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材料中的相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晶体长大速率:单位时间内新相线生长尺寸的增量; 总结晶速率:新相占母相的体积分数随温度、时间的
变化来表征。
大多数相变过程都具有成核-生长相变机理。
§8.2.1 晶核的形成速率(核化速率)
设形成半径r的球形新相,则 整个系统自由焓变化ΔGr应为各项 之代数和。
Gr
4 3
r3
GV
4 r 2 LS
4 3
r3
GE' .............(8.11)
γLs-液、固界面能(假定无方向性);
ΔGV、ΔG’E-单位体积自由焓和应变能的变化。
(1)均态成核
a. 热力学条件
模型:假定在恒温恒压下,从过冷液体形成新相 呈球形,半径为r,不考虑应变能时,自由 焓的变化为:
Gr
4 3
r3
GV
4 r 2 LS ......(8.12)
直至最大值;
➢ 若T继续↓,原子或分子扩散速率↓, Gm↑,D因子↓,成核速率I↓
T Iv= P·D
➢ 因此,I与T的关系是曲线P和D的综合结果,在T低时,D因 子抑制了I的增长;T高时,P因子抑制了I的增长。只有在合 适的T下, P与D因子的综合结果使I有最大值。
I nr g na 0ns exp
C、在亚稳区内虽然不能自发产生新相,但是当有外 来杂质存在时,或在外界能量影响下,也有可能 在亚稳区内形成新相,此时使亚稳区缩小。
§8.1.4 相变的条件
(1)相变过程的温度条件
(重要)
由物理化学中热力学知识可推知:
G
H TH
H T0 T
HT
T0
T0
T0
若相变过程为放热过程(结晶) ΔH<0,则 ΔT>0时,才能自发进行,即体系必须“过冷”。
0
r
2 LS .......................(8.14)
GV
dG 0 dr
Gr
16
3
LS ......................(8.15)
3 GV2
相变势垒:是形成临界晶核系统自由焓变化的最大值。
将临界晶核尺寸r*与临界形核势垒ΔG r*与过冷度 ΔT建立关系:
由G
H T 转换成
图8.3 球形核胚自由焓随半径的变化
小结: 2)△Gr*是描述相变 发生时形成临界晶核 所必须克服的势垒, 这一数值越低,成核 过程越容易,故用于 判断相变进行的难 易。
图8.3 球形核胚自由焓随半径的变化
Gr
4 3
r3
GV
4 r 2 LS ......(8.12)
d Gr dr
4 r2GV
8 r • rls
T0
GV
T
HV Tm 代入r*, ΔG r*
r
2 LSTm
讨论:
HV T (1)当ΔT→0时,r* →∞
(2)由于γ、T0>0,ΔH<0,要相
Gr
16
T3 2
LS m
3( HV T )2
变,必须过冷,且过冷度越 大,r*越小, ΔG r*越小。
(3)影响r* 与ΔG r*的因素有物系
本身的性质: ΔH和 γ 。
) exp( Ga ) kT
(2)当ΔT很大时, VGV>>kT
U
f
0
exp
பைடு நூலகம்
Ga kT
fD
乌尔曼的实验结果:
在熔点时生长速率 为零。
高温阶段:主要由 液相变成晶相的速率控 制,增大过冷度,对过 程有利,故生长速率增 加;
低温阶段:过程主要 由相界面扩散所控制, 低温对扩散不利,故生 长速率减慢。
ΔGh= V核ΔGV +ALXγLX+πr2(γXS-γLS)
界面自由焓的变化
r Rsin
球缺的表面积 A 2R2 (1 cos )
球缺的体积: V R3 2 3cos cos3 3
带入后,令d(ΔGh)/dR=0,得出不均匀成核的临界 半径
R
2 LX
GV
Gh
16
3 LX
(2
3 GV2
✓核化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的液相中生成的晶核 数目,用I表示。 核的生成速率=单位体积母相核胚数目×原子扩散速率
I nr g
根据统计热力学原理:单位母相体积内具有半径 为临界半径r*的晶核数目为:
nr nexp
Gr kT
(n为单位体积母相中原子或分子数)
Ga g ans 0 exp kT
g:单位时间到达核胚表面的原子数 a:原子向核胚方向跃迁的几率; ns:核胚周围的原子数; v: 碰撞的频率;
过饱和蒸汽压差是该过程的推动力
对于理想溶液
G RT ln C0 C
过饱和浓度是这一过程的推动力
总之,相变要自发进行,系统必须过冷(过热)或过饱和,此 时系统温度、浓度和压力与相平衡时温度、浓度和压力之差即 为相变过程的推动力。
§ 8.2 液相与固相的转变-成核-生长的相变
成核速率:单位时间、单位体积母相中形成的新相核 心的数目;
§8.2.3 晶体生长速率
晶体生长是界面移动的过程,生长速率与界面结 构及原子迁移密切相关。
如果新相和母相(熔体)组成相同时,那么控制生 长速度的过程将是原子由母相穿过界面跃迁于新相上这 一短程扩散。 (界面控制)
当析出的晶体与母相(熔体)组成不同时,如:过 饱和固溶体的脱溶分解,需要构成晶体的组分从母相长 距离迁移到达新相-母相界面过程,在通过界面跃迁才 能附着于新相表面,即长程扩散过程。 (扩散控制)
I
v
u3t
4
)......I...W......C..h..r..i.s..t.i(o8n.于48)
1965年对相变动力
学方程进行了进一
V 1 exp(Kt n ).............步...校....正...,(8导.49出) V
新相形成的体积分数与成核、晶体生长的动力学常数 有关,亦即与转变热、偏离平衡和原子迁移率等热力 学和动力学因素有关的。
若相变过程为吸热过程(熔融),即ΔH> 0,则ΔT<0时,才能自发进行,即体系必须 “过热”。
相变驱动力表示为过冷 度(过热度)的函数,相变 平衡理论温度与系统实际温 度之差即为相变过程的推动 力。
(2) 相变过程的压力和浓度条件
在恒温、可逆非体积功为零时:dG=Vdp
对理想气体而言 G RT ln p0 p
G 1相
✓ 一级相变:在临界温度和临 界压力时,体系由一相变为 另一相时,两相化学位相等, O 但化学位的一阶偏不等的相 S 变。
2相 T
U1
U2
U1
U2
O
T
TP
TP
PT
PT V
U S
TP
U V
PT
T
O
T0
图8.1一级相变时两相在转
变点的G、S、V的变化
✓ 二级相变:在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时,体系由一相 变为另一相时,两相化学位相等,化学位的一阶偏 也相等,但二阶偏导数不等的相变。
Cp
2
Cp
T2
T
p
恒压热容
1V Vp
T
压缩系数
1V V Tp
体膨胀系数
✓ 高级相变: 在临界温度,临界压力时,一阶,二阶偏
导数相等,而三阶偏导数不相等的相变成为三 级相变。
实例:量子统计爱因斯坦玻色凝结现象为三级相变。
依次类推,自由焓的n-1阶偏导连续,n阶偏 导不连续时称为高级相变。二级以上的相变称 为高级相变,一般高级相变很少,大多数相变 为低级相变。
I nr g na 0ns exp
Ga exp kT
Gr =B·D·P
kT
P:受成核位垒影响的成核率因子(相变因素) P
D:受质点扩散影响的成核率因子(扩散因素)
Iv
D
➢ 当T↓时,T=T0-T↑,
GK
1 3
16
n 3 GV2
1 3
16
n 3T02 H 2T 2
即:成核位垒↓,P因子↑,成核速率I↑
dn dt
( dnls dt
dnsl dt
)
fsv0
exp(
Ga kT
)[1 exp(V GV kT
)]
晶体线性生长速率u等于单位时间迁移的原子数目 除以界面原子数S,再乘以原子间距λ,
U
f 0 exp
Ga kT
1
exp
VGv kT
讨论:
(1)当ΔT→0时, VGV <<kT
U
f
v0
(V
GV kT
Ga Gr kT
I
exp
G kT
迁移克服的势垒
成核的形成势垒
讨论I-T关系
u u
Iv
高温时,T↑,质点
的相互吸引而聚结
Iv
及吸附能力↓,
P↓,I↓;
低温时, T↑,
ΔT
D↑,I↑。
成核、生长速率与过冷度的 关系
(2)非均态成核
假设核的形状为 球体的一部分,其曲 率半径为R,核在固 体界面上的半径为r, 液体-核(LX)、核- 固体(XS)和液体-固体(LS)的界面能分别为γLX、γXS 和γLs,液体-核界面的面积为ALX,引起总吉布斯自 由能的变化:
§8.1.3 相变过程的不平衡状态及亚稳区
✓热力学平衡时相变 AB 气态 气-液共存(液态)
✓实际相变 ABC
气态
过冷区气体 气体
图2 单元系统相变过程图
由此得出: A、亚稳区具有不平衡状态的特征,是物相在理论上
不能稳定存在,而实际上却能稳定存在的区域;
B、在亚稳区内,物系不能自发产生新相,要产生新 相,必然要越过亚稳区,这就是必须过冷却的原 因;
§8.2.4 总的结晶速率
总的结晶速度常用结晶过程中已经结晶出的晶 体体积占原母液体积的分数(x)和结晶时间(t)的关 系表示。
当t=0 当t=τ
α相 V Vα=V-Vβ
β相 0
Vβ
V
V
4
3
t 0
Ivu3t 3dt
M.Avrami于1939年
对相变动力学方程
进行了校正,导出
V V
1
exp(
1 3
cos )(1 4
cos )2 ..............(8.30)
(2 cos )(1 cos )2
令: f ( )
4
Gh
Gr f ( )
讨论:
当θ=0时,cosθ=1,f(θ)=0,ΔG*h=0;不存在核 化势垒;
当θ=90°时,cosθ=0,f(θ)=0.5,ΔG*h=0.5ΔG*r; 非均态核化势垒为均态核化势垒的1/2;
同组成的两固相之间的结构转变。
本章主要介绍:液相→固相,即熔体析晶相变过程
§8.1.2 相变分类
(1)按物态变化分类 狭义:同组成的两固相之间的结构变化,不 涉及化学反应。 广义:除上述情况之外,还包括相变前后相 组成变化的情况。
(2)按热力学分类 A、按转变方向分 ✓分为可逆 ✓不可逆相变
B、按热力学偏导数的连续性分类
(3) 按动力学分类
✓ 按原子迁移特征分类:扩散型和无扩散型相变。 ✓ 按结构变化及转变速度快慢分类:重构型或位移型
相变。
(4) 按相应机理分类 成核-生长相变、连续型相变、有序-无序转
变和马氏体相变。
成核-生长相变:由组成波动程度大、空间范 围小的起伏开始发生的相变,初期起伏形成新 相核,然后是新相核心长大,有均匀成核与非 均匀成核两类。
当θ=180°时,cosθ=-1,f(θ)=1,ΔG*h=ΔG*r; 非均态核化势垒等于均态核化势垒。
结论:
➢当晶核对晶核剂接触角越小,越有利于晶核的 生成。
➢当晶核和晶核剂有相似的原子排列时,质点穿 过界面有强烈的吸引力,对核化最有利。
非均态核化的速率可表示为:
IS
KS
exp
Gh kT
.................(8.31)
r
2 LS
GV
临界晶核的表面积
Gr
16
3 LS
3 GV2
A*
4
(r*)2
=
16 LS 2
(GV )2
Gr
1 A* 3
LS
要形成临界半径大小的新相,需要对系统作功, 其值为新相界面能的1/3。
b. 动力学条件
熔体
临界晶胚
稳定晶核
长大晶粒
✓成核过程是熔体中一个个原子加到临界核胚上,临界核 胚就生长为晶核。 核化过程=核胚生成+原子扩散到核胚表面过程
界面控制型生长
晶体的生长过
程类似于扩散
过程,它取决
1
于分子或原子
2
从液相中分离
向界面扩散和
其反方向扩散
之差。
因此,质点从液相向晶相迁移速率:
dnl s dt
fsv0
exp(
Ga ) kT
从晶相到液相反方向的迁移速率为:
dnsl dt
fsv0 exp{ [Ga
(V GV )]} kT
因此,从液相到晶相迁移的净速率为:
8 材料中的相变
8.1 相变概述 8.2 液-固相的转变(成核-生长相变)
§ 8.1 概述
§8.1.1 相变的概念
广义概念 相变是指在外界条件发生变化的过程中,物
相于某一特定的条件下(或临界值时)发生突变 的过程。包括三种情况:(1)由一种结构变化为 另一种结构;(2)化学成分的不连续变化;(3) 某些物理性质突变。 狭义概念
液固相变时自由能的变化(̶) 形成液固界面的能量(+)
r<r*:亚临界核胚 r>r*:超临界晶核
(r*愈小,愈易形成新相) 临界晶核半径:新相可以长大而不消失的最小晶核半径。
图8.3 球形核胚自由焓随半径的变化
小结: 1)不是所有瞬间出现的 新相区都能稳定存在和 长大。颗粒半径比r*小 的核胚是不稳定的,因 为它尺寸增加,自由焓 则增加;只有颗粒半径 大于r*的超临界晶核才 是稳定的,因为晶核的 长大,自由焓的减小。
§8.2.5 影响结晶速率的因素
(1)熔体组成 组成越简单,析晶越易。组成相应于某一化合 物组成时,玻璃亦易析晶;组成在界线或共熔点处, 降低析晶能力。 因此从降低熔制温度和防止析晶的角度,玻璃 的组分应考虑多组分,并且尽量选择在相界线或共 熔点附近。
变化来表征。
大多数相变过程都具有成核-生长相变机理。
§8.2.1 晶核的形成速率(核化速率)
设形成半径r的球形新相,则 整个系统自由焓变化ΔGr应为各项 之代数和。
Gr
4 3
r3
GV
4 r 2 LS
4 3
r3
GE' .............(8.11)
γLs-液、固界面能(假定无方向性);
ΔGV、ΔG’E-单位体积自由焓和应变能的变化。
(1)均态成核
a. 热力学条件
模型:假定在恒温恒压下,从过冷液体形成新相 呈球形,半径为r,不考虑应变能时,自由 焓的变化为:
Gr
4 3
r3
GV
4 r 2 LS ......(8.12)
直至最大值;
➢ 若T继续↓,原子或分子扩散速率↓, Gm↑,D因子↓,成核速率I↓
T Iv= P·D
➢ 因此,I与T的关系是曲线P和D的综合结果,在T低时,D因 子抑制了I的增长;T高时,P因子抑制了I的增长。只有在合 适的T下, P与D因子的综合结果使I有最大值。
I nr g na 0ns exp
C、在亚稳区内虽然不能自发产生新相,但是当有外 来杂质存在时,或在外界能量影响下,也有可能 在亚稳区内形成新相,此时使亚稳区缩小。
§8.1.4 相变的条件
(1)相变过程的温度条件
(重要)
由物理化学中热力学知识可推知:
G
H TH
H T0 T
HT
T0
T0
T0
若相变过程为放热过程(结晶) ΔH<0,则 ΔT>0时,才能自发进行,即体系必须“过冷”。
0
r
2 LS .......................(8.14)
GV
dG 0 dr
Gr
16
3
LS ......................(8.15)
3 GV2
相变势垒:是形成临界晶核系统自由焓变化的最大值。
将临界晶核尺寸r*与临界形核势垒ΔG r*与过冷度 ΔT建立关系:
由G
H T 转换成
图8.3 球形核胚自由焓随半径的变化
小结: 2)△Gr*是描述相变 发生时形成临界晶核 所必须克服的势垒, 这一数值越低,成核 过程越容易,故用于 判断相变进行的难 易。
图8.3 球形核胚自由焓随半径的变化
Gr
4 3
r3
GV
4 r 2 LS ......(8.12)
d Gr dr
4 r2GV
8 r • rls
T0
GV
T
HV Tm 代入r*, ΔG r*
r
2 LSTm
讨论:
HV T (1)当ΔT→0时,r* →∞
(2)由于γ、T0>0,ΔH<0,要相
Gr
16
T3 2
LS m
3( HV T )2
变,必须过冷,且过冷度越 大,r*越小, ΔG r*越小。
(3)影响r* 与ΔG r*的因素有物系
本身的性质: ΔH和 γ 。
) exp( Ga ) kT
(2)当ΔT很大时, VGV>>kT
U
f
0
exp
பைடு நூலகம்
Ga kT
fD
乌尔曼的实验结果:
在熔点时生长速率 为零。
高温阶段:主要由 液相变成晶相的速率控 制,增大过冷度,对过 程有利,故生长速率增 加;
低温阶段:过程主要 由相界面扩散所控制, 低温对扩散不利,故生 长速率减慢。
ΔGh= V核ΔGV +ALXγLX+πr2(γXS-γLS)
界面自由焓的变化
r Rsin
球缺的表面积 A 2R2 (1 cos )
球缺的体积: V R3 2 3cos cos3 3
带入后,令d(ΔGh)/dR=0,得出不均匀成核的临界 半径
R
2 LX
GV
Gh
16
3 LX
(2
3 GV2
✓核化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的液相中生成的晶核 数目,用I表示。 核的生成速率=单位体积母相核胚数目×原子扩散速率
I nr g
根据统计热力学原理:单位母相体积内具有半径 为临界半径r*的晶核数目为:
nr nexp
Gr kT
(n为单位体积母相中原子或分子数)
Ga g ans 0 exp kT
g:单位时间到达核胚表面的原子数 a:原子向核胚方向跃迁的几率; ns:核胚周围的原子数; v: 碰撞的频率;
过饱和蒸汽压差是该过程的推动力
对于理想溶液
G RT ln C0 C
过饱和浓度是这一过程的推动力
总之,相变要自发进行,系统必须过冷(过热)或过饱和,此 时系统温度、浓度和压力与相平衡时温度、浓度和压力之差即 为相变过程的推动力。
§ 8.2 液相与固相的转变-成核-生长的相变
成核速率:单位时间、单位体积母相中形成的新相核 心的数目;
§8.2.3 晶体生长速率
晶体生长是界面移动的过程,生长速率与界面结 构及原子迁移密切相关。
如果新相和母相(熔体)组成相同时,那么控制生 长速度的过程将是原子由母相穿过界面跃迁于新相上这 一短程扩散。 (界面控制)
当析出的晶体与母相(熔体)组成不同时,如:过 饱和固溶体的脱溶分解,需要构成晶体的组分从母相长 距离迁移到达新相-母相界面过程,在通过界面跃迁才 能附着于新相表面,即长程扩散过程。 (扩散控制)
I
v
u3t
4
)......I...W......C..h..r..i.s..t.i(o8n.于48)
1965年对相变动力
学方程进行了进一
V 1 exp(Kt n ).............步...校....正...,(8导.49出) V
新相形成的体积分数与成核、晶体生长的动力学常数 有关,亦即与转变热、偏离平衡和原子迁移率等热力 学和动力学因素有关的。
若相变过程为吸热过程(熔融),即ΔH> 0,则ΔT<0时,才能自发进行,即体系必须 “过热”。
相变驱动力表示为过冷 度(过热度)的函数,相变 平衡理论温度与系统实际温 度之差即为相变过程的推动 力。
(2) 相变过程的压力和浓度条件
在恒温、可逆非体积功为零时:dG=Vdp
对理想气体而言 G RT ln p0 p
G 1相
✓ 一级相变:在临界温度和临 界压力时,体系由一相变为 另一相时,两相化学位相等, O 但化学位的一阶偏不等的相 S 变。
2相 T
U1
U2
U1
U2
O
T
TP
TP
PT
PT V
U S
TP
U V
PT
T
O
T0
图8.1一级相变时两相在转
变点的G、S、V的变化
✓ 二级相变:在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时,体系由一相 变为另一相时,两相化学位相等,化学位的一阶偏 也相等,但二阶偏导数不等的相变。
Cp
2
Cp
T2
T
p
恒压热容
1V Vp
T
压缩系数
1V V Tp
体膨胀系数
✓ 高级相变: 在临界温度,临界压力时,一阶,二阶偏
导数相等,而三阶偏导数不相等的相变成为三 级相变。
实例:量子统计爱因斯坦玻色凝结现象为三级相变。
依次类推,自由焓的n-1阶偏导连续,n阶偏 导不连续时称为高级相变。二级以上的相变称 为高级相变,一般高级相变很少,大多数相变 为低级相变。
I nr g na 0ns exp
Ga exp kT
Gr =B·D·P
kT
P:受成核位垒影响的成核率因子(相变因素) P
D:受质点扩散影响的成核率因子(扩散因素)
Iv
D
➢ 当T↓时,T=T0-T↑,
GK
1 3
16
n 3 GV2
1 3
16
n 3T02 H 2T 2
即:成核位垒↓,P因子↑,成核速率I↑
dn dt
( dnls dt
dnsl dt
)
fsv0
exp(
Ga kT
)[1 exp(V GV kT
)]
晶体线性生长速率u等于单位时间迁移的原子数目 除以界面原子数S,再乘以原子间距λ,
U
f 0 exp
Ga kT
1
exp
VGv kT
讨论:
(1)当ΔT→0时, VGV <<kT
U
f
v0
(V
GV kT
Ga Gr kT
I
exp
G kT
迁移克服的势垒
成核的形成势垒
讨论I-T关系
u u
Iv
高温时,T↑,质点
的相互吸引而聚结
Iv
及吸附能力↓,
P↓,I↓;
低温时, T↑,
ΔT
D↑,I↑。
成核、生长速率与过冷度的 关系
(2)非均态成核
假设核的形状为 球体的一部分,其曲 率半径为R,核在固 体界面上的半径为r, 液体-核(LX)、核- 固体(XS)和液体-固体(LS)的界面能分别为γLX、γXS 和γLs,液体-核界面的面积为ALX,引起总吉布斯自 由能的变化:
§8.1.3 相变过程的不平衡状态及亚稳区
✓热力学平衡时相变 AB 气态 气-液共存(液态)
✓实际相变 ABC
气态
过冷区气体 气体
图2 单元系统相变过程图
由此得出: A、亚稳区具有不平衡状态的特征,是物相在理论上
不能稳定存在,而实际上却能稳定存在的区域;
B、在亚稳区内,物系不能自发产生新相,要产生新 相,必然要越过亚稳区,这就是必须过冷却的原 因;
§8.2.4 总的结晶速率
总的结晶速度常用结晶过程中已经结晶出的晶 体体积占原母液体积的分数(x)和结晶时间(t)的关 系表示。
当t=0 当t=τ
α相 V Vα=V-Vβ
β相 0
Vβ
V
V
4
3
t 0
Ivu3t 3dt
M.Avrami于1939年
对相变动力学方程
进行了校正,导出
V V
1
exp(
1 3
cos )(1 4
cos )2 ..............(8.30)
(2 cos )(1 cos )2
令: f ( )
4
Gh
Gr f ( )
讨论:
当θ=0时,cosθ=1,f(θ)=0,ΔG*h=0;不存在核 化势垒;
当θ=90°时,cosθ=0,f(θ)=0.5,ΔG*h=0.5ΔG*r; 非均态核化势垒为均态核化势垒的1/2;
同组成的两固相之间的结构转变。
本章主要介绍:液相→固相,即熔体析晶相变过程
§8.1.2 相变分类
(1)按物态变化分类 狭义:同组成的两固相之间的结构变化,不 涉及化学反应。 广义:除上述情况之外,还包括相变前后相 组成变化的情况。
(2)按热力学分类 A、按转变方向分 ✓分为可逆 ✓不可逆相变
B、按热力学偏导数的连续性分类
(3) 按动力学分类
✓ 按原子迁移特征分类:扩散型和无扩散型相变。 ✓ 按结构变化及转变速度快慢分类:重构型或位移型
相变。
(4) 按相应机理分类 成核-生长相变、连续型相变、有序-无序转
变和马氏体相变。
成核-生长相变:由组成波动程度大、空间范 围小的起伏开始发生的相变,初期起伏形成新 相核,然后是新相核心长大,有均匀成核与非 均匀成核两类。
当θ=180°时,cosθ=-1,f(θ)=1,ΔG*h=ΔG*r; 非均态核化势垒等于均态核化势垒。
结论:
➢当晶核对晶核剂接触角越小,越有利于晶核的 生成。
➢当晶核和晶核剂有相似的原子排列时,质点穿 过界面有强烈的吸引力,对核化最有利。
非均态核化的速率可表示为:
IS
KS
exp
Gh kT
.................(8.31)
r
2 LS
GV
临界晶核的表面积
Gr
16
3 LS
3 GV2
A*
4
(r*)2
=
16 LS 2
(GV )2
Gr
1 A* 3
LS
要形成临界半径大小的新相,需要对系统作功, 其值为新相界面能的1/3。
b. 动力学条件
熔体
临界晶胚
稳定晶核
长大晶粒
✓成核过程是熔体中一个个原子加到临界核胚上,临界核 胚就生长为晶核。 核化过程=核胚生成+原子扩散到核胚表面过程
界面控制型生长
晶体的生长过
程类似于扩散
过程,它取决
1
于分子或原子
2
从液相中分离
向界面扩散和
其反方向扩散
之差。
因此,质点从液相向晶相迁移速率:
dnl s dt
fsv0
exp(
Ga ) kT
从晶相到液相反方向的迁移速率为:
dnsl dt
fsv0 exp{ [Ga
(V GV )]} kT
因此,从液相到晶相迁移的净速率为:
8 材料中的相变
8.1 相变概述 8.2 液-固相的转变(成核-生长相变)
§ 8.1 概述
§8.1.1 相变的概念
广义概念 相变是指在外界条件发生变化的过程中,物
相于某一特定的条件下(或临界值时)发生突变 的过程。包括三种情况:(1)由一种结构变化为 另一种结构;(2)化学成分的不连续变化;(3) 某些物理性质突变。 狭义概念
液固相变时自由能的变化(̶) 形成液固界面的能量(+)
r<r*:亚临界核胚 r>r*:超临界晶核
(r*愈小,愈易形成新相) 临界晶核半径:新相可以长大而不消失的最小晶核半径。
图8.3 球形核胚自由焓随半径的变化
小结: 1)不是所有瞬间出现的 新相区都能稳定存在和 长大。颗粒半径比r*小 的核胚是不稳定的,因 为它尺寸增加,自由焓 则增加;只有颗粒半径 大于r*的超临界晶核才 是稳定的,因为晶核的 长大,自由焓的减小。
§8.2.5 影响结晶速率的因素
(1)熔体组成 组成越简单,析晶越易。组成相应于某一化合 物组成时,玻璃亦易析晶;组成在界线或共熔点处, 降低析晶能力。 因此从降低熔制温度和防止析晶的角度,玻璃 的组分应考虑多组分,并且尽量选择在相界线或共 熔点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