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

合集下载

1.3谁都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

1.3谁都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

郁郁寡欢。对这种分快、慢班的现象,你是怎么看的?
这是教育不公平的现象。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受 教育的机会。 针对近年来出现的“择校”等新问题,06年9月1日实施的新 教育法首次提出“均衡发展”的规定,即不得将学校分为重 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也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法律链接
哪些法律规定了我国公民享有接受教育的权
学习探究
1、生活中的受教育权被侵害的现象?
个别女孩的受教育权受到限制;有的学校随便开出学生;有
的学校分快班慢班;个别工厂招用未成年人做工。
2、当我们的受教育权被侵害时,怎样去维权?
学习有关受教育的法律法规,增强自己的维权意识;向父母
或侵害人宣传有关知识,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
向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反映情况,使自己继续接受教育;向
利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小讨论
走在城市街头,我们有时可以看到一些稚气未脱的 少年儿童,有的席地而坐,拿着擦鞋工具等待顾客
光临,有的手里拿着鲜花,等待顾客问价;有的跟着
父母走街串巷捡废品,以换来微薄的收入。面对此
原因:朱的家庭条件贫困对,因为《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 父母应该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力,不得使其辍学。 2、吴静的做法有道理吗?学校的行为又是否正确呢? 《教育法》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
各抒己见
某中学为了提升升学率,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就根据学生的 考试分数,把学生分别编进了快班和慢班。张凯丽同学由于 几分之差被分到了慢班。一向活泼好强的她,闲杂变得终日
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拿起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精版2019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第一单元 第一课 新天地 新感觉 第3框 谁也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梯度训练

精版2019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第一单元 第一课 新天地 新感觉 第3框 谁也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梯度训练

谁也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梯度训练知识单一性训练1.接受教育,不仅仅是我们的愿望和要求,更是-------赋予每一位公民的权利。

()A.宪法B.义务教育法C.教育法D.未成年保护法2.保障我国公民受教育的法律有()①宪法②义务教育法③教育法④未成年保护法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③④3.2010年7月31日《新京报》报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

会议决定,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这意味着()A.今后城乡的学生上学都可以不用花费一分钱B.今后的学生的学习会越来越优秀,水平越来越高C.全国城乡将不再有任何的差距D.全国城乡统一的普惠制义务教育格局即将开始形成知识点2法律保护我们的受教育权4.甘肃省临泽县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全部享受免除学杂费、书费政策。

目前,初中学生入学率达99.6%、小学入学率均为100%。

这说明()①甘肃省临泽县义务教育实施的比较好②小学生和初中学生入学率比较高③人们对教育的认识程度比较高,重视教育的发展④甘肃省临泽县是全国义务教育搞得最好的地区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5.今天我们在学校读书,就是享受法律赋予我们的受教育的权利。

这一重要权利是:A每个同龄人都能享受到B不是每个同龄人都能享受到C我们的祖辈享受到了D所有公民享受到了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是哪部法律的明确规定()A.宪法B.义务教育法C.教育法D.未成年保护法7.中学生刘某在初中一年级上学,其父认为她学习成绩不好,便让她弃学外出打工。

老师找到她谈话,她却说:“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权利,纯属个人私事,我可以放弃。

”这段材料说明()①刘某父亲的做法侵犯了宪法赋予刘某受教育的权利②刘某父亲的做法符合家庭实际,因而是正确的③刘某的言行是坚持了公民享有的权利④刘某的言行违背了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作为义务是必须履行的A.①④B.①②C.①②③D.③④能力提升性训练1.近年来,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陆续取消了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的一些限制,这样做能够()A.使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充分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B.加快城市教育发展的速度C.提高农民工的素质2.据中国教育事业统计资料,我国初中生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5%。

谁都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1)

谁都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1)

1、有哪些侵犯我们受教育权的行为? 2、保护我们受教育权的法律有哪几部? 3、受教育权被侵犯,可以怎么办?
受教育权
公民有从国家得到接受教育的机会, 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我要上学
男女学生享有平 等的受教育权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 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 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
2004年6月,利川市二中扣压了该 校高三年级学生陈超、向松波等7名拖 欠学费的同学准考证,导致他们当年不 能参加高考。事后,利川市纪委经过调 查核实,对这起严重侵犯学生受教育权 的违法行为作出了严肃处理,分别给予 原利川市教育局长李任维、二中校长向 林党内警告和撤销党内外职务的处分。
199
预习思考:
朱道美、吴静她们可以怎样 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呢?
(1)与侵权人进行协商 (2)寻求学校老师的帮助
(3)寻求亲戚、朋友的帮助
(4)向教育局、妇联、媒体等有
关部门反映 (5)向当地的法院提起诉讼
• 一位摄影记者写到:“在一个偏远的 地方,我看到一群成年人,一副无所 事事懒散的样子,眼神都是呆滞的, 原来他们没有上过一天学,我觉得自 己没有办法帮他们了,我只能拿着相 机摄下那些八九岁仍然背着草筐、拉 着山羊的孩子,已引起社会的关注, 因为如果没有人帮他们,这些孩子再 过三五年,又是一群文盲。他们不是 不想上学,而是没有条件上学。这些 孩子,只要有个机会,给他们一点阳 光,他们就灿烂;你只要让他们上学, 给点雨露,他们就滋润……
• 想起这些小弟弟、小妹妹因为贫困而 失去上学的机会,失去了进一步发展 的可能,我们应倍加珍惜受教育的权 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这既是 我们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对我 们的要求。我们有幸能享受学习的权 利和机会,这多么令人快乐。我们应 该积极地对待学习,努力克服学习中 的一切困难,决不能因为自己不努力 而留下不可弥补的遗憾。

一、3谁也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

一、3谁也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
定的学习任务。
2021/4/6
26
一、教育的含义与重要作用:
1、教育的含义: 广义的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进步为目
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狭 义上的教育,也就是学校教育。 2、教育的重要作用表现在:
• 2)、按照国家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 学金;
• 3)、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平评价,完
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 书;
• 4)、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
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 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 20521)/4/6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2021/4/6
8
二、维护我们的受教育权
• 1、什么是受教育权?所谓受教育 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 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 帮助的权利。
2021/4/6
9
请阅读教材 P10“法律链接”
2021/4/6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二条规 定,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权利:
• 1)、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 用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家庭
2021/4/6
使适龄子女按时入学;保证适龄子女接受规 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21
• 结合材料,就“小刚失学谁之过?” 这一辩题展开辩论:
• 同学们分为五组,第一组代表国家、 第二组代表社会、第三组代表学校、 第四组代表家庭、第五组代表个人;
• 要求:尽力寻找对方的责任 ,尽 力为自己开脱 ;你给对方找的过失越
5
2021/4/6
6
一、教育的含义与重要作用:

1、教育的含义: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新天地第1课新天地新感觉第3框谁都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课件人民版.pptx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新天地第1课新天地新感觉第3框谁都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课件人民版.pptx

偷地看书学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关闭Βιβλιοθήκη 小娟可以采取①②中的措施,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利。
关闭
A
解析 答案
2.下图中分大小班的做法( )
1
2
3
①违背了教育公平 ②有利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③漫会画伤中害的部做分法同是学不的公自平尊的,是④不有值利得于提打倡造的精。英教育品牌
AC.①②
B.③④
C.①③
1
2
3
1.小娟家庭比较贫困,其父的封建思想又很严重,认为女孩不需要读
书,因此就强迫小娟辍学回家帮他做生意。小娟面对父亲的要求,显
得十分无奈。她可以采取的方法有( )
①主动做父亲的思想工作,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
②向老师反映情况,请求老师的帮助 ③听从父亲的安排,做一个孝
顺的子女 ④一方面听从父亲,辍学做生意;另一方面自己则坚持偷
D.②④
解析
关闭 关闭
答案
第3课时 谁都不能剥夺我们的 育权
1.接受教育,不仅仅是我们的 愿望 和 要求 赋予每一位公民的权利。
2.今天我们在学校读书,就是在享受法律赋予我们的 权。
,更是 宪法
受教育
问题一
为什么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接受教育,不仅仅是我们的愿望和要求,更是宪法赋予每一位公 民的权利。今天,我们在学校读书,就是在享受法律赋予的受教育权。

第一课 第三框 谁都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

第一课 第三框 谁都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
观后思考 • 1.同属于学生这个群体,为什么会有不一 样的学习条件? • 2.希望工程的实施是为了保障公民哪一项 权利的实现?
第三框 谁都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
明确目标
• 知识目标: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 能力目标:学会通过各种途径或方法维护自身受教育权。 • 情感目标: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想一想:假如你是漫画中的孩子,你该怎么办?
参考答案(如何维护我们的受教育权?)
①向父母讲明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 义务,作为未成年人更应该履行完成九年义务教 育的义务。父母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 年人辍学。(与父母协商) ②寻求老师、学校的帮助。
③寻求村委会或社区居委会的帮助。
④如果协商、沟通不成,可以向有关教育主管部门 反映。 ⑤必要时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思考:1.父母为什么不让朱道美继续 上学? 2.父母不让朱道美上学的做法对吗? 3.女孩子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吗?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 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为其未成年子女 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受教育提供必要的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我当法律咨询师
假如辍学的朱道美来到法律 服务中心向你咨询,你将怎样 帮助她? 我国公民平等享有受教育的 权利。朱道美的父母侵犯了她 的受教育权。在与父母协商无 果的情况下,她可以向教育主 管部门反映情况,必要时可以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案例二:
某市一所中学为了帮助 同学减少梳洗时间,要求 全校女生将长发剪短,否 则不准进校上课。大多数 同学虽然对此不满,但还 是照办了。只有吴静心疼 自己 留 了 7 年 的 长 发 , 坚 决不肯剪短头发。学校就 真的将她拒之校门外。 思考:学校开除吴静的 做法对吗?

第一课 谁都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 钊作琦

第一课 谁都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 钊作琦
新课导入:
一个家长和老朋友聊天,谈及自己的儿子。 家长:我要教育我的儿子,免得他成为愚人。 朋友:做的对,要给孩子准备上学的钱。
家长:这笔钱数目不小啊,够我买头毛驴了。
朋友:如果你买了毛驴,而不让孩子上学,
家里就有两头驴了。
这个幽默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未成年人如果丧失受教育的机会,就会变 得愚笨,跟驴没有两样。而接受教育则会使我 们终身受益。因此,未成年人必须及时接受教 育。
含义: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 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 障的公益事业。
普及性 特 强制性 征 免费性
接受教育,不仅 仅是我们的愿望和 要求,更是法律赋 予每一位公民的权 利。《中华人民共 和国宪法》、《中 华人民共和国义务 教育法》 、《中华 人民共和国教育 法》 、《中华人民 共和国未成年人保 护法》等法律都明 确规定保护公民的 受教育权。
学习目标
1.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 和义务,并结合运用法律武器 维护自已受教育的权利。
2.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一、初中生是一个很大的群体
我国教育事业发 近年来,我国的义务教育取 展统计资料表明, 得了很大的成绩。2009年 底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 2015年,我国 口覆盖率达到99.7%, 共有初中学校 2011年中国已完成普及 5.24万所,约有 1411.02万小学 九年义务教育战略任务。 毕业生升入初中 尽管如此,还有一些同 学习,全国共有 龄人不能和我们一样在 在校初中生约 学校了学习。我们要珍 4311.95万人, 惜当前受教育的机会和 约占全国总人口 权利 的3.15%
小李的故事
我来 断案:
1、小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爸这样 说对吗?为什么?
2、假如你是小李, 你还能通过其他 的方式维护自己 的受教育权吗?

人民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 第一课第三框谁都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

人民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 第一课第三框谁都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

重要一次跳跃
这是我们成长的新阶段、新的转折 、新的开始,是放飞梦想的起点。
P2不一样的感觉
• 中学比小学科目多、任务重、时间 紧、难度大; • 知识广、信息容量大 • 对自主管理要求高 • 学校生活变得丰富 • 要学会自主学习
P3思考题
• 要告别依赖,学会独立 • 要有责任感,学会照顾自己和家人,让家 长放心 • 要遵守规则,尊重他人,讲文明,有礼貌

在全新的中学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解决遇到的新 问题、新困难?
• 拥有一颗平常心,积极熟悉新环境,适应 新生活。 • 主动热情的同学交往,建立融洽的同学关 系。 • 转变学习观念,积极适应中学老师的教学 方法,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抓好预习、听课、 复习 • 主动与老师沟通、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 关心
如果我们的受教育权受到侵害应 该怎样维护?
• • • • 依法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 可以向当地教育局反映,寻求帮助; 可以向所在社区反映,寻求帮助; 情节严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我国有哪些法律保护公民的受教育权?
• P10法律链接
•谢谢!
新天地
一、 重要的一跳
新感觉Leabharlann 学习目标1、 感知全新的中学生活 2、体验成长的感觉 3、树立克服困难的自信
知识掌握
• 为什么说从小学到中学是我们人生旅途中 的一次重要跳跃? • 进入中学,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 在全新的中学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解决 遇到的新问题、新困难?

周恩来从小志高,12岁就发出“为中华之崛起 而读书”的誓言 • 王亚南睡三脚床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 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 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 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 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 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 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 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他由于少年时勤奋 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谁都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新

谁都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新

A、期末考试后,学校取消了张榜排名的做法
B、新学期,爸爸让小敏上午在家帮忙干活,下 午去上学。
C、学校开设了多种活动课,小李从中受到锻炼。
D、一企业为家庭贫困的 小苗等学生提供助学 金。
6、从个人发展来看,受教育是公民的 ( A ) A、权利 B、即是权利又是义务 C、个人私事 D、义务 7、从国家的发展和对公民的要求来讲,受教 育是公民的 ( D ) A、权利 B、即是权利又是义务 C、个人私事 D、义务
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2)有的同龄人却不能享受这一权利,你觉得是 哪些原因造成呢
经济困难、自然条件
,家长不重视教育
(3)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该如何珍惜这一来之 不易的权利?
努力学习、遵纪守法、自治自律
End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 A、我国每年有200万适龄儿童未完成6年小 学教育 B、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初中生学习条件是有 差异的 C、我国的义务教育使全国的初中生都能获 得教育的权利 D、我国每年都有500多万适龄儿童未完成初 中教育
9、七年级学生小磊,在最近的几次考试中, 成绩都不理想,他觉得自己升学无望,决 定弃学找工作。从法律的角度看,他 D) ( A、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B、没有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 C、缺乏自信和远大的理想 D、没有认识到受教育是适龄公民的权利和 义务
学习目标 1.掌握受教育不仅仅是我们的权利, 也是国家、社会对我们的要求 【重 点】
2.了解国家法律保护我们的受教育权 【重点】 2.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学会依法律维 护自己的受教育权 【重点难点】
知识回顾
1.从小学到中学,是每一位同学人生道 路上的一次重要跳跃( )

2.初中生这个群体是个庞大但不是很重 要的群体。( )

七年级政治上册 谁都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教案 人民版

七年级政治上册 谁都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教案 人民版

谁都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们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

2、知道受教育权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3、了解教育不公平及侵权行为的表现及危害。

4、懂得应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互动交流学习懂得如何应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懂得要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努力学习,不断提高哦科学文化自己的知识水平。

二、教学重点
受教育既是我们的权利,也是义务。

三、教学难点
受教育既是我们的权利,也是义务。

四、课前准备
学习预习课文,了解身边中途退学、辍学的情况。

五、教学方法
师生合作、探究、讨论。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课型:新授课
八、教学流程
九、课堂小结
通过本框学习,我们知道了受教权是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也是法律对我们的要求,面对不法侵犯,我们应该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白自动退学是一种某某行为,我们应该自觉遵守法律,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努力学习。

十、板书设计
与受教育权相关的法律
(1)受教育权是平等的侵权行为的表现
教育的不公平与侵权的危害
谁都不能剥夺我权利
(2)既是权利也是义务
们的受教育权义务
协商解决;寻求帮助;
(3)受侵犯该怎么办
是某某行为;用法律手段解决
十一、教学反思。

谁都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

谁都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

第三节谁都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备课组:初一政治组备课时间:9月2日主备人:宋华辅备人:王庆宇丁忠学李欣审核领导:学习目标:1、了解受教育权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2、认识到自己的受教育权神圣不可侵犯,自觉珍惜受教育权。

3、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学习重、难点:受教育权既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我们的义务。

学习方法:讨论式学时:1学时学习内容:知识链接:近年来,,初中生辍学率上升,特别是农村学生辍学、流失率居高不下。

据东北师范大学自2002年开始至今,对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等6省14县17所农村初中的调查表明,目前农村初中学生的平均辍学率超过40%,已大大超过3%的国家标准。

预习导航: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______________的权利和义务。

公民要学会运用_______________来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2、在我国,男女学生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受教育权。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活思维。

近年来,有一些家长只顾眼前利益,让孩子弃学经商、从工。

社会上出现了一个特殊的工作群体:“小保姆、小商贩、小童工……”。

试问这样对待未成年子女公平吗?为什么?(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做引导)二、活动过程活动一、看案例,答问题。

阅读教材第9—11页的三个案例,试回答教材中所提出的问题。

(可让每一组进行讨论,最后请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有不同的看法。

)《自学知识》活动二学习“法律链接”的内容,试运用“法律链接”的内容去分析解决问题。

与前面的看法进行比较有何不同。

活动三(练一练)1、小美家住在农村,有兄妹俩,可家里经济比较困难,在上学这个问题上,她的父母说:“女孩子就算了,读那么多书做什么,就让你哥上吧!你在家还可以帮帮我们”。

她父母的说法()①符合男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的要求②违背了宪法和义务教育法的规定③是为了振兴家庭经济④不利于家庭和谐A②④B①③C①④D②③某校为了减少学生的洗梳时间,竟要求全校女生将长发剪短。

谁都不能剥夺我的受教育权

谁都不能剥夺我的受教育权

谁都不能剥夺我的受教育权◇新课导读恶劣的自然环境、重男轻女的传统习俗、家庭经济贫困、父母离异和家庭遭遇变故是导致未成年学生中途辍学的主要原因。

在现实生活中,侵犯未成年学生受教育权的现象屡有发生……有些学校管理松散、教育不当导致学生流失,而有些学校宣称为加强管理以违反“校规”为由随意开除学生、勒令停课或退学}有些家长作为监护人没有履行职责,让孩子成为父母全的“孤儿”}有些家长目光短浅,为了短期利益和眼前利益让孩子辍学务工,耽误了弦子的前途、影响了孩子的一生。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接受教育不仅仅是我们的要求和晤望,更是宪法赋予每一位公民的权利。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受教育权,谁都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

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要了解与受教育相关的法律知识t当我们的受教育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采取适当的方法予以维护。

在他人的受教育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在同情他们遭遇的同时要给予适当的帮助。

【思考讨论】如何维护哉们的受教育权?◇教材解读●知识详解◎知识点1 如何维护受教育权我国法律保护公民享有受教育权。

当我们的受教育权被他人剥夺或受到侵犯时,我们可以采用非诉讼方式或诉讼方式予以解决。

△资料链接诉讼方式与非诉讼方式诉讼方式:它是人民法院主持的有利害关系人参与处理纠纷的程序。

非诉讼方式:它通过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或者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保障公民权益。

支部、镶教育组、镇人大主席团、镇政府先后十多次派人上门做其父母的工作,劝其送子女复学,然而劝告失败。

当上述非诉讼方式无效时,学枝不得已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区人民法院对此案进行公开审理。

法院认为两被告拒不让孩子上学,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11条第l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9条的规定,侵犯了适龄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权利,属于侵权行为。

法院遂作出判决:被告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将其子女送回原校接受法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谁都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

谁都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

请问:你们的身边是否有上述现象? 对学校分快、慢班你是怎样看的?
答:①有损国家教育公平②不利于保障学 生接受公平的教育③影响公民受教育权, 拉大人们之间的差距,造成社会更大的不 公平。
阅读P11小讨论材料,思考问题:
面对此情此景,你想对这些同龄人 说些什么?
答:我想说①接受教育,不仅仅是我们的愿望, 更是宪法赋予我们每一位公民的权利②任何组 织、个人都无权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③向他们 宣传有关法律知识,告诉他们这是违法行为, 可以先说服父母或向有关部门反映,实在不行, 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假如吴静把学校告上 了法庭,而你是法官, 你该怎么判案呢?
(1)①告诉她,每位 公民都有受教育的权 利,任何人不得非法 剥夺她的受教育权② 父母这样做是违法的, 女孩享有平等的受教 育权③做好父母的思 想工作,维护自己的 权利。
(2)①学校的做法是违法的②公民享有 人身自由权,修头发是自己的权利③根 据《宪法》和《义务教育法》规定,接 受义务教育是我们的权利,任何组织、 个人都无权剥夺。学校的作法剥夺了她 的受教育权,侵犯了她的人身自己权, 是违法行为。
假如你的爸妈让 你辍学,去务农 或经商,你该怎 么办?在你周围 有辍学的学生吗? 你该怎么帮助他 们?
答:办法①告诉爸妈,受教育是每位公民的权 利, ②任何人不得非法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 ③向他们宣传有关法律知识,劝说父母,继续 上学。 答:帮助①向他们讲述学习的重要性,劝他们 返校读书②如果家庭困难,向他们说明国家队 教育的优惠政策,利。
受教育权的含 义是指: 公民有从国 家得到接受教 育的机会,以 及获得受教育 的物质帮助的 权利。
含义: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 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 障的公益事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 人民共和国公民有教育的权利和 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 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 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
含义: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 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 障的公益事业。
普及性 特 强制性 征 免费性
我国对公民受教育权的规定有哪些?
接受教育,不仅仅是我们的愿望和 要求,更是宪法赋予每一位公民的权利。 今天,我们在学校读书,就是在享受法 律赋予我们的受教育权。这一重要的权 利,并不是每一个我们的同龄人都能享 受到的。我们的祖辈们也可能没有充分 享受到这一权利。让我们去访问家长或 其他长辈,看看他们有没有经历过想上 学却没有机会的痛苦,听听他们的想法。
豆豆终于可以上学了,她做梦也没有想到还有 书读。她只身一人来到陌生的学校,在街上, 她看到一间网吧,在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下, 她进去了。这是她首次接触电脑,这个玩意儿 对于她来说太有意思太神奇了。在这个虚拟的 世界里她可以结交网友,可以玩网络游戏。从 此她就一发不可收拾,为了晚上跑出去上网, 她经常爬宿舍围墙,还编造各种理由来骗老师, 让老师给她开请假条以便溜出去上网。不出一 个月,她就被班主任发现了,班主任多次教育 她都不见起色,最终报告了学校领导,校长决 定开除她的学籍。
某中学为提高升学率,从初一年级开 始,就根据学生的考试分数,把学生 分别编进快班和慢班。张凯丽同学由 于几分之差被分到了慢班。一向活泼 好强的她,现在变得终日郁郁寡欢。 你们学校有这种分快慢班的现象吗? 对此,你是怎样看的? 活动三:各抒己见
我校没有这种现象。分快、慢班对 我们不公平,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 高。分快、慢班严重挫伤一部分同 学的自尊心。不希望学校分快、慢 班,而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 申不许在义务教育阶段按成绩分快、 慢班。
某市一所中学为了帮助同学减少梳洗 时间,要求全校女生将长发剪短,否 则不准进校上课。大多数同学虽然对 此不满,但还是照办了。只有吴静心 疼自己留了7年的长发,坚决不肯剪短 头发。学校就真的将她拒之门外。 假如吴静把学校告上法庭,而你 是法官,你该怎样判案呢? 活动二:你来当法官
(参考答案)

该校的做法是错误违法的。公民享有 受教育权,任何人不得非法剥夺。该 校的做法既违反了《宪法》的有关规 定,也违反了《义务教育法》学校义 务的有关规定,侵犯和剥夺了学生享 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该校应认识到自 己的错误,停止侵害,让吴静回校读 书,并告诉父母,他们的认识是片面 的,他们的做法违反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侵犯 了我们的受教育权。如果父母听不进去,请老师或请亲戚 朋友说服父母,还可以找村委会或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上门 对父母进行说服教育。如果父母仍不同意,向人民法院提 起诉讼,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我们周围有辍 学的儿童少年。对因家庭贫困辍学的儿童少年,我们会鼓 励他勇于面对困难,树立生活的信心。号召同学为他捐款 、捐物、帮助他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对因学习成绩差而辍 学的儿童少年我会给予鼓励,告诉他学习上有困难并不丢 人,只要能正视困难,学习一定能够进步。帮助他分析影 响学习成绩的原因,然后制订计划,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让他明白,现在正是长身体、长知识、学本领的时期, 辍学回家只能增加自己的无知,在今后激烈的社会竞争中 ,没有科学文化知识必将被社会所淘汰,还可以在学习、 生活等各方面帮助他、关心他。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 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 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 D、《未成年人保护法》
学校可以开除豆豆吗?
——不可以,因为宪法赋予公 民受教育的权利,任何人都不 得侵犯公民的这一项权利。
活 动
回到班里,豆豆跟同学说:“反 正学校没有权利开除我,我想咋样就 咋样。”请你评判一下她的这句话。 ——不正确。虽然宪法赋予公民受教育 的权利,任何人都不得侵犯公民的这一 项权利。但是公民也要履行受教育的义 务。受教育既是一项权利,又是一项义 务。
假如你是豆豆,该如 何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 上学机会呢?
中学生怎样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 受教育的义务?
①按时入学,不迟到,不早退,不 旷课; ②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不中途辍学; ③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长; ④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我国对公民受教育权的规定有哪些?
接受教育,不仅仅 是我们的愿望和要求, 更是宪法赋予每一位公 民的权利。
假如辍学的朱道美来到 法律服务中心向你咨询, 你将怎样帮助她?
耐心细致地听朱道美陈述事情的 经过,向她提出建议,先尝试用非诉 讼方式解决:向当地教育局反映情况, 使其责令父亲履行家长的职责;向村 委会反映情况,劝说父亲,使自己继 续接受义务教育;向当地妇联反映情 况,从而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当 上述非诉讼方式无效时,向人民法院 提起诉讼,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活动三:解答
在生活中遇到侵害我们受教育权 的行为,我们该怎么办?
一、非诉讼方式: ①与侵权人进行协商交涉; ②寻求学校老师、亲戚、朋友的帮助; ③向教育局、妇联、当地政府、媒体等 有关部门反映情况; 二、诉讼方式: 向当地的法院提起诉讼。
思考与回答: 1、当你看到城市街头因种种原因而辍学 的同龄人时,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2、假如爸爸、妈妈让你辍学,去务工或 经商,你该怎么办?在你周围有辍学的 少年儿童吗?该怎样帮助他们?
2004年6月,利川市二中扣压了 该校高三年级学生陈超、向松波等7 名拖欠学费的同学准考证,导致他们 当年不能参加高考。事后,利川市纪 委经过调查核实,对这起严重侵犯学 生受教育权的违法行为作出了严肃处 理,分别给予原利川市教育局长李任 维、二中校长向林党内警告和撤销党 内外职务的处分。
阅读教材P9 朱道美事例:
今天,我们在学校读书, 是在享受法律赋予我们的 受教育权。当受教育权受 到侵害时,我们可以拿起 法律武器捍卫自已受教育 的权利;
受教育也是我们的义 务,我们应自觉履行好受 教育的义务。
如何维护受教育权
谁都不能剥夺我 们的受教育权
受教育权被侵犯的情形
宪法赋予每一位公民受教育的权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