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新初二物理知识点
2024年版最新最全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课件
2024年版最新最全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第一章:物质的世界第一节:物体的运动第二节:力的作用第二章:力的运动第三节:牛顿第一定律第四节:摩擦力第三章:简单机械第五节:杠杆原理第六节:滑轮与轮轴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掌握力的作用及效果。
2. 使学生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理解摩擦力的产生及其影响。
3. 培养学生运用简单机械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1. 力的运动规律的掌握。
2. 摩擦力的计算。
3. 简单机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
2. 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3. 杠杆原理与滑轮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小车、滑轮、杠杆等)。
2. 学具:物理实验报告册、计算器、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物体运动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
2. 新课导入:讲解第一章物体的运动、力的作用;第二章牛顿第一定律、摩擦力;第三章杠杆原理、滑轮与轮轴等内容。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典型例题,分析解题思路。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探究摩擦力的产生及影响。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提纲: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难点与重点、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
2. 板书细节:用图示、公式、关键词等形式展示教学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题: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两个力,其中一个力为10N,方向向东,另一个力为15N,方向向北,求物体的合力。
论述题:简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实践题:观察家中或学校的简单机械,说明其原理及作用。
答案:1. 合力为约18.03N,方向为东北方向。
2. 略。
3. 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物体运动、力的作用、简单机械等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科版初二物理知识点(全)
教科版初二物理知识点(上下)第一章走进实验室1、常用实验的测量工具有:长度;质量;时间;温度;力;体积;电流;电压,气压,电能。
2、实验探究的环节是: --- --- ------ --- --- 。
3、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单位是:,符号。
常用单位还有km、dm、cm、mm、um、nm 换算:1km=103m,1m= dm= cm= mm,1m= mm= um= nm4、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测量仪器的最小刻度值叫,它的最大示数叫。
测量长度读数时要估读到的下一位,读数的倒第二位就是该工具的分度值。
5、使用刻度尺:根据实验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选择恰当的分度值和量程的刻度尺,尽量一次测完。
测量前,先观察、和;测量时,物体的一端与零刻度线对齐并紧贴被测物边缘。
读数时,视线应尺面且要估读到分度值的。
6、误差是与之间的差异,不能,只能。
减小误差的方法:提高测量工具精度,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密的仪器以及多次测量求取平均值。
求取平均值时,平均值的位数与相同。
7、使用仪器时,先要对仪器调零(调整指针到零刻度),不能调零的,要记录初始读数,再修正。
测量的特殊方法:测多算少、测少算多、平移法、替代法。
8、测细铜丝直径的方法:①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上n圈,②用刻度尺测出排绕的长度L,③算出细铜丝的直径:d=L/n测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的方法:①用刻度尺测出整本书的厚度h,②数=h/n出纸的张数n,③算出一张纸的厚度:h1第二章运动与能量1、一切物质都在,与能量密不可分,能量的形式在不断改变。
2、物质是由组成的,分子由组成,原子由中心的和构成,原子核由和构成,质子和中子又由组成。
3、运动是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运动是绝对的。
静止是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
事先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如果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发生了位置改变,那么这个物体就是运动的,否则就是静止的。
4、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
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运动状态可能不同。
八年级教科版物理知识点大全
八年级教科版物理知识点大全学好物理,关键问题是要尽快了解物理学科的特点,否则,就会“坐飞机”,云里雾里,穷于应付,失去学习主动性。
接下来WTT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八年级教科版物理知识点,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教科版物理知识点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1、物理学史研究光、热、力、声、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2、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3、长度测量的工具是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m=1 000m lm=l0dm ldm=l0cm lm 1mm=1 000μn lμm=1 000nm4、长度测量结果的记录包括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5、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误差。
误差产生的原因:①与测量的人有关;②与测量的工具有关。
任何测量结果都有误差,误差只能尽量减小,不能绝对避免;但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减小误差的方法:①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②采用更合理的测量方法;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6、测量时间的工具是秒表,时间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常用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等。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h=60minlmin=60s 7、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指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第二章:声音与环境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就停止;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2、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声音在介质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气体中传播最慢。
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速度为340m/s。
3、声音的三个特性:(1)音调:人耳感觉到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的高低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八年级上册教科版物理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教科版物理知识点教科版物理是八年级上册的必修科目之一,也是八年级学生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
本文将从八年级上册教科版物理的知识点和学习方法两方面进行阐述,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教科版物理知识。
一、教科版物理知识点1、力和压力力是物体相互作用时产生的作用力,可以使物体运动或改变其形状。
压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压迫的程度。
学习力和压力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理学中的诸多实验和现象。
2、运动和力运动是物体改变位置的过程,而力则是影响运动的因素。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速度和方向,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需要利用力来控制物体的运动状态。
3、机械能机械能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物体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在物理学实验中,我们常常需要利用机械能来计算物体的运动状态,从而更好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4、压力和浮力压力和浮力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其中压力是物体对其他物体的压迫程度,而浮力则是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
学习压力和浮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和实验。
5、光学光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光的产生、传播、反射和折射等问题。
在现代科技中,光学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光纤通信、激光制造等。
二、学习方法掌握基本概念和公式学习物理需要先掌握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公式,并且要做好笔记和总结。
通过反复练习和记忆,增强对物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理论联系实际在学习物理知识时,要多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了解物理学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
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举一反三学习物理需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从简单的问题推导出更复杂的问题。
在练习物理题目时,要注意分析、总结不同类型的题目,从而举一反三,解决更加复杂的问题。
练习常识题在物理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常识题。
这些题目不仅可以帮助巩固基本概念,也可以拓展物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总之,八年级上册教科版物理学科是一个需要认真学习和掌握的科目,通过不断学习和练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为我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八年级物理 教科版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教科版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教科版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阶段,也是重要的基础阶段。
在这个学段,学生们将学习各种基本物理知识,例如运动、力、能量等,这将有助于他们在更高的学术层面上理解物理学的原理和概念。
以下是几个八年级物理教科版知识点的介绍。
力、运动和力的相关知识点:
在物理学中,力是影响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它将出现加速度,并且当两个物体之间的接触面受到了一定的压力时,弹力也会出现。
在运动学中,学生将学习到各种与力有关的知识点,例如质点的平均速度、加速度、自由落体、作图等。
能量、功率和机械能的转化:
能量是一个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涉及到各种机械运动状态和变化。
在八年级物理教科版中,学生将学习到各种与能量有关的知识点,例如动能和势能、机械能的转化、动能定理等。
静电学、电路和磁场:
在八年级物理教科版中,学生将学习到各种与电学和磁学有关的知识点。
电学知识点包括静电学、电场、电势差、电流和电路等;磁学知识点包括磁场、磁感应强度、电磁感应和电磁波等。
光学、波动和光的传播:
在八年级物理教科版中,学生还将学习到各种与光学和波动有关的知识点。
光学知识点包括反射、折射、透镜和成像等;波动知识点包括波长、频率、波速和干涉等。
总结:
八年级物理教科版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学段,学生将学习到各种与力、运动、能量力学、静电学、电路、磁场、光学和波动有关的知识点。
这将为他们理解更高层次的物理学原理和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科版初二物理(上、下册)知识框架
教科版初二物理(上、下册)知识框架上册第一章运动与力1.运动的概念和相对性2.运动的描述3.运动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4.等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5.作用力和力的分类6.牛顿第一定律——牛顿惯性定律7.牛顿第二定律——牛顿运动定律8.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9.对于物体入手运动的分析方法10.飞行器的飞行原理第二章声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2.声音的性质3.噪声的危害4.听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5.声音强度的单位——分贝6.声波反射、折射和干涉现象7.振动和波的关系第三章光的反射与折射1.光的传播方式2.光的直线传播3.光的反射定律4.平面镜成像规律5.全反射的条件和应用6.光的折射定律7.反射成像和折射成像的比较第四章光的色散与光的全反射1.光的色散2.光的全反射现象3.全反射的应用——光纤下册第五章电学基础1.电荷和电场2.电场强度的定义和计算3.静电场的性质4.电场的电力线和场线5.电场中涉及的电势能和电势差6.电势差的计算和应用7.静电场中的导体8.静电屏蔽和静电感应第六章电路基础1.电路的基础概念2.线路中电势差和电流的关系3.先验电流和瞬时电流的关系4.电阻器功率的计算和应用5.阻值的计算和应用6.奥姆定律7.欧姆定律的计算和应用8.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9.容抗电路第七章磁学基础1.磁性材料和磁场的基本概念2.磁场对带电粒子的作用和运动轨迹3.磁场的表示方法4.磁场的相互作用5.安培环路定理6.磁通量和磁通量的计算7.磁通量和磁通量密度8.洛伦兹力和电磁场第八章爬山涉水,机械优势1.力臂、角度、方向对杠杆的影响2.力的平衡与机械优势3.不同杠杆的机械优势4.滑轮组及其机械优势5.多轮组及其机械优势6.齿轮、简单机械及其机械优势以上就是教科版初二物理(上、下册)知识框架的全部内容。
通过学习上、下册的物理基础知识,学生可以掌握运动和力、声音、光的反射与折射、电学基础、电路基础、磁学基础、爬山涉水、机械优势等知识点。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知识点汇总完整版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1、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和实验。
2、科学探究的工具:长度:刻度尺、千分尺、游标卡尺。
质量:托盘天平和砝码。
时间:秒表 温度:温度计。
电:电流表和电压表 力:弹簧测力计。
体积:量筒和量杯。
3、科学探究的环节:①提出问题 ②猜想与假设 ③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④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⑤分析与论证 ⑥评估 ⑦交流与合作4、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刻度尺。
长度的国际主单位:米(m )长度的常用单位有: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um )、纳米(nm )。
1Km =103m 。
1m = 101dm = 102cm =103mm =106um =109nm5、使用刻度尺的规则:"认" 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放" 尺要平行所测长度,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不用磨损的零刻度线。
"读" 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
"记" 测量值是由数字和单位组成,测量结果的倒数第二位的单位是分度值,最末一位是估计值。
6、误差与错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测量时的误差是不可能避免的,环境的影响、测量工具不准、人为估读不同等都会造成误差。
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平均值的小数位数和测量值的位数必须相同。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规则等原因造成的,是应该消除而且能够消除的,所以误差不是错误。
7、 控制变量法:当某个物理量的变化和多个因素有关时,研究一个因素对该物理量的影响,必须保持其它因素不变,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在应用中,要研究某个因素对问题的影响,那么这个因素就不同,其它因素相同。
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1、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2、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八年级物理教科版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教科版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教科版知识点涵盖了各种力学、热学、光学、电学、电磁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
以下是对八年级物理教科版知识
点的简介。
一、力学
力学是物理学的分支学科,它探究物体运动的规律和运动所受
的力的性质。
八年级物理教科版中学生需要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动量定理”、“能量守恒定律”
等知识点。
二、热学
热学是物理学的分支学科,研究物体的热现象及其规律。
八年
级物理教科版中学生需要了解“温度与热量”、“热量传递”、“热力
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知识点。
三、光学
光学是物理学的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光的性质和光现象。
八年
级物理教科版中学生需要了解“光的属性”、“光的传播”、“光的折
射与反射”、“光的颜色”等知识点。
四、电学
电学是物理学的分支学科,研究电荷的运动和电荷之间相互作
用的规律。
八年级物理教科版中学生需要了解“电路中的电流”、“电路中的电压”、“电阻电路”、“欧姆定律”、“短路”、“开路”等知
识点。
五、电磁学
电磁学是物理学的一种分支学科,研究电场、磁场和它们之间
的相互作用。
八年级物理教科版中学生需要了解“磁感线”、“磁场
的性质”、“电磁感应定律”等知识点。
总之,八年级物理教科版知识点涉及了各种力学、热学、光学、电学、电磁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
能够更好地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原理,提高物理实验水平,培养物理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知识点总结归纳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知识点总结归纳物理是一门研究物体运动规律、能量转化以及相互作用的科学,通过学习物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现象。
本文将对教科版物理八年级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
一、力、功与机械能1. 力及其分类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表现,常用符号为F,国际单位为牛顿(N)。
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2. 力的合成与分解多个力合成成一个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一个力分解成多个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分解。
利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可以更好地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3. 功与功率当力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能量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称为功。
功等于力乘以力的方向位移。
功率是功对时间的比值。
4. 机械能与能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两个部分,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意味着系统的动能和势能之和不变。
能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基本定律。
二、光与影1. 光的直线传播与反射定律光以直线传播,直线传播的路径叫做光线。
光线在界面上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 物体的反射与成像光线经物体反射后会形成我们看到的影像,影像可以是实像或虚像,物体与影像的大小、位置关系可以通过光线追迹法来确定。
3. 光的折射与折射定律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折射定律给出了光线折射的定量关系。
4. 光的色散与其它现象光的色散是指光在传播中不同波长的光被分离开来,形成七彩的光谱。
此外,光还会出现干涉现象、衍射现象等。
三、电与磁1. 电流、电压与电阻电流是指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电压是指电荷做单位电荷的功所需的能量,电阻是电流与电压的比值。
2. 电阻与电阻定律电阻是材料抵抗电流流动的程度,欧姆定律给出了电阻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
3. 平行电路与串联电路在电路中,电路元件可以是串联或并联连接。
串联电路中电流相等,电压相加;并联电路中电流相加,电压相等。
4. 磁、电磁与电磁感应电荷运动产生磁场,磁体静止产生磁场。
八年级教科版物理知识点
八年级教科版物理知识点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它研究物体与能量、力和运动的关系。
在学生的课程中,物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需要学生认真学习。
本文主要介绍八年级教科版物理知识点,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
一、物理量物理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用来描述物理现象的性质和特征的。
常见的物理量有长度、时间、质量、速度、加速度、力、功等等。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需要学生掌握各个物理量的定义、单位和换算方法。
二、电电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电荷、电场、电流等现象。
在八年级的物理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静电学、电路和电磁感应等方面的知识。
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包括电荷、电场强度、电势等基本概念,以及电路中的电阻、电流、电压等相关知识。
同时,学生还需要了解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三、光光是电磁波的一种,它的研究也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在八年级的物理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光的特性、光谱、光的反射和折射等知识。
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包括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光的传播速度、光的颜色、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等基本概念。
四、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它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受力情况。
在八年级的物理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平抛运动、谷物抛物线、牛顿第一、二、三定律等知识。
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基本概念,力的合成、分解和平衡条件,以及牛顿定律的应用等。
五、热学热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物体的温度、热量和热平衡等问题。
在八年级的物理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物体的热膨胀、热传递和热力学循环等知识。
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包括温度的测量和换算、热量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等热传递方式,以及理解热力学第一、二定律的意义。
六、简单机械简单机械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研究简单机械的结构和功能原理。
在八年级的物理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杠杆、轮轴、滑轮和斜面等基本的简单机械。
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包括重力和摩擦力的影响,机械工作的效率和机械优势等。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机械运动常考点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关键抓住五个字“位置的变化”)2.运动的描述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选定的标准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不同的参照物,对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3.运动的分类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变;变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
4.比较快慢(方法):时间相同看路程,路程长的快;路程相同看时间,时间短的快5.速度(常考点)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s/t单位:m/s、km/h;关系:1m/s=3.6km/h;1km/h=1/3.6m/s6.匀速直线运动特点:任意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公式:v=s/t速度与时间路程变化无关7.描述运动的快慢平均速度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快慢公式:v=s/t8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v=s/t工具:刻度尺、秒表需测物理量:路程s;时间t注意:一定说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9.路程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象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常考点1、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阻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2、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3、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五、声的利用常考点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选择题)光现象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讨论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初二教科版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二教科版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物理是一门关于自然现象和物质运动的科学,它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的特性以及物质与能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初二教科版物理教材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物理知识点,下面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力和运动1. 什么是力?- 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运动或变化的原因。
- 力的单位是牛顿(N)。
- 力的三要素包括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 力的效果- 力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即改变物体的速度。
- 弹性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并恢复原状。
- 摩擦力可以阻碍物体的运动。
3. 运动中的力-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合外力为零。
-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作用力都有一个相等而反向的反作用力。
二、能量和功1. 什么是能量?- 能量是物体或系统由于运动、变形、热、辐射等而具有的能做功的能力。
- 常见的能量形式有机械能、热能、电能和核能等。
2. 能量转化和守恒- 能量转化指的是能量在不同形式之间的转换。
- 能量守恒定律:一个系统内的能量总量在没有外界能量输入和输出的情况下保持不变。
3. 功- 功是力对物体做的功。
- 功的大小等于力与物体位移的乘积。
三、光的传播和光的反射1. 光的传播方式- 光可以以直线形式传播。
- 光的传播速度是光速,约为30万公里/秒。
2. 光的反射- 光线遇到物体表面时发生反射。
-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 有光滑表面的物体会产生镜面反射,而有粗糙表面的物体则产生diff 反射。
四、光的折射和光的颜色1. 光的折射- 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会因为介质的折射率不同而发生折射。
- 折射定律: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 全反射:当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会发生全反射。
2. 光的颜色- 白光是由不同波长的光混合而成的。
-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 颜色的形成是因为物体对光的吸收和反射。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汇总
一、物理量
1、时间。
物理学的一种基本量,它一般以秒(s)为单位。
2、距离。
物理学的另一种基本量,它一般以米(m)计算。
3、加速度。
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速率,一般以米/秒的平方(m/s2)计算。
4、功率。
机械能量单位时间变换的速率,一般以瓦(W)计算。
5、速度。
物体运动的速率,一般以米/秒计算。
二、力学
1、力的效应力可以改变物体的位置和运动状态。
2、牛顿第三定律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它的加速度。
3、物理学中的摩擦力摩擦力是一种抗力,它能够减缓物体的运动和停止物体的运动。
4、压力压力是每平方米收到的压力,一般以帕斯卡(Pa)计算。
三、电学
1、电容电容是一种电介质,它可以储存电能。
2、电压电压是电动势,它可以用伏特(V)来表示。
3、电流电流是电荷流动的量,可以用安培(A)表示。
4、导电性导电性是指电荷能够在物体表面得以发挥作用。
5、电阻电阻是抗电流作用的量,可以用欧姆(Ω)来表示。
四、声学
1、振动振动是物体处于有序或无序运动状态的一种态度。
2、声音声音是一种由振动产生的有音调的波,可以用分贝(dB)表示。
3、声压声压是振动产生的压力,它可以使物体的一些部位振动。
八年级教科版物理知识点大全
物理是一门探索物质世界和自然规律的学科,它研究物质的本性、运动和相互作用。
以下是八年级教科版物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元素与化合物
-原子和分子的结构
-物质的三态和相变
2.运动和力学:
-力的作用与效果
-力的分解与合成
-牛顿三定律
-物体的平衡与非平衡
-动量与动量守恒
3.机械波与声音:
-波的概念与传播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特性与应用
4.光的传播与光的特性:
-光的传播和反射
-光的折射和色散
-光的成像和光学仪器5.电学基础知识:
-电荷和电流
-电压和电阻
-串联与并联电路
-电功和电能
6.磁学基础知识:
-磁场和磁力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电磁感应与发电原理7.热学基础知识:
-热量和温度
-内能和热传递
-热能与功的转化
8.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流体的性质和压强
-物质的密度与浮力
-物质的导热性和传导性9.环境与资源的利用:
-能源与能源转换
-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
10.科学实验与实践:
-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
-实验设计和分析
这些知识点覆盖了八年级教科版物理的主要内容。
通过学习和理解这
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物理世界的基本认识,并培养科学思维
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当然,在实际的教学中,还应结合实际生活、思维锻
炼和动手实验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点。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学问点总结第一章 机械运动一、长度的测量1、⑴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 )。
⑵常用单位有: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um ),纳米(nm )。
⑶换算关系:1km=1000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106μm ;1m=109nm2、刻度尺的运用规则:A 、“选”:依据实际须要选择刻度尺。
B 、“观”:运用刻度尺前要视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C 、“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场)D 、“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E 、“读”:在准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F 、“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3、长度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数值包括准确值和估读值二、时间的测量1、时间测量的工具是停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主单位是秒(s )。
2、常用的单位有:小时(h)、分(min)等。
3、换算关系是:1h=60min 1min=60s三、误差:1、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2、减小方法:屡次测量求平均值,用更精细的仪器,改良测量方法四、机械运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更叫做机械运动,为探讨物体运动状态时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推断物体是否运动就看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更,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结论可能不同。
故运动和静止的相对的.五、速度1、比拟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一样路程比拟时间;一样时间比拟路程。
2、速度的分类:(依据运动路途)⑴曲线运动 ⑵直线运动Ⅰ:匀速直线运动:⑴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⑵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⑶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⑷计算公式:v=s/t 变形 ⑸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m/s ,运输中单位km/h,两单位中m/s 单位大。
完整版)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
完整版)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要点第一章走进实验室长度测量:1.长度的国际主单位是米,其它单位包括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和纳米。
换算时,将数字乘以进率,再带上换算后的单位。
2.在使用刻度尺前,要了解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数字包括准确值和估计值。
3.误差是测得数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只能减少不能避免,错误可以避免。
减小误差的方法包括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但要先去掉错误数据,平均值不能认为除尽的数值最准确,也不能认为小数点后面位数越多越好,所取位数要和测量位数相同。
4.特殊的测量方法包括累积法、平移法、替代法和滚轮法。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测量是实验的重要环节。
5.长度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时间的测量工具是停表,质量的测量工具是天平,温度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
6.实验探究的环节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制定计划、进行试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运动与能量一、运动1.物理学中将物体位置的变化称为机械运动,分为宏观运动(机械运动)和微观运动(分子运动);按运动的路线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物质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
二、参照物1.参照物是研究物体运动时被选择成标准的物体。
参照物的选取具有任意性和特殊性,但不能选择研究对象本身,具有隐含性。
2.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需要选取参照物,并判断研究对象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关系。
如果有位置变化,说明它运动;如果没有位置变化,该物体静止。
3.同一物体运动情况不同是因为选择的参照物不同。
4.相对静止的条件是物体与参照物速度相等,方向相同。
三、速度1.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是相同路程比时间(裁判计时)和相同时间比路程(观众看谁在先)。
2.速度的定义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速度是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3.速度的公式可以表示为v=s/t,也可以通过s=v×t推导出来。
教科版八年物理全册知识点归纳
教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一、长度及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m)”。
常用的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µm)”、“纳米(nm)”等。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1km=103m;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3µm;1µm=103nm。
(2)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卷尺等。
(3)正确使用刻度尺:为了便于记亿,这里将刻度尺的使用总结为六个字:认、放、看、读、记、算。
①“认”清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②“放”尺要沿着所测直线、刻度部分贴近被测长度放置。
③“看”读数看尺视线要与尺面要垂直。
④“读”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
⑤“记”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⑥“算”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4)长度的估测:受条件的限制,有时需要对长度进行估测,此时可以借助身边的物品进行估测,比如指头的宽度大约为1cm,拳头的宽度大约为10cm等。
2.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问的单位是“秒(s)”。
其他的单位还有“时(h)、”“分(min)”、“毫秒(ms)”、“微秒(µs)”等。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1h=60min;1min=60s;1s=103ms;1ms=103µs。
(2)时间的测量工具:秒表、停表、时钟等。
(3)时间的估测:可以借助脉搏的跳动次数等对时间进行估测。
3.误差(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在测量中误差总是存在的。
误差不是错误,误差不可避免,只能想办法尽可能减小误差,但不可能消除误差。
(2)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二、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
2.微观世界的运动(1)宁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与“物质”的区别和联系:物体是指具有一定形状、占据一定空间,有体积和质量的实体。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一、力与运动1. 力的概念力是指物体相互作用时,能够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或形状的原因。
力的单位为牛顿(N)。
2. 力的效果力的效果有两种:使物体产生加速度(使物体改变速度)或使物体发生形状变化。
3. 力的合成当多个力作用于同一个物体时,可以通过力的合成得到一个合力。
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原来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
4. 常见力的类型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拉力、推力等。
5.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物体受力为零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6.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受力时,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公式为 F = ma,其中 F 表示力,m 表示质量,a 表示加速度。
7.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任何力的作用必然伴随着同等大小、反向的反作用力。
即对于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每个物体所受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压力1. 压力的概念压力是指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是标量量值。
压力的单位为帕斯卡(Pa)。
2. 压强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大小。
公式为 P = F/A,其中 P 表示压强,F 表示力,A 表示面积。
3. 海伦公式海伦公式用于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其公式为 S = √p(p-a)(p-b)(p-c),其中 S 表示三角形的面积,p 表示半周长,a、b、c 表示三角形的边长。
4. 浮力浮力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5. 原子分子与表面压力原子分子与表面压力是指物体表面上的分子对周围分子的压力。
三、机械能守恒定律1. 机械能的概念机械能是指物体由于位置或运动产生的能量,包括动能和势能。
2. 动能动能是指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公式为 K = 1/2mv^2,其中 K 表示动能,m 表示质量,v 表示速度。
3. 势能势能是指物体在重力或弹性力的作用下所具有的能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物理知识点第一章:走进实验室第一节走进实验室1、物理学是研究光、热、力、声、电等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2、实验室是科学探究的基地。
物理实验的特点是,在一定条件下,物理现象可以有规律的重复出现。
3、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第二节测量1、长度测量的工具是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
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m=1 000m lm=l0dm ldm=l0cm lcm=l0mm 1mm=1 000μn lμm=1 000nm2、身体上的尺:一柞的长度约为20cm;人走一步约为50cm;脉搏一分钟跳动60—80次。
3、①、零刻度线要对准被测物左端,尺的位置要放正或与被测物平行。
(厚刻度尺,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
)②、视线要正对刻度线或与尺面垂直。
③、对测量结果,既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还要注明单位。
④、读数时,要记录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误差。
误差产生的原因:①与测量的人有关②与测量的工具有关③与测量的方法有关任何测量结果都有误差,误差只能尽量减小,不能绝对避免;但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减小误差的方法:①多次测量取平均值②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③改进实验方法。
5、测量时间的工具是秒表,时间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
常用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等。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h=60min lmin=60s6、测一张纸的厚度:用刻度尺测出n张纸的厚度L,则每张纸的厚度为n/L。
测细铜丝直径: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n圈,用刻度尺测出线圈的长度L则细铜丝的直径为L/n。
测地图上的距离:取一段棉线用胶水沾湿,将棉线贴在地图上与铁路线重合,用笔在起点和终点做记号,取下棉线拉直,用刻度尺量出两点的距离。
测球的直径:圆锥的高:硬币的直径:第三节降落伞比赛1、考察其中一个因素对研究问题的影响,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这种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2、测量仪器使用前,一般应先调整指针到零刻度,这个过程叫做要调零第二章:运动与能量第一节认识运动1、自然界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物质世界是个运动的世界。
探索物质世界的组成,相互作用和运动变化的规律是物理学的基本任务。
2、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的。
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断的运动物质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而物质所处的不同状态与分子的运动情况有关。
英籍物理学家卢瑟福通过a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第二节运动的描述1、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直线运动经过的路线是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2、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和如何运动,首先要选一个标准物,这个标准物叫做参照物(参照物可以根据需要任意选取)3、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以及它的运动情况如何,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第一句的参照物是青山,第二句的参照物是竹排。
第三节 运动的速度1、 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必须考虑路程和时间两个要素可以相同时间比较路程,也可以相同路程比较时间2、一个物体沿着直线运动,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始终相等,这样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在物理学中,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定义为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计算公式: 变形 ,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m/s 运输中单位km/h 两单位中m/s 单位大。
换算:1m/s=3.6km/h 。
人步行速度约1.1m/s3、物体沿直线运动时,其速速大小经常发生变化,即在相等的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并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描述的是物体在通过某段路程的平均快慢程度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 例1:某同学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V 1,后一半路程速度是V 2,求他在全程的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 2v 1v2/V 1+V 2例2:某同学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前一半时间的速度是V 1,后一半时间速度是V 2,求他在全程的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 V 1+V 2/2第四节 能量1、能量是与物体运动有关的物理量。
不同的运动形态对应着不同的能量形式。
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决定了能量形式的多样性2、能量不仅可以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还可以相互转化。
利用能量的过程,就是能量转移和转化的过程第三章 声第一节 什么是声音1、 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就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有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2、 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递能量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声音在介质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气体中传播最慢。
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速度为340m/s 。
在敲击铁管的过程中,使铁管发生了振动,因而发生的声音通过铁管、水、空气三种介质传播。
但由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在固体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因而听到三次声音。
先听见的是铁管传来的声音,最后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
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性质有关,还与介质的温度有关注意:0.29S3、 物体在1秒钟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
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是Hz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 。
人们把低于20Hz 的声音叫次声,高于20000Hz 的声音叫超声。
4、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
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v s t= t s v = v t s =1、悦耳的声音叫做乐音。
音调、响度和音色是乐音的三个特征。
2、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的高低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发生体的长短、粗细、宽窄、薄厚、松紧等决定频率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也叫音量。
响度的大小跟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提高响度的方法有三种:A 加大声源的振幅(大力敲鼓)B 靠近声源C 使声音更加集中(听诊器)音色:又叫音品,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它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发声方式等因素决定的。
3、一位男低音正在放声的歌唱,为他伴唱的是一位女高音。
其中男低音音调低但响度大;女高音音调高但响度小。
第三节奇异的声现象1、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能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音再次被我们听见就成了回声如回声比原声到达人耳晚0.1s以上,人耳能把他们区分开,否则回声会与原声混在一起会加强原声。
要想区分开原生和回声,声源距障碍物的距离至少是17米利用“双耳效应”可以听到立体声。
声音在室内传播时,要被墙壁、天花板、地面等障碍物反射,声音的能量也会被这些障碍物不断吸收。
这样,当声源停止振动后,声音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这种现象叫做混响。
持续的这段时间叫做混响时间。
2、发生共鸣的前提条件是两个发声体的频率相同3、渔民利用声纳探测鱼群(超声波)水母耳预报台风、地震(次声).蝙蝠利用回声定位进行飞行和捕食第四节噪声1、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
2、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的强弱的等级。
0分贝是一般人刚能听到的频率为1000赫兹的声音强度,这是听觉的声音强弱下限。
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当代社会四大污染:噪声、废气、污水、有毒的固体废物利用噪声可以控制植物提前或推迟发芽来除掉杂草;开可以探测体内的病灶;海底探测等。
3、控制噪声、减少噪声的三个措施是:吸声(给汽车的排气管加消音器,可减少排气噪声)、消声(录音室的墙面上装有消声材料,可减少回声干扰)、隔声(道路两旁的隔音墙,可减少噪声的干扰)。
减弱噪声的三个途径:从声源处减弱、从传播过程减弱和在人耳处减弱。
第五节声与现代科技1、超声波:传递信息:在水中,超声波比光波和电磁波传播的遥远得多,根据这个特点,利用声波的反射制成声纳,可以用来确定潜艇和鱼群的位置和海水的深度;B超传递能量:超声探伤仪,粉碎结石、去除牙垢、加湿器、治疗白内障等2、次声波:水母耳预报台风、地震等第三章:在光的世界里第一节光的传播1、自本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太阳、萤火虫等,而月亮不是光源。
光源可分为1、冷光源(水母、节能灯),热光源(火把、太阳);天然光源(水母、太阳),人造光源(灯泡、火把);生物光源(水母、斧头鱼),非生物光源(太阳、灯泡)2、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现象:影、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生活中光的直线传播应用:排队向前看,射箭瞄准,激光准直等。
3、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最快的,真空中的光速c=3.0×108m/s,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上述值的3/4;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上述值的2/3.光年是天文学中的长度单位,它表示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
1光年≈9.46×1015m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不能反过来说,因为先有入射才有反射,反射角由入射角决定)。
2、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光在物体表面的反射有两类:一类是镜面反射,反射面是光滑的;另一类是漫反射,反射面是粗造的,如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下雨天向光走走暗处,背光走要走亮处,因为积水发生镜面反射,地面发生漫反射,电影屏幕粗糙、黑板要粗糙是利用漫反射把光射向四处,黑板上“反光”是发生了镜面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第三节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是虚像,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