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理性神学观照下的文艺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8卷第3期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9月20日∑!!:兰墨盟竺:三!竺坚里生旦!鉴堂堡里g垫!垒!竺堕竺!曼堕坠!璺!i!望墅P!:圣Q圣塑墨

柏拉图理性神学观照下的文艺思想

李婕婷

(宜春学院文传学院,江西宜春336000)

摘要:古希腊哲人、思想家柏拉图的思想是以理式论为核心内容的理性神学,该神学思想的形成有深刻的内外因综合作用之源,其文艺思想在这种理性神学的观照下,呈现出追求真善美理式真理的特点。

关键词:柏拉图;理性神学;理式

中图分类号:B502.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640(2008)03-0043-03

神学,是援用唯心主义哲学来论证神的存在、本质和宗教教义的一种学说。古希腊哲人、思想家柏拉图的世界观就是一种神学,但这种神学不是有着某种具体宗教教义的神学,而是以“理式”为核心内容的理性神学。于是,在此世界观的观照下,他的文艺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呈现出追求理式美的特点。

一、内外因综合作用下的诗学、理性神学意识之源

柏拉图于公元前427年生于雅典附近的伊齐那岛,他的父母都出自名门望族,母亲出自梭伦家族,柏拉图属于梭伦的第六代后裔。柏拉图虽然从小在继父家度过,但是优裕、富足的家境使他从小就从智者那里获得了各种教育,包括学习音乐、诗歌、绘画和哲学等。据多种史料记载,他在青年时期热衷于文艺创作,写过赞美酒神的颂诗和其他抒情诗,富有文学才能。“如果没有遇到苏格拉底并为他的谈论所吸引,柏拉图——正如他对梭伦的评价那样——很可能会成为一位有造诣的诗人。”【Jl(㈣

柏拉图爱诗、写诗、懂诗,有着深刻的创作体验,他那样地了解诗和写诗的人,深切地知道诗的美,诗的魅力,诗的神秘,诗的摄人心魄。所以,后来他才最有能力、有资格、有见地地评诗、论诗。

柏拉图20岁时开始跟随苏格拉底学习。苏格拉底“善”的伦理思想及对神的无比崇拜对他影响颇深。不仅如此,柏拉图还研究了他的前辈——著名哲学家们的几乎所有著作,正如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所说的那样:从毕达哥拉斯那里,柏拉图得来了宗教的倾向、灵魂不朽的信仰、出世的精神、僧侣的情调以及理智与神秘主义交织的“数”的意识;从巴门尼德那里,他得到了一切变化都是虚妄的信仰;而从赫拉克利特那里,他得到的学说更为消极,即感觉世界中的任何东西都不是永久的。这些观点,都为柏拉图形成独立神秘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奠定了基础。

柏拉图跟随苏格拉底共八年,其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对柏拉图产生了重要影响。伯罗奔尼撒战争以雅典失败告终;“三十僭主”推翻民主政治,但因施行暴政而在八个月后又被群众推翻;雅典恢复民主政治,但它竟又以渎神的罪名处死了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之死给柏拉图触动很大,哀伤之余不仅有改变自己从政志向的想法(柏拉图70高龄所撰写的自传体《第七封信》中:“我年轻时,总想一旦能独立工作,就要投身政界。后来政局发生变动,影响了我的计划。”),更引发了他对现实的思考:“使哲学家获得政权,成为政治家,或者政治家奇迹般地成为哲学家,否则人类灾祸是无法避免的。”从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出他推崇拥有智慧、探求真理的“哲学王”倾向。

另外,此时希腊社会的文化氛围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希腊神话、荷马史诗的鼎盛时期已经逐渐过去,滑稽戏谑风格的戏剧非常受大众欢迎。随着民主势力的上升,自由思想和自由辩论的风气很盛,讲究修辞、迷惑他人的诡辩学派兴起。柏拉图对此深恶痛绝,认为是低级趣味、伤风败俗、不讲真理、没有对人有用的教益,甚至认为是“剧场政体”代替了“贵族政体”。

在柏拉图看来,政局动荡、世风日下,该怎样培养人的健康素质,如何建成坚不可摧的稳固国家?现存的颠倒混乱让他很是失望,冥冥思索,他把目标和理想从厌弃的现实世界、此岸世界转移到苏格拉底和各辈先哲启发过他的至真、至善、至美的理想境

收稿日期:2008一O l一25

作者简介:李婕婷(1982一).女(汉族),吉林梨树人,宜春学院教师,硕士。研究向:文艺批评。

43

界、彼岸世界。这种崭新的理论、明智的目标和信仰便是“理式”!

二、真善美的理性神学——理式论

理式,I dea,也有人译为“理念”、“观念”,是柏拉图哲学、美学的重要概念,更是其理性神学的核心内容。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认为:“I de a,不依存于人的意识的存在,所以只能译为‘理式’,不能译为‘观念’或‘理念’。”【2J删’马新国主编的《西方文论史》中也认为:“柏拉图所说的‘I dea’,它不依存于物质存在,也不是人的意识,而是一种超时空、非物质、永恒不灭的‘本体”’。13l伊17’也有人认为柏拉图著作的“个别上下文里的I dea似乎确实包含‘理念’的意思”,lI I‘P70’有时又有“绝对存在”的含义,建议常规译为“形”、“真形”。

那么,该怎样理解“I dea”呢?

柏拉图自己说:“我们经常用一个理式来统摄杂多的同名的个别事物,每一类杂多的个别事物各有一个理式。”151㈣p‘理式”是统摄杂多的一般,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质”、“本质”,像柏拉图自己解释的是“永恒的,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不增不减”,“是永恒地自存自在,以形式的整一永与他自身同一”。[41(魄)

同时,“理式”又是一位“工匠”,“这位工匠不仅有本领造出一切器具,而且造出一切从大地生长出来的,造出一切有生命的,连他自己在内;他还不以此为满足,还造出地和天,各种神,以及天上和地下阴间所存在的一切。”141‘㈣

“理式”这位工匠制造出天、地、人、神、万物,既非物质,也非意识,是万物的起源,是超越于物质、意识之外无所不能的第三种存在。他是造神的“神”,不像雅典娜、阿波罗等奥林匹斯诸神那样有形体,有相貌,有人赋予的神义,他是比神话中的这些可以变化多端、无所不能的宗教神还神的“神”,应该说,他是“非拟人的理性神”,“无形貌的理性神”。151

而且,在《斐德若篇》中,柏拉图更将其视为相对于现实世界这个“下界”的“上界事物”,是最高的“绝对真理”、“绝对美”的境界,把我们的认知的目标也定位于“理式”,也就是在苏格拉底的对话中常出现的“真”“善”。

虽然,在《会饮篇》中的第俄提玛启示部分,柏拉图又教诲要认识一般本质的美,需从个别的美的对象开始,似乎是与《理想国》卷十中认为认识体现一般本质的理式相矛盾,但是其最终仍是要人们“从各种美的学问知识一直到只以美本身为对象的那种学问,彻悟美的本体。”141‘册’

44

可见,理式是统摄多杂的一般,是本质,是万物的起源,是认知的极境,是无以伦比的最高级最纯净的真、善、美。柏拉图用理式在他的头脑中树立了一尊“理性神”,构设了一个以“理性神”为崇拜对象的绝美精神境界,并在此理性神学的观照下对人类生活中一种极为莺要的现象——文艺活动进行了审视。

三、理性神学观照下的“理式”之诗

世界观是人对世界总的看法和观点。柏拉图的世界观是以理式为核心的理性神学,那么柏拉图对人的活动的认识也必然是以其理性神学的原则为评价标准的,他以理性神学观照“诗”的艺术,其文艺思想就不能不皆著“理式”色彩,这一点首先集中体现在他对文艺本质的看法上。

古希腊早期关于文学艺术本质的流行看法是“文艺摹仿自然”,柏拉图对这种朴素的观点以他独特的理式论进行了延伸和改造。

在《理想国》卷十中,柏拉图以床为例说明了他所认为的“摹仿”的本质。柏拉图认为床有三种。第一种是“自然中本有的”,“没有旁人能制造它”的“本然的床”,“床之所以为床”的那个理式,床的“真实体”,我们姑且称之为理式之床;第二种是木匠依理式之床制造的个别的、具体可感的、可坐可躺的现实之床,只近似于理式之床而不是床的“真实体”;第三种是画家依木匠制作的现实之床而绘画的艺术之床。

结果,画家绘画的艺术之床就是对理式之床的摹仿的摹仿,与自然、与理式、与本质“隔了三层”,就像他在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和格罗康的对话中做的比喻一样:“你马上就可以试一试,拿一面镜子四面八方地旋转,你就会马上造出太阳,星辰,大地,你自己,其他动物,器具,草木,以及我们刚才所提到的一切东西。”151‘聃’而“一切诗人”和画家都像照镜子一样“都只是摹仿者,无论是摹仿德行,或是摹仿他们所写的一切题材,都只得到影像,并不曾抓住真理。”141‘喇’

诗人、艺术家既没有技艺,又不能洞见真理,难免要受到推崇理式的柏拉图的排斥,所以在《斐德若篇》,柏拉图分类的九等人中,“诗人或是其他摹仿的艺术家”只能等而下之地屈尊第六,与之相应地,在柏拉图的理想国度中,也必须严格地“禁止一切摹仿的诗进来”。141‘晰’

我们说,柏拉图是哲人,但是他也是个诗人。正如一千多年后的锡德尼所说:“柏拉图的作品虽然在内容和力量上是哲学的,但其外表和美丽却是最为依靠诗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一切哲学家中,柏拉图是最富有诗意的。”嗍㈣’作为诗人的柏拉图也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