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理论 李珍
《社会保障理论》李珍博士编著---野猫笔记大全
目录•一、社会保障基本理论知识1社保的定义与特征§2 社会保障制度的结构分析•二、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史§1社保的发展阶段§2 社会保障的新形式•三、社会保障制度理论流派与各国实践§1社保的基础概念§2 社会保障理论依据与流派•四、福利经济学与社会保障实践§1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原理§2 社保制度再分配效应§3 福利国家的实践•五、有效需求管理理论与社会保障实践§1凯恩斯有效需求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2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现的凯恩斯主义理念•六、社会保障与反贫困§1贫困及其理论§2 中国城乡贫困及其社会经济影响§3 社会保障制度缓解贫困•七、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及其改革•八、社会保障与人口§1社会保障与人口的理论分析§2 中国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九、社会保障与就业问题§1中国失业人口与社会保障§2 中国退休制度改革与就业问题§3 延长退休年龄议题引起的争论(二)社会保险制度的特点:1. 在一定程度上强调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关系2. 社会保险共享商业保险的机制和法则3. 养老保险最重要,医疗健康保险最复杂(三)社会保险制度的项目:1. 养老保险2. 医疗(健康)保险3. 失业保险4. 工伤保险5. 生育保险6. 残障保险7. 死亡保险二、社会救济(social assistance)(一)定义社会救济是国家立法中得到立法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之一,它是当公民难以维持最低生活需求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标准向其提供保证最低生活需求的物质援助的社会保障制度。
(二)社会救济制度质的规定性:1. 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不需要权利义务对等2. 是一种须经家庭经济调查的社会保障制度3. 仅提供最低生活保障(三)社会救济的内容:1. 鳏寡孤独救济2. 贫困户救济3. 灾害救济鳏寡孤独救济指公民因个人生理原因而断绝生活来源时,由国家和社会提供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资金和物质的社会救济项目。
社会保障概论(李珍)要点整理
社会保障制度形成时期(1883-1934 )代表性国家:德国 1、标志:德国的社会保险立法2、特点:与职业相关的单项社会保险项目出台,从保障的对象看尚未实现普遍性,从保障项目看也不具全面性,全国性的整体制度此时尚未形成。
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时期(1935-1947)标志:美国1935年颁布《社会保障法案》社会保障制度的繁荣时期(1948-1979 )标志:1948年英国第一个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从摇篮到坟墓”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并依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及因各种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分散个人的风险,以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社会安定、经济有序进行的措施、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及社会福利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的本质特征:1目标——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社会安定和经济稳定增长2责任主体——国家和政府3通过再分配保证社会公平4具有强制性5提供的是基本生活需求的保障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的区别:1属性不同2对象不同3权利与义务关系不同4管理体制不同5保障水平不同。
社会保险是由国家通过立法形式,为依靠劳动收入生活的工作人员及其家庭成员保持基本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安定而举办的保险。
是一种特殊的强制性保险,它从商业性保险的基础上产生。
主要内容包括养老、残障、遗属、医疗(疾病和生育)、失业、工伤和家庭津贴等保险。
社会救助是当公民难以维持最低生活需求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标准向其提供保证最低生活需求的物质援助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福利:广义:一切改善和提高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社会措施;中层:等同社会保障;狭义:社会保障的一个组成部分。
特殊保障(社会优抚)是指国家根据自己的需要专门为某一类人群设立的标准或给付条件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机制:(一)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二)社会保障制度管理体系(三)社会保障资金筹集体系(四)社会保障资金给付体系社会保障制度的地位和作用:1从收入看,最终的税负承担者都是资本和劳动力,社会保障税(费)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资本和劳动力供给,进而影响经济增长。
李珍《社会保障理论》(第3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李珍《社会保障理论》(第3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40分)1.市场菜篮子法2.结构性失业3.凯恩斯主义4.社会优抚5.变额年金6.拉弗曲线7.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8.资产替代效应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1.简述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和功能。
2.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与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区别有哪些主要表现。
3.简述养老基金如何影响资本市场的供求关系。
4.简述贝弗里奇报告提出的社会保障原则。
5.试比较当今世界社会保障制度的几种主要类型。
6.职业福利与社会福利有哪些显著区别?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试述英国等“福利国家”的危机及其改革并分析对我国社会保障的启示。
2.评述: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我国社会保障面临哪些新的问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40分)1.市场菜篮子法答:市场菜篮子法又称生活需求法或“基本生活费用支出法”,是指根据维持当地最低生活所需的物品和服务列出一张清单,然后根据市场价格计算出拥有这些物品和服务需要多少现金,由此确定的现金金额即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计算方法。
为了真实反映贫困者所需,在确定菜篮子的内容时,需要由专家和群众共同作出决定。
但这种方法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人们的生活水平参差不齐,生活必需品在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界定,因而很难进行国际和地区间比较。
2.结构性失业答: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变化和产业兴衰转移而导致的劳动力供求的内部结构失衡而出现的失业现象。
这种失业的特点是职位空缺和失业者并存,在一些行业中劳动力稀缺(如一些“朝阳产业”),而在另一些行业中却存在着一定量的失业者(如一些“夕阳产业”),这样劳动力供给的变化赶不上需求的变化,失业就不可避免。
结构性失业产生的原因:一是由技术进步引起的,二是由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变化引起的,三是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引起的。
与摩擦性失业相比,结构性失业持续的时间更长,再就业的速率更低,同时,其更多集中在一些低劳动技能的群体中,或者是集中在劳动者居住在经济落后而工作机会缺乏的地区群体中。
社会保障理论 李珍第九章ppt
深度阅读
1.《贝弗里奇报告》,中国劳动和社会 保障出版社,2004 2.《中国城市反贫困论纲》,李军著,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本章小结
贫困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经济的不平等直接导致贫困 ,经济不平等程度通常以基尼系数来度量。贫困的指 数主要有贫困发生率、贫困缺口率、森贫困指数等。 贫困的测量是包括目标与指标构成的结构体系。对贫 困的认识与测量是社会救助的基本前提和必要基础。 中国是一个低收入国家,贫困问题严重,反贫困治理 任重道远。贫困问题会对社会经济造成巨负面影响, 所以通过包括社会保障制度在内的社会政策和制度是 有必要的。 在安排社会保障制度以减轻贫困问题时,应坚持公平 优先的原则;同时应防止公平伤害效率而陷入贫困陷 阱。国外社会救助制度的政策实践与理论认识的发展 提供了协调公平与效率的有益经验,可以作为我国学 习借鉴的参照对象。
二、 当前社会救助的突出问题
社会救助没有实现城乡统筹、项目比较单一、救助的水 平偏低、救助理念落后、救助资金分担不合理、救助 管理缺乏统筹。
三、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
1. 底线公平原则下的制度构建 “底线公平”所包含的制度性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 ,最低生活保障;第二,公共卫生和大病医疗救助; 第三,公共基础教育(义务教育)。 2.社会救助的制度发展的方向 (1)扶贫到户。 (2)教育救助。 (3)将城市流动人口逐步纳入正式社会保障体系。 (4)医疗救助。
q
P An, q, Vi g i
其中:A(n,q,π )是一个标准化参数,由总人口n、 贫困人口q和贫困线π 确定。gi(=π -Yi)为第i个贫 困者的收入缺口,Vi是第i个贫困者的收入缺口gi的权重。 经过简化的森贫困指数公式为:
社会保障理论李珍第六章
第六章养老保险的理论及实践
人口红利
其含义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口不断增加带来的高生产率与高储蓄率导致的较高的资本积累。
在中国年龄结构转型的时期内,中国有一个较长的轻经济负担时期,这是其它许多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进程中未曾出现过的情况。
这一情况的意义一是负担率较轻,二是劳动力的供给充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口红利,这对中国的
2012-7-6机关事业单位
城镇企业
农 村
�非正式的养老制度。
老年人口的经济支持主要是依靠家庭和个人劳动所得。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占城镇就业人口的64% 占城镇就业人口的受国家保险性质的退休金制度,替代水平在80%
本章小结
本章讨论了养老防老到社会养老的必然性,分析。
社会保障概论李珍
2020/5/15
14
第三节 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机制及作用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机制
(一)法律体系—关于社会保障基本制度的法律;单 项法律
(二)管理主体—社会保障制度、政策的机构和部门
(三)资金来源及管理 —不同的社会保障项目资金的 来源及管理方法是不同
(四)给付—现金给付与实物给付
划(public pension plans),当西欧学者也参与养老社会
保险制度改革时,也有用social security 替代 public
pension 的情况,读者务必以文献中的内容来决定社会保障
的内涵。
2020/5/15
13
四、社会保障制度的多样化
1.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以瑞典、英国为代表 2.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 以美国、日本为代表 3.国家型社会保障制度:以前苏联为代表 4.储蓄型社会保障制度:以新加坡公积金制度
2020/5/15
15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地位和作用
1、宏观——是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
从收入看,最终的税负承担者都是资本和劳动力 从支出看,支出的水平影响有效需求,影响公平 和效率
2.微观——社会保障制度有分散个体风险、 减少贫困、保护人力资源等作用。
2020/5/15
16
第四节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和现状及未来
重的税负(overtaxed)及高筑的债务(debt-ridden)
四种压力,有人因而对人生丧失热情。
2020/5/15
9
第二节 社会保障制度的本质及内部结构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定义
1、最广泛的意义上—社会保护制度。
2、较次广泛的意义上—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保险和 社会救济及社会福利制度。
李珍《社会保障理论》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失业保险理论与实践)【圣才出品】
第8章失业保险理论与实践8.1 复习笔记一、失业的一般理论1.失业的相关概念(1)失业的概念①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失业是指在某个年龄以上,在考察期内没有工作,而又有工作能力并且正在努力寻找工作的状态。
②我国失业的定义失业人员是指年龄在男16岁至60岁、女16岁至55岁,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工作能力,要求就业而未能就业的人员。
其中,劳动者虽然从事一定社会劳动,但是劳动报酬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视同“失业”。
(2)失业的衡量指标①失业率失业率反映的是失业者占劳动力总量的比例;由于失业涉及统计的技术指标和价值判断问题,不同国家对劳动力、就业者和失业者的规定不同,使得不同国家的失业率相互比较存在困难,而且总是存在失业率被高估或低估的情况。
②自然失业率弗里德曼认为,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自发供求理论发挥作用时应有的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
③失业的持续时间失业的持续时间是指新生劳动力或失去工作的人找到工作或重新找到工作所用的时间,也可以指一定范围内或某一类别的劳动力找到工作或重新找到工作所用的平均时间。
④失业警戒线失业警戒线是基于对失业率的研究,以失业率为参照系提出的社会对失业的容忍程度。
失业警戒线的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的。
2.失业的基本类型(1)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指由于劳动力信息不完全、市场组织不完善所导致的人们在不同地区、职业或生命的不同阶段不停地转换工作而引起的难以避免的摩擦所造成的失业。
(2)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变化和产业兴衰转移而导致的劳动力供求的内部结构失衡而出现的失业现象。
结构性失业产生的原因:①由技术进步引起;②由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变化引起;③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引起的结构性失业。
(3)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又称有效需求不足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而引起的劳动力供大于求所造成的失业。
李珍《社会保障理论》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现代政府与社会保障制度)【圣才出品】
第2章现代政府与社会保障制度2.1 复习笔记一、政府通过社会保障干预分配的合理性1.风险、保险市场失灵与社会保障(1)风险与社会保障保险学通常将风险定义为不确定性,是一种负面的不确定性,即结果与预期之间的差距。
个人和社会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
有风险就有风险管理的需要,商业保险是一种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而当商业保险力所不及或市场失灵时,社会保障制度就成为必要。
(2)保险市场失灵的表现①商业保险能力不足。
在个人风险形成为社会风险的情况下,私人保险市场是无能为力的。
②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市场失灵。
所谓信息不对称,就是交易双方中的一方利用另外一方掌握不到的信息为自己谋求最大利益。
③风险选择。
风险选择是保险人对投保人的选择。
个人的风险并不是都能转嫁给保险人的,保险人为了防止逆选择,也为了企业能盈利,对被保险人和保险标的是要进行严格选择的。
2.社会发展与社会保障制度(1)政府提供社会保障不仅是因为保险市场失灵,还基于人们对风险产生的原因的认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个人面临的许多风险是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造成的,所以政府应该为居民提供相应的保障就成了一种价值观念。
(2)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为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经济的发展、生产率的提高、社会剩余产品的增加为政府提供社会保障提供了可能。
反过来,快速变迁的世界又给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3)全球化削弱了某一国家独立制定其政治制度的能力,当然包括制定其本国社会福利制度的能力。
(4)工业化和城市化增加了人们对政府保障的要求。
工业化和城市化引起家庭结构的核心化,家庭抗风险的能力减弱从而增加了人们对政府保障的要求。
3.政府的政策目标与社会保障(1)政府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再分配来干预社会经济生活也是由它的社会政策目标决定的。
社会政策目标是许多因素的一个综合反映。
(2)因为收入分配的现状与中国政府的基本目标不一致,从中国共产党十六大以来,合理的收入分配受到高度重视。
社会保障理论李珍第二章
2020/5/15
4
三、政府的政策目标与社会保障
政府的目标是多重的: 1、资源配置效率; 2、合理的收入分配; 3、保护个人的自由的目标 不同社会制度、社会结构、不同的文化观
念、不同的经济状况下,政府会有不同权重的 组合。保障型模式VS福利模式
栏2-1 英国住房公共政策
2020/5/15
11
一、公平是人类共同的偏好
公平也是人类的共同价值观
“天下为公”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 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 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 。
2020/5/15
12
二、公平的内涵
公平:经济公平和公平感
第二章 现代政府与社会保障制度
第一节 政府通过社会保障干预分配的合理性 第二节 公平、效率与社会保障 第三节 分配不平等的广泛性 第四节 奥肯漏桶:再分配领域中的政府失灵
2020/5/15
2
第一节 政府通过社会保障干预分配的合理性
一、风险、保险市场失灵与社会保障
风险:不确定性,即结果与预期之间的差距
公平感的相对性:纵向;横向
2020/5/15
15
有关公平感的理论(一)
美国行为学家劳勒提出了一个工作公平感的综合
模型,初步说明个人分配公平感的人际复杂性。他认
为分配的公平感不是当事人简单地与他人的报酬的一
个简单的比较。人们比照自己应该所得的认识(A)
与实际的所得的认识(B)产生公平或不公平的感觉。
保险:借助于大数法则,集合大量的同质风险, 在被保人之间分散风险。
保险市场失灵 :商业保险能力不足 ;信息不 对称 ;风险选择
李珍《社会保障理论》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一章至第三章【圣才出品】
上篇基础理论篇第1章社会保障制度概论1.1复习笔记一、社会保障制度简史1.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时期1883年至1934年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时期。
这一时期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是与职业相关的单项社会保险项目出台,从保障的对象看尚未实现普遍性,从保障的项目看也不具全面性,全国性的整体制度此时尚未形成。
这一时期的发端标志是德国的社会保险立法。
继德国之后,其它欧洲国家也纷纷出台单项社会保险立法,表明社会保障制度在欧洲大陆的确立。
2.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时期1935年至1947年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是以美国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为标志的,在这个法案中第一次出现“社会保障”一词,美国人创造社会保障这个词是以其全民化和统一管理为特点的,区别于德国以与职业相关的分散管理为特点的社会保险制度。
3.社会保障制度的繁荣时期1948年至1979年为社会保障制度的繁荣时期。
这一时期是以1948年英国第一个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为标志的。
这阶段社会保障繁荣发展发展有四重含义:(1)世界上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急剧增加;(2)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受益范围进一步扩大;(3)社会保障项目构成趋于网络化;(4)社会保障水平提高,社会保障开支占国民总产值的比重显著增长。
4.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时期1979年以后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时期。
70年代西方出现“滞涨”现象,曾经是福利国家为之骄傲的社会保障制度,相对于它的经济增长来说已成为国家的负担。
在这种经济背景下,新经济自由主义批评和攻击社会保障制度,主张改革社会保障制度。
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实践方面,西方福利国家纷纷提高工人和雇主的缴费比例,削减社会保障支出。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本质及内部结构1.社会保障制度及其本质特征(1)社会保障制度的定义①社会保障在最广泛的意义上是国际劳工组织常称的社会保护制度,它是指一个社会通过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制度为它的国民提供的安全保障。
②在较次广泛的意义上,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以再分配为手段而达到社会安定目标的一种正式的制度安排,它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及社会福利制度。
李珍《社会保障理论》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社会保障与资源配置理论)【圣才出品】
第3章社会保障与资源配置理论3.1 复习笔记一、社会保障对储蓄的影响1.现收现付制度对储蓄的影响(1)挤出储蓄论①挤出效应哈佛大学教授马丁·费尔德斯坦提出,因为社会保障制度具有资产替代效应,所以会大幅度挤出私人储蓄,即社会保障对储蓄具有挤出效应,从而减少经济增长所需的资金积累。
②引致退休效应费尔德斯坦认为,工作和退休模式不是固定的,当退休决策和储蓄决策被同时做出,这样一些外生变量能够通过改变退休来影响储蓄。
相对于没有受保障的人,受到制度保障的人具有更早退休的激励(更倾向于提前退休),而提前退休会导致预期退休时间的延长,这就需要在退休之前积累更多的储蓄。
这种现象,被费尔德斯坦称为“引致退休效应。
③资产替代效应与引致退休效应的力量对比费尔德斯坦认为,社会保障对私人储蓄的净效应取决于资产替代效应与引致退休效应的力量对比。
如果资产替代效应大于退休效应,私人储蓄就会减少;如果退休效应强于资产替代效应,则私人储蓄可以增加。
费尔德斯坦认为这两种影响的相对强度可能不是固定不变的。
④费尔德斯坦有关社会保障大幅度减少储蓄的观点引起的争议a.引致退休效应是否存在?这主要看社会保障是否会导致老年人劳动参与率下降。
尽管存在争议,但大部分研究都肯定了社会保障导致老年人劳动参与率下降,因而费尔德斯坦提出的引致退休效应是有道理的。
b.社会保障挤出的私人储蓄到底有多少?一些学者认为,虽然社会保障挤出了私人储蓄,但数量远没有费尔德斯坦所说的那么大。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如果考虑到现收现付的社会保障制度所具有的明显的再分配功能,其对私人储蓄的挤出效应将更为显著。
(2)挤进储蓄论①有关社会保障增加储蓄的观点首先来自“短视论”。
如果人们是“短视”的,只会为眼前的目标谋划,提供社会保障只会强制人们压缩眼前的消费而为将来做准备,必然会导致社会总储蓄的增加。
②卡甘在短视论的基础上提出社会保障具有认识效应,支持社会保障增加储蓄的观点。
他认为,当一个人被迫参加养老金计划时,他第一次认识到为他的老年进行储蓄的重要性,所以他会增加为养老进行的储蓄。
社会保障理论_李珍_第三章
第三节 社会保障对劳动力市场的影 响
一、社会保障与劳动力供给 二、社会保障与劳动力需求
三、社会保障与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
一、社会保障与劳动力供给
(一)社会保障对劳动力供给的积极影响
1、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
2、通过收入效应增加劳动力供给
3、通过对劳动力的修复增加劳动力的供给 4、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增加劳动力供给
➢ 戴蒙德:根据世代交叠模型得出了现收现付的社会保障制度会使得私人 资本存量减少的结论。
如果一个国家通常存在着永久性收入状态的广泛的不平等,那么,由国家进行再分 配以消除这种不平等将不会导致储蓄率的下降;如果要消除的是暂时性要素方面的 不平等,则有可能减少私人储蓄。
(二)挤进储蓄论
有关社会保障增加储蓄的观点首先来自“短视论”。
(三)中性理论
巴罗质疑由生命周期理论得 出的社会保障影响储蓄的观点, 提出了“中性理论”。他认为, 只有当私人储蓄是消费者在一生 中的不同阶段进行的收入转移即 储蓄仅仅源于“消费动机” (consumption-motive)时, 社会保障才可能挤出私人储蓄。
赞同巴罗模型的学者 世界银行
述评
➢第一,资产替代效应是存在的,但可能会因受到资本市场 不完善、人们的收入水平差异和消费倾向不同等因素的影响 而被弱化。
➢第二,引致退休效应也是存在的,但其强弱在不同的国家或不 同的制度下是不同的。
➢第三,对于那些短视、认识到为养老进行储蓄的重要性或者 自我控制力差的人,社会保障确实有促使其增加私人储蓄的作 用。
➢第四,社会保障的再分配功能对私人储蓄既有挤出效应又有 挤进效应,其相对强度主要取决于人们的储蓄习惯和社会初次 收入分配状况。
第三章 社会保障与资源配 置理论
李珍《社会保障学》(第3版)课后习题(社会保障与资源配置理论)【圣才出品】
第四章社会保障与资源配置理论一、重要概念1.资产替代效应答:资产替代效应是指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是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及因各种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它就有可能促使人们减少为预防此类生活困难的发生而提前进行资产积累的需要,也就是说社会保障“替代”了个人为预防生活困难的发生而进行的资产积累,因而减少了私人储蓄。
2.引致退休效应答:工作和退休模式不是固定的,当退休决策和储蓄决策被同时做出,这样,一些外生变量能够通过改变退休来影响储蓄。
相对于没有受保障的人,受到制度保障的人具有更早退休的激励(更倾向于提前退休),而提前退休会导致预期退休时间的延长,这就需要在退休之前积累更多的储蓄。
这种现象,被费尔德斯坦称为“引致退休效应”。
3.储蓄挤出论答:储蓄挤出论是由哈佛大学教授马丁·费尔德斯坦在1974年提出,社会保障制度具有资产替代效应,所以会大幅度挤出私人储蓄,即社会保障对储蓄具有挤出效应,从而减少经济增长所需的资金积累。
4.生物回报率答:生物回报率是人口增长率和实际工资增长率之和。
萨缪尔森假设一种经济在没有资本存量的前提下,提出了均衡状态中现收现付养老保险制度的正实际回报率等于实际工资总额的增长率,即人口增长率和生产增长率的总和。
如果工资的增长率加上劳动力增长率所形成的“生物回报率”大于利率,现收现付制在长期运作中仍然是有成本优势和较高收益率的,所提供的养老保险制度则不会影响经济增长。
5.经济增长黄金率答:经济增长黄金律通常是指平衡增长路径中劳动与资本配置最优化的条件,即将劳动与资本比率视为一种最重要的经济关系,并通过调整劳动与资本比率,可以确定一种可预期的经济增长。
罗伯特·索洛曾提出平衡增长理论,菲尔普斯利用这一理论,提出了“经济增长黄金律”,进一步探讨了劳动和资本之间的关系。
二、思考题1.社会保障对储蓄有什么影响?答:(1)社会保障制度的财务安排不是影响储蓄的主要原因储蓄的变化更多地是缘于社会保障制度本身的发展和变化,无论是现收现付还是基金制,在制度安排趋于成熟时,从动态、长期的观点看,对储蓄不会有显著的影响。
社会保障理论 李珍第八章
(二)美国的失业保险制度
美国保障制度建立于20世纪30年代,1935年联邦政府颁 美国保障制度建立于20世纪30年代,1935年联邦政府颁 布了标志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确立的《社会保障法案》 布了标志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确立的《社会保障法案》, 从此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失业保险制度 。 在美国,失业保险是联邦政府和州政府联合实施的一种 社会保险制度,其目的在于保障劳动力再生产的正常进 行。 失业保险金主要来源于雇主按雇员人数缴纳的工资税, 除了极少数州之外,其他州的失业保险的被保人都不缴 纳保险费。
(二)理性预期学派理论
劳动力的供给或就业、失业的选择是一个产 品和闲暇在现实和未来之间的选择过程,其依赖 于人们预期的最近和将来的工资。若现实的工资 较低被预期为暂时的,人们可能接受按此工资所 提供的职位,这时失业率就会下降;否则失业率 就会上升。 他们提出了政府不干预的就业政策 。
(三)发展经济学
二、失业的基本类型
1
是指由于劳动力信 息不完全、 息不完全、市场组 织不完善所导致的 人们在不同地区、 人们在不同地区、 职业或生命的不同 阶段不停地转换工 作而引起的难以避 免的摩擦所造成的 失业
2
指由于经济结构变 化和产业兴衰转移 而导致的劳动力供 求的内部结构失衡 而出现的失业现象。 而出现的失业现象。 这种失业的特点是 职位空缺和失业者 并存. 并存
在工作搜寻模型中,失业保 险降低了失业的成本,因而 鼓励失业者降低搜寻强度, 或者提高了其保留工资。这 两种反应都倾向于拉长失业 期。此外,失业保险金数量 或给付期的增加,将强化对 再就业的抑制作用,最终对 再就业率的影响如图8-8所 示。失业保险金给付期从P0 P0 延长到P1后,抑制效应降低 了失业早期的再就业率;但 是,当一个人接近或者通过 失业保险金耗尽点(超过这 一点,失业者将不能再继续 领取失业保险金)时,资格 效应会导致更高的再就业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保障理论李珍本书的主线:公平与效率,干预与自由的关系本书的灵魂:社保制度的再分配性质第一章社会保障制度概论第一节社会保障制度简史1、社保的形成时期:1883年—1934年1883年,德国俾斯麦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社会保险法。
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德国历史学派主张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调和劳资矛盾政策主张的产物。
德国的社保制度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分散管理的社保制度。
德国历史学派既反对斯密的自由放任主义,也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革命道路。
2、社保的发展时期:1935年—1947年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The Social Security Act),是以1929年—1933年的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为颁布背景。
美国的社保是以全民化和统一管理为特点的。
罗斯福新政强调国家干预经济生活,主要手段就是刺激总需求。
美国是一个相当强调个人对自己负责的任的国家,最重要的两个制度是老年保险制度和健康保险制度。
3、社保的繁荣时期:1948年—1979年1948年英国宣布进入“福利国家”。
英国和北欧五国是福利国家的典型代表。
福利国家以1942年的“贝弗利奇报告”为依据。
庇古的《福利经济学》是福利国家模式的理论依据。
福利国家建立了一个为它的国民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保障。
4、社保的改革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1979年以后为社保制度的改革时期。
自20世纪70年代石油价格的两次大幅度上升,各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通货膨胀和失业都上升到大危机之后的最高水平。
这就是70年代西方所谓的“滞涨”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福利国家的社保制度成为国家的负担,迫切需要改革。
措施:开源节流,削减社保支出,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引入市场机制,去国有化,保险制度私有等。
如智利1981年的社会保障制度私有化。
英国的IPOD一代:(Ipod generation)是指年轻一代承受的没有安全感(insecure)、压力大(pressured),同时承担过重的税负(overtaxed)以及高筑的债务(debt-ridden)四种压力。
第二节社会保障制度的本质及内部结构social welfare system 福利制度social security privatization 养老社会保险私有化public pension plans 公共退休金计划1、社保的定义:社保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本书中对社保制度的定义为: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并依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及因各种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分散个人的风险,以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社会安定、经济有序进行的措施、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郑功成关于社保制度的定义为: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
2、社保的本质特征(与商业保险进行比较后得出)第一:社保的目标是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社会安定和经济稳定增长。
社保制度既是一种社会制度,也是一种经济制度。
商业保险的动机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第二:社保制度的责任主体是国家和政府。
政府不参与商业保险的运作。
第三:社保制度通过再分配保障社会公平。
商业保障强调的是效率,强调的是投保人权利义务的对等。
第四:社保制度实施具有强制性。
如强制征收社会保障基金。
商业保险强调自愿。
第五:社保制度提供的是基本生活需求的保障。
商业保险可以提供较高水平的保障以满足居民不同层次的需求。
总之,商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有益补充。
3、社保内容的结构(分类)费税制度:又称就业关联制度(employment related scheme)①按受益人是否(contribution scheme)履行缴费义非费税制度普享制度(non-contribution scheme)收入状况调查制度(means—tested)②按项目保障风险及提供的需求,国际劳工组织分为九类:老年、遗嘱、残障、工伤、疾病及健康、家庭、失业、住房、公共救助及其他。
退休金(pension)在统计社保支出时,为了简便,通常分为三类:健康保险(health care)福利及其他(welfare and others)社会保险(social insurance):是社保的核心部分社会救助(social assistance):针对贫困人口,最具再分配意义③在中国,按保障水平分社会福利(social welfare):普遍性、最高层次的保障特殊保障(又称社会优抚):针对某一类人群与社保其他制度相比,社会保险制度的特点:第一:社会保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强调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关系。
它是与就业相关联的制度。
第二:社会保险通用商业保险的机制和法则。
商业保险的机制是在大数法则基础上分散同质风险。
孤寡病残救助:由于个人生理原因而断绝生活来源的社会救助的内容可分为三类贫困户救助:由于个人能力问题无法适应市场竞争而陷入贫困的灾害救助:由于遭受自然灾害而造成生活困难的4、社会保障制度的多样化(社保的主要模式)⑴福利型社保制度(福利国家型模式):以英国、西北欧为代表下面是古文鉴赏,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九歌·湘君屈原朗诵:路英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
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
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
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
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
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
桂棹兮兰枻,斫冰兮积雪。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
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
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
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
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大堰河,为了生活,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她就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
大堰河,深爱着她的乳儿;在年节里,为了他,忙着切那冬米的糖,为了他,常悄悄地走到村边的她的家里去,为了他,走到她的身边叫一声“妈”,大堰河,把他画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贴在灶边的墙上,大堰河,会对她的邻居夸口赞美她的乳儿;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在梦里,她吃着她的乳儿的婚酒,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而她的娇美的媳妇亲切的叫她“婆婆”…………大堰河,深爱她的乳儿!大堰河,在她的梦没有做醒的时候已死了。
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她死时,平时打骂她的丈夫也为她流泪,五个儿子,个个哭得很悲,她死时,轻轻地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大堰河,已死了,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大堰河,含泪的去了!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
这是大堰河所不知道的:她的醉酒的丈夫已死去,大儿做了土匪,第二个死在炮火的烟里,第三,第四,第五而我,我是在写着给予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咒语。
当我经了长长的飘泊回到故土时,在山腰里,田野上,兄弟们碰见时,是比六七年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
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澧浦。
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注释①湘君:湘水之神,男性。
一说即巡视南方时死于苍梧的舜。
②君:指湘君。
夷犹:迟疑不决。
③蹇(jian3简):发语词。
洲:水中陆地。
④要眇(miao3秒):美好的样子。
宜修:恰到好处的修饰。
⑤沛:水大而急。
桂舟:桂木制成的船。
⑥沅湘:沅水和湘水,都在湖南。
无波:不起波浪。
⑦夫:语助词。
⑧参差:高低错落不齐,此指排箫,相传为舜所造。
⑨飞龙:雕有龙形的船只。
北征:北行。
⑩邅(zhan1沾):转变。
洞庭:洞庭湖。
⑾薜荔:蔓生香草。
柏(bo2伯):通“箔”,帘子。
蕙:香草名。
绸:帷帐。
⑿荪:香草,即石菖蒲。
桡(rao2饶):短桨。
兰:兰草:旌:旗杆顶上的饰物。
⒀涔(cen2岑)阳:在涔水北岸,洞庭湖西北。
极浦:遥远的水边。
⒁横:横渡。
扬灵:显扬精诚。
一说即扬舲,扬帆前进。
⒂极:至,到达。
⒂女:侍女。
婵媛:眷念多情的样子。
⒃横:横溢。
潺湲(yuan2援):缓慢流动的样子。
⒅陫(pei2培)侧:即“悱恻”,内心悲痛的样子。
(19)櫂(zhao4棹):同“棹”,长桨。
枻(yi4弈):短桨。
(20)斲(zhuo2琢):砍。
(21)搴(qian1千):拔取。
芙蓉:荷花。
木末:树梢。
(22)媒:媒人。
劳:徒劳。
(23)甚:深厚。
轻绝:轻易断绝。
(24)石濑:石上急流。
浅(jian1间)浅:水流湍急的样子。
(25)翩翩:轻盈快疾的样子。
(26)交:交往。
(27)期:相约。
不闲:没有空闲。
(28)鼂(zhao1招):同“朝”,早晨。
骋骛(wu4务):急行。
皋:水旁高地。
(29)弭(mi3米):停止。
节:策,马鞭。
渚:水边。
(30)次:止息。
(31)周:周流。
(32)捐:抛弃。
玦(jue1决):环形玉佩。
(33)遗(yi2仪):留下。
佩:佩饰。
醴(li3里):澧水,在湖南,流入洞庭湖。
(34)芳洲:水中的芳草地。
杜若:香草名。
(35)遗(wei4味):赠予。
下女:指身边侍女。
(36)聊:暂且。
容与:舒缓放松的样子。
译文君不行兮夷犹,神君迟疑犹豫徘徊不肯向前,蹇谁留兮中洲?你为谁滞留在水中的岛上呢?美要眇兮宜修,我容颜妙丽装饰也恰倒好处,沛吾乘兮桂舟。
急速地乘坐上我那桂木小舟。
令沅、湘兮无波,叫沅湘之水柔媚得波澜不生,使江水兮安流。
让长江之水平静地缓缓前行。
望夫君兮未来,盼望着你啊你为何还不到来,吹参差兮谁思!吹起洞箫寄托我的思念之情!驾飞龙兮北征,用飞龙驾舟急速地向北行驶,邅吾道兮洞庭。
改变我的道路引舟直达洞庭。
薜荔柏兮蕙绸,用薜荔做门帘用蕙草做床帐,荪桡兮兰旌。
以香荪装饰船桨以兰草为旗。
望涔阳兮极浦,遥望涔阳啊在那辽远的水边,横大江兮扬灵。
大江横陈面前彰显你的威灵。
扬灵兮未极,难道你的威灵彰显还没终止?女婵媛兮为余太息!我心中为你发出长长的叹息。
横流涕兮潺湲,眼中的清泪似小溪潺潺流下,隐思君兮陫侧。
暗地里思念你心中充满悲伤。
桂棹兮兰枻,想用桂木作成桨兰木作成舵,斫冰兮积雪。
劈开你坚冰积雪也似的情怀。
采薜荔兮水中,却似在水中采集陆生的薜荔,搴芙蓉兮木末。
更似爬树梢采摘水生的芙蓉。
心不同兮媒劳,两心不相通让媒妁徒劳无功,恩不甚兮轻绝。
恩爱不深切就会轻易的断绝。
石濑兮浅浅,留连着沙石滩上浅浅的流水,飞龙兮翩翩。
等待着你驾着飞龙翩然降临。
交不忠兮怨长,你交情不忠徒增我多少幽怨,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间。
既相约又失信却说没有时间。
朝骋骛兮江皋,早晨我驾车在江边急急奔驰,夕弭节兮北渚。
晚间我停鞭在北岸滩头休息。
鸟次兮屋上,众鸟栖息在这空闲的屋顶上,水周兮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