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专业项目化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高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高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专业已经成为高校中备受青睐的专业之一。
随着社会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实际能力的需求越来越高,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也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从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案等方面展开高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探讨。
一、现状分析目前,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实践环节较少。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较少,学生往往只有在实习或者毕业设计的时候才真正接触到真实的工程项目。
这导致学生在校期间只是学习理论知识,对于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缺乏应对能力。
2. 实践内容单一。
在进行实践教学的时候,很多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的“代码敲打”方式,让学生完成一些简单的小项目。
这种实践的内容单一,很难满足学生对于实际工作技能的需求。
3. 实践教学与行业需求脱节。
由于实践教学内容较为陈旧,很难适应当下科技行业的迅速发展,因此很多学生毕业后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重新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这也造成了学校教育与行业需求的脱节。
以上种种问题都表明了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亟待改革升级。
二、解决方案高校需要对实践教学的内容进行优化。
不再满足于简单的代码编写,而是要让学生从项目规划、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上线等全流程参与,让学生对整个项目的开发过程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2. 加强与行业的对接。
高校应该和企业、行业合作,及时了解行业的需求,将实践教学的内容与行业需求相结合,引入一些前沿技术和项目,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未来的工作。
3. 建立多元化的实践教学环境。
学校可以建立一些实验室、项目工作室等多个实践教学环境,给予学生更多样的学习机会,同时也可以提供更多的实践教学资源。
4. 引入实习制度。
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建立长期的实习制度,将实习作为学生的一部分学分课程,并且学校可以在实习期间对学生进行跟踪指导,确保他们在实习中得到有效的专业能力提升。
以上方案是针对高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一些解决方案,要真正有效解决问题还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
项目化教学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理 论与 实践相 结合 。只有 掌握 了正确 的理 论 ,才能 对 复 杂 、具体 的案例 作 出正确判 断 ;只有对 案例 进行 分 析思
谭耗 屯
E ({ 轾 ( M K S 鞋 W :} } { j 巍 l 酲 :j
种 教 学 方 法 不 可 能 达 到 教 学 目 的 ,还 应 与 其 他 教 学 法 如 讲 授 教 学 、实 践 教 学 、情 境 教 学 和 模 拟 教 学 相 配 合 。 教
师 应根 据教 学 内容 合理 选取 最 恰 当 的方 法或 将其 组 合 ,
际 .可 取 性 不 强 。
的计 算机 教学 过程 当 中 ,计 算机 基础 课程 并 没有 与学生
的 专 业 方 向 相 对 应 ,计 算 机 应 用 能 力 也 没 有 容 纳 到 相 应
2案 例 针 对 性 不 强 ,需 要 教 师 花 大 量 的 时 间 和 精 力 . 对 案 例 进 行 理 解 、分 析 、分 解 、整 合 , 导 致 教 师 在 运 用 过 程 中有 点 得 不 偿 失 ,干 脆 放 弃 ,从 而 失 去 了 一 种 良好
的课 程体 系 中 ,由此看 来 ,传 统 教学 对学 生能 力 的整 体
培 养 、拓 展 及 职 业 素 养 的 塑 造 方 面 都 略 显 不 足 ,学 生 在
学 习的时候 也会 感 到迷 茫 ,并 且 缺少 学习 兴趣 。而计 算 机 技 术 教 学 与 项 目化 教 学 方 法 相结 合 ,可 弥 补 上 述 不 足 .从 而提高 学生 的学 习效率 ,增 强他 们计 算机应 用 能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6 ・ 2
Co p t r Er o 1 2 0 m u e a N . 01 1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 化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陆 黎
( 健雄 职 业技 术学 院 ,江苏 太仓 2 5 1) 14 1
摘 要 :针 对 大 学 计 算 机 应 用基 础 教 育 面 临 的挑 战 , 足 高 职 院 校 的 教 学 实 际 , 立 改革 教 学 内容 和 模 式 , 取 新 的 考 核 方 采
2 教 改探 索
本文 根据全 国各高职 院校 汁算机 应用基础 课程 的教 改经
验, 并结合 我院 的实 际情况 , 对计算 机应用 基础 课程 的教 改进 行了探索 。
21 更 新 教 学 内容续发 展 的终 身学 习能 力打下坚 实
fun ains f c l g c mp tr p lc t n s x lrd n p a t e , a d h ta hn rf r o dt o o ol e o ue a p iai i e po e a d rci d n te e c ig eo m e e t s v lae Th ta h n e o c f c i e au td e ecig
础教 育面临 的新挑战 , 根据 高职院校教 学实 际 , 革教学 内容 改 对大学 汁算机应用 基础 课程的综合改革势在必行 , 包括探
更新教 学 内容 , 转变 教学 方法 , 调过 程考 强 和模 式 , 采取 了新 的考核评估 方法 , 大学 计算机应 用基础教 索人 才培 养 目标 、 对 核, 系统地 探索并建立一套科学 的计算 机应 用基础课程教学体 学 改革进行 了探索和实践 , 取得 了良好的效果 。 系 。从而使教 学水平跃 上一个新 台阶 。
高职计算机专业实践性课程体系的改革研究
高职计算机专业实践性课程体系的改革研究[摘要]计算机和网络应用的普及导致大量it应用维护型人才的社会需求,需要大力发展计算机高职教育,而当前市场上存在着该类人才质量数量严重不足与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低的矛盾。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计算机专业实践性课程体系的改革方法,并进行了详细阐述。
实践证明了此方法能有效解决此矛盾。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专业实践性课程体系顶岗实习工学结合计算机和网络等it技术已经应用到当代社会各个领域,并导致大量的it应用维护型人才的社会需求,而现在的该类人才质量和数量都严重不足,因此增强高职计算机专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要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国内关于如何更好地培养高职计算机专业it应用维护型人才的研究成果很多,但实习就业中显现的人才短缺问题还是很普遍,需要不断的探索研究,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法。
应用基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结合高职计算机专业实践性课程体系的改革,即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性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根据it应用维护型人才市场具体需求,定期针对性调整,能比较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实现实习到就业的零过渡。
下面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实践性课程体系改革为例,阐述这个改革方法及其效果。
一、it应用维护型人才需求的市场调查在以商业经贸为经济主体的浙江省,很多针对it应用维护型人才需求的调查表明,目前各类信息管理的经贸企业、各种电脑城和数码港、电子商务企业和应用软件开发企业等,对实践型it岗位的人才需求量巨大,这些岗位主要是it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系统维护与管理、软件开发及测试、网页设计、美工、it技术支持等。
高职计算机专业项目化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第 一 步 ; 目场 景 描 述 。 细 描 述 项 目 项 详 场 景 , 项 目完 成 的 工 作 场 景 转 化 为 学 习 将
述 、 境描述 。 环
二 是 实 施 课 程 项 目 化 教 学 , 学 生 场 景 , 括 场 景 中 出 现 的 问题 描 述 、 象描 以 包 现 第 二 步 : 景 分 析 。 场 景 的 描 述 进 行 场 对
教 育 的 人 才 培养 质 量 与社 会需 求 之 间 的 矛 色 , 向学 生 布 置 、 达 任 务 ; 观 上 作 为项 分 析 , 要 使 用 头 脑 风暴 法 , 出完 成 项 目 下 微 主 找 盾 已 成 为 人 们 关 注 的 重 点 , 生 这 一 矛 盾 目参 与 者 , 助 学 生 完成 项 目 。 生 是项 目 产 协 学 可 能 出现 的 问 题 和 现 象 的 各 种 原 因 , 后 然
Q :
Sci ence an Te d chn ogy n ol I nov i Her d at on al
创 新 教 育
高职 计 算 机 专 业 项 目化 课 程 改 革 的研 究 与 实践 ①
段 秀 丽 ( 龙 江林 业职 业技 术学 院信 息工 程 系 黑
黑 龙江 牡丹 江
17技术 的迅猛 发展 , 随 各行 各业 对具 有创新 能 力. 高素质 的应 用型计算 机专 业人 才需求量 日益增 加 。 高职院校 计算机 专业 教 育 培 养 的是 面 向 第 一 线 的 实 际 应 用 型人 才 。 因此 , 程 项 目化 教 学 改 革 是 高 职 计 算 机 专 业 教 学改 革 的 必 由之 路 。 文 从 课 程 项 目化 设 课 本 计 的理念 , .及 特征 . 原1 1 j 课程 项 目化 改革 实践 的过程及 课程 嚼 目化 改革 中 出现 的 问题 与对 策等方 面对 高职计算 机专业 项 目化课程 改革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项目化改革与实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计算机 的组装 Wi n d o w s X P的使用 网页浏览 、 网上搜索 与资源下载 收发 电子邮件 Wo r d文档基本操 作—— “ 电子邮件的使用”
Wo r d 文档格式设置——诗词“ 岳飞——满 江红 ” 的 排版
或 图片、 查看历史记 录等) 、 进行 网上搜索 和网上资源下载 、 收发 电子 邮件等 。以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 中, 可 以通过网络获取 自己所 需 要 的相关资料 . 培养学生的 自主学 习能力 2 . 1 - 3 w ( 】 r d应用基础部分 根据课程 目标 的要 求我们分别设置 了五个小项 目和两个综合项 目( 具体项 目 见上表 ) , 把所 有知识点重新序化 , 并分布在各具体项 目 及任务 中 学生通 过完成 前面的小项 目. 学会 wo r d中的各种单项 技 能( 例如基本操作 、 格式设 置 、 表格编排 、 图文混排等 ) , 然后把这些单 项技能配合起来 . 完成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综合项 目的文档排版 . 例 如 宣传小报的艺术排版、 毕业论文 的排版等。 在完成综合项 目时 , 学生按 照老师对综合实训项 目的要求 . 通过 网络或 书籍 收集相关资料 . 自主 设计 、 自主寻找素材、 自主制作完成 , 通过完成综合项 目 学 生能把这些 单项技能配合起来 . 加 强了对综合技能 、 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的 培养 。 同时在教学 的过程 中. 有很多学生通 过运用学到 的技能 。 在一些 节日 期间 . 主动 的给老 师和同学以及亲友制作 贺卡等 . 无形 中培养 了 学生的情感 素养 2 . 1 . 4 E x c e l 应用基础部分 在E x c e l 应 用基 础部分 . 我们用一个“ 学生成绩表” 综合项 目贯穿 整个 课程 教学 内容 的始 终 . 从开始 的“ 制作 表格—— 添加 内容— —利 用公 式与函数进行运算——数 据排序与筛选——分类 汇总—— 页面 设置与打印” 等一系列 内容下来 , 逐步完善“ 学生成绩 表” 的功能 。 后面 再让学生分组进行社会调研 . 完成一个 “ 员工工资表” 的项 目制作。在 这个项 目的实施过程中 . 提高了学生与人沟通交流能力和与人合作的 能力 。
高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实践探索
高等职业院校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工作正在如 路由、交换等设备的使用管理以及网络操作系统 记录在教案中, 最多在重难知识点处加以注释, 写 火如荼地进行中, 面对众多的课程, 以及不同的专 的使用等内容。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 的 学生 明教学设计的过程和解决重难 的方式方法 。但 业学生 , 如何从课程的特点、 学生的需求人手 , 进 在学习这门课程时 , 其使用的校本则是在相应 的 是 ,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 , 对教师教案的要求 行有效的课程改革, 是每—位高职教师需要重点 理论与实践内容之前加入了综合布线等工程方面 也发生了变化。教师的教案 由知识点型的教案逐 这样 , 虽然 同是一个系部的学生 , 学习的 步变为程序案例型的教案。所谓工程案例型的教 考虑的问题。 机 网络》 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的内容, 通信专业 、 计算机专业等理工类专业的一门专业 同是一门 专业基础必修课,但是 因具体的专业方 案主要是指教师 的教案要体现 出工程化的思路, 基础必修课。 无论对哪个专业而言, 门 这 课程在整 向不同而使用了不同的校本 ,这就不但可以依据 每部分知识点不再是单纯的理论讲解,而是加入 个课程体系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通信专 专业梅 培养不 同 职业能力的学生 , 而且也更能 了 目 的教学内容和形式 , 项 化 所以在教案的书写 业为例 , 它不仅是前期《 计算机基础》 课程在 网络 深 入地了解 自己的专业 过程中, 要体现出如何进行了项 目化的 设计 , 不仅 方面的延伸,同时也是后续专业课 《 通信网络组 特色与职业岗位定位。 要为该部分的知识点设计项 目背景,还要为知识 2 建》 《 、通信设备运行与维护》 的铺垫 , 若能使得学 理论基础上的项 点进行案例剖析 , 设计学生用于本次课程学习的 生在该课程的学习中对网络知识有—个深 入的理 目教 学 项目 化实训单 , 出完成该部分任务所需讲授 的 指 俗话说“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 只有不会教的老 知识点以及学生 自 我寻求解决方案的预期结果等 解和关键技能的灵活掌握,对于其毕业后从事相 关类型的工作必然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然而该 师” 其实这句话的含义 。 是指对于不同的学生对象, 等的诸多内容。 整个—个过程完成后, 可以说教师 课程从内容上看有—个重要的特点 ,就是有大量 教师需要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 和方法进行知识的 的教案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教案了, 而变为可以用 的理论知识需要学生理解。 这样一种课程特 , 决 传授 , 如果对所有的学生都采用一刀切的教法 , 那 于实际教学工作指导的校本讲义。 定了学生对于这 门 课程的学习从一开始就可能会 必然造尉 眵 学生学不会。同样, 对于与时惧进的 4改学法——变“ 个人坐着听” 团队站着 为“ 产生一种枯燥 、 乏味的感觉。 课程改革而言, 教学方法也要因课程而异、 因内容 做” 基于这样一种前提 , 笔者对《 计算机 网络》 这 而异、 因学生而异。 对于《 计算机网络》 这门课程 , 因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学方法的改变必然会 门课程进行了一系列大胆 的改革实践 ,并且在具 其主体内容为理论知识,所 以在传统的的授课时, 带来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 在传统的授课过程中, 体的实施过程中收到了学生较好的反馈 , 在此与 肯定是以理论教学为主体, 这样就很容易形成一种 学生的主要是在教室中‘ 在课桌前“ 老师的 I 坐” 听” 大;-WA ̄。 g ' g 教师在台上滔滔不绝的讲、 而学生却在下面趴倒一 讲解 , 但是随着教学方法的改变, 的学习形式 学生 1改教材 片的状况。 而该门课程教学的主要 目 标是让学生掌 变为 了“ 在实训设备前“ 出相应 的任务结 站” 做”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授课过程中选用的教 握数据网络的整饵 构, 墚 ^ 并能理解数据如何在计算 果。这种形式上的改变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 材要么为本科教材的浅显化内容 , 要么为中专教 针剥越 的 中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也要随之改变。 在以 , 前 教 材的深 ^ 化内容。 但事实 匕 无论哪种教材都不能 教学目 , , 标 在教学内容进行适度调整的基础 E 进行 师更多的指导学生如何记住需要掌握 的知识点 , 完全满足高职学生的需求。毕竟高职学生的培养 了 教掣功怯 的改变。 在授课的前提下借助于— 网 甚至是需要背过哪些知识点 , 些 而此时的学生都处 目标是既要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要具有一定 络仿真软件, 让学生们亲眼看到通过仿真软件的运 于被动的“ 的过程。币.Ⅱ , 听” 女今 教师更多的是需要 实践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这与本科研究型 人 才的 行过程 , 查看到数据的交互过程, 从而理解网络通 指导学生如何解决做 的过程 中遇到的 困难和问 培养 目 以 标 及中专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目标并非 信的原理。同时, 对于网络中的核心部分 , 网络 题 , 如 如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问题的解决过 致, , 因此 在课改中首先要将教材更改为适合高 层 , 目 以项 化的教学形式开展教学 , 给定学生小组 程中。如何达到在“ 中学知识 , 做” 做” 在“ 中运用知 职生特 的“ 理论 +技能” 型教材。 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 识 , 从而更好地让学生学会 主动 的“ , 听”主动的 那么哪—种教材才能具有如此的耗 呢?每 下分解项 目目标 , 对于每个小的任务进行相关知识 “ ” 目的 。 学 的 个专业方 向 不 , 每个系部学生的梅 不一致 , 点的学习, 在完成的过程中再逐步地综合, 最后达 5改作业——变笔答理论知识为提交工程文 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教学 档 如何才能编制出既满足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 又 到整个项 目完成的目标。 适合学生需求的教材呢?答案只有—个 , 那就是根 方法改变, 学生不再认为计算机网络是一门纯理 作业可以说是检查每位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 据不同专业方向学生职业能力定位的不同,编写 论、 枯燥难磷的课程了。 个 很好形式 , - (N  ̄g机网络》这门课程在以前一 不 同的校本教材。 3 改教案——变知识 型教案为工程案例型 直都是以章节为单位 , 每讲授完成—个章节就要 以我院通信系三 个专业方向来看,通信技术 教案 求学生完成课本中对应的课后习题
对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项目化模式教学的研究
最 新科 技成 果等 七个 方面 。在 此基 础 上还 要 对 一级 项 目进 行深度 分解 ,每 一个 一级 项 目 1 当前 高 职 计 算 机 网 络 技 术 课 程 教 学 . 项 目化 模 式 教 学 具有 三个 方面 的 显 著 也都可 以分 解 为多 个二级 甚 至三级 项 目。在 现 状 特征 :一 是 突 出了学 生 的 自主 学 习地位 ,全 各 个项 目的教 学情境 设计 中 ,要尽 可 能与 学 目前 ,高 职 院 校 中使 用 的计 算 机 网络 部环 节 与过程 均 是在 教师 指 导下 学生 自行 负 生 未来 的工 作 岗位 实际情 况 相一 致 , 内容 设 技 术教 材 有 多种 版 本 ,无论 运用 那 一种 出版 责 ;二是 强化 了成员 之 间的合 作 ,每 一个 小 计 应 当涵盖 校 园与 企业 网络 、办 公与 小 区网 社 的 教材 ,其 在 内容编 排上 都具 有 明显 的共 组成 员 都 需要投 入到 方案 设计 以及 调 整完 善 络 以及 政务 网 络和社 会 网吧 等等 ,可 以在 项 之 中 ,成为 了一 个学 习的整体 ; 三是促 进 了 目化教 学 中选 取与 上述 范围 网络 设计 相关 的 同点 ,通 常是 从计 算机 网络 基础 知 识开 始 ,
方 面 的因 素 ,学生 理论 联系 实际 水平 不 高 ,
一
人 才培 养特 点 ,将课 程对 应建 立局 域 网 ,分 解 为 多个一 级 项 目,项 目的认 知顺 序应 当包 括 用 户 需求 分 析 、拓 扑结 构 设 计 、硬 件 实 施 、软 件实 施 、维护 管 理 以及 广域 网和 网络
32 有效 开展 教学 内容 的分 解工 作 . 近 年 以来 ,高 职 学 校 计 算 机 专 业 面 临 务 ,并结 合这 一 中心 进行 内容 的组 织 安排 , 将 整个 计算 机 网络 技 术课 程 设 计为 大 着 严 峻 的 形 势 , 毕 业 生就 业 状 况 不 尽 如 人 以任 务 的全面 完 成作 为 目标 。传 统 的教 学模 意 ,造 成这 种状 况 的原 因 ,既有 当 前就业 大 式 中注重 了知 识传 授 为主 ,学 生在 就业 之后 项 目,对 其 按照 内容 进行 分解 ,实 现各 部 分 形 势方 面 的 因素 ,也有 计算 机专 业培 养 目标 还有 一个 适应期 ,项 目化 教学 模 式能够 在计 内容之 间 的有效 衔接 。对 照高 职计 算机 专 业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
・ 1 6 1 ・
《 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程项 目化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
别 凤 兰
( 黑龙江林业职业技 术学院 , 黑龙江 牡 丹江 1 5 7 0 1 1 )
摘 要: 将《 计算机应用基 础》 的 学习与 实践有机结合起 来, 是 当前 高职计算机 专业老师需要 关注的重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题 。以下将 结合 高职教 育 要求对《 计算机应 用基础》 高校课 堂项 目化教 学模 式进行具体地 阐述 。
关键词 : 项 目化 教 学 ; 计 算机 应 用基 础 ; 实践
2 l世纪以来随着知识经 济社 会的到来 ,对人 才素质的要求 越 验 , 可 以帮助高职生更好地认识书本 的课外 知识 。 来越高 , 除了专业素养外 , 更注重获取知识能力 , 《 计算 机应用基础》 3项 目化教学法在《 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学改革的应用与实践 教学在高职计算机专业素质教育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 用。 通过教学 3 . 1 项 目分类 实践发现 , 以前的旧式教学方法 已经完全不能适应 当前 的课程教 学 计 算机基 础知识 , 主要 内容包括计 算机 的基本概 念 、 数据 的表 要求 , 随着高职教育 的不断深入 , 越来越来 强调教学模式 的创新 与 示方 法 、 计算机系统的构成 、 微机结构特点 以及常用外部设备等。 整 发展, 通 过有效 的教学模 式的发展 , 可 以帮助学生有效 的发挥 自我 个计算机 系统 包括硬件 系统 和软件系统 , 在介绍 软件系统 时 , 重 点 潜能 , 让他们 理论与实践有 机地结合在一 起 , 从 而提高高 职专业课 介 绍操作 系统 的功能和作用 ; 在介 绍硬件系统时 , 以五大功能部 件 程 的教学效率 。 为主线 , 介绍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及各部件之 间的连 接关 系。学 1 《 计算 机应 用基础》 课程的特点 生接受探究实 践活动的培训 , 如实践学 习项 目的选 择 , 实践项 目的 计算机 应用基础课程 在高职 院校 的教学计 划 中是一 门基础 实 注意事项 。组成小组 , 成员间分工协作 , 设 计探 究实践的初步方案 , 验课 。 由于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 , 计算机 的使用 已渗透 到各行各业 , 提交 给教 师。 进 入实验室 ,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对应的项 目, 利用课 本 因此社会对计算机应用人才的需求 不断增大 。 掌握计算机 的操作 已 知识完成 , 接受教师检查。小组 内交流实践方法和过程 , 进行操作 。 成为管 理人员 、 工程技术人 员必须具备 的技 术能力 , 这就 要求学生 3 . 2教师的组织与引导 必须掌握有关本课程 的计算机基础知识 和操作计算机 的能力 。 对学生提 出的初步方案给予适 当的指导 。教师对每一个小组探 计算机 应用基础是 以学习计算机 基础知识 和掌握基 本操作 为 究实践方案做 到心 中有数 , 巡回指导 。 提供 必要 的时间和空 间。 提醒 主 的课程 , 具有较强 的实践性 。 通过本课程 的学 习, 使学 生获得计算 学生 注意学会倾 听和吸纳别人 的意见 ; 指 出探究实践注 意事 项。例 机 的基础 知识 , 并 且掌握上机操 作的初步技 能及方法 , 学会 一种 中 如在 操作 E X C E L表格时 , ( 1 ) 熟 练掌握工作簿 中表的插入 、 删除、 工 文输入法 , 具有熟练使用文字处理 软件 、 表处理软件 的能力 , 并初步 作表组 的选定和使用等操作 。( 2 ) 熟 练掌握工作表数据 的录人 和编 具备应用 I n t e r n e t 的能力 。 要求学生 : ①了解计算机特别是微 型计算 辑 , 工作表的打印等操作 。 打开和关闭等操作 。 重命名 、 表 间的切换 、 机硬件 、 软件 的一般 结构及 基本概念 , 系统 地掌握 中 、 西文 D O S的 默认 工作表数 目的改变 、 查 找与替换 , 数据 的选取 、 移动、 复制和格 基本知识 、 各种命令 的功能及使用方 法 , 能在 D O S环 境下熟练地进 式 。( 3 ) 熟 练掌握单元格 的操作 : 删除与清除 , 行 列删除与增加 , 掌握 行磁盘 、 目录和文件的实 际操作 以及汉字 的输 入 , 这是全 书的基本 单元格 的相对地址 、 绝对地址 和混合地址 的引用方法 , 了解 三维地 要求 , 也是重点之一 。②在上述基础上 , 完整地掌握 Wi n d o w s 和o f _ 址 的使用方法 。( 4 )熟练 掌握如下 E x c e l 常用 函数 使用 : S U M, A V — i r c e软件 的基 本知识及操作方法 ;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概念及对 E R AG E, C O U N T , S Q R T, MA X, MI D, MI N。 病毒进行防治的一般方法。③通过 B A S I C语言程序设计的学习 , 掌 3 . 3教学效果 握顺序语句 、 选择语句 、 循 环语 句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通过 学习 , 掌 训 练高职学 生对计算机的实践操作能力 , 培养 高职学生利用 现 握程序设计的初 步知识。在学习过程 中, 要 求学生切实掌握微型计 代化 学习 手段进行 快捷 、 高效学 习的意识 , 学会 资源共享 , 欣 赏他 算机、 D O S 、 Wi n d o w s 和 Wo r d的基本概念 、基本原理 和基 本的使用 人 , 提高 自己。教师领引 , 减少人力 、 物力 、 财力和时间的消耗。使学 方法。 由于本课 程是一门实践 性较强的课程 , 因此在学习过程 中要 生减少盲 目性 , 树立 自信 , 学习借鉴他人 的探究经验 和方法 , 以实 际 特别加强实践环节 , 多上机操作 , 培养实际动手能力 , 加深对软件 的 行动启发学生要善于资源共享。 及时了解各小组情况 , 确认差异 , 及 深入理解 ,为今后在其 它的课程 中使 用计 算机 打下 良好 的理论基 时 纠正错 误 , 激励参与 , 注重过 程评价 。遵循探究 项 目的过程性规 础。 律, 让学生体验科 学实践 的成果 都不是 容易获得的 , 耐心 、 细心是重 2传统的《 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 学问题 突出 要 的。了解学生探究实践总体情况 , 组织 学生之间进行探究项 目结 很 久以来 ,计算机应用基 础课 堂基本是众多学生 面对教师 , 教 果 的交流 , 即“ 分析实践结果 , 得 出实践结论” 、 “ 表达 与交 流” 。提 出 师依次完成对计算机 应用 基础 原因 、 过程 、 结果 的分析讲解 , 其间添 进一 步探究活动 的建议 ,提供进 一步探究项 目实践指导 和实践条 加师生谈话 或一问一答 , 最后做一个课堂小结。 件。 使学 生获得 了科学探究活动 的经验 , 初步确立 了严谨 的作风。 学 高职计算机 应用基础教 师在整个教学 的过程 中一直都 是扮演 会 了分享成功 的快乐 , 或敢 于面对失败。遇到 问题时能够积极分析 着指挥者 和灌输者 的角色 , 学生 完全处于被动 状态 , 不能很好 地将 原 因, 尊 重客 观事 实。 知识融化成 自己 , 也不能很好地将学 习的知识 消化。这种传统教学 实践证 明: 采 用项 目化教学 方法培养 出的学 生 , 更 能适合 各行 模 式虽然有利 于学生整体 知识 框架的形成 , 但是 却忽视 了课堂上学 业 的实际需要 , 更 能适应社会发展 的需要 。 生的主体地位 , 容 易使学 生形成“ 接受——记忆——再现 ” 的思维定 参考文献 势 。如果不能及时改变这种教 学的模式和学 习的状态 , 学生后面会 【 1 】丁玲 .高职《 计算机应 用基础 》 课 程改革 的思考f J ] .职业教 育研 越 学越吃力 , 最后 完全失去学 习的兴趣 , 学 生就不能很 好地把 握各 究, 2 0 1 0 ( 0 7 ) : 个 细节 的知识点 , 从而让学业受到很大的影 响。 更有甚者 , 这种一灌 f 2 ]王 阳.探 讨 高职 《 计算机 应用基 础》 的课程 改革 『 J ] .网络 财 富 , 到底的教学方式导致部分学生产生 了厌学情绪 。 “ 活生生” 的学生甚 2 0 1 0 ( 1 8 ) . 至成了“ 被 窒息 ” 的人 。这就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根本缺陷。在整个教 【 3 】徐 丽珍.高职 v I 设计课程 项 目化教 学的 实践探 索 [ J ] .福建 电 学的过程中 , 学生才应该是主角 , 要培养学生 的 自主学 习的意识 , 目 脑, 2 0 0 9 ( 1 0 ) . 前的教学关 系就是 : 我讲 , 你听; 我问 , 你答 ; 我写 , 你抄 ; 我给 , 你收, 『 4 1王晓.项 目教 学法在《 计 算机 应用基础 》 教 学 中的探 索『 J 1 .价值 这种灌输式 的教学方法完 全违背 了 《 高 职计算机应 用基础课 程标 工程 , 2 0 1 0 ( 2 2 ) . 准》 规定 的教学 目标 , 与高职院校要求背道而驰 。 这就需要采用项 目 『 5 】韩皎瑾.基于项 目教学法的《 计算机 应用基础》 课程教 学设计『 J 1 . 化教学法 , 为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 的课 程内容提供实践的参考与检 漯河职业技术 学院学报 , 2 0 1 1 ( 0 2 ) . 注: 本�
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
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探究摘要: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电脑普及的信息时代,掌握计算机技能已经是科学发展和走向未来信息化时代的需要,且已成为当今合格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
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飞速发展,也推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
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完全有必要对教学过程重新认识,对教学的理念、模式、方法等加以改革。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项目教学法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163-02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教和学互动的模式,它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任务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主题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为目的、以小组学习为单位、以师生共同实施一个“项目”工作为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新法,属于行为导向教学中的一种模式。
项目教学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或事件,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按行动思路设计教学思路,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接纳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与人协作和进行项目动作的社会能力等综合素质。
项目教学法更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改变学生以被动的接受知识向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这一过程转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 项目化教学的目标本课程教学研究的目标是:通过本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突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教学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建立起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教学模式。
“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是项目教学的特点,旨在使本专业的学生达到综合素质高,创新、发展能力强,符合社会更广泛的企业用人要求。
1.1 项目教学的实用性我们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任务倍感艰巨。
因为我们面临现代企业用人要求与传统教学培养人才规格的对接矛盾。
经常出现学生在学习中很出色,可到了就业时却无法胜任实际岗位需求的现象,与就业不能很好地衔接。
中职计算机专业项目课程课例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结题研究报告
中职计算机专业项目课程课例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结题研究报告中职计算机专业项目课程课例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结题研究报告南通市旅游职业高级学校徐炜一、课题提出的背景高效有序的教学是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集中体现。
没有高效的教学,职业教育将会面临更深的社会信任危机。
因而主动地进行教学探索与改革,在提高教学效率上下工夫,注重内涵提升,是职业教育工作者关乎自身生存的行动。
专业课程的项目化改革方向,源于当前职业教育课程面临的大量深层次问题。
许多教师发现,在企业只需几个月就能熟练掌握的技能,学生在职业学校学习了2-3年后竟然不会。
学生职业能力水平不高导致就业竞争力低下。
从学生以后将面临的复杂多变的就业环境看,发展专深的职业能力也是十分必要的。
综观我国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实施和探索课程改革的职教部门和学校可以说遍及全国,取得了许多引人瞩目的成绩。
其中,“宽基础、活模块”集群式课程模式作为教育部“九五”课题的重点,在我国职教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普遍实践和推广。
这种课程模式,试图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按照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专门化等模块对课程进行重组,删减了部分理论阐述较深且与生产实际结合得不够紧密的课程,将必备的专业知识融入了专业课程并强调了实践性教学环节,这无疑是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然而,这些改革与实践仍侧重专业课程内容的内部建设,课程门类的增删和取舍仍以学科体系为依据,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仍过分强调专业规格与标准,尤其是与企业生产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依然薄弱。
课程设置的定位依然是“专业方向”而非“职业定向”。
尽管当前人们已经认识到应以“就业导向,能力本位”来指导学校的课程改革,在实践上,文化课、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践课的“三段式”课程仍是当前职业学校普遍流行的课程模式。
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仍不能从课程层面上落实。
职教课程项目化改革,实质上是要尽快摆脱了学科中心的课程模式的影响,倡导以从事现实的职业活动的任务要求为课程内容,以现实的职业活动过程为组织教学的线索。
项目化高职教材开发的研究与实践
项目化高职教材开发的研究与实践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材是高职教育中的重要工具。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高职教育教材也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以适应新的教学需求。
本研究旨在探讨项目化高职教材开发的理论基础、应用方法和实践案例,分析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启示与展望,以期为高职教育教材的持续改进和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项目化高职教材开发的研究与实践,旨在深入挖掘项目化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明确项目化高职教材开发的方法与步骤,展示项目化高职教材开发的实践案例,分析项目化高职教材开发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从而为高职院校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参考,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育创新。
1.3 研究意义项目化高职教材开发的研究意义项目化高职教材开发是当前高职教育教材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首先,项目化教材开发能够更好地贴近实际教学需求,使教材内容更加贴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提高教学效果。
其次,项目化教材开发可以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更新和教学理念的转变,激发教师们的创新精神和教学激情,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再者,项目化高职教材开发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建立起更加密切的教学关系,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力。
最后,项目化高职教材开发还可以促进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和创新,推动整个高职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发展,提升高职教育的整体实力和影响力。
因此,深入研究项目化高职教材开发的意义重大,对于推动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2. 正文2.1 项目化高职教材开发的理论基础项目化高职教材开发的理论基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项目化教学理论。
项目化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实践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在项目中的主动参与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其核心理念是通过项目驱动学习,将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构建主体观的教育理念。
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项目导向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项目导向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摘要】近年来,高职教育的公共基础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作为公共基础课程之一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改革与创新,其中项目导向教学模式改革就是其主要改革方向,本文从项目导向教学模式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的实施及其取得的教学改革成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项目导向教学模式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147-01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技能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学生应具有的能力要求是专业学习中所需要的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就业后从事专业岗位的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及日常生活中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在教学中我们采用了工学交替、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项目导向教学模式。
一、项目导向教学模式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的实施1.“教学做评”一体化我们经过几年来的探索,提出“教学做评”一体化的课程建设思想。
“教学做评一体化”是指将理论与实训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把教学过程和评价过程融合在一起的教学模式。
2.五个模块的教学我们将课程教学内容分成五大模块,分别为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文档制作、电子报表制作、演示文稿制作。
3.六个递进式教学过程为保证项目课程设计得以实施,能够将教学过程和工作过程融为一体,做到“学中做,做中学”,课程组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行动导向”6步递进教学法。
每一学习模块分为若干项目,每一项目的完成按照“项目导入”、“项目分析”、“项目咨讯”、“项目实施”、“项目评价”和“项目总结”的顺序依次展开。
二、项目导向教学模式下教学方法的改革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下,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项目开发的需要灵活穿插项目教学、引导文教学、案例教学、小组工作、深度研讨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注重项目引导、任务驱动。
高职院校计算机课教学改革论文
高职院校计算机课教学改革探索摘要: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制约着高等职业院校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因此,应建立一种既能够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上认识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以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71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它与本科院校教育的“知识本位”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高职教育强调“能力本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目前高职院校所有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教学要在“树人强技”的思想主导下,着重培养高职学生运用计算机基本知识解决工作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1、教学对象素质参差不齐,教学内容难以统一。
高职院校生源复杂,高考成绩分数低,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在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没有接触过计算机,而有的学生已熟练掌握了日常计算机的使用,仅仅缺少理论知识及知识的系统化学习。
对于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机实验和课程设计中存在动手能力和再学习能力较差的情况,这就造成学习起点不一致,从而使老师在教学内容上难以统一。
2、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课程设置不科学不合理。
开设的课程在内容上孤立且较单一,没有与其它的课程,特别是专业课程形成相互的衔接,缺乏实用性,且课程学习和实验时间相对较短。
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这种设置,很难使学生完整和系统的学习到实用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更谈不上把掌握计算机新知识、新技术应用到其专业领域中,缺乏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培养,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不到快速提高。
3、教学模式创新不够,教学效果差。
从我院计算机基础课程任课老师的教学经历看,他们都是拥有多年教学经验的骨干老师,对学生考核的知识点非常清晰明确,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各个教师基本上是各自为阵,大多数教师仍然没有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单一的接受式教学模式,从头到尾采用“讲练结合法”,学生照着老师所授内容做一遍,未能改变学生在教师控制下机械接受知识的弊病,这些做法,导致未能培养学习能力,也未能让学生真正发挥自身的主体性,教学效果差。
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改革初探
高职计算机专业实训课项目化实践研究
高职计算机专业实训课项目化实践的探索研究摘要: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技能型人才。
创新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项目实训课程,形成高职计算机专业实训课项目化是培养用人市场所需要的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现状及弊端、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实施步骤和创新之处等几个方面对高职计算机专业实训课项目化实践进行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训项目化;实践教学;创新中图分类号:tp3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 05-0000-021高职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现状就业是高职院校学生毕业之后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何使学生尽快适应就业岗位的需求,熟练掌握岗位所要求的知识技能,是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
1.1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实训课大都沿用传统的“课程制”。
这种模式存在着很多弊端:所开设课程学习目标分散,不利于工作能力的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任务要几次课才能完成;学生综合技能得不到提高。
1.2学生的学习内容与社会需求相差甚远,在教学中实训教学环节不健全或缺失;教学目标综合性不够,只强调理论知识与单项技能,却忽视了的学生与用人单位的对接所应具备的实践技能及综合职业素养等。
1.3计算机技术更新速度快,目前部分教师本身一直从事教学工作,很少参与工程实践项目,知识结构相对陈旧,造成了教学与产业的脱节。
在传授理论知识上,缺乏把知识应用到实践生产中去的能力培养,缺少真实的实践环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得不到发挥,就业要经过相当长的培训和适应期,达不到企业的上岗要求。
基于上述原因,高职院计算机专业就业不容乐观,其关键在于我们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有待改进,实训课项目化是解决当前就业危机的有效办法。
2高职计算机专业实训课项目化的意义2.1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训课项目化改变以往单打独斗的学习局面,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教学活动,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合作、交流互助、评价反馈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建立一种高职院校实训课程的新模式。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最新教育文档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1高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定位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大多数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中必开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和信息平安专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这门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数据通信基础、局域网技术、广域网技术、Internet接入与网络应用服务配置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及相关技能训练,使学生驾驭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基本原理、驾驭OSI/RM和TCP/IP参考模型、驾驭局域网组网技术、驾驭各种常用的网络设备的安装、调试和基本配置、驾驭常用网络服务器的配置、驾驭肯定的Internet接入技术及简洁的网络平安学问。
如何让学生驾驭既驾驭计算机网络技术重要概念和基本原理、又可以将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相结合,这始终是本课程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我们必需科学地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内容进行设计,才能够培育出能在中小型企事业单位第一线从事网络设计与规划、组建、应用、简洁管理与维护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2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特点及现状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操作性、技术性,涉及的内容、范围特别广,而且该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其中有许多抽象的概念、定义和技术原理,所学的内容抽象、空洞,难以理解,加之目前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方法普遍比较差,因此,如何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体现出对应用型人才的培育要求,成为了摆在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主要以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础学问和网络体系结构等原理为主,教学方法也以老师讲授为主,虽然课堂上老师通过幻灯片、动画、视频等工具对一些计算机网络理论和概念进行了仔细细致的讲解,但由于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缺少感性相识,对于学生实际的操作实力的培训,训练较少,导致计算机网络技术及相关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实力普遍低下,无法满意当前社会对网络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因此,高职院校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显得尤为必要。
高职计算机专业“6+1”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论文]
高职计算机专业“6+1”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摘要:本文通过对职业教育领域目前的现状进行分析,对现有课程内容体系进行优化组合,形成以企业岗位的职业活动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采用模块化、动态化的“6+1”课程体系模式。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兴趣爱好、将来的就业意向和发展需求目标,自主选择职业方向课程;用计算机专业职业能力结构中的通用部分构筑能力平台,用灵活的模块化课程结构满足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动态化职业方向课;“6+1”课程体系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计算机类专业大量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当前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存在的许多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课程设置不适合社会需求。
如何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主要问题。
因此,我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计算机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进行“计算机专业模块化教学”的专题研究。
2009年开始,计算机系各专业从大一新生开始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实践,构建并实施了“6+1”教学模式的课程体系改革,收效良好。
一、当前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和实用性。
很多计算机专业教材陈旧、知识结构滞后,学生毕业就面临失业,因为他们所掌握的技术根本不适合社会需要,没有企业愿意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培训他们,企业需要的是“即插即用”的毕业生。
(二)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脱节严重。
计算机很多专业课都是讲课与上机实验异地,即理论教学在多媒体教室,上机训练在机房进行。
上机时,学生早已把几天前教室上课的内容忘了,教师还得从头复习一遍。
这样,本来就很宝贵的上机时间又减少了,严重影响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和提高。
(三)职业方向和专业定位不明确。
一方面,没有认清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普通专科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区别,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上盲目向普通高等院校看齐,使培养出的人才没有明显的特色,实践能力达不到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计算机专业项目化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行各业对具有创新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加。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第一线的实际应用型人才。
因此,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是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本文从课程项目化设计的理念、原则及特征、课程项目化改革实践的过程及课程项目化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等方面对高职计算机专业项目化课程改革进行了研究与总结。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人才培养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
我国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不断下降,学生能力的培养仅仅限于表面,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欠缺直接影响了其就业质量。
特别是近年来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所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
因此,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产生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课程问题。
高职课程改革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高职学院面临生源竞争求得生存的需要。
因此,课程项目化是突出高职办学特色,促使课程改革走向优质的一条有效途径。
1 高职课程项目化的理论研究
1.1 课程项目化的理念
课程项目化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行为导向为方法,根据职业能力培养需要,密切联系地方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将高职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成具体技能训练项目,根据项目组织实施教学与考核,以达到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课程设计,从而使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
1.2 课程项目化设计的原则
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项目设计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立足职业岗位需求,把专业所涉及职业领域的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等实际工作内容和过程作为设计课程的核心,把典型的企业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作为课程设计的主体内容,以典型的产品设计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所设计的课程应与国家相关的计算机职业资格标准衔接,把若干个项目课程组成课程模块,进而有机地构成与企业、行业岗位实际业务密切对接的课程体系。
1.3 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项目化的优势特征
一是通过课程项目化使学生所学知识“来自企业”“回归企业”。
根据职业岗位需求进行计算机专业课程项目化设计,将来自于企业的真实案例引入课堂,使学生所学习的项目模拟生产实际进行情境教学,让学生感受真实的工作环境、氛围,体验项目制作的全过程,让学生成为一个“准职业人”。
二是实施课程项目化教学,以学生“做”为主,教师“教”为辅助,培养
学生的多种能力。
教师在宏观上作为项目总监的角色,向学生布置、下达任务;微观上作为项目参与者,协助学生完成项目。
学生是项目的真正执行者,在学生接受任务、分析任务、执行任务等一系列自主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探索的创新精神。
2 高职计算机专业项目化课程改革的实践
2.1 《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项目化课程设计思路
《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程序设计员的核心课程。
通过市场调研,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我们针对计算机专业课《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课程进行了项目化课程改革。
在课程设计中我们依据“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指导思想,重新构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实际项目为载体”的课程结构。
通过分析程序设计员工作岗位的能力需求,确定课程的主要内容,找准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抓住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这些工作任务对于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找出相关理论与实践知识点,然后围绕典型的工作任务来设计课程的学习情境,并设计教学目标和每个学习情境的学习单元教学内容。
本门课程的设计由一个大项目“通讯录管理系统”为载体,按照项目开发的过程进行工作任务的划分。
2.2 《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项目化课程的组织实施
教学过程与项目工作过程相一致:按照“项目场景描述——项目分析——解决方案——方案实施——项目总结——项目拓展”的过程来实施。
第一步;项目场景描述。
详细描述项目场景,将项目完成的工作场景转化为学习场景,包括场景中出现的问题描述、现象描述、环境描述。
第二步:场景分析。
对场景的描述进行分析,主要使用头脑风暴法,找出完成项目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现象的各种原因,然后对原因进行分类和重组,选取有价值的原因。
第三步:解决方案。
根据原因提出场景的解决方案,并写出详细的方案和解决流程,强化学生文档撰写能力。
第四步:实施方案。
按计划具体实施解决方案,对实施结果进行评价。
第五步:总结项目。
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整理,总结项目中运用的知识及方法。
第六步:拓展项目。
提出类似的场景,独立解决问题,并对下一个项目场景进行引入。
2.3 项目化课程教学效果分析
课程实施的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和拓宽视野的过程。
在教学中通过模拟真实的项目开发过程,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还原开发工作的实际情境,建立项目工作任务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联系,增加学生的亲身体验,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掘和提高,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使学生与需求岗位“无缝对接”。
2.4 考核方式的创新
项目化课程教学的考核即要突出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考核,又要注重对第一个完成项目的考核。
本课程操作性较强,鉴于平时学习过程的重要性,且有一个能力训练项目贯穿始终,考核以课上项目为主,课下项目为辅兼顾平时课堂表现的形式建立一个多维度、全过程跟踪的课程综合评价体。
A线课内项目基本考核内容(60%)+素质目标成绩评定标准(20%)+B线课外综合项目考核(20%)。
课内项目主要以项目完成的情况作为考核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拓展目标的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项目报告的质量、工作计划及方案制定能力、资料查阅、汇总、分析能力、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对问题的判断执行能力、程序调试能力等。
同时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如考勤、课堂表现)的监控,有效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向岗位要求看齐。
3 高职计算机专业项目化课程改革的思考
3.1 进一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
高职课程项目化教学最根本、最关键的要素是教师,只有具备“双师型”素质的教师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完成课程项目任务组织与实施,让学生感受到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的情境教学。
为此,我院信息工程系建立定期对专业教师深入企业锻炼的培训制度,给更多的教师提供与企业直接接触的机会。
同时我系与北京幸星集团建立校企业合作,积极从企业引进与聘请人才,为课程项目化的开发和建设提供有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保障。
3.2 完善教学管理机制,灵活制定教学计划
在进行课程项目化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改变传统的2学时教学计划的思路,在以教学目标不变的前提下,我们制定的教学计划要根据学生完成各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变更。
尤其在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到企业进行专项实习、实训的实际情况,计划安排要充分体现职业意识,符合行业特点。
3.3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大校内、校外教学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环节是课程项目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项目化教学就是将现实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和过程引入教学过程,建设“全仿真”
的工作室、设计室、操作间等“校内职场”。
因此按照课程项目化改革的要求,我系对校内计算机实训中心进行改造,使每个实验室的空间结构与工作现场相吻合,教师模拟企业的空间布局,模拟企业的情境进行教学,从而给学生以真实的感觉。
在进行校内实习、实训中心的建设的同时,我们还积极进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开发建设,近几年来我系先后与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北京幸兴公司建立学生实习基地,实现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多方共赢。
课程项目化已经成为当前高职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方向,因为它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从职业人才的角度使学生得到专业化训练,缩短人才培养周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达到综合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与职业技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徐国庆.项目课程开发的核心技术[J].职教论坛,2005(7).
[3] 洪霄,付彬,李涤非.高职院校项目化教学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8(11).
[4] 路海萍.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走向的选择.职业技术教育,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