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蛋白定性(潘氏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脑脊液常规检查标准操作手册

脑脊液常规检查标准操作手册

脑脊液常规检查标准操作手册1。

目的:建立脑脊液常规检查的标准化操作;2.范围:适用于脑脊液的常规检查(物理检查、蛋白定性、细胞检查);3。

标本采集:3。

1 标本种类:脑脊液,由临床医师进行腰椎穿刺采集,必要时可从小脑延脑池或侧脑室穿刺获得.3.2 标本要求:将脑脊液分别收集于3个无菌试管中,第一管作细菌培养,第二管作化学分析和免疫学检查,第三管作一般性状及显微镜检查.每管收集1-2毫升。

3。

3 遇高蛋白标本时可采用EDTA K2抗凝。

4.标本储存:立即送检。

5。

标本运输:室温运输。

5.标本拒收标准:污染,久置标本。

6。

器材试剂:5%苯酚溶液:取纯苯酚25ml,加蒸馏水至500ml,用力振摇,置37℃温箱内1—2天,待完全溶解后,置棕色瓶内保存.细胞计数板;显微镜。

7.物理检查:7。

1 目测脑脊液颜色与透明度:(1)观察颜色。

(2)观察透明度。

(3)观察凝块或薄膜:收集脑脊液于试管内,静置12-24小时,正常脑脊液不形成薄膜、凝块和沉淀物。

7.2 结果判断与分析:7。

2.1颜色:正常脑脊液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在病理情况下,脑脊液可呈不同颜色改变:(1)红色:常由于各种出血引起。

脑脊液中出现多量的红细胞,主要由于穿刺损伤出血、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出血引起。

前者在留取三管标本时,第一管为血性,以后两管颜色逐渐变淡,红细胞计数结果也依次减少,经离心后上清液呈无色透明.当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出血时,三管呈均匀红色,离心后上清液显淡红色或黄色。

红细胞在某些脑脊液中5分钟后,即可出现皱缩现象,因此红细胞皱缩现象不能用以鉴别陈旧性或新鲜出血。

(2)黄色:可因出血、梗阻、郁滞、黄疸等引起。

陈旧性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出血,由于红细胞缺乏蛋白质和脂类对膜稳定性的保护,很易破坏、溶解,出血4-8小时即可出现黄色.停止出血后,这种黄色仍可持续3周左右。

椎管梗阻如髓外肿瘤,格林—巴利综合征,当脑脊液蛋白质量超过1。

5g/L时,颜色变黄,其黄色程度与蛋白质含量呈正比。

脑脊液蛋白定性试验标准操作程序

脑脊液蛋白定性试验标准操作程序

脑脊液蛋白定性试验标准操作程序
【目的】指导脑脊液蛋白定性试验操作。

【该SOP文件变动程序】本标准操作程序的变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请专业组长及科主任签字后生效。

【测定原理】脑脊液中球蛋白与苯酚结合,可形成不溶性蛋白盐而下沉,产生白色浑浊或沉淀,又称潘氏试验。

【试剂配制】5%苯酚溶液:取纯苯酚25ml,加蒸馏水至5ml,用力振摇,置37温箱内1-2天,待完全溶解后,置棕色瓶内保存。

【操作步骤】
取试剂2-3ml ,置于小试管内,用毛细滴管滴入脑脊液1-2滴,衬以黑背景,立即观察结果。

【结果判断】
阴性:清晰透明,不显雾状。

极弱阳性(土)微呈白雾状,在黑色背景下,才能看到。

弱阳性(+)灰白色云雾状。

阳性(2+)白色浑浊。

强阳性(3+)白色浓絮状沉淀。

最强阳性(4+)白色凝块。

【临床意义】
正常时多为阴性或极弱阳性。

有脑组织和脑脊髓膜疾患时常呈阳性反应.如化脓性脑脊髓膜炎、梅毒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脊髓灰白质炎、流行性脑炎等。

脑出血时多呈强阳性反应,如外伤性血液混入脑脊液中,亦可呈阳性反应。

【注意事项】
1、脑脊液混浊或含有细胞时,须经离心沉淀后取上清液做本试验。

2、做此试验时,所用滴管.试管必须十分清洁,否则易出现假阳性。

潘氏试验步骤范文

潘氏试验步骤范文

潘氏试验步骤范文潘氏试验也叫做MCAO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用于研究脑卒中及相关疾病的机制和治疗。

下面是潘氏试验的步骤:1.动物准备:首先,选择适当品种和年龄的小鼠或大鼠作为试验动物,常用的有Wistar大鼠和C57BL/6小鼠。

接着,根据试验目的和组织供血区域的需求,决定是选择一侧还是双侧中动脉进行阻塞。

最后,将动物进行麻醉,通常使用2-3%氟烷,基于体重注射适量的麻醉剂。

2.手术准备:在麻醉的动物上,消毒皮肤,并使用手术仪器和材料准备手术场地。

使用显微镜悬挂器,保持口腔张开,并用医用腔管将气管插入鼻孔或嘴巴,以确保正常呼吸。

继续用消毒剂清洁信号穴位以减少细菌感染。

3.大脑中动脉阻塞手术:在对中动脉进行阻塞的一侧或双侧颈部,做一个中线切口,用力提升颈部的皮肤,并对甲状软骨下沟以及胸骨下静脉穿刺位应力,以确保动脉的可见性。

用显微操术下手术刀尖在颈部的浅颈动脉和深颈动脉中脉中间的浅抹痕中,制作0.3mm的裂口,使应力更容易穿过血管。

切断颈动脉内和外肌肉层,直到难以穿过最外层。

4.确定血管闭塞:用注射泵将硬化硅胶塞注入颈动脉,直到栓子移动至脑大脑底动脉。

通过行为检查,观察动物的运动缺陷,如无力、步履不稳等,以确定血管是否被成功阻塞。

使用脑电图来检测脑电流的变化,以确保脑血流供应中断。

5.建立区域再灌注:在一定的时间后(通常是30分钟至2小时),将血管栓子缓慢地从颈动脉中拔出,以实现中动脉再灌注。

根据实验设计,在再灌注之前,可以通过实施一定的药物处理来评估脑损伤和治疗效果。

6.病理分析:在实验结束后,用生理盐水灌洗颈部静脉,然后将动物处死,分离出大脑。

使用石蜡包埋法制备脑组织切片,并使用不同的染色方法,如石蜡切片的苜蓿蓝染色法,来评估脑缺血损伤和再灌注的效果。

使用显微镜观察脑组织的细胞形态学和结构损伤,以及神经元损伤等指标。

通过以上步骤的实施,潘氏试验可以成功地通过中动脉阻塞模型来模拟脑卒中,并研究脑血管阻塞导致的损伤机制和潜在的治疗效果。

脑脊液潘氏试验步骤

脑脊液潘氏试验步骤

脑脊液潘氏试验步骤1.准备工作:(1)检测器具:试纸、离心管、镊子、注射器、分装管、药用酒精、创可贴等。

(2)患者准备:检查前一小时禁食水和食物,避免过度劳累。

2.患者体位:(1)侧卧位:患者侧卧,头稍微低于身体,以保持脑脊液流通。

(2)头正中位:患者头部正对前方,颈部略向胸前伸直。

3.皮肤消毒:(1)用药用酒精擦拭检查部位,保证无明显污染。

(2)用干净的棉球将酒精擦拭干净,避免残留酒精进入脑脊液。

4.麻醉与穿刺:(1)选取合适的穿刺点:一般选择第3、4腰椎间隙作为穿刺点。

(2)进行局部麻醉:将注射器中的适量麻醉药液通过刺激剂进入穿刺点周围皮肤和软组织。

(3)穿刺操作:将已经消毒的穿刺器从第3、4腰椎间隙的皮肤上方45度角注入,逐渐向下刺入。

(4)顺利穿刺后,用干净的纱布轻轻按压穿刺点,避免脑脊液外溢,并对穿刺点进行消毒。

5.收集脑脊液:(1)使用干净的离心管和有刻度的注射器,收集脑脊液。

(2)调整注射器的活塞,以避免打损脑脊液。

(3)将脑脊液缓慢抽取至预定容器中,适当分装以备实验室检测。

6.观察脑脊液外观:(1)检查脑脊液的颜色:正常脑脊液呈透明无色,若呈现黄色或其他异常颜色,可能表示存在感染、出血等问题。

(2)检查脑脊液的清澈程度:正常脑脊液应该清澈透明,若呈现混浊情况,可能表示存在菌群、血细胞等异常。

7.测量脑脊液压力:(1)使用水银柱或压力计等仪器测量脑脊液压力。

(2)用刻度纸记录脑脊液的压力值。

8.实验室检测:(1)对脑脊液进行生化学分析:包括蛋白质、糖类、氯离子、钠离子等相关指标的测定。

(2)进行细胞计数:检测脑脊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数量及形态等指标。

(3)其他检测项目:如培养细菌、病毒等,以确诊感染病例。

9.结束工作:(1)测量脑脊液压力结束后,将针头拔出,并用创可贴进行止血。

(2)将采集的脑脊液用相应的容器密封,送至实验室检测。

(3)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处理,告知患者注意事项,观察是否有异常症状。

脑脊液潘氏试验步骤

脑脊液潘氏试验步骤

脑脊液潘氏试验步骤引言:脑脊液潘氏试验是一种常用的神经系统检查方法,用于检测脑脊液中的蛋白质和细胞的异常。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脊液潘氏试验的步骤,以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一、试验前准备1.患者准备:患者在进行脑脊液潘氏试验前,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症状。

同时,要告知患者试验的目的和过程,并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2.设备准备:准备好脑脊液采集所需的器械,包括无菌注射器、试管、注射针、消毒液、无菌手套等。

二、脑脊液采集1.消毒:将采集点(一般为腰椎处)的皮肤进行消毒处理,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2.麻醉:在采集点局部麻醉,以减少患者的疼痛感。

3.穿刺:将无菌注射器与无菌注射针连接,插入腰椎间隙,穿刺取脑脊液。

4.采集:采集约5-10毫升的脑脊液,放入无菌试管中,并尽量避免空气污染。

5.封闭:在脑脊液采集完成后,用无菌棉花球或无菌胶布封闭穿刺口,以防止感染。

三、脑脊液检测1.外观检查:观察脑脊液的外观,包括颜色、透明度和浑浊度等。

正常的脑脊液呈无色透明状,若呈黄色或浑浊,则可能存在疾病。

2.细胞计数:将脑脊液置于显微镜下,进行细胞计数。

正常情况下,脑脊液中的细胞数应该很低,如果细胞数量异常增多,则可能存在感染或炎症等情况。

3.蛋白质检测:采用生化方法,测定脑脊液中的总蛋白质含量。

正常情况下,蛋白质含量较低,而在某些疾病中,脑脊液中的蛋白质含量会显著增高。

4.免疫学检测:根据临床需要,可进行免疫学检测,如脑脊液中抗体的检测,以帮助诊断某些疾病。

四、结果解读根据脑脊液的检测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不同的异常结果可能提示不同的疾病,如感染性脑膜炎、脑炎、脑肿瘤等。

需要注意的是,脑脊液潘氏试验结果需要与其他检查结果相结合,综合判断。

五、临床应用脑脊液潘氏试验是一种常用的神经系统检查方法,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鉴别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膜炎、脑炎、脑肿瘤、脑出血等。

脑脊液检验标准操作程序SOP文件

脑脊液检验标准操作程序SOP文件

文件编号:ABCD-SOP-07-25版序:2005-01页码:第1 页,共7 页[标本采集]1.标本送检必须及时,收到标本后应即将检验。

久置可致细胞破坏,影响细胞计数及分类检查;葡萄糖分解使含量降低;病原菌破坏或者溶解。

2.细胞计数管应避免标本凝固,遇高蛋白标本时,可用 EDTA 盐抗凝。

[操作步骤]一、常规检验:1、 (CSF)颜色检查[正常参考值] 无色水样液体。

[临床意义](1)红色:常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硬膜下血肿等。

如腰椎穿刺时观察到流出的脑脊液先红后转无色,为穿刺损伤性出血。

(2)黄色:见于陈旧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出血、包囊性硬膜下血肿、化脓性脑膜炎、脑膜粘连、脑栓塞;椎管梗阻;脑、脊髓肿瘤及严重的结核性脑膜炎;各种原因引起的重症黄疽;心功能不全、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胡萝卜素血症、早产儿等。

(3)乳白色:见于化脓性脑膜炎。

(4)微绿色:见于绿脓假单胞菌性脑膜炎、甲型链球菌性脑膜炎。

(5)褐色或者黑色: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黑色素瘤、黑色素肉瘤等。

2、透明度检查[正常参考值] 清晰透明。

[临床意义](1)微混:常见于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脑脓肿(未破裂者)。

(2)混浊: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

(3)毛玻璃状:常见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等。

(4)凝块:见于化脓性脑膜炎、脑梅毒、脊髓灰质炎等。

(5)薄膜:常见于结核性脑膜炎等。

3、细胞计数[正常参考值]成人: (0-8) × 106/L;儿童:(0-15)×106/L;新生儿:(0-30)×106/L。

文件编号:ABCD-SOP-07-25版序:2005-01页码:第2 页,共7 页[临床意义](1) 细胞数明显增高(>200×106/L):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中度增高(<200×106/L=:常见于结核性脑膜炎。

(3)正常或者轻度增高:常见于浆液性脑膜炎、流行性脑炎(病毒性脑炎)、脑水肿等。

脑脊液检测流程

脑脊液检测流程

脑脊液检测流程脑脊液检测流程标本采集:脑脊液标本主要由临床医师采集,一般行腰椎穿刺,必要时丛小脑延髓池或侧脑室穿刺采集。

采集后无特殊处理要求,应立即送检,不超过1小时。

操作步骤:1)认真观察并记录脑脊液颜色、透明度及是否有凝块。

颜色:正常为无色,病理情况下可有红色、黄色、米汤样、棕色、绿色、褐色或黑色透明度:正常为清澈透明;病理情况下可有不同程度的浑浊,脑脊液中细胞数大于300X106/L或含大量细菌、真菌时呈不同程度浑浊。

结核性脑膜炎时呈毛玻璃样浑浊;化脓性脑膜炎时呈脓性浑浊;正常脑脊液可因穿刺过程中带入红细胞而成轻度浑浊。

2)潘式试验:取潘氏试剂2-3ml。

置于小试管内,用毛细滴管滴入经5分钟2000转离心的脑脊液上清液1-2滴,衬以黑背景,立即观察结果。

阴性:清晰透明,不显雾状极弱阳性(±):微呈白雾状,在黑色背景下才能看到。

阳性:(+)为白色云雾状;(2+)为白色浑浊;(3+)为白色浓絮状沉淀;(4+)为白色凝块。

3)细胞计数非血性标本:小试管内加入冰醋酸1-2滴,转动试管,使内壁沾有冰醋酸后倾去,然后滴加混匀脑脊液3-4滴,数分钟后,混匀充入计数池,按血液白细胞计数法计数。

血性标本:将混匀脑脊液用1%冰醋酸溶液按血液白细胞计数法稀释后进行计数。

4)细胞分类直接分类法:白细胞计数后,将低倍镜换为高倍镜,直接在高倍镜下根据细胞核形态分别计数单个核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多个核细胞,应数100个白细胞,并以百分率表示。

若白细胞少于100个,应直接写出单个核、多个核细胞的具体数字。

染色分类法:将脑脊液离心沉淀,取沉淀物2滴,加正常上清1滴,推片制成均匀薄膜,置室温或37℃温箱内待干,行瑞士染色后用高倍镜或油镜分类。

csf潘氏反应

csf潘氏反应

csf潘氏反应
CSF潘氏反应也称为潘氏试验,是指对脑脊液中的蛋白进行测定,也称为球蛋白定性试验。

该试验的原理是:脑脊液在发生病变时,蛋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以球蛋白增加为主。

在潘氏试验中,球蛋白遇到酚会变性,出现沉淀而呈阳性。

进行CSF潘氏反应的步骤如下:
1. 配制10%石炭酸溶液:在热的100ml蒸馏水中加入10g苯酚(石炭酸),强力混合后,放置37℃48小时。

2. 取10%石炭酸溶液2ml放入小试管内,滴加脑脊髓液1~2滴,立即以黑纸为背景判断结果。

试验结果可以按以下标准进行判读:
- 透明(-):表示脑脊液正常,不含蛋白质。

- 轻度白浊(+):表示脑脊液中含有少量蛋白质。

- 中度白浊(++):表示脑脊液中含有中等量蛋白质。

- 强度白浊(+++):表示脑脊液中含有大量蛋白质。

- 乳样白浊(++++):表示脑脊液中含有极大量蛋白质。

CSF潘氏反应常用于检测脑膜炎、颅内出血等疾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试验结果可能对应不同的疾病,因此在进行CSF潘氏反应时,应由专业医生进行判读和分析,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脑脊液实验步骤

脑脊液实验步骤

脑脊液常规检查
颜色透明度
蛋白定性试验(pandy)
玻璃试管中加入2ml饱和石碳酸溶液加1-2滴待测csf (如混需离心)根据颜色深浅判断结果--~~~~4+
GLU半定量试验(班氏)
玻璃试管中加入9滴硫酸铜溶液中加1滴csf 后,酒精灯加热沸腾2-3分钟,观察颜色变化。

根据加入csf滴数判断结果。

若标本中wbc数量多,建议见生化报告
Csf细胞计数(Lp)
Rbc计数原液冲池计数四角的4个大方格中的rbc 数/4 得出一个大方的rbc数(N)
红细胞数量为10*N E6(若含有wbc数需要减wbc 值)
Wbc计数在原液中+1滴冰醋酸破坏rbc冲池计数方法同上
Wbc分类(HP)
在wbc计数池中根据wbc核型进行分类
多核单核各占百分比
Wbc分类计数
•方法
•LP下选择体尾交界处染色好部位
•计数(加1d香柏油)油镜下有序检查100个wbc计算出各类细胞的百分含量。

•。

脑脊液蛋白质定性检查

脑脊液蛋白质定性检查

脑脊液蛋白质定性检查潘迪试验【目的】掌握潘迪试验的原理和方法。

【原理】脑脊液中球蛋白与苯酚结合,形成不溶性蛋白盐而下沉,产生白色浑浊或沉淀,浑浊的程度与球蛋白含量相关。

【器材】1、小试管、试管架2、吸管、吸耳球3、滴管、乳胶吸头【试剂】饱和苯酚溶液:取苯酚10ml,加蒸馏水至100ml,充分混匀,置入37℃温箱中数小时,见底层有苯酚析出,取上层饱和苯酚溶液于棕色瓶中避光保存。

【标本】新鲜脑脊液【操作】1、加试剂取试剂2ml于小试管中。

2、加标本用滴管垂直滴加脑脊液标本1—2滴。

3、观察结果立即在黑暗背景下肉眼观察结果。

4、判断结果5、报告方式阳性或阴性【参考区间】阴性或弱阳性【注意事项】1、器材试验所用的试管应选择小口径试管为宜,内径一般为12cm左右,加入试剂后应立即观察。

所用的试管和滴管必须洁净,否则容易出现假阳性。

2、试剂苯酚不纯可引起假阳性,当室温在10℃以下时,应将苯酚试剂保存在37℃温箱中,否则饱和度降低,可致假阴性结果。

3、标本如果标本中红细胞过多,应离心沉淀取上清液检测;标本有血清蛋白混入可引起假阳性。

4、阳性对照可在正常脑脊液或配置与正常脑脊液基本成分相似的基础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球蛋白作为阳性对照。

5、评价潘迪试验过于敏感,部分健康人可出现极弱阳性结果,应特别注意。

浆膜腔积液粘蛋白定性试验【目的】掌握浆膜腔积液粘蛋白定性试验(李凡他试验)的原理和方法。

【原理】浆膜腔上皮细胞受到炎症等因素刺激时,分泌黏液蛋白增多。

黏蛋白是一种酸性糖蛋白,等电点pH为3—5,可在稀乙酸中出现白色沉淀。

【器材】1、100ml量筒。

2、滴管,乳胶吸头。

【试剂】1、冰乙酸2、蒸馏水【标本】新鲜浆膜腔穿刺液【操作】1、加试剂在100ml量筒加入2—3滴冰乙酸,在加100ml 蒸馏水,充分混匀(pH3—5),静止数分钟。

2、加标本吸取浆膜腔积液靠近量筒液面垂直逐滴轻轻滴下。

3、观察结果立即在黑色背景下观察有无白色云雾状沉淀生成及其下降程度。

脑脊液蛋白定性检测试剂盒(酚法)

脑脊液蛋白定性检测试剂盒(酚法)

脑脊液蛋白定性检测试剂盒(酚法)
简介:
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 ,CSF)是存在于脑室、蛛网膜下腔和脊髓中央管内的无色透明液体,由脑室中的脉络丛产生,与血浆和淋巴液的性质相似。

正常成年人的脑脊液约100~150ml ,弱碱性,不含红细胞。

正常脑脊液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压力,对维持颅压的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当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时,脑脊液的检测成为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

Leagene 脑脊液蛋白定性检测试剂盒(酚法)原理是脑脊液中球蛋白与苯酚结合,可形成不溶性蛋白盐而下沉,产生白色浑浊或沉淀,该检测法又称潘氏(Pandy)实验,多用于人或动物脑脊液的蛋白定性检查。

本试剂盒仅用于科研领域,不宜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组成: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 取小试管,加入Pandy Reagent 。

2、 滴加脑脊液,混匀,黑色背景下立即观察。

结果判断: 阴性
清晰透明,不显雾状 极弱阳性(±)
微呈白雾状,在黑色背景下才可见。

阳性(+)
灰白色云雾状 (2+)
白色浑浊 (3+)
白色浓絮状沉淀 (4+) 白色凝块
注意事项:
1、 样本收集后应立即送检,一般不应超过1h 。

2、 正常时多为阴性或极弱阳性,有脑组织和脑脊髓疾患时呈阳性反应。

有效期: 12个月有效。

编号 名称 TC0535 120T Storage Pandy Reagent 250ml RT 避光 使用说明书 1份。

脑脊液蛋白定性试验潘氏法-检验科临检室作业书

脑脊液蛋白定性试验潘氏法-检验科临检室作业书

脑脊液蛋白定性试验潘氏法实验原理脑脊液中球蛋白与苯酚结合,可形成不溶性蛋白盐而下沉,产生白色浑浊或沉淀。

2.标本采集:2.1标本种类:脑脊液,由临床医师进行腰椎穿刺采集,必要时可从小脑延脑池或侧脑室穿刺获得。

2.2标本要求:将脑脊液分别收集于3个无菌试管中,第一管作细菌培养,第二管作化学分析和免疫学检查,第三管作一般性状及显微镜检查。

每管收集1-2毫升。

2.3遇高蛋白标本时可采用EDTAK2抗凝。

3.标本储存:立即送检。

4.标本运输:室温运输。

5.标本拒收标准:污染,久置标本。

6试剂:5%苯酚溶液:取纯苯酚25ml,加蒸馏水至500ml,用力振摇,置37℃温箱内1-2天,待完全溶解后,置棕色瓶内保存。

7.操作步骤:取潘氏试剂2-3ml于小试管内,用毛细滴管滴入脑脊液1-2滴,衬以黑背景,立即观察结果。

结果判断阴性:清晰透明,不显雾状极弱阳性(±):微呈白雾状,在黑色背景下才能看到弱阳性(+):灰白色云雾状阳性(+):白色浑浊强阳性(3+):白色浓絮状沉淀最强阳性(4+):白色凝块质量控制临床意义10.1脑脊液蛋白质含量增加,提示患者血脑屏障受破坏,常见于脑、脊髓及脑膜的炎症、肿瘤、出血等以及脑软化、脑退化性疾病、神经根病变和引起脑脊液循环梗阻的疾病等,当脑脊液中蛋白质在10g/L 以上时,流出后呈黄色胶冻状凝固,而且还有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临床上称为Froin综合征,是蛛网膜下腔梗阻性脑脊液的特征。

10.2含血的脑脊液可使蛋白质含量增加,为鉴别原来有无蛋白质增加,可用每微升1万个红细胞的相当增加蛋白质80mg/L来推算,最后用含血的脑脊液中实测的蛋白质量减去出血时从血中带入的蛋白质量由含红细胞数推算成的蛋白质量,即为原来脑脊液的蛋白质含量。

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脑脊液检查特点11.方法学评价:潘氏试验所需标本量少,灵敏度高,试剂易得,操作简便,结果易于观察,其沉淀多少与蛋白质含量成正经比,部分正常脑脊液亦可出现极弱阳性结果。

3脑脊液常规检查简易操作程序

3脑脊液常规检查简易操作程序

脑脊液常规检查简易操作程序一、一般性状检查观察颜色、透明度、有无凝块,可记录为水样透明、白雾状浑浊、微黄浑浊、绿黄浑浊、灰白浑浊等。

二、潘氏(Pandy)球蛋白定性试验取5%苯酚溶液2—3m1,置于小试管内,用毛细滴管滴入脑脊液l一2滴,衬以黑背景,立即观察结果。

结果判断阴性:清晰透明,不显雾状。

极弱阳性(土):微呈白雾状,在黑色背景下,才能看到。

弱阳性(十):灰白色云雾状。

阳性(2十):白色浑浊。

强阳性(3十):白色浓絮状沉淀。

最强阳性(4十):白色凝块。

三、细胞计数(一)、细胞总数1、对澄清的脑脊液可混匀后用滴管直接滴入计数池,计数10个大方格内红、白细胞数,其总和即为每μl的细胞数。

再换算成每升脑脊液中的细胞数。

如细胞较多,可计数一大格内的细胞×10,即得每μl脑脊液中细胞总数。

如用升表示,则再乘以106。

2、浑浊或带血的脑脊液可用血红蛋白吸管吸取混匀的脑脊液20μl,加入含红细胞稀释液0.38m1的小试管内,混匀后滴入计数池内,用低倍镜计数4个大方格中的细胞总数,乘以50,即为每μl脑脊液的细胞总数。

(二)、白细胞数1、非血性标本:小试管内放入冰乙酸1—2滴,转动试管,使内壁沾有冰乙酸后倾去之,然后滴加混匀的脑脊液3—4滴,数分钟后,混匀充入计数池,按细胞总数操作中的红、白细胞计数法计数。

2、血性标本:将混匀的脑脊液用1%冰乙酸溶液稀释后进行计数。

为剔除因出血而来的白细胞数,用下式进行校正:每μl脑脊液内白细胞校正数=每μl脑脊液内白细胞未校正数每μl脑脊液内内红细胞数×每μl血液内白细胞- ──────────────────────每μl血液内红细胞(三)、细胞分类在高倍镜下根据细其胞核的形态分别计数单个核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和多核细胞,计算出百分率。

如直接分类不易区分细胞,可将脑脊液离心沉淀,取沉淀物2滴,加正常血清l滴,推片制成均匀薄膜,置室温或37℃温箱内待干,进行瑞氏染色后用油镜分类。

试验-脑脊液检验

试验-脑脊液检验

w(操作)
w 细胞总数计数 w 直接计数法(适用于清晰透明或微浑脑 脊液) w 充池:微量吸管吸取混匀的脑脊液,充 入血细胞计数板的上下2个计数池。 w 计数:静置2~3min,低倍镜下计数2个 计数池内四角和中央大方格共10个大方 格内的细胞数。 w 计算:10个大方格内的细胞总数即为每 微升脑脊液细胞总数,再换算
质量控制
白细胞计数直接法的试管或吸管中的冰 乙酸要尽量去尽,否则结果偏低。 w 若标本陈旧,细胞变形时,白细胞直接 分类法误差大,推荐用涂片染色分类法 分类计数。 w 涂片染色分类计数时,离心速度不能太 快,否则细胞形态受影响,有条件的单 位可用玻片离心沉淀法,细胞室沉淀法 等收集细胞。 w 涂片固定时间不能太长,更不能高温固 定,以免细胞皱缩。
稀释计数法(适用于浑浊的脑脊液)
w 稀释:如标本细胞过多,可根据标本内细胞 多少,用生理盐水或红细胞稀释液对标本进 行一定倍数稀释。 w 充池:用微量吸管吸取混匀后的稀释脑脊液 充入1个计数池。 w 计数:静置2~3后,低倍镜计数1个计数池内 四角和中央大方格共5个大方格内的细胞数。 w 计算:根据5个大方格内细胞总数及稀释倍数, 计算每升脑脊液的细胞总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
直接分类法 白细胞计数后,转换高倍镜,
根据细胞的形态和细胞核形态进行直接分类, 共计数100个白细胞(包括内皮细胞),分别 计数单(个)核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单核 细胞,内皮细胞)和多(个)核细胞(粒细 胞系)的数量,结果以单核细胞百分比和多 核细胞百分比报告。如白细胞不足100个,可 直接写出单核细胞和多核细胞具体数,若白 细胞数不足30个,可不做直接计数而改用涂 片染色分类计数
(注意事项)
w 直接白细胞计数时,也可用微量吸管吸取冰 乙酸后尽可能全部吹出,仅使吸管内壁粘附 少许冰乙酸,再吸取少量混匀的脑脊液于吸 管中,数分钟后吸管内红细胞溶解,然后再 充池计数。 w 细胞计数时,如发现较多红细胞有皱缩或肿 胀等异常现象,应如实报告,以协助临床医 生鉴别是陈旧性出血或新鲜出血。 w 血性脑脊液中的白细胞必须校正后才有价值 w 白细胞校正数=脑脊液白细胞未校正数—脑脊 液红细胞数×血液白细胞数/血液内红细胞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脊液蛋白定性(潘氏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1 检验申请
单独检验项目申请:脑脊液蛋白定性(潘氏试验);脑脊液生化测定。

临床医生根据需要提出检验申请。

2 标本采集与处理
2.采集与处理
2.1 受检者的准备:
脑脊液:采用腰椎穿刺。

要严格掌握禁忌证、凡疑有颅内压升高者必须做眼底检查,如有明显视乳头水肿或有脑疝先兆者,禁忌穿刺。

凡病人处于休克、衷竭或濒危状态以及局部皮肤有炎症、颅后窝有占位性病变或伴有脑干症状者均禁忌穿刺。

2.2 样本准备:
脑脊液由临床医师进行腰椎穿刺采集,必要时可从小脑延脑池或侧脑室穿刺获得。

穿刺后应由医师用压力测定,正常人脑脊液压力卧位为0.78-1.76kpa(80-180mmH2O),儿童为0.4-1.0kpa(40-100mmH2O)。

任何病变使脑组织体积或脑脊液量增加时,脑脊液压力均可升高。

待压力测定后将脑脊液分别收集于3个无菌试管中,第一管作细菌培养,第二管作化学分析和免疫学检查,第三管作一般性状及显微镜检查。

每管收集1-2毫升。

脑脊液标本必须立即送验及时检查,放置过外将影响检验结果,是细胞破坏、变性、或细胞包裹于纤维蛋白凝块中,导致细胞数降低、分类不准确等。

存放中的脑脊液葡萄糖会分解,使之含量降低;细菌自溶或残废可影响细菌检出率等。

2.3 抗凝剂:
不使用抗凝剂。

2.4 标本处理:
脑脊液样品中不能有溶血。

储存在2-8℃可稳定数天。

3 方法原理
脑脊液中的蛋白质遇饱和苯酚溶液,生成不溶性蛋白盐而形成浑浊或沉淀。

4 试剂及其他用品
饱和苯酚溶液:取苯酚(分析纯)10毫升(有结晶时,先放入56度水浴箱中加热融化),加蒸馏水至100毫升,充分混匀,置入37度温箱中数小时,见底层有苯酚析出,上层为饱
和苯酚溶液。

避光保存。

5 标本检测步骤
取饱和苯酚溶液约2毫升于小试管内,加入离心后的脑脊液1—2滴,在黑色背景下观察有无混浊。

6结果判断
无混浊,清晰(-);
稍有白雾状,对光不易看到,黑色背景下才能看到,(+-);
呈灰白色云雾状,(+);
呈白色云雾状混浊,(++);
呈白色絮状沉淀或白色浓云块状,(+++);
立即形成白色凝块,(++++)。

7 注意事项
1、本法仅对脑脊液中的球蛋白起反应,但一部分正常人若脑脊液中白蛋白含量超过
0.25g/L时也呈弱阳性反应。

2、脑脊液最好离心后取上清液检测。

3、所有试管和滴管须十分清洁,以免检测结果呈假阳性。

4、检验最好在37摄氏度水浴中进行,室温过低和苯酚饱和度低,均易致假阴性结果。

8 临床意义
脑脊液蛋白和特异蛋白的测定常用于鉴别血液/脑屏蔽到血浆蛋白中渗透量的增加或鞘内的免疫球蛋白分泌素的增加。

9 结果审核以及分析与相关项目的联系
9.1由资深专业人员负责检验结果的审核。

9.2认真审核每一个测定结果,审核者对发出报告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负责,并在报告单的审核者处签名。

9.3相关项目:审核如出现与临床不符甚至相悖的情况,应分析与查找原因。

10 有关引用程序与文件
10.1生化检验室内质控标准操作程序。

10.2检验结果审核程序。

10.3标本送检和接收程序。

11 参考文献
陆永绥,张伟民主编. 临床检验管理与技术规程.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