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脑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乙脑防控知识培训 ppt课件
二、脑脊液:
外观、细胞数、蛋白、糖和氯化物、 特异性IgM、 IgG抗体;
三、血清学检查
特异性IgM、 IgG抗体。
乙脑的诊断标准
(一)疑似病例
蚊虫叮咬季节,在乙脑流行地区居住或于发病前25天内曾 到过乙脑流行地区,急性起病,发热、头痛、呕吐、嗜睡, 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症状和体征的病例。
技术措施
接种注意事项 1.本次疫苗接种坚持知情告知、自愿自费接种的原则。 2. 不能使用含碘消毒剂,接种后不要用酒精棉球按压或 涂擦注射部位。
3. 疫苗必须在冷藏条件下运输、保存,保证接种过程中 的疫苗质量。
4. 询问儿童健康状况,有无接种禁忌证,对可疑发热儿 童要测量体温。 5. 儿童接种后应在现场休息观察 30 分钟,无异常反应方 可离开。
乙脑防控知识培训
主要内容
•一、乙脑的概念
•二、病原体
•三、乙脑的流行病学特征 •四、乙脑的诊断及治疗
•五、乙脑灭活疫苗接种实施方案
一、乙脑的概念
概念: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
病毒引起的、经蚊虫叮咬而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乙脑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是威胁广大儿童 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二、病原体
乙脑病毒属于虫媒病毒B组; 乙脑病毒具有嗜神经性;为RNA型病毒 乙脑病毒抗原性稳定,人或动物感染后可以产生特异性 的抗体; 乙脑病毒的抵抗力较弱,但耐低温和干燥。
三、乙脑的流行病学特征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流行特点
传染源
包括家畜、家禽和鸟类;其中猪(特别是幼猪)是主要传 染源,人不是重要传染源(病毒血症期<5天)。
流行性乙型脑炎介绍演示培训课件
利用PCR等技术检测乙脑病毒的核酸 ,具有快速、灵敏、特异的优点。此 方法可用于早期诊断和病毒载量的测 定。
病毒分离
从患者脑脊液或血液中分离出乙脑病 毒,是确诊乙脑的金标准。但此方法 操作复杂,耗时较长,一般仅用于科 研或特殊病例的诊断。
鉴别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乙脑的临床表现与其他病毒性脑 炎相似,如发热、头痛、呕吐、 意识障碍等。因此,需结合实验
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公众健康教育与宣传
知识普及
通过宣传册、海报、讲座等形式,向 公众普及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相关知识 ,提高公众的认知水平。
健康教育
在学校、社区等场所开展健康教育活 动,教授防蚊技巧、个人卫生习惯等 ,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能力。
倡导疫苗接种
积极宣传疫苗接种的重要性,鼓励公 众按时接种疫苗,提高人群的免疫水 平。
诊断挑战
尽管新型诊断技术不断涌现,但 仍面临一些挑战,如病毒变异对 检测技术的影响、检测结果的准 确性等。
治疗药物研发动态
抗病毒药物研究
针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抗病毒药物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如核 苷类似物、干扰素等,但仍需进一步的临床验证。
中药治疗研究
中药治疗在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实践中具有一定疗效,目前正积 极开展中药活性成分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
发病机制
乙脑病毒侵入人体后,在血管内皮细胞、淋巴结、肝、脾等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中繁殖,随后进入血流,形成病毒血症。病毒进一步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 脑实质病变,发生脑炎。
流行病学特点
传染源
乙脑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家畜、家禽和鸟 类也可能作为传染源。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其中三带喙库蚊是主要的传播媒 介。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情介绍演示培训课件
PART 02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及流程
疑似病例:在疾病流行季节,出现发热 、头痛、恶心、呕吐、嗜睡、烦躁等症 状,伴有脑膜刺激征。
恢复期血清中乙脑病毒特异性IgG抗体 滴度较急性期有4倍以上升高。
乙脑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基础上,具有以下 一项即可确诊
乙脑病毒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功能锻炼
根据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合适 的康复锻炼计划,提高患者生活自理 能力和生活质量。
定期随访观察安排
出院后随访
患者出院后,应定期进行随访,了解患者康复情况,及时发现并 处理问题。
随访内容
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心理状况、营养状况、功能锻 炼等方面的评估。
随访频率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随访计划,一般出院后1个月、 3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
处理方法指导
及时就医
一旦出现疑似流行性乙型脑炎 的症状,应立即就医,以便得
到及时诊断和治疗。
对症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医生会 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降温 、止惊、降低颅内压等。
支持治疗
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需 要给予呼吸支持、循环支持等 ,以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并发症治疗
针对出现的并发症,医生会制 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抗感染
对症支持治疗方法
01
02
03
04
降温治疗
通过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等方 法,控制患者体温。
止痛治疗
针对患者头痛、肌肉疼痛等症 状,使用止痛药物进行缓解。
营养支持
给予患者足够的营养支持,维 持水、电解质平衡,促进康复
。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提供心 理支持和护理,减轻患者焦虑
乙脑预防和措施PPT
在乙脑流行季节到来之前,应提前接种疫苗。
疫苗是预防乙脑最有效的手段。
何时采取预防措施? 日常生活中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防蚊措施,如使用蚊帐、驱 蚊剂等。
尤其是在黄昏和黎明时段,蚊子活动最为频繁。
何时采取预防措施? 出行前
计划前往乙脑流行区的旅行者应提前咨询医生, 了解预防措施。
包括接种疫苗和使用防蚊产品。
症状
乙脑的症状包括高热、头痛、呕吐、神志不清等 ,严重时可导致昏迷和死亡。
早期识别和及时就医对于病情的恢复至关重要。
什么是乙脑?
流行情况
乙脑在某些地区流行,特别是在东南亚和中国部 分农村地区。
流行季节通常在夏秋季节,需特别注意。
谁容易感染乙脑?
谁容易感染乙脑? 高风险人群
农村居民、农民和儿童是感染乙脑的高风险 人群。
哪里可以接种疫苗?
哪里可以接种疫苗? 医疗机构
各大医院和疫苗接种点均可提供乙脑疫苗接 种服务。
具体接种地点可向当地卫生部门咨询。
哪里可以接种疫苗? 流动接种
在流行季节,部分地区会组织流动接种活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确保在活动期间及时接种。
哪里可以接种疫苗? 社区卫生中心
社区卫生中心也提供乙脑疫苗接种服务。
居民可以查阅当地卫生中心的公告。
这些人群常常在蚊虫滋生的环境中活动。
谁容易感染乙脑? 旅行者
前往乙脑流行区的游客也面临感染风险。
旅行前应了解当地的疫情情况,并采取必要 的预防措施。
谁容易感染乙脑? 季节性因素
在蚊子活跃的季节,感染风险会显著增加。
尤其是在降雨后,蚊子的滋生环境更加有利 。
何时采取预防措施?
何时采取预防措施? 流行季节前
疫苗是预防乙脑最有效的手段。
何时采取预防措施? 日常生活中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防蚊措施,如使用蚊帐、驱 蚊剂等。
尤其是在黄昏和黎明时段,蚊子活动最为频繁。
何时采取预防措施? 出行前
计划前往乙脑流行区的旅行者应提前咨询医生, 了解预防措施。
包括接种疫苗和使用防蚊产品。
症状
乙脑的症状包括高热、头痛、呕吐、神志不清等 ,严重时可导致昏迷和死亡。
早期识别和及时就医对于病情的恢复至关重要。
什么是乙脑?
流行情况
乙脑在某些地区流行,特别是在东南亚和中国部 分农村地区。
流行季节通常在夏秋季节,需特别注意。
谁容易感染乙脑?
谁容易感染乙脑? 高风险人群
农村居民、农民和儿童是感染乙脑的高风险 人群。
哪里可以接种疫苗?
哪里可以接种疫苗? 医疗机构
各大医院和疫苗接种点均可提供乙脑疫苗接 种服务。
具体接种地点可向当地卫生部门咨询。
哪里可以接种疫苗? 流动接种
在流行季节,部分地区会组织流动接种活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确保在活动期间及时接种。
哪里可以接种疫苗? 社区卫生中心
社区卫生中心也提供乙脑疫苗接种服务。
居民可以查阅当地卫生中心的公告。
这些人群常常在蚊虫滋生的环境中活动。
谁容易感染乙脑? 旅行者
前往乙脑流行区的游客也面临感染风险。
旅行前应了解当地的疫情情况,并采取必要 的预防措施。
谁容易感染乙脑? 季节性因素
在蚊子活跃的季节,感染风险会显著增加。
尤其是在降雨后,蚊子的滋生环境更加有利 。
何时采取预防措施?
何时采取预防措施? 流行季节前
乙脑知识培训课件
制疫情扩散。
科学救治
根据病情轻重,采取个体化治疗 方案,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预防接种
推广乙脑疫苗接种,提高人群免 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乙脑防控工作展望
加强监测和预警
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及时发现疫情,采取有效 措施控制疫情扩散。
提高救治能力
加强医疗机构救治能力建设,提高医务人员诊疗 水平,降低病死率。
乙脑知识培训课件
目录
• 乙脑概述 • 乙脑预防 • 乙脑治疗 • 乙脑案例分析 • 乙脑知识问答
01
乙脑概述
乙脑的定义
乙脑是一种由乙型脑炎病毒感染 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侵犯中 枢神经系统,引起脑实质的病变。
乙脑病毒主要在蚊虫等媒介中繁 殖,通过叮咬人体而传播病毒。
乙脑病毒会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 使身体虚弱,容易感染其他疾病。
乙脑的传播途径
乙脑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特别是亚洲虎蚊(白纹伊蚊) 和非洲刺蝇等。
乙脑病毒在蚊虫体内繁殖后, 再叮咬人时,病毒就会进入人 体,导致感染。
除了直接叮咬外,乙脑病毒还 可以通过带有病毒的血液、精 液、阴道分泌物等体液传播。
乙脑的症状表现
感染乙脑病毒后,通常会在2-3周内出现症状,如发热、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 振等。
乙脑病例分享
病例一
患者张某,男性, 35岁,因高热、头痛、呕吐等症状就诊, 经检测确诊为乙脑。经过及时治疗,患者康复出院。
病例二
患者李某,女性, 6岁,因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就诊,经 检测确诊为乙脑。由于发现及时,治疗得当,患者未留下后 遗症。
乙脑防控经验总结
及时发现病例
通过加强监测和早期识别,及时 发现乙脑病例,采取有效措施控
康复训练
科学救治
根据病情轻重,采取个体化治疗 方案,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预防接种
推广乙脑疫苗接种,提高人群免 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乙脑防控工作展望
加强监测和预警
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及时发现疫情,采取有效 措施控制疫情扩散。
提高救治能力
加强医疗机构救治能力建设,提高医务人员诊疗 水平,降低病死率。
乙脑知识培训课件
目录
• 乙脑概述 • 乙脑预防 • 乙脑治疗 • 乙脑案例分析 • 乙脑知识问答
01
乙脑概述
乙脑的定义
乙脑是一种由乙型脑炎病毒感染 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侵犯中 枢神经系统,引起脑实质的病变。
乙脑病毒主要在蚊虫等媒介中繁 殖,通过叮咬人体而传播病毒。
乙脑病毒会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 使身体虚弱,容易感染其他疾病。
乙脑的传播途径
乙脑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特别是亚洲虎蚊(白纹伊蚊) 和非洲刺蝇等。
乙脑病毒在蚊虫体内繁殖后, 再叮咬人时,病毒就会进入人 体,导致感染。
除了直接叮咬外,乙脑病毒还 可以通过带有病毒的血液、精 液、阴道分泌物等体液传播。
乙脑的症状表现
感染乙脑病毒后,通常会在2-3周内出现症状,如发热、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 振等。
乙脑病例分享
病例一
患者张某,男性, 35岁,因高热、头痛、呕吐等症状就诊, 经检测确诊为乙脑。经过及时治疗,患者康复出院。
病例二
患者李某,女性, 6岁,因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就诊,经 检测确诊为乙脑。由于发现及时,治疗得当,患者未留下后 遗症。
乙脑防控经验总结
及时发现病例
通过加强监测和早期识别,及时 发现乙脑病例,采取有效措施控
康复训练
流行性乙型脑炎防控PPT培训课件
病理生理
*
*
可引起脑实质广泛病变,以大脑皮质、脑 干及基底核的病变最为明显;脑桥、小脑 和延髓次之,脊髓病变最轻。 镜下主要表现为变质性炎,包括以下改变: (1) 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2) 软化灶形成 (3) 脑血管改变 (4)胶质细胞增生
12
临床表现
*
人感染乙脑病毒后,绝大多数呈隐形感染, 仅有个别人出现显性症状,据不同报道, 发病与隐性感染的比例为1:25-1000。乙 脑的潜伏期一般为4~21天,平均14天左 右,潜伏期后患者开始出现临床症状。典 型病程可分四个阶段:初期、极期、恢复 期及后遗症期。
8
病原学
本病病原体为球形单股正链 RNA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 病毒属,直径20~30nm, 内有衣壳蛋白与核酸构成的 核心,外披以含脂质的囊膜, 表面有囊膜糖蛋白刺突,即 病毒血凝素,囊膜内尚有内 膜蛋白,参与病毒的装配, 乙脑病毒基因组全长11kb, 自5′至3′端依次编码结构蛋 白C、M、E以及非结构蛋白 NS1—NS5。
流行性乙型脑炎
1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B, 以下简称乙脑) 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由蚊虫传播 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乙脑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高, 是威胁人群特别是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夏秋季为发病高峰季节,流行地区分布与媒介 蚊虫分布密切相关,我国是乙脑高流行区, 在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全国曾发生大流行, 70年代以后随着大范围接种乙脑疫苗,乙脑发 病率明显下降,近年来维持在较低的发病水平。
(三)恢复期 极期过后体温逐渐下降,精神、神经系 统症状逐日好转。重症病人仍可留在神志迟 钝、痴呆、失语、吞咽困难、颜面瘫痪、四 肢强直性痉挛或扭转痉挛等,少数病人也可 有软瘫。经过积极治疗大多数症状可在半年 内恢复。 (四)后遗症期 少数重症病人半年后仍有精神神经症状, 称为后遗症,主要有意识障碍,痴呆,失语, 及肢体瘫痪,癫痫等。如予积极治疗可有不 同程度的恢复。癫痫后遗症可持续终生。
新版流行性乙型脑炎培训课件
❖原则:灭蚊、防蚊及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 措施
❖控制传染源:隔离病人,人畜分开 ❖切断传播途径:防蚊、灭蚊 ❖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灭活疫苗
3/1/2021
新版流行性乙型脑炎
38
主动免疫:接种乙脑疫苗
❖ 疫苗来源: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地鼠肾细胞减毒 活疫苗
❖ 接种对象:6-12个月婴幼儿。初次进入流行区者
❖ 接种方法:1岁时首次免疫2针(1ml),间隔1~2周; 2岁时加强免疫1针(0.5ml);6~10岁时再各加注1针 (0.5ml )。
❖ 接种时间:乙脑开始流行前1个月完成
❖ 保护率:85-98%
❖ 注意事项:过敏,不能与伤寒菌苗同时注射,中枢
神3/经1/202系1 统疾患和慢性新酒版流精行性中乙型脑毒炎 者禁用。
环境 宿主- 扩增
3/1/2021
传播媒介 蚊子
痊愈
感染者-偶发 遗留后遗症 死亡
宿主- 携带者
新版流行性乙型脑炎
10 10
人群易感性
❖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
▪ 感染后多呈隐性感染,1:1000~2000。 ▪ 感染后免疫力持久 ▪ 发病年龄:2-6岁儿童发病率最高。 ▪ 接种疫苗后,发病特点的变化
❖老年人
▪ 重症比例高 ▪ 昏迷出现早,持续时间长,部分伴有循环衰竭
和脑疝,病死率高
▪ 并发症多见
3/1/2021
新版流行性乙型脑炎
26
临床分型
型别 轻型 普通型 重型 极重型
体温
38-39℃ 39-40℃ 40-41℃ >41℃
神志
清楚 嗜睡 浅昏迷 昏迷
抽搐
无 偶有
反复
脑膜刺激症 和/或病理征 不明显 有
3/1/2021
❖控制传染源:隔离病人,人畜分开 ❖切断传播途径:防蚊、灭蚊 ❖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灭活疫苗
3/1/2021
新版流行性乙型脑炎
38
主动免疫:接种乙脑疫苗
❖ 疫苗来源: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地鼠肾细胞减毒 活疫苗
❖ 接种对象:6-12个月婴幼儿。初次进入流行区者
❖ 接种方法:1岁时首次免疫2针(1ml),间隔1~2周; 2岁时加强免疫1针(0.5ml);6~10岁时再各加注1针 (0.5ml )。
❖ 接种时间:乙脑开始流行前1个月完成
❖ 保护率:85-98%
❖ 注意事项:过敏,不能与伤寒菌苗同时注射,中枢
神3/经1/202系1 统疾患和慢性新酒版流精行性中乙型脑毒炎 者禁用。
环境 宿主- 扩增
3/1/2021
传播媒介 蚊子
痊愈
感染者-偶发 遗留后遗症 死亡
宿主- 携带者
新版流行性乙型脑炎
10 10
人群易感性
❖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
▪ 感染后多呈隐性感染,1:1000~2000。 ▪ 感染后免疫力持久 ▪ 发病年龄:2-6岁儿童发病率最高。 ▪ 接种疫苗后,发病特点的变化
❖老年人
▪ 重症比例高 ▪ 昏迷出现早,持续时间长,部分伴有循环衰竭
和脑疝,病死率高
▪ 并发症多见
3/1/2021
新版流行性乙型脑炎
26
临床分型
型别 轻型 普通型 重型 极重型
体温
38-39℃ 39-40℃ 40-41℃ >41℃
神志
清楚 嗜睡 浅昏迷 昏迷
抽搐
无 偶有
反复
脑膜刺激症 和/或病理征 不明显 有
3/1/2021
医院培训流脑乙脑ppt课件全篇
11
临 床 表 现(流脑)
暴发型
败血症休克型
脑膜脑炎 型
混合型
▪ 脑实质损害严重:昏迷 ▪ 脑疝形成:枕骨大孔疝,天幕
裂孔疝
▪ 呼吸衰竭 ▪ 局限性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12
临 床 表 现(流脑)
暴发型
败血症休克型 脑膜脑炎型
混合型
▪ 严重全身毒血症症状 ▪ 顽固性休克、大片瘀斑
▪ 脑实质损害:抽搐、昏迷、呼 衰,脑疝
▪ 血培养可阳性
15
临 床 表 现(乙脑)
初期
病程初3天(病毒血症期).起病急骤,发 热39-40℃,头痛/神情倦怠/食欲差/ 恶心/呕吐/嗜睡. 小儿可有呼吸道症状或腹泻。 幼儿在高热时常伴有惊厥与抽搐。 少数:神志淡漠,激惹,颈抵抗.
16
临 T达40℃以上,持续不退.持续7-10d,热度越
普通型为主,占流脑病人的90%
5
临 床 表 现(流脑)
普通型
上呼吸道 感染期
败血症期 脑膜炎期 恢复期
大多无症状、部分可有: ▪ 低热、咳嗽、咽喉疼痛、鼻咽黏
膜充血及分泌物增多
▪ 容易误诊
▪ 鼻咽拭子培养阳性
6
临 床 表 现(流脑)
普通型
上呼吸道感 染期
败血症期
脑膜炎期 恢复期
▪ 感染中毒症状:寒战、高热、头痛 和呕吐,神志淡漠
暴发型
败血症休克型
脑膜脑炎型 混合型
▪ 多见于儿童。
▪ 起病急骤、病情凶猛,如不及时抢 救可于24小时内死亡。
10
临 床 表 现(流脑)
暴发型
败血症休 克型
脑膜脑炎型 混合型
▪ 严重毒血症 ▪ 大片坏死性紫癜 ▪ 顽固性休克 ▪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 脑膜刺激征多缺如,脑脊液多正
乙脑培训PPT课件
2、临床特点 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昏迷、 抽搐、呼吸衰竭,脑膜刺激征阳性,可引出病 理反射。
第14页/共27页
诊断
3、实验室资料 血象:WBC(10~20×109/L), N〉升高
CSF: 非化脓性改变,透明、压力增高、WBC 50~ 500×106/L,蛋白稍增高,糖与氯化物正常。 血清学检查:乙脑病毒 IgM抗体阳性(病后4天可出现, 2周达高峰),有助早期诊断。 病原学检查: 病毒分离:第一周内死亡患者脑组织(脑脊液、血), 用于回顾性诊断 核酸:
临床表现
二、 极期:病程第4~10天
1. 持续高热:100%发热 2. 意识障碍:发生率50%-90%
表现为烦躁、嗜睡 、浅昏迷 、深昏迷 3. 惊厥:发生率40%-60%。 4. 呼吸衰竭:发生率15%-40%
中枢性呼吸衰竭 周围性呼吸衰竭 5. 其它神经系统症状体征:锥体束病理反射征阳性,瘫痪;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颅神经受损
中毒性菌痢 起病急,早期出现循环衰竭,采用直 肠拭子或灌肠取便,镜检可见WBC、RBC及PC
第17页/共27页
治疗
▪ 一般治疗 ▪ 对症治疗 ▪ 恢复期及后遗症处理
第18页/共27页
治疗
一般治疗:
病人住院隔离,防蚊。 昏迷护理。保护角膜。 昏迷抽搐防护舌咬伤。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与能量供给
第19页/共27页
第22页/共27页
治疗
▪ 恢复期及后遗症的治疗
高压氧 功能锻炼 理疗、按摩、针灸。
第23页/共27页
预防
疫情报告: 乙脑为乙类传染病,发现病人应及时填报传染病卡,城市要求12 小时内,农村要求24小时内报告。
第24页/共27页
预防
防蚊、灭蚊、预防接种是预防乙脑的关键措施。 免疫接种:接种乙脑疫苗应在流行季节前1-3个月完成 接种对象:流行区的儿童及从非流行区到流行区的敏感
第14页/共27页
诊断
3、实验室资料 血象:WBC(10~20×109/L), N〉升高
CSF: 非化脓性改变,透明、压力增高、WBC 50~ 500×106/L,蛋白稍增高,糖与氯化物正常。 血清学检查:乙脑病毒 IgM抗体阳性(病后4天可出现, 2周达高峰),有助早期诊断。 病原学检查: 病毒分离:第一周内死亡患者脑组织(脑脊液、血), 用于回顾性诊断 核酸:
临床表现
二、 极期:病程第4~10天
1. 持续高热:100%发热 2. 意识障碍:发生率50%-90%
表现为烦躁、嗜睡 、浅昏迷 、深昏迷 3. 惊厥:发生率40%-60%。 4. 呼吸衰竭:发生率15%-40%
中枢性呼吸衰竭 周围性呼吸衰竭 5. 其它神经系统症状体征:锥体束病理反射征阳性,瘫痪;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颅神经受损
中毒性菌痢 起病急,早期出现循环衰竭,采用直 肠拭子或灌肠取便,镜检可见WBC、RBC及PC
第17页/共27页
治疗
▪ 一般治疗 ▪ 对症治疗 ▪ 恢复期及后遗症处理
第18页/共27页
治疗
一般治疗:
病人住院隔离,防蚊。 昏迷护理。保护角膜。 昏迷抽搐防护舌咬伤。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与能量供给
第19页/共27页
第22页/共27页
治疗
▪ 恢复期及后遗症的治疗
高压氧 功能锻炼 理疗、按摩、针灸。
第23页/共27页
预防
疫情报告: 乙脑为乙类传染病,发现病人应及时填报传染病卡,城市要求12 小时内,农村要求24小时内报告。
第24页/共27页
预防
防蚊、灭蚊、预防接种是预防乙脑的关键措施。 免疫接种:接种乙脑疫苗应在流行季节前1-3个月完成 接种对象:流行区的儿童及从非流行区到流行区的敏感
流行性乙型脑炎教学演示课件
发病率和死亡率
监测乙型脑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了解疾病的流行趋势和严重程 度。
疫苗接种率
监测目标人群的疫苗接种率,评估预防接种工作的覆盖率和质量 。
病原学监测
收集和分析病原学资料,了解病毒的型别、变异和分布情况。
结果分析和报告呈现
统计分析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推断性 统计和多因素分析等。
结果解释
根据分析结果,解释疾病的流行特征、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以及 预防接种的效果。
报告呈现
将分析结果以报告的形式呈现,包括文字、图表和表格等,以便决策 者和公众了解疾病的流行情况和防控措施的效果。
06 社会影响与公共卫生意义
疾病负担和社会经济影响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一种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对 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循环系统并发症
如心肌炎、心力衰竭等, 需卧床休息,给予营养心 肌、强心等药物治疗。
神经系统并发症
如癫痫、脑水肿等,需给 予抗癫痫、脱水降颅压等 药物治疗。
后遗症康复治疗方案
运动功能障碍
进行物理疗法、康复训 练等,促进肢体功能恢
复。
语言障碍
进行语言训练,提高患 者语言表达能力。
认知障碍
进行认知训练,改善患 者记忆、思维等认知能
防蚊措施
减少蚊虫孳生地,如清理 积水、杂草等,使用蚊帐 、蚊香等防蚊用品,避免 蚊虫叮咬。
加强个人防护
在流行季节,尽量减少户 外活动,避免暴露于蚊虫 环境中。如需外出,应穿 长袖衣裤,涂抹驱蚊剂。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1 2 3
知识普及
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相关知识 ,包括病因、症状、治疗及预防措施等,提高其 对疾病的认知度。
监测乙型脑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了解疾病的流行趋势和严重程 度。
疫苗接种率
监测目标人群的疫苗接种率,评估预防接种工作的覆盖率和质量 。
病原学监测
收集和分析病原学资料,了解病毒的型别、变异和分布情况。
结果分析和报告呈现
统计分析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推断性 统计和多因素分析等。
结果解释
根据分析结果,解释疾病的流行特征、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以及 预防接种的效果。
报告呈现
将分析结果以报告的形式呈现,包括文字、图表和表格等,以便决策 者和公众了解疾病的流行情况和防控措施的效果。
06 社会影响与公共卫生意义
疾病负担和社会经济影响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一种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对 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循环系统并发症
如心肌炎、心力衰竭等, 需卧床休息,给予营养心 肌、强心等药物治疗。
神经系统并发症
如癫痫、脑水肿等,需给 予抗癫痫、脱水降颅压等 药物治疗。
后遗症康复治疗方案
运动功能障碍
进行物理疗法、康复训 练等,促进肢体功能恢
复。
语言障碍
进行语言训练,提高患 者语言表达能力。
认知障碍
进行认知训练,改善患 者记忆、思维等认知能
防蚊措施
减少蚊虫孳生地,如清理 积水、杂草等,使用蚊帐 、蚊香等防蚊用品,避免 蚊虫叮咬。
加强个人防护
在流行季节,尽量减少户 外活动,避免暴露于蚊虫 环境中。如需外出,应穿 长袖衣裤,涂抹驱蚊剂。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1 2 3
知识普及
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相关知识 ,包括病因、症状、治疗及预防措施等,提高其 对疾病的认知度。
乙脑培训精品课件
对症治疗
» » » » 高热处理:物理降温为主,必要时亚冬眠 抽搐处理:镇静、脱水、吸氧、降温 呼衰处理: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呼吸机 恢复期治疗:高压氧治疗、理疗
病原治疗
» 无特异性抗病毒药物
41
预防控制措施
防蚊灭蚊
» 消灭蚊虫滋生地,灭越冬蚊和早春蚊 » 喷药灭蚊、蚊香、涂擦驱蚊剂
控制传染源
8
主要内容
乙脑疾病概述 乙脑流行概况 临床
工作要求
10
中国乙脑流行史
1922年以来,每年均有乙脑疑似病例发生 1940年,从北京1例死亡病例的脑组织中分离病毒 20世纪50年代,30多个城市开展人群感染水平调查, 隐性感染率较高。
海淀区2007年人群乙脑抗体监测,阳性率为75.43%
乙脑报告病例数较少
构成比(%)
2005-2012年40岁以上乙脑报告病例所占构成比
15
儿童、学生、农民病例数较多
503例(29%) 773例(44%)
2012年全国乙脑报告病例职业分布
16
2013年全国乙脑疫情概况
发病情况
截至2013年 10月20日,全国共报告乙脑病例2021例, 报告发病率 1.50/10万,死亡56例,病死率 2.77% ,较 2012年同期(1713例)上升17.98%。报告病例数排在 前三位的是山东省(393例)、四川省(344例)和云 南省(173例)。另外,河北省虽然病例数排名较后, 但近期上升明显,报告病例数167例,较去年同期(3 例)上升5466.67%。
恢复期
» 体温逐渐下降、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日趋好转,持续2周
> 持续低热、多汗、失眠、痴呆、尖语、流涎、吞咽困难、颜面瘫痪、肢体强直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表现
二、 极期:病程第4~10天
1. 持续高热:100%发热 2. 意识障碍:发生率50%-90% 表现为烦躁、嗜睡 、浅昏迷 、深昏迷 3. 惊厥:发生率40%-60%。 4. 呼吸衰竭:发生率15%-40% 中枢性呼吸衰竭 周围性呼吸衰竭
5. 其它神经系统症状体征:锥体束病理反射征阳性,瘫痪;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颅神经受损
持续 ++ <1周或 >3周
并发症
呼吸道感染;
其他:
褥疮、皮肤痈结、败血症、尿路感染、消化道
出血;
诊 断
1、流行病学资料 流行区、发生于7、8、9三个月;
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近年老年人的发病率
有所上升。
2、临床特点 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昏迷、
抽搐、呼吸衰竭,脑膜刺激征阳性,可引出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
Epidemic encephalitis B
两当县站儿巷中心卫生院 2018年8月
概 述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B,以
下简称乙脑)主要分布在亚洲远东和东南亚地区,
经蚊传播,多见于夏秋季。
临床上急起发病,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
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
临床表现
三、恢复期:多2周内完全恢复 重者(5%~20%)可有神志迟钝、痴呆、失 语、多汗、瘫痪等恢复期症状,积极治疗下6 月内不恢复为后遗症。
四、后遗症期:指患病6个月后所存在的症状
后遗症表现有3类
(1)神经系统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瘫痪、失语、
言语迟钝、扭转痉挛、挛缩畸形、吞咽困难、视神
经萎缩、耳聋、癫痫等。
亚冬眠:(用于高热并抽搐频繁的患者)
氯丙嗪或异丙嗪各0.5~1.0mg/(kg· 次)
肌注,q4~6h一次,配合物理降温
持续3~5天,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症治疗
惊厥与抽搐的治疗
脑水肿: 脱水,激素
呼吸道阻塞: 吸痰、给氧、
保持呼吸道通畅
脑实质损害: 镇静剂,安定,
亚冬眠疗法
苯巴比妥预防对症治疗源自呼吸衰竭期<5天)。
传播途径:
蚊子是主要传播媒介,感染后不发病。 可经蚊或蚊卵越冬—长期宿主。
易感者:
普遍易感。
免疫力持久,乙脑病人与隐性感染者之比为 1:1000~2000。 10岁以下(2~6岁)儿童多见(80 %)。 母亲传递的抗体对婴儿有一定的保护性。
。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特征 有严格季节性,集中于7、8、9月 (80%~90%),和较强的地区性(亚洲为主)
脑水肿: 脱水 中枢性呼吸衰竭: 呼吸兴奋剂 (洛贝林、尼可刹米)
改善微循环,减轻脑水肿:
东莨菪碱、654-2、酚妥拉明
保持呼吸道通畅: 必要时切开或插管
治 疗
恢复期及后遗症的治疗
高压氧
功能锻炼
理疗、按摩、针灸。
预 防
疫情报告:
乙脑为乙类传染病,发现病人应及时填报传染病卡, 城市要求12小时内,农村要求24小时内报告。
肠拭子或灌肠取便,镜检可见WBC、RBC及PC
治 疗
一般治疗
对症治疗 恢复期及后遗症处理
治 疗
一般治疗:
病人住院隔离,防蚊。
昏迷护理。保护角膜。
昏迷抽搐防护舌咬伤。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与能量供给
对症治疗
高热的治疗:设法将体温控制在38℃左右。
物理降温为主:冰枕、冰敷、醇浴或冰盐水灌肠
药物降温为辅:口服阿司匹林或肛内给消炎痛等
昏户外活动应避免蚊虫叮咬。
(2)精神方面有记忆力及理解力减退、性格改变、精
神状态异常、痴呆。
(3)植物神经系统有多汗、流涎、中枢性发热、高血
压、营养障碍等。
乙脑的临床类型
体温 轻型 普通 重型 极重 <39℃ <40℃ >40℃ >41℃ 神志 脑膜刺激征 抽搐 清 浅昏 昏迷 深昏 不明显 有 明显 明显 — 偶有 反复 呼衰 — — ± 病程 1周 2周 3周 后遗症 — 多无 常有 存活者 严重
预 防
防蚊、灭蚊、预防接种是预防乙脑的关键措施。 免疫接种:接种乙脑疫苗应在流行季节前1-3个月完成
接种对象:流行区的儿童及从非流行区到流行区的敏感
人群。经初次基础免疫后应按规定加强免疫。
应急接种疫苗:
如果易感人群疫苗接种覆盖面低,应采取应急接种 疫苗,注意偶合病例发生。
预 防
灭蚊防蚊:
灭蚊要强调一个早字,最好在人间乙脑流行前 1-2个月开展一次群众性的灭蚊活动,在农村重点 是消灭牲畜棚(特别是猪圈)的蚊虫。夜间睡觉防 止蚊虫叮咬可用蚊帐,驱蚊剂等,提倡不露宿。黄
发病机理
感染乙脑病毒蚊子
病猪
乙脑发病和病情的严重 程度决定因素: 1、机体的免疫状况 2、病毒的数量和毒力 血
叮咬
隐性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
脑炎
临床表现
潜伏期10~14天 典型病程分为四期:
一、 初期:病程3~4天
1. 体温:逐渐上升,不伴寒战; 2. 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头痛、嗜睡、脑膜刺激征(+)、病理征(+); 重型病人可以没有初期,直接进入极期。
理反射。
诊 断
3、实验室资料 血象:WBC(10~20×109/L), N〉升高
CSF: 非化脓性改变,透明、压力增高、WBC 50~ 500×106/L,蛋白稍增高,糖与氯化物正常。
血清学检查:乙脑病毒 IgM抗体阳性(病后4天可出现, 2周达高峰),有助早期诊断。 病原学检查: 病毒分离:第一周内死亡患者脑组织(脑脊液、血), 用于回顾性诊断 核酸:
遗症。
病原学
乙脑病毒属于虫媒病毒B组,结构为RNA型 乙脑病毒具有嗜神经性 乙脑病毒抗原性稳定,人或动物感染后可以产生 特异性的抗体 乙脑病毒的抵抗力较弱
流行病学
乙脑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传染源:
包括家畜、家禽和鸟类;其中猪(特别 是幼
猪)是主要传染源,人不是重要传染源(病毒血症
鉴别诊断
中毒性痢疾 脑型疟疾
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 其他病毒性脑膜炎或脑炎
中毒型痢疾脑型与乙型脑炎的鉴别
共同点:儿童多见,夏秋季节多见,高热、昏迷、惊厥
不 同 点
乙型脑炎 发展较慢、休克极少见,脑脊液检查异
常,乙脑特异性IgM +; 中毒性菌痢 起病急,早期出现循环衰竭,采用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