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解锁——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是研究的核心,一切研究都是围绕问题进行的。教育问题是推动教 育发展的内在动力。
教育规律
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教育之外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特点:(1)以习俗的认识为主。
(2)以机械类比、比喻、寓言等思维方式为主。
萌芽阶段
(3)有关教育论述包含于哲学或道德论述之中。还没有专门的教育学著作。
文士学校
文字、书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政能力
军事体育:斗拳、击剑、角力、 格斗、竞走 政治、哲学、文学、艺术、体 操等
备注
培养为奴隶社会服务的人 才;政教合一,学在官府
宗教教育:婆罗门教、佛 教 以僧为师 以吏为师
培养军人与武士
培养奴隶主后代(政治家 和商人)
古代社会的教育
封建社会
学校
课程特征
选拔制度
春秋战国 私学盛行 以儒、墨为主,百家争鸣
认为教育是动物的本能行为 代表人物:利托尔诺、沛西·能
都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
的
性,否认了教育是一种
起 源
心理起源说
认为教育是无意识状态下的模仿 行为
自觉有意识的活动。
代表人物:孟禄
劳动起源说
直接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是恩格斯的著作 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 代表人物:麦丁斯基、凯洛夫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微观部分 (实践)
中学德育 中学班级管理 教育科学的研究方法
中学生心理过程
学生部分
中学生发展心理
中学生心理辅导
心
理
教师部分
教师心理
学
学习概述
学习部分
学习理论 学习心理
试卷结构
复习建议
目录
01 05 教 育 基 础 知 识 和 基 本 理 论
中学生发展心理
02 中 学 课 程
06 中 学 生 心 理 辅 导
汉代 官学、私学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察举制、征辟制
魏晋南北朝
中 国
隋唐
宋朝
书院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分科教学(经、史、律、书、数) 程朱理学(四书、五经)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明朝
科举制(八股取士)
清朝末年
学堂
学校
中体西用
课程内容
废除科举(1905)
教育目的
西方 中世纪
教会学校
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贯穿神学
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划分 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发
展
分化阶段
代表 人物 著作
(4)“学不躐等”;循序渐进原则 (5)“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强调教学中课内和课外相结合
西方:1.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助产术)。启发性教学、问答法 2.柏拉图《理想国》。最早提倡“寓学习于游戏” 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
4.古罗马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又《雄辩术原理》)。西方教育史上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
特点:
教育的本 质属性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
4.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 活动。
现代教育理 论的发展 (西方)
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 布鲁纳的《教学过程》提出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倡导发现式学习 瓦根舍因创立范例教学理论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系统论述了全面和谐的教育思想。被成为“活 的教育学”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学》提出了掌握学习理论
第三节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创立阶段(17世纪到18世纪)
人物
卢梭
洛克
裴斯泰 洛奇 (慈爱
的儿童 之父)
著作
《爱弥儿》
《教育漫 画》
《林哈德 与葛杜德》
教育观点
提倡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教育的任务应该使儿童“归于自然”,主张培养”自然人” 属于个人本位论
a.提出“白板说”。经验主义者,“外铄轮” b.倡导“绅士教育”
a.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呼应亚里士多德。 b.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 c.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教
古代社会的教育
育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的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发
展
近现代社会的教育
(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
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第一,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第二,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第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03 中 学 教 学
07 中 学 德 育
04 08 中学生心理过程和学习心理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01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第四节 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五节 教育制度 第六节 教育目的 第七节 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考试目标
1.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2.掌握教育的含义及构成要素;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理解教育的基本功能, 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 育与精神文化等的相互关系;理解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个性 形成,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及它们在人的发展中的 各自作用;了解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包括中学生的身体外形、体内机能、脑的发育、性的发育和成熟。 3.理解义务教育的特点;了解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了解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熟悉我国 当前的学制。 4.掌握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了解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教育方针,熟悉国家当前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 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 其相互关系。 5.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
第一部教育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学习过程:模仿-
理论-练习。
人物
培根 (科学归 纳法第
一人)
创立阶段(17世纪到18世纪)
著作
教育观点
《新工具》号召采用实验
调查法
a.经验化教学:知识源于感觉,重视经验的作用 b.科学归纳法:真理的获得源于科学的归纳 c.《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1623)一文中首次指出应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 科从科学分类中提出来
20世纪以后的教育
第四,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第五,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第六,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古代社会的教育
学校名称
奴隶社会 教育内容
中 国
夏、商、 西周
庠、序、校 西周出现国学、
乡学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古印度
《吠陀》为主的经典、经义
外 古埃及 斯
国 古巴 希达 腊雅 典
a.三中心: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b.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 c.学校即社会 d.从做中学 e.五步教学法;创设疑难情景;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 假设能解决这个困难;验证假设。
分化 阶段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 的教学阶段
创立阶段(17世纪到18世纪)
人物
著作
教育观点
赫尔巴特 (科学教 育学之父)
杜威 (实用主义 哲学创始 人、进步 教育代表
人物)
《普通教 育学》-标 志教育学 作为一门 规范、独 立的学科 正式诞生
《民主主 义与教育》
a.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即“两学” b.强调教师的权威性。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c.提出“四阶段教学”: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d.教育性教学原则:教学过程是知情意统一的过程 e.教育目的:培养良好的俄社会公民
育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2)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3)古代学校教育的形式一般是个别教学。
的
(4)刻板性。
发
(5)道统性。
展
近现代社会的教育
特点如下:
(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最早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是德国
3.教育的世俗化。
(努力社会到
教
17世纪)
中国:《学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被称为 “教育学的雏形”。主张:
育
学
创立阶段
(1)“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教育重要性 (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阐述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3)“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阐释了启发式教学
的
(17世纪到18 世纪)
广义: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
教 育
教 育
思想品德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的
狭义: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
的
定
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含
义
特点:(1)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专门培养人的活动。
(东方)
苏联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和主要思想 (1)刻录普斯卡娅著《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的 (2)凯洛夫主编《教育学》,国际公认的第一部比较系统的著作 (3)马卡连柯著《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核心是集体主义教育 (4)加里宁著《论共产主义教育》
我国教育家及主要思想 (1)杨贤江写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
《教育知识与能力》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
讲师:Lucy
课程知识结构图
教育知 识与能力
教育学 心理学
宏观部分 (概述) 中观部分 (原理)
微观部分 (实践) 学生部分
学习部分
教师部分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宏观部分 (概述)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
育
中观部分 (原理)
学
教育制度 教育目的 中学课程 中学教学
义
(2)它的对象主要是青少年儿童。 (3)它是在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社会活动。
及
构
(1)教育者:教育者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教的责任,施加教育影响的人
。
成 要 素
教育活 动的构 成要素
(2)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
三个基本要素 既相互独立,
又相互联系
(3)教育影响: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教育措施)。
育
的
属
特点: 一.教育具有永恒性。只要社会存在就会存在教育。教育是否会因为国家的灭亡而消失?
性
国家的灭亡并不代表社会的消亡,所以不会随之消失。
教育的社
二.教育具有历史性。如:过去是纸质教材,现在的电子方式。 三.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会属性
1.教育具有继承性。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理论与教育经验的继承。
20世纪以后的教育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特点如下:
1.教育的终身化。英国耶克斯利第一出版《终身教育》;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原始形态的教育
特点如下:
1.教育的终身化。英国耶克斯利第一出版《终身教育》;
2.教育的全民化。
2.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3.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原始形态的教育
特点: (1)无阶级性、公平性。 (2)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 (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4)教育的目的就是生产和生活。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
教
古代社会的教育
(1)古代学校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一词的由来
我国“教育”一词最早/第一次见于《孟子·尽心上》“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意思为得到天下优秀的人 才然后教育他们。
教
育 的
神话起源说
产
生
生物起源说
教育的起源
心理起源说
劳动起源说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神话起源说 特点:最古老/第一
第一个正式提出
教 育
生物起源说
夸美纽 斯
(教育学 之父)
《大教学论》 (1632)-教育 学成为一门独 立学科的标志、 近代最早的一 部教育学著作
a.教学原则:遵循人的自然发展(其教思想体系根本性指导原则)。与亚里士多德呼应 b.教学制度:首次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方法和实施内容 c.教学思想:“泛智教育” d.教学内容: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 e.教学方法: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自觉性教学方法 级智夸大独立
培养教士和僧侣
骑士学校 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
培养封建骑士
教育学是以教 育现象、教育 问题为研究对 象,不断探索 并揭示教育规 律的科学。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现象
是教育活动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教育学的 产生(研 究对象和
任务)
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