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研究
《论语研究性学习论文5篇范文[修改版]》
《论语研究性学习论文5篇范文[修改版]》论语研究性研究论文5篇范文[修改版]
引言
本文旨在介绍五篇论语研究性研究论文的范文,这些范文旨在
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探索论语的重要性和意义。
以下是对每篇范
文的简要介绍。
范文一:《论语中的仁义》
这篇论文探讨了《论语》中的仁义概念。
通过分析孔子和他的
学生之间的对话,论文阐述了仁义的内涵和实践,并将其与现代社
会价值观进行比较。
范文二:《孔子的教育思想》
该范文重点研究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论文分析了孔子对教育的
重视以及其对学生培养和道德品质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如何将孔子
的教育思想应用于现代教育体系。
范文三:《孔子的修身之道》
这篇论文探讨了孔子的修身之道。
论文着重分析了孔子的自律
和自省的品质,并且提出了如何在当代社会中实践这些修身之道以
提高个人品德和道德观念。
范文四:《孔子的政治哲学》
该范文研究了孔子的政治哲学。
论文探讨了孔子对于政治理论
和领导才能的看法,并提出了如何将这些思想应用于现代政治实践。
范文五:《论语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这篇论文将重点放在《论语》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上。
论文讨论
了《论语》中的智慧和人生哲学,并提出了如何借鉴这些智慧和哲
学来解决现代社会面临的问题。
结论
通过阅读这五篇范文,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和研究论语的内
容和价值。
这些范文也为读者在撰写自己的论文时提供了启示和参考。
论语研究性学习
我读“仁”——《论语》的研究型学习报告据说,在《论语》中,“仁”字一共出现了一百零九次,可见仁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的重要程度。
虽然“仁”字的每一次出现都没有一个相似的说法,是我们难以从中概括出“仁”的全面的概念,但每一次的不同说法无疑都在向我们透露“仁”的某一种特性,以期建立一个完整的立体的“仁”的意义。
这里我就从几个方面的几个例子来阐述我对“仁”的理解。
正面解释“仁”: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这一则最为简洁明了地表达了“仁”。
为什么“仁”就是爱人呢?墨子在后来给出解答。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
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
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
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
”“仁”作为一种政治主张,是用来解决天下的祸乱,而祸乱之本在于不相爱,所以“仁”就要求我们爱人。
仁者爱人,看似简单,其实却大有深意:爱要如何表现?当然是用乐来调和;人有哪些人?当然是用礼来划分。
而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孔子推崇的礼乐之道正在走向覆灭,此时想要爱人何其不易!想要做到仁,更是难上加难!但是“爱人”这两个字,不论我们是否能从儒家的方式来理解,它都已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之中,化作仁慈,善良和同情。
中华民族是温和的民族,我想这和“仁”的关系就在此吧!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一则同样是为人熟知。
孔子在这一则中不仅提出克己复礼来达到仁的境界,更提出四项基本的做法。
克己复礼往往被认为带有“禁欲主义”色彩,主张通过克制自身的私欲来使行为符合礼教。
这样看来,追求“仁”是一个十分痛苦的过程。
研究论语要掌握的几种版本
研究论语要掌握的几种版本研究《论语》时,我们可以参考的几种版本包括四种:依原本《论语》纪录的经学版本、宋代《论语》主要版本、明代《四书》校勘版本以及清代《四书》重要版本。
1.原本《论语》的经学版本:这种版本指的是以《论语》最早的纸本明朝万历年间出土的《论语补》为基础,所形成的版本。
该版本大多数内容是依《论语》最早的纪录进行整理和归纳所得,具有一定的学术权威性。
但由于其成书和整理的时代较早,所以可能存在一些缺失或错漏的情况。
2.宋代《论语》主要版本:宋代是我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论语》学术研究的重要时期。
在宋代,出现了很多重要的《论语》版本,以孔灵珊之《大学言》、朱熹之《大学通论》、程颐之《郑义章公集》等为代表。
这些版本在整理和解释《论语》的内容上,深入研究了其背后的思想和哲学,为后世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3.明代《四书》校勘版本:《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经典著作。
明代张溥等学者对这四部经典进行了校勘整理,形成了明代《四书》校勘版本。
这些版本一般以中央翰林院校书郎负责,根据不同版本和文字的对比,进行整理和校勘,力求还原经典的原貌并修正错误。
这些版本在《论语》的内容以及传世的文本方面都有着相当的权威性。
4.清代《四书》重要版本:自清代开始,学术界开始开展了大规模的《论语》研究工作。
在清代出现了很多重要的《论语》版本,例如曾国藩之《曾子的话》、顾颡刻《从繇孙于》等。
这些版本在研究和解读《论语》时,不仅注重其经典内涵和思想精髓,还注重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和观点。
总的来说,《论语》的研究离不开这几种版本的参考,他们各自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
研究者可以综合这几种版本进行比对分析,以更全面准确地理解《论语》的内涵和思想,掌握其核心要义。
当然,在阅读和研究《论语》时,还应结合其他相关的学术文献以及历史背景等,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和研究,以达到对《论语》的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
论语研读书目
论语研读书目引言:《论语》是我国古代文化瑰宝之一,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研读《论语》不仅可以了解到孔子及其学说,还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培养修养。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论语》研读的书目,希望能够给读者提供参考。
一、《论语集释》:这是中国著名学者赵宪庭的著作,是对《论语》的详细注释和解释。
赵宪庭通过对每一段对话的解读,深入剖析了孔子的思想和学说,并结合现代的背景和语境,使得读者更易理解。
这本书是研读《论语》的入门书籍之一,对于初学者来说非常适合。
二、《论语新解》:这本书是由中国著名学者吴玉章编著的。
吴玉章在书中对《论语》进行了全面地解读,并结合自己的研究和思考,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和观点。
他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解读了孔子的思想,并将其与现代社会相联系,使得《论语》的内涵更具时代性。
三、《论语学解》:这本书是中国著名学者李悔之的力作。
李悔之通过对《论语》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解读方法,即“学解”。
他通过对《论语》中的关键词汇和主题进行梳理和分析,揭示了其中的深层含义和思想精髓。
这本书对于深入理解《论语》的内涵和学说非常有帮助。
四、《论语研究》:这是中国著名学者何兆武的研究成果。
何兆武在书中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论语》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孔子的人生观、道德观、教育思想等方面。
他通过对《论语》的全面解读,使得读者对孔子的思想和学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五、《论语译注》:这本书是中国著名学者裘万顷的著作。
裘万顷在书中通过对《论语》的翻译和注释,使得读者更易理解其中的意思和内涵。
他注重对《论语》中的语言和词汇进行解释,并结合当代的语境和文化,使得翻译更贴近现代读者的理解。
六、《论语导读》:这本书是中国著名学者王国维的力作。
王国维通过对《论语》的导读,将其思想和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使得读者更易理解其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他通过对《论语》中的经典语录进行解读,传达了孔子的思想和智慧。
结语:以上是一些关于《论语》研读的书目介绍,这些书籍涵盖了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于读者深入理解《论语》具有重要意义。
论语研究
《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这对当代人具有借鉴意义。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
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雍也》)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
然而我们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侥幸而避免了灾祸。
按事物发展的逻辑推理,这种靠侥幸避免灾祸的人迟早要跌跟斗。
其二,做人要重视“仁德”。
这是孔子在做人问题上强调最多的问题之一。
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
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学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
孔子还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里仁》)“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
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
”(《季氏》)充分说明仁德的价值和力量。
那么怎样才能算仁呢?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颜渊》)也就是说,只有克制自己,让言行符合礼就是仁德了。
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礼,天下的人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
可见“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
当然孔子还提出仁德的外在标准,这就是“刚、毅、木、讷近仁。
”(《子路》)即刚强、果断、质朴、语言谦虚的人接近于仁德。
同时他还提出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即:“恭、宽、信、敏、惠”(《阳货》)。
即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
他说,对人恭谨就不会招致侮辱,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拥护,交往信实别人就会信任,做事勤敏就会取得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够很好使唤民众。
孔子说能实行这五种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当然,在孔子看来要想完全达到仁是极不容易的。
所以他教人追求仁德的方法,那就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颜渊》)即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用礼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就可以不背离正道了。
论语研究 巧言令色鲜矣仁
『⒈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译:孔子说:花言巧语,谄媚作态之人,很少有仁爱之心!◎解悟:巧言:花言巧语;令色:妆模作样;鲜:稀罕,少见。
孔子告诉我们从一个人说话可以看出他的人品。
一、说话与人品孔子一针见血,直言:花言巧语装模作样的基本没有什么好人。
如果静心细观我们身边的人,还真是这么回事。
这种人基本上没有实干精神,生来具有懒惰的基因。
孔子看到的问题更深,说这种人没有仁爱精神,换言之,这种人自私自利,甚至会坑害他人。
信不足易多言,别人不信自己,所以费劲心己花言巧语,说一句谎话,要用一百句谎话去圆谎。
这种人极不可靠,《易经》上说: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
心中有爱,一定会表现在行动上,敏于行而慎于言,巧言令色意味着说的多,做的少;只说不做;说的是善,做的是恶。
所以孔子讲这种人,很好有仁者。
孔子对于说话,有很多可贵的观点,我们在这里梳理一下。
学习说话是很有必要的。
孔子是重视语言表达的,学习《诗》的目的之一就是学会说话。
让语言文雅优美,借物咏怀。
告诫儿子孔鲤:“不学诗无以言。
”但孔子反对走极端。
对语言的修饰要有度,所谓“辞,达而已矣。
”不能“巧言令色。
”这就过头了,再严重点就是“巧言乱德。
”很多情况下,孔子是要弟子学习“闭嘴”的。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如果非说不可,也是要讲原则的。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
说之不以其道,不说也。
”“能遇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能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古代的贤哲没有那个人对说活有好的评价,商鞅尖锐指出:“国好言谈者削”(《商君书.农战》)“民易为言,难为用。
”(《商君书.说民》)不会说话就好了吗?不一定,但肯定比巧言令色好,孔子说过这样的话“刚毅木讷近仁”。
二、巧言令色的本质巧言令色属于权术谋略。
儒家更重视内心的修养,反对工于心计虚假伪饰,用权术谋略待人接物令人深恶痛绝,孔子说天下有大恶者五,其中之一就是:“言伪而辩”,这与儒家主张的忠信和真诚水火不容。
法家比较是因为法家就喜欢搞“巧言令色”。
论语研究开题报告
2.1 主要目标
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探讨《论语》对中国古代及现代社会的影响和意义。通过分析《论语》中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原则,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并将其应用到当代社会生活中。
2.2 具体பைடு நூலகம்标
(1)深入分析《论语》中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原则;
(2)研究《论语》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关键词:《论语》、研究、方法、传统文化、儒家学派
第一部分:引言
1.1 研究背景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和行为记录,是儒家学派的重要经典之一。它以简洁、精辟的语言,传达了孔子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原则,对于中国古代的思想和文化影响深远。
1.2 研究意义
通过对《论语》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中国的社会、道德、伦理观念,从而使我们对传统文化产生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对《论语》的研究也有助于我们将其应用到现代社会,以提高人们的道德素养和正确的价值观。
论语研究开题报告
摘要:
《论语》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本文旨在探讨《论语》的重要性、研究背景及意义,并提出研究目标和方法。通过对《论语》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中国的思想观念、道德伦理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并将其与现代社会进行对比和应用,从而使我们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第六部分:结论
本文通过探讨《论语》的重要性、研究背景及意义,并提出研究目标和方法,旨在深入挖掘《论语》所体现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原则,了解其对中国古代及现代社会的影响和意义,并将其应用到现代社会,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做出贡献。希望本研究能够为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并为人们的道德修养和价值观培养提供启示和指导。
5.1 资料收集
《论语》的比喻研究
《论语》的比喻研究《论语》作为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之一,其内容深刻、言简意赅,很多句子都具有深刻的比喻意义,下面就来谈一谈《论语》中的比喻研究。
一、用典《论语》中涉及的用典比较多,比如“不患寡而患不均”中的“寡”,就是从《诗经》中引用而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齐”一词,则是来源于《周易》的“天下之至柔,骨弱者也,木欲从之,则必察其根本,柔枝盈盈,则其实摇动不定,天下莫能一日而已也”。
利用典故,在《论语》的写作中,可以使原本荒芜的语言变得生动、生气勃勃。
而通过这些典故,人们在文化传承中吸取了前人的经验和智慧,借此进行自我成长和社会发展。
二、比喻手法1. 借咏比物“不学诗,无以言”,《论语》中通过借咏比物的方式,将诗歌融入到文章中来,达到了丰富语言内涵的目的。
例如,“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就是借鸟巢比喻生活的朴素与卑微;“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则通过比喻两者之间的差距,呼唤肝胆相照、互相尊重的人际关系。
《论语》中还常常会借物作比,通过对事物的对比来阐释某种概念的含义。
比如,“君子不器”,就是用伞与策杖的对比,形象地表达出人品高尚与低微之差别;“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则用寒暑与山水的对比,表达出对人心流变的深入理解。
通过借物作比的手法,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论语》中的人性观、道德观等方面的思想。
三、反复铺垫《论语》中反复铺陈某一概念或者某一观点,也是一种常见的比喻手法。
例如,“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巧言令色,鲜矣仁”的反复提醒,让读者深刻领会人性的普遍规律,坚守真理的信念,塑造正确的人生态度。
在写作中,反复铺垫的手法能够起到加深印象、衬托主题的作用,此为一种很不错的修辞技巧。
总之,《论语》不仅是一部具有丰富思想内涵的经典,也是具有精湛修辞之美的文学艺术品。
其中的比喻手法,不仅仅是语言手段,更是一种生动形象的写作方式,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悟。
《论语》的比喻研究
《论语》的比喻研究《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被誉为儒家学说的精华和代表作品。
包含了丰富的比喻和隐喻,这些比喻不仅丰富了《论语》的语言艺术,还启迪了读者对于人生、道德、政治等方面的认知。
本文将从比喻的角度出发,对《论语》中的比喻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其在文化传播、思维启迪等方面的作用和价值,为读者提供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一、《论语》中的比喻形式《论语》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启发的古代经典著作,其中的比喻形式丰富多样,常见的有直接比喻、隐喻,甚至可以说是泛比喻等形式。
孔子在《论语》中经常使用“喻言”、“比喻”等词语引导比喻,如“君子不器”、“君子如玉”等。
值得一提的是,《论语》中的比喻并不仅仅停留在语言形式上,更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现实,如“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巧言令色,鲜矣仁”等,这些比喻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更易于被理解和接受。
1. 文化传播:比喻是文化传播和传承的重要手段。
在《论语》中,孔子以丰富的比喻形式来表达对于道德、礼仪、政治等方面的思考和观点,这些比喻不仅承载着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还通过语言艺术的表现形式,使其更易于为后人所接受和传承。
2. 思维启迪:比喻是一种思维启迪的方式,它通过对事物的比拟和类比,帮助人们深入理解和领悟更为深刻的道理。
在《论语》中,孔子运用比喻手法,引导读者对人生、道德、政治等方面进行思考,提升读者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
3. 情感共鸣:比喻的价值还在于它能够触动人们的情感共鸣,在《论语》中,孔子以生动的比喻形象勾勒出君子的品质和行为准则,让读者在认识和理解的也产生对君子品质的向往和追求。
1. 孔子对君子的品质和行为进行比喻在《论语》中,孔子通过大量比喻来描述君子的品质和行为,如“君子终不可谓之过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这些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君子的高尚品质和崇高道德,让人们对君子形象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2. 孔子对人生道路进行比喻孔子通过丰富的比喻来描述人生道路和处世之道,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生者’”,这些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人生道路的艰辛和选择的重要性,引导人们在思考人生选择和价值观方面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论语研究开题报告
背景简介: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
《论语》是《教学大纲》“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提及的第一部文化经典名著。
这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巨著,虽多为片言只语,但言简意赅,语约义丰,尤其是里面的格言警句,既包含着宝贵的生活经验,又有优美的语言形式,含蓄有致,耐人寻味。
《论语》的思想,融政治、道德与教育为一体,而中心是做人的道理,这些思想对于青少年的道德修养有一定的熏陶作用。
通过阅读《论语》及一些相关资料,学生能较深入地了解孔子思想及其在中国思想史和世界思想史中的地位,批判地继承优秀的文化思想,提高人文素养。
课程目的与意义:
1、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2、深入了解《论语》的精髓。
3、培养我们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的能力。
4、培养我们多渠道获得信息的能力、交际和表达能力。
活动计划:
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熟读背诵《论语》;
第二阶段:学习研究《论语》的有关著作;
第三阶段:分组讨论,确定课题;
第四阶段:查阅资料,撰写论文;
第五阶段:结题;
预期采用的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其他研究方法
所需的条件:
1、《论语》及有关研究《论语》的著作。
2、可供查找资料的网络资源。
预期成果:
通过研究《论语》,小组成员的探究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交际能力等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简要叙述论语研究四大注疏
简要叙述论语研究四大注疏《论语》是中国儒家思想发展史上一部卓越的典籍,其中包含了众多问题的回答,阐述了种种哲学道理,具有极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因此,《论语》长期以来一直是著名的研究对象。
从远古到今天,关于《论语》的研究有过不同的阶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四大注疏的研究。
公元前2世纪至前3世纪,中国古典哲学史上出现了不同的注疏学者,他们都致力于对《论语》的解读和著述。
这些注疏学者大多来自贵族,他们对《论语》的理解是经过反复实践和思考之后的认知结果。
在这个时期,注疏的研究被称为“三论”,他们按照字面意思、语词结构解释和本质解释来研究《论语》。
汉魏时期,有四位著名的注疏学者,他们分别是班固、谢灵运、熊森、刘向。
这四位注疏学者把对《论语》的解释提高到了新的高度,他们通过分析《论语》中陈述的儒家思想,不仅丰富了有关内容,还深刻揭示了它的精髓。
他们加强了“三论”的研究,也提出了新的解释方法,并且大胆提出了创新的见解,使注疏的内容更具有说服力,给儒家思想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班固是《论语》研究四大注疏学者中最著名的,他受秦穆公训时立志以《论语》报效国家,在当时注疏学方面有着独特的贡献。
他提出了“注明近义”的解释方法,把《论语》的内容解释的更加详实,促使儒家思想的发展和发展,被誉为“论语之祖”。
谢灵运是《论语》注疏四大注疏学者之一,他把《论语》的内容分割开来,反复钻研,把《论语》中所提到的哲学思想更加充分、深刻地论证。
他将《论语》中字句、句子、故事进行归纳,把每一段文字加以解释,用现代传播理论或古代文化去解释《论语》,从而深入研究儒家思想。
熊森是中国古代注疏研究史上另一位重要人物。
他研究《论语》时,强调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事物之本”及“事物之用”的朴素认识。
熊森认为,事物的本源是根植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其本源在于涵盖天、地、人、神四大部分的传统文化核心知识,而事物的用处则体现在怎样运用这种知识来实现人的利益。
论语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论语研究》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一)中文名称:《论语研究》(二)英文名称:Study of Confucian Analects二、学时学分总学时:36学时学分:2学分三、开课学期开课学期:第2学期四、课程考核要求课程考核要求:考查五、课程概述《论语研究》为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选修课,是一门传统文化普及课。
本课程旨在通过经典原文的阅读,引导学生以科学的精神、客观的态度认识孔子,解读孔子的思想,以期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更深入、具体的认识。
此外,本课程还力图使学生增强独立人格意识,对中国的传统和未来有理性的思考。
六、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七、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一)儒学产生的历史背景(4学时)1、了解周代社会的礼乐制度。
2、了解鲁国的历史及传统。
3、掌握礼崩乐坏背景下孔子对恢复周礼坚持的内在原因。
(二)孔子的生平(10学时)1、了解孔子的先世及孔子的出生。
2、了解作为一个凡人的孔子及其游说诸侯的种种遭遇。
3、理解孔子作为一个凡人的喜怒哀乐与其思想形成之关系。
4、掌握孔子由凡而圣的历史发展过程。
(三)《论语》的成书及其与六经之关系(4学时)1、了解《论语》的成书。
2、理解《论语》与六经的关系。
3、掌握六经为孔子思想传承的主要文本。
(四)《论语》思想专题解读之政治论(6学时)1、了解孔子先富后教、礼刑并用、“道之以德”、举贤人等观点的基本内容。
2、理解孔子上述观点产生的原因及其社会现实意义。
(五)《论语》思想专题解读之人生论(4学时)1、了解孔子论“仁”、“礼”、“义”、“利”等一些基本的观点。
2、了解孔子对君子人格养成的认识。
3、理解孔子人生论对人生发展的指导意义。
(六)《论语》思想专题解读之教育论(4学时)1、了解孔子对教学目的和内容、教学态度和方法的认识。
2、理解孔子教育思想对当年教育发展的现实重要意义。
(七)儒学的演变及其现代意义(4学时)1、了解儒学在先秦、两汉、唐宋等时期的发展演变过程。
论语十二章的研究报告内容
论语十二章的研究报告内容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弟子的弟子们记录的言行录。
《论语》十二章是其中的一部分,本研究报告将主要探讨十二章的核心内容和主题。
十二章的核心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仁者爱人:孔子认为,仁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仁者应该以爱人为出发点,关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他认为仁者不应追求个人利益,而是要为他人着想。
2. 弟子关系:孔子非常重视师徒关系,他认为学生应该尊重老师、遵从他们的教导。
他强调孝道的重要性,认为孝敬父母是子女的天职。
3. 君子行事:孔子对君子的行为非常关注,他认为君子应该尽力做到道德高尚、公正正直的行为。
他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强调君子的宽容和大度。
4.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认为,一个人要先修身,使自己有德行和品德,然后才能齐家治国,进而影响整个天下。
他追求的是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社会。
十二章的主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仁爱主题:十二章中多次出现了关于仁爱的讨论,强调仁者应该以爱人为出发点,关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2. 师徒关系主题:孔子特别关注师徒关系,他认为学生应该尊重老师、遵从他们的教导。
3. 君子行事主题:孔子强调君子应该尽力做到道德高尚、公正正直的行为,传递正能量。
4.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主题:孔子认为,一个人要先修身,使自己有德行和品德,然后才能齐家治国,进而影响整个天下。
通过研究《论语》十二章的内容和主题,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孔子的思想和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对现代社会的道德建设和人际关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论语研究的四大注疏
论语研究的四大注疏
《论语》是中国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也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涉及到政治、哲学、道德、礼仪、教育等多个方面,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载体。
《论语》的注疏,是中国古代学者们对《论语》的研究,也是历代儒家思想的重要反映。
一般认为,历代《论语》注疏有四大注疏,分别是《论语集注》、《论语备注》、《论语补注》和《论语疏解》。
1. 《论语集注》:《论语集注》是历史上最早的《论语》注疏,由唐代著名的儒家学者王充编写。
它把《论语》的全部篇章都收录其中,每一篇都有详尽的讨论,并加以注释,对《论语》的研究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2. 《论语备注》:《论语备注》是宋代著名的儒家学者蔡邕编写的《论语》注疏,他收录了《论语》中比较重要的篇章,并加以讨论和注释,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论语》的内容。
3. 《论语补注》:《论语补注》是明代著名的儒家学者徐祯卿编写的《论语》注疏,他把《论语》中的一些重要篇章收录其中,并加以详尽的讨论和注释,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论语》的内容。
4. 《论语疏解》:《论语疏解》是清代著名的儒家学者郑谷编写的《论语》注疏,他收录了《论语》中的一些重要篇章,并加以详尽的讨论和注释,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论语》的内容。
简要叙述论语研究四大注疏
简要叙述论语研究四大注疏
论语研究四大注疏是指印茂君译注、公孙宽疏、支耳疏、张耳疏。
作为古代书籍的重要记载,一些关于语言学和思想的精华都是存在于这四大注疏之中。
因此,论语研究四大注疏对于深入了解论语的文化思想以及文字文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印茂君译注。
印茂君是论语研究者中最著名的,他的译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以更加系统化的方式来研究《论语》。
他的研究特别关注文字的使用,通过对比分析论语中出现的文字与《四书》中出现的文字,不仅提出了关于文字特点的说明,而且还在《论语》中做出了详细的讨论,为我们认识和理解论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其次,公孙宽疏。
公孙宽是一位古代学者,他的研究主要是关于论语中智慧思想的发展。
他把论语中的思想进行了系统性的讨论,积极讨论儒家精神的发展,注重人性智慧的培养,从而使得《论语》更为完整精美。
再次,支耳疏。
支耳疏是由古代学者支耳撰写的,他留下了一份全面的论述,以及丰富的例证。
他特别关注论语中语义层面极为复杂的问题,其研究既是一份思想研究,也是一份文字解释。
最后,张耳疏。
张耳疏是一部记录古代文学研究的著作,他对《论语》的研究以文字的形式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使得这部书更具有可读性,在论语研究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总之,论语研究四大注疏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论语的思想历史、文化脉络以及文字文本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注疏中包含了许多关于
语言学和思想文化的精华,对于我们对论语文字文本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论语》文学研究60年
《论语》文学研究60年柳宏宋展云内容提要: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论语》研究出现了从经学向文学转变的新变化。
一是深入分析忽视《论语》文学属性的历史原因,全面认识《论语》的文学特征和文学价值;二是从多种角度立体透视以孔子为中心的《论语》人物群像,对孔子形象价值及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形成了理性客观的认识;三是对《论语》的语言观、语言实践、语言艺术特色、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等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提出了富有新意的见解。
文章全面回顾60年《论语》文学研究的进程,认真总结取得的成绩及不足,对开创《论语》研究的新局面提出了切实的建议。
从文学层面梳理《论语》研究史,自1949年到2022年,无疑是一段最典型的时期。
新中国成立以后,六十年来的《论语》传播和《论语》研究,呈现出从经学向文学转变的显著特征,开创了真正从文学层面研究《论语》的新方向。
具体表现在:从阶级分析的意识形态层面向形象分析的文学批评层面的演进轨迹十分清晰,对《论语》的文学价值与总体风貌的研究逐渐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对《论语》人物形象的分析日趋丰富和深入,对《论语》的文学观念、语言艺术、文体特征的思考更加系统和透彻。
一建国六十年来的《论语》研究,可以粗略地分成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两个时期。
研究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在哲学、政治,文化、伦理、教育、经济、学术等多种向度,其中文学研究色彩日趋浓厚,无论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均表现出从经学向文学转变的趋向,且前三十年与后三十年形成鲜明的分界。
《论语》是我国最早的语录体著作,也是我国古代儒家文化的渊薮。
自汉而下,《论语》作为儒家的重要原典之一,备受思想界和学术界的重视,关于《论语》的各种注释、笔记、解说、笺证层出不穷,汗牛充栋。
但是因为儒家文化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古代社会的儒家经典诠释几乎都是围绕封建统治的需要而展开的,儒家经典的文学特征、文学功能长期未能得到挖掘和彰显,如作为纯文学文本的《诗经》,一直作为“言志”、“讽谏”的传道文本,其教化功能被放大或强化,《关雎》被解释为“美后妃之德”便是最典型的论据,这种倾向一直到明代才发生了向文学的转变。
论语研究报告
论语研究报告
论语是儒家学派经典著作,是儒家学说的重要文献之一。
论语研究报告是对论语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的学术论文或报告。
论语的研究报告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引言部分:介绍论语的背景和意义,阐明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文献综述:对现有的论语研究进行综述,引用前人的研究成果,总结出现有研究中的问题和不足。
3. 研究方法:说明研究使用的方法和途径,例如文本分析、比较研究、历史考证等。
4. 研究结果:对论语进行深入分析,解读经典篇章和名言警句,挖掘背后的思想和观点。
可以按照章节或主题进行分析,对于每个章节或主题进行解读和评价。
5. 讨论和结论:对研究结果进行讨论,探讨论语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进一步深化对儒家思想的理解和研究。
6. 参考文献:列出在研究过程中引用的各种文献,包括论语研究的相关著作、文献及辅助资料。
论语研究报告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例如思想内容、历史背景、文化传承等。
研究报告的内容和方法可以根据研究者的兴趣和研究目的来确定。
通过系统性的研究和分析,可以进
一步挖掘论语的思想内涵和价值,对于研究和理解儒家学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论语研究四大注疏
论语研究四大注疏“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其中精华尤为突出,不仅是中国文化发轫的核心,也是国际学术界关于中国思想史的重要参考。
其学术研究从古至今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论语”的文献类型多种多样,有字释文献、讲明文献、注疏文献等。
其中,覆盖“论语”表达义趣最为全面的,莫过于注疏文献。
历代有名的“论语”注疏文献有数十种之多,其中,最有价值的古代注疏有《孔子家语疏》、《千金经疏》、《指南疏》、《溪山疏》;近代有价值的注疏有《全唐语》以及清代以来的《论语研究》、《宋语林》、《续唐语》、《语知疏》、《汉英论语》等等。
《孔子家语疏》以《论语》全书为研究对象,根据《论语》文意及其形式,对其内容进行了完善的解释,可以把《论语》的表达形式方面的含义理解的更深入。
《千金经疏》以《论语》的“万章”和“学而”、“知远”等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及那些涉及文化传统及其形式的问题。
《指南疏》重点讨论了《论语》的语法内容及对它的涵义的解释,把语法分析紧密结合文中的梗概,使得读者对细节能有更具体的理解。
《溪山疏》把论语研究重点放在语言结构上,关注文辞规则和语言相互关系,强调比较文本学的研究方法,从多个维度解读论语。
近代“论语”注疏文献更多的地方是以英文作为表达书写形式,把英文与汉文结合起来,在汉文结构的基础上,把汉文文本及英文翻译顺序结合起来,可以把汉文内容表达得更清晰,把英文表达得更明确。
《全唐语》是一部汉英双解论语注疏,它把论语中每一句话都再翻译为英文,从双重角度准确、完整地表达了论语的文意,使读者更全面地理解论语的含义,同时也可以更深入把握论语的中西方思想差异。
《论语研究》是一部汉语词典,它把普通话汉语与汉英词典结合起来,以汉英文字标注、英汉文汉英文例句比较的方式,把论语的文意清晰展示出来,从而促使对论语的研究和理解。
《宋语林》是一部汉英对照论语注疏,它以汉英文字标注的方式,以及汉英文汉英文例句比较的方式,系统地阐述论语的意义,从而更清楚地表达论语的文意。
论语研究报告记录
论语研究报告记录
论语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经典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行。
论语研究报告主要包括对论语的整体概述、作者背景、研究方法和结果等内容。
论语的整体概述可以对整部作品进行简要的介绍,包括篇章结构、重要章节和主要内容等。
同时,还可以分析论语的特点,如语言风格、思想观点和教育思想等。
作者背景部分可以对孔子及其学生进行详细的介绍,在概述作者的生平经历、政治背景和学术成就等方面。
同时,还可以探讨孔子及其学生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及其对后世思想文化的贡献。
研究方法部分可以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并结合自己的判断和思考,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和途径。
例如,可以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论语中的关键词、主题、逻辑关系等进行分析和解读。
同时,还可以积极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如历史学、哲学、教育学等,以提供更全面和深入的研究成果。
研究结果部分是论语研究报告的重点和核心,主要是对论语不同章节、篇章、故事和言论进行解读和分析。
可以深入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人格修养和政治理念等方面,还可以分析孔子及其学生的思想观点和学术成就。
同时,还可以探讨论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价值,以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作用。
论语研究报告也可以引用其他学者的观点和成果,进行比较和
对话,从而提供更全面和多角度的研究结果。
同时,还可以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并指出论语研究的不足之处,以供后续研究者参考。
论语 中的诗词典故研究
论语中的诗词典故研究论语中的诗词典故研究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其中,不仅包含了许多关于人伦道德、政治哲学等方面的言论,还涉及到了丰富的诗词典故。
这些诗词典故既是论语智慧的体现,也反映出当时社会、文化的背景。
本文将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对论语中的诗词典故进行深入研究。
一、诗词典故的起源与背景论语中涉及的诗词典故大多来自古代的诗经、楚辞等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多是由古代文人士大夫创作,以歌颂爱情、赞美自然等为主题,蕴含着浓厚的人文情感和哲理思考。
孔子及他的弟子们对于这些诗词进行了深入研读,并在论语中加以引用和解释,以表达自己对于伦理、政治等问题的看法。
这些诗词典故的起源与背景,为我们解读论语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文化背景。
二、论语中的诗词典故解读1.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子路》)这是孔子的名言,他借用了诗经中的《邶风·静女》:“静女其君子,诚不我欺。
子生吾之后,愿结以为夫。
”(静女就是指待在家中念着自己心上的人而思念君子。
)孔子以这句诗来表达了友谊的珍贵和喜悦。
他认为有朋友从远方来,是一种难得的美好事情。
2. "三百六十五步,即是天下好摆也"(《论语·阳货》)阳货评论摆卖和买卖的技巧时引用了《易经·卦序》中“天地定位,万物生焉”的语句,并表示在交易中,摆卖双方应以君子的态度对待,摆卖应具备技巧和智慧。
这句话说明了阳货对于经商之道的理解和态度。
3.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学而》)这句话出自《诗经·小雅·小宛》:“耕织之民,实劳我师。
”孔子引用这句诗来表达对于劳动者和学生的尊重。
他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够虚心向下请教,就是具备了良好的学习态度。
三、论语中诗词典故的意义与影响1. 丰富了论语的内涵论语作为社会伦理、政治哲学的经典之作,引用诗词典故能够丰富其内容与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这对当代人具有借鉴意义。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
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雍也》)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
然而我们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侥幸而避免了灾祸。
按事物发展的逻辑推理,这种靠侥幸避免灾祸的人迟早要跌跟斗。
其二,做人要重视“仁德”。
这是孔子在做人问题上强调最多的问题之一。
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
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学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
孔子还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里仁》)“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
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
”(《季氏》)充分说明仁德的价值和力量。
那么怎样才能算仁呢?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颜渊》)也就是说,只有克制自己,让言行符合礼就是仁德了。
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礼,天下的人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
可见“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
当然孔子还提出仁德的外在标准,这就是“刚、毅、木、讷近仁。
”(《子路》)即刚强、果断、质朴、语言谦虚的人接近于仁德。
同时他还提出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即:“恭、宽、信、敏、惠”(《阳货》)。
即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
他说,对人恭谨就不会招致侮辱,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拥护,交往信实别人就会信任,做事勤敏就会取得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够很好使唤民众。
孔子说能实行这五种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当然,在孔子看来要想完全达到仁是极不容易的。
所以他教人追求仁德的方法,那就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颜渊》)即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用礼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就可以不背离正道了。
同时也要重视向仁德的人学习,用仁德的人来帮助培养仁德。
而仁德的人应该是自己站得住,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希望达到也帮助别人达到,凡事能推己及人的人。
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雍也》)其三,做人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即:我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帮助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讲信用了?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温习了呢?强调从自身出发修养品德的重要性。
在此基础上,孔子强调做人还要重视全面发展。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述而》)即:志向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凭籍在于仁,活动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
那么孔子为什么强调做人要全面发展呢?这里体现了孔子对人的社会性的认识,以及个人修养的相互制约作用,他说:“举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泰伯》)即:诗歌可以振奋人的精神,礼节可以坚定人的情操,音乐可以促进人们事业的成功。
所以,对于个人修养来说,全面发展显得极为重要。
关于君子人格的塑造《论语》许多篇幅谈及君子,但这里的君子是一个广义概念,重在强调一种人格的追求,教人做一个不同于平凡的人。
为实现这一目的,《论语》提出了君子的言行标准及道德修养要求。
其一,“君子不器”。
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必须具备多种才能,不能只像器具一样,而应“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卫灵公》)也就是说,君子应以道义作为做人的根本,按礼仪来实行,用谦逊来表达它,用忠诚来完成它,否则就谈不上君子。
其二,君子要重视自我修养。
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里仁》)在孔子看来,作为君子就必须重视仁德修养,不论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离开仁德。
同时曾子认为,君子重视仁德修养还必须注意三个方面的规范:一是“动容貌,斯远暴慢矣”;二是“正颜色,斯近信矣”;三是,“出辞气,斯远鄙倍矣”(《泰伯》)。
也就是说,君子要严肃自己的容貌,端正自己的脸色,注意自己的言辞。
只有这样才能使人对你尊敬,信任,温和。
同时,孔子还认为“君子泰而不骄”(《子路》);“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灵公》);“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亡不已知也。
”“君子疾得世而名不称焉。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卫灵公》)即作为君子应心境安宁而不傲慢,态度庄重而不与人争吵,能合群而不结党营私;君子要重视提高自己,在有生之年对社会多做贡献。
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君子的修养。
其三,君子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孔子认为,君子除了自我修养,还要重视用“戒、畏、思”几项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季氏》)这些思想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对君子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三点:一是要随时注意戒除个人的欲念;二是处事中要有敬畏之心,防止肆无忌惮;三是认真处理,随时严格要求自己。
其四,君子要重义避利,追求道义。
孔子认为,君子和小人之间的差别还在于具有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不同的人生追求。
他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君子谋道不谋食。
”“君子忧道不忧贫。
”(《卫灵公》)“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里仁》)也就是说,作为君子只有重视道义,追求道义,才能与小人区别,才能真正体现君子的精神。
同时,孔子还认为,君子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即所谓:“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里仁》)“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为政》)其五,君子不党。
孔子认为,君子之间的交往应该做到“周而不比”;《论语·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同时还要“和而不同”;《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一种和谐的共生关系;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关于学习《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值得今人借鉴。
这些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关于学习的态度。
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孔子赞扬的颜渊就有这种发愤好学的乐观精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雍也》)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述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
第三,专心致志,知难而进。
孔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里仁》)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世俗所累。
同时,他还认为追求学问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敢于知难而进,“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雍也》)针对冉求在学习问题上认为自己能力不够的思想,孔子认为所谓能力不够的人,是走在中途就停止下来,你现在以能力不够划地自限,实际上是没有坚持到底的缘故。
在这里孔子勉励冉求要知难而进,只有这样才能得道。
事实上孔子自己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述而》)。
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2、关于学习的方法。
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
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
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
另外,孔子还非常重视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3、关于学习的内容。
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
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述而》)。
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
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孔子在重视博学的同时,也强调学习要抓根本的东西,孔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这里孔子在回答子贡的问题时,说明自己的“多学”是相对的,在多学的基础上,我是用一个道理来贯穿自己的学说的,这个道理就是学习的根本,学习重在抓住根本。
这里孔子间接地说明了博与精的关系,值得借鉴。
4、关于学习的目的。
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也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又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述而》)也就是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这才是我们忧虑的。
由此可见,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死记书本,而在于应用,在于实践,在于“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知识。
关于这一思想,在孔子的学生子夏的思想中也表现出来。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子路》)也就是说当官时有余力就应该学习,学习后有余力就可以做官。
这一思想实质上也体现了学与用的关系,要想当好官必须学习,学习的目的应是更好地当官,体现了学习与应用的关系,也体现了孔子办私学的目的,即通过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让他们直接登上政治舞台或作教师培养政治人才,当然在孔子看来,学习的目的也在于对道义、真理的追求,“士志于道”,“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关于教育孔子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一生从事教育工作,教出了许多有才干的学生,在教育实践中取得了丰富经验,《论语》一书对此有较多的概括。
其一,关于教育指导思想。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卫灵公》),即受教育者不应分贵贱、贤愚,应该机会均等。
这一思想打破了教育的等级界限,扩大了教育对象,使教育扩及于广大平民,这在当时无疑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