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除杂问题总结学习资料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除杂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初中化学除杂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初中化学除杂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将物质中混有的杂质除去而获得纯净物质,叫提纯或除杂,除杂题是初中化学的常见题,它灵活多变,可以综合考察学生的解题能力。

下面和店铺一起来看初中化学除杂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希望有所帮助!初中化学除杂知识一、物理方法1、过滤法原理: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通过过滤而分开的方法称为过滤法。

如:氯化钙中含有少量碳酸钙杂质,先将混合物加水溶解,由于氯化钙溶于水,而碳酸钙难溶于水,过滤除去杂质碳酸钙,然后蒸发滤液,得到固体氯化钙。

如果要获得杂质碳酸钙,可洗涤烘干。

2、结晶法原理:几种可溶性固态物质的混合物,根据它们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不同,可用结晶的方法分离。

例如:固体硝酸钾中混有氯化钠杂质,先在较高温度下制成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然后逐步冷却,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温度降低,大部分硝酸钾成为晶体析出,而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变化不大,所以大部分氯化钠仍留在母液中,通过过滤把硝酸钾和氨化钠溶液分开。

为进一步提纯硝酸钾,可再重复操作一次,叫重结晶。

二、化学方法1、原则(1)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原物反应。

(2)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3)反应后恢复原物状态。

(4)操作方法简便易行。

2、常用的方法(1)沉淀法原理:使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量试剂反应,生成沉淀通过过滤而除去。

(2)气化法原理:将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当试剂反应变成气体而除去。

如:氯化钠固体中含有少量碳酸钠杂质,可将混合物加水溶解,再加入适量稀盐酸溶液,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再蒸发滤液,获得氯化钠固体。

(3)置换法原理:将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量试剂通过发生置换反应而除去。

如:硫酸锌固体中含有少量硫酸铜杂质,可将混合物溶解之后,加人适量锌粉,再过滤除去被置换出来的铜,蒸发滤液获得硫酸铜固体。

(4)洗气法原理:两种以上混合气体中的杂质被某种溶剂或溶液吸收,而要提纯的气体不能被吸收时,可用此方法。

除杂初中化学总结

除杂初中化学总结

除杂初中化学总结《除杂初中化学总结》整体感受说起初中化学的除杂,就像是在一群小伙伴里找出那个走错队伍的家伙,还得小心翼翼,不能把原本好的伙伴也给弄没了。

刚开始学的时候,我感觉这就像是一团乱麻,理不清头绪,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和大量练习,也慢慢摸到了些门道。

具体收获首先,我们要遵守不能引入新杂质的原则。

这就好比你打扫房间,要把不要的东西扔出去,可不能一边扔一边又带进来新的垃圾。

比如去除氯化钠中的碳酸钠,就不能选用硝酸,因为用硝酸的话会生成新杂质硝酸钠。

其次,要依据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像溶解性,要是有一种物质不溶于水,另一种可溶性杂质,就可以通过溶解过滤的方法除杂;化学性质方面,活泼性不同的金属就可以利用置换反应除去杂质金属,像除去铜里面的铁,就可以用稀硫酸或者硫酸铜溶液。

重要发现现在想想,原来是除杂试剂的状态也很关键。

如果要除去气体中的杂质,那除杂试剂通常要是液态,并且气体的进出导管的长短顺序可是有讲究的,长进短出是常见的情况。

还有我们要考虑反应后的产物状态,要容易分离才行,等等,还有个重要的点,如果杂质和要保留的物质都能与除杂试剂反应,那肯定不能用这个试剂去除杂了,像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用点燃的方法,因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虽然一氧化碳能燃烧,但在大量二氧化碳存在下,一氧化碳难以燃烧完全,而且会引入新的氧气杂质。

反思我反思自己有时候会忘记考虑除杂后的剩余物质是否容易分离,光想着把杂质反应掉就好了。

还有就是没有非常透彻地记住物质的性质,特别是一些特殊情况下的,这就导致做题容易纠结和选错除杂方法。

像本来可以利用物理性质除去杂质的,却老是想复杂了从化学性质角度去考虑。

启示原来如此,除杂这一块一定要把物质的性质,尤其是化学性质记得特别牢,还有那几个除杂的原则要像烙印一样刻在脑子里。

每个实际的题目就像是一道谜题,得根据这些原则和性质去找到那个恰到好处答案。

然后就得细心仔细,每一步都考虑周全,特别是产物和剩余物质的情况。

初中化学除杂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除杂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除杂知识点归纳一、溶液的分离与纯化1. 蒸馏法:利用溶液中组成物质的沸点不同,通过加热和冷凝来使沸点较低的物质蒸发并冷凝回收,实现分离纯化的方法。

2. 结晶法:利用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通过加热浓缩溶液,然后冷却结晶,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实现分离纯化的方法。

3. 过滤法:利用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颗粒大小不同,通过过滤器进行筛选,使颗粒较大的溶质被滤除,实现分离纯化的方法。

4. 萃取法:利用溶质在两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通过溶剂的选择和分离,使溶质从溶液中转移到另一溶剂中,实现分离纯化的方法。

二、气体的分离与纯化1. 气体的分离:利用气体的密度和溶解度不同,通过物理方法如液体吸附、分子筛吸附等,或化学方法如催化剂反应等,使混合气体中的组分分离出来。

2. 气体的纯化:利用物理方法如冷凝、吸附等,或化学方法如催化剂反应等,去除混合气体中的杂质,使气体纯化。

三、固体的分离与纯化1. 磁性分离:利用固体中含有磁性物质而其他物质不具备磁性的特点,通过外加磁场使磁性物质被吸附到磁铁等磁体上,实现分离纯化的方法。

2. 晶体分离:利用固体中晶体的形状和大小不同,通过筛网或离心等方法,使晶体被分离出来,实现分离纯化的方法。

3. 溶液结晶:利用固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通过加热浓缩溶液,然后冷却结晶,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实现分离纯化的方法。

四、液体的分离与纯化1. 蒸馏法:利用液体的沸点不同,通过加热和冷凝来使沸点较低的液体蒸发并冷凝回收,实现分离纯化的方法。

2. 萃取法:利用液体在两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通过溶剂的选择和分离,使溶质从液体中转移到另一溶剂中,实现分离纯化的方法。

3. 结晶法:利用液体中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通过加热浓缩溶液,然后冷却结晶,使溶质从液体中析出,实现分离纯化的方法。

五、电解质的分离与纯化1. 电解法:利用电解质在电场中的离子运动和电极反应,通过电解质溶液在电解槽中的电解分解,使正负离子分别在阳极和阴极上析出,实现分离纯化的方法。

中考复习-初中化学物质的除杂知识点总结

中考复习-初中化学物质的除杂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物质的除杂知识点总结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除杂)1. 分离与提纯的基本原理(1) 分离:就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混合物巾的各组分分开,并将物质恢复到原状态。

(2) 提纯和除杂: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把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而得到纯物质。

在提纯过程中,如果杂质发生了化学变化,不必恢复成原物质。

二者的方法在很多情况下是相似的,但分离比提纯的步骤要多,因为各组分均要保留,绎过化学反应使混合物中各组分经转化而分离后还要复原为原来的组分物质提纯和除杂过程中经常用到分离操作,二者有时又密不可分。

2.分离和提纯应遵循的原则(1) 不能“玉石俱焚”:即试剂一般要求与杂质反应,不与要保留的物质反应。

但在特殊情况下,所加试剂可和保留物质应应,但最终要转化成需要保留的物质如除去FeCb,溶液中的NaCI,可加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洗涤—加适量稀盐酸。

⑵“不增““不减”:即不增加新的杂质,不减少要保留的物质如除去FeCl3中的少量F Q(SQ)3应选用BaCl2而不应选用Ba(NO)2,否则发生反应3Ba(NO)2+Fe2(SC4) 3==3BaSOj +2Fe(NO)3溶液中又增加了Fe(NO3)3.(3) 易分离:反应后,物质的状态不同,便于分离。

(4) 不污染环境:即耍求所选用的除杂方法不能产生可污染环境的物质。

(5) 不能“旧貌变新颜”:即除杂结束前,要恢复保留物质的原有状态。

常见除杂的方法:CG(O2):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CG(H2或CO):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Q或CO或H(含H2O):将气体通过浓硫酸或氧化钙或氯化钙等干燥剂Q或“或CO(含CO或SO):将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Cu(含Fe或Mg或Zn):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过滤Fe(含Cu):用磁铁将铁粉吸引出来Cu(含CuO), Fe(含FeO):高温下与HH或CO反应CuO含Cu或C):在空气中灼烧CaO(含CaCO :高温煅烧(CaCO分解成CaC和CO)CaCO含CaO)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渣Ca(OH)(含CaO加足量水FeSQ溶液(含HSO或CuSO,FeCb溶液(含盐酸或CuCb):加过量铁粉,过滤,取滤液NaCI溶液(含NaCO):加适量稀盐酸NaSQ溶液(含CuSO :加适量NaOH溶液酸、碱、盐溶液的除杂技巧:1.被提纯物与杂质所含阳离子相同时,选取与杂质中的阴离子不共存的阳离子,再与被提纯物中的阴离子组合出除杂试剂。

初中化学除杂总结

初中化学除杂总结

初中化学除杂题型解题技巧总结1. 除杂题:解答除杂质一类的题目时,要注意三原则;三要领;六种常用的方法。

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

三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定除杂质方法;③选择适宜试剂。

六种常用方法:在掌握了以上除杂质的原则、要领、方法后,解答题目时要审清题目要求,分析理顺思路且与题目要求吻合,才能准确解题。

()例1. (07昆明)除去K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K2CO3,选用的试剂是A。

H2SO4溶液 B。

稀盐酸 C.K2SO4溶液 D. AgNO3溶液( )例2. (08哈尔滨)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例3. (08黄石)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A。

用NaOH除去CO2中混有的HCl B.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混有少量的COC.用水除去MnO2中混有的KClD.用硝酸除去NaCl中混有的Na2CO3( )例4. (08盐城)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例5。

(08南通)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例6.(08淄博)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中考链接( )1。

(08大庆)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2。

(07雅安)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3。

(11扬州)下列除杂选用试剂正确的是A.用过量的O2除去CO2中COB.用过量的FeSO4溶液除去Zn中的FeC.用过量的NaOH除去CaCl2溶液中HClD.用过量HCl溶液除去Cu中CuO()4。

(11无锡)除去下表所列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5.(11泰州)除去下列物质中括号内少量杂质的方法,合理的是A。

CaO(CaCO3):加入足量的稀盐酸B. CO2 (CO ):在氧气中点燃。

9年级化学除杂知识点

9年级化学除杂知识点

9年级化学除杂知识点9年级化学除杂学问点:除杂方法1、气态烷(气态烯、炔)除杂试剂:溴水、浓溴水、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操作:洗气留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行。

原理:气态烯、炔中不饱和的双键、叁键可与上述除杂试剂发生反响,生成不挥发的溴代烷2、汽油、煤油、柴油的分别(说白了就是石油的分馏)除杂试剂:物理方法操作:分馏原理:各石油产品沸点范围的不同。

3、乙烯(CO2、SO2、H2O、微量乙醇蒸气)除杂试剂:NaOH溶液-浓硫酸操作:洗气原理:CO2、SO2可与NaOH反响生成盐而被除去,乙醇蒸气NaOH 溶液中的水后溶被除去,剩余水蒸气可被浓硫酸汲取。

4、乙炔(H2S、PH3、H2O)除杂试剂:CuSO4溶液-浓硫酸操作:洗气原理:H2S、PH3可与CuSO4溶液反响生不溶物而被除去,剩余水蒸气可被浓硫酸汲取。

5、甲烷、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的分别除杂试剂:物理方法操作:分馏原理:沸点不同。

6、溴苯(Br2)除杂试剂:NaOH溶液操作:分液原理:Br2可与NaOH溶液反响生成盐,系强极性离子化合物,不溶于苯而溶于水(相像相容原理)。

7、硝基苯(HNO3、水)除杂试剂:水、操作:分液原理:等于是用水萃取硝基苯中的硝酸,详细原理见萃取。

TNT、苦味酸除杂可运用一样操作。

8、气态卤代烃(卤化氢) 除杂试剂:水操作:洗气(需运用防倒吸装置)原理:卤化氢易溶于水,可被水汲取,气态卤代烃不溶于水。

9、乙醇(水或水溶液) 除杂试剂:CaO、碱石灰操作:蒸馏原理:CaO与水反响生成不挥发的Ca(OH)2,故只会蒸馏出无水的乙醇。

10、苯(苯酚)除杂试剂:NaOH溶液操作:分液原理:苯酚可与NaOH溶液反响生成苯酚钠,系强极性离子化合物,不溶于苯而溶于水(相像相容原理)。

11、乙酸乙酯(乙醇、乙酸、水)除杂试剂:浓硫酸+饱和Na2CO3溶液操作:蒸馏+分液原理:乙酸与乙醇发生可逆的酯化反响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四者共同存在于反响容器当中。

九年级下册化学除杂知识点

九年级下册化学除杂知识点

九年级下册化学除杂知识点一、化学除杂的概念和重要性化学除杂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化学方法和技术,将混杂在原有物质中的杂质分离出去,以提高纯度和质量的过程。

在化学实验、工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中,除杂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它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提高产品品质,减少污染物的产生,确保人们的生活安全。

二、化学除杂的常用方法1. 溶解法溶解法是化学除杂中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根据溶解度差异,将目标物质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再通过过滤、浓缩等操作使杂质分离出去。

常用的溶解剂有水、有机溶剂等。

2. 气体净化法气体净化法主要用于处理气态混合物中的杂质。

通过调节温度、压力等条件,利用杂质与目标物质的不同性质,使其分离。

例如,利用活性炭吸附废气中的有害气体。

3. 还原法还原法适用于化学反应中的除杂。

通过还原剂与目标物质的反应,将其转变为易于分离的形态。

例如,利用亚硫酸钠还原铁离子为铁粉。

4. 沉淀法沉淀法是通过加入适当的试剂,生成难溶于溶剂的沉淀物而使杂质分离。

例如,在水中加入盐酸后,可产生氯化银沉淀,将银离子分离出去。

5. 离心法离心法是利用离心机的离心力将液体中的颗粒物快速沉降,以分离出杂质。

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药物、血液等液体的制备中。

三、化学除杂的应用领域1. 医药领域在药物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和中间体进行化学除杂可以提高药物的纯度和效力,降低毒性和副作用,并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

2. 化工领域化学工业中,化学除杂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例如,在制造电子元件和半导体材料的过程中,除杂能提高材料的纯度和电性能。

3. 环境保护领域化学除杂在环境保护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废水处理中,通过化学方法除去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 食品工业在食品工业中,化学除杂可以提高食品的卫生质量和安全性。

例如,通过化学方法去除食品中的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

五、化学除杂的挑战与前景化学除杂虽然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初中化学除杂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除杂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除杂知识点归纳一、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的变化,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化学方程式由反应物和生成物组成,反应物在方程式左侧,生成物在右侧。

在化学方程式中,需要保持原子数和电荷数的平衡。

二、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是指在溶液中发生的以离子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反应。

离子反应中,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发生交换,形成新的化合物。

三、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反应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之间的反应是常见的化学反应。

金属元素通常会与非金属元素发生电子转移,形成离子化合物。

例如,钠和氯反应生成氯化钠。

四、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的原子氧化态和还原态发生变化的反应。

氧化反应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反应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五、酸碱反应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酸是指能够释放出H+离子的物质,碱是指能够释放出OH-离子的物质。

酸和碱反应时会产生盐和水。

六、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含量。

常用的表示浓度的单位有摩尔浓度、质量浓度和体积浓度。

七、离子反应的电离度离子反应中,物质的电离度是指溶液中电离的物质分子或离子的百分比。

电离度越高,反应越强。

八、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物出现的量。

化学反应速率受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九、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化学反应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保持不变。

平衡常数是描述平衡位置的指标。

十、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有密切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可以通过电化学方法进行观察和测量。

十一、化学元素与周期表化学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周期表是对化学元素进行分类和排列的工具。

周期表按原子序数、电子结构等特性进行排列。

十二、化学键与化合物化学键是原子之间形成的强力作用,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物质。

以上是初中化学除杂知识点的归纳,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化学是一门有趣而重要的科学,通过学习化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除杂、分离、鉴别、推断总结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除杂、分离、鉴别、推断总结

知识要点:1. 除杂题:解答除杂质一类的题目时,要注意三原则;三要领;五种常用的方法。

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

三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定除杂质方法;③选择适宜试剂。

除杂质思路分析方法:(1)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

(2)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

(3)置换法:利用置换反应的原理将杂质除去。

(4)转纯法: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提纯的物质。

(5)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提纯。

在掌握了以上除杂质的原则、要领、方法后,解答题目时要审清题目要求,分析理顺思路且与题目要求吻合,才能准确解题。

2. 混合物的分离:(1)可溶性与难溶性物质的混合物——常用溶解、过滤、蒸发三步操作加以分离,分别得到纯净物。

如:粗盐的提纯;BaSO 4和Na 2SO 4的混合物。

(2)两种物质均溶于水,但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种随温度变化大,另一种变化不大时,可考虑——结晶法。

即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加以分离。

如:NaCl 和KNO 3的混合物。

(3)两种物质均溶于水时,可考虑用化学方法分离。

如BaCl 2和NaCl 的混合物。

可将混合物先溶于水,加入适量Na 2CO 3溶液,得到BaCO 3和NaCl 溶液。

BaCl 2+ Na 2CO 3=BaCO 3↓+2NaCl 。

将沉淀过滤出,洗净后在沉淀中加入适量盐酸溶液,又得到BaCl 2溶液,CO 2逸出。

BaCO 3+2HCl =BaCl 2+H 2O+CO 2↑。

最后分别将NaCl 溶液和BaCl 2溶液蒸发,分别得到纯净的NaCl 固体和BaCl 2固体。

注意:用化学方法或用物理方法进行混合物分离时,要区别除杂质与分离物质的不同点是:除杂质时只要求把杂质除掉、保留原物质即可;而混合物分离是几种物质用一定的方法分开,原混合物中各成分都必须保留。

3. 物质的鉴别:鉴别是通过化学实验将几种不同特性的物质区别开来。

九年级化学除杂专题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除杂专题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除杂专题知识点在九年级化学学科中,除杂是一个重要的专题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九年级化学除杂专题中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一、除杂的概念除杂是指通过一系列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混合物中的杂质分离出来,得到纯净的物质。

它是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用于提高物质的纯度和质量。

二、除杂的方法九年级化学学科中,常用的除杂方法有以下几种:1. 溶解与过滤法:适用于固体杂质与固体纯净物质的分离。

将混合物溶解于适量溶剂中,然后通过滤纸过滤,固体杂质被滤去,滤液中得到纯净的溶液。

2. 蒸发结晶法:适用于溶液中溶质含量较高的情况。

将溶液加热至饱和状态,然后冷却,溶质结晶出来,通过过滤或其他分离方法得到纯净物质。

3. 石蜡法:适用于液体与液体的分离。

将混合液加热至液体A沸点以下,液体A蒸发,而液体B保持液态,通过冷凝收集液体B。

4. 精馏法:适用于液体与液体的分离。

利用不同物质的沸点差异,通过加热混合液,蒸发物质A,然后冷凝收集物质A形成纯净液体。

5. 磁铁分离法:适用于固体与固体的分离。

利用磁性物质的性质,通过磁力将磁性杂质与非磁性杂质分离。

6. 电解法:适用于通过电解将化合物分解成单质或离子的情况。

利用电解槽中的阳极和阴极,通过电解将混合物中的物质分解。

三、除杂实验注意事项九年级化学除杂实验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实验过程要细致、仔细,遵循操作规程,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2. 实验器材要干净、无杂质,以避免实验过程中的污染。

3. 实验室要保持通风良好,特别是在有毒气体产生的实验中,需要加强通风操作。

4. 实验中要注意安全,佩戴实验室必需的防护用具,如实验手套、安全眼镜等。

5. 对于易燃、易爆等危险物质,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实验。

四、除杂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九年级化学除杂专题中学到的知识点,在日常生活中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 饮用水净化:通过除杂的方法,可以将自来水中的杂质和微生物去除,保证饮用水的安全性。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除杂、分离、鉴别、推断总结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除杂、分离、鉴别、推断总结

初中化学常见实验题型解题技法总结(除杂、分离、鉴别、鉴定、推断)知识要点:1. 除杂题:解答除杂质一类的题目时,要注意三原则;三要领;五种常用的方法。

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

三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定除杂质方法;③选择适宜试剂。

除杂质思路分析方法:(1)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

(2)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

(3)置换法:利用置换反应的原理将杂质除去。

(4)转纯法: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提纯的物质。

(5)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提纯。

在掌握了以上除杂质的原则、要领、方法后,解答题目时要审清题目要求,分析理顺思路且与题目要求吻合,才能准确解题。

2. 混合物的分离:(1)可溶性与难溶性物质的混合物——常用溶解、过滤、蒸发三步操作加以分离,分别得到纯净物。

如:粗盐的提纯;BaSO 4和Na 2SO 4的混合物。

(2)两种物质均溶于水,但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种随温度变化大,另一种变化不大时,可考虑——结晶法。

即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加以分离。

如:NaCl 和KNO 3的混合物。

(3)两种物质均溶于水时,可考虑用化学方法分离。

如BaCl 2和NaCl 的混合物。

可将混合物先溶于水,加入适量Na 2CO 3溶液,得到BaCO 3和NaCl 溶液。

BaCl 2+ Na 2CO 3=BaCO 3↓+2NaCl 。

将沉淀过滤出,洗净后在沉淀中加入适量盐酸溶液,又得到BaCl 2溶液,CO 2逸出。

BaCO 3+2HCl =BaCl 2+H 2O+CO 2↑。

最后分别将NaCl 溶液和BaCl 2溶液蒸发,分别得到纯净的NaCl 固体和BaCl 2固体。

注意:用化学方法或用物理方法进行混合物分离时,要区别除杂质与分离物质的不同点是:除杂质时只要求把杂质除掉、保留原物质即可;而混合物分离是几种物质用一定的方法分开,原混合物中各成分都必须保留。

初中化学除杂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化学除杂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化学除杂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内容概述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杂质,杂质是指那些不是我们想要的成分或物质,它的存在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实验或日常生产活动的准确性或效率。

因此了解如何去除这些杂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初中化学课程中,我们会学到许多关于除杂的知识和技巧。

这些内容都是我们的重点,接下来我们就逐一解读一下。

1. 除杂质的概念与重要性除杂质简单来说,就是从一些物质中去掉我们不想要的成分,只留下我们需要的部分。

在初中化学中,我们经常需要面对这样的情境:一块金属中含有少量其他的金属或化合物杂质,我们要把它提炼成纯净的金属。

这个过程就需要用到除杂的知识。

初中化学中的除杂知识既实用又关键,掌握好这些知识,我们不仅可以在实验中得到更准确的结果,还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除杂的各个方面吧!2. 初中化学中的常见杂质及来源初中化学中的常见杂质及来源,这可是个让我们头疼又必须面对的问题。

不过了解了这些杂质的来源,我们就可以更好地找到解决的办法。

首先我们要知道,这些杂质并不是凭空冒出来的,它们大多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环境。

比如我们在实验室里做的许多化学反应,有时候会产生一些副产品,这些副产品就成了杂质。

再比如有些物质在存储或运输过程中,可能会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发生反应,生成新的物质,这些新物质也是杂质。

还有啊水源中也会有一些杂质,有时候地下水或河水里面会有一些溶解的物质,比如钙、镁等矿物质,这些就是水质杂质。

甚至有时候,会有一些工业污染物、农药残留等混入其中,这些可都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杂质来源。

所以说初中化学中的杂质五花八门,它们的来源也是多种多样的。

我们在学习化学的时候,不仅要学会如何去除这些杂质,更要了解它们的来源,这样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控制杂质的产生。

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化学世界变得更纯净吧!二、除杂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说到给初中化学中的杂质“搬家”,我们得先明白一个道理:去除杂质,得有个原则和方法。

初中化学除杂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除杂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除杂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除杂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 物理方法:
过滤:适用于固体与液体混合物的分离,可溶性固体与不溶性固体混合物的分离。

例如,粗盐提纯。

结晶:
+ 蒸发:适用于分离溶质与溶剂,除去可挥发的杂质。

例如,从含有HCl的NaCl溶液中分离出固体NaCl。

+ 降温:由于可溶性固体溶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小不同,该方法可用于从含NaCl杂质的KNO3中提纯KNO3。

2. 化学方法:
转化法:将固、液、气体中的杂质转化为被提纯物质。

沉淀法:将杂质转变为沉淀而除去。

气化法:将固、液体中的杂质转变为气体而除去。

加热法:杂质受热易分解,通过加热将杂质除去。

溶解法:将固体中的杂质转变为可溶物而除去。

置换法:类似于转化法,选用合适的试剂将杂质置换出来而除去。

此外,还有一些具体的例子,如除去CO2中的CO,可以使用的方法是使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除去Cu中少量的Fe,可以使用物理方法——用磁铁反复吸引。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初中化学教材或咨询化学老师,获取更准确全面的信息。

初中化学除杂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除杂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除杂知识点归纳一、化学反应中的除杂1.滤纸的使用在化学实验中,我们经常需要将固体与液体分离,这时可以使用滤纸进行过滤。

滤纸具有较好的过滤性能,可以将固体颗粒留下,只让液体通过,从而实现除杂的目的。

2.沉淀的形成当两种溶液混合后,有时会发生沉淀反应,即产生一种固体沉淀物。

这种沉淀物可以通过过滤等方法进行除去,从而实现除杂的目的。

3.酸碱中和反应在一些化学实验中,我们需要除去多余的酸或碱,这时可以通过酸碱中和反应进行除杂。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通过这种反应可以将多余的酸或碱中和掉,从而实现除杂的目的。

二、化学分离技术中的除杂1.蒸馏蒸馏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分离技术,可以将液体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分离开来。

在蒸馏过程中,液体混合物被加热,其中沸点较低的组分首先蒸发,然后通过冷凝器冷却成液体,从而实现除杂的目的。

2.萃取萃取是一种将溶液中的有机物与无机物分离的方法。

在萃取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适当的溶剂,使有机物在溶剂中溶解,而无机物不溶解或溶解度较低。

通过分离溶剂中的有机相和无机相,从而实现除杂的目的。

3.结晶结晶是一种将溶液中的固体溶质分离出来的方法。

在结晶过程中,我们将溶液加热或冷却,使溶质逐渐沉淀出来,形成晶体。

通过过滤晶体,可以将溶液中的杂质除去,从而实现除杂的目的。

三、其他除杂方法1.吸附吸附是一种将气体或溶液中的杂质吸附到固体表面的方法。

通过选择适当的吸附剂,可以吸附掉杂质,从而实现除杂的目的。

2.离心离心是一种利用离心力将混合物中的杂质分离出来的方法。

通过高速旋转离心机,杂质会被甩到离心管的底部,而纯净物质则留在上层,从而实现除杂的目的。

3.气体吸收气体吸收是一种将气体混合物中的杂质吸收到液体中的方法。

通过选择适当的吸收剂,可以将气体混合物中的杂质吸收掉,从而实现除杂的目的。

通过以上化学反应中的除杂、化学分离技术中的除杂以及其他除杂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分离和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得到纯净的物质。

(完整word)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除杂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word)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除杂总结,推荐文档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除杂总结概念理解首先明白物质除杂是干什么,物质除杂又叫物质提纯,即把混合物中少量的杂质出去,得到较纯净物质的过程。

初中化学除杂、提纯方法及例题将混合物中的几种物质分开而分别得到较纯净的物质,这种方法叫做混合物的分离。

将物质中混有的杂质除去而获得纯净物质,叫提纯或除杂。

1 物理方法1.l 过滤法.原理: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通过过滤而分开的方法称为过滤法。

如:氯化钙(CaCl2)中含有少量碳酸钙(CaCO3)杂质,先将混合物加水(H2O)溶解,由于氯化钙(CaCl2)溶于水,而碳酸钙(CaCO3)难溶于水,过滤除去杂质碳酸钙(CaCO3),然后蒸发滤液,得到固体氯化钙(CaCl2)。

如果要获得杂质碳酸钙(CaCO3),可洗涤烘干。

练习1 下列混合物可以用溶解、过滤、蒸发操作来分离的是:()A.CaCO3 CaO B.NaCl KNO3C.NaNO3 BaSO4D.KCl KClO31.2 结晶法.原理:几种可溶性固态物质的混合物,根据它们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不同,可用结晶的方法分离。

eg:除去固体硝酸钾(KNO3)中混有的氯化钠(NaCl)杂质,先在较高温度下制成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然后逐步冷却,由于硝酸钾(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温度降低,大部分硝酸钾成为晶体析出,而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得不显著,所以大部分氯化钠仍留在母液中,通过过滤把硝酸钾和氨化钠溶液分开。

为进一步提纯硝酸钾,可再重复操作一次,叫重结晶或再结晶。

练习2 下列混合物适宜用结晶法分离的是:()A.NaNO3 Na2CO3B.NaNO3 NaCl C.NaOH Mg(OH)2D.NaCl BaSO42 化学方法:原理(一)、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原物反应。

(二)、反应后不能带入新的杂质。

(三)、反应后恢复原物状态。

(四)、操作方法简便易行。

初中常用化学除杂方法有以下几种:2.1 沉淀法:使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当试剂反应,生成沉淀通过过滤而除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除杂问题总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除杂总结
概念理解
首先明白物质除杂是干什么,物质除杂又叫物质提纯,即把混合物中少量的杂质出去,得到较纯净物质的过程。

一、除杂原则
简单概括为:不增,不减,易分, 最佳。

(1)不增:提纯过程中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不减:被提纯物质不能减少,如加入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被提纯物反应。

(3)易分:操作简单,容易分离。

(4)最佳:最好在除去杂质的同时能增加被提纯物质的量
二、常用除杂方法:
1、物理方法:过滤法、降温结晶法、蒸发结晶法。

2、化学方法:沉淀法、气化法、置换法、中和法、吸收法。

三、初中常见物质提纯方法总结
四、理解与提高
这种题型常常结合物质的共存、溶解性、酸碱性等知识考查,只要对除杂混合物中各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比较了解,那么做这类试题就不会太难,要求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

如果,某些杂质不能通过一种方法除去,可以结合几种方法,前提是方法可行,操作简单易行。

1.气体除杂原理:
转化法:杂质五某种物质反应,生成被提纯物,如编号2、10。

吸收法:气体除杂常用吸收法。

吸收H2O:浓H2SO4、GaCl2等干燥剂
吸收CO2、SO2:NaHO等碱性溶液
2.固体除杂原理:
过滤法:适用对象为提纯物不溶解,杂质溶解类型,如编号11、12
3. 液体除杂原理:
沉淀法:杂质中含不溶性物质的离子,如编号17、19、20、21。

要求对物质的溶解性比较熟悉,并能够熟练应用。

气化发:将杂质转化成气体,从混合物中除去,如编号22。

五、练习试题
1.除去铜粉中混有少量的氧化铜,其主要操作过程是( )
A.在空气中燃烧
B.加适量稀硫酸、微热、过滤
C.加适量水、微热、过滤
D.加适量稀硫酸、微热、蒸发
2.下列括号中的物质是除去杂质所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
A.CaO中有少量CaCO3(盐酸)
B.H2中有少量HCl(苛性钠溶液)
C.FeSO4溶液中有少量CuSO4(铁粉)
D.CO2中有少量CO(灼热的铜网)
3.在试管的内壁附着下列物质,用稀盐酸浸泡而不能除去的是( )
A.用足量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后留下的物质
B.用足量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留下的红色物质
C.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D.硫酸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留下的红褐色固体
4.欲除去KCl溶液中的Ba(OH)2杂质,若只准加一种试剂,则这种试剂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化学实验中要做粗盐提纯的实验,已知粗盐中含有少量泥沙,少量CaCl2,少量Na2SO4,请你设计具体步骤,最终得到较为纯净的NaCl。

6.下列除去混合物中少量杂质的方法或加入试剂合理的是()
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或加入试剂
A KCl K2SO4 Ba(NO3) 2
B CuO Cu 空气中灼烧
C CO2 N2 澄清石灰水
D Ca(OH)2 CaCO3 盐酸
7.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所含杂质所选用试剂或方法
A NaOH溶液Na2CO3 溶液稀盐酸
B CaO CaCO3 高温灼烧
C CO2 CO 点燃
D 稀盐酸稀硫酸加适量Ba(NO3)2溶液,再过滤
8.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
是()
A.CO2气体(CO气体)——通入氧气
B.CaO固体(CaCO3固体)——加水充分溶解,过滤
C.KCl固体(MnO2固体)——加水充分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NaCl溶液(CaCl2溶液)——滴加碳酸钾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9. 除去下表所列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除去杂质所选试剂操作方法
A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氧气点燃
B 氯化钾碳酸钾稀盐酸
蒸发
C 锌铁稀硫酸
过滤
D 氧化钙碳酸钙稀盐酸
蒸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