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教案-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

合集下载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自由平等的真谛 教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自由平等的真谛 教案

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第1课时自由平等的真谛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自由的意义、平等的含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教学难点: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2教学过程一、导入回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从社会层面价值追求是什么?“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人们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和描写,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

什么是自由平等的真谛?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第七课第一框《自由平等的真谛》的学习。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无法治不自由1:教师出事自主学习任务,学生带着问题快速读书2:问题(阅读教材第90页“运用你的经验”)结合三名同学的观点,说说你对自由的认识。

(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教师总结:小蕊的观点是错误的。

自由不是为所欲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大海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自由是有限制的,无限制的自由只会产生混乱。

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阿梅的观点是正确的。

自由就是做法律不禁止的一切事情的权利活动一:小故事——断线的风筝3:(阅读教材第91页的第一个“探究与分享”)(1).思考:(1)挣脱了束缚的风筝为什么“无力回天”?(2)如何理解自由应受到必要的限制?提示:(1)风筝挣脱了线的束缚,失去了线的保护,自然“无力回天”。

(2)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2).教师讲解: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但是,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4:探究网络自由(阅读教材第91页的第二个“探究与分享”)查一查:请查阅我国对网络言论的相关法律规定,说一说网络世界自由的边界。

提示:《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下列信息:(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中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教案

中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教案

中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教案一、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初步的规则意识,知道在游戏活动中规则的作用。

2. 通过活动使幼儿懂得游戏时要讲规则、懂礼貌、守秩序。

3. 培养幼儿具有初步的秩序感和集体主义意识。

二、活动准备:1. 布置游戏场景:草地、小河、独木桥、各种游戏材料。

2. 动物头饰:小白兔、山羊公公、小鸡、小鸭、小狐狸、小猴等。

3. 奖品:小五角星若干。

三、活动过程:1. 教师组织幼儿自由谈话,谈谈对规则的认识,为下面的活动作铺垫。

教师:今天动物王国的小动物要举行一次运动会,比赛要有规则,那么规则是什么呢?2. 教师向幼儿介绍游戏的名称和玩法。

游戏名称:《动物运动会》。

玩法:幼儿扮演各种小动物,通过独木桥到河对面去采蘑菇,要求幼儿在规定的时间内由原路返回,并将采到的蘑菇送给老师。

游戏可反复进行,但蘑菇在返回后不能重复使用。

3. 游戏开始,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对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重点在于对幼儿“不按顺序走独木桥”“争抢蘑菇”等违规现象的纠正,并对采到蘑菇不送给老师和在走独木桥时表现勇敢的幼儿进行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4. 教师组织幼儿谈话,引导幼儿小结游戏时出现的问题和好的表现,使幼儿明确在集体活动中应该怎样做,怎样做一个遵守规则的好孩子。

5. 教师分发五角星,评议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表扬遵守规则的好孩子。

6. 教师召集幼儿围坐在一起,给每个幼儿戴上动物头饰,组织幼儿表演歌曲《十二只小动物》。

7.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情况,提醒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类似游戏中要注意讲规则、懂礼貌、守秩序,做一个遵守规则的好孩子。

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活动,我觉得教学要面向全体孩子,使每个孩子都得到锻炼。

在活动中教师特别注意调动不爱说话、性格内向的孩子参与活动,使他们也得到锻炼和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自由平等公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自由平等公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自由平等公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自由、平等、公正第一部分:引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国家建设和人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

其中,自由、平等、公正是三个核心要素,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将围绕自由、平等、公正这三个核心价值观展开论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其内涵和作用。

第二部分:自由1. 自由的含义和重要性:自由是指人们在合法的范围内能够选择、决定和行使自己的权利。

自由是人类追求个性和幸福的前提,也是实现民主社会的基础。

2. 自由的体现与限制:自由的体现在言论自由、思想自由、信仰自由、经济自由等方面,但也需要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下进行,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道德规范。

3. 培养自由意识:学校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由意识,引导他们学会独立思考、自主选择,并学习以理性和负责任的态度行使自己的自由权利。

第三部分:平等1. 平等的含义和重要性:平等是指人们在权利、机会和待遇上的公平和平等。

平等是实现社会公正和稳定的基础,也是促进社会融合与发展的动力。

2. 平等的实现与挑战:平等的实现需要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包括法律保障、教育机会均等、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等。

然而,社会中存在的性别歧视、贫富差距等问题仍然是平等面临的挑战。

3. 培养平等观念:学校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平等观念,教育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不论性别、种族、阶级等因素,都应受到平等对待,并提倡尊重多样性。

第四部分:公正1. 公正的含义和重要性:公正是指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人,使每个人获得应有的权利和利益。

公正是实现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关键,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2. 公正的实现与难题:公正的实现需要法治的支持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然而,社会中存在的腐败现象、权力滥用等问题是公正实现的巨大挑战。

3. 培养公正意识:学校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正意识,教育他们学会公平评价他人,秉持公正原则,树立诚实守信、公正廉明的道德观念。

最新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七课第二框自由平等的追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最新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七课第二框自由平等的追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自由,指在一定条件下,人类可以自我 支配,凭借自由意志而行动,并为自身的行 为负责。中国古代早由庄子的《逍遥游》等 名篇为“自由”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自 由“在中国古文里的意思是“由于自己”,就 是不由于外力,自己作主。
自由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绝对的自 由是不存在的。自由应该建立在不伤害他人,
交流分享
特权危害党和害党和国家的政权, 民族的利益。
特权破坏党群干群关系。监管监督乏力,使 拥有特权的人脱离群众和人民的监督,走向 了与人民为敌的一面。这样的关系持续时间 长就会破坏党和群众的关系,让民众恨官仇 官的情绪日益高涨,激化社会矛盾。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大 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 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 理念。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尊法学 法守法用法,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 宪法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 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
展示漫画:分析:什么是“特权”?
所谓特权,就是法律、制度规定之外的 特殊权利。特权是平等的大敌。现实生活中, 有的人或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或利用手 中的权力以权谋私,或利用社会关系追逐一 己之利,并想方设法逃避法律制裁。
继续探究:
特权的存在,会对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小结:特权损害社会公平正义。个人或国家 凭借经济实力、政治地位、公共权力与社会 地位而在经济、文化、社会和政治等领域享 有特殊权力和利益,这必然损害社会的公平 正义。
探究与分享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下公益海报的深刻内 涵。
思考现实生 活的真实场 景与真实问 题,学有所 用
学有所用
分析现实问题
-4-
再和你的同学讨论一下,《北京市控制吸烟
条例》
的出台有何现实意义?

2024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自由)

2024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自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自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自由)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的内涵,认识到自由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自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提高法治观念。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由观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教学内容1.自由的内涵2.自由与法治的关系3.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价值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自由与法治的关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价值。

2.教学难点:理解自由的内涵,树立正确的自由观念。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自由的内涵、自由与法治的关系等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由的意义和价值。

3.讨论法:组织学生就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价值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

4.实践活动:设计相关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自由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自由观念。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背景和意义。

(2)提出本节课的主题:“自由”。

2.讲解自由的内涵(1)教师讲解自由的定义,强调自由是人民的基本权利。

(2)分析自由与民主、平等、法治的关系。

3.自由与法治的关系(1)讲解法治对自由的保障作用,强调法治是自由的基石。

(2)分析自由滥用导致的后果,引导学生认识到自由是有边界的。

4.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价值(1)讨论如何正确行使自由权利,尊重他人自由。

(2)探讨在现实生活中,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实现自由与法治的平衡。

5.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自由与法治的关系。

(2)开展“我为自由发声”演讲比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6.总结与反思(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自由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中的收获和感悟。

六、课后作业1.思考题:如何正确处理自由与法治的关系?2.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与自由相关的书籍、文章,深入了解自由的内涵。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7.1 自由平等的真谛》教学设计2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7.1 自由平等的真谛》教学设计2

《7.1 自由平等的真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自由、平等的含义及价值。

理解自由、平等与法治的关系。

学会运用法治思维分析现实生活中的自由、平等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自由、平等的真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法治信仰,认识到自由、平等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维护自由、平等的社会环境。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法治社会的建设。

二、教学重点自由、平等的含义及价值。

自由、平等与法治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全面理解自由、平等的真谛,避免片面化或抽象化。

如何结合实际生活,使学生切身感受到自由、平等在法治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激发他们的法治信仰和社会责任感。

如何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活动】通过展示一些有关自由平等的名言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提问:“这些名言或图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引发学生对本课主题的思考。

【学生活动】观察展示的名言或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

认识到这些名言或图片表达了自由平等的思想,它们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有关自由平等的名言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同时引出本课的主题——自由平等的真谛。

(二)新课讲解(30分钟)1.自由的涵义与价值(10分钟)【教师讲解】详细阐述自由的涵义,包括个人自由的含义、种类和价值等。

强调个人自由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学生活动】听讲、记笔记,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例如:“你如何理解自由的涵义和价值?”等。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交流来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角色扮演等活动来模拟体现个人自由的场景!【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了解自由的涵义和价值,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凝练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不仅深刻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而且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这八个字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是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建设现代社会的根本价值遵循。

{ 自由 } 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追求自由,是人类向往和追求的一种美好价值形态,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价值追求。

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真正的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而是可以自由地做正确的事情”;从“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到“自由是全部精神存在的类的本质”、“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等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人类对自由的认识和追求。

自由,主要是指公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己的意志活动有不受限制的权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自由”,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全社会成员在经济上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政治上共同享有平等权利,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享有最广泛的自由权利。

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合法权益。

{ 平等 } 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准则平等是人类社会的终极理想状态,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准则。

从“不患寡而患不均”到“等贵贱、均贫富”;从“平等就是穷人不占富人的便宜”到“一切人生来都是平等的”,等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人类对平等的认识和追求。

平等,是指人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主要包括权利平等、机会平等以及结果平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平等”,是通过平等的社会机制和价值引导,既保障公民个人享有平等的权利,也保障每个人基于社会贡献所要求得到的权利、利益和尊重。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 公正 } 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要求公正,是古往今来千百万人梦寐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要求。

六年级综合主题班会教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创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 全国通用

六年级综合主题班会教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创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 全国通用

六年级综合主题班会教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创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认识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重要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公民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内容1. 自由:理解自由的含义,明白自由是在法律框架下的自由,培养学生在自由中自律的能力。

2. 平等:了解平等的概念,包括机会平等和权利平等,教育学生尊重他人,消除歧视。

3. 公正:认识公正的含义,培养学生公正无私的品格,学会公正地对待他人。

4. 法治:理解法治的重要性,遵守法律法规,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培养学生运用这些价值观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难点:让学生在实践中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自觉行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相关视频和展示PPT。

2. 学具:笔记本、笔,用于记录重点内容。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特别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四个方面。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这些价值观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价值观。

5. 总结与反思:总结课堂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板书设计1. 主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创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

2. 提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文。

2. 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家庭或社区中践行这些价值观,记录下来,下次班会分享。

课后反思通过这次班会,我希望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理念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成为具有高度公民素养的社会新人。

部编人教版八下道德与法治《7.1自由平等的真谛》教案

部编人教版八下道德与法治《7.1自由平等的真谛》教案

7.1 自由平等的真谛教学设计新街初级中学徐凤【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自由、平等的意识,认同法治是实现自由平等的保证;树立法治意识,体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自觉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把握自由的限度;知道不同情况下平等的不同内涵。

知识目标:知道自由平等的含义;知道法治与自由的关系;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及其表现。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自由和法治的关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教学难点:自由是限度的,相对的;平等的两层含义。

【教学方法】讨论法活动法探究合作法讲授法【教学准备】教师备课制作课件学生预习收集资料【教学可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生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提问哪几个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追求,接下来多媒体展示自由平等公平正义与法治的关系,介绍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然后请大家思考问题:什么是自由?(PPT展示)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他为自由人。

——毕达哥拉斯我们是法律的仆人,以便我们可以获得自由。

——西塞罗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孟德斯鸠教师总结:在看过几位名人对于自由的见解之后,我们在来运用你的经验对自由说说自己的认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自由平等的真谛。

二、新课学习活动一:畅想自由对自由的认识(阅读教材第90页“运用你的经验”)问题:结合三名同学的观点,说说你对自由的认识。

(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教师总结:小蕊的观点是错误的。

自由不是为所欲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大海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自由是有限制的,无限制的自由只会产生混乱。

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阿梅的观点是正确的。

自由就是做法律不禁止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因此我可以得到启示:无法治不自由。

(一)无法治不自由教师朗诵裴多菲的《自由与爱情》和中国古代的“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提问学生这两首诗表达什么?(学生阅读教材回答)1、人们向往的自由是怎样的2、自由的重要性活动二:小故事——断线的风筝(阅读教材第91页的第一个“探究与分享”)请思考:(1)挣脱了束缚的风筝为什么“无力回天”?(2)如何理解自由应受必要的限制?(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明确答案)3、如何理解自由应受必要的限制教师总结: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7.2 自由平等的追求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1)

7.2 自由平等的追求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1)

自由平等的追求教学设计一、导入:看视频为了寻找适合中国的路,为了让人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平等,一代代先辈始终在路上,这节课我们踏着先辈的步伐,一起追求新时代的自由与平等。

板书课题二、学习目标政治认同:通过中国自古以来对自由平等的追求,认同并自觉践行自由平等法治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坚定对我国法治建设的信心。

道德修养:从道德的角度,以生活经验为基础,能够辨别生活事件的责任与后果,自觉抵制不平等行为。

法治观念:从法律的角度,认识到要依法行使权利。

树立法治意识,用法律维护自由与平等的权利。

责任意识:在理解认同自由平等的基础,认识到实现自由平等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并自觉在生活中践行自由平等的要求和方法,成为法治建设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三、主议题:追求自由平等(一)子议题一:如何珍视自由1.八年级学生田田经常上学迟到,不按时完成作业,老师督促他,他却说:“什么时间上学、做不做作业是我的自由。

”田某有时抽烟喝酒,强行向同学索要财物,师批评教育他,他振振有词:“这是我在校外的活动,是我的自由。

”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相关规定,对田某的言行进行评价。

结论: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

2.结合对“权利义务”的学习,说说如何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学生回顾知识,屏幕展示3.田某在网上发表一首七律,网友关某读后提出意见,称田某的七律“格律不对”,招致田某不满。

田某回帖辱骂关某,并虚构了关某行为不检的诸多事例。

该回复在网上被大量转发,关某以侵害名誉权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人民法院判决田某向关某公开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众多网友跟帖评论田某“网上回帖骂人”事件。

网友 1:田某虽能逞一时口舌之快,但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

网友2:言论自由必须以尊重和不侵害他人名誉权为前提,田某咎由自取!网友3:言论自由一旦超越法律边界就是对自由的滥用,行为人要承担法律后果。

六年级综合主题班会教学设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创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 全国通用

六年级综合主题班会教学设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创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 全国通用

六年级综合主题班会教学设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创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全国通用引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社会的精神支柱,对于培养具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主题班会,引导学生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观念。

3. 引导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内容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2.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观念3. 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

第二阶段:讲解详细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重点解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四个方面的价值观念。

第三阶段: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第四阶段: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讨论,鼓励他们提出具体的行动计划。

第五阶段:总结和反思让学生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小组讨论的成果以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评估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践行情况。

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等素材,用于导入和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具体案例,用于案例分析。

自由平等的追求-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自由平等的追求-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自由平等的追求-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自由和平等的含义及其重要性;2.掌握追求自由和平等的方法及其意义;3.培养学生注重自身品德修养,努力追求自由和平等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1.自由和平等的含义及其现实意义;2.追求自由和平等的方法及其重要性。

教学难点1.突破学生对自由和平等的概念认识的局限性;2.帮助学生理解并放宽对不同追求自由和平等的方式的限制性思维。

教学过程一、引入(10分钟)通过提问,引出课题:现实中,大家都想要自由和平等,我们为什么要追求自由和平等呢?自由和平等应该如何追求呢?二、讲授(30分钟)1. 自由和平等的概念•自由:指人在思想、言论、信仰、组织、迁徙等方面不受不合理限制,有权利和能力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而不受强迫、恐吓、打击、监视和干扰等侵犯。

•平等:指在法律、政治和经济等方面享有同样的权利和机会,不论种族、性别、宗教、社会地位等因素都不应对其造成不公平的待遇和限制。

2. 自由和平等的重要性自由和平等是人类追求幸福和自由的不竭动力,是保障人类尊严和权利的重要保障。

缺乏自由和平等的国家和社会,往往会陷入动荡、不稳定甚至迫害的状态,人民的生活和权利得不到充分保障,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也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追求自由和平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追求自由和平等的方法•通过教育提高自身素质;•通过民主参与,了解并提出自身需求;•通过自主思考,发现自由和平等不足的问题并作出改变;•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利;•通过社会实践,增加生活经验。

三、实例分析(15分钟)采用案例教学法,随机选择一些意义深远的事件作为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追求自由和平等的方法和意义。

例如:在体育比赛中,A队一直处于劣势,但在比赛快结束时,B队员突然暴力攻击了A队员,导致A队员受伤,裁判在没有做出裁决的情况下结束比赛。

这种情况下,A队员要如何维护自身权益和追求自由和平等呢?四、小结(5分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自由和平等的含义和重要性,掌握追求自由和平等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为追求自由和平等提供更深刻的认识和更广阔的视野。

部编八下道德与法治7.1自由平等的真谛教案

部编八下道德与法治7.1自由平等的真谛教案
(4)我国所有公民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独立完成问题||,并初步记忆||。
通过自学了解课本的大致内容||。
四、合作学习
学生先讨论||,后讲解||。
1、什么叫自由?自由的意义有哪些?
3.通过学习自由与平等||,树立正确的自由观和平等观||,做一个富有法治精神的人||。
学习重点:自由的意义、平等的含义||。
学习难点: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阅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开展下面环节||。
三、自主学习
学生先根据导学案自学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然后教师进行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强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无法治不自由
(1)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与||。
(2)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的自由||。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
3、法治与自由二者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能享自由||。
难点
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课时计划
1课时
实际完成

高中三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高中三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高中三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引言随着中国国家建设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教育内容,被纳入了高中道德与法治课程。

通过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可以增强爱国精神、集体主义意识以及对共同理想追求的意识。

本文将为您介绍高中三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中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和形成背景在具体谈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它的概念和形成背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在这个特定时代和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实践中被选定的基本准则和原则。

它旨在塑造公民身份认同,并加强独立自由、平等公正、使命担当、亲情友爱等方面的理念。

2. 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高中生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指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能够增强学生对国家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认同感,提高爱国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最后,这一教育内容具有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投身社会发展并为之贡献绵薄之力的作用。

三、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1.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第一个方面。

富强指的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民主指的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权自由平等;文明包含了科技进步以及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和谐则是指国家内部各个阶级、各种利益关系的协调。

2.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第二个方面。

自由指个人享有言论、信仰、行动等各个方面所应享有的自由权利;平等强调个体之间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无论贫富、地位或性别;公正则是指社会中各种关系和制度的公正性和透明性;法治指的是国家行政机关、国家犯罪惩罚机关以及民事犯罪轻重判决机关等依据宪法和法律办事。

3.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第三个方面。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教案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教案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教案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教案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社会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目标:培育当代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如何引导青年学生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或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教学内容:导入新课:五四运动距今已经95周年了。

请同学们谈谈五四运动的精神是什么?答案: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五四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五四运动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历史洪流中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青春乐章。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到了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下面就具体介绍一下本节课内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授新课: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凝练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不仅深刻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而且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这八个字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是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建设现代社会的根本价值遵循。

自由: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追求自由,是人类向往和追求的一种美好价值形态,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价值追求。

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真正的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而是可以自由地做正确的事情”;从“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7.1 自由平等的真谛》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7.1 自由平等的真谛》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7.1 自由平等的真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自由和平等的含义,理解自由平等的真谛,掌握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自由和平等的含义。

2.自由平等的真谛。

【教学难点】1.自由平等的真谛。

2.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利用PPT展示一段有关自由和平等的新闻,让学生思考:这段新闻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题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这段新闻涉及到自由和平等的概念,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题相关。

二、讲授新课1.自由和平等的含义教师问:什么是自由?什么是平等?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到答案。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自由是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目的进行活动的权利;平等是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具有相等地位,享有相等待遇。

教师问:为什么说自由和平等是人们的普遍追求?请同学们思考并讨论。

学生讨论后回答:自由和平等是人类社会的普遍价值,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人们的天然权利和自然属性。

2.自由平等的真谛教师问:什么是自由平等的真谛?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到答案。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自由平等的真谛是尊重和保障人权。

教师问:为什么尊重和保障人权是自由平等的真谛?请同学们思考并讨论。

学生讨论后回答: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宪法的基本原则,是法治国家的基本原则,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必要条件。

3.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教师问:什么是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到答案。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是指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享有相同的权利,承担相同的义务,不因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因素而有所区别。

7.2 自由平等的追求 教学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7.2 自由平等的追求 教学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7.2 自由平等的追求(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七课第二框。

●教学目标1.懂得如何珍视自由,知道如何行使权利;懂得如何践行平等,知道如何反对特权。

2.增强法治意识,培养学生正确行使权利的能力;能正确面对不公平现象,提高依法维权的能力;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3.树立法治意识,发扬法治精神,培养学生牢固树立依法维权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平等意识,能平等待人,有正义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珍视自由,践行平等。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如何依法维权。

●教法与学法教法:讨论法、讲授法。

学法:自主学习方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上网查找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材料,制作适合本课实际需要的课件;划分学习小组,做好课前预习提示。

学生准备:围绕课题,做好预习,动员大家积极参与进来。

●教学过程环节一:材料导入,自主感悟1789年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简称《人权宣言》)称:“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

探究:通过材料,你是如何认识自由和平等的?师生总结:自由平等是人应该享有的一种权利,享受自由快乐的生活,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人类美好的梦想。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如何实现自由平等的追求。

【设计意图:采用材料导入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便于导入课题,并可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具有时效性和可操作性。

】环节二:自主学习,解读新知读一读:阅读教材,填空,圈出一些关键词,把自己认为是疑难的问题勾画出来。

看谁最先完成,限时10分钟。

1.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______为此,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2.珍视自由,必须______作为公民,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______的法治意识。

3.践行平等,就要反对______(1)所谓特权,就是法律、制度规定之外的特殊权利。

六年级综合主题班会教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创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 全国通用

六年级综合主题班会教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创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 全国通用

六年级综合主题班会教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创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一、教学目标1.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和作用。

2.掌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举措。

3.培养学生共创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和作用。

2.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举措。

3.共创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我们社会的重要性和作用。

2.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如何才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步:讲解(15分钟)1.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和涵义。

2.介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举措。

第三步:互动交流(20分钟)1.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每个小组设计一份方案,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到具体行动中。

第四步:展示(10分钟)1.每个小组进行展示并分享自己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案。

2.进行集体讨论,总结出更为有效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

第五步:检测(10分钟)1.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问答测试。

2.对于错误答案进行解释补充,让学生更深刻了解本课内容。

四、教学方法1.讲解法:老师设定主题,向学生系统讲解。

2.互动交流法:让学生通过交流合作达到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展示法:让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方案,从而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本课内容。

4.问答法: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和总结。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学生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方式的掌握情况。

3.学生对共创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情况。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设计,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能够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到具体行动中,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此外,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增加针对性的内容,使教学质量更为出色。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7.2《自由平等的追求》优秀教案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7.2《自由平等的追求》优秀教案

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第2课时自由平等的追求【教学目标】[来源学+科+网Z+X+X+K]1.知识目标:懂得如何珍视自由,知道如何行使权利;懂得如何践行平等,知道如何反对特权。

2.能力目标:增强法治意识,培养学生正确行使权利的能力;能正确面对不公平现象,提高依法维权的能力;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来源学科网]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法治意识,发扬法治精神,培养学生牢固树立依法维权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平等意识,能平等待人,有正义感。

【教学重点】珍视自由,践行平等。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如何依法维权。

【教学环节】一、材料导入【多媒体呈现】1789年《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简称《人权宣言》)1789年《人权宣言》宣称:“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

教师点拨:自由平等是人应该享有的一种权利,享受自由快乐的生活,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人类美好的梦想。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如何实现自由平等的追求。

二、探究新知(一)珍视自由活动一:探究分享【多媒体呈现】中学生小林家楼上的住户赵某养了两只狗。

这两只狗在晚上经常狂吠,扰得四邻不安。

赵某在小区里遛狗,吓得一些妇女和儿童心惊肉跳。

这两只狗有时还在楼道内便溺,气味特别难闻。

邻居多次与赵某交涉,赵某却理直气壮地说:“我有养狗的自由和权利,狗叫是正常现象。

”小林及父母找到公安机关,请求警方干预此事,结果赵某受到批评教育,并作出以后养狗不再扰民的保证。

[来源:Z。

xx。

]问题:(1)赵某有养狗的自由和权利吗?(2)赵某的不文明养狗行为侵犯了邻居和其他居民的哪些权利?(3)你认为要做到文明养狗应注意什么?要求:自主阅读并思考,小组内互相交流并讨论探究问题后达成共识。

教师小结:我们要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公民在依法行使权利时,只有尊重他人的权利,承担自己对他人应负的法定义务和道德责任,才能更好地享有自己的权利。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这24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上的价值取向,是立足社会集体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

既契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又承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

扩展资料: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内容的自由,既是个人自由与集体自由的有机统一,也是形式自由与实质自由的有机统一。

同时,社会主义自由还可从更宽的视域来理解。

从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它们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共同指向一个生机勃勃的现代和谐社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从社会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目标:
培育当代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如何引导青年学生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或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
教学内容:
导入新课:
五四运动距今已经95周年了。

请同学们谈谈五四运动的精神是什么?
答案: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五四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五四运动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历史洪流中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青春乐章。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到了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下面就具体介绍一下本节课内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讲授新课:
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凝练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不仅深刻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而且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这八个字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是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建设现代社会的根本价值遵循。

自由: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追求
自由,是人类向往和追求的一种美好价值形态,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价值追求。

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真正的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而是可以自由地做正确的事情”;从“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到“自由是全部精神存在的类的本质”、“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
的有意识的活动”,等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人类对自由的认识和追求。

中国共产党自创建之日起,就将实现和维护人民的“自由”作为己任。

党的七大将“建设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统一的、富强的新中国”作为奋斗目标。

新中国成立后,《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自由,以及宗教信仰自由,通信自由等诸多自由。

自由,主要是指公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己的意志活动有不受限制的权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自由”,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全社会成员在经济上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政治上共同享有平等权利,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享有最广泛的自由权利。

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合法权益。

平等;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准则
平等是人类社会的终极理想状态,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准则。

从“不患寡而患不均”到“等贵贱、均贫富”;从“平等就是穷人不占富人的便宜”到“一切人生来都是平等的”,等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人类对平等的认识和追求。

中国共产党自创建之日起,就将建立人人“平等”的新社会作为己任。

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就提出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

《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鲜明地提出保障人民的各种民主权利,承认妇女平等权利等。

抗日战争时期,各抗日根据地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条例法规,都规定人民在法律上、政治上一律平等。

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宪法,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平等,是指人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主要包括权利平等、机会平等以及结果平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平等”,是通过平等的社会机制和价值引导,既保障公民个人享有平等的权利,也保障每个人基于社会贡献所要求得到的权利、利益和尊重。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公正: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要求
公正,是古往今来千百万人梦寐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要求。

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到“铲除特权”、“天下为公”;从“各尽其职就是正义”到“正义是一种主观的价值判断”,等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人类对公正的认识和追求。

中国共产党自创建之日起,就将实现和维护社会“公正”作为己任。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提出“公私兼顾”、“劳资两利”以及“城乡兼顾”等思想。

邓小平同志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消除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贪婪、腐败和不公正现象。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

”党的十八大强调“必须坚持维护公平正义,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

公正,即公平、正义,“公平”主要指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以及分配公平等,“正义”主要指制度正义、形式正义以及程序正义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公正”,是加快建立以权利公正、机会公正、规则公正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从而在更加公平正义的基点上造福全体人民。

法治: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保障
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保障。

从“一民之轨,莫如法”、“法者,宪令着于官府,赏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到“立法之业,益为政治上第一关键”;从“法律是一切人类智慧聪明的结晶”到“法治意味着,政府除非实施众所周知的规则,否则不得对个人实施强制”,等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人类对法治的认识和追求。

中国共产党自创建之日起,就将实现国家和社会的“法治”作为己任。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立了宪法、土地法、组织法、行政法、选举法、刑法、婚姻法、经济法、劳动法等一系列的法律体系,以及较为系统的司法体制和机构。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的法治思想与我国的法治实践相结合,奠定了新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强调,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依法治国”方略。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执政”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法治,即法的统治,与人治、德治相对。

法治主要包含形式意义的法治和实质经济法、劳动法等一系列的法律体系,以及较为系统的司法体制和机构。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的法治思想与我国的法治实践相结合,奠定了新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强调,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依法治国”方略。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执政”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法治,即法的统治,与人治、德治相对。

法治主要包含形式意义的法治和实质意义的法治。

形式意义的法治,强调“以法治国”、“依法办事”的治国方式、制度及其运行机制。

实质意义的法治,强调“法律至上”、“法律主治”、“制约权力”、“保障权利”的价值、原则和精神。

法治是形式意义的法治和实质意义的法治的统一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法治”,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通过建立健全全社会学习、遵守、维护、运用宪法法律的制度,始终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让遵法守法成为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和自觉的行为习惯,让人民群众在法治社会中享受到自由、平等和公正。

总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价值追求,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社会属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价值追求,它们一定会内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一定会外化为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积极行动。

教学总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的精华,我们对传统文化应坚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态度,坚持自我纠正、自我更新的做法,强化对中华文化的自信。

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凝聚人心的力量,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中国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我们不能数典忘祖,而要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努力培养实现中国梦的优秀人才。

一个民族、国家,特别是像中国这样历史悠久、拥有独特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发展大国,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青春梦和中国梦是共融的。

作为当代青年,要有理想、肯担当,主动到艰苦的环境中锤炼自己,为了目标和理想顽强拼搏、不懈奋斗,争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和奉献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