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颉刚和古史辩论拾遗
以顾颉刚的古史辩派
古史辨派对儒家经学涉及的内容也很多,主要是关于孔子 与“六经”的关系、经今古文学、专经的研究。 古史辨派对破除长期存在的“唯古是信”的传统观念、将 经典作为历史文献来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等方面,起到 了积极作用。 古史辨派对传统易学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其研究的结论 都有待考证,但你必须认同古史辨派的求真精神和实证方法, 而古史辨派易学研究的价值也正在这里。古史辨派的许多研 究成果,至今仍是研究中国古代史和儒家经典方面很有参考 价值的学术文献。“古史辨派”的古史辨伪工作,对于推翻 旧的臆造的古史体系,探求科学的古史系统,推进中国史学 的近代化,建立了巨大的功绩。 当然在古史辨派的研究中,也夹杂着一些武断片面的东西。
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是顾颉刚在古史研究实践中提出的核 心观点,也是他从事古史研究的重要指导思想。这一学说, 虽然有着 某种不足,但在当时具有重要的历史认识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其一, 区别了客观历史和文献记载的、传说中的历史。顾颉刚通过这些古 史观点说明以往传说的古史是不可信的,这就为建立新的古史研究观 打下了思想基础。依顾颉刚所说,文献记载的历史和客观的历史是不 同的;时代不同,习俗文化和道德评价标准不同,人们常根据时代的需 要改写历史;旧的古史系统之所以能“层累地造成”,是记载者对客 观历史事实的附会和创造的结果。其二,指出研究古史要着重考察古 史在传说中的经历,这就为中国古史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同时 拓宽了中国古史研究的领域。这一观点的提出表明他对考辨古史有 一种深入和辨证的认识。其三,顾颉刚在推翻以往古史观的同时,实 际上对儒家经典的神圣性提出了怀疑,因为他所否定的内容都是《六 经》中记载的。这一古史观打破了史学界以往盛行的迷信圣贤之言。
至此五四前后,西方新思潮新学理的输入已推进到具有历史意义 的新阶段。有相当数量的留学生学成归国,李大钊、陈独秀、鲁 迅、蔡元培、钱玄同、胡适等人即是其中最为出色者,他们原本 学有根抵,眼光敏锐,将西方新的学说和科学方法带回中国,并 针对中国社会最严重的病根,发动了一场声势巨大的思想革命, 西方学理的传播也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二十世纪中西学 术交融由此达到了新的飞跃。他直接处在几位传播新思想、新学 术的出色人物影响之下,他们是:任北大校长、主张“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开创新风气的蔡元培,主编《新青年》并担任北 大文科学长的陈独秀,以西方学理治中国哲学史、勇于“截断众 流”的胡适,激烈地批判旧传统的钱玄同,发起创办《新潮》杂 志、与《新青年》相呼应、大力鼓动新思潮的傅斯年。
试论顾颉刚“层累说”对中国古史学的影响
出 的史 学 家 。顾 颉 刚贯 通 经 史 , 述 等 身 , 诸 多 学 著 在 术 研 究 领 域 都 做 出 了 重 要 贡献 。作 为 “ 史 辨 派 ” 古 主 要 代 表 的顾 颉 刚 , 古 史 学说 在 民 国初 年 的社 会 、 其 政 治 和学 术 背 景 下 产 生 , 承 传 统 , 继 融会 创 新 , 已是 从
黄 海 烈 , 林 大 学 古 籍 研 究 所 讲 师 吉
10 2 3 01
顾颉 刚(8 3 1 8 ) 江苏 苏 州人 , 19 — 9 0 , 中国近 现 代 杰
有 了伏 羲 、 农 之 后 , 舜 又 成 了 晚 辈 , 不 必 说 禹 神 尧 更 了” 。顾 颉 刚据 此 提 出 了一 个 理论 假 设 :古 史 是层 累 “
北 京 大 学 的时 起 至 14 年 全 国解 放 时 止 ) 99 ,疑古 学 派几 乎 笼 罩 了全 中 国 的历 史 界 。”1 绝 非 夸诞 之 语 , [ 3 此
而且 流 风所 及 的时段 还 要 延后 。
的末年才起来 的, 越是起得后 , 越是排在前 面。等到
本文系教育 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 目 “ 顾颉刚与二十世纪中国古史学” 批准号 :9 J 7 0 2 ;0 9年吉林 省教育厅 社科研 ( 0 Y C 7 04)2 0 究“ 十一五” 规划项 目专项 “ 顾颉刚古史学说考论” 的阶段性成果 。
一
20 o一
江苏 社 会 科 学 2 1 第 4 00年 期
历史 学 研 究
于前 辈 学 者 , 例如 对 于所 谓 的 “ 故 ” 他 就 只 是 单 纯 国 , 抱 着 “ 知 的 态 度 ” 将 其 看 成 历 史 研 究 的 材 料 , 不 求 , 而 从 影 响 的 广 度 上 看 , 颉 刚 “ 累 说 ” 中 国 古 顾 层 对 史 学 之 影 响 ,具体 表 现 在 史 学 观 念 、治 学 态度 和 理 是 “ 用 的 态度 ” 12 年 1 实 。 96 0月 3日顾 颉 刚 在厦 门大
第七讲 顾颉刚与古史辨(11.14)(1)
• 《古史辨》不胫走天下,疑禹为虫,信 与不信,交相传述,三君者或仰之如日 月之悬中天,或畏之如洪水猛兽之泛滥 横于四野,要之凡识字之人几于无不知 三君名。
• ——《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
两幅对联
• 只会开山,未能善后; 但求立业,不望兴家。
• 好大喜功,终为怨府; 贪多务得,哪有闲时。
• 从更长远的观点看,最值得人怀念的, 恐怕还是他那嗜学如命的性格,探索真 理的豪情和开拓门径的兴味。语云: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 者。”在现代史学家中,他无疑是极少 数乐学的学者之一;既能在学问中体会 到“真实的美感”,又能在探索中感受 到“不尽的欢喜”。
•
——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
学术传承
• 开创新的学科门类:历史地理学、民俗 学、古籍版本学
• 培养弟子:何定生、谭其骧、史念海、 侯仁之、童书业、杨向奎、刘起釪、黄 永年
• 你的脸这样黄,你的手这样冰冷,你的精神 这样衰颓,甚而至于期望丧失灵性,我还希 望着什么呢。我给你钱,无论是借也罢,赠 也罢,而所得的结果只有看到你一天到晚的 颓废,自己走进坟墓里去,而出其余力则为 我制造被人攻击的资料,我为什么要帮你呢? 唉,写到这儿真把我气死了!
国哲学结胎的时代”,用《诗经》作时代 的说明,丢开唐、虞、夏、商,径从周宣
王以后讲起。这一改把我们一班人充满着
三皇、五帝的脑筋骤然作一个重大的打击, 骇得一堂中舌挢而不能下。
•
——《古史辨第一册自序》
• 禹是西周时就有的,尧、舜是到春秋末 年才起来的。越是起得后,越是排在前 面。等到有了伏羲、神农之后,尧、舜 又成了晚辈,更不必说禹了。我就建立 了一个假设: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发 生的次序和排列的系统恰是一个反背。
有关中国古代史经典书籍推荐
有关中国古代史经典书籍推荐中华民族以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勇于探索的聪明才智,谱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创造了同期世界历史上极其灿烂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下面本人为大家推荐一些中国古代史书籍,希望大家认真阅读!中国古代史书籍1、朝代史(1)史前①《中国原始社会史略》(张维罴)兰州大学出版社②《原始社会史》(林耀华)中华书局③《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吕振羽)河北教育出版社④《中国新石器研究》(佟柱臣)巴蜀书社⑤《新石器时代》(尹达)三联书店⑥《中国原始社会史》(宋兆麟)文物出版社⑦《炎黄氏族文化考》(王献唐)齐鲁书社⑧《中华远古史》(王玉哲)上海人民出版社⑨《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张之恒)南京大学出版社⑩《仰韶文化研究》(严文明)文物出版社(2)先秦史A、文明起源①《中国文明起源研究要览》(社科院考古所)文物出版社②《中国文明的起源》(夏鼐)文物出版社③《走出疑古时代》(李学勤)辽宁大学出版社④《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苏秉琦)三联书店⑤《中国国家起源》(高光晶)河南大学出版社⑥《中国早期国家》(谢维扬)浙江大学出版社⑦《中华文明起源和民族问题的论辩》(王东平)百花洲文艺出版社⑧《黄河文明的曙光》(许顺湛)河南大学出版社⑨《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朱乃诚)福建人民出版社⑩《古史辨》(顾颉刚)上海古籍出版社B、夏商①《殷代社会史料征存》(陈邦怀)天津人民出版社②《夏商史稿》(孙淼)文物出版社③《夏源流史》(何光岳)江西教育出版社④《商史探微》(彭邦炯)重庆人民出版社⑤《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吕振羽)三联书店⑥《奴隶制时代》(郭沫若)人民出版社⑦《中国奴隶社会史》(金景芳)上海人民出版社⑧《中国青铜时代》(张光直)三联书店⑨《中国青铜器时代》(郭宝钧)三联书店⑩《夏商史探索》(李民)河南人民出版社C、西周①《西周与东周》(李亚农)上海人民出版社②《周代城邦》(杜正胜)台北经联出版公司③《周代国家形态研究》(赵伯雄)湖南教育出版社④《西周史》(许倬云)台北经联出版公司⑤《西周文史论丛》(岑仲勉)商务印书馆⑥《西周史略》(日.白川静)三秦出版社⑦《西周史》(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⑧《周原文化与西周文明》(尹盛平)江苏教育出版社⑨《西周史与西周文明》(张广志)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⑩《商周史料考证》(丁山)中华书局D、春秋①《春秋史》(童书业)山东大学出版社②《春秋史》(顾德融、朱顺龙)上海人民出版社③《春秋时代的士族》(孙曜)中华书局④《先秦史论稿》(徐中舒)巴蜀书社⑤《春秋左传研究》(童书业)上海人民出版社⑥《世系社会及其解体—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何怀宏)三联书店⑦《晋国史纲要》(李孟存)山西人民出版社⑧《霸权迭兴—春秋霸主论》(晁福林)三联书店⑨《鲁国史》(郭克煜)人民出版社⑩《郑国史话》(杨福平、杜维夏)中州古籍出版社E、战国①《战国史》(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②《十批判书》(郭沫若)科学出版社③《赵国史稿》(沈长云)中华书局④《东周与秦代文明》(李学勤)文物出版社⑤《先秦士人与社会》(刘泽华)天津人民出版社⑥《先秦两汉史研究》(吴荣曾)中华书局⑦《先秦诸子系年》(钱穆)商务印书馆(3)秦汉史A、秦①《秦史稿》(林剑鸣)上海人民出版社——《秦汉史》②《秦集史》(马非百)中华书局③《秦汉史》(吕思勉)上海古籍出版社④《秦汉史》(翦伯赞)北京大学出版社⑤《秦史》(王蘧常)上海古籍出版社⑥《秦帝国史》(王云度、张文立主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⑦《秦始皇帝评传》(张文立)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⑧《秦始皇传》(张分田)人民出版社⑨《秦始皇帝传》(马非百)上海古籍出版社⑩《秦汉问题研究》(张传玺)北京大学出版社B、西汉①《秦汉史》(钱穆)台北三民书局②《秦汉的方士与儒生》(顾颉刚)上海人民出版社③《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阎步克)北京大学出版社④《秦汉史论集》(高敏)中州书画社⑤《汉代对匈奴的防御战争》(纪庸)上海新知识出版社⑥《司马迁评传》(肖黎)吉林文史出版社⑦《两汉经济史料论丛》(陈直)陕西人民出版社⑧《秦汉官制史稿》(安作璋、熊铁基)齐鲁书社⑨《秦汉农民战争史》(漆侠)三联书店⑩《论汉武帝》(张维华)上海人民出版社C、东汉(含新)①《秦汉史》(劳干)台北中华文史出版事业委员会②《新莽全史》(沈展如)台北正中书局③《王莽传》(孟祥才)天津人民出版社④《从崩溃到中兴两汉的历史转折》(刘修明)上海古籍出版社⑤《王莽变法》(任强)上海人民出版社⑥《汉魏制度丛考》(杨鸿年)武汉大学出版社⑦《汉匈战争三百年》(宋超)华夏出版社⑧《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阎步克)中华书局⑨《汉代婚丧礼俗考》(杨树达)商务印书馆⑩《秦汉土地制度与阶级关系》(朱绍侯)中州古籍出版社(4)魏晋南北朝史A、三国①《三国史》(马植杰)人民出版社②《三国人物散论》(方诗铭)上海古籍出版社③《三国史》(何兹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④《三国史研究》(张大可)华文出版社⑤《三国史话》(吕思勉)天津人民出版社⑥《魏武帝曹操传》(柳春藩)吉林人民出版社⑦《三国经济史》(余鹏飞)河南大学出版社⑧《三国军事史》(余大吉)军事科学出版社⑨《诸葛亮》(马植杰)上海人民出版社⑩《孙吴文化》(王永平)南京出版社B、西晋①《魏晋南北朝史》(王仲荦)上海人民出版社②《两晋南北朝史》(吕思勉)上海古籍出版社③《魏晋南北朝史纲》(韩国磐)人民出版社④《金明馆丛稿初编》(陈寅恪)上海古籍出版社⑤《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周一良)北京大学出版社⑥《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周一良)中华书局⑦《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及续编(唐长孺)三联书店⑧《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唐长孺)中华书局⑨《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唐长孺)武汉大学出版社⑩《读史集》(何兹全)上海人民出版社C、东晋①《东晋门阀政治》(田余庆)北京大学出版社②《秦汉魏晋史探微》(田余庆)中华书局③《中国中古政治史论》(毛汉光)上海书店出版社④《读史存稿》(缪钺)三联书店⑤《国史探微》(杨联升)辽宁教育出版社⑥《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罗宗强)天津教育出版社⑦《六朝疆域与六朝政区》(胡阿祥)南京大学出版社⑧《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日.谷川道雄)中华书局⑨《隋唐帝国形成史论》(日.谷川道雄)上海古籍出版社⑩《汉唐间的封建土地国有制与均田制》(贺昌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D、北朝十六国①《拓跋史探》(田余庆)三联书店②《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逯耀东)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③《北魏政治与制度论稿》(张金龙)甘肃教育出版社④《府兵制度研究》(岑仲勉)上海人民出版社⑤《北魏平城时代》(李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⑥《北朝胡姓考》(姚薇元)科学出版社⑦《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陈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⑧《北周史稿》(雷依群)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⑨《鲜卑史研究》(米文平)中州古籍出版社⑩《五凉史探》(赵向群)甘肃人民出版社?《氐与羌》(马长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E、南朝①《六朝史论》(朱大渭)中华书局②《五朝门第》(王伊同)中华书局③《六朝士族探析》(刘驰)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④《汉魏六朝文学与宗教》(葛晓音)上海古籍出版社⑤《南北朝经济史略》(韩国磐)厦门大学出版社⑥《六朝史》(张承宗)江苏古籍出版社⑦《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胡阿祥)学苑出版社(5)隋唐五代史A、隋代①《隋唐五代史》(吕思勉)中华书局②《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陈寅恪)三联书店③《隋唐史》(岑仲勉)中华书局④《隋唐五代史纲》(韩国磐)人民出版社⑤《隋唐五代史论集》(韩国磐)三联书店⑥《隋唐史论稿》(汪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⑦《隋唐五代史》(王仲荦)上海人民出版社⑧《隋文帝传》(韩昇)人民出版社⑨《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黄永年)上海书店⑩《隋末农民起义》(漆侠)华东人民出版社B、唐代①《隋唐政治史论集》(胡如雷)河北教育出版社②《隋唐五代史纲要》(杨志玖)上海人民出版社③《李世民传》(胡如雷)中华书局④《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陈寅恪)上海古籍出版社⑤《唐代藩镇研究》(张国刚)湖南教育出版社⑥《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向达)三联书店⑦《山居存稿》(唐长孺)中华书局⑧《隋唐五代经济社会史论稿》(胡如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⑨《唐代历史地理研究》(史念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⑩《府兵制度研究》(谷霁光)上海人民出版社C、五代十国①《五代十国史研究》(郑学檬)上海人民出版社②《五代史略》(陶懋炳)人民出版社③《南唐史》(任爽)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④《南唐史略》(杜文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⑤《南唐国史》(邹劲风)南京大学出版社⑥《北汉简史》(李裕民)三晋出版社⑦《五代十国制度研究》(杜文玉)人民出版社⑧《前蜀后蜀史》(杨伟立)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⑨《钱氏吴越国史论稿》(何勇强)浙江大学出版社⑩《马楚史研究》(罗庆康)湖南人民出版社(6)宋辽夏金A、北宋①《宋史丛考》(聂崇岐)中华书局②《宋代经济史》(漆侠)上海人民出版社③《宋朝兵制初探》(王曾瑜)中华书局④《求实集》(漆侠)天津人民出版社⑤《知困集》(漆侠)河北教育出版社⑥《求是集》(陈乐素)广东人民出版社⑦《邓广铭学术论著自选集》(邓广铭)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⑧《王安石变法》(漆侠)上海人民出版社⑨《司马光新传》(程应镠)上海人民出版社⑩《王安史变法研究史》(李华瑞)人民出版社B、南宋①《南宋史稿》(何忠礼、徐吉军)杭州大学出版社②《两宋经济重心的南移》(张家驹)湖北人民出版社③《两宋历史文化概论》(张其凡)广东人民出版社④《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日.斯波义信)江苏人民出版社⑤《荒淫无道宋高宗》(王曾瑜)河北人民⑥《朱熹的历史世界》(余英时)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⑦《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郑学檬)岳麓书社⑧《宋代海外贸易》(黄纯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⑨《中国转向內在——两宋之际的政治內向》(刘子健)江苏人民出版社⑩《蒙古定蜀史稿》(陈世松)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C、辽①《契丹国志》(叶隆礼)上海古籍出版社②《辽史丛考》(傅乐焕)中华书局③《契丹政治史稿》(陈述)人民出版社④《契丹史略》(张正明)中华书局⑤《冯家升论著辑粹》(冯家升)中华书局⑥《契丹社会经济史稿》(陈述)三联书店⑦《辽史简编》(杨树森)辽宁人民出版社⑧《辽史稿》(舒焚)湖北人民出版社⑨《契丹王朝政治军事制度研究》(杨若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⑩《辽金简史》(李桂芝)福建人民出版社D、金①《金朝史》(何俊哲、张达昌、於国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②《金代经济史略》(张博泉)辽宁人民出版社③《金朝军制》(王曾瑜)河北大学出版社④《宋金战争史略》(沈起炜)湖北人民出版社⑤《女真史论》(陶晋生)台湾食货出版社⑥《女真史》(孙进己、张璇如等)吉林文史出版社⑦《大金国史话》(黄斌、刘厚生)吉林人民出版社⑧《女真源流史》(何光岳)江西教育出版社⑨《金宋关系史》(赵永春)人民出版社⑩《金代政治制度研究》(程妮娜)吉林大学出版社#p#分页标题#e# E、西夏①《西夏史稿》(吴天墀)四川人民出版社②《党项史研究》(白滨)吉林教育出版社③《西夏史研究》(李蔚)宁夏人民出版社④《西夏文化》(史金波)吉林教育出版社⑤《西夏经济史》(杜建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⑥《宋夏关系史》(李华瑞)河北人民出版社⑦《西夏通史》(李范文)人民出版社、宁夏人民出版社⑧《元昊传》(白滨)吉林教育出版社(7)蒙元①《元朝史》(韩儒林)人民出版社②《元代史》(周良宵、顾菊英)上海人民出版社③《元朝简史》(邱树森)福建人民出版社④《成吉思汗》(韩儒林)江苏人民出版社⑤《元代分封制度研究》(李治安)天津古籍出版社⑥《穹庐集》(韩儒林)上海人民出版社⑦《元史三论》(杨志玖)人民出版社⑧《元史研究论稿》(陈高华)中华书局⑨《蒙元史新探》(萧启庆)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⑩《元代社会阶级制度》(蒙思明)中华书局(8)明清A、明代①《明清史讲义》(孟森)中华书局②《明朝史略》(李光璧)湖北人民出版社③《明清史》(李洵)人民出版社④《明清史论著集刊》(孟森)中华书局⑤《明清史论丛》(李光璧)湖北人民出版社⑥《明史》(汤纲、南炳文)上海人民出版社⑦《朱元璋传》(吴晗)三联书店⑧《读史札记》(吴晗)三联书店⑨《明朝对瓦剌的战争》(赖家度、李光璧)上海人民出版社⑩《明清农村社会经济》(傅衣凌)三联书店B、南明①《南明史略》(谢国桢)上海人民出版社②《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谢国桢)商务印书馆③《南明史》(顾诚)中国青年出版社④《南明史》(钱海岳)中华书局⑤《明末农民战争史》(顾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⑥《南明史》(南炳文)南开大学出版社⑦《南明史纲、史料》(柳亚子)上海人民出版社⑧《明末农民战争史略》(洪焕椿)江苏人民出版社⑨《柳如是别传》(陈寅恪)三联书店C、清代①《清史探微》(郑天挺)北京大学出版社②《清史杂考》、新考、续考(王钟翰)中华书局③《明清史论著合集》(商鸿逵)北京大学出版社④《清朝开国史研究》(周远廉)辽宁人民出版社⑤《简明清史》(戴逸)人民出版社⑥《清朝简史》(杜家骥)福建人民出版社⑦《明末清初的学风》(谢国桢)人民出版社⑧《清入关前国家法律制度史》(张晋藩、郭成康)辽宁人民出版社⑨《明清史新析》(韦庆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⑩《大分流》(美.彭慕兰)江苏人民出版社2、专门史(1)历史地理①《长水集》及续编(谭其骧)人民出版社②《历史地理学四论》(侯仁之)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③《河山集》(史念海)三联书店、人民出版社④《中国历史地理纲要》(史念海)山西人民出版社⑤《中国历史地理概述》(邹逸麟)福建人民出版社⑥《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周振鹤)商务印书馆⑦《唐代交通图考》(严耕望)上海古籍出版社⑧《水经注研究》(陈桥驿)天津古籍出版社⑨《中国移民史》(葛剑雄、吴松弟、曹树基)福建人民出版社⑩《中国长城建制沿革考》(张维华)中华书局(2)民族史①《中国民族史》(吕思勉)上海古籍出版社②《中国民族史》(王钟翰)武汉大学出版社③《中国民族史》(林惠祥)商务印书馆④《中国民族史》(王桐龄)吉林出版集团⑤《突厥史》(林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⑥《东胡史》(林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⑦《匈奴史稿》(?陈序经)天津古籍出版社⑧《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新论》(林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⑨《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杨建新)宁夏人民出版社⑩《回纥史》(杨圣敏)吉林教育出版社(21)《吐蕃史》(安庄民)宁夏人民出版社(3)制度史①《中国制度史》(吕思勉)②《秦汉仕进制度》(黄留珠)西北大学出版社③《汉唐外交制度史》(黎虎)兰州大学出版社④《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瞿同祖)中华书局⑤《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祝总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⑥《察举制度变迁史稿》(阎步克)辽宁大学出版社⑦《九朝律考》(程树德)中华书局⑧《唐代官制》(张国刚)三秦出版社⑨《唐代科举制度研究》(吴宗国)辽宁大学出版社⑩《唐律初探》(杨廷福)天津人民出版社(4)社会史①《中国社会史》(法.谢和耐)江苏人民出版社②《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杨向奎)人民出版社③《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孙作云)中华书局④《汉晋家族研究》(阎爱民)上海人民出版社⑤《中国方术考》(李零)东方出版社⑥《中国华北饮食文化的变迁》(王利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⑦《唐宋女性与社会》(邓小南)北京大学出版⑧《皇权与绅权》(吴晗、费孝通)天津人民出版社⑨《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法.谢和耐)江苏人民出版社⑩《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和民间社会》(赵世瑜)三联书店(5)宗教史①《中国佛教史》(任继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②《中国佛教史》(蒋维乔)岳麓书社③《理学?佛学?玄学》(汤用彤)北京大学出版社④《郭象与魏晋玄学》(汤一介)北京大学出版社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汤用彤)中华书局⑥《魏晋神仙道教》(胡孚琛)人民出版社⑦《魏晋玄学史》(余敦康)北京大学出版社⑧《中国道教史》(任继愈)上海人民出版社⑨《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荣新江)北京大学出版社⑩《道教史》(许地山)(6)经济史①《中国古代经济史稿》(李剑农)三联书店②《中国经济史研究》(全汉升)中华书局③《论两汉土地占有形态的发展》(贺昌群)上海人民出版社④《汉代农业:中国农业经济的起源及特性》(许倬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⑤《魏晋南北朝经济史》(高敏)上海人民出版社⑥《唐五代赋役史稿》(张泽咸)中华书局⑦《两宋财政史》(汪圣铎)中华书局⑧《宋代地方财政史研究》(包伟民)上海古籍出版社⑨《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陈高华、吴泰)天津人民出版社(7)思想史①《中国思想史》(侯外庐)人民出版社②《中国思想史》(张岂之)西北大学出版社③《中国的王权主义》(刘泽华)上海人民出版社④《汉代思想史》(徐复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⑤《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葛兆光)三联书店⑥《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葛兆光)复旦大学出版社⑦《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刘泽华、葛荃)南开大学出版社⑧《中国思想史论》(李泽厚)安徽文艺出版社⑨《宋明理学史》(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人民出版社⑩《中华文化史》(冯天瑜)上海人民出版社(8)科技史①《中国科学技术史》(英.李约瑟)科学出版社②《中国隋唐五代科技史》(张奎元)人民出版社③《中国科学技术史》(杜石然)科学出版社④《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史》(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⑤《中国天文学史》(陈遵妫)上海人民出版社⑥《中国畜牧史资料》(王毓瑚)科学出版社⑦《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梁家勉)农业出版社⑧《中国数学史》(钱宝琮)科学出版社⑨《中国建筑史》(梁思成)三联书店⑩《中国印刷史》(张秀民)上海人民出版社(9)中西交流与边疆史①《中西交通史》(向达)中华书局②《中西交通史》(方豪)岳麓书社③《中国南洋交通史》(冯承钧)商务印书馆④《中国边疆通史丛书》(马大正)中州古籍出版社⑤《中西文化交流史》(沈福伟)上海人民出版社⑥《东西交流史论稿》(黄时鉴)上海古籍出版社⑦《中印文化关系史研究》(季羡林)三联书店⑧《中国古代海疆史纲》(安京)黑龙江教育出版社⑨《中国边疆民族管理机构沿革史》(赵云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⑩《古代西北屯田开发史》(赵俪生)甘肃文化出版社3、史学理论(1)通论①《中国历史通论》(王家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②《史学概论》(吴泽)安徽教育出版社③《中国史学通论》(瞿林东)武汉出版社④《史学引论》(王学典)北京大学⑤《史学概论》(庞卓恒)高等教育出版社⑥《历史学概论》(赵吉惠)三秦出版社⑦《历史学与历史理论》(何兆武)商务印书馆⑧《史学导论》(姜义华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⑨《史学要论》(李守常)商务印书馆⑩《历史哲学引论》(张耕华)复旦大学出版社(2)史学方法①《中国历史研究法》及补编(梁启超)商务印书馆②《中国历史研究法》(钱穆)三联书店③《史学方法》(王尔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④《历史学家的技艺》(法.布洛赫)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⑤《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李剑鸣)三联书店⑥《治史三书》(严耕望)上海人民出版社⑦《历史研究法》(何炳松)岳麓书社⑧《历史学的视野—当代史学方法概述》(孟庆顺、彭卫)陜西人民出版社⑨《历史学方法论》(赵吉惠)四川人民出版社⑩《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李振宏、刘克辉)河南大学出版社(3)史学史①《荀悦与中古儒学》(陈启云)辽宁大学出版社②《中国史学史纲要》(王树民)中华书局③《汉唐间史学的发展》(胡宝国)商务印书馆④《中国史学史》(杜维运)商务印书馆⑤《中国史学史纲》(瞿林东)北京出版社⑥《中国史学史》(金毓黻)河北教育出版社⑦《中国史学史研究述要》(乔治忠)天津教育出版社⑧《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杨翼骧)南开大学出版社⑨《中国史学思想通史》(吴怀祺)黄山书社⑩《中国古代史学史简编》(仓修良)浙江人民出版(4)史籍解题①《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与选读》(高振铎)黑龙江人民出版社②《史籍举要》(柴德赓)北京出版社③《史部要籍解题》(王树民)中华书局④《中国史学名著题解》(张舜徽)中国青年出版社⑤《中国古代史籍举要》(张舜徽)湖北人民出版社⑥《中国佛教史籍概论》(陈垣)中国书店⑦《中国史籍概论》(张志哲)江苏古籍出版社⑧《中国历史文献简明教程》(张传玺)北京大学出版社(5)史料学①《中国古代史史料学》(何忠礼)上海古籍出版社②《史料与史学》(翦伯赞)北京出版社③《史料和历史科学》(荣孟源)人民出版社④《中国古代史史料学》(安作璋)福建人民出版社⑤《中国古代史史料学》(陈高华、陈智超)北京出版社⑥《古代研究的史料问题》(胡厚宣)云南人民出版社⑦《先秦秦汉史史料学》(王晖、贾俊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⑧《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述略》(穆克宏)中华书局⑨《唐史史料学》(黄永年、贾宪保)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⑩《清史史料学》(冯尔康)沈阳出版社4、辅助用书(1)地图①《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中国地图出版社②《中国地图史纲》(王庸)三联出版社③《中国史稿地图集》(郭沫若)中国地图出版社④《北京历史地图集》(侯仁之)北京出版社⑤《中国战争史地图集》星球出版社⑥《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中国地图出版社⑦《中国古代地图集》(郑锡煌、黄胜璋等)文物出版社⑧《上海历史地图集》(周振鹤)上海人民出版社(2)目录文献①《古典目录学浅说》(来新夏)中华书局2②《文献学概述》(杜泽逊)中华书局③《中国历史书籍目录学》(陈秉才、王锦贵)书目文献出版社④《中国目录学史论丛》(王重民)中华书局⑤《中国目录学史》(姚名达)上海古籍出版社⑥《目录学发微》(余嘉锡)中华书局⑦《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中华书局⑧《增订晚明史籍考》(谢国祯)上海人民出版社⑨《中华书局百年1912-XX总书目》中华书局⑩《清人文集别录》(张舜徽)中华书局(3)职官①《历代职官沿革史》(陈茂同)华东师范大学②《西周金文官制研究》(张亚初、刘雨)中华书局③《中国历代选官制度》(孔令纪)齐鲁书社④《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与结构——二十等爵制研究》(日.西嶋定生)中华书局⑤《魏晋南北朝禁卫武官制度研究》(张金龙)中华书局⑥《汉唐职官制度研究》(陈仲安、王素)中华书局⑦《宋代官制词典》(龚延明)中华书局⑧《宋代文官选任制度诸层面》(邓小南)河北教育出版社⑨《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阎步克)北京大学出版社⑩《历代官制兵制科举制表释》(臧云浦、朱崇业等)江苏古籍出版社(4)年表①《中国历史纪年表》(万国鼎)中华书局②《中国历史纪年表》(方诗铭)上海人民出版社③《中外历史年表》(翦伯赞)中华书局④《中国历代战争年表》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⑤《中国财政金融年表》(吴兆莘)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⑥《中国历代帝王世系年表》(杜建明)齐鲁书社。
顾颉刚—古史辨自序
《古史辨》第一册自序顾颉刚两年前,我在《努力周报》附刊的《读书杂志》里发表辨论古史的文字时,朴社同人就嘱我编辑成书,由社中出版。
我当时答应了,但老没有动手。
所以然之故,只因里面有一篇主要的辨论文字没有做完,不能得到一个结束;我总想把它做完了才付印。
可是我的生活实在太忙了,要想定心研究几个较大的题目,做成一篇篇幅较长的文字,绝不易找到时间,这是使我永远怅恨着的。
去年夏间,上海某书肆中把我们辨论古史的文字编成了《古史讨论集》出版了。
社中同人都来埋怨我,说:“为什么你要一再迁延,以致给别人家抢了去。
”我对于这事,当然对社中抱歉,并且看上海印本错字很多,印刷很粗劣,也不爽快,就答应道:“我立刻编印就是了!“哪知一经着手编篆,材料又苦于太多了,只得分册出版。
现在第一册业已印刷就绪,我很快乐,我几年来的工([说明] 此《自序》写于1926年。
《古史辨》第一册于同年11月由北平朴社出版。
此序后收入1935年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周作人编选之《散文一集》 (《中国新文学大系》第六集)。
1988年5月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之《顾颉刚选集》、1988 年11月中华书局出版之《顾领刚古文论文集》第一册都曾收入。
又台湾远流出版事业公司1989年11月出版,改题《定在历史的路上》。
1931年,荷兰莱顿的布利尔出版公司出版美国学者恒菇义(A.W.Hummel)的英文译本,题为《一位中国历史学家的自传——中国古代史论文集(古文辨)序》。
1940年6月,曰本创元社出版平冈武夫的日文译本;经译音改译后,1953年9月由岩波书店出版,题为《ぁる历史家の生ぃ立ち——古史辨自序》,1987年6月再版。
作得到一度的整理了。
这第一册分做三编。
上编是在《读书杂志》中作辨论以前与适之、玄同两先生往返讨论的信札,是全没有发表过的。
这些信札只就手头保存的写录,当然遗失的还有许多。
在这一编里、可以知道《杂志》中文字的由来和我对于怀疑古史一件事所以有明了的意识的缘故。
“古”在何方:钱穆与顾颉刚的一场古史讨论
“古”在何方:钱穆与顾颉刚的一场古史讨论谭佳一一九三0年初夏,北平学界不同凡响,两篇即将把“古史辨”推向第二个高潮的名作相继发表:五月,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刊载于《清华学报》(以下简称“《五德终始说》”)。
在梁启超、吕思勉、栾调甫、刘节等辩论“阴阳五行说之来历”基础上,顾文认为,邹衍凭借“往旧的五行思想(即古代人把宇宙事物分类的思想),自己造出整整齐齐的一大套五行说,用之于历史上”。
文章尤擅分析三统说发生、《世经》形成和刘歆遍伪群经问题。
顾颉刚对此文极为看重,撰写头日就感到“甚有心得,足以打碎伪古史之中坚”,付梓时更自信所论乃“一个古史的中心的题目”。
紧接着,六月,钱穆《刘向歆父子年谱》刊在《燕京学报》(PAT简称“《年谱》”)。
钱文“仿王静安先生《太史公行年考》之法,证明刘歆并非窜改群经,《周官》《左氏传》二书皆先秦旧籍,而今古学之分在东汉以前尤未彰著”(青松《评(刘向歆父子年谱)》)。
《年谱》在学界引发轰动,被陈寅恪誉为“王静安后未见此等著作”,钱穆忆述:“各大学本都开设经学史及经学通论诸课,都主康南海今文家言。
余文出,各校经学课遂多在秋后停开。
”钱穆虽“不啻特与颉刚争议”,两人关乎五行问题却“议论正好相反”(钱穆语)。
但是,完成得意之作后,顾颉刚屡次向钱穆索评论稿。
为答顾氏雅意,一九三一年四月十三日,钱穆撰写的《评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下文简称“《评顾》”)发表在《大公报-文学副刊》。
随后,钱、顾又加写各执己见的按语交《大公报》副刊发表,你来我往,引发学界热议。
最先参与讨论的刘节致信顾颉刚说道,今古学之“根本症结在阴阳五行灾异谶纬说之不同”,《五德终始说》独能“揭此迷蒙”,“实为中国学术界一大快事”(刘节《论今古学书》)。
随后,钱玄同撰文《左氏春秋考證书后》《重论经今古文学问题》声援顾说。
范文澜、陈槃、童书业、徐文珊、谭戒甫、谢扶雅也加入讨论。
这些文章收入《古史辨》第五册下编,掀起继大禹问题后古史辨的另一高潮。
论中国古史“‘历史记忆’的层累式整合”———兼论顾颉刚“古史层累说”的是非与启示
论中国古史“‘历史记忆’的层累式整合”———兼论顾颉刚“古史层累说”的是非与启示◎李禹阶内容提要 20世纪初的“古史辨”思潮提出了百年之问,当代古典学、历史学中的疑古、辨古、信古思想均是对其的回应。
顾颉刚先生的“古史层累说”是该学术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着巨大的学术启示意义,同时亦存在方法论、认识论的局限。
实际上,早期中国具有丰富而“多元”的上古历史,由于传统史学“史以载道”所含蕴的“助流政教”的“资治”功能,古代史家所塑造的文本书写的历史主要是以中原国家“礼义”文化为中心的历史,而少见上古时遍及我国各区域聚落先民的社会活动的史迹记载。
“历史记忆”是人类早期史迹的遗留,但是“历史记忆”成为历史文本则有一个被后代史家再加工的创造活动,这种创造活动往往是史家的史学理念对“历史记忆”进行“层累式整合”的结果。
我国传统经典所载上古史正是“历史记忆”在“层累式整合”中完成的,它既使史前丰富多彩的各区域文化被融入早期中原国家礼乐文明的历史中,同时也在这种历史书写中保留着中国上古真实史迹的痕迹。
关键词 “古史层累说” “历史记忆” “层累式整合” 历史文本书写〔中图分类号〕K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3)07-0036-1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顾颉刚先生提出“古史层累说”后,在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直到100年后的今天,我们仍能感受其强烈的时代批判精神。
“古史层累说”之所以至今仍有这么持续的影响,是因为它对中国的古典学、历史学等问题仍然有巨大的学术启示意义,或者说我们今天仍然有诸多“古史辨”中曾探讨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学界的共识。
因此,在当今大量考古材料基础上反思顾氏的“疑古”及古典学思想,对于理解与评价顾颉刚先生“疑古”与“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点,构建中国文明起源的独特道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中国学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一、顾颉刚“疑古”说的是非与启迪顾颉刚(1892—1980),作为现代史学家,是用近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史的重要开创者之一。
《古史辨自序》(上下)顾颉刚读后感
首先,从结构上看,顾颉刚先生的《古史辨自序》井然有序。书中分为上下两册,上册主要讲述了古史辨运动的发起和过程,下册则主要对古史进行了辨析。这种结构安排使得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古史辨运动的发展和古史辨析的深入。我喜欢这种结构,因为它让我对古史有了新的理解,也让我对历史的认知有了新的启示。
其次,从语言上看,顾颉刚先生的文字精准严谨,同时又通俗易懂。他运用丰富的文献资料和论证手段,对古史中的虚假成分进行了揭示。他的文字让我对古史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我对历史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入。我喜欢他的语言风格,因为它让我对古史有了新的理解,也让我对历史的认知有了新的启示。
然而,我也有一些不太喜欢的部分。例如,有时候书中的论证过于繁琐,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理解。此外,由于古史研究的特殊性,有些观点和论证可能存在一定的争议。但即便如此,我仍然认为这本书的价值和意义不可忽视。
对我来说,《古史辨自序》(上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它让我对古史有了新的认识,使我对历史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入。另一方面,它让我对学者们的责任和担当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激发了我对历史研究的兴趣和热情。
第四篇范文
在阅读《古史辨自序》(上下)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顾颉刚先生的写作风格、人物塑造和主题深度的独特之处。这本书不仅是对古史研究的总结,更是作者对历史认知的一种探索和表达。
再次,顾颉刚先生对主题的深度挖掘让我感到震撼。他通过“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揭示了历史的复杂性和多元性。他还通过对古史辨运动的描述,展现了学者们对历史研究的热情和对真理的追求。这些内容的深度挖掘,让我对古史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我对历史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入。
古史辨自序读书报告
古史辨自序读书报告近日来,读了顾颉刚先生的《古史辨第一册自序》一文;收获颇丰。
在这篇自传性的长序里,顾颉刚先生从当时的局势、自身的个性和个人境遇等方面畅言自己之所以有“层累造就历史”这一观点的原因以及其独特的古史研究方法;清晰地阐述了顾颉刚先生应别人所求,向读者介绍“古史辨运动”兴起缘由以及个人的成长历程,体现先生对历史的敏感、对学术研究的入。
对“真”的一种执着。
性格上,作者是夜光桀骜不驯、历史兴味极重、好奇心极发达的人,敢于怀疑古书古史而对它做深入的研究,敢于推翻数千年的偶像而不吝惜,敢于在向来不发生问题的地方发生出问题而不丧气于他人的攻击。
下面我就结合序中的内容来具体说说我的看法和体会。
书中说:做了一二个月,注解依然没有做成,但古今来造伪和辨伪的人物事迹倒弄得很清楚了,知道在现代以前,学术界上已经断断续续地起了多少次攻击伪书的运动,只因从前人的信古的观念太强,不是置之不理,便是用了强力去压服它,因此若无其事而已。
现在我们既知道辨伪的必要,正可接收了他们的遗产,就他们的脚步所终止的地方再走下去。
因为这样,我便想把前人的辨伪的成绩算一个总帐。
我不愿意单单注释《伪书考》了,我发起编辑《辨伪丛刊》。
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作者一种敢于追求真理的精神,不同于前人的置之不理或者是强力去压制疑问。
他敢于去在怀疑之后,去辨伪求证,而且有雄心把前人的辨伪做一个总结。
我们都知道这将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它将需要很多的艰辛和努力才能完成,而且还不知道是否能达到预想的结果。
这样,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勇气与信心。
在读初中、高中的时候,对于书中的某些观点或者结论,我们会有所质疑。
那时,我们可能会去向老师请教一番;也可能会置之不理,把心中的疑惑给压制下去。
我们也曾有过质疑,但是我们却没有去辨伪考证;也许会有人说我也去考证了,就是没有结果而已;但是我们都没有作者的那种真正探索的精神。
这使顾先生一个严谨、奉献和独立的形象跃然纸上。
对这样一个具有奉献精神的学者,值得我们每一个治学之人表示自己真实的崇敬之情。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怀疑与学问》课后作业_【补充习题】
第五单元探索求知之路18. 怀疑与学问1.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虚妄.()折.扣()步骤.()譬.如()思索.()懒惰.()停滞.()流俗.()2.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视ch á()mán ɡ从()ch énɡ认()m ò守()腐草为yíng()bi àn 伪去妄()3. 解释下列词语或根据解释写出词语。
1)停滞:(2)虚妄:(3)不攻自破:(4):形容固执保守,不思进取。
(5):不问是非地附和别人;盲目随从。
(6):辨别真假是非,丢弃荒谬不合理的东西。
(7):语出《礼记·月令》。
意思是腐草化为萤火虫。
4. 文学常识填空。
《怀疑与学问》的作者是, 江苏苏州人,家,“ 学派的创始人。
他著有《汉代学术史略》《史林杂识初编》等。
5. 预习课文,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中心论点是如何提出来的?(2)做学问为什么要有怀疑的精神?(3)怎样理解“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参考答案1. wàng zh ézh òu p ìsu ǒ du òzh ìs ú2. 察盲承墨萤3. (1)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
(2)没有事实根据的。
(3)不用攻击,自己就溃败了,多形容观点、情节等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责问。
(4)墨守(5)盲从(6)辨伪去妄(7)腐草为萤4. 顾颉刚历史学古史辨5. (1)做学问必须有怀疑精神。
通过引用宋代程颐和张载的名言引出中心论点。
(2)因为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而事实和证据有两个来源,即亲见和传说,但传说不一定可靠,所以必须要有怀疑精神。
(3)课文提出“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的论点之后,分两部分进行论证,将这两部分自然衔接起来的句子就是“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雅礼教育集团2023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二语文时量:150分钟分值:150分命题人:杨丛毓张叶叶胡岭梁君刘小莉罗春山禹翱审题人:熊智芳王迎李臻林雅晖熊开杰曹艳辉胡岭审核:刘昭文胡岭李臻张叶叶一、课内相关知识(本大题共5小题,共1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自见.者不明(显露)②非不呺然..大也(号啕大哭的样子)③以说.吴王(说服)④具.此而已矣(完备,齐全)⑤故盗贼有.亡(又)⑥当.察乱何自起(应当)A.①③④B.①④⑤C.②③⑤D.②④⑥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B.其脆易泮C.慎终如始,则无败事D.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3.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例句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2分)他家还有别的亲人——我想是他的妹妹吧——在那儿扮演哑剧中的小鬼A.我——我——我只要见见我的萍儿。
B.“几点钟?”米考伯先生问道,“我可以——”C.星期六的晚上是我最高兴的时候——一方面是因为我回家时口袋里有六七个先令……D.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4.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概况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对于“不龟手之药”,有的人只能世代依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有的人却能用它为官做宰,庄子在《五石之瓠》中用这个故事指出惠子有“拙于用大”的缺点,批评了惠子的“固陋”。
B.《兼爱》中墨子认为祸篡怨恨都由“不相爱”产生,圣人治国首先要找到社会混乱的原因,就像治病要明确病因。
墨子由此开出“药方”,即人与人不论等级、血缘关系,应“兼相爱”。
C.《老人与海》中,主人公一直自言自语,这说明他出海捕鱼所经历的长期孤独与困境使其深感悲苦又无处倾诉,只能自己说给自己听,这样写意在表现作者对主人公极大的同情和怜悯。
D.《大卫·科波菲尔》中的米考伯是大卫在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做童工时的房东,因无力偿还账务而身陷囹圄。
再谈“古史辨”派得与失
再谈“古史辨”派得与失作为20世纪影响很大的疑古思潮,“古史辨”派怀疑古史,考辨伪书,在当时确实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尤其是顾颉刚先生提出的“层累地造成的古史说”,曾在学术界引起一场大争论,对其得失也有过不少评论。
解放后对“古史辨”的评价起伏很大,顾颉刚先生还一度受到严重的冲击。
近些年来,随着对出土的大量简帛文献的研究,尤其是“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开展,古书、古史研究日渐深入,很多曾经被怀疑过的问题因为有了新的证据而重新得以确认。
这无疑是古史研究的重大进步。
但我也注意到,现在似乎有了另外一种倾向,就是有意无意地忽视“古史辨”的积极意义,甚至对其全面否定,这一点在有的年轻朋友身上,表现最为明显。
他们一听到“古史辨”派,就以“大禹是条虫”来回应。
那么,今天究竟该怎样评价“古史辨”派?“大禹是条虫”的说法又是怎么回事呢?1923年初,顾颉刚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一文中,集中表达了他的“层累地造成的古史说”。
要点有三:(1)对传统中的古史演变过程加以考辨,即可发现“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愈长”。
如,周代人心目中最早的帝王是禹,到孔子时有尧、舜,到战国时有皇帝、神农,到汉以后有盘古。
(2)“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
如舜,在孔子时代只是一个无为而治的圣君,到《尧典》中就成为一个“家齐而后国治”的圣人,到孟子时就成了一个孝子的模范了。
(3)我们即使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的状况,但我们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
顾颉刚“层累说”的提出,立即使社会各方面读古书的人都受到强烈的刺激,引起了长达半年的古史大论战。
就是在这中间发生了“禹是一条虫”的小插曲。
具体是这样的:顾颉刚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中讲到“禹从何来”的问题,他解释说:“禹,《说文》云,‘虫也,从禸,象形’。
禸,《说文》云,‘兽足蹂地也’。
以虫而有足蹂地,大约是蜥蜴之类。
我以为禹或是九鼎上铸的一种动物,当时铸鼎象物,奇怪形状一定很多,禹是鼎上动物的最有力者,或者有敷土的样子,所以就算他是开天辟地的人。
2024届山东省滨州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届山东省滨州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 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自从以“疑古辩伪”为特征的古史辨运动兴起后,中国古史学界围绕着黄帝事迹是“神话的历史化”还是“历史的神话化”这一问题爆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学术争论。
所谓“神话的历史化”,就是认为黄帝本为天神,而后有一个被历史化的过程。
持此观点的古史辨派学者使用的关键词是“神话”和“历史”,并兼及“传说”。
按照古史辨派学者的观点,传说是以口传为特征的一种故事,它的内容包括神话和历史。
神话是否可以为古史研究采用,取决于其是否包含史实。
从逻辑学角度来说,在文字记录没有产生以前(口传时代),传说是神话和历史的属概念(上位概念)。
同时,古史辨派学者认为有些神话中有历史真实。
随着文字记录的出现(文本时代),传说中的部分神话、历史内容开始转化为文本。
这一时期,由于新的历史记录大多以文本的形式直接产生,文字使用者还有可能直接创造新的神话。
这时候,传说和历史、神话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所谓“历史的神话化”,就是认为黄帝传说有历史的根基,其后进入神话,这是历史与神话互渗的结果。
从持此观点的学者一方来看,批评古史辨派阵营使用的关键词则是“传说”和“历史”,而兼及“神话”,代表作品是徐旭生的《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在徐旭生著作中,与古史辨派相比,“历史”的用法无别,“神话”的用法略有区别,“传说”的用法则差别极大。
就内涵而言,神话不含史实成分,传说则往往含有史实成分。
这一阵营,更多的站在西方“传说”的传统上。
从概念关系来看,西方文献的传说与神话、历史是并列关系,徐氏基于这种关系把这三个概念引申为了“进化论式”的历史分期概念(如下图),试图以此证明古史辨派的观点缺乏科学性。
“传说”这一概念,折射着东西文化的碰撞。
从语源来看,徐旭生使用的“传说”对应着英语的legend,在西方文献中,legend多用于讲述英雄的不凡才能,它的含义与今天我们说的“传奇”“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相近。
顾颉刚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观的现代意义
顾颉刚“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观的现代意义作者:顾颉刚文章来源:浏览:2997 次顾颉刚(1893—1980年),“古史辨”派的领袖,中国现代史学的奠基人。
江苏苏州人,出身于读书世家,天资聪慧,素有悟性,自幼在祖父、父亲的严格指点下苦读《论语》、《孟子》、《诗经》、《左传》、《纲鉴易知录》,后来又读了石印本《二十二子》、《汉魏丛书》,16岁时他正在读中学二年级,祖父又给他讲授《礼记》、《周易》、《尚书》等,初步形成了关于中国文化、中国古史的知识基础。
在中学时代,顾颉刚就养成了喜欢买书的好习惯,常常把家里给的零钱节省下来到书市去买书,久而久之,对书籍的版本、目录也发生了浓厚兴趣,反复翻熟了《四库总目汇刻书目》、《书目答问》一类的目录书,了解了中国历史典籍的有关知识。
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后来转读哲学门。
入学后由于毛子水同学的影响,参加章太炎主讲的“国学会”,聆听了太炎先生的国学系统讲演,深受启发,这可能影响了他一生所走的治学道路。
对顾颉刚批判传说古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还有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与胡适讲授的《中国哲学史》。
从《孔子改制考》中使顾颉刚知道了很多古史材料是靠不住的,胡适讲授《中国哲学史》第一章《中国哲学结胎的时代》,用《诗经》作时代的说明,丢开唐虞夏商,认为这时的传说史料不可靠。
受到这些启发,使大学时代的顾颉刚萌生了用个人的力量去“整理国学”的“野心”。
1920年毕业被留校做助教,从此踏上了潜心研究中国古史的学术道路。
由于他的学术志趣,对富于批判精神的郑樵和崔述的学术深感兴趣,于是在研究的基础上,也是为了抒发自己的心志,先后撰著了《郑樵传》、《郑樵著述考》、《清代著术考》,标点校定了姚际恒的《古今伪书考》,标点补辑了崔述的《崔东壁遗书》等。
这些工作为顾颉刚后来的考辨古史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同时也为他启发了思路、增加了智慧。
1923年顾颉刚在《读书杂志》第9期发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对中国的传说古史进行怀疑,认为“古代的文献可征的很少,我们要否认伪史是可以比较各书而判定的”。
再释顾颉刚“古史辨”运想
再释顾颉刚“古史辨”运想——站在历史文本解读者后面的思考周忆霖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本文将就历史文本、历史文本解读及历史文本解读者,这三重联系进行一个互动的思考“跳跃”,目的当然是希望通过对历史文本的再解读与历史文本解读的分析来揣摩与思考历史文本解读者在解读历史文本时的“误会”。
本文的写作主要参用两本书:王汎森的《古史辨运动的兴起——一个思想史的分析》和顾颉刚的《古史辨》第一册自序。
需要说明一下两者之间的关系。
前者在分析顾颉刚层累造成说的特质时,主要引用的史料就是后者(顾氏长达10万字的自序;它实际上充当了顾氏自传的角色),也因而同时产生了对后者的解读作用。
这样看来,前者与后者便很自然地建立起解读与被解读的关系。
换句话讲,前者成为了后者的历史文本解读,后者充当了前者解读的历史文本(虽然并非唯一)。
我愿望尝试的是对照比较的方法,将历史文本解读者的“误会”(当然是我主观认为的,这一点不应回避,不过,我会尽量详尽我的理由),通过历史文本的再解读与历史文本解读的分析,这样比照的方式进行揣摩与思考。
在做了以上说明后,便可以进入正题的着墨了。
作者全书第一章名为“顾颉刚层累造成说的特质与来源”。
他认为,“顾颉刚在《古史辨》中最突出的论点是…层累造成说‟”[1],然后,他说,“我们检视散布在顾颉刚早期著作中的一些零散的文字,正可以充分发现他的层累造成说有一个相当大的特色”。
[2]作者所以为的特色即为“伪造”,“我们得注意:他(顾氏)在这里用的是…伪造‟二字”。
[3]他引用的是《古史辨》第一册自序(以下简称自序)中的这句话,“这是一个大问题,它的事实在二三千年以前,又经了二三千年来的乱说和伪造”。
[4]显然,作者是把层累造成说与伪造之间牵上了关系,认为后者是前者的“一个相当大的特色”。
我们先从“历史文本”的解读做起。
实际上,作者在解读引文时,只取了“伪造”二字之意,并以此作为层累造成说的特色。
但自序中的原文似乎并未论及层累造成说。
复旦大学徐冲、仇鹿鸣:《中国古代史》课程参考文献(修订增补版)
复旦大学徐冲、仇鹿鸣:《中国古代史》课程参考文献(修订增补版)复旦大学徐冲老师先秦~东晋一、引论1、钱穆《国史大纲·引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2、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2001年3、韦伯《学术作为一种志业》,《韦伯作品集·I 学术与政治》,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4、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长水集续编》,人民出版社,1994年5、谷川道雄《战后日本的中国史论争·总论》,《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二卷,中华书局,1993年二、文明、民族与国家1、江上波夫《骑马民族国家》,张承志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2、宫崎市定《东洋朴素主义的民族与文明主义的社会》,收入氏著《宫崎市定亚洲史论考·上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3、顾颉刚《古史辨自序》,河北教育出版社“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名著”,20034、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长春出版社,20075、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三联书店,1999三、周克商1、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史语所集刊》1-1,1928年2、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833、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4、许倬云《西周史》,三联书店,20015、李峰《西周的政体》,三联书店,20106、王明柯《华夏边缘的形成:周人族源传说》,收入氏著《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四、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1、许倬云《春秋战国间的社会变动》,收入氏著《求古编》,商务印书馆,20142、王明柯《边缘人群华夏化历程:吴太伯的故事》,收入氏著《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杨宽《战国史(增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4、阎步克《从稍食到月俸:战国秦汉禄秩等级制新探》,收入氏著《乐师与史官:传统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论集》,三联书店,20015、杜正胜《编户齐民:传统政治社会结构之形成》,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6、李开元《复活的历史:秦帝国的崩溃》,中华书局,20097、宫崎市定《中國聚落形態的變遷——關於邑、國、鄉、亭、村的考察》,收入氏著《宫崎市定亚洲史论考·中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8、池田雄一《中国古代的聚落与地方行政》,《总论:中国古代聚落的发展》、《第二章:中国古代的聚落形态》,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9、増淵隆夫《先秦时代的山林薮泽及秦的公田》,收入氏著《中国古代的社会与国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10、渡边信一郎《中国古代的王权与天下秩序》,第二章《天下的领域结构——以战国秦汉时期为中心》,中华书局,2008五、始皇帝1、杜正胜《编户齐民:传统政治社会结构之形成》,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2、西嶋定生《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与结构:二十等爵制研究》,中华书局,20043、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第四章《文吏政治与秦帝国的兴亡》,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4、西嶋定生《秦漢帝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5、西嶋定生《中国古代国家と東アジア世界》,第一篇第二章《皇帝支配の成立》,東京大学出版会,19836、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7、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氏著《秦汉政区与边界地理研究》,中华书局,20098、卜德《秦国和秦帝国》,载于崔瑞德、鲁惟一主编《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9、鶴間和幸《秦帝國の形成と地域》,汲古書院,2013六、汉的成立1、田余庆《说张楚——关于“亡秦必楚”问题的探讨》,氏著《秦汉魏晋史探微》(重订本),中华书局,20042、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三联书店,20003、陈苏镇《〈春秋〉与“汉道”》,中华书局,20114、陈伟《张家山汉简〈津关令〉中的涉马诸令研究》,《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研究文集》,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5、西嶋定生《秦漢帝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6、增渊龍夫《汉代民间秩序的构成和任侠习俗》,收入氏著《中国古代的社会与国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7、阿部幸信《漢初「郡国制」再考》,《日本秦漢史学会会報》9,20088、阿部幸信《汉初天下秩序考论》,收入《史林挥麈——纪念方诗铭先生学术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论《古史辨》视野下《诗经》研究的利弊
论《古史辨》视野下《诗经》研究的利弊作者:林红来源:《电影评介》2009年第22期摘要:顾颉刚先生在《古史辨》视野下进行的《诗经》研究非常具有特色。
一方面在疑古思潮的影响下,它具有冲破网罗的创新特质,突破了传统《诗经》研究的套数和束缚,而另一方面,正是由于这种强烈的疑古背景,又使它有失之偏颇,矫枉过正之失。
关键词:顾颉刚《古史辨》诗经研究疑古思潮一、崭新的成果,独特的方法1用历史考辨的眼光看《诗经》作为一个历史学家,作为其《古史辨》的一部分。
顾颉刚先生对《诗经》研究自然会从历史学的角度思考问题,他开始运用历史考辨的方法对古文献资料进行变伪求真。
在《诗经》学术史上他做了极有价值的资料搜集整理工作。
“他将宋代典籍中散佚的引录《诗辨妄》的原句及相关资料辑录成集,从《朱子语类》中将评论《诗经》的语录辑录成集,将从北大教授吴虞家中发现的《诗经通论》借来标点付印,将通志堂经解本中的《诗疑》点校出版”。
他选择这些文献是与他的诗学渊源有关的,顾先生的疑古思想主要是继承郑樵,姚际恒和崔述的传统。
而他的学术渊源和治学方法还深受胡适和钱玄同的影响:“我的古史辨的指导思想,从远的来说就是起源于郑,姚,崔三人的思想,从近的来说则是受了胡适,钱玄同二人的启发和帮助。
”胡适先生让他明白:“不但要去辨伪,要去研究伪史的背景。
而且耍去寻出它的渐渐演变的线索。
就从演变的线索上去研究”,所以,除了文献整理工作,他的诗经研究在这个基础上还自觉运用“注重历史演变,在动态中分析”的方法。
最显见的成果包括1923年完成的《诗经在春秋战国间的地位》以及1925年的《瞎子断扁的一例——静女》。
前者原名《诗经的厄运与幸运》,大抵想“说明诗经在历来儒者手里玩弄,好久蒙着真相,并且屡屡碰到危险的“厄运”,和虽是一重重的经历险境,到底流传到现在,有真相大白于世的希望的“幸运”。
为了说明真相,先生从传说中的诗人和诗本事说起,灾再谈到周代人的用诗,然后再涉及春秋战国之间和孔孟的研究,力图用清晰的历史演变线索还《诗经》的本来面目,用这种方法他最后得出音乐性质变化的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我的意思,顾先生之为世纪史学的领军人物,不仅在此,更在于这个方法论的自觉.
这是因为:"新"不是某家某派的专有定语,只是置于时空维度中的特定概念,相对的概念.
(12)同注(11)第80页
(13)1929年胡适在上海对去看他的顾颉刚说:"现在我的思想变了,我不疑古了,要信古
的超越的学问境界和广纳歧见的大胸襟.提出四项总结顾颉刚的原则性意见.
[关键词]古史辨 顾颉刚 胡适 平台 胸襟 境界
一九八零年顾颉刚先生去世以后,有过三次全国性的纪念活动.一次是编辑纪念顾先生
诞辰九十周年论文集(几经周折至九零年由巴蜀书社出版,易名《纪念顾颉刚学术论文集》).
一次是九三年五月在苏州举行的纪念顾颉刚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还有就是这次
二年(1923)二月.古史辨运动起始于胡适,顾颉刚师生讨论中国辨伪史,讨论姚际恒《古
今伪书考》,崔东壁遗书等的辨伪功绩与不足,以及计划《辨伪丛书》;以三伪(伪书,伪事,
伪史)为辨伪的内容和范围;"为审定史料,所以要辨伪"(2)的史料学立场和原则,"进化
的历史观念"(3)和方法,以及由胡适提出的那个著名疑古原则:"宁可疑而过,不可信而
先生在第一册〈自序〉明白地说:"要是我不亲从适之先生受学,了解他的研究的方法,我
也不会认识自己最近情的学问乃是史学.要是适之玄同两先生不提起我的编集辨伪材料的兴
趣,奖励我的大胆的假设,我对于研究古史的进行也不会这般的神速."(12)我不否认后来
胡适与顾先生在疑古思想及老子问题上发生歧见(13),以及后来两人关系疏远,感情隔膜,
史演进法",是"受了西方传来的科学教育"(17),"西洋的历史方法"的教训,"受过科学
的洗礼"的"新方法",是他的"脑筋中印象最深的科学方法"(18);余英时将"古史辨"
的观念和方法归类于产生于十九世纪后期西方著名的兰克实证主义史学,视之为第一次有系
统地体现了现代史学观念(19);也有把它归入杜威胡适的实验主义(20),而杜威明确宣称
判"之一节,到五十年代"胡适思想批判"运动将顾颉刚和"古史辨"与胡适捆绑在一起,
更从反面证明两者关系之密切,是个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历史事实.非官方的学术运动形成
之初,主要常常起于二三学者自然的互相影响,沟通或共鸣,并自由地各自表达.古史辨运
动正是顾先生与胡适及钱玄同往来通信讨论,鼓吹风动起来的.《古史辨》第一册所收他们
了古史辨工作.最后,胡适于民国十二年(1923)二月在上海将所办的《读书杂志》托付给
顾先生接办.顾先生乃将〈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在《读书杂志》第九期发表,公开了他
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理论的基本骨干,"不胫走天下"(钱穆语),开创了现代中国
史学的"古史辨"时代;而《读书杂志》此后亦成了"古史辨"的一个基本阵地.所以,顾
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漠视胡适(以及钱玄同)的示范,指导,鼓励和诱掖作用(14),而
可以一凭己意改写他们师生共同酝酿和发动"古史辨"的历史.当然,我们因此完全有理由
说,顾颉刚先生是"古史辨"的中心性的领军人物.用博斯年的话来说,即"颉刚是在史学
上称王了."(15)
二,20世纪中国新史学的领军人物
(21)见氏著《人的问题》,傅统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135页.
依此,如果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我们即可以"新"冠于某种史学观念和方法.其一,它是在
20世纪中国(也可以是其他空间)新出现的.这个"新"可以从传统史学中开出来的新(如
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也可以是从西方传入的(如实证主义实验主义,唯物史观).
的学术信札及顾先生〈自序〉为此提供了最有力的现场证件.
《古史辨》第一册分三编.上编所收全是之前未刊的顾先生与胡适及钱玄同往来讨论的
信札,最能见出古史辨运动的风源所在.所收35件信札,顾先生20件,胡适10件,钱玄
同5件,其中胡适致顾颉刚10件,顾颉刚致胡适12件;起讫日期为民国{1920}十一月至十
史辨》一,第223页.
(8)顾颉刚:〈论《诗经》经历及《老子》与道家书〉,《古史辨》一,第56页.
(9)胡适:〈介绍几部新出的史学书〉,《古史辨》二,第335页.
2
(10)顾颉刚:《古史辨》一,〈自序〉,第36页.
(11)同上,第40页.
使他的学问专业自觉地由哲学转向史学.接着,顾先生就受询姚著,嘱点《伪书考》,进入
顾颉刚和"古史辩"论拾遗
您的查询字词都已标明如下:经今古文学 钱穆 顾颉刚 (点击查询词,可以跳到它在文中首次出现的位置)
如果您loadFile/GuYJ.pdf
聆听了诸教授的报告后,兴发了一些想法和感受,临会议结束之际,稍言匆匆.11月14日
接顾潮教授电话嘱文,乃敷陈之.此之为文,谨守第一序列学问范围.凡所用词,即如"新"
"旧",只是事实之意义,均非价值之判词,亦不以任何主义为预设的评价标准.
一,"古史辨"中的胡适与顾颉刚
20世纪,中国社会和文化全面转型.民初新文化运动,推动并加速了这一全面转型.
130名学者参与其间,连辈份更高的梁任公,王国维等也被卷入讨论,这还不包括受其思潮
影响的陆侃如之疑屈原以及后来的禹贡学会.其影响之大,已经超出了古史学界,可谓久盛
不衰,风靡学界."古史辨"以运动的革命的疾进的方式,取得新史学登场的规模效应.其
自身则形成为一个无任何政党和政治背景的20世纪中国最大的新史学学派,而主持这场古
史辨论的顾颉刚先生毋须任何外来加冕,自然而然的成了百年新史学的一个著名领军人物.
我不能赞同将顾先生和"古史辨"与胡适的关系割断,更不赞尝那种意底牢结的势利:
要批判"古史辨"就将顾先生和"古史辨"与胡适挂钩;要肯定"古史辨"了,又将顾先生
和"古史辨"与胡适的关系往远拉.胡适与顾颉刚和"古史辨"关系之密切,古史辨的
先在诸如"上古史靠不住"工
作上,胡适终究是"始作俑者";顾先生正是在胡适的直接影响和促动下主持古史辨论的展
开的
这在顾先生第一册〈自序〉亦可取得印证和证言.顾先生在北大第二年听胡适"中国哲
学史"课.据〈自序〉,先是胡适丢开唐虞夏商,迳从周宣王起讲"中国哲学的结胎时代",
顾颉刚和"古史辩"论拾遗
——"纪念顾颉刚先生诞辰100周年学术座谈会后"
罗义俊
[提要] 本文不赞同因后来发生的情形而改写胡适与顾颉刚共同酝酿和发动"古史辨"的历史.
指认顾颉刚主持古史辨运动使他成为20世纪中国新史学的一位著名领军人物的三个理由,
古史辨运动展现了一个无"政治的应用"的束缚,无家派门墙的学术大平台,顾颉刚艺术性
(1)胡适:《介绍几部新出版的史学书》,《古史辨》二,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版,1982,第
1
334页.顾颉刚致王伯祥《自述整理中国历史意见书》亦自谓"我们这样做,必可使中
国历史界起一大革命."《古史辨》一,第36页.事实亦然.
现场参与者当时无人置疑过;而从三十年代叶青《胡适批判》将"顾颉刚底方法"列为"批
一册的编排和内容,完全可以看出,民国九年十一月胡适〈致顾颉刚询姚际恒著述书〉跨出
了古史辨的第一步,这也是顾先生当时的认识,故将它排为上编第一篇.第一册民国十五年
(1926)出版后,胡适刊文推介说:"我这四十八个字居然能引出这三十万字的一部大书,
居然把顾先生逼上了古史的终身事业的大路上."(9)所说确是真情实况.师生二人虽然事
于第一册上编所收他们师生,师友的通信中.甚至古史辨运动后来展开的,如孔子删述《六
经》,经今古文学,老子的著述和年代,这样具体的问题,顾,胡及钱的通信中都已涉及.
我们完全有理由把第一册上编时期看作是古史辨运动的酝酿期和启动期.而且,显然一望而
知,他们三人共同酝酿和启动了古史辨.
在这个酝酿和启动中,细究起来,胡顾师生间的学术关系和作用,显然更为突出.由第
(4)顾颉刚〈答胡适之书〉'适之先生之评',《古史辨》一,第12页.
(5)胡适致顾颉刚〈自述古史观书〉,《古史辨》一,第22页.
(6)顾颉刚致胡适之〈告拟作《伪书考》跋文书〉,《古史辨》一,第14页.
(7)胡适:〈古史讨论的读后感〉,《古史辨》一,第193页.顾颉刚:〈答柳翼谋先生〉,《古
为新史学开风气的就是新文化运动的一支——顾颉刚先生和他的"古史辨".
"古史辨"是一场辨伪疑古运动,当时中国史学界一场"深沏猛烈"的"革命"(1).
它产生于新文化运动期间,而在新文化运动后仍持续着,自民国九年(1920)十二月至民国
三十年(1941)二月历时二十年,结书七集九大册;由此七集《古史辨》可知,它调动了近
(零三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定五月因非典延至八月举办的纪念顾颉刚先生诞辰110周年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