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诸子登岘山》课件
合集下载
《与诸子登岘山》(课堂实用)课件
自己像羊公那样有才华,但自 己却不被重用,抒发内心的忧伤和 感慨。
精选课件
13
1《与诸子登岘山》在表达感情 的方式上有何特点?
《与诸子登岘山》先议论后写景感 慨,先虚后实,打破了传统的“触 景生情”的写法。
精选课件
14
名家点评
语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挚动 人,以平淡深远见长。清沈德潜 评孟浩然诗,“从静悟中得之, 故语淡而味终不薄。”这首诗的 确有如此情趣。
过故人庄
•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精选课件
1
《过故人庄》
孟浩然诗歌特点
语言通俗易懂,
感情真挚动人,
以平淡深远见长。
精选课件
2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精选课件
3
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11
3.尾联“羊公碑”借用典故,寓有
羊公的丰功伟绩。这与“怀古伤今” 有怎样的密切关系?
最后两句诗人借羊公的典故,更具
体抒发了诗人的悲感。不仅是追悼古
代贤明的政治家,而且更是感叹自己
不能像羊祜那样有一番作为,让自己
的名声与岘山那样长留人间。两相对
比,令人伤感不已。
精选课件
12
4.这首诗的结尾似乎与我们常见 的诗歌结尾不同,最后诗人似乎 仍在叙事,诗人仅仅在叙事吗?
朗读诗歌,初探诗意
精选课件
4
• 人事有代谢,人间的事情都有更替变化, • 往来成古今。来来往往的时日形成古和今。
• 江山留胜迹,江上留下许多名胜古迹,我 • 我辈复登临。们又来登临。
精选课件
13
1《与诸子登岘山》在表达感情 的方式上有何特点?
《与诸子登岘山》先议论后写景感 慨,先虚后实,打破了传统的“触 景生情”的写法。
精选课件
14
名家点评
语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挚动 人,以平淡深远见长。清沈德潜 评孟浩然诗,“从静悟中得之, 故语淡而味终不薄。”这首诗的 确有如此情趣。
过故人庄
•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精选课件
1
《过故人庄》
孟浩然诗歌特点
语言通俗易懂,
感情真挚动人,
以平淡深远见长。
精选课件
2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精选课件
3
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11
3.尾联“羊公碑”借用典故,寓有
羊公的丰功伟绩。这与“怀古伤今” 有怎样的密切关系?
最后两句诗人借羊公的典故,更具
体抒发了诗人的悲感。不仅是追悼古
代贤明的政治家,而且更是感叹自己
不能像羊祜那样有一番作为,让自己
的名声与岘山那样长留人间。两相对
比,令人伤感不已。
精选课件
12
4.这首诗的结尾似乎与我们常见 的诗歌结尾不同,最后诗人似乎 仍在叙事,诗人仅仅在叙事吗?
朗读诗歌,初探诗意
精选课件
4
• 人事有代谢,人间的事情都有更替变化, • 往来成古今。来来往往的时日形成古和今。
• 江山留胜迹,江上留下许多名胜古迹,我 • 我辈复登临。们又来登临。
《与诸子登岘山》PPT课件
h
6
与诗歌“触景生情”的传统写法相 比,本诗开端有何特色?
首联就起得很突兀,这两句凭空 落笔,初看好象于题目无关,实 际上是题外生情,抒发了作者登 临所感,和全诗貌离而神合。正 如前人所评“起得高古”,有 “俯视一切,抗怀千载”的气概。
h
7
诗的颔联写的是什么?与上联有 何联系?
颔联由虚入实。意思是说人事虽
尾联“羊公碑”借用典故,寓有羊公的丰 功伟绩。这与“怀古伤今”有怎样的密切
关系?
借羊公的典故,更具体抒发了诗
人的悲感,与起句相照应。诗人
一句“泪沾襟”,不仅是追悼古
代贤明的政治家,而且更有感叹
自己不能像羊祜那样有一番作为,
遗爱百姓,名声与岘山那样长留
人间。两相对比,令人伤感不已。
真乃对比出效果!
h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南京市66中沙全刚
h
1
孟浩然 (689~740)唐代诗人。
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孟浩然 诗歌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题材不 宽,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 内容。虽不无愤世嫉俗之作,但更 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 并称,其诗虽不如王诗境界广阔, 但在艺术上有独特造诣,而且是继 陶渊明、谢灵运、谢眺之后,开盛 唐田园山水诗派之先声。
貌离神合 与上粘连 一片萧条 由人及己
h
13
从这首诗的四联中任择一联,联系全 诗,就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谈一下 你的看法。
首联勾勒出阔大的时代背景, 包含着对时光流逝、无可阻挡 的感喟,奠定了全诗的基调。 颔联诗句平实,内涵丰富,既 有对历史英雄羊公的回忆,也 有诗人吊古伤今的感怀。
h
14
颈联写眺望所见:“水 落”“天寒”简捷形象地 把羊公所处的背景环境描 绘出来。尾联是悠然的收 束,诗人在秋寒暮色中垂 泪,凭吊怀古中融入了因 个人遭际生发的苍凉感慨。
与诸子登岘山ppt课件二
2021/2/8
• 孟浩然的一生,徘徊于求官与归隐的矛盾之中, 直到碰了钉子才了结了求官的愿望。他虽然隐居 林下,但仍与当时达官显宦如张九龄等有往还, 和诗人王维、李白、王昌龄也有酬唱。
• 孟浩然的诗已摆脱了初唐应制,咏物的狭窄境界 ,更多地抒写了个人的怀抱,给开元诗坛带来了 新鲜气息,并得到时人的倾慕。李白称颂他“高 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杜甫礼赞他“清诗句 句尽堪传”。可见他在当时即享有盛名。他死后 不到十年,诗集便两经编定,并送上「秘府」保 存。现有《孟浩然集》。
2021/2/8
“羊公碑尚在”,一个“尚”字,十分有力,它包 含了复杂的内容。羊祜镇守襄阳,是在晋初,而孟 浩然写这首诗却在盛唐,中隔四百余年,朝代的更 替,人事的变迁,是多么巨大!然而羊公碑却还屹 立在岘首山上,令人敬仰。与此同时,又包含了作 者伤感的情绪。四百多年前的羊祜,为国(指晋) 效力,也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是以名垂千古,与 山俱传;想到自己至今仍为“布衣”,无所作为, 死后难免湮没无闻,这和“尚在”的羊公碑,两相 对比,令人伤感,因之,就不免“读罢泪沾襟” 了。
2021/2/8
• 逶迤盘横近百公里的崤山巧借 着西高东低的山势将秦岭的莽 阔化解成渐渐低矮的丘岭。在 灵宝与陕县交汇的崤山深处, 有一座普通的山峰。它的名字 ,只有县级地图上才能找到。 它,就是岘山。
2021/2/8
山谷中的小溪
奇峰
2021/2/8
岘山主峰
2021/2/8
奇峰
2021/2/8
奇峰 山门
2021/2/8
今日岘山雪景图
2021/2/8
朗 读 诗 歌 , 初 探 诗 意
2021/2/8
与诸子登岘山
[吊古伤今诗]
孟浩然
• 孟浩然的一生,徘徊于求官与归隐的矛盾之中, 直到碰了钉子才了结了求官的愿望。他虽然隐居 林下,但仍与当时达官显宦如张九龄等有往还, 和诗人王维、李白、王昌龄也有酬唱。
• 孟浩然的诗已摆脱了初唐应制,咏物的狭窄境界 ,更多地抒写了个人的怀抱,给开元诗坛带来了 新鲜气息,并得到时人的倾慕。李白称颂他“高 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杜甫礼赞他“清诗句 句尽堪传”。可见他在当时即享有盛名。他死后 不到十年,诗集便两经编定,并送上「秘府」保 存。现有《孟浩然集》。
2021/2/8
“羊公碑尚在”,一个“尚”字,十分有力,它包 含了复杂的内容。羊祜镇守襄阳,是在晋初,而孟 浩然写这首诗却在盛唐,中隔四百余年,朝代的更 替,人事的变迁,是多么巨大!然而羊公碑却还屹 立在岘首山上,令人敬仰。与此同时,又包含了作 者伤感的情绪。四百多年前的羊祜,为国(指晋) 效力,也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是以名垂千古,与 山俱传;想到自己至今仍为“布衣”,无所作为, 死后难免湮没无闻,这和“尚在”的羊公碑,两相 对比,令人伤感,因之,就不免“读罢泪沾襟” 了。
2021/2/8
• 逶迤盘横近百公里的崤山巧借 着西高东低的山势将秦岭的莽 阔化解成渐渐低矮的丘岭。在 灵宝与陕县交汇的崤山深处, 有一座普通的山峰。它的名字 ,只有县级地图上才能找到。 它,就是岘山。
2021/2/8
山谷中的小溪
奇峰
2021/2/8
岘山主峰
2021/2/8
奇峰
2021/2/8
奇峰 山门
2021/2/8
今日岘山雪景图
2021/2/8
朗 读 诗 歌 , 初 探 诗 意
2021/2/8
与诸子登岘山
[吊古伤今诗]
孟浩然
与诸子登岘山ppt4
二、自由朗读、背诵 三、诗句解释:
1.人间的事情都有更替变化,来来往往的时日形成 古和今。 2.江山留下许多名胜古迹,我们又来登临。(由于 山上有历史印迹,才来登山) 3.水落下去鱼梁显露出来,天气寒冷,梦泽显得格 外深远。(是不是一定能看到呢?这是登山所见所 想-虚幻的景色,烘托深秋岘山萧条、悲凉、邈远 的秋景。) 4.羊公碑如今还在,读完上面的文字不觉泪水沾湿 衣襟。 (为何作者会流泪?)
5.品读“尚”
“羊公碑尚在”,一个“尚”字,十分有力,它 包含了复杂的内容。羊祜镇守襄阳,是在晋初, 而孟浩然写这首诗却在盛唐,中隔四百余年,朝 代的更替,人事的变迁,是多么巨大!然而羊公 碑却还屹立在岘首山上,令人敬仰。与此同时, 又包含了作者伤感的情绪。四百多年前的羊祜, 为国(指晋)效力,也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是 以名垂千古,与山俱传;想到自己至今仍为“布 衣”,无所作为,死后难免湮没无闻,这和“尚 在”的羊公碑,两相对比,令人伤感,因之,就 不免“读罢泪沾襟”了。
孟浩然的一生,徘徊于求官与归隐的矛盾之中, 直到碰了钉子才了结了求官的愿望。他虽然隐居 林下,但仍与当时达官显宦如张九龄等有往还, 和诗人王维、李白、王昌龄也有酬唱。 孟浩然的诗已摆脱了初唐应制,咏物的狭窄境界, 更多地抒写了个人的怀抱,给开元诗坛带来了新 鲜气息,并得到时人的倾慕。李白称颂他“高山 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杜甫礼赞他“清诗句句 尽堪传”。可见他在当时即享有盛名。他死后不 到十年,诗集便两经编定,并送上「秘府」保存。 现有《孟浩然集》。
后来,羊祜果然死在襄阳,百
姓追悼他,在岘山上为他立了 一块碑。来读这块碑文的人, 都欷歔感慨,不觉下泪。因此, 人们就把这块碑称为堕泪 碑。 这首诗感情真挚,平淡中 见深远。
语文选修苏教版 唐诗宋词选读 《与诸子登岘山》课件(与“登临”有关文档共11张)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1、羊公碑如今还在,读完上面的文字不觉泪水沾湿衣襟。
得到时人的倾慕。李白称颂他“高山安可仰,徒此揖 第三联写登临所见,水落石出,草木凋零,严冬萧条之景更衬托出登临者的伤感。 清芬”,杜甫礼赞他“清诗句句尽堪传”。可见他在 当时即享有盛名。现有《孟浩然集》。
3
第3页,共11页。
• 孟浩然一生,徘徊于求官与归隐的矛盾中。他虽隐居林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孟浩然一生,徘徊于求官与归隐的矛盾中。
下,但仍与当时达官显宦如张九龄等有往还,和诗人王 2、 “尚”写出朝代更替,人事变迁,碑犹在。
他虽隐居林下,但仍与当时达官显宦如张九龄等有往还,和诗人王维、李白、王昌龄也有酬唱。
维、李白、王昌龄也有酬唱。 羊公碑如今还在,读完上面的文字不觉泪水沾湿衣襟。
“ 泪 ” 写 出 羊 祜 名 垂 千 古 , 与 山 俱 传 , 而 自 己 无 李白称颂他“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杜甫礼赞他“清诗句句尽堪传”。
有一次,他对同游者喟然叹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淹灭无闻,使人悲伤!
所作为,死后将淹没无闻。 壮年时曾往吴越漫游,后又赴长安谋求官职,但以“当路无人”,只好还归故园。
作者是如何表达吊古伤今这种情感的? 江上留下许多名胜古迹,我们又来登临。
• 孟浩然的诗已摆脱了初唐应制,咏物的狭窄境界,更多 “泪”写出羊祜名垂千古,而自己无所作为,死后将淹没无闻。
羊公碑,在今湖北襄阳南的岘首山上。
地抒写了个人的怀抱,给开元诗坛带来了新鲜气息,并 羊公碑如今还在,读完上面的文字不觉泪水沾湿衣襟。
• 全诗寓怀古伤今之情于说理和叙事写景之中。
7
第7页,共11页。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得到时人的倾慕。李白称颂他“高山安可仰,徒此揖 第三联写登临所见,水落石出,草木凋零,严冬萧条之景更衬托出登临者的伤感。 清芬”,杜甫礼赞他“清诗句句尽堪传”。可见他在 当时即享有盛名。现有《孟浩然集》。
3
第3页,共11页。
• 孟浩然一生,徘徊于求官与归隐的矛盾中。他虽隐居林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孟浩然一生,徘徊于求官与归隐的矛盾中。
下,但仍与当时达官显宦如张九龄等有往还,和诗人王 2、 “尚”写出朝代更替,人事变迁,碑犹在。
他虽隐居林下,但仍与当时达官显宦如张九龄等有往还,和诗人王维、李白、王昌龄也有酬唱。
维、李白、王昌龄也有酬唱。 羊公碑如今还在,读完上面的文字不觉泪水沾湿衣襟。
“ 泪 ” 写 出 羊 祜 名 垂 千 古 , 与 山 俱 传 , 而 自 己 无 李白称颂他“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杜甫礼赞他“清诗句句尽堪传”。
有一次,他对同游者喟然叹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淹灭无闻,使人悲伤!
所作为,死后将淹没无闻。 壮年时曾往吴越漫游,后又赴长安谋求官职,但以“当路无人”,只好还归故园。
作者是如何表达吊古伤今这种情感的? 江上留下许多名胜古迹,我们又来登临。
• 孟浩然的诗已摆脱了初唐应制,咏物的狭窄境界,更多 “泪”写出羊祜名垂千古,而自己无所作为,死后将淹没无闻。
羊公碑,在今湖北襄阳南的岘首山上。
地抒写了个人的怀抱,给开元诗坛带来了新鲜气息,并 羊公碑如今还在,读完上面的文字不觉泪水沾湿衣襟。
• 全诗寓怀古伤今之情于说理和叙事写景之中。
7
第7页,共11页。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课件:与诸子登岘山 (共24张PPT)
(3)探究:思考课本第五页“品 读与探讨”中第四题。
空间: 景色:
情感:
空间: 景色:
离堂华筵
室内
别路山川
户外
洛阳古道
遥想
银烛青烟 金樽绮筵
明月高树 长河晓天 时光催人 难舍难分
悠悠古道 悠悠离情 此会何年
情感: 相对无言 离情缠绵
诗人根据离别的时间顺序来安排空间和景 色的转换,景色随着空间而变化,情感随着景 色的变化而逐渐加深。
自由读诗:找出主旨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一读诗歌,初探诗意
1.诗中哪些词语写了“夜”?
银烛、明月、晓天
2.诗中哪些词语写出了“别”?
离堂、别路、金樽
3.全诗在时间上有一个怎样的流转变化?
夜晚→拂晓
4.全诗在空间上有怎样的流转变化?
室内→室外
再读诗歌,体会感情
思考: 全诗通过什么事情表达了 什么感情?
怀古诗
(1)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2)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 名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 寂失意。 (3)手法: 用典,对比,借古讽今,吊古伤今。 (4)语言: 含蓄蕴藉。 (5)思想感情:吊古伤今,昔盛今衰,怀才不遇。
诗歌的终极目的都是抒发情感,怀古诗在抒发情感 的趋向性上也表现了相对的统一,一般可分为三类。一 是寄托个人境遇。二是借古讽今,忧国伤时。三是感慨 人世无常。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离别的诗句:
• • • •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 路。 •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苏教版2017高中语文(选修《唐宋诗词选读》)《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PPT课件)
重点: 诗歌鉴赏之句意理解型要点掌握。 难点: 诗人是如何表达怀古伤今之情的。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诗歌特点
语言通俗易懂, 感情真挚动人, 以平淡深远见长。
【生平简介】
孟浩然 (689 一 740) ,襄州襄阳 ( 今湖北襄樊 ) 人, 唐代著名的山水诗人。其诗与王维齐名,时称 " 王孟 "。是唐代一位不甘隐居,却以隐居终老的 诗人。壮年时曾往吴越漫游,后又赴长安谋求官 职,但以“当路无人”,只好还归故园。开元二 十八年(七四零)诗人王昌龄游襄阳,和他相聚 甚欢,但此时孟浩然背上正生毒疮,据说就是因 为“食鲜疾动”,终于病故,年五十二岁。
孟浩然,早年隐居家乡鹿门山,读书作诗。继 漫游吴越,寻求出仕。四十岁时始入京考进士,不 中,失意而归。张九龄官荆州,引为幕府从事,后 疽发背而卒。 孟浩然的诗已摆脱了初唐应制,咏物的狭窄 境界,更多地抒写了个人的怀抱,给开元诗坛带 来了新鲜气息,并得到时人的倾慕。 其“学不攻儒,务掇菁华;文不按古,匠心独妙。 五言诗天下称其善。”这是第一个替他编定诗集的 人王士源对他的赞美。 李白:“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高山 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 杜甫也称赞他:“吾友襄阳孟浩然,新诗句句 尽堪传”(《忆襄阳》)。 由此可见其为人和诗作均甚为当时所推重。他 的山水田园诗很有名,在诗歌方面他与王维齐名, 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
孟浩然
(689~740)唐代诗人。 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孟浩然 诗歌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题材不 宽,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 内容。虽不无愤世嫉俗之作,但更 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 并称,其诗虽不如王诗境界广阔, 但在艺术上有独特造诣,而且是继 陶渊明、谢灵运、谢眺之后,开盛 唐田园山水诗派之先声。
《与诸子登岘山》课件ppt
小组讨论
1.结合注释,理解诗 歌大意
2.羊公是一个什么样 的人?作者借羊公 碑表达了什么情感?
小组讨论 1.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大意
(1)人间的事情都有更替变化, 来来往往的时日形成古和今。
(2)江上留下许多名胜古迹,我 们又来登临。
(3)水落下去鱼梁显露出来,天 气寒冷,梦泽显得格外深远。 (是不是一定能看到呢?这是登 山所见所想-虚幻的景色,烘托 深秋岘山萧条、悲凉、读完上面 的文字不觉泪水沾湿衣襟。
小组讨论
2.羊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借羊公碑表达了什么情感?
羊祜镇守襄阳时,深得民心,做襄阳太守的时候,常到岘 山上与同僚饮酒游玩。一天,他感慨地对朋友们说: “自古以来,就有这个山;自古以来,有过许多贤人名 士在这里游玩,可是这些人都默默无闻地消灭了,真使 人悲伤。如果我死了之后,魂魄也将留恋这个山呢。” 后来,羊祜果然死在襄阳,百姓追悼他,在岘山上为他 立了一块碑。来读这块碑文的人,都欷歔感慨,不觉下 泪。因此,人们就把这块碑称为堕泪碑。
作者求仕不遇,心情苦闷。诗人一句“泪沾襟”,不仅是 追悼古代贤明的政治家,而且更有感叹自己不能像羊祜 那样有一番作为,遗爱百姓,名声与岘山那样长留人间。 两相对比,令人伤感不已。表达了抚今思昔的感慨和不
探究:颈联的写景, 对于表达情感有什 么作用?
颈联是全诗中仅有 写景句。远近的景 物都是一片萧条、 肃杀,以景衬情, 衬托诗人的悲情。
孟浩然的一生,徘徊于求官与归隐的矛盾之中,直到碰 了钉子才了结了求官的愿望。他虽然隐居林下,但仍与 当时达官显宦如张九龄等有往还,和诗人王维、李白、 王昌龄也有酬唱。
孟浩然的诗已摆脱了初唐应制,咏物的狭窄境界,更多 地抒写了个人的怀抱,给开元诗坛带来了新鲜气息,并 得到时人的倾慕。李白称颂他“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 芬”,杜甫礼赞他“清诗句句尽堪传”。可见他在当时 即享有盛名。他死后不到十年,诗集便两经编定,并送 上「秘府」保存。现有《孟浩然集》。
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与诸子登岘山
这首诗前两联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后 两联既描绘了景物,富有形象,又饱含了 作者的激情,这就使得它成为诗人之诗而
古诗文系列:与诸子登岘山
鉴赏:
同时,语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挚动人,以 平淡深远见长。清沈德潜?评孟浩然诗词: “从静悟中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 这首诗的确有如此情趣。
古诗文系列:与诸子登岘山
古诗文系列:与诸子登岘山
鉴赏:
然而羊公碑却还屹立在岘首山上,令人敬 仰。与此同时,又包含了作者伤感的情绪。 四百多年前的羊祜,为国(指晋)效力, 也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是以名垂千古, 与山俱传;想到自己仍为“布衣”,无所 作为,死后难免湮没无闻,这和“尚在” 的羊公碑,两相对比,令人伤感,因之, 就不免“读罢泪沾襟”了。
古诗文系列:与诸子登岘山
背景: 由此借古抒怀,写下了这首诗。
古诗文系列:与诸子登岘山
鉴赏: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诗。所谓吊古, 是凭吊岘首山的羊公碑。据《晋书?·羊 祜传》,羊祜镇荆襄时,常到此山?置酒 言咏。有一次,他对同游者喟然叹曰: “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 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 使人悲伤!”羊祜生前有政绩,死后,襄 阳百姓于岘山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
古诗文系列:与诸子登岘山
鉴赏:
望其碑者,莫不流涕”。作者登上岘首山, 见到羊公碑,自然会想到羊祜。由吊古而 伤今,不由感叹起自己的身世来。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是一 个平凡的真理。大至朝代更替,小至一家 兴衰,以及人们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 人事总是在不停止地变化着,没有谁没有 感觉到。寒来暑往,春去秋来,时光也在 不停止地流逝着,这也没有谁没有感觉到。
古诗文系列:与诸子登岘山
鉴赏:
首联两句凭空落笔,似不着题,却引出了 作者的浩瀚心事,饱含着深深的沧桑之感。
古诗文系列:与诸子登岘山
鉴赏:
同时,语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挚动人,以 平淡深远见长。清沈德潜?评孟浩然诗词: “从静悟中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 这首诗的确有如此情趣。
古诗文系列:与诸子登岘山
古诗文系列:与诸子登岘山
鉴赏:
然而羊公碑却还屹立在岘首山上,令人敬 仰。与此同时,又包含了作者伤感的情绪。 四百多年前的羊祜,为国(指晋)效力, 也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是以名垂千古, 与山俱传;想到自己仍为“布衣”,无所 作为,死后难免湮没无闻,这和“尚在” 的羊公碑,两相对比,令人伤感,因之, 就不免“读罢泪沾襟”了。
古诗文系列:与诸子登岘山
背景: 由此借古抒怀,写下了这首诗。
古诗文系列:与诸子登岘山
鉴赏: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诗。所谓吊古, 是凭吊岘首山的羊公碑。据《晋书?·羊 祜传》,羊祜镇荆襄时,常到此山?置酒 言咏。有一次,他对同游者喟然叹曰: “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 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 使人悲伤!”羊祜生前有政绩,死后,襄 阳百姓于岘山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
古诗文系列:与诸子登岘山
鉴赏:
望其碑者,莫不流涕”。作者登上岘首山, 见到羊公碑,自然会想到羊祜。由吊古而 伤今,不由感叹起自己的身世来。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是一 个平凡的真理。大至朝代更替,小至一家 兴衰,以及人们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 人事总是在不停止地变化着,没有谁没有 感觉到。寒来暑往,春去秋来,时光也在 不停止地流逝着,这也没有谁没有感觉到。
古诗文系列:与诸子登岘山
鉴赏:
首联两句凭空落笔,似不着题,却引出了 作者的浩瀚心事,饱含着深深的沧桑之感。
与诸子登岘山ppt课件四
再读诗歌 体会情感
结合诗人的遭际及以上羊祜的故事,初步感知 此诗,你能说说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作者求仕不遇,心情苦闷。他登上 岘山,想到羊祜当年的心境,想起羊 祜说过的的话,与自己的处境正相吻 合。“烟灭无闻”正是对自己遭遇的 写照,触景生情,倍感悲伤,不禁潸 然下泪。全诗借古抒怀,感情深沉。
朗读诗歌
与诸子登岘山
初探诗意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1.作者登山的原因是什么? 因山上有名胜古迹。
羊祜是晋朝人,做襄阳太守的时候,常到岘山上与
同僚饮酒游玩。一天,他感慨地对朋友们说:“自古 以来,就有这个山;自古以来,有过许多贤人名士在 这里游玩,可是这些人都默默无闻地消灭了,真使人 悲伤。如果我死了之后,魂魄也将留恋这个山呢。” 后来,羊祜果然死在襄阳,百姓追悼他,在岘山上为 他立了一块碑。来读这块碑文的人,都欷歔感慨,不 觉下泪。因此,人们就把这块碑称为堕泪碑。
三读诗歌,品味语言
1、与诗歌“触景生情”的传统写 法相比,本诗开端有何特色?
首联就起得很突兀,这两句凭空落笔, 初看好象于题目无关,实际上是题外生情, 抒发了作者登临所感,和全诗貌离而神合。 正如前人所评“起得高古”,有“俯视一 切,抗怀千载”的气概。
2、诗的颔联写的是什么?与上联有何联系?
颔联由虚入实。意思是说人事虽然变迁,可是 大自然却依然如故,江山不改,胜迹长流,今天我 们又继古人之后来登临了。诗人登临岘山,不由想 起历史人物羊祜的典故,从字面上可以看出这两句 与上两句粘连甚紧, “江山胜迹”是指古,“我辈 登临”乃言今,一“复”字则指明是继羊祜和许多 无名游客之后而登临。这一联用了“流水对”,浑 然天成,质朴无华。从诗意发展的脉络看,应是先 有三、四句,后有一、二句。诗人如此处理,使人 有奇峰突起气势,更见新颖。当然也是强调诗人的 感慨。
《与诸子登岘山》课件
岘山之行对思想和生命 的影响
总结岘山之行对作者思想和 生命的深远影响,并激发读 者思考他们自己的成长和转 变。
结论
1 本文的主旨和价值
总结文章的主旨,并强调 其价值对于读者和中国文 化的意义。
2 对作者和诸子的评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分享作者对岘山之行和诸 子思想的评价,以及对他 们的敬仰之情。
3 对读者的启示和建议
山路险峻,峰峦叠嶂
描绘岘山的壮丽山势和美景,让 读者感受到登山的刺激和挑战。
与诸子谈论人生、人情、 自然等题
激发读者的思考,带领他们进入 与诸子一同深入探讨的场景。
岘山之顶
登临岘山之巅,俯瞰群山
以生动的语言和形象描述作者登上岘山之巅,眺望周围群山的壮丽景色。
诸子展现出的不同思想、哲学和信仰
通过描写诸子在岘山之巅展示的思想和信仰差异,启发读者对多元思维的思考。
初见诸子
1
与诸子的相遇
讲述作者与诸子相识的缘由和场景,引发读者的好奇心。
2
诸子的故事和志向
揭秘诸子们各自的故事、背景和修行志向,展示他们的智慧和人格魅力。
3
诸子的影响历史
介绍诸子对中国历史和哲学的影响,赋予读者对他们的更深的理解和尊重。
登山过程
行程安排
详细描述登山的行程安排和需要 注意的事项,吸引读者加入这个 登山之旅。
对山水之美的领悟和感悟
文艺的描写方式表达诸子对山水之美的感受,引导读者与他们一起领悟自然和人生之美。
反思与启示
留恋山峰,从诸子思想 中得到的启示
通过描述作者对岘山的留恋 之情和从中受到的启示,引 发读者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人生的追求和价值,与 诸子一同探索
探讨人生的追求与价值观, 启发读者与诸子一同思考自 己的生活和人生目标。
《与诸子登岘山》课件
和对人生的感慨。
孟浩然的文学成就
01
孟浩然是唐代山水诗的代表人物 之一,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意 境深远著称。
02
他的作品在当时和后世都受到了 广泛的赞誉和传颂,对后世的诗 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浩然的创作风格
孟浩然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 语言简练明快,不事雕琢,直 抒胸臆。
他的作品常常以自然景物为题 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入的 思考,表达出对人生和社会的 独到见解。
影响后世
诗歌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被广泛传颂和引用,成为文学
史上的经典名篇。
传承方式
诗歌通过文学作品的传承方式, 被后人不断学习和传承,成为中
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影响
诗歌所表达的人文精神和文化价 值观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 积极影响,推动了社会文明进步
和发展。
情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和人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荏 苒、人生短暂的感慨和思考。整首诗情感丰富、深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03
探讨主题
人生短暂与自然永恒的主题
人生短暂
诗歌中通过描写自然永恒与人生短暂 的对比,表达了人生短暂、时光荏苒 的感慨。
自然永恒
岘山作为自然景观的代表,其永恒不 变的存在与人的生命短暂形成了鲜明 对比,突显了自然的永恒与伟大。
诗的历史地位
01
02
03
见证历史
诗歌见证了当时的社会历 史背景和文化状况,是研 究当时历史的重要资料。
文学价值
诗歌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 地位,被认为是唐代诗歌 的代表作之一,对后世文 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化传承
诗歌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 和价值观,对弘扬民族文 化、推动文化交流具有积 极意义。
孟浩然的文学成就
01
孟浩然是唐代山水诗的代表人物 之一,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意 境深远著称。
02
他的作品在当时和后世都受到了 广泛的赞誉和传颂,对后世的诗 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浩然的创作风格
孟浩然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 语言简练明快,不事雕琢,直 抒胸臆。
他的作品常常以自然景物为题 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入的 思考,表达出对人生和社会的 独到见解。
影响后世
诗歌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被广泛传颂和引用,成为文学
史上的经典名篇。
传承方式
诗歌通过文学作品的传承方式, 被后人不断学习和传承,成为中
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影响
诗歌所表达的人文精神和文化价 值观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 积极影响,推动了社会文明进步
和发展。
情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和人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荏 苒、人生短暂的感慨和思考。整首诗情感丰富、深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03
探讨主题
人生短暂与自然永恒的主题
人生短暂
诗歌中通过描写自然永恒与人生短暂 的对比,表达了人生短暂、时光荏苒 的感慨。
自然永恒
岘山作为自然景观的代表,其永恒不 变的存在与人的生命短暂形成了鲜明 对比,突显了自然的永恒与伟大。
诗的历史地位
01
02
03
见证历史
诗歌见证了当时的社会历 史背景和文化状况,是研 究当时历史的重要资料。
文学价值
诗歌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 地位,被认为是唐代诗歌 的代表作之一,对后世文 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化传承
诗歌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 和价值观,对弘扬民族文 化、推动文化交流具有积 极意义。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这首诗的结尾似乎与我们常见 的诗歌结尾不同,最后诗人似乎 仍在叙事,诗人仅仅在叙事吗? 明确: 自己像羊公那样有才华,但自己 却不被重用,抒发内心的忧伤和 感慨。
3.这首诗如果用四个字来概括它 的内容,会是哪四个字?
明确:怀古伤今(吊古伤今) 4.今读其诗,你会有何感想?
提示:感想应从诗人的感想中来。
二、自由朗读、背诵 三、诗句解释:
1.人间的事情都有更替变化,来来往往的时日形成 古和今。 2.江上留下许多名胜古迹,我们又来登临。(由于 山上有历史印迹,才来登山) 3.水落下去鱼梁显露出来,天气寒冷,梦泽显得格 外深远。(是不是一定能看到呢?这是登山所见所 想-虚幻的景色,烘托深秋岘山萧条、悲凉、邈远 的秋景。) 4.羊公碑如今还在,读完上面的文字不觉泪水沾湿 衣襟。 (为何作者会流泪?)
【诗文赏析】 《与诸子登岘山》,是孟浩然游岘 山而作的诗。“诸子”是“诸君子” 的省略,意思是“几个朋友”,不 可解作“几个儿子”。岘山在襄阳 城外汉水上,是一处与羊祜有关的 古迹。我们必须先了解羊祜的故事, 才能了解这首诗。
羊公碑,在今湖北襄阳南的岘首山上。 据《晋书· 羊祜传》,羊祜镇荆襄时,常到此 山置酒言咏。有一次,他对同游者喟然叹曰: “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 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淹灭无闻,使人 悲伤!”羊祜生前有政绩,死后,襄阳百姓 于岘山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 莫不流涕。”诗人登临岘山,凭吊羊公碑, 处境伤怀,抒发感慨,想到自己空有抱负, 不觉分外悲伤,泪湿衣襟。
5.品读“尚”
“羊公碑尚在”,一个“尚”字,十分有力,它 包含了复杂的内容。羊祜镇守襄阳,是在晋初, 而孟浩然写这首诗却在盛唐,中隔四百余年,朝 代的更替,人事的变迁,是多么巨大!然而羊公 碑却还屹立在岘首山上,令人敬仰。与此同时, 又包含了作者伤感的情绪。四百多年前的羊祜, 为国(指晋)效力,也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是 以名垂千古,与山俱传;想到自己至今仍为“布 衣”,无所作为,死后难免湮没无闻,这和“尚 在”的羊公碑,两相对比,令人伤感,因之,就 不免“读罢泪沾襟”了。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 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 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 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 读罢泪沾襟!
岘山主峰
书 法 欣 赏
一、学习目标:
1.感悟盛唐诗歌“声律风骨兼备”的特 点及其阔大雄浑、豪迈恢宏的艺术境界。 2.初步熟悉王维、孟浩然和高適、岑参 的生平事迹及其诗歌的主要特征。 3.初步了解盛唐边塞诗派和山水田园诗 派的风格差异。
【品读与探讨】
作者是如何表达吊古伤今这种情感的?
首联凭空落笔,似不入题,但却引出了诗人的无限感慨; 第二联紧扣上联的“古”“今”,道出自己的怀古伤今 来自于这次的登临; 诗歌的前两联具有一定的哲理性。 第三联写登临所见,严冬天寒,更衬托出登临者的伤感; 第四联既是写景,也是吊古伤今。“读罢泪沾襟”,是 诗人的自我感伤,也暗用了“堕泪碑”的典故。 寓怀古伤今之情于说理和叙事写景之中。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生平简介】
孟浩然(689一740),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 人,唐代著名的山水诗人。其诗与王维齐 名,时称“王孟”。是唐代一位不甘隐居, 却以隐居终老的诗人。壮年时曾往吴越漫 游,后又赴长安谋求官职,但以“当路无 人”,只好还归故园。开元二十八年(七 四零)诗人王昌龄游襄阳,和他相聚甚欢, 但此时孟浩然背上正生毒疮,据说就是因 为“食鲜疾动”,终于病故,年五十二岁。
孟浩然的一生,徘徊于求官与归隐的矛盾之中, 直到碰了钉子才了结了求官的愿望。他虽然隐居 林下,但仍与当时达官显宦如张九龄等有往还, 和诗人王维、李白、王昌龄也有酬唱。 孟浩然的诗已摆脱了初唐应制,咏物的狭窄境界, 更多地抒写了个人的怀抱,给开元诗坛带来了新 鲜气息,并得到时人的倾慕。李白称颂他“高山 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杜甫礼赞他“清诗句句 尽堪传”。可见他在当时即享有盛名。他死后不 到十年,诗集便两经编定,并送上「秘府」保存。 现有《孟浩然集》。
五、古人评价:
从静悟中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
——清•沈德潜
六.艺术特色: 思考:试分析本诗的艺术特色。
孟浩然长于五言,这首诗写得平易自然, 用典贴切,用字凝练,反映了孟诗古澹 悠远的风格。在艺术手法上:先虚后实, 先议论后写景感慨,打破了传统的“触 景生情”的写法,这在登临诗中是不多 见的。正如清人沈德潜评价“语淡而味 终不薄”。
后来,羊祜果然死在襄阳,百
姓追悼他,在岘山上为他立了 一块碑。来读这块碑文的人,都欷歔感慨,不觉下泪。因此, 人们就把这块碑称为堕泪 碑。 这首诗感情真挚,平淡中 见深远。
四、问题探讨:
1.首联看似闲笔,但到了颔联我们就明白它不是闲 笔了,你能说说在尾联中这闲笔更大的妙处吗?
明确:
诗人因观览旧迹而登临此山,因旧迹而伤怀, 因历史触动内心,又由历史联想到自己,怀 才不遇。由羊公所言的“湮灭无闻”,想到 自己不就是这众多贤者中的一个吗?
附
板书设计:
首联:凭空落笔 貌离神合 颔联:由虚入实 与上粘连 颈联:远近景物 一片萧条 尾联:自然用典 由人及己
逶迤盘横近百公里的崤山巧借
着西高东低的山势将秦岭的莽 阔化解成渐渐低矮的丘岭。在 灵宝与陕县交汇的崤山深处, 有一座普通的山峰。它的名字, 只有县级地图上才能找到。它, 就是岘山。
七.小结:
一二句说出一个平凡的真理,引出作者的浩瀚心 事。第二联前句承古,后句承今,作者的伤感情 绪来自今日的登临。一联初看突兀,结合二联又 极自然。三联写登山所见,既表现出时序为严冬, 又烘托了作者心情的伤感。第四联写朝代更替, 人事变迁,羊公碑“尚在”,令人敬仰,其中又 包含了作者伤感的情绪。无所作为的自己与尚在 的碑构成对比。诗的前两联具有一定的哲理性, 后两联既描绘了景物,富有形象,又包含着作者 的激情。语言通俗易懂。