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电子档
20191217语文科课程论基础读书摘抄
2019.12.17《语文科课程论基础》摘抄:第一章导言:语文科课程论第一节语文教育研究的归属参照系1.3语文教育研究的七个层面(一)人-语文活动层面的研究这个层面里所说的“语文”,基本上是个俗概念,泛指或偏指语言、言语活动、言语作品。
语言、言语、作品,本质上等同于“人的生命活动”,因此“语文活动”的含义与人生、社会、民族紧紧地连在一起,指向大的方面,比如民族文化、人的精神等。
(p11)第一个主题属于事实性质的研究,涉及语言学、文章学、文学等各门类的学问。
如叶圣陶的《范文选读》、朱自清的《经典常谈》、曹明海的《文学解读学导论》。
第二个主题是对一些带有根本性的认识问题的讨论。
第三个主题是规范性质的研究,属于教育政策研究的范畴。
(p11-12)(二)人-语文学习层面的研究这个层面是从人-语文活动层面中勉强分出来的,它的范围与人-语文活动的范围同样大。
语文学习是伴随着语文活动而可能发生的,“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才能学会听说读写”。
另一方面,学习与活动又有本质的区别。
关于“学习”,加涅定义为“是人的倾向或能力的变化,这种变化能够保持且不能单纯归因于生长过程”。
(作者引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27.)鉴于语文教育研究者对“语文”、“语文学习”、“语文能力”等有诸多的解释,我们姑且采用一种粗糙的描述来界定“语文学习”:它指的是一个人的听说读写变得比以前“更好些”。
(p12-13)(三)语文科层面(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层面)“语文科”,指的是中小学课程表里所列明的科目以及相应的课外活动。
……存在着的,是一种种具体形态的语文课程,是一种一种具体形态的语文教材,是一种一种具体形态的语文教学。
这是这些具体形态的东西汇拢来,构成了语文科。
(p13)换句话说,从研究的角度,语文科不仅是一个教学的科目,而且主要是从诸种具体形态中抽象而生成的一种研究范围,一种研究的高度。
(p13)第一种,学派立场的夯实或驳斥。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电子教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杨双安绪论——一、学科发展与名称演变(一)孕育于教育学时期(1902——1918)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教育学(包括各科教授法)(二)“国文教授法”时期(1918——1924)夏宇众《中学国文科教授之商榷》标志着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开始从教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教授”之谓——重“授”重教师的“教”。
(三)“国文教学法”与“国语教学法”时期(1924——1939)1、师范学校开设“国文教学法”、“国语教学法”课程2、出版了专著、教材:吴研因《小学国语国文教学法》黎锦熙《新著国语教学法》王森然《中学国文教学概要》袁哲《国语读法教学原论》阮真《中学国文教学法》(四)“语文教材教法”时期(1939—1978)1、《师范学院分系必修及选修科目表实施要点》:“分科教材及教法研究”课2、国语、国文合称“语文”。
师范院校开设:小学语文教材教法中学语文教材教法(五)“语文教学法”和“语文教学论”时期(1978——1989)1、恢复高考制度全国师范院校统编教材定名为:“中学语文教学法”2、引发“教学法”与“教学论”之争“教学有法”——法则、原理(科学性)“教无定法”——方式、方法(艺术性)←(六)“语文教育学”时期(1989——1997)1、受国外的影响:美国《明天的教师》:“建立专门学科的教育学”。
国内教育界:不但要有自己的普通教育学,还要有自己的学科教育学。
2、连续召开三次全国性的“学科教育学研讨会”3、出版了专著和教材:张隆华《语文教育学》于亚中、鱼浦江《中学语文教育学》(七)“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时期(1997—)1、世界教育学理论研究发展轨迹: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传入的教育学——(大)教学论20世纪80年代欧美传入的教育学——(大)课程论2、国内:课程论与教学论统一——“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论:教学什么?为什么教学?(内容)(目的)统一教学论:教学是什么?怎么教学?(手段)(过程)二、学科学习的动机(一)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当语文教师邓拓《燕山夜话》:《讲一点教授法》毛泽东:“十大教授法”《礼记-学记》:“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
第一章 语文课程论
•
三、从课程目标上来看,开放的语文课程 应该包括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态度 和情感、语文学习过程和方法等层面,而不应 仅仅限于系统的语文知识的传授。 • 四、从语文课程存在的方式来看,开放的 语文课程不限于教科书、教师,不限于校园, 而是与家庭、社会生活密切相连。 • 五、从实施来看,开放的语文课程强调师 生与课程文本的互动,强调师生对课程的构建。
一位老师在教完《惠崇〈春江晚 景〉》后设计的作业是这样的: 爱写作的你,不妨写写你对春天 的感受;爱绘画的你,不妨发挥想 像,把诗变成画;爱文学的你,不 妨写首春天的小诗;爱历史的你, 不妨查查苏轼与惠崇的背景材料; 爱唱歌的你,不妨创编一首春天的 歌给大家听听„„
四、小学语文课程目标
1、九年一贯整体设计
一、小学语文课程资源概说 (一)课程资源的分类 1.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课程资 源可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 2.按照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课 程资源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 源。 3.按照课程资源的呈现形式,课程资 源可分为显形课程资源和隐形课程资源。
(二)小学语文课程资源
小学语文教材资源 人力资源 大众传播媒体资源 语文设施资源 其他资源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 特点
•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 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 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 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 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 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 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 • 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 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 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 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语文学科基础理论知识
语文学科基础理论知识(总5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语文基础理论知识概念界定语文,一般认为是语言和文字的综合科。
它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能力和知识,文化知识的统称。
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
哲学家认为语文是进行表述、记录、传递口头或书面信息的文字言词的物质存在形式;语文是描述事实、引证思维、陈述思想、表达意志、抒发情怀以及改造事物和思想的信息定位的一种意识存在内容。
语文具有统一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等性质。
追本溯源“语文”一词产生于19世纪末,但作为课程名称的时间较晚。
1905年,清朝在废除科举制度以后,开始开办新学堂。
当时的课程以至教材,都是从西方引进的,只有称为“国文”课一科,传授的仍是历代古文。
五四运动爆发以后,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国文课受到了冲击,小学于是改设“国语”,教材具有鲜明的口语特点,选用的都是白话短文或儿歌、故事等。
中学仍设国文课,白话文的比重也明显增加,选用了鲁迅、叶圣陶、冰心等新文学作家的作品。
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叶圣陶、夏丏尊联名提出了“语文”的概念,并尝试编写了新的语文教材。
全国解放后,叶圣陶先生再次提出将“国语”和“国文”合二为一,改称“语文”。
“语文”成了中小学甚至扩张到其他国家的一门主课。
学科性质《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
”语文课堂教学价值的价值体现在教学中,既要将语文知识与能力这一显性目标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需求,又要能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隐性目标渗透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实践活动中,成为学生自身的感悟,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融合于语文一体。
(一)工具性“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
工具性作为语文的基本性质:首先,语文是思维的工具。
语文学科教学论-PPT课件
语文两个字怎样理解呢?据1950年 编辑的初中语文课本《编辑大意》 说明:“说出来是语言,写出来是 文章,文章依据语言,‘语’和 ‘文’是分不开的。语文教学应该 包括听话、说话、阅读、写作四项。 因此,这套课本不再用‘国文’或 ‘国语’的旧名称,改称‘语文课 本’。”
叶圣陶对此作了深入的阐释:“彼时同人 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 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 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 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固为读写之事,而 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 亦将减损……其后有人释为‘语言’‘文 字’,有人释为‘语言’‘文学’,皆非 立此名之原意。第二种解释与原意为近, 惟‘文’字之含意较‘文学’为广,缘书 面之‘文’不尽属于‘文学’也。课本中 有文学作品,有非文学之各体文章,可以 证之。第一种解释之‘文字’,如理解为 成篇之书面语,则亦与原意合矣。”
1986年,国家教委遵照中央关于教育体制 改革的决定和义务教育法的精神,根据降 低难度、减轻负担、明确要求的原则,对 1980年大纲作了修改,再次强调:“语文 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在1963年大 纲“语文是学生学习各门学科必须首先掌 握的最基本的工具”提法的基础上,进一 步明确“语文学科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 础”。并指出:“语文训练必须重视思想 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语文学 科的特点,渗透在教学的过程中,起到潜 移默化的作用。”
1920年~1927年
五四运动后, 1920年1月,教育部下令将小 学一二年级“国文”改名“国语”。 1921 年,全国教育联合会讨论改革学制,通过学 校系统草案。1922年(壬戌),教育部修正 后公布《学校系统改革令》,这就是“新学 制”,又称“壬戌学制”。 1923年全国教育联合会刊布《新学制课程标 准纲要》,规定中小学均改“国文科”为 “国语科”,提倡教白话文,使学生能自由 表达思想。这是我国语文教育史上的一个重 大转折。
王荣生教授《语文科课程论基础》读书笔记 整
王荣生教授《语文科课程论基础》读书笔记整王荣生教授《语文科课程论基础》读书笔记(整理)2011年08月09日重要提醒:系统检测到您的帐号可能存在被盗风险,请尽快查看风险提示,并立即修改密码。
| 关闭网易博客安全提醒:系统检测到您当前密码的安全性较低,为了您的账号安全,建议您适时修改密码立即修改 | 关闭王荣生教授《语文科课程论基础》读书笔记(整理)2011-08-09 21:49:31| 分类:王荣生教授文章|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一、序言:《语文科课程论基础语文科课程论基础》:该书出版前名为《语文科课程论建构语文科课程论建构》,是王荣生先生的博士学位论文。
网络上的荐书意见:这是一部填补我国语文课程论空白的力作。
本书以新的方法、新的思路、新的框架为语文教育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
论著从现代课程论的视角,居高临下地审视了近百年来语文教育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经验和教训,所涉及的论题皆为本学科领域的前沿课题,对当前语文课程改革有现实意义,也为我国语文学科教育研究范式的转换提供了较扎实的思想资料。
倪文锦教授为《语文科课程论基础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作《序一》,并在《序一》中评价道:该书:该书有三个主要特点:1、重说理;2、重逻辑;3、重建构。
有两大创新之处:1、对袭用已久的以“工具性”和“思想性”(或“人文性”)为代表的语文课程目标的分析框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剖析,从结构和功能上深刻揭示了这一框架本身存在的严重缺陷和主要弊端,进而从课程论角度确立和提出了新的层叠蕴涵分析框架。
2、在中外语文教材的对比研究中,对具有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三个概念,即“语文课程内容”“语文教材内容”和“语文教学内容”进行了划分和辨证,并对近百年来我国语文教材问题的思考路向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评价。
尤其是对一向笼统的范文系统做出了新的鉴别……王尚文教授在《序二》中指出:《语文科课程论基础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以新的方法、新的思路、新的框架为语文教育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
语文课程教学论电子课件(共12张PPT)
正确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语文教学实践中要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本章思考题
课程与课程论的含义 语文课程的性质
结合当前语文教学现状,说说如何注重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
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我国语文课程的设置
我国古代社会语文课程的设置 清末民初的语文课程设置
五四运动后30年间语文课程设置
建国后的语文课程设置
国外语文课程的设置
外国语文课程设置概要 美、俄、英、德、日五国语性质的争议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
第一章:语文课程
教学目的:了解课程的含义与语文的性质
教学重点:认识语文课程的特点 教学难点:语文的人文性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任务
了解语文课程及教学的基本原理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任务 认识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 揭示语文课程与教学规律
指导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
本课程学习的参考书目
倪文锦 主编《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出版
倪文锦 主编《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出版
何更生 主编《语文学习和教学设计·中学分册》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年出版
区培民 主编《语文课程和教学论》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课程的含义
课程是各级各类学校实现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它 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 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讨论
上海教课育出程版社与200学4年出科版 有何异同?
第一章 语文课程理论
第一章语文课程理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论,包括语文课程设置、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性质、语文课程目标、语文课程内容和语文课程评价等。
本章将对前四个问题做具体探讨。
第一节语文课程设置一、“语文”的涵义(一)对“语文”内涵的不同理解1.语言文字;2.语言文学;3.语言文章;4.语言文化(二)叶圣陶对“语文”的解释“‘语文’一名,始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
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统而一之。
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
”“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
现代语言学认为,语言包括语言和言语两个密切联系的方面。
语言是社会公有的交际工具,比较稳定,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
言语是个体对语言规则的运用,处于不断运动的动态中。
叶圣陶说的“语文”,不管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都是指个体的“言语”,是对语言规则运用的产物。
所以,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是指通过听说读写活动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课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语文的内涵将会更为丰富和具有时代性,外延也会有一定的扩展和变化。
二、语文课程设置的演变(一)清末语文课程的设置1.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设“读经”、“词章”科目。
2.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设“读经讲经”、“中国文字”、“中国文学”科目。
(二)民国至建国时期语文课程的设置1.1912年,民国教育部设“国文”科目2.1920年,民国教育部小学设“国语”,中学设“国文”科目(三)建国后语文课程的设置1.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设“语文”科目2.1954-1957年,改设“汉语”、“中国文学”科目3.1958年后一直设“语文”科目第二节语文课程标准一、语文课程标准的性质语文课程标准,又称为语文教学大纲、语文课程纲要。
它既是语文学科课程设置的必要说明,又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的工作指南。
它通常是根据语文教育目的以及一定时期内语文教育的实际情况,由国家或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讨论编写并由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审定颁布的。
语文科课程论基础
《语文科课程论基础》读书笔记
营里镇鲁家庄学校蔡艳芳语文教育与学校语文教育、语文科课程
用“语文教育”或“学校的语文教育”来替代“语文科课程”,初衷是希望摆脱“科”的藩篱,凸显“语文科课程”与社会、与生活、与学校其他科目的密切联系。
语文教育:家庭语文教育、社会语文教育、学校语文教育
一、家庭语文教育:A继承性生动活泼地进行,言传意会的领悟↓形式:电视、网络、父母充当伴读、可读文章,可带子女游览风景名胜,参观古迹、研读碑文,楹联…B基础性孩子首先通过父母学习语言,了解社会。
家庭语文教育易不规范而不自知,家庭文化氛围对个体语文素养也有很大的影响,家庭成员之间气质、性情、性格的熏陶感染也会渗透在个体的语文素养之中。
二、社会语文教育
个体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一个人不能也不可能孤立于社会,语文教育同样遵循这样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
我们的社会活动其实也在进行语文教育,只不过它不往往是显性的。
三、学校语文教育
学校语文教育包括小学、中学、大学以及各级各类成人学校的语文教育。
学校语文教育是整个语文教育的核心。
学校语文教育的特点是:A规范性有组织有目的有规范的自觉行为,是规范性的教育。
B选择性:①课内语文教育必须选择课外语文教育作为补充,如指导学生阅读。
②语文是其他学科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工具和基础,因此,学校语文教育不仅选择了语文学科,也选择了渗透在其他学科中的语文教育因素,包括其他学科教师的语言思维能力的可效性等。
[转载]王荣生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
[转载]王荣生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话题:寓言洛夫教育学习原文地址:王荣生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作者:江东语文据报道,华东地区的一些重点高中,王荣生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教师人手一册。
宁波市教育局则要求将该书列为语文教师的“第一本必读书”。
《语文科课程论基础》深入探讨了语文教育研究中的许多前沿课题,对我国语文教育的问题和现状梳理出了一个清晰的框架,在学界产生了“绕不开去”的学术影响。
日前,在南山实验的“提前读写”教材(学本)研讨会上,王荣生老师就自己的研究作了提纲挈领的阐述。
内容刻板僵化与随意性过大并存、教学花样百出与知识含量贫乏共生的语文教学王荣生指出,当前,四种取向的阅读混杂在教学的实践中,一是概括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寻求“思考与练习”“正确答案”的“作业者”取向;二是以分析课文形式方面为主,归结为生词、语法、修辞、章法(结构特点、语言特色等)的语文教师“职业性阅读”取向;三是遵循2000年大纲,以“诵读”为主要样式的“鉴赏者”取向;四是2001年《标准》所倡导的“感受性阅读”,在教学中表现为对“讨论法”的倚重。
由于,相关学科的研究不尽如人意,文学理论界不能有效地提供足以达成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文学知识。
加之,中国当代语文教育的主持者多是研究语法学的。
因而,中国传统的文论,始终没有转化为教学论。
丰富的文论积累,对语文教学没有发生积极的影响。
因此,在中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中:小说,除了被拧干了的“人物、情节、环境”这三个概念,事实上已没有多少知识可教了;诗歌,在感知、背诵之外,只有题材、押韵等屈指可数而且极为表面的知识;散文,也只有“形散神不散”“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似知识又似套话的几句说,以不变应万变;戏剧,除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套路简介,再不见有像模像样的知识。
从小学到初高中,语文课程与教学就是在这么几小点的知识里来回倒腾,美其名曰螺旋型。
“整体感知”“整体把握”这种表述本身的含混和疏漏,使教师普遍感到困惑:(1)在阅读教学中,是否全部的课文都要“整体感知(把握)”?(2)“整体感知”是否感知整体——整篇课文?(3)使学生“整体感知”的教学,是否一概要用诵读(朗诵、背诵)?(4)“整体感知”是否等于学生自己的感知、把握?王荣生的研究指出,即使在古人,作为阅读方式的“整体直觉”也主要适用于《诗》(文学作品),《周易》《大学》《中庸》《论语》等经书的阅读,至少是“可以”用“训诂”的方式。
(完整word版)《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论》复习资料绪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性质与特征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特征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使命三、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发展的历史轨迹四、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体系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方法文本解读的一般方法➢言语层面的感受与品味;➢形象层面的观照与分析;➢意蕴层面的悟解与阐释。
一、什么是语文(三)“语文”的含义•1。
语言说2.语言文字说3。
语言文章说4。
语言文学说5。
语言文化说•(四)“语文教育”中“语文"的含义一、‘语言’和‘文字’,二‘语言文字’和‘文学'.(二)语文课程的定义•语文课程是以语文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及其意义为对象,以培养语文素养为目标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总称,是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特征的学科课程。
三、语文课程的性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四、语文课程的特征:•主体性.言语性。
思维性。
知识性。
•五语文课程的目的1.涵养言语能力2.发展思维结构3.传承优秀文化4.塑造美丽人生一、语文课程目标概念•课程目标:一般来说,课程目标是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完成规定的教育任务和学科内容,使学生达到的培养目标。
它受国家为基础教育规定的教育目的制约,是总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语文课程目标制定依据•对学生的研究;对当代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二、语文课程目标的发展及启示从情感行为、言语过程和思维方法三个维度立体地建构•语文素养:通过学习与实践,“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最基本的、较稳定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雷实《谈谈语文素养》)3.三维目标的关系•语文课程三个维度的目标的关系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语文课程教学论 打印版
钱梦龙“三主四式导读法”“三主四式导读法”的“三主”是指导思想,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
其中以学生为主体是核心,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保证,以训练为主线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体现。
“四式”是课堂教学的四种基本类型,即自读式、教读式、作业式、复读式。
其中,自读式是基本式,教读,就是教会学生自读;作业,是以练习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特殊的自读形式;复读。
是以相互联系、相互比较为目的的综合性自读。
自读有五个步骤:整体感知、辨体析题、定向问答、深思质疑、复述整理,其中以质疑解难为核心。
什么是个性化阅读?读者根据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独特体验,把握文本所反映的客观意义,并有创造、有个性地解读其丰富内涵的阅读活动。
作文批改的要求?多就少改,以点带面,鼓励为主,重在启发口语交际教学所谓“口语交际”是人们在交往中通过语言来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达到理解与协调,进而影响和调节相互关系的活动。
口语交际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具体生动的交际情景、交际活动的设置和开展,培养学生口语表达水平及交际能力的教学活动。
口语交际教学的主要特点:情境性、互动性和综合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立足于语文课程基础之上,通过学生自主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以促进其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的学习方式。
导入技能导入:是教师在进入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一类教学行为方式.导入的构成要素:集中注意——引起兴趣——明确目的——进入课题导入的要求:一要因文制宜,合理合情。
二要生动新颖,简洁明快。
三要灵活多变,富于独创。
提问的价值与局限价值、作用 1.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2.激发学习的动机3.积极参与学习过程4.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5.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局限:①教师提出的问题不可能适合所有学生的理解程度。
同时,一次问答只限于教师和一个学生间的问答,这就可能形成只有少数学生积极,多数学生处于消极状态;②不利于系统地传授知识,也不利于保持知识的完整性。
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电子档
《语文科课程论基础》阅读感受1王荣生乃我国大陆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语文教育方向的第一位博士生。
其博士学位论文——《语文科课程论基础》。
可以说是其毕生精力所研究的成果,是我国语文教育界一部专业性极强的学术著作。
说句实在话,作为一位普通的语文教师读起来还是感觉极其吃力,追究原因,还是自己的专业修养不够,既然如此,那就要啃下去,啃不下去也要逼着自己啃。
第一遍实在啃不下去的部分先放弃,抱着这样的心态竟也渐入佳境,也读到了令笔者共鸣的地方。
【因此,尽管任何严肃的研究者都会清醒地意识到两者的密切联系,但在当前我们应该特别强调语文课程研究、语文教学研究同语文测试研究的分割,特别凸显课程、教学研究同测试研究的差异。
比如,对写作测试来说,“修改不属于作文测评的范围,因为作文考试不存在这一环节”[章熊著《中国当代阅读与写作测试》,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第1.21页];而对写作教学来说,“修改”无疑应置于中心,“可以说,写作就是重写(writing is rewriting)或修改”[祁寿华著《欧美写作理论、教学与实践》,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第 172 页。
请参见本书第五章第 2 节]。
像目前中小学语文教学,“作文都是一稿‘定音’,不修改,也没有时间修改”,或者将修改只当作校订(editing),“仅仅在写完之后迅速看一遍,改改错别字,改改病句而已”[申继亮等著《中学语文教学心理学》,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 年,第175 页、第206 页],实际上是以测试篡代教学。
这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造成一定的伤害,对此决不能以“无奈”为借口任其发展。
】—P15《语文科课程论基础》“语文教育层面的研究”据笔者的理解,这段话,王博士是以作文教学作为引子来阐述自己对语文教学研究与语文测试研究的差异,就王博士所援引的当前教学中的写作测试这一环节来说,笔者深有同感,笔者认为当前我们的作文教学水平效率低下,其根本原因就在此。
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第三部分 教学篇
•第十章 口语交际教学 •第一节 教学情境中的口语交际的特点 •第二节 口语交际教学的理论背景和课程取向 •第三节 口语交际教学的操作 •第四节 口语交际基本素养和课堂操练要点
•第十一章 语文教学设计 •第一节 语文教学设计的依据 •第二节 语文教学设计案例
•第十三章 语文教学范式的转型 •第一节 语文教学范式的时代转型 •第二节 对话的概念、类型与前提 •第三节 语文对话教学的理论支点
第8页/共18页
王荣生教授根据教材中文本的不同功能,将文本分为:定篇 例文 样本 用 件
• 1、“定篇”应该是指语文课程规定的内容要素之一。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中规定语文 课程必学的篇目,这在国外也是通例,据了解,国外对“定篇”的处置有两种情况:一种 是在课程标准里指定作为考试的范围,并不编进教材;一种是将部分指定篇目的主要章节 编进教材。 •2 、 “ 例 文 ” 是 采 用 了 夏 丏 尊 的 含 义 。 夏 先 生 提 出 , 语 文 教 学 就 是 明 里 探 讨 那 些 “ 共 同 的 法则”和“共通的样式”,而选文,则主要说明“共同的法则”和“共通的样式”的 “例子”。“例子说”目前被广泛的接受和认可,但被绝对和曲解化了。王荣生教授认为, “例文”是为相对外在于它的关于诗文和读写诗文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 度等服务的,成篇的“例文”,大致相当于理科教学的直观教具,它给语文知识的学习添 补经验性的感知,并通过感知,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例文有可能是成篇的,也有可能 是片段。
能力浑然一体地结合在一起;(6)语识是概念化的、推理的、依靠理性思考循序渐进的进行; 语感却是直觉的、跳跃的、横向的、具有格式塔的特征; (7)即使是在一般性的语言活动之中语识虽然能帮助我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语言进行分析、评价和 调整,但语言活动本身能流畅的进行,依靠的还是语感。 (8)语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语感转化,其标志就是经过反复使用而进入高度熟练状态,以至于 能无意识地对之领会和运用;但并非所有的语感都能从语识转化而来,因为有的语感永远无法言 传出来。
第一编语文课程论
第一节 语文课程的理念
• 2、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 (1)阅读教学一定避免烦琐的内容分析,要加 强语言实践,给学生以充分的读书、思考、质 疑、讨论、练习的时间。 • (2)要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 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 • (3)在语言实践中要加强“规律”意识。
第一节 语文课程的理念
• • • • • • • • 语文素养的内容 1、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2、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3、丰富的语言积累。 4、良好的语感。 5、思维和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 6、品行修养和审美情趣。 7、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第一节 语文课程的理念
• •
• •
•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 的学习方式。 •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 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 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
第一节 语文课程的理念
第二章语文课程的理念与目标
• 运用语文课程的理念与目标为任选的一篇 课文确定教学目标。
• 熟悉《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 总目标与阶段目标。
第二节 语文课程的目标
• 目标,就是希望学生学习后发生的思想和行为 变化,是学习者经过学习要达到的状态。 • 语文课程目标,是依据语文课程的特点制定的 培养目标。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确定的课程目标分 为“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两个部分。 • 总目标是一个高度概括了的集合概念。它是我 国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起点和终点。它表 明了这一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原则性 和规定性。
〖授课课件〗 语文课程论(第1章)语文课程(论)概述
第三节 语文课程论的发展演变
演变 封建社会 文艺复兴 新中国 苏联模式
“课入教” 老教学论专家 课入教” 课入教
中学 研究
改革开放 西方理论
“教入课”国外青年专家 教入课” 教入课 “二元独立论”廖哲勋 二元独立论” 二元独立论
第三节 语文教育的发展演变
20世纪语文科目 世纪语文科目
孕育于教育学( 孕育于教育学(1902) )
1978年 《中学语文教学法》教育 年 中学语文教学法》 部颁布教材。进入“百家争鸣”局面 20世纪末 。进入“百家争鸣” 世纪末, 部颁布教材,我国教育学家欲通过 世纪末 国文教授法 (1918) ) 1939年夏宇众的 1919年,陶行知变“教授法”为教 1918年夏宇众的《中学国文科教 年夏宇众的《 教授法” 年 陶行知变“ 语文教材教法研究 整合以臻统一。 1989年第一次学科教育学研讨会 教材充满改革意识课程与教学论”整 整合以臻统一。“课程与教学论” 年第一次学科教育学研讨会 学法。研究“ 授之商榷》“教”、“学” 1949 “国语 国语” 国文”统称“语文” 学法。研究 ”、“国文”统称“语文” 授之商榷》研究导向将语文课程教 国语 教学法——教学论 1902年京师大学堂设计师范馆 年京师大学堂设计师范馆, 教学论——教育学 合论 年京师大学堂设计师范馆 语文教师也成为研究者 教育学 , 教学法 教学论 国文、国语教授法( 国文、国语教授法(1924) 学研究从教育学中脱离出来。独立 在 ) 学研究从教育学中脱离出来。 》 1984沿用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 1924沿用 “《新著国语教学法” 黎锦熙《新著国语教学法》 黎锦熙中学语文教材教法” 开设《教育学》 教育学——学科教育学 教学法特征: 学科教育学——“语文 法:实践性和操作性各科教授法” 开设《教育学》有“各科教授法” 教育学 教学法特征学科教育学 : 语文 学科。 师范学校设“国文教学法” 1934 教育专业教学大纲》 《教育专业教学大纲》: 学科。 师范学校设“国文教学法” 一书。讲授侧重教学方法和技术。 教育学” 1.多面性 一书。讲授侧重教学方法和技术。 论多面性 教育学” :理论性和指导性 语文教材教法( 语文教材教法(1939) ) 1.突出教材研究 , 多研究教师的教,少涉及学生的 1938 《师范学校规程》开设教学 突出教材研究, 师范学校规程》 多研究教师的教,重视课程 突出教材研究 2.过程性 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语文 学过程性 教育学 :教育性和方向性 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 2.抵制“非语文杂质”侵入 抵制“ “抵制 。非语文杂质” 法成为高等师范院校重要学科 学” 冲突性 语文教学法、论(1978) 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教学法、 ) 3.冲突性 4.变式性 变式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科课程论基础》阅读感受1
王荣生乃我国大陆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语文教育方向的第一位博士生。
其博士学位论文——《语文科课程论基础》。
可以说是其毕生精力所研究的成果,是我国语文教育界一部专业性极强的学术著作。
说句实在话,作为一位普通的语文教师读起来还是感觉极其吃力,追究原因,还是自己的专业修养不够,既然如此,那就要啃下去,啃不下去也要逼着自己啃。
第一遍实在啃不下去的部分先放弃,抱着这样的心态竟也渐入佳境,也读到了令笔者共鸣的地方。
【因此,尽管任何严肃的研究者都会清醒地意识到两者的密切联系,但在当前我们应该特别强调语文课程研究、语文教学研究同语文测试研究的分割,特别凸显课程、教学研究同测试研究的差异。
比如,对写作测试来说,“修改不属于作文测评的范围,因为作文考试不存在这一环节”[章熊著《中国当代阅读与写作测试》,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第1.21页];而对写作教学来说,“修改”无疑应置于中心,“可以说,写作就是重写(writing is rewriting)或修改”[祁寿华著《欧美写作理论、教学与实践》,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第 172 页。
请参见本书第五章第 2 节]。
像目前中小学语文教学,“作文都是一稿‘定音’,不修改,也没有时间修改”,或者将修改只当作校订(editing),“仅仅在写完之后迅速看一遍,改改错别字,改改病句而已”[申继亮等著《中学语文教学心理学》,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 年,第175 页、第206 页],实际上是以测试篡代教学。
这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造成一定的伤害,对此决不能以“无奈”为借口任其发展。
】
—P15《语文科课程论基础》“语文教育层面的研究”
据笔者的理解,这段话,王博士是以作文教学作为引子来阐述自己对语文教学研究与语文测试研究的差异,就王博士所援引的当前教学中的写作测试这一环节来说,笔者深有同感,笔者认为当前我们的作文教学水平效率低下,其根本原因就在此。
我们的作文测试就目前来说基本是是三大步:第一步,教师指导;第二步,学生作文;第三步,教师评价。
这三步骤中,作为教师话费时间最多的应该是第三环节上。
这一步完成了,这一环节完成了,好似任务就完成了,可是事实上这样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其效率是可想而知的。
读了王博士的这段话,我茅塞顿开,是的,我们应该把“修改”置于写作环节的中心,把作文教学过程看作是一篇初稿不断完善的过程,看作是一篇初稿不断重写的过程。
当然要想使这种思想得到贯彻,还必须要改革我们目前的考试评价,如,可以给定一篇初稿,考察其修改能力。
如果我们语文教师都能以这种思想去重新定位作文教学,我想学生的作文能力何尝得不到提升呢?
【综合上面的转述和讨论,至少可以得出两个与我们阅读教学相关的结论:第一,不是全部的课文都适宜“整体感知(把握)”。
至少要区分文章和文学,至少要区分古代的诗文和现代的诗文,对学生而言,还得区分文言的诗与文言的文,区分浅易与较难。
是否适宜本来应该是个案问题,但不妨划出这样的准则:
(1)古代的韵文以及写景抒情的小品文,大致适用于“整体感知(把握)”。
(2)现代的科技文、议论文,绝不适宜“整体感知(把握),必须用西方意义上的“理性分析”的解读方式。
(3)现代的文学作品、国外的文学作品,是否适用,应该取决于文本自身的特性(即:文本对隐含读者的预设),不能一概而论。
(4)由于字词的生疏(即:文本在易读性测试中得分较低)、由于背景的隔膜,学生做不到通畅阅读的文本,或者在达不到通畅阅读的时段,无论是古与今、文学或文章,都不适宜 (也不可能)“整体感知(把握)”。
这话必须还得反过来再重说一遍:确实有一些文本,适宜于“整体感知(把握)”,作为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的语文科,有必要也有义务将“整体直觉”的阅读方式(思维方式)的培养纳人语文课程。
达成这样的认识,是近年来语文教育大讨论所获得的重要成果之一,我们必须珍惜。
】
—P842.3“整体感知(把握)”在阅读教学层面的含义 (一)含义及所适宜的文本以前我们在学习新课程标准的时候,我们非常盲目的理解“语文教学要重视整体感知能力的培养”这句话,读了此文段,我才深深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其实是我们错误的解读了课程标准的这句阐述。
是的,我们应该重视语文教学中整体感知能力的培养,但是,我们很多的时候没有深入思考,有时候这样的整体感知,能让学生感知到什么?这样的感知其教学意义在哪里?现在,我方知不是每种文体和篇目都能去整体感知的。
我记住了王博士所阐述的几个准则。
【第二,“整体感知(把握)”不等于感知、把握整篇课文,它与段、句、字词的关注不但没有冲突,相反主要体现在对段、句、字词的关注,除非那些字词等是“非关紧要”(朱熹语)的。
换句话说,提倡“整体感知(把握)”的本意,是试图用“整体直觉”的传统方式,来取代语文教学情境中学生阅读的那种“肢解分析”。
比如《荷塘月色》第四段,按原来通常的教学,教师会让学生这么读,在通读全文揭示“文眼”的基础上,朗读该段,之后是按描写层次来分析顺序,什么先写荷叶、再写荷花,先写静态、再写动态云云,在这之中,还要分析词语特色,什么“曲曲折折”是叠字,还要分析修辞手法,什么“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本体在哪、喻体在哪、相似点为何等等,最后不了让学生“背诵”,或有或无地做一些读背的指导,算是回到了“整体”,而实际上学生头脑中仍是一堆碎片,一般说,接下来的课是检查学生的背诵,常常还是默写,算是做了“积累”的工作。
现在不能再这么干了,应该还文本于血肉。
提出的导向,是让学生去“整体直觉”。
简单而直接的办法,当然是“诵读”,而待其意自现。
但在这一段,好的办法可能是让学生尝试“意象的叠加”,比如“体味”荷花的描写,有“舞女的裙”作陪衬,之后,在“零星的白花”上加进“一粒粒的明珠”意象、叠上“碧天里的星星”、再叠加上“新出浴的美人’,,让学生“感悟”到这是世上从未有过、在别一心境下的朱自清也再不能见着的“荷花”。
这样,最后的“整”才能回到对作品“思想、观点、情感”的理解和领悟。
】
—2.3“整体感知(把握)”在阅读教学层面的含义P85
以前一直错误解读“整体感知”仅仅是对全篇文本的感知与把握,多了此文段,我深深的认识到了这种错误。
原来“整体感知”主要体现在对段、句、字词的关注,决不能再对精美文段作肢解式的分析了。
要还文本于血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