都可以在微博上看到。

3、强大的传播力。

微博生态系统非常活跃,用户可以通过点赞和转发等方式来帮助微博内容更好地传播。

微博平台的发展也非常迅速。

随着微博用户的增加,微博也推出了很多新的功能来吸引和留住用户。

1、音乐、图书等多元化的内容。

微博在音乐、图书等方面推出了许多新的功能,让用户在自己的微博主页上看到更多不同的内容。

2、政企等机构和官方账号的加入。

政企等机构和官方账号的加入,可以让微博平台在社会民生信息传播等方面起到更好的作用。

3、短视频、直播等新型内容。

微博也在积极地拓展与新型内容相结合的新模式,比如短视频、直播等。

二、微信微信作为即时通讯工具,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交媒体平台。

微信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运营模式和特点:1、精准社交。

微信开展的社交活动,更侧重于朋友间的沟通和私密交流,算是一种比较精准的社交。

2、便捷性。

微信的便捷性也非常高,通过微信,可以完成很多方面的操作,如转账、订餐,甚至是公务的审批。

3、圈子效应。

微信的群聊、朋友圈等功能,让用户形成了自己的社交圈子,这种社交的紧密度甚至比微博更高。

微信平台不断加大投入,通过不断拓展功能,达到吸引用户和强化平台的目的。

基于微信、微博探析新媒体用户行为差异

基于微信、微博探析新媒体用户行为差异

基于微信、微博探析新媒体用户行为差异作者:靳瑜来源:《传媒论坛》2019年第13期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现代化的科技水平日益提升,新媒体逐渐取代传统媒体,微信、微博也慢慢地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

但不同用户在使用新媒体的过程中,其行为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而相应的传播对象、传播内容也有所不同。

本文旨在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分析新媒体用户在微信、微博两大平台上使用过程中的差异。

关键词:微信;微博;新媒体;用户差异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19) 13-00-01一、引言新媒体这一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40年前,196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在EVR的开发计划中提出[1]。

随后,这一词才逐渐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对于新媒体的定义,有的人说是一种基于传统媒体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介形式;也有的人说是媒体演进发展的延续;还有的人说它只是一个相对概念,网络相对于广播电视是新媒体,手机微信相对于网络也是新媒体。

笔者认为,所谓新媒体就是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手段,来满足用户获取信息需求和社会交流的一种新的媒体形态。

二、新媒体的概念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2]。

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包括新兴媒体和新型媒体,如网络媒体、楼宇电视;狭义的是指新兴媒体,如手机媒体。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新兴媒体。

三、微信及微博的概述微信是腾讯公司研发的手机新媒体里的一种社交平台,可以免费发送短信、视音频、文字、图片等信息,用户也可以通过“扫一扫”、分享朋友圈等多种方式进行社交活动。

微博,即“微型博客”,也是一种社交平台。

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发布文字、图片和视频内容。

四、从传播学角度,对微信与微博进行差异化比较1948年,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W模式”,即传播者(Who)、传播内容(What)、传播媒介(In which channel)、受传者(To whom)、传播效果(With what effect)。

微信与微博营销的差异性

微信与微博营销的差异性

微信与微博营销的差异性随着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微信与微博成为了企业进行在线营销的重要平台之一。

虽然二者都是社交媒体,但是它们的差异性也是不容忽视的。

本文将从平台特点、用户属性、推广方式及效果等方面分析微信与微博营销的不同之处。

一、平台特点微信是一款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社交软件,其特点是基于社交关系、信息分享、智能移动终端。

微信平台对用户的依赖性很强,一旦用户频繁使用,就会产生较为强烈的粘性。

微信拥有消息、朋友圈、公众号、小程序等多种应用形态,公众号是企业在微信平台上展示形象、推广、服务的重要渠道之一。

微博是中国最早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其特点是基于实时性、关系链、信息扩散以及公开性的。

用户可以通过微博发布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但信息呈现方式是以时间轴为基础,用户的关注还会影响信息的流量和扩散程度,因此用户的活跃度和互动性也比较高。

二、用户属性微信用户具有以下特点:1.年龄分布较广,以30岁以下用户为主。

2.以女性用户居多,其中以年轻女性用户为主。

3.用户更加注重个人隐私保护,不太愿意随意添加陌生人为好友。

4.用户更加偏爱个性化、私密化的互动交流方式,对互动的安全感有较高要求。

微博用户具有以下特点:1.以年轻用户居多,年龄分布相对轻松。

2.用户以男性居多,60%以上的用户为男性。

3.用户在关注方面比较广泛,然而,与微信不同,微博用户也更容易添加陌生人为好友。

4.用户对实时性的信息以及实时性的互动交流方式比较感兴趣。

三、推广方式微信营销的推广方式主要包括公众号推广及微信广告两种,这两种方式都需要用户主动使用微信,才有可能出现品牌的推广效果。

公众号推广是把邀请码放在微信朋友圈中,或通过其他途径让用户点击公众号关注,然后再通过公众号进行营销。

微信广告则主要包括朋友圈广告、公众号广告和微信搜索广告,这也都需要用户在微信使用的过程中与广告进行互动交流。

微博营销的推广方式则主要是媒体转发、博主推荐、话题营销以及微博广告四种方式。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微信的传播模式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微信的传播模式

摘要:微信是2011年出现的,它的出现打破了移动互联网和传统的电信通信,把沟通更深一步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从2012年起微信的应用已经传播到旅游服务、文化、传媒等等方面,在当今的生活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微信起初作为一种简单的语音聊天工具,逐渐的变成了一种具有多元化功能的沟通传播平台,其版本在逐步的升级,内容也不断的更新,它的沟通社交作用逐渐的成为了人们社会生活中新的生活方式。

在微信的传播者中占取比例最大的是网络聊天用户,而网络聊天主要在青年人中比较盛行,这也就使得微信的使用人群以年轻人为主。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微信的特征也越来越明显,传播的主体也逐渐的精确化,传播双方的关系更加的密切。

本文从微信的基础介绍入手,对微信的传播者、传播特征、传播内容、传播效果以及微信的受众等方面做分析,通过这些方面的分析,希望人们能够在生活中更好的运用微信。

目录一、微信概述 (2)1.微信的简介 (2)2.微信的产生背景 (2)3.微信的传播模式概述 (2)二、微信的传播者 (3)三、微信的传播特征 (4)1、传播主体逐渐的精确化 (4)2、双方信息的传送关系越来越加亲密 (4)3、传播平台更加集中 (4)4、内容传播与时间具有同步性 (4)四、微信的内容分析 (4)五、微信的受众 (5)六、微信的传播效果 (6)1、微信个人账号的传播效果 (6)2、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效果 (6)七、结语 (6)参考文献 (8)致谢 (9)一、微信概述1.微信的简介微信是由腾讯公司进行推出的,是一款新型的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用户可以通过微信进行图片传送、视频传送以及文字的输送等等。

微信软件的本身是免费的,其任何功能的使用都是完全的免费,在其上网时所产生的流量是由网络的运营商进行费用的收取。

微信正式的推出时间是2011年1月份,它具有很多相当实用的功能,满足了年轻人免费发送图片、即时通讯、零资费等等的爱好。

微信的特点有以下几点:支持语音短信的发送,支持图片和视频的发送,也包括表情的发送和文字的发送;可以通过微信查看周围再使用微信的人;可以支持多人的共同聊天;支持邮箱、语音记事本、微博、QQ同步助手、漂流瓶等插件功能。

从微博与微信的异同看社交微媒体走向

从微博与微信的异同看社交微媒体走向

从微博与微信的异同看社交微媒体走向作者:折江虹来源:《新闻世界》2014年第07期【摘要】微博、微信作为微媒体的代表,推出短短几年各自就拥有了庞大的用户群体。

作为新兴媒体,二者有共同之处。

但是,微博、微信在许多方面也存在差异,从对二者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未来社交微媒体走向的一些端倪。

【关键词】微博微信微媒体一、微博、微信的微媒体浪潮微媒体,是指由许多独立的发布点构成的网络传播结构,并且特指由大量个体组成的网络结构,只理解为个体是没有意义的。

微博、微信作为微媒体中的突出代表,从它们出现到被广泛使用,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发展速度惊人。

2009年8月,中国门户网站新浪推出“新浪微博”,一个信息分享、传播和获取的平台。

2010年,微博成为全网发展最快的应用,这一年被定义为微博元年。

此后微博的发展势头一直迅猛。

新浪微博官方统计的数据显示,2012年3月,新浪微博用户规模为3.24亿;2013年3月,用户规模增长到5.365亿,同比增长65.5%左右。

2014年3月27日,新浪微博改名为微博。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应用程序。

微信自推出后受到手机用户的热捧,截至2013年11月注册用户量已经突破6亿,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

微博、微信,两个应用软件,在当今这个技术革新和信息爆炸的时代缘何脱颖而出;二者同作为微媒体家族的一员,传播方式有什么异同,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二、微博、微信的共同点1、信息的“私人定制”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之所以被称为大众媒体,是因为这些媒介是将制作好的信息传递给广大受众。

在这种情况下,受众接收到的都是一样的信息。

随着媒介数量的增多,受众面临信息泛滥的问题:想要的信息不能很快获取,不关注的信息充斥耳目。

在这种情况下,大众媒体适时地作出了改变,信息传播窄众化。

“窄众”使得媒体不再将大量相同的内容传递给大众群体,而是制作特定的传播内容,并推送给有特定需求的小规模受众群体。

传播易解读微博微信营销差异

传播易解读微博微信营销差异

传播易解读微博微信营销差异广告投放平台传播易表示,虽然微博和微信都被称为社交媒体工具,但究其本质而言微博是具有社交属性的媒体工具,微信是具有媒体属性的社交工具,微博的本质是媒体,微信的本质是社交。

二者存在以下几点比较明显的差异:1、平台属性不同微信是社会化关系网络,讲求的是深度。

重在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

微博是社会化信息网络,讲求的是广度,重在用户对信息的接收。

微信的主界面是聊天界面,微博的主界面是内容界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微信的关系属性和微博的信息属性。

微信是一个社会化的关系网络,是强关系弱媒体平台,“用户关系”是这个网络的纽带,通常是真实的人际关系,属于移动SNS;微博则是社会化的信息网络,是强媒体弱关系平台,“信息关系”是这个网络的纽带,媒体属性强,影响范围则更广。

2、用户关系不同微信的本质是社交,所以用户之间的关系是点对点的对等的强关系。

微博的本质是媒体,用户之间是点对面的非对等的弱关系。

在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的定义当中。

强关系指的是个人的社会网络同质性较强(即交往的人群从事的工作,掌握的信息都是趋同的),人与人的关系紧密,有很强的情感因素维系着人际关系。

弱关系是指关系的特点是个人的社会网络异质性较强(即交往面很广,交往对象可能来自各行各业,因此可以获得的信息也是多方面的),人与人关系并不紧密,也没有太多的感情维系.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泛泛之交.在格兰维特的理论当中,弱关系更有利于知识和信息的传播,而弱关系更倾向于沟通和和分享。

这也更加凸显了微博的媒体属性和微信的社交属性。

比如同样是在外面吃了一顿饭,在微博可能会注重吃的菜的做法及自己要不要学着做一个,在微信,则更加注重分享这顿饭好不好吃贵不贵。

微博注重的是价值观的输出,而微信则更像一个分享型社区。

3、传播方式不同微信是“单播+组播”的传播方式,是一种闭环传播,更加私密更加个性化。

而微博是广播的传播方式,是开放式传播。

微信的主要传播方式是微信聊天,朋友圈和公众号,聊天和朋友圈的功能只有在互加了好友之后才能用,朋友圈只能评论或点赞,不能转发,非好友间不能互动。

微博微信作为新媒体的特点[精华]

微博微信作为新媒体的特点[精华]

内容提要互联网时代下,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以其独特的媒介特性逐渐占据网络营销的重要位置。

微博营销,微信营销已经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

但是纵观众多企业主的营销方式可以发现,大部分仍然在用传统媒体的营销思维运营新媒体。

微博微信有其自身的特点,互联网的营销也要求不落窠臼。

因而,本文试图通过对微博和微信在新媒体营销功能中做对比分析,探究其营销新思维,从而给运营人员一些启发。

本文共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从微博微信的定义入手,解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为后文微博微信的对比分析做好基础。

第二部分,将结合互联网时代背景的信息传播和营销特点,对微博与微信作为新媒体的营销趋势进行共同点分析。

第三部分,重点介绍微博微信在营销功能中的对比分析。

主要从“媒介特性”“信息传播方式”“互动性”“关系链的延伸”这四个方面展开详尽的对比分析。

第四部分,通过对互联网的趋势观察,对微博微信未来的营销走向做出判断,也对微博微信用户,企业运营者和营销人员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微博微信新媒体网络营销互联网时代一、微博与微信出现的时代背景分析(一)微博简介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国的twitter,根据相关公开数据,截至2010年1月份,该产品在全球已经拥有7500万注册用户。

2009年8月份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

2012年10月,有报告显示至2011年12月,中国微博用户总数达到2.498亿,成为世界第一大国。

区别于其他的社交网站,微博有其独特的关注机制,单向或双向关注。

一般的社交网站都只以双向关注为主要联系方式,微博的单向关注给公众人物或单位和普通用户搭建了交流平台。

微信QQ微博比较分析

微信QQ微博比较分析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新媒体蓝皮书指出微博用户多是三低人群学历低年龄低收入的人群2029岁微博用户最多微信是作为一个社交工具关系质量较强多为双向关系注重的是私人交流和互动信息的传播速度不快但受众信息消化率很高
微信 QQ 微博比较分析
微信是一款基于移动场景、 为手机而设计的社交应用。 所以设计 了基于地理位置的功能, 查看附近的人, 更适合手机端的输入方 微信 式,语音输入,更简便的手势操作,摇一摇,基于手机才能使用 的功能, 通讯录匹配、 二维码名片。 这一切都利用了手机的特性, 为了更符合移动场景。 QQ 是腾讯公司开发的一款基于 Internet 的即时通信 (IM) 软件。 QQ 腾讯 QQ 支持在线聊天、视频电话、点对点断点续传文件、共享 文件、网络硬盘、自定义面板、QQ 邮箱等多种功能,并可与移 动通讯终端等多种通讯方式相连。 微博。是一个由新浪网推出,提供微型博客服务类的社交网站。 用户可以通过网页、WAP 页面、手机客户端、手机短信、彩信 发布消息或上传图片。新浪可以把微博理解为“微型博客”或者 微博 “一句话博客” 。用户可以将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情写成 一句话, 或发一张图片, 通过电脑或者手机随时随地分享给朋友, 一起分享、 讨论; 还可以关注朋友, 即时看到朋友们发布的信息。 可以发语音、文字消息、表情、图片、视频。30M 流量可以收 发上千条语音,省电省流量。朋友圈,跟朋友们分享生活点滴。 摇一摇、查看附近的人,世界不再有陌生人。扫一扫,可以扫商 品条码、图书封面、CD 封面,甚至扫描英文单词来翻译成中文。 公众帐号,用微信关注明星、看新闻、设提醒„游戏中心,和朋 微信 友们一起玩游戏。表情商店,有趣好玩的表情在这里。放弃了 QQ 分组,而直接采用通过拼音索引。其实这符合手机通讯录特 点,直接把微信融入到手机中,融入感更强。微信摒弃了 QQ 的 高度的集成,一个很冗杂的客户端,而以轻便的平台,任凭用户 添加,可多可少,符合移动直观的聊天、语音特性。 QQ 具有与手机聊天、视频通话、语音通话、点对点断点续传传 输文件、传送离线文件、共享文件、QQ 邮箱、网络收藏夹、发 送贺卡等, 储存文件等功能。 QQ 不仅仅是简单的即时通信软件, 它与全国多家寻呼台、 移动通信公司合作, 实现传统的无线寻呼 网、GSM 移动电话的短消息互联,是国内最为流行功能最强的 QQ 即时通信(IM)软件。腾讯 QQ 支持在线聊天、即时传送视频、 语音和文件等多种多样的功能。同时,QQ 还可以与移动通讯终 端、IP 电话网、无线寻呼等多种通讯方式相连,使 QQ 不仅仅是 单纯意义的网络虚拟呼机,而是一种方便、实用、超高效的即时 通信工具。QQ 可能是现在在中国被使用次数最多的通讯工具。 QQ 状态分为不在线,离线,忙碌,请勿打扰,离开,隐身,在 线,Q 我吧。还可以自己编辑 qq 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微博和微信的异同
汉语121 周凯 1232026
如今,中国已经悄然进入了微时代,各种微事物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微博、微信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博得了众多网络用户的追捧,同时也备受商家的青睐。

以下将从传播学角度来谈谈微博和微信二者之间的本质区别。

“微博”又称为“微型博客”或“一句话博客”,也被网友昵称为“围脖”,它是即时信息的一个变种。

微博传播的内容精而简,虽然最多只能发表140个字,但是传播内容却相当丰富。

同时,微博网站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支持API技术,由此实现了网络和手机的短信连接以及与其他社会媒体的超级链接。

微博是极具时代代表性的一种实时讯息系统,和传统博客一样,微博用户同样可以发表自己的言论、心情和体会。

在匆忙的生活中,人们可能并没有充足的时间和心情去洋洋洒洒地发表一篇博客,但却可以随手抒发自己的感慨以及所见所闻。

微博这种只言片语的“语录体”即时表述方式,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习惯,让大家都成为这个时代的关注者和记录者。

而新技术的运用使得用户更容易对访问者的留言进行回复,从而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微信是由腾讯公司进行推出的,是一款新型的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用户可以通过微信进行图片传送、视频传送以及文字的输送等等。

微信软件的本身是免费的,其任何功能的使用都是完全的免费,在其上网时所产生的流量是由网络的运营商进行费用的收取。

微信正式的推出时间是2011年1月份,它具有很多相当实用的功能,满足了年轻人免费发送图片、即时通讯、零资费等等的爱好。

微信的特点有以下几点:支持语音短信的发送,支持图片和视频的发送,也包括表情的发送和文字的发送;可以通过微信查看周围再使用微信的人;可以支持多人的共同聊天;支持邮箱、语音记事本、微博、QQ同步助手、漂流瓶等插件功能。

微信可以使用手机号码进行注册,也可以用QQ号进行直接的登录,在用QQ号登录时会要求设置成为昵称或者是微信号。

另一方面微信和QQ是相互的独立的,即便是我们用QQ号进行登录,在运用微信的时候,我们的QQ号不会被泄露给任何人。

微信与微博的差异:
1. 平台属性:社会化关系网络与社会化信息网络
微信是社会化关系网络,用户关系是构建网络的纽带。

微博是社会化信息网络,信息是构建网络的纽带。

2. 用户关系:对等双向 VS 非对等多向度错落
微信是对等的双向关系,微博是非对等的多向度错落关系。

微信上,用户之间是对话关系,微博上,用户之间是关注关系。

微信普通用户之间,需要互加好友,这构成了对等关系。

微信群是多对多,仍然是对等的。

而微博普通用户之间则不需要互加好友,双方的关系并非对等,而是多向度错落、一对多。

而微博微群,做不起来的原因,与微博用户关系属性有很大关系。

3. 信息内容:私密闭环交流 VS 公开扩散传播
微信是私密空间内的闭环交流,而微博是开放的扩散传播。

一个向内,一个向外;一个私密,一个公开;一个注重交流,一个注重传播
4. 时间同步性:同时与差时
微信用户主要是双方同时在线聊天,某种程度而言,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移动QQ增强变异版。

而微博则是差时浏览信息,用户各自发布自己的微博,粉丝查看信息并非同步,而是刷新查看所关注对象此前发布的信息。

这种同时与差时也决定了微信与微博的功能与内容之差。

微博的优点在于它的传播特性,从最近所有的大事件我们可以发现,微博已经成为传播最快的媒体。

只要是利于传播的信息,便可以在微博上迅速发酵传播,从而到达每个角落。

从这个角度来看,微信将是无法比拟的,微博媒体属性强,微信的更注重的是私密社交,不利于信息广泛传播。

因此像类似京东商城的话题炒作更适合在微博上开展,在微信上我不知道怎么能够炒作起来。

微信、微博的关系:
强关系
微博里的强关系大多是因为内容,事件,利益而保持;微信里的强关系大多是因为沉淀,互动,交往而保持。

微博里的强关系解除简单,单方行动即可,并且关系链的深度影响较小;微信里的强关系解除复杂,单方解除后因为相关关系链并不会解除。

微博里的强关系维护成本较低;微信里的强关系维护成本较高。

微博里的强关系一定每天发生着相互的故事。

每月若无互动,任何一方都可能被清理;微信里的强关系可能每月只用一次,或是更长时间。

天天沟通的反而是新关系,不是强关系。

弱关系
微博里的弱关系是单向性的;微信里的弱关系是双向性的。

微博里的弱关系解除后还有可能受到传播;微信里的弱关系解除后一般不再有传播。

微博里的弱关系维持成本较高,一日不微,落粉三千;微信里的弱关系维持成本较低,一月不信,关注依然。

微博关系是基于过去的,你的关注一定是他过去做了什么;微信关系是基于未来的,你的保留一定是希望未来发生什么。

微信、微博的传播:
微博对有价值的信息的传播会被再加工并会被主动传播,不受制于关系的强弱;微信对有价值的信息,传播者会从强关系到弱关系的顺序传播,越有价值的信息自会被传播者传播的范围会更小。

微博对有传播性特征的信息,无论强弱关系,传播者都积极主动并快速传播,甚至会推动传播或是挖互掘信源继续传播并会有新关系的形成;微信对有传播性特征的信息,会首先传播到强关系,然后再分享到弱关系。

因为只能加工而无法挖掘,信源会去到最有需要的强关系那里,并去到最有可能知道信源的真实性的关系中互动以寻找答案。

微博的传播图是放射状的;微信的传播图是圆圈加点线状的。

微博的有效传播量与传播范围,与传播者的意愿度不相关;微信的有效传播量与传播范围,与传播者的意愿度相关。

微博上有争议的和不确定的内容信息,会在质疑中继续传播;微信上有争议的和不确定的内容,会被中止传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