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电解质

合集下载

急诊医学科急性肾衰竭疾病诊疗技术

急诊医学科急性肾衰竭疾病诊疗技术

急诊医学科急性肾衰竭疾病诊疗技术急性肾衰竭(ARF)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在短期内急性进行性减退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主要以肾小球滤过率突然下降、含氮物质(如尿素氮和肌酐)堆积和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为特征。

但是,既往医学界对ARF的定义长期未达成共识,导致不同研究结果难以比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ARF诊治水平的提高。

大量临床研究显示,肾功能轻度损伤即可导致ARF的死亡率明显增加。

因此,2005年9月国际肾脏病和急救医学界在阿姆斯特丹举行的ARF国际研讨会,提议将ARF改为急性肾损伤(AKI),并就AKI的定义和分期制定了统一的标准。

将AKI定义为:不超过3个月的肾脏结构或功能方面的改变,包括血、尿、组织检测或影像学方面的肾损伤标志物的异常。

近30年来,ARF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随着人群的老龄化、住院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增加,以及新的诊断和治疗技术的应用,ARF的发病率每年递增11%。

至2005年其发病率在普通人群为0.5%~1%,住院患者为2%~7%,而在ICU及术后患者则为4%~25%,且死亡率高达28%~90%。

AKI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目前提出的有肾小管损伤学说、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学说以及细胞因子网络学说等。

临床上AKI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

广义上包括肾前性(容量反应性)、肾性和肾后性因素引起的AKI。

狭义的AKI是指急性肾小管坏死(ATN),也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一、诊断步骤(一)病史采集要点1.起病情况ATN是住院患者和ICU患者AKI的主要原因。

ATN起病急骤,常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等。

需要仔细询问病史,结合相关临床资料,争取早期诊断,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改善患者的预后。

2.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尿量改变以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和含氮废物堆积引起的全身并发症。

(1)尿量改变:尿量仍然是反映AKI的最佳临床指标之一,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多数患者尿量减少,甚至出现无尿。

生化、血凝项目标本采集要求

生化、血凝项目标本采集要求

生化、血凝项目标本采集要求一、检验项目:凝血六项、凝血四项、PT、D2聚体1 标本要求:静脉血,枸橼酸钠抗凝管(蓝色管)2ml或3ml。

1.1 空腹采静脉血(餐后脂血影响检测结果,使因子Ⅶ活化,导致PT延长)。

1.2 采血时患者应保持平静状态30min以上(剧烈活动可使因子Ⅷ活化,APTT明显缩短)。

1.3 应单独1管血,2ml规格的采血管必须准确采血至刻度线2ml,3ml规格的采血管必须准确采血至刻度线3ml。

(抗凝剂:全血=1:9)1.4 采血后应立即上下颠倒混匀5-8次,不可有凝块。

1.5 采血后应立即送检(必须2h内检测,其稳定期较短,复查需重新采集标本)。

二、检验项目:糖化血红蛋白1 标本要求:静脉血,EDTA抗凝管(紫色管)2ml。

三、检验项目:糖脂八项、肾功六项、肝功能、电解质、心肌酶、风湿三项、C反应蛋白、淀粉样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乳酸、淀粉酶、脂肪酶、B型钠尿肽前体、心肌三合一、降钙素原、胃蛋白酶原、免疫五项、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1 标本要求:静脉血,肝素抗凝管(绿色管)4ml。

1.1 生化项目大多数需要空腹采静脉血,避免脂血和溶血。

1.2 多个生化项目同时检验时,信息化系统会自动分配至一个条码,采1管血。

1.3 一个条码对应一管血。

2 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2.1 饮食:餐后血中葡萄糖、甘油三酯、胆红素、尿素、尿酸、蛋白等成分明显升高。

特别是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后,可造成标本脂血,其浊度和光散射可干扰多种检测结果,如磷、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甚至无法检测。

所以空腹采血一般要求空腹12小时以上,前一天禁食油腻食物。

2.2 溶血:采血不顺利或操作不当可造成标本溶血。

溶血标本中钾、镁、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等项目明显增高。

溶血生成的大量血红蛋白可对检测中的吸光度造成干扰,影响多种检测项目的结果。

防止溶血应注意:1)消毒后,先在空气晾干后再进针;2)不要在血肿位置抽血;3)注射器抽血时,要缓慢抽取,缓慢注入试;:4)混匀标本时,动作要轻柔。

尿液中离子电化学测定-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尿液中离子电化学测定-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尿液中离子电化学测定-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离子电化学测定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通过测量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来确定其含量。

尿液作为人体代谢产物的重要指标之一,其中的离子含量也反映了人体健康状况。

因此,对尿液中离子的准确测定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科研意义。

本文将介绍离子电化学测定的原理,探讨尿液中离子的重要性,以及离子电化学测定在医学和科研中的应用。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认识离子电化学测定的意义,并展望未来该领域的发展方向。

希望本文能为读者对离子电化学测定提供全面的了解和启发。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展开讨论。

在引言部分,将对离子电化学测定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结构以及研究目的。

在正文部分,将详细阐述离子电化学测定的原理,探讨尿液中离子的重要性,并探讨离子电化学测定在医学和科研中的应用。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总结离子电化学测定的意义,展望未来离子电化学测定的发展,并得出结论。

通过这样的结构,读者可以系统全面地了解离子电化学测定在尿液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离子电化学测定在尿液中的应用。

通过介绍离子电化学测定的原理,探讨尿液中不同离子的重要性,以及离子电化学测定在医学和科研中的应用,旨在深入了解离子电化学测定的意义和价值。

同时,通过总结目前离子电化学测定的意义,展望未来离子电化学测定的发展方向,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整体分析,希望能够增进读者对离子电化学测定在尿液中的重要性的认识,促进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2.正文2.1 离子电化学测定的原理:离子电化学测定是利用电化学技术对尿液中的离子进行分析和测定的一种方法。

其原理基于离子在电解质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通过控制电极电位和测量电流来实现离子的定量分析。

在离子电化学测定中,常用的电化学技术包括循环伏安法、方波伏安法、安培法等。

电解质紊乱

电解质紊乱
血清钠≥120mmol/l, 口服补充,通过饮食 来
脊髓横贯损害的表现
早期因"脊髓休克 期"表现为驰缓性 瘫痪,休克期后 (3-4周)病变部 位以下支配的肢体 呈现上运动神经元 瘫痪 植物神经障碍:表 现为尿潴留、大量 残余尿及充盈性尿 失禁,大便失禁。 休克期后呈现反射 性膀胱、大便秘结, 阴茎异常勃起
治疗呕吐引起者可补充生理盐水,除补充氯化物外,病 因治疗为根除本症的基本措施
临 床 表 现
治疗
祛除病因 纠正低钠血 症
治疗原则
治疗合并症
对症处理
治疗
补钠量=(血钠正常值mmol/L-实测血 清钠) ×0.6(女性为0.5)×体重 (kg) 一般先补给补钠量的1/3~1/2
速度过快可发生中枢神经系统脱髓 鞘病,表现为四肢痉挛性瘫、构音 障碍及吞咽障碍等
以神经髓鞘脱失为主 神经元胞体及其轴索 血钠每小时升高0.5mmol/L 为宜 相对受累较轻为特征 的一组疾病,包括 遗传性和获得性两大类
神经系统脱有 上感呼吸感 染症状,或疫 苗接种史。 有受凉、过 劳、外伤等 发病诱因
首发症状为 双下肢麻木、 无力,病变 相应部位背 痛和束带感, 尿潴留和大 便失禁
低钠血症
补 钠 注 意 事 项
不易过快
最佳的纠正目标是每 天≤8mmol/l,监测血 钠浓度和尿的排泄量
电解质紊乱
定义

血清钠<135mmol/L,称为低钠血症
低钠血症
轻: [Na+] <135mmol/L—疲乏、头晕、手足麻 木;尿量增多,尿中Na+减少 中: [Na+] <130mmol/L—恶心、呕吐、脉搏细 速、视物模糊、血压下降、脉压差变小、浅 静脉瘪陷、站立性晕倒;尿量减少,尿中几 乎不含Na+和Cl- 重: [Na+] <120mmol/L —神志不清,木僵;昏 迷或四肢痉挛性抽搐,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电解质失衡护理措施

电解质失衡护理措施

电解质失衡护理措施一、维持水代谢平衡1.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确保患者每天摄入足够的水分,以保持水代谢平衡。

2. 观察尿液排出量:密切观察患者的尿液排出量,如果尿液排出量过少,可能存在脱水,需要及时补充水分。

3. 监测血浆电解质浓度:定期监测患者的血浆电解质浓度,如钠、钾、氯等,以了解电解质失衡的情况。

二、调整电解质平衡1. 根据医生的建议,及时调整电解质平衡。

如果电解质失衡严重,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如补充钠、钾、氯等电解质。

2. 调整饮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富含电解质的食物摄入,如香蕉、橙子等。

3. 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以调整电解质平衡。

三、改善营养支持1. 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为患者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确保摄入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以维持身体正常代谢。

2.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根据医生的建议,为患者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以促进身体正常代谢。

四、观察病情变化1.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2. 监测生命体征: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心率、呼吸等,以了解病情变化。

五、预防并发症1. 保持清洁卫生:保持患者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2. 定期更换敷料:定期更换患者的敷料和导管等医疗用品,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3. 预防褥疮:定期为患者翻身、按摩等护理措施,以预防褥疮的发生。

4. 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于需要卧床休息的患者,应采取措施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如抬高患肢、进行被动活动等。

六、心理护理1. 提供舒适的环境: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如安静、温暖、光线柔和等。

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关心、体贴患者,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3. 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向患者介绍疾病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电解质的代谢名词解释

电解质的代谢名词解释

电解质的代谢名词解释在生物体内,电解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们是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

电解质代谢是指电解质在生物体内不断被摄取、分布、转运和排泄的过程。

1. 电解质电解质是指能够在溶液中产生离子的物质,包括阳离子和阴离子。

常见的电解质有钠(Na+)、钾(K+)、钙(Ca2+)、镁(Mg2+),以及氯(Cl-)、碳酸氢根(HCO3-)、磷酸根(HPO42-)等。

电解质的浓度和平衡对维持细胞内外的静电平衡、维持酸碱平衡等方面都至关重要。

2. 摄取和吸收电解质的摄取通常通过饮食来完成。

对于人体而言,摄入足够的电解质是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

食物中的钠、钾、钙、镁等电解质会被消化吸收到肠道。

钠离子主要吸收于小肠,而钾离子则主要吸收于大肠。

钙和镁的吸收则主要依赖于维生素D的调节。

3. 分布和转运电解质在生物体内呈现高度复杂的分布和转运过程。

细胞质内外的电解质浓度差异对维持细胞内外的电位和渗透压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和转运体在电解质分布和转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钠-钾泵、钙泵等转运体参与细胞内外电解质的维持平衡。

4. 血浆浓度调节血浆中的电解质浓度对于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肾脏是调节电解质平衡的主要器官,通过滤过、重吸收和排泄等过程来维持血浆中电解质的浓度。

肾脏通过尿液中的钠、钾、钙、镁和氯等离子的调节,从而控制体内水分平衡和酸碱平衡。

5. 排泄电解质的排泄主要通过尿液完成。

肾小管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将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电解质排泄出体外,同时重吸收和排泄过程的协调保证了体内电解质的平衡。

电解质在尿液中的浓度和排泄量受到肾脏激素的调节。

综上所述,电解质的代谢涉及了摄取、吸收、分布、转运和排泄等多个过程。

这些过程相互作用,共同维持了机体内外的电位和渗透压平衡。

对电解质代谢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生物体内物质运输与代谢的生理原理,还对一些电解质相关的疾病如电解质紊乱、肾脏疾病等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电解质化验的正常值

电解质化验的正常值

电解质化验的正常值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能够产生离子的化合物,它们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电解质化验可以检测人体内电解质的浓度水平,从而评估人体的健康状况。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电解质的正常值及其意义。

1. 钠离子(Na+):正常值为135-145mmol/L。

钠离子是维持体液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的关键离子,它参与神经传导、肌肉收缩和细胞膜稳定等重要生理过程。

2. 钾离子(K+):正常值为3.5-5.0mmol/L。

钾离子在维持心脏节律、神经传导和肌肉收缩中起着重要作用。

异常的血钾水平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和肌肉无力等症状。

3. 钙离子(Ca2+):正常值为2.1-2.6mmol/L。

钙离子参与神经传导、骨骼形成和肌肉收缩等生理过程。

血钙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如心律失常、骨质疏松等。

4. 氯离子(Cl-):正常值为98-108mmol/L。

氯离子是维持酸碱平衡和体液渗透压的重要组成部分。

异常的血氯水平可能与呕吐、腹泻等症状相关。

5. 磷酸盐离子(PO4-):正常值为0.8-1.5mmol/L。

磷酸盐离子参与骨骼形成、能量代谢和酸碱平衡等生理过程。

血磷水平的异常可能与骨质疏松、肾脏疾病等有关。

6. 碳酸氢根离子(HCO3-):正常值为22-28mmol/L。

碳酸氢根离子是维持酸碱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CO2的平衡调节使呼吸和代谢保持正常。

7. 尿素氮(BUN):正常值为2.5-7.1mmol/L。

尿素氮是肾脏排除代谢产物的指标之一,异常的BUN水平可能与肾脏功能受损有关。

8. 肌酐(Cr):正常值为53-115μmol/L。

肌酐是衡量肾脏排除废物的指标之一,异常的肌酐水平可能与肾脏功能不全相关。

9. 血氨(Am):正常值为15-60μmol/L。

血氨是代谢产物之一,异常的血氨水平可能与肝脏功能不全有关。

10. 血钾/钠比值(K/Na):正常值为0.7-1.0。

血钾/钠比值是评估酸碱平衡的指标之一,异常的比值可能与酸碱失衡有关。

尿电解质

尿电解质

尿电解质1.尿钠检查【原理】正常情况下体内钠的摄入量与排出量应保持平衡,摄入量决定于食物种类与饮食量。

随粪便丢失的钠很少,约为1~2mmol /d,另外从汗液中排出约为50mmol/I。

,因此钠的排出途径主要是经肾由尿液排出。

钠可以自由通过肾小球,并由肾小管回吸收,其吸收量为近曲小管70%,亨利袢15%,远曲小管5%,皮质及髓质集合管各5%,尿液排出的钠少于肾小球滤过量的1%。

当肾有病变时血钠浓度偏低,而尿液钠含量增高。

【参考值】 130~260mmol/24h(3~5g/24h)。

【临床意义】(1)尿钠排出减少见于:各种原因引起低钠血症如呕吐、腹泻、严重烧伤、糖尿病酸中毒等。

(2)一次性尿钠检测意义:①急性肾小管坏死时,肾小管对钠吸收减少,常呈急性少尿,一次性尿钠大于40mmol/L;②肾前性少尿时,肾小管重吸收钠能力正常,为急性少尿,呈低尿钠,尿钠<30mmol/L。

3.尿钙检查肾是排泄钙的重要器官,肾小球每日滤出的钙约10g,其中1/2在近曲小管重吸收,l/3在髓袢升支重吸收,其余在近曲小管和集合管吸收,仅1%随尿排出,含量的高低可反映血钙水平。

【原理】人体钙的代谢是个复杂过程,需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甲状旁腺素、降钙素和维生素D是3种最主要的体液调节因素,骨骼、肠道和肾是体液调节因素的3个主要靶器官。

甲状旁腺素具有促进溶骨作用,使血钙升高。

降钙素具有抑制骨盐溶解作用,使血钙降低。

维生素D有促进肠吸收作用,可调节血钙浓度。

因此当3种体液因素发生异常或3个靶器官有病变时,均能引起钙代谢的紊乱,从而导致血钙和尿钙异常。

【参考值】 2.5~7.5mmol/24h(0.1~0.3g/24h)。

【临床意义】(1)尿钙减少见于:①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由于甲状旁腺激素分泌不足或缺如,骨钙动员及肠钙吸收明显减少,血钙降低,使尿钙浓度明显减少或消失。

②慢性肾衰竭。

③慢性腹泻。

④小儿手足搐搦症。

(2)尿钙增加见于:①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由于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多,钙自骨动员至血,引起血钙过高,尿钙增加。

利尿剂分类及用法

利尿剂分类及用法

利尿剂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不同的利尿剂利尿的原理或者作用的部位不一样,副作用大同小异。

❖利尿剂都可以导致血压下降,脱水,大部分的利尿剂引起低钾血症,除了保钾利尿剂。

❖低钾血症时鼓励病人吃富含钾的食物。

使用利尿剂时要注意血钾的情况,低钾血症容易导致洋地黄药物中毒。

❖利尿剂一般建议上午服用,不要在晚上睡觉前服用,以免影响睡眠。

❖使用利尿剂后要注意观察尿量。

甘露醇1、高效利尿药:作用于肾脏髓袢升支粗段髓质部和皮质部。

机制:原尿中35%的Na+在肾脏髓袢升支粗段髓质部和皮质部被重吸收,其重吸收主要依赖管腔膜上的Na+-K+-2Cl-共转运子,高效能利尿药能选择性阻断该转运子,因此也称为袢利尿剂。

2、中效利尿药:作用于远曲小管近端。

机制:滤液中10%的NaCl在远曲小管被重吸收,此类利尿药通过阻断Na+-Cl-共同转运子起作用。

3、低效利尿药: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及近曲小管。

机制:竞争性醛固酮拮抗剂,竞争醛固酮受体,抑制Na+-K+交换,保K+ 排Na+利尿。

现有药品:1、呋塞M(襻利尿剂)❖降低肾浓缩、稀释功能;❖利尿作用强大、迅速、短暂,同等排钠量,其水分清除较大,适用于中重度心衰(HF)。

可扩张静脉减轻心脏前后负荷。

可减少慢性、充血性心衰病人肺充血和降低左心室(LV)充盈压,这一作用常出现在利尿作用之前,速尿可促进血管扩张剂前列腺素E(PGE)释放,属“高限”利尿药,剂量与效应呈线性关系,利尿效果随剂量加大而增强。

❖肾功不全时首选。

除非肾功严重受损(肾小球滤过率Ccr <5ml/min)一般均能保持其利尿效果,在肾病综合征(NS)或肾功能衰竭时应适当加大剂量或增加给药次数❖襻利尿剂所有快速血流动力学作用在慢性心衰(CHF)患者中减弱。

襻利尿剂必须经近曲小管分泌到管腔内后才能在亨利氏环发挥利尿作用。

几乎所有心衰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肾功受损,肾血流减少,近曲小管离子转运功能下降,肾小管排泌利剂量的功能下降,在心衰患者中利尿剂峰浓度降低,到达峰浓度的时间延长,因此必须提高襻利尿剂的剂量2、托拉塞M❖高效,利尿效果是呋塞M的2-4倍❖长效,半衰期比呋塞M长,既具有噻嗪类利尿剂作用时问长的特点,又具有高效利尿作用,既可用于治疗严重水肿类病症,又适合于原发性高血压的长期治疗❖口服生物利用度(80-90%)高于呋塞M(40-50%)。

肾脏疾病教学设计:尿液分析和肾功能监测

肾脏疾病教学设计:尿液分析和肾功能监测

04
肾功能监测指标及评价
肾小球滤过功能监测
血清肌酐(Scr)测定
01
评估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常用指标,反映肾功能损害程度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测定
02
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损害的早期敏感指标。
尿微量白蛋白(mALB)测定
03
反映肾小球滤过膜受损的敏感指标,可用于早期肾损伤的诊断

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监测
对未来教学的建议
加强实践教学
增加实验课程和操作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引入临床案例
结合临床实际案例进行教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肾脏疾病的 诊断和治疗原则。
开展小组讨论
鼓励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提高学习效果。
THANKS
尿量
记录24小时尿量,评估肾脏排泄功能。
pH值
了解尿液酸碱度,有助于判断肾脏调节 酸碱平衡的能力。
尿液特殊检查项目
01
尿蛋白定性及定量
检测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评估 肾脏滤过功能。
02
尿糖定性及定量
检测尿液中葡萄糖含量,辅助 诊断糖尿病等疾病。
03
尿沉渣镜检
观察尿液沉渣中的细胞、结晶 、细菌等成分,辅助诊断泌尿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01
临床表蛋白尿、血尿等症状。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尿液分析、肾功能检查等综合判断。其中,尿 液分析和肾功能监测是肾脏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
03
尿液分析技术与方法
尿液常规检查项目
外观
观察尿液颜色、透明度、有无沉淀物等 。
比重
反映尿液浓缩与稀释功能。
常见肾脏疾病
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尿路感染等,掌握其临床表现、诊断和 治疗原则。

24h尿电解质留取标本要求

24h尿电解质留取标本要求

24h尿电解质留取标本要求1.引言1.1 概述:24小时尿电解质留取标本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评估人体肾功能以及其他相关疾病的诊断和监测。

这种方法要求患者在一天的时间内收集所有尿液,并将其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尿液中的电解质含量,医生可以了解患者体内电解质的平衡状况,从而确定是否存在肾脏疾病、水电解质紊乱等问题。

1.2 目的:24小时尿电解质留取标本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全面、准确的电解质信息,以帮助医生进行肾功能的评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该标本在日常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评估肾脏疾病、盐水代谢紊乱等方面。

通过监测尿液中电解质的变化,医生可以了解患者体内电解质平衡的情况,并判断是否存在肾脏疾病、水电解质紊乱等问题。

对于肾功能评估而言,24小时尿电解质留取标本可以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因为尿液的电解质浓度在一天中会有较大的波动,通过收集患者一天内的所有尿液,可以综合考量其肾脏的功能状态。

而单次尿液样本只能提供瞬间的信息,无法全面反映肾脏的排泄能力。

对于一些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的患者,24小时尿电解质留取标本是确定问题所在的一个重要方法。

通过分析尿液中电解质的含量和排泄量,可以判断体内电解质的平衡状况,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例如,对于高血压患者,如果尿液中钠离子的排泄量明显增加,可能表明其水钠代谢紊乱,有必要进一步评估肾脏功能。

综上所述,24小时尿电解质留取标本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准确、全面地评估患者体内电解质的平衡情况,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肾脏疾病、水电解质紊乱等问题,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正确收集和分析24小时尿电解质留取标本是确保临床诊断准确性的关键步骤。

2.正文2.1 24小时尿电解质留取标本的目的和方法为了准确评估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状态,医生通常会要求病人进行24小时尿电解质留取标本。

这个测试可以提供宝贵的信息,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监测治疗效果并指导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

尿理学及湿化学检验

尿理学及湿化学检验

尿液的渗透压
正常尿液的渗透压约为 500-1000mOsm/kg,平 均为800mOsm/kg。
尿液的化学分析
尿液的酸碱度分析
通过测定尿液的pH值,可以了解肾脏 的酸碱平衡调节功能。
尿液的电解质分析
尿液的有机物分析
通过测定尿液中的肌酐、尿酸等有机 物的浓度,可以了解肾脏的排泄功能 和体内代谢状况。
采集时间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采集时间,如晨尿、随机尿或24小 时尿。
采集容器
选择清洁、干燥、无毒的容器进行尿液采集,避免使用不 合适的容器导致尿液变质或被污染。
采集量
确保采集足够的尿液量,以满足检验需求。
尿液保存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温度控制
在保存尿液样本时,应保持适 当的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 温度影响尿液中的化学成分。
对于异常的检验结果,应结合临床情况进行综合 分析,以确定是否存在疾病或异常情况。
复查和进一步检查
对于可疑的检验结果,建议进行复查或进一步检 查,以明确诊断和治疗方案。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利尿剂治疗
尿理学及湿化学检验可以监测利 尿剂治疗的效果,评估尿液中电
解质的排泄情况。
抗凝药物治疗
通过检测尿液中的凝血酶原片段 等指标,有助于监测抗凝药物的
治疗效果。
化疗药物治疗
某些化疗药物可能导致肾脏损伤 ,尿理学及湿化学检验可以监测
肾脏功能的变化。
健康状况的评估
糖尿病肾病
尿理学及湿化学检验可以检测尿液中的微量白蛋白、转铁蛋白等 指标,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损伤情况。
有形成分
尿液中还可能存在结晶、细菌、寄生 虫等有形成分,显微镜检查有助于发 现这些异常成分。

临床电解质检查临床意义

临床电解质检查临床意义

电解质检查临床意义K+增高:钾排泄障碍:如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细胞内钾外移:如酸中毒、洋地黄中毒等细胞外液浓缩:如失水等钾摄入过多:如补钾液过多等降低:钾摄入不足:如长期禁食或少食且静脉补钾不足等钾丢失过多:如频发呕吐、腹泻、长期使用利尿剂等细胞外钾内移:如静脉注入大量葡萄糖(与胰岛素同时静脉滴注)、碱中毒等其他:如大剂量注射青霉素钠盐等NA+增高:浓缩性高钠血症:如摄水少、失水多等潴留性高钠血症:如皮质醇增多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中枢性尿崩症:ADH 减少,尿量大且供水不足个降低:缺钠性低钠血症:如呕吐、腹泻、胃肠减压;利尿剂、急性肾衰多尿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出汗过多、大面积烧伤等稀释性低钠血症:如 ADH 分泌过多而未限制入水;急慢性肾功能不全大量给水;顽固性充血性心衰;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消耗病性低钠血症:各种慢性消耗疾病CI-增高:高钠血症、失水大于失盐、注射过量生理盐水等降低:氯化钠异常丢失或摄入减少,如严重呕吐、腹泻、胃液、胰液或胆汁大量丢失,ADH 分泌增多的稀释性低钠、低氯血症等TCO2增高:各种原因引起的代谢性碱中毒:如幽门梗阻、库欣综合征、碱性药过多等呼吸性酸中毒:如呼吸中枢抑制、肺气肿、气胸、支气管扩张等降低:各种原因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如严重腹泻、肾衰竭、糖尿病、酸性药物过多等呼吸性碱中毒:如长时间呼吸增速、肺泡中PCO 2 减低、肾小管代偿性 HCO 3 —排出增多等IAG增高:代谢性酸中毒,此时酮酸、乳酸、磷酸盐或硫酸盐滞留和碳酸氢盐减少。

降低:低白蛋白血症、代谢性碱中毒、多发性骨髓瘤、高镁血症、高钙血症等血液中重要的电解质有钾、钠、氯、钙、镁、碳酸氢根等和微量元素,具有维持体液渗透压、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作用。

钾离子是细胞内液的主要阳离子。

血浆钾浓度不仅受体内总钾量的调节,还反映了体内总钾量的变化。

血浆钾浓度的变化是由细胞内部或外部的钾平衡紊乱引起的。

钠离子是细胞外液含量最多的阳离子,和它相应的阴离子构成了95% 以上的血浆渗透压。

尿的结构实验报告(3篇)

尿的结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尿液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2. 掌握尿液检测的基本方法。

3. 分析尿液中的主要成分,了解其生理和病理意义。

二、实验原理尿液是人体排泄代谢废物和调节体液平衡的重要物质。

通过分析尿液的结构,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尿液主要由水、电解质、有机物、无机盐和蛋白质等组成。

本实验通过观察尿液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比重、显微镜检查等,分析尿液的结构。

三、实验材料1. 尿液样本2. 试管3. 烧杯4. pH试纸5. 比重计6. 显微镜7. 尿沉渣涂片8. 滴管9. 草酸铵10. 甲醛11. 乙酸四、实验方法1. 观察尿液的外观- 观察尿液的颜色、透明度和气味。

2. 测定尿液的pH值- 使用pH试纸测定尿液的酸碱度。

3. 测定尿液的比重- 使用比重计测定尿液的比重。

4. 显微镜检查- 取少量尿液,加入草酸铵和甲醛,制成尿沉渣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5. 分析尿液成分- 观察尿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结晶等。

五、实验结果1. 尿液外观- 颜色:黄色- 透明度:透明- 气味:轻微氨味2. 尿液的pH值- pH值:6.03. 尿液的比重- 比重:1.0204. 显微镜检查- 红细胞:0-1/HPF- 白细胞:0-1/HPF- 上皮细胞:0-1/HPF- 管型:无- 结晶:无5. 尿液成分分析- 水分:约95%- 电解质:Na+、K+、Cl-、HCO3-等- 有机物:尿素、尿酸、肌酐等- 无机盐:Ca2+、Mg2+、SO42-等- 蛋白质:微量六、实验讨论1. 尿液的颜色、透明度和气味是判断尿液质量的重要指标。

本实验中尿液外观正常,表明尿液质量较好。

2. 尿液的pH值和比重可以反映人体的代谢状况。

本实验中尿液pH值为6.0,比重为1.020,说明尿液呈弱酸性,比重正常。

3. 显微镜检查结果显示,尿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等均未超过正常值,说明尿液中的细胞成分正常。

4. 尿液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尿液中含有水分、电解质、有机物、无机盐和蛋白质等,符合尿液的基本组成。

达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电解质及尿酸水平的影响

达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电解质及尿酸水平的影响

*临床药物应用*达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电解质及尿酸水平的影响李芳芳苏靖21•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老年病科,山东济南250101"2.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妇产科,山东济南250101摘要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达格列净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对血尿电解质以及叶酸水平所产生的影响0方法选择2017年12月一2019年12月在该院接受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88例,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g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二甲双g联合达格列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药物治疗总有效率、药物治疗前后血电解质、尿电解质、尿酸、血糖水平、血糖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总时间、药物不良反应及糖尿病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药物治疗总有效率90.9%,高于对照组的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06,!<0.05);药物治疗前后血电解质、尿电解质水平的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0.05);用药前后尿酸和血糖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血糖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药物不良反应1例及糖尿病并发症1例均少于对照组的9例和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21、6.065,!<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达格列净进行治疗,可以大幅度改善血糖和尿酸水平,对血、尿电解质所产生的影响较小,能够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减少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及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使治疗效果及患者%关键词2型糖尿病;达格列净;血电解质;尿电解质;尿酸;血糖;并发症;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志码A doil0.11966/j.issn.2095-994X.2021.07.02.64The Effect of Dapagliflozin on Blood and Urine Electrolytes and Uric Acid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Type2DiabetesLI Fang-fang1,SU Jing21.Department of Geriatrics,Seventh People's Hospital of Jinan City,Jinan,Shandong Province,250101China;2.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Seventh People's Hospital of Jinan City,Jinan,Shandong Province,250101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dapagliflozin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type2diabetes,and the effect on blood and urine electrolytes and folic acid levels.Methods A total of88patients with type2diabetes who received drug treatment in the hospital from December2017to December2019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 treatment group,with an aver­age of44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etformin;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etformin com­bined with dapagliflozin.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drug treatment,blood electrolytes,urine electrolytes,uric acid,blood glucose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drug treatment,the time for blood glucose levels to return to normal and the total length of hospital stay,adverse drug reactions and diabetes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drug treatment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90.9%,which was higher than70.5%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x2=5.906,P< 0.05);the changes in blood and urine electrolyte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drug treatment were small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0.05);the improvement range of uric acid and blood glucose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medi­cation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0.05);the blood glucose level returning to normal time and total hospital stay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0.05);1 case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 and1case of diabetic complications were less than9cases and8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收稿日期:2021—01—05;修回日期$2021-01-25作者简介:李芳芳'19)2-),女,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内分泌学&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2二7.221,6.065,!<0.05).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type2diabetic patients with dapagliflozin can greatly improve blood sugar and uric acid levels,and has little effect on blood and urine electrolytes.It can significantly shorten the treatment time and reduce drug-related adverse reactions and diabetes complications occurrence,so that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Key words Type2diabetes;Dapagliflozin;Blood electrolytes;Urine electrolytes;Uric acid;Blood glucose;Complications;Adverse re­actions2型糖尿病已经成为近年来临床上发病率水平较高的一种慢性疾病,该病患者在发病后岀现的主要病变特征是胰岛!细胞生理功能障碍和胰岛素抵抗叫如果患者的血糖不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反复岀现较大幅度的波动,进一步诱发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相关并发症的可能性明显,甚至的[2-3]o 该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对血尿电解质以及叶酸水平所产生的影响为目的,对该院在2017年12月一2019年12月所收治的88 2型糖尿病患者,和进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糖尿病并发症率等相关进行对。

尿电解质的临床意义

尿电解质的临床意义

尿电解质的临床意义尿电解质是指尿液中溶解的电解质,由阳离子(如钠、钾、钙、镁等)和阴离子(如氯、磷酸根、硫酸根等)组成。

尿电解质的组成不仅反映了尿液的性质,也可以反映体内水电解质的状态,可以用来反映肾脏功能和全身水电解质的平衡。

此外,尿质也可以用来反映尿液是否有肾小管疾病,因此尿电解质的检测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

二、尿电解质的主要指标1、钠:尿钠含量可以反映肾排钠功能,正常人尿钠的浓度为20-200mmol/L,尿总钠及尿钠浓度越高,说明肾排钠能力越强。

2、钾:尿钾含量可以反映肾排钾功能,正常人尿总钾浓度为2.0~7.0mmol/L。

3、氯:尿氯是指尿液中的氯离子含量,可以反映肾排水功能,正常人的尿氯浓度为10-50mmol/L。

4、肌酐:尿肌酐是指尿液中的肌酐浓度,可以反映肾脏滤过功能,正常人的尿肌酐浓度为5-25mmol/L。

4、磷酸根:尿磷酸根是指尿液中溶解的磷酸根离子含量,可以反映体内磷酸根的代谢情况,正常人尿磷酸根浓度为2-7mmol/L。

三、尿电解质的临床应用1、诊断肾脏病:尿电解质的检测是判断肾脏是否有异常的重要指标,如高尿钠及钾是急性肾衰竭的重要指标,高尿氯是慢性肾病的重要指标,磷酸根及钙是多发性硬化性肾病的重要指标。

2、诊断糖尿病:尿电解质在诊断糖尿病时也有重要作用,如高尿钠及尿磷酸根可以反映糖尿病性酸中毒,高尿氯是糖尿病性酮症的重要指标。

3、诊断其他病:尿电解质的检测也可以反映其他疾病,如尿磷酸根的升高可以反映肝病,尿钠的升高可以反映肌病等。

四、结论尿电解质的检测在临床诊断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反映体内电解质的平衡情况,从而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若想及时诊断临床疾病,应提高对尿电解质检测的重视。

尿渗量名词解释

尿渗量名词解释

尿渗量名词解释
尿渗量一般是指肾脏排泄的尿液内所有溶质的微粒总数量,如电解质、尿素、糖类、蛋白质等。

尿渗量是测量肾功能的一个指标,在血液进过肾脏时,血液中的水、尿酸、尿素和无机盐等物质,通过肾小球滤过,形成尿液,人体肾脏通过尿液的浓缩和稀释调节液量及体液渗透量的平衡。

正常尿渗量最大范围44-1400mmol/L,尿渗量能准确反映肾小管浓缩稀释功能,尿液是否浓缩还是稀释以血浆渗透量为标准。

尿渗量高于血浆渗透量为高渗尿,反之则为低渗尿。

尿渗量降低主要见于肾浓缩功能严重受损疾病,如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尿崩症、尿路梗阻性病变、急慢性肾小管障碍和急性肾炎多尿期。

尿渗量升高可见于高热、腹泻、急性肾炎等疾病。

综所上述,如果患者尿渗量不在正常范围,建议及时前往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并根据病因进行治疗。

矿物质电解质浓度计算公式

矿物质电解质浓度计算公式

矿物质电解质浓度计算公式在生物体内,电解质是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

它们通过溶解在体液中,帮助维持细胞内外的电荷平衡,调节细胞膜的通透性,以及参与神经传导和肌肉收缩等重要生理过程。

因此,了解和计算电解质浓度对于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电解质主要包括钠、钾、氯、钙、镁等离子。

它们的浓度可以通过化学分析的方法来测定,也可以通过计算公式来估算。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矿物质电解质浓度计算公式。

1. 钠离子浓度计算公式。

钠是维持细胞内外液体平衡的重要离子,其浓度变化会直接影响血压和细胞功能。

钠离子浓度的计算公式如下:[Na+] = (NaCl 58.44) / (V 1000)。

其中,[Na+]表示钠离子的浓度,单位为mol/L;NaCl表示尿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单位为g;58.44为氯化钠的摩尔质量,单位为g/mol;V表示尿液的总体积,单位为mL。

2. 钾离子浓度计算公式。

钾是维持心脏和肌肉功能的重要离子,其浓度变化与心律失常和肌肉痉挛等症状相关。

钾离子浓度的计算公式如下:[K+] = (KCl 74.55) / (V 1000)。

其中,[K+]表示钾离子的浓度,单位为mol/L;KCl表示尿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单位为g;74.55为氯化钾的摩尔质量,单位为g/mol;V表示尿液的总体积,单位为mL。

3. 氯离子浓度计算公式。

氯是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的重要成分,其浓度变化会影响肾脏功能和细胞内外的水平衡。

氯离子浓度的计算公式如下:[Cl-] = (Cl 35.45) / (V 1000)。

其中,[Cl-]表示氯离子的浓度,单位为mol/L;Cl-表示尿液中氯离子的质量,单位为g;35.45为氯离子的摩尔质量,单位为g/mol;V表示尿液的总体积,单位为mL。

4. 钙离子浓度计算公式。

钙是维持骨骼健康和神经传导的重要离子,其浓度变化会影响血液凝固和肌肉收缩。

钙离子浓度的计算公式如下:[Ca2+] = (Ca2+ 40.08) / (V 10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电解质1.尿钠检查【原理】正常情况下体内钠的摄入量与排出量应保持平衡,摄入量决定于食物种类与饮食量。

随粪便丢失的钠很少,约为1~2mmol /d,另外从汗液中排出约为50mmol/I。

,因此钠的排出途径主要是经肾由尿液排出。

钠可以自由通过肾小球,并由肾小管回吸收,其吸收量为近曲小管70%,亨利袢15%,远曲小管5%,皮质及髓质集合管各5%,尿液排出的钠少于肾小球滤过量的1%。

当肾有病变时血钠浓度偏低,而尿液钠含量增高。

【参考值】130~260mmol/24h(3~5g/24h)。

【临床意义】(1)尿钠排出减少见于:各种原因引起低钠血症如呕吐、腹泻、严重烧伤、糖尿病酸中毒等。

(2)一次性尿钠检测意义:①急性肾小管坏死时,肾小管对钠吸收减少,常呈急性少尿,一次性尿钠大于40mmol/L;②肾前性少尿时,肾小管重吸收钠能力正常,为急性少尿,呈低尿钠,尿钠<30mmol /L。

3.尿钙检查肾是排泄钙的重要器官,肾小球每日滤出的钙约10g,其中1/2在近曲小管重吸收,l/3在髓袢升支重吸收,其余在近曲小管和集合管吸收,仅1%随尿排出,含量的高低可反映血钙水平。

【原理】人体钙的代谢是个复杂过程,需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甲状旁腺素、降钙素和维生素D是3种最主要的体液调节因素,骨骼、肠道和肾是体液调节因素的3个主要靶器官。

甲状旁腺素具有促进溶骨作用,使血钙升高。

降钙素具有抑制骨盐溶解作用,使血钙降低。

维生素D有促进肠吸收作用,可调节血钙浓度。

因此当3种体液因素发生异常或3个靶器官有病变时,均能引起钙代谢的紊乱,从而导致血钙和尿钙异常。

【参考值】2.5~7.5mmol/24h(0.1~0.3g/24h)。

【临床意义】(1)尿钙减少见于:①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由于甲状旁腺激素分泌不足或缺如,骨钙动员及肠钙吸收明显减少,血钙降低,使尿钙浓度明显减少或消失。

②慢性肾衰竭。

③慢性腹泻。

④小儿手足搐搦症。

(2)尿钙增加见于:①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由于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多,钙自骨动员至血,引起血钙过高,尿钙增加。

②多发性骨髓瘤时,由于骨髓瘤细胞在骨髓腔内大量增殖,侵犯骨骼和骨膜,引起骨质疏松和破坏,出现高钙血症,再加上肾功能受损,肾小管的吸收作用差,更使尿钙增加。

③用药监护,如维生素D2、D3及A-T10(双氢素尿醇)的治疗效果观察,可进行尿钙检查并作为用药剂量参考。

4.尿钾检查【原理】钾的排出主要通过肾脏,在正常情况下,自肾小球滤过的钾98%被重吸收,而尿中排出的K+主要由远端小管细胞分泌,即K+-Na+、K+-H+交换的结果。

肾排出的钾有70%是由肾小管分泌,钾摄入量多则肾排钾也多。

此外,当GFR明显降低时,近端小管几乎完全重吸收Na+,此时远端小管不能进行Na+一K+交换;酸中毒时,远端小管Na+一K+交换增加,肾的排钾量也减少;远端小管So4-2和有机酸(如酮体)增加时,则K+排出增加。

激素也影响K+的排出,肾上腺皮质激素,特别是盐皮质激素,有潴Na+及排K+作用,而醛固酮促进远端小管Na+、C1-重吸收和K+、H+的排出,但钾摄入量增加时,醛固酮的分泌也增加。

【参考值】51~102mm01/24h尿。

【临床意义】①尿钾排出增多见于:呕吐、腹泻、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肾小管间质疾病、肾小管酸中毒、糖尿病酸中毒、药物如锂、乙酰唑胺等。

②尿钾排出减少,多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钾摄入少、吸收不良或胃肠道丢失过多。

1.尿蛋白【原理】尿蛋白产生的机制:(1)当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断裂或电荷屏障改变,使大量高、中、低分子量的蛋白漏出,超过。

肾小管重吸收能力而出现于终尿中。

根据病变滤过膜损伤程度及蛋白尿的组分分为2种:①选择性蛋白尿(selective proteinuria):以清蛋白为主,并有少量的小分子量蛋白(β2一MG),尿中无大分子量的蛋白(IgG、IgA、IgM、C3、CA),半定量多在+++~++++,典型病种是肾病综合征。

②非选择性蛋白尿(non-selective proteinuria):说明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有严重的损伤断裂,尿中有大分子量的蛋白质,如免疫球蛋白、补体;中分子量的清蛋白及小分子量的β2一MG,半定量在+~++++,几乎均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也可见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非选择性蛋白尿治疗效果常常不十分满意,提示预后不良。

(2)原尿中95%的蛋白主要在近曲小管被重吸收,当肾小管功能受损时,近端肾小管对蛋白质的重吸收障碍而出现蛋白尿。

(3)血浆中小分子量蛋白质(如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免疫球蛋白轻链等)异常增多,经过肾小球滤过,超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而出现在尿中。

(4)肾髓袢升支及远曲小管起始部分泌的Tamm-Horsfall(T-H)糖蛋白增加。

【参考值】尿蛋白定性试验阴性;定量试验0~80mg/24h。

【临床意义】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或定量试验超过150mg/24h尿时,称蛋白尿(pro-teinuria)。

(1)生理性蛋白尿:指泌尿系统无器质性病变,尿内暂时出现蛋白质,程度较轻,持续时间短,诱因解除后消失。

如机体在剧烈运动、发热、寒冷、精神紧张、交感神经兴奋及血管活性剂等刺激下所致血流动力学改变,肾血管痉挛、充血,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而出现的蛋白尿。

(2)病理性蛋白尿(pathological proteinuria):因各种。

肾脏及肾外疾病所致的蛋白尿,多为持续性蛋白尿。

1)肾小球性蛋白尿(glomerular proteinuria):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蛋白尿。

各种原因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及电荷屏障受损,血浆蛋白大量滤入原尿,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所致。

常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原发性肾小球损害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系统性红斑狼疮、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继发性肾小球损害性疾病。

2)肾小管性蛋白尿(tubular proteinuria):炎症或中毒等因素引起近曲小管对低分子量蛋白质的重吸收减弱所致,常见于肾盂。

肾炎、间质性肾炎、肾小管性酸中毒、重金属(如汞、镉、铋)中毒、药物(如庆大霉素、多黏菌素B)及。

肾移植术后。

3)混合性蛋白尿(mixed proteinuria):肾小球和肾小管同时受损所致的蛋白尿,如肾小球肾炎或。

肾盂肾炎后期,以及可同时累及肾小球和肾小管的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4)溢出性蛋白尿(overflow proteinuria):因血浆中出现异常增多的低分子量蛋白质,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所致的蛋白尿。

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即属此类,见于溶血性贫血和挤压综合征等。

另一类较常见的是凝溶蛋白,见于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病、轻链病等。

5)组织性蛋白尿(histic proteinuria):由于肾组织被破坏或肾小管分泌蛋白增多所致的蛋白尿,多为低分子量蛋白尿,以T-H糖蛋白为主要成分。

6)假性蛋白尿(false proteinuria):由于尿中混有大量血、脓、黏液等成分而导致蛋白定性试验阳性。

一般不伴有肾本身的损害,经治疗后很快恢复正常。

肾以下泌尿道疾病如:膀胱炎、尿道炎、尿道出血及尿内掺入阴道分泌物时,尿蛋白定性试验可阳性。

一、血清肌酐测定【参考值】全血Cr为88.4~176.8μmol/I。

;血清或血浆Cr,男性53~106μmol/L,女性44~97μmol/L。

【临床意义】1.血Cr增高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①急性肾衰竭,血肌酐明显的进行性的升高为器质性损害的指标,可伴少尿或非少尿;②慢性肾衰竭血Cr升高程度与病变严重性一致:肾衰竭代偿期,血Cr<178μmol/L;。

肾衰竭失代偿期,血Cr>178μmol/L;。

肾衰竭期,血Cr明显升高,>445μmol/L。

2.鉴别肾前性和肾实质性少尿①器质性肾衰竭血cr常超过200μmol/L。

②肾前性少尿,如心衰、脱水、肝肾综合征、肾病综合征等所致的有效血容量下降,使。

肾血流量减少,血肌酐浓度上升多不超过200μmol/L。

3.BUN/Cr(单位为mg/dl)的意义①器质性肾衰竭,BUN与Cr 同时增高,因此BUN/Cr≤10:1。

②肾前性少尿,。

肾外因素所致的氮质血症,BUN可较快上升,但血Cr不相应上升,此时BUN/Cr常>10:1。

4.老年人、肌肉消瘦者Cr可能偏低,因此一旦血Cr上升,就要警惕。

肾功能减退,应进一步作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检测。

5.当血肌酐明显升高时,肾小管肌酐排泌增加,致Ccr超过真正的GFR。

此时可用西咪替丁抑制肾小管对肌酐分泌。

二、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1.标准24h留尿计算法(1)病人连续3天进低蛋白饮食(<40g/d),并禁食肉类(无肌酐饮食),避免剧烈运动。

(2)于第4天晨8时将尿液排净,然后收集记录24h尿量(次日晨8点尿必须留下),并加入甲苯4~5ml防腐。

取血2~3ml(抗凝或不抗凝均可),与24h尿同时送检。

(3)测定尿及血中肌酐浓度。

(4)应用下列公式计算Ccr:由于每人肾的大小不相同,每分钟排尿能力也有差异,为排除这种个体差异可进行体表面积的校正,因肾脏大小与体表面积成正比,以下公式可参考应用:矫正清除率=实际清除率×标准体表面积(1.73m2)/受试者的体表面积2.4h留尿改良法因留24h尿不方便,易导致留不准(少)且高温时需冷藏,影响肌酐检测,因此常引起误差(偏低)。

在严格控制条件下,24h内血浆和尿液肌酐含量较恒定,为临床应用方便,故可用4h尿及空腹一次性取血进行肌酐测定,先计算每分钟尿量(ml/min),再按公式1.(4)计算清除率。

3.血肌酐计算法这也是一种简便的方法,计算公式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