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国古典园林概述
第一部分古典园林概述

国外的中国园林: 1.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明轩 1.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明轩 明轩1980年4月竣工于美国纽约的大都会艺术馆北翼。它是以苏州“网师 园”为蓝本而建造的,占地400平方米。因以明代建筑风格为基调,故名 为“明轩”。这座庭园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古典造园艺术,是中国园林 走向海外的开山之作。 公园象征四季的景观布局很有特色。
一、中国古典园林简史
1*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与发展 1*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古代园林,或称中国传统园林或古典园林。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最。 据有关典籍记载,我国造园应始于商周,其时称之为囿。 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一池三山”的布局初步形成。 特点(利用自然): (1)面积大,周围数百里,保留囿的狩猎游乐的内容; (2)有了散布在广大自然环境中的建筑组群。苑中有宫,宫中有苑,离宫别 馆相望,周阁复道相连。 秦始皇的阿房宫、汉武帝的上林苑
魏晋南北朝,士大夫阶层追求自然环境美,山水画为题材的创作阶段。文人、画 家参与造园,进一步发展了“秦汉典范”。 佛教自东汉传入,盛行于魏晋,南朝 梁武帝将其定为国教,寺庙园林开始兴起。 隋唐之后。造园家与文人、画家相结合,我国造园艺术从自然山水园阶段,推进 到写意山水园阶段。
宋朝元朝造园也都有一个兴盛时期,特别是在用石方面,有较大发展。 “寿山艮岳”的万 寿山是一座具有相当规模的御苑。此外,还有“琼华苑”、“宜春苑”、“芳林苑”等一些 名园。
02中国古典园林概述PPT课件

【二、中古典园林史部分】
Landscape architecture
(3)别墅园: 在郊外山林风景地带 ,供园主人避暑、休养或短 期居住之用。 A、别业:唐.王维,辋川别业
东晋,石崇 ,河阳别业 B、草堂 白居易:庐山草堂
【二、中古典园林史部分】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形成原因: 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如果以阶级出身、社会地位和
【二、中古典园林史部分】
Landscape architecture
(一)皇家园林 周文王 灵台 灵沼,秦代凡属于皇帝有关的起 居环境诸如宫殿、坛庙、园林乃至都城等,莫不利 用其建筑形象和总体布局以显示皇家气派和皇权的 至尊。魏晋南北朝以后, 1、大内御苑 大内御苑建置在首都的宫城和皇城之内,紧邻着 皇居或距皇居很近,便于皇帝日常临幸游憩。 2、行宫御苑 建置在都城近郊、远郊的风景幽美的地方,供皇 帝偶一游憩或短期驻跸之用。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Hale Waihona Puke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Landscape architecture
【中外园林史】
【二、中古典园林史部分】
【二、中古典园林史部分】
Landscape architecture
第一节 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
中国古典园林指的是世界园林发展第二阶段 上的中国园林体系而言。
在这种情况下,宗教建筑与世俗建筑不必有根本 的差异 。
从历史文献上记载的以及现存的寺、观园林看 来,它们与私家园林并没有什么根本性区别。
【二、中古典园林史部分】
Landscape architecture
(四)其他园林: 衙署园林、祠堂园林、书院园林、会馆园林以及
中国古典园林讲解

网师园
3. 混合式园林
综合自然式和规整式两种庭园的特点,并且 两者风格所占比例差不多的园林。
北京中山公园
第二节 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造景手法
借
景
大至皇家园林,小至私家园林,空间都是有限的。
在横向或纵向上让游人扩展视觉和联想,才可以小见大, 最重要的办法便是借景。所以计成在《园冶》中指出, “园林巧于因借”。借景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 时而借之分。借远方的山,叫远借;借邻近的大树叫邻借; 借空中的飞鸟,叫仰借;借池塘中的鱼,叫俯借;借四季 的花或其他自然景象,叫应时而借。
顺德的清晖园
顺德的清晖园
(三)按园林艺术风格分 1. 规整式园林 这类园林崇尚开放,流行整齐、对称的几何图 形格局,通过人工美以表现人对自然的控制和改造, 显示人为的力量。
天安门广场
斯大林广场
南京中山陵
2. 自然式园林
将人工美和自然美巧妙地相结合,从而 做到“虽由人作,宛若天成”。
留园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 (一)从利用自然山川林木到人工造园开始时期 公元前4000—前500年左右 (二)造园大发展,园艺大提高的秦汉时期 公元前3—公元3世纪 (三)城市绿化发展、寺观园林兴起的两晋南北 朝 时期 公元265—589年
(四)宫苑竞奢,私园崛起,诗画、山庄式园林兴
盛的隋、唐时期
大而无当,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树木花 卉屏障起来,使甲风景点更显得有诗情画意,这种构景手 法即为夹景。
夹 景
框景
园林中的建筑的门、窗、洞,或乔木树枝抱合成的 景框,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这 便是框景。
拙政园——与谁同坐轩
框景
框景
松风水阁
01-中国古典园林概述)补充)课件

天然山水园——选址一般为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 野风景地带,以天然山水植被环境或其局部片段 作为建园基址,在原始地貌的基础上进行调整、 改造和加工
成熟期——两宋至清初
闳放转为精致,实现从总体到细节的自我完善 园林的发展更富于创造性
成熟后期——清中期至清末
更趋于精致,表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辉煌成 就
暴露出某些衰颓倾向,丧失了积极创新精神
堆砌,最忌错杂,方称佳构”
意境的涵蕴
诗为意境,画为蓝本 山水写意,花木含情 园林创作“寓情于景”,园林鉴赏“触景生
情” “观”,“品”,“悟” 意境表达的方法
将自然风景摹拟于咫尺之间,通过观赏者的移 情 与联想,把物境幻化为意境
预先设定主题,用园林构成要素将主题表达出来 园景建成后依据物境特征作文字“点题”
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中国园林建筑材质取自于自然木质 建筑内部空间与自然外部空间沟通融
合 建筑群体布局因山就水与自然嵌合 建筑形象和细节处理蕴含自然哲理
诗画的情趣
将诗画的境界、场景以具体的形象展现 运用景名、匾额、楹联等对园景点题 借鉴诗文画理的章法对园林景观、布局结
构 进行组织 “造园如作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最忌
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
皇家园林——皇帝或皇室私有,规模大、景观 丰 富;有苑囿、御苑等别称
私家园林——民间贵族、官僚、缙绅所私有,多 数为宅园,依附于邸宅,主人日常游憩、宴乐、 会友、读书的场所,规模不大,景观以精巧取胜; 园、山庄、别业等别称
寺观园林——包括寺观内部庭院和外围地段的园 林化环境,与寺观内宗教建筑结合,环境恬适宁 静,古树参天,绿树成荫
第一节 中国古代园林概述

虽有人造,宛自天开
何为园林
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 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 山、叠石和理水),种植树木、花草, 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园林小品等 途径,创作而成优美的生态良好的 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中国 大百科全书》
• 课程内容
• 一、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 • 二、古典园林的特色 • 三、古典园林的分类
(四)成熟前期(宋、明、清)
• 园林艺术成就达到顶峰 • (1)私家园林空前发展:拙政园、留园、个园…… • (2)皇家园林规模庞大:西苑、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 • (3)园林创作理论化:计成《园冶》、李渔《一家言》、
沈夏《浮生六记》(清) • (4)大批造园家的诞生 • 李渔、张南垣、计成
(五)成熟后期(清乾隆-清末)
汉武帝的上林苑
(二)转折期(魏、晋、南北朝)
• 园林开始崇尚自然,私家园林出现。
私园已从利用自然环境发展到模仿自然环境的阶段, 筑山造洞和栽培植物的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造园的主 导思想侧重于追求自然情致,如北魏张伦在宅园中“造 景阳山,有若自然”,产生了“自然山水园”。 私家园林类型:城市型宅园
一、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
时期
特点
黄帝 商周
春秋战国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最简单的囿和苑 初期造园。 利用自然山泽、水泉、树木、鸟兽造园 已有成组的风景,既有土山又有池沼或台,自然山水 园林已经萌芽。
出现宫殿建筑为主的宫苑 园林发展的转折点——崇尚自然
园林达到成熟阶段——诗画融入园林(写意山水园林)
宋明清 园林艺术进入精深发展阶段。
3. 寺庙园林:主要包括佛教园林,道观园林,名人祠堂园林.
多座落在山上,选址于空旷处。追求肃穆、庄严、神秘 色彩,以达到对人产生强烈的感应的目的。
中国古典园林ppt

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一、按占有者身份分 1.皇家园林 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古人讲普天之下莫非
唐朝
唐太宗“励精图治,国运昌盛”,社会进入了盛唐 时代,宫廷御苑设计也愈发精致,特别是由于石雕 工艺已经娴熟,宫殿建筑雕栏玉砌,格外显得华丽。 “禁殿苑”、“东都苑”、“神都苑”、“翠微宫” 等等,都旖旎空前。当年唐太宗在西安骊山所建的 “汤泉宫”,后来被唐玄宗改作“华清宫”。这里 的宫室殿宇楼阁,“连接成城”,唐王在里面“缓 歌慢舞凝丝竹,尽且君王看不足”。杜甫曾有一首 《自京赴奉先县咏情五百字》的长诗,描述和痛斥 了王侯权贵们的腐朽生活。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社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期,一 度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士大夫阶层追求自然 环境美,游历名山大川成为社会上层普遍风尚。刘 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陶渊明的 《桃花源记》等许多名篇,都是这一时期问世的。
山水画为题材的创作阶段。文人、画家参与造园, 进一步发展了“秦汉典范”。
隋朝
隋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后期的战乱状态,社会经济一度 繁荣,加上当朝皇帝的荒淫奢糜,造园之风大兴。隋炀 帝“亲自看天下山水图,求胜地造宫苑”。迁都洛阳之 后,“征发大江以南、五岭以北的奇材异石,以及嘉木 异草、珍禽奇兽”,都运到洛阳去充实各园苑,一时间 古都洛阳成了以园林著称的京都,“芳华神都苑”、 “西苑”等宫苑都穷极豪华。在城市与乡村日益隔离的 情况下,那些身居繁华都市的封建帝王和朝野达官贵人, 为了逍遥玩赏大自然山水景色,便就近仿效自然山水建 造园苑,不出家门,却能享“主入山门绿,水隐湖中花” 的乐趣。因而作为政治、经济中心的都市,也就成了皇 家宫苑和王府宅第花园聚集的地方。隋炀帝除了在首都 兴建园苑外,还到处建筑行宫别院。他三下扬州看琼花, 最后被缢死在江都宫的花园里。
第一章 中国古典园林概述

第三节
中国古典பைடு நூலகம்林的功能
园林最初的功能和园林的起源密切相关。 主要功能有: 1、狩猎(或称围猎) 主要在郊野的皇室宫苑进行,供皇室成员观赏、兼有 训练禁军的目的,还有在贵族的庄园或山林进行。 2、游玩(或称游戏) 中国人称为“游山玩水”。 3、观赏 对园林及其内部各景区、景点进行观赏和欣 赏,有静观和动观之分。 4、休憩 古典园林中设有建筑、供园主宾朋居住或休 息。 5、祭祀 古代的陵园、庙园等。
其主体是以汉族文化为背景的风景式园 林体系。
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 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 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它深浸着 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 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 品格的生动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 与发展的瑰丽事业。
1.园林的概念
2.按园林所处地域分布分类
2.1 北方园林 2.2 江南园林 2.3 岭南园林
2.1 北方园林
主要地处黄河流域的西安、洛阳、登封、开封、 曲阜、北京等古都古城,其中以北京园林为代表,多 为皇家园林。这些园林风格粗犷,人工建筑偏于厚重, 是我国古代园林的宏丽之作。如北京以山水取胜的 “三山”(香山、玉泉山、万寿山)。其特点是:宏大 壮美,雄伟豪放,富丽堂皇,可概括为“北方之雄”, 但秀媚稍显不足。
1.3 寺观园林
是指宗教、祭祀园林,是寺观、祠堂等与园林相 结合的产物,遍及我国的名山大岳,就现存数量,为 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的几百倍。如北京碧云寺的水泉 院,承德殊象寺,扬州大明寺东院等。 其特点是:环境静穆,景色优美,多建于自然山林; 布局严谨,多为轴线对称;广植特定品种树木,突出 肃穆、庄严、神秘气氛,体现佛、道、儒、俗文化相 融合的特点。
第七章中国古典园林

一园。有“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不仅引进全国的美景,还
在园中仿造西洋美景,如著名的“大水法”。颐和园中的
“谐趣园”仿自无锡“寄畅园”,而西堤六桥则是西湖苏
堤六桥的翻版。
•
2.江南私家园林的特点
• (1)个性鲜明,主题突出。
•
江南私家园林是官绅商贾们府邸的扩展和延伸,因此
造园因地而异,风格因人而异。
• (2)小巧别致,色彩淡雅。
木,以供统治者享受。
•
秦汉时期,我国古代园林建造在形式和内容方面逐渐
丰富起来,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
•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园林建造艺术转折时期.
•
隋唐以后,我国古代造园艺术达到了高峰。
•
明代中叶以后,私人造园高潮迭起,涌现出计成等一
批卓有成就的园林建筑专家。
•
清代时,我国园林建筑形成了北京地区、江南地区、岭
• (6)亭。是一种没有门窗、四面开敞的小型建筑。亭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富民族特色,造景功能极强,正所谓 “有亭即成景”。
• (7)廊。廊是有顶无墙的带形建筑。它不仅是联系建 筑和景物的通道,而且因其蜿蜒曲折,高低起伏,生动活 泼,是颇具观赏性的民族建筑。
•
4.植物
•
花草树木犹如园林的毛发。
•
首先,它具有构景作用,其色彩、姿态无不给人以柔情万千,绚丽多姿的美感。
依山而建。佛香阁高41米,为全园的最高点,是颐和园的
象征。在此眺望昆明湖,开阔的湖面、远处的西山尽收眼
底。排云殿极具皇宫的豪华气派。
•
万寿山下昆明湖畔有著名的长廊。它长达728米,共分
273间,上有精美绘画14000余幅。长廊迂回蜿蜒,如同彩
带一般将勤政区、居住区、游览区连为一体。
中国古典园林概述1

中国古典园林概述一、中国古典园林的生成期-------商周、秦、汉生成期经历了奴隶社会末期和封建社会初期的一千二百多年的漫长岁月。
(一)囿、台和沼出现和发展1、囿的出现与发展囿是我国最早的园林形式,出现在公元前11世纪,即奴隶社会后期的殷末周初;囿,所以域养禽兽也,主要功能—帝王狩猎;例如:“囿有韭囿也,囿见有杏”;“囿游,囿之离宫,小苑观处也”;“麀鹿濯濯,白鸟翯翯”。
2、台与沼的出现与发展积土四方而高曰台;台------观天象,通神明,对山岳的崇拜;沼------对水的崇拜;囿、沼、台三者的融合在周代确定下来。
帝尧、舜均修筑高台以通神;夏启作均台,桀作瑶台,殚百姓之财;商纣王建鹿台,“大三里,高千尺,临望云雨”;周文王灵台------观祲象,察氛祥;春秋战国时期的台-------登高赏景。
(二)生成期主要园林1、汉上林苑---历史上最大的皇家园林1)山:自然山(终南山);2)水:自然水(关中八水、天然湖泊);人工湖(如昆明池、太液池);昆明池-豫章台,刻石鲸,东牵牛,西织女;3)植物:天然植被丰富,另人工栽植的树木;4)动物:豢养百兽、飞禽,设斗兽场及兽圈。
5)建筑:宫(建章宫、宣曲宫、葡萄宫等);观(犬台观、虎圈观、观象观等)台(神明台)苑(御宿苑、思贤苑);6)生产基地:果园、蔬圃、养鱼场等。
特点:1)上林苑是范围辽阔的天然山水环境;2)建筑分布疏朗;3)功能多样-游憩、居住、朝会、娱乐、狩猎、通神、求仙、生产、军训等。
2、建章宫1)正门(璧门)--东侧凤阙,西侧神明台(通天台)上有仙人,掌有铜盘玉杯(承露盘);2)太液池—池中筑瀛洲、蓬莱、方丈三座仙山“一池三山”格局为后世皇家园林创造宫苑池山的传统模式;3)建章宫前宫后苑的总体布局,成为后世大内御苑的传统模式。
(三)前秦时期小结1.周代以前,台出现,筑土而成且体量巨大;2.以直线和斜线组成,表现体积感和力量感;3.沼、台的组合--以山水配置构成园林骨架;4.周代以前的园林主要是娱神,对自然的崇拜;5.周朝确立了囿的形式,游乐的功能增加,主要是娱人;6.周朝确立了都城规划的形式-左祖右社,前朝后市。
第四章中国园林文化ppt课件

1.北方园林
北方园林,因地域宽广,所以范围较大;又因大 多为都城所在,所以建筑富丽堂皇。因自然气象 条件所局限,河川湖泊、园石和常绿树都较少。 由于风格粗犷,所以秀丽媚美显得不足。北方园 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 尤其以北京最多。
Strength
Threats
南方人口较密集,所以园林地域范围小;又因河 湖、园石、常绿树较多,所以园林景致较细腻精 美。因此,江南园林大多明媚秀丽、淡雅朴素、 曲折幽深,但由于面积小,略感局促。南方园林 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南京、上海、无锡、苏州、杭 州、扬州等地,期中尤其以苏州为代表。
课外拓展 萧何
萧何(前257年-前193年),汉族,沛丰人,早年任秦沛县县吏, 秦末辅佐刘邦起义,史称“萧相国”。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 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 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汉战争时, 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 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萧何采摭秦六 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在法律思想上,主张无 为,喜好黄老之术。汉十一年(前196年)又协助刘邦消灭韩信、英 布等异姓诸侯王。刘邦死后,他辅佐汉惠帝。惠帝二年(前193年) 七月辛未去世,谥号“文终侯”。
目录 contents
第一节 中国园林文化概述
一、中国园林的发展历程 二、中国园林的特点 三、中国园林的分类
第二节 中国园林的典范
一、现存皇家园林 二、现存著名私家园林 三、现存著名寺庙园林
目录 contents
第一节 中国园林文化概述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被认为是世界园林之母, 世界艺术之奇观,不仅在中国历史文化的画卷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而且给诗姐文化遗产宝库增添了一颗璀璨夺目的东方文明之珠。
《中国古典园林》PPT课件

2021/4/9
18
《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 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 面朝后市”
河南偃师二里头商代早期宫殿遗址是现知最早 的宫殿,以廊庑围成院落,前沿建宽大院门, 轴线后端为殿堂。殿内划分出开敞的前堂和封 闭的后室。以后,院落组合和前堂后室(对于 宫殿又可称为前朝后寝)成了长期延续的宫殿 布局方式。
2021/4/9以一直追 溯到老子美学和庄子美学。
象(审美形象)——意象(形象和情趣的结 合)——境(象外之象,最早出于王昌龄《诗 格》,他还把境分为三类:物境、情境、意境, 分指自然山水、人生经历、内心意识的境界。)
意境说的意境是意(艺术家的情思)与境(审 美客体,包括物境、情境、意境)的契合。 (情景交融 )
园林的全盛期——隋、唐(公元589—960年)
园林的成熟前期——宋、元、明、清初(公元 960—1736年)
园林的成熟后期——清中叶、清末(公元1736 一1911年)
2021/4/9
5
中国古典园林史的特点
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合 3、诗画的情趣 4、意境的涵蕴
第二章 中国古典园林
第一节 中国古典园林概述 第二节 中国园林生成期(先秦、秦汉) 第三节 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 ) 第四节 园林的全盛期(隋、唐 ) 第五节 园林的成熟前期(宋、元、明、清初 ) 第六节 园林的成熟后期(清中叶、清末 ) 本章重点: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各个时期的特点及造园
16
二、皇家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中首先出现的一个类型是皇 家园林,而历史上最早的,有信史可征的 皇家园林则是商的末代帝王殷纣王所建的 “沙丘苑台”和周的开国帝王周文王所建 的“灵囿”、“灵台”、“灵沼”。
第六章 中国古典园林

明清时期,进入精深发展阶段,在设计和建造上达到了高峰,现 代保存下来的园林大多属于明清时期
第一节 中国古典园林概述
⑴顺应自然的指导思想 追求“天人合一”,达到“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效果 ⑵诗情画意的艺术风格 受到山水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原则,营造诗情画意的艺 术空间 ⑶力求含蓄的造园手法 小中见大、分割空间、虚实对比、含蓄不尽
苏州网师园:位于苏州东南隅,是苏州古典园林中以少胜多的 典范。始建于南宋,旧为侍郎史正志的“万卷堂”故址,花园名 为“渔隐”。清乾隆年间,光禄寺少卿宋宗元购之并重建,定园 名为“网师园”。
围墙 划分内外范围、分隔内部空间、遮挡劣景、装饰园景的作用
第二节 中国古典园林组成要素与造园艺术
舫
第二节 中国古典园林组成要素与造园艺术
双面空廊
第二节 中国古典园林组成要素与造园艺术
单面空廊
第二节 中国古典园林组成要素与造园艺术
复廊
第三节 中国古典园林之构景手法
含义: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蓄,所以园林造景也决不会让人 一走进门口就看到最好的景色,最好的景色往往藏在后面,这叫 “先藏后露”“欲扬先抑” 抑景分为:山抑、树抑、曲抑 典型举例:园林入口处常迎门挡以假山,这种处理叫做“山抑”; 杭州东港观鱼东大门进来见雪松,则为树抑的范例;“山重水复 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曲抑的体现
第三节 中国古典园林之构景手法
第三节 中国古典园林之构景手法
含义:是将园外的景色和风光,巧妙地收进园内游人眼中,以丰 富园内景色,使园内外景色融为一体,让游人扩展视野和联想, 以小见大 借景分类:远借、近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 典型举例:借远方的山,叫远借;借近处的大树叫近借;借空中的 飞鸟,叫仰借;借池塘中的鱼,叫俯借;借四季的花或其他自然景象, 叫应时而借;如北京颐和园的“湖山真意”远借西山为背景,近借 玉泉山,在夕阳西下、落霞满天时赏景,景象曼妙
02-中国古典园林概述

Landscape architecture
【二、中古典园林史部分】
园林内开凿的各种水体都是自然界的河、湖、 溪、涧、泉、瀑等的艺术概括。 哪怕再小的水面亦必曲折有致,并利用山石 点缀岸、矶,有的还故意做出一弯港汊、水口以显 示源流脉脉、疏水若为无尽。稍大一些的水面,则 必堆筑岛、堤,架设桥梁。 在有限的空间内尽量写仿天然水景的全貌, 这就是“一勺则江湖万里” 之意。
Landscape architecture
【中外园林史】
【一】中外园林史概论 【二】中国古典园林史部分 【三】外国古典园林史部分 【四】现代园林设计之路 ( Landscape Architecture )
Landscape architecture
【中外园林史】
【二、中古典园林史部分】
Landscape architectur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二、中古典园林史部分】
坛庙绿化:“坛庙”为皇家的重要的礼制建筑,明、 清的坛庙包括皇帝祭祀天、地、日、月、社稷、先 农的坛,祭祀祖先的宗庙(太庙)等,他们的主体 建筑群的外围均种植大片的柏树林,纵横排列规整, 郁郁葱葱蔚为壮观。其用意在于利用姿态挺拔、色 调沉静而规整布列的常绿树木所具有的庄严肃穆的 性格来烘托坛庙的纪念性意义,并非为了游憩观赏 的目的。因此,坛庙的绿化也不能归属于古典园林 的范畴。
Landscape architecture
【二、中古典园林史部分】
传统名胜区:古典园林与风景名胜区一直是同步发 展着,两者互相影响、渗透的关系也十分密切。 是一个经过有限度地、局部地人工点缀的自然环 境,一般不存在明确的界域,山、水、植被均为 天然生成,建筑的总体布局由千百年的自发形成 而非自觉的规划。 陵园:主体部分并非为了游憩观赏的目的而在于创 造一种特殊的纪念性环境气氛,体现避凶就吉的 天人感应的观念。陵园与古典园林是两个不同的 范畴,不能把前者归属于后者。
导游证考试知识点汇总-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六章-中国古典园林(一)

对花木的选择标准:
一讲究姿美,树冠的形态、树枝的疏密曲直、树皮的质感、树叶的形状,都追求自然优美。
二讲究色美,树叶、树干、花都要求有各种自然的色彩美,如红色的枫树、青翠的竹叶、白皮松,斑驳的榔榆、白色的广玉兰、紫色的紫薇等。
三讲究味香,要求自然淡雅和清幽,最好四季常有绿,月月有花香,其中尤以腊梅最为淡雅,兰花最为清幽。
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秦汉时期是中国园林奠基时期,开模拟自然山水先河。太液池运用山水结合手法,造蓬莱、方丈、瀛洲三岛,象征东海三仙山,树立皇家园林“一池三山”的模式,开创人为造山的先例。
一、中国古代园林发展简史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园林发展中的转折点。佛教的传入及老庄哲学的流行,使园林转向崇尚自然。文学艺术对自然山水美的探求,也促使了园林艺术的转变。
三、中国古代园林的分类
2.按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分:分为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和岭南园林三类。
北方类型园林,也称黄河园林,温带园林。北方园林特点因地域宽广,范围较大;因大多为古都所在,建筑富丽堂皇。因自然气象条件所局限,河川湖泊、园石和常绿树木都较少。风格粗犷,秀丽媚美则显得不足。
集中在北京西安洛阳开封,以北京为代表。
为一体,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第一节中国古代园林概述
一、中国古代园林发展简史
二、中国古代园林的特色
三、中国古代园林的分类
一、中国古代园林发展简史
根据文献记载,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开始利用自然的
山泽、水泉、树木、鸟兽进行初期的造园活动。最初的园林形式“囿”。
春秋战国时期的园林中已经有了成组的风景,既有土山又有池沼或台,自然山水园林已经萌芽,园林的组成要素都已具备,不再是简单的囿了。
第六章中国园林艺术

园林中国艺术•第一节中国古典园林概述o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简史▪商周最初的形式为“囿”(周文王“灵囿”)▪春秋战国园林中有了成组的风景,自然山水园林已经萌芽,园林的组成要素都具备▪秦汉出现以宫室为主的宫苑(秦始皇上林苑)▪魏晋南北朝转折点,园林风格转向崇尚自然▪唐宋成熟阶段,诗画融入,写意山水园体现自然美▪明清精深发展阶段,现存园林大多属于明清时期o中国古典园林的特征▪顺应自然的指导思想▪诗情画意的艺术风格▪力求含蓄的造园手法o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中国古典园林分类•按占有者身份分o皇家园林o私家园林•按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分o北方类型o江南类型o岭南类型▪按占有者身份划分•皇家园林o专供帝王游乐、居住、听政▪规模宏大,真山真水多;园林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北京颐和园北京北海公园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私家园林o供皇家的宗亲外戚、王公官吏、富商大贾等休闲之用▪规模较小,常用假山假水;园中建筑色彩淡雅,小巧玲珑•北京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网师园上海的豫园▪按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划分•北方类型o黄河类型温带类型▪大•富丽堂皇o粗犷▪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尤以北京为代表▪江南类型•南方类型扬子江类型亚热带类型o小▪淡雅朴素•细腻精美明媚秀丽略感局促o集中于南京、上海、无锡、苏州、杭州、扬州,尤以苏州为代表▪岭南类型•广东类型热带类型o小▪高而宽敞•热带风光o广东顺德清晖园、东莞可园、番禺余荫山房等•中国古典园林的游览方法o游览古典园林讲究“游”(漫步游览)与“停”(驻足观赏)的结合。
▪“游”的角度•顺着路、径、廊漫步游览,走向与园林的观赏线路相一致,可综观整个园林的风景。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路、径、廊往往是曲折的,在漫步游览时具有步移景异的效果。
▪“停”的角度•遇到厅、堂、亭、榭等重要建筑时,最好驻步停留,以便细细观赏。
“亭”,古代就有停止的意思,亭的四周景色往往相当优美,是观赏景色的佳境。
▪心理的角度•年轻好动的游人喜欢穿越小桥流水,可选择登山越水的路径;年龄大的游人则偏爱进廊游览,既可避雨雪烈日之苦,又能体现平稳和安全,可选择进廊游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榭——也是园林中重要的休息 场所,往往临水而建,因而最 适宜观赏水景。
3.从心理的角度讲
年轻好动的游人喜欢穿越小桥流水,可 以为他们选择登山越水的路径;
年龄大的游人则偏爱进廊游览,既可避 雨雪烈日之苦,又能体现平稳和安全, 可以为他们选择进廊游览。
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 上林苑始建于秦始皇时期,阿房宫就位于其中。 上林苑,还用太液池所挖之土堆成岛,象征东海 三仙山,树立了皇家园林一池三山的模式,开创 了人为造山的先例。
2 转折期
1.魏晋南北朝自然山水园
佛教的传入及老庄哲学的流行,使园林 转向崇尚自然。
私家园林逐渐增加。
3
成熟时期
A.常用假山假水
B.建筑体型小巧玲珑
C.园中建筑金碧辉煌
皇家园林
D.居住和游览合一
E.专供帝王休憩享乐之用
【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总结北方园林、南方园林、岭南园 林的特点:
按地 按气 范围
特点
代表
理分 候分
建筑富丽堂皇。 但是受到自然条件所限,
因为北方 河川湖泊、园石和常绿树 以北京为
北方 温带 地域宽广,木比较少。
寺观园林
岭南园林
【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用手机查一查颐和园和拙政园图片并赏析, 小组讨论总结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的特点:
按占 用途 规模 风格 有者
代表
皇家 园林
专供帝王 休憩享乐 的园林
规模宏大, 园中建筑色彩金
真山真水 较多。
碧辉煌,建筑体 型高大。表现了 封建帝王拥有四
海的权威。
颐和园、 北海公园、 河北承德 避暑山庄。
【历年真题】
2018
2.古典园林按位置可分为(ABC )
A.北方园林 B.江南园林 C.岭南园林 D.南方园林 E.岭北园林
四、古典园林的游览方法
1.从“游”的角度讲 2.从“停”的角度讲 3.从心理的角度讲
1.从“游”的角度讲
一般可顺着路、径、廊漫步游览, 因为它们的走向与园林的观赏线路 相一致,可以综观整个园林的风景。
代表
园林 园林 所以范围 园林风格粗犷,秀丽媚美
较大。 略显不足。
建筑淡雅朴素。
江南 园林
亚热带 园林
因为南方 人口较密 集,所以 范围较小。
自然条件较好,河湖、园 石、常绿树木较多。
园林景致细腻精美,明媚 秀丽。
以苏州为 代表
岭南 园林
热带 园林
这又造江里多林南终河条都年 川 件 好常,比。绿所北,以方但、毕竟热建宽面带筑敞积风物。小光都,;较略高感而局促。广清莞番山东晖的禺房顺园可的德、园余的东、荫
最初的形式为囿。
1 生成期
1 商、周朴素的囿
2 春秋战国山水建筑园
春秋战国时期的园林已经有了成组的风景,既 有土山又有池沼或台。
自然山水园林已经萌芽,而且在园林中构亭营 桥,种植花木。
园林的组成要素都已具备,不再是简单的囿了。
1 生成期
1 商、周朴素的囿 2 春秋战国山水建筑园
3 秦汉建筑宫苑和“一池三山”
私家 园林
供皇家宗室 外戚、王公 官吏、富商 大贾 gǔ等休 闲的园林。
园中建筑色彩淡
规模较小, 雅素净,建筑体
常用假山 假水。
型小巧玲珑,且 居住和游览合一, 表现园主人悠游
林下,奇情山水
的心态。
恭王府、 拙政园、 留园、豫 园等。
【历年真题】
2016
1.私家园林是我国古代园林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特点是( ABD )
第七章 中国古典园林
第一节 中国古典园林概述
一、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简史 1 生成期
2 转折期 3 成熟时期
1 生成期
1 商、周朴素的囿
2 春秋战国山水建筑园 3 秦汉建筑宫苑和“一池三山”
1 生成期
1 商、周朴素的囿
根据文献记载,早在商周时期我们的 先人就已经开始利用自然的山泽、水泉、 树木、鸟兽进行初期的造园活动。
唐宋时期园林达到成熟阶段。
【历年真题】
1.中古古典园林萌芽于商周时期,
达到成熟阶段是在( C )时期。
A.春秋
B.秦汉
2016
C. 唐宋 D. 明清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特征
1.顺应自然的指导思想 2.诗情画意的艺术风格 3.力求含蓄的造园手法
1.顺应自然的指导思想
追求“天人合一”,即在尊重自然 的前提下改造自然,创造和谐的园林形 态。营造高于自然的艺术空间,无论是 山水地形,还是花草树木都要求达到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所以 称为自然山水式园林。
2.从“停”的角度讲
从“停”的角度讲,遇到厅堂、亭、榭 等重要建筑时,最好驻步停留,以便 细细观赏。
如厅、堂类建筑,可以说是全 园的野境、画境、意境的汇集 点,堪称情景交融的理想境界, 是大可驻足停留的重要游览点。
“亭”,古代就有停止的意思,亭的四周 景色往往相当优美,是观赏景色的佳境。
进了亭,最好先看一下 “亭名”,以便知晓设亭主 旨。2.诗情画意的艺术风格
诗情
画意
3.力求含蓄的造园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多封闭,以有限面 积造无限空间,小中见大,重视分隔 空间、虚无对比,含蓄不尽,追求一 种意的幽静和环境的深邃,给人无尽 的遐思。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类型
按照占有者的身份不同 按地理位置不同
皇家园林 特 北方园林 私家园林 点 江南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