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价值情怀及其文化定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夏大学学报ˆ社会科学版‰第‘˜卷‘™™–年第”期ˆ总第—’期‰鲁迅的价值情怀及其文化定位
兼与刘小枫先生商榷
朱贻渊
摘要刘小枫在论述鲁迅价值情怀上是站不住脚的"他的批评恰好从反面说明了鲁迅的深刻性"
鲁迅以理知为基础的价值意识正是中国’•世纪价值经验的宝贵财富Œ它奠定了中国文化由传统价
值体系向现代价值体系转变的重要基石"
关键词鲁迅价值情怀文化定位
一
文化伟人总是被人们反复认识!反复评说Œ因为新的历史境遇和新的精神意向需要在文化和精神的故乡找到自己的根柢"这一精神回访因其携带着历史的境遇和期待Œ于是Œ当我们走近文化伟人时Œ总能在熟知的东西之外受到新的启示Œ听到他们新的话语"
我们又一次走近鲁迅Œ是在最近‘•多年"
当中国从激进的理想主义的狂热中冷静下来之后Œ当中国人民为相信历史发展必然趋势的神话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之后Œ原来的被/理性的狡狯0僭越而成的信仰!价值体系遂发生漂移Œ失去了绝对规律支撑的信念当即冷却"于是Œ许多痛感这场精神危机的人急忙投入到寻找价值根柢的林中迷路之中Œ其真诚感人至深Œ其慌乱与偏狭也令人产生新的焦虑"正是在这场勘探中我们一再地遇到鲁迅"
这次我们遇到鲁迅Œ突现在眼前的不再是他作为伟大的文化革命旗手的全面风貌Œ而是他独有的!深邃的价值情怀Œ也就是以他深刻的经验铸造而成的!对人的生存价值的立场和态度"在我看来Œ这是鲁迅作为文化伟人的超历史的精神蕴藏所在Œ正是这种对生命的形而上的思考Œ成为当今历史境遇中人们期待的话题"
鲁迅的价值情怀究竟是怎样的Ÿ有哪些具体内容Ÿ概言之š一切为了生存Œ将/以德感!以情系的老话头置之度外0Œ绝不相信那些未经理知检验的!超验的!神圣的空话))天道!王道!至善!圣爱!天国Œ正视凝血Œ对恶坚决以血偿血!以牙还牙Œ主张一切生存意义只在探寻的路途之中Œ而不在祈告!虔信之中"如果以上归纳可以成立Œ那么Œ随之而来的便是我们如何看待这种情怀的问题"鲁迅的这种情怀是否正当Ÿ这一追问至关紧要"它意味着我们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认同这种情怀Œ意味着我们应持有何种情怀"许多对当代价值虚无主义深怀恐惧的人不愿也不敢接受这份情怀"刘小枫在5拯救与逍遥6一书中专章研究了这种情怀Œ结论是š鲁迅的价值情怀是阴冷!黑暗的Œ以牙还牙!以恶抗恶等于认可恶的合法Œ等于没有爱心Œ/只要理知Œ没有相信0的情怀固然冷峻Œ然而也/放弃了对同情!爱心和祈告这些神圣的东西的信赖0Œ进而也就堵塞了一切通往希望和追求神圣意义的道路Œ于是中国人将永远不会承领上帝的神恩Œ于是/世界只有哭泣!叹息!呻吟0Œ永无得救之日"刘小枫的这种看法很有代表性Œ也的确事关重大Œ因为它触及到了文化精神的命门Œ是当代中国文化价值建设的深层问题Œ不可置之不论"
#•
#
评说鲁迅的价值情怀是否正当Œ前提是正确地理解它Œ这需要从价值意识经验的内在结构中分析其原则和内涵"价值情怀是融价值观念!价值定向!价值思考方式和实践方式为一体的态度!立场Œ其特定的内涵必须从价值意识的结构中才可确定"同时Œ还有必要将其放入历史文化的系统和背景中去观察方可定位"本文拟从这两个层面切入Œ探其究竟"
二
法国画家高更曾在一幅画的题目中问道š/我们是谁Ÿ我们从哪里来Ÿ我们往哪里去Ÿ0同这个提问几乎一样Œ鲁迅在5过客6中也问道š/你怎么称乎Ÿ))我不知道"你是从哪里来的呢Ÿ))我不知道"你那里去呢Ÿ我不知道"0两位大师实际上是在问š我们为什么而存在Ÿ我们存在的理由是什么Ÿ我们存在的归宿是什么Ÿ总之Œ人存在赖以安身立命的根本意义是什么Ÿ这就是价值情怀的核心Œ也即最高关怀!终极关怀"鲁迅与现代许多思想家一样Œ提出了这一世纪性的追问Œ但是他始终没有给出这关怀的实体Œ使它空置着))未作预设"
这一空置有其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表明鲁迅在价值思考中是反对形而上学的Œ最高意义可以追问Œ必须永远追问Œ这是人的形而上的正当欲望Œ但实体性结论是永远给不出的"鲁迅提到过许多关于最高关怀的词š希望!光明!将来Œ但就是没有提到过那是什么"相反Œ他毫不犹豫地将/公理0!/正义0!/德0! /情0视为空话"/鸷鸟猛兽以软弱的动物为饵Œ不妨说是凶残的罢Œ但它们从来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Œ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Œ还一味地佩服赞叹他们"人呢Œ能直立了Œ自然是一大进步Œ然而也就坠落Œ因为那时也开始说了空话"0»‘½他还说š/倘使世上真有什么止于至善Œ这人间世也便同时变了凝固的东西了"0»’½
从价值现象学的角度看Œ悬置一切价值实体无疑是获得价值体认的前提"因为实体化的最高价值是以对现实的绝对超越为条件的"因而Œ当上帝!天道!至善!圣爱成为绝对价值时Œ自然要求人放弃现实的生存追求Œ在绝对的超越中丧失现实感"像阿±那样Œ以愚昧的自我安慰Œ或像宗教那样以虔敬和信仰为主要途径"于是Œ现实的人的存在就消失在无尽的精神冥想和虔信之中"它使人的生存变成无边无际的苦渡Œ使生存能力大为萎缩Œ以至完全失去主动性Œ成为思想僵化Œ感情呆滞Œ感觉麻木的异化的人"最终价值形而上学实体化造成的是以信仰为其表Œ而以虚无主义为其实的后果"鲁迅在他的许多小说人物身上都刻划过这种可悲的精神病态"
鲁迅先生在悬置价值实体的同时Œ也冷峻!清醒地提出了一种著名的生存战略Œ这就是/能杀才能生Œ能憎才能爱0"/以血偿血Œ以牙还牙0Œ/在这可诅咒的地方Œ击退了可诅咒的时代0"»“½这本来是一种手段性价值法则Œ而不是目的!关怀的法则Œ但令人不解的是Œ刘小枫先生竟把它当成鲁迅阴冷情怀的主要证据Œ大加批评"他说/即使存在的事实是凶残!屠杀!无情Œ我们是否就应该即便不是完全肯定其意义Œ也至少应该以其人之道Œ还治其人之身Ÿ由于历史事实的严酷压制了人的生命存在Œ而且这本身是一时无法改变的事实Œ因此倡言人就应该用同样严酷和无情来获得生存的权利Œ从逻辑上讲Œ这就等于在承认历史事实的严酷的合法性Œ并且屈从于历史事实的力量和权利0Œ/按照鲁迅的逻辑Œ要反抗世界的无情Œ人就得无情Œ要反抗世界的险恶Œ人就得险恶0"»”½我以为Œ这个批评是荒谬的"原因就在于Œ刘小枫无视鲁迅先生价值情怀中有关怀而无实体!有追问而没有绝对原则这一情形Œ是刘小枫自己把鲁迅的手段价值论法则提升到最高法则Œ而不是鲁迅自己"作为手段价值论法则Œ以恶抗恶就不是绝对的Œ而是有条件的Œ即被反抗的必是恶Œ必是不可以用爱心!同情感化者Œ而且作为手段Œ它的目的是铲除恶Œ怎么可以说以恶抗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