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的理论基础
电子政务管理理论的基础知识
电子政务管理理论的基础知识1.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电子政务成为了现代政府管理的重要手段。
电子政务管理理论作为电子政务实践的基础,探讨了政府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管理效能、优化公共服务、增强公民参与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电子政务管理理论的基础知识,包括电子政务的定义、发展历程、目标与原则、关键技术等内容。
2. 电子政务的定义电子政务(Electronic Government,简称e-Government)是指政府利用信息与通信技术来改进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过程。
它以电子化的形式,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提高公共服务效能,加强政府与社会各界之间的互动。
3. 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电子政务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政府开始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进行信息化管理。
政府机关建立了内部的电子邮件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实现了办公效率的提高。
3.2 第二阶段:电子政务服务在这个阶段,政府开始提供在线公共服务,如电子税务、电子建设许可等。
公民可以通过互联网方便地办理政务事项,提高了公共服务的便利性。
在这个阶段,政府开始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协同办公,推动政务数据的整合和互通。
政府建立了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了政府内部的信息流畅与协同作业。
3.4 第四阶段:全面电子政务在这个阶段,电子政务已经深入到政府全局各个领域,涵盖了政府决策、政务服务、政府监管等方面。
政府与公民、企业之间实现了全面的信息互动和交流。
4. 电子政务的目标与原则电子政务的目标是提高政府的管理效能、优化公共服务、增强公民参与和推动政府的治理能力。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电子政务需要遵循以下原则:4.1 公开透明原则电子政务要求政府信息公开、公正、透明,提供公民和企业对政府决策的评估和监督的机会。
4.2 服务导向原则电子政务要以满足公民和企业需求为导向,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公共服务,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
4.3 整合共享原则电子政务要将政府各部门的信息整合起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办公,提高工作效率和决策能力。
电子政务理论与方法(第五版)第一章——绪论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04
发展政府信息学
1.4 发展政府信息学
1.政府信息学的研究内容 (1)电子政务基础理论。 (2)电子政务规划建设方法论。 (3)电子政务相关问题。 2.政府信息学与相关学科的联系 (1)与政治学的联系。 (2)与经济学的联系。 (3)与社会学的联系。 (4)与法学的联系。 (5)与管理学的联系。 (6)与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的联系。 (7)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的联系。
美国早在1993年就提出了利用新科技改造政府的目标。1995年,加拿大在改造政府的蓝图 中,将信息技术看作在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同时大规模削减相关费用的良方。在综合考 虑了政府服务变化和政府费用等因素后,英国政府也下定决心利用信息技术改革政府的公共 服务部门,目的在于“除了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外,还应通过降低政府行政费用使所有纳税
纵观计算机发展史,计算机的体积越来越小,性能越来越高,处理能力越来越强,应用越来 越广泛。
1.2 电子政务的发展背景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1.2.1 信息技术革命
2.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互联网始于1969年的阿帕网(Arpanet),是在美国国防部研究计划署制定的协议下将美国西 南部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大学研究院、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和犹他大学的 四台计算机连接起来建立的网络。
在Web1.0时代,用户主要通过浏览器获取互联网上的信息。在Web2.0时代,用户不仅可以浏 览信息,还可以发布信息。如果说Web2.0是使用互联网把人与人联系起来,那么Web3.0则是 使用互联网把信息与信息联系起来。
1.2 电子政务的发展背景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1.2.2 政府再造运动
第2章 电子政务的概念模型及理论技术方法框架
孙宝文 王天梅 主编
第二章 电子政务概念模型及理论技术方法框架
10
电子 政务
一、环境问题
6.基础条件薄弱,缺乏资金支持 .基础条件薄弱, 经过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巨变, 经过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巨变,我 国政府机关工作作风及办事效率已有很大的 提高和转变,但总体上看,许多政府机关管 提高和转变,但总体上看, 理意识淡薄,管理手段原始,基础数据缺乏, 理意识淡薄,管理手段原始,基础数据缺乏, 很难实现政府从低层次的感官管理模式迅速 转变到高层次的信息化管理模式的理想状态。 转变到高层次的信息化管理模式的理想状态。
电子 政务
孙宝文 王天梅 主编
第二章 电子政务概念模型及理论技术方法框架
3
第二章 电子政务的概念模型及理论技术方法框架
电子 政务
第一节 电子政务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电子政务概念模型及运行机制 第三节 电子政务建设的理论方法技术框架 本章小结
孙宝文 王天梅 主编
第二章 电子政务概念模型及理论技术方法框架
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国家“十一五”
电子政务
E-Government
孙宝文 王天梅 主编
中央财经大学©2007年8月 年 月 中央财经大学
第二章 电子政务概念模型 及理论技术方法框架
第二章 电子政务的概念模型及理论技术方法框架
学习目标 • 了解电子政务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 掌握电子政务建设的理论方法技术 框架搭建的目的和意义 • 重点掌握电子政务概念模型,以及 重点掌握电子政务概念模型, 电子政务理论技术方法框架涉及的 主要内容
孙宝文 王天梅 主编
第二章 电子政务概念模型及理论技术方法框架
11
电子 政务
二、建设的总体效益问题
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
电子办公系统
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完成机关工作人员的重复工作,节约时间和费用,提 高工作效率,如工作人员通过网络申请出差、请假、文件复制、使用办 公设施和设备、下载政府机关的各种表格,报销出差费用等。
电子培训系统
对政府工作人员提供各种网络教育课程,加强对员工的专业培训,员工 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注册参加培训课程、接受培训,参加考试等。
业绩评价系统
按照设定的任务目标、工作标准和完成情况,利用先进的自动化测评系 统对政府各部门的业绩进行科学地测量和评估。
2. G2B——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
4. 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区别
表1.1所示为传统政务与电子政务的区别
比较项目 政府部门的存在形式 政务办公的方式 政府组织结构 政府管理方式 政府生效方式 政务处理程序 政府工作重心 政府主要议事方式 政府决策参与范围
传统政务 物理实体存在 面对面办公 金字塔型的层级结构 严格时间限制 集中管理 公章、签字等 以管理、审批为中心 会议为主 主要集中在政府内部
以我国为例,“政务”的概念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 理解:广义的“政务”泛指各类行政管理事务,包括政党、 政府、人大、政协、军队等系统所从事的行政管理活动: 如党务、税务、检务、军务、社区事务等;狭义的“政务” 则是专指政府部门所开展的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活动。
在我国,对“政务”的理解基本是从广义的角度出发的。
(1)隶关系——同一组织系统中的上下级机关之间属于 领导与被领导的隶属关系,如省政府与下属各市省政府;
(2)业务指导关系——同一专业系统中的上下级主管业务 部门之间属于业务指导关系,如人事部与省人事厅;
(3)平行关系——同一组织系统中的同级机关之间属平行 关系。如省政府下属的公安厅与财政厅:
电子政务概论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电子政务概论》大作业一、简答题(每题20分,总分60分)1、什么是办公自动化?答: 办公自动化是以管理科学为前提,以行为科学为主导,以系统科学为理论基础,把科学社会学、人机工程学、系统工程学、决策学等多门社会科学与技术科学结合在一起,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来研究如何实现各项办公业务的自动化的一门科学。
它通过先进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来优化办公室管理系统,达到信息灵通、管理方便、决策科学和效率提高的目的,有效地提高了办公管理和质量和水平。
2、什么是电子政务的参考模型?答: 电子政务的参考模型分为电子政务纵向模型和电子政务横向模型,电子政务纵向模型可以用来帮助我们识别政府的主要职能;电子政务横向模型主要是帮助我们识别各个政府部门在履行期职能的过程中所共有的业务活动,它反映了各级政府之间和各个政府部门之间在业务活动中的共性。
将电子政务的纵向模型和横向模型合在一丐就是电子政务的参考模型。
3、电子政府的功能包括哪些内容?答: (1)监督电子化。
(2)资料电子化。
(3)沟通电子化。
(4)办公电子化。
(5)市场规范电子化。
(6)公民参与和民主电子化。
5、什么是数字证书 6、简述电子政府的技术安全框架二、论述题(每题20分,总分40分)1、论述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的联系与区别。
答: (1)电子政府是现有的政府机构在开展电子政务的过程中,对现有的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进行优化重组之后重新构造的新的政府管理形态;而电子政务,则是从政府精力角度上讲的,是政府机构应用电子信息化和网络通讯手段,将管理与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和工作流程的优化,实在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电子政府是电子政务发展的目标。
政府要在开展电子政务过程中,进行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和重组,克服过去部门分隔和时空的限制,最终实现网上办公,即构建成电子政府。
1-1 国外电子政务发展
电子政务基本理论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电子政务体系结构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第一讲电子政务概述电子科技大学精品课程第一单元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第一讲电子政务概述第一单元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电子政务基本理论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电子政务体系结构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第一单元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主要内容⏹1. 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背景⏹2.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现状⏹3.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的特点⏹4.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的趋势特定的实践背景?财政危机信任危机管理危机信息技术的推动国际上著名的爱森哲(Accenture)咨询公司,2000年对电子政务成熟度进行调查研究。
1.(创新和领先的国家):加拿大、新加坡、美国;2.(积极发展的国家):挪威、澳大利亚、芬兰、荷兰、英国;(稳步进展的国家):新西兰、香港(中国)、法国、西班亚3.爱尔兰、葡萄牙、德国、比利时;4.(在打基础的国家):日本、巴西、马来西亚、南非、意大利、墨西哥。
(创新和领先的国家):新加坡、加拿大、美国;1.(积极发展的国家):澳大利亚、丹麦、英国、芬兰、中国香港、德国、爱尔兰、荷兰、法国、挪威、日本;2.(稳步进展的国家):新西兰、西班牙、比利时、中国;3.(正在打基础的国家):葡萄牙、巴西、马来西亚、意大利、南非、墨西哥、俄罗斯、印度。
4. 国际上著名的爱森哲(Accenture )咨询公司,2006年——2007年电子政务的发展情况调查研究。
2008年度全球电子政务调查报告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从2003年起,对全球190多个国家的电子政务进程进行调查,并每两年发布一次《年度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
就电子政务的整体发展水平而言,欧洲居世界首位,其电子政务发达程度明显优于世界其他地区;以下依次为美洲、亚洲、大洋洲和非洲,其中亚洲和大洋洲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全球电子政务调查报告2012全球电子政务调查报告从地区发展情况来看,北美(0.8559)、欧洲(0.7188)和东亚(0.6344)处于领先位置。
《电子政务》形考(含答案)
《电子政务》形考(含答案)第一部分分章练习第一章绪论一、单选题:1、()是中国电子政务的雏形。
( D )A金桥工程 B金关工程 C金卡工程 D三金工程2、()标志着电子政务在中国正式起步。
( D )A三金工程 B网络技术的应用 C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化 D政府上网工程3、电子政务产生的时间:( D )A 20世纪80年代初B 20世纪80年代中期C 20世纪80年代末期D 20世纪90年代二、多选题:1、电子政务的特点是:( ABCD )A以信息技术为工具 B以政府数据为中心C以业务应用为动力 D以便民服务为目的。
2、电子政务发展的阶段有:( ABCD )A起步阶段 B政府与用户单向互动阶段C政府与用户双向互动阶段 D网上处理事务阶段三、名词解释:1、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将其内外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进行无缝集成,在政府机构精简、工作流程优化、政府资源整合、政府部门重组之后通过政府网站将大量频繁的行政管理和日常食物按设定的程序在网上实施,打破时间空间和部门分割的制约,全方位的为社会以及自身提供一体化的规范、高效、优质、透明、符合国际惯例的管理和服务。
2、办公自动化:是指利用现代化办公设备、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老代替办公人员的手工作业。
3、电子政府:是指政府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不同的信息基础设施,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以时代的方式对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它是一种政府服务体系。
四、简答题:1、发展电子政务的意义有哪些?①行政人员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完成以前治理、体能无法完成的工作;②可以缩减甚至取消中间层次,见胡政府运作环节和程序,降低成本;③可以扩大政府政策的影响;④可以防止信息垄断,保证下级政府或组织跟好的执行上级政府和组织的决策;⑤为人民提供便利,密切政府与公众的联系;⑥可以减少企业行为的盲目性,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国际服务的窗口。
五、论述题:试从国内外公共管理信息化发展状况分析我国发展电子政务的意义。
学习电子政务计划
学习电子政务计划在数字化时代,政府的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各国政府的重要战略之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电子政务已经成为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
学习电子政务计划就成为了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的重要任务之一。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和电子通信技术改善政府管理和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的一种新型政务管理模式。
学习电子政务计划就是要通过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使得政府部门能够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进行政务管理和公共服务,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学习电子政务计划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学习电子政务的理论知识。
学习电子政务需要了解电子政务的概念、特点、发展历程、基本原理和相关法律法规等。
只有了解了电子政务的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子政务的运作机制和规律。
二、学习电子政务的基本技术和工具。
学习电子政务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技术、数据库管理、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技术和工具,才能更好地进行电子政务的设计、开发和运行。
三、学习电子政务的管理方法和实践经验。
学习电子政务还需要了解相关的管理方法和实践经验,包括电子政务的规划与设计、项目管理、运营维护、信息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只有了解了这些管理方法和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进行电子政务的管理和运营。
学习电子政务计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不断学习和实践。
在学习电子政务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加强理论学习。
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应该加强对电子政务理论知识的学习,包括参加相关培训班、研讨会、学术会议等,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二、加强技术研究。
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应该加强对电子政务技术的研究,推动相关科研项目的开展,不断探索和应用新的信息技术和工具。
三、加强管理实践。
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应该加强电子政务管理实践,积极开展电子政务项目,不断总结和分享管理经验。
电子政务复习资料
电⼦政务复习资料1、电⼦政务的概念和战略地位(1)概念:所谓电⼦政务,就是国家政府部门以信息⽹络为平台,综合运⽤信息技术,将其管理和服务职能通过⽹络技术进⾏集成,在⽹络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部门间隔的制约,全⽅位的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家标准的管理和服务。
实现公务、政务、商务的⼀体化运作和管理。
(2)战略地位:①以信息化带动⼯业化②政府先⾏,带动信息化发展③推⾏电⼦政务,实现政府信息化2传统政务与电⼦政务的⽐较⼀、带来全新的时空观⼆、集成化三、⾃动化、智能化四、个性化(具体见下表)★政府与政府间的电⼦政务(G2G)内容包括:①电⼦法规政策系统②电⼦公⽂系统③电⼦办公系统④电⼦司法档案系统⑤电⼦财政管理系统⑥电⼦培训系统⑦业绩评价系统★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政务(G2B )内容包括:①电⼦采购与招标②电⼦化报税③电⼦证照办理与审批④信息咨询服务★政府与公众间电⼦政务(G2C)内容包括:①教育培训服务②就业服务③电⼦医疗服务④社会保险⽹络服务⑤公民信息服务⑥交通管理服务⑦公民电⼦税务申报服务⑧电⼦证件服务5美国现在门户⽹站⽹址:6我国电⼦政务发展史(1)摸索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2002年;特点:建设⽐较零散,缺乏统⼀的战略规划,应⽤⽔平相对较低。
(2)发展阶段:2002年——2005年(3)成熟阶段:2006年——现在;标志:o6年⼏个重要纲领性⽂件的颁布,如1⽉1⽇⼈民政府⽹站正式开通,标志着我国从上⽽下政府⽹站体系基本确⽴;3⽉印发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电⼦政务总体框架》7、⼀站两⽹四库⼗⼆⾦⼀站:政府门户⽹站两⽹:政府内⽹和外⽹四库:⼈⼝;法⼈单位;空间地理和⾃然资源;宏观经济⼗⼆⾦:⼀类:对加强监管、提⾼效率和推进公共服务起到核⼼作⽤的办公业务资源系统宏观经济管理系统建设;⼆类:增强政府收⼊能⼒、保证公共⽀出合理性的⾦税、⾦关、⾦财、⾦融监管、⾦审;三类:保障社会秩序,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打下坚实的⾦盾、社会保障、⾦农、⾦⽔⾦质;8、内⽹:机关内部办公⽹,以局域⽹为基础,主要运⾏党政决策指挥系统、关键业务管理系统、核⼼数据应⽤系统、领导事务管理系统、涉及内部核⼼机密的应⽤系统、涉及重⼤事件的决策系统、涉及重要事务的核⼼信息数据管理系统;与互联⽹实⾏物理隔离。
电子政务与公共服务
2、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方法的影响 • (1)改善现有管理方法的信息基础和信息 通讯手段。 • (2)创立全新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措施。 如EMS、DSS
3、电子政务对政府组织形态的影响
• 传统的政府管理理论是工业社会中形成的,建立在社会专 业化分工基础上的科学管理理论。电子政务对传统政府组 织形态提出挑战,在它的引导下,传统政府组织中的金字 塔式的权力结构被扁平式权力结构所取代。网络技术可以 实现操作执行层与高层决策层的直接信息沟通,从而免去 通过中间层来逐级传递信息的过程,加快信息传递速度。 由此,中间层级可以缩减,使得组织结构更为扁平。以计 算机和互联网为特征的电子政务最终将不可避免地建构出 适合信息时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政府组织形态。 • (1)缩减中间管理层。 • (2)拓宽管理幅度。 • (3)改进政府绩效。
97年: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 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 历史过程。 • 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信息化是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 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 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 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含义: 1.信息化要服务于现代化; 2.社会各个领域要广泛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广泛利用信息资源; 3.信息化要由国家统一规划、统一组织; 4.快教育科研信息化步伐。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发展多层次、交互式网络教育培训体系,方便公 民自主学习。 • 加强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建设并完善覆盖全国、 快捷高效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增强防疫监控、 应急处置和救治能力。统筹规划电子病历,促进 医疗、医药和医保机构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支持医疗体制改革。 • 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多层次、 多功能的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加强就业信息统计、 分析和发布工作,改善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政 策咨询服务。 • 推进社区信息化。
电子政务理论基础
电子政务理论基础1. 什么是电子政务电子政务是指运用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改进政府机关的工作方式和服务水平,提高政府效率和透明度的一种管理理念和实践方式。
2. 电子政务的意义和目标电子政务的意义在于提高政府的开放性、透明度和效率,促进政府与民众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协作,推动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进一步推进社会的现代化和信息化。
电子政务的目标主要包括:•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府服务,满足社会公众的各种需求;•强化政府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增加政府与社会公众的互动和沟通渠道;•优化政府机构的管理和运作模式,提高政府效能和决策的科学性;•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提升行政管理的智能化水平;3. 电子政务的核心理论3.1. 信息化理论信息化理论是电子政务的核心理论之一。
它强调信息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信息资源的开发、共享和利用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3.2. 智能化理论智能化理论关注和大数据等技术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
它认为通过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化的政府服务,提高政府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3.3. 开放数据理论开放数据理论强调政府信息资源的开放和共享。
它认为政府的数据资产应该以开放的方式向社会公众提供,以促进社会创新和经济发展。
3.4. 电子治理理论电子治理理论是电子政务的核心理论之一。
它关注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在政策制定、决策执行和公共服务等方面推动政府决策和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4. 电子政务的关键技术4.1. 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是电子政务的基础,它提供了信息传递、交流和共享的平台。
政府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政府门户网站和各种在线服务平台,实现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4.2. 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政府整合和分析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发现隐藏在数据中的规律和价值。
政府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政策分析和决策支持,提高政府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确性。
电子政务原理与技术总复习
电子政务理论基础(一)一、名词解释:1、数据:是记载下来的事实,是客观事物(实体)属性的值。
P12、信息:是对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变化和特征的反映,是客观事物之间相互作用和联系的表征,是客观事物经过感知后的再现。
P13、知识是指最具有价值的信息,是来自人类意识的有价值信息。
P24、OLAPS联机分析处理系统:是面向决策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针对特定问题的联机数据访问和分析系统。
P135、OLTPS联机事务处理系统:主要面向操作人员和低层管理人员,按照日常工作事务的流程和功能要求,提供对基本数据的增删、修改和查询等操作处理,完成日常的事务处理。
P136、信息系统:是对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管理、检索和传输,并能向有关人员提供有用信息的系统。
P117、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信息资源,充分调动人力信息潜能,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模式,提供优质服务,以推进现代化并提升工作效率和效能的过程。
P188、管理信息系统:是为实现系统的整体管理目标对各类管理信息进行系统、综合处理,并辅助各级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决策的信息处理系统。
P139、生产过程信息化:是指在业务流程中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优化或重组业务流程,减少流程环节,提高流程的适应性和效率,为用户提供更加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
P18二、填空:1、信息的传播是通过信息的不断运动来实现的。
信息的运动特征有客观性和主观性。
P52、信息的特征有客观普遍性、媒体传载性、能动时效性、价值共享性、动态识别性、传递交换性。
P3-43、工业社会是以机器和资本为中心的社会,而信息社会是媒体和信息为中心的社会。
P54、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含义,信息是帮助人们决策的知识,知识是最具有价值的信息。
数据层次最低、知识层次最高。
5、信息技术最具代表性的技术是: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与智能技术、控制技术。
这四大技术形成了信息技术的获取-传递-处理-利用的技术体系,大体上相当于人的感觉器官、神经系统、思维器官、效应器官。
电子政务的理论与实践
电子政务的理论与实践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电子政务逐渐成为政府部门进行信息化管理和提供服务的重要手段。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互联网和电子设备来开展政务活动、提供公共服务、传递政府政策的一种方式。
本文将探讨电子政务的理论基础,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
电子政务的理论基础1. 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信息化和数字化是电子政务的基础,它们是推动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是指以信息为核心,运用信息技术对政府管理活动进行革新,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的过程。
数字化是指政府机构将纸质文件和数据转换成电子文件和数据的过程。
信息化和数字化的目标是实现政府管理的全面信息化和数字化,并建立起高效便捷的电子政务平台。
2. 公民参与和电子治理电子政务不仅仅是政府机构内部的信息化改革,还需要充分发挥公民的参与作用,构建起一种新型的政府与公民互动的模式。
电子治理是指政府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政策决策、公共参与和问题解决的管理方式。
通过有效的信息共享、公众参与平台等手段,可以实现政府决策的透明化、民主化和公正性。
3. 安全与隐私保护在电子政务的实践中,安全和隐私保护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政府机构需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并防止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
同时,政府还需要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加强对电子政务系统的监管和管理。
电子政务的实践与应用1. 电子政务平台电子政务平台是电子政务的核心,它可以提供政府相关部门和公民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服务。
政府部门可以通过电子政务平台发布政策文件、提供在线申请服务等,而公民可以通过平台查询政府信息、在线办理业务等。
电子政务平台的建设和运营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参与,构建起一种协同发展的模式。
2. 电子政务服务电子政务服务是指政府机构通过电子方式向公民提供各种服务,包括在线申请、在线缴费、在线查询等。
通过电子政务服务,可以方便快捷地办理政府相关业务,减少公民的时间和精力成本,提高政府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
试论述产生电子政务的根源与背景
试论述产生电子政务的根源与背景(姓名:张晓磊学号:1011491002)“电子政务”这个概念最早出自于1993年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所领导的全国绩效评估委员会(NPR)的两份报告。
随后便在世界各国兴起,那促使电子政务产生的根源与背景究竟是什么呢?我感觉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
一、理论基础(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电子政务的产生源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
随着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网络和现代通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因其具有渗透力强、高倍增性、对信息产业和其他产业的强大带动性以及高创新性的特点,在全球得到迅猛发展,使得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分析和传播变得更为便利,政府、企业及公民个人之间的相对距离缩短了,管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信息反馈变得密切了,从而增强了管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同时,信息技术也增强了公民和社会在信息和知识方面的占有量,从而削弱了传统政府的优势地位,对于传统的政府官僚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使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共同管理、民主管理、参与管理成为一种需求和可能。
而1979-1982年发生的那场严重的世界经济危机成了导火索,导致了传统的工业经济走向衰落,从而引发了社会变革,尤其是政府部门的改革。
为此,在20世纪50年代诞生的以信息技术、系统科学、行为科学等学科为支柱,以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提高办公质量和效率为目的一门叫《办公自动化》(OA)的课程,在经济危机之后得到了迅速发展。
到了80年代后期,在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中设置了《办公自动化》(OA)这门课程。
而20世纪末MPA教育开始兴起的时候,开设的《信息技术及其应用》课程就是从信息技术角度阐述办公自动化的相关知识。
而此时,网络技术发展到了成熟阶段,互联网得到了普及,促使了电子政务概念的提出并真正在技术上成为现实。
到了2008年初,在MPA教学中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改为了《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电子政务E-government课程代码113304101265课程属性工作技能课时/学分48/2.5课程性质必修实践学时16责任教师课外学时0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中英文)本课程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工作技能课程之一。
本课程在全面讲授电子政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着重训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电子政务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成为变革政府治理的重要力量,也是日益成为公共管理与实践的热点议题。
本课程主要分为课堂教学与实践训练两部分,课堂教学主要通过教师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与实践进展,实践训练主要通过上机操作、模拟演练和课外调研提高学生的实践知识与操作技能。
This course is a work skill course for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teaching of the basic theory of E-government,this course focuses on training students'practical operation ability.Driven by the new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govern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orce to change government governance,and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a hot topic of public management and practice.This course is mainly divided into two parts:classroom teaching and practical training.Classroom teaching mainly enables students to master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progress through teacher lecture,group discussion and case analysis.Practical training mainly improves students'-1-practical knowledge and operation skills through computer operation,simulation exercise and extracurricular investigation.2.设计思路本课程在内容上分为两大模块:①理论教学,这一部分讲授电子政务的相关理论与最新实践,主要内容包括电子政务的概念与内容、电子政务的国内外发展、电子政务的理论基础、电子政务的政府基础、电子政务与政府创新以及电子政务的未来趋势等;②实践教学,主要内容包括借助公共管理智慧实验室进行电子政务模拟,安排学生按照要求选取相关部门进行实地参观与调研。
电子政务理论概述
电子政务理论概述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应用,电子政务作为一种新的政府管理模式逐渐被各国广泛采用。
电子政务旨在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手段,提高政府管理效率、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并增强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互动与沟通。
本文将对电子政务的理论概述进行探讨,并分析其核心概念、发展趋势以及现实应用的意义。
电子政务的核心概念1. 电子政务电子政务是指政府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手段进行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过程。
电子政务不仅包括政府内部的信息化管理,也涉及政府与公众、政府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互动。
通过实施电子政务,政府能够提高决策效率、减少行政成本,并为公众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
2. 电子政府电子政府是指建立在电子政务基础上的一种新型政府组织形态。
电子政府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撑,实现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全面数字化和在线化。
电子政府注重公共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开性,提供公众参与政府决策和监督的渠道,在促进民主、提高政府责任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 电子治理电子治理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手段实现政府管理过程的全面改革。
电子治理旨在提高政府决策效能,推动政府机构的现代化转型,并加强政府与社会公众的互动与沟通。
通过电子治理,政府可实现数字化的政务信息管理、智能化的政策制定、精确化的社会调查和反馈,从而提高治理效能和公共服务质量。
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电子政务正朝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前进:1. 跨部门整合与协同电子政务的发展要求各政府部门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和数据交换标准,政府可以实现跨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避免信息孤岛和信息孤立的现象,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 全面数字化和在线化电子政务的目标是实现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全面数字化和在线化。
政府应全面推进政务信息化,将各种政务活动纳入信息化管理范畴,并提供线上服务渠道,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质量。
第章电子政务的基本概述
2020/11/29
第章电子政务的基本概述
第一篇 电子政务的理论与基础
第章电子政务的基本概述
第1章 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
第章电子政务的基本概述
本章内容
第一节 电子政务的含义及内容 第二节 电子政务的功能 第二节 电子政务发展趋势
第章电子政务的基本概述
1.1 电子政务的含义及内容
第章电子政务的基本概述
表1-2 政府机关之间电子政务(G-G)的主要内容
名称
含义
电子法规政策系统
对所有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提供相关的现行有效的各项法律、法规、规 章、行政命令和政策规范,使所有政府机关和工作人员真正做到有法可 依,有法必依。
电子公文系统
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在政府上下级、部门之间传送有关的政府公文, 如报告、请示、批复、公告、通知、通报等等,使政务信息非常快捷地 在政府间和政府内流转,提高政府公文处理速度。
信息咨询服务
政府将拥有的各种数据库信息对企业开放,方便企业利用,如政府向企 业开放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数据库,政府经济白皮书,国际贸易统计资料, 国家对行业发展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等信息。
政府利用宏观管理优势,为提高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和知名度提供各种
中小企业电子服务
帮助,包括提供统一政府网站入口;利用集合优势,帮助中小企业向电 子商务供应商争取有利的、能够负担的电子商务应用解决方案。
电子税务
电子税务使企业通过政府税务网络系统,在家里或企业办公室就能完成 税务登记、税务申报、税款划拨、查询税收公报、了解税收政策等业务, 既方便了企业,也减少了政府的开支。
电子证照办理
电子证照办理让企业通过因特网申请办理各种证件和执照,缩短办证周 期,减轻企业负担,如企业营业执照的申请、受理、审核、发放、年检、 登记项目变更、核销,统计证、土地和房产证、建筑许可证、环境评估 报告等证件、执照和审批事项的办理。
电子政务理论与实务
电子政务理论与实务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政务作为一种新兴的政府管理方式,正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电子政务的实施旨在提高政府效率、优化公共服务,并加强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本文将介绍电子政务的理论基础以及在实践中的关键内容和挑战。
电子政务理论1. 电子政务的定义和目标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等电子手段提供政府服务,实现政府与公民、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互动与沟通的一种新型管理方式。
其目标包括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优化公共服务、增强政府公信力等。
政府和公民、政府和企业是电子政务的主要参与主体。
政府是整个电子政务系统的组织者和提供者,而公民和企业是主要的服务对象。
3. 电子政务的基本原则电子政务的实践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包括信息公开、服务便利、安全保密、可持续发展等。
这些原则对于保证电子政务的正常运行和公信力至关重要。
在电子政务的实施过程中,信息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子政务需要依托先进的技术手段,如云计算、大数据、等,以提供高效、安全的服务。
电子政务实务1. 政务服务平台的建设政务服务平台是电子政务的核心,通过集成各部门的信息资源和服务,为公民和企业提供一站式的政府服务。
政务服务平台的建设包括信息系统的开发、数据集成、服务标准的制定等。
2. 电子政务应用场景电子政务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包括公共服务的在线申请、网上支付、电子证照等。
这些应用场景能够大大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方便公民和企业办事。
3. 电子政务的数据管理和安全电子政务涉及大量敏感数据的处理和存储,因此数据管理和安全非常重要。
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数据管理政策,加强数据安全保护,确保公民和企业的信息不被泄露和滥用。
4. 政府与公民的互动渠道电子政务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加强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政府可以通过建设电子政务平台、开展在线问卷调查、设置举报投诉渠道等方式实现与公民的密切联系。
电子政务的挑战与展望电子政务的实施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技术难题、安全风险、数字鸿沟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公共管理理论基础
(二)公共管理的过程 6.创新
创新也是一项综合职能,是贯穿于公共管理全过 程的一种经常性活动。公共管理中的战略管理和 公共政策选择需要创新,公共组织的变革需要创 新,公共领导行为、协调和激励需要创新,公共 控制的手段、方法和工具同样需要创新。
第三章 电子政务的理论基础
电子政务的理论基础
2020年4月29日星期三
第三章 电子政务的理论基础
学习目标
v 了解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以及 新公共管理理论与电子政务的关系
v 掌握竞争力模型和价值链模型在电子政 务建设过程中的应用
v 重点掌握企业资源计划、客户关系管理 与供应链管理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的 应用
第三章 电子政务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电子政务的理论基础
一、公共管理理论基础
(一)公共管理的界定 2.公共管理 v 公共管理(Pu域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目前正 处在快速的发展变化之中,还不能给出一个权威 公认的定义。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公共管理的一些 特征,来对公共管理做一个基本的界定。
第三章 电子政务的理论基础
一、公共管理理论基础
(二)公共管理的过程 3.领导 v 领导职能的本意是指导和协调组织中的人,即管
理者通过激励下属,指导他们的活动,选择最有 效的沟通渠道,解决成员之间的冲突,来完成基 本的任务。 v 公共管理的领导职能,着重强调的是公共领导的 效能、体制与环境的匹配,公共激励方式的选择 ,公共沟通机制的建立,冲突的协调与解决,公 共关系的协调等。
第三章 电子政务的理论基础
一、公共管理理论基础
(5)公共管理强调公共部门的行为绩效,即作 为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要有效地实现公共 利益,必须讲求效率、效果、经济和公平。 (6)公共组织实现目标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是协调,协调既包括组织内部的协调活动,也包 括组织与组织之间、组织与社会的协调活动。
一、公共管理理论基础
(一)公共管理的界定 1.公共组织 v 作为一个公共组织,一般来说有3个共同特征:
一是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二是有一套自身的 系统性结构,体现分工与合作及不同层次权力和 责任制度,其特点是运用公共权力提供社会公众 服务,承担公共责任;三是由正式雇员所组成。 v 我们可以把政府部门和由政府管辖、经营的一切 机构以及某些具有准政府职能的中介机构都看作 是公共组织。
第三章 电子政务的理论基础
一、公共管理理论基础
(二)公共管理的过程 4.控制 v 控制职能的本意是指监控、比较和纠正的活动,
即为了保证管理活动按照既定的计划进行,管理 必须监控组织的绩效,必须将实际的表现与预先 设定的目标进行比较,如果出现了任何显著的偏 差,管理的任务就是使组织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 v 公共管理的控制职能,着重强调的是公共监督与 公共责任机制,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与管理,公 共信息管理系统与电子政务,公共预算管理,公 共部门全面质量管理等。
标又可以分解为一些子目标,比如生存、安全、秩序、 效率、公平、民主等。子目标之间经常是相互冲突和矛 盾的,它们的确定和取舍又往往受到价值取向的影响, 需要平衡和折中。
第三章 电子政务的理论基础
一、公共管理理论基础
(3)公共管理的基础是公共权力,这是协调社 会资源的保障。公共权力来源于人民通过法律的 授权,带有强制性。所以公共管理行为要强调公 共责任,要受到全社会的监督。 (4)公共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向社会全体成员提 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公共产品既包括有形的 产品,比如国防、水坝、道路、桥梁等,也包括 无形的产品,比如法律法规、政策和制度等;公 共服务主要包括公共安全与秩序的提供、公共问 题的解决与处理、公共财产和公共资源的管理等 。
第三章 电子政务的理论基础
一、公共管理理论基础
(二)公共管理的过程 结合一般管理和公共管理的特点,我们可以
把公共管理划分为六项职能,即4个过程职能— —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2个综合职能—— 决策与创新。
第三章 电子政务的理论基础
一、公共管理理论基础
(二)公共管理的过程 1.计划 v 计划职能的本意示组织活动的事先安排。 v 公共管理地计划职能,着重强调的是公共组织目
第三章 电子政务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公共管理理论 第二节 竞争力模型和价值链模型 第三节 流程管理 第四节 企业资源计划、客户关系管理与供应链管理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子政务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公共管理理论
一、公共管理理论基础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与电子政务建设
第三章 电子政务的理论基础
标与宗旨的识别与确认,实现组织目标的战略选 择与战略管理,为了实施战略而进行的公共政策 设计与选择。
第三章 电子政务的理论基础
一、公共管理理论基础
(二)公共管理的过程 2.组织 v 组织职能的本意是分配和安排组织成员之间的工
作、权力和资源,以便他们能够达到组织目标的 过程。 v 公共管理的组织职能,着重强调的是公共组织机 构的设置、公共权力的配置、公共权力的配置、 公共人力资源的配置与管理及公共资产的配置与 管理等。
一、公共管理理论基础
(三)公共管理者 1.公共管理者的分类 (1)根据来源划分:①任命 ②民选。 (2)根据职务等级划分:①高层公共管理者 ②中
第三章 电子政务的理论基础
一、公共管理理论基础
(一)公共管理的界定 2.公共管理 在公共组织中,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环节来协
调社会资源,有效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过程 其主要特征是: (1)公共管理是发生在公共组织中的活动,非公共组织
中涉及局部群体利益的管理活动不属于公共管理。 (2)公共管理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位总体目标,这一目
第三章 电子政务的理论基础
一、公共管理理论基础
(二)公共管理的过程 5.决策 v 决策是一项综合职能,它渗透于公共管理的4项
职能中。比如,计划中的目标与战略的决策;组 织中的幅度与跨度决策,岗位设计和组织变革的 决策,人事决策等;领导中的领导方式决策,沟 通与协调的决策,冲突问题的决策等;控制中的 关键点决策,控制方式的决策,建立管理信息系 统的决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