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 评课稿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课例《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课例《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与人交流的态度 与能力,同时体验学习活动带来的成功愉悦。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本身的 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 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 生的认知发展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在这些理 念的指导下,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创设一个有利于学 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环境与空间,要关注学生个性 的发展,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因此,在教学小数除法 学生学习能 前,我对班内的同学进行了一次简单的调查,发现学生 力分析 对整数除法的基础掌握的比较巩固。另一方面学生运用 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但不 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潜力。优秀学生与学习困难生对算 理的理解在思维水平上有较大差异。但对竖式书写都不 规范。我认为小数除法如果按照教材按部就班教学是很 不合理的,不仅浪费教学时间,而且不利于学生从整体 上把握小数除法,不利于知识的系统性的形成,更不利 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正因如此,我选择了重组教材,
自我超越。
环节一:复习铺垫、建构知识
快速抢答,看谁反应快
63÷9=96÷6=123÷3=5.5÷5=
教学过程
630÷90=960÷60=12.3÷3=55÷5= 让学生抢答,并观察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的变化
规律。这一层次的设计,主要是根据求近原则,复习已
有知识,激活学生思维,直接为学习新知服务。
环节二:创设情境。
出示教材的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都观察到 了哪些信息?根据图中信息找出数学问题。
环节三:探索新知。 (1)引出问题。首先根据情境创设引出本节课的 例题。让学生说出解决这个问题该怎样列示?为什么用 除法计算?因为在新课标理念下,解决问题已经不再集 中编制,而是分散并渗透到各个学习领域中。所以,每 一节计算课教学,都要注重把计算方法与解决问题融为 一体。 (2)估算结果。从新课标来看,估算已经上升为 一种运算技能,我们在教学中要随时抓住每一个时机,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所以,在学习竖式计算之前,我 首先鼓励学生估算一下 22.4÷4 的商大概在什么范 围?也为后续探究计算方法是起到一个保障作用。(3) 探究计算方法。究竟 22.4÷4 的准确值是多少呢?此时 学生已经顺理成章的产生了探究的欲望。于是大胆放手 让学生独立尝试不同的计算方法,然后再将自己的方法 在小组内交流,达到生生互动的学习氛围。 在学生实行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我会同时找不同方 法的学生到黑板上板书。预设会出现这些方法:借鉴前 面小数乘法的经验,利用单位换算将小数除法转化为整 数除法;也一定会有学生用竖式方法准确实行计算,但

五年级上数学评课稿小数除法练习课_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数学评课稿小数除法练习课_人教新课标

《小数除法练习课》评课稿【评《小数除法练习课》】5月20日,在数学骨干班培训会上,有幸聆听了周俊琳老师执教的《小数除法练习课》,使我深受启发。

周老师的淡定、沉着、大气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首先,上这节练习课的目的在哪里?那一定是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

周老师通过课前测试题的反馈,使学生认识到,大家还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学习小数的除法,提高自己的计算正确率。

学习有了目标和方向,学生不会感到枯燥无味,而是满怀激情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从这一点足见周老师的良苦用心。

第二,计算练习课如果依赖于单纯的练习、评价,只会让已经会做的学生徒增厌烦,让还不会做的学生一次又一次地尝试失败的滋味,也不能达到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目的。

周老师特别注重计算方法与策略的梳理。

在教学的过程中,她不断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让学生叙述计算的方法。

而且,周老师善于从学生的回答中寻找可利用的生成资源,帮助学生解决了很多的困惑。

这是周老师对学生的充分的信任与尊重,更是源于周老师对自身驾驭课堂能力的那份自信。

第三,记得学校里一位老师这样说过: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比方法更重要的是策略,比策略更重要的是反思。

因为,只有通过反思,方法和策略才能真正得以形成。

在这节课中,周老师就特别注重让学生去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地探究。

比如,当学生计算中出了错时,老师没有立即进行纠正,而是反问学生:“遇到了错题,你会怎么办?”学生们在交流方法的基础上发展了策略。

这样,学生不仅完善了认知结构,更发展了智慧,提高了能力。

第四,课堂小结是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的某个环节之后,对所教内容、方式方法、学习成果等进行的一个总结过程,使整个课堂教学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在课堂教学中,周老师十分注重对每一个知识的归纳小结。

梳理出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后,周老师牢牢抓住商不变的规律,突破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这一难点。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周老师引导学生利用填空的方法进行小结,加深了学生对计算法则的理解与掌握,更沟通了除数是整数的除法与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之间的关系。

除数是一位小数的小数除法评课记录

除数是一位小数的小数除法评课记录

标题:除数是一位小数的小数除法评课记录一、背景介绍小数除法是小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而除数是一位小数的小数除法更是学生容易产生困难的一种情况。

本次评课由我校数学教研组组织,旨在总结小数除法教学中的经验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1.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基本方法,特别是除数是一位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技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能力。

2.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小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和步骤、除数是一位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小数除法与实际问题的通联等内容。

3. 教学材料:教师准备了小数除法的相关教学课件以及与小数除法相关的练习题,以便于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和巩固。

三、教学过程1. 教学导入:教师通过举例让学生复习小数除法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状态。

2. 新知讲解:教师通过课件讲解了除数是一位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重点讲解了计算技巧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3. 案例演练:教师设计了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小数除法运算练习,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4. 课堂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发现学生错误或不理解的地方及时纠正和解释,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5. 教学总结:教师进行教学总结,强调小数除法的重点和难点,澄清学生可能存在的疑惑,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归纳。

四、教学效果本次评课后,教师和教研组成员就学生的学情和掌握程度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一致认为教学效果较好,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的基本功提高:学生在本次课中积极参与,基本掌握了小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尤其是除数是一位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技巧。

2. 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通过案例演练和课堂练习,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和提高。

3. 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师设计的实际案例和生动有趣的讲解,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数学教学课例《“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研究报告》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课例《“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研究报告》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课例《“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研究报告》 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学科ຫໍສະໝຸດ 小学数学教学课例名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研究报告》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
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探索除数
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
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小数的意
义和性质等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而且本节课也是整数除
教材分析 法意义上的进一步扩展,也将为今后学习小数除以小
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
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
齐。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的算理;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
演示 1.引导学生列出竖式。 2.如果把被除数 22.4 的小数部分“4”盖上不看,
整数除法应当怎样除(22÷4 商 5 余 2。) 3.商 5 写在哪儿?(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
在那一位上面。) 4.再把十分位上的 4 移下来,合成 24 个十分之一,
用 24 个十分之一,除以 4 商几?(商是 6)表示什么? (6 个十分之一)商 6 应写在哪一位上(6 要写在十分位 上)
式,现在请大家动动脑筋估算一下,22.4÷4 的商大概 是多少?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分析:引入两个参照数 20,24,从 20÷4=5 和 24÷4=6 两个算式,帮助学生理解 22.4÷4 的商是大 于 5 小于 6 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先进行估算,了解商的取值 范围,正确处理估算与笔算的关系,凸显估算的价值, 张扬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 (三)探究计算方法 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算 呢?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意见在小组交流一 下。 (教师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时,给予必 要的指导。) 提问:在不改变商的大小的前提下怎样把小数变成 整数呢? 请某个小组代表回答,估计学生的计算方式有: (1)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再 计算,但这样在算到 224÷40 时要遇到小数除法的问 题,所以学生仍然不会做; (2)把 22.4 千米化成 22400 米,再计算。教师可

西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评课稿

西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评课稿

西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评课稿一、课堂背景及概述《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西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的一节课,主要涉及到对小数除法的基本概念、运算法则和解题方法的学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如何进行小数除法,并通过实际的练习题来巩固所学知识。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 理解小数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掌握小数除法的运算步骤和注意事项; - 能够灵活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2.1 教学重点•小数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小数除法的运算步骤和注意事项。

2.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为了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需要提前准备一些教学资源和工具,包括: 1. 课件或黑板板书:用于呈现教学内容和练习题; 2. 教学示例:为学生展示小数除法的具体步骤; 3. 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步骤与方法4.1 导入与复习(5分钟)通过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整数除法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引入小数除法做铺垫。

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进行复习,例如: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请举一个实际生活中用到除法的例子。

4.2 引入新知(10分钟)利用教学示例,引入小数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首先,通过举例说明除数和被除数都是整数的情况,然后逐渐引入除数是小数的情况,并解释小数除法的运算步骤。

4.3 讲解与演示(15分钟)详细讲解小数除法的运算步骤和注意事项,包括: 1. 对除数和被除数进行调整,使之都变为整数; 2. 按照整数除法的运算方法进行计算; 3. 将得到的商转换为小数形式。

通过示例演示,教师可以将步骤展示在黑板上,逐步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确保学生对运算步骤的理解和掌握。

4.4 练习与巩固(2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个人练习,完成一系列的小数除法计算练习题。

教师可以提供不同难度的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并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和解答问题。

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给予适当的提示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并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评课稿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评课稿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评课稿引言《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除数为小数的除法运算。

本文将对这节课进行评课,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资源和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细化分析。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知识目标:学生理解并掌握除数为小数的除法运算方法,能够进行准确的计算。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与除数为小数相关的实际问题,并能够正确地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投入度。

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 热身活动(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导入新课(10分钟)教师通过引入一个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实际问题,例如:“小明买了一条长4.5米的绳子,他想把它剪成每段0.5米的长度,他要剪成多少段?每段绳子的长度是多少?”引起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了解本节课的主题和重点。

知识讲解和示范(20分钟)教师根据教材内容,通过板书、讲解和示范等方式,向学生详细介绍了除数为小数时的除法运算步骤和注意事项。

教师可以结合具体例子,逐步演示如何进行计算,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其中的规律和技巧。

练习与巩固(2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

练习题可以分为不同难度级别,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拓展与应用(2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拓展性的问题或应用性的情境,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例如:“父亲买了一块长17.5米的布料,他要剪成每块2.5米的长度,他可以剪成多少块?”通过这样的问题,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与评价(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梳理学习的思路和方法,并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数学_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游三峡——小数除法》信息窗2。

【教材简析】《除数是小数的的除法》是学生学习了整数除法、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商不变的基本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迁移、转化、类推等学习方法来学习新知识。

学好这部分知识对于今后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及解决问题有着重要作用。

教材以“天下第一门”的情境为载体引入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学习,同时借助小电脑标示的问题,学习被除数与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位数时,被除数位数不够,需要补“0”的情况。

【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进行小数除法计算。

在探究、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利用转化、迁移及运用学习经验的数学思想,理解除数是小数除法的算理。

2. 引导学生经历算法的比较、分析过程,体会算法的优化的过程,感受转化的思想方法,发展学生初步的归纳、推理、概括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与人交流的态度与能力,同时体验学习活动带来的成功愉悦。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除数是小数的的小数除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创设情境,呈现信息谈话:三峡船闸人字门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字门,素有“天下第一门”之称。

我们来看相关信息。

(课件呈现情境图)2.梳理信息,提出问题谈话:观察情境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可能发现:永久船闸的闸门共有24扇。

最大的一扇闸门高38.5米,宽20.2米。

我家的门高2.2米。

谈话:你能提出一个用除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引导学生提出:“闸门的高是我家门高的多少倍?这个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三峡信息,引导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自觉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基于这些信息量提出的问题较杂,所以我将问题直接规定为“用除法计算的数学问题”,这样学生就有针对性的提出数学问题,主动投入新知识的学习。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评课材料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评课材料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评课材料评课人:丁克琴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小学阶段的重点知识之一,也是小学数学教师头痛的“老师教起来费力,学生学起来吃力”老大难问题。

老师在教学中很好地把握住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新课开始,创设购物情景,然后与以前的除法比较,引入新课。

接着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商不变的性质)把不会的新课知识转化成已会的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本堂课的教学,教师就很好地做到了这点。

徐老师的这节《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创设的情景贴近生活实际,由此引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6.75 ÷1.5=,通过尝试比较得出可以用已有的知识: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就可以计算了.引导学生发现在转化的过程中只要是除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即可,与被除数的大小无关这一重点。

练习设计围绕难点的解决,把移动除数、被除数的小数点的各种情况进行单项练习,使整节课有层次地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媒体的设计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堂上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述是教师指导的重点,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在引入部分,小胖买西瓜情景的创设贴近生活实际,由此引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使学生容易理解,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欲望。

在探究新知环节中,徐老师又能放手让学生尝试用自己学过的本领来解决新问题,用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就可以计算了,引导学生发现在转化的过程中把除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都可以,根据题目比较得出最间单的一种转化方法。

通过探究,学生自己能一步步得出结论,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完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不过起到了一个引导启迪的作用。

巩固练习部分,徐老师根据新授部分的重点和难点,针对学生在做竖式时小数点移动容易出错的环节,她为学生设计了四组小数点移动可能出现的情况,让他们着重训练,这样为学生提高计算能力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教学课例《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算法的探究》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课例《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算法的探究》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题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去解决,是不是这样。那 么,请你们象生 5 那样把下面两题转化成能用我们学过 的除法计算方法来解决。
出示:0.18)1.50.18)3.618 此时对于第 2 题学生出现两种转化方法:0.18) 3.6180.180)3.618
(当同学们通过计算,认可两种转化方法都正确 后,教师再让学生选择一种较简便的转化方法计算 0.5)1.725,结果选择第 2 种方法的速度比选择第一种 方法的速度要慢许多,此时学生才从实例中体验到,只 要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即可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第 1 题的竖式计算。) 师: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我们已会计算,那么, 象 10.5÷0.7、1.8÷0.15 这样的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 么计算呢?今天我们就着重研究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揭 示课题: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提问:有没有办法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 是整数的除法呢? (此时,大部分学生想到了利用商不变性质解决新 问题……) 执教教师认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关键是先利 用商不变性质将它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再按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法则计算。因此,首先应通过复 习激活相关知识——商不变性质,来引发新问题解决思 路——利用商不变性质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 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实践效果:由于课始出示了一组利用商不变性质进 行填空的习题,使大部分学生自然想到了借助商不变性 质把小数除法转化成整数除法,课中没有多种个性化的 问题解决方法出现。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步掌握了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竖式计算,整堂课上得比较顺利。 课题组成员讨论质疑:当学生有能力自主获得新问 题解决思路时,教师是否还有必要进行思路引导?教师
化思想的本质所在。那么,当教师从“回忆一下,我们 是怎样获得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的”来引导学生“利用 这种转化思想,可以把新问题转化成我们学过的问题, 从而解决新问题”时,学生对于转化思想的演绎更多的 是基于原认知结构中的已有经验——小数乘法计算的 转化方法(先把小数看作整数计算,再确定积的小数点 的位置)进行类比思考: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也可以 先把小数看作整数计算,再确定商的小数点的位置。在 这样的思路引导下,学生探究的焦点集中在“如何确定 商的小数点的位置?”由于利用小数乘法计算的转化方 法迁移至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在怎样确定商的 小数点的位置时,却难以找到一个统一、便捷的方法, 且带出更多新问题,不能达到利用“化新为旧”的思想 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初衷,因此,影响了课堂效益。

五年级数学上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优秀教学案例

五年级数学上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优秀教学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购买水果为例,引入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运算。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超市购物小票,发现除数是小数的现象,并提出问题:“如何计算一个苹果的价格,如果一箱苹果的价格是20元,而箱子里有10个苹果?”由此引发学生对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运算的思考。
本案例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等方式,总结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运算规律。同时,教师还设计了一系列富有层次的练习题,以巩固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本案例以生活情境为背景,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运算融入购物、计算物品价格等实际场景中。这种情境教学法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问题驱动法的有效实施
本案例以问题为核心,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探究、思考和合作交流。问题驱动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思考过程和心得体会,提高他们的交流表达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反思与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学生总结经验、提高自我认知。
1.教师在课后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让学生思考自己在学习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运算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2.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发现他人的优点和自己的不足,促进共同进步。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运算规则,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运用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购物、计算物品价格等。
3.提高学生运用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进行数值估算和判断的能力。
4.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运算过程,提高数学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全面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除数是一位小数的小数除法评课记录

除数是一位小数的小数除法评课记录

除数是一位小数的小数除法评课记录小数除法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在学习小数除法时,常常会遇到除数是一位小数的情况。

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需要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小数除法的运算规则。

本文将对教师在小数除法中除数为一位小数的情况下的评课记录进行分析和总结。

在本次课堂中,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除数为一位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并能熟练应用。

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教师讲解、示范演示和学生练习等,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首先,教师通过简明扼要的讲解,介绍了除数为一位小数的小数除法的概念和规则。

教师强调了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异同,引导学生理解除法的本质是寻找一个数,使得除数乘以这个数等于被除数。

教师的讲解清晰明了,语言简练,使学生能够迅速掌握小数除法的基本概念。

其次,教师进行了示范演示,通过具体的例题展示了除数为一位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解题步骤。

教师将解题过程分解为多个步骤,逐一进行讲解。

例如,教师引导学生先将除数化为整数,然后进行普通的整数除法运算,最后将商的小数点位置确定下来。

示范演示过程中,教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解题过程,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接着,教师组织了学生的练习环节,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巩固和加深对除数为一位小数的小数除法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设计了一系列的练习题,难度逐渐增加,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同时,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相互交流和讨论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题能力。

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时,教师采用了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讨论、作业批改和个别辅导等。

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出他们在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

通过这种方式,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在本次课堂中,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设计了多种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使学生在小数除法中除数为一位小数的情况下能够准确理解和应用运算规则。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与分析(听课有感)_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与分析(听课有感)_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与分析(听课有感)_昨天上午,听了两节《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两位老师上的都比较成功,算理、算法都讲的比较清晰,特别是两位老师把算理与竖式分开了教,分散了本课的难点,这是我最为欣赏的地方。

本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掌握“整数除法”与“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运用“商不变的规律”,把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转化成之前已掌握的“旧知”,但问题是到底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就行,还是干脆直接转化成“整数除法”呢?按照竖式的写法,是只要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就行,而且这也符合“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毕竟学生已学会“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虽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是转化成“整数除法”的,但现在已经没必要舍近求远了,用杨老师式的话说就是“找爸爸就行,不用找爷爷!”所以本课的关键是要让学生体验、明晰:把除数变成整数。

但是,学生的心理与我们教师的期盼不一样,他们觉得转化成“整数除法”不是更干脆、直接了当吗?或者认为两种方法兼可。

所以在两位老师的课上,7.98÷4.2有学生转化成79.8÷4.2,也有学生转化成798÷420,这两种方法其实都正确,而且其实也难以区分优劣,所以强硬的引导学生用第一种转化方法,而不用第二种方法,学生只是遵照教师的“指令”被动而行,内心可能其实并不“买账”。

这样教学的缺憾,用杨老师的话说是“不够尊重学生的思维实际”。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说课稿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说课稿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信息窗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说教材和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除法、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对小数除法知识的进一步学习,为接下来进一步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我对教材的分析和课标对教材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分析等数学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转化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生活需要数学,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算理能够正确进行笔算,能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巧妙的使用信息技术,可以将学生轻松地带入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因此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学法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我遵循激-导-放的原则,精心创设情境,诱导学生思考操纵,鼓励学生合作交流,运用知识大胆创新。

在学法上,我努力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经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过程,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受益。

三、说教学过程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我首先出示一组练习题,引导学生回忆小数点位置变化引起数值变化的知识,为下面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接下来,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信息窗1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列出算式:38.5÷1.42、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一)学习被除数和除数小数位数相同的计算方法。

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使学生形成新的知识生长点,明确今天学习的是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明确学习目标。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评课稿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评课稿

案例:1、探索计算7.98÷4.2的思路。

谈话:那我们遇到的新问题,能不能把它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呢?我们一起小组讨论一下,先来看要求(出示要求:一、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准备怎样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二、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你的想法。

三、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2、学生在小组里活动,教师巡视,注意收集资源。

学生中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1)分别把7.98米和4.2米转化成用“分米”作单位的数量,再进行计算;或分别把7.98米和4.2米转化成用“厘米”作单位的数量,再进行计算。

(2)把7.98÷4.2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79.8÷42追问:转化的依据是什么?(商不变的规律)3.方法优化讨论:上面的两种思路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板书:除数是小数——除数是整数)那比较这两种方法,谈谈你的观点。

引导学生理解:两种方法都正确,但方法1有局限性,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我们一般采用方法2,根据商不变的规律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运用这种方法可以计算所有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评价反思:有比较才能有鉴别,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学生进一步明确解答的方法及道理,懂得选择的目的,并在对比分析中找出简便的、使用更具有普遍性的方法。

教师首先站在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了解学生的立场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自己探索。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我反思,通过生生之间的交流提示反思,相互启发,相互互补,逐步通过辨证的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中领悟知识的本质过程。

学生只有在亲身经历的'探索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体验到经过努力克服困难,获得新知的快乐。

在计算教学中,虽然通过学生的尝试探究,最终筛选择优得到计算的方法,但是必要的巩固练习是必须的。

这就要求在课堂的时间安排上有所调整。

尝试,探索的过程是花费时间的,要保证在一堂课中有练习的时间,就要老师设计有层次,有组织的练习,达到探究与练习两不误。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学情分析:学生已在四年级上学期学过商不变规律,本课之前已经学会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一节计算课,对算理的理解、竖式的写法都是学生第一次接触。

本节课如果按照教材的顺序教学,学生就会学得很枯燥,教师也会很疲惫,算理的理解不会很透彻,计算也不会扎实。

要避免这些弊端,就要合理地设计教学,精心预设学生的想法。

设计理念:1.计算教学课是单调的、无味的、枯燥的。

通过发红包的情境,再结合图形几何直观,让孩子去理解人民币之间的转化以及商不变性质。

这样做不仅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欲望,还有利于理解它的算理。

2.发现高段的孩子都喜欢用笔算的方法去口算,翻看所有版本的教材,所有的口算教学都是安排在第一个课时,而在教学笔算时基本没有教口算方法。

所以这节课教笔算之前先教口算。

口算方法是理解算理的过程,教给孩子一种方法,口算与笔算的结合更有利于算理的理解,打通之间的关系。

3.“转化”的数学思想贯穿始终。

教学目标:1.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算理。

2.掌握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转化及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教学难点:当被除数、除数的小数位数不同时,以除数为标准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教学过程:一、红包激趣,复习旧知1.出示微信红包,如图1。

5.4元,发给3个人,每个人多少钱?预设:生1:口算解决;生2:列竖式解决2.小结:这是前几节课我们学过的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在计算时要注意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设计意图:通过发红包的情境,激发了孩子学习兴趣和欲望,也可以唤起学生对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回忆。

】二、理解算理、讨论算法(一)解决问题,展示口算方法1. 继续发微信红包,如图2。

还是5.4元,现在每个人发0.3元,能发给几个人?追问:你是怎么算的?预设:生1:单位转换 5.4元=54角0.3元=3角54÷3=18(个)生2:商不变性质 5.4÷0.3=54÷3=18(个)生3:从小数的意义去考虑,如图2.针对图,课件直观演示。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实录与评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实录与评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实录与评析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九册第20—21 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2、能正确地进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方法,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一、从生活经验中引发教师出示问题:黄老师把一根 12 米长绳子剪成 2. 4 米长的跳绳,可剪多少根?你能用几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问题提出后,让学生独立解决,教师一边巡视,一边把典型的解法收集上来呈现在黑板上)生 1:因为 2. 4× 5=12,所以 12÷2. 4=5(根)。

生 2:因为 12 米=120 分米, 2.4 米=24 分米,所以 120÷24=5(根)。

生 3:12×10÷( 2.4 ×10)=120÷24=5(根)。

生4:12×5÷(2.4 ×5)=60÷12=5(根)。

生5:用竖式计算(结果是5 根,正确)。

生6:用竖式计算(结果是 0. 5 根,错误)。

评析:常规教学的导入是先复习商不变的性质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然后在新旧题目的对比中很自然地进入新课教学。

这种仅从教师的主观愿望出发,看似严谨的导入,却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通过学生熟悉的现实问题导入新课,为计算式题赋予了生命活力,不仅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而且感受到了学习计算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此基础上,又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找准学生真实的认知起点,调整教学预案,促进有效的互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正是老师“启发”的高明之处。

二、在探究交流中感悟教师提出问题:上面的计算哪些对?哪些错?为什么?在对的算法中,哪些方法比较好?为什么?(问题提出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生:竖式结果是0. 5 根不对,因为 12 米长的绳子剪成 2. 4 米长的跳绳,不可能只剪 0.5根。

一个数除以小数评课稿

一个数除以小数评课稿

一个数除以小数评课稿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小数除法的重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节课教师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亲身经历了探究计算方法的过程,明白了计算方法的依据,初步掌握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了符合学生实际的、集知识和思想教育于一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取了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凸显了以下几个特点:1、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沿用教材中“奶奶编?中国结?”的情景,而以庆祝教师节为事件背景,引出了学校美术小组为装饰学校的宣传栏需要买荧光纸这一情境。

这样不但时间与教学进度吻合,也渗透了尊师的情感教育,同时也不失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这样设计,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调动了学生情感投入。

同时,把计算教学置于具体的情境之中,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经验和知识,使学生处于主动探索知识的最佳状态。

2、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提供主动探究的空间。

教师很相信学生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探索计算方法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先让学生自己思考该怎样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学生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提出了不同的思路,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了比较规范的竖式书写形式,接着让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

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以学生的思考为中心,逐步展开思路,配以适时的引导,使学生既能明白算理,又知规范的书写格式。

教学中既有独立自主的思考空间,又有适时的引导点拨。

这种巧妙的设计,不仅总结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还使学生掌握了比较规范的竖式书写格式。

整节课,教师成功地处理主体与主导的关系,做到了教为学服务。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在获取知识中得到了能力的培养,并在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评课稿听了陈老师的《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一课,感触颇深。

因为我在之前上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时,课堂上学生表现活跃,但作业时的错误率又很高。

我是带着这样的疑惑来听陈老师的课的,听后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陈老师扎实的基本功,务实的教学风格是非常值得我学习的,在花哨浮躁的教科研氛围下,陈老师这种率真,不浮躁轻飘的公开课模式是对当前一些走秀公开课的最好批判。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又是难点,它在计算教学中处于关键地位。

本节课的教学,教师较好地把握住了教材,明确了这节课的教学地位,本课教学特点具体讲有以下几点:
一、旧知复习安排恰当,充分应用知识的迁移。

抓住了新旧知识的生长点,揭示新问题中的新矛盾,引起学生学习的注意,激发起学习兴趣。

"两主"作用发挥恰当。

小数除以小数是学生在掌握一个数除以整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除数是小数的计算。

本堂课的教学展示中,陈老师抓住了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这一关键来进行,将转化的数学思想有机渗透到教学中来,把教学重点定位在怎样移动除数和被除数小数点上也是恰到好处的。

即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把除数0.85变成85?”,“为什么被除数7.65也要跟着移动相同的位数呢?”。

这个为什么就是让学生知道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已有的知识——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陈老师找准了知识的生长点、连接点;以两个关键问题为载体,唤起学生的知识储备,激发学生参与讨论学习的热情,在讨论、汇报和验证的过程中感受算理与算法的真谛,让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有一种牵一发动全身的感觉。

二、学生学习新知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先让学生练习,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来探究,自己寻找,错例也是先让学生自己分析讨论,找出错误的原因,学生在这种主动地、积极地、生动活泼的学习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使学生学会,又会学,还乐学。

整堂课上陈老师始终抓住了这个学习重点和关键,做到有的放矢,她在
引导学生掌握好这个知识点后,采用板块教学,及时跟进的尝试练习,进一步巩固了新知,也让陈老师对学生知识的理解情况有一个客观的掌握和分析,然后决定是否调整下一教学环节。

通过教师巡视,学生板演校对和学生反馈,知道了绝大部分学生对这一知识点掌握不错后,适时引导学生总结方法:一看、二移、三算。

然后陈老师就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例题6,把课堂适时地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构建,教师则扮演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说出在小组交流后对知识的理解。

对学生没有讲到的教学重点难点进行再进行点引。

三、习题训练设计恰当。

练习题由浅入深,有坡度,有层次,还有变化,针对性强,对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学习,起到了良好的巩固作用和强化作用。

当然在本堂课上,也有一些地方是值得探讨的,比如在热身练习中,内容稍显繁多,如果将新知的生长点进行一一呈现的话,反而没有突出重点;在练习设计中还有个别题目不够精炼,在同一个层次的练习题中偶尔有重复的练习出现。

如果能将热身练习中的部分题目砍掉,精简一些重复的习题,整堂课会显得更加紧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