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理论与方法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现代农业技术教育大纲

现代农业技术教育大纲

现代农业技术教育大纲一、概述现代农业技术教育大纲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能够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高素质的农业技术人才。

本大纲适用于农业类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

二、教育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现代农业技术发展趋势。

2. 能力目标: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农业技术推广应用能力。

3. 素质目标: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

三、教育内容1. 现代农业技术基本理论:现代农业概念、现代农业技术体系、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趋势等。

2. 现代农业技术基本知识:农作物栽培技术、植物保护技术、农业机械化技术、农业信息化技术、农产品加工与储藏技术等。

3. 现代农业技术基本技能:农作物种植、病虫害防治、农业机械操作、农业信息化应用等。

4. 现代农业技术实践:实习实践、创新实验、农业技术推广等。

5. 现代农业技术发展趋势: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产业链整合等。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 实践教学:采用实习实践、创新实验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3. 课程设计:结合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培养学生农业技术推广应用能力。

4. 考核评价:采用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五、课程设置1. 公共课程:思想政治、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

2. 专业基础课程: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农业微生物学、农业昆虫学、农业病理学等。

3. 专业核心课程:农作物栽培学、植物保护学、农业机械化技术、农业信息化技术、农产品加工与储藏等。

4. 实践教学环节:实习实践、创新实验、农业技术推广等。

5. 选修课程:现代农业企业管理、农业项目评估、农业法律法规、农业国际贸易等。

农业推广教学培训方法及经验总结3000字

农业推广教学培训方法及经验总结3000字

一、概述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农业的生产方式也在不断更新。

为了使广大农民朋友能够更好地掌握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农业推广教学培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总结农业推广教学培训的方法和经验,希望对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二、农业推广教学培训方法1. 实地教学在农业推广教学培训中,实地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

通过实地教学,农民能够直观地了解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学习到更多的实际操作技能。

在种植作物的培训中,可以带领农民到田间地头进行种植操作,让他们亲自体验和参与,从而更好地掌握作物种植的技术要领。

2. 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尤其适合农业推广培训。

通过开展讨论、问答、实验等形式,可以让学员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互动式教学也能够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

3. 制定教学大纲在农业推广教学培训中,制定教学大纲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教学大纲可以明确培训的目标和要求,帮助培训者更好地把握培训内容和培训重点,使培训过程更加有针对性和系统化。

4. 多媒体辅助教学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手段。

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利用图片、视瓶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向农民展示农业技术、农产品加工等知识,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5. 实践操作农业推广教学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使农民真正掌握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实际操作环节,使学员能够在实践中真正掌握农业生产技能,做到学以致用。

三、农业推广教学培训经验总结1. 针对性强在开展农业推广教学培训时,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特色和需要,制定针对性的培训方案。

要充分调研当地的农业生产状况和农民的需求,结合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培训更具实效性。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农业推广教学培训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培训效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十分关键的。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农业推广》形成性考核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农业推广》形成性考核

乡村农业推广目标体系一般不包括( )目标。

选择一项:A. 基本目标B. 一般目标C. 工作目标D. 经济目标反馈你的回答正确解析:乡村农业推广目标体系一般分成工作目标、基本目标、一般目标。

正确答案是:经济目标题目2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推广人员与农民在双方自愿、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签定技术承包合同,按合同规定推广技术。

这种推广方式是()。

选择一项:A. 项目推广方式B. 联产提成技术承包推广方式C. 技术承包责任制推广方式D. 群众性推广方式反馈你的回答正确解析:技术承包责任制推广方式是推广人员与农民在双方自愿、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签定技术承包合同,按合同规定推广技术。

正确答案是:技术承包责任制推广方式题目3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对推广对象评价的重要标准是( )。

选择一项:A. 采用率B. 生产率C. 推广效益率D.推广度反馈你的回答正确解析:是采用创新的推广对象数占总推广对象数的比。

正确答案是:采用率题目4不正确获得1.00分中的0.00分标记题目题干农业推广体系是( )。

选择一项:A. 各级农业推广机构的总体B. 农业推广机构设置、服务方式和人员的总称C. 农业推广机构的设置方式D. 农业推广机构设置、服务方式和人员管理制度的总体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解析:农业推广体系:指农业推广的各级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正确答案是:各级农业推广机构的总体题目5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我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是()型农业推广组织。

选择一项:A. 教育B. 行政C. 自助D. 项目反馈你的回答正确解析: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是农民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围绕农产品生产而自发形成的一种民间组织。

正确答案是:自助题目6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我国农业推广的第一个程序是()。

选择一项:A. 试验B. 项目选择C. 培训D. 示范反馈你的回答正确解析:在农业推广程序的七个步骤中,“试验、示范、推广”是农业推广程序中最基本的程序。

《农业推广学》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推广学》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推广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农业推广学英文名称:Agricultural Extension Science学时:54学分:2.5适用对象:农学类专业的四年级学生考核方式:考试,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先修课程:英语、植物学、生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等二、课程简介《农业推广学》是面向农学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

该课程主要包括农业推广的涵义,农业推广的发展史,农业推广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农业推广组织与人员管理,农业推广工作的评价等。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开展农业推广工作能力,能有效地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于农业生产,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The course is a compulsory subject for agronomy major . Such as below are introduced: the concept of agricultural extension , the history of agricultural extension ,the basic theory and methods of agricultural extension , the administration of organization and staff of agricultural extension , the evaluation of agricultural extension , and so on . The course is taught for the students to have the ability to expand agricultural extension work, and put major knowledge into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ffectively ,so as to promote agricultural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一)目的与要求1.理解和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内涵,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以及中国特色的农业推广概念的界定。

《农业推广学》教学大纲

《农业推广学》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1. 课程基本信息课程总学时:40学时其中讲课:40学时开课时间:*****适用专业:农学专业2. 课程教学目标1.熟悉和掌握农业推广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农业创新扩散原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原理、农民行为改变原理。

2.掌握农业推广的实践技能:包括农业推广教育与培训方法、农业推广的沟通方及农业推广信息与经营服务的方法、农业推广的组织与人员管理方法。

3.掌握农业推广方式与方法及农业推广的写作与演讲技能。

3. 课程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种始终穿插案例的讲解,目的是使同学们能够更加形象地掌握该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原理。

另外,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为了能够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践,该课还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进行学习,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4. 课程内容体系《农业推广学》包括农业推广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务等三大部分内容模块。

基本理论部分:需要掌握推广对象的行为改变、推广沟通、创新的采用与扩散。

基本方法部分:需要掌握个别指导、群体指导和大众传播等具体方法。

推广实务部分:需要掌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农村家政推广与社区发展、农业推广信息系统与信息服务、农业推广经营服务、农业推广组织、农业推广人员、农业推广项目计划与评价等。

1下划线代表超链接文字5. 课程学习目标、重难点第一章导论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农业推广发展的历史,科学地认识推广的涵义与功能,熟悉推广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学习重点:农业推广的涵义、功能与农业推广学研究。

学习难点:农业推广学的发展。

学习要点:●农业推广发展史●农业推广的主要模式●现代农业推广的含义与特征●农业推广的主要社会功能●农业推广学的产生与发展●农业推广学的理论体系第二章推广对象的行为改变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理解推广的基础理论-行为理论,并运用有关的概念与理论分析农业推广实践中常见的问题。

现代农业技术教育大纲

现代农业技术教育大纲

现代农业技术教育大纲一、引言本教育大纲旨在提供现代农业技术教育的框架和指导,以培养学生在农业领域中的技术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本大纲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为未来的农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教学目标本教育大纲的教学目标如下:1. 培养学生对现代农业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能够独立进行农业技术操作;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在农业领域中提出新的解决方案;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能够与他人共同解决农业问题。

三、教学内容本教育大纲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现代农业技术的概述:介绍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背景、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2. 农业生产管理技术:包括种植管理、养殖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3. 农业机械与自动化技术:介绍农业机械的种类和使用方法,以及自动化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4. 农产品加工与贮藏技术:介绍农产品的加工方法和贮藏技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延长保鲜期;5. 农业环境保护技术:介绍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采取措施保护农业生态环境;6. 农业信息技术:介绍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农业数据分析、农业物联网等。

四、教学方法本教育大纲倡导以下教学方法: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 项目驱动学习:通过以项目为导向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3. 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4. 实习与实训:通过实习和实训,使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农业技术的实践操作。

五、评估与考核本教育大纲的评估与考核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习成绩评估:包括平时作业、考试成绩等;2. 实践能力评估:通过实践操作的考核,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 项目评估:通过项目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4. 论文或报告评估:通过学生提交的论文或报告评估其对特定农业技术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农业技能培训教学大纲模板

农业技能培训教学大纲模板

一、培训背景与目标1. 培训背景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对农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教学大纲。

2. 培训目标(1)提高参训人员对现代农业发展理念的认识。

(2)掌握农业生产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的应用。

(3)提升参训人员的农业经营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4)培养一支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业技能人才队伍。

二、培训对象本培训面向广大农民、农业企业职工、农业技术人员及农业院校学生。

三、培训内容1. 基础知识(1)农业政策法规(2)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3)农业科技发展动态(4)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2. 农业生产技术(1)粮食作物栽培技术(2)经济作物栽培技术(3)设施农业技术(4)畜牧业养殖技术(5)水产养殖技术(6)农产品加工技术3. 农业经营管理(1)农业市场分析(2)农业品牌建设(3)农业营销策略(4)农业企业财务管理4. 农业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1)农业生态环境保护(2)农业资源合理利用(3)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5. 农业信息化技术(1)农业物联网技术(2)农业大数据应用(3)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四、培训方法1. 讲座式教学邀请农业专家、教授等授课,系统讲解农业相关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农业产业发展、经营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参训人员的实践能力。

3. 实地考察组织参训人员到农业企业、合作社、示范园区等地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4. 互动交流开展小组讨论、座谈等活动,促进参训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5. 实践操作组织参训人员参与农业生产实践,提高农业技能水平。

五、培训考核1. 考核方式(1)理论知识考核(2)实践操作考核(3)案例分析考核2. 考核标准(1)理论知识掌握程度(2)实践操作技能水平(3)案例分析能力六、培训时间与地点1. 培训时间根据培训内容和参训人员实际情况,确定培训周期。

《现代农业发展与实践案例》 教学大纲

《现代农业发展与实践案例》 教学大纲

《现代农业发展与实践案例》教学大纲在现代社会中,农业发展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农业也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概念,并结合实践案例进行全面评估。

一、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概念现代农业发展不仅仅包括传统的种植和养殖,还包括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我们要全面了解现代农业的基本概念,包括但不限于农业科技、粮食安全、农村经济、生态环境和乡村振兴等内容。

1. 农业科技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包括但不限于种子改良、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水利设施、农机具和信息技术等方面。

通过科技创新,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 粮食安全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引起关注。

现代农业发展要解决好粮食生产、储存、加工和流通等方面的问题,保障人民的口粮安全。

3. 农村经济农业是农村的基础产业,要实现农村振兴,就需要发展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发展可以带动农村产业的多元化,促进农村经济的稳步增长。

4. 生态环境现代农业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要推动绿色农业发展,保护耕地、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促进农业生态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相结合。

5. 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是决定我国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

现代农业发展要服务于乡村振兴,促进新型城镇化和农民增收。

二、现代农业发展实践案例分析现代农业发展实践案例是我们深入了解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全面评估现代农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了解具体的政策、科技和产业实践情况。

1. 李家村的精准扶贫李家村位于偏远山区,过去因交通闭塞、资源匮乏,导致贫困严重。

通过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和发展现代农业,李家村实现了脱贫致富,形成了山地特色农业产业,为乡村振兴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案例。

2. 河北省“三变”试点河北省在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探索实施了“三变”试点,即土地确权、流转和整理。

农业经济学教学大纲

农业经济学教学大纲

农业经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农业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农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经济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学科。

它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农业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农业经济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使学生了解农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掌握农业生产要素、农业生产结构、农产品市场、农业政策等方面的知识。

2、培养学生运用农业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农业经济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农业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课程内容(一)农业与农业经济学1、农业的概念、特点和地位2、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二)农业生产要素1、土地土地的特性和功能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2、劳动力农业劳动力的特点和作用农业劳动力的转移3、资本农业资本的来源和投向农业投资的效益分析4、技术农业技术进步的内涵和作用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三)农业生产结构1、农业生产结构的概念和特点2、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影响农业生产结构的因素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原则和方向(四)农产品市场1、农产品需求农产品需求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农产品需求弹性2、农产品供给农产品供给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农产品供给弹性3、农产品市场均衡农产品市场均衡的形成和变动农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五)农业产业化经营1、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和特征2、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3、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利益分配机制(六)农业可持续发展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模式3、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措施(七)农业政策1、农业政策的类型和作用2、农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3、我国农业政策的演变和现状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讲解、演示、案例分析等方式,系统传授农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农业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农业推广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推广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推广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农业推广》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管理类各专业开设的一门课程。

它是研究农业创新活动扩散、采纳规律及其方法的一门科学,是伴随农业推广活动的产生、演化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是一门边缘性、交叉性、应用性学科,重点突出的是它的应用性。

本课程旨在培养能从事农村基层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能承担基层农村生产、村务活动及相关行政管理工作。

同时,紧密联系农业生产活动,推动农业的科技化进程。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和多种媒体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正确地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加深对我国农业推广理论和实践的理解,改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提高基层实际管理工作水平和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农业推广》是一门建立在心理学、行为学、经济学、营销学、传播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基础之上的独立的应用科学。

三、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1.《农业推广》是一门研究范围很广泛的应用性学科,课程教学时,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采用多种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要求。

3.安排形成性考核,关注教学过程的监控、评价和反馈。

四、教学方法与形式的建议1.按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学习方式,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多种形式的辅导为次。

2.文字教材是教学的根本依据,内容详尽,结构完整,体例合理,是学生必备和必读的文本。

3.音像教材是形象、生动地展现课程内容的辅助教材,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4.网上答疑、直播课堂、课程论坛、电话、信件、面授辅导、文字辅助教材等多种教学形式,可以提供及时、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5.鼓励学生创造性思考,可以采用小组讨论、互助学习、案例分析、社会调查等形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八章农业推广培训与咨询【55页】

第八章农业推广培训与咨询【55页】
4种方法各有利弊,在实际推广培训中,常采用综合培训需求分析方法进行需求分析。主要步骤如下: ①收集和查阅有关间接资料。②确定培训对象的范围。③培训对象的岗位责任陈述。④主要任务分解。
⑤ 现已具备的相关知识与技能。
⑥ 确定一级培训间距,即一般农民 与标准水平相比的差 距。
⑦ 确定二级培训间距,即农民技术员与标 准水平相比的差距。
1. 时代性 2.显效性 3.针对性 4.季节性 5.灵活性
(三)农业推广培训的类型
1 按组织主体分类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两种形式。2 按时间长短分类长期班(半年以上)中期班(半个月至半年)短期班(半个月以下)。
3.按培训层次分类学历培训非学历培训4.按培训场所分类 现场指导 授课讲座科技咨询 远程教育5.按培训内容分类实用技术 林业绿化美化 旅游经济和管理 农业经济管理 财政金融 国际贸易政策法律 村镇建设 企业管理农村生活 文化扫盲等
2.能力研究方法
⑤专家组列出每一种能力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井进行优先序排列。⑥教师与领导一起,列出一般职员现在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⑦找出培训间距。 ⑧制定具体的培训实施计划。
3.任务分析方法
任务分析方法是指从一个人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人手来发现问题和培训需求的一种方法。任务分析的步骤包括: ①工作分析 ②任务分析 ③间距分析
第二节 农业推广培训的方式
一 农业推广培训的基本方式 二 农业推广培训的新型模式三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模式四 农民创业培植培训模式五 骨干企业带动培训模式
一、农业推广培训的基本方式
专题培训班 现场会 经验交流会 巡回指导 科技下乡 农业科技展览 农业科技示范园 科技蹲点
4.工作表现分析方法
是从对工作表现的分析人手来找出培训间距及培训需求的一种方法。样本不要太大,一般不超过5~8人。工作表现分析的步骤为: ①找出不同层次工作岗位之间的联系。 ②分析工作过程。 ③找出工作过程的每一步骤之间的联系。

《农业推广学》课程标准

《农业推广学》课程标准

《农业推广学》课程标准一、课程代码二、适用专业农业技术类专业(包括现代农艺、种子生产与经营、设施农业技术、中草药栽培技术、植物保护、生物技术及应用等专业方向)三、课程性质《农业推广学》是一门研究农业推广过程中推广对象行为改变的影响因素与变化规律,探讨诱导推广对象自觉自愿地改变行为并接受和采用农业创新的原理与方法的科学。

它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边缘性学科,其综合性亦很强,与农业技术科学、社会科学、行为科学、经济科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课程是农业技术类专业的职业核心课程。

学习农业推广学理论,认识农业推广规律,科学地掌握农业推广方法和技能,有助于农业创新成果有效推广应用。

结合国家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发展战略,可以培养现代农业推广新思维,树立全新的农业推广服务观念,实现农业生产持续的高产、优质和高效,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主要有植物生长与环境、作物遗传育种、作物生产技术、植物保护技术、试验统计方法等专业课及应用写作、传播与沟通、社交礼仪等公共基础课。

四、课程学分与时数分配表1课程学分与时数分配表五、课程设计思路《农业推广学》课程本着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设计思想来设计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即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定位,在遵循课程内容逻辑体系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学习条件以及学生的认知过程等各方面因素来构建课程内容体系和组织教学活动。

《农业推广学》课程选取农业推广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务三部分课程资源,将实际案例和实践活动纳入课程内容之中,以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为目标来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利用主讲教师承担研究课题之便,将与本课程有关的新知识、新方法、新理论等不断补充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并将启发式、互动式、参与式和研究型学习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构建支持学生学习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为了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农业推广学》课程的内涵,除了教学大纲等传统的教学文件外,本课程还采用了案例分析、实践指导、课程导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利用实践指导书、模拟试题、辅导资料等多种课程资源,构建多渠道、多样化的学习资源的思想来设计课程资源。

农业推广学教学大纲

农业推广学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总体安排一、课程目标农业推广学是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内容主要包括农业推广理论与农业推广技能。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的目标:1、掌握农业推广理论及其在农村发展中的运用;2、掌握农业推广方法和要领;3、掌握农业推广教育方法与技能;4、掌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研究和管理技能。

5、锻炼、培养和提高从事农业推广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二、教材选用1、教学主用教材:《农业推广学》(第二版),由高启杰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参考教材:1)王慧军(2002):《农业推广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高启杰(2008):农业推广学案例,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3)高启杰(1997):现代农业推广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4)汤锦如(1999):农业推广学,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5)许无惧等(1997):农业推广学,经济科学出版社3、参考资料:1)许无惧等(1989):农业推广学,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2)郝建平(1997):农业推广技能,经济科学出版社3)H.阿尔布列希特等(1992):农业推广----基本概念与方法4)参考文献:1995-2008农业推广研究文献5)教学参考课件:欧美国家农业推广三、课时安排1、总学时安排:共56学时,其中讲课40学时,实验16学时,教学实习3天。

(注:原教材中第三章不列在本课的教学内容之中)2、实验课和教学实习安排1)实验课:实验一:农业科技进步率与成果转化率计算实验二:农民短期培训教学计划和教案设计实验三:农业推广试验与成果示范设计实验四:农业推广试验示范结果分析实验五:农业推广演讲计划和准备实验六:农业推广工作效益的计算与分析2)教学实习实习一:农业推广工作参观,0.5天;实习二:参观农业推广成果示范,0.5天;实习三:农业推广演讲,2天;第二部分大纲分章第一章导论学时分配:2学时,课堂讲授重点:农业推广的基本概念农业推广学科的性质、研究对象、内容及相关学科的关系、学习与研究农业推广学的目的、意义与方法学习要点◆农业推广发展的历史与趋势◆农业推广的主要模式◆现代农业推广的含义与特征◆农业推广的主要社会功能◆农业推广学的发展过程◆农业推广学的理论体系第一节农业推广发展的历史与模式一、农业推广发展的历史与趋势二、当代世界农业推广的主要模式第二节现代农业推广的含义与功能一、现代农业推广的含义与特征二、农业推广的主要社会功能第三节农业推广学研究进展一、农业推广学的发展过程二、农业推广学的理论体系第二章农业推广对象的行为改变学时分配:4学时,课堂讲授重点:行为产生理论,行为改变理论,行为改变原理在农业推广中的应用学习要点:◆行为及其产生的机理◆需要理论和期望理论◆我国农民行为特征◆农民行为改变的过程◆农民行为改变的动力与阻力◆农民行为改变的策略◆农民行为改变的方法第一节行为产生理论内容:行为的概念和行为产生模式,行为产生的主要理论第二节行为改变理论内容:行为改变的主要理论,农民行为改变规律第三节行为改变原理在农业推广中的应用内容:按农民需要进行推广,正确使用期望激励调动农民积极性第三章农业推广沟通学时分配:4学时课堂讲授重点:农业推广沟通的概念和分类,农业推广沟通的要素、程序和特点,农业推广沟通网络及沟通的障碍,农业推广沟通的一般准则与技巧学习要点:◆沟通的含义与分类◆沟通的过程及要素◆农业推广沟通的模型与网络◆提高农业推广沟通效率的要领及技巧第一节农业推广沟通的概念和分类内容:农业推广沟通的概念、重要性和分类第二节农业推广沟通的要素、程序和特点内容:农业推广沟通的要素、程序和特点第三节农业推广沟通网络及沟通的障碍内容:农业推广沟通网络、障碍及影响农业推广沟通的因素第四节农业推广沟通的一般准则、基本要领和技巧内容:农业推广沟通的一般准则、基本要领和技巧第四章农业创新扩散原理学时分配:4学时,课堂讲授4重点:农业创新、扩散的基本概念、创新的特性,创新扩散曲经、创新采用老分类及分布规律,影响农业创新与扩散的因素。

农业技术推广知识教学大纲

农业技术推广知识教学大纲

《农业技术推广知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1.课程的性质:《农业技术推广知识》是讲述农业企业在经营农产品、农业技术和农业生产资料商品的过程中应遵循的规律和方法的应用学科。

2.课程的目的和任务:系统学习农业市场的基本理论知识,树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市场营销理念,提高学生进行农产品市场调研、开发和市场化运作的能力。

3.适应专业:本大纲适用于农学类专业的《农业技术推广知识》课程教学。

4.学时分配:本课程计划开设90学时,理论学时30学时,实验学时60学时。

5.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主要采用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部分使用投影仪与多媒体教室。

6.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平时考察与结业考试相结合的考核办法,平时考察包括作业、实习报告、专题调查、上课记录等内容,考试总评(100%)=考试成绩(80%)+考察成绩(20%)。

7.课外自学要求: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预习和巩固所学内容,积极利用报刊杂志扩展视野,熟悉农业市场经营的法规、新措施和新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和能力培养要求1.通过本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达到以下要求:第一章绪论了解:农业市场学的产生与发展、基本内容、研究方法;市场含义、特征、职能和机制。

领会:鲜活的营销实践催生新的营销观念和理论。

掌握:市场营销观念和营销组合策略的的演变过程,以及农业市场的特点和政府调控市场的手段;熟练掌握市场营销观念的三大支柱。

理解:政府对农业市场调控的必要性。

第二章农业市场分析了解: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及影响因素,应对农业市场营销环境的策略领会:农业市场营销环境分析的意义掌握:农产品需求和供给的特点、影响因素和与价格的关系及蛛网理论;消费结构变动的规律性,第三章农业市场调研了解:市场调研的类型、方法和步骤领会:农业市场调研的意义掌握:市场预测原理,预测和决策的常用方法理解:确定性决策与非确定性决策的区别。

第四章目标市场营销策略了解:市场细分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历史。

农作物种植技术教学大纲

农作物种植技术教学大纲

农作物种植技术教学大纲农作物种植技术教学大纲农作物种植技术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培养专业人才,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农作物种植技术教学大纲势在必行。

一、教学目标农作物种植技术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农作物种植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了解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掌握科学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技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二、教学内容1. 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了解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发育阶段,掌握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和需求,包括光照、温度、水分、养分等因素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2. 农作物的选种和育种掌握农作物的选种原则和方法,了解现代育种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对农作物品种改良的意识和能力。

3. 土壤与施肥技术了解土壤的性质和分类,掌握土壤肥力的评价和改良方法,学习科学施肥的原则和技术,合理利用有机肥料和化肥。

4. 农作物的栽培技术学习农作物的播种、育苗、定植、疏花、修剪等栽培技术,掌握科学的密植、间作、轮作等栽培模式,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5. 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了解常见的农作物病虫害,学习病虫害的防治原则和方法,掌握农药的正确使用和安全防护知识,提高防治效果。

6. 农作物的收获和后期处理学习农作物的收获时机和方法,了解农作物的贮藏和加工技术,掌握农产品的质量检测和包装技术,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三、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解、示范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向学生传授农作物种植技术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种植观念。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参与农作物的实地观察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让他们亲身体验种植技术的实际效果。

3. 实验研究引导学生参与农作物种植技术的实验研究,培养学生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推动农作物种植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考试通过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农作物种植技术的掌握程度,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农业推广学》教学大纲 Microsoft Word 文档 (16)

《农业推广学》教学大纲 Microsoft Word 文档 (16)

《农业推广学》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1、学习农业推广的基本原理,认识、掌握农业推广的本质和规律,主要是农民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改变规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规律。

2、掌握农业推广的程序和方法,了解农业推广体系的变革趋势。

3、提高农业院校学生的推广素质与技能。

4、了解农业推广工作的评价方法与研究方法。

三、学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 (4学时)第一节农业推广活动的产生与演化1、中国古代的农业推广活动2、清末至明初时期中国的农业推广活动3、新中国农业推广事业的发展4、欧、美的农业推广活动第二节农业推广的基本概念1、农业推广的涵义2、与农业推广有关的几个概念第三节农业推广学科的性质、研究对象、内容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农业推广学的性质2、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3、农业推广学的内容4、农业推广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第四节学习与研究农业推广的目的、意义和方法1、学习与研究农业推广的目的、意义2、农业推广学的研究方法习题要点:(1)农业推广的基本内涵(2)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本章重点、难点:农业推广学科的性质、研究对象、内容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农业推广活动的产生与演化,理解农业推广的基本概念,掌握农业推广学科的性质、研究对象、内容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二章农业创新扩散原理(4学时)第一节农业创新的采用1、创新的概念和特性2、农民对农业创新的采用过程3、创新采用者分类4、信息来源对创新采用者的影响5、采用过程中推广方法的选择第二节农业创新扩散1、农业创新的扩散方式2、农业创新的扩散过程3、S扩散理论及其应用4、影响农业创新采用与扩散的因素习题要点:(1)创新和农业创新的基本概念。

(2)农业创新的扩散。

(3)影响农业创新扩散的因素。

本章重点、难点:创新采用者的分类及其分布规律、农业创新的扩散方式、过程和影响因素。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创新的概念和特性,理解农民对创新的采用过程,掌握创新采用者的分类及其分布规律、农业创新的扩散方式、过程和影响因素。

农业推广学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推广学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推广学课程教学大纲(Agricultural Extension Science )课程编号:081084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农学、畜牧、兽医、园艺、植物保护、农学(农业信息技术)先修课程:无后续课程:无总学分:3.0教学目的与要求: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开展农业推广工作能力,能有效地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农业科技,应用于农业生产,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要求学生掌握农业推广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从事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一些技能与技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选用《农业推广学》(汤锦如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为教材。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第一章绪论(2.0学时)第一节农业推广的涵义、性质和作用一、农业推广的涵义及其演变二、农业推广基本概念的界定三、农业推广的性质四、农业推广的作用和目的第二节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一、农业推广学的定义二、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三、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内容四、农业推广学的研究方法本章重点:农业推广的涵义、农业推广基本概念界定、农业推广的性质、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

本章难点:农业推广的基本概念界定、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章农业推广框架模型与沟通(3.0学时)第一节农业推广框架模型一、农业推广框架模型的涵义二、框架中两个系统的特征三、推广服务工作效率的决定因素第二节农业推广沟通一、农业推广沟通的概念和分类二、农业推广沟通要素、程序和特点三、农业推广沟通的障碍和影响沟通的因素四、提高有效沟通的措施五、农业推广沟通的基本要领和技巧本章重点:农业推广框架模型,农业推广沟通要素、程序和特点,提高有效沟通措施。

本章难点:农业推广沟通的基本要领和技巧。

第三章推广对象的行为改变(4.0学时)第一节行为产生和改变规律一、行为产生二、行为改变三、行为改变的规律第二节农民个人行为的改变一、农民个人行为改变的动力与阻力二、个人行为改变的经历时期三、影响农民个人行为的因素四、改变农民个人行为的基本策略五、影响农民行为的方法本章重点:推广对象行为改变的规律,个人行为改变的动力和阻力及其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推广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农业推广理论与方法
课程编号:G002601 开课学期: 第1/2学期
学时数、学分数:32学时、2 学分适用专业:农业推广硕士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农业科技推广是指推广人员在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再生产过程中,通过试验、示范干预、交流等手段,把新的科学、新的技术、新的技能、新的信息,传播、传授、传递给农业产品生产、经营、管理、消费者,促使其改变态度和行为,以改善农产品生产条件、经营水平、消费情况,是一种不断发展的社会性教育和不断沟通的过程或活动。

学习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技能并能应用于生产实践,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

因此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以利于学生构建完善的农业推广知识结构体系。

农业推广理论与方法是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的公共课,在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培养中处于重要地位,是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的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完善知识结构起良好作用。

二、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4学时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农业科技推广的基本概念,如何做好科技推广工作。

重点:农业科技推广的概念,农业科技推广的任务。

师生互动交流农业科技推广的体会。

第二章农业推广的基本理论 8学时
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创新传播理论
(一)创新基本概念
(二)创新的采用
(三)创新传播的基本规律
(四)影响农业创新传播的因素
第二节农业推广的行为学理论
(一)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二)行为的产生
(三)农产品的社会需求
第三节农业推广工作系统的环境
(一)政治因素:土地政策、市场政策、科技教育政策、推广政策
(二)经济因素:经济效益与投入
(三)社会文化因素
(四)农业区域因素(产业集群)
案例:市场调查
重点: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理论。

难点:多数教材中从农业生产者的需求提出从业推广的行为,课程组认为应该从全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来决定农业推广行为,在此提出不同观点:农产品的社会需求决定了农业科技的需求,农业科技的推广应该根据市场来决定。

农业科技推广应该满足全社会人们的需求而不是农业生产者的需要。

农业推广的对象不只是一产,应该包括二产、三产,甚至政府官员。

不应该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来分析农业生产者的需求,而应该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开展社会调查、市场调查,指导农业科技推广或农业生产。

第三章农业推广的程序与基本原则4学时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明确农业推广行动指南与程序
第一节农业科技成果的特点
第二节农业推广的基本程序
(一)项目选择
(二)试验
(三)示范
(四)培训
(五)服务
(六)推广
(七)评价
第三节农业推广的基本原则
(一)贯彻国家农业发展方针和农业发展规划
(二)因地制宜
(三)兼顾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四)开发生产者智力
(五)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六)配套服务
科技项目招标案例:区域特色药材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重点:农业推广项目的选择
难点:选好农业推广项目。

第四章农业推广的方式与方法4学时
基本要求:掌握农业推广的方式方法,用最少的人、财、物消耗,取得尽可能大的推广效益,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第一节农业推广的方式
(一)按项目实施(政府推广的主要方式)
(二)技术承包
(三)合作开发
(四)社会化立体推广
(五)其它推广方式
第二节农业推广方法
(一)按指导方式分
(二)按工作方式分
(三)按推广的内容集成分
(四)按推广技术的传播媒介分
案例如何利用传播学理论指导农业技术推广
案例科技项目中期检查案例
重点: 农业科技推广的方法
难点:选择恰当的推广方式与方法
第五章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理论应用(案例分析)8学时
案例1 铁皮石斛研究与推广应用(产学研结合案例)
案例2 山地果树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科技项目验收与鉴定案例)
第六章农业推广政策导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为例)4学时
三农业推广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进度与时数分配表
五、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课程考核方式为考查。

课程教学结束后组织期末考试。

评定学生课程总成绩时,要同时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作业情况、实验情况等因素,使综合成绩能充分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最终课程成绩包括课外作业与平时测验,实验教学30%、期末考试70%评定.
六、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林业科技推广学.李贤忠,苏淑钗主编.云南科技出版社,2005.10
2.药用植物遗传改良与育种案例.斯金平,何伯伟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