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笔记1-辛弃疾复习过程
百家讲坛之辛弃疾第一讲——青玉案元夕
幽居自处,喧嚣之下静待,众人堆里独处, 不入流俗、不同凡响。“那人”是一个青春妙 龄的少女,她在词的最后才于模糊的昏暗之处 露了一下脸。然而读者感觉得出,这是一个聪 明活泼而又有几分淘气的女孩子。等她的人在 明处,她在暗处,也许她早就发现他了,但她 却不急着与他相见,先考验一下他的耐心,先 看看他着急的样子,然后悄然无声地跟在他后 头,等到他快要崩溃的时候才给他一份意外的 惊喜。
有时候,爱得轰轰烈烈,蓦然回首,一切都意兴阑珊 。
有时候,恨得痛彻骨髓,蓦然回首,一切都冰消云化 。
有时候,愁得撕心裂肺,蓦然回首,一切都云飞泥沉 。
有时候自,己苦也得曾痛在不欲灯生火,阑蓦珊然处回编首织,一着切属都于海自阔天空 。己的梦,希望自己从灯火阑珊处蓦然回 首看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瞬间。怀有希望 是很美好的,那是自我的一种追求,也 不愧是人生之大境界…… 灯火阑珊处,你好,我的梦。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开,更
让烟火看来是被吹落的万点流星。华丽的 马车香气洋溢在行驶的路上。凤箫吹奏的 乐曲飘动,与流转的月光在人群之中互相 交错。整个晚上,此起彼伏的鱼龙花灯在 飞舞着。美人的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 身上穿着多彩的衣物,在人群中晃动。她 们面带微笑,带着淡淡的香气经过人面前 。我千百次寻找她,都没找到她,不经意 间一回头,却瞥见她正立在灯火零落之处 。
➢ 一、青少年时期:
诞生~23岁南渡以前。一生最为意气风发的时期 。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21岁的辛弃疾聚 众二千人树起抗金旗帜。在起义军中凭着勇敢和坚 定,办了两件出色的事,当时“壮声英概,懦士为 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从此辛弃疾投奔南 宋,官为江阴签判。
古代文学第五章辛弃疾
第二节
辛词思想内容
第二节 辛词思想内容 1
著有《稼轩词》,存词620余首,数量之多, 内容之广,艺术之高,世无其比,堪称一 代词雄。
辛词的内容非常丰富,但抗金御敌、收复 中原的爱国思想是中心主题。
第二节 辛词思想内容 2
一、抗金北伐、统一祖国的豪情壮志。
①浪漫手法;②爱国志士形象:梦中尚 且不忘驰骋疆场,出生入死,冲锋陷阵, 为国立功;③表达梦寐以求的崇高理想, 洋溢着昂扬奋发、雄壮豪迈精神。④对 比;⑤结构:打破了上下片格局。
第二节 辛词思想内容 4
为人祝寿也不忘杀敌报国,整顿乾坤。《水龙吟》, 以裴度、李德裕、谢安勉励好友韩元吉,也鞭策自 己,“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第一节 辛弃疾生平 7
第四个时期:53岁至68岁。
53岁被起用为福建提点刑狱,勤于职守,为政威严, 惩治豪强,兴办州学,又建置军用物资仓库以悲恢复 之用。55岁又被弹劾罢官,家居9年。64岁被起用绍 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与贫居绍兴的79岁高龄的陆游 相逢。后派到前线军事重镇镇江做知府,他制造万领 红衲,准备招募沿江丁壮,组建劲旅。不料得罪权贵 被罢官,只好于1205年初秋,又回铅山故宅闲居。直 至宋金战局迅速逆转,金兵已侵入淮南时,朝廷才加 封他为枢密院都承旨,让他迅速赶赴临安,力挽颓局, 可此时已卧病在床,这年九月与世长辞。
今昔对比,突出表现内心的愁苦,跌宕起伏,曲折 多变。
第二节复习思考题
1.辛词主要内容。 2.分析《破阵子》、《水龙吟》、《西
江月》。
第三节
辛词艺术成就
Hale Waihona Puke 第三节 辛词艺术成就 1辛词领袖词坛,雄视百家,辉耀千古,为矗立于两 宋词坛上的一座瑰奇多彩的艺术峰峦。
唐宋词十七讲之辛弃疾
唐宋词十七讲之辛弃疾叶嘉莹【导读】辛弃疾的豪放不单是写两句空洞的口号,他是真的用生命去写他的诗篇,用生活实践他的诗篇的,这正表现了他感情的深挚……辛弃疾本身是要进的,是忠义奋发的。
可是他所处的环境,有一个相对的力量压下来。
所以辛词的特色,常是这两种力量的激荡盘旋。
讲别的作者,他们的生平不大重要。
讲辛弃疾就要对他的生平做些简单的介绍。
辛弃疾出生时,他的家乡山东历城就已经沦陷十年了。
祖父辛赞在他童年时常带着一群儿童去游览,指点山河,培育他们的国家民族思想。
当他二十二岁时,召集了二千多忠义之士。
此时,山东有位农民叫耿京,也组织了义勇军,手下有数十万人之多。
辛弃疾就带领他的人归附了耿京。
他为耿京出谋划策,说在沦陷区起义,一时兴起来的热情很容易就消退了,真正要光复国土,就要与朝廷取得联系。
耿京认为他说的话是对的,于是就命辛弃疾带一批人南渡,到了建康,即今日的南京。
那时在建康巡幸的宋高宗召见了他,授予他们这些北方起义的人以官职,希望两边能够联合。
而当辛弃疾从南方北归,听耿京被害的消息,就带领了一批人马冲入金营,活捉奸细张安国,连夜押到建康斩首。
他相信,到南方之后,我一定可以打回北方去,我的故乡一定会光复。
辛弃疾在南宋四十多年,有二十几年是被免官的,放废家居。
可是只要一旦被起用,他总是要有所作为的。
他到南宋之初,曾经知滁州,此地十分荒凉贫瘠。
辛到后减免赋税,号召商贾,修养生息,不过一年的工夫,滁州就整个改观了。
他又做过江西提点刑狱,安抚使,湖南安抚使。
他的志意是收复失地,无论到哪里,想的都是备战,反攻。
来到湖南后,组织了“飞虎军”,并花了不少钱盖军营。
有人密告他用钱太浪费了,皇帝就下金牌诏令他停止训练。
辛弃疾把金牌藏起来,此时军营即将完工,只是缺瓦,于是他下令所辖居民都要从自己的家里揭下两片瓦交来。
他对皇帝汇报说你的金牌收到了,我的飞虎营已盖好了。
还有一次江西大饥荒,辛弃疾把公家的钱拿出来到各地购买粮食,救济灾民。
语文高二下学期辛弃疾词两首期中复习要点
语文高二放学期辛弃疾词两首期中复习重点一、课文分析本课文所选辛弃疾的两首词,主题同样,都表现了作者御敌抗金的爱国思想和壮志难酬的气愤之情。
整体风格是雄健、豪迈。
都大批使用了历史典故,借古讽今。
两首词作于不一样期间。
《水龙吟》是初期作品,作者时任江东抚慰司参议官,词中固然用了蓝天、绿水、青山、红日等情景来衬托、点染,但没有柔媚繁缛之感。
《永遇乐》是后期作品,辛弃疾当时以 65 岁的高龄在镇江任职 , 考试技巧,他本认为能够踊跃备战,存储军事力量,但很快发现韩 ?胄为了邀功,只想轻率发兵,于是,作者有了更多的悲忿。
可见,他初期的作品多些高昂、激奋 ; 后期作品则转向了挺秀、悲壮。
同为豪迈派的词人,苏轼与辛弃疾的风格也同中有异。
苏轼本性忠爱,自如畅达 ; 辛弃疾气概沉雄,豪壮悲忿。
苏轼词风旷达,辛弃疾词风豪健。
议论者老是将苏、辛并称,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
二、文学知识1、对于作者辛弃疾 (1140-1207) ,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 今山东济南) 人。
2、对于《水龙吟》辛弃疾南渡归宋后,南宋政府对他大器小用、不予重视。
但抱着一颗热切的爱国之心的辛弃疾仍是不管自己职位的卑微,针对着南宋政府中主和派的不抵挡论,写成了《美芹十论》奏章,上奏皇帝。
3、对于《永遇乐》此词作于开禧元年 (1205) 。
当时,韩 ?胄正准备北伐。
赋闲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抚慰使,这年春初,又授命知镇江府,出镇江防要地京口 ( 今江苏镇江 ) 。
从表面看来,朝廷对他仿佛很重视,但是实质上只可是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呼吁而已。
百家讲坛康震唐宋八大家之韩愈(1-6)
唐宋八大家之韩愈(一)考试进行时画外音: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坛领袖,但是他在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竟然连续三次名落孙山,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志在必得的他在连遭打击之后,又会做出怎样的惊人之举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精彩解读唐宋八大家之韩愈――考试进行时,敬请关注。
在唐宋文坛,有这样八位独具特色的文学家,他们用笔墨名传千古,他们的人生跌宕传奇,他们所取得的古文成就对中国文坛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这就是为后世文人高山仰止的“唐宋八大家”。
那么,是谁首先把他们组合在一起,合称为“唐宋八大家”的,这八个人入选“唐宋八大家”的理由到底会是什么呢?从今天开始,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老师开唐宋文坛,精彩解读“唐宋八大家”之第一集韩愈之考试进行时,敬请关注。
康震:朋友们,以往我们说起学习唐宋诗词,都会想到谁呢?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但如果我们说,要学习唐宋散文,我们就会很自然地想到“唐宋八大家”。
那么这儿有两个很简单的问题,第一个,就是唐宋八大家都是哪八个人。
我们今儿来复习一下功课,是吧,唐代的有韩愈、柳宗元,宋代的呢有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这父子三人,最后啊,再加一个曾巩,这八大家。
第二个问题也很简单,就是为什么是这八个人结合到一起,叫他“八大家”,谁给他们最早的时候组合在一起的。
为什么是他们八个人,这里头为什么没有李白,没有李商隐,――刚才说的,没有辛弃疾呢?我们说啊,最早,把这八大家结合到一起的,是明代有一个文人叫茅坤,他编了一本书,叫《唐宋八大家文钞》,从他这儿开始,“”就作为一个固定的词组,进入到了我们的生活当中。
可是有一样,这个茅坤当时编唐宋八大家的时候,他的目的是什么。
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当时学习写作古文的人提供个样板,也就是说在他看来,这八个人他们的古文、他们的散文写得是最棒的,是当时的榜样。
所以,他选了八大家。
但是问题是我们大家就会问在当代社会,我们使用文言文、使用古文的这种几率都非常低了,我们现在讲这个八大家、学习八大家,目的在哪儿呢?我们不但要学习他们的文章,我们还要透过这文章学他们的人格、学他们的思想、学他们的道德、学他们的境界。
高二语文《辛弃疾词三首》知识精讲粤教
高二语文《辛弃疾词三首》知识精讲粤教高二语文《辛弃疾词三首》知识精讲粤教一。
本周教学内容:《辛弃疾词三首》[教学要点]一、作者介绍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他出生的时候,北宋已经沦亡了十多年,他的出生地历城,早已被金侵略者占领。
他2l岁时就在家乡组织了一支两千多人的起义队伍,投入抗金斗争.次年又率领起义队伍参加了以耿京为首的农民起义军,任掌书记。
之后,辛弃疾建议耿京投归南宋,耿京采纳了他的意见,并派他与南宋联系。
当他南下接洽时,耿京却被叛徒所杀,义军溃散.辛弃疾在归来途中得知,即率50余人闯入金营,生擒叛徒,解至建康〔今南京〕献给宋高宗。
从此,辛弃疾离开了北方,到南方任事,把恢复中原的希望寄托在南宋统治者的身上.辛弃疾到南方后,先任江阴签判,1165年他向宋孝宗进呈《美芹十论》,详细分析了敌情以及宋军收复中原的战略。
后被派任建康通判。
后知滁州,历任江西提点刑狱、加秘阁修撰,湖北、湖南转运副使,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
后落职,闲居上饶。
淳熙十四年〔1187〕,又被起任福建提点刑狱,代理安抚使。
后又被谏官弹劾罢官,回上饶,徙居铅山。
一住八年,直到宋宁宗嘉泰二年〔1203〕,被起用为绍兴府知州,兼浙东安抚使,知镇江府。
宋宁宗开禧三年〔1207〕回到铅山,九月病卒。
在辛弃疾生活的时代,南宋朝廷始终存在着对金妥协屈服和坚决抗金收复中原的所谓“和战之争〞。
辛弃疾是坚定的主战派,他有出将人相之才,智勇兼备。
他一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抗金复国之志,始终如一。
但偏安的南宋小朝廷长期都是由主和派把持朝政。
对主战派多般排挤打击,对辛弃疾这样的爱国志士,始终都不敢放手使用,使他怀抱利器,一生不得重用,抱憾而终.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派的代表,是两宋豪放词派的代表,是宋词的集大成者。
有《稼轩长短句》四卷。
他流传至今的词作计有620多首,数量居两宋词家之冠。
他的词继承和发展了苏轼的豪放风格,把爱国词的创作推向顶峰.他的词唱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充满着同仇敌忾的爱国热情。
辛弃疾:宋朝最牛的辛大爷
辛弃疾:宋朝最牛的辛大爷作者:贪杯知味来源:《百家讲坛》2018年第07期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牛人,但能一牛到底的少之又少,辛弃疾是个例外。
他生下来便开始牛,一直牛到68岁逝世,最终获得光荣称号:大宋历史上最牛的辛大爷。
俗话说,爷爷都是孙子过来的,意思是无论你多牛,小时候也就是个当孙子的熊孩子,但辛弃疾例外。
辛弃疾的童年简直就是在开挂。
儿时,辛弃疾的老家济南被金兵占领,有一天,爷爷带着十多岁的辛弃疾逛街,刚好碰到金国皇帝路过。
这要是一般孩子,也就看看热闹过去了,但此时的辛弃疾充分表现出了大爷的气势。
远远看着金国皇帝的车队,小小年纪的他忽然悲从中来,怒目而向,紧紧攥起拳头恨恨道:“别嚣张,老子早晚整死你!”爷爷听到他的豪言壮语,赶忙捂住他的嘴,颤声道:“孙子啊,别乱说,我喊你爷爷行不,咱乖乖的啊!”十岁的年龄放到现在也就是一名小学生,而辛弃疾居然有满腔家仇国恨,真是个不一般的孩子。
童年的不凡,也昭示着辛弃疾一定会在成为大爷的路上干出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
年龄稍长后,他的人生继续开挂。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辛弃疾是一个文人,是南宋著名的词人。
的确,熟读四书五经,参加科举,考取功名,辛弃疾没有少干一样。
不同的是,辛弃疾在苦读圣贤书的同时,还练就了八块腹肌。
辛弃疾之所以被称为大爷,不是靠所谓的豪言壮语,而是实打实的武力值。
所谓“生死要看淡,遇到金兵就是干”。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21岁的他抓住金兵南下侵宋的时机,迅速在家乡拉起了一支两千多人的队伍,且目标明确:但凡遇到金兵,一个都不放过!同一时期,另一位农民起义家耿京也纠集了一支25万人的农民起义大军,准备对抗金军。
相比之下,辛弃疾的两千多人就显得寒碜了。
于是,辛弃疾决定和耿京合作,一起对付金军。
入股了耿京集团后,辛弃疾整军待发,跃跃欲试地准备与金兵大干一场。
然而变故横生,某天夜里,老板耿京竟然遭手下出卖,被暗杀了。
得知消息的辛弃疾终于发飙了!辛弃疾之所以会发飙,是因为他也曾遭遇过背叛。
百家讲坛:关于辛弃疾的爱国故事
百家讲坛:关于辛弃疾的爱国故事
导语:总有一些人物,感动你我!他们,是拼命硬干的人;是为民请命的人;是舍身求法的人。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讲中国好故事传播正能量。
多名百家讲坛上的名家学者为您讲诉那些中国历史上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
追赠少师,谥忠敏。
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现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著名词作《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满江红(家住江南)》、《沁园春》(杯汝来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著有《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
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公元1207年秋季,辛弃疾逝世,年68岁。
中国古代文学 重要知识点笔记: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辛派词人指12世纪下半叶,以张孝祥为先驱,辛弃疾为代表,陆游、陈亮、刘过等一批词人形成的豪放词派。
他们将词体的表现功能发挥到了最大限度,在创作手法和语言方面“以文为词”,空前地解放了词体,增强了词作的艺术表现力,最终确立了词体与诗歌分庭抗礼的文学地位。
词体地位的正式确立并得到普遍认同,约始于宋南渡前后,主要标志有:1.诗论家们将词作为独立的一“门”进入诗话著作,反映出词体的独立地位在理论观念上已获得认同。
阮阅的《诗话总龟》(前集)分46门辑录诸家诗话,其中专列“乐府”一门采录词话;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也专设“乐府”一类,载录有关词话。
2.词的文学读本开始出现,表明词由从属于音乐的歌词形态变成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
黄大舆编《梅苑》;鲖阳居士编《复雅歌词》(已佚);曾慥编刻《乐府雅词》:《梅苑》等词选则作为读本供人案头阅读。
3.目录学著作中开始分专类著录词集,表明词集流传已多,词体的地位已完全从诗文中独立出来。
尤袤在其目录学著作《遂初堂书目》中,首次于“别集类”、“总集类”之外专设“乐曲类”著录词集;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也专立“歌词类”著录词集。
第一节辛弃疾词作的艺术成就一、开拓了词境,内容博大精深,题材多样。
1.拓展出虎啸风生、气势豪迈的英雄形象,丰满鲜活,富有立体感,具有变异性、阶段性。
2.深度开掘和拓展词的心灵世界,表现出深广的社会忧患和个体人生的苦闷。
3.反思探寻民族悲剧的根源,系统地批判社会的腐朽黑暗,提高和强化了词的现实批判功能。
4.表现农村田园生活和隐逸情趣,给词世界增添一道极富生活气息、清新自然的乡村风景线。
二、抒情意象的军事化,密集地连结成雄豪壮阔的审美境界。
如《破阵子》,使词的意象群出现大转换。
三、千变万化的表现手法:1.以文为词,将古文辞赋的章法和议论、对话等手法入词。
《贺新郎》:辞赋结构,《木兰花慢》:“天问体”。
2.将经史子等散文中的语汇入词,赋予古代语言以新的生命力,空前扩大和丰富了词汇。
辛弃疾词一首学习笔记
”
先 写生 活
。
部下 分 吃 烤 牛 肉
“
。
后 写 阅 兵 时 的 威 武雄 壮 的 场 面 由看 到 写 至 听 到 词 的上 阔
,
很 多乐 器
、
演 奏着边 疆 地 区 的 雄壮 歌声 表 性 的两 件 事
,
作 者 用 简练 的 语 言
沙 场秋 点 兵
写 出 军 营 生 活 最 富有 代 心情
。
。
先 从 作 者 自己写 起
,
。
与 下 文 士 兵 分 吃 烤 牛 肉联 系 起 来看
,
、
吃 肉是古 代对 军 队 的 搞赏 也是他的
、
。
是 因 为 军 队 要 接受 检 阅
去打 仗
,
抗 金 是作 者
。
平 生 的 愿望
“
壮志
”
,
这个
,
醉
字 应 是 作者 兴 奋 心 情 的 表 露
酒 后夜 深
,
作 为 军
,
射箭 时 发 出 霹雳 的 震 响
。
。
勇 善战 的 人 物 形 象突 出 地 显 现在 战场 上
”
另 一 方 而 表 明 他 的 内心 活 动
“
“
宝剑
,
好好 立 功 吧 !
”
作 者在 这样 兴 奋 的 心 情 中 睡 去
, :
,
而 当他
梦回
”
时
“
,
听 到的是
“
吹角
,
连营
五 十 弦 翻 塞外声
,
—
所有 的 军营都 已 吹响 了 号角声
。
这是 一 天 戎马 生 活 的 开 始
语文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复习要点辛弃疾词两首
语文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复习要点辛弃疾词两首导读: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小编准备了语文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复习要点,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⑴词人简介及主要作品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南宋爱国词人。
21岁时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即归南宋,历任湖北、湖南、江西、福建、浙江安抚使等职。
一生坚决主张抗金,但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于江西上饶一带。
辛弃疾的词多以缅怀故国河山、抒发抗金报国之志和揭露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为主题。
词的笔势纵横,气势恢弘,境界开阔,形成了豪放、激昂的风格,辛弃疾与苏轼同为豪放派的代表,并称苏辛。
他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善于创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继承了《诗经》《楚辞》的传统,创造性地运用比兴等象征手法,大量用典,风格多样,善于融诗、辞、歌、赋、经、史入词,善于提炼民间口语入词,给词带来了新鲜、活泼的气息。
辛词形成了稼轩体的独特风格,把词的容量和表现力都发挥到了极致。
《稼轩长短句》是他的代表作。
⑵词作创作背景简介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这首词作于乾道四至六年(1168-1170)间建康通判任上。
这时作者南归已八、九年了,却投闲置散,作一个建康通判,不得一遂报国之愿。
偶有登临周览之际,一抒郁结心头的悲愤之情。
建康(今江苏南京)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
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上的一座亭子。
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赏之胜。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宁宗赵扩即位后,宁宗妻韩氏的叔父韩侂胄掌握了政权。
韩侂胄为了巩固个人的地位,企图通过对金用兵建立大功,因此于嘉泰三年(1203)六月,起用力主抗战的辛弃疾任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嘉泰四年三月,又调镇江知府。
辛弃疾虽被起用,便他看到韩侂胄好大喜功,急躁冒进,妄图侥幸获胜,猎名固位,觉得终非自己同调,而韩侂胄对他也并非完全信任。
《百家讲坛》总结
《百家讲坛》总结1.不停息的旋律2.智慧的痛苦3.传承的神韵4.当茶遇到咖啡5.地球成长史(上、中、下)6.昆虫系列7.风雅百代存8.撼天之旅9.华夏春秋志10.建筑不是房子11.冷眼看热点12.女人说话(上、下)13.古埃及文明失落之谜系列14.品读水浒15.人的生与活16.生命的奥秘17.时代的加速器——数字18、探寻宇宙19.文明的发动机20.文学的个性21.物理的挑战22.相识数学23.与健康手拉手24.智慧的痛苦25.清十二帝疑案26.论争象牙塔27.面对缪斯女神28.企业的方向盘——管理29.社会的源动力——经济30.新解《红楼梦》31.语言的方程32.身边的礼仪33.金正昆谈现代礼仪34.周思源也说秦可卿35.《钱钟书》系列36.地域文化的形成37.红楼六家谈38.老舍的文学地图39.《海洋生灵》系列40.李云龙41.鲁迅42、老子与百姓生活43.说聊斋44.张恨水系列45.吕不韦46.二战人物47.红楼梦里的配角48.中国电影百年49.正说清朝二十四臣(正说与珅、正说刘墉、正说纪晓岚、正说多尔衮、正说鳌拜、正说吴三桂、大太监李连英)50.文明的驻足地51、经典中的爱情52、孔庆东看武侠小说53、明亡清兴六十年54、唐诗的故事(李白、杜甫)55、易中天品三国56、毛佩琦细解明朝十七帝57、于丹《论语》心得58、于丹《庄子》心得59、王立群读《史记》(汉武帝、秦始皇)60、贞观之治61、我读经典62、玄奘西游记63、我心中的陈嘉庚64、新解三十六计65、武则天66、马未都说家具收藏(家具、玉器、瓷器、漆器、杂项)67、诗歌唐朝68、唐高宗真相69、西厢记70、唐伯虎71、苏轼72、于丹《论语》感悟73、李清照74、红旗渠的故事75、范蠡76、军旅作家王树增讲长征77、先秦诸子百家争鸣78、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史湘云)79、汉代风云人物80、解读《三字经》81、传奇太后82、张爱玲83、心灵鸡汤84、王国维85、玄武门之变86、教育系列87、方尔加讲孔子88、杨子荣89、汉代国策风云90、焦裕禄91、郑与下西洋600年祭92、传奇紫砂壶93、千古中医故事94、喻大华评说嘉庆王朝95、蜀地探秘96、历史人物的悲剧97、李斯98、班墨传奇99、鲍鹏山新说水浒(武松、鲁智深、林冲、李逵、宋江) 100、两宋风云101、金戈铁马辛弃疾102、梅兰芳103、诗歌唐朝104、周岭揭秘曹雪芹105、周汝昌眼中的四大名著106、抗日名将杨靖宇107、苦命皇帝咸丰108、大明嘉靖往事109、汉代风云人物(易中天:晁错、袁盎、窦婴、韩信、刘邦、王立群:项羽、吕后)110、大明名臣(风雨张居正、抗倭英雄戚继光、清官海瑞、“救时宰相”于谦)111、京剧大师程砚秋112、康熙大帝113、白蛇传奇131、《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 132、永乐大帝133、南唐后主李煜134、走近曹操135、解码关公136、解读《弟子规》137、竹林七贤138、东汉开国139、末代皇帝溥仪140、梅毅话英雄(鲜为人知的杨家将、隋唐英雄志) 141、成语趣谈142、太平公主143、回顾开国大典114、白居易115、解读中医116、红楼梦117、清朝陵寝之谜118、道光与鸦片战争119、战国说客双雄120、孟子的智慧121、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122、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王安石)未144、塞北三朝(辽)145、传奇王阳明146、三言二拍147、侠骨柔情陆放翁148、麻辣说三国(向诸葛亮借智慧、跟司马懿学管理)149、大国医(王孟英、钱乙、李东垣、缪希雍、朱丹溪)150、大风歌151、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上部)152、名人酒故事153、大隋风云(上部)154、中华孝道播出(三苏父子)123、长恨歌124、破解幸福密码125、孔子是如何炼成的126、易经的奥秘127、水墨齐白石128、中国民间四大爱情传奇 129、胡雪岩的启示130、名相管仲155、信仰的力量156、春秋五霸157、彭林说礼158、万历兴亡录159、囚徒天子光绪160、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下部) 161、大话西游162、千年一笔谈163、千秋是非话寇准164、大故宫【第一部】165、从司马到司马讲座集录阎崇年:《清十二帝疑案》、《明亡清兴六十年》、《康熙大帝》、《我读经典之〈明经读史感悟人生〉》、《大故宫(第一部)》易中天:《易中天品三国》、《汉代风云人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我读经典之〈我读先秦诸子〉》、《大年初一说经典》于丹:《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于丹〈论语〉感悟》、《我读经典之〈在成长中感悟〉》王立群:《王立群读史记》(汉武帝、秦始皇)、《汉代风云人物》(项羽、吕后)、《大风歌》、《我读经典之〈强势由人〉》、《千古中医故事之华佗》、《宋史》(正在录制)纪连海:《正说清朝二十四臣》(与珅、刘墉、纪晓岚、多尔衮、鳌拜、吴三桂、大太监李莲英)、《我读经典之〈感悟孔孟〉》、《〈千古中医故事〉之孙思邈》钱文忠:《玄奘西游记》、《解读〈三字经〉》、《我读经典之〈特殊的启蒙〉》、《千古中医故事之李时珍》、《班墨传奇》、《解读〈弟子规〉》金正昆:《金正昆谈现代礼仪》张望朝:《杨子荣》、《抗日名将杨靖宇》蒙曼:《武则天》、《太平公主》、《长恨歌》、《大隋风云》(上部)-隋文帝、(下部)-隋炀帝(正在录制)乔良:《新解三十六计》康震:《唐诗的故事》(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我读经典之〈庄子的人生境地〉》、《唐宋八大家》曾巩、欧阳修、王安石、韩愈、柳宗元、三苏父子(正在录制)孟宪实:《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唐高宗真相》、《我读经典之〈君子与小人〉》隋丽娟:《慈禧》、《我读经典之》孙立群:《吕不韦》、《李斯》、《范蠡》、《我读经典之〈解析〉》、《千古中医故事之扁鹊》、《从司马到司马》(正在播出)毛佩琦:《明十七帝疑案》、《郑与下西洋六百年祭》、《我读经典之〈毛佩琦七解〉》、《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马骏:《二战风云人物》、《我读经典之〈有用与无用〉》《拿破仑》(正在录制)刘心武:《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秦可卿、贾元春、妙玉、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史湘云、八十回后真故事)郝万山:《千古中医故事之张仲景》、《郝万山说养生》(正在录制)王启涛:《蜀地探秘之》、《忧乐范仲淹》(马上播出)刘扬体:《经典中的爱情》姜安:《战国说客双雄(张仪、苏秦)》李炜光:《正说包公》高日晖:《范进中举》赵世民:《探秘中国汉字》徐放鸣:《另类英雄李云龙》、《我读经典之〈浩然之气与人格之美>〉》王晓秋:《大变动中的中国之甲午风云》王新陆:《解读中医》康尔:《传奇紫砂壶》周文顺:《焦裕禄》赵英健:《清朝陵寝之谜》(慈禧、康熙、道光、嘉庆)陈毅明:《我心目中的陈嘉庚》李昌集:《《西厢记》中的爱情》、《从悲到喜说西厢》孔庆东:《孔庆东看武侠小说》、《鲁迅》、《我读经典之的魅力》、《从看钱钟书的幽默》孙丹林:《楹联的故事》、《唐伯虎》、《陆游的故事》、《我读经典之〈无形中的指引〉》姚淦铭:《老子与百姓生活》马瑞芳:《马瑞芳说聊斋》、《我读经典之〈感悟孔孟〉》方尔加:《孔子眼中的“仁义礼孝”》、《汉代国策风云》周思源:《红楼梦中的小人物》、《正说三国人物》、《周思源也说秦可卿》、《文明太后》李蕾:《红旗渠的故事》马未都:《马未都说收藏》(家具篇、陶瓷篇、玉器篇、漆器篇、杂项篇)喻大华:《道光与鸦片战争》、《喻大华评说嘉庆王朝》、《苦命皇帝咸丰》、《末代皇帝溥仪》、《囚徒天子光绪》葛剑雄:《我读经典之〈荀子的启示〉》、《葛剑雄谈地域文化》周岭:《周岭解密曹雪芹》、《中的节日》(端午节、春节)、《奏折的秘密》曾仕强:《我读经典之〈易经与人生〉》、《胡雪岩的启示》、《易经的奥秘》鲍鹏山:《鲍鹏山新说水浒》(林冲、武松、李逵、鲁智深、宋江)、《孔子是如何炼成的》、《春秋》(正在录制)袁腾飞:《两宋风云》、《塞北三朝》(辽、金、西夏)赵晓岚:《李煜》、《金戈铁马辛弃疾》江英:《回首开国大典》郦波:《大明名臣》(风雨张居正、抗倭英雄戚继光、清官海瑞、“救时宰相”于谦)、《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方志远:《大明嘉靖往事》、《万历兴亡录》魏新:《东汉开国》赵玉平:《麻辣说三国》(向诸葛亮借智慧、跟司马懿学管理、《曹操》)莫砺锋:《杜甫的文化意义》、《诗歌唐朝》、《蜀地探秘之杜甫草堂》、《白居易》傅佩荣:《孟子的智慧》翁思再:《梅兰芳》、《伶界大王谭鑫培》吕立新:《水墨齐白石》、《写实徐悲鸿》董平:《名相管仲》、《传奇王阳明》商传:《永乐大帝》《朱元璋》(正在录制)于涛:《走近曹操》吴桐祯:《成语趣谈》梅铮铮:《蜀地探秘之武侯祠》、《解码关公》王树增:《军旅作家王树增讲长征》、《王树增解读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刘强:《竹林七贤》朱翔非:《中华孝道》张大千:《名人酒故事》罗大中:《大国医》(王孟英、钱乙、李东垣、缪希雍、朱丹溪)杨雨:《侠骨柔情陆放翁》、《纳兰性德》(马上播出)韩田鹿:《三言二拍》、《大话西游》梅毅:《梅毅话英雄》(鲜为人知的杨家将、隋唐英雄志)李清泉:《英雄项羽》李晓:《商贾传奇》厉华:《信仰的力量》李山:《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正在录制)彭林:《彭林说礼》钱斌:《千年一笔谈》赵冬梅:《千秋是非话寇准》张召忠:《张召忠说航母》(正在录制)。
《辛弃疾》读书笔记(精选5篇)
《辛弃疾》读书笔记(精选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试题资料、作文大全、语文资料、公文资料、素材资料、古诗文、教案大全、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test questions,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Chinese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s, material materials,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plan encyclopedia, synonyms, antonym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辛弃疾》读书笔记(精选5篇)《辛弃疾》读书笔记(精选5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了。
第10讲辛弃疾(1140-1207)
第一、爱国词 爱国抗金贯穿了辛弃疾的一生,这也成为他词中最核心的内容 和最突出的主题。 1. 抒发要求恢复中原、坚持抗金救国的雄心壮志《破阵子〃 醉 里挑灯看剑》。 2. 抒发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愤慨《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3. 批判南宋王朝的投降政策 , 抒写人生苦闷。《摸鱼儿〃更能 消几番风雨》
• 歌曲《辛弃疾》 演唱:羽泉 20130718.mp4
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就已陷于金人之 手,他亲眼目睹了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 受的屈辱与痛苦,二十一岁时,聚集了 二千人,参加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 大的起义军归南,他的勇敢和果断,使 他名重一时,“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 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洪迈《稼轩 记》)。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 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这时 他才二十五岁。
第 十 讲 辛 弃 疾
第十讲辛弃疾
一、辛弃疾生平介绍 二、辛弃疾作品赏析
一、辛弃疾生平介绍
辛弃疾(1140年-1207年), 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 府历城县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 人,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 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 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 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 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现存词 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 战斗精神是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1203年,主张北伐的韩侂胄tuō zhòu起用主战派人士,已 六十四岁的辛弃疾被任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年迈的词 人慷慨激昂并亲自到前线镇江任职。公元1205年,辛弃疾任镇 江知府,时年六十六岁,登临北固亭,凭高望远,抚今追昔, 写下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 处)这篇传唱千古之作。在一些谏官的攻击下辛弃疾怀着满腔 忧愤回乡。1207年秋,68岁的辛弃疾,身染重病,朝廷再次起 用他,令他速到临安(杭州)赴任。辛弃疾卧床不起,只得 上奏请辞,农历九月初十,辛弃疾离世,临终时还大呼“杀 贼!杀贼!”
百家讲坛之辛弃疾 第一讲——青玉案 元夕24页PPT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百家讲坛之辛弃疾 第一讲——青玉案 元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夕
谢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家讲坛笔记1-辛弃疾《百家讲坛》笔记——金戈铁马辛弃疾(八)词坛飞将【字幕配画外音】自起义南归之后,辛弃疾一直渴望着弛骋疆场、恢复中原,但机会却总是与他擦肩而过。
公元1206年,宋、金之间烽烟再起,当施展抱负的机会终于来临之时,辛弃疾却溘然长逝,留下了千古遗憾。
辛弃疾这位生于乱世,胸怀抗金复国大志的铁血男儿,没能在疆场上实现自己的抱负,最终却在词的世界里留下了自己不朽的身影,并被后人誉为“词坛飞将军”,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辛弃疾和苏轼的词风有什么不同?后人又是怎样评价这位名垂千古的词坛传奇人物的呢?【赵晓岚】南宋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五月初七这一天,临安皇宫里议事大殿上气氛非常肃穆,负责宣读圣旨的侍从正一字一顿地念着一份将要影响到无数人命运的诏书,“天道好还,中国有必伸之理,人心效顺,匹夫无不报之仇”,这份诏书就是宋宁宗下的北伐诏书,在沉寂了四十多年以后,南宋终于再次对金国宣战,准备复仇雪耻、恢复中原,历史上将这次北伐称为“开禧北伐”。
在这场战争开始的时候,辛弃疾正在江西铅山家中,这位梦想着、一生都梦想着成为将军,到战场上去杀敌立功的他,这个时候却不得不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关注着这场战争。
而随着战争的进行,他的身份又悄悄地发生了变化,辛弃疾的身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他首先是由这场战争的旁观者变成了一场悲剧的预言家。
在镇江的时候,辛弃疾曾经就北伐的军事问题提出过四点非常具体的建议:(第一)招兵要择,辛弃疾认为南宋部队的官兵,在经过“符离之役”不战而溃之后,他(们)已经对金兵产生了畏惧心理。
所以北伐的时候这些部队只能让他们屯驻在长江上虚张声势,真正要渡淮作战的话,必须另外在边境地区招募壮丁、组建专门的北伐部队,因为这些人从小就习武骑马、经常和金人周旋,所以打起仗来他们就不会产生敌人不可战胜的那种心理阴影。
为此他当时就叫人专门制造了一万件红色战衣,准备先招募一万名士兵。
(第二)屯兵要分,专门的北伐部队成立以后,必须把这个部队和原来的军队分开来驻扎,以免沾染上原有军队的那种看到敌人就两脚发软,有了功劳呢就争得头破血流的种种毛病。
(第三)军事要张,辛弃疾建议把北伐部队分成两个部分,每部分两万人,分别驻扎在淮东淮西合适的地理位置,并且选派新的将领来严格训练他们,使他们在相互配合中形成雄壮的军势,对敌人产生一种巨大的威慑力。
(第四)谍候要明,就是情报的搜集和传递要准确、迅速。
辛弃疾认为情报人员那就相当于部队的耳朵和眼睛,能够决定战争的胜负,所以他进行了特别的强调。
【字幕配画外音】面对一触即发的宋、金战事,辛弃疾分别从招兵、驻军、士气、情报四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
这时,南宋朝廷主持北伐大计的是韩侂胄,他对辛弃疾的这些建议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在军事上遭到了几次严重失败之后,韩侂胄终于再次想起了赋闲在家的辛弃疾,并决心委以重任,面对这个整整等待了四十多年的机会,辛弃疾能实现纵马疆场、恢复中原的梦想吗?【赵晓岚】可是韩侂胄呢,他对这个战争盲目乐观,对于军事呢,又一知半解。
所以辛弃疾的这四条建议,他是一条都没有采纳。
结果战争一开始,南宋部队就已经呈现出溃败的态势,用南宋一位大臣程珌的话来说【“一出涂地,不可收拾。
百年教养之兵,一日而溃;百年葺治之器,一日而散;百年公私之盖藏,一日而空;百年中原之人心,一日而失矣。
”—《丙子轮对剳子》】意思就是说一出兵打仗就输得一塌糊涂。
百年来训练供养着的部队,一天就溃败了;百年来打造修理的器械,一天也就全部散失了;百年来公家私人的所有储藏的物资,在一天之内全部打了水漂;百年来中原百姓盼望南宋军队的人心呢,也在一天之内全部失去。
而溃败的原因呢?【“无一而非弃疾预言,于二年之先者。
”—《丙子轮对剳子》】就是说,辛弃疾在两年前提出的那四条建议,每一条都由宋军以失败为代价,验证了它的正确性。
开禧二年的十月,金兵分九路南侵,所到之处呢,南宋部队几乎都是望风而逃。
这年的十一月,金兵前锋抵达了长江北岸,江南大震。
在这个时候,四川宣抚副使吴曦又趁机公开叛变投降了金国,一时间南宋是内忧外患。
而主张北伐的韩侂胄,此时是面临着空前巨大的压力。
于是呢,他又想起了辛弃疾,他就给辛弃疾安排了一个新的身份,什么身份呢?他要辛弃疾来当“救火队员”,帮忙挽救已经糟得不可收拾的局面,或者至少分担一部分北伐失败的这个责任。
据《宋史》等书的记载,朝廷在这段时间内,曾经先后给辛弃疾安排了两次与军事有关的职务。
第一次是在开禧二年底,朝廷先是要辛弃疾担任江陵知府,并且到临安来陈述关于对时局的看法。
这次召见以后呢,朝廷没有让他回到江陵去,而是把他留在京城当兵部侍郎。
在宋代兵部是负责部队的后勤和情报工作的,兵部侍郎从三品,是这个部门的二号人物,大约相当于国防部的副部长。
可是辛弃疾却看透了、可以说看穿了韩侂胄并不是用他来、真正用他来抗金,而只是分担罪责的意图。
正如他后来所说【“侂胄岂能用稼轩,以立功名者乎?稼轩岂肯依侂胄,以求富贵者乎?”—《祭辛稼轩先生墓记》】就是说韩侂胄哪里是能够用辛弃疾来建立功名的人呢?辛弃疾又哪里是肯依附韩侂胄来追求富贵的人呢?因此他一再上疏坚决辞去了这个职务,回到了江西铅山。
第二次是在开禧三年的九月初,当时南宋正在跟金国议和,可是金国一方提出的条件非常苛刻,还扬言一定要韩侂胄的脑袋。
韩侂胄当然不答应,气冲冲地又准备跟金国开仗,于是他又派人到铅山去请辛弃疾重新出山。
他这次给辛弃疾安排的职务是枢密院都承旨,这是这个最高军事领导机关里的一个重要职务,当时一直是由韩侂胄的亲信担任的,所以看起来这次韩侂胄是要真正的重用辛弃疾了。
南归四十多年之后,辛弃疾终于第一次有了指挥南宋正规军跟金兵作战的机会,辛弃疾也第一次距离他成为这个运筹帷幄、决胜沙场的将军,甚至是一方统帅的理想距离这么近。
可是当朝廷任命到达铅山的时候,辛弃疾已经病倒早床上了。
就算韩侂胄再有诚意,他也没有力量去完成这个使命了。
辛弃疾这个时候的病确实是到了非常沉重的地步,他经常陷入昏迷状态。
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九月初十这一天,已经昏睡了很久的辛弃疾忽然睁开了眼睛,大喊了几声“杀贼!杀贼!杀贼啊!”,接着一切都归于沉寂。
这位一生都梦想着“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人物就这样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终年六十八岁。
他终究是没有当上将军,到马背上去叱咤风云,为恢复中原尽忠竭力,历史总是这样的令人遗憾。
【字幕配画外音】辛弃疾在悲愤中溘然长逝了,虽然他也曾身居高位,距戎马疆场、杀敌报国的梦想仅有一步之遥,但残酷的现实却最终留下了这千古遗憾。
然而没能在疆场上实现自己人生抱负的辛弃疾,最终却在词的世界里留下了不朽的身影。
那么,作为一代词坛领袖,人们会如何评价辛弃疾的词作呢?在后人眼里并称“苏辛”的宋代两位杰出词人辛弃疾和苏东坡这间又有哪些不同这处呢?【赵晓岚】幸好辛弃疾所留下来的并不仅仅是历史,他还留下了其他的一些东西。
据江西《铅山县志》记载,辛弃疾死的时候【“家无余财,仅遗诗词奏议,杂著书集”—《铅山县志》】也就是说家里根本没有剩余的财产,只留下了诗、词、给皇帝议事的奏章,还有其它一些文章和书籍。
这些东西可能会让那些指责辛弃疾是“贪官”的人感到失望,可正是这些东西却把这位英雄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真实而生动地保存了下来。
八百年来不断地让人惊奇、惊叹、激动和惋惜。
尤其是他的词,还为他在文学世界里赢得了一个他在现实世界里一直渴望、却没能得到的头衔。
这是一个什么头衔呢?我们来看看清代一个文学评论家说的话【“词至稼轩,纵横博大,痛快淋漓,风雨纷飞,鱼龙百变,真词坛飞将军也”—陈世焜《云韶集》】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词发展到辛弃疾手里,气势纵横、境界博大,情感的抒发非常痛快,笔墨文采就像风雨纷飞、鱼龙百变一样层出不穷、变化多端,真是词坛的飞将军啊!“飞将军”是汉代名将李广的绰号,他一生中跟匈奴大大小小打了七十多仗,声威远震,匈奴称之为“汉之飞将军”。
辛弃疾在现实世界中间没有能够做上将军这样的人物,但是他在词中的表现却让他获得了“词坛飞将军”的称号。
把“词坛飞将军”这个头衔授给辛弃疾,我相信没有任何人会反对,也没有任何人能够撤消的。
词的世界本来就是由那种内容上以男女情爱为多,风格上讲究含蓄委婉的婉约词当家作主,基本上是一个女儿国。
这种情况一直到苏轼那里,才出现了一个明显的转变。
苏轼以他开阔旷达的胸襟、超群绝伦的才气,把词当做诗来写,在词里面充分展示了文人士大夫的品格、情感、还有他的理想。
苏轼的一些词,比如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真的是【“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胡寅《题酒边词》】就彻底改变了词那种涂脂抹粉、柔媚婉转的女性气质。
不过苏轼这一类的词,数量并不是很多,在他身后呢,很长一段时间里,词坛上基本的状态还是东风压倒了西风,婉约的浅斟低唱压倒了豪放的慷慨悲歌。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面,辛弃疾出现了。
辛弃疾和苏轼不同,从两个人的个性、气质来看,【“东坡是衣冠伟人,稼轩则弓刀游侠” —谭献《复堂词话》】这是清代一个评论家谭献说的,他的意思大意就是说:苏轼是那种穿戴得很整齐、很儒雅的读书人中的伟人,而辛弃疾呢,是那种携带着弓箭大刀云游四方的侠客。
这个评价点出了两个人一个最大的差别:苏轼是文人士大夫,他的词在挣脱了“南女相思”这个传统题材的束缚之后,他尽情展示的是文人士大夫的情趣抱负;辛弃疾虽然书也读得很多,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但是由于动乱分裂的这个时代,由于他“将种”的家世,更由于他“少年横槊气凭陵”的那种尚武的个性,所以他对这个传统的兵家文化是非常感兴趣的,他喜欢钻研那些兵法韬略。
辛弃疾不像一般的文人只能够纸上谈兵,他是实实在在的能够运筹帷幄、冲锋陷阵的。
所以辛弃疾呈现出来的、更多的是一个充满了野性和力量的武士的形象,或者更为准确地说,他是以一个慷慨豪迈的将军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
像这样的一个人,当他闯进词坛这片“女儿国”以后,他自然不会循规蹈矩地去做什么“妮子态”,他自然会要高声歌唱,尽情地唱他英雄的情怀,唱他抗金恢复(中原)的理想。
而当辛弃疾遭到弹劾撤职,被迫退居田园以后,他的词中仍然是保持了这种英雄将种的本色和豪情。
哪怕是观赏他住处周围的这些风景,他所看到的那个景物也和旁人看到的不一样,华贵高雅的牡丹花在他眼里成了什么呢?【“对花何似,似吴宫初教,翠围红阵”—《念奴娇》】就是像吴国宫殿里刚刚接受军事训练的女兵;连绵起伏的群山在他的眼里是【“叠峰西驰,万里回旋,众山欲东”—《沁园春》】就是本来静止的山,居然动了起来,就像一万匹战马一样在那里奔腾,要从西边跑到东边去;而那些山上的松树呢,就成了马上的士兵。
【“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沁园春》】就是说我老了,本来应该是享享清福的,可是老天爷偏偏让我找些事来干,去检阅眼前这些身材雄壮的松树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