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儿童(0-6岁)心理发展、教育与教学相关问题的学科,旨在帮助教育工作者深入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实施幼儿教育。

以下是一些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复习资料,供大家参考。

一、儿童心理发展阶段1. 儿童的感觉和运动发展婴儿期:触觉和听觉是初级感觉,视觉和嗅觉逐渐发展;幼儿期:感觉运动整合能力增强,动作逐渐精细;学龄前期:感觉运动能力进一步提高,手眼协调进一步发展。

2. 儿童的认知发展幼儿期:能进行简单的类比思维,但思维仍受限于具体情境;学龄前期:操作思维逐渐发展,开始具备逆向思维能力;早期学龄期:逐渐具备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

3. 儿童的情感发展婴儿期:主要表现为依恋行为和情感反应;幼儿期:开始形成自我概念和情感调节能力;学龄前期:情感表达更加成熟,开始体验到社会情感。

二、幼儿教育心理学理论1. 行为主义理论重点关注儿童的行为和环境的关系,以刺激和反应的连续性为基础,强调通过条件反射和塑造形成习惯行为。

2. 认知发展理论强调儿童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关注儿童的思维发展和问题解决能力,提倡启发式教学和发现式学习。

3. 社会文化理论强调儿童学习和发展是在社会交往中进行的,注重社会情境对儿童认知和语言发展的影响。

4. 生态系统理论关注儿童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及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强调家庭、学校和社区等不同环境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三、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教育实践1.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符合幼儿心理特点的情境,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提高学习效果。

2. 游戏教学法以幼儿喜欢的游戏形式进行教学活动,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认知、情感和社交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供引导性问题和材料,激发幼儿的思维,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4. 亲子共读通过和家长一起阅读、讨论和互动,促进幼儿的语言、认知和情感发展,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衔接。

四、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实践案例1. 游戏中的认知培养通过各种游戏活动,如堆积积木、穿珠子等,促进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幼儿心理学复习重点

幼儿心理学复习重点

幼儿心理学重点1.幼儿心理的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幼儿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特征带有普遍性、典型特征具有代表性、本质特征表示有特定的性质;2.生态化:就是强调在现实生活或自然情境中研究儿童的心理与行为,它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儿童心理发展研究领域兴起的一种新趋势;3.观察学习:简言之,就是人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观察学习的过程:1注意过程2保持过程3动作复现过程4动机过程4.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和在成人的指导下或与有较高能力的同伴的合作中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5.婴儿期遗忘症:是指婴儿有记忆的表现,但是,在以后的幼儿期和成人期,他们却不能回忆起婴儿期经历的现象;6.幼儿的原记忆:是指儿童对作为记忆者的自己和他人所具有的所有能力、局限和特质所具有的认识;7.幼儿的泛灵论:是指幼儿将一切物体都赋予生命的色彩;8.守恒:是指个体能认识到当物体的外形或形状发生改变时物体固有的本质属性不随其外在形态的变化而改变;9.词义理解的扩张:指幼儿最初使用一个词时,容易倾向于过分扩张词义,无意中使其包含了比成人更多的含义;10.师幼关系:是指幼儿园教师在与幼儿在保教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人际关系;师幼关系的类型:1亲密型2紧张型3淡漠型11.学习障碍:简称LD,即智力处于平均水平,而学习成绩比预期的差,或者是不能掌握对学习成功来说非常重要的特殊技能;学习障碍的表现:1语言能力缺陷2阅读理解障碍3书写障碍4数学障碍12.社会性发展障碍:是在幼儿社会性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心理障碍;常见问题行为有性别倒错、说谎、自伤、偷窃、侵犯、拒绝上幼儿园、固执违拗和过度任性等;13.综合性发展障碍:也称广泛性发育障碍,是指在幼儿心理发展过程中,由于认知和社会等多方面综合因素所引起的综合性的发展障碍;常见的此类型问题主要有多动症、自闭症、焦虑症以及恐怖症;1、幼儿发展的基本原理:P14(1)遗传与环境问题遗传与环境这两个因素究竟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占据多重的分量,二者在心理发展中是如何起作用的(2)内因与外因问题儿童对待环境是主动去改造还是被动去适应(3)连续与阶段问题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分阶段的还是连续的,或是连续性与阶段性共存(4)关键期问题2、幼儿心理学研究的新趋势P55(1)研究中的生态化趋势生态化:强调在现实生活或自然情境中研究儿童的心理与行为(2)研究手段的现代化趋势了解;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手段和技术日益现代化(3)研究中的综合化趋势了解;在同一研究中使用多种方法,从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多水平去考察问题;强调多变量设计;研究方式综合(4)研究中的跨文化趋势跨文化研究:指就同一问题通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儿童进行研究,来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共同规律和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3、幼儿心理发展的理论流派P621格塞而尔美——成熟势力说※双生子爬梯实验:儿童的学习主要取决于生理的成熟,没有足够的成熟就没有真正的发展,而学习只是对发展起一种促进作用;2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奥——精神分析理论埃里克森美——人格发展渐成说3行为主义学派华生美——经典行为主义斯金纳美——操作行为主义班杜拉加——社会认知理论4皮亚杰瑞士——发生认识论5社会-文化历史理论的心理发展观维果茨基的发展观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最近发展区(6)朱智贤、林崇德的心理发展观4、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P651人格结构和动力观早期将人格划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部分,后来又从另一角度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本我由原始的本能能量组成,遵循“快乐原则”;自我是由本我发展而来,遵循“现实原则”,调节本我与外界的关系,使本我适应外界要求;超我由自我分化而来,是理想化的自我,遵循“至善原则”;2心理性欲发展阶段说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性器期3~5岁、潜伏期5~12岁左右、生殖期11或13岁开始5、埃里克森的发展观人格发展渐成说P716、强化P761按性质分:正强化积极强化、阳性强化、负强化消极强化、阴性强化2按强化物分:条件强化、无条件强化3按强化程式分:连续强化、间隙强化固定时距强化、变化时距强化、固定比率强化、变化比率强化7、幼儿心理学中着名的研究方法P501陌生情境研究法目前最流行、通用的测查婴儿依恋性质的方法2皮亚杰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临床法对儿童的观察、谈话与儿童的实物操作8、观察学习的过程P80注意:人们观察榜样的整个过程,是观察学习的开始;保持:观察者在头脑中保持先前观察到的信息运动复现:把头脑中保持的信息转化为具体的行为,在现实生活或游戏中表现出来动机作用:诱发观察者将获得的榜样的新行为表现出来的过程9、幼儿观察力的特征P115:目的性、精确性、持续性、逻辑性10、幼儿创造力的特点及表现P1671特点: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是比较简单和初级的;自发性强,表现相当广泛;主要表现为创造想象;2表现:在幼儿创造力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好奇心和创造想象的发展是两个最重要的表现;11、幼儿言语的分类P212外部言语对话言语、独白言语、初步的书面言语;过度言语;内部言语;12、情绪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P2451情绪对幼儿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2情绪对幼儿认知发展的作用3情绪对幼儿交往发展的作用13、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P2751自我认识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2自我体验自尊、自信3自我监控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控制14、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P2811轻信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独立的评价2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3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到比较细致的评价4从带有很大主观情绪性的评价到比较客观的评价15、前运算阶段幼儿思维的特点:泛灵论和自我中心主义P150泛灵论:指幼儿将一切物体都赋予生命的色彩;自我中心主义:幼儿完全以自己的身体和动作为中心,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不能认识到自己的思想可能与别人的思想不同,因而不能从客观的、他人的立场去认识事物;16、同伴交往对幼儿发展的影响P3031有利于儿童发展社会认知与社会技能2对儿童自我概念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具有独特影响3有利于儿童情绪社会化、获得安全感、满足归属需要17、幼儿游戏的分类P3671按认知水平分类皮亚杰:练习性游戏感知运动思维阶段0~2岁;象征性游戏前运算阶段2~7岁;有规则游戏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创造性游戏形式运算阶段11~18岁;2按社会性水平分帕登:偶然行为,旁观游戏,单独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3按教育作用分类:创造性游戏,有规则游戏;18、游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P3731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2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3丰富和调节幼儿的情感,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19、幼儿综合性发展障碍类型的问题行为P4301多动症ADHD:注意障碍,活动过多,冲动性,神经和精神发育异常;2自闭症:社会交往方面的障碍,语言交往方面的障碍,兴趣和活动方面的狭窄、刻板和重复性质;3焦虑症:广泛性焦虑症,惊恐湛碍即急性焦虑症20、印刻:奥地利习性学家落伦茨提出,小鸡、小鸭等通常将出生后第一眼看到的对象当作自己的母亲,并对其产生偏好和追随反应;印刻现象发生的时期称为关键期,最基本特征是只发生在生命中一个固定的短暂时期;P1121、1882年,普莱尔的儿童心理出版,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普莱尔也被认为是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P24 22、吉普森等人在20世纪60年代初设计的视崖实验用于测量幼儿的深度知觉;P109。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幼儿教育心理学第一章绪论幼儿教育心理学:是揭示幼儿如何学习的;即幼儿学习的特征,水平和规律;研究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促进幼儿学习。

幼儿教育的特殊性:1、幼儿学习特殊性。

2、幼儿教学特殊性。

①幼儿教学非正规性;②幼儿教学目标重在发展;③教学模式以过程模式为主。

3、幼儿的教材更广。

4、幼儿学习即活动。

5、良好人际关系在幼儿教学中很重要。

幼儿教育心理的任务:1、揭示幼儿学习特点与有效教学的规律。

2、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心理学理论。

3、科学指导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实践。

第二章学习与幼儿学习学习的准备:学生开始一项新的学习时,他原有的知识经验与身心发展水平对于新的学习的适合性。

最近发展区:儿童在成人或同伴的帮助下所能达到的水平与他在独立完成作业程中所能达到的水平二者之间的差距,叫“最近发展区”。

学习的分类:㈠加涅(R.M.Gagne)按学习结果的分类:1、言语信息的学习; 2、智慧技能的学习;3、认知策略的学习;4、运动技能的学习;5、态度的学习。

㈡布卢姆的分类:1、认知领域的学习;2、运动技能领域的学习;3、情感领域的学习。

㈢我国的分类:1、知识的学习;2、智力技能的学习;3、动作技能的学习;4、社会行为规范的学习婴儿学习的主要方式:1、习惯化与去习惯化;2、经典条件作用;3、操作条件作用;4、模仿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1、观察模仿学习;2、操作学习;3、语言理解的学习;4、综合性的学习方式;5、交往中的学习;6、游戏活动。

婴幼儿学习的主要特点:1、主动的学习者,但主动性也容易被扼杀;2、从兴趣出发的学习积极性;3、学习的无意性和内隐性;4、经验与体验作用的显著性;5、语言指导下的直观形象性;6、对环境的极大依赖性;7不容忽视的个体差异性。

第三章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㈠、桑代克的联结学习理论基本观点:人和动物的学习过程都是一个尝试错误的过程,伴随满意结果的反应将最终从众多尝试性反应中得以保留,形成刺激—反应联结,学习就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

幼儿教育学心理学复习

幼儿教育学心理学复习

幼儿教育学心理学复习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幼儿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一部分幼儿教育学第一章1.幼儿教育的概念2.幼儿教育的意义(1)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2)开发大脑潜力,促进智力发展(3)发展个性,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4)培育美感,促进想像力、创造力的发展3.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的诞生∶德国幼儿教育家,被世界誉为“幼儿园之父”的福禄培尔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有真正意义的幼儿教育机构,并在1840年正式命名为幼儿园。

4.福禄培尔(1782~1852年)∶19世纪中叶,德国的福禄培儿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而且创立了一整套幼儿教育理论和相应的教育方法、教材、玩具等。

他的主要幼儿教育思想有∶第一,幼儿自我发展的原理;第二,游戏理论;第三,协调原理;第四,重视亲子教育。

5.陈鹤琴(1892~1982年)∶陈鹤琴先生于1923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创立了“活教育”理论,一生致力于探索中国化、平民化、科学化的幼儿教育道路。

他的幼儿教育理论观点有∶第一,提倡适合国情的中国化幼儿教育;第二,反对死教育,提倡活教育;第三,提出幼儿园课程理论;第四,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

第二章1.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内涵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幼儿园教育这一阶段的具体化,是国家对幼儿园提出的培养人的规格和要求,是全国各类型幼儿教育机构统一的指导思想2.制订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依据(1)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2)依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其需求3.幼儿园教育的原则(1)保教结合的原则把握这一原则应明确以下几点∶①保育和教育是幼儿园两大方面的工作;②保育和教育工作互相联系、互相渗透;③保育和教育是在同一过程中实现的。

(2)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3)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原则①教育的活动性;②教育活动的多样性。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幼儿教育心理学必然涉及以下三个变量:1.幼儿学习者2.幼儿教育者3.环境及教学斯金纳的操作学习理论:1、两种类型的学习:应答性反响及操作性反响把那种只是由外在刺激而引发的反响称为“应答性反响〞,而把个体主动发出的、受到强化的反响称为“操作性反响。

〞前者常常是个体无意、随意、不自觉的行为;而后者大多数是有意的、有目的的行为。

2、强化原理正强化是当幼儿做出某种积极行为时,获得教师〔家长或他人〕的奖励性刺激。

负强化是当幼儿做出某种积极行为时,他原先不喜欢的厌恶性刺激得到了解除。

3、强化原理在幼儿学习中的运用根据斯金纳的强化原理,一些学者还提出了代币强化的方法。

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

马斯洛认为,各种需要之间有上下层次之分:〔1〕生理需要:指维持生存的需要,如饥饿、口渴、求食等;〔2〕平安需要:指获得平安感,防止威胁的需求;〔3〕爱及附属需要:寻求温暖与友好的关系,包括被他人接纳、保护、关注等;〔4〕尊重需要:包括受人尊重及自我尊重两方面,如信心、名誉等;〔5〕自我实现需要:指精神层面提高人生境界的需求平安需要的满足对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起着重要作用。

教师在布置与安排幼儿学习活动时,首先考虑的是要营造学习的平安、温馨环境。

奥苏贝尔提出了“后括学习〞。

在分析“后括学习〞的根底上,他提出了“意义学习〞。

意义学习就是新知识及学习者原有的认知构造之间建立非随意性与非临时性的联系,这也是区分意义学习及机械学习的主要标准。

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1.观察模仿学习观察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

幼儿主要通过感官直接接触,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即广义的观察来学习。

幼儿的观察学习常常及模仿相联系。

2.操作学习操作学习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对物体的探究及发现,对周围世界的探索都离不开幼儿的操作活动。

第一,操作活动是幼儿探索世界的主要方式。

第二,幼儿的操作学习还可以弥补语音理解与表达的缺乏。

第三,幼儿的学习很多提醒在运动方面,而操作学习是提高幼儿运动技能最为重要的方式。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一、基础知识1.1 幼儿发展阶段幼儿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包括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和学龄期。

在这些阶段中,幼儿的生理、认知、情感和社会能力都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

了解这些阶段的特点对于我们更好地开展幼儿教育工作非常重要。

1.2 幼儿心理特点幼儿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思维活跃、记忆力好、情绪波动大等。

这些特点使得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很大的潜力,但同时也需要我们耐心引导和关注。

二、教育方法2.1 游戏教学法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通过游戏教学法可以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游戏教学法可以分为角色扮演、模拟游戏、竞赛游戏等多种形式,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进行选择。

2.2 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通过创造特定的情境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这种教学法可以帮助幼儿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可以通过模拟购物场景来教幼儿认识货币和计数。

2.3 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是指让幼儿在小组中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

这种教学法可以帮助幼儿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三、心理健康教育3.1 情绪管理幼儿的情绪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教会他们如何正确地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例如,当幼儿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可以教他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通过大哭大闹来发泄情绪。

3.2 自信心培养自信心是幼儿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面对挑战和困难。

我们可以通过表扬、鼓励等方式来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很多事情。

3.3 社交能力培养社交能力是幼儿在未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

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各种集体活动来帮助幼儿学会与他人相处、合作和分享。

例如,可以组织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一起做手工、玩游戏等活动。

自学考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内容

自学考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内容

幼儿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1.发展敏感区: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或行为比较容易,心理某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错过了敏感期,则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发展比较缓慢,不同年龄的儿童对学习的某个方面有不同的敏感性,在语音方面,2-4岁时敏感期,在掌握数概念方面敏感期在5-5岁半,4岁前是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2.辨别学习:即学会对许多貌似相像但又不同的刺激作出不同的识别反应。

3.言语信息:即能陈述用语言文字表达的知识,这既包括知识又包括能力,其知识用来回答世界是什么,能力要求主要是记忆。

4.认知策略:即个体对自身的认知加工过程进行内部调节与控制的能力,它是学生学会如何学习的核心成分。

5.命题学习:就是学习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意义,通过句子来理解各个概念的含义及其结构关系。

6.P62学习关键期: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同样存在一个最容易学习和获得某种心理与行为反应并且一旦错过就难以弥补的特定阶段,这就是儿童行为学习的“关键期”。

7.P91观察学习:就是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这种行为对于观察者来说是新的行为)及其行为的结果,从而获得该行为的象征性表征,并引导学习者作出与之相对应的行为的过程。

8.P129内部动机: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发生兴趣而产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活动本身就能使其得到满足,学习成功就是一种强化,无需外力的作用,也不必施以外部的报酬和奖赏而使之产生某种荣誉感。

9.外部动机:是在学习活动以外的,由外部的诱因而激发出来的动机,如学习是为了得到教师的表扬、父母的嘉奖或学习是为了避免学习失败的惩罚等。

10.P135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1.P136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12.P199动作技能:也称运动技能、操作技能,是指由一系列外部动作所组成的系统。

13.P200智力技能:也称认知技能或心智技能,是指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

它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尤以抽象思维为其主要成分。

幼儿教育心理学

幼儿教育心理学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10学前)一、名词解释1.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幼儿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与规律,包括受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种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的教育。

2.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儿童学习活动并指向一定学习目的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

3.迁移:任何学习是新知识与旧知识经验相互影响的结果,心理学家把这种学习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称为迁移。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是学习的普遍规律。

4.社会性:指个体参与与社会生活、与人交往,在他固有的生物特性基础上形成的那些独特的心理特征。

5.幼儿的创造性:幼儿根据一定的目的或意愿,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用新颖独特的方法产生出具有个人价值和劳动产品的心理品质。

6.性别化:指在特定文化中,儿童获得适合于某一性别的价值观动机和行为的过程。

7.性别角色:指特定的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社会成员所期待的适当行为的总和。

8.群体社会化理论:哈里斯认为,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特征没有长期影响,对儿童有明显长远的影响的是他们与同伴共享的环境。

9.幼儿的学习:是幼儿因经验而引起的思维、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等持久而深刻的变化。

10.习得性无助:是指个人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是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

自弃性儿童具有习得性无助的行为倾向。

表现为社交习得性无助于学业习得性无助。

11.自尊:是具有保护自我人格完整和尊严的主动心理防御功能。

12.自尊感:是由个人对自己评价及个人认为自己会被他人接受或拒绝而产生的感觉。

13.自我:是一个由多成分构成的自我动力系统。

自我动机包括自我验证和自我增强。

14.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是指教师对其工作与从事职业以及工作条件与状况的一种总体的感受与看法。

二、问答题1.幼儿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幼儿教育心理学不仅要探讨幼儿学习的规律与特征,而且要回答教师如何开展教育,以及影响幼儿学习的教师因素,教师在幼儿学习中的重要角色等问题。

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幼儿教育心理学是指研究幼儿成长过程中心理发展规律以及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学科。

它关注幼儿的认知、情感、社交和身体发展等方面,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以及其发展特点。

下面将介绍一些与幼儿教育心理学相关的重要知识点。

一、幼儿认知发展1. 传感期:从出生到两岁左右,幼儿通过感官和运动经验来认识世界。

2. 前操作期:在2-7岁期间,幼儿逐渐掌握了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具体操作期:7-11岁为具体操作期,幼儿开始能够进行具体的思维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

4. 形式操作期:11-16岁为形式操作期,在这个阶段幼儿具备了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二、幼儿情感发展1. 依附情感:幼儿在早期发展中,与主要照顾者形成依赖和亲密关系,这种情感关系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和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2. 自我概念:幼儿逐渐形成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包括性别角色认同、自我评价等。

3. 社会情绪:幼儿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交往,逐渐学会表达、控制和管理情绪,建立社会情感。

三、幼儿社交发展1. 同伴关系:幼儿在社交互动中逐渐与同伴形成合作、竞争和友谊等关系,这对其社会适应和心理发展至关重要。

2. 角色扮演:幼儿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学会模仿、合作和解决问题,培养社会认知和社交技能。

3. 群体行为:幼儿在幼儿园或学校的集体生活中,逐渐适应群体规则和行为,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和尊重他人。

四、幼儿身体发展1. 运动发展:幼儿通过各种活动和运动,促进身体的发展和协调能力。

2. 健康习惯:幼儿在幼儿教育中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如饮食均衡、睡眠充足等。

在实践中,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知识点可以指导教师和家长更好地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和支持措施。

此外,了解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点还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提高教学质量。

总结起来,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知识点包括幼儿的认知、情感、社交和身体发展等方面。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一)一、名词解释1、先行组织者2、正强化3、最近发展区4、有意义学习5、知识二、简答1、请简述布鲁纳的学习观和教学观2、请简述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3、请简述班杜拉所提出的观察学习的过程4、请简述韦纳提出的三维归因理论5、请简述皮亚杰对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划分《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一)答案一、名词解释1、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其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学习的迁移。

2、正强化通过施加满足刺激来提高行为反应发生的概率。

3、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4、有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5、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它是来自反映的对象本身的认知经验。

二、简答1、请简述布鲁纳的学习观和教学观(1)学习观:①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②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总之,布鲁纳认为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

(2)教学观:①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②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2、请简述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型等方面。

3、请简述班杜拉所提出的观察学习的过程。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资料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资料

幼⼉教育⼼理学复习重点资料幼⼉教育⼼理学复习重点资料《幼⼉⼼理学》复习重点1、⼉童发展的⽣态系统理论认为~⼉童的⼼理发展离不开与周围⽣态环境的相互作⽤。

根据这⼀理论的观点~幼⼉家庭与幼⼉所在园之间的相互联系所处的环境是, ,。

2、“任何学科都可以⽤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童。

”持这⼀观点的教育⼼理家是:, ,3、幼⼉对社会的认识~对社会规范、要求的掌握。

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这要求幼⼉教师应承担的⾓⾊是:, ,4、在婴⼉期~⼉童常常通过哭、喊、扔东西等来吸引成⼈的关注。

这反映了他们所采⽤的学习⽅式是:, ,5、根据“幼⼉教师专业发展的五个阶段论”~有⼀个阶段~教师有强烈的⾃主发展的意识和动机~但在⾃主发展的规划上有所⽋缺。

这⼀阶段是:, ,6、中⼩学教师⼀般可以按部就班地开展教学活动~⽽幼⼉教师则较难做到。

很多主体活动、⽣成活动需要教师在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随机应变。

这要求幼⼉教师应具备的专业⼈格特征是, ,7、当前~进城农民⼯⼦⼥接受早期教育的问题备受关注。

下列各种教学法中~针对这⼀群体幼⼉提供服务的是, ,8、⾯对某项学习任务时~有些⼉童倾向于把重点放在⼀系列⼦问题的解决上~重视⼦问题之间的逻辑顺序,有些⼉童则倾向于对所有⼦问题惊醒全盘统筹。

这两类⼉童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差异属于, ,。

9、最早论述⼉童学习的个别差异的⼼理学家是, ,10、强调教师应通过创设安全的学习氛围来促进幼⼉的有效学习。

持这⼀观点的学习理论是, , 11、幼⼉学习动机的主要特征包括外在动机逐渐增长、内在动机以好奇和兴趣为主以及, ,12、⼤量研究证实~脑功能的, ,会影响⼉童的个性和学习⽅式。

13、从学科性质来看~幼⼉教育⼼理学特别关注在教学环境和幼⼉学习特征, ,下~幼⼉是如何学习与发展的~以及研究教师如何进⾏有效地教学。

14、强调评价应重点关注幼⼉的学习态度以及幼⼉对学习活动的选择与频率。

这种幼⼉学习评价是, ,。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2)操作学习:操作学习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分为①手把手的操作:学习运动技能时;②尝试错误的操作。通过幼儿自发的尝试错误性质的操作,幼儿可能顿悟,获得学习成果;(举例:P79)③模仿示范的操作。④反复练习的操作。
3)语言理解的学习:用于成人讲解和指导下对行为与态度的学习。与婴儿相比,幼儿大量使用语言理解的学习方式;与成人相比,幼儿的学习更多依赖从感性入手的方式;从归纳入手的学习方式。
2)相同要素说
桑代克等人提出。他们否定了形式训练说,认为发生学习迁移的原因,是由于联系和迁移之间有相同的要素,两者之间的相同要素越多,则迁移性越强;反之则迁移性越弱。
3)概化理论:概化理论否定了相同要素说,认为迁移的发生在于儿童是否获得对有关知识的概括性理解。强调儿童能否概括出可迁移性的原则与概念。
不容忽视的个别差异性。
幼儿的学习存在个别差异。不同幼儿有不同的认知和学习方式,也会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其认知和理解。
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
幼儿学习的方式主要有:观察模拟学习、操作尝试学习、语言理解学习等。
1)观察模仿学习:观察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幼儿通过感官直接接触(即广义的观察)来学习。同时,幼儿的观察学习常常与模仿相联系。年幼的孩子主要模仿表面的现象,4岁以后模仿逐渐内化,开始模仿学习,大量用于行为与态度方面。
语言指导下的直观形象性。直观形象性是幼儿学习的突出特点。直观形象的学习内容幼儿比较容易接受;在语言指导下使用直观材料或实际活动最适合幼儿。
对环境的极大依赖性。幼儿的学习,受环境的影响很大。幼儿需要安全的环境,包括物质和心理的安全环境,更重要的是心理的安全氛围。处于安全及受尊重的群体环境中,幼儿才能获得最佳的习本身感兴趣,由此引发的动机。这种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即活动本身构成了幼儿学习的直接动力与需求。

幼儿教育心理学第一单元幼儿教育心理概述复习提纲

幼儿教育心理学第一单元幼儿教育心理概述复习提纲

《幼儿教育心理》第一单元第一课幼儿学习与幼儿教学一、幼儿学习1.学习的概念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中通过实践训练而由经验引起的相对持久的心理变化过程。

2.幼儿学习分为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解决问题学习三个层次。

3.幼儿学习的基本活动模式——操作学习4.幼儿学习的基本形式是——游戏二、教学的内涵1.教学四变量和三过程:教学的四变量:教学内容——客体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环境——场所教学三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2.教学决策概念:为达到好的教学效果采取的方针、思路。

3.教室中教学层面的特点:多重面向、同时性、即时性、不可预测的公开的教室气氛、班级的历史第二课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一、教育心理学的孕育期1.英国:卢梭——《爱弥尔》、自然主义教育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福禄贝尔——幼儿园运动倡导者、恩物2.美国:霍尔——儿童研究运动之父、美国儿童心理学之父詹姆斯——机能心理学奠基人二、教育心理学初创期1.促使教育心理学诞生的三位学者:杜威、桑代克、贾德2.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之父、学习迁移的共同要素说3.贾德——学习迁移的类化说第三课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一、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界定1.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幼儿教学心理、幼儿学习心理2.幼儿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二者产生时间不同,成熟程度不同二、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1.幼儿学习的特殊性:幼儿学习不同于动物学习、幼儿学习不同于但可类比于原始人学习、幼儿学习不同于小学生学习2.幼儿教学特殊性的具体表现:幼儿教学提倡过程模式、幼儿教学的教材范围更广、幼儿学习即活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幼儿教学中很重要、幼儿教学方案具有特殊性。

幼儿心理学复习资料

幼儿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习题一、选择题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心理过程B心理行为C、心理现象D、神经系统2、()是对事物某方面属性的反映。

A、感觉B、知觉C、思维D、个性3、以下属于描述情感过程的是()A、看到周边的生活环境干净整齐,心情和愉快B、我们接触过某些事物后,总会在头脑中留下印象C、根据某些气象反映判断未来的天气D、处于某种场合,不能批评指责别人而避开他4、心理现象包括()和个性心理。

A、认识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心理过程5、心理过程包括()、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A.认知过程B.个性心理C.认识过程D.自我意识6、以下属于个性倾向性的是()。

A.性格B.能力C.需要D.气质7、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形成比较稳固的有别于他人的心理倾向或心理特点,即()。

A.认识过程B.心理过程C.个性倾向性D.个性8、()年,德国冯特在()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A.1840 莱比锡大学B.1879 莱比锡大学C.1978 慕尼黑大学D.1789 慕尼黑大学9、幼儿主要指()的儿童A.2到6岁B.2到7岁C.0到6岁D.3到6、7岁10、脑的结构中,最发达的部分是()。

A.大脑B.额叶C.桥脑D.小脑11、大脑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

A.神经系统B.条件反射C.反射D.信号12、每当铃声响起,就出现吃饭行为,久而久之,铃声引起人或动物的唾液分泌,此时的反射行为属于()。

A.反射B.条件反射C.无条件反射D.具体信号13、()是心理的内容和源泉。

A.心理现象B.自然环境C.社会环境D.客观世界14、心理测验要注意两个基本要求,即测验的效度和信度,()是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

A.信度B.效度C.难度D.易度15、由一个小孩的“娃娃家”游戏,可以看出他的一些心理活动;检查小孩用过的玩具,可以看出他的一些个性特点,这是采用的哪种研究方法()。

A.观察法B.个案法C.实验法D.产品分析法16、实验室实验的优点是()。

幼儿心理学复习资料归纳(幼师上岗证)

幼儿心理学复习资料归纳(幼师上岗证)

幼儿心理学复习资料归纳(幼师上岗证)第一章1、幼儿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期(3—6、7岁)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科学。

2、幼儿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也就是其心理发展的动力。

3、幼儿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新的需要,二是幼儿已有的心理水平。

4、遗传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

5、环境在一定条件下对幼儿心理发展起决定作用。

社会生活环境和教育制约着幼儿心理发展的内容、方向和水平。

6、教育是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对幼儿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

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对幼儿施加影响的过程。

②教育可以根据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此更能充分地发挥遗传和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克服其不利因素,促使幼儿心理更好地发展。

③幼儿进入幼儿园后,大部分时间在集体中接受教育。

在教师指导下,同龄伙伴的相互影响对幼儿心理,特别是良好性格的形成是极为有利的。

当然家庭中父母有意识的教育,以及父母的行为态度、是非爱憎等,给予幼儿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7、教育不能直接地立刻地引起幼儿心理的发展。

教育总是要通过幼儿的积极活动,引起幼儿对教育活动内容的领会、掌握,才有可能促进幼儿心理的发展。

(主观能动性)8、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实质:年龄阶段的时间有长有短,各个阶段间既是互相连续的,又是有区别的。

在每一个阶段中既有上一阶段的特征,又含有下一阶段的新质,但每一个阶段里总具有占主导地位的本质特征。

9、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是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

(判断&改错)儿童发展阶段的顺序,每一阶段的变化过程和速度,大体上都是稳定的、共同的。

由于社会和教育条件在每个儿童身上起作用的程度不尽相同,因此儿童心理发展过程和速度,彼此之间可能会有一定的差距,这就是所谓的可变性。

10、儿童心理发展的最佳年龄期(关键期或敏感期)是指某一特定的年龄时期,儿童对某种知识或行为十分敏感,学习起来非常容易。

错过了这个时期,学习起来就会发生困难,甚至影响终身。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陈帼眉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陈帼眉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一门学科。

2.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三大变量P6①幼儿学习者(幼儿)②幼儿教育者(教师)③环境与教学(环境)3.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P4揭示幼儿是如何学习的,即幼儿学习的特征、水平与规律;研究如何更科学、合理、有限地促进幼儿的学习,即如何开展适宜的教学,特别是要关注在教学环境和幼儿学习特征的交互作用下,幼儿是如何学习与发展的,以及研究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

4.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P7①揭示幼儿学习特点与有效教学的规律【科学地研究与阐释幼儿学习与教学的特征与规律】(揭示规律)②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心理学理论【预期幼儿学习发展的规律和变化,预测教育教学的效果】(形成理论)③科学指导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实践【作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手段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并有效控制与干预幼儿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指导实践)5.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代表人,代表作,主要教育思想第二章学习理论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P23①观察是学习的一个主要来源②观察榜样行为的结果可能产生不同的学习效应③观察学习是规则和创造性行为的主要来源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P28(一)主要思想:关注幼儿的学习潜能及情境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P28(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①生理需要:指维持生存的需求,如饥饿、口渴、求食、睡眠等;②安全需要:指获得安全感,避免威胁的需求;③爱与从属需要:寻求温暖和友好的关系,包括被他人接纳、爱护、关注、欣赏等;④尊重需要:包括受人尊重与自我尊重两方面,如信心、名誉和声望;⑤自我实现需要:指精神层面提高人生境界的需求马斯洛指出,只有当个体的低级需要得到满足时,才可能寻求更高一级的需要。

(三)罗杰斯的个人中心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①人类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教师要尊重儿童,激活其学习潜能,倡导主动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教育心理学第一章绪论幼儿教育心理学:是揭示幼儿如何学习的;即幼儿学习的特征,水平和规律;研究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促进幼儿学习。

幼儿教育的特殊性:1、幼儿学习特殊性。

2、幼儿教学特殊性。

①幼儿教学非正规性;②幼儿教学目标重在发展;③教学模式以过程模式为主。

3、幼儿的教材更广。

4、幼儿学习即活动。

5、良好人际关系在幼儿教学中很重要。

幼儿教育心理的任务:1、揭示幼儿学习特点与有效教学的规律。

2、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心理学理论。

3、科学指导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实践。

第二章学习与幼儿学习学习的准备:学生开始一项新的学习时,他原有的知识经验与身心发展水平对于新的学习的适合性。

最近发展区:儿童在成人或同伴的帮助下所能达到的水平与他在独立完成作业程中所能达到的水平二者之间的差距,叫“最近发展区”。

学习的分类:㈠加涅(R.M.Gagne)按学习结果的分类:1、言语信息的学习;2、智慧技能的学习;3、认知策略的学习;4、运动技能的学习;5、态度的学习。

㈡布卢姆的分类:1、认知领域的学习;2、运动技能领域的学习;3、情感领域的学习。

㈢我国的分类:1、知识的学习;2、智力技能的学习;3、动作技能的学习;4、社会行为规范的学习婴儿学习的主要方式:1、习惯化与去习惯化;2、经典条件作用;3、操作条件作用;4、模仿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1、观察模仿学习;2、操作学习;3、语言理解的学习;4、综合性的学习方式;5、交往中的学习;6、游戏活动。

婴幼儿学习的主要特点:1、主动的学习者,但主动性也容易被扼杀;2、从兴趣出发的学习积极性;3、学习的无意性和内隐性;4、经验与体验作用的显着性;5、语言指导下的直观形象性;6、对环境的极大依赖性;7不容忽视的个体差异性。

第三章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㈠、桑代克的联结学习理论基本观点:人和动物的学习过程都是一个尝试错误的过程,伴随满意结果的反应将最终从众多尝试性反应中得以保留,形成刺激—反应联结,学习就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

学习的实质就是经过尝试错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

桑代克提出了学习的准备率、练习律、效果律㈡、斯金纳:操作条件作用操作性条件作用:由于行为结果的作用,导致有机体行为出现的概率发生改变的学习形式。

学习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和惩罚是增强或减弱反应概率的手段。

强化是指伴随行为出现的任何能够增加该行为在将来出现概率的事件。

㈢、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替代强化:不必亲身经历,只凭所见即产生学习的现象,称为替代学习。

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

特点:1.并不依赖直接强化;2.具有认知性;3.并不一定具有外显的行为反应。

观察学习四个过程:1、注意过程;2、保持过程;3、动作复现过程;4、动机过程。

二、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㈠、罗杰斯罗杰斯的学习观:1、人生下来就有学习的潜能。

2、意义学习。

3、当学生觉察到学习内容与他自己的目的有关时,意义学习就发生了。

4、大多数意义学习是从做中学的。

5、在安全氛围中的学习效果最好人本主义学习的基本观点:1、学习目的:使学生成为完善、有用的人,整体人格得到发展。

2、学习过程:自我挖掘其潜能,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过程。

3、学习原则:尊重学习者,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与需要,相信学习者能自我教育、发展的潜能。

4、如何促进学习:(1)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习者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

(2)让学生觉察到学习内容与自我的关系。

(3)让学生处在一个和谐、关爱、理解的氛围中。

(4)从做中学。

评价人本主义:贡献:1、强调学习目的是促进人格的发展。

2、强调学习过程是学习者通过自我指导、实现自我发展的过程。

3、强调学生的尊严和价值。

局限:1、片面强调学生的天赋潜能。

2、过分强调学习者的中心地位。

三、认知学习理论核心观点:学习过程不是简单在强化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是有机体主动通过内部信息加工活动形成或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

㈠、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学习是形成学科知识的类目极其编码系统(认知结构)的过程。

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让学生独立思考,改组材料,自己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

其特点是:(1)由学生通过独立发现而不是通过接受的方式来获得经验。

(2)着重于学习过程而不是着重于学习结果。

发现法学习的优点:①能提高学生的智慧技能。

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内在动机,因为通过发现可以带来满意和内在奖励。

③有利于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技能,因为发现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的技巧。

④有利于知识的记忆保持和提取,因为学生需要以有意义的方式组织知识。

发现法学习的局限:①夸大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忽视了知识学习活动的特殊性。

②“任何科目都可以按某种正确的方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儿童”是不可能的。

③发现法运用范围有限。

极少数学生;自然科学的某些知识;一般教师很难掌握。

④发现法耗时过多,不经济。

⑤发现法适合用于小学和中学低年级学生,因为他们主要以概念形成方式获得概念。

㈡、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论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组织学习的基本原则:1、逐渐分化原则,即强调从一般到具体;2、整合协调原则;3、先行组织者策略。

评价贡献:1、立足教学实际,将认知心理学与教学相结合,提出有意义学习理论。

2、倡导逐步分化的演绎教学,提出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

局限:1、偏重知识掌握,忽视能力培养。

2、教学思想不符合技能的掌握。

3、没有给发现学习应有的重视。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㈠、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1、知识观(知识是生成的(建构的))2、学生观(学习者是主体)3、学习观:1)学习的主动建构性;2)学习的社会互动性第四章学习动机动机:动机是激发、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

动机的类型:1、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按照动机的起源分);2、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按照动机的起因不同分)。

培养幼儿学习动机的方法:1、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和求知欲;2、重视幼儿学习活动中的游戏动机;3、为幼儿学习创设安全、开放、温馨的氛围;4、让幼儿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5运用适宜的反馈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

第五章学习的迁移迁移:学习的迁移指一种学习中学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促进幼儿学习迁移的策略:1.关注情感因素对幼儿学习迁移的影响;2.幼儿学习迁移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3.丰富幼儿的日常生活,使其在学习中发生迁移;4.提高幼儿的分析与概括能力。

第六章幼儿学习的个别差异和适宜性教学(了解)第七章幼儿社会性学习与教育社会性:个体在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为积极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所形成和表现的心理特征,如社会认知、社会性情感、社会性行为等。

依恋:指儿童与经常接触的抚养者(主要是母亲)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强烈、持久、亲密的情感联系。

依恋的类型:①安全性;②回避性;③放抗性。

各种类型依恋对象(母亲)的特点:安全型依恋:(1)对孩子发出的信号和需要非常敏感并迅速回应;(2)能主动调节自己的行动来适应孩子;(3)积极的情感表达,充满爱抚;(4)积极鼓励孩子探究环境,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保护;(5)喜欢与孩子密切的身体接触。

回避性依恋:(1)对孩子的信号和需要不敏感;(2)对孩子不感兴趣,不喜欢与孩子的身体接触,甚至躲避孩子的接触;(3)对孩子怒气冲冲,常以生气、发火的方式对待。

反抗型依恋:(1)好像对孩子感兴趣,也愿意接触孩子,甚至亲密的身体接触;(2)对孩子的信号、需求常常错误理解,或捉摸不透,不能及时、恰当做出反应;(3)对待孩子的行为、态度多变,随自己的情绪、心境而定;(4)有时不守信用,哄骗孩子以求脱身。

早期依恋与儿童日后发展的关系:1、依恋对婴儿具有重要的生存价值;2、依恋对儿童心理各方面发展具有广泛影响;3、早年依恋对儿童的影响具有长期性,可以预测今后依恋的发展。

社会认知:是指人对社会性客体及其之间关系的认知,以及这种认知与人的社会行为之间关系的理解和推断。

儿童观点采择的发展: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进而根据有关信息对他人的观点作出准确推断的能力——对他人观点的推断。

3-6岁的幼儿:自我中心或未分化的观点。

移情:是一种特殊的观点采择能力。

是指儿童能够认识别人的情感,并且产生相同的情绪反应,体验别人的情感的能力,包括认知和情感两种成分。

儿童社会认知影响因素:1、幼儿自身因素对社会能力发展的影响;2、同伴对幼儿社会能力的影响;3、教师对幼儿社会能力的影响;4、文化差异与幼儿的社会能力。

促进:教师应指导幼儿用正确的言语表达自己的想法;2、教师应给予幼儿轮流活动的指导;3、教师应给予幼儿角色扮演的指导;4、教师还要给予幼儿分组配对的指导。

同伴发展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1、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意义。

(1)是个体社会性情绪情感的后盾,归属的需要;(2)对社交能力、行为、性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3)有助于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

2、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3、对儿童的认知、学校适应、学习等具有重要影响。

幼儿同伴关系的类型:①受欢迎型;②被拒绝型;③被忽略型幼儿社会性教育原则:1、情感支持原则;2、行为实践原则;3、榜样性作用原则;4、一致性原则;5、随机教育原则。

第八章幼儿创造性学习与培养吉尔福特认为创造力包括:1.对问题的敏感度,即发现新问题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2.流畅性,即思维敏捷,反应迅速;3.灵活性,即具有较强应变能力和适应性;4.独创性,即产生新的、不同寻常的思想的能力;5.再确定性,即善于采用多种方法和机制的能力;6.洞察力,能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认清其内在含义、特性和多样性并进行意义变换的能力。

幼儿创造性:幼儿根据一定的目的和意愿,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用新颖、独特的方法产生具有个人价值的产品的心理品质。

幼儿创造性的影响因素:1、过于重视模仿和知识的灌输;2、限定幼儿的思路;3、过分苛求秩序幼儿创造性的教育与培养:1、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2、营造宽松的活动环境;3、有意识支持并促进幼儿的创造性思维;4、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第九章幼儿语言学习与教法一、读写萌发理论读写萌发:是指幼儿读写能力的获得是一个自然萌发的过程,是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发展的。

主要观点:1.语言发展包括听、说、读、写,是自然的发展历程,始于婴儿期,重点在生活情境中了解文字的使用的意义。

2.根据研究,幼儿不需指导,只要有文字的刺激就能学习。

故而环境中的学习远重于课堂教学。

3.口说和书写都是采用相似的学习策略。

4.尚未接受书写训练的幼儿,平时早已出现涂写乱画的行为。

二、全语言教育全语言教学观是一种逐渐发展、自然累积的教学观念,而不是单纯根据某一家的学说形成的,它是综合各相关领域多年的研究成果所发展出来的一套完整的教学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