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胶层析分离混合蛋白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凝胶分离蛋白实验报告

凝胶分离蛋白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凝胶分离蛋白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凝胶分离蛋白的实验操作步骤。

3. 通过实验,验证凝胶分离蛋白的可行性。

二、实验原理凝胶分离蛋白实验是利用凝胶的分子筛作用,根据蛋白质分子大小和形状的差异进行分离。

实验中,将蛋白质样品加入凝胶层析柱中,通过洗脱液的作用,使不同大小的蛋白质在凝胶中停留不同的时间,从而实现分离。

三、实验材料1. 凝胶层析柱2. 蛋白质样品3. 洗脱液4. 试剂:考马斯亮蓝、乙醇、乙酸、苯酚等5. 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凝胶成像系统、离心机等四、实验步骤1. 制备凝胶层析柱:将凝胶层析柱装满凝胶,确保凝胶紧密填充。

2. 准备蛋白质样品:将蛋白质样品与适量的洗脱液混合,使其成为均匀的溶液。

3. 加样:将制备好的蛋白质样品加入凝胶层析柱中。

4. 洗脱:用洗脱液对凝胶层析柱进行洗脱,收集不同时间的洗脱液。

5. 分析:将收集到的洗脱液进行考马斯亮蓝染色,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分析蛋白质的分离效果。

6. 结果记录:记录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蛋白质分离效果:通过考马斯亮蓝染色,观察到不同大小的蛋白质在凝胶层析柱中分离效果良好,表明凝胶分离蛋白实验成功。

2. 蛋白质纯度:根据洗脱液吸光度变化,分析蛋白质的纯度。

实验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蛋白质纯度较高。

3. 实验误差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有凝胶层析柱制备不均匀、样品处理不当等。

为减小误差,应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提高实验精度。

六、实验结论凝胶分离蛋白实验成功实现了蛋白质的分离,证明了凝胶分离蛋白的可行性。

实验结果表明,凝胶分离蛋白具有操作简便、分离效果良好、纯度高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蛋白质分离方法。

七、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凝胶层析柱制备是关键步骤。

为提高分离效果,应确保凝胶层析柱制备均匀。

2. 实验过程中,样品处理对分离效果有较大影响。

应严格控制样品处理条件,提高实验精度。

3. 实验结果与分析表明,凝胶分离蛋白是一种有效的蛋白质分离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凝胶层析实验报告结论

凝胶层析实验报告结论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凝胶层析技术,对混合溶液中的不同组分进行分离,验证凝胶层析法的原理,并探讨影响分离效果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凝胶层析是一种基于分子筛效应的分离技术。

凝胶作为一种具有多孔结构的材料,其孔径大小可以调节,从而实现对不同分子量物质的分离。

实验中,混合溶液中的组分通过凝胶层析柱时,分子量较大的物质由于无法进入凝胶孔道,只能沿着凝胶颗粒之间的缝隙流出,而分子量较小的物质则可以进入凝胶孔道内部,从而在凝胶层析柱中停留更长时间,最终实现分离。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现象(1)观察实验过程中,不同组分在凝胶层析柱中的洗脱顺序。

根据实验结果,分子量较大的组分先流出,而分子量较小的组分后流出。

(2)观察凝胶层析柱中凝胶颗粒的吸附情况。

实验过程中,凝胶颗粒对分子量较大的组分吸附作用较弱,而对分子量较小的组分吸附作用较强。

2. 实验数据分析(1)通过计算不同组分的洗脱时间,可以得出其分子量大小。

实验结果表明,分子量较大的组分先流出,而分子量较小的组分后流出,与理论预期相符。

(2)分析凝胶层析柱中凝胶颗粒的吸附情况,可以发现分子量较小的组分在凝胶层析柱中停留时间较长,说明凝胶颗粒对其吸附作用较强。

四、实验结论1. 凝胶层析法可以有效地对混合溶液中的不同组分进行分离,实现不同分子量物质的分离。

2. 凝胶层析法的分离效果受分子量大小、凝胶孔径、洗脱液等因素的影响。

在本实验中,分子量较大的组分先流出,而分子量较小的组分后流出,与理论预期相符。

3. 凝胶层析柱中凝胶颗粒对分子量较小的组分吸附作用较强,导致其在凝胶层析柱中停留时间较长。

4. 实验过程中,凝胶层析柱的装填、洗脱液的选择、流速的控制等操作对实验结果有较大影响。

在实际操作中,应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以提高分离效果。

五、实验展望1. 在今后的实验中,可以尝试改变凝胶孔径、洗脱液等因素,进一步优化实验条件,提高分离效果。

2. 探索凝胶层析技术在生物、医药、化工等领域的应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凝胶层法实验报告(3篇)

凝胶层法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凝胶层析法分离蛋白质的基本原理。

2. 掌握凝胶层析法分离蛋白质的实验操作。

3. 通过实验,了解不同蛋白质分子量的分离情况。

二、实验原理凝胶层析法,又称分子筛层析法,是一种利用凝胶作为固定相,根据分子大小分离混合物中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的方法。

凝胶是一种多孔物质,分子大小不同的蛋白质在凝胶中流动速度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小分子蛋白质能够进入凝胶内部,流动速度较慢,而大分子蛋白质则不能进入凝胶内部,流动速度较快。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蛋白质样品(如牛血清白蛋白、鸡蛋清、大豆蛋白等)- 凝胶柱(如Sephadex G-100)- 洗脱液(如磷酸盐缓冲液)- 标记笔2. 实验仪器:- 凝胶层析柱- 离心机- 吸管- 烧杯- 移液器- 水浴锅四、实验步骤1. 蛋白质样品制备:将蛋白质样品溶解于磷酸盐缓冲液中,调节pH值至7.4,使蛋白质充分溶解。

2. 凝胶柱制备:将Sephadex G-100凝胶放入凝胶层析柱中,用磷酸盐缓冲液充分洗涤凝胶,去除杂质。

3. 加样:将制备好的蛋白质样品沿凝胶柱上端缓慢加入,注意避免气泡产生。

4. 洗脱:将磷酸盐缓冲液加入凝胶层析柱中,使洗脱液缓慢流过凝胶柱,收集洗脱液。

5. 检测:取部分洗脱液,用SDS-PAGE法检测蛋白质的分子量。

6. 结果分析:根据SDS-PAGE检测结果,分析不同蛋白质的分子量及分离效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现象:在凝胶层析过程中,不同蛋白质分子量在凝胶柱中流动速度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先流出凝胶柱,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后流出凝胶柱。

2. 结果分析:(1)牛血清白蛋白:分子量为66.5kDa,通过凝胶层析后,在洗脱液中的出现时间为3.5小时。

(2)鸡蛋清:分子量为58.0kDa,通过凝胶层析后,在洗脱液中的出现时间为4.5小时。

(3)大豆蛋白:分子量为15.0kDa,通过凝胶层析后,在洗脱液中的出现时间为6.0小时。

凝胶层析_实验报告

凝胶层析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凝胶层析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掌握凝胶层析分离混合物中不同组分的基本技能。

3. 分析实验结果,验证实验原理。

二、实验原理凝胶层析是一种基于分子筛效应的分离技术。

该技术利用凝胶的孔隙结构,使不同分子量的物质在凝胶柱中受到不同的阻滞作用,从而实现分离。

凝胶是一种具有多孔、网状结构的分子筛,分子量不同的物质通过凝胶柱的速度也不同。

在凝胶层析实验中,样品被注入凝胶柱,随着洗脱液的流动,不同分子量的物质会以不同的速度通过凝胶柱,从而实现分离。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混合样品、葡聚糖凝胶、洗脱液(如蒸馏水、乙醇等)。

2. 实验仪器:凝胶层析柱、注射器、恒流泵、收集器、滤纸、烧杯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凝胶层析柱:将葡聚糖凝胶倒入层析柱,轻轻敲打柱底,使凝胶均匀分布。

2. 洗脱液平衡:将凝胶层析柱放入盛有洗脱液的烧杯中,使凝胶充分浸泡。

3. 样品制备:将混合样品与洗脱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样品溶液。

4. 注射样品:将样品溶液注入凝胶层析柱。

5. 收集分离组分:随着洗脱液的流动,不同分子量的物质会以不同的速度通过凝胶柱。

将收集器放置在凝胶柱下方,收集分离组分。

6. 分析实验结果:观察收集到的组分,分析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分离效果:通过凝胶层析实验,成功分离出混合样品中的不同组分。

2. 分组情况:根据收集到的组分,分析其分子量大小,确定分离效果。

3. 实验原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凝胶层析能够有效分离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验证了实验原理。

六、实验讨论1. 凝胶层析的原理:凝胶层析的原理是基于分子筛效应,通过凝胶的孔隙结构,使不同分子量的物质在凝胶柱中受到不同的阻滞作用,从而实现分离。

2. 影响分离效果的因素:实验过程中,洗脱液的种类、流速、凝胶的孔径等因素会影响分离效果。

在实验中,应严格控制这些因素,以确保分离效果。

3.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可以了解不同组分在混合样品中的含量和分子量大小,为后续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凝胶过滤层析实验报告

凝胶过滤层析实验报告

凝胶过滤层析实验报告凝胶过滤层析实验报告引言:凝胶过滤层析是一种常用的生化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纯化、分析和富集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凝胶过滤层析的方法,对混合蛋白样品进行分离和纯化,探究其原理和应用。

材料与方法:1. 凝胶过滤层析柱:选择合适的分子量截留范围,如10 kDa。

2. 混合蛋白样品:包含多种蛋白质,分子量范围从10 kDa到100 kDa。

3. 缓冲液:选择适当的缓冲液,如PBS。

4. 装载样品:将混合蛋白样品与缓冲液按比例混合,使其浓度适当。

实验步骤:1. 准备凝胶过滤层析柱:将柱子连接到系统中,并进行预洗,以去除残留物和杂质。

2. 样品装载:将装载样品注入凝胶过滤层析柱中,注意不要过载。

3. 层析过程:使用缓冲液进行层析,使样品在柱子中通过,并收集出流液。

4. 收集样品:根据需要,可以分别收集不同分子量范围的样品。

结果与讨论:通过凝胶过滤层析实验,我们成功分离并纯化了混合蛋白样品。

在层析过程中,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通过凝胶过滤层析柱时,会受到凝胶孔径的限制,从而分离出不同大小的蛋白质。

较大分子量的蛋白质无法通过凝胶孔径,会在柱中滞留,而较小分子量的蛋白质则能够通过凝胶孔径,从柱中流出。

通过收集不同分子量范围的样品,我们可以得到纯化后的蛋白质。

这些蛋白质可以进一步进行质谱分析、酶活性检测等实验,以获取更多关于蛋白质的信息。

凝胶过滤层析方法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是一种快速、简单且高效的分离技术。

其次,凝胶过滤层析柱具有较高的容量和稳定性,可以处理大量样品。

此外,凝胶过滤层析适用于多种样品类型,包括细胞裂解液、培养基和体液等。

然而,凝胶过滤层析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凝胶孔径的选择需要根据样品的分子量范围来确定,如果样品中存在分子量相近的蛋白质,则可能无法完全分离。

其次,凝胶过滤层析无法去除溶液中的小分子物质,如盐离子和小分子有机物,这些物质可能对后续实验产生影响。

结论:凝胶过滤层析是一种常用的生化分离技术,通过分子量选择性分离和纯化蛋白质。

生化实验报告凝胶过滤

生化实验报告凝胶过滤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凝胶过滤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 掌握凝胶过滤在蛋白质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3. 通过实验验证凝胶过滤的分离效果。

二、实验原理凝胶过滤,又称分子筛层析,是一种基于分子大小差异的分离技术。

层析柱内填充带有小孔的凝胶颗粒,凝胶颗粒的孔径大小不同。

当含有不同大小蛋白质的混合溶液通过层析柱时,小分子蛋白质能够进入凝胶颗粒的孔隙中,从而在层析柱中停留时间较长;而大分子蛋白质则无法进入孔隙,在层析柱中的停留时间较短。

因此,不同大小的蛋白质得以分离。

三、实验材料1. 蛋白质混合样品(如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2. 凝胶过滤柱(如Sephadex G-75)3. 缓冲液(如磷酸盐缓冲液)4. 离心机5. 分光光度计6. 移液器7. 玻璃棒8. 实验记录表格四、实验步骤1. 柱的制备:将凝胶过滤柱垂直放置,用缓冲液充分洗涤,去除凝胶颗粒表面的杂质。

2. 样品的制备:取一定量的蛋白质混合样品,用缓冲液稀释至适当的浓度。

3. 样品的加载:将样品缓慢加入层析柱的顶部,使其自然流下。

4. 洗脱:用缓冲液以恒定流速(如1 mL/min)洗脱层析柱,收集洗脱液。

5. 检测:使用分光光度计检测洗脱液中的蛋白质含量,记录不同洗脱峰的位置和峰面积。

6. 收集:根据蛋白质含量变化,收集不同洗脱峰的蛋白质溶液。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洗脱曲线:根据洗脱曲线,可以观察到不同大小的蛋白质在层析柱中的洗脱顺序。

通常,小分子蛋白质先被洗脱,而大分子蛋白质后被洗脱。

2. 蛋白质分离效果:通过比较不同洗脱峰的峰面积,可以评估凝胶过滤的分离效果。

峰面积越大,说明蛋白质含量越高,分离效果越好。

六、实验讨论1. 凝胶过滤是一种高效、简便的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

2. 凝胶过滤的分离效果受到凝胶类型、柱径、流速等因素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实验目的和样品特性选择合适的凝胶类型和操作条件。

3. 凝胶过滤可以与其他分离技术(如SDS-PAGE、电泳等)联合使用,进一步提高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效果。

凝胶层析法分离蛋白质实验报告

凝胶层析法分离蛋白质实验报告

凝胶层析法分离蛋白质实验报告凝胶层析法分离蛋白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凝胶层析法分离蛋白质,掌握凝胶层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凝胶层析在蛋白质分离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凝胶层析法是一种基于分子大小不同的分离技术。

它利用凝胶颗粒的孔径大小,将不同大小的分子进行分离。

当蛋白质溶液通过装有凝胶颗粒的层析柱时,不同大小的蛋白质分子会根据其大小分别进入凝胶颗粒的不同孔径,从而实现在一个连续的流洗过程中将不同大小的蛋白质分离开来。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凝胶颗粒(如Sephadex G-25或G-75)、层析柱、蛋白质样品(如牛血清白蛋白)、缓冲液等。

2.将凝胶颗粒装入层析柱中,注意不要压实,保持颗粒松散。

3.加入缓冲液,使凝胶颗粒充分膨胀。

4.将蛋白质样品加入到层析柱中,注意不要加太多,以免影响分离效果。

5.打开流出口,使缓冲液缓慢流过层析柱,收集流出的溶液。

6.记录每管收集的溶液体积和蛋白质含量,绘制洗脱曲线。

7.收集分离后的蛋白质。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洗脱曲线的绘制与分析实验中,随着缓冲液的流过,不同大小的蛋白质分子会依次被洗脱出来。

通过观察每管收集的溶液体积和蛋白质含量,我们可以绘制出洗脱曲线。

洗脱曲线显示了不同大小的蛋白质分子被洗脱出来的时间和顺序。

通过洗脱曲线,我们可以分析不同蛋白质分子的性质和大小。

2.分离效果评估通过比较实验前后的蛋白质样品,我们可以评估凝胶层析法的分离效果。

在凝胶层析法中,不同大小的蛋白质分子被分离出来,从而可以得到多个不同的蛋白质组分。

通过观察每个组分的蛋白质含量和性质,我们可以评估凝胶层析法的分离效果。

五、结论本实验通过凝胶层析法成功地分离了蛋白质样品中的不同组分。

实验结果表明,凝胶层析法是一种有效的蛋白质分离方法。

通过调整凝胶颗粒的孔径大小和缓冲液的成分,可以进一步优化分离效果。

在生物化学、生物工程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凝胶层析法被广泛应用于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分子的分离和纯化。

凝胶层析实验报告

凝胶层析实验报告

凝胶层析实验报告凝胶层析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纯化生物大分子的方法。

其原理是根据分子在凝胶中的迁移速率不同进行分离,分子较大的迁移速率较慢,分子较小的迁移速率较快。

在凝胶层析实验中,通常会使用聚丙烯酰胺凝胶(Polyacrylamide gel)作为分离介质。

本次实验旨在利用凝胶层析方法对混合蛋白样本进行分离和纯化,并鉴定出目标蛋白。

实验中所使用的材料和试剂包括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缓冲液、电泳标准品和混合蛋白样本。

首先,制备聚丙烯酰胺凝胶。

将凝胶原液与缓冲液按照体积比1:29混合,加入过氧化物的催化剂,充分混合后倒入凝胶模板中,等待凝胶固化。

凝胶固化后,将凝胶模板置于电泳槽内,并加入足够的电泳缓冲液。

将电泳样品加入凝胶孔中,加上电场进行电泳。

电泳结束后,取出凝胶进行染色。

常用的染色方法有共染和单染。

其中共染是将凝胶中的蛋白用染料染色,单染是将凝胶中的蛋白转移到膜上进行染色。

本次实验使用的是共染方法,将凝胶浸泡在染色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取出,倒入脱色液中脱色。

脱色结束后,观察凝胶上的蛋白条带分布情况。

根据条带的位置和宽度,可以判断出目标蛋白的大致位置。

接下来,将目标蛋白从凝胶中提取出来。

可以使用切片取出目标蛋白,或者将凝胶孔中的目标蛋白剪下来。

提取的目标蛋白可以用于后续的分析和鉴定。

最后,对目标蛋白进行鉴定。

可以使用质谱法测定目标蛋白的分子量,也可以通过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进行蛋白的特异性检测。

总结来说,凝胶层析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纯化生物大分子的方法。

通过对蛋白样本的分离和染色,可以得到目标蛋白的大致位置,并进一步进行鉴定和分析。

凝胶层析实验在生物学、生物化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凝胶过滤蛋白质 实验报告

凝胶过滤蛋白质 实验报告

凝胶过滤蛋白质实验报告凝胶过滤蛋白质实验报告引言: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生命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研究蛋白质的性质和功能对于生物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凝胶过滤技术对蛋白质进行分离和纯化,以提供更深入的了解。

材料与方法:1. 蛋白质样品:本实验选取了鸡蛋清作为蛋白质样品。

2. 凝胶过滤装置:我们选择了一种常用的凝胶过滤装置,包括滤膜、滤板和过滤器。

3. 缓冲液:为了维持适宜的实验环境,我们使用了一种含有盐和缓冲剂的溶液。

4. 电泳设备:实验中使用了电泳设备,以提供电场力。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首先,我们将凝胶过滤装置组装好,并将滤膜固定在滤板上。

同时,我们准备好缓冲液,并将其倒入装置中。

2. 样品处理:我们将鸡蛋清样品加入到凝胶过滤装置中,并启动电泳设备,使样品开始分离。

3. 分离过程: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蛋白质样品将在滤膜上逐渐分离,根据其大小和电荷的不同,蛋白质将以不同的速率通过滤膜。

4. 收集分离物:根据需要,我们可以在滤膜的不同位置收集不同的蛋白质分离物。

5. 分析和纯化:收集到的蛋白质分离物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纯化,以获得更具体的信息。

结果与讨论:通过凝胶过滤技术,我们成功地将鸡蛋清中的蛋白质进行了分离和纯化。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不同大小和电荷的蛋白质在滤膜上以不同的速率通过,从而实现了分离。

通过收集不同位置的分离物,我们可以进一步对蛋白质进行分析和纯化。

凝胶过滤技术在蛋白质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该技术,可以对复杂的蛋白质混合物进行分离和纯化,从而方便后续的研究工作。

凝胶过滤装置的选择和操作方法对于实验结果至关重要,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验目的和样品特点进行调整和优化。

然而,凝胶过滤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对于大分子量的蛋白质,其在凝胶过滤装置上的分离速率较慢,需要较长的时间。

其次,凝胶过滤技术对于一些特殊的蛋白质结构可能不适用,需要结合其他技术进行补充。

凝胶过滤层析实验报告

凝胶过滤层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凝胶过滤层析的原理及操作步骤。

2. 掌握利用凝胶过滤层析法分离混合物中不同分子量蛋白质的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凝胶过滤层析法在蛋白质分离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凝胶过滤层析法,又称分子筛层析法或凝胶过滤法,是一种根据分子大小进行分离的层析技术。

该技术利用凝胶的分子筛特性,将混合物中的不同分子量的物质分离。

凝胶是一种具有多孔结构的物质,孔径大小不一,当混合物通过凝胶层析柱时,大分子物质由于无法进入凝胶孔径,将直接通过层析柱;而小分子物质则可以进入凝胶孔径,从而在层析柱中停留较长时间,实现分离。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蛋白质混合物(含有已知分子量的标准蛋白质和未知分子量的蛋白质)- 凝胶层析柱(Sephadex G-75)- 洗脱液(磷酸盐缓冲液,pH 7.4)- 标准蛋白质(如牛血清白蛋白、卵清蛋白等)- 未知蛋白质样品2. 实验仪器:- 凝胶层析柱架- 凝胶层析柱- 量筒- 离心机- 分光光度计四、实验步骤1. 准备凝胶层析柱:将凝胶层析柱垂直放置于凝胶层析柱架上,用洗脱液平衡凝胶层析柱,直至洗脱液颜色清澈。

2. 加样:取一定量的蛋白质混合物,加入凝胶层析柱的顶部,用洗脱液冲洗,直至混合物完全进入层析柱。

3. 洗脱:用洗脱液缓慢冲洗层析柱,收集各部分洗脱液,分别测定其蛋白质含量。

4. 分离:根据洗脱液的蛋白质含量,绘制洗脱曲线,分析不同分子量蛋白质的分离情况。

5. 结果分析:根据标准蛋白质的分子量和洗脱曲线,推测未知蛋白质样品的分子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凝胶过滤层析柱平衡后,洗脱液颜色清澈,说明凝胶层析柱已准备就绪。

2. 洗脱过程中,标准蛋白质和未知蛋白质样品的洗脱曲线如下:- 标准蛋白质洗脱曲线:在洗脱曲线中,标准蛋白质的洗脱峰呈对称状,峰面积较大,说明分离效果较好。

- 未知蛋白质样品洗脱曲线:在洗脱曲线中,未知蛋白质样品的洗脱峰位置与标准蛋白质的洗脱峰位置不同,峰面积较小,说明分离效果较差。

生化凝胶层析实验报告

生化凝胶层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凝胶层析技术,对混合物中的不同分子量物质进行分离和纯化。

具体目标包括:1. 掌握凝胶层析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 学习如何根据分子量差异对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进行分离。

3. 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验证凝胶层析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二、实验原理凝胶层析(Gel Filtration)又称分子筛层析,是一种基于分子量差异进行物质分离的方法。

该技术利用凝胶作为固定相,凝胶具有多孔结构,分子量不同的物质在凝胶中的移动速度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实验中常用的凝胶材料包括葡聚糖凝胶(Sephadex)和琼脂糖凝胶(Sepharose)。

凝胶颗粒的大小可通过调节葡聚糖和交联剂的比例来控制。

交联度越大,网孔结构越紧密;交联度越小,网孔结构就越疏松。

因此,不同型号的凝胶具有不同的分子量分级范围。

实验过程中,将待分离物质加入凝胶柱中,在溶剂的作用下,各组分因分子量差异在凝胶柱中以不同的速度移动。

分子量大的物质在凝胶柱中的移动速度较慢,先流出柱子;而分子量小的物质则可以进入凝胶颗粒的网孔内,移动速度较快,后流出柱子。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待分离的混合物- 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100)- 洗脱液(例如磷酸盐缓冲液)- 标准蛋白质溶液(例如牛血清白蛋白、肌红蛋白等)- 紫外分光光度计- 凝胶层析柱- 量筒- 移液器- 离心机2. 实验仪器:- 凝胶层析柱- 紫外分光光度计- 移液器- 量筒- 离心机四、实验步骤1. 准备凝胶柱:将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100)用洗脱液充分溶胀,装入凝胶层析柱中。

2. 准备样品:将待分离的混合物用洗脱液稀释,调整蛋白质浓度至适当水平。

3. 加样:将样品加入凝胶柱中,待样品完全进入凝胶柱后,用洗脱液冲洗柱子,直至流出液为无色。

4. 收集洗脱液: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洗脱液中的蛋白质浓度,收集不同分子量范围的蛋白质组分。

5. 分析结果:将收集到的蛋白质组分进行SDS-PAGE电泳或Western blot分析,观察蛋白质的分子量和纯度。

凝胶层析分离混合蛋白实验报告

凝胶层析分离混合蛋白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凝胶层析分离混合蛋白实验报告篇一:凝胶过滤法分离蛋白质实验报告凝胶过滤法分离蛋白质一、实验目的了解凝胶层析的基本原理,并学会用凝胶层析分离纯化蛋白质。

二、实验原理凝胶过滤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被分离的分子大小不同及固定相(凝胶)具有分子筛的特点:本实验使用交联葡聚凝胶,其具有一定孔径的网络结构。

高亲水,在水溶液里吸水可膨胀。

当其填充完成后,加入混合分子大小不同的分离液。

由于大分子物质只能沿着胶粒之间的间隙向下流动,所经路短,最先流出;而涌入胶粒内部的小分子物质,受迷宫效应的影响,要经过层层扩散向下流动,所经路程长,最后流出,通透性居中的分子则后于大分子而先于小分子流出。

从而按大到小的顺序流出实现分离的目的。

三、试剂与仪器0.1mol/L磷酸缓冲液(ph7.0),0.4%K3Fe(cn)6,交联葡聚凝胶,鸡的抗凝全血1.5*20cm的层析柱,试管,量筒,大烧杯,玻璃棒四、实验步骤1.凝胶溶胀2.装柱:从层析柱加入缓冲液,打开出口,将气泡赶走,关闭下端开口,然后加入约6cm的缓冲液,灌注凝胶,打开下端开口。

使其自然沉降高度约17cm,并使其床面覆盖缓冲液,关闭出口盖上小形圆形滤纸。

待凝胶形成后,再用缓冲液洗脱2~3次。

3.样品处理4.上样和过滤:吸取约0.5ml混合液,在距离床面1mm 处沿管内壁轻轻加入样品。

打开出口,让样品溶液慢慢浸入凝胶内。

凝胶柱面加上一层磷酸盐缓冲液,并用1~2倍体积的此缓冲洗脱。

5.部分收集:控制速度为0.5ml/min左右,用试管收集洗脱液。

并观察柱上的色带,待黄色篇二:生物化学实验报告: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定——凝胶层析法实验一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定——凝胶层析法一、实验目的1.掌握凝胶层析的基本原理。

2.学习利用凝胶层析法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凝胶层析法也称分子筛层析法,是利用具有一定孔径大小的多孔凝胶作固定相的层析技术。

当混合物随流动相经过凝胶层析柱时,其中各组分按其分子大小不同而被分离的技术。

凝胶层析试验报告

凝胶层析试验报告

凝胶层析试验报告首先,我们制备了一定浓度的SDS-凝胶。

制备过程中,我们按照实验要求将甘油胺修饰的蛋白样品加入到SDS-样品缓冲液中,然后将混合物加载到凝胶槽中。

同时,我们还将分子量标准品加载到凝胶的一侧,作为分子量标尺。

之后,我们通过电泳的方式让样品在凝胶中迁移。

首先我们设定电泳系统的电压和时间,并保持电流稳定运行。

期间,我们注意观察凝胶是否存在异常现象,如温度升高、电解液溢出等。

电泳结束后,我们将凝胶从电泳槽中取出,并放置在染色盒中。

接下来,我们进行染色和显影步骤。

首先,我们将染色剂溶液倒入染色盒中,然后将凝胶小心地放入盒中,确保凝胶完全浸泡在染色剂中。

染色时间一般为30分钟至1小时,根据染色剂的要求进行调整。

染色结束后,我们将染色剂排出,并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凝胶,使染色剂完全被洗去。

最后,我们在凝胶上观察和记录蛋白质的迁移和染色情况。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发现样品中蛋白质分子量分布范围较广,主要集中在50kDa至200kDa之间。

具体来说,我们观察到了几个特定的蛋白质带。

首先,我们观察到了一个明显的带位于分子量标尺上的150kDa位置,这表明样品中存在一个分子量为150kDa的蛋白质。

其次,我们还观察到了一些较暗的带,它们位于分子量标尺上的100kDa左右和200kDa左右位置,分别代表样品中分子量约为100kDa和200kDa的蛋白质。

此外,我们还对样品中特定蛋白质的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

通过将实验结果与标准曲线比对,我们可以计算出样品中该蛋白质的含量。

例如,我们发现样品中的蛋白质在凝胶上表现为一个较浓的带位于分子量标尺上的75kDa位置。

通过对标准曲线的分析,我们确定该带所代表的蛋白质浓度为200μg/mL。

综上所述,凝胶层析试验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蛋白质分析方法。

通过该方法,我们可以确定蛋白质的分子量范围以及特定蛋白质的含量。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凝胶层析试验在蛋白质的分离和检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对于超大分子量的蛋白质会出现迁移受限的情况。

凝胶柱层析实验报告

凝胶柱层析实验报告

1. 理解凝胶柱层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 掌握凝胶柱层析在分离和纯化生物大分子中的应用。

3. 分析实验结果,验证实验原理。

二、实验原理凝胶柱层析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主要用于分离分子量不同的生物大分子。

其原理是利用凝胶的分子筛效应,将混合物中的大分子、中分子和小分子进行分离。

凝胶是一种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物质,其孔径大小不同,大分子无法进入孔径较小的凝胶颗粒,而小分子则可以自由进出。

在实验中,样品溶液通过凝胶柱,不同分子量的物质将在凝胶柱中形成不同的洗脱峰,从而实现分离。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蛋白质样品、标准分子量蛋白质、凝胶柱、洗脱液、缓冲液等。

2. 仪器:凝胶柱层析仪、离心管、移液器、微量注射器、凝胶柱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凝胶柱:将凝胶柱垂直固定在凝胶柱层析仪上,用缓冲液平衡凝胶柱,使其达到稳定的操作状态。

2. 样品制备:将蛋白质样品与缓冲液混合,用移液器取适量样品加入凝胶柱。

3. 洗脱:用洗脱液缓慢洗脱凝胶柱,收集不同洗脱峰的样品。

4. 样品分析:将收集到的洗脱峰样品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观察蛋白质分子量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凝胶柱层析分离结果:通过凝胶柱层析实验,成功地将蛋白质样品中的大分子、中分子和小分子分离。

洗脱峰1主要包含大分子蛋白质,洗脱峰2主要包含中分子蛋白质,洗脱峰3主要包含小分子蛋白质。

2. 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将不同洗脱峰的样品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显示洗脱峰1的蛋白质分子量最大,洗脱峰3的蛋白质分子量最小,与凝胶柱层析分离结果一致。

1. 凝胶柱层析是一种有效的分离技术,可以用于分离分子量不同的生物大分子。

2. 通过凝胶柱层析实验,成功地将蛋白质样品中的大分子、中分子和小分子分离,并验证了实验原理。

3. 实验结果表明,凝胶柱层析与SDS-PAGE电泳分析相结合,可以实现对蛋白质分子量的准确测定。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在进行凝胶柱层析实验时,应注意凝胶柱的平衡和操作状态,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凝胶层析生化实验报告

凝胶层析生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凝胶层析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凝胶层析的操作技能。
3. 通过凝胶层析分离和纯化蛋白质。
二、实验原理
凝胶层析是一种基于分子大小差异的分离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凝胶的多孔性,使不同大小的分子在凝胶柱中以不同的速度移动,从而实现分离。凝胶层析可分为凝胶过滤和凝胶排阻两种类型,其中凝胶过滤适用于分离分子量相近的物质,凝胶排阻适用于分离分子量差异较大的物质。
本实验采用凝胶过滤法,以葡聚糖凝胶为固定相,通过凝胶柱对蛋白质混合物进行分离。
三、实验材料
1. 蛋白质混合物:含有多种蛋白质的溶液。
2. 葡聚糖凝胶磷酸盐缓冲液(pH 7.4)。
4. 其他:层析柱、恒流泵、紫外分光光度计、收集器等。
四、实验步骤
1. 准备凝胶柱:将葡聚糖凝胶加入层析柱中,使其自然沉降至底部,形成凝胶床。
3. 本实验中,蛋白质分子量分布较广,说明蛋白质混合物中存在多种分子量的蛋白质。通过凝胶层析,可以将这些蛋白质分离和纯化。
七、实验总结
本实验通过凝胶层析分离和纯化了蛋白质混合物,成功实现了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通过实验,掌握了凝胶层析的原理和操作技能,为今后的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六、实验讨论
1. 凝胶层析的分离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凝胶的种类、洗脱液的pH、流速等。在本实验中,选用Sephadex G-100凝胶,以磷酸盐缓冲液(pH 7.4)为洗脱液,流速为1.0 mL/min,可得到较好的分离效果。
2. 凝胶层析具有操作简单、分离效果好、不影响蛋白质活性等优点,在蛋白质分离和纯化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 洗脱曲线:随着洗脱的进行,蛋白质分子量逐渐增大,洗脱峰的位置逐渐向后推移。根据洗脱峰的位置,可以判断蛋白质的分子量。

凝胶过滤层析实验报告

凝胶过滤层析实验报告

凝胶过滤层析实验报告凝胶过滤层析实验报告一、引言凝胶过滤层析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分离和纯化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生物制药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凝胶过滤层析的研究,探讨其原理、方法和应用。

二、凝胶过滤层析原理凝胶过滤层析是利用凝胶材料的孔隙结构,通过分子的大小和形状选择性地分离混合物中的组分。

凝胶材料通常是多孔的,具有不同大小的孔隙,通过调整凝胶材料的孔隙大小,可以选择性地分离分子。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凝胶柱:将凝胶材料装入柱中,并将柱与收集容器连接。

2. 样品处理:将待分离的混合物样品处理,去除杂质和大分子。

3. 样品加载:将处理后的样品加载到凝胶柱上。

4. 洗脱:用缓冲液洗脱凝胶柱上的目标分子。

5. 收集:将洗脱液收集于容器中,得到纯化后的目标分子。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本实验使用了凝胶过滤层析技术对蛋白质混合物进行分离和纯化。

实验结果显示,凝胶过滤层析能够有效地分离目标蛋白质,并具有较高的纯度。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凝胶材料的孔隙大小对分离效果有重要影响。

较大的孔隙可以让较大分子通过,而较小的孔隙则只允许较小分子通过。

因此,在选择凝胶材料时,需要根据目标分子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凝胶。

此外,凝胶过滤层析还可以用于去除杂质和浓缩目标分子。

在洗脱过程中,通过调整洗脱缓冲液的成分和pH值,可以更好地控制目标分子的洗脱效果。

凝胶过滤层析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它常用于蛋白质纯化和分析,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获取纯度较高的蛋白质样品,从而进行后续的功能研究。

在生物制药领域,凝胶过滤层析可以用于制备药物和疫苗,提高产品纯度和质量。

然而,凝胶过滤层析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对于较大的分子,凝胶材料的孔隙可能不够大,导致无法通过。

此外,凝胶过滤层析的操作相对较慢,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完成分离和纯化过程。

综上所述,凝胶过滤层析是一种有效的生物分离和纯化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对凝胶过滤层析的实验研究,我们深入了解了其原理、方法和应用,并对其优缺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凝胶过滤层析法分离纯化蛋白质”生化实验报告

“凝胶过滤层析法分离纯化蛋白质”生化实验报告

凝胶过滤层析法分离纯化蛋白质操作人:XXX 时间:XXXX 地点:XXXX 温度:20℃实验目的:①理解凝胶过滤层析的原理。

②掌握装柱、平衡、上样、柱效检验的方法。

③学会分析洗脱峰峰型。

试验方法与过程:1.装柱①固定层析柱,柱内装1/2双蒸水,双蒸水下降到1/4时,关闭出口。

②搅拌凝胶浆液,用玻璃棒引流缓慢倒入层析柱,打开出口,让凝胶沉降。

③装至柱内有2/3凝胶,上层保留至少0.5cm的水。

2.平衡双蒸水平衡柱,管口上接恒流泵、下管接检测仪入口,控制流速。

观察紫外检测仪平衡后A280应小于0.01.然后调整流速为2ml/min,暂停恒流泵。

3.加样吸取5%丙酮溶液500ul,沿柱壁缓慢加入,控制出水口管的高度使使样品缓缓进入胶内,用1ml双蒸水冲洗壁上的样品,在加入3-4ml双蒸水后关闭盖子。

4.洗脱凝集打开恒流泵开关,监视紫外检测仪的情况,待丙酮全部流出后加入,加入蛋白质混合物,监视紫外检测仪情况,开始出现上升即开始收集流出液。

蛋白质样品全部流出后,用双蒸水冲洗凝胶。

原始数据:图一:从左到右第一个峰为丙酮,第二第三个峰分别为混合物中的两种蛋白质。

结果处理与分析:①根据图像得As略大于1,说明装柱压力不足,可能滤网内有空气进入。

②由于是先加入丙酮再打开色谱分析软件,所以不能分析到分配系数Kd。

③在图一黑色箭头所指处色谱曲线出现了抖动,可能是因为在丙酮洗脱过程中打开了层析柱上口,导致空气进入。

④加入样品后出现两个峰,说明混合样品中有两种大小不同的物质被分离出来。

讨论:1.注意事项:一定要保证凝胶柱上层有液体覆盖,不能使之暴露于空气中;保证所灌凝胶中没有气泡,当有气泡和凝胶有明显分层时3,应在灌胶过程中及时用玻璃棒搅拌去除气泡及使不均匀的凝胶重悬后重新沉淀。

2.经验和心得:用滴管向凝胶柱内加入双蒸水和样品时,一定要沿管壁边旋转边缓慢加入,防止加入时产生压力太大,使凝胶柱上表面不平整;用滴管比用移液枪加样品好,因为滴管产生的压力小。

凝胶层析实验报告

凝胶层析实验报告

凝胶层析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将血红蛋白与鱼精蛋白混合物进行分离二.实验原理:凝胶是一种具有多孔,网状结构的分子筛. 分子量不同通过凝胶柱的速度也不同,利用这种凝胶分子筛对大小不同的分子进行层析分离.当样品溶液通过凝胶柱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物质由于直径大于凝胶网孔而只能沿着凝胶颗粒间的孔隙,随着溶剂流动,因此流程较短,向前移动速度快而首先流出层析柱;反之,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物质由于直径小于凝胶网孔,可自由地进出凝胶颗粒的网孔,在向下移动过程中,它们从凝胶内扩散到胶粒孔隙后再进入另一凝胶颗粒,如此不断地进入与逸出,使流量增长,移动速率慢而最后流出层析柱.从而在大分子物质与小分子物质之间被洗脱.这样,经过层析柱,使混合物中的各物质按其分子大小不同而被分离.三.主要仪器和试剂:铁架台层析柱胶管交联葡聚糖凝胶G-50血红蛋白鱼精蛋白混合物(aq)四.操作步骤:1 连接装置:将层析柱固定在铁架台上,保持与水平面垂直,底部与胶管连接.胶管下端置于烧杯中.2 装柱:将尼龙网放入层析柱底部, 使其水平固定;夹住胶管向柱中注水,松手放水,使水流到剩一厘米,让气泡流出,夹住胶管.3 灌胶:将凝胶搅拌均匀,用玻璃棒引流将凝胶溶液一次性倒入层析柱约20ml;夹住胶管片刻,然后打开夹子,让凝胶沉淀约20分钟(凝胶与水分层),当水流至离凝胶约5mm处时,夹住胶管.用玻璃棒取滤纸一片伸入层析柱,放置于凝胶表面之上水面之下,打开夹子,当露出滤纸,关闭夹子.4 加样:用胶头滴管取血红蛋白’鱼精蛋白混合液,滴入层析柱,约两滴.5 洗脱:当待分离混合液渗入滤纸后,加少量水,开夹放水,(水面始终位于滤纸之上),反复两三次;关闭止水夹到入大量水,再开夹.等待分离6 回收:将洗净的凝胶回收以便再次利用五.实验现象:观察看到红色的液体先被分离,流至烧杯中;黄色液体流速很慢,最终流入烧杯.六.结论与分析:结论:血红蛋白分子量比鱼精蛋白分子量大的多,利用分子筛效应先分离出血红蛋白; 使其混合物分离. 分析:。

凝胶层析法分离蛋白质实验报告

凝胶层析法分离蛋白质实验报告

凝胶层析法分离蛋白质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凝胶层析法对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进行分离纯化,掌握凝胶层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并熟悉蛋白质纯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

实验原理:凝胶层析法是一种蛋白质纯化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凝胶的三维结构和孔径大小对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进行分离纯化。

常用的凝胶材料有聚丙烯酰胺凝胶、琼脂糖凝胶、硅胶凝胶等。

在实验中我们采用了聚丙烯酰胺凝胶,其孔径大小是可以控制的,所以利用不同孔径大小的凝胶对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进行分离。

通常,具有较大分子量的蛋白质被排除在凝胶顶端的孔径较小的区域,而具有较小分子量的蛋白质则可以渗透入较小孔径的凝胶中,因此存在于较深的凝胶层中。

实验步骤:1.准备干燥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片,并将其装入凝胶层析柱中。

2.通过密封顶部的小孔,加入显色剂和柠檬酸盐缓冲液制成试样,注意不要将试样直接滴入凝胶中。

3.将制备好的样品通过重力作用,缓慢流经凝胶柱,待所有样品渗透完毕后,收集洗脱出来的蛋白质。

4.将收集得到的蛋白质样品通过SDS-PAGE电泳分析其分子量和纯度。

实验结果: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以三种分子量不同的蛋白质作为样品,分别是Bovine Serum Albumin(分子量为66kDa)、Egg Albumin(分子量为44kDa)以及Cytochrome C(分子量为12.4kDa)。

结果显示,我们的分离纯化效果较好,三个分子量不同的蛋白质在凝胶中得到了良好的分离。

而通过SDS-PAGE电泳也证实了每个样品的分子量与预期相符,并且纯度较高。

1.凝胶层析柱和样品的pH值要一致,避免蛋白质发生脱变性。

2.样品加入凝胶层析柱后,立即加入缓冲液,避免样品直接流入凝胶中。

3.收集洗脱出来的蛋白质时要注意,不要将不同分子量的蛋白混杂在一起,否则会影响后续的分析结果。

本次实验还让我们掌握了SDS-PAGE电泳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并通过其分析了凝胶层析后的蛋白质纯度和分子量,这对我们的研究工作和生物科学的进一步探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凝胶层析分离混合蛋白实验报告
篇一:凝胶过滤法分离蛋白质实验报告
凝胶过滤法分离蛋白质
一、实验目的
了解凝胶层析的基本原理,并学会用凝胶层析分离纯化蛋白质。

二、实验原理
凝胶过滤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被分离的分子大小不同及
固定相(凝胶)具有分子筛的特点:本实验使用交联葡聚凝胶,其具有一定孔径的网络结构。

高亲水,在水溶液里吸水可膨胀。

当其填充完成后,加入混合分子大小不同的分离液。

由于大分子物质只能沿着胶粒之间的间隙向下流动,所经路短,最先流出;而涌入胶粒内部的小分子物质,受迷宫效应的影响,要经过层层扩散向下流动,所经路程长,最后流出,通透性居中的分子则后于大分子而先于小分子流出。

从而按
大到小的顺序流出实现分离的目的。

三、试剂与仪器
0.1mol/L磷酸缓冲液(ph7.0),0.4%K3Fe(cn)6,交联葡聚凝胶,鸡的抗凝全血
1.5*20cm的层析柱,试管,量筒,大烧杯,玻璃棒
四、实验步骤
1.凝胶溶胀
2.装柱:从层析柱加入缓冲液,打开出口,将气泡赶走,关闭下端开口,然后加入约6cm的缓冲液,灌注凝胶,打开下端开口。

使其自然沉降高度约17cm,并使其床面覆盖缓冲液,关闭出口盖上小形圆形滤纸。

待凝胶形成后,再用缓冲液洗脱2~3次。

3.样品处理
4.上样和过滤:吸取约0.5ml混合液,在距离床面1mm 处沿管内壁轻轻加入样品。

打开出口,让样品溶液慢慢浸入凝胶内。

凝胶柱面加上一层磷酸盐缓冲液,并用1~2倍体积的此缓冲洗脱。

5.部分收集:控制速度为0.5ml/min左右,用试管收集洗脱液。

并观察柱上的色带,待黄色
篇二:生物化学实验报告: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定——凝胶层析法
实验一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定——凝胶层析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凝胶层析的基本原理。

2.学习利用凝胶层析法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实
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
凝胶层析法也称分子筛层析法,是利用具有一定孔径大小的多孔凝胶作固定相的层析技术。

当混合物随流动相经过凝胶层析柱时,其中各组分按其分子大小不同而被分离的技术。

该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重复性好、样品回收率高。

凝胶是一种不带电的具有三维空间的多孔网状结构、呈珠状颗粒的物质,每个颗粒的细微结构及筛孔的直径均匀一致,像筛子,小的分子可以进入凝胶网孔,而大的分子则排阻于颗粒之外。

当含有分子大小不一的蛋白质混合物样品加到用此类凝胶颗粒装填而成的层析柱上时,这些物质即随洗脱液的流动而发生移动。

大分子物质沿凝胶颗粒间隙随洗脱液移动,流程短,移动速率快,先被洗出层析柱;而小分子物质可通过凝胶网孔进入颗粒内部,然后再扩散出来,故流程长,移动速度慢,最后被洗出层析柱,从而使样品中不同大小的分子彼此获得分离。

若分子大小介于上述完全排阻或完全渗入凝胶的物质,则居二者之间从柱中流出。

总之,各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蛋白质分子,最终由于它们被排阻和扩散的程度不同,在凝胶柱中所经过的路程和时间也不同,从而彼此可以分离开来。

将凝胶装在柱后,柱床体积称为“总体积”,以Vt表示。

实质上Vt是由Vo,Vi与Vg三部分组成,Vo称为“孔隙体积”或“外水体积”,即存在于柱床内凝胶颗粒外面空隙之间的水相体积,相应于一般层析法中柱内流动相的体积;Vi 为内体积,即凝胶颗粒内部所含水相的体积。

Vg为凝胶本身的体积。

洗脱体积(Ve)与Vo与Vi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Ve=Vo+KdVi
式中Ve为洗脱体积,自加入样品时算起,到组分最大浓度(峰)出现时所流出的体积;Kd为样品组分在二相间的分配系数,也可以说Kd是分子量不同的溶质在凝胶内部与外部的分配系数。

它只与被分离的物质分子的大小和凝胶颗粒
孔隙的大小分布有关,而与柱的长度粗细无关,也就是说它对每一物质为常数,与柱的物理条件无关。

Kd可通过实验求得,上式可以改写为:Kd=(Ve-Vo)/Vi
上式中Ve为实际测得的洗脱体积;Vo可用不被凝胶滞留的大分子物质的溶液(最好是有颜色以便于观察,如血红蛋白,印度黑墨水,分子量约200万的蓝色葡聚糖-2000等)通过实际测量求得;Vi可由g×wr求得(g为干胶重量,单位为克;wr为凝胶的“吸水量”,以毫升每克表示)。

因此,对一层析柱胶床来说,只要通过实际实验得知某一物质的洗脱体积就可算出它的Kd值。

如果假定蛋白质分子近于球形,同时没有显著的水合作用,则不同大小分子量的蛋白质,在洗脱时峰的位置和该物质相对分子质量有直接的定量的关系。

在一根凝胶柱中,凝胶颗粒间空隙所含水相体积为外水体积Vo,不能进入凝胶孔径的那些大分子,当洗脱体积为Vo时,出现洗脱峰。

凝胶颗粒内部孔穴的总体积为内水体积Vi,能全部渗入凝胶的那些小分子,当洗脱体积为Vo+Vi时,出现洗脱峰。

Ve与分子量的关系:对同一类型的化合物,洗脱特性与组分的分子量有关,流过凝胶柱时,按分子量大小顺序流出,分子量大的走在前面。

Ve与分子量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Ve=K1-K2logm,式中m为相对分子质量,K1和K2为常数,Ve
也可用Ve-Vo。

葡聚糖凝胶有不同的型号,用于分离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大小的物质。

例如sephardexg-75的分级范围是3000-80000的球形分子。

在本实验中用于分离蓝色葡聚糖和牛血清蛋白、胃蛋白酶、cytc。

三、仪器和试剂
1.仪器:层析柱核酸蛋白检测器(或紫外分光光度计)、自动部分收集器、刻度管。

2.试剂:蓝色葡聚糖2000、sephardexg-75、洗脱液:0.2mol/LTris-hcL-KcL,ph7.5。

3.待测样品:蓝色葡聚糖、牛血清蛋白、胃蛋白酶、cytc。

四、实验步骤
1.凝胶溶胀
凝胶颗粒要求大小比较均匀,可流速稳定,结果较好。

取葡聚糖sephardexg-75干粉,加过量的蒸馏水室温充分溶胀一天(溶胀时间因凝胶交联度不同而不同),或沸水浴中
溶胀3小时,这样可大大缩短溶胀时间,而且可以杀死细菌和霉菌,并可排出凝胶内气泡。

溶胀过程中注意不要过分搅拌,以防颗粒破碎。

待溶胀平衡后用倾泻法除去不易沉下的细小颗粒,最后凝胶经减压抽气除去气泡,即可准备装柱。

2.装柱与平衡
装柱前须将凝胶上面过多的溶液倾出,将层析柱垂直装好。

关闭出口,向柱管内加入约1/3柱容积的洗脱液,然后在搅拌下,将浓浆状的凝胶连续地倾入柱中,使之自然沉降,待凝胶沉降约2—3cm后,打开柱的出口,调节合适的流速,使凝胶继续沉集,待沉集的胶面上升到离柱的顶端约5cm处时停止装柱,关闭出水口。

装柱要求连续、均匀、无气泡、无“纹路”。

将洗脱剂与恒流泵相连,恒流泵出口端与层析柱相连。

通过2—3倍柱床容积的洗脱液使柱床平衡,然后在凝胶表
面上放一片滤纸或尼龙滤布,以防将来在加样时凝胶被冲起,并始终保持凝胶上端有一段液体。

3.调整洗脱速度
上样前应调整洗脱速度,用自动收集器收集流出液,记录每收集2ml液体所需时间,调整其速度在2min左右。


上述时间设置自动更换收集管。

3.上样与洗脱
样品上柱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之一,若样品稀释或上柱不均,会使区带扩散,影响层析效果。

上样时应尽量保持床面的稳定。

先打开柱的出口,待柱中洗脱液流至距床表面1~2mm时,关闭出口,用滴管将1ml样品慢慢地加至柱床表面,应避免将床面凝胶冲起,打开出口并开始计算流出体积,当样品滲入床中接近床表面1mm时关闭出口。

按加样操作,用少量(约1ml)洗脱液冲洗管壁2次。

最后加入少量洗脱液于凝胶上,使高出床表面3~5cm,旋紧上口螺丝帽,柱进水口连通恒流泵,开始洗脱。

上样的体积,分析用量为柱床容积的1—2%;制备用量为柱床容积的20%~30%。

4.收集与鉴定
每个收集管内液体用紫外检测仪在280nm波长处检测,出现最高的一个oD值时的体积即为吸收峰的洗脱体积Ve。

5.凝胶柱的处理
凝胶用过后,反复用蒸馏水洗后保存,如果有颜色或比较脏,可用0.5mol/Lnacl洗涤。

短期可保存在水相中,加入防腐剂或加热灭菌后于低温保存。

建议长期用干燥状态保存。

五、实验结果
Ve(ml)
0246810121416182022242628
oD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