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内容提要:伟大的剧作家总是能在短小的篇幅里包含浩瀚而博大精深的思想,

因为它是人性的终极命题,所以无论历史怎样变迁,人性的某些核心是不会变的,或者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因此也才有了其研究的现实意义。而莎士比亚的智慧就在于他只为我们提出,发现了问题,而没有告诉我们答案,所以才有了一批批前仆后继的人不断地在研究,探讨,寻找,使《哈》剧历久弥新,充满了活力。

阅读,就本质来说,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在接受文本之后,一定会有所思,与所问,继而有所引申,发挥和创造。个性化阅读结果实质上是作为阅读主体的个人对阅读材料的一种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理解,感悟和体验,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阅读时高度个性化的心智活动,需要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情感基础,语文积淀唤起自身的直觉经验,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重构自己头脑中的第二文本。

关键词:各种哈姆雷特评论,个性化阅读,第二文本,期待视野

正文:

“疯子,情人,诗人都是用想象力造成的”,这是人们对莎士比亚的评价,

而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也具有同样的特性,《哈姆雷特》就是范例。《哈姆雷特》被公认为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是西方戏剧史的奇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接受美学的这句经典名言被人运用的频率之高绝对让人耳熟能详,在运用中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取所需。研究哈姆雷特的文章更是汗牛充栋,正如法国小说家法朗士所说:“哈姆雷特,人类一向加以最大的关注,关于那些千差万别的批评的历史,倒是一本十分有趣的著作。”从1877年以来,在欧洲平均每隔十二天就有篇研究《哈姆雷特》的论作问世,历久不衰,直到近年召开的学术讨论会上,《哈姆雷特》依然是一个常被提到的名字,研究它的论文,专著叠加起来其篇幅已经几千倍超过了剧本本身。

伟大的剧作家总是能在短小的篇幅里包含浩瀚而博大精深的思想,因为它是人性的终极命题,所以无论历史怎样变迁,人性的某些核心是不会变的,或者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因此也才有了其研究的现实意义。而莎士比亚的智慧就在于他只为我们提出,发现了问题,而没有告诉我们答案,所以才有了一批批前仆后继的人不断地在研究,探讨,寻找,使《哈》历久弥新,充满了活力。《哈姆雷特》最使人感兴趣的不是故事本身,而是哈姆雷特“拖延”复仇的问题。《哈》剧的深刻性和复杂性大都是由此引发出来。关于哈姆雷特为何“拖延”复仇的理论性阐释林林总总。最著名的有歌德说(行动力量被充分发达的智力所麻痹)泰纳说(激情杀害了理智),别林斯基说(巨人的雄心与婴儿的意志)和佛洛伊德说(杀父娶母的潜意识使哈姆雷特把自己和叔父视为同道)。还有的人则简单地归结为性格上的优柔寡断,等等。

另外如尼采对哈姆雷特关于装疯的评价

酒神状态的迷狂,它对人生日常界限和规则的毁坏,其间,包含着一种恍惚的成分,个人过去所经历的一切都淹没在其中了。这样,一条忘川隔开了日常的现实

和酒神的现实。可是,一旦日常的现实重新进入意识,就会令人生厌;一种弃志禁欲的心情便油然而生。在这个意义上,酒神的人与哈姆雷特相像:两者都一度洞悉事物的本质,他们彻悟了,他们厌弃行动;由于他们的行动丝毫改变不了事物的永恒本质,他们就觉得,指望他们来重整分崩离析的世界,乃是可笑或可耻的。知识扼杀了行动,行动离不开幻想的蒙蔽--这才是哈姆雷特的教训,而决不是梦想家的那种廉价智慧,后者由于优柔寡断,不妨说由于可能性的过剩,才不能走向行动。不是优柔寡断,不!--是真知灼见,是对可怕真理的洞察,战胜了每一个驱使行动的动机,无论在哈姆雷特还是在酒神的人身上均是如此。此时此刻,任何安慰都无济于事,思慕之情已经越过了来世,越过了神灵,生存连同它在神灵身上或不死彼岸的辉煌返照都遭到了否定。一个人意识到他一度瞥见的真理,他就处处只看见存在的荒谬可怕,终于领悟了奥菲利亚命运的象征意义,懂得了林神西勒诺斯的智慧,他厌世了。

其中,还有一些意义深远的话也被不断的关注,如“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这一种无意识的话,比正言危论还要有力的多”“美德不能熏陶我们罪恶的本性”而这其中最广泛传播的还是著名的“哈姆雷特命题”及”to be,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不愧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从文学理论的角度分析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阅读,就本质来说,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在接受文本之后,一定会有所思,与所问,继而有所引申,发挥和创造

真正有效地阅读,必须依靠读者全部的心智和情感意向活动,才能通过对书面符号的感知和理解,把握其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及其意义,达到阅读的目的,这种具有很强个性化的活动决定了阅读只能是读者自己的事情,任何人都无法越俎代庖,阅读主体对于文本中的言语,只有在他的信息贮存中能够找到文本言语具有相似性的信息模块以后,才能进行相似匹配,相似激活,从而识别文本中的信息,由于阅读主体大脑贮存的相似模块各不相同,因而即使是阅读同一文本,也形成各自不同的相似选择与相似匹配,进而产生见仁见智的个性化理解,因此可以说,个性化阅读结果实质上是作为阅读主体的个人对阅读材料的一种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理解,感悟和体验,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阅读时高度个性化的心智活动,需要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情感基础,语文积淀唤起自身的直觉经验,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重构自己头脑中的第二文本。

阅读既然是一种个性化的解读过程,那么,读者自然可以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对文本产生认同,共鸣,或进行质疑,批判。由于原有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生活经验和阅读习惯不同,每位读者有着各自注重的焦点,会有不同的感受体验,甚至同一读者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里,对同一文本的感悟也会有差异,正如苏轼的哲理诗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一个具体的文本背后总是有一个作者的意义存在,所谓作者的意义就是作者在创作时在胸中勾勒出的作品原型,这个作者的意义是多元的,不稳定的,极可能在创作的过程中不断的发生变化,直到最后可能完全远离一开始的构想,因为作者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文字本身意义的多变,或者表达的局限都使文本的意义不能重现作者的意义,甚至会发生很大的偏移,这也就是日常所说的词不达意现象。文学作品中还有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即文学表达的潜意识作用可能是作者表达出自己没有意识到的东西甚至是不想表达的内容,这一方面使文本的意义和作者的意义不一致,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使作者丢失了对自己作品的最终裁决权,同时也使文学批评者取得合理的文学评判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