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等奖创新教案

合集下载

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联系时代背景,了解文章批驳的观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

2.区分观点和材料,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

3.品味和体味本文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讽刺性的语言。

教学重点和难点1.区分观点和材料,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

2.品味和体味本文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讽刺性的语言。

教学方法与工具讲授法、合作探究法、朗读法等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文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文章的体裁是杂文,什么是杂文呢?我们来了解一下。

PPT显示:杂文是直接、迅速针对社会现象发表议论的一种文艺性论文,它既要传达作者对社会现象的见解,又要通过文学手段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通过这段文字大家能够看到杂文有哪些特点?预设:时效性、议论性、文学性二、观点篇鲁迅先生的杂文被毛主席称为投枪和匕首。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思考在本文中鲁迅先生将投枪和匕首刺向了怎样的观点?鲁迅先生又提出了怎样的观点?预设:敌观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一)这个观点的依据是什么?预设:信地、信物、信国联、信神信佛PPT显示:我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的御用报纸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训练不如人,机器不如人,工厂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人打仗呢?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了。

……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联公理自判决。

——蒋介石在“九一八"事件发生后的演讲1934年,由反动政客戴季陶和军阀段祺瑞发起,一些国民党官僚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法会,请班禅大师求佛保佑。

鲁迅观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二)反复朗读两个句子,体会两种情感的不同。

(三)本部分小结:在中华民族面临危亡的时候,鲁迅先生勇敢站出来,批驳消极观点,提出自己的认识,无疑可以起到激浊扬清,提振国民的自信心的作用。

PPT显示:紧贴时代激浊扬清鲁迅先生是怎样批驳敌人论点,树立自己论点的?(一)研读文章3、4、5自然段,分析如何批驳敌人论点。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积累“渺茫"证骗”等重点词语,掌握“脊梁"省悟”等字的读音。

2. 联系时代背景,了解文章批驳的观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

3.区分观点和材料,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学习驳论文的写作方法。

4. 体会作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1)体会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驳论方法。

(2)理解重点语句的深意。

2. 难点:(1)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魅力。

(2)学习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的文字总是充满力量。

郁达夫先生在《怀鲁迅》一文中说:“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先生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看看关于中国人自信力的问题,鲁迅先生是怎么说的!(二)知人论世识体1.走近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1918年,他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

2. 探寻背景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

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骑践踏了东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紧逼,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悲观失望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

8 月2 7 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哀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然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教案一等奖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教案一等奖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教案一等奖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明白:中国人失去自信力的原因是复杂的,而一个国家或社会的自信力对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了解自信力在发展中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以便他们在面对未来的挑战时,能够勇敢地把
握未来,有自信地面对未来,让自己和我们的祖国不断发展壮大!
二、教学重点
1.了解中国人失去自信力的原因
2.理解自信力在发展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
1.课前调查活动:问学生,你们可以说出中国人失去自信力的原因吗?
2.课堂讨论:分组讨论中国人失去自信力的原因,并交流自己的看法,探讨解决方案。

3.展示影片:放映一部反映中国人失去自信力的影片,让学生理解影
片中所表达的问题。

4.活动演示:让学生做演示,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自信心是如何培养的。

5.复习总结:结合课堂所学的知识,总结中国人失去自信力的原因以
及自信力在发展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过程精彩,学生反应积极。

通过课堂讨论的形式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引导他们对自信力的重要性有更深入的理解,丰富他们的视野,他们能够更加充分地意识到自信心在发展中的重要性,并在面对未来时有更强的能力和自信。

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等奖创新教案

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等奖创新教案

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等奖创新教案《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文章的论证思路。

2. 体会鲁迅文章的犀利的语言风格。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 体会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驳论方法。

2. 理解重点语句的深意。

教学难点:1. 体会鲁迅先生杂文的语言魅力。

教学过程《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导入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能思维的苇草”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价值就在于有思想。

2.鲁迅是思想者的代表。

他写了很多文章,小说,散文等,深入揭示当时中国社会各方面的情况。

他的杂文,像匕首,投枪,论时事不留面子,常常对社会的黑暗面、民族的劣根性给予一针见血的剖析。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篇驳论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那么,什么叫驳论文呢?驳论文:是议论文的一种,以批驳错误观点为主。

这种文体一般先通过批驳对方的论据、或论点、或论证指出对方观点是错的(直接批驳),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间接批驳)。

(过渡语:“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本文写于1934年9月25日,“九一八”事变已经三周年,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践踏了东北三省之后,已向关内步步逼近,民族危机破在眉睫)“我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___ --选自30年代的御用报纸“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联公理自判决”--选自蒋介石在“九一八”事件发生后的演讲1934年,由反动政客戴季陶和军阀段祺瑞发起,一些国民党官僚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法会,请班禅大师求佛保佑。

从以上的论断看来,难怪有人提出这样的论调:“民族之自尊心与自信心,既已荡然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选自《大公报》1934年8月24日的社论(过渡:针对这样的论调,53岁的鲁迅先生再也坐不住了,发出了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那么,究竟怎样反驳呢,我们先来梳理一下对方的论点和论据。

任务一梳理对方的论点和论据两年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他信力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却也是事实发展“自欺力”任务二梳理我方的论证思路连用“三个事实”,并没有否认这些事实。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初中语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目标1.联系时代背景,了解文章批驳的观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2.区分观点和材料,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掌握文章的论证方法。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课文在教材的第五单元,这个单元都是议论性文章。

我们先来看一下单元提示。

二、知识准备1.了解单元提示。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能思考的苇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的价值就在于有思想。

本单元所选议论性文章,或针砭时弊,阐释公理正义;或谈论学术,探讨创造的意义,都闪烁着思想的光芒。

阅读这些文章可以锤炼思想,提高思辨能力,增进对社会、人生的理解。

学习这个单元,要注意联系文章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观点;注意分析议论性文章所用的材料,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掌握论证的方法;还要联系实际进行质疑探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2.温故知新。

回顾第二单元(1)《敬业与乐业》论说“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论教养》论说对“真正的教养"的看法。

(3)《精神的三间小屋》表达作者对个体精神世界的关注。

三、整体感知1.请你来回答:《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观点一: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观点二: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2.请你来分辨:哪一句是作者的观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是作者要反驳的观点。

3.请你来思考:为什么要先说别人的观点呢?四、了解论证方式立论:对一定的事件或问题从正面阐述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论证方法。

驳论:就一定的事件和问题发表议论,揭露和驳斥错误的、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驳论三种方法: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

有破有立、先破后立。

五、探究驳论过程思考1:鲁迅先生要批驳的论点、论据、论证分别是什么呢?第一段中有一个高频词:事实。

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比赛课一等奖

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比赛课一等奖

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比赛课一等奖思路本文主要介绍了一堂关于XXX的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二次备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包括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及研究写驳论文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诵读法、品读法、讨论式、探究式和比较阅读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研究XXX的杂文,学生可以体会到XXX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研究文章的写作技巧。

整个教学过程只需要1个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导入新课时,引用了一些喜事,如申奥成功、加入XXX、XXX出线等等,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人从未有过的幸福和自豪。

然后,通过介绍70多年前的中国和当时中国人的精神状态,引出XXX的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二、解题思路在解题思路中,先介绍了XXX的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让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且XXX”的来历有一个大略的印象。

然后,让学生想象自己要如何反驳敌方的论点,分析了一些反驳的论点的漏洞,最后引出XXX的论点“有并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并且说明这个论点相当严密,不容易被反驳。

三、教学重点在教学重点中,强调了学生要体会XXX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研究文章的写作技巧。

四、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中,采用了诵读法、品读法、讨论式、探究式和比较阅读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下感知、感悟、品味和互相启发,拓展思维,完成对知识的迁移或延伸。

总之,这篇文章的教学设计紧扣教学目标,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XXX的杂文,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

1)作者在这几段中提到了哪些具体的例子来证明中国人并没有失掉自信力?明确:作者提到了“北京人”、“上海人”、“南京人”、“武汉人”、“广东人”等地方的人民,以及他们在不同领域的成就和贡献,证明中国人并没有失掉自信力。

2)作者在第9段中提到“我们还有一种自信,就是我们相信我们自己的判断力”,这种自信是指什么?明确:这种自信是指中国人相信自己的判断力,能够看清国内外形势,不被虚假的宣传所蒙蔽,不盲目跟从别人的意见,而是依据自己的理性思考和判断做出决策。

《中 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优秀教案

《中 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优秀教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优秀教案《<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学习驳论的方法。

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体会鲁迅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驳论文的批驳思路和方法。

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2、教学难点对当时社会背景的理解,以及如何将文中的观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探究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有些人却散布悲观论调,认为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看看他是如何批驳这种错误观点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本文的论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三)精读课文,探究驳论方法1、作者是如何提出对方的错误论点和论据的?明确:对方的论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论据是“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2、作者是怎样直接批驳对方的错误论点的?明确:作者指出对方论据不能证明论点,因为“自夸‘地大物博’”是信“地”信“物”,并非“自信”;“希望国联”是“他信”不是“自信”;“求神拜佛”是“自欺”,这些都不是“自信”。

3、作者又是如何间接批驳的?明确:作者提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并列举了从古至今“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等,他们是中国的脊梁,证明我们有有自信力的中国人,从而间接反驳了对方的论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优秀8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优秀8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优秀8篇)九年级语文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优质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运用具体事例及理论论据驳斥错误观点,从而得出正确观点的驳论方法。

2.理解并学会运用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3.品味文章语言的精妙。

4.领会自信心与创造力的因果关系及自信心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1.运用具体事例及理论论据批驳错误观点的方法。

2.文章的语言特色:大量排比句的运用及作用。

3.自信心对个体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资料的能力。

2.引导学生了解运用典型事例驳斥错误观点的方法。

3.引导学生增强自信心。

【教学方法】1.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归纳要点,掌握方法。

2.通过让学生搜集资料,对比体会,感悟自信。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课前预习1.预习课文,给文章和阅读提示中不熟悉和无把握的字词注音并解释。

2.复习有关议论文知识。

3.通过网络或课外书籍,查阅有关作者及文中涉及到的人物的资料。

设题意图:1.培养学生自读课文的能力。

2.巩固已有的议论文知识,为更好地学习课文作准备。

3.通过查阅资料,让学生与文中的人物近距离接触,感悟自信。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用多媒体出示关于自信的心理测试题。

(见多媒体课件)2.学生自测,教师统计自测结果。

3.教师根据自测结果,导入新课。

从调查的结果看,有部分同学对自己缺乏自信,而许多人在遭遇到人生挫折或陷入事业、人生的低谷时,难免会丧失自信心。

如何重树自信,创造或重新开创自己灿烂的人生,是许多人,也包括今天我们许多进入职业学校的同学所关注的问题。

陶行知先生的这篇《创造宣言》,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二、检查预习作业(课堂练习)1.词语解释。

(见多媒体课件)2.检测有关议论文知识。

(1)议论文三要素指什么?(2)论据有哪几种类型?(3)有哪些主要的论证方法?(4)议论文有哪几类?(5)驳论文中有几种批驳的方法?(6)驳论文中需要有作者的正确观点吗?三、研读课文,整体把握1.作者简介。

统编版(五四制)语文九年级上册《 18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五四制)语文九年级上册《 18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五四制)语文九年级上册《 18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统编版(五四制)语文九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文主要通过论述中国人是否失掉了自信力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民族自信心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课文内容丰富,观点鲜明,富有启发性,适合九年级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但部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在导入环节,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

此外,学生对于民族自信心的认识可能较为模糊,需要在课堂上通过讨论、思考等方式加以引导和深化。

三.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论述逻辑。

2.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认识民族自信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4.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关键概念和观点。

2.分析作者的论述逻辑和论证方法。

3.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民族自信心的内涵及其意义。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案例分析法:以课文为例,分析作者的论述逻辑和论证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情感教育:通过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民族自信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为学生提供课文朗读录音,方便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多媒体教学素材:准备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素材,丰富课堂表现形式。

3.讨论话题:提前为学生准备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话题,方便课堂讨论和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然后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其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逐段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a.课文主要讨论了什么问题?b.作者是如何论述中国人是否失掉了自信力这一问题的?c.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为什么?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统编版(五四制)语文九年级上册《18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等奖创新说课稿

统编版(五四制)语文九年级上册《18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等奖创新说课稿

统编版(五四制)语文九年级上册《 18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等奖创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统编版(五四制)语文九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文主要通过论述和实例来探讨中国人是否失掉了自信力。

课文内容深入浅出,旨在引导学生思考国家、民族和个人的自信力问题,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自信心。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文本的理解和解读也有一定的基础。

但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面临着青春期的困惑和压力,对于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判断还不够成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引导他们正确看待自信力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述方法,掌握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讨的能力,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解读,作者观点的把握。

2.原因:课文内容较为深入,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作者观点较为隐蔽,需要学生学会挖掘和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探讨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资料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我国近年来的发展成就,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人的自信力问题。

2.自读课文: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述方法。

3.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合作探讨的能力。

4.案例分析:分析课文中的实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原因和后果。

5.情感升华:引导学生从个人和国家层面思考自信力问题,激发爱国情怀。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培养自信心的重要性。

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课时目标】1.预习课文,积累字词与相关文学常识。

2.理清文章批驳、立论的思路,把握驳论文的行文构思特点。

(重、难点)【教学流程】一.导入(依次出示中国几十年来在交通、饮食、教育、军事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的图片)同学们,建国以来,我们中国在交通、饮食、教育、军事等各个方面都取得飞速的发展与进步。

在太空探索方面我们神舟系列飞船也屡创佳绩,大大增强了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如果此时的你在某媒体或报纸上发现有人声称:“中国人喜欢买进口产品,中国人已失掉自信力了",你会有何感受?80多年前,鲁迅先生在《大公报》看到有人发表这种言论后也感到愤慨,当即拿笔写下了一篇反驳文稿《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二.写作背景(出示写作背景)三.文常回顾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他的作品很多,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且介亭杂文集》等。

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集》。

2.文体常识:(1)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看,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

立论文:作者证明自己对某一论题所持的见解、主张是正确的。

在立论文中往往有驳论的因素,但不是主要成分。

驳论文:一般先指出对方的谬论,然后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2)驳论文一般模式:树起靶子(对方谬论)——重击要害(批驳错误)——提出正确观点(3)杂文:广义上说,杂文就是以议论为主的说理性散文。

它的种类很多,例如随感、杂谈、笔记、小品、演说等等。

杂文的特点:知识性、文学性、思想性、战斗性。

四.自主学习(一)字词梳理渺茫诓骗家谱脊梁污蔑脂粉摧残倘若抹杀笼罩玄虚慨叹省悟切实前仆后继(二)成语积累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今天的事情。

埋头苦干: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省优获奖省一等奖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省优获奖省一等奖教案

17. 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知识与技术认识驳论文有关知识,理清课文思路,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学习文章构造谨慎、逐层进行论证的方法。

品尝辛辣锋利、带有讽刺意味的语言。

教课感情、态度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民族自信心。

目标与价值观学习理清课文批判思路,领会驳论文的行文特点。

重点学习认识作者批判的“打破口”及逐层推动的论证方式。

联合写作背景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对文中一些句段,进行深层理解。

难点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沟通法。

指导教课过程教课环节教学内容环节一“九·一八事变”此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踩踏了东北三省以后,新又向关内步步进逼,消极绝望的情绪主宰了一部分人的脑筋。

1934年8月 27 日《大公报》社评《孔子寿辰纪念》哀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课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破灭之域。

”消极绝望的情绪影响了一部分中国人,部分人不停分布消极论调: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导1934 年 9 月 25 日,鲁迅先生在他 53 岁寿辰时,写下了这篇有名的杂文,有力地辩驳了这类消极论调。

入一、助学资讯文体知识:杂文就是用文艺性笔调,形象化手法来谈论说理的文艺性谈论文。

其写作特点是“大中取小”,立意则“因小见大”。

它常常把各样表达方式溶为一体。

环节二自主学习二、字词累积1.读准字音。

感叹( kǎi )觉悟(xǐng)..拐弯抹角( mò)玄虚( xuán).理解词语。

玄虚:空而不确实,不行信。

诓骗( kuāng)扼杀(mǒ)..前赴后继( pū)环节二自主学习迷茫:因遥远而模糊不清,因没有掌握而难以预期。

诓骗:谎话言骗人。

诓,利用。

诽谤:假造事实,破坏他人声誉。

怀古伤今:过去的事情,对此刻的事感慨。

指一种孤独、消极的思想情绪。

为民请命:替老百姓说话。

用心苦干:专心一意地勤苦工作。

前赴后继:前方的人倒下来,后边的人连续跟上去。

形容英勇战斗,不怕牺牲。

自欺欺人: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诈他人。

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8.《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学设计(一)新课导入今天我们将进入第五单元的学习,本单元所选的是议论性文章,在学习第二单元的时候我们已经接触过这类文本了。

那么,今天我们要学的这一篇与第二单元的课文有什么不同的呢?我们先来看思考一个问题:论据:张三会武功、张三是中国人,论点:中国人会武功,请问这个论点是否正确?生(预设):这个例子中两个论据都是事实但是张三不代表所有中国人,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所以这个观点不正确。

师:本例子论据是事实,问题在于这些论据不能证明论点,就是说,论证上不合逻辑,这就样,通过驳论证直接驳斥了对方的论点。

我们今天学习的文章就属于驳论文。

所以我们就可以回答刚刚那个问题了,不同之处就是二单元的文章是立论文,这篇文章是驳论文。

回顾驳论文的相关知识点。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笔下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板书课题)(二)预习检测1.字音梳理2.词语解释(三)请你来分辨那么,到底哪一句才是作者的观点呢?根据背景结合字词等方面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有人指的是国名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作者在转述别人的观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指包括作者在内的所有中国人,表达了作者的立场)所以观点2是作者的观点(四)请你来思考为什么作者要先说别人的观点呢?这是一篇驳论文,大家可以看到对方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是相反的,鲁迅先生是在反对对方的观点,鲁迅先生这是是先立靶子,也就是批驳的对象,树靶子的目的就是批靶子,是为了驳倒它,在驳倒对方后才立起自己的观点,然后再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这是采用了驳论文的方式。

这就是驳论文的常见的思路,有破有立,先破后立。

有时也会驳立结合,边破边立。

(五)探究驳论过程1.本文是如何展开论证的呢?细读1-2段。

(树靶子)(现在将时间交给同学们请同学们填写下边表格,写出所在段落及语句。

部编版《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等奖教学设计

部编版《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等奖教学设计

部编版《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等奖教学设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材分析】《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读课文,选自《且介亭杂文》,属于鲁迅的后期杂文。

这篇杂文就当时对抗日前途悲观失望的论调提出义正辞严的批判,既猛烈抨击了奉行不抵抗政策的国民党反动派,又热情歌颂了英勇斗争的中国人民,对中国前途充满信心。

文章短小精悍,写法灵动,语言犀利,带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教学目标】1. 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意,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2.学习本文的结构严谨、波澜起伏的艺术特色,学习反驳论证。

3.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为祖国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预习提示】1.日积月累(1)我搜集的资料(文章的写作背景及作者情况介绍)(2)我积累的字词(字音、字形和字义)搽诓骗前仆后继脊梁玄虚之至(字义)(3)议论文的三要素2.边读边悟(1)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2)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3)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4)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3.学贵有疑预习中,我遇到的困惑是:【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我们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读到鲁迅先生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

是的,鲁迅先生是一位毕生追求中华民族独立自由、兴盛、腾飞的坚强战士。

1936年,鲁迅先生去世时,上海民众在他的遗体上覆盖了写有“民族魂”三个大字的白布,以表达对鲁迅先生的敬仰。

鲁迅先生博大精深的思想至今仍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今天,我们学习鲁迅先生的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再次聆听先生的教诲。

二、资料助读多媒体显示:(一)本文收入《且介亭杂文》,属于鲁迅的后期杂文。

鲁迅写此文之前的一个月,就发烧,“自觉肋痛”,肺病已相当严重。

文章写完之后的两个多月,写了《病后杂谈》,还致信杨霁云,自称是在敌人和“战友”的夹攻下“横战”。

可见健康的恶化与精神的压力并未影响他对世事的热忱关注。

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018部编版)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共五篇]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018部编版)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共五篇]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018部编版)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共五篇]第一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018部编版)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阅读课文,梳理课文的论述层次。

2、学习品味内涵丰富的杂文语言。

能力目标1、会鉴赏文学作品,提高鉴赏能力。

2、通过品味语言,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而探究作品的思想意义。

情意目标感受作者运用犀利、讽刺的语言所表达的爱憎情感和严正立场。

教学设想1、通过反复阅读和有感情的朗读,品味作品犀利、辛辣、具有强烈讽刺意味的语言。

2、课前组织学生搜集有关背景资料和有关本篇文章的资料与课堂点拨、品读一词一句相结合,激发学生理解课文,走进鲁迅的兴趣和热情。

3、拟采用多媒体的方式辅助教学。

4、课型:品读鉴赏课重难点简析:1、本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论证缜密。

先驳后立,明确、有利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立场。

因此我确立本课教学重点为:把握课文的层次结构和思想内容。

2、作者说:“现在是多么切迫的时候,作者的任务是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予反响或抗争……”这就告诉我们鲁迅写作杂文完全是时代的要求,斗争的需要。

从理解文章,理解鲁迅的角度,我将教学难点确定为:品味杂文语言,领会作者思想感情,探究作品思想意义。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1934年,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日本帝国主义加紧着侵略中国的步伐。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国联采取了袒护日本的立场,居然承认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特殊利益,对日本的侵略不采取任何制裁的措施。

哀求国联无效后,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等,“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因此,在当时有些人便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而作为有良知、不自欺的中国知识分子代表——鲁迅先生针对上述情况,颇有感触,奋笔写下了这篇文章,今天我们有机会走近它。

(名师整理)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么》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名师整理)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么》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经接触了简单的议论文,对议论文的基础知识有了初步了解,但驳论文还是他们首次接触,驳论文的知识和驳论方法的学习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这篇文章语言犀利尖锐,富有战斗性,带有嘲讽意味,读起来富有鼓动性,对于新文体的学习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教学目标】1.了解驳论文的有关知识,学习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方法;2.结合写作背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深层含义及作用;3.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以及民族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1.了解驳论文的相关知识,学习本文的反驳方法。

(第一课时)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深层含义及作用。

(第二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品读法、谈话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风云流转,世事沧桑。

站在近代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镜头前,用历史的长镜去端详今天,回忆往昔,或许我们更能理解旧中国的屈辱以及新中国的梦想。

在开课前我想先请大家观看这样一段视频。

(播放视频《九一八事变》)这段视频讲述的是1931年9月18日发生的“九一八事变”,同学们,看了这段视频,你们的心情如何?(学生自由发言)可是在国家危亡之际,当权者和引导舆论导向的新闻媒体却发出了这样的声音。

(PPT展示蒋介石言论及《大公报》发表的文章选段)俗话说“亡国先亡心”,这样的悲观论调一经出现便在中国人心中投下了“国将不国”的阴影,纷纷叫嚣着“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针对这一观点,我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拖着53岁的病体写下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文章。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作者是否赞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一观点?请同学们找到相应的句子,按照PPT上的要求进行回答。

明确:由文中“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以及“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污蔑”这两句话即可看出作者并不赞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一观点。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

(重点)2.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学习直接反驳与间接反驳相结合的论证方式。

(难点)3. 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及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重点)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体会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

2. 教学难点:学习驳论文的论证方式,理解直接反驳与间接反驳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知导入1. 讲述背景: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向中国长驱直入,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有人到处叫嚣“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2.引出鲁迅的回应:当人们在此悲观论调泛滥并日益消沉、失望之际,鲁迅站在最前列,针锋相对地发出了时代的最强音: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二)作者及文体介绍1. 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且介亭杂文》等。

2.文体知识:杂文是一种文艺性的议论文,它具有短小、活泼、锋利、隽永的特点,是一种战斗性很强的文体。

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共分三集,写作这些杂文时,鲁迅住在上海四川北路山阴路亭子间。

这地方是当时帝国主义越出租界范围用以修筑马路的区域,叫做“半租界”。

于是他取“租"的右半部和“界”字的下半部,再与“亭子间"的“亭”, 合成“且介亭"这个名称,意为“半租界的亭子间”。

这不仅点明了这些文章的写作时间和地点,也暗示出写作这类文章时的社会环境。

(三)预习测评1. 字音检测:玄虚(xuán) 证骗(kuāng) 省悟(xǐng) 脊梁(jǐ) 慨叹(kǎi) 诬蔑(miè)渺茫(miǎo) 抹杀(mǒ) 宰相(zǎi)摧残(cuī) 倘若(tǎng) 搽粉(chá) 前仆后继(pū)2. 词语解释:怀古伤今:怀念古代,哀叹现在。

九年级语文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优质(26篇)

九年级语文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优质(26篇)

九年级语文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优质(26篇)九年级语文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优质(26篇)九年级语文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优质篇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意。

3.了解驳论文的有关知识。

能力目标1.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特点。

2.揣摩品味语句,体会泼辣、犀利、有力,讽刺意味强,感情色彩浓的语言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1.体会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驳论方法。

2.理解重点语句的深意。

突破方法:通过拟列提纲,理解文中“中国人”的所指范畴,继而深入探究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驳论过程;通过“潜心涵泳,细品深味”这一环节,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语句的深意。

难点1.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魅力。

2.学习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突破方法:通过反复阅读、自主质疑、拓展阅读,深入体会本文的语言魅力;通过语文活动“鲜花敬献民族魂”,学习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评价鲁迅名言或学过的鲁迅作品创设情境,营造与文章内容相吻合的氛围,激发学习本文的兴趣。

2.巧设问题,对话讨论。

通过问题设计巧妙引导学生对话,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思考讨论,理清思路,研讨本文的论证特色,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

3.语文活动。

根据所学内容,设计“鲜花敬献民族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学习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锻炼学生用事实表达,避免空谈。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毛泽东曾评价鲁迅:“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

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诚、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一等奖创新教案
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词语: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意。

过程与方法:
1.了解驳论文的有关知识。

2.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特点。

3.揣摩品味语句,体会泼辣、犀利、有力,讽刺意味强,感彩浓的语言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1.揣摩语句,理解深层含意。

2.掌握反驳论证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关键语句,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魅力。

四、教学过程:
视频导入:内容为写作背景如下文:
1934年,日寇的铁蹄在践踏了东北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进逼,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际联盟申诉,要求其制止日寇的侵略,但国际联盟并没有采取有效的行动。

而当时的一些官僚政客和社会名流等,却在全国各地多次举行“金刚法会”,祈祷“解救国难”,悲观失望的情绪一时甚嚣尘上。

当年8月份的《大公报》社评哀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然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

课件展示前置主问题:
1.明确敌我双方的论点和论据,及敌方论证的错误原因。

画出思维导图(结构提纲)。

2.为文中提到的四种“中国的脊梁”提供论据。

3 .如何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抓住关键词语)
4.“他信力”是仿照“自信力”新造的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找出生活中有例子。

一、慧眼金睛识重点
(一)(除第6题外用原文回答)以下问题由课件展示
1、作者批驳的观点是什么?(1分)
2、对方有何依据(2分)
3、作者的观点是什么?(2分)
4、哪些陈述可以看作我方的论据?
5、文中有哪一句话揭示了敌论的错误原因?(2分)
6、你能否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种错误?(2分)
7、哪一句话可以看作是本文的结论?(2分)
(二)追问:准确理解下列“中国人”的确切含义
1、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2、、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

3、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4、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

选项:A 大部分中国人,B 所有中国人,C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三)你能否明确回答课题中的问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二、结构脉络我善理
(一)根据上面的分析,你能否填写下面结构提纲的空白处?课件展示结构提纲图
(二)诗有诗眼,文有文眼,你能否找出一个短语作为回答题目的文眼
——“中国的脊梁”
(三)“中国的脊梁”是什么修辞手法?好在哪里?
(四)这里提到的四种“中国的脊梁”,你能为作者补充典型而
有力的事实论据吗?
三、鲁式语言我善读
“俯首甘为孺子牛”,“横眉冷对千夫指”,这两句诗是鲁迅先生真实写照。

对于劳动人民鲁迅先生热情赞美;对待反动势力,鲁迅先生深恶痛绝,冷嘲热讽,所用语言犀利如刀,如匕首,如投枪。

这种冷峻犀利的风格在本中也得到充分显现。

试试看,读出体现第二种语言风格的段落!
学生展示朗读,读出有关段落。

知识大放送
课件展示(一)仿拟是一种修辞方式。

《汉语修辞学》是这样定义的:仿拟,就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模仿或模拟现有的词句或格式,临时创新的一种方法。

仿拟是一种富有生命力的和创造力的修辞手法,渗透到了语言的各个角落,其使用频率或许仅次于比喻。

仿拟有仿词、仿句及仿篇三种。

课件展示(二)鲁迅先生等都是“仿拟”的高手
一个阔人说要读经,嗡的一阵一群狭人也说要读经……(鲁迅《这个与那个》)
费话不如少说,只剩崔颢《黄鹤楼》诗以吊之: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鲁迅《崇实》诗一首)
我不知道上了多少石级,一级又一级,是乐趣也是苦趣,……李健吾《雨中登泰山》)
四、“仿拟”创新我也行
你能举出生活常见的仿词,仿句吗?
提示1:文盲,股民,白领,因地制宜,前仆后继……
提示2:《都是月亮惹的祸》,《痛,并快乐着》
尝试仿篇:(情境提示)近年来,华北地区环境日益恶化,烟尘弥漫,水资源日益枯竭,雾霾遮天蔽日。

请你将下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改动几个字,达到幽默的效果。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小结
本文先摆出对方错误的论点论据,并承认其事实,说他们曾有“他信力”,现在正发展着“自欺力”,对他们进行了尖锐的讽刺。

虽然敌方论据是事实,但只是部分事实,对方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所以作者以间接反驳为“突破口”,通过间接反驳,鲜明提出并强有力证明了己方的主张——即大部分中国人都是有自信力的,从而使敌方的错误论点不攻自破。

本文也成为鲁迅驳论文的名篇。

五、阅读拓展
自读《近墨者未必黑》、《驳“读书无用论”》和《读孟尝君传》,
1、说说这些文章批驳的观点是什么,自己的观点是什么?他们是以直接批驳为主,还是以间接反驳为主,还是二者兼顾。

2、如果是直接批驳,是驳论点,驳论据,还是驳论证?
展示:直击人心的鲁式警句
时间就是性命。

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老师寄语:读点鲁迅
如今的国人若再清茶一杯,台灯一盏,把鲁迅书一卷,肯定是一道奢侈的风景,但读点鲁迅我们可以少些肤浅, 少些俗庸和丑陋;读点鲁迅,我们才能逐步地成熟,正视人生,直面社会。

中国只有一个鲁迅,世界也只有一个鲁迅,鲁迅是我们毕尽一生要倾读的一部大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