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1-6《校园里的植物》
(2024秋)科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校园里的植物》教案
![(2024秋)科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校园里的植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4bed28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f0.png)
第6课校园里的植物课型观察探究课课时1学情分析在前5课的学习中,学生运用看、摸、闻等方法,先整体再局部地认识了植物以及植物的叶、茎等结构,并通过种养植物等活动知道植物会生长,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和阳光,进而认识到植物是有生命的。
学生对室外观察活动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但是一年级的学生记录能力以及对植物的特征认识不足,需要老师进行观察引导,讲解植物的名称和特征,同时指导学生用画图的方式记录植物的形态特征。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实地观察校园里的植物,知道常见植物的主要外部特征,认识到植物生长在自然环境中,它们是有生命的。
科学思维:*用比较的方法,能区别常见植物的不同外部特征。
探究实践:*在实地观察中,能用图画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会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态度责任:*在观察植物的过程中,能持续关注周围植物的形态,增进喜爱植物的感情。
*不采摘、不伤害植物,形成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重点认识校园中的常见植物,能观察、描述外部特征。
教学重难点难点画出观察到的植物的形态特征。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课前对校园里的植物进行调研,弄清校园里植物的名称及生长环境教学准备学生准备铅笔、橡皮、放大镜、观察记录单(学生活动手册)教学环节师生活动指导与评价设计意图1.出示图片:校园中一种植物的图片。
提问:你一、聚焦(5分钟)认识这种植物吗?你在哪些地方见过?2.学生发言。
3.多角度图片展示植物的特征,提问:这棵植物是什么样子的?仔细观察,你发现这棵植物有哪些特点?4.学生观察描述。
5.聚焦课题:除了这种植物外,校园中还有很多其他的植物。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要走进校园观察更多的植物。
揭示,板书课题:校园里的植物。
引导学生观察熟悉的植物,并试着描述这棵植物的特点,激发学生观察和认识校园植物地兴趣。
二、探索(25分钟)1.思考:到校园中认识了解的植物,我们要准备哪些工具帮助我们观察记录呢?2.学生思考回答。
3.提问:出去后,如何对一棵植物进行观察呢?我们有哪些观察方法?预设: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手摸、借助放大镜观察。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校园里的植物》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校园里的植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6c3fef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f7.png)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校园里的植物》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1单元植物第6节《校园里的植物》,主要内容是介绍校园里的植物。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校园里的常见植物的名称、特点和用途,培养对植物的观察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并记忆校园里的常见植物的名称、特点和用途。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校园里的植物,培养对植物的保护意识。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增强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校园里的植物的名称、特点和用途。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植物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四、学情分析:学生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对植物的认识较为有限,但他们对于自然环境和校园生活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还不够发达,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引导来帮助他们理解和学习。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植物?”2. 学生回答后,老师展示一些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植物的名称。
例子:老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植物,比如草、树木等。
现在我给大家展示一些植物的图片,请你们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谁能告诉我这是什么植物?(展示图片,学生回答)学生1:这是一棵梧桐树。
学生2:这是一株玫瑰花。
第二环节:呈现新课1. 老师出示校园里的植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在学校里见过这些植物吗?”2. 学生回答后,老师依次介绍每种植物的名称、特点和用途,并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植物的名称。
例子:老师:在我们学校里,还有很多其他的植物呢。
比如这棵大树,它叫做银杏树。
它的叶子很大,形状像扇子,秋天的时候会变成黄色。
银杏树的叶子可以用来做药,对我们的身体很有好处。
请大家一起说一下“银杏树”。
第三环节:植物观察活动1. 老师带领学生到校园里进行植物观察活动。
2. 老师指导学生观察植物的形状、颜色、叶子、花朵等特点,并鼓励他们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c0843c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61.png)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一. 教材分析《校园里的植物》这一课时,是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第六课时。
在这一课时中,学生将通过观察和探究校园里的植物,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如根、茎、叶、花、果实等,以及植物的生长环境。
同时,学生还将学习如何对植物进行分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分类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好奇心,他们对身边的植物并不陌生。
但是,对于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长环境,以及如何对植物进行分类,可能还存在一定的疑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分类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校园里常见植物的名称,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如根、茎、叶、花、果实等,以及植物的生长环境。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探究,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长环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分类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热爱大自然,保护校园里的植物。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能够说出校园里常见植物的名称,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如根、茎、叶、花、果实等,以及植物的生长环境。
难点:学生能够对植物进行分类,并了解分类的依据。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法、探究法、分类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分类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校园里的植物图片或实物,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
2.教师准备植物分类的资料,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学习。
3.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用于记录观察和分类的结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校园里的植物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植物的名称,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基本特征,如根、茎、叶、花、果实等,并解释植物的生长环境。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长环境。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植物进行分类,学生通过观察植物的特征,将其归类到相应的类别中。
教科版一上科学第一单元《6.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课件
![教科版一上科学第一单元《6.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16e3260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17.png)
探索 观察植物时要注意什么?
1.注意安全,不乱跑 2.有问题,请举手 3.不采摘、不伤害植物 4.边观察、边记录 5.听口令,排好队 6.学会记录
研讨
1.我们观察、认识了校园里的哪些植物?
蓝花草、榕树、花叶良姜、鸭掌木、竹子........
2.我们有哪些新发现?遇到了哪些新问题?
有的植物有落叶,有的植物没有落叶,有些植物的名称不知道
教科版 一年级上册《植物》单元
教科版一上科学第一单元《周围的植物》
6.校园里的植物
聚焦 校园里有哪些植物?
探索 认识校园里的植物
鸭掌木
Hale Waihona Puke 勒杜鹃(三角梅)玉兰
女贞(日本冬青)
栀子花
蓝花草
探索 观察植物时要注意什么?
1.注意安全,不乱跑 2.有问题,请举手 3.不采摘、不伤害植物 4.边观察、边记录 5.听口令,排好队
拓展
和家人一起到菜市场或田野中,认识常见的蔬菜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1.6 校园里的植物 课件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1.6 校园里的植物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88050bb7fd5360cba1adbe9.png)
小 草 到 了 冬 天 是 不 是 就 死 了?
zuò hǎo zài ɡuān chá zhōnɡ bǐ jiào cái liào zhǔn bèi
做 好《在 观 察 中 比 较》 材 料 准 备。
2.我 们 观 察 了 悬 铃 木 的 哪 些 方 面?
huí ɡù 回 顾:
wǒ mén ɡuān chá le xuán línɡ mù de nǎ xiē fānɡ miàn
2.我 们 观 察 了 悬 铃 木 的 哪 些 方 面?
zhōu wéi dònɡ zhí wù
周 围动植物
jīnɡ hé yè de tè zhēnɡ
校园里的植物
一年级 科学
xiào yuán lǐ de zhí wù 校 园 里的植 物
zǒu jìn xuán línɡ mù 走近悬 铃木
xuán línɡ mù de yè shén me yànɡ 悬 铃 木 的 叶 什 么 样?
huí ɡù 回 顾:
àn zhào zěn yànɡ de shùn xù ɡuān chá
龙爪槐
chòu chūn 臭椿
zǐ yè lǐ 紫叶李
zǐ wēi 紫薇
yù lán 玉兰
lónɡ bǎi 龙柏
huó dònɡ 活 动:
qǐnɡ yònɡ nǐ xǐ huān de fānɡ shì ɡuān chá jì lù xiǎo qū nèi de zhí wù
请 用你喜欢的 方式 观察记录小区内的植物。
1.按 照 怎 样 的 顺 序 观 察?
huí ɡù 回 顾: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1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2c8f9403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69.png)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1一. 教材分析《校园里的植物》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们了解到校园里的植物的种类、特点以及生长环境。
通过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善于观察,但对植物的知识了解有限。
他们在课堂上需要通过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以及亲身体验来加深对植物的认识。
此外,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也需要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校园里常见的植物种类及其特点。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植物的意识。
3.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合作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认识校园里常见的植物及其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合作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校园里的植物环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直观演示法:展示校园里的植物,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植物的形态特点。
3.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4.实践活动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校园里的植物图片、实物等教具。
2.准备观察植物的生长环境的工具。
3.准备学生分组活动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校园里的植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校园里的植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在校园里见过哪些植物?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展示校园里的植物实物,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植物的形态特点。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环境,分析植物的生长需求。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校园里观察、分析植物的生长环境,记录下不同植物的特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邀请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植物特点和生长环境,让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校园里的植物?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保护意识。
2024年秋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 1-6《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
![2024年秋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 1-6《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6a6482e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b7.png)
6.校园里的植物【教材简析】本课综合运用前五课学习的观察方法,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观察和记录校园里的植物,这既是对前几课学习的整体回顾,又是对学生良好记录习惯和交流汇报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增强学生探究植物的兴趣,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植物是有生命的,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聚焦版块通过提问校园里有哪些植物,引导学生去观察和认识校园里的植物。
探索版块是学生走出教室观察、记录校园里的植物。
通过实地观察校园里的植物,认识到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中,知道常见植物的名称和主要外部特征。
研讨版块,学生整理他们观察到的植物以及新发现、新问题。
拓展版块是引导学生课后可以和家人一起到菜市场或者田野里去认识一些蔬菜、水果。
【学情分析】在前面几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会运用看、摸、闻等方法观察植物,知道了植物有的生长在泥土里,有的生长在水里,有的是无土栽培,通过种植植物等活动知道了植物会生长变化,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和阳光。
这节课是学生第一次到室外开展科学活动,一年级学生会很兴奋,难以自我约束。
因此,教师在活动前需要分好小组,明确任务,着重强调在限定区域内开展活动,在活动中教师须及时答疑、指导记录,帮助学生有序地、有效地开展活动。
【教学目标】1.认识几种常见的植物,知道植物需要生长在一定的环境中。
2.通过实地观察校园里的植物,能描述植物的外部特征,并用简单的示意图记录。
3.通过观察活动,激发学生持续探究植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用简单的示意图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会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难点:能用比较的方法,区别和描述常见植物的不同外部特征。
【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课前对校园里的植物进行观察,弄清校园里植物的名称及生长环境,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制作植物标签,辅助学生观察。
学生:1.铅笔、橡皮、放大镜;2.观察记录单。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导入新课(预设3分钟)材料准备:教学课件1.课件出示银杏和三叶草图片,讲述:校园里有很多植物,有的是高大的树木,有的是矮小的花草。
小学科学一上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
![小学科学一上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cfa2cfaef8941ea76e05fa.png)
6.校园里的植物【教材简析】在前5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过运用看、摸、闻等方法去观察,先整体再局部地认识了植物以及植物的叶、茎等结构,并通过种养植物等活动知道植物会生长,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和阳光,进而认识到植物是“活”的,是有生命的。
在本课中,学生将综合运用在前面几课中学习的观察方法,再次走出教室,观察、记录和认识校园里的植物,这也是对本单元的整体回顾。
走出教室,学生将运用在前几课中学习的观察和记录方法,观察、记录和认识校园植物的特征、名称、生长地点,发现室内观察之外的新信息,进一步了解植物的生存需要,再次感受“植物是有生命的”并强化共识,增强爱护植物、不伤害植物的意识。
聚焦板块:通过出示一幅校园中的植物的照片,提问学生认识这个植物吗;教师适时介绍植物名称,梳理各部分特征及生存环境,形成初步的“班级记录表”,激发学生到校园中探究植物的兴趣。
探索板块:教师先引导学生讨论去观察和认识植物前应该做的准备和相关注意事项。
带领学生出去观察时,对事先确定的一株植物一起进行观察,再次明确观察和记录方法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开展观察记录。
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学生安全,并答疑解惑。
研讨板块:观察、记录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有序回到教室,学生分享观察及记录的结果,通过研讨活动,了解相关植物的名称、特点及生存环境。
此时需要教师辅以追问和引导。
拓展板块:教师设疑,在观察记录的过程中有什么新的发现,从而激发学生继续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前几课中已经学习过观察和记录方法,本课再次走出教室进行活动,学生观察、记录和认识校园植物的名称、生长地点及特征,学生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
但是,记录能力以及对植物的特征认识的不足,让学生会有无从下手的情况。
所以需要老师积极引导观察,讲解名称和特征,同时指导学生如何用画图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特征。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在实地观察中,发现校园里生长着不同的植物,它们有各自的名称和特征。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2ba573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b7.png)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一. 教材分析《校园里的植物》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校园中常见的植物,通过观察和描述,让学生对植物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和生长特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材以生动有趣的图片和浅显易懂的文字,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身边的植物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的认识。
他们好奇心强,喜欢观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植物,培养他们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校园中常见的植物,知道它们的名称、形态特征和生长环境。
2.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植物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校园中常见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和生长特点。
2.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植物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校园中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和生长特点。
2.描述法:让学生用语言描述他们观察到的植物。
3.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植物的生长环境与形态特征之间的关系。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了解校园中的植物,收集相关图片和资料。
2.学生准备:观察校园中的植物,记录下自己喜欢的植物。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忆校园中他们所熟悉的植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校园中的各种植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植物的名称。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每种植物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和生长特点。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植物,让学生上台展示并描述它们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和生长特点。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校园中的植物?学生自由发言,提出建议。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重要性。
一年级上册科学课件-第一单元第六课《校园里的植物》 教科版(共22张PPT)
![一年级上册科学课件-第一单元第六课《校园里的植物》 教科版(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a185fbe10a6f524cdbf859d.png)
免费课件公开课免费课件下载免费ppt 下载优 质课件 优秀课 件一年 级上册 科学课 件-第 一单元 第六课 《校园 里的植 物》 教科版(共22张PPT)
新教课学讲目解
标
树林
我汇报
杨树 树干端直;树皮光滑 为灰白色,枝有长有短枝。 叶互生,多为卵圆形、卵 圆状披针形或三角状卵形, 在不同的枝(如长枝、短 枝、萌枝)上常为不同的 形状,齿状缘。
校园里的植物
科学教科版 一年级上
导教入学新目课
标
你认识哪种植物? 介绍一下。
新教课学讲目解
标
教室 你要去哪看一看?
花坛 小树林
新教课学讲目解
标
一、校园里的植物
到校园内去寻找植物的特点并观察它们的生活环境。 探索:我们要做哪些准备呢?如何观察和记录?
新教课学讲目解
标
一、校园里的植物
到校园内去寻找植物的特点并观察它们的生活环境。
要求:小组合作 仔细观察 找出特点 观察环境
不拔起、不采摘、不伤害植物。
注意
新教课学讲目解
标
我来画
选定一棵植物,仔细观察,并找出特点把它画下来。
免费课件公开课免费课件下载免费ppt 下载优 质课件 优秀课 件一年 级上册 科学课 件-第 一单元 第六课 《校园 里的植 物》 教科版(共22张PPT)
免费课件公开课免费课件下载免费ppt 下载优 质课件 优秀课 件一年 级上册 科学课 件-第 一单元 第六课 《校园 里的植 物》 教科版(共22张PPT)
新教课学讲目解
标
你观察的这些植物有什么共同特征?
植物都有(根 )、( 茎)、( 叶 ) 大多数都能(开花)、(结果)、(长种子) 都有(阳光)、(空气)、(水分)等生命需求 都能(繁殖)、都能(长大)、都能(呼吸)……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6课《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6课《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39f139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4a.png)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6课《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活动意图说明:唤起学生对校园植物的记忆,打开学生的思维。
环节二:探索(指向目标1)学生活动21.讨论交流,我们应该怎样观察和描述植物?到校园里去观察和认识植物有什么注意事项呢?学生活动3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开展观察、记录活动教师活动21.教师板书学生交流结果。
①活动时,小组一起行动;②不到有危险的地方去;③听到老师的集合声要及时回来;④注意不拔起、采摘或伤害植物。
2.教师提醒注意事项。
注意安全,不能边走边画, 安全保管铅笔。
教师活动31.教师带领学生排队前往室外,首先把他们带领到事先确定的一棵植物前,组织学生围在一起进行观察。
2.在学生观察过程中,教师注意学生的安全。
3.注意倾听学生的交流,及时记录有意义的信息。
4.观察学生的记录情况,可以适当的进行指点。
活动意图说明:走出教室,学生将运用在前几课中学习的观察和记录方法,观察、记录和认识校园植物的特征、名称、生长地点,发现室内观察之外的新信息。
环节三:研讨(指向目标1、2)学生活动41.学生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我观察的植物叫……,它生活在……,它的特征是……2.还有什么新发现或新问题?教师活动41.展示学生的记录结果。
2.还有什么新发现或新问题?3.小结:校园中不同的地点长着不同的植物,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名称,植物是有生命的,我们要爱护植物。
第一单元第6课《校园里的植物》导学案学习内容校园里的植物学习目标1.通过实地观察,认识校园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能用图画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完整、清晰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获得良好的记录习惯和主动交流、汇报观察到的现象的能力。
2.能从对植物的观察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能独立思考,解答一些问题,进一步认识植物是有生命的,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保护。
学习资源铅笔、橡皮、放大镜、学生活动手册。
随堂记录学习过程学生活动12.说一说校园里都有哪些植物他们的特征是什么?学生活动21.讨论交流1.我们应该怎样观察和描述植物?到校园里去观察和认识植物有什么注意事项呢?学生活动31.在学生手册上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六课《校园里的植物》(课件)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六课《校园里的植物》(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46e8b16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31.png)
开花 结果 长种子
阳光 空气 水分
繁殖 长大 呼吸
教学目标
你有哪些新发现?
杨树皮
教学目标
君子兰 根粗大,叶片革质,深绿色,具光泽,带状。君子兰既怕炎热又不耐寒,喜欢半阴而湿润的环境,畏强烈的直射阳光,喜欢通风的环境。
教学目标
我汇报
花坛
美人蕉 株高100~150厘米,根茎肥大;叶片卵状长圆形。喜温暖和充足的阳光,不耐寒。
教学目标
大丽花 花朵大且颜色鲜艳,叶子边缘有锯齿喜好半阴的环境,阳光过强影响开花。
不是植物,菌盖像一顶帽子,表面比较光滑;下面有一个粗粗的蘑菇柄。生长在阴暗潮湿的森林落叶地带。
教学目标
总结发现
植物名称
生长环境
生长特点
白杨
荷花
大丽花
仙人球
你有哪些新发现?遇到哪些新问题?
操场边,阳光充足 树干笔直,树叶茂盛
生长在水里 花朵大,叶子肥大
喜半干旱 花颜色鲜艳,花瓣紧促
到校园内去寻找植物的特点并观察它们的生活环境。
不拔起、不采摘、不伤害植物。
注意
教学目标
我来画
选定一棵植物,仔细观察,并找出特点把它画下来。
教学目标
我汇报
教室里
菊花叶子较大,叶子边缘有较大的锯齿,茎直,花朵较大,颜色鲜艳,花瓣细长的聚拢在一起。喜好阳光,较耐旱。
教学目标
仙人球 株小,圆球状到椭圆柱状,常盆栽观赏。性喜干,耐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A
B
教学目标
我们的校园里有这么多美丽、可爱的植物,他们为我们创造清新的环境,我们一定要好好爱护它们,保护它们。
沙土里,水分少 身上长满了刺
教学目标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校园里的植物》|教科版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校园里的植物》|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d75d155a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a4.png)
一、教学内容
《校园里的植物》|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本章节内容紧密联系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中“我们身边的植物”单元。具体内容包括:
1.认识校园内的常见植物,如花草、树木等;
2.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如根、茎、叶、花和果实;
3.学习观察植物的方法,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特征;
4.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在观察和探究过程中,学会与同学分享发现和观点,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知识重点:掌握校园内常见植物的名称、基本结构和生长特点。
-例如:能够识别并描述柳树、樱花、玫瑰等植物的形态特征,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和季节变化。
-技能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学会使用简单的科学方法进行探究。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校园植物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保护方法。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植物生长环境和结构特征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珍惜和保护校园植物。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都非常投入。我发现他们在小组合作中能够互相学习、互补不足,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不过,我也观察到部分学生在讨论时过于依赖同伴,缺乏独立思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鼓励学生更多地进行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努力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学生的回答和讨论成果来看,他们在保护校园植物方面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建议。然而,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讨论中容易偏离主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讨论效果。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确保讨论始终围绕主题进行。
1-6《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一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
![1-6《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一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1ea4453e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6b.png)
1-6《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一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来源于一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标题为《校园里的植物》。
该章节旨在让学生认识校园里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种类、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具体内容包括:1. 植物的定义:植物是一种具有细胞壁、能进行光合作用、生长在土壤中的生物。
2. 校园里的植物:介绍校园里常见的植物种类,如树木、花草、蔬菜等。
3. 植物的特征: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等结构,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4. 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植物为人类提供食物、药材、氧气等,是人类生活的重要来源。
5. 植物的生长条件:植物需要阳光、水分、土壤等条件才能生长。
6. 植物的保护:我们应该爱护植物,保护生态环境。
二、核心素养目标1. 科学素养:通过观察和了解校园里的植物,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2. 环境意识:让学生认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环保意识。
3. 实践能力:通过实地观察和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4. 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植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
5. 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三、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处于基础教育阶段,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学习兴趣正在逐步形成。
从知识层面来看,他们对植物的了解还处于初步阶段,对植物的分类、特征和生长条件等知识点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在能力方面,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正在发展中,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进一步提高。
此外,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和形象为主,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还有一定的困难。
在素质方面,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
他们乐于参与课堂活动,愿意与同学互动。
然而,由于年龄特点,他们的专注力和自制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外界干扰。
在行为习惯方面,一年级学生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纪律性,以便更好地投入到课程学习中。
对于本节课《校园里的植物》的学习,一年级学生可能会对校园里的植物种类产生浓厚兴趣,但由于知识储备有限,可能对植物的特征和生长条件等知识点理解不够深入。
新教科版2021秋一年级科学上册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
![新教科版2021秋一年级科学上册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94c45b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80.png)
新教科版2021秋一年级科学上册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一. 教材分析《校园里的植物》是新教科版2021秋一年级科学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校园里的植物,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观察和探究,学生能够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植物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植物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善于观察,但对于植物的结构和功能可能还不够了解。
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各种植物,但对植物的分类和特点可能缺乏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物观察、操作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植物的基本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认识不同种类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结构和功能。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特点,能够进行简单的植物分类。
3.情感目标:学生对植物产生兴趣,培养爱护植物和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不同种类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进行植物的分类,并理解植物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校园里的植物,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植物的特点。
2.操作法:通过实地操作,让学生亲自触摸和观察植物的器官,加深对植物结构的认识。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培养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对校园里的植物进行观察和了解,准备相关的植物标本或图片。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好观察植物的工具,如望远镜、笔记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校园里见到过哪些植物?这些植物有什么特点?引起学生对植物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校园里的不同种类的植物,如草本植物、木本植物等,让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植物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观察,触摸和观察植物的器官,如叶子、花朵、果实等,并记录下来。
【精选】一年级上册科学课件-1.6校园里的植物 |教科版 (共20张PPT)
![【精选】一年级上册科学课件-1.6校园里的植物 |教科版 (共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6700861fe4733687e21aa9b.png)
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
15
各种不同植物的皮
16
树叶的对生、轮生和互生
17
各种植物的花
18
植物的分类方法
• 以植物茎的形态来分类 • 以植物的生态习性来分类 • 以植物生命周期性来分类
19
总结
• 通过本课学习你知道了哪些植物? • 举出几种不同植物的形态特征 • 给校园内植物近两种以上标准进行分类
的标准是什么?
2
第一部分: 认识各种植物的名称、了解其形态。学会描述植物的轮廓。 第二部分:认识各种植物的树皮有哪些不同?。 第三部分:认识花形状和颜色的多样性。 第四部分:了解植物的分类方法、能对课本以外的植物进行简单分类。
3
棕 榈
4
黄 槐
5
面 包 树
6Hale Waihona Puke 酒 瓶 椰 子7菩 提 树
8
黃 脈 刺 桐
13
树干是植物的运输通道,一方面将由叶子产 生的营养物质运输到根部或其他部位,它 是在韧皮部中的管道中实现的。另一方面 则是在木质部的管道中实现的,由下到上 将根部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运送到叶部。
根通常位于地表下面,负责吸收土壤里面的 水分及溶解其中的离子,并且具有支持和 贮存合成有机物质的作用。当然,位于地 表外的气生根(榕树)也属于根的一种。
9
榄 仁 树
10
一、校园里的植物谁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小组讨论.
11
树从上到下主要分为四部分:
树叶、 树枝、 树干、 树根
12
叶是植物合成营养物质的器官。叶子内含有 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自然界中的氧气都是由植物的叶子产生的。 同时,植物的蒸腾作用也是通过叶的气孔 实现的。
一上1-6《校园里的植物》周淼
![一上1-6《校园里的植物》周淼](https://img.taocdn.com/s3/m/6fb958d8bceb19e8b8f6bacb.png)
6.校园里的植物小学科学教学网资源建设团队周淼【教材简析】在前5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过运用看、摸、闻等方法去观察,先整体再局部地认识了植物以及植物的叶、茎等结构,并通过种养植物等活动知道植物会生长,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和阳光,进而认识到植物是“活”的,是有生命的。
在本课中,学生将综合运用在前面几课中学习的观察方法,再次走出教室,观察、记录和认识校园里的植物,这也是对本单元的整体回顾。
走出教室,学生将运用在前几课中学习的观察和记录方法,观察、记录和认识校园植物的特征、名称、生长地点,发现室内观察之外的新信息,进一步了解植物的生存需要,再次感受“植物是有生命的”并强化共识,增强爱护植物、不伤害植物的意识。
聚焦板块:通过出示一幅校园中的植物的照片,提问学生认识这个植物吗;教师适时介绍植物名称,梳理各部分特征及生存环境,形成初步的“班级记录表”,激发学生到校园中探究植物的兴趣。
探索板块:教师先引导学生讨论去观察和认识植物前应该做的准备和相关注意事项。
带领学生出去观察时,对事先确定的一株植物一起进行观察,再次明确观察和记录方法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开展观察记录。
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学生安全,并答疑解惑。
研讨板块:观察、记录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有序回到教室,学生分享观察及记录的结果,通过研讨活动,了解相关植物的名称、特点及生存环境。
此时需要教师辅以追问和引导。
拓展板块:教师设疑,在观察记录的过程中有什么新的发现,从而激发学生继续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前几课中已经学习过观察和记录方法,本课再次走出教室进行活动,学生观察、记录和认识校园植物的名称、生长地点及特征,学生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
但是,记录能力以及对植物的特征认识的不足,让学生会有无从下手的情况。
所以需要老师积极引导观察,讲解名称和特征,同时指导学生如何用画图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特征。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在实地观察中,发现校园里生长着不同的植物,它们有各自的名称和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校园里的植物
【教材简析】
在前5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过运用看、摸、闻等方法去观察,先整体再局部地认识了植物以及植物的叶、茎等结构,并通过种养植物等活动知道植物会生长,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和阳光,进而认识到植物是“活”的,是有生命的。
在本课中,学生将综合运用在前面几课中学习的观察方法,再次走出教室,观察、记录和认识校园里的植物,这也是对本单元的整体回顾。
走出教室,学生将运用在前几课中学习的观察和记录方法,观察、记录和认识校园植物的特征、名称、生长地点,发现室内观察之外的新信息,进一步了解植物的生存需要,再次感受“植物是有生命的”并强化共识,增强爱护植物、不伤害植物的意识。
聚焦板块:通过出示一幅校园中的植物的照片,提问学生认识这个植物吗;教师适时介绍植物名称,梳理各部分特征及生存环境,形成初步的“班级记录表”,激发学生到校园中探究植物的兴趣。
探索板块:教师先引导学生讨论去观察和认识植物前应该做的准备和相关注意事项。
带领学生出去观察时,对事先确定的一株植物一起进行观察,再次明确观察和记录方法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开展观察记录。
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学生安全,并答疑解惑。
研讨板块:观察、记录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有序回到教室,学生分享观察及记录的结果,通过研讨活动,了解相关植物的名称、特点及生存环境。
此时需要教师辅以追问和引导。
拓展板块:教师设疑,在观察记录的过程中有什么新的发现,从而激发学生继续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在前几课中已经学习过观察和记录方法,本课再次走出教室进行活动,学生观察、记录和认识校园植物的名称、生长地点及特征,学生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
但是,记录能力以及对植物的特征认识的不足,让学生会有无从
下手的情况。
所以需要老师积极引导观察,讲解名称和特征,同时指导学生如何用画图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特征。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在实地观察中,发现校园里生长着不同的植物,它们有各自的名称和特征。
2.再一次感受植物是有生命的,植物生长在自然环境中。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实地观察,认识校园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2.在教师指导下,能用图画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
3.在教师指导下,能从对植物的观察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科学态度目标
1.学会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
2.产生认识植物的兴趣,养成珍爱生命、爱护植物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人类与植物共同生存在地球上,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2.植物可以美化人类的生活环境。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校园常见植物,并能知道其名称及特征。
难点:用自己的语言向大家介绍一种植物。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师课前需要先对校园里的植物进行观察,弄清校园里植物的名称及生活习性,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制作植物名牌,辅助学生观察。
(注:选择几个地点进行课堂观察,更多的可以留到课后让学生自己去观察。
)小组:铅笔、橡皮、放大镜、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聚焦:激发兴趣、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课件,校园中植物的照片]
1.出示校园中一种常见的植物(之前课堂观察过的一种植物)。
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这种植物吗?它叫什么?在校园的哪里见过?(预设:根据之前几节课的观察,学生认识了这个植物,并且可以说出大概的生活地点)
2.多角度图片展示,包括树冠、茎、叶等结构。
提问:这个植物是什么样子的呢?(预设:植物的树冠怎么样、叶怎么样、茎怎么样等。
)
3.通过学生描述,初步形成班级记录表,从而启发学生在之后的活动中应该观察什么,怎么描述。
4.讲述:校园中除了这种植物外,还有很多不同的植物,大家想去校园中观察一下吗?揭示课题:校园里的植物(板书)
二、探索:观察校园里的植物(预设25分钟)
[材料准备:放大镜、铅笔、橡皮、学生活动手册、教师手机(拍照)]
1.外出观察活动前讨论(预设5分钟)
(1)外出活动的工具
提问:为了到校园中认识了解更多的不同的植物,出去前,我们要做些准备,我们需要带哪些工具帮助我们观察记录呢?(预设:放大镜、铅笔、橡皮活动手册)
(2)外出活动的方法
提问:那出去后,如何对一株植物进行观察呢?我们有哪些观察方法?(预设: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摸、用鼻子闻、借助放大镜观察)(3)外出活动的注意
提问:走出教室,除了要认真观察植物之外,我们还要注意其他什么问题吗?(预设:教师引导:①小组活动,不乱跑;②注意安全,防受伤;③举手示意,提问题;④爱护植物,不乱拔;⑤活动手册,要记好;⑥听到铃声,快集合。
)提问:用什么方法记录呢?(预设:画简图,要求及时记录,实事求是,注意统计。
)
2.外出观察活动(预设20分钟)
(1)教师指导,集体观察
教师带学生到事先确定好的一株植物前,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观察。
提问:我们现在确定观察这株植物,请你们说说看,我们怎么进行观察,观察什么,它长在哪里,如何去记录?(预设:教师引导介绍:先远远地看,描述整株植物的轮廓,简单地画下来,再走近看一看,观察其他你能观察到的地方,并做好画图记录)
(2)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安全区域内自主选择植物进行观察,尽量不同小组间观察不同的植物,从而发现校园植物具有多样性。
同时教师巡视指导,解决个别学生的提问,并拍摄各组观察的植物的照片,以备研讨时辅助交流。
三、研讨:交流我们观察的植物(预设8分钟)
[材料准备:照片、学生活动手册]
1.观察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有序回到教室,并组织进行交流。
提问:你们观察到了什么植物?长在校园中的哪个地方?这个植物有什么特征?我们可以这样来汇报:我观察的植物叫……,它生活在……,它的特征是……
(预设: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画下来的植物,介绍植物的名称并描述相关植物的特点及生存环境;同时教师展示之前拍下的植物图片,以辅助学生交流)
2.小结:校园中不同的地点长着不同的植物,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名称,植物是有生命的,我们要爱护植物。
四、拓展:观察活动中的新发现(预设2分钟)
[材料准备:课件]
提问:在观察和记录过程中,同学们有什么新的发现吗?有什么新的问题吗?(预设:很多植物不知道名字,怎么办?)
小结:如果在课后有兴趣的小朋友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还可以继续观察,有问题可以及时找老师解决,保持这一份探索的兴趣,你会有更多收获!
【板书设计】
6校园里的植物
—班级记录表—
有叶子、有的在开花、有果实、有气味、在泥土里……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继续学习通过画图记录植物的方式,不要求画得很像,画出植物的一些特征即可。
2.方框一共有8个,不要求全部画满,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找到几种就画几种,确保真实记录观察结果,实事求是。
3.不要忽略记录表最后的植物数量填写,一方面教育学生进行科学的统计,另一方面,统计结果也指向植物的多样性。
【作业设计】
1.到校园里观察植物,要及时()
A.采摘下来
B.记录下来
C.拔起来
2.在观察时,想要了解植物的叶的气味,应选用()。
A. B. C.
3.(连线题)在校园中观察植物时,观察到了这几种树叶,你知道它们的名称吗?
柳树松树银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