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纪行教师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这堂课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这堂课你有哪些困惑和问题?课下请以小 组为单位,汇总问题和感兴趣的问题,
阿里山纪行 吴功正 古式的火车 板书 设计 清澈的水潭 静谧的森林 厚密的青苔 无边的林海 古老的树木
习 目 标 学习 重点 学习 难点 主备人 阿里山纪行
潜心研究
审核人 授课时间 学 生 学 案
中学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课型
新授
授课人 课 时 一课时 教师导案
1、欣赏阿里山的如画美景,体味融情于景的写法。 2、学习本文移步换景的写法。 3、 体会作者对阿里山美丽风光的浓浓爱意, 激发对祖国的大好河山的热爱。 学习本文移步换景的写法。 欣赏阿里山的如画美景,体味融情于景的写法

幢 顶 . 谛 听 .

4.解释下列词语. 接风洗尘 恍如隔世 人迹罕至 【课文导入】 创设情境,美图导入 播放歌曲《高山青》,滚动阿里山图片,学生可跟唱,营造学习氛围, 感受阿里山的美丽。学生畅谈感受 骤然 静谧 风靡
【问题导读】 一、自主学习 1、走近阿里山.(出示幻灯片) 2、请自由大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3、快速浏览课文,请你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即将走的路线。 4、介绍学校周围的环境. 5、阿里山给人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二、合作探究 1.行踪探究 首先要求学生结合课前预习要求,以小组合作修改的方式,快速画出 表明作者行踪的语句,理出作者游览线路图。在此基础上,师归纳总结到 移步换景并让学生口述校园周围的环境。 (幻灯片出示) 2.赏美景、悟真情 对于游记类的文章,如果仅仅局限于书本理性知识的学习,就不能调 动学生具体的感性认识,并且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我首先让学生细读课 文,让学生思考: ①给这些景点起个名字。 (温馨提示:可采用“形容词 +景点名称”的 形式给每个景点命名,即: “ 的 ”的形式。 )学生边说教师 边板书来实现学习目标。 ②作为导游,为激起游客游览阿里山的游兴,你最想给游客介绍哪一 处景点,为什么?请以“游客朋友们,我最想带大家参观游览的 是 ,因为 。”的句式来进行分组描述,来谈谈它 的特征,来体悟融情于景的写法。 ③主题探究、反思评价 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突破难点的策略是运用合作探究归纳总结法, 先引导学生根据本堂课的学习情况,以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集思广益, 要求从内容、写法、个人感悟、个人收获及美好前景的展望等方面来谈个 人的收获。 【总结全文】 江山如此多娇,访名山大川,赏人间美景,真是人生一大乐事。海峡 那边的阿里山上有山有水,有潭有溪,无不使人赏心悦目,获得美的享受。 “一切景语皆情语”,阿里山的风光真是太美了。 【 巩固练习】 谈一谈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 拓展延伸】 1、将作者游阿里山的路线写出来。 2、换景解说阿里山的美景。 3、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写一写我们美丽的校园。 4、让学生收集有关阿里山、台湾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做成卡片,互相交流, 共同学习。
【 课前学习】 1.作者档案 吴功正,1943 年生,江苏如皋人。其学术研究方向是中国文学史和中国美 学史。 2.背景回望 1997 年 7 月初,吴功正应一批台湾学者的邀请赴台湾讲学,交流两岸文化。

台湾学者陪伴他游览了阿里山。作者深深的陶醉于阿里山的迷人风光,回 来后写下此文。

3.给加点字注音. 风靡 . 山岚 . 鱼鳖 . 参 天 . 堪 称 . 静谧 . 一泓 . 红桧 . 迂 曲 . 濛濛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