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世纶经方的脉诊

冯世纶经方的脉诊
冯世纶经方的脉诊

冯世纶经方的脉诊

经方、《伤寒论》的脉诊独具特色,所谓独具特色即是不同于其他辨证论治体系。《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的第一条:“夫脉当取太过不及”,是其大眼目。

脉诊在我国中医界具有悠久的历史,反映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特点。脉象亦和症状一样,均为患病人体有异于健康的一种反应,而脉象尤甚具有敏感性。凡病之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以及生、死、缓、急等等,无不应之于脉,故于辨证论治,更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惟其如是,则脉诊的研究,便成为中医必修的课业。惜历来脉书鲜有深究脉象的来自根源,而只就象论象,说玄道妙,令人迷惑,前人早有“论脉愈精,使人指下愈乱”的评议。其实脉象并不难知,只若于其生成源头,心中有数,指下寻按,自会明了。而经方、《伤寒论》把疾病的脉象分为太过和不及两大类,是其脉诊的特点,也使我们更易洞悉脉证的本质。

一、平脉与病脉

《伤寒论》把无病健康之脉称谓为平脉。平,即平正无偏之谓,故不以象名。人若有病,则脉失其平,就其不平者名之以象,即为病脉。我们经常所称的浮、沉、数、迟、大、细等等,即皆病脉的象名。

脉象两大类别:人体有病千变万化,如以阴阳属性来分,则不外阴阳两类。同理,脉象虽极复杂多变,但概言之,则不外太过和不及两类。太过者,谓较平脉为太过也;不及者,谓较平脉为不及也,如浮、数、滑、大等即属太过的一类脉;沉、迟、细、涩等即属不及的一类脉。

脉象的三个方面:脉有来自脉动方面者,如数、迟是也;脉有来自脉体方面者,如大、细是也;脉有来自血行方面者,如滑、涩是也。脉动、脉体、血行即脉象来自的三个方面,与上述之脉象两大类别,合之则为脉象生成的根源,对于脉象的识别甚关重要,今依次释之如下。

1、基本脉象

来自脉动方面的脉象:

浮和沉:这是来自脉动的浅深。若脉动的位置较平脉浅浮于外者,即谓为浮;若脉动的位置较平脉深沉于内者,即谓为沉。故浮属太过,沉属不及。

数和迟:这是来自脉动次数的多少。若脉动的次数较平脉多者即谓数;若脉动的次数较平脉少者即谓迟。故数属太过,迟属不及。

实和虚:这是来自脉动力量的强弱。若按之脉动较平脉强实有力者即谓为实;若按之脉动较平脉虚弱无力者即谓为虚。故实属太过,虚属不及。

结和代:这是来自脉动的间歇。若脉动时止,而止即复来,即谓为结。结者,如绳中间有结,前后仍相连属,间歇极暂之意;若脉动中止,良久而始再动,则为代。代者,更代之意,脉

动止后,良久始动,有似另来之脉,因以代名。平脉永续无间,故结代均属不及。

动和促:这是来自脉动的不整。动为静之反,若脉动跳实而摇摇,即谓为动;促为迫或逼之谓,若脉动迫逼于上、于外,即关以下沉寸脉独浮之象,即谓为促。平脉来去安静,三部匀调,故动促均属太过。

按:《脉经》谓促为数中一止,后世论者虽有异议,但仍以促为数极,亦非。《伤寒论》中论促共有四条,如曰:“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灸之”,此为外邪里寒,故应之促(寸脉浮以应外邪,关以下沉以应里寒),灸之,亦先救里后救表之意;又曰:“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今胸满亦气上冲的为候,但由下伤中气,虽气冲胸满,而腹气已虚,故脉应之促,芍药非腹虚所宜,故去之。又曰:“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于此明文提出促脉为表未解,其为寸脉浮又何疑之有!关以下沉,正是下利不止之应。又曰:“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结胸证则寸脉浮关脉沉,即促之象,今误下太阳病,虽脉促,但未结胸,又无别证,亦足表明表邪还不了了而已,故谓为欲解也。由于以上所论,促为寸脉独浮之象甚明。

来自脉体方面的脉象:

长和短:这是来自脉体的长度。平脉则上至寸而下至尺,若脉上出于寸,而下出于尺者,即谓为长;反之,若脉上不及于寸,而下不及于尺者,即谓为短,故长属太过,短属不及。

大和细:这是来自脉体的宽度。若脉管较平脉粗大者,即谓为大;反之,若脉管较平脉细小者,即谓为细。故大属太过,细属不及。

弦和弱:这是来自脉体直的强度。若脉管上下,较之平脉强直有力者,如琴弦新张,即谓为弦;反之,若脉管上下,较之平脉松弛无力者,如琴弦松弛未张紧,即谓为弱。故弦数太过,弱属不及。

紧和缓:这是来自脉体横的强度。若脉管按之,较平脉紧张有力者,即谓为紧;反之,若脉管按之,较平脉缓纵无力者即谓为缓。故紧属太过,缓属不及。

来自血行方面的脉象:

滑和涩:这是来自血行的利滞。寻按脉内血行,若较平脉应指滑利者,即谓为滑;反之,若较平脉应指涩滞者即谓为涩。故滑属太过,涩属不及。

2、复合脉(兼脉)

在临床所见,脉现单纯一象者甚少,而常数脉同时互见,如脉浮而数,脉沉而迟,脉浮数而大,脉沉而细等等。习惯亦有为兼象脉另立专名者,如洪,即大而实的脉;微,即细而虚的脉;浮大其外,按之虚涩其内者,则名为芤;芤而复弦者,又名为革。按芤为浮大中空之象,所谓中空,即按之则动微,且不感血行应指也,实不外浮大虚涩的兼象。世有谓浮沉候之均有脉,惟中候之则无脉,亦有谓按之脉管的两侧见,而中间不见者,均属臆说,不

可信。

另有微甚脉:病脉既为平脉的差象,故不论太过与不及,均当有微或甚程度上的不同。例如:微浮、甚浮;微沉、甚沉;微数、甚数;微迟、甚迟等等。习惯亦有为微甚脉另立专名者,如甚数的脉,常称之为急;甚沉的脉,常称之为伏。

二、诊脉法

由于病脉为平脉的差象,故平脉当为诊察病的准绳,若医者心中没有个不浮不沉的平脉,又何以知或浮或沉的病脉!同理,若医者心中没有不数不迟、不大不细、不滑不涩等等的平脉,当亦无从以知或数或迟、或大或细、或滑或涩等等的病脉。可见欲求诊脉的正确,则势须先于平脉的各个方面有足够的认识才行。不过此事并非容易,同是健康无病的人,老壮儿童、男女肥瘦,脉亦互异,况又有春夏生发,脉常有余;秋冬收藏,脉恒不足。为了丰富对平脉的标准认识,就必须于多种多样的人体,做平时不断的练习,才能达到心中有数,指下明了的境界,此为学习脉诊必做的首要功夫。

诊脉时,要分别就脉动、脉体、血行等各方面的内容逐一细审,尤其初学更宜真心于一,不可二用。例如诊察脉动位置的深浅时,不要旁及次数的多少;诊察脉动次数的多少时,亦不要旁及位置的深浅。若这样依次推敲,一一默记,岂有脉难知之患?当然熟能生巧,已有多年经验的中医,指下非常敏感,异常所在,伸手可得,但此非一朝一夕之功,任何科技,都从锻炼中来,诊脉亦不例外也。

……

应当注意的是,历代注家以《脉经》解释《伤寒论》的脉象,因《脉经》是以脏腑经络辨证的理论体系,与经方、《伤寒论》不是相同的理论体系,故对脉象的解释当有所区别。

原文来自经方传真网

五苓散

方解:五苓散(中国中医十大经方之一)[组方] 猪苓15g 茯苓15g 泽泻25g 白术15g 桂枝12g [用法] 水煎服分三次 [方证] 1.小便不利,口渴多饮,发热,有浮肿倾向。 2.水入即吐、泄泻、头晕、头痛。 3.舌淡润,苔薄白或滑,脉浮或弦。 [现代应用] 1.以头晕、头痛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顽固性头痛、颅内压增高性头痛、梅尼埃病等。 如王俭用本方加味治疗梅尼埃病60例,结果症状全部消失,服药2~45剂。处方:茯苓20g、白术15g、桂枝20g、泽泻20g、猪苓12g,伴恶心呕吐者加生姜10g、半夏12g,伴心悸烦躁者加郁金、钩藤各15g,日一剂,分三次服。 严仲庆治疗24岁女患者,发作性头痛伴右半身抽搐,短暂意识障碍三年。四天前上夜班突感剧烈头痛,两侧太阳穴及前额尤甚。入院诊断为血管神经性头痛,癫痫待排。刻下头痛欲裂,口干渴饮,舌红,苔微黄而少,脉细数。细询之虽口干渴饮,但小便却不多。遂与五苓散原方,当夜头痛即未发作。七剂后痛止出院。续服一个月。观察3年未见复发。这种头痛多伴有面色黄,舌胖大而有齿痕,配合天麻、半夏更好。 2.以水肿、小便不利为主要表现的病症: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早期

肾功能不全、输尿管结石、特发性水肿、心源性水肿、阴囊水肿、肝硬化、手术后膀胱麻痹、前列腺增生、癃闭等。 陈宝田认为慢性肾盂肾炎患者,长期应用抗生素,尿中仍有红细胞、腰痛、口渴、小便不利者,应投五苓散。急性肾盂肾炎和急性膀胱炎患者,具有明显的口渴、少尿或发热时,为五苓散的投药指征,尤以膀胱刺激症状改善最快。 3.以泄泻、吐水为主要表现的病症:急慢性胃炎、急性肠炎、流行性腹泻、消化不良、婴幼儿腹泻、晕车晕船等。 如林志谋用五苓散治疗婴幼儿腹泻90例,年龄10个月~5岁,时间2天内43例,3~5天48例,6天以上9例,方用桂枝5克、泽泻6克、白术9克、茯苓10克、猪苓8克,发热者加葛根10克、呕吐者加藿香6克、生姜3克水煎多次频服,结果90例中除8例因脱水补液外,其余均服药治愈,平均止泻时间2.5天(湖北中医杂志,1992;4:48)。 本方能纠正体内水分的异常分布和排泄,可使许多顽固的泄泻迅速得到改善,尤其是伴有脱水者。范淮成等用本方治疗腹泻引起脱水症347例,从发病到就诊时间为半天~12天。按原方比例,成人每次6克,1岁以下1.2克,1~3岁1.5克,3~7岁2克,7~14岁3克,结果治愈串95.7%,与对照组相比,五苓散治愈率最高,止泻及脱水纠正时间最短。因水土不服发生的腹泻,常用五苓散加六一散或半夏厚朴汤。另外,胃肠型感冒也多有使用本方的机会。 4.以体腔内积液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心包积液、脑积

《伤寒杂病论》是怎样撰成的(冯世纶)

《伤寒杂病论》是怎样撰成的(冯世纶) 《伤寒杂病论》是怎样撰成的 冯世纶 近几年来由于不少考证学的研究揭示出已有足够的论据证 实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以下简称《伤寒》)的主要方证源自《汤液经法》(以下简称《汤液》)。这种观点早在晋代已提出,如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在序中说:“仲景论广《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已明确提出仲景著作主要取材于《汤液》,本应引起后人重视,但《伤寒论》原序中有,“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再加上晋代成无己以《内经》释《伤寒》,致使不少人仍认为张仲景据《内经》撰写了《伤寒》。对《伤寒》的形成、理论体系特点仍未重视。近有钱超尘教授的考证研究证实,《伤寒》主要方证源自《汤液》,更重要的是,证实张仲景原序中的“撰用”以下23字为后人加入,这对进一步研究仲景学说起到很大影响。鉴此,张仲景依据《汤液》撰写了《伤寒》已是不争的史实,可知从《汤液》到《伤寒》是一次历史的飞跃,那么张仲景是怎样完成这一飞跃?又是怎样把《汤液》变成《伤寒》呢?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今不揣鄙俚,述之己见。承继经方精华整理方证经验把张仲景称之为方剂之祖,认为《伤寒》

中诸方(《伤寒论》113方、《金匮要略》145方)是其首创、发明,是违背一般常识规律的。人生苦短,那么多有效验方,由一人经验发明,是不可能的,现有不少考证资料已证实,《伤寒》的方证是集成于前人总结。(一)主取法于《汤液》晋代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序》曰:“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但传世早期未见其书,致使学者生疑。敦煌医卷《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以下简称《辅行诀》被发现,证实了其传不讹。其中记载:“依《神农本草经》及《桐君采药录》上中下三品之药,凡三百六十五味,以应周天之度,四时八节之气。商有圣相伊尹,撰《汤液经法》三□,为方亦三百六十首。上品上药,为服食补益方者,百二十首;中品中药,为疗疾却邪之方,亦百二十首;下品毒药,为杀虫辟邪痈疽等方,亦百二十首,凡共三百六十首也。实万代医家之规范,苍生护命之大宝也。今检录常情需用者六十首,备山中预防灾疾之用耳”。这六十首原貌怎样?张仲景引用了哪些方药?这要首先分析《辅行诀》的60首方药。《辅行诀》的六十方剂,实际由三部组成:第一部分:五脏大小补泻方1.辨肝脏病证治①小泻肝汤:枳实、芍药、生姜。在《伤寒》:去生姜,称之为枳实芍散。②大泻肝汤:枳实、芍药、甘草、黄芩、大黄、生姜。在《伤寒》:去甘草,加半夏、柴胡、大枣,称之为大柴胡汤。③小补肝汤:桂枝、干姜、五味子、大枣(一方作薯蓣)。在《伤寒》:去干姜、五味子,加茯苓、

中医全成分中药配方颗粒学习经方收集

中医全成分中药配方颗粒学习经方收集 【独立全解4】----抄五边,录音听10遍 学中医贵在一门深入,一通百通 鲍艳举博士:看病三板斧-----1抓疗效2重望诊3崇脉诊 1、常规辩证脉诊(浮,沉,迟,滑,涩,数)等常见八大脉法,判断病人的气血,阴阳,寒热,虚实的病机开出方剂 2、鲍艳举现用脉诊为诊病脉法,中医的诊断学,脉法与现代的病机挂钩的,比如:胃部的脉法能体现出是慢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脉象上一清二楚,也叫(全息脉法)最终的脉诊必须达到指下成像。 注意事项:1、以下方剂所有重叠药只选择一味药 2、儿童与成人用量一致,针对儿童一副药分两天服用,成人一副药 一次冲200毫升分早晚各服用100毫升 3、所有方剂剂量安全的,都是鲍老师临床处方用量 4、所有方剂剂量根据北京康仁堂中药配方颗粒剂量换算,使用其他厂 家质量效果概不负责 一、发烧:小柴胡汤合麻杏石甘汤(基础方)(热性发烧70%占比小儿最容易) 发烧之前的症状:上火,嗓子疼,痒,大便干,牙根疼,内热 易发人群:熬夜,吃火锅,麻辣烫,干果,辛辣刺激,不锻炼,导致内热淤积,引起发烧,汗毛口闭塞,汗出不来等

注意事项:1:发烧时千万不要用物理降温,会加重毛孔闭塞,加重不散热2:早期千万别单纯用退烧药,单独吃退烧药会导致内热加重,引起 其它症状(如:咳嗽,过敏性鼻炎等) 3:发烧一定忌口,水果,辛辣,甜食,海鲜,牛羊肉千万不能吃 4:哪些病人使用西药或抗生素效果差?舌苔厚腻,白腻,黄腻,肝火特别大的使用西药无效,一般是湿热,痰热,舌苔厚腻病人不管 咳嗽或不咳,一定要合用(半夏厚朴汤)半夏厚朴汤不单纯治疗咳 嗽,还治疗舌苔厚腻引起的发烧 5:中医建议,配合一些西药退烧 6:切记,以下方剂不要乱改克数,成年人,儿童都是一个剂量儿童一副分2-3天服用 治疗思路:清理内热,打开毛孔,小柴胡加生石膏主要清理热的,清少阳阳明之热(例如:嗓子疼,口干,黄痰) 小柴胡汤:北柴胡6袋黄芩1袋清半夏2袋党参1袋生甘草2袋生姜1袋 大枣1袋(14.63元) 麻杏石甘汤:生麻黄5g-15g 炒苦杏仁1袋生甘草2袋生石膏1袋(5.31元) 辩证:疱疹性咽峡炎出现咽疼,化脓 基础方加桔梗6袋连翘3袋蒲公英3袋 辩证:发烧出现皮疹红痒 基础方加大青叶3袋金银花1-3袋

五苓散的临床应用体会_金汝真

[5]王奎.浅析手法对改变内能及调整信息的效应[J].按摩 与导引,2004,17(2):8. [6]刘德桓.中医心身医学研究中的问题与发展趋势[J].中 医药学刊,2003,21(3):379-380. [7]庞文斌.“非平衡是有序之源”与《内经》中的阴阳平衡 [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7(7):8-9.[8]张仕年,张宏如.金宏柱教授疏经通督学术思想浅析[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0,32(1):12-14. [9]俞海虹,周红桥.试述中医阴阳平衡观的实质[J].中医药 学刊,2006,24(6):1074-1075. 作者简介:李鹏飞,男,31岁,大学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推拿治疗伤科、内科常见病证。 (收稿日期:2011-02-10) 五苓散一方源自《伤寒杂病论》。在《伤寒论》中有关五苓散的条文有8条,其中太阳病篇6条,阳明病篇1条,霍乱病1条;在《金匮要略》中有3条,其中痰饮咳嗽病篇1条,消渴小便不利淋病篇2条。大家通常对《伤寒论》的8条比较关注,而对《金匮要略》中有3条注意相对较少。笔者认为,全面学习五苓散的条文,对于准确领悟五苓散是至关重要的。 1对五苓散证的认识 从五苓散的相关条文,归纳出五苓散的适应症有小便不利、烦渴欲饮、饮后欲吐,或头痛微热、水逆、心下痞、水泻、脐下动悸、吐涎沫、头目眩晕、短气而咳、水肿、舌苔白滑、脉缓或浮。 五苓散证的病机关键为化气不利,津液不布,病位涉及上中下三焦。(1)膀胱气化不利,可见小便不利,小便少。(2)中焦气化不利,津液不布,可见口渴,消渴,烦渴,渴欲饮水。(3)气化不利,水蓄下焦,气血壅遏,可见脐下悸动,少腹苦里急。(4)气化不利,饮停中焦,可见心下痞;水饮上逆、渴欲饮水、水入即吐的水逆证。(5)气化不利,饮停心胸,则短气而咳;水饮上蒙清窍则头目眩晕。(6)表邪未解,脉浮或脉浮数,身微热。掌握了五苓散证之病机为“气不化水”,在临床上便可灵活运用,治疗各种疾病。五苓散方后云“多饮暖水,汗出愈”,也是对五苓散助阳化气行津功效很好的注解。在服用五苓散行津布津的同时,适度饮温水,饮入之水就不仅不会停积,而且会随饮随布,周身四达。犹如补气宜配行气、补血常配活血的道理一样,在此是多饮暖水以补津,同时亦助五苓散化气行津,恢复三焦膀胱气化功能。由此可见,五苓散证并非单纯的水饮停聚,气化不行,阳气不通。著名中医学家赵锡武认为:“五苓散为中焦淡渗健脾之剂,能恢复脾的功能,使脾阳振而吐泻止,而小便始利。非小便利而后吐泻方止。多饮暖水,是补充失去之津液。”[1] 五苓散证究竟是什么?一般认为:(1)膀胱蓄水证。小便不利,头痛微热,烦渴欲饮,甚则水入即吐,舌苔白,脉浮。(2)水湿内停。水肿,泄泻,小便不利,以及霍乱等。(3)痰饮。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或短气而咳者。然而,这些还不足以概括五苓散证。从五苓散证的病机分析可以看出,五苓散证是阳气不足、气不化水、水饮停留的病症,由于水饮停留的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有所差异,但治疗方法应该是相同的。正因为如此,五苓散在临床上广泛用于心衰、心悸、冠心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胃炎、幽门不全梗阻、慢性腹泻、肝硬化腹水、肠炎,各类肾 五苓散的临床应用体会 金汝真1余仁欢2 【摘要】五苓散是《伤寒杂病论》中治疗“气化不利,水液内停”的主方。通过对五苓散相关条文的梳理,以“气化不利”的病机为切入点,全面探讨五苓散的适应症、类证鉴别及临床应用等问题,并举典型病例加以说明。 【关键词】五苓散;气不化水,水饮停留;方剂 作者单位:100091,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肾内科通信作者:余仁欢,E-mail:tezhongeyu@https://www.360docs.net/doc/459720221.htm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倪海厦用经方治疗重症教学内容

倪海厦用经方治疗重 症

倪海厦用经方治疗重症(血癌、肝癌、脑瘤、尿毒症等) 作者:苗子qing210提交日期:2010-11-4 15:39:00 | 分类:医药知识 | 访问量:21 我在美国使用经方治疗重症的经验谈 整理:正耀 原文地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459720221.html,/content/10/1104/13/4368923_66517351.shtml 一、血癌的治疗 血癌案例1、04-10-2009初诊,血癌,男,白人,75岁。 处方:炙甘草10,生姜二片,大枣十枚,桂枝5,麻子仁3,熟地2,党参3,阿胶3,当归2,白术3,茯苓3,炮附子4,龙骨3,牡蛎8。 一周后来诊,原WB39已经降到28了。 血癌案例2、03-05-2009初诊,Parks Thomas,白人,73岁。五年前得到左乳癌,经西医开刀治疗后现在出现移转成淋巴癌与血癌,同时右乳又出现硬块。 处方:生附子2,乾姜2,炙甘草5,桂枝3,白芍3,大黄2,黄芩3,黄柏3,黄连2,防己5,瓦楞子5,牡蛎8,紫根3,茯苓5,阿胶3。 Mar 13 WB 60.21;April 13 WB 42.40

2009/03/13来复诊:服前方后里寒去,小便量增许多,睡仍不好。因小便频数约3、4次一夜,淡黄色;大便每日行,一日两次。胃口好,体力一样。仍在服降压药、心脏药,目前血压很好140/90。 脉诊:脉稍洪大,无附骨脉。望诊:1、舌诊:淡白湿红;2、眼诊:瞳孔反应还好,肾阳还好,肝区有白点是肝积毒素。 处方:同3/6方,9碗煮成3碗,早晚饭前服用。 2009/03/20复诊,要出远门。问诊:服前方后睡好转,且频尿亦减少中。睡时身无热,双足温,体力好。口渴有,喝多水(因运动多),大便仍秘,胸前无寒热。 脉诊:脉稍浮数。望诊:1、舌诊:淡黄湿;2、眼诊;3、特殊诊断:手掌温润。 处方:须增加大黄到三钱。 2009/03/31来诊原因:感冒、耳痒。问诊:服前方后睡好转,小便仍频尿,睡时身温,手足皆温许多。大便每日行,体力好转,无盗汗。 脉诊:脉稍浮数。望诊:颜面肤色极红,无须(要等到红色全都退,胡须正常生长才算痊愈)。 西医诊断:病人白血球从一开始治疗时的60.21,到五月时35.9,其他验血指数一切正常,病人已经没有危险,继续吃药中。

五苓散治疗难治性水肿

五苓散治疗难治性水肿 发表时间:2009-12-22T11:33:03.5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第29期供稿作者:林云祥[导读] 对五苓散的临床应用体会颇深,五苓散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疾病的水肿,特别是一些难治性水肿,其疗效卓著林云祥(泸县中医医院四川泸县 646102) 【中图分类号】 R28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09)29-0221-01 【关键词】五苓散临床应用体会 笔者从医三十年,对五苓散的临床应用体会颇深,五苓散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疾病的水肿,特别是一些难治性水肿,其疗效卓著。现作如下介绍: 1 治疗功能性水肿 患者罗某某,女,52岁,居民。患者近年形体发胖,体重增加,且活动受限,始时以为是发胖长身体了。后在某大医院确诊为功能性水肿,更年期综合征。服西药治疗半年,未见其效,仍有长胖趋势。后来我处就诊,检查血常规、大便常规、小便常规均属正常;肝功能、肾功能检查正常;血压正常。只是全身面部四肢稍浮肿,以面部眼睑为甚,舌质红苔薄白,脉濡滑。笔者认为患者属更年期,肾气渐衰,脾肾气虚,阳气不振,气血津液运行欠畅。投之以五苓散加味:猪苓10克、茯苓30克、白术15克、泽泻15克、桂枝10克、另加丹参10克、益母草15克、泽兰10克水煎服,服三剂。三剂服完,身体完全正常,体重减轻约3000克,人徐感轻松舒服,活动自如,精神变佳。后将此方加减服二剂告愈。 2 治疗慢性、急性肾炎 患者熊某某,女,64岁,农民。患者患慢性肾炎近二十年,水肿时发时止,经各大医院中西结合治疗,其效不佳。于2007年7月来我处就诊,其临床症状表现为:全身面目四肢浮肿,腹微胀,心下痞塞,干呕,时畏寒,时发热,食差,体软乏力,平素极易感冒,舌体胖嫩,苔微黄,脉濡。尿蛋白(++++),管型0~1/HP,肝功能、肾功能正常。故考虑患者年老脾肾气虚,肾气虚衰,肾阳已虚,组方五苓散加味:桂枝10克、茯苓30克、猪苓10克、泽泻15克、白术20克、丹参10克、黄芪45克、太子参15克、防风10克、甘草6克、鸡内金15克水煎服,服五剂。五剂服完,患者水肿已完全消尽,自感体力和饮食增加,后在此基础上加减服十剂,十剂服完,患者身体完全正常,不再感冒,检查尿蛋白微量。遂再加减和调整药物剂量,再服七剂收功。患者水肿至今未复发,参加正常劳动生产。 3 治疗肝硬化腹水 患者邓某某,男,53岁,农民。患者平素嗜酒,近月余自感体软乏力,腹饱胀痞塞,食不消化,饮食减少,双下肢水肿,……。遂来我院诊治:门诊以酒精中毒性肝硬化收入住院,经住院治疗1个月,水肿消尽,出院。患者回家半月水肿又起,故来求余诊治,腹膨隆,臌胀;面色晦暗带黑,纳差,食少,双下肢肿甚,体软乏力;B超提示:早期肝硬化,中量腹水;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123单位/L、谷草转氨酶156单位/L、蛋白倒置,……。我认为患者平素嗜酒,饮酒伤肝,肝木乗脾,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湿,投之五苓散加味:白术25克、茯苓30克、猪苓10克、泽泻15克、桂枝10克,加黄芪30克、丹参15克、鸡血藤15、青皮10克、陈皮10克、黄精20克、鸡内金15克、茵陈20克水煎服,服五剂;同时必须忌烟酒。五剂服完,腹已不胀,水肿已消尽,饮食基本恢复正常,精神转好。后仍以原方加减,服十剂,患者各方面基本恢复正常,肝功能,肾功能正常,病愈。从事正常劳动生产。至今,肝硬化水肿一病水肿未再复发。 4 治疗急性、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 患者张某某,男,47岁,居民,重庆永川人。患者患糖尿病,慢性肾衰多年,在重庆某大医院住院治疗,作肾透析……住院期间近两天未解大便,小便,病危。回家安排后事,后经患者亲戚介绍来我处就诊治疗,其临床症状表现为:全身四肢水肿甚剧,腹胀,已不能站立,不能行走,由他人挽扶着,面目灰暗微黄;查血糖25.7mmol/L、血尿素氮148mmol/L、血肌酐580.6mmol/L……已经不能进饮食,两天未解大便,小便。余思之,遂将降血糖作常规用药外,急则治标,试投五苓散加味:桂枝10克、猪苓15克、茯苓30克、泽泻20克、白术25克、丹参15克、益母草20克、泽兰10克、苍术10克、车前仁20克、鸡内金15克水煎服,服三剂(1天1剂)。患者服药约2小时欲解小便,约10小时解大便;三剂服完,大便,小便已趋正常,水肿已消,腹已不胀,稍微能进饮食,患者体重减轻,精神转佳。后仍以五苓散加味化裁,调理治疗三个月,患者病情转好,一切如常人,后不再水肿,故患者未再治疗。随访,患者仍又从事屠师工作四年,均未发生水肿,53岁时突然吐血而逝。 五苓散出自张仲景《伤寒论》,按六经辨证属太阳蓄水证,《伤寒论》条文71条、72条、74条、161条对五苓散的临床应用作了明确的解读,准确论述。我认为这一优秀古方是以通阳化气,淡渗利湿,健脾的功能为其功效,方中桂枝具有通阳化气,振奋阳气之功,助白术、茯苓、猪苓健脾运化水利湿,助泽泻入肾渗湿利水,故水肿得治也。临床上我对五苓散的使用中体会到:尽管,在现代临床医学已经很发达的今天,五苓散除可以用于治疗上述举例的难治性的各种疾病的水肿外,还可以广泛应用于治疗其他各种疾病的水肿(肺心病水肿、心原性水肿)等;还可以用于治疗小儿泄泻、肥胖症、下利、眩晕、高血压等内科、妇科、儿科的疾病。且可以获得良好治疗的效果。其临床疗效,具有能很好地控制病情和稳定病情作用,不致于疾病进一步加重和发展、或复发优点,对延续患者生命,都有其重要临床作用和意义。其药物具有利水不伤正气优点,未见毒副作用。

马文辉教授《伤寒论》的三部六证九治法

马文辉教授《伤寒论》的三部六证九治法 编者按当我第一次读到刘绍武先生的三部六病学说的 时候,的确“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因为这个理论体系,和胡希恕先生的理论体系惊人地相似。后来,我又发现,其实“以八纲(气血)解六经”还有很多伤寒学家不约而同、殊途同归地发现并实践。所谓“英雄所见略同”。《伤寒论》的三部六证九治法马文辉,教授,主任医师。1984年师从首届全国名老中医刘绍武老先生,开始三部六病学说的理论和临床研究。现任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三部六病研究室主任,山西省中医药学会三部六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各位老师、各位前辈、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给大家汇报的题目,叫《伤寒论三部六证九治法》,然后还有一篇论文叫《伤寒论的人体系统解剖思想》。这次汇报是把两篇合在一起,我挑其中的一些内容来讲。1三部首先,我们中医目前有一个普遍错误的认识,就是说中医重功能轻结构,也就是说中医的脏腑讲的是功能的脏腑,而不是解剖的脏腑。我从《伤寒论》的角度来解读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中医不是没有解剖,中医的脏腑不是功能脏腑,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解剖结构系统。《伤寒论》把人体解剖结构给我们分为三大系统。大家都知道提到《伤寒论》的时候,会提到表、里、半表半里,这就是一个结构概念,也是一个

系统概念,它不是一个功能概念,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体的解剖系统学。 因此,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在1800年以前,张仲景对人体 已经具备非常完整的人体解剖系统学的这样一个结构思想,而不是我们今天大家说的中医是功能的,而不是结构的这样一个观点。2“三极之道”我讲第二个个人的概念:张仲景的人体表、里、半表半里三部的解剖结构思想,来源于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一分为三”,就是“三才”思想的一个人体演化。《道德经》里面讲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分为三的思想,是我们传统中国文化里面的基本思想。 在《周易》里边有两个道,一个道就是阴阳之道,也就是“一阴一阳之为道”,《内经》里面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生杀之本始,变化之父母,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因此,把阴阳学说作为我们中医的一个基本的道提出来。在《周易》里面还有一个道是“三才之道”,也就是“三极之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样一个基本的宇宙 演化规律,在人体也是适应的。 我们来看人体的发生、发展,我们人从一个受精卵开始分裂,在第三天的时候呢,从输卵管进入子宫,在输卵管狭部生成

【9A文】倪海厦用经方治疗重症

倪海厦用经方治疗重症(血癌、肝癌、脑瘤、尿毒症等) 作者:苗子qing210提交日期:20KK-11-415:39:00|分类:医药知识|访问量:21 我在美国使用经方治疗重症的经验谈 整理:正耀 原文地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459720221.html,/content/10/1104/13/4368923_66517351.shtml 一、血癌的治疗 血癌案例1、04-10-20KK初诊,血癌,男,白人,75岁。 处方:炙甘草10,生姜二片,大枣十枚,桂枝5,麻子仁3,熟地2,党参3,阿胶3,当归2,白术3,茯苓3,炮附子4,龙骨3,牡蛎8。 一周后来诊,原WB39已经降到28了。 血癌案例2、03-05-20KK初诊,ParksThomas,白人,73岁。五年前得到左乳癌,经西医开刀治疗后现在出现移转成淋巴癌与血癌,同时右乳又出现硬块。 处方:生附子2,乾姜2,炙甘草5,桂枝3,白芍3,大黄2,黄芩3,黄柏3,黄连2,防己5,瓦楞子5,牡蛎8,紫根3,茯苓5,阿胶3。 Mar13WB60.21;April13WB42.40 20KK/03/13来复诊:服前方后里寒去,小便量增许多,睡仍不好。因小便频数约3、4次一夜,淡黄色;大便每日行,一日两次。胃口好,体力一样。仍在服降压药、心脏药,目前血压很好140/90。 脉诊:脉稍洪大,无附骨脉。望诊:1、舌诊:淡白湿红;2、眼诊:瞳孔反应还好,肾阳还好,肝区有白点是肝积毒素。 处方:同3/6方,9碗煮成3碗,早晚饭前服用。 20KK/03/20复诊,要出远门。问诊:服前方后睡好转,且频尿亦减少中。睡时身无热,双足温,体力好。口渴有,喝多水(因运动多),大便仍秘,胸前无寒热。 脉诊:脉稍浮数。望诊:1、舌诊:淡黄湿;2、眼诊;3、特殊诊断:手掌温润。 处方:须增加大黄到三钱。

黄煌教授运用五苓散的经验

黄煌教授运用五苓散的经验——附98例病案分析 作者:吕永斌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2005级博士研究生,江苏南京210046 【关键词】五苓散;《伤寒论》;《金匮要略》;名医经验 五苓散由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5味药组成,出自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主治烦渴、水逆、霍乱等病证。《伤寒论》涉及原文共计11条,其中描述的症状主要有消渴、小便不利、呕吐、多汗、脉浮、发热等。历代医家皆有应用五苓散的经验记载,且应用范围逐渐扩大。黄煌教授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名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擅用经方,对五苓散的应用亦颇有心得。笔者有幸侍诊于侧,受益良多。现将黄教授运用五苓散的经验,通过门诊收集的98个病例介绍如下。 1 资料统计及分析 本组98例均为黄教授门诊患者,资料为电脑实时记录。时间从2004-04-10—2007-02-27。 1.1 发病特点98例中,男61例,女39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85岁,平均50.17岁,主要年龄段为:31~40岁(13例)、41~50岁(27例)、51~60岁(24例)、61~70岁(17例),共81例,占病例总数的8 2.65%。本组疾病按照中医病因分类,以内伤为主,没有单纯的外感病;按照病程分类,多为慢性病。致病因素中,以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嗜酒为多。 1.2 病种分布见表1。 表1 病种分布病种分类(略) 由表1可见,本组98例患者,涉及疾病60种。病种涉及内、外、妇、儿、五官各科,以内科为主。按系统分类,涉及循环、消化、呼吸、血液、内分泌、神经、皮肤、生殖等各个系统,其中又以消化(24例)及内分泌和代谢(21例)系统为主。按照是否肿瘤划分,肿瘤共有37例。可见五苓散的应用广泛。 1.3 症状、舌脉特点及分析 1.3.1 症状特点本组98 例,出现症状80个,出现总频次257次。根据症状出现的频次高低排列如下。 1.3.1.1 主要症状指在98例中出现次数>20次者:腹泻或大便不成形(35次)、水肿(34次)、口干渴(27次)。 1.3.1.2 次要症状指98例中出现次数在10次以上,20次以下者:多汗(18次)、疲乏(14次)。 1.3.2 舌脉特点

【附件01】当代经方家冯世纶教授简介

功在传经领航育人 ---记当代经方家冯世纶教授 冯世纶教授,1938年5月出生于河北。1965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先后任职于北京中医药大学 东直门医院、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多年来一直从事 中医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1978年参加了“牡荆 油丸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研究”,获国家科技大会奖;1986—1991年参加中医治疗尫痹的临床与实验室研究,在国家“七五”攻关课题获科技成果及科技进步三等奖。 冯老曾先后师承于董建华、赵绍琴、胡希恕等著名中医,数十年来于经方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孜孜不倦。当年,在开展繁重的教学与临床工作的同时,冯老抓紧每一分钟的时间,常常“利用星期天、夜晚听胡希恕先生讲解《伤寒论》、《金匮要略》原文,稍有体会,就总结老师临床经验成篇发表,如胡老治疗黄汗经验、治疗肝炎经验、治疗哮喘经验、诊脉经验等。”后来冯老又将胡希恕先生讲课进行录音并结合笔记整理陆续出版,如1994年4月撰《经方传真》;2002年1月出版《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胡希恕》专辑(又名《经方传灯》);2004年1月,出版《张仲景用方解析》;2005年1月,出版《中国汤液经方》(又名《伤寒杂病论传真》);2006年8月,出版《解读张仲景医学》(又名《伤寒六经方证直解》);2007年1月,出版《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2008年7月出版《胡希恕病位类方解》等。曾经不

止一次听到不止一位中医老前辈如余瀛鳌老师等强调“如果没有冯世纶老师的整理工作,我们大家都不可能看到胡老的学术研究成果!” 冯老在系统整理总结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对经方研究成果的同时,通过反复学习经典和临床体验,同时参考诸多考证资料,不但对胡希恕先生的经方学问渐渐登堂入室,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证了经方理论体系的形成,历经30多年的艰苦探索与研究,终于率先明确提出了《伤寒论》属中医独特的经方理论体系,《伤寒论》的六经不同于《内经》的六经,发表了“《伤寒杂病论》是怎样撰成的”等论文。其所写论文及专著出版后,受到国内外经方学者好评,不少人给冯老来信、来电,感慨地说:“看了那么多中医著作,感到您的书最实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胡希恕先生的学术思想,越来越多的人在摆脱“《伤寒论》研究史上的误读传统”。 冯老在殚精竭虑的做好经方学术传承工作的同时,对经方的传播弘扬也同样不遗余力。近年来,冯老多次应邀到国外讲授经方学术经验,其中有如1998年至2000年,受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的派遣,到瑞士巴登中医诊所工作两年,以卓越的疗效赢得了瑞士民众与当地医疗界的普遍尊重和赞扬,对经方在国外的传播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同时不断联合经方各界力量,举办经方学术活动,指导并亲自参与组织开展了多次经方学术会议,如2007年12月的“经方半表半里研讨会”;2009年4月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主办的“胡希恕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暨纪念胡希恕先生诞辰110周年”大会;2009年12月由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北京中医药大学主办的“经

胡希恕经方医学系列学习医论L008——胡希恕讲仲景脉学(一)

胡希恕经方医学系列学习医论L008——胡希恕讲仲景脉学 (一) 胡希恕经方医学系列学习医论L008——胡希恕讲仲景脉学(一) 作者/胡希恕;编辑/锄云青衿写在前面的话: 2011年初,《胡希恕讲仲景脉学》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发行。编著该书的作者段治钧老师曾“亲聆胡老教诲七八年,结缘有兹十八载”,在整理胡老的遗作中发现《脉学概说》一篇,也是胡老生前未曾发表的,“和《辨证施治概论(要)》一样,同样是胡老研究仲景原著的一篇力作”。在研究胡老关于脉诊论述的诸多文献中,本篇可以说是最早的蓝本! 篇中导读为编者所加,特此说明。正文: 一.脉与证的明确概念 导读:证是指什么?脉又是指什么? 中医是依据患者的全身症状反应,进行统一的观察与分析,讲求适应整体的辨证施治。这是中医诊疗方式方法的特色,也是中医的独有精神。一个中医师治病有无疗效,关键在于能否做到取证全面、辨证精确,并以其程度为先决条件。所以举凡目之所能望,耳之所能闻,问之所能知,切之所能感(包括诊脉和诊腹),均为中医辨证取材的对象,并将此望、闻、问、切称为四诊,可谓平等对待,无轻重之分。

不过一者脉象繁复多端,只凭指下体会以验其错综变化,不似望闻问以及腹诊等较为具体而易知;二者辨证论治虽需四诊合参,但在中医经久的实践体验下,脉诊确有其主导作用。由于以上两点的关系,凡由望闻问及腹诊所得的结果,统称之为证,而脉乃个别独立起来,把四诊的断病论治,就变为辨脉辨证的论治了,这中间必有一个相当长的实践发展过程。观仲景书篇章的标题,例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等,正是表明这个道理。二、脉象在中医脉学中的意义 导读:何谓“脉象”,何谓“脉学”,怎样学好用好“仲景脉学”?今所谓脉学者,即研究有关脉诊的理论、方法及其在诊疗上所起作用的一种学识,脉象是中医脉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何谓脉象?无病健康人的脉,谓之平脉,平脉不以象名。人若有病,则脉失其平,就其不平者,才名之以象,即为病脉。一般临床辨证中所谓脉象,都是指病脉说的,而病脉的脉象即是与平脉相比的差相。 脉象是相对平脉比较而来,所以脉取太过、不及,当为辨脉之大法。古医籍《内经》、《难经》对于诊脉均有较详细的论述,在仲景书中,更以证治实例阐明诊法和脉理,脉取太过与不及在书中均有明文,惜读者不悟也。太过者,谓较平脉为太过也;不及者,谓较平脉为不及也。脉象虽极复杂,概

王伟医师开启中医脉诊医学新范例

王伟医师开启中医脉诊医学新范例 王卫医师受邀参加杏林菁英大型访谈节目 王伟,男,汉族。1963 年4 月生,新疆伊宁市人。中医医师。现任北京名仕医院中医肿瘤科主任。 王伟医师,从小就饱读古代先贤们的医学经典名著。对《黄帝内经》、仲景《伤寒论》,《丹溪心法》、《医宗金鉴》、《名医类案》、《万病回春》、《神杏仙方》等,有着自己独特的领悟和体会。并在继承的基础之上,有着创新和发展。 王伟医师,在秉承祖国传统医学的基础之上,不断的访师问友,为更好的提高自己医学之技,开启了以“六脉对比式”,双手同时诊脉探病的中医脉诊医学的新的范例。 王伟医师,为了更好的提高自己的医学技艺,拜于国医大师、哮喘病专家、中国公益事业形象大使孟庆云先生之门下,并得到了孟老的精心指点,使其受益匪浅。后进修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系统的学习了中医药学的理论知识和药理药性。在继承了祖国中医医学之精华的基础之上,王伟医师博采众长。集百家医典经方于一炉,独创了王氏中医医学的诊疗方式与方法。作为医学界的新的典范进行推广。 王伟医师,本着对祖国传统医学的敬畏精神,不断的汲取精华养料的同时,又不断的否定自我。不断的在临床的实践中,探索中医的理 论与诊疗的方法,及经方、验方的发掘 与整理了多篇的民间传统的经典方剂。用于临床的实践中,

获得了很好的疗效。并与现代人的机体体质相结合,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中医临床诊疗与理论相指导,并与病情、病理、药性、药理、机体、吸收与代谢,相对统一的中医辨证医学诊疗的王氏中医临床医学体系。 学无止境,医无止境。王伟医师本着博学广济,集众家之所长的追求理念,与探索、进取的精神,博览古今医学名著。潜研经典名方、验方、经方,从中汲取其精华并与家传的医学结合,取长补短,用于临床的实践中,为患者解除疾痛。他从医三十余载,用自己所积累的深厚的医学功底和独特的临床诊疗的经验,擅于运用“飞腾八法”及用药方法,调理阴阳、脏腑、气血、经络的平衡,对患者的细心,耐心、辨证论治,立法严谨,施药准确精当。在调理机体机能的基础上,直击病灶。从而达到解除患者的顽疾之痛。 王伟医师,在临床诊疗的实践中,运用所独创的“六脉对比式”双手同时诊脉探病的方法,长于运用五脏配五行、生克制化奥妙的诊疗理念,患者无须告知其疾患,便可洞察知其病理、病因,并因病论医施药。 肺癌治疗3 个月前后对比,左图为治疗前王伟医师,擅长于各类恶性肿瘤的治疗,并有着很好的 疗效。特别是针对于肺癌、肝癌、胃癌、食道癌、乳腺癌、宫颈癌、淋巴癌、直肠癌等有着显著的疗效。 王伟医师,运用家传的子午流注开学疗法,以打通人体二十四道经脉,修复受损髓道,接通阻断经络,实现受损的神经细胞再生。针对

中医腹诊的研究

中医腹诊的研究 1、中医腹诊的理论研究 (1)腹诊的概念腹诊的概念,我国中医界和日本汉方医界对腹诊的基本概念有过不同的认识,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认识。狭义的腹诊,一般认为仅指用手触按腹部而进行诊察;广义的腹诊,则用望、闻、问、切四种诊法对胸、胁、腹进行全面的诊察。刘智壶[1]指出:此种诊法主要属于切诊,但也包括有望、闻、问的诊法内容。它通过诊察腹部与胸胁部表现的各种征象,以判断疾病及病因病机,为辨证施治提供依据。 刘氏认为腹诊之所以能诊断疾病及辨别其病因病机,是由于胸腹与脏腑、经络及某些重要腧穴有着生理、病理的内在联系。基于此种联系,脏腑疾病及其病因病机,则在胸腹反映出一些不同的病理征候。通过胸腹表现出的病理征象,就能推断内部脏腑之病变。 (2)腹诊基本原理的探讨这方面的研究,一是从中医理论角度阐明腹诊的基本原理,完善体系,如有从腹诊与脏腑的关系,表现在人体五脏六腑皆位于胸腹部之中,因而腹诊有着重要的生理和病理意义。在生理上,胸胁腹为脏器所藏之处所,对五脏六腑有保护作用;五脏六腑皆位于胸腹之中,脏腑之气血则皆汇聚胸腹。尤其是胸中聚有宗气;大腹又有

中气充盈其中,且脾胃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肾居脐腹两侧,又为先天之本,中藏元阴元阳,又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所以,胸腹为阴阳气血之发源。同时,通过经络的联系,沟通了胸腹内部脏腑与胸腹体表的联系,使胸腹体表部不同的区域又归属于不同的脏腑。在病理反映上,由于脏腑在胸腹内的分布各有一定的位置而与体表相对应,加之经络的内外循行联络,脏腑病变则反映于胸胁腹的一定部位,出现各种自觉或他觉之病理症征。并且,随脏腑的不同病因病机,而可在胸胁腹表现各种相应的征候。胸腹与经络的关系,表现在胸胁腹是很多经络循行通过的部位,与十二及奇经八脉之任、督、冲、带等经脉有着密切的联系。循行于胸腹内外而在胸腹体表有腧穴分布的有任脉、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太阴肺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手厥阴心包经等进行研究。 一是从西医学和现代科学知识结合的角度探讨腹诊的基本 原理。如有人从解剖生理角度将中西医学的内脏名称、位置、功能统一起来,探讨腹诊的定位诊断,将腹部的病理区划分为同位反应区和异位反应区;有人则利用生物全息理论解释腹诊的原理,也有人从神经生理学角度,以体壁内脏反射来解释体表特定部位对相应内脏器官病变的反应。但是仅从简单的解剖部位与胸腹的对应关系以及经络循经的部位来说明,这只是一种抽象的理论知识,如果深入到细胞水平上,

【博采众方】黄煌教授妙论五苓散

【博采众方】黄煌教授妙论五苓散 按语:黄煌教授讲授经方紧扣临床,充满实践智慧,深入浅出,妙趣横生。我们搜集了黄老师有关五苓散的几篇论述资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也正可以结合目前在学的有关条文。感恩黄老师一直以来为传播经方学术所做出的努力!第一篇:五苓散,真灵原按:这是黄煌教授于2009年9月12日发表于经方医学论坛的一篇文章,现摘发于此,以飨读者。上个星期Z老先生打电话我,说他头晕多天,住院检查排除脑血管问题,最后以内耳结石可能的诊断出院调养,但头部重压感、晃动感依然。他希望中药治疗。 Z老七十多岁,平时体质很好,不胖不瘦,这次发病以后,腹胀,不能多吃,而且伴有腹泻。我先给他开了藿香正气汤三剂。三天后告诉我腹胀虽有减轻,但还是不舒服。特别是大便一天三次以上,为水样,吃点鱼肉和蛋羹,就肠鸣腹泻。我再次去看他。 Z老精神还好,上午还参加会议。但他说感到头晕,烦躁,坐卧不安,两下肢发凉发酸,十分难受;自觉胃内有很多水,发胀,有水声,还是水泻。我开五苓散原方:桂枝10克、肉桂5克、茯苓30克、猪苓30克、泽泻40克、白术30克。五剂煎服。第二天,Z老就告诉我胃里没有有水的感觉了,下肢的酸冷感明显减轻,头晕、坐卧不安的情况基本消

失。 过两天,Z老来信说:早晨起来还是腹泻3-4次,但精神好,食欲也好,不知何故?我让他要多喝热开水。大约是我的提醒,他告诉我:这几个月来半夜里口干,需喝水。他说要注意,不喝冷开水了。果然,今天上午Z老来信说,大便成形了。 五苓散治疗夏秋季的呕吐水泻很灵验。患者大多伴有口渴、腹胀,胃内停水,或头晕头痛,或心悸、烦躁,或多汗。形成这种疾病的诱因,大多为大汗出后恣饮冷水,或酷热之下骤然空调低开,或体质寒湿重而又过用抗生素或过度输液,导致水停胃内,或从上逆出,或往下洞泻。服用五苓散后,随着小便通利,周身微微汗出,诸症顿消。五苓散还没有成药,可以改作汤剂煎服,也可以加工为粉剂,用开水冲服。汤剂每天分3次口服,粉剂每次服用5克,每天服用2-3次。五苓散与藿香正气散主治很相似,都用于夏天的感冒、腹泻、呕吐等。但藿香正气散善于理气,其证多有恶心呕吐,腹胀不欲食;五苓散善于利水,其证多有吐水口渴,头晕心悸,烦躁而多汗。虽也有腹胀,但少嗳气,而有胃内振水声。Z 老就是这样情况,我开始没有注意鉴别。方证识别不易啊。另外,服用五苓散后,必须多饮热开水。这是张仲景的经验,《伤寒论》有“多饮暖水,汗出愈”的记载。当然,服五苓散后,也不能吃西瓜、冰茶,就是那些诱人的哈根达斯冰淇淋、

【清明缅怀】深切缅怀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

【清明缅怀】深切缅怀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 按语:冯老常跟我们讲,能学好、用好、传承好经方,就是对先生最好的纪念!又是一年清明时,我们整理了近十年(2008—2017年)祭扫的资料,传承胡老为人为学之道,深深缅怀一代经方大师!有一位老人,你可曾知道?有一位老人,他生平只发表过一篇文章,还是节选。 但你可曾知道,他曾多次自办或合办中医学校、编著系列教材、培养学生不下数千人。 有一位老人,他的学术见解在当时曾一度被说成“只是少数人的观点”,以至于其学生们有的竟有过怀疑、甚至动摇。但你可曾知道,多年后,他的讲稿一经公开刊行,应者云集,大道至简,行证有验,时至今日,已掀起一轮高过一轮的经方热潮! 有一位老人,他丰富的临证实践,由于种种变故,留存下来的并不丰富。但你可曾知道,有那么多前辈名家如任应秋、谢海洲先生等对其推崇备至,伤寒名家刘渡舟教授称赞“群贤会诊,惟先生能独排众议,不但辨证准确,而且立方遣药,寥寥几味,看之无奇,但效果非凡,常出人意外,此皆得力于仲景之学也。” 有一位老人,他在一口口烟圈中,口传心授,诲人不倦,阵阵咳嗽,苦心一片;他在一招招对弈中,神集思聚,敏学用

精,默默不语,壮志满怀! 在经方的道路上,有过形单影只,那是志者的雄姿;在经方的世界里,有过旷野绝响,那是觉者的先声! 2008年祭胡公讳希恕老师仙逝二十四年文 维戊子年六月初三日,值胡公讳希恕老师驾鹤西游二十四载,弟子冯世纶率门人弟子若干人等至诚奉祭于恩师胡公讳希恕先生陵前: 枕莽莽燕山兮,松涛滚滚;抚苍苍大海兮,烟霞渺渺。风物寥廓兮,寰尘大美;老师仙逝兮,英灵长眠。迎晨光万道兮,诵读《伤寒》,趁月华泻银兮,精研“汤液”。挂虹霓丽天兮,刀圭以施;邀星斗为客兮,经方问对。大哉,胡师!伟哉,明医!仁术济世,德泽百姓。语门生弟子兮,精进勤求,教诲谆谆;念后生学子兮,苦读博采,期望殷殷。 呜呼!睹草枯木荣兮,逝川不息;叹乌飞兔走兮,廿四有年。先生音容笑貌,未曾稍忘,平脉处方,犹在目前。先生之学,高山崔巍,后学仰止;先生大德,日月同辉,苍生普被。奈何冥阳相隔,音讯杳无;人天路遥,答问难有。夜梦相顾,伤怀潸然。然静观今日先生学术,承继不绝如缕,发扬风正蔚然。以八纲表里解六经兮,《伤寒》六经真相大白;以方证相合释经方兮,“汤液”经方古义昭然。端本正末,溯流讨源。披沙沥金,汰伪存真。杏林奇葩,香袭遐迩。经方古技,道接古今。今我等后学,追忆不绝,情思绵绵,习业不

经方治疗水气病临证体会

经方治疗水气病临证体会 摘要】本文选用三则水气病的典型案例,分析水气病的辩证要点及经方应用规律, 进一步验证了“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这一治疗原则。 【关键词】水气病;经方;临证体会 本文水气病是指因水气所致的病证,与《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诊并治》中作以区分。“水气”一词首见于《伤寒论》第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 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小 青龙汤中的诸多“或”证,皆是“水气”所致,可见其致病广泛,饮水流行,可及全身,不拘于一脏一腑。上可犯心肺,中可留肝脾,下可停水道。《金匮要略·痰饮 咳嗽病脉证并治》篇中有对饮邪致病的广泛性及具体证候的描述,并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疗原则。代表方剂有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大、小青龙汤,五苓散等。以下为三则案例。 一、小便不利 患者李某,女,60岁,主诉“小便点滴2个月”。患者 2个月以来无明显诱因出现 小便点滴而出,小便意频、量少且无力,夜间尿频,影响睡眠,双下肢水肿,按 之凹陷。平素怕冷,大便质黏腻,舌质淡红,有齿痕,苔白厚,脉沉细。综合脉 证属“肾气虚,膀胱气化不利证”,给予温肾助阳化气治法。处方以黑附子9g先煎,茯苓25g、炒白术15 g、桂枝9 g、泽泻15 g、猪苓15 g、干姜12 g、麻黄6 g、 肉桂10 g、远志15 g、白芍15g。用药方法:每日1剂,分早晚饭后温服。 10日后二诊,患者双下肢水肿基本消退、尿量明显增加,排尿较前顺畅,食后腹胀。舌苔变薄。大便成形质软。 二诊:上方基础上加炒扁豆15g、炒神曲10g、木香6g。 10剂后再复诊。患者上述诸证全消。 二、心悸 患者牛某某,男52岁,主诉“心中悸动2周”。 2周以来,患者在活动以及进食后出现心悸、胸闷,面色少华,经常晨起后眼睑及颜面部肿胀感,活动后可自行缓解。平素乏力,精神弱,精力不集中,易烦躁,食欲差,恶心,大便少,小便频,舌质淡红色,有齿痕,苔白滑,脉沉细。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否认对药物等过敏。综合脉证属“心阳不振,水气凌心证”。给予振奋心阳,化气行水治法。处方:茯 苓30g、桂枝10g、炒白术10g、薤白15g、炙甘草6g、干姜9g、炒半夏曲9g。 用药方法:每日1剂,分早晚饭后温服。 7剂后二诊,心悸减轻,食欲较强增加,进食后心悸时间缩短,程度减轻,可安 心看书。 续服7付后诸证得解。 三、筋惕肉瞤 吕某某,女,77岁,主诉“右侧胁肋部皮肉跳动约2个月”。患者在2月前无明显 诱因出现右侧胁肋部沿肋缘处皮肉跳动[1],肉眼可见,无皮肤颜色改变,无疱疹等,以手按之跳动可暂时停止,患者心烦,睡眠受到影响,面容憔悴,身体消瘦。小便不利,先后就诊于协和医院、北大人民医院神经科,诊断为“周围神经病”, 并给予营养神经等治疗,但患者症状并无缓解,余无不适症状,察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既往有糖尿病史,右肾切除术。综合脉证,属“阳虚气逆,筋脉失养证”,予温阳降逆,柔筋缓急治法。处方:茯苓30g、桂枝10g、炒白术10g、炒 车前子15g、佛手10g、黑附子6g先煎、白芍15g、木香6g、炒青皮9g、甘草9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