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娄山关课堂实录
【湘教版】2019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8(教案)忆秦娥娄山关
忆秦娥?娄山关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品读词句,领会心境,感觉红军战士的精神与气派。
过程与方法1.指引学生读课文,读正确,读流畅。
2.借助说明,读懂词的意思。
3.指导学生朗诵,感悟、领会词的境界,理解内容。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感觉红军大无畏的精神和勇敢豪放的气派。
要点、难点:要点:朗诵课文;理解词的粗心。
难点:感觉红军大无畏的精神和勇敢豪放的气派。
教课准备:教师:DVD视频片段学生:采集相关长征的历史资料。
教课过程:一、激情导入,引出课题教师:1949年10月1日,在国都北京天安门城楼上,一位伟人威严宣告:“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日建立了!”教师:同学们知道这位伟人是谁吗?学生:毛泽东或毛主席。
教师:请你们谈谈对毛主席的认识。
学生说:(指明3——4名学生回答)教师:是呀!毛主席是一代传奇的人物。
身处于时代风云际会、沧桑巨变之中,他作为中共领导人一次又一次站在时代潮头,左右中国近代史的方向和进度。
在红军长征和解放战争期间,困难困苦,毛主席一直保持乐观主义精神,笑看战场风云。
他不单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仍是一位优秀的书法家、诗人。
这节课我们一同学习毛主席在长征途中写的一首词:教师板书课题:8忆秦娥?娄山关二.揭露课题1.出示课题,解说课题。
教师:忆秦娥是指什么?学生:(词牌名,本于李白诗“秦娥梦断秦楼月”。
)教师: 你们知道娄山关吗?学生:(1到2名同学回答)教师:据当年的红军战士回想道:娄山关“雄踞娄山山脉的最顶峰四周山岳,峰峰如剑,万丈耸立,直插云霄,中间是十步一弯、八步一拐的山路,地势险峻,真堪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四川进入贵州的要道关隘,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教师:让我们穿越时空的地道,走进激情焚烧的1935年。
(播放DVD视频)教师:看了视频短片,同学们知道了什么?学生说:(娄山关战斗,歼敌两个师又八个团,俘虏仇敌3000于人。
忆秦娥娄山关教学设计
忆秦娥娄山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忆秦娥·娄山关》的创作背景和作者背景,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与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让学生理解诗歌的表达方式和艺术手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课文学习:《忆秦娥·娄山关》2.诗歌鉴赏:了解诗歌的主题、意境和表现手法3.文学写作:以《忆秦娥·娄山关》为素材进行创作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利用图片和音频,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与学生进行互动,了解学生对诗歌的认识和感受。
第二步:导入(10分钟)1.介绍《忆秦娥·娄山关》的背景和作者杜牧的生平。
2.分组讨论杜牧的创作特点和代表作品。
第三步:诗歌鉴赏(30分钟)1.学生自主阅读诗歌《忆秦娥·娄山关》,体验诗歌的韵味和美感。
2.全班共同探讨诗歌的主题、意境和表现手法。
3.向学生介绍诗歌中的典故和意象,并解释其含义和作用。
第四步:文学写作(35分钟)1.让学生以《忆秦娥·娄山关》为素材进行创作,可以是一首诗、一篇散文或一段小说。
2.引导学生思考创作时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提醒学生注意运用诗歌中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手段。
3.提供写作指导,帮助学生组织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第五步:展示与评价(10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全班介绍自己的创作主题和表达方式。
2.全班共同评价作品,互相交流意见与建议。
四、教学资源:1.图片和音频:娄山关的图片和相关音乐。
2.课件:包括《忆秦娥·娄山关》的课文解析和相关的典故和意象。
3.写作指导:提供写作素材和构思指导。
五、教学评价:1.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2.作品评价:评价学生的创作水平和表达能力,包括主题的贴切性和表现手法的运用。
3.互动评价:观察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能力,包括讨论和评价的过程。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1.1忆秦娥.娄山关▎冀教版[007]
WORD格式主备教师:李海燕审核人:授课时间:年月日课题21、毛泽东诗词二首课时第 1 课时1、学习《忆秦娥?娄山关》,能够正确、有激情地诵读。
教学目标2、感受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学习《忆秦娥?娄山关》,能够正确、有激情地诵读。
教学难点感受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具或课件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师辅备一、启智探究1、课前播放“娄山关战役”视频片段。
2、背景介绍。
3、请学生简要说说遵义会议的作用。
二、合作交流1、播放背景音乐《娄山关》,学生自由朗读2、请一学生配乐朗读,师生点评3、教师指导:(1)读准字音如“咽”,yè,哽咽(2)读准节奏(3)读准情感师:上下阙的写作内容和情感有什么不同?4、学生推荐一男生领诵,其他同学配合齐诵。
三、反馈研讨教师点拨学生思考、讨论以下问题:1、词的上阙中有哪些意象,渲染了怎样的气氛?专业资料WORD格式2、这里仅仅是写景吗?除了写景外还写到了什么?3、为什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4、词的下阙写了哪些意象?营造出怎样的背景?明确:雄关、苍山、残阳,营造出壮阔苍凉的背景5、“漫道”有人认为是“徒然说”的意思,有人认为是“漫漫长路”暗指接下来的长征路途遥远漫长,你同意哪种说法?明确:无论哪种说法,都表现出作者不畏艰难险阻、乐观积极的战斗精神,表现出一种无坚不摧、履险如夷的豪迈气概6、“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写景?有何艺术效果?7、围绕娄山关,诗人既描写了战前的行军情景,又抒发了战后胜利穿越的情志,但唯独省略了哪个环节?为什么这样处理?明确:没有直接写红军激战的场面虚实相生四、提升拓展阅读下面这首词,思考:与《忆秦娥?娄山关》一词在情感抒发上有什么异同?课堂检测内容背诵、默写《忆秦娥?娄山关》学生摘抄毛泽东诗词三首,任选其中一首赏析,不少于200字作业教学反思专业资料。
8、忆秦娥+娄山关(第二课时) 2
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
总序第个教案课题8 忆秦娥·娄山关共 2 课时第 2 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学习诗词中的生字词语,理解诗词含义。
2.练习有感情朗读诗词,再现伟人的心境。
3.学习传统优秀文化,积累文学素养。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训练,从语感上体会诗词的精炼。
难点:体会毛泽东的诗词,的宏大气概和精湛文笔。
教学策略自主、探究、合作教学活动课前、课中反思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上阕,了解了战士们攻下娄山关的艰辛,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下阕,了解打了胜仗后战士们的喜悦心情。
1、学习第三句。
1)揣摩中心句,品读领悟。
2)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3)指名回答: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词的?4)小组讨论:从诗句中,你感受到了毛泽东怎样的情怀?2.全班齐读第四句。
1)“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这句话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比喻?2)这句话体现红军的什么精神?3)讨论、交流。
三、小结与训练。
1.根据课文中的所听所感所想,说说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学了本课你对红军长征有什么新的了解和认识?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怎样去做?2.感情朗读指导。
①要求前阕读得慢,语气凝重,表现战斗的艰难。
②要求后阕读得稍快,语调轻松,表现胜利后的愉快与展望前途的壮志。
四、拓展延伸。
1.选读一两首毛泽东诗词。
2.请你根据“苍山如海、残阳如雪”画一幅画,并在画上题上这首词。
五、板书设计:8 忆秦娥·娄山关红军拂晓行军(大无畏,英勇豪迈)跨越雄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课后反思。
《忆秦娥.娄山关》教案(范本)
《忆秦娥.娄山关》教案《忆秦娥.娄山关》教案《忆秦娥·娄山关》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阅读诗歌的基本方法,《忆秦娥.娄山关》教案。
2.能力目标:品味语言,把握意象,体味诗歌的语言美和意象美,体会诗歌的感情。
3.思想目标:体会毛泽东词的风格和境界,领略伟人的气魄和胆识。
教学重难点品味语言,把握意象,体味诗歌的语言美和意象美,体会诗歌的感情。
体会毛泽东词的风格和境界,领略伟人的气魄和胆识。
教学方法综合法教具电脑、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导入从介绍作者导入新课。
使学生通过了解伟人经历感悟伟人情怀,体会诗歌的感情。
作者简介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无产阶级革命的卓越领导人,同时,他又是一位伟大的诗人。
他一生写下了很多震撼人心的诗篇,对鼓舞革命战士和亿万人民的战斗豪情,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他的诗词,显示了博大的胸襟,豪迈的气魄,广阔的意境,读起来让人热血沸腾,精神奋发。
二、教学内容1.介绍背景通过背景介绍,让学生预先感知诗歌内容,从诗歌跳跃的画面中理清情节。
背景资料(投影显示)娄山关:在贵州遵义北大娄山上,万峰插天,中通一线,是由四川进入贵州的要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使毛泽东重获军事指挥权。
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率领第一方面军离开遵义,挥师北征,四渡赤水,成就了他人生中军事指挥上最得意的一笔。
《忆秦娥—娄山关》教案
师:相同点是都是令人奋进,健康向上的励志歌曲,除蜗牛主题都是赞美祖国,歌颂祖国的作品,不同是题材、风格以及所处的时代不同;新中国自成立以来我国的音乐创作就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踊跃出大量的优秀爱国歌曲,大部分都是以歌颂祖国、赞美祖国为主题,今天就和老师一起欣赏一首曾经令人激情澎湃具有时代气息的歌曲。
《娄山关》(出示课题)从歌曲的体裁形式上区分,大部分歌曲可分为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出示课件)师:群众歌曲的歌词通俗易懂,其内容大多与政治社会活动有关,音域不宽,结构整齐,节奏鲜明,易于上口,适于群众集体齐唱。
如《歌唱祖国》、《我们走在大路上》等(老师唱几句)。
艺术歌曲:源自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其特点是歌词通常采用名人的著名诗歌,着重个人感情的抒发和内心体验的揭示。
我们今天要欣赏的这首歌曲忆秦娥----娄山关就属于一首艺术歌曲,他的歌词来源于毛泽东的一首诗词,作曲家根据毛泽东诗词创作了这首独唱曲。
一起有感情的朗诵娄山关的词: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师:同学们朗诵的感情很充沛,有人知道这首诗词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师补充介绍诗词的创作背景:娄山关是从四川进入贵州的要道,毛泽东指挥红军攻打黔军,抢占川贵的要塞娄山关,这次战斗打了两天,歼敌两个师,攻克娄山关。
取得长征途中第一个大胜利。
这首词就是在这个时候写下的,表现了红军历经千难万险、英勇杀敌的场面以及战斗必胜的顽强信念。
忆秦娥是词牌名,在结构上由上片和下片组成,曲作者陆祖龙吸取了我国民族音乐中戏曲与曲艺音乐的素材,以及进行曲的要素进行创作。
前奏:是全曲的概括,长短,强弱错落有致。
看看音乐史如何一下子把我们的听觉视野引入紧张地战斗场景中的。
在创作手法上运用了以下三个音乐要素:旋律、力度、节奏不断上行的旋律,音量(力度)不断加强p—f,急促的节奏三连音(像重逢的号角声)和小附点(像急促的马蹄声)在前奏中找到号角声和马蹄声急促、阵阵响起(三连音、附点板书节奏,并练习)上片:(表气氛、情景))是大军过娄山关的场景。
忆秦娥娄山关教案
忆秦娥娄山关教案教案名称:忆秦娥娄山关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并理解唐代诗人杜甫的《忆秦娥·娄山关》这首诗的主旨和情感表达。
2. 学会分析和理解诗歌中词句的意境和意义。
3. 学会运用诗歌赏析的方法,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文学素养。
4.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掌握《忆秦娥·娄山关》这首诗的整体结构和情感表达。
2. 分析诗歌中的重要词句,把握其意境和意义。
3. 运用相关知识和方法,进行诗歌赏析和写作。
教学难点:1. 理解和感受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2. 运用诗歌赏析的方法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写作。
教学准备:1. 《忆秦娥·娄山关》这首诗的复印件。
2. 相关诗歌赏析的教材和文献。
3. 黑板、彩色粉笔等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Step1:导入问题1. 引导学生回忆秦朝、秦始皇等相关的历史知识,并与娄山关这个地名联系起来。
2. 提问:你们是否听说过诗人杜甫?他的作品有哪些你们了解的?Step2:课文欣赏1. 分发《忆秦娥·娄山关》这首诗的复印件,让学生阅读诗歌内容。
2. 引导学生对这首诗的主题和情感进行初步的猜测和分析。
Step3:诗歌赏析1. 依次分析诗歌中的每个章节,解释和解读诗中的重要词句和意境。
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共同理解诗歌的内涵。
2. 提问:诗歌中的“娄山关”代表着什么意象?它在整首诗中有什么作用?Step4:情感体验1. 分小组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感受。
2.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展示个人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Step5:写作练习1. 提供几个诗歌写作的示范题目,并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思考和写作。
2. 鼓励学生运用刚才学到的赏析方法,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Step6:课堂总结1. 汇总学生的写作成果,选取几篇优秀的作品进行朗读和分享。
2.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收获,鼓励学生继续关注和欣赏古代文学。
《忆秦娥娄山关》教学设计
《忆秦娥·娄山关》教学设计玉岩中学殷俊芬【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本词的创作背景,能够正确、有激情地诵读,从意象角度认知、体味、鉴赏词的意境与情感,明确本词的艺术特色2、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激情诵读,品悟鉴赏,拓展延伸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感受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激情诵读,意象分析【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前播放“娄山关战役”视频片段师:娄山关亦称太平关,位于遵义、桐梓两县交界处,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关口人称“黔北第一险要”,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今天就让我们踏着当年红军战士的足迹,去追忆一场壮怀激烈的鏖战二、背景介绍师:提到遵义,我们一定不会忘记中国革命史上一次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生:遵义会议请学生简要说说遵义会议的作用师:会后,红军离开遵义,经娄山关北上,准备渡过长江但是蒋介石封锁了长江,毛泽东当机立断折回再向遵义进军,二渡赤水,攻占桐梓1935年1月25日凌晨,红军借着月色向娄山关挺进,与黔军相遇敌军败退,红军继续进军,与敌激烈拼搏,反复争夺,终于占领高地此时已近黄昏,中央红军在夕阳映照下迅速通过娄山关这次战役是遵义会议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三、激情诵读1、播放背景音乐《娄山关》,学生自由朗读2、请一学生配乐朗读,师生点评3、教师指导:(1)读准字音如“咽”,yè,哽咽(2)读准节奏如以“︱”表短停顿,“‖”表长停顿,“–”表连接音,“↗”表升调,“↘”表降调,加点表重音,那么上阙的朗读可参照以下方式: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学生自行揣摩下阙读法,教师点拨: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3)读准情感师:上下阙的写作内容和情感有什么不同?学生思考、讨论,明确:上阕写行军情景,悲凉沉郁;下阕写胜利穿越娄山关时的所见所感,豪迈悲壮4、学生推荐一男生领诵,其他同学配合齐诵(男)西风烈,(男)雄关漫道真如铁,长空雁叫霜晨月(齐)真如铁,(坚定)(齐)霜晨月(男)而今迈步从头越(男)马蹄(齐)从头越(豪迈)(齐)马蹄(男)苍山如海,残阳如血(齐)马蹄声碎,(急促)(齐)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悲壮)喇叭声咽(悲怆)四、品悟鉴赏师:你们最喜欢的诗句是哪一句?说说理由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拨学生思考、讨论以下问题:1、词的上阙中有哪些意象,渲染了怎样的气氛?明确:以西风、霜天、残月、雁叫、马蹄声、喇叭声等事物构成色彩浓烈的画面,造成紧张热烈而又带几分肃穆的气氛,以此烘托行军急速、机动灵活、勇往直前的红军队伍2、这里仅仅是写景吗?除了写景外还写到了什么?明确:暗写景中人,以有声衬无声天色未亮,凄风冷月,红军披星戴月、跋涉风霜,含蓄刻画出红军战士们在艰苦环境里不畏严寒、不怕困难的英雄气概3、为什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明确:马蹄声细碎杂沓,是因为山径崎岖、寒霜铺地、马匹数少喇叭声哽咽低沉,是因为西风劲吹、山峦重重以及诗人心情沉重红军自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以来,打的多是败仗,湘江一役,损失更是惨重这一次回军遵义,重攻娄关山,任务是极其艰巨的,作为党的领袖,作为重新回到军事指挥岗位的毛泽东,心情是极其沉重的红军能否取胜,红军的命运如何?由于主观上对军事的担心,红军战士军号声,才会像是鸣咽,“咽”写出了悲壮的气氛4、词的下阙写了哪些意象?营造出怎样的背景?明确:雄关、苍山、残阳,营造出壮阔苍凉的背景5、“漫道”有人认为是“徒然说”的意思,有人认为是“漫漫长路”暗指接下来的长征路途遥远漫长,你同意哪种说法?说说你的理由小组讨论,合作研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结合上下句来分析明确:无论哪种说法,都表现出作者不畏艰难险阻、乐观积极的战斗精神,表现出一种无坚不摧、履险如夷的豪迈气概6、“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写景?有何艺术效果?明确:这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写黄昏景象,前句崇高磅薄,后句悲壮奇丽,表达了亦喜亦悲、亦忧亦欢的复杂感情,形成极为深邃的艺术境界,这两句的比喻十分奇特,又非常生动贴切,且富有象征意味它体现诗人浩如烟海的胸怀,表现了革命前途虽然波澜壮阔,但还会有许多的艰难险阻,还要付出许多的流血牺牲,并巧妙地暗示了娄山关战斗的激烈,展示了红军战士“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精神同时,这两句与上阕的“霜晨月”呼应,说明一天(从“霜晨月”的拂晓到“残阳如雪”的傍晚)的战斗历程已经完成,娄山关已胜利地越过,从而使词的战斗气氛更浓烈,词的主题更突出7、围绕娄山关,诗人既描写了战前的行军情景,又抒发了战后胜利穿越的情志,但唯独省略了哪个环节?为什么这样处理?明确:没有直接写红军激战的场面虚实相生五、课堂小结1、师生归纳艺术特色:风格上,悲凉沉郁与雄劲豪放融为一体;手法上,明暗虚实结合,景情并茂;炼字炼句,构成典型意境,深化主题2、师生激情背诵六、拓展延伸阅读下面这首词,思考:与《忆秦娥·娄山关》一词在情感抒发上有什么异同?采桑子·重阳毛泽东 1929年10月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提示:本词诗情画意,描写了秋之重阳的战地风光,鲜明爽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看法,豪迈乐观,气度恢宏,毫无肃飒之气,令人受到无限鼓舞七、布置作业1、背诵、默写《忆秦娥·娄山关》2、摘抄毛泽东诗词三首,任选其中一首赏析,不少于400字。
忆秦娥娄山关 音乐教案
忆秦娥娄山关音乐教案教案标题:忆秦娥娄山关音乐教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的内容为《忆秦娥娄山关》这首古风音乐,通过学习该音乐,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并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忆秦娥娄山关》的创作背景,了解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2.学习分析音乐的基本要素,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3.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忆秦娥娄山关》的意义和创作背景;2.学习分析音乐的基本要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忆秦娥娄山关》的音乐录音;2.准备相关的历史材料和图片,以便讲解创作背景;3.教师准备乐器或音乐配件,用于音乐欣赏课堂活动。
教学过程:引入:1.播放《忆秦娥娄山关》音乐录音,让学生感受音乐所传递的情感;2.通过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觉得这首音乐有哪些特点?你觉得这首音乐传递了什么样的情感?导入:1.向学生介绍《忆秦娥娄山关》的创作背景,包括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背景知识;2.讲解音乐的基本要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向学生解释这些要素对音乐的重要性。
核心内容展示与练习:1.学生分小组讨论,共同分析《忆秦娥娄山关》的旋律、节奏、和声等要素;2.学生在小组内表演对《忆秦娥娄山关》的欣赏,可以通过声音、肢体表达情感。
延伸拓展:1.鼓励学生自由创作一段与《忆秦娥娄山关》相关的旋律或歌词,并与同学分享;2.组织学生参观音乐厅或音乐会,欣赏其他古风音乐。
总结与展示:1.学生展示自己对《忆秦娥娄山关》的欣赏和创作成果,进行交流和讨论;2.通过学生的展示,教师进行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评估方式:1.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表演中的积极参与程度;2.听取学生的创作作品,评估其音乐表达能力;3.针对学生的表演和展示,给予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
教学延伸:将本节课学习的音乐和历史知识与其他学科进行综合,如语文、美术等,进行跨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忆秦娥·娄山关教案
《忆秦娥·娄山关》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娄山关的基本历史概况;2、学习朗读诗歌,品味语言美,领略伟人毛泽东的气魄和胆识;3、通过学习娄山关历史将自己心目中的娄山关通过书签的方式画下来。
活动重难点1、重点:掌握娄山关的历史概况,激发爱国之情2、难点:将自己学到娄山关历史用画画下来活动准备娄山关简介历史视频、《忆秦娥》诗词视频、书签、各种颜料笔。
活动过程(一)导入(1)教师自我介绍(2)问:大家去过娄山关吗?(二)娄山关简介(3)那接下来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看一下娄山关的介绍吧(5分钟左右视频)(4)问:娄山关在哪里?娄山关战役是什么时候?介绍娄山关战役(5)娄山关战斗是指1935年2月,红军三军团十三团在娄山关关北红花园与黔军第六团发生的一场战斗。
1935年1月7日,红军长征途中占领遵义。
贵州军阀王家烈、候之担闻讯,慌忙调兵遣将,在娄山关一带设防,以保老巢。
为确保中共中央在黔北遵义建立新战略根据地,确保主力部队在遵义休整和遵义会议的安全,中央军委命令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率部追击,向北逃窜的敌军,夺取娄山关,以防御川南之敌向遵义进犯。
(三)《忆秦娥》诗词学习我们指导我们的伟大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在娄山关提了一首词(放娄山关墙壁词的照片)大家能看懂吗?那我们跟着视频来看一看这首伟人提的词吧(2分钟)如此优美的词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提出来的呢?介绍忆秦娥背景。
1935年1月29日,红军撤离土城,回师东进,再渡赤水,2月25日,经激战攻克娄山关,重占遵义。
此役,击溃和歼灭敌人两个师又八个团。
俘虏三千余人,取得长征以来的最大一次胜利,毛泽东登上娄山关,纵目眺望,只见千山万岭起伏连绵,如浩瀚大海,浪涌波逐;长空湛蓝,夕阳缓缓下移,绯红,鲜艳,透亮。
胜利的喜悦与眼前壮美的景色相契合,毛泽东诗性蔚起,灵感压榨奇发,吟成这首《忆秦娥娄山关》。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读一遍这首诗吧,教师带读。
(四)娄山关战役小故事一封血信1935年2月,红三军团与敌军为争夺娄山关展开了激战。
忆秦娥娄山关教案
忆秦娥娄山关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忆秦娥娄山关》这首诗,使学生了解并欣赏到中国古典诗词的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1.2 教学内容1.2.1 诗歌背景介绍介绍诗人杜甫以及《忆秦娥娄山关》的创作背景。
1.2.2 诗歌解析分析诗歌的结构、意境、意象、情感等。
1.2.3 诗歌欣赏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音乐性、艺术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理解并欣赏《忆秦娥娄山关》的诗歌美。
2.2 教学难点诗歌中的意象、情感的深入理解。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步骤3.1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分析、讨论、欣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3.2 教学步骤1) 诗歌背景介绍:介绍诗人杜甫以及《忆秦娥娄山关》的创作背景。
2) 诗歌解析:分析诗歌的结构、意境、意象、情感等。
3) 诗歌欣赏: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音乐性、艺术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四章:教学评估与反馈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讨论表现等方面进行教学评估。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他们深入思考。
第五章:教学延伸与拓展推荐学生阅读杜甫的其他诗歌作品,进一步了解和欣赏杜甫的诗歌艺术。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创作能力。
第六章:教学资源与工具6.1 教学资源1) 杜甫《忆秦娥娄山关》原文。
2) 相关杜甫诗歌的注释、译文和赏析。
3) 娄山关的历史图片或地图。
4) 古典诗词鉴赏的指导书籍或文章。
6.2 教学工具1) 投影仪或白板。
2) 教学PPT或幻灯片。
3) 打印的诗歌文本和注释资料。
第七章:教学安排与时间分配7.1 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诗歌背景介绍和诗歌解析。
2) 第二课时:诗歌欣赏和分析讨论。
3) 第三课时:教学评估与反馈。
4) 第四课时:教学延伸与拓展。
7.2 时间分配1) 诗歌背景介绍和诗歌解析:1课时(40分钟)2) 诗歌欣赏和分析讨论:1课时(40分钟)3) 教学评估与反馈:1课时(40分钟)4) 教学延伸与拓展:1课时(40分钟)第八章:教学注意事项8.1 针对不同学生水平的指导8.2 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讨论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参与课堂讨论,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
忆秦娥娄山关教案
忆秦娥娄山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忆秦娥娄山关》这首诗;(2)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3)分析并欣赏诗中的意象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与关切;(2)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理解与背诵;2. 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1. 诗歌的意境和情感的理解;2. 古典诗词鉴赏方法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诗人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字词含义;(2)指导学生注意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艺术特色;(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鉴赏(1)引导学生欣赏诗中的意象,如“娄山关”、“霜晨鸟”等;(2)分析诗人的情感表达,如“悲秋”、“忧国忧民”等。
5. 总结提升(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意境和情感;(2)鼓励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培养审美情趣。
四、课后作业1. 背诵《忆秦娥娄山关》;2. 写一篇关于《忆秦娥娄山关》的鉴赏文章;3. 选择一首杜甫的诗歌进行自主学习,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忆秦娥娄山关》的理解和背诵情况;2. 学生对杜甫诗歌的鉴赏能力的提高;3. 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七、教学资源1.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资料;2. 《忆秦娥娄山关》的译文和解析;3. 相关古典诗词的鉴赏方法指导资料。
《诗词两首》之《忆秦娥.娄山关》( 教案 )
《诗词两首》之《忆秦娥.娄山关》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引导学生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把握诗人的感情基调。
(2)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像理解诗句的含义,并通反复吟咏培养学生的语感。
(3)学习品味诗词中的重点词语,理解其表达效果。
2.过程与方法(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及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2)背诵课文,从文中把握毛泽东诗词的艺术魅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感悟诗词的意境,把握诗歌的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以及其中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诵读法、联想法、品读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我们都知道毛泽东是一个伟大的军事家、革命家,带领人民建设新中国。
其实,毛泽东还是一个文人,而且绝对是一个大气十足的文人。
毛泽东一生给我们留下了七十多首诗词,每一首都像一扇窗户展示着他那风骚独具的个性情怀。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毛泽东诗词,感受一下他的词风。
二、关于作者及写作背景幻灯出示。
毛泽东,字润之。
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三、诗词知识讲解1、词兴于隋唐,盛于宋代,是一种和乐可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2、每首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
可以分上下两段,叫“片”或“阕”。
3、词按字数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小令字数在58字以内。
4、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如苏轼和辛弃疾。
婉约派如柳永、李清照。
词有词牌,又称词调。
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不同的词牌,都有不同的规定,如“沁园春”即词牌,一般表达豪放激越的情感。
因为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写词叫“填词”,即按词牌的格式把词填进去。
《忆秦娥·娄山关》教学实录
《忆秦娥·娄山关》教学实录作者:王金泉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上旬刊》 2017年第4期一、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毛泽东的词《忆秦娥·娄山关》。
我们知道毛主席不但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还是一位出色的诗人,同学们知道毛主席的哪些诗作?生1:我在小学时学习过毛主席的《七律·长征》。
师:对。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生2:初中我们学过毛主席的《沁园春·雪》。
师:好。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生3:我读过《水调歌头·游泳》。
师:哦,你还读过《水调歌头·游泳》?不错。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师:问同学们一个简单的问题:毛泽东主席是哪里人?生:湖南人。
师:你是湖南人?生:不是。
师:哦,我以为你是湖南人。
老师也是湖南人,想找个小老乡,同学们中有谁是湖南人?生1:我是。
生2:我也是。
师:你能说湖南话吗?生1:不会,我爸是湖南人,我在广东出生。
师:你呢?生2:我是。
师:你能说湖南话吗?生2:会。
师:好。
毛主席的老乡,也是我的小老乡。
师:大家想想,毛主席写下了这首词后,如果他自己想朗读一下,他会用什么话来读?生:(齐声)湖南话?师:我想应该也是。
那现在我们就来感受一下用湖南话读的这首词,怎么样?生:好。
师:小老乡,责无旁贷哕。
(同学们鼓掌)生2朗读完全词。
(同学们鼓掌)师:不错。
湖南话就是这样读的。
估计毛主席也是这样读的。
师:听了这位同学的朗读,老师也想读一读,也用湖南话读,怎么样?(同学们鼓掌:好)师朗读完全词。
师:怎么样?我的湖南话是不是更地道一些?师:好,我们大家再用普通话齐声朗读一遍。
(同学们朗读)师:先提一个要求:上完这节课,要求背诵下来,不难吧。
师:同学们读得不错。
当然,我们如果要真正地读好它,还需要我们细细品读,这样才能真正走进诗词,领略这首词的精髓。
师:毛主席写了很多的诗词,其中很多都非常好。
语文版九年级《忆秦娥 娄山关》教案
《忆秦娥娄山关》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阅读词的方法,了解词的格式。
2.体会毛泽东诗词的风格和境界。
教学重点:感悟诗词的意境,把握诗词的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诗词中议论、抒情的作用。
教学方法:激情诵读、圈点批注、讨论分析等多种方法结合。
课时安排:3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展示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的书法作品。
大约书于1962 年《忆秦娥娄山关》,被人们视为毛泽东行草书法中的精品。
在毛泽东所有气势磅礴的书作中,此卷手迹以苍凉萧瑟之悲壮、屈铁盘金之刚劲取胜。
二、作者简介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无产阶级革命的卓越领导人,同时,他又是一位伟大的诗人。
他一生写下了很多震撼人心、催人奋进的光辉诗篇,对鼓舞革命战士和亿万人民的战斗豪情,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他的诗词,显示了博大的胸襟、豪迈的气魄、广阔的意境,读之令人热血沸腾,精神奋发。
三、简介写作背景1935 年1 月29 日,红军撤离土城,回师东进,再渡赤水,2 月25 日,经激战攻克娄山关,重占遵义。
此役,击溃和歼灭敌军两个师又八个团,俘三千余人,取得长征以来的最大一次胜利。
毛泽东登上娄山关,纵目眺望,只见千山万岭,起伏连绵,如浩瀚大海,浪涌波逐;长空湛蓝,纤云不滓,夕阳缓缓下移,绯红、鲜艳、透亮。
胜利的喜悦与眼前壮美的景色相契合,毛泽东诗兴蔚起,灵感奇发,吟成这首《忆秦娥娄山关》。
“忆秦娥”是词牌名,“娄山关”是题目。
四、作品欣赏1.齐读全诗,配沉郁顿挫雄浑的音乐,初步感知这首词的意境。
2.赏析词的上阕。
(1)概括上阕内容:描写红军在娄山关战斗中行军的情景。
(2)赏析角度:①行军的自然环境:西风、雁鸣、白霜、淡月——清寂苍凉。
请学生把这些富有云贵高原特色的景物用描述性的语言连缀起来,要能体现凛肃、静冷的气氛。
②红军出征的情形:马蹄声、喇叭声——刚劲悲壮。
请学生品味“碎”“咽”二字的表达效果。
“碎”:“细碎”的意思,写出了马蹄声杂沓轻疾,表现红军行军之“急”、行军之“速”。
高一语文《忆秦娥·娄山关》优秀教案
高一语文《忆秦娥·娄山关》优秀教案高一语文诗歌《忆秦娥·娄山关》是毛泽东于娄山关战役胜利后创作出来的,那么教师如何进行该课程教案的撰写呢?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高一语文《忆秦娥·娄山关》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忆秦娥·娄山关》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阅读诗歌的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品味语言,把握意象,体味诗歌的语言美和意象美,体会诗歌的感情。
3.思想目标:体会毛泽东词的风格和境界,领略伟人的气魄和胆识。
教学重难点品味语言,把握意象,体味诗歌的语言美和意象美,体会诗歌的感情。
体会毛泽东词的风格和境界,领略伟人的气魄和胆识。
教学方法综合法教具电脑、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导入从介绍作者导入新课。
使学生通过了解伟人经历感悟伟人情怀,体会诗歌的感情。
作者简介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无产阶级革命的卓越领导人,同时,他又是一位伟大的诗人。
他一生写下了很多震撼人心的诗篇,对鼓舞革命战士和亿万人民的战斗豪情,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他的诗词,显示了博大的胸襟,豪迈的气魄,广阔的意境,读起来让人热血沸腾,精神奋发。
二、教学内容1.介绍背景通过背景介绍,让学生预先感知诗歌内容,从诗歌跳跃的画面中理清情节。
背景资料(投影显示)娄山关:在贵州遵义北大娄山上,万峰插天,中通一线,是由四川进入贵州的要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使毛泽东重获军事指挥权。
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率领第一方面军离开遵义,挥师北征,四渡赤水,成就了他人生中军事指挥上最得意的一笔。
这首《娄山关》词写在二渡赤水后。
红军二渡过赤水河,回师黔北,集中主力进攻桐梓和娄山关以南的黔军,乘胜夺取遵义。
娄山关是战斗最激烈的地方。
这次战役,先后击溃和歼灭国民党军队两个师又八个团,俘敌约三千人,取得长征以来第一个大胜仗。
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就写在娄山关战斗胜利之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忆秦娥•娄山关》教学实录
一、组织教学:(师生互相问好)
二、教学实施过程:
师:毛泽东主席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在政治方面的建树是众所周知的。
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还是一位出色的诗人。
同学们知道毛主席的哪些诗作?
生1:我在小学时学习过毛主席的《七律•长征》。
生2:我在阅读时,读过毛主席的《沁园春•雪》。
生3:我读过《水调歌头•游泳》。
师:看来我们同学在课下时间里,读过了毛主席的一些诗词作品。
大家在以前学习了《七律•长征》,我们现在齐背一下。
学生背诵: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师:大家背诵得很有气势,谁能说一说在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1:在这首诗中,我感受到红军战士的英勇顽强、不怕困难的气概。
生2:我感受到红军战士们的乐观精神。
师:同学们在这样的文学作品中,获得这样的生命滋养,是最可贵的。
我们知道这首诗写于红军长征途中,是毛主席有感而发。
今天,我们将再来学习与这首诗产生在相同背景下的词《忆秦娥•娄山关》。
(教师板书课文标题)
师:请一位同学根据过去掌握的有关诗词的知识,给大家讲一下题目的构成。
生:这首词的题目由词牌和题目构成,“忆秦娥”是词牌名,“娄山关”是题目。
师:同学解释得简洁明了,相信全体同学都能明确。
这首词写于1935年,当年2月25日,红军经过激战攻克娄山关,重占遵义。
击溃和歼灭敌军两个师、八个团,俘虏三千余人,取得了长征以来的最大一次胜利。
毛主席登上娄山关看到千山万岭,起伏连绵。
胜利的喜悦和眼前的壮美景色,使他灵感突发,吟咏成这首《忆秦娥•娄山关》。
请大家带着对这首词的背景材料的了解,自由地读两遍,在读中品味诗人的情感。
读不准的字词要自己查阅工具书解决。
有疑问的提出来,咱们共同商议。
(学生大声地自由读课文,自行处理生字难词)
师:现在请同学来朗读课文,其余的同学注意品评。
(学生个别朗读)
师:听了同学的朗读,你有什么话想对她说吗?
生:我觉得她对这首词整体的把握是不错的,但是在下片的最后两句语调应该
再高一些,这样可以更好地表现毛主席当时的那种高兴的心情。
师:你能不能把最后两句给大家读一下?
(生读后,教室里掌声响起)
师:好,看来赵禹龙同学领会了这首词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并能通过自己的
有声语言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
给我们大家的启示:要先读好,先要品好。
我们带
着刚才的交流所得,男女同学先分组朗读,然后全班同学齐声朗读。
在齐读中能够
读出感情,那是朗读中的最高境界,同学们有没有信心?
生:有!
(教师领起,学生齐读。
男女分组读后,分别给予掌声鼓励。
)
师:同学们通过朗读初步,感受了这首词中所蕴含的情感。
下面我们将具体地
深入词作的内容,进一步进行赏析。
请同学们结合注释的内容概括一下,毛主席在
这首词的上下两片各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利用注释,了结上下两片的内容,思考概括。
然后交流。
)
生:上片:描写了红军在娄山关战斗中行军的情景。
下片:交待了攻占娄山关的胜利,描写了胜利时娄山关的壮美景色。
师:在明确了上下两片的内容后,我们看一看词人是通过哪些具体的景物来展现当时的情景?在词人的笔下,那些景物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抓住你感兴趣的内容,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在组内研讨交流后,全班交流)
生1:我抓住了上片中的几种声响:雁叫、马蹄声、喇叭声。
这几种声音组合在一起,给我的感觉是寂寥、悲怆的。
我仿佛看到当时红军行军的艰难。
生2:我赏析的是上片中有关自然景色的交待:西风、雁叫、霜晨月。
这样的景象组合后,我觉得是很凄冷的,让我感到当时战斗的残酷。
生3:我们小组一致感兴趣的是上片中的动词:碎、咽。
这两个词既写出了红军行军的急速,也写出了行军的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生4:我们感兴趣的是下片中“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这里的景色给人一种大气磅礴,色彩浓烈。
让我们眼前真的浮现出群山连绵,绯红夕阳缓缓下坠的景象。
生5:我们小组最喜欢的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大家感受到其中洋溢着一种胜利的豪情。
我们还看到毛主席这里使用了衬托的手法:虽然娄山关地势险要,是雄关漫道,但是我们红军还是重新占领了它。
师:同学们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具体地赏析了这首词。
能够用心地品味在字面下潜藏着的情感,这是值得老师欣慰的。
希望我们同学能够保持这种好的学习方法,用心去品读更多的精品文章。
三、课堂小结:
我们在这首词中感受了毛主席作为革命领袖的伟人风范,体会到了他的词作中表达的一种大胸怀、大境界、大手笔。
希望同学们在课下能找两首毛主席的词进行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