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做灯笼》教案设计
二年级下册劳动课制作小小红灯笼教案两课时
二年级下册劳动课制作小小红灯笼教案两课时
教学目标:
1、道灯笼的制作方法,尝试用折、粘、剪等方法独立制作。
2、做做玩玩中感受新年的快乐。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生活中已认识灯笼。
材料准备:PPT、人手一份灯笼制作用具、幼儿准备废旧盒子若干、胶水、丝带等
重点难点:
知道制作步骤,能独立完成。
教学过程:
一、第一课时PPT欣赏灯笼
1、欣赏灯笼照片,认识元宵节。
2、讲讲说说,话元宵:
(1)元宵节的来历——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
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2)讨论话题: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灯笼?灯笼上有些什么?
二、第二课时制作灯笼
1、出示范例灯笼
2、教师示范制作方法:画上新年中人们的活动——将纸对折——在对折的纸中间剪出一条条的分叉(不能将纸剪断)——打开纸张粘合——添上穗子和装饰物。
3、强调制作步骤,分叉不能将纸剪断。
4、幼儿制作,教师帮助巡视。
5、展示自己制作的灯笼。
三、玩灯笼、装饰教室
1、在音乐声中拉灯笼、玩灯笼。
2、为教师装饰灯笼,感受节日气氛。
延伸活动:
在区角活动中制作收集到的盒子灯笼。
二年级语文上册 做灯笼3教案 语文S版 教案
《做灯笼》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良、受、赞〞等14个生字,会写“良、使〞等7个生字和以下词语:咱俩、泥人、使劲。
学习新部首工字旁和力字旁。
2、正确、流利地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固结合作的好处。
教学过程:一、议题导课,激发兴趣。
从课题入手,课文可能会写些什么内容?请大家围绕题目猜测。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1、自读。
轻声朗读课文,画出不容易读准、不容易读好的字、词、句反复练习。
2、帮读。
同桌互读,互相正音、评议,再互相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理解课文内容1、指名分段读课文,读后评议交流。
2、质疑解疑,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请学生再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句,同学之间互相合作解决。
3、讨论“王京为什么在灯笼下写下‘合作真快乐’〞这几个字。
4、说说自己和别人合作的事情,谈谈自己的体会。
5、学了课文之后,你明白了什么?和教师同学互相交流。
四、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巩固会认字。
2、教师指导写字,提醒学生注意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与重点笔画的书写运笔方法。
《做灯笼》教学设计2《做灯笼》是语文S版第三册第28课。
课文讲述了两个小朋友合作一个灯笼的事,教育孩子们懂得合作的重要意义,从小学会与人合作。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元旦快要到了,同学们都想把教室装扮得漂漂亮亮的,王京的同学是班里公认的小画家,画画得好;李良同学手工制作的特别好。
可王京发现有人已经画了画。
他有些纳闷,便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好朋友李良,李良也正在发愁自己做好的灯笼缺少些装饰。
于是,他俩想到了合作,王京便在李良的灯笼上画了一些画,还写上:合作真快乐!灯笼挂出后,同学们使劲鼓掌……大家从合作中体验到了的快乐。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合作的快乐无处不在。
今年8月我们级段重新组成了一个新的小家,如今一个学期快要过去了。
一学期来,我们从相识到相知,到成为亲密无间的合作伙伴,我们合作着、交流着、快乐着,我们共同耕耘着、体验着、收获着。
《做灯笼》优秀教学设计(通用8篇)
《做灯笼》优秀教学设计《做灯笼》优秀教学设计(通用8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做灯笼》优秀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做灯笼》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认识“良、受、赞”等14个生字,会正确认读本课的多音字“扎、模、教”;会写“良、使”等7个生字和以下词语:咱俩、泥人、使劲。
学习新部首工字旁和力字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固结合作的好处。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检查作业:1、课前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美国幼儿园的故事《孩子的第一本书》,让学生从中懂得成为小作家其实并不难,要有读书和写作的兴趣,这很重要。
故事里边还包含什么内容呢?这与我们本课学习的内容好像有一点联系,学完今天的课文后请大家告诉我好不好?2、检查同学们昨天的《我最喜欢的一张照片》的写话练习,师生互动评价,从中给学生写作的信心。
二、议题导课,激发兴趣。
从课题入手,课文可能会写些什么内容?请大家围绕题目猜想。
师生交流课文大致要写的内容,适时引导板书。
三、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1、自读。
轻声朗读课文,画出不容易读准、不容易读好的字、词、句,在小队里反复练习直到读准读通。
2、师出示本课的生字卡片,采取开火车的方式或是抢读的方式认字并组词,检查生字充分调动情况。
2、同桌互读,互相正音、评议,再互相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指生回答,师生评议并板书相关内容。
师:课文里讲的这个故事,好像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一样,是那样的近,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够把这个我们很熟悉的故事读好的,现在我们请同学直接选择你最喜欢朗读的段落来读给大家听,读完后你要说一说为什么最喜欢这个地方,听清楚了吗?4、指生朗读后全体评议,师提出建议。
分析完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年级简单灯笼教学设计
二年级简单灯笼教学设计引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灯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民俗元素。
制作灯笼不仅能够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还能让他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
本文将介绍一个适合二年级学生的简单灯笼教学设计,帮助教师们有效引导孩子们参与制作灯笼。
一、目标:1.了解灯笼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学习简单的灯笼制作技巧;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纸板或彩纸;2.剪刀;3.胶水;4.彩色笔或蜡笔;5.绳子。
三、教学流程:1.引入(5分钟):教师可以向学生们展示一些中国传统灯笼的图片,引导他们讨论灯笼的特点和用途。
然后,教师可以简单介绍灯笼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学生们对制作灯笼产生兴趣。
2.制作灯笼(30分钟):(1)准备绘制模板:教师将纸板或彩纸剪成一个长方形,大小由学生决定,但建议长宽比不超过2:1。
(2)设计图案:学生们可以用彩色笔或蜡笔在模板上绘制自己喜欢的图案,可以是动物、花草等。
(3)剪裁:教师或学生按照图案的轮廓线将模板剪裁成相应的形状,然后将两侧边缘对折并用胶水固定,形成灯笼的基本外形。
(4)装饰:学生可以使用绘画工具在灯笼上添加更多的细节和装饰,如彩色纸条、贴纸等。
(5)固定绳子:教师或学生可以在灯笼的顶部和底部固定绳子,以便悬挂或提取灯笼。
(6)完成与展示:学生们完成灯笼制作后,可以将灯笼展示给其他同学和家长,分享他们的创意和成果。
3.总结(10分钟):教师可以向学生们询问他们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给予解答。
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回顾整个制作灯笼的过程,分享他们的体验和想法。
最后,教师可以总结灯笼的制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四、教学延伸:1.学生们可以试着用不同的材料和方式制作灯笼,如使用塑料瓶、纸杯等。
2.学生们可以尝试不同的图案和装饰方式,如剪纸、贴纸等。
3.教师可以邀请学生们一起制作一个大型的灯笼,用于学校的庆祝活动或展览。
结语:通过这个简单的灯笼教学设计,学生们不仅能够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能够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灯笼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二年级做手工灯笼教案及反思
二年级做手工灯笼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二年级做手工灯笼教案及反思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手工灯笼的制作过程,并能够按照步骤完成手工灯笼的制作。
2. 学生能够培养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学生能够通过制作手工灯笼,了解传统文化和节日习俗。
教学准备:1. 手工纸、彩纸、剪刀、胶水、颜料、刷子等材料。
2. PPT或图片展示传统节日灯笼的图片。
3. 手工灯笼的制作步骤示范。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PPT或图片向学生展示传统节日灯笼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灯笼的了解,以及灯笼在传统节日中的作用。
主体:1. 介绍手工灯笼的制作材料和步骤。
2. 演示制作手工灯笼的步骤,并解释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
3. 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按照步骤制作手工灯笼。
4. 鼓励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展示自己的创造力,例如可以在灯笼上绘制自己喜欢的图案或添加装饰物。
5.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互相协作,共同完成手工灯笼的制作。
6.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总结:1.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手工灯笼,并互相欣赏。
2. 回顾制作手工灯笼的步骤,让学生总结制作过程中的关键点。
3. 引导学生思考手工灯笼的意义和传统文化背景。
4.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制作手工灯笼的体验和感受。
教案反思:在这个教案中,学生通过制作手工灯笼,既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又了解了传统文化和节日习俗。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保教学材料和工具的准备充足,以免影响学生的制作进度。
2. 在演示制作步骤时,要语言简洁明了,结合实际操作示范,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每个步骤。
3. 在学生制作手工灯笼的过程中,要及时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完成任务。
4. 在总结环节,要引导学生思考手工灯笼的意义和传统文化背景,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5. 在教案反思中,教师可以总结学生的制作情况和表现,以及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方法,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做灯笼教案
做灯笼教案一、教案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制作灯笼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1.掌握制作灯笼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1.学生独立完成制作灯笼的过程。
2.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四、教学准备1.PPT课件。
2.纸、剪刀、胶水、彩纸等制作灯笼所需材料。
3.制作好的示范灯笼。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知通过展示制作好的示范灯笼,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学习动力。
可以用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例如:你们喜欢看灯笼吗?你们有没有想过如何制作灯笼呢?步骤二:展示制作灯笼的步骤通过PPT课件或实物演示,展示制作灯笼的步骤,并详细解释每个步骤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可以使用图片、动画等多媒体形式,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
步骤三:示范制作灯笼老师可以挑选一个简单的灯笼制作示范,现场展示给学生。
在制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与学生互动交流,解答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
步骤四:学生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或个人进行制作灯笼的实践操作。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基础材料和工具,同时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利用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设计。
可以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相互交流、合作,分享经验和想法。
步骤五:展示作品和评价学生完成制作后,让每个小组或个人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评价。
可以通过投票、打分等方式,让学生互相评价和交流,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延伸1.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中的灯笼制作方式和样式,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
2.鼓励学生探索更多、更复杂的灯笼制作方法,并进行创新设计。
3.组织学生制作一些特殊主题的灯笼,如节日主题、环保主题等,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七、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学会了制作灯笼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多多尝试、多多创造,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丽和快乐。
做灯笼教案
做灯笼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灯笼文化,了解灯笼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2.掌握制作灯笼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灯笼文化的介绍和历史背景。
2.灯笼的种类和形状。
3.制作灯笼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4.制作灯笼的实践操作。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灯笼文化的介绍和制作灯笼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制作灯笼的实践操作,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手工制作技巧和耐心。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灯笼文化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灯笼的意义和价值。
2.示范法:老师可以现场制作一个简单的灯笼,让学生观摩和学习。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灯笼,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制作一个大型的灯笼,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五、教学过程1. 灯笼文化的介绍和历史背景1.讲解灯笼文化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灯笼的意义和价值。
2.展示不同种类和形状的灯笼,让学生了解灯笼的多样性。
2. 制作灯笼的基本方法和技巧1.讲解制作灯笼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选材、剪纸、粘贴、装饰等。
2.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灯笼,让学生观摩和学习。
3. 制作灯笼的实践操作1.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灯笼,老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模板和材料。
2.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进行灯笼的设计和装饰。
4. 小组合作制作大型灯笼1.让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制作一个大型的灯笼。
2.引导学生分工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六、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制作过程和成果,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3.通过问答和讨论的方式,评价学生对灯笼文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避免使用锋利的工具和材料。
2.在实践操作环节,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由发挥和创作。
做灯笼教学教案范文
做灯笼教学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灯笼的制作过程和技巧,提高动手能力。
2. 通过制作灯笼,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灯笼的制作材料和工具。
2. 灯笼的折叠、剪贴、装饰等技巧。
3. 中国传统节日与灯笼的关联。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灯笼的制作过程和技巧。
2. 难点:灯笼的折叠和装饰。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灯笼制作材料(彩纸、竹条、绳子等)。
2. 准备相关工具(剪刀、胶水、彩笔等)。
3. 准备教学PPT和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精美的灯笼图片,引发学生对灯笼的兴趣。
2. 讲解:介绍灯笼的制作材料、工具和基本步骤。
3. 示范:播放制作灯笼的视频教程,边播放边讲解。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灯笼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学习。
6. 总结: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
7. 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制作灯笼,体验亲子时光。
六、教学评价:1. 学生灯笼制作的基本技巧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
3. 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民间艺人进行灯笼制作技艺的讲座。
2. 组织学生参观灯笼展览或传统节日庆典。
3. 开展灯笼设计比赛,鼓励学生创新。
八、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制作的灯笼,进行集中展示。
3. 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
九、教学修改:1. 根据学生掌握程度,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2. 针对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针对性指导。
3. 丰富教学资源,增加相关文化知识的学习。
十、教学总结:1. 总结本次教学活动的亮点和不足。
2. 反思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 规划下一阶段的教学内容和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补充和说明:在教学目标中,除了技能学习,还应强调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28课 做灯笼教案 语文S版
做灯笼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良、受、赞”等14个生字,会写“良、使”等7个生字和以下词语:咱俩、泥人、使劲。
学习新部首工字旁和力字旁。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团结合作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懂得团结合作的好处。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议题导课,激发兴趣。
从课题入手,课文可能会写些什么内容?请大家围绕题目猜想。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1.自读。
轻声朗读课文,画出不容易读准、不容易读好的字、词、句,反复练习。
2.帮读。
同桌互读,互相正音、评议,再互相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分段读课文,读后评议交流。
2.质疑解疑,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请学生再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句,同学之间互相合作解决。
3.讨论“王京为什么在灯笼下写下‘合作真快乐’”这几个字。
4.说说自己和别人合作的事情,谈谈自己的体会。
5.学了课文之后,你明白了什么?和老师同学互相交流。
四、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巩固生字。
2.教师指导写字,提醒学生注意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重点笔画的书写。
1。
小学作业制作灯笼教案
小学作业制作灯笼教案教案标题:小学作业制作灯笼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传统文化中灯笼的意义和作用。
2. 学生能够掌握制作灯笼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学生能够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材料:彩纸、剪刀、胶水、彩笔、铅笔、蜡烛等。
2. 教具:PPT、图片或视频资源介绍灯笼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资源,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灯笼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引发学生对灯笼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Step 2:学习制作灯笼的基本步骤(15分钟)1. 向学生展示一份制作灯笼的样品,简要介绍制作灯笼的基本步骤。
2. 通过PPT或者实物示范,详细解释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如折纸、剪纸、粘贴等。
3. 强调安全意识,提醒学生在使用剪刀和蜡烛时要小心谨慎。
Step 3:实际操作(30分钟)1. 学生准备所需材料,按照老师的示范进行操作。
2. 老师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巡视指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并纠正错误。
3.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可以在灯笼上绘制自己喜欢的图案或写上祝福语。
Step 4:展示和分享(10分钟)1. 学生完成制作后,将灯笼挂在教室或学校的指定位置。
2. 邀请学生逐个展示自己制作的灯笼,并分享他们的创作心得和感受。
3. 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评选,选出最具创意和美观的灯笼。
Step 5:总结和延伸(5分钟)1.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制作灯笼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2. 鼓励学生思考灯笼的意义和作用,以及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3. 提供一些延伸活动,如制作其他传统手工艺品或参观博物馆等,进一步拓展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参与度和专注度。
2. 评价学生制作的灯笼的创意和美观程度。
3. 收集学生的反馈和分享,了解他们对制作灯笼活动的理解和体验。
教学扩展:1. 鼓励学生将制作的灯笼带回家,与家人分享制作过程和意义。
23 做灯笼_教案
语文教学设计
教材:语文二年级上册
课文:23 做灯笼
板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1.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和发展。
2.利用多种方法识字,认真写字,养成好习惯,重视识字能力的提高。
3.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以读为本。
4.充分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
教学目标:
1.认识“受、赞、奖”等11个生字,会写“但、行、灯”等8个生字及词语“咱俩、泥人、使劲”。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团结合作的好处。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团结合作精神。
教学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
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二年级上册《做灯笼》教案
二年级上册《做灯笼》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传统文化节日——中秋节及其庆祝活动。
2.学生了解制作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灯笼的材料和制作过程。
3.学生动手制作灯笼,增强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练习学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1.中秋节和灯笼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
2.了解灯笼材料和制作过程。
3.通过动手制作让学生掌握制作灯笼的技巧。
三、教学难点1.如何灵活运用手指,掌握好丝线在纸上的固定。
2.合作完成任务,体验到协作的乐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介绍中秋节的历史渊源及庆祝方式。
2.导入本次课程,让学生有制作灯笼的兴趣。
2. 材料准备1.准备红色、黄色的金纸、不干胶、彩色丝线、剪刀和胶水。
3. 制作灯笼1.展示制作灯笼的基本步骤。
2.在黑板上画出制作灯笼的步骤,引导学生说出。
3.分组让学生根据步骤制作灯笼。
4. 分享展示1.让每组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灯笼。
2.每个小组分享制作经验,体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5. 总结归纳1.教师提问,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2.总结本次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教学效果评估1.观察学生在制作灯笼时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通过学生的分享和总结,评估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合作沟通能力。
六、课后作业1.学生对中秋节的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了解进行积累,并写一篇感悟心得。
2.学生制作好的灯笼带回家庆祝中秋节。
七、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我以动手制作和合作为主要方式,针对二年级的学生特点,掌握了制作中秋节灯笼的相关技能。
同时我还利用国庆长假提前准备了教学用品,又开展了假期练习、集体或家庭参观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潜力。
灯笼制作 教案
灯笼制作教案
《灯笼制作教案》
灯笼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品,制作灯笼不仅可以增加节日氛围,还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份灯笼制作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在家或学校开展相关手工活动。
材料准备:
1. 彩色纸
2. 剪刀
3. 胶水
4. 画笔
5. 细绳
制作步骤:
1. 准备一个正方形的彩色纸,将其对折,然后再对折一次,使其成为四分之一的正方形。
2. 在对角线上从两侧分别向中心处剪出一条直线,留下一定的间隔。
3. 打开纸,将两端连接处对折,用胶水粘合。
4. 用画笔在灯笼上绘制各种图案,可以是花、鸟、动物等,也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自由发挥。
5. 在灯笼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细绳,以便挂起。
教学重点:
1. 学会使用剪刀剪出特定形状的图案。
2. 学会使用胶水将纸张粘合在一起。
3. 发挥想象力,绘制个性化的图案。
教学方法:
1. 给孩子们讲解灯笼的由来和制作方法,激发他们的兴趣。
2. 演示制作过程,让孩子们跟着老师一起动手制作。
3. 鼓励孩子们在制作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创作出个性化的作品。
通过这样一份灯笼制作的教案,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在手工制作中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可以增加节日氛围,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
希望大家都能够尝试制作一下,享受手工艺的乐趣!。
做灯笼二年级上册教案及反思
做灯笼二年级上册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做灯笼二年级上册教案及反思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灯笼制作的过程和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亲手制作自己的灯笼。
3. 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创意设计,使灯笼更加个性化。
教学重点:灯笼制作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难点:灯笼创意设计的能力培养。
教学准备:1. 材料:彩纸、剪刀、胶水、彩色细线、蜡烛。
2. 教具:PPT、制作好的示范灯笼。
教学过程:导入:1. 利用PPT展示各种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灯笼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灯笼有什么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说教:1. 讲解灯笼制作的过程和方法,包括材料准备、图案设计、剪裁拼贴、装饰等步骤。
2. 通过示范,让学生明白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
3. 强调安全操作,提醒学生使用剪刀时要小心。
实践:1. 学生准备材料,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设计图案。
2. 学生按照制作过程一步步完成自己的灯笼,教师在旁边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3. 学生制作完成后,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同学们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收获和困难。
总结:1.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灯笼制作的过程和方法。
2.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鼓励,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3. 提醒学生保存好自己的作品,并在春节期间使用。
教案反思:这节课中,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完成了自己的灯笼制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起到了示范的作用,又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主发挥的空间。
在下节课中,可以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评,激发学生创新设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灯笼制作水平。
儿童自制灯笼中秋节教案
儿童自制灯笼中秋节教案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也是一个家庭团聚的日子。
在这一天,人们会一起赏月、吃月饼,还会挂灯笼,增添节日的气氛。
对于儿童来说,自制灯笼是一项有趣的手工活动,可以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下面我们就来分享一下儿童自制灯笼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和意义,学习制作灯笼的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让儿童在制作灯笼的过程中体验快乐,感受中秋节的浓厚氛围。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传授制作灯笼的方法,引导儿童动手操作。
2. 教学难点,让儿童独立完成灯笼的制作,培养他们的耐心和细心。
三、教学准备。
1. 材料准备,纸张、剪刀、胶水、彩色笔、彩色纸、细绳等。
2. 教学环境,教室或活动室等。
四、教学过程。
1. 制作准备,首先向儿童介绍中秋节的由来和意义,让他们了解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然后准备好制作灯笼的材料和工具。
2. 制作步骤:(1) 制作灯笼的骨架,将彩色纸剪成长方形,然后将两端对折,用剪刀在对折的地方剪一个小口,再用细绳穿过小口,打成一个环,固定好。
(2) 装饰灯笼,将彩色纸剪成各种形状的图案,可以是动物、花草、人物等,然后用胶水粘贴在灯笼的骨架上,让灯笼更加美观。
(3) 完善细节,用彩色笔在灯笼上画上一些图案或祝福语,增加灯笼的趣味性和祝福的意义。
3. 制作完成,当儿童完成灯笼的制作后,老师可以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他们解释灯笼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五、教学总结。
通过这样一次手工制作活动,儿童不仅了解了中秋节的传统习俗,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制作灯笼的过程中,他们感受到了快乐和成就感,也增强了对中秋节的认同感和参与感。
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儿童在欢乐中学习,感受中秋节的美好,也让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 要求 1.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王京和李良做灯笼的过程,懂得合作愉快的道理。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积累“赞扬、布置、漂漂亮亮”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后的问题理解课文。
重点 难点了解王京和李良做灯笼的经过,懂得“合作真快乐”的道理。
教学 课时两课时做 灯 笼王京和李良是同桌。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王京和李良是同桌。
王京是班里公认①的小画家。
她的画儿不光受到同班同学的赞扬②,还在学校的美术大赛中得过奖呢。
[句导读:“不光……还……”写出了王京的画儿画得好。
要读出称赞的语气。
]段导读:介绍了王京画画儿好的特长。
李良可不爱画画儿,但是他的手很巧,会捏泥人,会做飞机模型,还能用草叶编小蚂蚱。
[句导读:用称赞的语气读。
]段导读:介绍了李良会做手工的特长。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分别介绍了王京和李良的特长,王京会画画儿,李良手巧。
新年快到了,同学们都行动③起来,想把教室布置得漂漂亮亮的。
王京想画一幅画儿,把它贴在教室的墙上。
可是她发现已经④有好几个同学在画画儿了。
那做什么好呢?[句导读:读出很为难的语气。
]王京把心事⑤告诉了李良,没想到李良也在烦恼⑥呢。
原来李良扎了一个漂亮的纸灯笼,正在发愁⑦白白的灯罩缺少点儿色彩呢。
[句导读:交代了李良发愁的原因。
]李良想了想,忽然⑧有了主意。
他对王京说:“咱俩合作⑨吧!你在我扎的灯笼上画画儿,好不好?”[句导读:要读出郑重的语气。
]王京听了很高兴,使劲点了点头。
[句导读:“很高兴”“使劲”写出王京很愿意合作。
]段导读:写李良真诚邀请王京与他合作。
王京在李良做的灯罩上,画了花草,画了树木,画了可爱⑩的小金鱼……还写下一句话:“合作真快乐!”[句导读:具体写王京在灯笼上绘画和写字的情形。
]段导读:写王京和李良合作做了一个漂亮的灯笼来布置教室。
同学们看了,使劲鼓起掌来。
第三部分(第4~6自然段):写李良和王京合作做了一个漂亮的灯笼来布置教室,并体会到了团结合作的快乐。
字 词 导 读 ☜①公认:大家一致认为。
②赞扬:称赞表扬。
(例句)他拾金不昧的行为受到了大家的赞扬。
③行动:为实现某种意图而具体地进行活动。
④已经:表示时间过去或事物完成。
⑤心事:心里盘算的事。
⑥烦恼:烦闷;苦恼。
⑦发(fā)愁:因为没有主意或办法而感到愁闷。
“发”还读fà,如理发。
⑧忽然:表示来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
⑨合作:互相配合做某事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
(例句)这个风筝是我和小方一起合作完成的。
⑩可爱:令人喜爱。
(例句)妈妈用巧手给我做了一个可爱的洋娃娃。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合作真快乐”的道理。
2.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生字卡片;一个灯笼。
一揭示课文题目,导入新课1.教师拿出一个灯笼,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在哪里见过它?(学生自由发言)2.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个灯笼,说说这个灯笼的样子。
引导学生从灯笼的形状和图案等多个角度介绍灯笼的样子。
3.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做灯笼》。
4.看到题目,你们有什么问题吗?(谁做灯笼?做了个什么样子的灯笼?怎么做灯笼?)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仔细读一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对照拼音,朗读课文。
生字要多读几遍。
3.同桌检查朗读。
注意纠正对方的读音。
4.认读生字卡片。
5.开火车认读生字。
三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1.根据课文题目,我们提出了许多问题。
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吧!2.指名朗读课文。
理清文章的线索。
3.学生汇报分段的情况。
第一段(第1自然段):交代王京和李良是同桌。
第二段(第2、3自然段):分别介绍王京和李良的特长,王京是个小画家,李良手很巧。
第三段(第4~6自然段):王京与李良合作做了一个漂亮的灯笼来布置教室,并体会到了团结合作的快乐。
四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了解李良和王京的特长1.指名朗读课文第一、二段。
2.李良和王京的特长分别是什么?在课文中标画出来。
3.了解王京的特长。
(1)出示句子1:王京是班里公认的小画家。
追问:“公认”是什么意思?(大家一致认可。
)(2)出示句子2:她的画儿不光受到同班同学的赞扬,还在学校的美术大赛中得过奖呢。
分析“不光……还……”表示什么意思。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
4.了解李良的特长。
朗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
找一找李良有哪些爱好。
(他的手很巧,会捏泥人,会做飞机模型,还能用草叶编小蚂蚱。
)5.再次朗读课文第一、二段。
五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了解两个人合作的经过1.这两个人为什么要做灯笼呢?(新年快到了,同学们都行动起来,想把教室布置得漂漂亮亮的。
)2.这两个人是怎样合作的?(1)学生自学课文第4、5自然段,并请同学说一说。
(2)你是怎样评价他们的创作的?(3)王京为什么在灯笼上写上“合作真快乐”这几个字呢?(两个人一起做了一个漂亮的灯笼,为布置教室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时发挥了两个人不同的特长。
因此,他们感受到合作真快乐。
)3.指名读第6自然段。
想一想同学们为什么为他们鼓掌。
4.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5.说一说,在生活中你和他人合作的经历。
六布置作业:熟读课文1.本课选材贴合学生实际,大多数同学都有因为某一节日而布置教室的经历,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在导入新课时,教师以实物——一个红灯笼为切入点,使学生迅速进入课文设置的情境当中。
2.王京在灯笼上所写的“合作真快乐”是理解本文的关键。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让他们能够意识到互相合作、互相帮助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情。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后的提问理解课文。
生字卡片。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1.朗读课文。
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是通过你和他人合作完成的?二学习生字,掌握识字方法1.出示生字卡片。
复习生字的读音。
2.小组接龙认读生字。
3.开火车朗读生字。
4.练习一字组多词。
良良好优良良心使使用使者使劲巧巧妙手巧巧合泥泥水泥泞水泥5.自己想一想,怎样才能记住这些生字。
6.全班交流自学情况。
(1)熟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尼—泥吏—使自—咱至—室直—置(2)熟字去偏旁变成新字:粮—良攒—赞(3)熟字换偏旁变成新字:脑—恼摸—模桨—奖7.再次认读生字,加深印象。
三指导书写1.按照字形结构给生字分类。
左右结构:使劲巧咱泥灯上下结构:良2.看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生字。
说一说每个生字的占格位置。
3.学生练写。
教师指导,注意纠正学生的书写姿势。
四布置作业:完成字词作业1.识字教学在低年级阶段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指导学生识记本课生字时,应注重对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通过熟字加偏旁组成新字,熟字去偏旁变成新字,熟字换偏旁变成新字的方法,完成本课的识字任务。
2.安排本课的实践活动,教师可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自己和他人合作的经历,这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增强了团结互助的意识,同时使学生明白了合作在生活中的价值与意义。
1.给下面的字移动一笔,变成新字。
末(本/未) 庆(厌) 太(犬) 压(庄)玉(主) 同(回) 田(旧) 肝(肛)2.选词填空。
安静寂静(1)冬天的夜晚,山林里一片(寂静)。
(2)考场上(安静)极了。
3.你是如何理解“合作真快乐”这句话的?一灯笼中国的灯笼又统称为灯彩。
灯笼相传起源于西汉时期。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
后来灯笼在中国就成了喜庆的象征。
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灯笼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
从种类上分,有宫灯、纱灯、吊灯等。
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
中国的灯笼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纸扎、刺缝等工艺,利用各个地区出产的竹、木、藤、麦秆、兽角、金属、绫绢等材料制作而成。
在中国古代制作的灯笼中,以宫灯和纱灯最为著名。
二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众人拾柴火焰高。
集体是力量的源泉,众人是智慧的摇篮。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