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新生儿颅内出血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预防 ①加强孕妇保健,避免早产;②提高产科技术,减少围生期窒息和
产伤;③对患有出血性疾病的孕妇及时给予治疗;④提高医护质量,避免各种 可能导致医源性颅内出血的因素。
量20%甘露醇静脉注射,每次0.25~0.5g/kg,每6~8小时1次。
❖ 5.防治脑积水 乙酰唑胺10~30mg/(kg·d),分2~3次口服,疗程不超过2周,可
减少脑脊液产生。
六、预后来自百度文库预防
❖1.预后 主要与出血部位、出血量、胎龄及其他围生期因素有关。早产儿以
及Ⅲ、Ⅳ级PVH-IVH、慢性缺氧、脑实质大量出血预后差,幸存活者常留有 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第四节 新生儿颅内出血
概念
❖ 是主要由缺氧或产伤引起的一种严重脑损伤,临床上以中 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症状相继出现为特征。
❖ 早产儿多见,病死率高,存活者常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 早产 胎龄32周以下的早产儿,在脑室周围的室管膜下及小脑软脑膜下的 颗粒层均留有胚胎生发基质。
❖ 缺氧 常见于围生期窒息导致脑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而引起渗血或点状出血 ,以早产儿多见。
三、辅助检查
1.头颅影像学检查 ❖ 头颅B超: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VH-IVH)的首选检查; ❖ CT、MRI:确诊颅内出血和评估预后的检测手段。 2.脑脊液检查 颅内出血时镜下有皱缩红细胞,蛋白含量明显升高。与其他中枢神
经系统疾病相鉴别
四、诊断
窒息或产伤史 神志改变、颅内压增高等表现 头颅B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
❖ 产伤 因分娩损伤导致颅内血管破裂出血,以足月儿、巨大儿多见。 ❖ 其他 凝血因子不足、快速输入高渗液体、机械通气不当等。
二、临床表现——主要与出血部位和出血量有关
1.神志改变 激惹、过度兴奋或表情淡漠、嗜睡、昏迷等。 2.颅内压增高 脑性尖叫、惊厥、前囟隆起、颅缝增宽等。 3.眼征 凝视、斜视、眼球固定、眼震颤,并发脑疝时可出现两侧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
射迟钝或消失。
4.呼吸改变 增快或减慢、不规则或暂停等。 5.肌张力及原始反射改变 肌张力早期增高以后减低,原始反射减弱或消失。 6.其他 黄疸和贫血。 7.后遗症 脑积水、智力低下、癫痫、脑瘫等。
二、临床表现
❖ 根据出血部位不同,临床上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VH-IVH)——胎龄<32W,体重<1500g早产儿 硬脑膜下出血——产伤性颅内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早产儿 脑实质出血——足月儿,小静脉栓塞导致 小脑出血——胎龄<32W、体重<1500g早产儿 ;有产伤的足月儿
五、治疗
❖ 1.支持疗法 保持患儿安静,尽可能避免搬动和刺激性操作,维持正常的PaO2、
PaCO2、pH、渗透压及灌注压。
❖ 2.止血 选用维生素K1、酚磺乙胺、巴曲酶等,必要时输新鲜血、血浆。 ❖ 3.控制惊厥 选用苯巴比妥钠、地西泮等。 ❖ 4.降低颅内压 呋塞米每次0.5~1mg/kg静注,每日2~3次;中枢性呼衰者可用小剂
产伤;③对患有出血性疾病的孕妇及时给予治疗;④提高医护质量,避免各种 可能导致医源性颅内出血的因素。
量20%甘露醇静脉注射,每次0.25~0.5g/kg,每6~8小时1次。
❖ 5.防治脑积水 乙酰唑胺10~30mg/(kg·d),分2~3次口服,疗程不超过2周,可
减少脑脊液产生。
六、预后来自百度文库预防
❖1.预后 主要与出血部位、出血量、胎龄及其他围生期因素有关。早产儿以
及Ⅲ、Ⅳ级PVH-IVH、慢性缺氧、脑实质大量出血预后差,幸存活者常留有 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第四节 新生儿颅内出血
概念
❖ 是主要由缺氧或产伤引起的一种严重脑损伤,临床上以中 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症状相继出现为特征。
❖ 早产儿多见,病死率高,存活者常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 早产 胎龄32周以下的早产儿,在脑室周围的室管膜下及小脑软脑膜下的 颗粒层均留有胚胎生发基质。
❖ 缺氧 常见于围生期窒息导致脑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而引起渗血或点状出血 ,以早产儿多见。
三、辅助检查
1.头颅影像学检查 ❖ 头颅B超: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VH-IVH)的首选检查; ❖ CT、MRI:确诊颅内出血和评估预后的检测手段。 2.脑脊液检查 颅内出血时镜下有皱缩红细胞,蛋白含量明显升高。与其他中枢神
经系统疾病相鉴别
四、诊断
窒息或产伤史 神志改变、颅内压增高等表现 头颅B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
❖ 产伤 因分娩损伤导致颅内血管破裂出血,以足月儿、巨大儿多见。 ❖ 其他 凝血因子不足、快速输入高渗液体、机械通气不当等。
二、临床表现——主要与出血部位和出血量有关
1.神志改变 激惹、过度兴奋或表情淡漠、嗜睡、昏迷等。 2.颅内压增高 脑性尖叫、惊厥、前囟隆起、颅缝增宽等。 3.眼征 凝视、斜视、眼球固定、眼震颤,并发脑疝时可出现两侧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
射迟钝或消失。
4.呼吸改变 增快或减慢、不规则或暂停等。 5.肌张力及原始反射改变 肌张力早期增高以后减低,原始反射减弱或消失。 6.其他 黄疸和贫血。 7.后遗症 脑积水、智力低下、癫痫、脑瘫等。
二、临床表现
❖ 根据出血部位不同,临床上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VH-IVH)——胎龄<32W,体重<1500g早产儿 硬脑膜下出血——产伤性颅内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早产儿 脑实质出血——足月儿,小静脉栓塞导致 小脑出血——胎龄<32W、体重<1500g早产儿 ;有产伤的足月儿
五、治疗
❖ 1.支持疗法 保持患儿安静,尽可能避免搬动和刺激性操作,维持正常的PaO2、
PaCO2、pH、渗透压及灌注压。
❖ 2.止血 选用维生素K1、酚磺乙胺、巴曲酶等,必要时输新鲜血、血浆。 ❖ 3.控制惊厥 选用苯巴比妥钠、地西泮等。 ❖ 4.降低颅内压 呋塞米每次0.5~1mg/kg静注,每日2~3次;中枢性呼衰者可用小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