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西方哲学史考研考试复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精选最新版西方哲学史考研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2020年西方哲学史考研复习188题[含答案]一、简答题1.皮尔士确定信念的四种方法。
⑴是固执的方法。
人们在一切问题上都可以固执地坚持己见,把自己所相信的东西当做不可变异和动摇的,并把这种信念当做个人行动的指南。
⑵是权威的方法(强迫的方法)。
即接受国家、教会或其它强力和权威机构所规定的原则来确定信念。
⑶是先验的方法(又叫倾向性方法、理性方法)。
这是社会上有教养人们所使用的方法。
这些人既不接受固执的方法的极端的任性,也不接受权威的方法的过度专横。
他们企图证明自己的信念具有充分的知识根椐,合乎永恒理性的要求。
⑷是科学的方法(探索、研究和推理的方法)。
皮尔士认为这是确定信念的最好方法。
它既排斥主观偏见,又反对盲目崇拜权威,而只依据不受个人意识影响的外部永恒因素,即客观事实。
2.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是如何澄清哲学史上的“存在”问题的?过去把“存在”当做谓词,产生了一系列哲学问题,如黑格尔式的“存在”——虚无——变化的思辩。
在摹状词理论中他研究了个体词的逻辑作用问题。
他将个体词分两类;专名和摹状词。
摹状词描述某一特定事物某方面的特征,并且该对象是独一无二的。
逻辑命题的主项是专名的指称物,该指称物就是该专名的意义;摹状词不是专名,只是一个不完全的符号,不代表题主项。
它的逻辑作用与谓词相同,仅表示某种性质。
因此,专名和摹状词的逻辑地位根本不同,摹状词不能作命题主词,只能作谓词,只有专名才能作主词。
一旦专名作主词出现,其指称物的存在也就不言而喻地蕴涵于其中了。
所以,在严密的逻辑句法中,专名与“存在”不能联在一起,即“存在”不是谓词。
在这里,我们看出了历史上把存在作为谓词的根本错误,“存在”根本不表示一种性质或动作。
由于“存在”不能作谓词,罗素由此认为,科学史上所有关于“存在”所做的思辩统统是错误的,而且是严格意义上的错误,这是把存在看做一种性质,视为谓词所产生的。
3.简述分析哲学之间的共同特征。
⑴分析的方法。
分析哲学家都关心如何把复合的东西分解为它们的组成部分。
最新版精编西方哲学史考研完整考复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2020年西方哲学史考研复习188题[含答案]一、简答题1.简述皮尔士的实用主义与康德关于实用的思想的重要区别。
⑴①康德尽管提出了“实用的信念”等观点,他对经验、实验等的解释以及他的整个认识理论也都局限于现象范围,否定了人的经验和知识是对外部世界的描绘;但康德在肯定先验意识活动的能动作用时并没有否定自在之物的存在及其对经验的影响,也没有否定获得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知识的可能性。
②皮尔士不满康德的这种矛盾立场。
他把一切知识都归结为“实用的”信念,关于知识的问题被归结为确定信念以便使之成为行动的工具的问题。
⑵皮尔士也企图建立一个包括本体论、知识论和范畴论等内的完整的哲学体系,但这不同于康德的体系。
他排斥本体论,明确指出实用主义“本身不是关于形而上学的学说,不试图确定事物的任何真理性。
它只是一种发现现实的词和抽象概念的意义的方法。
”2.新实在主义者无法摆脱困境的根本原因有哪些?⑴他们都反对把认识看做是对客观事物的映象或摹写,反对唯物主义的反映论;⑵都把认识和被认识的对象等同起来,抹煞了认识的主体和被认识的客体或者说意识和存在之间的区别;⑶都没有在承认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基础上,更谈不上用实践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来探讨认识问题,因而不可能正确解决存在和意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
所以虽然他们批评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唯心主义的哲学派别,但并未能超越唯心主义,他们的理论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
3.新实在主义者虽然给共相和特殊事物以同样的本体地位,承认它们都具有客观独立性,但又认为两者存在着不同的意义是什么?特殊事物存在于时间之内,而共相则是超时间的、超经验的。
共相是永存的,具有实在性的,是超时间的,和“存在”相对立的。
相反,特殊事物的世界或者说存在世界则“转瞬即逝、模糊不明,没有确定的界限、没有任何明显的计划或安排”,但它包罗一切事物:所有的思想和感情、所有的感觉材料和所有的物质客体。
这个世界不过是共相世界的“淡淡的影子”。
最新精选西方哲学史考研完整复习题库
最新精选西方哲学史考研完整复习题库西方哲学史是一门研究西方哲学发展历程的学科,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系统地复习这门课程至关重要。
以下是为您精心整理的最新精选西方哲学史考研完整复习题库,希望能对您的备考有所帮助。
一、古希腊哲学(一)早期希腊哲学1、米利都学派(1)泰勒斯:被称为“西方哲学之父”,他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
问题:泰勒斯为什么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他的观点有何意义和局限性?(2)阿那克西曼德:提出“无定”是万物的本原。
问题:“无定”的概念是什么?与泰勒斯的观点相比有何进步之处?(3)阿那克西美尼:认为气是万物的本原。
问题:气作为本原的观点如何解释万物的生成和变化?2、毕达哥拉斯学派(1)数是万物的本原。
问题:数如何成为万物的本原?这一观点对后来的哲学有何影响?(2)毕达哥拉斯定理。
问题:阐述毕达哥拉斯定理的内容及其在数学和哲学上的重要性。
3、赫拉克利特(1)“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问题:如何理解“活火”的概念?火与万物的关系是怎样的?(2)逻各斯。
问题:逻各斯的含义是什么?在赫拉克利特的哲学中起到什么作用?4、爱利亚学派(1)巴门尼德:存在论。
问题:巴门尼德的存在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存在者存在,非存在者不存在”?(2)芝诺:悖论。
问题:芝诺的悖论有哪些?它们是如何试图证明巴门尼德的观点的?(二)古典时期希腊哲学1、苏格拉底(1)“认识你自己”。
问题: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2)苏格拉底方法。
问题:详细阐述苏格拉底方法的步骤和特点。
2、柏拉图(1)理念论。
问题:柏拉图的理念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理念与具体事物的关系是怎样的?(2)理想国。
问题:《理想国》中描绘的理想国家的结构和治理方式是怎样的?3、亚里士多德(1)实体学说。
问题:亚里士多德的实体概念是什么?实体的分类有哪些?(2)四因说。
问题:四因说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它如何解释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三)晚期希腊哲学1、伊壁鸠鲁学派(1)快乐主义。
精选最新版西方哲学史考研考核复习题库完整版(含参考答案)
精选最新版西方哲学史考研考核复习题库完整版(含参考答案)精选最新版西方哲学史考研考核复习题库完整版(含参考答案)西方哲学史是哲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考研学子来说是必考的内容之一。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和备考,本文整理了精选的最新版西方哲学史考研考核复习题库,并提供了参考答案。
希望能够对考生们的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一、古希腊哲学1. “万物皆流动”是古希腊哪位哲学家的观点?答案:赫拉克利特2. 古希腊哪位哲学家被称为“形而上学之父”?答案:泰勒斯3. 古希腊哪位哲学家提出了“万物皆有数”这一观点?答案:毕达哥拉斯二、中世纪哲学1. 中世纪哲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案:信仰至上、对神学的追求、对人类有限性的认知等。
2. 谁是中世纪哲学的代表人物?答案:奥古斯丁3. 谁是中世纪哲学的代表学派?答案:斯科拉学派三、现代哲学1. 哪位哲学家被誉为现代哲学之父?答案:笛卡尔2. “我思故我在”是哪位哲学家提出的观点?答案:笛卡尔3. 哪位哲学家提出了“唯理论”的观点?答案:康德四、德国古典哲学1. “世界是一本可以理解的书”这一观点是哪位哲学家提出的?答案:亚里士多德2. 谁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答案:黑格尔3. “哲学家是创造理念的人”是哪位哲学家的观点?答案:康德五、英美分析哲学1. 英美分析哲学的主要思想流派是什么?答案:逻辑实证主义2. 谁是英美分析哲学的代表人物?答案:罗素3. “语言游戏”是哪位哲学家提出的概念?答案:维特根斯坦六、法国当代哲学1. 谁被誉为法国当代哲学的先驱?答案:萨特2. “他者”的概念是哪位哲学家提出的?答案:德里达3. 谁是法国当代哲学的代表人物?答案:福柯通过以上题目的复习,我们可以了解到西方哲学史的重要内容和学派代表,对于考研备考也有一定的帮助。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题目仅供参考,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还需结合教材和其他参考资料进行深入学习。
祝愿各位考生取得好成绩!。
新版精选西方哲学史考研完整复习题库
新版精选西方哲学史考研完整复习题库在西方哲学的长河中,蕴含着无数智慧的瑰宝,探索其发展历程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思维,还能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人类文明的演进。
对于准备考研的学子来说,掌握西方哲学史的知识至关重要。
本复习题库将为您系统梳理西方哲学史的重要考点,助您在考研的道路上一臂之力。
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源头,这一时期诞生了众多伟大的思想家。
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本原”,开启了对世界本质的思考。
阿那克西曼德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无定”,阿那克西美尼则主张“气是万物的本原”。
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和“万物皆流”的观点,展现了世界的变化和规律。
而巴门尼德则强调“存在是不变的、唯一的”,与赫拉克利特的观点形成鲜明对比。
智者学派的出现,让哲学关注的焦点从自然转向了人类社会。
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苏格拉底则通过对话和追问的方式,探讨道德和伦理问题,他的“认识你自己”和“美德即知识”的思想影响深远。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他构建了庞大的哲学体系。
其理念论认为,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知识是对理念的回忆。
他的《理想国》更是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城邦蓝图。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研究涵盖了逻辑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多个领域。
他批判了柏拉图的理念论,提出了实体学说,认为个别事物才是第一实体。
中世纪哲学在基督教的影响下发展,奥古斯丁的神学思想强调上帝的至高无上和人类的原罪。
托马斯·阿奎那则试图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与基督教神学相结合,为基督教教义提供理性的论证。
近代哲学以文艺复兴为背景,开启了对人的重新发现和对自然的科学探索。
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倡导通过实验和归纳法获取知识。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确立了主体性原则,开启了近代唯理论的先河。
斯宾诺莎的实体学说认为,自然即实体,具有无限的属性。
莱布尼茨的单子论则强调世界是由无数单子构成的。
经验论方面,洛克主张“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最初像一张白纸,知识来源于经验。
精选西方哲学史考研完整复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2020年西方哲学史考研复习188题[含答案]一、简答题1.简述皮尔士的实用主义与康德关于实用的思想的重要区别。
⑴①康德尽管提出了“实用的信念”等观点,他对经验、实验等的解释以及他的整个认识理论也都局限于现象范围,否定了人的经验和知识是对外部世界的描绘;但康德在肯定先验意识活动的能动作用时并没有否定自在之物的存在及其对经验的影响,也没有否定获得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知识的可能性。
②皮尔士不满康德的这种矛盾立场。
他把一切知识都归结为“实用的”信念,关于知识的问题被归结为确定信念以便使之成为行动的工具的问题。
⑵皮尔士也企图建立一个包括本体论、知识论和范畴论等内的完整的哲学体系,但这不同于康德的体系。
他排斥本体论,明确指出实用主义“本身不是关于形而上学的学说,不试图确定事物的任何真理性。
它只是一种发现现实的词和抽象概念的意义的方法。
”2.柯亨等马堡学派主要在哪些方面对康德哲学进行了改造?柯亨等马堡学派对康德哲学的改造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从先验方法出发,重新解释“自在之物”概念,并进而批判康德的先验感性论,把全部认识活动归结为纯粹思维的创造。
①柯亨等人并不排除“自在之物”概念,只是排除为外部客观实在的意义,发挥其他意义,特别是发挥其不可知论倾向的意义。
他们认为自在之物就是不可认识之物。
它必然处于数学和自然科学以及其它科学范围之外,因为人们不能用数学和自然科学及其他科学的方法达到自在之物。
人的认识以经验为限,一切被认为具有实在性的东西其实并未越出经验范围;如果超出这一范围,那就成了非人的认识所及的,即不可知的东西。
既然自在之物要求具有经验以外的实在性,它就只能是不可知的东西。
②发挥了康德关于灵魂、世界、上帝等理性理念是不可知的“自在之物”的思想,因为人的理性在企图论证它们时必然陷入矛盾,它们超出于人的知识能力范围以外。
③经常把“自在之物”当做一种调节原则。
它联结经验材料,调整人的认识,但它本身并不提供认识;它只是一种观念,而非实在。
新版精选西方哲学史考研完整复习题库
新版精选西方哲学史考研完整复习题库西方哲学史是一门充满智慧和思想深度的学科,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系统地复习和掌握这门课程的知识至关重要。
以下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份新版的西方哲学史考研完整复习题库,希望能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
一、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源头,为后来的哲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米利都学派1、泰勒斯:他被认为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哲学家,提出了“水是万物的本原”的观点。
2、阿那克西曼德: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无定”。
3、阿那克西美尼:主张气是万物的本原。
(二)毕达哥拉斯学派毕达哥拉斯提出“数是万物的本原”,强调数学和和谐的观念。
(三)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的核心观点是“火是万物的本原”,他还提出了“逻各斯”的概念,强调世界是不断变化的。
(四)爱利亚学派1、巴门尼德:主张存在是唯一不变的、永恒的。
2、芝诺:通过悖论来论证巴门尼德的观点。
(五)智者学派智者学派关注人的社会和伦理问题,强调人的价值和主观感受。
(六)苏格拉底苏格拉底通过对话和诘问的方式,探讨道德、正义等问题,提出“认识你自己”和“美德即知识”的主张。
(七)柏拉图柏拉图的哲学体系包括理念论、回忆说等,其著作《理想国》是西方哲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八)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涵盖了物理学、形而上学、伦理学等多个领域,提出了实体、四因说等重要理论。
二、中世纪哲学中世纪哲学主要受到基督教神学的影响。
(一)教父哲学代表人物如奥古斯丁,强调上帝的至高无上和原罪说。
(二)经院哲学托马斯·阿奎那是经院哲学的代表,他试图用理性来论证基督教教义。
三、近代哲学(一)经验论哲学1、培根:提出了归纳法,强调经验在认识中的重要性。
2、霍布斯:其政治哲学具有重要影响。
3、洛克:主张白板说和天赋人权。
4、贝克莱:提出“存在即被感知”。
5、休谟:对因果关系进行了怀疑论的探讨。
(二)唯理论哲学1、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确立了主体性原则。
精选新版西方哲学史考研完整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2020年西方哲学史考研复习188题[含答案]一、简答题1.柏格森的“直觉高于理性”。
柏格森以其“世界的本质是生命之流”的唯心主义本体论为基础,建立了他的直觉主义的认识论。
他认为,既然生命是“真”,物质是“假”,那么认识的对象绝对不是物质世界,而应该是物质世界的本质的生命之流:意识和精神。
理性、科学的理智的认识不能认识生命之流,只能获得作为假象的自然知识,他们永远不能表达活生生的精神和生命,不能把握生命的整体,其结果必然是疏漏了实在的真正本质——绵延。
因此,理智、科学只能认识物质世界,认识假象,获得暂时的生命和绝对真理,得不到生命的、永恒的、绝对的真理和世界本质。
要认识宇宙的本质及生命和绝对真理,只能依赖于自我的内省,用自我的生命深入到对象的内在生命之中,以达到生命之流的交融。
这是一种非理性的、神秘的活动,即“直觉”。
其神秘主义的直觉主义是反理性、反科学的。
2.为什么说皮尔士对笛卡尔哲学传统的批判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对整个哲学传统的批判?笛卡尔哲学在西方哲学史上的主要意义在于它在理性旗帜下推动了西方哲学的认识转向。
他以普遍怀疑为手段对信仰的权威发动了挑战,并要求人们凭借自己生而固有的理性能力、运用理性推理的方法建立无所不包的、确定的、绝对可靠的知识体系。
笛卡尔以后的许多西方哲学家的具体理论各有特点,但在要求建立确定和可靠的知识体系上大体上都走的是笛卡尔所开辟的道路。
皮尔士是较早察觉到笛卡尔哲学的这种意义的西方重要哲学家之一。
他由此把笛卡尔看做近代哲学之父,认为大部分近代哲学家都是以不同的方式效仿笛卡尔。
因此他对笛卡尔主义的批判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对整个近代哲学传统的批判。
七章实用主义论述题3.简述詹姆士的真理论。
⑴真理只能是观念和思想的属性,而不是事物的属性。
⑵把真理论与“人本主义”统一起来,认为真理是相对于人、相对于人的变化着的经验而存在的,真理是人按照自己的需要创造出来的,以满足人的需要的程度作为尺度。
西方哲学史考研试题答案汇总
西方哲学史考研试题答案汇总一、名词解释1. 柏拉图的理念论答案:柏拉图的理念论是西方哲学史上最早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理念世界是真实存在的,而现实世界是不完美的模仿。
理念是永恒不变的,是事物的本质和原型。
2.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答案: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是对事物本质的研究,主要探讨事物的存在、原因和本质。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四因说”,包括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认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由这四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3. 奥古斯丁的信仰主义答案:奥古斯丁的信仰主义是基督教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奥古斯丁认为,信仰是知识的来源,信仰高于理性。
他提出了“信仰寻求理解”的观点,主张通过信仰来追求真理。
4. 托马斯·阿奎那的自然法学说答案:托马斯·阿奎那的自然法学说认为,自然法是上帝赋予人类的永恒法则,是人类行为的准则。
自然法包括道德律和伦理律,是人类理性所能认识的最高法则。
5. 胡塞尔的现象学答案:胡塞尔的现象学是20世纪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流派。
胡塞尔主张回归事物本身,通过直观的方式来揭示事物的本质。
现象学强调主观体验的重要性,认为认识世界的过程是主观与客观的互动。
二、简答题1. 简述康德的三大批判。
答案:康德的三大批判分别是《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
《纯粹理性批判》主要探讨人类认识能力的范围和限制;《实践理性批判》研究道德行为的准则和动机;《判断力批判》则试图建立审美判断和目的论判断的哲学基础。
2. 简述黑格尔的辩证法。
答案: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一种揭示事物内在矛盾和发展规律的哲学方法。
主要包括三个环节:论、辩证、合。
论是事物的静态表现,辩证是事物内部矛盾的动态过程,合是事物矛盾双方融合发展的结果。
3. 简述尼采的超人哲学。
答案:尼采的超人哲学主张超越传统道德和价值观,追求个体的自由和独立。
超人是一种超越现有道德观念、具有创造力和独立精神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西方哲学史考研复习188题[含答案]一、简答题1.皮尔士是怎样改造传统形而上学的?⑴一方面他强调要把逻辑当做形而上学的基础,由逻辑结构引出存在结构。
他把本体论的基本范畴与他提出的逻辑范畴联系起来,由后者来说明前者;另一方面他又强调形而上学应以经验观察为基础。
⑵他企图调和建立形而上学的这两种矛盾,当他肯定形而上学要建立在经验观察的基础上时,他所指的是现象学和规范科学所进行的经验观察。
在他看来,现象学是这样一种考察经验的方法,它从经验中抽取其最一般的、绝对必然的特征,这是一种达到普遍范畴的方法,这些范畴同样可能通逻辑程序而获得。
因此二者只是重点不同,结论则一致。
⑶经验观察观点着重于形而上学的思维的“物质”方面,逻辑观点着重于“形式”方面,它表明范畴学说得自逻辑反省。
由于他不懂得由特殊经验得出一般结论的辨证法,他实际上无法真正把二者统一起来。
2.为什么说新实在主义是从实证主义,而非唯物主义立场来反对唯心主义的?⑴他们肯定“自我中心困境”的存在,从而肯定人在与事物的认识关系中不可能证明事物是独立存在的。
他们也和贝克莱一样,把人所认识的对象同人关于对象的观念混为一谈。
⑵新实在主义者虽然反对唯心主义关于认识对象存在于意识之中的命题,主张认识的对象是独立的实在。
但他们并没有把认识对象的本性看做是物质的,既反对一元论,又反对二元论,认为物质和精神都不是最根本的存在,它们都是某种更根本的非心非物、亦心亦物的“中性物”以不同的关系所构成的。
3.美国新实在主义者在方法论和认识论上的一些共同原则是什么?⑴哲学家应当像科学家那样在工作中进行合作,采取共同的科学研究方法;⑵哲学家应当像科学家那样,把他们的部题各个孤立起来,一个接一个地进行研究分析,也就是把认识论问题孤立起来,只须研究认识的主体和被认识的客体之间的认识关系,而不要预先断定、甚至不要提出关于认识的主体或被认识的客体的最终性质问题;⑶至少某些我们所认识的具体事物在我们还没有认识到它们的时候就已存在;⑷至少某些我们所认识的本质或共相在我们还没认识到它们时,就一直存在着;⑸至少某些实在的具体事物以及共相是直接被认识的,而不是通过摹写或精神映象被间接认识的。
4.评述实用主义的真理观。
皮尔士:从主要倾向来说,他作为一个严肃的自然科学家经常企图对真理问题作出比较客观的回答。
他强调真理与实在一致,不以个别人或某些人的判断、思想为转移。
他的确定信念的方法也正是确定真理的方法;而他只主张以实在为依据的科学方法。
当他像其他实用主义者把效用、满足当做真理的标准时也往往企图用这种科学方法去加以限制。
他在真理观上未能超越唯心主义。
他认为真理独立于个别人或某些人的思想,但并不独立于一般思想。
他对这种使人一致的东西的所是未作出客观回答。
他有时把真理等同于人们对于对象的信念,而信念是人的一种主观意识状态,并不一定有客观根据。
詹姆士:他的真理论其基本思想倾向与皮尔士也大体一致。
但两人立论角度不同。
皮尔士注重以实际效果来确定概念的意义,詹姆士注重概念的实际效果对于具体的个人的作用。
詹姆士真理论的主观点是:……(四点)。
他在阐述其真理论时,总是力图与理性派的真理论对立起来。
他在正确地强调真理的具体性时,却又由于将其绝对化而倒向了主观主义、相对主义。
杜威:他认为如果它们对达到们预期的目标有用,能使他们成功便是真理,否则便是谬误。
基本倾向与詹姆士几乎一致。
然而他把满足观念和行动的要求当做真理的标准,把满足人的愿望和目的当做真理的标准,尽管他把对个人的满足改为对“大家”、“公众”的满足,但也并无肯定科学的概念、观念是客观实在的反映的含义。
他也像詹姆士一们由否定真理的客观性而否定了真理的绝对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倒向了相对主义。
5.试述皮尔士对笛卡尔哲学传统的批判。
主要有两个方面:⑴他认为作为笛卡尔哲学出发点的普遍怀疑实际上不能成立。
在人们的现实的认识过程中必然存在着没有正当理由加以怀疑的东西,在人的认识和行动中不能仅仅是怀疑,而必需有一定的信念,要将认识和行动看做是一个具体和现实的探索过程,也就是肯定它的现实性和时间性。
⑵他认为被笛卡尔当做惟一不能怀疑的“我思”未能越出自我的狭隘范围,由之出发来肯定知识和观念的确定性和绝对可靠性意味着认为个体意识的直观具有确定性和绝对可靠性,认为“凡我清楚地确信的任何东西就是真的”⑶他在批判笛卡尔传统时之援引中世纪经院哲学不是全盘否定笛卡以来近代西方哲学发展所取得的进步,更不是要求从笛卡尔倒退到经院哲学。
他只是认为笛卡尔没有从批判经院哲学中得出正确结论,反而抛弃了经院哲学中本来存在的关于现实的人类精神活动的多样性的因素,而后者则超越了绝对理性主义的局限性。
总的说来,他对笛卡尔传统的批判主要是反对其认识论的直观性和绝对性,特别是反对把知识看做是作为主体的个人的自我确定,而强调应当将其看做是“共同体”中的不断商讨的过程,也就是具有现实性和社会性的实践和探索过程。
6.为什么说皮尔士对笛卡尔哲学传统的批判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对整个哲学传统的批判?笛卡尔哲学在西方哲学史上的主要意义在于它在理性旗帜下推动了西方哲学的认识转向。
他以普遍怀疑为手段对信仰的权威发动了挑战,并要求人们凭借自己生而固有的理性能力、运用理性推理的方法建立无所不包的、确定的、绝对可靠的知识体系。
笛卡尔以后的许多西方哲学家的具体理论各有特点,但在要求建立确定和可靠的知识体系上大体上都走的是笛卡尔所开辟的道路。
皮尔士是较早察觉到笛卡尔哲学的这种意义的西方重要哲学家之一。
他由此把笛卡尔看做近代哲学之父,认为大部分近代哲学家都是以不同的方式效仿笛卡尔。
因此他对笛卡尔主义的批判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对整个近代哲学传统的批判。
七章实用主义论述题7.简述詹姆士的“彻底经验主义”对休谟类型的经验主义和理性派唯心义的超越及它的局限性。
超越:他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抓住了休谟类型的经验主义和理性派唯心主义在解决事物之间的联系上所存在的片面性,他反对休谟主义者用心理联想、理性派唯心主义者用绝对理性原则来解释这些联系是可取的。
局限性:否定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任何经验或理性原则为转移的客观联系。
他把心物等事物之间的联系归结为经验内部的联系,并未能取消、更未能解决心物等之间的差异和对立等关系的问题。
由于经验往往局限于现象范围,而且带有较大的主观性,因而他的彻底经验主义并未能越出现象主义和主观主义的窠臼。
8.哈贝马斯对德国古典哲学自我意识理论的批判与继承⑴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概念。
⑵康德:先验统觉中的独白式自我。
⑶费希特:孤独的反思主体式的自我。
⑷普遍与个别相统一的自我。
⑸语言与劳动:交往中的自我。
9.詹姆士在具体解释意识流时所提出的五种特征。
⑴思想总是个人的思想。
既不属于这人、又不属于那人的纯粹思想是无法证明的。
⑵思想永远是变化的。
人的思想、意识总是处于不断的流动变化之中,即使同一个人对于同一事物在不同时刻也会有不同的感觉。
⑶思想总是连续的。
每一个人要活着,其意识、思想总是处于没有间断、没有裂痕、没有分离的状态,永远是连续的。
⑷思想必有不以思想为转移的对象。
它由不同的人以及同一个人在不同时候的思想具有同一对象而肯定思想之外有作为对象的实在存在,并以此批判某些公开的唯心主义。
⑸思想总是有选择性,总是与人的利益和兴趣相关。
10.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是如何澄清哲学史上的“存在”问题的?过去把“存在”当做谓词,产生了一系列哲学问题,如黑格尔式的“存在”——虚无——变化的思辩。
在摹状词理论中他研究了个体词的逻辑作用问题。
他将个体词分两类;专名和摹状词。
摹状词描述某一特定事物某方面的特征,并且该对象是独一无二的。
逻辑命题的主项是专名的指称物,该指称物就是该专名的意义;摹状词不是专名,只是一个不完全的符号,不代表题主项。
它的逻辑作用与谓词相同,仅表示某种性质。
因此,专名和摹状词的逻辑地位根本不同,摹状词不能作命题主词,只能作谓词,只有专名才能作主词。
一旦专名作主词出现,其指称物的存在也就不言而喻地蕴涵于其中了。
所以,在严密的逻辑句法中,专名与“存在”不能联在一起,即“存在”不是谓词。
在这里,我们看出了历史上把存在作为谓词的根本错误,“存在”根本不表示一种性质或动作。
由于“存在”不能作谓词,罗素由此认为,科学史上所有关于“存在”所做的思辩统统是错误的,而且是严格意义上的错误,这是把存在看做一种性质,视为谓词所产生的。
11.布拉德雷的“事物的关系是不真实的”。
布拉德雷继承并阐发了格林新黑格尔主义的观点。
他以事物只能在相互关系中存在为论据来“证明”事物的不存在。
他认为事物无不处在相互关系之中,但他断言,事物这种关系正好证明了他们的不真实性,即他们是人的主观幻想(现象)。
他以同样的诡辩手法否定时空的客观性,否定事物运动的客观性及经验的对象不真实性。
这是一种典型的形而上学观点。
12.简述新黑格尔主义哲学家是如何继承和改造黑格尔哲学的?新黑格尔主义哲学家既继承了黑格尔主义的传统,又吸取了非理性主义等同时代其他西方哲学流派的一些观点,表现在⑴①他们与同一时期的大多数其它派别一样对传统形而上学采取了批判态度,但往往又不要求取消或超越传统形而上学所研究的关于世界的基础、本质、本原等所谓本体论问题,甚至并不讳言自已的哲学是一种与黑格尔哲学相似的唯心主义。
②他们大都同黑格尔一样把精神性的“绝对”当做万物之源,却又超越了黑格尔对“绝对”的泛理性主义解释,而把经验主义及现代非理性主义的某些思想成分融入其内,把黑格尔的绝对观念、绝对理性改造成了某种具有非理性和经验特征的精神性存在。
⑵其次,他们大都接受了黑格尔辨证法的一些概念,对旧的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特别是机械论和独断论的片面性有所批判;但又接受了同时代一些西方哲学家强调生活和行动在哲学中的决定意义的观点,以此重新解释黑格尔辨证法。
⑶他们既继承了黑格尔哲学体系中保守性最强的社会政治学说的基本精神,特别是黑格尔关于国家至上和民族至上的观点,但又企图将其与个人自由和民主权利的强调的理论调和起来。
13.新康德主义哲学家朗格为什么要求回到康德?为了建立正确的世界观,朗格主张最好是回到康德。
他认为当康德宣布不是人的概念适应事物、而是事物适应人的概念时,并非把概念(意识、感觉、思想)当做某种绝对原则和出发点,将一切事物均纳入其中,与其同一。
康德强调的是主客观的相互作用,其中主观的作用占主导地位,但主观并不能凭空派生出世界来,它必须受到客观的东西的作用。
客观的东西不是指超越人的认识范围的自在之物,而是相对于人的认识(主观)的存在,即经验的存在。
但这不是个人的经验,而是集体的经验。
康德强调客观的东西要受到主观的东西的制约,但这不是倡导主观任意性,而是使人的认识不越出认识本身所能及的范围。
“如果把这种认识运用于对自在之物即绝对独立于我们的认识而存在的事物的认识,那它就是超越的,或者说是虚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