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心得)之分数应用题教学浅谈
浅谈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教学
浅谈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教学摘要】学生在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学习过程中,理解数量意义及数量关系与过去分析相比,具有新的特点。
在教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时,引导理解某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是教学的突破口。
指导学生从倍数关系上去理解相关联的两个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会找单位“1”的量,引导学生在理解数量关系时,应加强数量之间纵向和横向联系;指导学生借助线段图,将抽象的数量转化成便于理解的具体数量。
教师通过这些教学努力,学生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理解能力就会提高。
【关键词】相关联的量;单位“1”的量。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4-116-02在多年的六年级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本人从教学过程中去归纳,从学生学习过程中去观察思考。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教学即是教师的教学难点,也是学生的学习难点,学生在未来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如果要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益,又是需要掌握的重点基础知识。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解答与整数,小数乘除法应用题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表现在于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和分析方法上,区别在于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所涉及的数量和数量关系更具有抽象性。
有不少学生因为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学得不好,导致整个六年级数学成绩不好,特别面对稍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解答,致使学生无从下手,此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处于焦虑的心理状态。
如何让学生解答小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在多年的六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一直将其作为教学重点和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求某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是解答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突破口,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很难判定采用乘法,还是除法。
通过学生作业情况分析,在解答过程中,随着题中条件的变化,增加和不同描述方式,应用题的解答类型,难度也是有区别的。
为此根据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意义和数量关系特点,现将本人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解答方法简述如下。
一、从倍数关系去理清相关联的两个量。
分析解答分数乘除法应用题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题中的中心句,因为它就是描述两个相关联的量成倍数关系,从而分清一倍量(单位“1”)是什么,几倍量是什么,由于表示倍数关系的量是小于1的分数,这时应借助于分数的意义,结合两个相关联的量,明确把什么平均分成几份,一个单位的对应量是什么,从分数的角度,被分的哪个量就是单位“1”的量,另一个就是几倍量(比较量或部分量)这样从已掌握的:一倍量乘以倍数=几倍量的等量式子中,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求某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是将单位“1”的量平均分成几份,求其中几份是多少,由此得出,求某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并引导学生建立起一个能够表示分数乘除法关系的等量关系式:单位“1”的量乘以比较量的对应率=比较量。
浅谈分数应用题的教学方法
浅谈分数应用题的教学方法分数应用题在小学数学分数教学中是重点又是难点,尤其理清数量关系,熟悉分辨应用题型,更是让学生学习掌握的知识点。
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让学生巩固理解数学基础知识,开拓发展思维能力,进而掌握解题方法与技巧。
所以,引导学生正确分析,解答分数应用题,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技巧和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正确途径。
因此,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突出训练重点,进行有系统的教学方法是关键。
结合教学中的实践,浅谈以下教法。
1.启发诱导学生理清数量关系,培养分析问题能力分数应用题的教学,要让学生明白数量之间的关系,理清包含分率意义的句子,让学生学会找单位1的量,这是分数应用题解答难点。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这一基础知识,为此设计了一下练习题。
1.1找出下题中单位1的量。
(1)柳树是杨树的5/9,杨树是单位1;(2)红花的1/3相当于黄花;红花是单位1;(3)黑兔相当于白兔的5/6,白兔是单位1;1.2写出下列各数量的对应分率。
一批货物,第一天运走1/5,第二天运走1/6,第三天运完。
第一天运走的对应分率是();第二天运走的对应分率是();第三天运走的对应分率是();1.3画线段图分析。
(1)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5,男生24人;(2)一袋大米已经吃了1/5,还剩40斤。
通过以上分析思维,以及图形线段直观表示等强化训练手段,使学生迅速找准单位1,理清量、率的一一对应关系。
因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数学思维,是实现教学运算程序化的良好方法。
2.对比练习,增加归纳辨别能力对比练习,更有助于发展学生智力。
对比练习就是抓学生易错点,把彼此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题型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辨别能力。
例如:(1)小金体重40公斤,小银是小金的1/4,小银有多少公斤?(2)小金体重40公斤,小银比小金多1/4,小银有多少公斤?(3)小金体重40公斤,小银比小金少1/4,小银有多少公斤?(4)小金体重40公斤,小银比小金少1/4公斤,小银有多少公斤?(5)小金体重40公斤,是小银的1/4,小银有多少公斤?(6)小金体重40公斤,是小银的1/4公斤,小银有多少公斤?做完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说出它们的异同点,通过比较分析,提高学生鉴别问题的能力。
浅谈如何把握分数应用题中的标准量
浅谈如何让学生把握分数应用题中的标准量的策略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时发现学生经常弄错标准量而做错题目。
这个问题不仅存在于学困生也存在于其他优秀生。
可以说要解决分数应用题,把握分数应用题中的标准量是解决分数应用题的关键。
分数应用题中的标准量弄清了,分数应用题的意思也就明了了。
为了让学生弄懂分数应用题,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与太平镇中心小学数学课题小组成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摸索出一套在解决分数问题时如何把握它的标准量的一般方法和思路。
为此,我们把它运用到课前复习,章节复习,总复习,效果很好。
现我们把它介绍出来,供大家一起来参考。
一、弄清基本分数问题中的标准量。
要把握分数问题中的标准量,首先要弄清基本分数问题中的标准量。
例如1)甲数是20,乙数是50,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乙数是甲数的几分之几?第一个问题是以乙数为标准量,求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就是:20÷50=2/5; 第二个问题是以甲数为标准量,求乙数是甲数的几分之几就是:50÷20=5/22)乙数是50,甲数是乙数的五分之二,甲数是多少?本问题是以乙数为标准量,50×2/5=20。
3)甲数是20,甲数是乙数的五分之二,乙数是多少?这个问题是以乙数为标准量,列方程:设乙数为X,20=2/5X,解得X=50;或者20÷2/5=50二、弄清比较分数问题中对应分数的标准量。
对于比较中的分数问题要比前面的基本分数问题要深一点儿,但依然离不开前面的基础。
例如1)甲数是20,乙数是50,甲数比乙数少百分之几?乙数比甲数多百分之几?对于第一个问题要弄清两个问题1)甲数比乙数少多少2)少了的占谁的百分之几,也就是以谁为标准量。
甲数比乙数少多少学生比较容易把握,关键是少了的占谁的百分之几,也就是以谁为标准量学生比较难把握。
根据题意本问题是以乙数为标准量。
综合题义:甲数比乙数少多少就是50-20=30;再求30占乙数的百分之几,30÷50=60%。
浅谈如何如何运用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提高学生分数应用题的解题能力.docx
浅谈如何如何运用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提高学生分数应用题的解题能力分数用教学是小学数学用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由于分数用具有抽象性,从而教学来相当的度。
于如何教好分数用,提高学生解能力,在教学中,要重了以下几方面。
一、深入研教材,明确教材排的意。
教在教授新知前必要所教知作深入研究,了解知的成因、内涵和外延。
了适教育的展人教版教材小学数学知的排作了相整,更合理,更科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能力。
分数用仍然出在第十一册,但范作了适当展,排也有了改。
适当展分数用的范,有以下几个方面:(1)把已学的两三步小数四用,适当改一些数据分数。
既巩固知,有提高学生解的能力和迁移能力。
(2)适当展了“一个数几分之几是多少”以及“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个数”的用的范。
主要是把已学的一步用增加一个条件,成两步用。
(3)适当出少量的合运用知来解答的,以及可以用不同方法解答的用(不超三部),以培养学生合运用知的能力和灵活解的能力。
分数用仍按照分散与集中相合的原排,同加方程解法的教学。
着重体乘除法用思路的一与区,更利于引学生解律。
所以,在教学践中,教按教材排的意和特点,以引学生知律,渗透学法指的教学思想,穿整个教学程。
二、探索知律,加学法指。
1、分数用的教学要求教要有性,着眼全局的展。
分数用主要有三:(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的用。
(3)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求个数的用。
特是(2)、(3)两用在解思路上有着共同的知出点,就是“一个数几分之几是多少” 个数量关系。
那么在教法理上,要按教材排特点,把两用解思路系起来。
了学生理解分数用的生和展,抓引学生透理解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
可以先用“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作,再用本例(第十一册P4 例2 )作迁移,引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数量关系,着重把抽象的概念与已知概念系起来和用具体的形象去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抽象概念,使学生的思利完成由形象到抽象知化程,学分数用打下基。
浅谈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浅谈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决方法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是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可以说整个小学阶段的重点和难点。
特别是一些较复杂的应用题,由于数量关系较隐蔽,学生在解题时很难找出正确的解题思路,会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
因此,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应教会学生运用已有数学知识,大胆地想象,力求通过不同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
为此应重视各种解题思路的训练。
下面谈一谈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几种常见类型的解题方法。
分数应用题的基本解题思路:根据分率句写数量关系式。
基本数量关系: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所对应的量解题的思路:(1)正确判断单位“1”的量。
找准单位“1”是解题的关键。
①单位“1”的量已知,直接用乘法计算: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所对应的量②单位“1”的量未知,可以把单位“1”的量设为X,然后列方程解,也可以用除法计算:分率所对应的量÷分率=单位“1”的量(2)看量与分率是否对应。
(如果不对应,要求到对应)下列五种基本类型的解题方法:一、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1)判断方法:先找带有分率的关系句;再在这句话中找单位“1”;单位“1”的实际量已知。
(2)解题方法:单位“1”的实际量×问话所需的分率=比较量例题:1、60的40%是多少?60是单位“1”60×40%=242、五(1)班有40人,男生占全班的65%,男生有多少人?本题的单位“1”是全班的人数,也就是40人,男生对应的分率是65%,求男生人数就是求40人的65%。
40×65%=26(人)答:男生有26人3、五(1)班男生有25人,女生是男生的80%,女生多少人?本题的单位“1”是男生的人数,也就是25人,女生对应的分率是80%,求女生人数就是求25人的80%。
25×80%=20(人)答:女生有20人二、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浅谈在分数除法应用题中如何列等量关系式
浅谈在分数除法应用题中如何列等量关系式马宗迁摘要:比较量÷标准量=分率关键词:比较量、标准量、分率分数应用题的教学,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
因为这类题比较抽象,学生常常因为分析失误而错解。
我在几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摸索总结出一些规律,想把它推荐给大家。
一、分数乘除法所用的等量关系比较量÷标准量=分率比比较量÷标准量=分率认识理解这个数量关系,是我们列等量关系的基础。
那么什么是比较量、标准量、分率呢?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句分析就明白了。
例如:桃树棵数是梨树棵数的,同时桃树棵数又是苹果树的这两句中的“是”都是等于的意思,前一句中的,是把梨树的棵数看作单位“1”,平均分5份,桃树棵数占3份,后一句中的,是把苹果的棵数看作单位“1”,平均分2份,桃树棵数有3份,如下图所示:梨树棵树桃树棵树苹果树棵树同样的的桃树的棵数,去和梨树比时结果是,因为说明桃树棵数数量小。
去和苹果树棵数比结果是,>1说明苹果树棵数的数量大。
为什么同一个数会出现又大又小的矛盾呢?是因为两句中比法的标准不一样造成的。
前一句的结果是以梨树棵数为标准,后一句结果是以苹果树棵数为标准,可见这个标准尺子很重要,同一个数量和不同的标准去比结果是不一样的。
在这类关键句子中,位置和身份类似于“梨树棵数”“苹果棵数”的量,我们称之为标准量。
也就是单位“1”在分数中是分母,在除法中做除数。
那么位置和身份类似于“桃树的棵数”的量,称之为“比较量”相当于分数中的分子,教比常常做被除数,他们相除的商叫分率,表示二者的倍比关系。
类似句子再如:(1)故事书(比较量)占童话书(标准量)的(分率)(2)三好学生(比较量)相当于全班人数(标准量)的(分率)如此说来句子中的标准量(单位“1”)是很重要的,那么如何判断句子中的标准量呢?这要看题中句子的具体的结构,一般说来,(1)某数的几分之几“某数”就是单位“1”(2)谁比谁多几分之几或少几分之几,“比”字后面的数量,多几分之几,前面紧邻的数量就是单位“1”,(3)谁是谁的几分之几,“是”后面的数量就是单位“1”明确了标准量的判断方法,也知道了标准量在等式中位置作除数,那么我们在句子中找等量关系,列等式就唾手可得啦。
浅谈分数应用题的教学技巧
浅谈分数应用题的教学技巧分数是数学中一个相对较难的概念,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困难。
特别是在分数的应用题中,更是需要学生具备丰富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教师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需要有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本文将就浅谈分数应用题的教学技巧进行讨论。
一、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思维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思维。
分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学生需要通过分数应用题的练习和实践,逐渐建立起对分数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可以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出发,引导学生思考分数的意义和作用,让学生逐渐明白分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并建立起正确的数学思维。
教师还可以通过启发式问题、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概念和应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能力。
二、注重分数应用题的教学实践分数应用题的教学在于实践,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际运用,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教师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应注重教学实践,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和应用,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分数应用题,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可以设计购物、比赛、分配物品等实际场景,让学生通过计算和分析,理解分数的概念和应用。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学习需求,设计不同难度的分数应用题,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教师还应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分数应用题通常涉及到一些复杂的问题,需要学生通过综合分析和计算,解决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在教学分数应用题中,教师还应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纠正和改进。
教师可以通过检测、作业、讨论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倾听学生的声音,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问题,帮助学生及时解决问题。
小学分数应用题教学
浅谈小学分数应用题教学摘要:应用题是根据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用语言或文字表示数学关系并求解的题目。
应用题由情节及数量关系两大部分组成。
情节是应用题所叙述的事实,数量关系是应用题中已知量与已知量、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小学分数;应用题;教学中图分类号:g623.5?摇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148-02情节和数量关系这两种因素总是密切联系着。
学生对情节理解了,数量关系就容易明确。
如果情节远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理解困难,那么学生对数量关系的分析就感到困难,就更谈不上解题了。
特别是分数应用题,学生普遍感到抽象,理解困难。
如何帮助学生摆脱困境,走出低谷,就成了许多老师一直探讨的课题。
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以下几点做法:一、结合题意,创设教学情境分数应用题数量关系虽比较抽象,但情节往往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教学时,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节,结合实际,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教学中理解抽象的数量关系。
例如:小龙的身高比丽丽高■,丽丽身高135厘米,小龙身高多少厘米?根据题意,教师请两位符合条件的学生出来,让大家观察,通过比较来认识“高”,理解谁比谁“高”,“高■”是谁的■。
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明确小龙的身高就是丽丽的身高加上丽丽身高的■,或小龙的身高就是丽丽的身高的(1+■)。
又如:红星小学六年一班原有学生38人,男生有18人,后来转来几位男生,这时男生占全班人数的■,转来男生多少人?由于条件的叙述婉转,造成学生理解困难,这时教师让本班的部分学生根据题目内容模仿角色的变化,在模拟中让学生理解男生转入前后,女生人数不变【38-18=20(人)】,转来几位男生后,男生占全班人数■。
说明女生也占全班人数的■,求转来男生多少人就是20÷■-38。
这样的过程对思维水平较低的学生真正理解题意、正确解题、降低难度起着一定的作用,并让学生记忆犹新。
二、充分发挥线段图的直观作用线段图能帮助学生把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具体数量与分率的对应关系表示出来,直观揭示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同时还能引导学生认真看图分析思路,使学生的思维与作图同步进行。
浅谈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的应对技巧
浅谈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的应对技巧【摘要】解答分数应用题无论是解题方法还是解题步骤是有规律的,只要掌握了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和分析方法,困难就迎刃而解。
一、分数应用题解题方法;二、解答分数应用题的步骤。
【关键词】分数应用题解题步骤解题方法应对技巧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是五、六年级数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进一步学习初中数学的重要基础。
但是有相当多的学生遇到分数应用题就感到困难。
其实解答分数应用题无论是解题方法还是解题步骤是有规律的,只要掌握了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和分析方法,困难就迎刃而解。
一、分数应用题解题方法1、分析法:分析法是从题中所求问题出发,逐步找出要解决的问题所必须的已知条件的思考方法。
2、综合法:综合法就是从题目中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推算出要解决的问题的思考方法。
3、分析、综合法:一方面要认真考虑已知条件,另一方面还要注意题目中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样思维才有明确的方向性和目的性。
4、分解法:把一道复杂的应用题拆成几道基本的应用题,从中找到解题的线索。
5、图解法:图解法是用画图或线段把题目听条件和问题明确地表示出来,然后“按图索骥”寻找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6、假设法:假设法就是解题时,对题目中的某些现象或关系做出适当的假设,然后,用事实与假设之间的矛盾中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
二、解答分数应用题的步骤概括的说是:一找、二转、三画、四列、五算、六查这六个环节。
一找:找单位“1”的量。
找单位“1”的量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前提,靠“是”谁、“比”谁、“占”谁,“相当于”谁就把谁看做单位“1”的量,靠生搬硬套仅能解决一部分分数应用题。
例如:甲的2/5比乙多3/8米,比乙就把乙看作单位“1”是错误的,正确的是要分析2/5是谁的,就把谁看作单位“1”。
分析应用题句子中的分率是分谁就把谁看作单位“1”是最可靠的找单位“1”的方法。
二转:转化单位“1”在分数应用题中,如果题中只有一个单位“1”,那么再难也难不到哪里去了。
浅谈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教学方法
浅谈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教学方法作者:马少薇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7年第19期分数乘除法应用题这部分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学习时思路不清晰,难以掌握和理解。
通过教学的实践、总结和反思,谈谈我的一些教学方法。
一、找出单位“1”的量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解题前提和关键是找出单位“1”的量,找出单位“1”的量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明显的,如题目重点句中出现:“是、占、比”等这些关键词,这些词后面的量(或分率前面的量)就是单位“1”的量。
如柳树是杨树的,杨树是单位“1”的量;红花的相当于黄花,这句话可理解为“黄花相当于红花的”,红花是单位“1”的量……另一种是隐藏的,题中省略了一些已知条件,但可把它的意思补充完整,从而找到单位“1”的量。
如“噪音降低”,可把它的意思补充为“噪音比原来降低”,原来的量即为单位“1”的量;“一本书,已看了”,其中分率前面省略了“这本书”,它也是单位“1”的量。
实际上,确定单位“1”的量最好方法是让学生真正弄清楚问题中的分率是求谁的几分之几,那么谁就是单位“1”的量。
二、学会画线段图解答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最好能依题意画出线段图,线段图可帮学生弄清题意,能较轻松地找出已知量与分率的对应关系。
例1:五年级学生人数有250人,六年级学生人数是五年级学生人数的,六年级学生人数有多少人?首先画出五年级学生人数这个单位“1”的量,而画出它的线段图的长度是由分数的分母来确定,分母为5,线段图就画5个单位线段,然后根据六年级学生人数是五年级学生人数的,六年级学生人数的线段图应在五年级学生人数截取4段,可以画成两条线段,也可只画一条(见下图)。
单位“1”五年级学生人数:六年级学生人数:250人?人或者:五年级250人六年级?人例2:六年级学生人数有200人,比五年级学生人数少,五年级学生人数有多少人?此题单位“1”的量是五年级学生人数,它的线段图可根据分数的分母,画5个单位线段,再从所画的线段图去掉1个单位线段,就表示六年级学生人数(见下图)。
2023年《分数应用题》的教学反思5篇
2023年《分数应用题》的教学反思5篇《分数应用题》的教学反思篇1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引导学生正确分析、解答分数应用题,对于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巧和能力都有积极的.意义。
学好分数应用题,将使学生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既能熟悉和掌握各种类型分数应用题的内容、特点、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也能提高解答各类复杂分数应用题的应变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觉得要学会分数应用题必须扎实地打好两个基础。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传统的分数应用题的教法,在找标准量时,让学生死记“是、占、比、相当于”后的量来找单位“1”。
题目若求比较量(即所谓“知一求几”),就用乘法来计算;题目若求标准量(即所谓“知几求一”),就用除法来解答。
这种机械模仿的呆板教法,不利于学生从根本上理解算理,会严重束缚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要克服这种弊端,就要加强分数乘法意义的教学。
教学分数乘法的意义时,要注意沟通与整数乘法意义的联系。
现行教材100×3就是求100的3倍,100×1.5就是求100的1.5倍,引出100×个数的几倍,实质是一样的。
这样使学生感到新知不新,增强学习的兴趣。
二、加强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对比性练习分数乘法应用题是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基础,分数除法应用题是由分数乘法应用题演变而来的,两者紧密联系易于混淆。
因此,在教学时要加强对比,使学生在对比中求新、求异、求同、求实;要灵活多变,使学生在多变中思辨、纠错、探讨、沟通,以达到既长知识,又长智慧,收到事半功倍的良效。
1.通过对比,加深理解。
如教学例题“小营村有棉田64.8公顷,占全村耕学生用以下方法加以对比:(1)直观线段图对比。
(2)已知数量的内在联系与解法对比。
全村耕地面积有多少公顷?全村有耕地64.8公顷。
2.通过多变沟通联系。
如教完分数应用题后,可以组织学生作这样的练习:“甲仓库存粮120吨。
浅谈分数应用题的解答策略
浅谈分数应用题的解答策略陕西省兴平市东城办东堡子小学侯静分数应用题是小学五、六年级数学应用题的重点和难点。
分数应用题分为三种基本类型:一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二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三是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这些基础性知识学生学起来还比较容易。
但遇到较复杂的分数混合应用题,由于它比较抽象,所以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要彻底理解掌握是有一定的困难。
下面我就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一下分数应用题的解答策略。
一、画线段图分析理解题意。
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首先要让学生找准单位“1”。
一般情况下,“比、是、占、相当于”等词后面的量就是单位“1”的量。
教学生画线段图时,一般把单位“1”的量画在上边,把对应量和单位“1”左对齐画在下边。
这样就会一目了然。
单位“1”告诉,也就是求对应量用“乘法”计算;求单位“1”的量用“除法”计算,或用“方程”解答。
二、从“量率对应”入手寻找解题策略。
解答分数应用题时,找准单位“1”的量以后,还要找准每个分率所对应的量,每个量所对应的分率。
这就叫“量率对应”。
再看问题,若求单位“1”的量,就用“对应量除以对应分率”;若求“对应量”,就用单位“1”的量乘“对应分率”。
如果在一道分数应用题中出现了几个分率,且这几个分率的单位“1”又有所不同,那么必须认真考虑,以题中的某一个量为单位“1”,然后将其余的量的对应分率都统一到这个标准上来,方可列式解答。
三、找准“不变量”解答分数应用题。
例如:有这样一道题“学校书架上层书的本数与下层书的本数的比是 5:9,从上层取出 50 本放到下层后,这时上层的书与下层书的比是3:4,问学校书架上共有多少本书?”教学这道题时,可以让学生考虑虽然题目前后上层书与下层书的比发生了变化,也就是分率发生了变化,可是什么量没有变化,学生经过思考后就会想到书的总量没有变化。
然后再让学生找 50 本这个数量对应的分率。
即:3/7-5/14 或 9/14-4/7,这样学生解答此题就很水到渠成了。
浅谈小学分数应用题的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分数应用题的教学策略张长萍1,冯兵2(1.景德镇市浮梁县第二小学,江西景德镇333400;2.景德镇学院,江西景德镇333400)摘要:分数应用题是小学阶段数学的重点㊁难点之一,其特点是抽象性㊁综合性,小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少,学习难度大㊂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策略,并通过教学不断实践㊁探究㊁提高,最后提出 放缓坡度㊁转化变型㊁图文结合㊁创设情境㊁及时点赞 等教学方法,旨在让学生轻松㊁快捷地掌握小学分数应用题的解法㊂关键词:小学;分数应用题;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2095 9699(2023)03 0127 04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的重点㊁难点内容之一,从整数除法知识过渡而来,具有抽象性㊁综合性等特点,在整个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㊂小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分数应用题少,学习难度大,不少学生在学习时较为吃力㊂教师如何教才能让学生轻松㊁快捷地掌握这部分知识呢?孙云晓所著的‘向孩子学习:一种睿智的教育视角“一书,倡导教育人应俯下身去倾听孩子们的声音,走进学生心里,了解他们的迷茫㊂受这一教育思想启发,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本文整理出一套分数应用题的教学策略㊂1放缓坡度,降低难度 将台阶变成垫脚石小学生的逻辑思维正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发展阶段㊂他们遇到逻辑性强㊁跨度稍大的知识点时,理解起来会有障碍㊂所以教师在教授难度较大的内容时,不能操之过急,应该对知识点的难度进行分解,把台阶变成垫脚石,允许学生小步渐进㊂如何放缓坡度?这就需要教师从学生的视角去思考:学生被 卡 在了哪里?需要怎样化解才能让他们顺畅地通过?比如在教学中发现 谁比谁多(少)几(百)分之几 的分数应用题是学生学习中的 拦路虎 ,他们易将标准量与比较量混淆,这种题目应如何施教?案例一:某校六年级女生125人,男生100人,求:(1)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多几分之几?(2)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几分之几?学生在计算时往往会将两小题的标准量与比较量弄混㊂可这样放缓坡度:让学生先求出男㊁女生人数相差数量:125-100=25(人),再让学生想想两小题中分别是以什么作为单位 1 的量,比较量又是谁,进而引导学生认识到 (1)女生人数比男生多几分之几? 是求相差量25人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2)男生人数比女生少几分之几是求相差量25人是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㊂进而引导学生总结出:求谁比谁多(少)几(百)分之几的问题,第一步是找到比较量与标准量分别是哪个数量;第二步求出 相差的数量 是多少,明确 相差的数量 是必求的数量;最后计算出 相差的数量 是标准量的(百)几分之几㊂为帮助学生准确地把握单位 1 的意义,理解分数的作用,可将分数(如1/6)融入生活中,看看有哪些作用,它又表示什么㊂案例二:某校有1800人,六年级人数占全校的1/6㊂那么全校人数1800人就是单位 1 的量,1/6对应的是1800ː6=300(人)㊂在这里 1800人第38卷第3期2023年6月景德镇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 J i n g d e z h e n U n i v e r s i t yV o l.38N o.3J u n.2023收稿日期:2023-04-08作者简介:张长萍(1976-),女,江西景德镇人,中小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研究㊂300人 分别是单位 1 1/6 的另张 名片 ;案例三:小强本次数学考试成绩比上一次(60分)提高了1/6㊂那么上一次的成绩60分就是单位 1 的量,1/6对应的60ː6=10(分)㊂在这里 60分 10分 分别是单位 1 1/6 的另张 名片 ㊂进而引导学生掌握:单位 1 对应的是一个整体,可以是一个总数,也可以是许多个体组成的总体等;把这些整体平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都可用分数来表示㊂再比如带单位的分数与不带单位的分数意义完全不同,不少学生在学习时往往难以区分:案例四:3/5吨比1/4吨多几分之几?许多学生往往直接用3/5-1/4=7/20作为答案,忽视了此题中分数后的单位 吨 ㊂放缓坡度:先给出一道辅助理解题 3/5吨比1/4吨多多少吨 ,通过题目对比让学生明白两题所列示的数值一样,但需要回答的问题不一样㊂然后让学生先回答 3/5吨比1/4吨多多少吨 ,之后再启发学生思考 3/5吨比1/4吨多几分之几 的问题㊂有了这个对比过程,学生就不容易混淆带有单位分数与不带单位分数的意义㊂两者的区别是:1.带单位分数表示确定的数量,有确定的大小或多少;2.不带单位的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如果需要表示总数的一部分则用不带单位的分数表示㊂以上案例中的 相差的数量 及辅助理解题 3/5吨比1/4吨多多少吨 等都起到了降低难度的作用㊂在学习分数应用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许多这样的 垫脚石 ㊂如何找到这些 垫脚石 ,需要教师从学生的视角去观察㊁思考,找到学生知识上的迷茫点,并进行 对症下药 ㊂2转化变型,新旧链接 加深理解感受数学奇妙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新知识总是某些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知识之间相互渗透㊂学习数学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发展变化过程㊂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学生对新知识从哪里延续过来往往不关心,他们也难理解透彻,只能片面地记住新知识,存在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的局限㊂教师若能带领学生一起找到新知识与旧知识的链接点,引导学生了解知识的逻辑脉络与本质联系,将有助于学生掌握新知识,还可为学生提高自学能力打下基础㊂案例五:某果园有580棵果树,其中2/5是桃树,求桃树有多少棵?1.按照分数应用题的解法是:已知单位 1 的量,求单位 1 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㊂即: 580ˑ2/5=232(棵)㊂这是一道基础题,一般学生只知道用乘法计算,却不知为什么应该用乘法计算㊂2.根据除法意义,这道题的解法是:把580棵树平均分成5份,求其中的2份是多少棵树㊂即:580ː5ˑ2=232(棵)㊂引导学生分析这两个算式:580ˑ2/5=580ˑ2ˑ1/5580ː5ˑ2=580ˑ1/5ˑ2=580ˑ2ˑ1/5进而可以让学生总结出:这两个算式最终都可以转化成相同的算式㊂同时,还可引导学生这样理解:580ˑ2/5的计算过程,可先将580与分母5约分,之后再乘以2,相当于是580ː5ˑ2㊂由上可知,不管是按整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还是按整数除法的意义进行计算,结果都是一样的,两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㊂类似的案例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很常见:如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与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几分之几) 的应用题紧密相连;求单位 1 的量是多少的应用题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密不可分等等㊂这些例题都可以通过找到新旧知识的链接点,帮助学生架起新旧知识联系的桥梁,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㊂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奇妙,获得解题成功的喜悦,分数应用题将不再是学生的 老大难 问题㊂3图文结合,会画会看 化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数学新课标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逐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1]㊂一般分数应用题的题意都可以用简洁的图文表达出来,线段图就是其中常用的一种㊂线段图可以把量与分率之间的关系直观地呈现出来,帮助学生轻松地理清解题思路,是 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的有效手段㊂在教学实践中,不少学生解题时没有看图画图的习惯,导致在解分数应用题时只会机械性地解题,题型稍有变化就不知如何入手㊂授人以鱼,不如授㊃821㊃景德镇学院学报2023年人以渔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养成画图㊁看图㊁用图的习惯,这样可以为学生学习分数应用题助力不少㊂1.从简单数量关系图开始,鼓励学生动手画,引导他们理清数量关系,将单位 1 先画出来,再画其他量,如能配合写上对应数量的对应分率和要求的问题就更完整;2.同一道题中数值的大小要和线段的长短要匹配,即大的数据线段较长,小的数据线段较短㊂图形要力求美观㊁大方㊁结构合理;3.把解题分析过程与所画图紧密结合起来,找出隐藏着的对应关系,解答所求的问题㊂案例六:某果园有三种果树,苹果树与桃树占总棵数的3/7,桃树与梨树占总棵数的6/7,问桃树占总棵数的几分之几?此题单凭文字,很难讲解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果用线段图辅助,里面的关系则一目了然:线段图1所以桃树占总棵数的几分之几:6/7+3/7-1=2/7案例七:某沙场现有细沙石数吨,要求运输队两天运完,第一天运了总数的5/9少4吨,第二天运了总数的40%多6吨,问第一天运了沙石多少吨?此题有点难,解题的关键是找到隐藏着的数量及其对应分率:线段图2观察上图不需过多讲解,就可把隐藏着的秘密轻松挖掘出来:6-4=2(吨)与1-5/9-40%是一组对应关系㊂沙的总数:(6-4)ː(1-5/9-40%)=45(吨)第一天运了的数量:45ˑ5/9-4=21(吨)除线段图外,其他图形㊁折纸也可为解答分数应用题助力㊂学生学会用图分析㊁思考,就不会局限于会做某类题,而是触类旁通,化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为思维能力插上飞翔的翅膀㊂4 创设情境,学玩结合 激发兴趣爱上学习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㊁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2]㊂分数应用题知识枯燥㊁抽象性强,若能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辅助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 玩 着学,从数学的视角观察生活,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学生学得也会更加轻松有趣㊂案例八:某商场有一批货,第一月售出全部的3/5还多10件,第二个月售出剩下的3/4,这时还剩24件,这批货物共有多少件?这是道还原类型的分数应用题,对许多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直接展示题目将难以激起他们的探究兴趣㊂教师可将本题稍加调整,请学生上台进行角色表演,创设如下情境:动物商场最近丢失了一批饼干,黑猫警长查出是一群老鼠偷盗所为,因为不知到底丢失了多少饼干,只知道最后还剩24件,而无法给这群老鼠定罪㊂黑猫警长正在不知如何处理时,只听其中一位年长老鼠挑衅地说道:我们第一周偷吃了全部饼干的3/5还多10件,第二周偷吃了剩下的3/4,最后还剩24件,这批饼干你们可知道有多少件?接着老师鼓励大家来帮帮警长,算一算总共有多少件饼干,就知道到底丢失了多少饼干,才好合理地对这群老鼠进行处罚㊂经过这样的情境设置,可以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动力㊂接着引导学生用还原法求解:从结果出发,24件的对应分率是1-3/4=1/4,24ː(1-3/4)+10=106(件)的对应分率是1-3/5=2/5,进而可逆推求出这批饼干是106ː(1-3/5)=720(件)㊂玩是孩子的天性㊂本题用还原法解答的过程就好像破案的过程一般,一步步靠近原来的真相(总数),学生在 玩 中轻松解答了难题㊂简言之,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㊂情境教学的陶冶功能就像一个过滤器,使人的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它剔除情感中的消极因素,保留积极成分,在探究的乐趣中持续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变被动学习为自我需要[3]㊂情景教学法让学习逐渐成为一种乐趣㊁一种渴望,让学生在㊃921㊃第3期 张长萍,冯 兵:浅谈小学分数应用题的教学策略分数应用题的世界中兴趣盎然,神采飞扬㊂5用心捕捉,及时点赞 关爱后进学生分数应用题学习难度较大,有些学生学得吃力,稍不注意,容易造成学生成绩两极分化㊂自卑是一种不能自助和软弱的复杂情感,有自卑感的人轻视自己,低估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各方面不如人[4]㊂后进学生受到的消极评价较多,从而影响到他们的自我评价,易产生强烈的自卑感㊂课堂上常见后进学生不自信,他们常常是眼神暗淡的静音模式,对学习活动不积极,唯恐避之不及㊂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每一位学生都不应掉队㊂教师应关爱后进学生,帮他们找回自信,引领他们勇敢地参与到分数应用题的学习中来㊂课堂上的良好表现是后进学生找回自信的有效途径㊂如何让他们在学习分数应用题的课堂上出声出彩呢?可在课堂上有意进行 随机抽题 提问学生,轮到后进学生时则有意抽取 谁是谁的几分之几 之类的基础题让他们作答㊂这种 随机抽题 提问后进学生,不会让大家觉得是教师特意 关照 ,只会感叹他们运气很好㊂这在保护后进学生自尊心的同时,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在课堂上有话可说㊂在课堂之外,用心留意后进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点赞㊂比如批改作业时:找单位 1 的练习题,这一次比上次多找对一个是进步,给朵小红花;这次题目复杂些也能写对几个步骤,这也是进步,点个赞;这次能把线段图看懂,给面小红旗等等㊂这些契机就是肯定㊁鼓励后进学生的良好机会,比空讲 你真棒,你真行 更能真正触动学生㊂6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做孩子学习的领路人教学有法,但无定法㊂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教学方法都应有所调整㊂正如人民教育家㊁思想家陶行知先生在‘教师歌“中所言 来!来!来!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了解你的小孩㊂你不能教导小孩,除非是了解了你的小孩 ㊂在分数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若俯下身来从孩子视角找寻问题的突破口,相信许多问题会迎刃而解㊂参考文献:[1]唐彩斌,孔慰.落实数学新课标,教师需要提高 四个意识 [J].人民教育,2022(Z2):35-37.[2]百度百科.情境教学法[E B/O L].[2023-04-03].h t t p s://b a i k e.b a i d u.c o m/i t e m/%E6%83%85%E5%A2% 83%E6%95%99%E5%A D%A6%E6%B3%95f r o mM o d u l e=l e mm a_s e a r c h-h i s t o r y.[3]百度百科.情境教学法[E B/O L].[2023-04-03].h t t p s://b a i k e.b a i d u.c o m/i t e m/%E8%87%A A%E5%8D% 91%E5%B F%83%E7%90%86f r o mM o d u l e=l e mm a_ s e a r c h-h i s t o r y.[4]百度百科.自卑心理[E B/O L].[2023-04-03].h t t p s://b a i k e.b a i d u.c o m/i t e m/%E8%87%A A%E5%8D%91%E5% B F%83%E7%90%86/7304281?f r=a l ad d i n.T h e T e a c h i n g S t r a t e g i e s o f F r a c t i o n A p p l i e d P r o b l e m s i n E l e m e n t a r y S c h o o lZ H A N G C h a n g p i n g1,F E N G B i n g2(1.T h e S e c o n d P r i m a r y S c h o o l o f F u l i a n g C o u n t y,J i n g d e z h e n333400,C h i n a;2.J i n g d e z h e n U n i v e r s i t y,J i n g d e z h e n333400,C h i n a)A b s t r a c t:F r a c t i o n a p p l i e d p r o b l e m s a r e o n e o f t h e k e y a n d c h a l l e n g i n g t o p i c s i n p r i m a r y s c h o o l m a t h e m a t i c s.T h e y a r e a b s t r a c t a n d r e q u i r e s t r o n g s y n t h e s i s s k i l l s,b u t p r i m a r y s c h o o l s t u d e n t s h a v e l i m i t e d e x p o s u r e t o t h e m i n t h e i r d a i l y l i v e s,m a k i n g t h e l e a r n i n g p r o c e s s d i f f i c u l t.T h i s p a p e r,f r o m t h e p e r s p e c t i v e o f s t u d e n t s,d e s i g n s t a r g e t e d t e a c h i n g s t r a t e g i e s a n d t h r o u g h c o n t i n u o u s p r a c t i c e,e x p l o r a t i o n a n d i m p r o v e m e n t i n t e a c h i n g,f i n a l l y p r o p o s e s t e a c h i n g m e t h o d s s u c h a s g r a d u a l p r o g r e s s i o n,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o f p r o b l e m s,c o m b i n a t i o n o f t e x t a n d i m a g e s,c r e a t i n g c o n t e x t s,a n d t i m e l y p r a i s e w i t h t h e a i m o f h e l p i n g s t u d e n t s m a s t e r t h e s o l u t i o n s t o f r a c t i o n a p p l i e d p r o b l e m s i n p r i m a r y s c h o o l e a s i l y a n d q u i c k l y.K e y w o r d s:p r i m a r y s c h o o l;f r a c t i o n p r o b l e m s;t e a c h i n g s t r a t e g i e s㊃031㊃景德镇学院学报2023年。
浅谈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浅谈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是中学数学学习中比较重要的内容之一,有着广泛的应用。
实践中,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会遇到不少难题,下面就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进行浅谈。
1. 确保基础知识掌握
分数乘除法是属于基础数学中比较基本的内容,而学生在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时,一定要确保基础知识的掌握,例如分数的基本概念、分数的化简、通分等,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才能够更好地解决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提高解题能力。
2. 强化应用能力
除了掌握基础知识之外,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也十分重要,需要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比如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参与课堂探究等。
3. 注重交流探究
在学习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形成一定的学习小组,进行集体探究、交流体验、研讨分享。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将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分享自己的经验,并从中汲取别人的经验加强自己的解题能力。
综上所述,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中,学生要注意巩固基础、强化应用能力、注重交流探究,以此培养自身的解题能力。
浅谈分数乘法应用题难点的教学
浅谈分数乘法应用题难点的教学在分数应用题教学中,如:“40公顷的3/4是多少公顷?”学生由于对题中“3/4”所表示的实际意义不理解,想象不出题目所反映的客观原型,不知道怎样解题,或者套用例题的解法,而不知道其所以然。
我认为这是不理解分数的意义这个基本概念所致。
根据这样的认识,我在分数应用题教学中,不断强化学生对分数概念的认识,并运用分数概念帮助理解题意。
例如教学“第一中学买了40万块砖,盖房用去了3/5,用去了多少万块”时,教师提问:“盖房用去了3/5”中的“3/5:”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把整体1平均分成5份,表示这样3份的数就是3/5.”“那么题中整体1所对应的实际数量是什么呢?”学生回答:“整体1所对应的实际数量是40万块砖。
”根据分数的意义,就是把40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3份,接着让学生口算:40/5*3=24(万块)。
这样,抓住分数的意义来理解题意,学生就不感到抽象不可捉摸了。
但是,解分数应用题不能只是停留在原始的直接利用分数意义解题的阶段上,那样的题就解不快,更无法解复杂的题。
因此还需要由具体到抽象,将题中的分数看成一个独立存在的数,与整数一样参与运算。
因此,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就显得特别重要。
我在教这部分内容时,根据教材顺序设计了三个教学层次。
第一个层次:根据“每桶油重*桶数=总油重量”的关系式,引导学生列出“每桶油重100千克,那么3桶油、1/2桶油、3/4桶油各重多少千克?”的算式。
学生根据书上的插图,利用类比推理,不难列出:100*3 100*1/2 100*3/4等算式。
第二个层次:上述算式的意义是什么?这是教材的重点,我引导学生看书:100*3就是3个100千克,3个100千克也可以说是100千克的3倍;100*1/2就是1/2桶油的重量,1桶油重100千克,从图中看出,就是100的1/2,即把100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1份;同理,100*3/4就是100的3/4,即把100千克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3份。
最新-浅谈分数应用题中存在的教学问题及改进措施 精品
浅谈分数应用题中存在的教学问题及改进措施1浅谈分数应用题中存在的教学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数应用题与其它类型的应用题相比显得抽象,解题方法独特,有其较固定的解题模式,学生较难掌握它的解题方法。
在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必要对存在的教学问题加以剖析和研究,寻找改进措施,提高分数应用题教学质量,以达到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方法的目的。
一、当前分数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通病”。
(一)应用题审题方面存在的“通病”。
应用题中的审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
而在当前的分数应用题教学中,有的教师习惯于出示题目后,就让全体学生读题、•列式、•计算,“三步曲”一口气“唱”•完,•很少舍得腾出时间留给学生审题。
对学生“读”与“说”缺少训练,对学生找关键句、标准量、画图找对应缺少训练,学生形成了见题就解的思维习惯,缺少仔细审题的良好品质,审题的目的和方向不明确,造成题意不清而造成列式解答错误。
(二)忽视分析方法和解题思路。
在当前分数应用题教学中,有的教师往往偏重于总结三类分数应用题,强化解题模式训练,对于解题应从分析条件与问题指导,导致部分学生对较复杂分数应用题解题思路上单一方法。
如教学分数除法这单元时,老师只用列方程式的形式进行指导,出现两步文字题时就不会解答。
•例如:“一个数的23是8,这个数的12是多少•”学生往往会用方程来解答得出错误的列式23X=8×12,•如果用算术法进行解答列式就很简单。
有些教师不注重运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讲解题思路,轻思维过程的训练,导致学生解答综合题就显得无能为力。
(三)重结果、轻算理。
有的教师在试题和作业的评讲过程中,只停留在校对答案是否正确上,而不注重让学生表述列式依据和算理,导致学生只会机械列式和计算不地表述解题思路,只要题目与例题稍有变更,就无法适应。
有时在作业中学生列式错了,计算结果刚好与正确结果相同,有的教师把它改成对的。
因此如果形成了只看结果,不看算理的习惯是不可取的。
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教学反思(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条据书信、合同协议、评语大全、演讲致辞、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such as work repor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policy letters, contract agreements, comprehensive reviews, speeche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教学反思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教学反思范文(精选10篇)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以下是本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教学反思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浅谈分数应用题的教学技巧
浅谈分数应用题的教学技巧分数是数学中一个常见且基础的概念,它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而分数应用题是分数概念的实际运用,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对分数应用题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每个数学老师所面临的挑战。
本文将围绕着分数应用题的教学技巧展开讨论,分享一些实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通过生活实际情境引入分数应用题学生在学习分数应用题时,对抽象的概念往往难以理解,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际情境来认识分数应用题,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跟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比如购物消费、食物配比等,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和计算,来引导他们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
让学生模拟购物结账的情景,引导他们用分数来计算商品的折扣和实际支付的价格,这样能使学生更快地理解分数的应用,并增强他们对分数应用题的兴趣。
二、利用教学资源多样化在教学分数应用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样的教学资源来辅助教学,比如教学软件、教学视频、教学游戏等。
这些多样的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直观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对分数应用题的理解。
在教学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教师可以借助教学软件或教学游戏进行互动式教学,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从而使学习过程更加轻松、有趣。
三、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在进行分数应用题的教学中,学生的水平和理解能力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分层次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进行教学。
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采取更加简单、直观的例子来说明,帮助他们建立分数应用题的基本概念;而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引导他们进行更加深入、复杂的分数计算与应用。
这样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四、注重分数应用题的实际意义五、注重练习和巩固在教学分数应用题的过程中,适当的练习和巩固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和实际意义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反复练习和巩固。
浅谈小学分数应用题的有效教学
浅谈小学分数应用题的有效教学摘要:小学分数应用题的概念和性质等对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尤其分数应用题,牵涉面广,题型多易变,使学生学习感到非常吃力。
那么如何加强小学分数应用题的有效教学,真正使孩子们不再畏惧,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潜能,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有效认识。
关键词:小学分数应用题教学一、小学分数应用题的解题理论1.寻找题中的关键句,并能用等量关系式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如六年级有男生120人,是女生的9/10,女生有多少人?引导学生思考要求女生人数有多少,女生的人数是怎样告诉的,你能找出关键句子吗?(男生是女生的9/10)也就是男生人数=女生人数×9/10。
这个关键句就好比是解题的钥匙,只有先拿到了钥匙,才能有打开大门的机会。
2.分析等量关系式,分析谁是做整体1的量,也就是这个几分之几是谁的几分之几,题中的条件告诉具体的值了吗,这好比拿了钥匙要去找锁眼一样。
3.确定算法,如在教学分数除法应用题:一个养鸡场,母鸡只数的1/4是公鸡的只数,公鸡有200只,母鸡有多少只?时。
让学生先找出关键句(母鸡只数的1/4是公鸡的只数,也就是母鸡的只数×1/4=公鸡的只数,再看条件中母鸡的只数没有直接告诉,那么用谁去乘1/4呢?学生很自然的想到了未知数X,也就出现了用方程解这类应用题的方法。
还有的学生看到母鸡的只数作的是一个因数,1/4是一个因数,公鸡200只是它们的乘积,求母鸡的只数也就是求一个因数,因此也很自然的联想到可以用除法去解决这类题。
方法判定出来了,应用题的大门也就被打开了。
二、小学分数应用题的有效教学方法1.降低学生理解的坡度“一个数乘分数”应用题是所有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后者都是在前者基础上变换的条件。
教学初始,可把整数范畴内的分数解法逐步过渡到利用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解答,降低学生理解的坡度,学生学得扎实,理解得透彻。
如:“小明有30元钱,小红的钱是小明的2/3,小红有多少元钱?”先让学生按分数的意义去理解:把小红的钱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分,每份10元,小红有这样的2份,即20元。
浅谈分数应用题教学的体会
关键句的单位“ 1 ” 是不是 相同? 我们 只要 数。题① 、 ③、 ⑤都是黄花与红花相比较 , 单位“ 1 , , 。 比如 , 水结成冰 , 原来 的数量是
水, 那么水 的体积就是单位 “ 1 ’ ' ; 冰融化成
数, 红花的朵数已经知道 , 因此 , 它们属于
同时还 要求学 生找准 单位 “ 1 ” 的量, 分 清
。
小红做的黄花有多少朵?⑤小红做红花
6 O朵 , 做 的黄花比红花 多 , 小红做 的黄 花
有多少朵? ⑥小红做红花 6 O朵, 比做的黄
花多 , 小 红做的黄 花有 多少 朵? 两 数相 比较 ,用后面 的数 为标准 数 ,
识, 下面 结合我 的教 学实践 , 谈几点体会。
一
语 文 书的 倍 , 那 么“ 相 当于 ” 后 面 的语 文
的几分 之几 ; 不 同点是 : 前 者是 已知 标准
数 求 比较数 ,后者 是已知 比较 数 求标准
红花的朵 数为标准数 , 黄花 的朵数 为比较
审题 时可 以要求 学生 一边读 题 ,一边思
考. 用不 同的符号划 出条件 和 问题 , 或用 线段图把 已知条件和所 求问题表示 出来。
数 为 比较 数 ,黄花 的朵数题 目中都 不知
道, 因此 , 它属于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用除法。题①、 ②中
比较数 占标准数的几分之几 已经知 道 , 计
这个量就是单位“ 1 ” 的量 。 如: 一个修 路队
要修一 段公路 ,已知 已修 的长 度是 未修
算时不用“ 括号” , 题③ 、 ④、 ⑤、 ⑥ 中比较
条件和间接条件 . 构建起条件 与问题之间
的联系 , 确定数量关系 。为了便于分析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论文之分数应用题教学浅谈
分数应用题是六年一期教学的重点及难点内容之一,搞好分数应用题的教学,是本期教学的重要任务。
从多年教学积累的经验来看,对初学的学生来言,老师应该在以下方面加强。
一、加强两种意义的教学“分数的意义”是教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起点,“一个乘以分数的意义”是解答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依据。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都是根据这个意义列出乘法算式或方程的。
因此,要让学生切实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和“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是进行分数应用题教学的关键所在。
(一)强化分数意义所谓“分数”就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这个概念中有三个知识点:、单位“1”,把要平均分的任何事物看做一个整体,用单位“1”表示,又称整体“1”。
②平均分,分数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
③表示平均分的一份或几份的数才叫分数。
因此,要强化分数意义的教学。
重点训练学生说清分数意义这个概念中的三个重点。
(二)强化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学好分数乘法意义,对学好分数应用题至关重要,沟通了求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之间的联系,其实质是一样的,使学生感到新知不新,增强了学习的信心,也完成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向分数乘法意义的过渡。
二、寻找等量关系的训练(一)画线段图的训练线段图在理解分数应用题时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量关系,提高分析能力的有利手段。
要正解答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必须让学生学会画线段图。
(二)找准等量关系的训练1.训练内容明确。
寻找等量关系的训练要紧紧地联系学生的实际,首先让学生读题后明确是部总关系还是比较关系。
如:已知单位“1”的量,和一部分分率,求一部分量;求一部分量比另一部分量多(少)多少。
或反之训练,让学生用方程寻找等量关系。
又如:比较关系,已知单位“1”的量,是它的几分之几求是多少;比标准量多几分之几求多多少,是多少;比标准量少几分之几,求少多少,是多少。
或反之训练,同样让学生用方程寻找等量关系。
2.训练写等量关系式。
学生根据分数的意义,掌握了等量关系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这样就可以正确列式计算,还可顺利地用方程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将分数乘除法的解题思路归结在一起。
沟通了知识之间的联系。
运用了这种方法分析解题思路,它运用了对应、转化和代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从算术解法向代数解法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数量关系式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真正学到一些终身受用的基本思想方法,也完成了分数乘法应用题向除法应用题的过渡。
同时也完成了分数基本应用题向复合应用题的过渡。
三、变换单位“1”的训练在解答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时,对“1”的理解、掌握和运用也是关键的一环。
尤其是对单位“1”变化规律的掌握,不仅直接关系到解题效果,而且对发展儿童的智力,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教学中学生对分率的理解是比较困难的,而在分析中如果加强练习,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单位“1”的选择、变化,可以帮助学生弄清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多思习惯,和自觉选择最佳解法的能力。
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是培养学生从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后,经常做一些上述性的练习,可以很好地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沟通了前后所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好分数应用题迈出了可喜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