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头汗出身无汗

合集下载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148条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148条

第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

脉沉,亦在里也。

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

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

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

可与小柴胡汤。

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导读:历代伤寒学者对《伤寒论》多有注释,受个人认知所限,不免有所偏颇,读者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临床,注重自我理解。

毕竟,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文末有留言,大家可以发表自己的注解,一起提高!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伤寒五六日,邪当传里之时,头汗出,微恶寒者,表仍未解也。

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 细者,邪结于里也。

大便硬为阳结,此邪热虽传于里,然以外带表邪,则热结犹浅,故曰阳微结。

脉沉虽为在里,若纯阴结,则更无头汗恶寒之表证。

诸阴脉皆至颈、胸中而还,不上循头,今头汗出,知非少阴也。

与小柴胡汤,以除半表半里之邪。

服汤已,外证罢,而不了了者,为里热未除,与汤取其微利,则愈,故 云得屎而解。

清·吴谦《医宗金鉴》脉细,当是「脉沉细」,观本条下文,脉沉亦在里也之「亦」字,自知。

脉虽沉紧之「紧」字,当是「细」字。

本条上文并无「紧」字,如何说脉虽沉紧,「虽」字何所谓耶?必是传写之误。

伤寒五、六日,虽表有头汗出,微恶寒之阳邪未罢,里有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之阳结已形, 但手足冷脉沉细,则阳邪所结殊微也, 故曰: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

然脉沉细,似乎里阴盛,而头汗出,则为表阳郁也。

假令纯阴结,则不得复有头汗出之外证,始合悉入在里之纯阴结矣。

夫既非悉入在里之纯阴结,此必为半在里、半在表之阳微结也,故脉虽沉细,不得为少阴病。

所以然者,三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

可与小柴胡汤者,和其不通身汗出微恶寒也。

设不了了者,必大便之硬未除,自宜利其大便使得屎而解也。

喻昌曰:阳微结者,阳邪微结未尽散也。

一、选择题(一)A1型题

一、选择题(一)A1型题

一、选择题(一)A1型题1、下列哪项不属于“胃家”的含义:A.胃B.大肠C.小肠D.膀胱E.阳明经2.脾约的病机是:A.阴亏肠胃燥热B.脾阴虚心火旺C.脾气虚失运D.肠胃气滞邪结E.血虚肠胃失润3.濈然汗出的表现是:A.汗出不畅B.大汗淋漓C.汗出连绵D.目合则汗E.但头汗出4.下列哪项不属于阳明病外证:A.身热B.汗自出C.恶热D.大便硬E.不恶寒5.阳明病的主脉是:A.浮脉B.大脉C.洪大脉D.浮滑脉E.沉脉6.白虎汤的药物组成中有:A.石膏、黄芩B.石膏、黄连C.知母、黄柏D.知母、黄芩E.粳米、甘草7.以下哪项不属于白虎汤证必见之症:A.发热B.口渴C.汗出D.脉滑E.不大便8.以下哪项不属于白虎汤证之主症:A.腹满身重,难以转侧B.口不仁,面垢C.讝语,遗尿D.脉浮滑E.背微恶寒9.栀子豉汤证见“但头汗出”的病机是:A.里热亢盛B.湿热蕴结C.虚阳上越D.郁热上蒸E.热扰清空10.白虎汤证的治法是:A.苦寒清热B.辛寒清热C.苦燥清热D.滋阴清热E.凉血清热11.下列关于白虎加人参汤的药物组成,哪项是错误的:A.知母六两B.人参二两C.石膏半斤D.甘草二两E.粳米六合12.下列哪项是白虎汤的治禁:A.肢冷,胸腹灼热B.发热无汗,脉浮C.遗尿D.腹满,身重E. 讝语13.下列哪项是猪苓汤的治禁:A.发热,汗出多而渴B.口渴,小便不利C.脉浮发热D.下利E.心烦不得眠14.下列哪味药不属于猪苓汤药物组成:A.茯苓B.泽泻C.白术D.阿胶E.滑石15.调胃承气汤证见“蒸蒸发热” 的机理是:A.湿热蕴蒸B.郁热上达C.上焦热盛D.里热外蒸E.燥结外发16.下列哪项属于调胃承气汤的药物组成:A.大黄、厚朴B.大黄、枳实C.甘草、枳实D.甘草、厚朴E.甘草、芒硝17.下列有关调胃承气汤证治法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A.通便泻热B.消滞除满C.泻热和胃D.润燥软坚E.泻热去实18.下列有关小承气汤证治法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A.通便泻热B.消滞除满C.泻热和胃D.润燥软坚E.泻热去实19.下列哪项不属于调胃承气汤的适应症:A.蒸蒸发热B.心烦C.讝语D.心下硬满E.潮热20.下列哪项不属于小承气汤证的主症:A.潮热B.下利C.呕吐D.讝语E.微烦21.下列哪项不属于急下证的见症:A.大便难B.发热汗多C.腹满痛D.身微热E.燥屎22.阳明少阳合病,下利,脉滑而数者,提示:A.少阳受邪B.木旺乘土C.胃气已衰D.土虚木旺E.有宿食23.下列有关大承气汤的药物组成哪项是错误的:A.大黄、厚朴B.大黄、枳实C.大黄、甘草D.芒硝、厚朴E.芒硝、大黄24.发热、恶寒、汗出、腹满痛、不大便,治当:A.峻下B.过经乃下C.轻下D.急下E.润下25.“腹满不减,减不足言”提示:A.热实腹满B.寒实腹满C.虚寒腹满D.虚热腹满E.瘀血腹满26.下列有关大承气汤药物组成的论述,哪项是正确的:A.厚朴二两B.枳实三枚C.大黄六两D.芒硝三合E.甘草二两27. 下列有关调胃承气汤药物组成的论述,哪项是正确的:A.厚朴二两B.枳实三枚C.大黄六两D.芒硝三合E.甘草二两28.下列哪项不属于用大承气汤急下的理由:A.保存阴液B.防止传变C.遏止亡阴D.燥屎已成E.燥实势迅29.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烦,胃中有燥屎者,治宜:A.栀子豉汤B.栀子厚朴汤C.栀子干姜汤D.大承气汤E.小承气汤30.治疗阳明实证的主要治法是:A.通便泻热B.和胃通腑C.急下存阴D.攻下实热E消滞除满31.麻子仁丸证的治法是:A.破气消滞攻下B.泻热润肠通便C.峻下热实燥结D.泻热和胃润燥E.泻热除满通便32.吴茱萸汤证的病机是:A.胃阳亢盛,胃气上逆B.腑气壅滞,胃气上逆C.胃阳不足,浊阴上逆D.脾失健运,胃失和降E.上焦有热,胃失和降33.茵陈汤证的治法是:A.温中化湿退黄B.泻热逐瘀退黄C.清热利湿退黄D. 和解少阳,清热祛湿E. 清热利湿,解表散邪34.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的治法是:A.温中化湿退黄B.泻热逐瘀退黄C.清热利湿退黄D.和解少阳,清热祛湿E.清热利湿,解表散邪35.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硬,能食,治宜:A.大承气汤B.小承气汤C.调胃承气汤D.大陷胸汤E.小陷胸汤36.“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适宜用:A.栀子柏皮汤B.茵陈蒿汤C.麻黄连轺赤小豆汤D.抵当汤E.小柴胡汤37. “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适宜用:A.栀子柏皮汤B.小柴胡汤C.麻黄连轺赤小豆汤D. 抵当汤E. 茵陈蒿汤38.脉浮而涩,小便数,大便硬,腹无所苦,适宜用:A.小承气汤B.小柴胡汤C.柴胡加芒硝汤D.麻子仁丸E.蜜煎39. 阳明病,脉迟,汗出不恶寒,身重,短气腹满而喘,潮热,手足濈然汗出,适宜用:A.大承气汤B.小承气汤C.调胃承气汤D.麻子仁丸E.大柴胡汤40.下列属可攻的是:A.伤寒呕多,有阳明证B.阳明病,心下硬满C.阳明病,面合色赤D.阳明病,胃中虚冷E.阳明病,潮热,谵语,不大便41.阳明证,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色黑,适宜用:A.桃核承气汤B.抵当汤C.小承气汤D.大承气汤E.调胃承气汤42.吴茱萸汤的功效是:A.温阳健脾,利水降冲B.温中散寒,健脾燥湿C. 温中补虚,调和气血D.温中散寒,和胃降逆E.温阳化湿,镇痛祛寒43.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脉浮,适宜用:A.茵陈蒿汤B.大承气汤C.小柴胡汤D. 大柴胡汤E.柴胡加芒硝汤44.下列适宜用大承气汤的是:A.潮热,谵语,不大便,腹满硬痛B.汗出不恶寒,腹满而喘,其热不潮C.自汗出,小便自利,大便硬D.大便硬,小便数,腹无所苦E.发热七八日,脉浮而数,消谷喜饥,不大便45.下列具有解表散邪功效的方剂是:A.小柴胡汤B.茵陈蒿汤C.栀子柏皮汤D.吴茱萸汤E.麻黄连轺赤小豆汤46.阳明病,脉迟,汗出不恶寒,身重,短气而喘,其热不潮,腹大满不通,适宜用:A.白虎汤B.大承气汤C.小承气汤D.调胃承气汤E.抵当汤47. 饭后吐不消化之物及粘液,四肢欠温,畏寒,乏力,舌淡,苔白,脉沉,适宜用:A.理中丸B.获苓桂枝白术甘草汤C.吴茱萸汤D.桂枝人参汤E.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48.下列汤证病机为湿热内蕴,熏蒸肝胆,兼风寒束表的是:A.栀子柏皮汤证B.茵陈蒿汤证C.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D.抵当汤证E.小柴胡汤证49.阳明病,发热,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身黄,宜用:A.栀子柏皮汤B. 茵陈蒿汤C.麻黄连轺赤小豆汤D. 抵当汤E.小柴胡汤50.“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适宜用:A.麻子仁丸B.大承气汤C.小承气汤D.调胃承气汤E. 抵当汤51.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用大承气汤后,又发热,大便复硬而少,适宜用:A.麻子仁丸B.大承气汤C.小承气汤D. 调胃承气汤E. 蜜煎52.阳明病,自汗出,小便自利,大便硬,属:A.腑实已成B.阳明热盛C.燥屎内结D. 津液内竭E. 湿热内蕴,腑气不通53.“伤寒,身黄,发热,”适宜用:A.栀子柏皮汤B.小柴胡汤C.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D. 抵当汤E. 茵陈蒿汤54.麻子仁丸的药物组成是:A.麻子仁、芍药、杏仁、大黄、芒硝、枳实、厚朴、蜜B.麻子仁、芍药、杏仁、大黄、枳实、厚朴、蜜C.麻子仁、芍药、杏仁、大黄、芒硝、甘草、蜜D.麻子仁、芍药、杏仁、大黄、厚朴、蜜E.麻子仁、芍药、杏仁、大黄、枳实、蜜55.阳明蓄血证的病机是:A.太阳之邪,随经入里B.太阳之邪与新瘀相结C.阳明邪热与宿瘀相结D.阳明邪热与新瘀相结E.太阳之邪与宿瘀相结(二)A2型题1.患者,男,40岁。

茵陈的功效与作用

茵陈的功效与作用

茵陈的功效与作用:茵陈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等.药理学研究有利胆,保护肝功能,解热,抗炎,降血脂,降压,扩冠等作用.1、茵陈治阳明病,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瘀热在里,身发黄者。

茵陈蒿六两,栀子十四枚擘,大黄二两去皮。

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

《伤寒论》张仲景茵陈蒿汤2、茵陈治病人身如金色,不多语言,四肢无力,好眠卧,口吐粘液:茵陈蒿、白藓皮各50克。

上二味粗捣筛。

每服15克,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日三。

《圣济总录》茵陈汤3、茵陈治男子酒疸:茵陈蒿四根,栀子七个,大田螺一个,连壳捣烂,以百沸白酒一大盏,冲汁饮之。

《纲目》4、茵陈治发黄,脉沉细迟,肢体逆冷,腰以上自汗:茵陈100克,附子一个作八片,干姜炮75克。

甘草炙一两。

上为粗末。

分作四贴,水煎服。

《玉机微义》茵陈四逆汤5、茵陈治感冒,黄疸,漆疮:茵陈五钱。

水煎服。

《湖南药物志》6、茵陈治疬疡风病此病是身上出现斑块,白色成片:茵陈蒿两握,水一斗五升,煮取七升,先以皂荚汤洗,次以此汤洗之,冷更作,隔日一洗,不然,恐痛也。

《崔氏纂要方》7、遍身典疸:用茵陈蒿一把,同生姜一块捣烂,每日擦胸前和四肢。

8、眼热红肿:用茵陈蒿、车前子等分,煎汤,以细茶调服数次。

9、茵陈治遍身风痒生疥疮:茵陈不计多少,煮浓汁洗之。

《千金方》10、茵陈治风瘙瘾胗,皮肤肿痒:茵陈蒿50克,荷叶25克。

上二味捣罗为散。

每服5克,冷蜜水调下,食后服。

《圣济总录》茵陈蒿散11、大热黄疸:用茵陈切细煮汤服。

生食亦可,亦治伤寒头痛、风热痒疟,利小便。

此方名茵陈羹。

12、风疾挛急按:指手足不能自由伸缩:用茵陈蒿一斤、秫米一石、面三斤,和匀照常法酿酒,每日饮服。

茵陈的药理作用: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等药理学研究有利胆,保护肝功能解热,抗炎,降血脂,扩冠等作用,当然这只是西医学提取茵陈成分做出来的研究,临床应用上效果如何不好判定。

第四章 阳明病(2) 10[1].29

第四章 阳明病(2) 10[1].29

阳明湿热发黄三方比较表
━━━━━━━━━━━━━━━━━━━━━━━━━━━━━━━━ 病 机 治 法 ──────────────────────────────── 茵陈蒿汤 湿热并重,里有结滞 清利湿热退黄兼泻里实(下法) 栀子柏皮汤 热重于湿,里无结滞 清利湿热退黄兼以清泄(清法)
麻黄连翘 湿热兼表 清利湿热退黄兼以解表(汗法) 赤小豆汤 ━━━━━━━━━━━━━━━━━━━━━━━━━━━━━━━━
(5)治法 清热利湿退黄 (6)方药 茵陈蒿汤 茵陈蒿六两 栀子十四枚 大黄二两 茵陈苦寒,清利湿热,疏导肝胆,为治疗黄疸之 要药。 栀子苦寒,宣泄郁热,清利三焦,为臣药; 大黄苦寒,泻下瘀热。
[临床应用] (1)退黄名方,阳黄首选方剂。 (2)大黄为泻下瘀热而设,非为泻下燥结。 (3)所治之阳黄,相似于急性传染性肝炎 或阻塞性黄疸。
第九节 阳明发黄辨 [原文] 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 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 之。(259) 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 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260) 伤寒身黄发热,栀子柏皮汤主之。(261) 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 赤小 豆汤主之。(262)
(3)谵语危候 直视:阳热极盛,阴液将竭 谵语{ 喘满:阴竭而阳无所附,正气将脱于上。 下利:中气已败,利复伤阴
二、白虎汤证
[原文]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 遗尿; 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219) [词解] (1)三阳合病:太阳、少阳、阳明三经病的证候同时出 现。 (2)口不仁:言语不利,食不知味。 (3)面垢:面部如蒙油垢。
第五节 阳明病兼变证的辨治
1.阳明病攻下后的变证

【茵陈蒿汤】

【茵陈蒿汤】

【茵陈蒿汤】[⽅药]茵陈蒿六两(30克)栀⼦⼗四枚(擘)(15克)⼤黄⼆两(去⽪)(9克)[煎服]上三味,以⽔⼀⽃⼆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现代⽤法:⽔煎⼆次温服)。

[原⽂]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

但头汗出,⾝⽆汗,剂颈⽽还,⼩便不利,渴引⽔浆者,此为瘀热在⾥,⾝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236)伤寒七⼋⽇,⾝黄如橘⼦⾊,⼩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260)[解说]湿热发黄,⾥有结滞。

临床以黄疸、⼩便不利、发热、⽆汗、腹满、便秘、苔黄腻、脉滑数为辨。

⽅⽤茵陈清热利湿,并疏利肝胆,为除黄之要药;栀⼦屈曲下⾏,清泄三焦;⼤黄通利⼤便,导热下⾏。

使湿热去,肝胆畅,三焦通⽽⼩便利。

以本⽅加减化裁,可⼴泛应⽤于急性黄疸性肝炎、胆囊炎、胆⽯症、钩端螺旋体病等所引起的黄疸,属阳黄者。

[运⽤]⼀、瘅热刘渡⾈医案:孙某某,男,55岁,1992年4⽉21⽇初诊。

三年前,洗浴之后汗出为多,吃了两个橘⼦,突感胸腹之中灼热不堪,从此不能吃⾯⾷及鸡鸭鱼⾁等荤菜,甚则也不能饮热⽔,如有触犯,则胸腹之中顿发灼热,令⼈烦扰为苦,必须饮进冷⽔则得安,虽属数九隆冬,只能饮凉⽔⽽不能饮热⽔。

去医院检查,各项指标未见异常,多⽅医治⽆效,专程由东北来京请刘⽼诊治。

经询问,患者素⽇⼝⼲咽燥,腹胀,⼩便短黄,⼤便⼲,数⽇⼀⾏。

视其⾆质红绛苔⽩腻,切其脉弦⽽滑。

据脉证特点,辨为“瘅热之病,《⾦匮》则谓¨⾕疸"。

乃脾胃湿热蕴郁,影响肝胆疏通代谢之能疏⽅:柴胡茵陈蒿汤。

为病。

治法:清热利湿,以通六腑,疏利肝胆,以助疏泄。

疏⽅:柴胡茵陈蒿汤。

柴胡15克,黄芩10克,茵陈15克,栀⼦10克,⼤黄4克。

服药7剂,⾃觉胃中舒适,⼤便所下秽浊为多,腹中胀满减半。

⼝渴欲饮冷⽔,⾆红、苔⽩腻,转⽅⽤芳⾹化浊,苦寒清热之法:脉滑数等症未去,此乃湿热交蒸之邪,仍未驱尽,转⽅⽤芳⾹化浊,苦寒清热之法:佩兰12克,黄芩10克,黄连10克,黄柏10克,栀⼦10克。

出汗症状

出汗症状

出汗症状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中,明言“但头汗出”之条文7条,再加相关之条文如317条、366条、206条、48条,共有11条。

从其病机上分析会发现,这些条文实则包含了5个方面的内容。

1.湿热内郁。

典型条文见于第236条:“阳明病,发热汗出,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

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以及第134条、136条、147条。

其病机均为湿热内郁。

湿热之邪相互交炽,热为阳邪,欲外越而以汗出,因湿邪黏腻纠缠而不得宣泄,但热性炎上,循经上越,故见“但头汗出”,其身无汗。

此类病症临床多见于湿热为患,常兼见肢体困重,身热不扬或小便不利且色黄,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临床治疗当紧扣其湿热内郁之病机进行选方用药,多能奏效。

2.上焦热盛,迫津外泄。

典型条文为第228条:“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恼,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

”上焦胸膈无形之邪热郁留于内而不得外散,郁热上蒸,故见“但头汗出”周身无汗,常兼见面赤,烦渴,舌尖红,苔薄黄,脉数。

治疗当以清退无形之邪热为法,栀子豉汤主之。

3.阳明经表之热。

典型条文为第206条:“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以及第48条。

虽未明言“但头汗出”,但需结合临床活看。

由于阳明胃经之脉起于鼻之頞中,旁约太阳之脉,循发际,至额颅,邪热伤于阳明之表,阳明阳气被郁,循其经脉上越迫津外泻亦可致头汗出,可兼见面赤,大热大汗,口渴引饮,烦躁,舌红,脉洪大有力,治疗当泻其阳明经表之热,可选用白虎汤。

4.阴盛格阳,虚阳外越。

典型条文为第317条:“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以及第366条。

虽未明言“但头汗出”,结合临床实际情况确有头汗出之见证。

《伤寒论》口渴之辨析

《伤寒论》口渴之辨析

伤寒论》口渴之辨析1 太阳病篇之口渴太阳主表,外邪入侵,多从表入,故太阳病多为表证。

然而在太阳病引起的口渴中,亦涉及太阳温病的口渴、太阳腑证的口渴,表证经发汗后津伤所致口渴。

因此,审证的要点在于首先辨识寒热;其次外感过程中需注意疾病是否已有入里的趋势,体内是否有水饮的聚集,如有水饮聚集,水饮所停在何部位;再次以汗法治疗外感时须注意: 不可汗不得法,过汗伤津,否则患者自身病未除而正气已伤。

本篇将从太阳病的这三大证候来探析口渴。

1.1 温病伤津《伤寒论》第6 条曰:“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在这里,首先值得注意的是《伤寒论》第2条、第3 条、第4 条、第5 条所提及的内容中,无论是中风还是伤寒,这些太阳病的表证均不引起口渴,所以如果疾病发展到了口渴的程度,一定是传到阳明或是少阳,邪气入里而化热,煎灼津液。

温邪虽起于表,但其热变最为快速,与风寒之邪的性质截然不同。

温邪之恶寒的时间短暂,程度轻微,很快便会消失,又因温邪易煎灼津液,所以起初就会有口渴。

故临床对温病伤津之类症状诊治时应与风寒之邪的治疗加以区分,首推辛凉解表之方,配以益阴生津之品,如银翘散。

忌用艾灸、瓦熨之类的火疗法发汗,避免火上加火,热甚伤津,耽误治疗。

此类口渴在后世温病学家的医著中得到了补充和发展。

医案选录:“某疼,口燥,此属温邪。

连翘、淡豆豉、淡黄芩、黑山栀、杏仁、桔梗”。

温邪伤阴,体内热盛,津液亏损,故而脉数口燥,用辛凉轻剂缓解,方用银翘散加减。

1.2 肺失宣降《伤寒论》第115 条曰:“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

”由此条“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可以看出此时邪伤皮毛,体表有邪。

肺为娇脏,外合皮毛,体表之邪易伤及于肺,且肺主治节,朝百脉,脏腑之华盖,有通调水道以利三焦之功。

肺失宣降,则水道通调必受影响,津液易于凝聚,难以运化输布,导致外有啬啬恶寒,内有大渴欲饮水,小便不利。

《伤寒论》原文整理必背条文

《伤寒论》原文整理必背条文

00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00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00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0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

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180.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182.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259.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

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

263.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265.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

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

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

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277.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28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326.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337.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

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桂枝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0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0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053.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

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

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

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

宜桂枝汤。

054.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

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090.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

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

091.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

倪海厦人纪-伤寒论33

倪海厦人纪-伤寒论33

倪海厦人纪-伤寒论33倪海厦人纪-伤寒论33二五一:「阳明病」,发热汗出,此为越热,不能发黄也。

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一定是肠子里面热很盛才叫阳明病,如果病人有发热汗出,此为越热,就是热有地方渲泻,流汗出来了,就不会发黄,如果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就是只有头流汗,脖子以下都没有汗。

小便不利,重点就是小便不利,因为小便堵到了,热没有地方渲泻,汗又流不透,只有头上有汗,所以渴饮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因为脾湿太盛了,阳明证的时候,胃、大肠就是属于阳明,病人一定是阳明过热,热气一直往上冲,第一个受到的一定是头。

所以如果病人有燥屎,就会「阙上痛」,胃气往上走,胃里面一定空掉了,胃一空掉。

脾就过来了,脾湿堵在中间,湿一堵到的时候,小便就出不来了,脾脏之湿太过了,食物没有办法完全运化,大便又堵在里面,宿食没有去,湿又很盛梗在中焦,湿一盛,水就不好渲泻出来,整个湿和热和实都瘀在里面,结果病人就发黄,病人的舌苔会很厚黄。

张仲景说去湿靠茵陈蒿,去热靠栀子,去实靠大黄,如果湿在肌肉里面靠白朮,三焦上的湿靠茵陈蒿,肝胆的湿也靠茵陈蒿,所以茵陈蒿入肝胆,只要是肝胆的实热,也就是发炎或西医的溶血性黄疸,就用茵陈蒿。

病分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分阴证阳证,如果病人全身发黄,有阴黄和阳黄,茵陈蒿汤是属于阳黄的药,茵陈蒿汤一下去,小便有出路了,小出来黑黑的很浓稠,茵陈蒿能去湿是因为它能利水,湿是从小便出来的,大黄是把里面的燥屎清出来,如果怕太苦加甘草,就完了,不可以随便加甘草。

脾太燥了就是「麻子仁丸」,脾太湿了就是「茵陈蒿汤」,所以「麻子仁丸」和「茵陈蒿汤」是相表里的药。

茵陈蒿汤方:茵陈蒿六两,栀子十四枚,大黄二两去皮;右三味,以水一斗,先煮茵陈,减六升,纳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先煮茵陈蒿,再煮其它两味。

伤寒题(1)

伤寒题(1)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解析:太阳为六经藩篱,统摄营卫,主一身之表,故外邪侵袭人体,太阳首当其冲。

邪袭太阳,正气奋起抗邪,正邪交争于表,即为太阳病。

脉浮,为外邪侵袭,卫气浮盛于表,向外抗邪在脉象上的反应。

头项强痛,由于太阳经脉上额交巅,还出别下项,太阳受邪,经气运行受阻,故见。

恶寒,外邪束表,卫气被遏,不能正常发挥“温分肉”功能。

恶寒是贯穿太阳病始终的一个主症,在太阳病中有重要地位。

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反应了邪袭太阳,经气不利,营卫失和,正气奋起抗邪,正邪交争于表的太阳病本质,为太阳病的主要脉症,也是表证共有的症状,故为太阳病的提纲。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比胸下结硬。

太阴病以脾阳虚弱,运化失职,寒湿内盛,升降失常为基本病机。

腹满:脾阳虚弱则失于温煦运化,寒湿内阻,气机壅滞,故见。

吐:胃气不降则呕吐。

食不下:脾虚不运,纳化失司,则食不下。

时腹自痛:是太阴虚寒腹痛的特点,乃因中焦阳虚,寒凝气滞,腹失温养所致,常表现为腹痛时作时止,喜温喜按。

治疗当以温中散寒,健脾燥湿,方用理中汤或丸。

若将腹满、腹痛、呕吐、不欲饮食误认为阳明里实证而误用下法,使中阳更伤,脾胃更弱,运化停滞,水停食阻,寒凝气滞更甚,可导致胸下结硬。

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反映了中阳不足,脾胃虚弱,寒湿内盛,升降失常的太阴病本质,为太阴病主症,具备此证即可诊断为太阴病,故立为太阴病提纲。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厥阴属肝,为风木之脏,肝藏血而主疏泄,内寄相火有调畅气机而参与脾胃运化的机能。

若邪入厥阴,一方面木郁化火犯胃而为上热,一方面肝气横逆伐脾,致土虚失运而为下寒,形成上热下寒之证。

消渴:因木郁化火,灼伤津液。

气上撞心,心中疼热:厥阴之脉挟胃,上贯膈,肝热循经上扰则心。

饥饿:胃热本能杀谷而见嘈杂善饥。

不欲食:土被木伐,脾气虚寒,失于运化,故虽饥而不欲食。

伤寒论条文

伤寒论条文

xx 病篇1. x x 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4.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

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xx 主之。

5.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6.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7.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xx 之。

8.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9•若微寒者,xx去芍药加附子xx之。

10.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11. 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12.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13.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

喘而汗出者,葛根xxxxxx 之。

14.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15.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16.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xx 主之。

17.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

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

小青龙汤主之。

18.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

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

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

宜桂枝汤。

19. 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

先其时发汗则愈。

宜桂枝汤。

20. 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

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21. 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发22. 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23.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汤主之。

伤寒明理论

伤寒明理论

伤寒明理论作者:成无己朝代:宋年份:公元1142年<目录><篇名>序属性:余尝思历代明医。

回骸起死。

祛邪愈疾。

非曰生而知之。

必也祖述前圣之经。

才高识妙。

探微索隐。

研究义理。

得其旨趣。

故无施而不可。

且百病之急。

无急于伤寒。

或死或愈。

止于六七日之间。

十日以上。

故汉张长沙感往昔之沦丧。

伤横夭之莫救。

撰为伤寒论数卷。

三百九十七法。

一百一十三方。

为医门之规绳。

治病之宗本。

然自汉逮今。

千有余年。

唯王叔和得其旨趣。

后人皆不得其门而入。

是以其间少于注释。

阙于讲义。

自宋以来。

名医间有着述者。

如庞安常作卒病论。

朱肱作活人书。

韩祗和作微旨。

王实作证治。

虽皆互有阐明之义。

然而未能尽张长沙之深意。

聊摄成公。

家世儒医性识明敏。

记问该博。

撰述伤寒义。

皆前人未经道者。

指在定体分形析证。

若同而异者明之。

似是而非者辩之。

释战栗有内外之诊。

论烦躁有阴阳之别。

谵语郑声。

令虚实之灼知。

四逆与厥。

使浅深之类明。

始于发热。

终于劳复。

凡五十篇。

目之曰明理论。

所谓真得长沙公之旨趣也。

使习医之流。

读其论而知其理。

识其证而别其病。

胸次了然而无惑。

顾不博哉。

余家医业五十载。

究旨穷经。

自幼迄老。

凡古今医书。

无不涉猎。

观此书义理灿然。

不能默默。

因序其略。

\x岁在壬戌八月望日锦山严器之序。

\x<目录>卷上<篇名>发热属性:伤寒发热。

何以明之。

发热者。

谓怫怫然发于皮肤之间。

然散而成热者是也。

与潮热寒热若同而异。

与烦躁相类而非。

烦躁者在内者也。

潮热之热。

有时而热。

不失其时。

寒热之热。

寒已而热。

相继而发。

至于发热。

则无时而发也。

有谓翕翕发热者。

有谓蒸蒸发热者。

此则轻重不同。

表里之区别尔。

所谓翕翕发热者。

谓若合羽所覆。

明其热在外也。

故与桂枝汤发汗以散之。

所谓蒸蒸发热者。

谓若薰蒸之蒸。

明其热在内也。

故与调胃承气汤攻下以涤之。

其发热属表者。

即风寒客于皮肤。

阳气怫郁所致也。

其发热属里者。

即阳气下陷。

入阴中所致也。

观其热所从来。

中医古籍之婴儿论2

中医古籍之婴儿论2

\x小柴胡汤方\x柴胡(一钱)黄芩(五分)人参(三分)甘草(三分)半夏(一钱)生姜(三分)大枣(三枚)上七味。

以水二升。

煮减七合。

去滓再煎。

取一升。

分温服。

大阳病。

发汗后。

大汗出。

胃中干。

烦燥不得眠。

欲得饮水者。

少少与饮之。

令胃气和则愈。

若脉浮。

小便不利。

微热消渴者。

与五苓散主之。

\x五苓散方\x猪苓(五分)泽泻(五分)茯苓(三分)桂枝(三分)白术(五分)上五味为末。

以白饮和。

服方寸七。

日三服。

多饮暖水。

汗出愈。

潮热者实也先宜小柴胡汤。

以解外。

后以柴胡加芒消汤主之。

潮热郁郁。

呕不止。

小便赤者。

柴胡加芒消汤主之。

伤寒病。

若吐。

若下。

后七八日不解。

热结在里。

表里俱热。

时时恶风。

大渴。

舌上干燥而烦。

欲饮水数升者。

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脉滑。

肌肤大热。

反大便溏。

小便白。

此为真热假寒候。

宜白虎汤主之。

大阳病。

过经十余日。

反二三下之。

后四五日。

柴胡证仍在者。

先与小柴胡汤。

呕不止。

心下急。

郁郁微烦者。

为未解也。

与大柴胡。

下之则愈。

\x大柴胡汤方\x柴胡(二钱)黄芩(五分)大黄(五分)芍药(一钱)半夏(五分)生姜(三分)枳实(五分)大枣(二枚)上八味。

以水二升。

煮取一升。

去滓再煎。

分温服。

发汗后。

恶寒者。

虚故也。

不恶寒。

但热者。

实也。

当和胃气。

与调胃承气汤。

\x调胃承气汤方\x大黄(一钱)甘草(五分)芒消(五分)上三味咀。

以水二升。

煮取一升。

去滓内芒消。

更上火。

微煮令沸。

少少温服。

阳明病。

其人多汗。

以津液外出。

胃中燥。

大便必硬。

硬则谵语。

小承气汤主之。

若一服谵语止。

更莫复服。

\x小承气汤方\x大黄(一钱)浓朴(四分)枳实(五分)以上三味。

以水二升。

煮取一升。

去滓分温服。

初服汤。

当更衣。

不尔者。

尽饮之。

若更衣者。

勿服之。

伤寒六七日。

目中不了了。

睛不和。

无表里证。

大便难。

身微热。

此为实也。

宜大承气汤。

\x大承气汤方\x大黄(一钱)浓朴(四钱)枳实(五分)芒硝(三分)上四味。

以水二升。

先煮二物。

减五合。

去滓。

内大黄。

栀子柏皮汤---清泄湿热

栀子柏皮汤---清泄湿热

栀子柏皮汤---清泄湿热栀子柏皮汤---清泄湿热栀子柏皮汤[方组、临证参考用量]肥栀子lOg 炙甘草3g 黄柏6g 上3味,以水800ml,煮取300ml,去滓,分2次服。

[功效]清泄湿热。

(主治) 主证:身目俱黄,小便黄赤,发热,心中懊侬,苔黄,脉弦数或弦大滑实。

副证:心烦,无汗或汗出不彻,小便不利。

.(临证加减]1.栀子柏皮汤加味治疗传染性肝炎:用栀子柏皮汤加茵陈、郁金,治疗传染性肝炎获得显著效果。

且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当肝炎流行地区的密切接触者,只要出现食欲不振,精神疲乏,胸胁不畅,四肢无力或头晕等前驱症状时,即使未出现黄疸,预服本方,确有显著的预防作用,但认为栀子必须生用。

2.栀子柏皮汤合茵陈蒿汤加味治疗重症肝炎:用本方合茵陈蒿汤加黄连、黄芩,治疗重症肝炎,黄疸指数急剧上升者,发现有明显的抑制黄疽上升的作用。

该方制成静脉注射的“茵栀黄注射液”,治疗胆红素15mg~~以上的病例,效佳。

3。

中医对传染性肝炎治疗方法:西医治疗传染性肝炎,多采用高糖疗法.但按中医辨证论治,不少病例,甚至同一病例的不同阶段,须禁高糖治疗。

如果某些肝炎患者,采用高糖治疗后,其恶心厌食、呕吐等症状持久不除,甚至出现胃脘饱闷,黄疸持久不退,有的黄疸指数出现增高现象,肝肿大消退迟缓,肝功能恢复时间延长;采用中药,如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等治疗,同时禁用甘腻食物,多数病人的症状、体征和肝功能大多得到缓解。

从而肯定了高糖保肝疗法不能成为治疗肝炎的基本疗法。

并认为凡属湿热阳黄实证,症见:恶心呕吐,脘闷不舒,厌食等消化系统功能紊乱严重者;或身目鲜黄,便秘,舌苔黄燥、厚腻或腐垢,口苦干,发热,神昏谵语,小便短赤,脉滑数、滑实、沉迟有力者,均不宜糖类之温甘腻,因黏滞滋补,易化热化燥,湿邪留滞,反增病变。

而在肝炎某个阶段,按中医辨证适用高糖治疗,如消化系统症状消失,知饥欲食,黄疽不深,无发热、口苦、口干、小便清长或淡黄转白,肝肿大进行性减退,脉转和缓,此为邪退正虚之际,用高糖治疗,有调中补土,益气生津之作用。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原文及译文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原文及译文

以下是编辑为您整理的《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原文及译文,供您参考,更多国学经典请点击国学频道(https://www./guoxue/)查看。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原文作者:张仲景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一云络)是也。

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

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

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

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

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

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

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

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

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

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阳明病,若中寒,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

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阳明病,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

所以然者。

胃中虚冷故也。

以其人本虚,故攻其热必哕。

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

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

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痛。

伤寒论中的但头汗出

伤寒论中的但头汗出

伤寒论中的但头汗出《伤寒论》中述及头汗的条文共有9处,如但头汗出、但头微汗出、头汗出、额上微汗出、额上生汗等,这些症状的病因和病机不尽相同,治法亦异。

笔者经过仔细研读,试就《伤寒论》对“但头汗出”一症的病机认识,对比归纳如下。

1无形邪热郁于胸膈阳明病下后,邪热未尽,留扰胸膈。

如“阳明病,下之,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侬,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228条)。

不结胸,是下后邪热未与胸中水饮相结;因郁热扰于胸膈,故心中懊侬,饥不能食;邪热自偏上之胸中部位继续熏蒸于上,故但头汗出而身无汗也。

当用栀子豉汤清宣胸膈热。

2 “被火”误治,热盛津劫太阳中风,误以火劫迫汗,邪热炽盛,蒸迫津液外泄,津液大伤。

太阳中风本当周身汗出,今“被火”误治之后,津液虚少,不能溥及全身,故但头汗出,齐颈而还。

如“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

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

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

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

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齐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

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111条)。

此乃是一派邪火内炽,真阴顷刻立尽之象。

其预后,取决于津液的存亡。

若小便者,说明津液虽伤,但未尽亡,生机尚在,故云“可治”。

治宜清热救阴之法。

又阳明病误用火治,因火与热合,两阳相熏灼,使邪热愈炽,而津液益伤,无阴以作汗。

如“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发黄”(200条)。

热炽故额上微汗出,津伤则身无汗而小便不利。

成无己注日:“其所以无汗者,非腠理闭密也,小便不利者,非气化不行也,盖以津液被劫,无阴以化也。

”3 阴竭于下,阳无所依附而上越三阳合病,因腹满谵语而误认为阳明腑实,妄用下法,使阴液竭于下,阳无所依附而上越,故出现额上生汗。

如“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

发汗则谵语。

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

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219)条。

伤寒论条文必背版

伤寒论条文必背版

2013级中西医临床3班《伤寒论选读》必背条文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为鼾,语言难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

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

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是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

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发,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桂枝村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18、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22、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28、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1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3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头汗出身无汗
1、无形邪热蕴郁心胸,留扰胸膈,-栀子豉汤
2、湿热发黄证,湿热内郁,不能外越,水热互结-大陷胸汤。

湿热互结,热欲外越,因受湿邪牵制而不得外越,结果但头汗出,齐颈而还。

湿欲下泻,因受热邪牵制,而不得下,结果小便不利。

身无汗是热不得外越,小便不利是湿不得下。

然后湿热郁蒸体内阻碍气机疏泄,影响肝胆疏泄,使胆汁不能循常道排入肠道,逆流入血,泛溢肌肤,发为身黄。

常用茵陈蒿汤治疗。

若中焦虚寒,为防川军伤中,改用栀子柏皮汤,若湿热发黄过程中伴表证,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3、火邪伤阴内热证,里热逼迫津液外越。

火邪伤阴,汗源不足,身上无汗。

4、少阳三焦热郁证。

李阳波则认为由于寒湿内蕴或血液循环不好引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