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每章重点
循证医学每章重点
循证医学第一章概论EBM---概念:有意识地、明确地、审慎地利用当前得最佳证据制定关于个体病人得诊治方案。
实施循证医学意味着要参酌最好得研究证据、临床经验与病人得意见。
EBM实践就就是通过系统研究,将个人得经验与能获得最佳外部证据融为一体。
EBM强调,任何医疗决策得确定都要基于临床科研所取得得最佳证据,即临床医生确定治疗方案、专家确定治疗指南、政府制定卫生政策都应根据现有得最佳证据来进行。
EBM---医学实践得步骤(五步曲)确定临床实践中得问题检索有关医学文献严格评价文献应用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决策评估1-4项得效果与效率,不断改进EBM证据得分级级别I:研究结论来自对所有设计良好得RCT得Meta分析及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试验。
级别Ⅱ:研究结论至少来自一个设计良好得RCT。
级别Ⅲ:研究结论来自设计良好得准临床试验,如非随机得、单组对照得、前后队列、时间序列或配对病例对照系列。
级别Ⅳ:结论来自设计良好得非临床试验,如比较与相关描述及病例研究。
级别Ⅴ:病例报告与临床总结及专家意见。
第二章统计方法在循证医学中得应用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可信区间主要用于估计总体参数,从获取得样本数据资料估计某个指标得总体值(参数)。
EER即试验组中某事件得发生率(experimental event rate,EER)如对某病采用某些防治措施后该疾病得发生率。
CER即对照组中某事件得发生率(control event rate,CER)如对某病不采取防治措施得发生率。
危险差(rate difference,risk difference,RD)两个发生率得差,其大小可反映试验效应得大小。
相对危险度RR(relative risk,RR)就是前瞻性研究中较常用得指标,它就是试验组某事件发生率p1与对照组(或低暴露)得发生率p0之比,用于说明前者就是后者得多少倍,常用来表示试验因素与疾病联系得强度及其在病因学上得意义大小。
循证医学》背诵重点
《循证医学》背诵重点(一)名词解释I类:背诵等级( ***** )1、循证医学:是慎重、准确.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佳研究证据来确定患者的治疗措施。
循证医学将最好的研究证据与临床医生的技能、经验和患者的期望、价值观二者完美结合,并在特定条件下得以执行的实用性科学。
2、原始研究证据( primary research evidence) :直接在受试者中进行单个有关病因、诊断、预防、治疗和预后等试验研究所获得的第一手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总结后得出的结论。
3、二次研究证据( secondary research evidence) :尽可能全面收集某-问题的全部原始研究证据,进行严格评价、整合、分析、总结后所得出的综合结论,是对多个原始研究证据再加工后得到的证据。
包括:①系统评价、②临床实践指南、③临床决策分析、④临床证据手册、⑤卫生技术评估、⑥实拽参数:八會三:医考侠.4、证据质量:指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确信疗效评估的正确性。
5、推荐强度:指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确信遵守推荐意见利大于弊。
6、置信区间:是按照预先给定的概率(1-a,常取95%或999 )去估计未知总体参数(如总体均数、总体率、总体RR或总体OR等)的可能范围,这个范围被称为所估计参数值的置信区间。
z、置信区间的用途:用于估计总体参数从获取的样本数据资料估计某个指标的总体值(多数) ;用于假设检验(95%的CI与a为0.05的假设检验等价),8、Meta分析:是对相同主题的一组同质性符合要求的文献量化分析。
以同一主题的多项独立研究结果为研究对象,在严格设计的基础L,运用适当的统计学方法对多个研究结果进行系统、客观、定量的综合分析。
9.森林图( forest plot) :是由多个原始文献的效应量及其95%的可信区间绘制而成,纵坐标为原始文献编号,横坐标为效应量尺度,按照-定的顺序,将各个研究的效应量及其95%的可信区间绘制到图上。
循证医学重点整理
循证医学重点整理1、循证医学:循证医学是将最好的研究证据与临床医生技能的技能、经验和和患者期望、价值观三者完美结合,并在特定条件下得以执行的实验科学。
2、决策的三要素——证据、资源和终端用户价值意愿(1)“证据”及其质量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决策依据(2)临床医生的专业技能与经验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基础(3)充分考虑患者的期望或选择是实践循证医学的独特优势3、实践循证医学的5各基本步骤(5AS):(p7)(1)提出问题:提出明确的临床问题(2)获取证据:检索当前最佳研究证据(3)评价证据:严格评价,找出最佳证据(4)应用证据:应用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实践(5)评估循证医学实践过程:经过上述四个步骤,后效评价循证实践的结果4、临床问题的常见来源:(p11)病史和体格检查、病因、临床表现、鉴别诊断、诊断性实验、预后、治疗、预防。
5、问题的种类和构建种类:背景问题、前景问题(PICO)前景问题通常包括3或4个基本成分,可按PICO原则确定:(p12)(1)患者或问题(patient or problem,P):应包括患者的诊断及分类(2)干预措施(intervention,I):包括暴露因素、诊断实验、预后因素、治疗方法等(3)对比措施(comparison,C):与拟研究的干预措施进行对比的措施,必要时用(4)结局指标(outcome,O):不同的研究选用不同的指标6、证据的分类:(p17)(一)按证据的来源分类:(1)研究证据:原始研究、二次研究;(2)非研究证据:主要包括专家意见、个人经验以及当地的“智慧”“诀窍”“常识”等。
(二)按使用情况分类: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员、卫生保健提供者和普通用户。
7、证据的分级:牛津证据分级、GRADE标准、证据金字塔8、牛津证据分级及推荐强度:(p22)(见课本)9、牛津证据分级的共同特点:针对临床,用于指南,传播广泛,影响权威,推荐意见的强度与证据级别对应。
最大的不足:主要从设计质量评价,不利于终端用户使用,且标准各异、内容复杂、应用局限。
循证医学复习重点
循证医学第一章1.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是指所有医疗卫生的决策都应当依据当前最佳的、可获得的研究证据。
P12.学习和实践循证医学对临床医务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①临床医生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熟悉并掌握临床专业技能,提高对疾病的判断能力并通过实践积累诊疗经验;②现代的临床医生应掌握如何鉴定和评估临床研究技能。
毕竟个人的临床经验往往是有限的,且不够全面;③临床医生应从患者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具体患者的情况恰当地应用现有的研究证据,采用利大于弊的治疗措施。
P23.EBM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证据产出的研究;②传播和使用证据。
同时,这两方面的研究又有赖于方法学的研究。
P34.中医药学属于传统医学范畴,在西方国家被称之为补充与替代医学(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CAM)。
P55.(熟悉了解)循证医学方法在中医药应用的现状 P5:1传统的临床评价多为经验总结,缺乏严格设计的前瞻性对照试验研究,使得好的治疗方法得不到广泛的推广应用。
2.询证医学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对中医辩证和治疗在临床的应用加以验证,以确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6.实践循证医学的中医药可能面对的挑战包括:①中医师和研究人员的观念更新和转变,能够接受新的科学评价方法;②其次,需要对中医药从业人员和临床研究人员进行方法学的培训与教育;③培养循证实践的技能(提出正确的问题、查找文献与鉴定研究的能力、严格评价的技能、研究综合的能力、解释与使用证据的能力);④此外,需要对现有研究方法学进行改进或创新,确定中医药临床研究的优先领域。
P7第二章1.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是利用已有的或专门调查的资料,按不同地区、时间或人群特征分类,将健康人群或患病人群的分布情况真实地展现出来的一类研究方法。
P102.现况研究(survey):指通过普查或抽样调查等方法收集特定时点或时期内、特定范围人群中的有关变量(因素)、疾病或健康状况的资料,以描述目前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某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的关联。
询证医学各章题集
第一章1.简述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的关系临床流行病学的本身是应用科学的临床研究方法学,研究并创产出最佳的研究结果,而且应用这些研究证据来指导临床医疗决策,从而提高医疗水平,达到保障人民健康的目的。
二十世纪90年代,循证医学这个概念的产生、应用与发展,实际上是在现代临床流行病学的发源地之一的加拿大McMaster University工作在临床医疗和教学第一线临床流行病学家们,应用了临床流行病学的理论原则与方法指导临床医疗教学实践的一种创新和发展。
“循证医学是临床流行病学用于对病人(诊治决策)的一个现代名词”。
临床流行病学重在“创证”,而循证医学重在“用证”。
2.简述循证医学实践对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的意义循证医学实践对临床医学以及预防医学的影响可大致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医疗决策科学化避免乱防乱治,浪费资源,因而可提高临床医疗及预防医学水平,促进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的发展;2)促进临床与预防医学教学培训水平的提高,培训素质良好的人材,紧跟科学发展水平;3)发掘临床与预防医学难题,促进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科学研究;4)提供可靠的科学信息,有利于卫生政策决策科学化;5)有利于患者本身的信息检索,监督医疗,保障自身权益。
第二章1.一家教学医院肝病科,收治病人中有慢性乙型肝炎和乙肝肝硬化患者。
一天,一位慢性乙肝患者问医师,我目前在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其效果除了降低病毒滴度外,是否可以不发展成我的病友那样的肝硬化?而那位肝硬化病友也问,我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请根据上述临床问题用PICO组成方式构建问题。
答案:P 慢性乙肝患者I 拉米夫定C 安慰剂D 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2.患者,男性,40岁,因肝功能转氨酶反复异常7月到我院门诊求诊。
患者7月前因常规体检发现ALT120u/L,AST 80u/L,A 40g/L,G39g/L,至今无明显不适,无烟酒嗜好。
大哥一年前因肝癌死亡,化验三大常规正常,除ALT/AST升高外,其余酶谱均在正常范围内,HBV-DNA 5X105 、HbsAg、HBeAg、HBcAb均(+)。
循证医学重点内容总结
循证医学重点内容总1、循证医学的定义:循证医学创始人之一David Sackett教授在2000年新版"怎样实践和讲授循证医学"中,再次定义循证医学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据,同时结合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病人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出病人的治疗措施";经典循证医学、狭义的定义、一个核心,两个基本点2、经典循证医学一个循证实践的医学过程内涵:强调医生对病人的诊断和治疗应根据当前可得的最好临床证据结合自己的临床技能和经验尊重病人的选择和意愿结果:医生和病人形成诊治联盟病人获得当前最好的治疗效果3、了解广义循证观:一个管理理念上的飞跃4、经验医学和循证医学的异同5、循证医学的特点三要素医生技能、患者需要和最佳证据是三个必不可少的要素6、循证实践的四原则、五步法四原则:基于问题的研究,遵循证据的决策,关注实践的结果,后效评价,止于至善五步法7、了解未来循证医学的五个发展方向采用循证医学方法教育医学领导人,为制订指南和提供导向的人提供循证指导继续撰写为临床医师提供循证指导的优秀、易读、实用的医学“教材”深刻理解行为改变策略,加强循证实践研究临床决策与患者价值观一致的最佳方法将循证原则包括SR和Meta分析用于全世界的卫生决策8、循证医学实践实践EBM的步骤五步法:发现新问题1 确定需解决的问题,2系统全面地查找证据,3严格评价证据,4综合分析证据并用于决策5后效评价决策效果,不断提高决策水平和质量循证医学实践的方法:生产证据,传播证据,查找证据,使用证据9、学习和实践循证医学的困难了解循证医学教科书第九页有叙述10、实践循证医学的基本条件1政府的需要、支持和宏观指导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前提2高质量的证据、高素质的医生和病人的参与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关键3必要的硬件设备4明确目的,准确定位,学以致用,持之以恒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原动力11、循证医学的临床问题的来源1、临床发现2、病因研究3、临床表现4、鉴别诊断5、诊断试验6、预后判断7、治疗研究8、疾病预防9、病人的体验与意图10、自身提高12、问题的种类和构建一问题的种类背景问题:对一种疾病的一般知识提出问题前景问题:对处理病人的特殊知识提出问题背景问题包括两个基本成份:一个问题词根谁、什么、何处、何时、怎样、为何加上一个动词一种疾病或疾病的一个方面eg:糖尿病是否出现大血管并发症二好问题的标准问题应直接与当前的临床实践相关问题的措辞应便于指导准确答案寻找的过程前景问题包括三或四个基本成份:Participants研究对象/人群、Intervention干预措施、Comparison对照措施、Outcome结局指标P、I、C、O个代表什么意义P代表患者或问题,干预措施I,对照措施C,结局指标O问题类型:与诊断有关的问题,与治疗有关的问题 ,与预后有关的问题,与病因有关的问题13、熟悉理想的循证医学资源一站式服务平台:全面的文献来源、严格的质量评价、覆盖领域广结构化的资源:临床问题、电子病例库多层次结构:方案+推荐强度、证据总结+原始研究具备自动匹配功能电子版形式:操作简便、更新及时14、掌握循证医学资源分类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System,证据摘要Synopses,系统评价Syntheses,原始研究Studies15、四类资源的优缺点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System简易、新;量少面窄、贵ACP PIER、GIDEON、UpToDate等证据摘要Synopses简易;系统性不强、更新不及时ACP Journal Club、EBM等系统评价Syntheses可及性相对好;易用性不佳、量多冗长、质量不齐、更新不及时Cochrane Library、各种期刊上的系统评价原始研究Studies可及性相对好;易用性差、量多质差PUBMED、CNKI、VIP等16、数据库考选择题,给你一个题问你是属于什么数据库ACP PIER内科学治疗为主GIDEON易感染性疾病为主DYNAMED以初级护理为主EBM Guidelines包含循证指南,含诊治Essential Evidence Plus包含 EBM Guidelines、Cochrane系统评价摘要、NCG循证临床指南,和一手临床资料等等First Consult/MD Consult覆盖面窄,治疗领域,“危害”论述为特色Cochrane Liberary的覆盖面:治疗性研究为主还有就是原始研究最常用的外文数据库这个问题我不知道答案啦还有专门的关于临床的指南这个问题我不知道答案啦还有专门关于临床治疗的这个问题我不知道答案啦17、检索步骤1、明确临床问题及其类型2、选择合适的数据库3、制定相应检索策略和关键词4、判断检索结果5、证据应用和管理18、数据库的选择标准1数据方法的严谨性2内容覆盖面3易用性4可及性19、重要概念原始研究证据:是对直接在患者中进行有关病因、诊断、预防、治疗和预后等试验研究所获得的第一手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总结后得出的结论;答关键点原始研究证据:随机对照试验自身前后对照研究交叉试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描述性研究20、二次研究证据:尽可能全面地收集某一问题的全部原始研究证据,进行严格评价、整合处理、分析总结后所得出的综合结论,是对多个原始研究证据再加工后得到的更高层次的证据;答关键点二次研究证据系统评价临床实践指南临床决策分析临床证据手册卫生技术评估卫生经济学21、Meta分析Meta-Analysis:是一类将多个研究结果进行定量合成分析的统计学方法;从统计的角度来讲,它达到了增大样本含量,提高检验效能的目的,尤其是当多个研究结果不一致或都没有统计学意义时,采用Meta分析可得到更加接近真实情况的综合分析结果;22、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SR:是一种临床研究方法,针对某一个具体的医疗卫生问题,按照严格的纳入标准,系统、全面地收集全世界所有已发表或未发表的临床研究,对纳入研究进行全面的质量评价,并进行定量合并分析或定性分析,以对该问题进行系统总结的研究方法23、证据分级掌握的重中之重:按照论证强度将证据定性分成多个级别,并进一步定量评价证据利弊关系的一系列方法;24、证据论证强度掌握:证据的研究质量的高低以及结果真实可靠程度,针对不同研究类型证据;25、证据质量熟悉26、推荐强度老师说可能会在大题有叙述的27、GRADE 系统较之其他系统的优势由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国际指南制定小组制定明确定义了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清楚评价了不同治疗方案的重要结局对不同级别证据的升级与降级有明确、综合的标准从证据到推荐全过程透明明确承认价值观和意愿就推荐意见的强弱,分别从临床医生、患者、政策制定者角度做了明确实用的诠释适用于制作系统评价、卫生技术评估及指南28、GRADE标准简介29、推荐强度强推荐和弱推荐30、GRADE标准简介GRADE下增加等级的因素有:效应值很大可能的混杂因素会降低疗效剂量-效应关系GRADE下降低等级的因素:研究的局限性研究结果不一致间接证据精确度不够发表偏倚要学会举例来说明第五章主要是选择题和名词解释31、1绝对危险度降低率absolute risk reduction, ARR 反映试验组与对照组某病发生率增减的绝对量指治疗组和对照组结局事件危险度的绝对差值绝对危险度降低率的计算ARR = |CER-EER|= |对照组某病发生率-试验组某病发生率|= P2-P1绝对危险度降低率的结果解释ARR用以反映试验组与对照组某病发生率增减的绝对量时,ARR较RRR更明确,更具有临床意义.但是,当其值很小时如ARR<10会出现难于判定其临床意义的问题;绝对危险度降低率的结果解释如对照组人群中某病的发生率为0.0005%,试验组人群中某病的发生率为0.00039%,其ARR=0.0005%- 0.00039%=0.00011%的意义是什么难以解释2需要治疗的患者数number needed to treat,NNT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对患者采用某种防治措施后,得到一例有利结果需要防治的病例数其计算公式为:NNT=1/ARR3ARI 绝对危险度增加率absolute riskincrease, ARI当率差RD是某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值如肝功能异常率,且EER>CER时,即为绝对危险度增加率ARI 绝对危险度增加率absolute riskincrease, ARI计算公式:ARI = |EER-CER|= |试验组某病发生率-对照组某病发生率|= P1-P24NNH the number of needed to harm, NNHNNH临床含义:在一定时间内,用某种防治措施需要处理多少病例,可以引起1例不良后果计算公式:NNH=1/ARI32、Meta分析的定义同学们可以参考第21题关于Meta分析的概念Meta-Analysis is a systematic review that uses quantitative methods to summarize the results.Meta分析是运用定量方法去概括总结多个研究结果的系统评价;Evidence-Based Medicine--David Sackett等,第247页的定义Meta-Analysis is statistical technique for assembling the results of several studies in a review into a single numerical estimate.Meta分析是文献评价中,将若干个研究结果合并成一个单独数字估计的统计学方法;The Cochrane Library第3页的定义;33、Meta分析的统计目的:对多个同类独立研究的结果进行汇总和合并分析,以达到增大样本含量,提高检验效能的目的,尤其是当多个研究结果不一致或都没有统计学意义时,采用Meta分析可得到更加接近真实情况的统计分析结果;34、Meta分析的统计分析过程我不知道这个知识点到底考什么,同学们自己去查资料看书或者看幻灯片Meta分析统计过程的主要内容:1.异质性分析2.计算合并效应量3.合并效应量的检验可信区间、Z检验35、什么是异质性我找不到答案我不知道这个知识点到底考什么,同学们自己去查资料看书或者看幻灯片36、异质性检验 tests for heterogeneity又称同质性检验 tests for homogeneity用假设检验的方法检验多个独立研究是否具有异质性同质性我不知道这个知识点到底考什么,同学们自己去查资料看书或者看幻灯片37、异质性检验的目的我不知道这个知识点到底考什么,同学们自己去查资料看书或者看幻灯片38、统计模型:1随机效应模型、2固定效应模型39、临床异质性、方法学异质性、统计学异质性的关系答案要点:要知道三者的内涵,异质性的定义,三种异质性的定义,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学会来答40、1RR和OR的森林图我不知道这个知识点到底考什么,同学们自己去查资料看书或者看幻灯片RR和OR的森林图forest plots,无效线竖线的横轴尺度为1,每条横线为该研究的95%可信区间上下限的连线,其线条长短直观地表示了可信区间范围的大小,线条中央的小方块为RR 或OR值的位置,其方块大小为该研究权重大小;若某个研究95%可信区间的线条横跨为无效竖线,即该研究无统计学意义,反之,若该横线落在无效竖线的左侧或右侧,该研究有统计学意义;2漏斗图我不知道这个知识点到底考什么,同学们自己去查资料看书或者看幻灯片漏斗图及用途漏斗图funnel plots最初是用每个研究的处理效应估计值为X轴,样本含量的大小为Y轴的简单散点图scatter plots对处理效应的估计,其准确性是随样本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小样本研究的效应估计值分布于图的底部,其分布范围较宽;大样本研究的效应估计值分布范围较窄,当没有发表偏倚时,其图形呈对称的倒漏斗状,故称之为“漏斗图”;RevMan中的漏斗图在RevMan软件中,漏斗图是采用RR或OR对数值logOR或logRR为横坐标,OR或RR对数值标准误的倒数1/SElogRR为纵坐标绘制的,然后,以真数标明横坐标的标尺,而以SElogRR 标明纵坐标的标尺;漏斗图的用途漏斗图主要用于观察某个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结果是否存在偏倚,如发表偏倚或其他偏倚;如果资料存在偏倚,会出现不对称的漏斗图,不对称越明显,偏倚程度也就越大;漏斗图的不对称性主要与发表偏倚有关,但也可能存在其他原因;漏斗图不对称的主要原因导致漏斗图不对称的主要原因有:选择性偏倚Selection bias发表偏倚Publication bias语言偏倚Language bias引用偏倚Citation bias重复发表偏倚Multiple publication bias等等漏斗图的对称性检验漏斗图对称性检验有两种方法:Begger检验,采用秩相关分析,即每个独立研究的效应量与标准误的等级相关分析;过于保守Egger检验,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每个独立研究的效应量与标准误的直线相关分析;过于敏感41、熟悉评价的过程和流程同学们看教科书或者幻灯片吧如何评价临床研究证据评价临床研究证据的步骤1.初筛临床研究证据的真实性和相关性这篇文章是否值得花时间精读阅读这篇文章摘要的结论部分,确定相关性 2.确定研究证据的类型3.根据研究证据的类型评价其真实性和相关性42、外部真实性的概念:文献外部真实性external validity或适用性generalizability 指文章结果和结论在不同人群不同地点和针对具体病的推广运用价值,这是临床医务工作者关心的问题;43、内部真实性的概念:文献内部真实性internal validity指文章本身的研究方法是否合理、统计分析是否正确、结论是否可靠、研究结果是否支持作者的结论等;44、重要性:文献的临床重要性指研究结果本身是否具有临床价值;研究结果的临床价值主要采用一些客观指标评价,不同研究类型其指标不同参见相关章节;45、治疗性研究的真实性评价原则研究证据的内在真实性:是评价研究证据的核心;例如:评价治疗性研究,应考虑合格病例是否随机分配到不同的治疗组随机化方法是否完善是否隐藏统计分析时是否按随机分配的组别将全部研究对象纳入分析是否采用盲法等如果一篇文献内在真实性有缺陷,则勿需谈论其他方面的价值;46、治疗性研究的适用性评价原则研究证据的外在真实性:是指文章的结果或结论在不同人群、不同地点和针对具体病例推广应用价值;例如:大型临床试验和系统评价均证实使用β-受体阻滞剂对心力衰竭有益,而你主管的心力衰竭患者有糖尿病,并且正在使用胰岛素治疗,是否立即使用β-受体阻滞剂需要仔细权衡其利弊,而不能盲目遵从文章结论;47、治疗性研究的重要性评价原则研究证据的临床重要性:是指研究结果本身是否具有临床价值;评价其临床价值主要采用客观指标,而不同的研究类型其指标不同;例如:治疗性研究可采用相对危险度降低率RRR、绝对危险度降低率 ARR 和防止一例某种事件的发生需要治疗的病例数NNT等判断某种治疗措施的净效应及其临床价值;诊断性试验则采用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似然比及ROC曲线等指标判断某种诊断试验的价值;作者:雨林木风 SMALL SILVER结束语:总结仅供参考,我建议同学们首先看幻灯片幻灯片最重要和看教科书,我只总结了老师讲的循证医学考试重点内容的大部分,还有小部分需要同学们自己去查资料教科书或者幻灯片或者上网查资料很多内容都需要同学们仔细斟酌我祝同学们循证医学考试成功,哈哈。
循证医学考试重点总结
循证医学考试重点总结第01章绪论1、循证医学EBM:遵循科学证据的医学,是指临床医生在获得患者准确临床依据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纯熟的临床经验和知识技能,分析并抓住患者主要的临床问题,应用最佳和最新的科学证据,做出科学的诊治决策,联系具体的医疗环境,并取得患者的合作和接受,以实践这种医疗决策的具体医疗过程。
因此,这种决策是建立在科学证据的基础之上的,同时在患者合作下接受和执行这种诊治决策,从而尽可能的获取最好临床效果,这种临床实践成为循证医学。
2、循证医学的实践包括:患者、医生、证据、医疗环境。
3、循证医学实践的基础:高素质的临床医生、最佳的研究证据、临床流行病学基本方法和知识、患者的参与。
4、循证医学分两种类型:最佳证据提供者、最佳证据应用者。
前者称之为循证医学,后者称之为循证医学实践5、最佳证据提供者:临床流行病学家和统计学家、各专业的临床医生、卫生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医学科学信息工作者6、最佳证据应用者:临床医生、医疗管理者、卫生政策决策者。
7、循证医学实践的方法:a、找准患者存在且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b、检索有关医学文献;c、严格评价文献;d、应用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决策;e、总结经验与评价能力。
8、循证医学有着强烈的临床性9、临床实践循证医学的目的:a、加强临床医生的临床训练,提高专业能力,紧跟先进水平;b、弄清疾病的病因和发病的危险因素;c、提高疾病早期正确诊断率;d、帮助临床医生帮患者选择真是、可靠、具有临床价值并且实用的治疗措施,指导临床用药,充分利用卫生资源,提高效率减少浪费。
e、改善患者预后。
F、促进卫生管理决策。
G、有利于患者本身的信息检索,监督医疗,保障自身权益。
第02章提出临床需要解决的问题1、提出临床问题的重要性1忽略提出临床问题的重要性,导致临床研究和临床实践的盲目性2.“提出一个好的问题,用可靠的方法回答这个问题”是保障临床研究质量的两个至关重要的方面2、临床医生提出一个好问题对自己的益处 1.有利于医生集中使用有限的时间,解决与患者直接需要相关的问题2.有利于制定高产出的证据收集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针对性3.有利于形成一种优良的行为模式 4.有利于成为更好的、决策更快的临床医生。
循证医学知识点整理
《循证医学》第一章【绪论】一、循证医学的概念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即遵循证据的医学,是指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证据,结合医生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病人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出适合病人的治疗措施。
循证医学是遵循证据的医学实践过程。
1.核心思想:医务人员在所有的临床医疗实践中,都应该遵循和运用在临床研究中得到的最新、最有力的科学信息,使对病人的诊治决策建立在科学证据基础之上。
2.基本原则:1)证据必须分级以指导临床决策2)仅有证据不足以作出临床决策3.循证医学的特点:①证据及其质量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决策证据:科学和真实系统和量化动态和更新共享和实用分类和分级肯定、否定和不确定②临床医生的专业技能与经验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基础③充分考虑病人的期望和选择是实践循证医学的独特优势二、如何实践循证医学?①参考当前所能得到的最好的临床研究证据②参照医师自己的临床经验和在检查病人过程中所得到的第一手临床资料③尊重病人的选择和意愿④医疗环境四、循证医学实践的基础1、高素质的临床医生2、高质量的最佳研究证据——指真实、可靠、实用的临床研究证据。
3、临床流行病学基本原理和方法4、患者的参与5、现代医疗基本设施与条件五、循证医学实践的类型(类别)1.提供证据:从事此方面工作的人员为“证据提供者”。
包括临床流行病学家、临床各专业专家、医学统计学专家、医学信息工作者等。
2.应用证据:从事此方面工作的人员为“证据应用者”。
包括:从事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等各领域的医学专业人员。
六、循证医学实践的步骤和方法1.提出明确的临床问题——把对临床信息的需要转变为能回答的问题,包括:临床表现-任何正确获得和解决从病史和体检中得到的发现;病因-任何确定疾病的原因鉴别诊断-精确性、正确性、可接受性、费用、安全性预后-可能产生的临床过程和并发症治疗-选择、费用预防-确定和改变危险因素降低疾病发生机会2.检索有关的医学文献,全面收集证据搜索、跟踪最好的证据——①教科书、专著、专业杂志②电子出版物或数据库③图书检索、会议资料、专家通信3.严格的文献评价,找出最佳证据——从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临床价值及适用性严格评价收集到的证据。
循证医学重点整理
循证医学重点整理1、循证医学:循证医学是将最好的研究证据与临床医生技能的技能、经验和和患者期望、价值观三者完美结合,并在特定条件下得以执行的实验科学。
2、决策的三要素——证据、资源和终端用户价值意愿(1)“证据”及其质量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决策依据(2)临床医生的专业技能与经验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基础(3)充分考虑患者的期望或选择是实践循证医学的独特优势3、实践循证医学的5各基本步骤(5AS):(p7)(1)提出问题:提出明确的临床问题(2)获取证据:检索当前最佳研究证据(3)评价证据:严格评价,找出最佳证据(4)应用证据:应用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实践(5)评估循证医学实践过程:经过上述四个步骤,后效评价循证实践的结果4、临床问题的常见来源:(p11)病史和体格检查、病因、临床表现、鉴别诊断、诊断性实验、预后、治疗、预防。
5、问题的种类和构建种类:背景问题、前景问题(PICO)前景问题通常包括3或4个基本成分,可按PICO原则确定:(p12)(1)患者或问题(patient or problem,P):应包括患者的诊断及分类(2)干预措施(intervention,I):包括暴露因素、诊断实验、预后因素、治疗方法等(3)对比措施(comparison,C):与拟研究的干预措施进行对比的措施,必要时用(4)结局指标(outcome,O):不同的研究选用不同的指标6、证据的分类:(p17)(一)按证据的来源分类:(1)研究证据:原始研究、二次研究;(2)非研究证据:主要包括专家意见、个人经验以及当地的“智慧”“诀窍”“常识”等。
(二)按使用情况分类: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员、卫生保健提供者和普通用户。
7、证据的分级:牛津证据分级、GRADE标准、证据金字塔8、牛津证据分级及推荐强度:(p22)(见课本)9、牛津证据分级的共同特点:针对临床,用于指南,传播广泛,影响权威,推荐意见的强度与证据级别对应。
最大的不足:主要从设计质量评价,不利于终端用户使用,且标准各异、内容复杂、应用局限。
人卫版循证医学重点整理.
⼈卫版循证医学重点整理.第⼀章⼀、循证医学指的是临床医⽣⾯对着具体的病⼈,在收集病史、体检、以及必要的试验和有关检查资料的基础上,应⽤⾃⼰的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分析与找出病⼈的主要临床问题(病因、诊断、治疗、预后以及康复等),并进⼀步检索、评价当前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取其最佳证据、结合病⼈的实际临床问题与临床医疗的具体环境作出科学、适⽤的诊治决策,在病⼈的配合下付诸实施,最后分析与评价效果。
⼆、循证医学实践的⽅法(P4)①确定拟弄清的临床问题:找准患者存在的需要回答和解决的临床问题,是实践循证医学的⾸要关键环节,如果找不准或者根本不是什么重要问题,就会造成误导,或者本⾝就不是什么医疗常规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②检索有关的医学⽂献:根据第⼀步提出的临床问题,确定有关“关键词”、应⽤电⼦检索系统或期刊检索系统,检索相关⽂献并找出与拟弄清和回答问题有关,与临床问题关系密切的资料,作为分析评价之⽤。
③严格的⽂献评价:将收集的有关⽂献,应⽤临床流⾏病学及EBM质量评价标准,从证据的真实性、重要性及实⽤性作出具体的评价,并得出确切的结论。
④应⽤最佳成果于临床决策:将经过严格评价的⽂献,从中活得真实可靠并有重要的临床应⽤价值之最佳证据,⽤于指导临床决策,服务临床。
⑤总结经验与评价能⼒:通过对患者的循证医学临床实践,必然会有成功或不成功的经验或教训,临床医⽣应进⾏具体的分析和评价,认真总结以从中获益,达到提⾼认识。
促进学术⽔平和提⾼医疗质量的⽬的;对于尚未和难于解决的问题,会为进⼀步研究提供⽅向。
第⼆章⼀、构建临床循证问题的模式(P13)构建具体临床问题时,可采⽤PICO格式P特定的患病⼈群(population/participants)I:指⼲预(Intervention/exposure)C:指对照组或另⼀种可⽤于⽐较的⼲预措施(comparator/control)O:为结局(outcome)第三章⼀、循证医学证据资源分类(P17)分类:(课件⽼师分类)原始研究证据:直接以⼈群(病⼈和/或健康⼈)为研究对象,对相关问题进⾏研究所获得的第⼀⼿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分析、总结⽽形成的研究报告。
(完整)循证医学每章重点
循证医学第一章概论EBM--—概念:有意识地、明确地、审慎地利用当前的最佳证据制定关于个体病人的诊治方案。
实施循证医学意味着要参酌最好的研究证据、临床经验和病人的意见。
EBM实践就是通过系统研究,将个人的经验与能获得最佳外部证据融为一体。
EBM强调,任何医疗决策的确定都要基于临床科研所取得的最佳证据,即临床医生确定治疗方案、专家确定治疗指南、政府制定卫生政策都应根据现有的最佳证据来进行。
EBM--—医学实践的步骤(五步曲)确定临床实践中的问题检索有关医学文献严格评价文献应用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决策评估1—4项的效果和效率,不断改进EBM证据的分级级别I:研究结论来自对所有设计良好的RCT的Meta分析及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试验。
级别Ⅱ:研究结论至少来自一个设计良好的RCT。
级别Ⅲ:研究结论来自设计良好的准临床试验,如非随机的、单组对照的、前后队列、时间序列或配对病例对照系列。
级别Ⅳ:结论来自设计良好的非临床试验,如比较和相关描述及病例研究。
级别Ⅴ:病例报告和临床总结及专家意见。
第二章统计方法在循证医学中的应用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可信区间主要用于估计总体参数,从获取的样本数据资料估计某个指标的总体值(参数)。
EER即试验组中某事件的发生率(experimental event rate,EER)如对某病采用某些防治措施后该疾病的发生率.CER即对照组中某事件的发生率(control event rate,CER)如对某病不采取防治措施的发生率。
危险差(rate difference,risk difference,RD)两个发生率的差,其大小可反映试验效应的大小。
相对危险度RR(relative risk,RR)是前瞻性研究中较常用的指标,它是试验组某事件发生率p1与对照组(或低暴露)的发生率p0之比,用于说明前者是后者的多少倍,常用来表示试验因素与疾病联系的强度及其在病因学上的意义大小。
循证医学各章节考试题库汇总
循证医学各章节考试题库汇总1.临床流行病学主要研究类型,不包括()A.病因学研究B.诊断性试验C.防治性研究D.系统评价E 人口普查2.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A.动物模型B.病原体,如细菌、病毒C.病人群体D.社区人群E 单个具体病人3.临床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A.是相互独立的两门学科B.只和一些临床学科有关系C.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D.是一门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E.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4.有关临床流行病学不正确的说法是()A.是临床医学研究方法学B.是专门研究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学科C.是一门实践医学D.是一门临床科研设计和评价的方法学E.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基础5.临床流行病学主要特色不包括()A.临床流行病学必须是以临床医学为主体的多学科合作B.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病人及其群体C.临床流行病学力求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D.临床流行病学定位在临床医学E.研究特定人群中的健康相关状况或疾病事件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同时要应用这种研究的结果进行疾病预防控制6.实践循证医学的基础不包括()A.高素质的临床医生B.最佳的研究证据(成果)C.具备临床流行病学的基本知识D.新药物或新医疗器械E.良好的医疗环境7.临床科研设计与实施的基本顺序是()A.建立假设、方案设计、收集资料与数据、统计分析、下结论B.建立假设、方案设计、统计分析、收集资料与数据、下结论C.方案设计、统计分析、收集资料与数据、建立假设、下结论D.先收集资料与数据、统计分析、下结论、建立假设、方案设计E.方案设计、收集资料与数据、统计分析、下结论、最后建立假设8.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价主要围绕以下哪项进行()A.研究的真实性B.临床的重要性C.研究成果的适用性D.研究课题的新颖性E.研究课题的创新性9.临床流行病学对临床医学的作用与价值,主要体现在()A.为临床科研提供科学的方法学B.促进临床循证医学实践,提高医疗水平C.服务于医学教育,培养高质量的人才D.为疾病病因、诊断、治疗及预后研究提供一系列评价标准与方法E 部分临床学科上,和某些临床学科无关10.为了创新临床科研方法学,临床流行病学工作者必须与以下哪些人员紧密合作()A.流行病学家B.卫生统计学家C.卫生经济学家D.基础医学研究者E.医学信息专家第二章1.临床研究的选题依据是()A.选择热门前沿的问题B.选择临床上迫切需要解决、疾病负担重的问题C.以国外正在或已经开展的研究为依据D.根据上级的指派任务来立题E.尽量与国际热点研究问题接轨2. 临床科研选题、立题,可不必考虑的因素是()A.可行性B.先进性C.有统计学意义D.临床价值E 公平性3.对于临床研究立题的质量评价,不正确的是()A.是否为国家或地区性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B.研究重点是否明确C.是否掌握了本研究涉及的最新科技信息D.是否可行E.是否“追新”,并与国际热点研究问题“接轨”4.下列因素中,与临床研究选题立题关系不大的是()A.疾病谱B.医学新模式C.疾病负担D.地方特色E.尽量用一个研究课题来解决众多研究问题5. 构建循证实践问题,可不考虑的要素是()A. patien ts/populationB. intervention/exposureC. outcomesD. study design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6.选择研究课题时,应重点考虑下列哪些要素()A.科学性B.可行性C.创新性D.效能性E.复杂与全面性7.临床科研选题的复杂性,主要是因为()A.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众多B.疾病负担程度各异C.利益驱使,竞争激烈D.对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的认识程度有差异E.诊断与防治措施的效果不一第三章1. 临床上的“双盲”研究是指()A.研究组接受新药,对照组接受安慰剂B.观察者和受试对象均不知道分组情况C.研究组和对照组都不知道观察者的身份D.研究对象既不知道所属组别,也不知道所用药物种类E 研究者既不知道分组情况,也不知道所用药物种类2.关于抽样调查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普查结果不一定比抽查可靠B.整群抽样较为实际可行C.分层随机抽样的代表性最佳D.单纯随机抽样的代表性最好E 抽样调查比普查设计要求更高3. 在进行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时,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通过配比可以控制信息偏倚B.所选择的匹配变量越多越好C.匹配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控制某些非研究因素的混杂效应D.研究因素与非研究因素均可作为配比条件E.对所研究疾病有影响的所有非研究因素均应列为匹配条件4.产生选择偏倚的根本原因可以认为是()A.不选对照B.样本缺乏代表性C.调查方法不统一D.回忆不准确E.没有进行配比5.某广告声称:“用金霉素治疗 1000 名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有 900 名在 72 小时内症状消失”。
循证医学(前三章自己整理)
第一章循证医学总论本章重点:1、循证医学得概念2、循证医学得特点(2个)3、实践循证医学得基本条件(4个)4、实践循证医学得基本步骤(5步法)5、三要素四原则五步法思考题:1、循证医学产生与发展德尔内在原因就是什么2、在中国实践循证医学存在得挑战有哪些1、循证医学得产生(1)疾病谱得改变(2)医疗资源有限且分布不均匀(3)医疗模式得改变(4)临床流行病学等方法学发展与信息技术实用化使循证医学成为可能2、循证医学三要素:医生证据患者3、循证医学得定义:循证医学就是将最好得研究证据与临床医生得技能、经验与患者得期望、价值观三者完美结合,并在特定条件下得以执行得实用性科学。
4、循证医学得特点(一)决策得三要素——证据、资源、与终端用户价值意愿(1)“证据”及其质量就是实践循证医学得决策依据(2)临床医生得专业技能与经验就是实践循证医学得基础(3)充分考虑患者得期望或选择就是实践循证医学得独特优势(二)遵循四个原则(1)基于问题得研究(2)遵循证据得决策(3)关注实践得结果(4)后效评价,至于至善5、实践循证医学得基本条件(1)政府得需要、支持与女宏观指导(2)高质量得证据、高素质得医学与患者得参与(3)必要得硬件设备(4)明确得目标、准确得定位、学以致用、持之以恒6、实践循证医学得基本步骤(1)提出明确得临床问题(2)检索当前最佳研究证据(3)严格评价,找出最佳证据(4)应用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实践(5)后效评价循证医学得实践结果7、证据得三要素(1)证据得分类分级(2)证据得不断更新(3)肯定否定不确定8、循证医学得核心:高质量得临床研究数据第二章怎样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与提出问题本章得要点:1、问题得来源2、问题得种类3、问题得构建本章以理解为主1、问题得特征(1)问题就是某种情境下一个未知实体,在目标状态与当前状态之间有一定差异(2)所寻找或解决得东西有一定得价值,即问题得探寻或解决者相信寻找这些未知得东西有价值2、问题得成分给定得状态目标状态解决问题得障碍3、临床问题得特殊性要求从事医疗相关工作得人员具备“(1)准确分析、查询并评价所找出证据质量得能力(2)应用找出得当前最佳证据,针对性解决临床问题得能力(3)使用证据后得后效评价(4)终身学习得能力4、问题得构建(1)背景问题(浅)○1问题词根○2一种疾病或疾病得某个方面(2)前景问题(深)○1患者或问题○2干预措施○3对比措施○4结局指标5、前景问题构建实例暴露对象结局6、△实际问题举例分析P15 实际问题举例表格,注意理解7、找准临床问题所要具备得条件(1)对患者得责任心(2)要有丰富得医学基础知识与临床医学知识(3)具有一定得人文科学及社会、心理学知识(4)扎实得临床基本技能(5)临床综合分析得思维与判断能力第三章证据得分类、分级与推荐本章要点:1、证据得分类2、证据金金字塔(新九级)3、GRADE标准得证据质量、推荐强度1、原始研究又可以分为试验性研究与观察性研究2、原始研究证据:就是指直接在受试者中进行得单个有关疾病、诊断、预防、治疗与预后等研究所获得得第一手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总结后得出得结论。
循证医学
循证医学第一章总论1.产生:疾病谱的改变;医疗资源有限且分布不均;医疗模式的转变;临床流行病学等方法发展和信息技术实用化(1992年,在JAMA上发表了标志循证医学正式诞生的宣言文章——《循证医学:医学实践教学新模式》)2.循证医学:慎重、准确、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佳研究证据来确定患者的治疗措施。
是将最后的研究证据与临床医生的技能、经验和患者的期望、价值观三者完美结合,并在特定条件下得以执行的实用性科学。
(核心思想:医疗决策应尽量以客观证据为依据;目的:解决临床问题)3.循证医学的特点:(1)决策的三要素:证据、资源和终端用户价值意愿1)“证据”及其质量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决策依据(高质量证据的共同特征:科学和真实、系统和量化、动态和更新、共享和实用、分类和分级、肯定否定和不确定);2)临床医生的专业技能与经验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基础;3)充分考虑患者的期望或选择是实践循证医学的独特优势。
(2)遵循四个原则:1)基于问题的研究:按PICOS原则将问题拆分:P(population)——关注什么样的人群/患者,I(intervention)——采取什么样的干预措施,C(compare)——对照措施是什么,O(outcomes)——结局指标有哪些,S(study)——纳入哪些研究设计2)遵循证据的决策3)关注实践的结果4)后效评价、止于至善4.实践循证医学的基本步骤(5步):(1)提出明确的临床问题(2)检索当前最佳研究证据(3)严格评价,找出最佳证据(4)应用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实践(5)后效评价循证实践的结果第二章怎样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1.临床问题的来源:病史和体格检查、病因、临床表现、鉴别诊断、诊断性试验、预后、治疗、预防。
2.问题的种类:背景问题(一般性,基本现象描述):关于疾病的一般知识问题,可涉及人类健康和疾病的生物、心理及社会因素等。
前景问题(特定性,侧重于比较、权衡、决策):关于处理、治疗患者的专业知识问题,也涉及与治疗有关的患者的社会因素等。
循证医学知识重点
1.何为真实性?评价诊断真实性的指标有哪些?真实性又称准确度和效度。
真实性反映诊断试验实际测量结果与真值之间的符合程度,即反映客观事物的正确程度,这是诊断试验研究与评价的主要内容。
评价真实性的指标:(1)灵敏度与特异度(2)预测值(3)似然比(4)符合率与约登指数(5)ROC曲线下的面积2.简述Meta分析与传统文献的区别(1)传统文献综述的缺陷主观综合缺乏共同遵守的原则和步骤注重统计学是否“有意义”等价对待每篇文献,无权重定性而非定量(2)Meta分析的功能:定量综合;对同一问题提供系统的、可重复的、客观的综合方法;通过对同一主题多个小样本研究结果的综合,提高原结果的统计效能,解决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改善效应估计值;回答原各研究未提出的问题。
3.何谓预后因素?影响疾病预后的因素有哪些?预后:指疾病发生后,对将来发展为各种不同后果的预测或估计预后因素:凡影响疾病预后的因素都可称为预后因素影响因素:(1)早期诊断,及时治疗(2)患者病情(3)社会病情(4)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因素(5)疾病本身的特点(6)患者身体素质(7)医疗条件4.简述Meta分析的步骤(1)提出问题及立题(2)检索所有相关的研究文献(3)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所有相关研究并注意进行严格评价(4)收集与提取必要的数据信息(5)制定综合定量分析与内容的框架图(6)绘制森林图(7)异质性检验(8)合并效应量的估计及统计推断(9)敏感性分析(10)总结报告5.循证医学实践遵循的原则四原则:(1)基于问题的研究(2)遵循最好的证据决策(3)关注实践的效果(4)后效评价,止于至善6.简述循证医学的概念及实施循证医学的基本步骤循证医学是有意识地,明确地,审慎地利用现有最好的研究证据制定关于个体病人的诊治方案。
强调医生对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根据:当前可得的最好的临床证据,结合自己的临床技能和经验,尊重病人的选择和意愿。
实施循证医学的基本步骤:(1)确定临床实践中的问题(2)检索有关医学文献(3)严格评价文献(4)应用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决策(50评估1-4项的效果和效率,不断改进7.简述传统综述的含义及特点传统文献综述的定义:综述是查阅了某一专题在一段时期内的相当数量的文献资料,经过分析研究,选取有关情报信息,进行归纳整理,作出综合性描述。
循证医学重点整理
I2 指数为 50%~90%,表明纳入研究的效应量存在 的处置,对于不影响后续临床路径实施的变异,可以在
较明显的异质性;I2 指数为 75%~100%,表明异 处理后继续使用当前临床路径,否则需要退出临床路径。
质性明显,需要探讨异质性来源,考虑进行亚 临床路径执行人员需要定期对变异进行分析,分析变异
息、定量综合分析等一系列过程。狭义上专指系统评价 单个研究中未阐明的某些问题,发现以往研究的不足之
中的定量分析。
处,提出新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
二、meta 分析的基本过程(详见课本)
5、探讨现有文献发表偏倚的程度。(找已发表和未发表
1、 数据提取:广开渠道,确保数据全面完整;同时, 的不同)
采取有效的质控措施,防止选择性偏倚;最后对数 6、发现某些单个研究没有阐明的问题。(如针对极值进
费,使患者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
1) Q 检验及 I2 指数:发展 H 检验(利用纳入文献数 二、临床路径中变异的处理
对 Q 值进行校正)
临床实际与标准临床路径相比出现的偏离称为临床路
I2 指数为 0%~40%,表明异质性可以忽略不计; 径的变异。
I2指数为 30%~60%,表明存在一定程度的异质性; 临床路径一旦发生,首要的是记录变异,然后给予相应
7. ESI 基本科学指标
循证医学为基础,由官方政府机构或学术组织撰写的医
8. F1000
疗文件。是针对特定临床问题,经系统研究后制定发布,
9. Altmetric
用于帮助临床医生和病人做出恰当决策的指导性文件
10. RG Score
二、临床指南的用途
二、论文撰写要点
1、提高医疗质量,改善临床结局
(一)临床科研论文撰写的原则
循证医学宝典(重点、名解、大题)
起始队列(inception cohort):如果研究对象选择的是疾病早期的病例,即集合时间接近疾病的初发时期。
疑诊偏倚:检查者尽力寻找有关证据来证实假定因素对预后的影响。
预期偏倚:研究者受主观印象的影响而对预后的判断发生偏倚。
金标准(gold standard):指当前为临床界公认的诊断该病最可靠的诊断方法,应用标准诊断方法能比较正确地确诊该病。
RRI,相对危险度增加率(relative risk increase,RRI)试验组中某不利结果的发生率为EERb,对照组某不利结果的发生率为CERb,RRI可按下式计算: RRI = |EERb-CERb |/ CERb
RBI,相对获益增加率(relative benefit increase,RBI),试验组中某有益结果的发生率为EERg,对照组某有益结果的发生率为CERg,RBI可按下式计算: RBI=|EERg-CERg |/ CERg
后效评价(reevaluation):对应用循证医学的理念从事医疗活动后的结果进行评价。
自我评价(self evaluation):临床医师或其他卫生工作者自己对循证临床实践结果进行评价,主要指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进行循证治疗实践时,对单个患者的疗效评价,从而不断丰富和更新知识,提高临床技能和业务水平。
随机效应模型(random effect model):是统计meta分析中研究内抽样误差和研究间变异以估计结果不确定性德模型。
失访:在试验的某一时间点上需要测定患者结果时,却不能找到该患者。
预后(prognosis):指疾病发生后,对疾病未来过程和结局的预测或估计。
零点(zero time):研究设计明确规定的起始点,即是在疾病的哪一点开始追踪观察。
循证医学重点
1循证医学:临床医生在获取患者疾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分析患者主要临床问题病因、诊断、治疗、预后及康复等,通过检索评价当前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和最佳证据,在结合患者的实际临床问题与临床医疗的具体环境做出科学、适用的诊治决策,在患者的配合下付诸实施并最后做出相关分析与效果评价.2临床问题的类型1背景问题:疾病一般知识的问题,主要由询证医学初学实践者提出.提出问题涉及的知识除基础医学外,还有人类健康和疾病的生物、心理及社会因素等诸多方面.2前景问题:往往是医学的前沿问题,是疾病最新治疗学、实验诊断学和当前病因知识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循证医学的核心问题.3、原始研究证据:是直接以人群,即病人和或健康人为研究对象,进行有关病因、诊断、预防、治疗和预后等研究所获得的第一手研究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分析、总结而形成的研究报告.4、二次研究证据:是在全面收集针对某一问题的所有原始证据的基础上,应用科学的标准,经严格评价、整合处理、分析总结而形成的研究报告.它是对原始研究证据进行二次加工后得到的更高层次的研究证据.5、系统评价:是指针对某一特定临床问题,系统全面的收集全世界所有已经发布或尚未发表的相关研究,采用统一的文献评价原则和方法,筛选出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章,进行合并分析,尽可能的减少偏倚,得到综合、可靠的结论.可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6、Meta分析:又称荟萃分析,是对同一课题的多项独立研究的结果进行系统的、定量的综合性分析.是对文献的量化综述,是以同一课题的多项独立研究的结果为研究对象,在严格设计的基础上,运用适当的统计学方法对多个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客观、定量的综合分析.7、病因学:研究病因作用于人体,在内外环境综合影响下,导致人体发病及其发病机制的科学.8、危险因素:又称致病因素,是指与疾病的发生及其消长具有一定因果关系的因素,但尚未充分证据能阐明其致病效应.然而,当这些因素存在时或被消除后,其相关的疾病发生率会相应的增高或下降.9、药物不良反应ADR:一般是指在正常用量和用法的情况下,药物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时所发生意外的、与防治目的无关的不利或有害的反应.10、相对危险度RR:病因暴露组的发病率与未暴露组的发病率的比值,或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非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的比值.11、比值比OR:病例组中暴露于该因素者与未暴露者之间的比值为对照组中该项比值的倍数.12、致成危害需要的人数NNH:导致一例病例的发生所需要暴露在该可疑危险的因素中易感个体的人数.需要治疗的患者数NNT:为了预防一例不良结果事件而需要治疗的病例数.13、金标准:即标准方法,是指公认的诊断某病最可靠的标准方法,它能够正确地讲研究对象区分为“有病”和“无病”,是新的诊断性试验的参照标准.14、灵敏度SE、真阳性率:是指将实际有病的人正确的判断为患者的能力.15、特异度SP、真阴性率:是指将实际未患某病的人真确的判断为非患者的能力.16、假阴性率FNR、漏诊率:是指实际有病者而被判定为非病者的百分率.17、假阳性率FPR、误诊率:是指实际无病者而被判定为有病者的百分率.18、约登指数、正确诊断指数:是指灵敏度和特异度之和减去1,是综合评价真实性的指标.19、似然比LR :1阳性似然比:经金标准确诊的患某病组中试验阳性者所占的比率真阳性率与经金标准确诊未患某病者中试验阳性者所占的比率假阳性率的比值. 2阴性似然比:经金标准确诊的患某病组中试验阴性者所占的比率假阴性率与经金标准确诊未患某病者中试验阴性者所占的比率真阴性率的比值.20、预测值、诊断价值:表示试验能做出正确判断的概率,也表示试验结果的实际临床意义. 1阳性预测值PPV:是指试验为阳性者真正患有该病的可能性. 2阴性预测值NPV:是指试验为阴性者真正没有患该病的可能性.21、ROC曲线、受试者工作曲线:用试验的灵敏度真阳性率为纵坐标、以1-特异度假阳性率为横坐标作图,所获得的不同曲线能较清晰的表示灵敏度与特异度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能为正常值的确定迅速提供直观的印象,这种曲线称~.22、双盲法:研究者和患者都不知道患者接受的是治疗药还是对照药.23、沾染:当对照组额外接受了实验组的治疗措施或其他有利的治疗,人为的夸大了对照组的疗效,称为~.24、意向治疗分析ITT:是在最后资料分析中包括所有纳入随机分配的患者,不管是否最终接受分配给患者的治疗方案.25、完成治疗分析PPT:是确定进入最终资料分析的病例只限定于那些完全遵循医嘱的对象.26、危险度:表示某一个给定结果的频数分布.危险度是概率,波动于0~1.0.27、疾病预后:指疾病发生后,对疾病未来发展的病程和结局痊愈、复发、恶化、致残、并发症和死亡等的预测,预后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探讨疾病的各种结局、影响因素及发生概率.28零点:被观察疾病的起始时间,比如首次出现某种症状的时间、第一次确诊的时间29:效用值:是一种表述疾病或健康结局相对优劣的数量化指标.一、循证医学临床实践的条件 1、医生:执行主体. 2、患者:服务主体. 3、最佳证据:主要武器,是解决患者临床问题的手段4、医疗环境:必要平台.二、循证医学与传统医学的区别循证医学传统医学证据来源临床研究动物实验、体外实验搜集证据来源系统全面零散的临床研究和过时的教科书疗效指标注重患者最终结局实验室指标的改变、仪器终点指标或影像学结果中间指标临床决策依靠最新最佳临床研究的证据个人的临床经验医疗模式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为中心三、循证医学实践的方法、步骤:1确定应解决的临床重要问 2检索有关医学文献3严格评价文献 4应用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决策 5总结经验与评价能力四、临床实践问题的来源1病史和体格检查:怎样恰当的采集和解释病史及体格检查的发现.2查找病因:怎样识别疾病的原因包括医源性3分析临床表现:疾病的临床表现的频度和时间怎样怎样应用这些知识对患者分类归纳. 4鉴别诊断:怎样鉴别出那些可能的、严重的并对治疗有反应的原因. 5诊断性试验:怎样基于精确性、准确性、可接受性、费用及安全性等因素来选择和解释诊断性试验,以便确定和排斥某种诊断.6预后估计:怎样估计患者可能的病程、预测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或结局.7治疗效果:怎样为患者选择利大于害并且价有所值的治疗方法.8预防措施:怎样通过识别和纠正危险因素来减少疾病的发生及通过筛查来早期诊断疾病.五、构建临床循证问题的模式:PICO模式PPopulation特定的患病人群 Iintervention干预Ccomparator对照组或另一种可用于比较的干预措施 Ooutcome结局六、循证医学证据资源类型:4S模型:证据系统system、证据摘要synopses、系统评价syntheses、原始研究studies+总结summaries=5S模型七、选择或评估信息资源的标准:1循证方法的严谨性2内容的全面性和特异性 3易用性4可及性八、获取证据的基本步骤确定临床问题及类型按照PICO原则构建问题选择合适数据库重新选择合适数据库制定检索词和检索策略重新制定检索记号和检索策略评价总结研究证据检索不满意评价、总结研究证据应用研究证据九、医学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统计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十、假设检验的步骤:1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平2选择检验方法,计算检验统计量3确定P值,做出统计推断十一、阅读医学文献的方法1要明确阅读的目的2要具有较高的医学文献检索技巧3选择性阅读医学文献:1、阅读文章的题目,看是否与阅读目的相关2、快速浏览文献摘要部分,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精读3、精读文章正文,按照证据评价要求提取资料4、重视文章方法学部分5、慎重使用文献的结果十二、临床研究证据评价的基本要素1内在真实性:指研究结果能够多大程度上反映真实的情况,是研究证据评价的核心.2临床重要性:指研究结果的实际临床应用价值.3外在实用性:指研究结果外推到其他人群的能力,是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十三、临床研究证据评价的基本内容:研究目的、研究设计、研究对象、组间可比性、测量指标、结果表达、卫生经济、数据分析、研究环境、研究结论十四、进行诊断性试验必须具备的内容包括1有明确的金标准2有正确选择的研究对象3进行试验结果与金标准的对比.十五、系统评价与传统综述的区别特征系统评价传统综述目的解决某一特定临床问题全面了解某一问题原始文献来源明确、全面不明确、不全面检索方法有明确的检索的策略和检索词不明确文献筛选有清晰的文献纳入标准无清晰的文献纳入标准文献评价有严格的文献评价方法较少评价文献结果合成多采用定量方法, 多采用定性分析,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结果重复性较差结果的更新定期更新未定期更新所需时间需要的更多的时间、人力、财力, 所需时间、人力、财力较少制作过程复杂十六、系统评价的基本步骤 1、提出评价问题,制定纳入研究标准 2、检索研究 3、筛选研究和收集数据 4、评估纳入研究的偏倚 5、分析数据,进行Meta分析 6、解决报告偏倚 7、陈述结果 ,汇总研究发现 8、解释结果,推断结论十七、Meta分析步骤 1、确定研究目的 ,提出问题,制定研究计划 2、制定检索策略,全面广泛地检索收集相关文献 3、确定纳入和排除标准,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 4、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5、提取纳入文献的数据信息并描述特征6、资料的统计学处理7、敏感性分析8、结果报告和讨论十八、研究方法的论证强度设计类型性质可行性论证强度随机对照试验前瞻性差++++队列研究前瞻性较好+++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好++横断面研究断面好+描述性研究前瞻性/回顾性好+/-十九、病因学和不良反应研究证据的真实性评价原则1、病因和不良反应研究是否采用了论证强度高的研究设计方案研究方法的论证强度2、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暴露因素、结局的测量方法是否一致偏倚的控制3、随访时间是否足够长,是否随访了全部纳入的研究对象随访时间和失访率4、因果效应的先后顺序是否合理因果关系的时序性 5、危险因素或诊治干预措施和疾病或不良反应之间有无剂量-效应关系 6、研究的结果是否符合流行病学的规律 7、所论证的因果关系是否有充分的生物学证据8、所论证的因果关系在不同研究中是否有一致性二十、病因学和不良反应研究证据的适应性评价原则:1你的患者是否与文献中的研究对象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他人的研究结果不能应用 2你的患者发生疾病或不良反应的危险性有多大 3你的患者最关注什么,希望从治疗中获得什么4是否终止接触危险因素或更改治疗措施二十一、诊断性试验研究方法 1、选择金标准 2确定试验指标 3、样本大小的估计二十二、临床治疗性问题的循证医学的实施步骤1、明确具体的临床治疗问题2、寻找证据3、评价证据4、应用证据解决临床问题二十三、评价治疗性研究证据的科学性:1证据是否来源于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随机化是评价研究证据科学性的最重要标准 2报道的研究结果是否全面 3评价文献资料的科学性 4证据是否来源于系统评价的研究结果 5证据是否来源于经济分析的结果6证据是否来源于临床决策分析结果二十四、如何应用评价后的证据解决患者的问题1、患者情况是否与研究证据中的情况相似 2治疗措施的可操作性3治疗措施的利弊和成本 4治疗决策时应考虑的其他问题 5具体处理相关患者二十五、应用预后性研究证据的1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描述性研究2实施步骤:1根据具体病人存在的情况提出临床预后问题2根据所提出的临床预后问题收集相关资料3评价文献资料、确定预后证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4评价研究结果的适用性二十六、影响疾病预后的常见因素 1疾病的自然史 2患者的人口学特征 3诊疗的时间和水平 4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5社会与环境因素二十七、疾病预后的判断指标:病死率、治愈率、缓解率、复发率、病残率、生存率二十八、预后性研究中常见偏倚 1失访偏倚 2存活队列偏倚 3集合偏倚4迁移偏倚 5测量偏倚 6零时不当偏倚二十九、预后性研究中偏倚的控制1随机化 2限制 3配比 4分层 5标准化 6多因素分析方法 7 减少测量偏倚的方法三十、研究证据评价的原则和标准1明确疾病预后研究的起止点 2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 3随访时间是否足够 ,随访是否完整 4明确疾病预后研究的客观标准和观察预后的终点 5对结果的评定标准是否客观而没有偏倚 6排除影响预后的其他因素 7所研究结果事件发生可能性的估计是否精确 8研究结果的实用性及重要性三十一、决策树:是一种按时间和逻辑顺序表示临床问题的方法,是临床决策分析的基本分析工具.它有一系列决策结或称选择结、机会结、结局结和它们之间的连接线组成,并标注必要的文字、数字加以描述. 步骤:1构建决策树 2把概率标注到决策树上 3确定最终临床结局的效用值4求各结点的期望效用值 5返算、确定最佳策略 6敏感性分析。
【15】循证医学笔记(戴春峰)
循证医学笔记第一章循证医学概述一、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 EBM)的概念1.定义:即遵循证据的临床医学;核心思想是医务人员应该认真地、明智地、深思熟虑地运用临床研究所得到的最新、最有力的科学研究信息来诊治病人2.三要素:①最佳证据;②医师的临床经验;③病人的需求和价值观3.目的:①发病和危险因素→认识和预防疾病;②疾病的早期诊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③疾病的正确合理治疗→应用有效的措施;④疾病预后的判断→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⑤合理用药和促进卫生管理、决策科学化二、实施循证医学的步骤1.确定一个需要回答的问题——“PICO原则”(1)P——population(特定的患病人群)(2)I——intervention(干预)(3)C——control(对照)(4)O——outcome(结局)1.定义:指一项研究产生的结论的正确性及可靠度,即所得的结果是否反映了欲测结果的真实情况2.种类(1)内部真实性:临床研究能正确反映研究人群中实际应该产生的研究结果(2)外部真实性:具有内部的真实性的结果推广到研究人群以外的同类人群仍有效五、不同研究类型的发表标准1.观察性研究:STROBE2.RCT:CONSORT3.非RCT:TREND4.诊断试验:STARD5.Meta分析:QUOROM第二章临床证据资源和检索方法一、循证医学“6S”资源分布1.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system):如Best Practice、UpToDate2.循证医学临床实践指南和教科书/证据总结(summary):如Clinical Evidence3.系统评价摘要(synopses of syntheses):如ACP Journal Club、Evidence-Based Medicine、DARE4.系统评价(syntheses):如Cochrance系统综述数据库5.原始研究摘要(synopses of study):如ACP Journal Club6.原始研究(study):如MEDLINE、EMBASE(收录了大量的亚洲和欧洲的医学刊物)、CBM、Pubmed(设有Clinical Queries)二、一个完整的检索方案所包含的方面1.明确被检索的问题/主题2.制定纳入和排除标准3.确定特定专题资源4.编制特定资源的检索策略5.检出结果的阅读和评价第三章疾病诊断证据的分析评价一、有关诊断试验的EBM步骤1.根据临床问题找出最恰当的相关的研究文章2.评价文章的科学性(真实性)(1)试验是否和金标准试验进行了独立、“盲法”的比较(2)是否每个被测者都做参照试验进行评价(3)所研究病人的样本是否包括临床试验中将使用该诊断试验的各种病人(4)诊断试验的精确性(precision)(可重复性):计算Kappa值3.估计临床应用的重要性(1)估计疾病的验前概率(2)准确性(accuracy):说明和应用有关试验灵敏度和特异度的资料(3)应用似然比(LR)(4)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4.将临床研究结果用于自己的病人(1)结果是否适用于并可提供给我自己的病人(2)诊断试验结果是否改变了对患病率的估计(3)诊断试验结果是否改变了对病人的处理1.估计疾病的验前概率(1)个人临床经验:但常会发生回忆偏倚;一些刚进临床的低年资医生通常缺乏临床经验(2)地区性和全国性资料:但常常没有对病人进行检查前的基线情况调查(3)正报道的文献2.准确性(accuracy)(1)灵敏度(sensitivity, Sen)/敏感度/真阳性率:是指金标准确诊的病例中待评价试验也判为阳性者所占百分比;理想值为100%;可反映待评价试验能将实际患者的病例正确地判断为某疾病的能力;灵敏度=a/(a+c)(2)特异度(specificity, Spe)/真阴性率:是指金标准确诊的非病例中待评价试验也判为阴性者所占百分比;理想值为100%;可反映待评价试验能将实际未患某病的研究对象正确地判断为未患某病的能力;特异度=d/(b+d)(3)假阳性率/误诊率:是指金标准确诊的非病例中待评价试验错判为阳性者所占百分比;理想值为0;假阳性率=1-特异度=b/(b+d)(4)假阴性率/漏诊率:是指金标准确诊的病例中待评价试验错判为阴性者所占百分比;理想值为0;假阴性率=c/(a+c)(5)正确性=(a+d)/(a+b+c+d)(6)患病率=(a+c)/(a+b+c+d)3.预测值(1)含义:表示试验结果判断正确的概率;当患病率一定时,灵敏度越高则阴性预测值越高(医生更有把握判断阴性结果的受试者为非病人),特异度越高则阳性预测值越高(医生更有把握判断阳性结果的受试者为病人);当灵敏度和特异度一定时,受检人群中疾病患病率越高,阳性预测值越高(更明显),阴性预测值越低(故预测值受患病率影响)(2)种类●阳性预测值(PPV):是指试验结果阳性人数中真阳性人数所占比例,即某一受检者的试验结果为阳性时,其患病可能性是多少;PPV=a/(a+b)●阴性预测值(NPV):是指试验结果阴性人数中真阴性人数所占比例,即某一受检者的试验结果为阴性时,能排除其患病可能性是多少;NPV=d/(c+d)4.似然比(LR)(1)含义:是指病例组中某种试验结果出现的概率和对照组中该试验结果出现的概率之比;综合了灵敏度和特异性的特征,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综合指标(不受患病率的影响);本质上代表了试验的结果使验前概率提高/降低了多少(2)种类●阳性似然比(PLR):是指试验结果真阳性率和假阳性率之比(=Sen/(1-Spe)),说明病人中出现某种试验结果阳性的概率是非病人的多少倍;其值越大,试验结果阳性者为真阳性的概率越大●阴性似然比(NLR):是指试验结果假阴性率和真阴性率之比(=(1-Sen)/Spe),说明病人中出现某种试验结果阴性的概率是非病人的多少倍;其值越小,试验结果阴性者为真阴性的概率越大(3)意义●阳性似然比≥10或阴性似然比≤0.1→可确定或排除诊断→较有用的试验●阳性似然比2~5或阴性似然比0.2~0.5→作用少的试验●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均=1→无用的试验5.验后概率(post-test probability)(1)定义:是指诊断试验为阳性(阴性)时研究对象患某病(未患某病)的概率(2)计算:①验前概率=患病率;②验前比=验前概率/(1-验前概率);③验后比=验前比×LR;④验后概率=验后比/(1+验后比)6.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1)定义:以真阳性率(灵敏度)为纵坐标,假阳性率(1-特异度)为横坐标;表示灵敏度和特异度之间的相互关系(2)分析●最优曲线:最理想的ROC曲线的纵坐标垂直上升,横坐标缓慢增加;即曲线远离中间的对角线,并十分接近左上角●无意义曲线:当灵敏度和假阳性率一致时,曲线为一条从左下角至右上角的对角线(3)应用●正常值临界点的选择:曲线最接近左上角的一点或左上方的拐点●优选性质类似的诊断性试验:①凡曲线顶点和纵坐顶点最接近者,就是较好的诊断性试验;②也可比较各ROC曲线下面积进行显著性检验;曲线下面积越大(越接近1),试验的诊断价值就越高三、验后概率的结果是否改变了对病人的处理1.行动阈值(AT):A Todds=对无病人的害处(H)÷对有病人的益处(B),转化为概率为ATodds/(1+ATodds)2.诊断阈值:诊断试验结果为阴性或产生似然比为0.1使验后概率低于某一数值,此时无需再作任何进一步试验即可否定该病诊断;诊断阈值=ATodds÷阳性似然比,转化为概率为诊断阈值/(1+诊断阈值)3.治疗阈值:诊断试验结果为阳性或有非常高的似然比使验后概率高于某一数值,此时无需再作任何进一步试验即可肯定该病诊断而给予相应治疗;治疗阈值=ATodds÷阴性似然比,转化为概率为治疗阈值/(1+治疗阈值)4.如果验后概率落在诊断阈值和治疗阈值之间,则需进一步检查(联合试验);当两个试验相互独立时,验后比=验前比×LR1×LR2四、提高诊断试验效率的方法1.在高危人群中应用诊断试验2.应用联合试验(1)平行试验:提高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漏诊减少但误诊增加(2)系列试验:提高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误诊减少但漏诊增加第四章疾病治疗证据的分析评价一、有关治疗试验的EBM步骤1.根据临床问题找出最恰当的相关的研究文章2.评价治疗试验文章的科学性(真实性)(1)是否实行随机分组(首要且最重要的标准;最好采取隐匿性随机分组)(2)对病人的分组,医师和病人是否双盲(3)除了需要评估的治疗措施外,两组是否得到相同的治疗(是否对照,是否有干扰/沾染)(4)被研究病人的随访是否完整(前瞻性)(5)资料的总结是否采用意愿治疗分析(6)结果指标的评定:提倡的观察指标是满意的终点指标(7)报告书写:按照CONSORT标准3.临床上和统计学上有显著意义的结果(研究结果的评估)(1)估计治疗效果的大小:具体指标见后(2)样本大小的估计(3)治疗作用的精确性:可信区间(4)快速评估:RAM模式(R→randomization,A→ascertainment,M→measurement)4.将临床结果用于自己的病人(1)研究结果是否可用于自己的病人(2)这种治疗方法可否应用(3)治疗措施的好处与害处及费用相比是否值得应用(4)注意点:①时间、地点、方法正确;②研究和实际情况的差异;③对每个病人的不同情况有所了解;④病人的愿望;⑤病人的依从性二、治疗试验的类型及其特点(具体定义参见《流行病学》)1.描述性研究:病例报告、病例分析2.实验性研究(1)随机对照试验(RCT):具有最高论证强度;但具体实施有一定难度,对伦理学的要求更高(2)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方便、简单,易被医师和病人所接受,依从性较高;但难以保证各组间结果比较的合理性,易导致研究结果的偏倚(3)自身前后对照研究:具有良好的可比性;但研究期限延长,病人的依从性易受到影响、需要有洗脱期(4)交叉对照研究:可消除不同个体间的差异;但应用病种范围局限、需要有洗脱期、每阶段治疗期的长度受到限制(有些药物的有效性可能尚未发挥)、整个研究观察期较长(病人依从性)不容易得到保证(5)历史性对照研究:特别容易产生偏倚(6)序贯试验:试验样本数并不事先固定,而是每试验一对研究对象后,立即分析,再决定下一步试验,直到可以判断出结果时即停止试验;可避免盲目加大样本量而造成浪费,较适合临床工作的特点,计算也较简便;但仅适用于单指标的试验(7)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适用于慢性疾病需长期治疗者或心理精神性疾病的治疗研究;不能提供治疗效果的最可靠依据三、有关随机化1.方法:简单随机化、随机区组法、分层随机化、计算机系统进行中心随机化2.需要注意的问题:①治疗前的可比性;②随机化的方法应加以说明四、随访的完整性1.处理失访(1)在判定失访对于结果评定的影响时,若研究结果为阳性,可以按下列方法重新计算一次,即将试验组失访人数全算作无效,而将对照组失访人数全算作有效,重新计算后若仍为试验组疗效较优于对照组,则说明失访未对最后结论产生影响(2)一般而言,失访率应<20%2.随访时间应足够长五、意愿治疗(intention-to-treat, ITT)分析和按方案(per protocal, PP)分析1.ITT分析:所有纳入随机分配的病人,无论其是否最终接受分配给他的治疗,在最后资料分析中都包括进去;可防止预后较差的病人在最后的分析中被排除出去,可保留随机化分配的优点,即两组可比性,使结论更为可靠2.PP分析:通过将研究对象限定于那些完全遵循医嘱的对象来确定进入最终资料分析,故需剔除失访者的资料,计算的人数仅为随访完整的病人;可能会过高地估计治疗结果六、估计治疗效果大小的指标1.相对危险度(RR):是治疗组相对于对照组的危险度(两者危险度之比);<1说明治疗组的干预措施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度,>1说明干预措施反而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度2.相对危险度减少(RRR):是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其不良事件减少的相对数;即治疗组比对照组减低的危险度除以对照组危险度3.绝对危险度减少(ARR, RD):是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事件的绝对差别;即对照组危险度减去治疗组危险度4.需要治疗的人数(NNT)(1)计算:NTT=1/ARR(2)意义●表示在特定时间内,为防止1例某种不良结局或获得1例某种有利结局,需要用某种干预手段处理的人数,其值越小越好;当其值为负数时,表示在特定时间内,用某种干预引起1例某种不良事件所需人数(NNH),可评价干预造成的有害效应,其绝对值越大越好●适用于评价治疗病情相同,并且取得相同结果的各种治疗方法;可以根据其对这些疗法进行等级评定,这将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的评估(3)局限性:①以数字形式出现,是一种点估计;②不同疾病之间比较是不恰当的,特别当效应结果不同时;③没有固定的量,一种干预措施的NNT不仅依赖治疗本身,也取决于基线危险度;④是由特定时间的研究结果得出来的,只有当治疗结果相同且在同一段时间内进行检测时,这种比较才是有效的第五章疾病预后证据的分析评价一、有关预后的EBM步骤1.根据临床问题找出最恰当的相关的研究文章2.文献结果是否真实(1)是否有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而且定义明确的患者样本群(具有明确的诊断、纳排标准),都在病程相同起点开始随访(2)随访时间是否足够长,随访是否完整;是否交代失访情况和对失访的处理(3)对结果的评定标准是否客观、有无偏倚;是否采用了盲法(4)是否对重要因素进行矫正(控制偏倚的方法):①随机化;②限制;③配对;④分层;⑤标准化;⑥多因素分析3.研究的结果是什么(1)在一段特定时间内,所研究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2)对所研究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的估计是否精确:借助于可信区间4.研究结果对我的病人是否有帮助(1)文献中的病人是否和我的病人相似(2)研究结果是否可直接用于临床,有助于向病人解释二、预后研究问题1.预后研究三要素(1)定性的:会有怎样的结局?(2)定量的:这种结局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3)时序的:这种结局大约过多久会发生?2.预后研究的意义:①了解疾病的发展趋势和后果,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依据;②了解影响预后的各种因素,通过改变预后因素改变预后;③通过预后研究评价治疗措施的效果3.统计学方法:①单因素分析;②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③Cox模型4.常见偏倚:集合偏倚/就诊偏倚、存活队列偏倚(死亡病例没有纳入研究)、迁移偏倚、测量偏倚、筛查带来的特殊偏倚(如领先时间偏倚、病程长短偏倚)5.疾病预后的评定指标:病死率(病程短且易于死亡的疾病)、治愈率(病程短但不易死亡的疾病)、缓解率(疾病治疗后进入临床消失期)、复发率(疾病缓解/痊愈后又重新发作)、致残率(发生肢体/器官功能丧失)、生存率(长病程致死性疾病)三、判断随访是否完整的方法1.“5和20”法:失访率<5%时认为结果可被接受(失访导致的偏倚较小);失访率>20%则严重影响结果的真实性;失访率介于5%和20%时,结果真实性的差异可能会相差很大2.敏感性分析:按照如下思路——如果失访人群全部死亡,那么……;如果失访人群全部存活,那么……四、生存率的描述方法1.在某一特定时间点的生存百分数2.中位生存率:研究中50%的病人死亡所需随访的时间3.生存率曲线:在一个时间点,研究样本中没有发生该结果(死亡)的比例五、预后因素1.定义:是指影响疾病预后的各种因素2.VS危险因素:后者作用于健康人,存在时能增加患病的危险性;前者则存在于患者,可影响疾病的结局3.分类:①早期诊断、及时治疗;②疾病特点;③患者病情;④患者自身素质;⑤医疗条件;⑥社会家庭因素第六章病因和危险因素的分析评价一、概念1.病因: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2.危险因素:暴露后增加患病危险性的因素;注意危险因素不一定是病因(1)自然:微生物、理化、毒物(2)社会:经济、文化(3)行为:吸烟、饮酒二、病因研究的方法1.病例报告、病例分析:提供线索2.横断面研究:形成病因假说3.病例对照研究:检验病因假说4.队列研究:检验病因假说;属回顾性研究,可同时分析一种疾病的多种危险因素5.实验性研究:验证因果关系6.生态学研究:群体研究,提供病因线索三、有关病因和危险因素的EBM1.结果的真实性(1)主要标准●病因学研究是否采用了论证强度高的研究设计方法?●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对暴露和结局的测定方法是否一致?是否采用了盲法?●随访是否完整?是否有足够长的随访时间?(2)次要标准●因果关系的时间先后顺序是否正确?●危险因素是否有剂量-效应关系?2.结果的重要性●暴露变量和结果变量的因果关系强度如何?如使用RR或OR●是否计算这些指标的可信区间(精确度)?●NNH:其值越小,说明因果关系越明确3.结果的实用性四、病因研究中控制混杂偏倚的方法1.研究设计阶段:随机化、限制、配对(缺点:①影响随机性,甚至可能带来更多的混杂因素;②配对的因素可能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③统计方法较复杂)2.实验阶段:避免/减少回忆偏倚3.数据分析阶段:分层分析、多因素分析第七章生命质量的分析评价一、概述1.伤残调整生命年(disease adjusted life years, DAL Y):将疾病给病人、家庭和社会带来的痛苦、负担和影响及因此而造成的医疗费用等损失综合起来考虑,将其造成的残疾和死亡转换为一种损失2.治疗病人的目的:缓解症状(如痛苦)→去除体征→保持脏器功能→获得更久→更少毒副作用的药物治疗→更便宜的药物治疗→生活自理→正常工作/学习3.患者满意度(1)影响方面:疾病的严重性、信仰、经济状况、社会保险、就医环境、治疗体验、对疾病/治疗的认识(2)涉及方面:疾病症状、治疗药物的不适感、生活自理、工作、总体的感受4.生命质量(QOL)(1)定义:个体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体系下,和个体目标、期望、标准及所关心的事物有关的生存状况体验(2)含义:①生命质量是依从于每一个个体独特的生活体验,具有鲜明的个体主观特征;②随着时代的变迁,个体对生活的目标和满意度会发生改变/不断修正;③在不同的种族和文化群体中,生命质量的内涵是不同的(3)概念比较●健康状况:是指在某一特定时间点生命质量的一次测定●病人结局:是指经过一段时间/经过治疗后病人的最终健康状况测定(4)临床应用:①人群健康状况的评定;②疾病负担的评估;③临床疗效的评价;④健康影响因素及防治重点的选择;⑤其它:如新药临床试验、资源分配、计划和政策制定5.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L):是指在疾病、医疗干预、个体经济收入、年龄老化、社会环境变化等影响下的健康状况,是和经济、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相联系的主观满意度,是在临床情况下或在临床研究中受到正面/负面影响的生命质量方面二、生命质量的评估1.量表(1)量表评价的内容:①生理功能;②心理功能;③角色活动;④社会适应能力;⑤对健康状况的总体感受(注意:以上均需考评受试者功能/健康状况的客观评价和受试者对健康状况的主观感受/期望两个方面)(2)分类●普通生命质量量表:可适用于不同种类的疾病,并能在全世界范围内使用;好处是能够直接比较不同疾病的严重性或不同干预措施的利弊,有利于决策者一目了然地了解治疗对病人的影响,从而对有限的资源做出有效的决策;但这类量表常常未包含和研究疾病特征有关的条目,从而忽视了研究疾病所受影响的重要功能方面,故用于评价特殊疾病的信度是低的;常用的包括疾病影响量表(SIP)、诺丁汉健康量表、健康质量量表(QWB)、SF-36(最常用)●专用生命质量量表:能有效反映该类疾病对病人生活各方面的影响,适用于评价该类疾病对病人的危害或用于不同干预措施的比较;但不同地区文化传统、风俗、信仰等不同,有时需建立不同的量表,而且对不同的疾病不能进行同等的评价2.病人报告结果(patient report outcome, PRO)(1)定义:包括了有关病人的一切报告,通过来自于医院诊所记录、病人日记或其它可能的方式获得病人对疾病/治疗的反映;可以是单项指标的测量、事件记录、症状主诉或有关HRQL量表的填写、健康状况、依从性和对治疗的满意度的报告等(2)意义:①对于某些缺乏客观指标评价的疾病或当疾病具有多方面的表现时或治疗目的是维持/改善功能时,PRO可能是评价治疗作用的关键指标;②较全面了解病人的疾病状况和身体的总体感受,补充传统评价指标的不足;③有利于个体病人的诊治措施的回顾和修正;④有利于不同干预措施的比较;⑤有利于病人参与治疗决策;⑥有利于了解疾病负担,为健康资源分配决策提供指南三、有关生命质量的EBM步骤1.寻找针对临床问题的相关资料2.判断结果是否有效(真实性)(1)主要标准●调查者是否测量了被调查病人认为生活中重要的方面●HRQL量表是否测量他们想要测定的内容①信度/可靠性(reliability)/反应性/稳定性:重测信度、评定者间信度、内部一致性系数(α系数)、折半信度②效度/真实性(validity):表面效度、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效标效度③可行性(feasible)(最基本的因素)(2)次要标准●HRQL量表是否遗漏了重要内容●如果用生命的数量和质量进行交换,或进行经济学评价时,调查者是否用了正确的方法3.结果是什么:得出HRQL的数值代表什么意义4.该结果对我诊治病人是否有帮助(1)从研究获得的资料对我的病人是否有用(2)研究设计是否和临床实践相一致四、生命质量量表的建立1.建立新量表的流程:临床特征的总结、专题小组访谈、编译文献资料、建立条目库→初步编制量表、进行预试验、反复文字修改、条目分析→初次临床试用、文字修改、条目分析、信度和效度检验→修订量表→再次临床试用、条目分析、信度和效度检验2.西方量表汉化制定过程(1)了解西方量表发展、评价和使用情况(2)编制量表翻译和回译(3)文化调适(4)对调适后的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5)等价性考察:概念等价性、语义等价性、条目等价性、技术等价性、标量等价性、操作等价性五、生命质量评价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代理者问题:代理者往往不能提供全面、完整的生命质量资料,他们所提供的信息或夸大某些功能障碍,或忽略受试者重要方面,结果缺乏真实性和可靠性2.信度和效度的问题3.量表的分析:用简单的一个数字来代表原始的变量值,且要保证表面效度、信度、反应性俱佳有一定的困难;有人提出可以用权重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4.对国外引进量表应进行全面评价5.HRQL的多维性、连续性和时代性六、效用值(utility)1.定义:是个体对不同健康状态的喜好程度,是个体在不确定情况下做出的优先选择,表现出对某种健康状况的倾向和偏爱,反映个体的主观感受,并受年龄、经济收入、健康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2.表示方法:用0~1的数值表示不同健康状态,1代表完全健康,0代表死亡;也可以为负数,表示比死亡更糟糕的疾病状态3.测定方法(1)直接法:标准博弈法、时间交换法、等级交换法(2)间接法:SF-36、EQ-5D4.意义:不仅反映疾病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程度,还可作为计算DAL Y时所用的权数,并结合成本数据进行成本-效用分析第八章药物不良反应研究的分析评价一、概述1.概念(1)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是指在正常用量和用法的情况下,药物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时所发生的意外的、和防治目的无关的不利/有害的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效应、过敏反应、继发反应和特异性遗传素质等,排除了有意的/意外的过量用药和用药不当所致反应、药物滥用/误用所致药害/药源性疾病(2)药物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event, ADE):是指某种药物在治疗期间所发生的任何不利的医疗事件,但这一事件不一定和药物有因果关系(3)严重不良事件/严重不良反应(SADR)——引起以下情况:①导致死亡;②危及生命;③需要住院治疗或长时间不能出院;④持续性功能障碍;⑤先天畸形或生殖异常2.新药临床试验●Ⅰ期:是在人体上进行新药试验的起始期,包括药物耐受性试验、药物动力学试验、生物利用度试验;可确定用于临床的安全有效剂量和合理的给药方案●Ⅱ期:对新药的疗效、适应证和不良反应进行考察,通过RCT对新药的安全有效性作出确切评价●Ⅲ期:扩大临床试验,在多数医院/全国范围内进行,目的是在较大范围内对新药的疗效、适应证、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进行评价●Ⅳ期:对已在临床广泛应用的新药进行社会性考察,着重于新药的不良反应监测3.有关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实质上是病因学的研究4.ADR因果关系评价的方法(ADR的确定方法)(1)微观评价:是指具体的某一不良事件(个案)和药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判断●总体判断:凭经验作出判断(考虑到所有引起ADR的因素,在脑海中将这些因素排列起来,根据相对重要性大小进行权衡,最后得出有关药物引起事件可能性大小的结论);判断过程简单,但重现性差、判断过程无法解释、正确性和判断者的专业水平/经验相关、衡量标准不一致●标准化评价:利用影响药物和ADR之间的因素,设置相应的问题,根据对问题的不同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证医学第一章概论EBM---概念:有意识地、明确地、审慎地利用当前的最佳证据制定关于个体病人的诊治方案。
实施循证医学意味着要参酌最好的研究证据、临床经验和病人的意见。
EBM实践就是通过系统研究,将个人的经验与能获得最佳外部证据融为一体。
EBM强调,任何医疗决策的确定都要基于临床科研所取得的最佳证据,即临床医生确定治疗方案、专家确定治疗指南、政府制定卫生政策都应根据现有的最佳证据来进行。
EBM---医学实践的步骤(五步曲)确定临床实践中的问题检索有关医学文献严格评价文献应用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决策评估1-4项的效果和效率,不断改进EBM证据的分级级别I:研究结论来自对所有设计良好的RCT的Meta分析及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试验。
级别Ⅱ:研究结论至少来自一个设计良好的RCT。
级别Ⅲ:研究结论来自设计良好的准临床试验,如非随机的、单组对照的、前后队列、时间序列或配对病例对照系列。
级别Ⅳ:结论来自设计良好的非临床试验,如比较和相关描述及病例研究。
级别Ⅴ:病例报告和临床总结及专家意见。
第二章统计方法在循证医学中的应用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可信区间主要用于估计总体参数,从获取的样本数据资料估计某个指标的总体值(参数)。
EER即试验组中某事件的发生率(experimental event rate,EER)如对某病采用某些防治措施后该疾病的发生率。
CER即对照组中某事件的发生率(control event rate,CER)如对某病不采取防治措施的发生率。
危险差(rate difference,risk difference,RD)两个发生率的差,其大小可反映试验效应的大小。
相对危险度RR(relative risk,RR)是前瞻性研究中较常用的指标,它是试验组某事件发生率p1与对照组(或低暴露)的发生率p0之比,用于说明前者是后者的多少倍,常用来表示试验因素与疾病联系的强度及其在病因学上的意义大小。
其计算方法为:RR=P1/P0=EER/CER当RR=1时,可认为试验因素与疾病无关;当RR>1时,可认为试验组发生率大于对照组;当RR<1时,可认为试验组发生率小于对照组。
RRR为相对危险度减少率(relative risk reduction):RRR=|CER-EER|/CER = 1-RR.RRR反映了某试验因素使某结果的发生率增加或减少的相对量,但是,该指标无法衡量发生率增减的绝对量。
RRI,相对危险度增加率(relative risk increase,RRI)试验组中某不利结果的发生率为EERb,对照组某不利结果的发生率为CERb,RRI可按下式计算:RRI = |EERb-CERb |/ CERbRBI,相对获益增加率(relative benefit increase,RBI),试验组中某有益结果的发生率为EERg,对照组某有益结果的发生率为CERg,RBI可按下式计算:RBI=|EERg-CERg |/ CERg绝对危险度减少率(absolute risk reduction,ARR),其计算公式为:ARR=|CER-EER|绝对危险度增加率(absolute risk increase,ARI),即试验组中某不利结果发生率EERb与对照组某不利结果发生率CERb的差值,不利结果(bad outcomes)如:死亡、复发、无效等,其计算公式为:ARI =|EERb-CERb|绝对受益增加率(absolute benefit increase,ABI),即试验组中某有益结果发生率EERg与对照组某有益结果发生率CERg的差值,有益结果(good outcomes)如:治愈、显效、有效等,其计算公式为:ABI=|EERg-CERg|NNT(the number needed to treat)的临床含义为:对病人采用某种防治措施处理,得到一例有利结果需要防治的病例数NNT=1/|CER-EER|=1/ARRNNH的临床含义为:对病人采用某种防治措施处理,出现一例副作用需要处理的病例数LHH,防治性措施受益与危害的似然比(likelihood of being helped vs. harmed, LHH),其计算公式为:LHH=NNH/NNT该指标反映了防治措施给受试者带来的受益与危害的比例,LHH>1,利大于敝,反之,LHH<1时,敝大于利加权均数差(WMD, Weighted Mean Difference)某个研究的两均数差d .该指标以试验原有的测量单位,真实地反映了试验效应,消除了绝对值大小对结果的影响,在实际应用时,该指标容易被理解和解释。
SMD可简单地理解为两均数的差值再除以合并标准差的商,它不仅消除了某研究的绝对值大小的影响,还消除了测量单位对结果的影响。
因此,该指标尤其适用于单位不同或均数相差较大的数值资料分析。
但是,标准化均数差(SMD)是一个没有单位的值,因而,对SMD分析的结果解释要慎重。
第三章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Meta分析与传统文献综述的区别传统文献综述的缺陷●主观综合●缺乏共同遵守的原则和步骤●注重统计学是否“有意义”●等价对待每篇文献,无权重●定性而非定量Meta分析的功能:–定量综合;–对同一问题提供系统的、可重复的、客观的综合方法;–通过对同一主题多个小样本研究结果的综合,提高原结果的统计效能,解决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改善效应估计值;–回答原各研究未提出的问题。
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的步骤和方法一.拟定研究计划明确研究目的提出检验假设特殊注意的亚组确定和选择研究的方法和标准提取和分析资料的方法和标准二.收集资料原则:多途径、多渠道、最大限度收集相关文献三.根据入选标准选择合格的研究四.复习每个研究并进行质量评估一般来说,至少应从以下三方面来评估一个研究的质量:(1)方法学质量:研究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避免或减小偏倚的程度;(2)精确度:即随机误差的程度,一般用可信限的宽度来表示;(3)外部真实性:研究结果外推的程度。
五、提取变量,填写过录表,建数据库六、计算各独立研究的效应大小七、异质性检验(heterogeneity)八、计算合并后综合效应的大小九、敏感性分析meta分析常用统计方法主要涉及两点,一是对各研究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又叫一致性检验、齐性检验)二是根据检验结果选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对各研究的统计量进行加权合并。
发表偏倚(publication bias)发表偏倚指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的研究结果较无显著性意义和无效的结果被报告和发表的可能性更大。
定位偏倚(location biases)在已发表的研究中,阳性结果的文章更容易以英文发表在国际性杂志,被引用的次数可能更多,重复发表的可能性更大,从而带来文献定位中的偏倚。
Meta-analysis 的质量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文献查全率不高–没有列出被排除的试验–病人的特征范围、诊断标准和治疗范围不明确–对资料的可合并性的检验较差–对潜在偏倚的控制和检测不足–统计分析不规范–缺少对原始研究的质量评价–未改变方法进行敏感度分析–缺少对发表偏倚的检测–缺少对结果应用价值的评估Meta-分析的条件•两个以上的研究;•各研究之间的特性没有可影响它们结果的差异;•各研究的结果采用相似的方法进行测量•各研究的资料都可用(当有的资料仅部份可用时应多加当心)第四章如何评价临床研究证据评价临床研究证据的步骤可分为3步:一、初筛临床研究证据的真实性和相关性二、确定研究证据的类型三、根据研究证据的类型评价其真实性和相关性初筛临床研究证据的真实性和相关性这篇文章是否值得花时间精读这篇文章是否来自同行评审(peer--reviewed)的杂志这篇文章的研究场所是否与你的医院相似,以便结果真实可应用于你的患者该研究是否由某个组织所倡仪,其研究设计或结果是否可能因此受影响阅读这篇文章摘要的结论部分,确定相关性如果文章提供的信息是真实的,对我的患者的健康有无直接影响,是否为患者所关心的问题是否为临床实践中常见的问题,文章中涉及的干预措施或试验方法在我的医院是否可行如果文章提供的信息是真实的,是否会改变现有的医疗实践原始研究涉及的主要临床问题及其常用的设计方案临床问题常用设计方案病因:评价某种因素是否与疾病的发生有关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诊断:评价某一诊断试验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断面研究(将新的试验与金标准进行比较)或评价某一试验在应用于人群时检测临床前期病例的准确性治疗:评价某种治疗方法如药物、外科手术,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实验或其他干预措施的效果预后:确定疾病的结局队列研究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临床研究证据的价值:1.研究证据的内在真实性2.研究证据的临床重要性3.研究证据的外在真实性评价病因学/不良反应研究证据的基本原则研究结果的真实性研究对象是否明确?除暴露的危险因素或干预措施外,其他重要特征在组间是否可比测量各组暴露因素/干预措施和临床结局的方法是否一致(结果测量是否客观或采用盲法)研究对象是否完成了随访期限,随访时间是否足够长研究结果是否符合病因的条件结果时象关系是否明确剂量-效应关系是否存在危险因素的消长与疾病或不良反应的消长是否一致不同研究的结果是否一致危险因素与疾病或不良反应的关系是否符合生物学规律研究结果的临床重要性暴露因素与结果之间的联系强度如何危险度的精确度如何研究结果是否改变你的患者的治疗你的患者与研究中的研究对象是否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研究结果不能应用你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性如何?从治疗中获得的利益如何你的患者对治疗措施的期望和选择如何?价值观如何是否有备选的治疗措施评价诊断性试验研究证据的基本原则研究结果的真实性是否将诊断试验与金标准进行独立、盲法比较研究对象是否包括了各种类型病例诊断试验的结果是否影响金标准的应用诊断试验的真实性是否在另一组独立的研究对象中得到证实研究结果的重要性是否计算了似然比或提供了相关数据研究结果的适用性该诊断试验在你的医院是否可用?患者是否能支付?准确度和精确度如何根据个人经验、患病率、临床实践的数据资料或其他临床研究,是否能判断你的验前概率研究证据中的研究对象是否与你的患者情况类似此研究证据是否可能改变你的患者某种疾病的可能性根据研究证据提供的试验结果所计算的验后概率是否能够改变你的治疗方案并对患者有益根据试验结果是否能有助于判断下一步的诊断、治疗决策你的患者是否愿意进行诊断试验检查评价治疗性研究证据的基本原则研究结果的真实性研究对象是否随机分配?是否隐藏了随机分配方案研究对象随访时间是否足够长?所有纳入的研究对象是否均进行了随访是否根据随机分组的情况对所有患者进行结果分析(是否采用意向分析法分析结果)是否对患者和医师采用盲法除试验方案不同外,各组患者接受的其他治疗是否相同组间基线是否可比研究结果的重要性干预措施的效应如何效应值的精确性如何研究结果的适用性你的患者是否与研究证据中的研究对象差异较大,导致结果不能应用于你的患者该治疗方案在你的医院能否实施你的患者从治疗中获得的利弊如何你的患者对治疗结果和提供的治疗方案的价值观评价预后研究证据的基本原则研究结果的真实性研究对象的代表性如何?是否为疾病的早期或同一时期研究对象的随访时间是否足够长?是否随访了所有纳入的研究对象是否采用客观的标准和盲法判断结果如果发现亚组间的预后不同,是否校正了重要的预后因素研究结果的重要性研究结果是否随时间改变对预后估计的精确性如何研究结果的适用性研究证据中的研究对象是否与你的患者相似研究结果是否能改变对患者的治疗决策评价治疗性研究证据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的基本原则研究结果的真实性是否根据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的系统评价在系统评价的“方法学”部分,是否描述了检索和纳入所有相关研究的方法评价单个研究证据的方法不同研究的结果是否一致统计分析中使用的数据资料是单个患者的资料还是单个研究的综合资料研究结果的重要性治疗效果的强度大小如何治疗效果的精确性如何研究结果的适用性你的患者是否与系统评价中的研究对象差异较大,导致结果不可用系统评价中的干预措施在你的医院是否可行你的患者从治疗中获得的利弊如何对于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你的患者的价值观和选择如何临床决策分析(clinical decision analysis,CDA):是采用明确的、定量的方法,综合考虑和比较多种治疗方法产生各种可能结局的概率和患者的价值观,获得各种治疗方案的平均效用值,最高者即为最佳决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