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德育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摘要】小学是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而学校作为德育的重要载体,具有非常强的教育功能。随着小学德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目前许多教育者改变了原来的教学策略,纷纷从传统教育的弊端中走出来,突破固有的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德育教学的被动局面,从而使探究主题活动教学在实施和运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许多教育者虽然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对于如何搞好德育新课程的教学做了一些探讨和总结,但如果我们细心观察、仔细研究,不难发现,目前小学德育课教学的实施和落实情况让人不乐观,而且还存在不少问题。

【关键词】小学德育;现状;问题研究

一、小学德育的内涵和意义

1、德育的内涵

德育的内涵包含政治教育、思想观点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思想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对事物的正确的思想和观点,比如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其他一些观点。道德品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社会所需要的道德行为和道德意识。而这些内容并不是独立的,它们是紧密联系的,并且渗透在德育的每个步骤。

2、小学德育工作的意义

小学是人的发展的基础阶段,学生的品德行为处在处在一个重要的变化时期,并且逐渐由低级向高级过度和发展,具有很强的塑性强,我们只要在这个时期正确引导,就能促进学生的品德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不仅体现了我国现代精神文明的程度,同时也决定着我国未来的社会面貌以及民族精神。所以,小学德育具有重要的奠基意义,并在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具有引导作用。

二、小学德育的现状

1、学校政教工作方法简单

学校政教处似乎成了“垃圾学生”处理厂,大部分的时间都耗在“围追堵截”和“抓”“查”“处罚”学生上,政教主任和班主任就像是警察、法官、侦探的一个有机结合体,只是一味的禁止学生做不该做的事,而没有寻根追底,探究学生为什么会做这些“错事”,从根源是关心爱护学生,从思想本质上教育学生,从而正确引导学生走向一条健康的大路。

2、德育内容不够丰富

小学德育的内容过于陈旧,也不够丰富多彩,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的实际需要,许多德育活动是“热热闹闹走过场,形式主义花架子”。此外,我们的德育工作对学生所进行的是理想教育,教师只讲现实社会中的真、善、美,不讲假、恶、丑。所以学生在学校书本中接触的世界同他所处的现实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有一定差距的,甚至可以说是对立的,当学生带着对社会理想化的眼光走向社会的时候,一但碰上假、恶、丑,就会不知所措,甚至被污染。

3、德育教育的评价制度陈旧

小学德育教育的评价过于注重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日常行为是否符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没有从本质上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否发生了变化,而德育的考评成绩也是由班主任说了算,缺乏一个有效的评价标准,客观来讲,即使再公正班主任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多少也会带有一点主观的色彩,评价的内容可能只是学生被班主任看到的一面,评价的结果自然也就不能算是十分准确了。而且现阶段学生班级中的好人好事记录本流于形式,比如说对于拾金不昧,有的学生明知道是谁的东西还要交给老师,为的就是给老师留下好印象,在好人好事记录本上记录下自己的名字,这样的德育怎是不会产生效果的。

4、外部环境对德育的负面效应

学校在辛辛苦苦地进行德育的时候,社会上却是另一番景象——纷繁复杂,学生被一些不良的风气所诱导,家庭教育极不合理,甚至有的家庭对学校教育进行诋毁,这些都对德育工作带来了负面的效应。社会上对于个性发展、自我意识的错误强调,给学校德育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学生在写作文“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的时候,有80%以上的学生的写作内容是关于父母吵架、赌博等一些家庭中不良行为。这样的外部环境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三、对策思考

1、改革德育机构

学校成立专门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德育工作培养计划。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不是临时召集的议事机构,而是以校长为首的有职有权的学校德育工作指挥中心,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学校德育工作。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及各评价小组的成立,加大了德育工作的力度,真正把校长负责的德育工作领导体制落到实处;协调了各方面的关系,明确了各方职责,为形成全员参与德育、全面育人奠定了基础,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2、掌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寻找有效方法,提高学生道德认识

教学的时候要结合教材内容,针对学生不同的心理状态和思想实际,设置有价值的问题,启发学生分析思考的能力。这样做不仅能使学生有效的掌握道德知识,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小学中出现的上述问题,是可以理解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决对不能熟视无睹,掉以轻心。

其中我们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师更加应深入学生之中,从而全面掌握和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端正学生的认识。

3、激发学生的兴趣,调节学生的情感,从而深入研究授课的艺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好任何一门课程的前提条件,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讲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艺术。我们要知道德育课程和其他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程是不同的,德育课程所讲授的道德知识是学生健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桥梁,而不是目的。其目的是通过知识的启迪从而使学生发自内心地接受和认同你所讲的观点,从而改变学生的观念,影响学生的行为。德育课程的这一特点,要求我们上德育课的时候更要讲究讲课的艺术,不仅思想道德的观点要讲懂,还必须具有感染力,不仅要晓之以理,还要动之以情,以情感人,以形动人,以理服人,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目的。

例如在第7册思想品德第4课《面对欺负和威胁》一课中,课文一开始就以一位女同学给男同学写信的形式告知大家真实的心里话——别人给自己起绰号,自己感到心里很矛盾,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就势问学生”你们给别人起过绰号吗?或者是你喊过别人的绰号吗?”然后让学生实话实说,让学生把自己最真实的想法通过语言表述出来:A这封信给你的感受是什么?B你想对这些给别人起绰号的同学说些什么?C你想对这位女同学说什么?D你以后还会给别人起绰号吗?这样就会把情感做为贯穿课堂的基本线索,从而引导学生深入情感领域,调节他们的情感,通过换位思考,使学生保持一个思维活跃的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